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联网终端信息点的扩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锴淞[1](2021)在《多终端场景下智慧教室全光校园网设计方案——以东北财经大学创新实验大楼建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校园网方案设计无论是管理、维护还是整合,均采用的是分布或分散式的模式。随着教室业务终端越来越多,教学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传统校园网方案无法有效解决端口和带宽弹性拓展的问题,无法做到可持续演进。本文根据东北财经大学创新实验大楼建设实践,提出校园网全光以太网建设方案,并配合极简网络部署,保障各类终端的快速入网及场景化管理,从而解决高校校园网目前普遍存在的痛点问题。
胡杏[2](2021)在《基于联盟链的物联网终端跨域可信认证机制》文中提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物联设备呈现爆炸式增长,而大量物联系统独立建设,造成烟囱林立与数据孤岛现象的出现。然而未来物联网迫切要求各独立物联终端、系统间高效协同,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物联需求。但是由于域间身份信息割裂,造成信任传递性差,极大限制了终端域间协作能力。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可通过共识解决数字空间的信任传递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尝试引入区块链技术,提供物联网可信认证的服务能力。但是区块链与认证服务融合过程中,存在域间身份可信映射统一难、认证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此,亟待开展融合区块链的物联网终端可信认证技术的研究。构建聚中心化的可信认证服务,对于解决物联网域间信任传递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融合区块链与边缘计算技术,提出了基于联盟链的物联网跨域可信认证机制,实现了物联网域间终端身份的统一可信映射与快速认证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针对跨域认证过程中身份统一可信映射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合约的跨域可信认证机制。结合区块链与边缘计算技术,设计了多层跨域可信认证架构,允许物联网终端通过区块链边缘计算节点在区块链网络上进行跨域认证,在结构各异、权力分散的物联网平台之间建立信任机制,实现了终端在物联网域间认证时的身份统一性。并提出基于非对称加密算法的数字签名机制,保证接入认证系统的物联网终端身份可信且不可伪造,使得终端与区块链边缘计算节点之间的双向认证安全可靠。并且进一步优化PBFT共识算法,提高了共识效率。其次,针对终端域间认证服务效率低下与区块链网络存储有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置信传播算法的认证数据边缘缓存策略,利用终端认证数据轻量上链的方案替代全量上链,缓解了区块链网络的缓存压力。并设计边缘缓存模型,通过置信传播算法优化缓存分配方案,实现全局最低传输时延,进一步提高了网络吞吐量。文章最后从安全性和高效性两个方面来评估本文提出的跨域可信认证系统。在安全性方面,对多种攻击模型进行评估,论证了本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高效性方面,从认证效率与认证数据缓存效率两个角度与其他现有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本算法相比其他算法,在平均时延上降低了约6%-12%,在缓存命中率上提高了约8%-14%,证明了本算法性能上的可行性。
赵盛烨[3](2021)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是计算机与通信的超融合技术,解决了无线通信技术中按身份分配不同通信权限的问题。其中,“云计算技术”是基于实时数据通信的控制方法,“区域”描述了精准限定的物理覆盖范围,“安全通信技术”是特定区域的受控通信控制技术。前人在通信速率和便捷程度的需求下,研发出的通信系统往往只是解决了通信的效率、可靠性、便捷性问题,较少考虑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保密机构的破坏和这些机构的特殊需要,在各类通信协议的标准当中也不存在这样的信令集供特殊功能的通信设备研发。同时,当前在网的2G-3G通信系统出于通信效率考虑较少地使用了计算机辅助单元,因此作者在研究提升云计算算法效率的基础上,将2G-3G通信系统进行上云改良,再结合4G和5G通信协议,研究通信系统对移动台终端鉴权和定位的原理,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实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特定终端用户群体实现了这一目标,同时该固定区域之外的移动台用户不受该技术体系的影响。文章以区域安全通信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新兴技术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提出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算法。针对云计算中异构数据跨源调度传输耗时问题,现有的调度方法很多都是通过启发式算法实现的,通常会引起负载不均衡、吞吐量和加速比较低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方法,在真正进行调度之前进行了数据预取,大大减小了调度时的计算量,从而减小了调度资源开销。然后,更新全部变量,对将要调度的异构数据跨源子数据流质量进行排列,并将其看做子流数据的权重,每次在调度窗口中选择异构多源子流数据中最佳质量的子流数据进行调度传输,直到全部数据子流处理完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法能够在云环境下对异构数据进行跨源调度,同时具有较高的负载均衡性、吞吐量和加速比。2.提出一种云环境下改进粒子群资源分配算法。云计算中,云平台的资源分配,不仅面对单节点的资源请求,还有面对更复杂的多节点的资源请求,尤其对于需要并行运行或分布式任务的用户,对云集群中节点间的通信都有非常严格的时延和带宽要求。现有的云平台往往是逐个虚拟机进行资源分配,忽略或者难以保障节点间的链路资源,也就是存在云集群多资源分配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云资源描述方法,并且对粒子群云资源分配方法进行改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对云资源进行分配,提高了云资源的平均收益和资源利用率,在资源开销方面相比于传统方法减少了至少10%,而且有更短的任务执行时间(30ms以内)。3.提出一种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无线网络影响因素较多,总是无法避免地产生定位误差,为取得更好的可靠性与精准度,针对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提出一种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构建基于到达时延差的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获取到达时延差信息,根据移动台对应服务基站获取的移动台到达时延差与到达角度数据,利用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多次更新定位估计,结合小波变换,架构到达时延差/到达角度混合定位算法,依据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环境的到达时延差数据采集情况,将估算出的移动台大致位置设定为不同种类定位结果,通过多次估算实现移动台动态定位。选取不同无线网络环境展开移动台动态定位仿真,分别从到达时延测量偏差、区域半径以及移动台与其服务基站间距等角度验证算法定位效果,由实验结果可知,所提算法具有理想的干扰因素抑制能力,且定位精准度较高。4.构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系统。系统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整个系统是完整的,并且已经得到了实践的验证。通过SDR软件定义的射频通信架构,实现系统间的通信超融合。对于非授权手机与非授权的SIM卡要进行通信阻塞,同时要对手机与SIM卡分别进行授权,当有非授权手机或者授权手机插入非授权SIM卡进入监管区域中后,要可实现对其通讯的完全屏蔽和定位,软件系统应对非法用户进行控制,所有非法用户的电话、短信、上网都应被记录和拦截。硬件系统主要对顶层模块、时钟模块、CPU接口模块、ALC模块、DAC控制模块进行了设计。同时,本文使用改进的卷积定理算法提高了信号的保真度。5.智能化区域安全体系研究。未来的区域安全管理员还需要对多个进入的移动台终端进行鉴别,解决谁是终端机主、是否有安全威胁、真实身份是什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立智能化区域安全通信体系,并将其保存在存储设备中,该体系可以实现自我学习。最后,通过实际应用对上述研究工作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满足了特定领域特定场景下的区域安全通信需求。
罗达[4](2021)在《基于边缘计算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文中提出为了解决在电力物联网中产生的海量设备接入管理问题,以及爆发式增长的数据存储汇聚和处理分析等问题,急需对电力信息和网络数据进行互联、调度和控制。针对资源高度集中带来了网络延迟、带宽下降影响数据时效性和设备离线将失去监测能力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边缘计算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设计。引入边缘计算作为数据处理模型,将数据处理中心的计算负荷压力分散到设备边缘侧,从而提高数据响应速度,并且能在离线状态下依然可以本地数据处理。本文通过Docker技术在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中构建信息交互系统,并在长沙市某商业楼宇对基于边缘计算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进行了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边缘计算在物联网应用场景的适应性和技术需求,设计了搭载边缘计算模块的硬件层、基于MQTT协议的信息交互及实现协调算法的软件层、云端协同的智慧用能平台,并对特定应用场景集中管控。其次,基于不同用户的能源管理需求,安装了相对应的用能计量设备、传感器设备、测控终端设备、通讯管理机和智能能效网关设备等,并设计了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轻量级转换器、终端。然后,在边缘计算技术和Docker技术的信息交互服务架构下,根据不同的情况部署协调优化算法,并以长沙市某商业楼宇的照明系统、空调系统为主要对象,根据边缘计算底层模型设计一种既能根据需求自主调节光度和温度,又能恰好调整到最节能的协调优化控制算法。最后,通过智慧用能平台可远程查看、采集客户侧用能数据(主要是用电数据),然后验证其通信功能、AC控制器相关网关管理功能、边缘计算功能,同时把含有边缘计算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和传统的电力网关进行带宽和延时对比,结果表明有边缘计算功能的网关带宽更大,延时更短。
甘雨田[5](2020)在《基于多维信息综合的物流监测系统终端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物流产品的品质等级和价值要求也相应越来越高,保证产品的安全、质量和环境要求是物流运输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近几年我国物流产业爆发式的增长状态,物流运输中经常会发生物品丢失、损坏等问题,同时也会产生由于物品保存不完整、运输不规范而引发的安全隐患,造成不同程度的物品损耗风险。目前市场上物流运输监测产品较少,且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对物流运输过程进行全面监测管理,本文针对物流运输过程监测能力较弱的现状,设计了一套基于多维信息综合物流监测系统终端设备,可以实现物流运输状态的实时监测。本文根据现阶段物流运输监测需求,将物流运输监测终端和监测平台结合,全面、实时、准确地监测物流运输状态。监测终端将物流运输的数据信息实时发送给监测平台,监测平台负责存储和显示数据信息,从而实现物流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测。监测终端的硬件平台系统由核心控制器、数据采集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组成:核心控制器采用DSP控制芯片对监测终端的数据和命令信息进行控制;数据采集单元由多维信息传感器组成,负责物流运输状态的数据采集;无线通信单元采用GPRS芯片传输数据信息。监测终端的软件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管理机制和网络通信模块组成,共同作用实现终端的传感器数据处理、电源通断控制、命令接收与发送等功能。监测平台由通信、服务器和显示系统组成,存储并显示监测终端的实时数据信息,完成物流运输过程的系统监测任务。最后,分别对监测终端的功能和监测平台的显示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系统数据通信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证明了基于多维信息综合物流监测系统终端设计的正确性,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程宏玉[6](2020)在《面向ARM Cortex-M系列MCU的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IDE)作为物联网产品的软件开发平台,其应用价值与开发技术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嵌入式IDE在资源配置、工程编译、程序下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限制了白身的应用范围与发展方向。本文以底层应用开发支撑、芯片适应性、软件更新等相关技术为切入点,设计并实现款面向ARM Cortex-M系列微控制器的通用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嵌入式IDE底层应用程序开发支撑不足的问题,引入终端BIOS的概念。基于构件化思想,在BIOS中实现驱动函数的驻留,并通过一定的映射与重定向机制,在IDE中为用户提供函数原型级调用,以屏蔽嵌入式开发中寄存器级编程,有效降低嵌入式软件开发难度。(2)针对嵌入式IDE编译适应性不足的问题,借助GCC编译器,实现一种基于通用Makefile文件的多芯片兼容编译方案。进一步,深入剖析GCC与ARMCC编译器工作机制差异,通过一系列文件、语法处理,实现开发环境对不同编译器下工程的兼容编译。(3)针对嵌入式IDE软件更新方式单一的问题,通过提取程序更新共性技术,实现了基于串口通信与LTE无线通信的程序下载通用设计方案。该方案通过安全有效的通信协议实现更新数据的封装与解析,依托通信保护机制、映像更新自适应机制确保更新数据的可靠传输与更新映像的安全写入。本文以嵌入式IDE现存问题为出发点,分别从底层程序开发支撑、交叉编译、程序更新等方面给出解决方案,以适应当前嵌入式软件开发需求。本文所述集成开发环境目前已应用于面向ARM Cortex-M系列微控制器的教学与项目开发实践。
黄国兵,王嘉浩,黄凯,王茜[7](2020)在《一种电力关口物联网终端的费率电量处理系统》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关口电能量物联网终端上传费率电量的需求,对终端软件进行扩展设计,实现费率电量的读取、本地保存和上传等功能。对于分钟电量曲线容量大、嵌入式终端电子盘访问效率低的问题,采用信息压缩、按日分段文件存储、文件内部纵向和横向都采用2级结构排放等方式,提高信息处理的性能,达到快速访问的目的。考虑电量信息处理的严格性,采用多种手段实现信息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最后通过扩展IEC 60870-5-102协议的报文帧,将费率电量和最大需量信息上传给计量计费系统主站。所设计的软件在实验室和变电站现场进行联调检测和试运行后,各项功能和性能指标都符合要求,软件扩展设计达到预期目标。
赵书玄[8](2020)在《基于TEE的故障电弧探测安全应用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设备的开放性无法保证核心软件的安全,传统的软件保护技术也无法应对当下层出不穷的软件威胁。面对嵌入式软件安全问题,可信执行环境(TEE)作为一种可以达到软硬件层面保护的主动防御技术实现了对嵌入式核心软件的保护。本文设计了完善的故障电弧探测安全应用系统,在可信执行环境中实现了可信应用与普通应用的友好交互,提升了其安全性能和应用性能。本文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可信执行环境的二次应用进行研究和实践:1.设计了故障电弧探测安全应用系统,详细阐述了故障电弧探测安全应用系统的系统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故障电弧探测软件API模块和故障电弧探测软件服务端模块,对两个模块的通信协议和命令功能进行了定义和详细阐述,并在支持TEE的CB2201开发板上完成了上述两个模块,实现了可信应用和普通应用的友好交互。其次,本文还利用开发板CB2201实现了可信UI。2.对故障电弧探测安全应用系统安全性能的升级和模型、可信执行环境的更新方案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其中关键的函数模块。首先,利用CB2201开发板设计并实现了对客户端用户的CA认证命令模块和可信应用完整性认证API模块,增强了可信应用和客户端应用交互的安全性;其次,利用CB2201开发板在系统级层面设计并实现了可信应用中模型的自动更新服务,为可信应用提供了模型自动更新的标准化功能接口;再次,本文对可信执行环境的更新换代方案进行了详细设计,在CB2201开发板上完成了TEE更新换代API模块和Boot Loader更新检测程序模块,实现了可信执行环境的更新换代功能,提升了可信执行环境的应用性能。3.在基于TEE的泛在电力物联网终端系统中,对其系统结构进行了详细设计,设计并阐述了TEE智能终端电表的功能和关键技术,并对TEE智能终端电表的安全服务工作流程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在本文最后,对TEE智能终端电表的安全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汪诚诚[9](2020)在《面向物联网通信安全的量子线路加密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物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给社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各种信息安全问题。量子线路具有无反馈、复杂度高等特点,将量子线路应用于信息加密技术中,能够提高加密复杂度以及信息的抗攻击能力。为了保护物联网通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本文将量子线路应用于物联网加密通信领域,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在研究物联网信息传输过程及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其相应的加密需求,采用量子线路实现AES加密算法中的数学运算以及变换,以此满足物联网通信加密需求。将构造的AES算法量子线路转化为电子线路,以此对加密算法中的加密、解密、密钥扩展三个部分实现对应电路功能模块的设计。2.为了实现加解密电路模块在物联网通信过程中能够与终端设备进行信息交互,根据终端设备的IO特点以及量子线路特性,用Verilog语言设计了包含SPI、UART等接口的接口模块。将加密模块、解密模块、密钥扩展模块以及接口模块根据IO逻辑及加密规则相结合,构建满足物联网通信加密需求的量子线路加密系统的完整电路模块。3.量子线路加密系统可作为IP核用于半导体芯片设计,为满足物联网终端设备对加密系统的芯片化需求,将设计的加密系统完整电路模块固化到FPGA芯片中,实现硬件加密系统的设计。采用FPGA加密芯片完成了对终端设备中的文档、图片等信息的加解密操作。4.根据物联网的信息传输特点,设计了加密系统在物联网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应用系统。该应用系统由传感器、执行机构、嵌入式系统、服务器、加密系统等部分组成,服务器与嵌入式系统通过窄带物联网模块进行远程无线连接,物联网上传输的信息都是经加密系统加密后的密文,以此实现物联网中信息的加密传输,保障物联网通信安全,实现加密系统面向物联网通信安全的应用。
杜俊雄[10](2019)在《基于物联网设备指纹的情境认证技术》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IoT)应用越发的普及。与此同时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却日趋突出,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如果能从源头上对IoT设备的认证问题进行改进,可以有效避免非法控制,有效提高IoT设备的安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设备指纹的情境认证技术,以该技术认证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只有合法的用户和合法的物联网终端设备接入网络,同时确保当终端设备身份和用户预先设定身份一致时才能接入网络,从而避免因未认证的设备及非法用户接入带来的利益纠纷和网络安全等问题。本文首先通过物联网目前的研究现状,多方面了解物联网及其安全问题,总结常见的身份认证及设备指纹认证技术。其次提出了一种设备指纹的提取方法,通过分析交互流量提取设备独有的指纹特征,作为情境认证的重要因素,能有效的对设备身份信息进行判断。接着提出了基于设备指纹的身份认证技术,该技术以两种实际场景并通过对6种情境因素构建识别情境,利用决策树分类算法对情境因素进行分类,同时考虑数据的明文传输,提出对明文数据的加密,从而降低重要数据泄露的风险。最后对所提出情境认证系统进行设计及实现,明确各模块功能及关系。同时对IoT设备提取相关设备指纹特征,结合决策树分类算法,从而验证情境认证技术的可行性。实验所得分类准确率达95%,另外5%误判率为特殊情况但也符合认证要求,结果表明基于物联网设备指纹的情境认证技术可以保证只有可信的终端设备及可信的用户接入网络,实现对IoT设备的双向认证。
二、论联网终端信息点的扩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联网终端信息点的扩展(论文提纲范文)
(1)多终端场景下智慧教室全光校园网设计方案——以东北财经大学创新实验大楼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网络场景分析 |
1.1 智慧教学场景 |
1.2 校园多业务承载场景 |
1.3 校园物联网场景 |
1.4 校园网运维场景 |
2 基础网络需求变化 |
2.1 化繁为简,开放兼容 |
2.2 业务持续迭代,弹性拓展 |
2.3 多业务承载,安全隔离 |
3“极简以太全光”解决方案设计 |
3.1 普通/云计算教室设计 |
3.2 办公室设计 |
3.3 面向物联网络设计多业务承载 |
3.4 泛载网接入 |
3.5 终端即插即用 |
3.6 快速审批安全入网 |
4 结束语 |
(2)基于联盟链的物联网终端跨域可信认证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联网跨域可信认证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数据缓存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区块链技术概述 |
2.1.1 区块链工作原理 |
2.1.2 共识算法 |
2.2 边缘计算技术概述 |
2.2.1 边缘计算参考架构 |
2.2.2 边缘计算类型 |
2.3 置信传播算法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智能合约的跨域可信认证机制 |
3.1 跨域可信认证系统架构 |
3.1.1 认证架构 |
3.1.2 认证过程 |
3.2 基于非对称加密算法的数字签名算法 |
3.3 优化的PBFT共识机制 |
3.4 系统安全性分析 |
3.4.1 安全风险 |
3.4.2 安全性分析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1 认证可信评估实验设计 |
3.5.2 认证可信评估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置信传播算法的认证数据边缘缓存策略 |
4.1 边缘缓存模型 |
4.1.1 物联网终端与相连边缘计算节点的传输时延 |
4.1.2 物联网终端与其他边缘计算节点的传输时延 |
4.1.3 物联网终端区块链网络的传输时延 |
4.2 基于置信传播算法的认证数据边缘缓存方案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认证数据缓存机制实验设计 |
4.3.2 认证数据缓存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移动通信系统 |
1.2.2 通信系统与通信终端 |
1.2.3 区域安全通信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区域安全通信理论基础 |
2.1 移动通信研究对象 |
2.1.1 2G移动通信技术 |
2.1.2 3G移动通信技术 |
2.1.3 4G移动通信技术 |
2.1.4 5G移动通信技术 |
2.2 SDR设备原理 |
2.3 云计算技术 |
2.3.1 虚拟化 |
2.3.2 云计算安全 |
2.3.3 云计算与通信的超融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方法 |
3.1 相关研究 |
3.2 算法模型 |
3.2.1 异构多源数据的预取 |
3.2.2 异构数据跨源调度算法 |
3.3 实验与分析 |
3.3.1 实验环境与实验过程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种云环境下改进粒子群资源分配方法 |
4.1 相关研究 |
4.2 算法模型 |
4.3 实验与分析 |
4.3.1 实验环境与实验过程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一种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 |
5.1 相关研究 |
5.2 基于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 |
5.2.1 TDOA下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
5.2.2 融合及平滑过渡 |
5.2.3 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 |
5.2.4 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流程 |
5.3 实验仿真分析 |
5.3.1 实验环境与评估指标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安全通信系统设计 |
6.1 软件系统设计 |
6.1.1 功能设计 |
6.1.2 界面设计 |
6.1.3 信令模组设计 |
6.2 硬件系统重要模块设计 |
6.2.1 时钟模块设计 |
6.2.2 CPU接口模块设计 |
6.2.3 ALC模块设计 |
6.2.4 DAC控制模块设计 |
6.3 实验部署与验证 |
6.3.1 实时控制过程和验证 |
6.3.2 传输验证实验设计 |
6.3.3 实验设备部署 |
6.3.4 天馈系统实验方案 |
6.3.5 实验安全事项 |
6.3.6 实验环境要求 |
6.3.7 实验验证测试及调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基于边缘计算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ICT需求分析及其关键技术 |
2.1 ICT需求分析 |
2.2 关键技术研究 |
2.2.1 边缘计算技术 |
2.2.2 数字孪生技术 |
2.2.3 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HPLC) |
2.2.4 多容器(Docker)技术 |
2.2.5 SDN统一控制器(Agile Controller-Io T) |
2.3 总结 |
第3章 基于边缘计算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3.1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物联网架构 |
3.2 基于边缘计算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设计 |
3.2.1 硬件参数 |
3.2.2 硬件设计 |
3.3 软件层模块设计 |
3.3.1 软件层特点 |
3.3.2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
3.4 基于多协议的接入通讯标准研究 |
3.5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终端设计 |
3.5.1 轻量级采集终端设计 |
3.5.2 轻量级转换器设计 |
3.5.3 即插即用终端 |
3.6 智慧用能平台 |
3.7 总结 |
第4章 基于边缘计算的信息交互与协调优化算法研究 |
4.1 基于多容器技术的虚拟化服务软件架构 |
4.2 基于MQTT信息交互的微应用框架 |
4.3 基于MQTT数据交互架构分析与设计 |
4.3.1 微应用数据中心设计 |
4.3.2 安全设计 |
4.4 基于边缘计算的调光协调控制算法研究 |
4.4.1 粒子群算法 |
4.4.2 基于罚函数的调光粒子群算法 |
4.5 基于边缘计算的空调用电优化协调控制算法 |
4.5.1 空调用能优化控制模型 |
4.5.2 基于用电预测的空调主机开关机策略 |
4.5.3 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空调系统优化运行策略 |
4.5.4 中央空调用能控制系统协同算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接入验证与应用 |
5.1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相关通信功能测试 |
5.1.1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与RS485 电力终端通信测试 |
5.1.2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APP与平台通信验证 |
5.1.3 电力终端与智慧用能平台通信验证 |
5.1.4 HPLC网络测试 |
5.2 AC控制器相关网关管理功能验证 |
5.2.1 AC控制器入网验证 |
5.2.2 无线通讯及设备离线测试 |
5.3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边缘计算功能验证 |
5.3.1 边缘计算容器安装 |
5.3.2 边缘计算与传统云计算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多维信息综合的物流监测系统终端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终端设计相关技术 |
2.1 系统集成技术 |
2.2 DSP控制技术 |
2.3 多维传感技术 |
2.4 无线通信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3.1 需求分析 |
3.2 总体设计 |
3.2.1 系统流程 |
3.2.2 系统结构 |
3.2.3 终端结构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硬件平台设计 |
4.1 总体方案 |
4.2 核心控制器 |
4.2.1 电源电路 |
4.2.2 外围电路 |
4.2.3 数据处理电路 |
4.3 数据采集单元 |
4.3.1 温湿度传感器 |
4.3.2 图像模组 |
4.3.3 定位模块 |
4.4 无线通信单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5.1 总体结构 |
5.2 嵌入式软件 |
5.2.1 结构流程 |
5.2.2 数据采集 |
5.2.3 数据处理 |
5.2.4 管理机制 |
5.2.5 网络通信 |
5.3 平台显示软件 |
5.3.1 结构设计 |
5.3.2 显示系统数据 |
5.3.3 显示系统功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终端功能测试 |
6.2 平台显示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面向ARM Cortex-M系列MCU的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嵌入式IDE发展方向 |
1.2.2 嵌入式IDE现存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 |
2.1 嵌入式IDE功能需求分析 |
2.2 嵌入式软件开发支撑——终端BIOS |
2.3 嵌入式软件编译模式——交叉编译 |
2.3.1 编译器概述 |
2.3.2 GCC编译器的工作机制 |
2.3.3 目标文件生成过程 |
2.4 嵌入式软件更新技术 |
2.4.1 在线编程技术 |
2.4.2 基于无线通信的远程更新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HL-GEC-IDE底层应用开发支撑实现 |
3.1 底层应用开发支撑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
3.2 BIOS软件架构 |
3.3 BIOS设计与实现 |
3.3.1 BIOS基本功能设计 |
3.3.2 驱动函数的驻留与调用 |
3.4 BIOS框架可移植性研究 |
3.4.1 BIOS工程框架 |
3.4.2 BIOS可移植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HL-GEC-IDE编译适应性实现 |
4.1 编译适应性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
4.2 GNU交叉编译模式 |
4.2.1 Makefile文件组成部分 |
4.2.2 Make执行过程 |
4.3 芯片适应性研究 |
4.3.1 Makefile文件模板 |
4.3.2 自动化配置与增量编译机制 |
4.4 编译环境适应性初探 |
4.4.1 ARMCC下的BIOS设计 |
4.4.2 开发环境预处理 |
4.5 交叉编译性能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HL-GEC-IDE程序在线更新方案实现 |
5.1 程序更新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
5.2 程序更新共性技术分析 |
5.2.1 机器码文件解析 |
5.2.2 终端剩余空间计算 |
5.2.3 映像更新自适应机制 |
5.2.4 通信保护机制 |
5.3 基于串口通信的程序更新技术 |
5.3.1 串口通信协议设计 |
5.3.2 串口握手机制 |
5.3.3 串口更新流程 |
5.4 基于LTE的远程程序更新技术 |
5.4.1 远程更新应用架构 |
5.4.2 远程通信构件封装与通信协议设计 |
5.4.3 远程更新操作流程 |
5.5 程序更新性能测试 |
5.5.1 串口更新测试 |
5.5.2 远程更新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AHL-GEC-IDE总体框架设计与实现 |
6.1 AHL-GEC-IDE体系结构 |
6.2 系统功能设计 |
6.2.1 代码编辑 |
6.2.2 程序编译 |
6.2.3 程序下载 |
6.3 辅助功能与扩展功能设计 |
6.4 云服务器转发程序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UECOM与HCICOM说明 |
附录2 芯片参考手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一种电力关口物联网终端的费率电量处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费率电量的采集和保存 |
1.1 费率电量采集 |
1.2 分钟电量曲线的访问 |
1.2.1 分钟电量曲线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
1.2.2 曲线记录的压缩存储 |
1.2.3 分钟电量曲线的生成 |
2 费率电量信息上传主站 |
2.1 协议扩展定义 |
2.2 通信协议包扩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电能量信息采集、压缩和访问性能测试 |
3.2 分钟电量曲线正确性测试 |
3.3 费率电量上传的正确性测试 |
4 结束语 |
(8)基于TEE的故障电弧探测安全应用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嵌入式软件保护技术 |
1.2.2 可信执行环境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2章 可信执行环境 |
2.1 GP-TEE标准规范 |
2.2 ARM-Trust Zone硬件隔离技术 |
2.2.1 处理器核虚拟化 |
2.2.2 Trust Zone技术总线扩展 |
2.2.3 Trust Zone技术软硬件资源的隔离 |
2.3 OP-TEE可信执行环境方案 |
2.3.1 OP-TEE方案的世界切换机制 |
2.3.2 OP-TEE方案的通信机制 |
2.3.3 OP-TEE方案中的可信应用 |
第3章 故障电弧探测安全应用系统 |
3.1 引言:故障电弧探测软件 |
3.2 基于TEE的故障电弧探测安全应用系统 |
3.2.1 故障电弧探测安全应用系统结构和功能设计 |
3.2.2 故障电弧探测软件API功能设计与实现 |
3.2.3 可信侧故障电弧探测安全应用系统设计 |
3.2.4 故障电弧探测安全应用系统安全服务的实现 |
3.3 故障电弧探测安全应用系统可信UI |
3.3.1 引言:GP-TEE可信UI规范 |
3.3.2 TEE环境下可信UI的实现 |
第4章 故障电弧探测安全应用系统的升级与更新 |
4.1 故障电弧探测安全应用系统认证机制 |
4.1.1 CA认证命令模块 |
4.1.2 可信应用完整性认证API模块 |
4.1.3 故障电弧探测安全应用系统安全性分析 |
4.2 故障电弧探测安全应用系统模型自动更新机制 |
4.3 故障电弧探测安全应用系统的更新换代方案 |
4.3.1 TEE更新换代方案的设计 |
4.3.2 TEE更新换代方案的实现 |
第5章 基于TEE的泛在电力物联网终端系统 |
5.1 泛在电力物联网系统智能安全终端 |
5.1.1 引言:泛在电力物联网及其发展前景 |
5.1.2 智能安全终端的设计 |
5.2 TEE智能终端电表工作流程 |
5.3 TEE智能终端电表安全性分析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成果总结 |
6.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9)面向物联网通信安全的量子线路加密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量子门 |
2.1.1 CNOT门 |
2.1.2 SWAP门 |
2.1.3 Toffoli门 |
2.2 量子线路 |
2.3 AES加密算法 |
2.3.1 AES算法简介 |
2.3.2 AES算法中的操作 |
2.3.3 AES算法流程 |
2.4 物联网及其安全 |
2.4.1 物联网的概念与发展 |
2.4.2 物联网的主要技术与通信特征 |
2.4.3 物联网通信安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量子线路加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1 概述 |
3.1.1 技术可行性 |
3.1.2 技术优势 |
3.2 量子线路加密系统的总体设计 |
3.3 基于量子线路的加解密模块的设计 |
3.3.1 加密模块与解密模块的总体设计 |
3.3.2 字节替换的设计与实现 |
3.3.3 行位移的设计与实现 |
3.3.4 列混合的设计与实现 |
3.3.5 轮密钥加的设计与实现 |
3.4 基于量子线路的密钥扩展模块的设计 |
3.4.1 密钥扩展模块总体设计 |
3.4.2 g函数的设计 |
3.4.3 密钥扩展算法的设计 |
3.5 接口模块的设计 |
3.5.1 接口模块总体设计 |
3.5.2 接口模块中的SPI接口 |
3.5.3 接口模块中的UART接口 |
3.6 量子线路加密系统的硬件化设计 |
3.6.1 硬件化设计的工具FPGA |
3.6.2 硬件化设计的过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物联网加密通信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应用系统的总体设计 |
4.1.1 系统组成 |
4.1.2 应用系统的工作流程 |
4.1.3 应用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设计 |
4.1.4 家庭智能门禁系统的组成与实物连接 |
4.2 家庭智能门禁系统的终端设计 |
4.2.1 终端与服务器端的通信模块 |
4.2.2 终端采集信息加密发送至服务器 |
4.2.3 终端接收服务器命令控制门禁锁 |
4.3 家庭智能门禁系统的服务器端设计 |
4.3.1 服务器与终端通信 |
4.3.2 软件加解密系统的设计 |
4.3.3 数据收发软件前端设计 |
4.3.4 数据收发软件后端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与验证 |
5.1 验证准备 |
5.2 加密系统的验证 |
5.2.1 加密模块的验证 |
5.2.2 解密模块的验证 |
5.2.3 密钥扩展模块的验证 |
5.2.4 接口模块的验证 |
5.2.5 加密系统的总体验证 |
5.3 家庭智能门禁系统的验证 |
5.3.1 终端信息加密传输至服务器端的验证 |
5.3.2 服务器端命令控制终端门禁锁的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成果及参加的项目 |
A:在国际与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 |
B:专利 |
C:竞赛 |
D:项目 |
致谢 |
(10)基于物联网设备指纹的情境认证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物联网 |
1.1.2 物联网安全 |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论文主要工作 |
1.3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2.1 身份认证技术 |
2.1.1 易受攻击的身份认证 |
2.1.2 常见的身份认证技术 |
2.2 设备指纹 |
2.2.1 设备指纹的含义 |
2.2.2 设备指纹认证技术分类 |
2.3 物联网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基于设备指纹的认证方案 |
3.1 部署环境 |
3.1.1 基于用户控制端的场景 |
3.1.2 基于DTU终端设备的场景 |
3.2 设备指纹提取 |
3.3 基于情境的认证方法 |
3.3.1 基于情境认证的流程框架 |
3.3.2 具体实现方法 |
3.4 DTU数据加密 |
3.4.1 SSL介绍 |
3.4.2 DTU数据加密协议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情境认证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情境认证系统整体框架 |
4.2 情境收集 |
4.2.1 捕获数据包 |
4.2.2 解析数据包 |
4.2.3 情境因素汇总 |
4.3 情境存储 |
4.4 情境认证 |
4.4.1 身份认证 |
4.4.2 身份认证挑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
5.1 相关设备及工具介绍 |
5.2 实验环境 |
5.3 基于用户控制端场景的实验 |
5.3.1 Telnet/SSH |
5.3.2 云 |
5.3.3 Mirai |
5.3.4 用户控制端指纹汇总 |
5.4 基于DTU终端设备场景的实验 |
5.4.1 网络透传模式 |
5.4.2 UDC模式 |
5.4.3 DTU指纹汇总 |
5.5 情境认证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论联网终端信息点的扩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多终端场景下智慧教室全光校园网设计方案——以东北财经大学创新实验大楼建设为例[J]. 李锴淞.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12)
- [2]基于联盟链的物联网终端跨域可信认证机制[D]. 胡杏.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D]. 赵盛烨.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1(09)
- [4]基于边缘计算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D]. 罗达. 湖南工业大学, 2021
- [5]基于多维信息综合的物流监测系统终端设计与实现[D]. 甘雨田. 兰州大学, 2020(04)
- [6]面向ARM Cortex-M系列MCU的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设计研究[D]. 程宏玉. 苏州大学, 2020(02)
- [7]一种电力关口物联网终端的费率电量处理系统[J]. 黄国兵,王嘉浩,黄凯,王茜.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20(05)
- [8]基于TEE的故障电弧探测安全应用系统研究[D]. 赵书玄. 浙江大学, 2020(02)
- [9]面向物联网通信安全的量子线路加密系统研究与应用[D]. 汪诚诚. 南通大学, 2020
- [10]基于物联网设备指纹的情境认证技术[D]. 杜俊雄.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