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Flash制作教学课件及其教学策略——兼谈中小学课堂教学软件制作的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滕静谊[1](2021)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游戏化教学设计研究 ——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传统教学越来越趋向于信息化、智能化。在网络学习的影响下,混合式学习以其吸收了传统教学和网络学习的优势为特点的学习方式成为全世界研究的热点。另外,寓教于乐教学理念被广泛追捧的当下,游戏融入教学内容已成为实施快乐教育的热点,在国内外引起一定的关注。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游戏化教学对信息技术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本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整理理论依据,明确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游戏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利用沈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课前导学功能,针对初中信息技术常用的两个课型——技能课和作品制作课,构建课前NPC引导(NPC Guidance Before Class)-课中游戏合作(Play Together in Class)的教学模式框架(简称为N-P教学模式)。对S市S中学七年级两个班进行学情调查后,将其中一个班选定为实验班,采用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游戏化教学进行实践应用,另一个班则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成绩测验,试验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在对《设置主题》、《设置超链接》和《综合应用》三个案例进行问卷、SPSS以及访谈分析后,发现本教学模式确实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合作学习情况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应用受到学生的好评。N-P教学模式的实施证明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游戏化教学对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合作学习情况有着正面的影响。它既能够弥补混合式学习的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性,又能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充分地实施游戏化教学,将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为一线教师提供初中信息技术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游戏化教学有效的教学参考。
杨晨[2](2021)在《3D打印支持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形成的设计研究》文中提出
史册[3](2020)在《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不仅是教育现代性的标志,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石,更是教育领域的重中之重。育人由育师始,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母机,党和国家对教师工作历来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要求对这项工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的工作来抓。在我国教育进入加速发展的今天,培育、塑造出众多杰出教师,努力使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教师专业素质得以提升已刻不容缓。“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已被列入教育现代化十大战略之中,这一政策文本的靶向性为未来教师培养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高素质的培养塑造亟需与时代精神进行关联性思考,未来教师不仅是工具性问题的解决者,更是向真、向善、向美的引领者;不仅需要具备教学技能、知识体系等教学素质,更需要具备审美、心理等教师专业素质。从某种意义上,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和教学素质等教师专业素质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最后的“杀手锏”。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进程,是“国家综合实力之所系,全民族素质之所系”。而目前师范院校中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素质培养存在诸多短板,培养理念、内容和培养方式亟待变革。教育戏剧作为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面向师范生开展课程设计与实践是教师教育的创新。20世纪初进入中国的教育戏剧在英美等国家已有近百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历史。教育戏剧运用戏剧的手段与方法,结合学习者特点及学习环境特征,选择相应的教学习式,通过情境设立、即兴表演、模仿游戏、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以个性化学习、讨论式学习、反思式学习等学习方式塑造、促进学习者心理、审美和教学等方面素质的提升,一直受到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和应用戏剧研究者的推崇。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开展教育戏剧实践,符合对未来教师教育培养要求,教师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有机融合也正是智慧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智慧学习的理念引领信息时代高阶学习由数字学习环境进入智慧学习环境,使智慧学习环境成为智慧学习的基本依托。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和同龄人一道被称为“数字原住民”,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生活与学习无时不被数字技术所包围,选择智慧学习环境符合师范生对学习方式选择的天然诉求。我国高校智慧教室建设速度与水平也为智慧学习环境的提供创造了可能。智慧教室作为支撑学习发生的重要场所,从资源、方式、方法各个方面都将对“学与教”形成冲击和产生新鲜感。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形成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案,并实时捕捉学生的学习信息,以形成科学分析,进而改进教学,使教育戏剧教学更有效、更精准地服务于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本研究根据以往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和教育戏剧教学自身的特点,界定本研究的教师专业素质模型,将教师专业素质分为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教学素质三个维度。以智慧教室为学习环境,以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以教育戏剧为研究手段,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中的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和教学素质为研究目的,促使教师专业素质生成过程中始终富于生机勃勃的求真意识、向善意识和审美意识,为教师专业素质培养提供关照,最终赋予智能时代教师的价值与尊严以新的内涵。论文基于教育戏剧干预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研究背景,在分析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基于ARCS理论、ADDIE理论,对应智慧学习环境下进行教育戏剧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对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素质提升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数据收集、T检验的数据分析进行量化研究之后,再通过视频分析和教育叙事等研究方法对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干预活动进行质化研究。研究发现,智慧学习环境为教育戏剧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情境保证和学习资源,并基于量化与质化的研究得出在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中的积极乐观、情绪稳定的心理素质,审美设计的审美素质,以学定教、应对策略的教学素质的提升产生了积极作用,拓展了师范生培养的方式和场域,并在实证研究结论基础上,总结提炼了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教育戏剧应用策略。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潘宁利[5](2020)在《GeoGebra培养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观念作为小学数学学科十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小学生基本的数学能力,也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素。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空间观念培养的重要性。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建立是以感知觉为基础的,而小学生的感知觉正从笼统走向具体,这往往造成教师对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培养感到棘手,易出现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率低、学生积极性差、探究能力弱等现象。GeoGebra作为一种可视化的动态几何软件,具有交互性好、资源免费、易操作、多功能等特点,这给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培养带去了新思路。因此,探究GeoGebra软件对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影响成为本文的重点。本研究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为探究GeoGebra对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影响,选取N市一所小学的两个平行班为研究对象,四年级(7)班为实验班,四年级(8)班为对照班。首先,以《课标》上空间观念的四个维度为依据进行了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前测。然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教学活动,实验班采取以GeoGebra形式展开的教学活动,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方式。最后,分别对进行干预活动的实验班和常规教学的对照班进行实验后测,并对实验班进行了学生问卷评测,进一步考察GeoGebra对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eoGebra在培养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上,可以增进小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以及能够克服图形上教学难点,对提高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教师观念的转变;不同方式进行整合;加强学生自主性,提升探究能力;注重联系生活,促进GeoGebra与课程的有机融合;多展现图形变式,加深理解;注重突破知觉障碍时空间想象的运用。
张晓涛[6](2020)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学评价作为评估学生能力的重要措施,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改革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都强调将过程性评价作为学生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活动体验,加强对学生操作实践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学习与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但在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大多数学校没有期末考试,教学评价极易流于形式,过程性评价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较少,教师对过程性评价的相关理论缺乏了解,对如何有效地开展过程性评价,评估学生学习过程还存在困惑。本研究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评价环节存在的问题展开,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进行设计与实践研究。本研究中,笔者对过程性评价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信息技术课程中过程性评价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针对过程性评价在课程教学中的相关案例进行剖析,确定论文研究方向。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对过程性评价方案进行设计,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来验证该方案在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本次研究的主要问题是:(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有效开展过程性评价?(2)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开展过程性评价的效果如何?过程性评价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文章主要从确定评价目标、选择评价内容、设计评价任务、确定评价方式和评价工具,评价的实施和反馈等方面进行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以L市某中学高一年级12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将过程性评价方案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在每轮行动研究中通过分析学生的作品、作业、评价量表等评价资料和访谈意见,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在下一轮行动研究中进行修正,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教学实践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关于过程性评价实施效果的问卷,结合教师和学生访谈,并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来验证教学效果,进一步检验过程性评价方案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过程性评价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用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本研究设计的过程性评价量表以及相关的教学实践过程和方法,希望对后续研究者以及广大的一线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王伟[7](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的理解(即学科理解)是课程与教学领域一个业已存在但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本轮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理解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提出,也是因为其是新课程改革亟待研究的一个领域。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是一个是基础、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它是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前提。本研究结合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科学本质研究成果,从梳理化学学科本质出发,充分利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概念、特点、研究向度等诸多要素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5个维度、28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从整体调查、具体内容观察两个层面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剖析两种水平的特点,挖掘水平、特点背后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多维度、全方位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提升对策。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基础的、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其评价标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其中青年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尤为薄弱;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及教学的水平也不高、差异也较大,且关系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以制约因素为主,因此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教师学科理解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PCK理论和深度教学理论进行梳理,研究认为教师学科理解与PCK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学科理解是其进行深度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问题以及研究向度。第二章是建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科学本质与学科本质的关系,提出学科本质的研究展望,并梳理得出感知、解释、应用、评价四个理解的进程。其次结合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本体论视角,从化学学科发展史中梳理出理解化学学科本质的5个维度,将之作为学科理解的维度,对这些维度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8位专家进行开放式访谈,确定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的初步指标,并结合CVI效度检验法,向10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咨询,得到5个维度、28个指标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整体水平及现状进行评价。研究首先设计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1 1 89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再分析调查得到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及现状,最后对此提出了宏观层面的提升对策。第四章是以“原电池”为例,制定高中化学教师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研究对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科书、高考题以及大学教科书中有关“原电池”内容的呈现形式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跳出以上几种材料来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的生长点,从而确定每个指标“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五章是对以“原电池”为例,对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层面的学科理解及其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遴选1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研究,经过29课时的录像观察、1154多分钟访谈,整理了 31万余字的访谈资料,最终得出10位教师在28个指标上的“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和学科理解教学水平,分析这两个水平的特点以及联系。进一步通过文本分析法得出其两个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第六章提出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研究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教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重认识境界。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只有补足自身学科理解认识上的短板,及时更新自身的学科理解认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去实施相关内容,进而真正达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素养课”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个人领域、外部领域、实践领域、结果领域四个方面提出整合性的提升对策。在这其中,特别地提出了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第七章是本次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再次简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王春丽[8](2020)在《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大数据、互联网、智能移动终端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业,社会整体信息化步伐加快,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尤其是在技术影响下的媒介变革。媒介阅读和媒介素养也受到语文教育研究领域的关注和重视,出现了电子媒介、数字媒介、新媒介等,学生的阅读方式突破了传统的以纸质媒介阅读为主,走向更为开放的“跨媒介阅读”。且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首次以任务群的形式提出,足以印证媒介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由此,以媒介时代的现实要求、学生阅读方式变革的学情要求以及新教材、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为背景,“跨媒介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受到重视。使学生在“跨媒介阅读”中获取信息、交流与表达,培养信息鉴别能力,了解不同媒介在阅读过程的特点和规律,这既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时代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论文共划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拟解决的问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并对“跨媒介阅读”的相关概念作了界定。第二章介绍了“跨媒介阅读”教学提出的背景,主要分为媒介阅读的时代背景、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背景以及目前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下册的教学提示,为“跨媒介阅读”的研究价值及其教学价值提供了相应支撑。第三章分析对比了“跨媒介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的差异,主要从阅读和教学两个角度进行阐述,阅读部分主要对比了“跨媒介阅读”和传统阅读的对象和方式;教学部分从目标、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为实施策略的提出提供依据。同时在对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跨媒介阅读”教学的特点以及问题。第四章在“跨媒介阅读”的教学价值、教学特点和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实施策略,分别阐述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跨媒介阅读”是时代发展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发展潮流下的产物,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跨媒介阅读”积极地引入高中语文课堂,在寓教于乐的“跨媒介”中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和语文素养。
徐莹[9](2017)在《翻转课堂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为高职院校中商务英语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便利、更有效的教学条件,翻转课堂作为时代变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教学方法,也为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崭新的途径。本研究探讨翻转课堂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问题。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梳理了解相关的理论背景知识,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研究运用实验法,交叉结合访谈、问卷的方法,对《商务英语阅读》课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实践研究。本研究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学生的学习特征及学习需求,根据高职类学生特点,结合?商务英语阅读?的培养目标,开始对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及评价进行教学设计。以微信和QQ平台为网络学习环境,构建在线学习课程,就课本的两大章节进行两轮教学实践展示,然后根据应用实施与调查情况,得出应用效果。研究发现,翻转课堂在《商务英语阅读》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更好的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认为,翻转课堂在《商务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首先要解决课前的教学设计问题,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个体性、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性问题,使课内课外教学互补、教师和学生有机互动,才能有效地提高商务英语阅读教学质量。
刘爽[10](2016)在《ARCS模型视角下中小学教师培训微课程的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其社会功能、素质要求、职业特征等不断发展,教师逐渐成为专门的职业,且专业化特征不断增强。实践证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提升国民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和有效途径。中小学教师培训旨在架构支持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的培训环境,着力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基础教育水平。较传统面授式培训相比,当前结合新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教学时空更为无缝和开放,一方面有效促进了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培育和发展,另一方面有效支持了教师教育优质资源的生成、凝聚与共享。然而,随着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施的不断深入,培训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愈发突显,中小学教师培训内容与方式亟待变革。基于视频媒体的微课程具有目标、内容和时长微型化的特点,便于网络传输和碎片化学习,重视情境创设和学习迁移,使其成为推动教师培训改革的新动力。为了促进微课程在教师培训中发挥优势,需要对其立足于教学原理给予精心的设计。本研究基于ARCS模型从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角度对微课程的目标、内容和交互提出设计策略,并结合中小学教师实际需求开发一系列教师培训微课程,研究ARCS模型视角下提出的设计策略对提升学习效果和促进学习迁移的积极作用。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教师培训微课程设计的研究背景,对本研究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了本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章,在研究现状述评部分的探讨中,一方面通过考察国内外教师培训发展特征,为探讨教师培训发展中微课程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奠定现实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考察教师培训相关研究现状,为教师培训微课程设计提供研究基础。第三章,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为例调查其学习需求。基于ARCS模型视角,分别从注意维度、关联性维度、自信心维度和满意度维度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培训微课程的需求调查与分析。第四章和第五章,在ARCS模型视角下,提出中小学教师培训微课程目标、内容和交互设计的策略:1.微课程目标设计应突出目标的“明晰性”与“关联性”;2.微课程内容设计应强调内容的适切性与趣味性;3.微课程交互活动应重视“人机互动”和“人际互动”。并针对微课程以视频为载体、注重情景创设等特点,提议利用视频弹幕技术支持微课程的交互。第六章,基于前面章节提出的微课程设计策略,在实践层面设计并开发教师培训微课程,通过体验式学习及体验调查来验证理论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从ARCS模型的角度分析本研究提出的微课程设计策略在激发学习动机方面的促进作用。第七章,对本次研究进行总结:微课程为教师学习提供了新的资源,微课程的应用为教师培训提供了新的路径;ARCS模型为教师培训微课程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应采用适当的技术支持微课程教学交互。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理论设计与分析的视角、调研与应用实验范围都需要进一步扩展。未来研究中将进一步关注应用研究,推动社会化媒体的交互应用,重视面向教师网络学习能力培训的微课程应用研究。
二、运用Flash制作教学课件及其教学策略——兼谈中小学课堂教学软件制作的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Flash制作教学课件及其教学策略——兼谈中小学课堂教学软件制作的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游戏化教学设计研究 ——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混合式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游戏化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混合式学习 |
2.1.2 混合式学习环境 |
2.1.3 教学游戏 |
2.1.4 游戏化教学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行为强化理论 |
2.2.3 沉浸理论 |
第3章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游戏化教学的教学模式设计 |
3.1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游戏化教学模式设计原则 |
3.1.1 启发性原则 |
3.1.2 循序渐进原则 |
3.1.3 游戏任务难度适度原则 |
3.2 教学模式设计 |
3.2.1 N-P教学模式中课前教学模式设计 |
3.2.2 N-P教学模式中课中教学模式设计 |
第4章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游戏化教学的设计及实施 |
4.1 要素分析 |
4.1.1 学习者特征分析 |
4.1.2 可行性调查分析 |
4.1.3 教学环境分析 |
4.2 游戏规则设计 |
4.2.1 建立个人账号 |
4.2.2 积分奖励规则 |
4.3 教学设计及实施 |
4.3.1 技能课案例一《设置主题》教学设计及实施 |
4.3.2 技能课案例二《设置超链接》教学设计及实施 |
4.3.3 作品制作课案例《综合应用》教学设计及实施 |
第5章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游戏化教学的效果分析 |
5.1 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5.1.1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5.1.2 问卷情况分析 |
5.2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
5.2.1 学生成绩分析 |
5.2.2 学生访谈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信息技术学科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B 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游戏化教学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C 合作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D 学习兴趣情况问卷 |
附录E 《设置主题》学习成果检测 |
附录F 《设置超链接》学习成果检测 |
附录G 《综合应用》学习成果检测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准实验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视频分析法 |
(五)教育叙事法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教育戏剧理论及实践研究 |
(一)教育戏剧的理论研究 |
(二)教育戏剧的实践研究 |
二、智慧学习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研究 |
(一)智慧学习环境研究梳理 |
(二)智慧学习环境对教师教育效果研究 |
三、已有文献研究的反思 |
四、本研究关于教师专业素质的解读 |
(一)对素质的解读 |
(二)国外对教师专业素质的相关研究 |
(三)国内对教师专业素质的相关研究 |
(四)本研究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模型建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智慧学习环境 |
(二)师范生 |
(三)教师专业素质 |
(四)教育戏剧 |
二、理论基础 |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
(二)情境学习理论 |
(三)具身认知理论 |
(四)智慧教育理论 |
(五)戏剧表演理论 |
第三章 智慧学习环境下师范生教育戏剧课程设计与实施 |
一、教育戏剧课程设计的理论与模型 |
(一)教育戏剧课程设计理论 |
(二)教育戏剧课程设计模型 |
二、教育戏剧课程的内容与结构设计 |
(一)教育戏剧课程内容 |
(二)教育戏剧课程结构 |
三、教育戏剧课程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设计 |
(一)教育戏剧课程教学方法 |
(二)教育戏剧课程评价方法 |
四、智慧学习环境对教育戏剧课程的支持作用分析 |
(一)智慧学习环境与教育戏剧的关联 |
(二)智慧学习环境下信息技术作用机理分析 |
五、教育戏剧课程的实施 |
(一)课程实施准备 |
(二)课程实施过程 |
第四章 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效果的定量分析 |
一、研究假设、信效度及伦理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信效度以及伦理 |
二、数据收集与统计 |
(一)数据收集种类设置 |
(二)问卷收集与统计 |
(三)被试人口社会学特征 |
三、教育戏剧干预效果定量分析 |
(一)被试教师专业素质基线水平 |
(二)实验数据分析 |
(三)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效果的定性分析 |
一、教育戏剧干预效果视频分析 |
(一)视频分析框架 |
(二)教师专业素质表征方式分析 |
(三)个案分析 |
二、教育戏剧课程实施过程教育叙事分析 |
(一)教育戏剧课程概况 |
(二)智慧教室为教育戏剧课程开展提供强力支撑 |
(三)教育戏剧促进积极乐观心理素质的提升 |
(四)教育戏剧促进情绪稳定心理素质的提升 |
(五)教育戏剧促进以学定教教学素质的提升 |
(六)教育戏剧促进应对策略教学素质的提升 |
(七)教育戏剧促进审美设计能力的提升 |
三、教育戏剧干预效果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一)关于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设计与实施 |
(二)关于课程效果 |
(三)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二、策略建议 |
(一)智慧学习环境对教育戏剧课程的支持建议 |
(二)提升师范生教学素质的教学范式建议 |
(三)提升师范生心理素质的语言艺术建议 |
(四)提升师范生心理素质的非语言艺术建议 |
(五)提升师范生审美素质的物理空间建议 |
三、未来规划与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5)GeoGebra培养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 |
(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 |
(三)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培养的实际需求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一、核心概念 |
(一)空间观念 |
(二)GeoGebra软件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文献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研究设计 |
一、实验目的 |
二、实验假设 |
三、实验对象 |
四、实验材料 |
(一)实验教材 |
(二)测试材料 |
(三)统计工具 |
五、实验变量 |
(一)自变量 |
(二)因变量 |
(三)无关变量的控制 |
六、实验步骤 |
(一)前测 |
(二)实验干预 |
(三)后测 |
(四)数据分析 |
第四章 以GeoGebra形式开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
一、教学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 |
(一)视听教育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三)APOS理论 |
二、教学活动目标 |
三、教学活动干预方案设计 |
(一)教师课前培训 |
(二)GeoGebra课件的制作 |
(三)促进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教学活动方案 |
四、教学活动实施 |
(一)以GeoGebra形式开展的教学活动的步骤 |
(二)教学活动实施实例 |
(三)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思考与调整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实验前测结果与分析 |
二、实验后测结果与分析 |
三、学生问卷调查 |
(一)维度一:课程满意度、态度 |
(二)维度二:教学效果 |
(三)维度三:教学环节 |
四、讨论 |
(一)GeoGebra对小学生数学课堂兴趣的激发 |
(二)GeoGebra对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提升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建议 |
(一)GeoGebra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建议 |
(二)以GeoGebra形式提升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实验班、对照班前测试卷 |
附录2 实验班、对照班后测试卷 |
附录3 实验班、对照班后测成绩 |
附录4 GeoGebra培养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教学效果调查 |
致谢 |
(6)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改革发展对教学评价的现实需要 |
1.1.2 信息技术课程对评价改善的需求 |
1.1.3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对评价研究的需求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过程性评价 |
2.1.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多元智能理论 |
2.2.2 元认知理论 |
2.3 研究现状 |
2.3.1 过程性评价的相关研究 |
2.3.2 信息技术课程中过程性评价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设计 |
3.1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现状 |
3.1.1 教师访谈及分析 |
3.1.2 学生问卷调查及分析 |
3.1.3 调查结果总结 |
3.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实施可行性分析 |
3.2.1 学习者分析 |
3.2.2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分析 |
3.2.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分析 |
3.2.4 教学环境分析 |
3.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设计 |
3.3.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目标的确定 |
3.3.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内容的选择 |
3.3.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任务的设计 |
3.3.4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方法的确定 |
3.3.5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工具的选择 |
第4章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实施 |
4.1 过程性评价实施前期准备 |
4.1.1 前期培训 |
4.1.2 行动研究规划 |
4.1.3 研究工具设计 |
4.2 第一轮教学实践 |
4.2.1 实施准备 |
4.2.2 实施过程 |
4.2.3 实施效果分析 |
4.2.4 第一轮研究总结与反思 |
4.3 第二轮教学实践 |
4.3.1 实施准备 |
4.3.2 实施过程 |
4.3.3 实施效果分析 |
4.3.4 第二轮研究总结与反思 |
4.4 第三轮教学实践 |
4.4.1 实施准备 |
4.4.2 实施过程 |
4.4.3 实施效果分析 |
4.4.4 第三轮研究总结与反思 |
第5章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实施效果分析 |
5.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5.2 过程性评价中产生的数据分析 |
5.3 访谈分析 |
5.4 研究结论 |
5.5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实施建议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局限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过程性评价实施效果问卷 |
附录四 小组协作任务表 |
附录五 信息的获取模块测试题 |
附录六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模块测试题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概念界定 |
一、理解 |
二、学科 |
三、学科理解 |
四、学科理解水平 |
五、学科理解水平评价 |
六、相近概念辨析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研究现状框架的确立 |
二、化学等学科的理解研究 |
三、学科本质的理解研究 |
四、课程理解的研究 |
五、化学学科理解及发展演变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教师学科理解理论基础与研究向度 |
第一节 PCK理论 |
一、学科知识概念及特点 |
二、学科知识与PCK |
三、学科知识与教师资格认定 |
四、学科知识与教师发展 |
五、学科知识测评研究 |
六、研究启示 |
第二节 深度教学理论 |
一、深度教学的概念 |
二、深度教学的特征 |
三、深度教学的启示 |
第三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及问题检视 |
一、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分析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问题检视 |
第四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向度 |
一、教师学科本质的特征 |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表征 |
三、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 |
四、教师学科理解的价值 |
第二章 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及水平标准构建 |
第一节 学科本质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的起点 |
一、理解缘起: 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困境 |
二、学理分析: 理解研究转向的可行依据 |
三、研究维度: 学科本质理解的研究展望 |
四、结语 |
第二节 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标准构建 |
一、从化学史中探寻学科本质的可行性分析 |
二、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原则 |
三、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要素内涵 |
四、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历史探寻与内容呈现 |
五、化学学科理解内容的其它解读 |
第三节 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效度检视 |
一、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一轮专家咨询过程 |
二、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二轮专家咨询过程 |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方案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第二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
一、调查的过程分析 |
二、调查的分析过程 |
三、调查的主要结论 |
四、调查的主要启示 |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划分——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起点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三、高考试题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四、大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
五、研究小结 |
第二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
一、化学学科价值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及水平划分 |
二、化学学科方法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三、化学知识结构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四、化学知识获取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五、化学知识本质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
六、研究小结 |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测查—一以“原电池”为例 |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研究总体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设计 |
三、研究过程 |
第二节 基于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教学水平的解读与分析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表现水平研究的结论 |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分析过程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研究结论 |
第四节 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分析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二、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解读 |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
第六章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第一节 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教学 |
一、教师要重新审视素养为本的化学知识教学 |
二、教师学科理解要关照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
三、学科理解须纳入教师成长的专业发展指标 |
第二节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
一、个人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二、外部领域的提升对策 |
三、实践领域的提升对策 |
四、结果领域的提升对策 |
五、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理论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是基础的、典型的教育实践活动 |
(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需要多维、多层的评价标准 |
二、实证研究结论 |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差异较大 |
(二)青年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普遍较弱 |
(三)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具体水平较为薄弱 |
(四)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受多种因素制约 |
(五)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维度的效度评价量表 |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建构表 |
附录三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现状的问卷调查 |
附录四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附录五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水平的访谈提纲 |
附录六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媒介 |
1.2.2 “跨媒介” |
1.2.3 “跨媒介阅读” |
1.3 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及创新之处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关于“跨媒介阅读”的相关研究 |
1.4.2 国内关于“跨媒介阅读”的相关研究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跨媒介阅读”教学的提出背景 |
2.1 媒介时代“跨媒介阅读”教学的提出 |
2.1.1 “媒介变迁”与“媒介阅读” |
2.1.2 “媒介素养”与“语文素养” |
2.2 语文新课标“跨媒介阅读”教学的提出 |
2.2.1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教学目标及内容 |
2.2.2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教学提示 |
2.3 语文新教材“跨媒介阅读”教学的提出 |
2.3.1 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跨媒介阅读”教学提示 |
2.3.2 语文新教材必修下册“跨媒介阅读”教学提示 |
3 “跨媒介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的对比 |
3.1 “跨媒介阅读”与传统阅读的对比 |
3.1.1 “跨媒介阅读”与传统阅读对象的对比 |
3.1.2 “跨媒介阅读”与传统阅读方式的对比 |
3.2 “跨媒介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的对比 |
3.2.1 “跨媒介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目标的对比 |
3.2.2 “跨媒介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内容的对比 |
3.2.3 “跨媒介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的对比 |
3.3 “跨媒介阅读”教学的特点及问题 |
3.3.1 “跨媒介阅读”教学的特点 |
3.3.2 “跨媒介阅读”教学的问题 |
4 “跨媒介阅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
4.1 “跨媒介阅读”教学的教学原则 |
4.1.1 本体性原则 |
4.1.2 辅助性原则 |
4.1.3 整合性原则 |
4.2 “跨媒介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 |
4.2.1 整合“跨媒介阅读”教学的媒介资源 |
4.2.2 安排“跨媒介阅读”各个学段的教学 |
4.2.3 创设“跨媒介阅读”教学的媒介环境 |
4.2.4 丰富“跨媒介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 |
4.3 “跨媒介阅读”教学的教学评价 |
4.3.1 评价情境的真实性 |
4.3.2 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
4.3.3 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翻转课堂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化教学促进高职教育变革 |
1.1.2 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
1.1.3 翻转课堂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
2.1 概念与特征 |
2.1.1 翻转课堂的概念 |
2.1.2 翻转课堂的特征及优势 |
2.1.3 商务英语阅读的课程定位 |
2.1.4 翻转课堂在商务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自主学习理论 |
2.2.3 程序教学理论 |
2.2.4 学习金字塔理论 |
2.3 翻转课堂的设计原则 |
2.3.1 学生主体性原则 |
2.3.2 学生个体差异性原则 |
2.3.3 评价方式多样化原则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内研究现状 |
2.4.2 国外研究现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翻转课堂在商务英语阅读的实验研究 |
3.1 课程分析 |
3.1.1 学习者分析 |
3.1.2 教学内容分析 |
3.1.3 教学目标分析 |
3.1.4 教学资源分析 |
3.2 实验设计 |
3.2.1 实验对象 |
3.2.2 实验假设 |
3.2.3 实验环境 |
3.2.4 实验准备 |
3.3 教学实施过程 |
3.3.1 第一轮的实验探索与总结 |
3.3.2 第二轮的实验改进与完善 |
第4章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1 测试成绩与分析 |
4.2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1 课前学习评价分析 |
4.2.2 课中学习评价分析 |
4.2.3 教学效果评价分析 |
4.3 访谈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10)ARCS模型视角下中小学教师培训微课程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一)研究背景 |
1.中小学教师培训内容与方式需要变革 |
2.微课程应用推进教师培训内容与方式变革 |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
1.研究目标 |
2.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五)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一)教师培训的发展与研究 |
1.国内外教师培训发展 |
2.教师培训相关研究现状 |
(二)微课程概念与研究现状 |
1.微课程的概念 |
2.微课程设计研究现状 |
(三)ARCS模型的内涵与研究现状 |
1.ARCS模型 |
2.ARCS模型的作用机制 |
3.根据ARCS模型展开教学设计实践 |
(四)研究启示 |
1.微课程应用契合教师培训的优化发展 |
2.ARCS模型为教师培训微课程设计提供适切的理论支撑 |
第三章 ARCS模型视角下中小学教师对培训微课程的需求分析 |
(一)问卷说明 |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
1.注意维度的需求分析 |
2.关联性维度的需求分析 |
3.自信心维度的需求分析 |
4.满意度维度的需求分析 |
(三)结论与反思 |
1.微课程教学形式需求 |
2.微课程学习内容需求 |
3.微课程学习评价需求 |
4.微课程设计需求 |
5.微课程应用需求 |
第四章 ARCS模型视角下中小学教师培训微课程目标与内容设计 |
(一)ARCS模型视角下微课程的目标设计的通用策略 |
1.ARCS模型视角下微课程目标的“明晰性”设计 |
2.ARCS模型视角下微课程目标的“关联性”设计 |
(二)ARCS模型视角下微课程内容设计的通用策略 |
1.ARCS模型视角下微课程内容的构成设计 |
2.ARCS模型视角下微课程内容的表现设计 |
(三)ARCS模型视角下教师培训微课程目标与内容设计的特定性 |
1.面向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 |
2.根据具体的目标与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 |
3.发挥微课程主讲教师“信息把关人”的功用 |
第五章 ARCS模型视角下基于弹幕技术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微课程交互设计 |
(一)微课程的交互类型 |
1.按交互主体区分 |
2.按交互依托平台区分 |
3.按交互时机区分 |
(二)微课程交互为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提供支持 |
1.依赖于交互的微课程学习活动 |
2.依赖于交互的微课程学习评价 |
(三)中小学教师利用社会化媒体的现状调查 |
1.对社会化媒体的认识 |
2.中小学教师对社会化媒体应用的技能水平 |
3.影响社会化媒体应用的阻碍因素 |
(四)视频弹幕技术及其特征 |
1.什么是视频弹幕技术 |
2.视频弹幕技术的特征 |
3.视频弹幕技术的选择 |
(五)ARCS模型视角下基于视频弹幕技术的微课程人机交互设计 |
1.吸引学习者必要“注意”的弹幕内容呈现方式设计 |
2.提升学习者的“自信心”的弹幕操作设计 |
(六)ARCS模型视角下基于视频弹幕技术的微课程师生交互设计 |
1.提升学习“相关性”的实时学习活动设计 |
2.提升学习者“自信心”和“满意度”的学习评价设计 |
(七)ARCS模型视角下基于视频弹幕技术的微课程同伴交互设计 |
1.增强学习者“自信心”的协同学习设计 |
2.提升学习者“满意度”的学习资源分享与创生设计 |
第六章 ARCS模型视角下中小学教师培训微课程的开发实践 |
(一)微课程设计策略的应用 |
1.学习者分析 |
2.学习目标设计 |
3.学习内容设计 |
4.交互设计 |
(二)微课程的应用开发 |
1.开发环境 |
2.开发流程 |
(三)微课程设计要素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
1.开发实践过程阐述 |
2.开发实践调查设计 |
3.开发实践调查信度分析 |
4.开发实践结果分析 |
(四)实践反思 |
1.ARCS模型对微课程设计的指导需结合培训实际 |
2.教师培训微课程交互设计有待加强 |
3.教师培训微课程设计应面向教师多方面能力发展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
(一)研究总结 |
1.微课程为教师学习提供新资源和新路径 |
2.ARCS模型为教师培训微课程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
3.采用适当的技术支持微课程教学交互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1.研究不足 |
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运用Flash制作教学课件及其教学策略——兼谈中小学课堂教学软件制作的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混合式学习环境下的游戏化教学设计研究 ——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D]. 滕静谊. 沈阳大学, 2021(09)
- [2]3D打印支持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形成的设计研究[D]. 杨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智慧学习环境下教育戏剧课程对师范生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实证研究[D]. 史册.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GeoGebra培养小学生数学空间观念的实验研究[D]. 潘宁利. 江苏大学, 2020(05)
- [6]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设计与实践研究[D]. 张晓涛.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D]. 王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王春丽.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9]翻转课堂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徐莹.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7(02)
- [10]ARCS模型视角下中小学教师培训微课程的设计研究[D]. 刘爽.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