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FT型电缆防火涂料(论文文献综述)
苗兴顺[1](2021)在《变电站高压电缆沟道火灾蔓延规律与防火封堵改善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变电站高压电缆沟道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火、抗灾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关于变电站高压电缆沟道火灾防护的相关科学研究却一直较少,其火灾灾变机理与防护研究更是鲜有报道,特别是变电站高压电缆沟内部的防火墙的缝隙、防火封堵材料等因素对火灾的蔓延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针对变电站高压电缆沟道火灾蔓延规律与防火墙缝隙展开更为细致的研究,构建变电站高压电缆沟道电力电缆火灾仿真模型,分别对防火墙缝隙的存在,以及防火墙缝隙的尺寸、数量和位置等展开仿真试验,着重分析烟气的扩散、温度场的变化和有毒气体浓度的变化,以探究防火墙缝隙不同的状态下对火灾蔓延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三项改进措施,并通过仿真试验加以验证,证明了本文改进措施的有效性。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探究燃烧的理论基础,构建高压电缆沟道火灾仿真模型,分析防火墙缝隙存在时的烟气传播过程、温度场的变化和有毒气体扩散的趋势。2.在缝隙尺寸方面,缝隙越大烟气扩散到B区的时间越短,B区的顶棚温度也随之增高,有毒气体的体积分数都会随着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在缝隙位置方面,越靠近电缆沟顶部的缝隙热量传递的越快也越多,使B区的顶棚温度上升的也就越快,当缝隙处于同一平面时,处于火源一侧的缝隙则得到更多的热量,B区的温度值也更高;在缝隙数量方面,随着缝隙数量的增加,烟气的扩散速度随之增快,对于顶棚温度来说则是每增加一个缝隙其温度值便增加一个层级,有毒气体浓度随着缝隙的增加而升高;在通风口风速方面,随着风速的增加,温度呈现明显的分层现象。3.添加阻火包和隔热板后,烟气的蔓延、热量的传播和有毒气体的扩散均得到了抑制,明显延缓了火势的蔓延,降低了燃烧速率和高压电缆沟道内的浓度。在铺设电缆槽盒方面,采用全包裹铺设方式时A区产生有毒气体的时间晚、浓度低;在烟气的传播方面,铺设方式对烟气的传播影响较小;在热量的传播方面,铺设方式对A区达到最高温度的上升时间无影响,对于B区采用全铺设方式达到最高温度比采用其他两种铺设方式所用时间更长,温度值更小。本文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为变电站高压电缆沟道电力电缆防火措施方面提供大量帮助和参考价值,可以有效提升变电站高压电缆沟道内电缆防火能力,为变电站高压电缆沟道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提供科学指导。
刘凯[2](2019)在《防火涂料对电缆引燃特性影响实验研究与过载运行条件下温度场演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电力网络在广度和深度都快速延扩。电力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高压电缆系统埋地敷设方式的不断推广,对于电缆系统的安全优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对于高压带电电缆,它们可抽象为一种外层聚合物包裹生热金属的物理结构。各种原因引发的局部过热或外部热源,是导致电缆故障乃至火灾发生的重要致因。我国电缆设计与敷设标准,对电缆额定载荷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并指出了安全余量的重要性。针对工程电力电缆,基于电缆径向层状材料分布结构,建立了电缆内外耦合传热模型,计算分析了电缆在不同载荷和环境条件下的内外温度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电缆线芯过细、护层材料增厚,均会导致电缆内外温度明显升高,从而增加热灾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对于铝芯电缆,其线芯温度更易超过XLPE允许工作温度90℃;处于埋地铺设工况的电缆,周围通风散热条件往往相对不良,也将进一步促使带电电力电缆整体温度的升高,易形成过热从而引发事故。通过开展不同强度外加热流条件下电缆喷涂0号水性(s-0)防火涂料加热引燃实验,分析了不同热流条件下外护套受热行为,结果表明:加热功率最高为28kW/m2实验工况下,喷涂不同厚度涂料的电缆,其外护套会先熔化,再脱落,然后被引燃,且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PE外护套的熔化、脱落时间也随之更长;加热功率最高为55kW/m2实验工况下,喷涂不同厚度涂料的电缆样品,其外护套均在脱落前被引燃,这说明实际火灾场景中,此辐射条件下的电缆在起火后,更易发生沿电缆轴向的火蔓延行为。针对涂刷不同种类和不同厚度防火涂料的电力电缆,开展了基于环形加热的加热功率为55kW/m2档条件下的加热引燃实验,分析了电缆点燃时间、受热过程中涂料对电缆外护套保护作用过程及涂料的受热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涂层厚度为1.5mm时,电缆着火时间均比0.5mm和1.0mm厚度时要长;电缆涂刷油性防火涂料后,其平均点燃时间长于涂刷水性防火涂料的工况,油性防火涂料的延燃效果优于水性防火涂料,且水性防火涂料1.5mm厚度着火时间长于1.0mm和0.5mm,因此在本实验中其最适厚度为1.5mm,而油性防火涂料1.5mm厚度和1.0mm厚度着火时间差距较小,因此其最适厚度为1.0mm。电缆涂刷1号水性(s-1)、2号水性(s-2)、3号水性(s-3)和4号油性(y-4)优乐4种防火涂料,在电缆点燃前,分析涂料表面形态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惰性阶段、涂料“膨胀”阶段和稳定阶段。通过电缆涂刷油性涂料在受热过程中整体质量和质量损失速率的变化数据,得到其对电缆的保护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即:涂料热解、形成泡沫状碳质层、外护套热解、电缆起火四个阶段,涂料对电缆的保护主要体现在形成泡沫状碳质层阶段。电缆涂刷油性防火涂料受热后膨胀现象明显,涂料体积明显增大,形成“泡沫状”碳质层后,起到较好的隔热作用,至电缆点燃前,电缆表面温升速度减缓,而电缆涂刷水性防火涂料受热后,涂料表面形成“泡状凸起”,热解生成的气体稀释电缆周围可燃气浓度,延迟电缆点燃时间。电缆涂刷防火涂料后,电缆起火后火势蔓延较慢,且油性防火涂料对于电缆火蔓延的抑制效果优于水性防火涂料。
卢明超,李博,王伯涛[3](2015)在《浅谈电缆防火涂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电缆防火涂料的分类。并对其组成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电缆防火涂料的防火阻燃机理。介绍了电缆防火涂料的检测标准、技术性能指标及其判定原则。综述了电缆防火涂料的现状并对其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白婧,王霁[4](2015)在《火焰作用下明敷电缆耐火性能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VV、ZC-VV及YJV电缆在不同保护方式下的绝缘失效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增加时,电缆绝缘层类型是影响电缆耐火性能的关键因素,而电缆中的阻燃成分对于电缆耐火性能的影响不大;在实验的涂层厚度范围内,失效时间与涂层厚度呈指数多项式关系;施工时,应将电缆防火涂料涂层厚度控制在1×10-3 m左右,将钢结构防火涂料厚度控制在1.5×10-32.5×10-3 m。
李绍伦[5](2014)在《“二次预留”技术在电缆防火封堵施工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本文介绍了"二次预留"技术在电缆防火封堵施工中的施工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同时对施工的质量、安全控制等提出了措施要求。
赖穗欢[6](2013)在《电缆防火涂料的现状及应用》文中提出阐述了电缆防火涂料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分析了相关检测标准的具体要求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就合理利用电缆防火涂料对电缆进行防火保护、减少火灾危害、促进电缆防火涂料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高天,王云山,姚朝钦,邵宝平,王燕[7](2012)在《电缆防火涂料在高速公路隧道中的应用研究对比》文中提出在运营中的高速公路隧道,由于防火需要,现在基本都在使用膨胀型电缆防火涂料。本课题通过试验应用对比,确认电缆防火改性涂料(纳米技术)与普通水性电缆防火涂料在高速公路隧道这一特殊环境下的使用效果。为高速公路隧道电缆防火和消防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王霁[8](2011)在《防火涂料对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受热时绝缘失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利用红外辐射加热炉及绝缘电阻测量系统,模拟ISO 834火灾条件,研究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在涂敷不同厚度防火涂料和穿上涂有不同厚度钢结构防火涂料金属管两种保护方式下,绝缘电阻的失效时间及温度。结果表明:在两种保护方式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绝缘失效时间与涂层厚度成正比;与直接涂敷电缆防火涂料相比,穿上涂有防火涂料的金属管对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保护效果更明显。
张茜茹[9](2010)在《环保型电缆防火材料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探讨了在变电站中用环保型电缆防火材料代替常规电缆防火材料的设计理念,对环保型防火材料与传统型防火材料进行了比较,介绍了环保型电缆防火材料的优势及施工方法。
李风[10](2010)在《水性电缆防火涂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阐述了电缆防火涂料的重要性,并着重介绍了环保型水性膨胀电缆防火涂料的研究情况、国内外电缆防火涂料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和检测方法与技术要求等。以期进一步研制高性能的电缆防火涂料作参考。
二、DFT型电缆防火涂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FT型电缆防火涂料(论文提纲范文)
(1)变电站高压电缆沟道火灾蔓延规律与防火封堵改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高压电缆沟道火灾的主要原因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下空间的火灾蔓延与模拟 |
1.3.2 防火封堵方法 |
1.3.3 防火材料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压电缆沟道火灾建模方法 |
2.1 燃烧的理论基础 |
2.2 数值模拟理论 |
2.2.1 流体动力学模型 |
2.2.2 大涡模拟及燃烧模型 |
2.3 模型构建 |
2.3.1 设置模型材料参数 |
2.3.2 设置传感装置 |
2.3.3 设置火源 |
2.3.4 设置切片 |
2.4 防火墙缝隙存在时对火灾蔓延的影响 |
2.4.1 烟气传播分析 |
2.4.2 温度场变化 |
2.4.3 有毒气体扩散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防火墙缝隙的尺寸等参数对火灾蔓延的影响 |
3.1 缝隙的尺寸对火灾蔓延的影响 |
3.2 缝隙的位置对火灾蔓延的影响 |
3.3 缝隙的数量对火灾蔓延的影响 |
3.4 通风口风速大小对火灾蔓延的影响 |
3.4.1 风速对A区的影响 |
3.4.2 风速对B区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压电缆沟道防火封堵改善方法 |
4.1 添加阻火包 |
4.2 增加隔热板 |
4.3 铺设电缆槽盒 |
4.3.1 铺设方式对A区火势的影响 |
4.3.2 铺设方式对B区火势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防火涂料对电缆引燃特性影响实验研究与过载运行条件下温度场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电缆火灾事故 |
1.3 电缆火灾事故致因分析 |
1.4 电缆火灾特点 |
1.5 前人工作 |
1.5.1 电缆温度场估算与监测研究 |
1.5.2 电缆防火涂料研究现状 |
1.5.3 电缆与导线燃烧火灾行为研究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7 章节安排 |
第2章 单芯电缆内外热流传递模型 |
2.1 引言 |
2.2 电缆横截面传热模型 |
2.2.1 线芯生热 |
2.2.2 中间层传热 |
2.2.3 表面层散热 |
2.2.4 线芯内部温度分布 |
2.2.5 内外耦合传热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缆过载运行条件下内外温度场分布 |
3.1 引言 |
3.2 不同负载条件下电缆温度场 |
3.3 不同线芯截面电缆温度场 |
3.4 环境对流散热对温度场的影响 |
3.5 线芯种类对温度场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缆环形加热实验平台、电力电缆及涂料样品介绍 |
4.1 引言 |
4.2 电缆环形加热与着火实验平台 |
4.3 测量系统 |
4.4 电缆样品及防火涂料介绍 |
4.4.1 电缆样品 |
4.4.2 电缆防火涂料 |
4.5 电缆防火涂料样品热重实验 |
4.5.1 热分析动力学方法 |
4.5.2 活化能 |
4.5.3 最大质量损失速率 |
4.5.4 最大质量损失速率温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缆喷涂防火涂料对电缆引燃特性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布置 |
5.2.1 不同加热强度下电缆涂刷防火涂料引燃特性实验 |
5.2.2 不同涂层厚度及涂料种类电缆引燃特性实验研究 |
5.3 电缆涂刷防火涂料引燃特性实验结果 |
5.3.1 不同加热强度下电缆涂刷防火涂料实验结果 |
5.3.2 不同种类和不同涂层厚度防火涂料对电缆引燃特性实验研究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3)浅谈电缆防火涂料(论文提纲范文)
1 电缆防火涂料的分类、组成及特点 |
1.1 电缆防火涂料的分类 |
1.2 组成及其特点 |
2 电缆防火涂料防火阻燃机理 |
3 电缆防火涂料的检测 |
4 电缆防火涂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5 结语 |
(4)火焰作用下明敷电缆耐火性能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设计 |
1.1 实验原理 |
1.2 实验设备 |
1.3 实验材料 |
1.4 实验步骤 |
2 实验结果分析 |
2.1 电缆绝缘电阻变化规律 |
2.2 电缆型号对电缆耐火性能的影响 |
2.3 保护方式对电缆耐火性能的影响 |
2.4 火焰与热辐射作用下的电缆耐火性能的异同 |
3 结论 |
(5)“二次预留”技术在电缆防火封堵施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二次“预留技术”施工特点及适用范围 |
2 工艺原理 |
3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3.1 施工工艺流程图纸会审→一次长洞预留→二次洞口预留→电缆防火涂料施工→防火封堵→质量验收。 |
3.2 操作步骤及要点 |
3.2.1 |
3.2.2 一次长洞预留。 |
3.2.3 桥架、母线穿墙、楼板二次实际洞口预留。 |
3.2.4 预留长孔洞与二次预留实际洞口之间的封堵。 |
3.2.5 电缆防火涂料施工。 |
3.2.6 电缆防火封堵施工。 |
4 材料与设备要求 |
4.1 施工材料 |
4.2 施工小型机具设备 |
5 施工质量控制 |
5.1 工程质量应符合下列现行标准要求: |
5.2 预留孔洞施工质量要求: |
5.3 一般质量要求: |
6 施工安全及环保措施 |
7 结语 |
(6)电缆防火涂料的现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 电缆防火涂料的研究现状 |
3 电缆防火涂料的检测标准 |
4 电缆防火涂料的应用现状 |
5 结束语 |
(7)电缆防火涂料在高速公路隧道中的应用研究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 |
1.1试验材料和仪器 |
1.2试验方法 |
2 结果和讨论 |
3 结语 |
(8)防火涂料对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受热时绝缘失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实验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电缆防火涂料对YJV电缆受热时绝缘失效的影响 |
3.2 穿上涂敷不同厚度防火涂料的金属管对YJV电缆受热时绝缘失效的影响 |
4 结论 |
四、DFT型电缆防火涂料(论文参考文献)
- [1]变电站高压电缆沟道火灾蔓延规律与防火封堵改善方法[D]. 苗兴顺. 山东大学, 2021(12)
- [2]防火涂料对电缆引燃特性影响实验研究与过载运行条件下温度场演化[D]. 刘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3]浅谈电缆防火涂料[J]. 卢明超,李博,王伯涛. 广东化工, 2015(19)
- [4]火焰作用下明敷电缆耐火性能实验研究[J]. 白婧,王霁.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5(05)
- [5]“二次预留”技术在电缆防火封堵施工中的应用[J]. 李绍伦. 价值工程, 2014(27)
- [6]电缆防火涂料的现状及应用[J]. 赖穗欢.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3(06)
- [7]电缆防火涂料在高速公路隧道中的应用研究对比[J]. 高天,王云山,姚朝钦,邵宝平,王燕.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12(09)
- [8]防火涂料对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受热时绝缘失效的影响研究[J]. 王霁. 绝缘材料, 2011(06)
- [9]环保型电缆防火材料在变电站中的应用[J]. 张茜茹.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32)
- [10]水性电缆防火涂料的研究[A]. 李风. 2010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