一、额济纳河水质污染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云鹏[1](2020)在《内蒙古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析》文中提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维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内黄河、辽河、松花江、海河、内流河流域5个重点流域为研究区,以水生生物多样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志书查阅、资料收集和野外实地调查,基于流域内各主要水系γ生物多样性指数,初步评价了各个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明确了各流域内主要河流、湖泊生物多样性的构成和特点,厘定了内蒙古重点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和保护重点,进而提出了各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的建议。本研究取得如下结果:(1)黄河流域共检出水生生物697种,其中,鱼类58种,水生植物67种,底栖动物129种,两爬动物23种,鸟类共有179种,沉水植物10种,浮游生物231种,保护物种116种,占总水生生物物种数16.64%;辽河流域共检出水生生物485种,其中,鱼类40种,水生植物76种,底栖生物24种,两爬类动物28种,浮游生物153种,鸟类167种,保护物种102种,占总物种数的20.0%;松花江流域共检出水生生物917种,其中,鱼类70种,水生植物93种,底栖生物158种,两爬类动物35种,浮游生物233种,鸟类328种,珍稀保护动物148种,占水生生物的12.1%;海河流域共检出水生生物479种,其中,鱼类73种,水生植物76种,底栖动物73种,两爬动物12种,浮游生物153种,鸟类92种,保护物种58种;内流河流域共检出水生生物232种,其中,鱼类17种,水生植物55种,底栖生物26种,两爬类动物23种,浮游生物95种,鸟类16种,保护动物36种,占总体15.51%。(2)计算了各流域内主要河流和湖泊的γ多样性指数,黄河流域中,乌梁素海、岱海两个湖泊水体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黄河干流为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河流;辽河流域中,西辽河流域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松花江流域中,克鲁伦河多样性指数最高;海河流域中,滦河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内流河流域中,锡林河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3)结合流域水质监测,分析了各重点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提高“一湖两海”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力度、重点保护流域内特色物种、完善水水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以及建立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等措施建议研究成果可为内蒙古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流域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白妙馨,谭明达,周利光,杨芳,杨欢[2](2020)在《内蒙古实施流域补偿情况及建议措施》文中指出总结目前国内流域上下游补偿的类型,对内蒙古各流域跨盟市上下游情况、跨省上下游情况、相关政策进行分析,提出目前内蒙古推动流域上下游补偿的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开展《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流域断面水质污染补偿办法(试行)》跟踪评估;二是以黄河大保护为契机,以黄河流域巴彦淖尔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为试点,推动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三是自治区搭建补偿平台,按照"奖惩结合"的思路,建立补偿模型,设立引导资金,形成"补偿资金池",在充分考虑机会成本和治污投入的基础上建立盟市补偿台账,并按期督促实施。
阿丽玛,莫日根别立格,巴特尔,毛巴根那[3](2020)在《额济纳河湖生态健康评估与管理建议》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对额济纳的河湖健康进行评估分析,并提出健康管理建议。
代兰海[4](2020)在《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的生态风险也愈发严重,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突出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纳入“五位一体”国家战略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大任务。中国西北绿洲地区是干旱内陆区的精华部分,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地区,既集中了区域绝大部分人口与社会财富,也承担着维护区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显现,如何统筹协调绿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推进绿洲生态系统有效治理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长期以来,绿洲生态治理研究侧重于生态工程建设模式探讨和生态治理技术研制,而对绿洲社会—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关注不够,忽视了绿洲生态治理背后深层的社会因素,亦轻忽了后续生态治理成果维护,影响了绿洲生态治理成效和可持续性,削弱了绿洲地区高质量发展进程。同时,由于绿洲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自组织性和尺度依存性,绿洲生态治理既涉及流域水资源分配和用水关系调整,又涉及自身多元权力主体博弈,在时间、空间和决策管理层面表现出高度综合性。空间生产理论遵循“时间—空间—社会”的辩证统一,坚持空间三元辩证法,强调空间与塑造它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关系,在研究复杂问题时具有其它理论不可替代的优势。为此,本研究运用空间生产理论,选择边疆民族地区额济纳绿洲为案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通过构建生态空间生产“过程—效应一机制—问题—优化”理论研究框架,以绿洲生态危机和旅游兴起为研究切入点,基于绿洲生态环境变迁考察,对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与效应进行系统分析,从不同尺度探究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动力机制,总结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存在问题,提出优化框架。研究中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分别指绿洲生态治理和生态旅游开发,二者是递进的共生关系。绿洲生态治理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促进了绿洲生态旅游开发;绿洲生态旅游开发增加了地方收入,维护了绿洲生态治理成果。主要结论如下:(1)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变迁历经形成、发展、恶化与恢复四个阶段,民国以来人类活动是绿洲生态退化的主要因素。明清时期绿洲基本处于自然演化状态,水、土、植被等各种生态要素均衡发展,形成良性的生态体系;民国时期当地人烟稀少,人口密度极低,垦荒屯田受到限制,绿洲生态环境得以维持发展;1949—1999年,流域人口快速增加,农牧业低质高速发展,黑河水资源利用严重失衡,绿洲生态环境急剧恶化;2000年以来,随着黑河水量调度和流域综合治理实施,绿洲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正处于恢复和改善中。(2)额济纳绿洲生态治理是一个快速的三元辩证的生态空间生产过程。生态危机背景下,绿洲生态空间表征集中体现为权力主体对绿洲生态区位和生态功能的知识再现和规划构想,绿洲被建构为中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绿洲生态空间实践表现为黑河水量调度、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工程建设,实现了绿洲来水的增多化、绿洲河网的渠系化和绿洲空间的功能化,绿洲由边境牧业生产生活空间转变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空间;外地民众和当地居民在绿洲表征生态空间上持有迥异的空间形象,风沙源地是前者尤其是京津百姓议论的焦点,而痛失家园成为后者情感和权力诉求的中心。生态空间生产的三元分析表明了生态空间意义的多元性,生态空间不仅仅是实体空间,也是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绿洲生态治理过程涉及复杂的社会关系、空间政治与权力诉求。(3)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个接续递进的生态空间再生产过程。旅游兴起背景下,地方政府通过旅游节事活动推动、旅游规划引领和旅游+主导了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绿洲由沉寂的生态功能空间转变为喧嚣的旅游消费空间;绿洲生态旅游空间表征体现为权力和资本对绿洲生态旅游资源的规划构想和文化建构,生产出以“大漠童话”为主题的旅游空间形象,绿洲由边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向国内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转换;绿洲表征生态旅游空间中胡杨林居于核心位置,胡杨符号成为游客审美和消费偏好,绿洲被塑造为享誉中外的“胡杨林故乡”,并据此建构出新的绿洲空间文化想象(生命想象、边塞想象、秘境想象)。生态空间再生产的三元分析显现了生态旅游空间意义的多元性,生态旅游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空间,亦是社会空间、精神空间,绿洲生态旅游开发过程纠缠着复杂的权力关系、资本逻辑与文化冲突。(4)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尺度差异,具有显着的公共产品空间生产特性。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本质上是中央政府纵向嵌入后,黑河流域人水关系协调发展的结果,是压力型体制与激励性政策主导下各级政府/机构密切配合、团结治水的产物。其中,中央政府统一领导、权力干预,地方政府参与决策、分级负责,黑河流域管理局组织实施、监督检查。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是以地方政府为先导,权力和资本双重逻辑支配下,多种空间生产主体共同建构的结果。其中,地方政府权力主导、产业培育,旅游企业资本驱动、开发经营,影视媒体形象宣传、品牌传播,外来游客空间消费、话语建构,当地居民被动参与、环境保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其在空间生产主体、目标、资本、价值四个方面,与私人产品空间生产有着显着区别。(5)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重塑了绿洲社会关系和空间秩序,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生态移民工程致使牧民生计空间受到挤压,社会网络发生断裂,文化心理适应失调,城市生活方式的适应性出现问题;绿洲生态旅游空间生产的权力和资本逻辑,造成旅游空间容量短期超载、生态旅游发展异化和旅游空间生产去地域化;游牧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游牧空间的边缘化,导致草原游牧文化式微,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风险;绿洲分水实践过程中,黑河“97分水方案”的合理性遭到质疑,分水方案适应性与分水方案执行受到挑战。(6)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是区域社会关系调适、产业体系重构与文化价值反思的过程。绿洲应以生态优先、协同共治、以人为本和空间正义为原则,实施流域生态共治共享模式和绿洲发展包容普惠模式,按照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思路,构建绿洲“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产业体系,推进绿洲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实现绿洲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在优化措施上,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生态移民安置方式、发展深层生态旅游与加大节水农业发展力度。同时,亟需从地方性知识视角对绿洲生态空间生产过程进行文化价值反思,实现绿洲生态治理方案的地方嵌入。本研究创新点表现为:(1)将空间生产视角引入生态研究领域,综合集成空间生产理论、区域治理理论、政府行为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构建了生态空间生产理论研究框架,拓展了空间生产理论。(2)基于绿洲“社会—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视角,探究了不同空间生产主体及其交互关系对生态治理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生态治理的工程和技术倾向,丰富了生态治理理论。(3)从空间生产主体、目标、资本、价值四个方面,对公共产品空间生产与私人产品空间生产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厘清了不同类型产品空间生产的差异。
张铁坚[5](2019)在《保定府河流域水体污染源解析与治理技术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各国都在加强河流水体污染治理力度,开展水污染控制新技术研究。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般需要巨大的环保投入和数十年持续不懈的努力。一般而言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应遵循“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修复、系统治理”的思路,其主要工作包括前期河流水环境现状调查,河流水质评价,河流污染源减排,污染物排放过程控制,河流水环境修复等环节,治理工作环环相扣,形成一个相辅相成、依次推进的,系统科学的综合治理体系。府河位于我国河流污染最严重的海河流域,属于大清河水系,处于白洋淀上游,为流入白洋淀的九河之一,且为九河中唯一穿越中型城市、常年有水的河流,长期以来府河流域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以府河为研究对象,开展华北地区缺水入淀(湖)河流水质调查、评价、污染源解析及水环境治理技术体系方面的研究工作,对白洋淀流域治理和雄安新区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也能为类似河流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参考。研究基于河流环境整治的一般过程开展;首先,开展环境调查与评价工作,掌握研究区域水环境现状和变化规律;继而,开展污染源识别与解析工作,识别主要污染物、污染源及其对污染状况的贡献程度;随后,进行河流水污染防治、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与管理措施方面的研究,寻求适宜的、系统的、科学有效的华北地区缺水入淀(湖)河流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体系。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得到主要结论如下:进行了府河流域主要污染物时空分异特征分析。府河干流城区河段2014年DO为Ⅲ类,COD、氨氮、TN、TP为劣Ⅴ类;2018年DO为Ⅰ-Ⅲ类,COD、氨氮、TN、TP为Ⅲ-Ⅴ类;上述两年份DO浓度均为先减小,随后小幅增加,10-11月份大幅增加,7-8月份出现DO浓度最低点;2014年3-11月份COD、氨氮、TN、TP随时间先增加,7-8月降低,9-11月份大幅增加,2018年4-7月份小幅降低,8-11月份大幅降低。2018年府河流域全年DO浓度处于Ⅰ-Ⅲ类,COD、氨氮、TN、TP四个指标4-8月基本为Ⅴ-劣Ⅴ类,9-11月为Ⅲ-Ⅴ类,全年上述5项指标城区河段监测点变化幅度大于近郊和农村监测点,各支流中护城河水质变化最大。针对府河干流城区河段2013-2018年6-8月份水质开展的肯达尔检验结果显示,该时段府河干流城区段pH、COD、TN、TP四个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趋势,氨氮、浊度呈现“显着下降”和“高度显着下降”趋势,DO呈现“高度显着上升”趋势。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联合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开展了府河流域水体水质多级综合评价。2014年府河干流城区河段不同水文期各监测点均为劣Ⅴ类隶属度最大,且位于下游的F4、F5、F6水质好于上游的F1、F2、F3;多数监测点水质总体情况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监测河段不同的水文期劣Ⅴ类水质标准的隶属度次序为枯水期(0.8814)>平水期(0.8333)>丰水期(0.7559);监测河段全年对各水质标准隶属度排序情况为劣Ⅴ类(0.8172)>Ⅴ类(0.1063)>Ⅳ类(0.0616)>Ⅲ类(0.0151)>Ⅱ类(0)>Ⅰ类(0)。2018年府河流域全年对水质标准隶属度排序情况为劣Ⅴ类(0.4955)>Ⅳ类(0.1401)>Ⅴ类(0.1174)>Ⅲ类(0.1000)>Ⅱ类(0.0722)>Ⅰ类(0.0748)。基于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原理开展了府河流域污染源解析工作。利用聚类分析的原理将污染源解析划分为城区、近郊和农村3个区域。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开展了各区域不同水文期的污染源识别发现:城区平水期存在两个主要污染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51.151%和30.914%,丰水期存在两个主要污染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53.016%和26.240%,枯水期存在一个主要污染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63.897%。近郊平水期存在两个主要污染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52.304%和26.448%;丰水期存在两个污染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59.672%和26.113%;枯水期存在两个主要污染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61.692%和20.758%。农村平水期存在两个主要污染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49.033%和32.74%;丰水期主要存在两个污染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48.159%和23.900%;农村枯水期存在三个主要污染源,解释了总体方差的53.495%、23.158%和20.033%。利用APCS-MLR模型计算得到了各区域不同水文期主要污染源对水体中DO、COD、氨氮、TN、TP等指标的贡献率。开展了芦苇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府河水的模拟试验研究。实验室模拟装置出水COD浓度位于15.06-22.48mg/L之间,处于Ⅱ-Ⅳ类标准之间,去除率位于40.24%-55.09%之间;出水氨氮浓度为1.22-1.88mg/L,处于Ⅲ-Ⅴ类标准之间,去除率位于54.26%-67.05%之间;出水TP浓度为0.20-0.40mg/L,处于Ⅲ-Ⅴ类标准之间,去除率位于63.64%-78.02%之间。整体而言陶粒湿地出水好于碎石湿地模拟装置,且出水中COD、氨氮和TP均能满足府河水体功能定位要求。探索构建了府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体系。该体系分为污染源与生态拦截技术体系涵盖面源污染控制、点源污染控制和生态垃圾三个方面,包括城市面源、农村面源、工业点源、生活点源和生态拦截等技术特点及其在府河流域的具体应用建议;支流及上游干流(城区)水质改善与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中下游干流(近郊与农村)水质改善与修复技术体系均涵盖河流动力调控、底质改善、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等四方面,包括引清调水、充氧曝气、疏浚清淤、生态浮岛、人工湿地、生境恢复等具体技术的特点及适应性。探讨分析了府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维护管理体系。认为府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维护管理应从完善落实河流保护管理相关法律规范、组建科学高效的河流综合管理机构、构建河流保护与管理服务信息系统、规范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与运营维护等四个方面开展。
鲍广强[6](2018)在《基于GIS的黑河流域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风险评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高速的发展,黑河流域水环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对黑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在2015年4月(平水期)、7月(丰水期)、12月(枯水期)黑河流域重金属因子采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其时空分布特征;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黑河流域水质的主要重金属因子及其影响程度;应用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对十个子流域进行分类排序;采用水质质量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估黑河流域重金属污染风险;基于黑河流域相关图件和水质重金属数据,结合GIS技术,运用克里金插值法以可视化的方式绘制水质时空分布和重金属污染风险图;利用对比分析的方式进行水质评价,研究水质重金属分布规律及识别污染关键区域和来源,旨为黑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黑河流域重金属因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表现出一定季节变化的规律,镉(Cd)、锌(Zn)基本在12月份均值较小,4和7月份相对较大。铅(Pb)、铬(Cr)、铜(Cu)、砷(As)基本在12月份较大,4月份和7月份相对较小。汞(Hg)基本上是在7月份值最大,4和12月份值较小,呈倒V型图像。Cd、Hg浓度在全流域呈现出递增变化趋势,Pb、Cr、Cu、Zn、As浓度自上游到下游变化趋势不大。重金属因子变化规律不仅与季节变化有关,而且与地域环境也有很大关系。(2)基于主成分分析把各个时期重金属因子分成了几个主成分,前几个主成分基本上反映出全部的水质信息,评价了各个时期重金属因子的相关性。综合一年分析的结果,黑河重金属的因子排序为Hg>Pb>Cd>Cu>Zn>Cr>As,Hg、Cd、Pb、Cu、Zn在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黑河流域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主要来自于流域中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河底的矿物质、地下水的补给水和雨水径流溶解土壤中的无机盐类。(3)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对2015年4月、7月、12月黑河十个子流域的分类排序结果基本相似,北大河、东居延海都分别归为一类,八宝河、黑河中游干流、额济纳河和张掖湿地被归为一类,山丹河归为一类,野牛沟、梨园河、红水河归类稍有偏差。一年中只存在个别的差异,这样的差异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是分析方法不同而形成的差异。把两者分类结果比较,两者结果相互补充和校正。(4)水质质量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污染风险评估结果基本一致,从季节变化趋势的来看,主要污染程度为12月份>7月份>4月份。从河流的沿程来看,黑河流域整体无污染,从上游至下游的综合污染整体呈现为逐渐上升趋势,其中黑河中游干流、北大河、额济纳河和东居延海具有一定的污染风险。(5)对采集数据进行整理,利用GIS可视化真实反应水源水质重金属状况,可视化图制作过程精度可靠、简单实用、可视化效果好。通过图形的绘制,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十个子流域中7种重金属的分布情况及分布规律,可识别污染的关键区域,为黑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伍冠星[7](2017)在《黑河流域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高速的发展,黑河流域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凸显,水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黑河流域经济发展的速度。本文对黑河流域2013-2015年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研究影响黑河流域水质的主要水环境因子,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排序对十个子流域进行分类排序,应用GM(1,1)模型对影响黑河流域水环境主要影响因子未来几年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以期为黑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黑河流域的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一些水环境因子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铜(Cu)、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02-N),总氮(TN)在4月份达到最大值,4-12月份逐渐降低;钠(Na)、砷(As)、氯离子(Cl-)、硫酸根离子(SO42-)、碳酸根离子(CO32-)、溶解氧(DO)、电导率(EC)、溶解性总固体(TDS)、透明度(SD)在4月和7月份的值相对较小,12月份达到最大;铅(Pb)、锌(Zn)、汞(Hg)、pH、悬浮物(SS)、总有机碳(TOC)、溶解性有机碳(DOC)、高锰酸盐指数(CODMn)4月份和12月份较小,在7月份达到最大。水环境因子变化规律不仅与季节变化有关,而且与地域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八宝河属于黑河源头地区,水环境因子变化程度不大,主要是随季节变化;张掖湿地和东居延海的水环境因子变化较大。(2)基于主成分和因子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把各个时期水环境因子分成了几个主成分,前四个主成分基本上反映出全部的水质信息,评价了各个时期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基于因子分析选取出了不同时期的最重要的水环境因子,As、EC、T-Hard、pH、氨氮(NH3-N)、TN、TP、CODMn是对黑河流域水质影响较大的水环境因子,它们主要来自流域中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灌退水。As属于有毒物质,结合As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均值较大的是张掖湿地、红水河和中游干流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工业规模大,所以As主要来自工业污水。TN、TP来自农业未充分利用的化肥、生活污水,NH3-N、CODMn主要来城镇生活污水。(3)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排序对10个子流域进行分类,第一类为北大河、第二类为黑河中游干流、八宝河、额济纳河,第三类为张掖湿地,第四类为红水河,梨园河、野牛沟、山丹河、野牛沟,第五类为东居延海。野牛沟、梨园河、红水河,属于上游地区故水质较好,山丹河,张掖湿地属于上流域偏中流域,这些地区城市较多工业发达,水质受影响比较严重,水质有所下降。第五类东居延海,结合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东居延海大部分水质参数都很高,水质最差,原因是由于地处河流末端,污染物富集,自我修复能力差。(4)通过 GM(1,1)模型对 2016、2017 年的 As、pH、NH3-N、TN、TP、CODMn 水环境因子变化趋势进行预测,As的含量2016、2017年将减少,低于Ⅰ类水含量标准;pH2016、2017年将增大,但幅度很小;NH3-N的含量2016、2017年将增大,未超Ⅱ类水含量标准,TN的含量2016、2017年将减少,在Ⅲ-Ⅴ类水含量标准之内;TP的含量2016、2017年将增大,超V类水含量标准;CODMn的含量2016、2017年将增大,在Ⅲ-Ⅴ类水含量标准之内。在未来的水环境治理中应该以控制流域内的NH3-N、TN、TP、CODMn含量为主,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要加强监测管理,农业活动应该控制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非点源对黑河流域水质的影响。
遆晓刚[8](2014)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策克口岸水资源评价与预测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策克口岸水资源评价与预测分析研究”目的任务是:为了满足策克口岸发展规划的需水要求,在策克进行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研究其水文地质条件,初步查明地下水分布规律,查清地下水、地表水资源量,寻找富水地段,提出各类水的合理配置,为口岸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依据。工作起止时间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野外完成钻探3670.98m。本次工作基本查明了工作区北部白垩系承压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对白垩系承压含水层的空间结构、岩性、厚度、水位、水量的分布变化规律、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地下水动态特征和水化学条件进行了叙述,为地下水资源评价奠定了基础。并确定其静储存量为58.82亿m3,承压水的弹性储存量为414.42万m3,天然补给量为194.50万m3/a,地下水消耗量为183.69万m3/a,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182.5×104m3/a。该含水层主要岩性为泥质砂砾岩、砂岩,厚度35.57-105.31m。水位埋深+6.63-57.13m,渗透系数0.19-6.54m/d,单井涌水量227.48-628.85m3/d,矿化度1.10-1.15g/L,氟离子含量0.1—2.4mg/L,水化学类型以Cl.SO4-Na为主。在靠近口岸附近圈定了相对富水地段,选择了水源地。为口岸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了依据。
崔辰根[9](2014)在《额济纳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贯彻和落实国家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流域生态健康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12]1163号)要求,内蒙古自治区对区内的主要流域进行梳理后划分为几个重点流域并按年度依次开展评价工作,额济纳河流域便是其中之一。额济纳河位于中国西北干旱区,其尾闾绿洲对于该区域以及整个西北地区的生态防护功能意义重大。但是最近半个多世纪以受各种因素影响,额济纳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急剧恶化,沿河植被数量以及末端绿洲的面积在迅速下降。为全面评估额济纳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从2013年初开始,该项目正事立项,前期的调查准备工作随即开展,包括文献阅读,资料收集以及相应的方案准备。2013年4月份,部分专家组成员先行到额济纳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流域实际情况,并对实施方案做出相应调整。2013年8月29日,《黑河下游额济纳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科研项目启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举行。在随后的一个月时间内,实地考察工作全面展开。在对资料和调查数据全面分析后,对流域生态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额济纳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的最终得分为47.66,健康状况等级为一般。其中,水域生态健康指数为47.02,陆域健康指数为48.09,等级均为一般。水域健康状况中,生境结构得分52.97,等级为一般;生态压力得分38.1,压力较大。陆域健康状况中,生态格局得分55.96,等级为一般;生态功能得分31.01,等级为较差;生态压力得分55,等级一般。从最终的评价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额济纳河流域的生态健康尚未达到及格的水平,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首先,额济纳地区本身就身处极端干旱的内陆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生态系统也非常脆弱;其次,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受自然气候变化及上游来水不足等影响,本区水资源严重不足,从而对多项生态健康指标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再者,人为干扰因素明显,水质问题突出表现了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岳彩英,魏丽娜[10](2013)在《内蒙古河流水质污染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有黄河、辽河、松花江、海河水系和内流河水系。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多年地表水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全区重点监测河流中约2/3的监测断面水质良好,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1/3的断面水质超标。主要超标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石油类和氨氮,有机污染突出。重度污染河流主要分布于黄河支流。"十一五"期间,河流水质有机污染范围、程度整体呈减轻趋势,河流水质呈现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
二、额济纳河水质污染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额济纳河水质污染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现状 |
1.2.1 生物多样性指数研究 |
1.2.2 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 |
1.2.3 流域水生生物调查研究 |
1.3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范围及位置 |
2.1.2 研究区内自然保护区情况 |
2.2 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 |
2.2.1 鱼类调查方法 |
2.2.2 水生动物调查方法 |
2.2.3 水生植物调查方法 |
2.2.4 其它水生生物调查方法 |
2.2.5 流域水生生物调查采样点 |
2.2.6 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 |
2.2.7 流域水质评价方法 |
第三章 内蒙古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析 |
3.1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 |
3.1.1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总况 |
3.1.2 黄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布 |
3.2 辽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 |
3.2.1 辽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总况 |
3.2.2 辽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布 |
3.3 松花江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 |
3.3.1 松花江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总况 |
3.3.2 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布 |
3.4 海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 |
3.4.1 海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总况 |
3.4.2 海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布 |
3.5 内流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 |
3.5.1 内蒙古内流河水生生物多样性总况 |
3.5.2 内流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布 |
第四章 内蒙古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 |
4.1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 |
4.1.1 黄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总况 |
4.1.2 黄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布 |
4.2 辽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 |
4.2.1 辽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总况 |
4.2.2 辽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布 |
4.3 松花江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 |
4.3.1 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总况 |
4.3.2 松花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布 |
4.4 海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 |
4.4.1 海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总况 |
4.4.2 海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布 |
4.5 内流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 |
4.5.1 内流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总况 |
4.5.2 内流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布 |
4.6 重点流域水质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
4.6.1 黄河流域水质现状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
4.6.2 辽河流域水质现状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
4.6.3 松花江流域水质现状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
4.6.4 海河流域水质现状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
4.6.5 内流河流域水质现状及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 |
5.1.2 辽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 |
5.1.3 松花江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 |
5.1.4 海河流域内蒙古段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 |
5.1.5 内蒙古内流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 |
5.2 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
5.2.1 内蒙古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
5.2.2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任务和措施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选题的项目来源 |
(2)内蒙古实施流域补偿情况及建议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
二、流域上下游补偿的主要类型 |
三、内蒙古开展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工作现状 |
1. 内蒙古流域概况。 |
2. 内蒙古流域跨盟市上下游情况及试点选取分析。 |
3. 内蒙古政策出台情况。 |
四、内蒙古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工作的思路及重点措施 |
1. 总体思路。 |
2. 重点措施。 |
(3)额济纳河湖生态健康评估与管理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额济纳河湖概况 |
2 额济纳河湖生态现状 |
2.1 河湖空间分布 |
2.2 河湖岸带植被状况 |
2.3 河湖水量及变化 |
2.4 湖泊水质状况 |
2.5 河岸带地下水位变化 |
3 额济纳河湖生态健康评估分析 |
3.1 指标层河湖生态健康指标状况 |
3.2 状态层河湖生态健康指标状况 |
3.3 准则层河湖生态健康指标状况 |
3.4 目标层河湖生态健康指标状况 |
4 额济纳河湖生态健康管理建议 |
4.1 维持并适度增加三角洲的配水量 |
4.2 优化三角洲内部的水量配置 |
4.3 建立额济纳河湖生态健康监测网络 |
4.4 构建额济纳河湖生态健康管理系统 |
4.5 建立额济纳河湖生态健康考核机制 |
(4)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4 研究创新点 |
1.3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数据来源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绿洲生态研究进展 |
2.1.1 绿洲与绿洲生态系统 |
2.1.2 绿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响应 |
2.1.3 绿洲生态退化与绿洲生态安全 |
2.1.4 绿洲生态治理与绿洲可持续发展 |
2.2 空间生产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绿洲生态与空间生产关系 |
2.4 研究进展述评与启示 |
第3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概念界定 |
3.1.1 社会空间 |
3.1.2 生态空间 |
3.1.3 生态空间生产 |
3.1.4 空间消费 |
3.2 理论基础 |
3.2.1 空间生产理论 |
3.2.2 区域治理理论 |
3.2.3 政府行为理论 |
3.2.4 公共产品理论 |
3.3 分析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额济纳旗概况与绿洲生态环境变迁 |
4.1 额济纳旗概况 |
4.1.1 额济纳旗自然地理 |
4.1.2 额济纳旗人文地理 |
4.2 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变迁 |
4.2.1 古居延绿洲沙漠化与消失 |
4.2.2 额济纳绿洲形成与演变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 |
5.1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表征 |
5.1.1 生态危机与生态权威的生成 |
5.1.2 生态权威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表征 |
5.2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
5.2.1 黑河水量调度与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
5.2.2 水利工程建设与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
5.2.3 生态工程建设与绿洲生态空间实践 |
5.3 生态危机与额济纳绿洲表征生态空间 |
5.3.1 生态危机与沙尘源地 |
5.3.2 沙尘源地与绿洲表征生态空间 |
5.4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正效应 |
5.4.1 生态效应 |
5.4.2 社会效应 |
5.4.3 经济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 |
6.1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额济纳旅游兴起 |
6.2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
6.2.1 旅游节事活动推动与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
6.2.2 旅游规划引领与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
6.2.3 旅游+与绿洲生态旅游空间实践 |
6.3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空间表征 |
6.3.1 阿拉善盟对额济纳旅游发展构想 |
6.3.2 额济纳政府旅游主题形象生产 |
6.3.3 胡杨林景区旅游空间形象建构 |
6.4 旅游兴起与额济纳绿洲表征生态旅游空间 |
6.4.1 旅游兴起与空间消费 |
6.4.2 空间消费与绿洲表征生态旅游空间 |
6.5 额济纳绿洲生态旅游空间生产正效应 |
6.5.1 空间效应 |
6.5.2 经济效应 |
6.5.3 社会效应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机制 |
7.1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动力机制 |
7.1.1 中央政府 |
7.1.2 地方政府 |
7.1.3 黑河流域管理局 |
7.1.4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主体互动关系 |
7.2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动力机制 |
7.2.1 地方政府 |
7.2.2 旅游企业 |
7.2.3 影视媒体 |
7.2.4 外来游客 |
7.2.5 当地居民 |
7.2.6 绿洲生态空间再生产主体互动关系 |
7.3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特性 |
7.3.1 绿洲生态空间的公共产品属性 |
7.3.2 公共与私人产品空间生产比较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问题与优化 |
8.1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问题 |
8.1.1 生态移民问题 |
8.1.2 生态旅游问题 |
8.1.3 游牧文化问题 |
8.1.4 分水方案问题 |
8.2 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框架 |
8.2.1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原则 |
8.2.2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模式 |
8.2.3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路径 |
8.2.4 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措施 |
8.2.5 地方性知识与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优化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讨论 |
9.3 创新之处 |
9.4 建议与展望 |
9.4.1 研究建议 |
9.4.2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额济纳旗生态移民与农户生计访谈提纲 |
附录2 额济纳旗旅游发展与生态治理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5)保定府河流域水体污染源解析与治理技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流污染物时空分异特征 |
1.2.2 河流水质评价 |
1.2.3 河流污染源解析 |
1.2.4 河流水环境治理技术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课题来源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案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工作概述 |
2.2.2 水样采集与保存 |
2.2.3 测定方法和主要仪器 |
3 府河主要水体污染物时空分异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
3.1 府河保定市区段主要水质指标时空分异特征 |
3.1.1 府河保定市区段主要水质指标空间变化特征 |
3.1.2 府河保定市区段主要水质指标时间变化特征 |
3.2 府河流域主要水质指标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
3.3 基于季节性Kendall模型的府河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
3.3.1 季节性Kendall检验模型原理 |
3.3.2 季节性Kendall检验过程 |
3.3.3 水质变化趋势结果分析 |
4 府河流域水体水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4.1 基于AHP-熵权法组合赋权的河流水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1.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1.2 河流水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2 府河流域水体水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4.2.1 府河保定城区河段水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2014年) |
4.2.2 府河流域水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2018年) |
5 府河流域水体主要污染源解析 |
5.1 基于聚类分析的府河流域水体污染源解析区域划定 |
5.2 基于PCA模型的府河流域水体污染源识别 |
5.2.1 主成分分析模型(PCA) |
5.2.2 府河流域不同研究分区水体主要污染源判别 |
5.3 府河流域水污染主要来源分析 |
5.3.1 工业污染 |
5.3.2 生活污染 |
5.3.3 面源污染 |
5.4 基于APCS-MLR模型的府河流域水体污染源贡献率分析 |
5.4.1 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APCS-MLR) |
5.4.2 府河流域不同研究分区水体主要污染源贡献率分析 |
6 府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研究 |
6.1 芦苇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府河水的试验效果分析 |
6.2 府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构建 |
6.2.1 府河流域污染源控制与生态拦截技术体系 |
6.2.2 府河支流及上游干流(城区)水质改善与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
6.2.3 府河中下游干流(近郊与农村)水质改善与修复技术体系 |
6.3 府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维护与管理工作探讨 |
6.3.1 完善落实河流保护管理相关法律规范 |
6.3.2 组建科学高效的河流综合管理机构 |
6.3.3 构建河流保护与管理服务信息系统 |
6.3.4 规范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与运营维护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基于GIS的黑河流域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河流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1.3 GIS在重金属空间分布上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区概况 |
1.5.1 自然环境概况 |
1.5.2 社会经济概况 |
1.6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黑河流域水环境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点布设与采样时间 |
2.1.2 水样采集与测定 |
2.1.3 数据的来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Cd时空分布特征 |
2.2.2 Pb时空分布特征 |
2.2.3 Cr时空分布特征 |
2.2.4 Cu时空分布特征 |
2.2.5 Zn时空分布特征 |
2.2.6 As时空分布特征 |
2.2.7 Hg时空分布特征 |
2.3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黑河流域水环境重金属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成分分析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2015年4月黑河流域水环境重金属分析 |
3.2.2 2015年7月黑河流域水环境重金属分析 |
3.2.3 2015年12月黑河流域水环境重金属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排序的黑河重金属分析 |
4.1 聚类分析 |
4.2 多维尺度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基于聚类分析的黑河流域重金属分析 |
4.3.2 基于多维尺度的黑河流域重金属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黑河流域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 |
5.1 重金属风险评估 |
5.1.1 水质质量指数法 |
5.1.2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基于水质质量指数法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 |
5.2.2 基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 |
5.3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GIS的黑河流域重金属分布特征与风险评估 |
6.1 GIS在重金属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
6.2 水质评价二维可视化主要方法理论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基于GIS的黑河流域重金属浓度分布特征 |
6.3.2 基于GIS的水质质量法重金属污染风险 |
6.3.3 基于GIS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重金属污染风险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和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黑河流域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流域概况 |
2.1.2 水系水文特征 |
2.1.3 生态环境概况 |
2.1.4 流域自然灾害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黑河流域水环境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样点的布设与采样时间 |
3.1.2 水样采集与测定 |
3.1.3 研究指标的选取原则 |
3.1.4 数据的来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常规八大离子指标 |
3.2.2 重金属离子指标 |
3.2.3 化学非专一性指标 |
3.2.4 物理指标 |
3.2.5 氮磷营养盐指标 |
3.2.6 有机物非专一性指标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主成分和因子分析的黑河水环境因子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数据的来源 |
4.1.2 主成分分析法 |
4.1.3 因子分析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基于主成分的黑河流域水环境因子分析 |
4.2.2 基于因子分析的黑河流域水环境因子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排序的黑河水环境因子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数据的来源 |
5.1.2 聚类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基于系统聚类的黑河流域水环境因子分析 |
5.2.2 基于主成分排序的黑河水环境因子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黑河水环境变化趋势预测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数据的来源 |
6.1.2 灰色GM(1,1)模型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As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
6.2.2 pH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
6.2.3 NH_3-N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
6.2.4 TN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
6.2.5 TP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
6.2.6 COD_(Mn)的预测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7.3 展望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历 |
(8)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策克口岸水资源评价与预测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目的任务 |
1.2 地理位置 |
1.3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 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
2.1 气象水文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质概况 |
3 水文地质条件 |
3.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3.2 勘查区水文地质特征 |
3.3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动态变化规律 |
3.4 地下水化学特征 |
3.5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地质 |
4 勘查工作 |
4.1 勘查工作主要内容及工程部署 |
4.2 勘查质量评述 |
5 地下水资源评价 |
5.1 地下水资源评价原则和方法 |
5.2 水文地质条件概化 |
5.3 参数计算与选取 |
5.4 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计算 |
5.5 地下水允许开采资源量计算与评价 |
5.6 地下水水质评价 |
5.7 地下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 |
5.8 地下水开采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额济纳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背景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相关研究与进展 |
2.1. 流域生态健康研究进展 |
2.2 流域生态健康的评价方法 |
2.3 额济纳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估过程 |
3 调查方法及技术路线 |
3.1 指标参数获取方法 |
3.1.1 基础资料收集 |
3.1.2 实地考察与野外调查 |
3.2 评估流程及技术路线图 |
4 研究区概况 |
4.1 自然生态特征 |
4.2 社会经济特征 |
4.3 流域生态系统现状及压力 |
4.3.1 流域生态系统现状 |
4.3.2 流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
4.4 黑河流域的生态输水 |
5 流域生态健康评估 |
5.1 评估对象及范围 |
5.1.1 评估范围 |
5.1.2 评估单元 |
5.1.3 评估对象 |
5.2 评估的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
5.3 流域生态健康评估模型与分级 |
5.3.1 评估模型选择 |
5.3.2 流域生态健康状况分级 |
5.4 流域生态健康综合评估 |
5.4.1 水域生态系统评估 |
5.4.2 陆域生态系统评估 |
6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流域存在主要问题 |
6.3 对策与建议 |
6.4 讨论与展望 |
6.4.1 研究的不足 |
6.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第一导师简介 |
第二导师简介 |
致谢 |
(10)内蒙古河流水质污染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河流水系概况[1] |
3 河流水质监测 |
3.1 断面设置 |
3.2 监测项目、频次 |
3.3 评价方法、标准 |
4 监测结果及水质评价 |
4.1 2010年水质评价 |
4.1.1 监测断面水质类别比例 |
4.1.2 主要污染物年均值断面超标率 |
4.1.3 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年平均浓度 |
4.1.4 主要污染河流的空间分布 |
4.1.5 主要污染时段 |
4.2“十一五”期间河流水质变化趋势 |
4.2.1 断面水质类别比例变化趋势 |
4.2.2 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年平均浓度变化趋势 |
4.2.3 主要污染物年均值断面超标率变化趋势 |
5 结论 |
四、额济纳河水质污染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分析[D]. 云鹏. 内蒙古大学, 2020
- [2]内蒙古实施流域补偿情况及建议措施[J]. 白妙馨,谭明达,周利光,杨芳,杨欢. 经济研究导刊, 2020(33)
- [3]额济纳河湖生态健康评估与管理建议[J]. 阿丽玛,莫日根别立格,巴特尔,毛巴根那. 内蒙古水利, 2020(07)
- [4]内蒙古额济纳绿洲生态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研究[D]. 代兰海.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5]保定府河流域水体污染源解析与治理技术体系研究[D]. 张铁坚. 河北农业大学, 2019
- [6]基于GIS的黑河流域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风险评估[D]. 鲍广强. 宁夏大学, 2018(01)
- [7]黑河流域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研究[D]. 伍冠星. 宁夏大学, 2017(02)
- [8]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策克口岸水资源评价与预测分析研究[D]. 遆晓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4)
- [9]额济纳河流域生态健康评价研究[D]. 崔辰根.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10]内蒙古河流水质污染特征分析[J]. 岳彩英,魏丽娜. 北方环境,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