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胡锡琴[1](2021)在《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新世纪以来,随着“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的建立,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尤其是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对非洲援助秉承“义利相兼”的理念,充分彰显“平等、互助、互惠、精准、包容”的援助特征,对非洲援助的力度和深度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提升,在国际对非洲援助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中国坚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将成为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首要目标和行动方向。虽然国际、国内社会关于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关注日益提高,但对其援助目的、援助效果却存在诸如“新发展经验的示范者”、“新殖民主义”、“资源攫取论”等褒贬不一的评价。这既与援助自身的作用机理高度复杂,援、受双方异质性极其明显、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风云变幻等因素有关,也与对援助认知偏差、统计口径差异、研究方法各异等因素有关。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和新世纪以来对非洲援助最多的国家,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呈现典型的“南南合作+援助”的模式,具有显着的民生性和平等性,与西方主要援助国实施的“南北援助”迥然各异。因此,研究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对于新世纪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既具深远的理论价值,又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研究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对受援国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既是考证通过援助带来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跨国流动能否为受援国吸引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又是思考援助能否促进受援国的贸易便利化,还是审视援助能否实现中国发展减贫经验在非洲的跨国再生产和本土化,缓解和消除非洲的极端贫困状况,更是探寻援助与增长之间“黑箱效应”的有效破解路径,回归到援助能否促进受援国经济发展这一核心命题。论文以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依据从理论到实证的研究路径,遵循“总—分—总”的逻辑思路展开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总论部分首先展开中国对非洲援助、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相关理论基础的文献综述,随之梳理中国对非洲援助的主要形式及现实特征,然后基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研究视角,将援助经济增长效应分解为援助流入对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以及援助流入从需求侧拉动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贸易效应及减贫效应(贫困的消除有助于受援国民众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从而刺激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以此形成促进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框架。分论部分首先分别从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双边贸易效应、减贫效应进行研究,阐释其作用机理及影响路径,并对其国际直接投资效应、贸易效应及减贫效应进行实证检验。随后,从宏观经济层面分析援助流入促进受援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及影响路径,并对其宏观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论文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体现为通过对非洲援建基础设施可以降低中国对非国际直接投资的物流成本,其先导效应也可抑制其国际直接投资风险,并且还可通过援助有效缩短援助国和受援国之间的制度距离,释放制度摩擦缓解效应。实证检验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对非洲援助具有国际直接投资促进作用,且存在“门槛效应”,即在中国对非洲援助初期,基础设施领域是援助流入的重点,较为健全的基础设施为外资流入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投资能力不断增强,然而援助对投资的吸引力却并不持续。因此,援助流入不能仅重视援助流入规模的增加,而应在援助后期将工作重心放在援助分类,加强对教育、生产部门领域的援助,促进受援国制造业以及工业化体系的建立。第二,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贸易效应表现为通过对非洲提供与贸易相关的基础设施援助带来的贸易成本削减效应,通过与贸易政策与管理相关的援助产生的贸易自由化传导效应,还通过与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相关的援助产生的贸易环境优化效应。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非洲援助能够促进中非双边贸易的发展,加大非洲对华的出口效应,以及进口效应。中非双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双边贸易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中国企业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能显着提高中非双边贸易的发展,在进口、出口效应中均有体现。同时,东道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因素在双边贸易效应和出口效应中均具有正向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中非双边贸易往来中,非洲地区的自然资源类商品对华出口仍占较高比重,也体现出中非贸易的资源禀赋优势互补。第三,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减贫效应意味着通过对非洲援助能充分发挥中国减贫经验在非洲的国际示范效应,有助于提升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还可缓解受援国的债务水平。实证分析表明非洲受援国的贫困改善与援助是息息相关的,援助能够促进受援国的减贫,特别是提升受援国的人力资本对受援国减贫具有长期的改善作用。尽管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确有助于提升受援国的贫困改善,但其影响却较缓慢,这也印证了减贫周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考虑到援助的异质性,论文将援助分为类似于OECD界定的官方发展援助(ODA-like)和其他官方融资(Other Official Flows-like,简称OOF-like),结果显示两者均有助于受援国减贫,但就其援助效果而言,OOF-like援助效果更为明显。中国作为一个同时拥有援助国和受援国经验的发展中大国,结合自身的发展经验,在对非洲援助实践中致力于为受援国提供高效的发展方案和发展援助,有助于构建受援国的产业体系,提升其自主发展能力。同时,对受援国政府部门实施债务减免,既减少了受援国金融风险危机爆发的可能,使政府有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又能为受援国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对其长期艰巨的减贫工程提供可持续的经济基础。最后,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包括援助流入对受援国宏观经济增长产生的物质资本补充效应、人力资本提升效应,以及技术传递与外溢效应。中国对非洲援助的主要目的并不仅是提供金融援助,而是通过“南南合作+援助”,尤其是提供技术援助,从根本上培育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国对非洲的援助项目主要分布在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民生服务、技术人才、农工业合作等领域,体现出强烈的民生性和平等性。实证检验表明中国对非洲援助通过物资资本效应、人力资本效应、技术传递和溢出效应,直接促进了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中国对非洲援助对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是有效的,但关于援助对经济增长是否具有门槛效应,目前还不确定。同时,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对外开放程度等对受援国的经济增长也具有正相关关系,符合经典经济增长理论的逻辑推理。基于研究结论,论文对改善中国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建议主要有:大力推进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尊重受援国,提升受援国公平参与全球发展的机会;积极构建公平有效的对非洲援助新体制,从援非的实施路径、发展多元化的援助合作方式着手,提升援助的实际效果;强化援、受双方的有效沟通,增进南北援助国之间的理解,减少援助实施的交易成本,更好地发挥援助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为促进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论文将援助流入、受援国FDI、贸易、减贫(贫困的消除有助于受援国民众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从而刺激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视为拉动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四轮驱动力”,系统分析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以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为理论支撑,论文提出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框架既包含援助流入对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也包括从需求侧影响经济增长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双边贸易效应及减贫效应。学界对OECD主要援助国对非洲援助关注较多,而对中国对非洲援助议题关注相对较少。同时,学界也多单方面关注援助有效性、政策动机,多论证援助对受援国的经济增长,或投资,或贸易,或减贫的单方面影响。可见,关于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这一议题的系统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基于分析援助对受援国的直接投资、双边贸易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援助对消除受援国贫困的作用,最后回归于探究对受援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充分融入包容性发展的理念,有助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第二,论文通过系统分析中国对非洲援助在受援国发挥经济增长效应的作用机理和路径,结合系统GMM模型、分位数回归、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FGLS模型等实证方法相结合,分别检验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双边贸易效应、减贫效应与宏观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非洲援助具有明显的“平等、互助、互惠、精准、包容”特征,呈现出典型的“南南合作+援助”、“命运共生型”援助模式,切实致力于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有力的驳斥了西方关于中国对非洲援助“新殖民主义”、“资源攫取论”的观点。中国对非洲援助对受援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既有基础设施效应,也有先导效应,还具有制度摩擦缓解效应。对受援国的贸易具有成本削减效应,贸易自由化传导效应和贸易环境优化效应。中国对非洲援助既能发挥中国减贫经验的示范效应,又能提升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还可通过援助改善受援国的债务水平。援助是否对受援国宏观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是讨论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中心问题。论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非洲援助有助于发挥对受援国的物质资本补充效应,提升受援国的人力资本,同时技术援助有显着的外溢效应,进而促进受援国的宏观经济增长。第三,论文通过调研掌握了对非洲援助相关工作及研究人员对中国对非洲援助规模、援助质量及援助展望的一手资料。调研形式为向世界银行、中非发展基金、高校从事援助非洲问题的学者等发放中英文版本的对非洲援助质量问卷。通过对有效问卷的分析,发现受访对象关于对非洲援助的援助规模、援助质量及援助展望的认知并不统一,也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实证检验方面,论文将中国对非洲援助类型划分为ODA-like和OOF-like,并引入了援助的滞后期,通过实证检验中国援助对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43个样本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双边贸易效应、减贫效应,以及宏观经济增长效应。
陈超[2](2020)在《资本账户开放增长效应的经验证据、模型框架与中国应用》文中认为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新的挑战,内部深化结构性改革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成为当前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选项。尤其是资本账户开放正成为现阶段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调整方向。可惜的是,虽然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早已论证资本账户的开放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但是经历了三轮大规模的实证检验后,仍未能够获得资本账户开放增长效应的稳健证据。且对相关政策的讨论也仅局限于部分数据趋势或理论推理,不仅没有理清经验证据与理论假设之间的联系,甚至没有能够实现在理论层面上对相关政策效果的推断与模拟。这使得中国当前的开放措施同时缺乏理论与实践基础,然而却也成为了本文的切入点与主要研究内容。在全面并系统地梳理了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后,本文认为目前为止实证检验已经获取了名义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稳健的经验性证据,但却没有厘清名义开放与实际开放之间的区别,从而在实际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中仍旧挣扎于机制描述、变量定义以及样本选择对于结果稳定性的影响。在更为细致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检验中,前者获得了大量经验性事实的支持,而后者却只能够在企业或者产业级别的微观数据中得到部分显着结果,且没有能够打破从微观到宏观的壁垒,无法获得宏观经济数据支持。而使用DSGE模型对资本账户开放问题进行分析的相关研究,也仅仅将其作为制度背景对货币政策或汇率政策展开讨论,不仅缺乏对资本账户开放机制的模型描述,同时也没有检验相关设定的合理性。因此在解析资本账户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之前必须解决如上三个问题,即:(1)获取资本账户开放增长效应稳健且普适的经验性证据,(2)得到资本账户开放技术外溢效应的典型事实,(3)建立能够涵盖资本账户开放增长机制的模型框架并使其具备政策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对新时代中国资本账户开放作用的讨论才具备理论与实践基础。针对亟需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本文从相关已有研究入手,厘清大量实证检验所关注问题与所使用策略的发展过程,从繁杂且矛盾的结论中抽丝剥茧,描绘出资本账户中各子项目与东道国经济供求各方面的联系与传导路径,分别从国际资本市场供求双方对跨国资本流动背后的内在动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面临不同发展约束的经济体在资本流入与资本流出中的获益方式具有方向性差异的观点。在此基础上依次使用线性基准模型、具有交互项的非线性模型以及面板门限模型对所提观点进行检验,同时对回归结果在变量定义、模型设定和样本选择三方面进行了稳健性检验,获得了资本账户开放增长效应的方向异质性与非线性特征的稳健且普适的经验性证据,以此明确了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所具备的显着影响,为讨论新时代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奠定了最基本的实际意义。随后,鉴于资本账户开放促进投资的直接效应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数据支持,本文尝试检验缺乏宏观数据支撑的资本账户开放技术外溢效应。认为资本账户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来自于两方面,其一是已经由大量实证检验证实的来自全球投资的资本配置效应,其二则是随国际资本流入而来的先进技术辐射作用。而后者的关键在于东道国所具备的后发技术优势,且提出由于微观数据本身就是后发技术优势发挥作用的结果,而宏观经济数据并没有反映这一特征,因此存在着微观实证研究与宏观检验之间的差别。在此基础上第四章建立了研发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在资本账户开放发挥后发技术优势条件下的增长系统,并根据数据趋势与模型特征选择模拟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模拟分析,得到资本账户开放在发挥后发技术优势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的显着结论。最终,在资本账户各子项目与东道国宏观经济各方面互动渠道的经验证据,与其技术外溢效应的典型性事实的基础上,在新古典经济理论框架下建立了具有三个资本管制参数的小型资本账户开放经济体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通过对国际资本市场利率冲击模拟结果与经济现实和理论逻辑的比较分析,修正了广泛使用的金融摩擦函数形式,使得所建立模型能够更贴合现实地发挥其在政策研究中的作用。至此,本文分别回答了资本账户开放对经济增长是否具有普适的促进作用、能否为东道国经济在总体上带来技术外溢效应,以及如何使用数理模型描述其作用机制的三个问题,为讨论新时代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以及为讨论相应的开放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并搭建了初步的理论框架。本文将其应用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本账户开放政策问题的研究,将资本账户开放的直接与间接增长效应分别对应到引发激烈讨论的规模推动力与创新驱动力的结构转换中去。联合使用ARMA模型与TVP-SV-SVAR模型构成中介效应系统,整合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资本账户开放通过促进规模扩张与发挥后发技术优势两种途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变化。根据所得实证结果做出判断,认为现阶段中国经济处于规模推动力依旧有效,后发技术优势尚存但消化吸收周期延长的技术转型期,资本账户开放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规模的扩张,同时发挥后发技术优势带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文实证与理论研究所得的相关结论,本文提出结构化的资本账户开放政策建议:其一为以外国直接投资与债务性投资为主、权益投资为辅的结构化规模性开放政策;其二为积极引导国际资本流入方向、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努力推动优势产业向外扩张的产业层面双向开放政策;其三为区分技术优势和劣势行业、精准发挥后发技术优势,并依靠对科技研发产业的更多投入同时实现自主创新基础积累与加速中长期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技术开放政策。
李艺敏[3](2020)在《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时空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四十多年的波澜壮阔发展历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已经被历史证明。在四十多年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和深化进出口贸易、吸引外资投资,同时中国也加快国内企业和资本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对外开放不仅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的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并且仍然在继续快速增长,同时也促使中国经济发展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效率稳步提升。在改革开放战略的不断引领下,国民经济发展无论是整体发展规模还是产业发展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效率均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独树一帜,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展引擎,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国家综合国力跃居发展世界前列,十四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着的改善。因此,对外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和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然,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也表现的较为明显。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由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的换挡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加快,我国对外贸易进入稳规模、提质量、转动能的重要发展阶段,对外开放在经济发展中的扮演角色和作用更加突出。同时还应当看到的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出现新的挑战,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对外开放面临的国际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带来严峻的挑战,如何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由重规模向调结构和重效率转变,在实现经济稳增长的同时,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优化升级,提升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效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同时还应看到,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与中国特殊的国情制度紧密相关。改革开放以来,府际关系的调整,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以及中央东部优先开放策略在地方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使得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空上的异质性,这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动因。因此,这为本文分析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时空效应提供了很好的分析视角,也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供了全新的分析认识。因此,全面总结和分析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的影响,既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多周年总结和检验,同时也是对改革开放的深刻反思,对于未来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坚定对外开放的定力和信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八个章节,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导论。本部分围绕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然后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发展的研究,并对研究现状进行述评,接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选题的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指出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和不足。第二章是概念界定与理论回顾。本部分首先介绍了对外开放的概念,对外开放包含的三个维度:进出口贸易、外资进入和对外投资。其次是经济发展的概念,经济发展的三个维度:经济规模、产业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效率。本章节的理论介绍为后续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关于我国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概况分析。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主要包括进出口贸易、外资利用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以及我国经济发展规模、产业发展结构、经济发展效率概况进行统计描述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总体评价。第四章是关于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规模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本部分通过研究背景和文献梳理提出问题,然后进行理论机制分析和问题假说的提出,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主要从样本的整体性、东中西部、阶段性以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构建系统GMM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进而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第五章是关于外开放对我国产业结构及其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和文献综述。然后是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的提出,构建模型和变量选择说明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分别从对外开放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影响以及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同时通过构建系统GMM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第六章是关于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本部分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和文献综述以及理论分析与问题假说,然后是实证分析,通过DEA模型测算出我国经济增长的效率,然后从对外开放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整体性影响、东中西部区域差异性影响、阶段性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第七章是关于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结论和相应的政策建议。本部分通过前六个章节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针对研究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进一步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Borumbayeva Dana[4](2019)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等地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得到了很多国家的积极响应。2017年5月14日-15日,北京主办了第一节“一带一路”高峰论坛,2019年4月25-27日,北京主办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37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和代表出席了此次论坛。这种参与和兴趣的水平表明“一带一路”倡议的吸引力日益增加。“一带一路”倡议使得参与国能够实现互利共赢。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例,外商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主要关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共有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一带一路”的基础,目的和意义。同时,将研究方法和创新引入研究内容。第二章定义了该主题的基本概念以及现有的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关键概念包括“一带一路”,外国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第三章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该领域的研究。它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外国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且还定义了这项工作的研究框架。第四章基于对64个国家/地区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的逻辑思维,概述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及其投资环境和吸引力。第五和第六章是实证研究,关注点则是来自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我们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来自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有着显着的促进作用。来自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其他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很大一部分FDI是被用于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基础设施,这也是造成中国外商投资与全部外商投资对一带一路东道国经济增长影响不同的主要原因。“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向“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重要领域,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互联互通。第七章给出了哈萨克斯坦的案例,以及来自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也显示出积极的影响。第八章为结论,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视角身份出发,探寻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当地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与作用,探讨一带一路的世界影响及意义。此外,本文还通过搜集相关数据,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深入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按照各国收入组进行了分样本回归,其结论引人深思并具有一定创新意义。本文考察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考虑了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多个决定性因素——资本积累、劳动力状况和技术创新。通过逐步回归,更加细致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资本、劳动、技术和经济增长的复杂关系。对这一主题的研究使人们对“一带一路”倡议有了更好的理解,同时说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为当地和区域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实证研究的数量有限,仅对样本数据进行了粗略的国家层面比较分析,无法进行更详细的中微观层面经济学研究。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国民经济影响的未来研究,我们将更深入地研究这一水平上的间接社会经济影响和实证检验。
张居营[5](2019)在《中亚国家经济风险及对“一带一路”倡议落实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发展曾长期处于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管理调控,在苏联“劳动分工”桎梏下,中亚国家形成了产业结构单一、经济依附型强的发展特征。自上世纪90年代初独立以来,中亚国家纷纷开始实施政治与经济改革,以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经过10余年的转型与探索,21世纪中亚各国开始步入复苏之路,市场化改革初具成效,各国经济进入稳定发展轨道,且形成了具有一定的特色发展模式。由于转型初始条件以及各国所选择的经济增长路径不同,中亚国家经济增长模式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部分国家凭借本国相对丰富的油气等资源出口,形成了资源依赖型增长模式,部分非资源型国家则依靠内在消费等需求推动形成了内需推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这些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既导致了中亚各国经济发展状况与结构的不同,又使各国在其经济增长中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各为不一。从中亚国家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其内部经济风险主要呈现在两个层面:脆弱性风险与失衡性风险,前者主要表现在相关国家经济基础较差,工业化水平、基础设施、金融市场等方面不是很发达,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导致抵御经济冲击的能力较低。后者表现为部分国家过度依赖本国丰富的油气或矿产资源,导致其产业结构单一且易受大宗商品价格周期的影响,使得各国极易遭受财政危机、高通胀、高失业率等方面风险的冲击。就中亚各国而言,由于产业结构、市场自由化程度、增长模式以及不同时期经济风险的表现不同,各国又呈现不同的内部经济风险特征。从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以及各国对外经贸合作的状况来看,中亚国家所面临的外部风险主要是世界主要大国的地缘战略博弈、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外部冲击等。外部风险使得中亚国家在对外经济上呈现出一定的依赖性风险特征,这种依赖性来自两个层次:一是对部分大国经济贸易的依赖性,二是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依赖性,这些依赖性通过贸易、投资、侨汇等传导渠道表现出来。由于其经济对能源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侨汇收入的依赖度不同,各国又呈现不同的外部经济风险特征。与此同时,在创新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中亚国家还面临创新经济所带来的新兴经济风险。作为一种以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等为代表,依靠人才、知识、创新驱动的新型经济形态,创新经济具有较强的内生增长动力,且代表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但是,中亚国家由于自身较为薄弱的经济基础,创新经济发展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且其科技创新基础实力严重不足,在未来经济发展、区域地缘竞争中都会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在中国创新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亚国家与中国在创新经济领域有一定的互补性,这为中亚国家应对新型风险带来更多机会。“一带一路”倡议下,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重要的支点国家,中亚各国也积极推动贸易、投资、产能、金融等多个领域与中国的合作。但是,中亚国家自身面临的脆弱性、失衡性、对外依赖性等内外部经济风险特征,以及创新经济新型风险也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双边及多边合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包括双边贸易过度集中于能源领域、项目投融资环境不佳、双边金融合作严重不足、项目推进受到地缘因素干扰等等,而中亚各国摆脱经济落后局面、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诉求,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互利共赢理念则为中国与其的合作带来了更多机会。在创新经济层面,中亚国家也纷纷出台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这又恰好与中国的“数字丝绸之路”战略实现了完美对接,也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亚的合作带来新机遇。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一带一路”建设已跨越夯实基础,迈入了持久发展的阶段,中国与中亚各国各区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日益增多。作为与中国毗邻且具有重要支点作用的区域,中亚国家的积极参与对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亚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所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影响“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开展。由此,系统地研究中亚国家的内外部经济风险、新型风险,深入地提炼总结各国与整个地区经济风险的特征,探讨各种风险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与对策,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国内外经济理论与已有研究成果,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手段,对中亚国家的经济风险及其对“一带一路”倡议落实的影响进行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深刻剖析中亚国家经济风险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根源。独立后的中亚国家由于其自身要素禀赋与经济规划不同,经济增长模式与动力也各不相同。本部分通过对中亚各国经济增长趋势、产业结构、对外经济状况等进行分析,并基于投资、消费、净出口等对GDP的贡献程度,从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市场自由化与政府指导型等视角总结各国的增长模式,探寻中亚国家经济风险形成的根源与现实背景。二、评估与分析中亚国家的内部经济风险。中亚国家相互毗邻的地缘关系、相似的经济发展历程等,以及各自内部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性,导致各国的经济风险有共同之处却又存在个性化差异。本部分基于中亚各国自身情况,从经济的内部脆弱性、失衡性等角度,以相关经济指标作为衡量因子,采用风险指标评价方法对各国的经济风险进行评估,从中亚各国的内部经济风险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中亚国家经济风险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创新经济内涵及发展状况的描述,分析中亚国家的创新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创新经济下中亚国家面临的内部新型风险。三、评估与分析中亚国家的外部经济风险。中亚国家经济发展面临大国地缘战略博弈、国际能源价格冲击等外部风险,这些外部经济风险导致中亚国家在外贸、外资以及外汇收入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本部分结合经济协同性、经济依赖性等理论,通过对中亚各国的外贸、外资以及外汇收入等指标的外部依赖性分析,剖析各国外部经济风险特征,并以此为基础综合分析与评估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外部风险。四、研究中亚国家经济风险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亚区域的战略地位凸显,中亚国家脆弱性、失衡性、对外依赖性等内外部经济风险特征,以及创新经济新型风险等均对“一带一路”倡议产生较大影响。本部分基于“一带一路”视角,通过实证分析探寻内外部经济风险对中亚与中国合作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中亚国家内外部经济风险、创新经济风险的影响效应,全面系统地研究中亚国家经济风险对“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会和挑战。五、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区域落实的风险应对措施。中亚国家面临脆弱性、失衡性、对外依赖性、创新经济新型风险等,使“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不可避免地要应对中亚国家的各类经济风险。另外,由于中亚各国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与经济风险特征差异性,也使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合作应注重不同国家的特点,实施差异性合作路径,在规避风险的同时也能获得更多机会。本文在此基础上,从项目实施、双边合作、区域互利、中国自身应对等层次上,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区域落实的风险应对措施进行探讨。通过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中亚国家的内部经济风险主要体现为脆弱性、失衡性风险,五国经济风险特征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哈萨克斯坦为“高失衡性、低脆弱性”;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为“高失衡性、高脆弱性”;乌兹别克斯坦为“低失衡性、低脆弱性”;(2)中亚国家的外部经济风险主要体现为对外依赖性风险,五国经济风险特征也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为“高能源贸易、外资依赖性”;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为“高侨汇收入依赖性”;乌兹别克斯坦为“低对外依赖性”;(3)中亚国家在创新经济发展方面面临创新经济基础条件薄弱、未来经济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区域地缘竞争中长期处于被动状态等新型风险,但在中亚国家数字发展规划与中国“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对接下,新型风险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新机遇;(4)中亚国家经济风险为“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带来相应机会和挑战,机会包括各国为改变经济落后现状,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会积极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政策沟通、民心相通等,挑战包括“一带一路”项目投资运行障碍较多、投融资环境较差、合作领域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以及应对外部经济形势波动、大国地缘战略博弈等因素;(5)“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国家的落实需要从项目实施、双边合作、区域互利等三个层次进行积极的风险应对,包括夯实互联互通基础、改善投融资环境、选择差异化合作路径、加强双边金融与创新领域合作、推动区域人民币国际化、对接各国数字经济战略等。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层次分析法、面板数据模型等,结合国家经济风险评价理论、经济协同性、经济相互依赖性等理论,对中亚各国的经济状况、内外部经济风险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分析;从脆弱性、失衡性、对外依赖性、创新经济新型风险等角度,提炼总结了中亚国家经济风险的特征及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从项目实施、双边合作、区域互利三个层次,详细深入地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国家落实的风险应对措施。由于问题的复杂性、研究视角的宽泛性与相关数据的获取难度,本文在中亚各国具体情况、“一带一路”倡议落实具体问题等难以兼顾且缺乏深入研究,这是未来本文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主要方向。
裴氏燕(Bui Thi Yen)[6](2019)在《越南经济发展中金融要素的贡献》文中研究表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处于国民经济的核心地位。金融是现代经济中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在建立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是沟通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命脉和媒介。为了研究越南经济经济增长中金融要素的贡献,本文首次对金融要素与越南经济增长的现状进行分析,从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额分析经济发展状况。接着,从金融中介、股票市场、外商直接投资这三个变量的发展现状以及通过构造相关指标分析其发展状况。然后,本文选取2000—2017年越南的GDP、金融中介机构存贷款总额、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总市值、外商直接投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建立VAR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越南金融要素与越南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3个金融贡献因素中,金融中介对越南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大为44.25%;其次为外商直接投资对越南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16.39%,而股票市场的发展与越南的经济增长相关性最小,其贡献度也仅为0.84%,这可能说明越南股票市场的效率存在严重制约,致使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大。根据本文研究结论,本文提出进一步提高外资的利用程度、完善越南银行体系的制度建设、促进股票市场的稳健发展、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的政策建议。
王红梅[7](2019)在《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作用变迁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速连续下台阶,跌破过去长达约20年的两位数高速增长。同时,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由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转变为在经济增长中作用减弱,甚至产生负的贡献。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呈现出发展动力转换期、经济结构调整期、全球价值链重构期、外部需求不确定期和外贸政策转向期“五期”叠加的特点。在国内外形势均已发生较大变化的背景下,如何看待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变迁,成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命题。在当前我国外贸发展动力由传统的比较优势向规模经济与“大国市场”转变,我国不断推进工业化发展进程以及全球价值链重构正在加速进行的背景下,本文对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作用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对外贸易发展前景进行了研究。这对于回答我国未来是否还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尤其是还要不要努力扩大出口,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8章。第1章为导论。第2章梳理了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相关理论基础。第3章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变迁,分为四个阶段,不同时期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也略有不同。同时,对当前学术界围绕对外贸易地位和作用的争论进行了分析。接下来三章分别从内部因素——外贸发展动力、工业化发展阶段以及外部因素——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角度,对我国对外贸易及在经济增长中作用变迁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三章为论文的核心章节部分,研究内容和观点如下。第4章为发展动力演变与我国对外贸易作用变迁研究。通过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两个时期贸易顺差结构的比较,来识别我国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观察图形中数据点偏离趋势线的程度,对具体产品的比较优势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度,对更多地属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部分产品借助贸易专业化指数(TSI)进行了再考察。然后从“大国市场”视角对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新动力探源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我国传统比较优势弱化,资本积累成为重要的比较优势来源,资本密集型产品逐渐占据我国比较优势产品篮子的主导地位。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我国的大国市场将逐渐成为开展对外贸易的新动力。总之,传统的发展动力削弱,新的发展动力还在孕育之中,这成为我国对外贸易进入新阶段以及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作用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第5章为工业化发展阶段与我国对外贸易作用变迁研究。首先对工业化与对外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一个国际比较研究,分别对美、德、日三国不同工业化阶段对外贸易发展变化的情况进行了剖析。接着对我国工业化所处阶段进行了判断,并分析了我国工业化发展各阶段的对外贸易情况,最后得出各国经验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启示。通过分析发现,我国还处在工业化进程中,并未结束,但已进入中后期阶段,服务业占比超过制造业。经济结构的转折性和趋势性变化,意味着我国外贸发展已进入拐点。尽管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我国外贸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会立即下降,但必将对我国外贸中长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总之,产业是本,贸易是流,工业化发展阶段和经济的结构性变化,是我国外贸及其作用发生变迁的重要原因。第6章为全球价值链重构与我国对外贸易作用变迁研究。从全球价值链及其变化的角度来分析全球贸易萎缩的原因,是国际学术界较为主流的看法,也自然对我国的外贸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章首先介绍了全球价值链重构对外贸发展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外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变迁,最后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参考OECD创立的全球价值链指数,基于OECD数据库提供的基础数据,对全球价值链重构与我国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贸易面临的结构性因素即全球价值链重构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轨迹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原因。第7章基于上述三种因素对未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前景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章将以上三种因素纳入统计分析中,通过随机前沿模型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选取我国对34个代表性国家2000—2015年数据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人均GDP、外国人均GDP、外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中国中间品进口额占贸易出口额比重、外国中间品进口额占贸易出口额比重、国外经济自由度、腐败的控制度、政府效能、监管质量对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潜力具有促进作用;而中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中国与目标国的地理距离、公民话语权和问责制、政治稳定性、法制水平、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对对外贸易出口潜力的提高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对平均效率的分析发现,不管是从整体还是个体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潜力还没有完全实现,还存在着一定的挖掘和实现空间。第8章为结论与政策建议。从外贸发展动力来看,我国的大国市场逐渐成为开展对外贸易的新动力。从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工业化进程仍未结束,制造业仍然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根基。从全球价值链重构看,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较长时期内仍将是“世界工厂”。这就决定了对外贸易仍将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未来提质量、调结构的国家经济总体发展战略中,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仍将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刘文栋[8](2014)在《FDI、金融发展与中国出口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出口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出口也是中国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手段。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出口获得了极大增长,中国的出口从改革开放前的不到100亿美元上升到了2011年的18986亿美元,中国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比重从改革开放前的不到1%上升到了2011年的10.40%。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同外资企业出口的增长是分不开的,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吸收的FDI的大量增长,FDI企业也成为中国对外出口的主要主体之一。外资企业在中国出口中的占比在1986年只有2%,1992年超过了20%,1995年超过了50%,2006年接近60%,此后外资企业的出口占比虽有波动,但是都保持在50%之上。在外资的企业的带动下,中国出口数量有了极速的增长,这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但是出口竞争力不仅表现在出口绝对数量的增长上,也体现在一国出口产品占世界该产品市场的相对份额上。这就要求中国出口的产品不仅要具备规模,还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才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大量FDI的流入,在促进了中国出口绝对数量的同时,能否促进中国出口的竞争力的提升呢?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十分迅速,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资本形成不足缺陷,中国通过FDI来缓解企业融资压力的需求也开始下降,因此,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资本形成不足,而是如何改变中国过去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粗放方式,转为由技术创新拉动的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不仅弥补了中国在资本形成上的弱势,同时,金融市场对资金的配置效率提高,也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企业的技术进步。这些方面的进步也必然会影响到中国出口竞争力。由上分析可知,FDI与中国金融发展都是影响中国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那么这二者之间在作用于中国出口竞争力的过程中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鉴于此,本文将从理论上分析FDI与中国金融发展对出口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分析二者在作用于中国出口竞争力的过程中相互的替代与互补关系,并采用中国的经济数据对其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内容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描述本文研究的现实背景,需要研究的内容,待解决的问题。对FDI以及国内金融发展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作用机理进行初步分析,接着阐述本文将要使用的研究方法、论文的研究思路、全文的结构安排,在此基础上描述全文的技术路线图,并对本文研究的创新点难点进行阐释。第二章为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回顾和梳理FDI以及金融发展对资本形成、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溢出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FDI以及金融发展通过资本形成、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溢出对出口竞争力作用进行评述。该部分不仅奠定了全文的理论基础,是本文选择FDI、国内金融发展以及出口竞争力为研究对象的依据,也为本文之后的理论框架与待检假设的提出做了铺垫。第三章为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在已有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观察和逻辑推理,构建本文的理论框架。结合中国吸收FDI的现状与历史,结合中国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从过程与机制的角度分析我FDI以及金融发展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以及在这个过程中,FDI和国内金融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首先,分别阐释FDI以及国内金融发展通过资本形成、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路径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之后,将FDI与国内金融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纳入分析框架,考察在FDI作用于中国出口竞争力的过程中,国内金融发展起到的替代或是互补作用。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待检假设。第四章是指标构建、数据与研究方法。本部分主要根据第三章所提出的待检假设,制定研究计划。首先,从现有可得的数据中,筛选出适合本文研究的数据。在数据可得的基础上,该部分对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FDI、金融发展、出口竞争力进行量化指标设计,并对这三个指标进行了统计描述分析。结果表明,各省份各产业的RCA整体上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相对世界工业的发展,中国工业产业的竞争力相对降低了。但从产业的细分情况看,中国各省各产业的RCA指数有下降的也有上升,一些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在下降,而一些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在崛起,如中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的RCA指数有了明显的提高;FDI参与度较高的产业,出口程度也较大,金融发展较快的省份,出口的总额也越多,说明FDI与国内金融发展都能够促进中国出口的增长,但是FDI与国内金融发展能否提升中国出口的竞争力,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实证检验。第五章是实证结果与分析。该部分依据本文选取的省份、产业多层数据结构选择多层线形模型(HLM)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吸收的FDI虽然促进了中国工业产业的出口增长,但是并没有提升中国工业产业的出口竞争力,相反,FDI比重越大的产业,其出口竞争力的比较优势越弱;中国国内金融发展促进了中国工业产业的出口增长,同时也提升了中国工业产业的出口竞争力;FDI同国内金融发展之间主要表现为替代关系。结论也表明出口绝对数量的增长,并不一定伴随出口竞争力的增长,FDI促进了中国出口绝对数量的增长,但是却抑制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无法对中国的技术进步产生显着的技术溢出作用,因此,FDI最终抑制了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第六章是研究的结论与政策建议。该部分首先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之后,根据本文的主要结论,对中国的引资以及金融改革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包括:今后吸收FDI的产业选择,FDI的垂直型与水平型性质的选择的政策建议;金融发展中,金融规模扩张、金融结构调整、金融效率提升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如何协调FDI与国内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最后,对本文研究过程中的一些不足进行了说明,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陈红进[9](2013)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比较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重创,中国的经济增长尽管仍然能够保持较高速增长,但因经济高速增长而被暂时掩盖起来的国内经济结构的内在矛盾日益显露,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近年来已成为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一国三个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比例保持一种什么样的结构才算合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各国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有哪些共同的规律可资借鉴?本文选取了英、美、德、口、韩、印六国作为典型国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条件、方向及路径。论文的第一章对外向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经济转型和产业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等几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相关文献进行述评,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总体框架。第二章为理论分析部分,主要从国际分工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五个方面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梳理。第三、四章是历史分析和实证分析:第三章分别对英、美、德、日四个发达国家,印度、韩国两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进行历史回顾,用历史归纳的定性分析方法对各国产业转型特点进行总结;第四章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六国为例对开放视角下产业转型的规律展开分析。在当前的国际分工格局下,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转型中更为关键和困难的问题,论文第五章从分析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中结构升级的条件出发,以新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产业结构转型中的升级专门展开论述。第六章提出了开放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及路径,并对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下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进行了进一步论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作为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历来是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国内外文献也非常多,但都是从某一方面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进行论述,缺乏从更全面的高度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进行理论梳理,论文从国际分工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制度经济学派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五个方面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和思想进行梳理,并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尽管论文在制度学派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两个理论维度方面还缺少实证研究,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经典理论的提出就是从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中总结出来的,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国际分工程度的深化,包括经济理论研究维度的扩展,近年来有关产业转型国际比较的研究大多是零星的,或者说以两两比较、区域比较为主(如中印、中美、金砖国家等的比较)。本文选择了英美德日印韩六个国家作为典型国家,从产业发展史的角度对各国产业转型升级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寻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产业转型升级上的规律,这种比较视角也是论文的创新点之一。论文用逻辑实证研究的方法,以上述六国外贸发展、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的数据为蓝本,从参与国际分工的视角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规律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重点做了如下三方面的分析:①对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做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②对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的联动以及外贸商品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联动进行深入探讨;③以韩国为例对参与国际分工下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进行研究。在上述六国中,德、日、韩三国可以说是赶超型经济发展在欧洲和业洲的典范。论文从分析中国在产业结构转型中结构升级的外部条件、根本条件、制度条件和要素条件出发,以新结构主义学派的理论思想为基础,用案例实证的方法,分别从系统竞争力、从内部发展、政府干预三个面解读了德、日、韩三国产业转结构转型升级中的独特之处,认为需要从更广阔的理论视角来认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中产业升级问题,从而明确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然环境约束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论文的结论主要包括:1、经济开放有利于一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这是在全球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产业转型升级共同的发展规律。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越深,越有利于该国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优势产业的作用。论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证分析都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真理。发展中国家一定要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充分利用本国的优势要素资源,促进本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提升本国生产要素的质量。2、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在不同国家、不同产业间的表现各不相同,不能简单地轻易得出经济增长一定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结论,也不能说产业结构转型一定会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从时间序列上看,与产业结构相比,各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出更多的不平稳性。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应该从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向追求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转变,并从更广泛地层面理解发展的内涵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意义。3、对赶超型国家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政府的干预推动必不可少,但前提是要有完善的市场制度。结合新结构主义理论认识德日韩三国相对成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对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而言意味着要用系统竞争力的思想代替相对狭隘的竞争优势理论,用“从内部发展”的思想构建本国的技术创新体系,而政府需要在整个发展进程中处理好自己的管理边界,以培育企业的自生能力和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为宗旨,努力建设监管型政府。4、中国的产业转型绕不开重工业化,但重工业化并不必然等于高碳化,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全球性选择,中国也必须跟上这一转型步伐;在全球产业链的各环节中,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就是要谋求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并以此来增强抵御长期经济风险的能力。5、应从国家、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认识开放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国家层面主要是通过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约束政府直接干预微观主体的行为来消除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制度障碍;产业层面则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降低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并通过广泛的产业间区域合作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企业层面要做到审慎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投入,分层推进、逐步转型,在企业内部的研发投入中探索“开放式创新”的新路。6、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完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方向性指导。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对于中国消费型经济形感的作用以及大力推进本国城市化进程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同步意义;而在全方位开放中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不仅有利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且有利于世界的繁荣和稳定。
朱敏[10](2013)在《海外人才回流与FDI技术溢出》文中指出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受自身创新能力的限制,FDI的技术扩散效应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而随着全球化、新技术革命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海外人才回流现象开始大量出现,他们对推动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投资,加速东道国和国际经济接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且由于跨国公司雇佣本土人才“人力资本门槛”的存在,海外回流人才在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间的流动成为FDI技术溢出的重要方式。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派出的留学人员中归国人数达40万,并且随着中国研发投资规模的扩大和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人力资本水平持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海外人才回流规模逐年提高。在当前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的背景下,海外回流人才作为FDI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如何充分发挥其潜能、引导回流人才在FDI企业与本土企业间合理流动,对推动中国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海外回流人才在推动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国际合作与创新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但国内针对跨国公司中海归人才‘及其重要性的系统性研究还很缺乏,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整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海归人才在跨国公司技术外溢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将理论研究与经济计量相结合,以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就海外人才回流对FDI技术溢出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为:(1)构建了海外人才回流、FDI技术溢出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为文章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外国直接投资被认为是国际技术溢出中最重要,也是最廉价的渠道,而海外回流人才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作用。(2)分别基于中国总体及地区级的样本数据,利用GMM动态面板数据等方法就中国海外人才回流及其对FDI技术溢出之间的关系及动态作用进行经验研究。并对中国FDI和海外人才回流的变化趋势、发展历程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分析。研究认为中国要想更好地利用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必须提高自身对FDI溢出技术的吸收能力,才能充分发挥FDI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而海外回流人才对提高中国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及进一步的技术吸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应当增加教育投入以提高本地的人力资本存量,建立良好有序的人力资本流动制度,采用适当的激励机制,吸引海归人才更多的流回国内或流向本土企业。(3)作为海外人才回流的主体,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是一国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而一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是影响其国内海归技术溢出状况的重要因素。通过将金融市场发展引入海外人才回流对FDI技术溢出影响的分析框架,文章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金融市场对海归引致的FDI技术溢出的积极作用开始显现,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不高,金融市场体系不尽完善,不能为海归引致的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本文就海外人才回流对中国FDI技术溢出影响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国内首次将海外人才回流引入FDI技术溢出的分析框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FDI技术溢出的分析框架进行了拓展,将海外人才回流引入FDI技术溢出的研究框架,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审视国际人才流动对一国外商直接投资引致的技术进步的影响,这突破了之前许多研究将视角集中于传统FDI技术溢出路径的框架。第二,本文第三章构建了海外人才回流与FDI技术溢出的理论模型,在动态框架内分析了海外人才回流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模型表明,海外人才回流可以通过FDI技术溢出给东道国带来扩张性经济效应。人员流动是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间技术传输的主要渠道,当海归人员由跨国公司流向当地企业时技术溢出发生。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越小,由人员流动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越显着。第三,本文第五章从地区层面就海外人才回流对FDI技术溢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将海外人才回流引入FDI研发溢出的计量模型,运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检验其对中国FDI技术溢出的影响及地区差异,并进一步构建门限模型,测度各门限变量的门限水平值并进行分析,发现金融市场效率对海外人才回流引致的FDI技术溢出效应具有非线性关系;其次,进一步考察金融市场发展在海外人才回流与FDI技术溢出中的地位及作用机制,以分析金融市场效率对海外人才回流引致的FDI技术溢出效应非线性关系的稳健性。将海外人才回流与FDI技术溢出纳入统一框架的研究,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在国际范围内,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中国的经验证据,同时,也为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海外回流人才与FDI技术溢出的互动提供了经验。
二、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对外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对外援助与外国直接投资的研究 |
1.2.3 关于促贸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 |
1.2.4 关于对外援助与受援国减贫的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核心概念 |
2.1.2 中国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核心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发展经济学理论 |
2.2.2 国际政治学理论 |
2.2.3 国际社会学理论 |
2.2.4 中非命运共同体理论 |
3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形式及特征 |
3.1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主要形式、规模及结构 |
3.1.1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主要形式 |
3.1.2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规模 |
3.1.3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结构 |
3.2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时代特征 |
3.2.1 中国对非洲援助进入“南南合作+援助”的机制化阶段 |
3.2.2 从意识形态输出向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转变 |
3.2.3 从政治外交单一驱动向多维动机驱动的转变 |
3.2.4 南南援助与南北援助的异质性日益凸显 |
3.3 国内外对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认知 |
3.3.1 来自国际社会的认知 |
3.3.2 来自国内社会的认知 |
4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框架 |
4.1 新世纪中国援助促进非洲受援国经济增长的路径解析 |
4.1.1 从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层面的解析 |
4.1.2 从促贸援助层面的解析 |
4.1.3 从减贫效应层面的解析 |
4.1.4 从宏观经济增长效应层面的解析 |
4.2 新世纪对非洲援助宏观经济增长效应的作用机理 |
4.2.1 对非洲援助促进受援国资金累积的作用机理 |
4.2.2 对非洲援助改善受援国人力资本的作用机理 |
4.2.3 对非洲援助提升受援国技术水平作用机理 |
5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 |
5.1 中国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的时空演化 |
5.1.1 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规模持续上升 |
5.1.2 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行业分布多样化 |
5.1.3 对非洲国际直接投资国别分布的差异化 |
5.2 国际直接投资效应作用路径 |
5.2.1 援建基础设施,降低FDI物流成本 |
5.2.2 援助的先导效应,降低FDI投资风险 |
5.2.3 援助缩短了制度距离,释放制度摩擦缓解效应 |
5.3 对非洲援助的国际直接投资效应检验 |
5.3.1 国际直接投资效应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5.3.2 援助对国际直接投资的“门槛效应” |
5.3.3 东道国规模差异化条件下援助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实证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贸易效应 |
6.1 对中非双边贸易的现实考察 |
6.1.1 中非贸易总额的变化 |
6.1.2 中非贸易的商品构成 |
6.1.3 中非贸易的地理分布 |
6.2 对非洲援助的双边贸易效应作用路径 |
6.2.1 与贸易相关的基础设施援助带来贸易成本削减效应 |
6.2.2 与贸易政策与管理相关的援助产生贸易自由化传导效应 |
6.2.3 与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相关的援助产生贸易环境优化效应 |
6.3 对非洲援助的双边贸易效应检验 |
6.3.1 双边贸易效应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6.3.2 援助对中非双边贸易规模促进作用的检验 |
6.3.3 援助的进口效应和出口效应 |
6.4 本章小结 |
7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减贫效应 |
7.1 对非洲贫困的现实考察 |
7.1.1 贫困人口规模及人均预期寿命 |
7.1.2 贫困人口地域分布 |
7.2 对非洲援助减贫效应的作用路径 |
7.2.1 通过援助发挥减贫经验的示范效应 |
7.2.2 通过援助提升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 |
7.2.3 通过援助改善受援国的债务水平 |
7.3 对非洲援助的减贫效应检验 |
7.3.1 减贫效应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7.3.2 援助总量对受援国减贫的影响 |
7.3.3 援助异质性对减贫效应的实证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8 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 |
8.1 非洲经济增长的困境 |
8.1.1 非洲经济增长的时序变化 |
8.1.2 非洲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 |
8.1.3 非洲经济增长的阶段位次 |
8.2 对非洲援助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作用路径 |
8.2.1 援助的物质资本补充效应 |
8.2.2 援助的人力资本提升效应 |
8.2.3 技术援助的外溢效应 |
8.3 对非洲援助的宏观经济增长效应检验 |
8.3.1 经济增长效应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8.3.2 援助对受援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
8.4 本章小结 |
9 提升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的对策建议 |
9.1 完善对非洲援助管理体制,提升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 |
9.1.1 改革对非洲援助管理体制,提升援助资源的协同整合能力 |
9.1.2 优化对非洲援助领域,提升对非洲援助经济增长效应 |
9.2 坚持包容平等的发展援助,培育受援国自我发展能力 |
9.2.1 通过包容平等的对非洲援助,增进中非命运共同体构建 |
9.2.2 坚持包容性视域下的援助,提升受援国自我发展能力 |
9.3 积极与利益相关主体沟通,维护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
9.3.1 增强与国际发展合作机构的资源整合和经验共享 |
9.3.2 改善援助数据透明度从而增进与其他援助国的互信 |
附件1: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调查问卷(中文版) |
附件2: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调查问卷(英文版)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2)资本账户开放增长效应的经验证据、模型框架与中国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主要贡献 |
1.3 论文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 |
2.1.1 国外研究的三轮检验 |
2.1.2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
2.2 资本账户开放的间接效应机制 |
2.2.1 国外研究的两个观点 |
2.2.2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
2.3 新时代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增长动力基础 |
第3章 资本账户开放增长效应机制与经验性证据 |
3.1 资本账户开放增长效应机制与实证策略 |
3.1.1 增长效应机制的方向异质性 |
3.1.2 差异化渠道的门限效应假设 |
3.1.3 实证模型与稳健性检验策略 |
3.2 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
3.2.1 控制变量选择及内生性检验 |
3.2.2 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度量 |
3.2.3 数据来源 |
3.3 实证分析 |
3.3.1 线性基准模型 |
3.3.2 带有交互项的非线性模型 |
3.3.3 面板门限模型 |
3.4 稳健性检验 |
3.4.1 针对趋势项与内生性的稳健性检验 |
3.4.2 针对内生性与门限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
3.4.3 针对子样本与全样本的稳健性检验 |
3.5 区制分布与经济发展阶段分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资本账户开放技术外溢效应的宏观证据 |
4.1 间接效应机制与TFP增长系统 |
4.1.1 间接效应机制与模型假设 |
4.1.2 资本账户开放的技术外溢效应 |
4.1.3 技术增长目标的企业决策 |
4.2 实证策略与GSMM方法 |
4.2.1 模拟系统建立与估计方法选择 |
4.2.2 模拟广义矩估计 |
4.2.3 协方差矩阵的模拟与实证策略 |
4.3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4.3.1 后发技术优势与全要素生产率 |
4.3.2 R&D数据的筛选插值 |
4.3.3 资本账户开放的重新度量 |
4.3.4 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 |
4.4 具有技术外溢效应的技术进步系统估计 |
4.4.1 初值的估计 |
4.4.2 模拟广义矩估计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一个小型资本账户开放经济体的DSGE模型 |
5.1 小型开放经济体的基准模型 |
5.1.1 家庭部门 |
5.1.2 生产部门 |
5.1.3 价格与贸易 |
5.2 开放的资本市场与技术外溢效应 |
5.2.1 投资部门 |
5.2.2 国际收支、央行现金流管理与技术外溢效应 |
5.2.3 市场出清与国内生产总值 |
5.3 面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利率冲击 |
5.3.1 对数线性模型与参数校准 |
5.3.2 利率冲击的价格效应 |
5.3.3 利率冲击的资本调整 |
5.3.4 利率冲击的产出与通胀效应 |
5.4 交易成本定义悖论与修正 |
5.4.1 资本结构回归与利率波动相悖 |
5.4.2 交易成本设定修正与政策参数选择 |
5.4.3 修正模型的利率冲击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与资本账户开放 |
6.1 中国经济规模扩张与资本账户开放 |
6.1.1 规模扩张的测度 |
6.1.2 中国经济增长历程中的规模扩张 |
6.1.3 资本账户开放与中国经济规模扩张 |
6.2 全要素生产率、后发技术优势与资本账户开放 |
6.2.1 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 |
6.2.2 全要素生产率与后发技术优势 |
6.2.3 后发技术优势与资本账户开放 |
6.3 中国资本开放增长动力基础的时变性检验 |
6.3.1 模型建立与实证策略 |
6.3.2 数据说明与滞后阶数确定 |
6.3.3 马尔科夫-蒙特卡洛模拟与随机方差的有效性 |
6.4 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结构变迁与资本账户开放 |
6.4.1 结构系数矩阵的时变特征 |
6.4.2 资本账户开放增长效应结构变迁 |
6.4.3 脉冲响应函数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定位 |
6.4.4 新时代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策略的结构特征 |
6.5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时空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对外开放的相关理论研究 |
1.3.2 关于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 |
1.3.3 关于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
1.3.4 关于我国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 |
1.3.5 文献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1.6.1 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 |
1.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回顾 |
2.1 对外开放的相关概念和内涵 |
2.1.1 对外开放的概念和内涵 |
2.1.2 进出口贸易开放 |
2.1.3 外商投资开放 |
2.2 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产业结构理论 |
2.2.3 经济发展效率 |
2.3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4 政府竞争理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概况 |
3.1 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历程 |
3.2 我国对外开放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 |
3.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概况 |
3.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投资发展概况 |
3.3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
3.3.1 我国经济发展概况 |
3.3.2 我国产业结构发展概况 |
3.3.3 我国经济发展效率概况 |
3.4 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总体评价 |
3.5 小结 |
第四章 对外开放与我国经济规模增长的实证分析 |
4.1 引言与文献综述 |
4.2 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规模增长的影响机制与研究假说提出 |
4.3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4.4 实证分析 |
4.4.1 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整体数据的回归分析 |
4.4.2 东中西部区域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 |
4.4.3 不同阶段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4.4.4 空间计量的进一步拓展分析 |
4.4.5 稳健性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外开放对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引言与文献综述 |
5.2 对外开放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说的提出 |
5.3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5.4 实证分析 |
5.4.1 对外开放对第一产业发展的影响 |
5.4.2 对外开放对第二产业发展的影响 |
5.4.3 对外开放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 |
5.4.4 对外开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5.4.5 模型的稳健性检验 |
5.5 小结 |
第六章 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引言与文献综述 |
6.2 对外开放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分析与研究假说提出 |
6.3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6.4 实证分析 |
6.4.1 对外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整体样本检验 |
6.4.2 对外开放对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影响的检验 |
6.4.3 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效率影响的阶段性检验 |
6.4.4 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效率影响的空间效应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通过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7.2.2 积极利用对外开放促进薄弱产业发展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
7.2.3 在对外开放中更加注重东中西部区域开放的协调发展 |
7.2.4 加强对外开放过程中经贸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精准性 |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围 |
1.2.1 国家范围 |
1.2.2 时间范围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2.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 |
2.1.1 “一带一路” |
2.1.2 外商直接投资 |
2.1.3 经济增长 |
2.2. 经济增长理论简述 |
2.2.1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起源 |
2.2.2 凯恩斯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增长理论 |
2.2.3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2.4 内生增长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外商直接投资的世界经验和理论演进 |
2.3.2 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的影响 |
2.3.3 文献评价 |
3.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及影响机制 |
3.1 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主义外商直接投资的世界市场理论 |
3.1.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 |
3.2 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3.3 理论分析框架概述 |
4. “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和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
4.1 “一带一路”国家的整体情况 |
4.1.1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进展概述 |
4.1.2 “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基本信息及其经济增长 |
4.1.3 “一带一路”国家经济结构 |
4.2 “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的投资情况 |
4.2.1 通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来提高“一带一路”国家的竞争力 |
4.2.2 中国与“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的关系基础 |
4.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
4.3.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概览 |
4.3.2 中国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投资情况 |
5.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5.1 模型的理论基础 |
5.1.1 两缺口模型 |
5.1.2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 |
5.1.3 “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两缺口”情况 |
5.2 数据说明与模型的构建 |
5.2.1 面板数据及其模型分类 |
5.2.2 数据来源与指示说明 |
5.2.3 模型选择与检验 |
6.实证分析 |
6.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1 基本模型回归结果 |
6.1.2 聚类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 |
6.2 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分样本实证 |
6.2.1 中低收入水平国家情况 |
6.2.2 中高收入水平国家情况 |
第7章 哈萨克斯坦的案例 |
7.1 哈萨克斯坦基本情况概括 |
7.1.1 哈萨克斯坦的背景 |
7.1.2 哈萨克斯坦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 |
7.1.3 哈萨克斯坦的投资环境 |
7.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哈萨克斯坦经济增长的影响 |
7.2.1 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双边关系 |
7.2.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入与哈萨克斯坦经济增长情况分析 |
7.3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投资的特点总结 |
7.4 主要启示 |
8.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亚国家经济风险及对“一带一路”倡议落实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国家经济风险 |
二、新型风险 |
三、“一带一路”倡议 |
四、中亚国家与中亚地区 |
第二节 国家经济风险评价方法体系 |
一、国家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思路 |
二、国家信用风险评估理论体系 |
三、国家风险评估的中国探索 |
第三节 经济波动协同性及其传导机制相关理论 |
一、关于经济波动协同性的理论 |
二、关于经济波动协同性的传导机制理论 |
第四节 经济相互依赖性相关理论 |
一、经济相互依赖的内涵 |
二、经济相互依赖的衡量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亚国家经济风险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发展模式 |
第一节 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单一的产业结构 |
二、依附型经济发展特征 |
第二节 中亚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一、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 |
二、塔吉克斯坦的经济发展 |
三、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发展 |
四、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发展 |
五、土库曼斯坦的经济发展 |
第三节 中亚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 |
一、中亚各国经济增长中不同因素的贡献程度分析 |
二、中亚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经验判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内部风险分析与评估 |
第一节 中亚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内部风险 |
一、中亚国家内部经济的脆弱性风险 |
二、中亚国家内部经济的失衡性风险 |
第二节 中亚国家内部经济风险评估之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中亚国家内部经济风险因素与指标体系选择 |
二、中亚国家内部经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三节 中亚国家内部经济风险评估之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一、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二、风险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四节 基于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的中亚国家内部经济风险评估 |
一、数据的处理与指标的综合加权 |
二、中亚国家内部经济风险水平的综合评价 |
三、中亚各国内部经济风险的特征分析 |
第五节 创新经济下中亚国家的内部新型风险分析 |
一、创新经济的内涵及发展状况 |
二、创新经济下中亚国家面临的新型风险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外部风险分析与评估 |
第一节 中亚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外部风险 |
一、影响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国战略博弈因素 |
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外部冲击 |
第二节 基于经济波动协同性的中亚国家外部经济风险评估 |
一、中亚各国经济与外部因素波动的协同性测度 |
二、基于经济波动协同性的中亚各国外部经济风险评估 |
第三节 基于经济依赖性的中亚国家外部经济风险分析 |
一、基于贸易依赖性的中亚国家外部风险分析 |
二、基于外资依赖性的中亚国家外部风险分析 |
第四节 中亚国家外部经济风险的综合分析与研判 |
一、中亚各国外部经济风险的特征分析 |
二、中亚国家外部经济风险的综合研判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亚国家经济风险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 |
第一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亚国家与中国的合作情况分析 |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亚国家与中国的双边贸易 |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亚国家引进中国投资 |
三、“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亚国家与中国的产能合作 |
四、“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亚国家与中国的金融合作 |
五、“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亚国家与中国的创新经济合作 |
第二节 中亚国家内外部经济风险对“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中亚国家内部经济风险对“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的实证分析 |
二、中亚国家外部经济风险对“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中亚国家经济风险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分析 |
一、经济脆弱性风险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分析 |
二、经济失衡性风险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分析 |
三、对外依赖性风险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分析 |
四、创新经济新型风险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分析 |
第四节 中亚各国经济风险对“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的综合分析 |
一、中亚五国经济风险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 |
二、中亚国家经济风险对“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的综合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国家落实的风险应对 |
第一节 在项目实施层面“一带一路”倡议落实的风险应对 |
一、通过重大项目建设夯实中亚各国互联互通基础 |
二、创新项目合作模式以改善企业投融资环境 |
三、拓宽行业合作领域以推动中亚国家产业升级 |
四、推进海外产业园区建设来增强企业整体协同能力 |
第二节 在双边合作层面“一带一路”倡议落实的风险应对 |
一、根据中亚各国的风险特征选择差异化合作路径 |
二、加强制度性建设来促进双边合作的便利性与安全性 |
三、加强双边金融合作以促进“一带一路”建设资金融通 |
四、积极开展创新经济领域合作,实现双边合作转型升级 |
第三节 在区域互利层面“一带一路”倡议落实的风险应对 |
一、加强大国战略关系协调,谋求区域互利共赢 |
二、深化区域能源合作,提升与中亚能源合作的竞争力 |
三、积极推动区域人民币国际化,防范金融风险 |
四、对接各国数字经济战略,提升区域一体化水平 |
第四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应对中亚国家经济风险的策略 |
一、建立风险评估保障机制,应对项目损失风险 |
二、整合内部资源,统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三、加强中亚民间互信程度,体现利益合理共享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越南经济发展中金融要素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中国及其他国家研究现状 |
1.2.2 越南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分析 |
2.1 金融要素定义 |
2.2 经济增长理论中的金融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2.2.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金融的贡献 |
2.2.2 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金融的贡献 |
2.3 金融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2.3.1 金融中介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2.3.2 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2.3.3 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第三章 越南经济与金融发展考察 |
3.1 越南经济发展现状 |
3.1.1 越南国内生产总值情况 |
3.1.2 越南消费情况 |
3.1.3 越南对外贸易情况 |
3.2 越南金融发展现状 |
3.2.1 金融中介 |
3.2.2 股票市场 |
3.2.3 外商直接投资 |
第四章 越南经济发展中金融要素的贡献实证分析 |
4.1 模型建立 |
4.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4.2.1 指标选取 |
4.2.2 数据来源 |
4.3 实证分析 |
4.3.1 单位根检验 |
4.3.2 协整检验 |
4.3.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4.3.4 脉冲响应分析 |
4.3.5 方差分解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提高外资的利用程度 |
5.2.2 完善银行体系的制度建设 |
5.2.3 促进股票市场的稳健发展 |
5.2.4 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作用变迁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
1.2.2 发展动力与对外贸易 |
1.2.3 工业化发展阶段与对外贸易 |
1.2.4 全球价值链重构与对外贸易 |
1.2.5 对外贸易发展潜力 |
1.2.6 文献述评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发动机”论 |
2.1.1 分工理论 |
2.1.2 需求理论 |
2.1.3 供给理论 |
2.2 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负效应”论 |
2.2.1 保护幼稚工业学说 |
2.2.2 中心-外围学说 |
2.2.3 牵引增长学说 |
2.3 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折衷”论 |
2.3.1 国际贸易重要性递减规律 |
2.3.2 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辅助作用 |
2.3.3 诺克斯对“经济增长发动机”命题的修正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变迁 |
3.1 不同发展阶段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
3.1.1 第一阶段(1978—1991年) |
3.1.2 第二阶段(1992—2001年) |
3.1.3 第三阶段(2002—2008年) |
3.1.4 第四阶段(2009年以来) |
3.2 当前围绕对外贸易地位和作用的争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发展动力演变与我国对外贸易作用变迁 |
4.1 我国外贸发展动力变迁:基于比较优势变化 |
4.1.1 测度方法 |
4.1.2 我国比较优势变化的具体分析 |
4.1.3 我国比较优势来源的变化 |
4.2 我国外贸增长新动力探源 |
4.2.1 贸易理论关于贸易动因探析 |
4.2.2 贸易理论框架下我国贸易动因分析 |
4.2.3 我国外贸增长新动力:基于“大国市场”视角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业化发展阶段与我国对外贸易作用变迁 |
5.1 工业化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
5.2 国际比较研究 |
5.2.1 美国 |
5.2.2 德国 |
5.2.3 日本 |
5.3 对我国工业化所处阶段的判断 |
5.4 我国工业化发展各阶段的对外贸易情况 |
5.5 各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球价值链重构与我国对外贸易作用变迁 |
6.1 全球价值链重构对外贸发展的影响 |
6.1.1 全球价值链与外贸发展密切相关 |
6.1.2 全球价值链重构对外贸发展结构的冲击 |
6.2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外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变迁 |
6.2.1 我国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了外贸对经济增长的大幅拉动 |
6.2.2 全球价值链重构冲击了我国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
6.3 实证分析 |
6.3.1 变量选取、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3.2 实证结果分析 |
6.4 政策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未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前景研究:基于上述三种因素 |
7.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7.2 模型的设定 |
7.3 模型结果分析 |
7.3.1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潜力的实证结果 |
7.3.2 代表性国家技术效率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FDI、金融发展与中国出口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1.2.1 FDI能否促进中国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
1.2.2 中国金融发展能否提升中国出国的竞争力 |
1.2.3 FDI与中国金融发展能否相互协调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结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
1.5.1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 |
1.5.2 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FDI相关理论 |
2.1.1 FDI与东道国的资本形成 |
2.1.2 FDI与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升级 |
2.1.3 FDI对东道国的技术溢出 |
第二节 金融发展相关理论 |
2.2.1 金融发展与资本形成 |
2.2.2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
2.2.3 金融发展与技术进步 |
第三节 出口竞争力相关理论 |
2.3.1 出口竞争力的内涵 |
2.3.2 FDI与出口竞争力 |
2.3.3 金融发展与出口竞争力 |
2.3.4 FDI与金融发展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构架与待检假设 |
第一节 FDI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分析 |
3.1.1 FDI影响出口竞争力的资本形成路径 |
3.1.2 FDI影响出口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升级路径 |
3.1.3 FDI影响出口竞争力的技术溢出路径 |
3.1.4 待检假设 |
第二节 金融发展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分析 |
3.2.1 金融规模发展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
3.2.2 金融结构调整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
3.2.3 金融效率提升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
3.2.4 待检假设 |
第三节 FDI与金融发展相互作用机制分析 |
3.3.1 FDI与金融规模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 |
3.3.2 FDI与金融结构调整的相互作用机制 |
3.3.3 FDI与金融效率提升的相互作用机制 |
3.3.4 待检假设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指标构建、数据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基础研究思路 |
第二节 指标构建与数据选取 |
4.2.1 出口竞争力指标测度 |
4.2.2 FDI指标测度 |
4.2.3 金融发展指标测度 |
第三节 数理统计方法 |
4.3.1 多元线形回归分析 |
4.3.2 多层线形模型 |
4.3.3 交互项间接效应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理论与计量模型 |
第二节 回归结果与分析 |
5.2.1 基本回归结果 |
5.2.2 稳健的实证结果 |
5.2.3 交互项模型回归结果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启示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6.3.1 研究局限 |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与学术成果 |
(9)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背景 |
二、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际比较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几组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 |
二、经济转型、产业转型、企业转型 |
三、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 |
四、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 |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的文献述评 |
一、国外关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的文献述评 |
二、国内关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的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一、研究思路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内容及框架结构 |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的理论梳理 |
第一节 国际分工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国际分工理论概述 |
二、国际分工理论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规律 |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 |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第三节 经济发展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 |
一、结构主义学派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 |
二、创新驱动理论下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第四节 制度经济学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制度经济学理论概述 |
二、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产业转型问题的启示意义 |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以消费型经济为主导 |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以城市化进程为重点 |
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以低碳经济为导向 |
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满足公平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比较 |
第一节 典型国家的选取及特点比较的原则 |
一、典型国家的选取及理由 |
二、各国产业转型特点比较的原则 |
第二节 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点 |
一、英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二、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三、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四、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第三节 韩国、印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一、韩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二、印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第四节 典型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点分析的启示 |
一、发达国家产业转型特点分析的启示 |
二、发展中国家产业转型特点分析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放视角下典型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规律 |
第一节 参与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分析 |
一、发达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 |
二、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产业转型的关系 |
第二节 开放视角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 |
一、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产业转型的联动 |
二、国际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产业转型的联动 |
第三节 参与国际分工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 |
一、深化国际分工促进技术创新的机理 |
二、通过国际分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实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开放视角下产业结构转型中的结构升级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在产业结构转型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条件分析 |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外部条件:外需滑坡倒逼产业转型 |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根本条件:企业“自生能力”的形成 |
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条件:监管型政府的崛起 |
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素条件——要素全球流动的视角 |
第二节 新结构主义理论述评及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的启示 |
一、新结构主义理论主要观点述评 |
二、新结构主义理论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中实现结构升级的启示 |
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型中结构升级的案例分析 |
一、用系统竞争力思想解读德国经济长期相对稳定增长 |
二、用“从内部发展”思想认识日本的自主创新战略 |
三、从政府的职能边界及制度环境角度看韩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开放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 |
第一节 开放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 |
一、重工业化还是低碳化的方向选择 |
二、谋求全球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
第二节 开放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 |
一、国家层面:深化市场化改革消除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障碍 |
二、产业层面: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化中提高产业间区域合作水平 |
三、企业层面:选择战略新兴产业分层推进、稳步升级 |
第三节 全球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开放型经济、产业转型与消费型经济的形成 |
二、中国推进城市化进程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
三、在全方位开放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六国FDI和经济增长的联动关系实证 |
后记 |
(10)海外人才回流与FDI技术溢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 论文的基本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人才与人才国际流动的相关理论 |
2.1.1 人才与人才流动概述 |
2.1.2 人才国际流动的影响因素 |
2.1.3 人才国际流动的动机研究新进展 |
2.2 FDI技术溢出的文献综述 |
2.2.1 FDI及其技术溢出效应 |
2.2.2 FDI的技术扩散机制 |
2.3 国际人力资本流动与FDI技术溢出的文献综述 |
2.3.1 国际人力资本流动与技术进步 |
2.3.2 海外回流人才与FDI技术溢出 第三章 FDI技术溢出与海外人才回流的理论模型分析 |
3.1 FDI技术溢出的相关理论模型分析 |
3.1.1 FDI引致人力资本积累效应模型 |
3.1.2 FDI在东道国技术外溢的理论模型 |
3.1.3 FDI在东道国技术溢出的测度 |
3.2 海外回流人才影响FDI技术溢出的理论分析 |
3.2.1 模型的初步 |
3.2.2 模型的拓展 |
3.2.3 模型的总结 第四章 海外人才回流与FDI技术溢出:国家层面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海外人才回流现状 |
4.1.1 中国海外人才回流发展过程 |
4.1.2 中国海外人才回流的状况 |
4.2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
4.3 中国FDI技术溢出的总体实证分析 |
4.3.1 计量模型设定 |
4.3.2 变量测算及数据来源 |
4.3.3 技术进步的测算 |
4.3.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4 海外回流人才对FDI技术溢出的影响: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检验 |
4.4.1 问题的提出 |
4.4.2 模型设定及变量度量 |
4.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4.4 小结 第五章 海外人才回流与FDI技术溢出:地区层面的实证分析 |
5.1 海外人才回流对FDI技术溢出的影响:地区差异及门槛特征分析 |
5.1.1 模型设定 |
5.1.2 变量度量及数据说明 |
5.1.3 实证结果分析 |
5.1.4 地区差异分析 |
5.1.5 门槛特征分析 |
5.2 海外人才回流对FDI技术溢出的影响:金融市场发展的作用 |
5.2.1 模型设定、变量的度量及数据说明 |
5.2.2 估计方法 |
5.2.3 检验结果及分析 |
5.2.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促进海外人才回流的政策建议 |
6.2.2 提升回流人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中国对非洲援助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 胡锡琴. 四川大学, 2021(02)
- [2]资本账户开放增长效应的经验证据、模型框架与中国应用[D]. 陈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3]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时空影响研究[D]. 李艺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Borumbayeva Dana.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2)
- [5]中亚国家经济风险及对“一带一路”倡议落实的影响研究[D]. 张居营.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6]越南经济发展中金融要素的贡献[D]. 裴氏燕(Bui Thi Yen). 广西大学, 2019(01)
- [7]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作用变迁的影响因素研究[D]. 王红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8]FDI、金融发展与中国出口竞争力研究[D]. 刘文栋. 南开大学, 2014(04)
- [9]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比较研究[D]. 陈红进.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3(07)
- [10]海外人才回流与FDI技术溢出[D]. 朱敏. 山东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