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银行综合应用系统会计业务知识讲座 第二讲 ABIS网点开业步骤(论文文献综述)
姚舜[1](2020)在《建行G县支行“三农”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农”经济的发展已经是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目前国家经济战略层面需要快速优化提升的关键环节,想要全面促进农村金融局势的良好运行,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实现现代化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保障性力量还是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市场经济主导的金融模式在农村区域的推行还处于缓慢态势,落后的金融市场模式也是严重制约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快速转变的巨大瓶颈。建行G县支行作为国有银行三级县域支行,其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助力作用,但是随着国家政策对农村经济市场的倾斜愈发明朗,众多金融机构纷纷涉足“三农”业务,对建行G县支行的涉农业务产生了巨大的市场竞争威胁,选择与自身发展阶段与资源更恰当的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建行G县支行“三农”业务为研究对象,从目前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三农”业务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首先,本文按照PEST分析法和波特五力模型对建行G县支行“三农”业务所处的宏微观环境进行分析,借助EFE矩阵进行量化评估外部发展环境的优良性;其次,从组织结构、人力资源、风控能力等五方面对建行G县支行“三农”业务发展的内部环境进行剖析,借助IFE矩阵进一步评估内部资源的优劣性和发展空间;再次,通过SWOT矩阵深化内外部环境的发展资源,对四种备选:密集型、扭转性、防御性、差异化战略进行评判,进而在战略初步匹配阶段选定密集型战略为建行G县支行“三农”业务的发展战略,为了能够用通过更加准确的量化分析工具明确备选战略的优劣性,为后续的战略实施提供明确的方向指引。最后为了能够确保密集型战略的顺利执行,从“三农”业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业务风险来源管控、业务经营管理体系畅通、业务外部资源环境优化四方面提出配套保障措施。本文将建行G县支行“三农”业务作为研究对象,首次运用SWOT分析工具对其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研究“三农”产品的发展战略,具有较新的研究视角。本文立足于建行G县支行自身工作实际,将研究成果紧密贴合一线工作,具有明确的战略引导作用,丰富了发展战略的实践研究和金融行业的战略管理思路,具有一定的应用创新价值。
鞠斐[2](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田欣[3](2020)在《TC农村商业银行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金融业对人才的需求问题也日益凸显,银行业间的竞争由资本的竞争逐渐演变为人才的竞争。由于农村商业行固有体制的弊端及转型过程中人员调整、考核方式改变等带来的改革代价,使员工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产生严重不满,从而导致农村商业行员工离职率的逐年递增。在此背景下,本文拟通过参考国内外人才流失的研究成果,以TC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总结人才流失现状及影响,分析相关原因,并提出TC农村商业银行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本文首先介绍了人才流失问题研究的背景、理论和人才流失现状。详细阐述了TC农村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资源现状,结合近几年的TC农村商业银行人才流失相关数据从年龄、学历、岗位结构和性别的角度调查分析当前人才流失的现状,并阐述人才流失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然后,对TC农村商业银行人才流失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从员工、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三个角度建立了人才流失评价指标体系,对影响TC农村商业银行人才流失的各种因素进行重要性程度测算,并对主要原因进行分析论述。最后,针对TC农村商业银行人才流失评价指标体系得出的结论,结合TC农村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措施和方案:完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人力资源体系、优化薪酬福利体系、创建合理有效的员工培训体系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等,塑造一套科学完整的适用于TC农村商业银行人才管理体系,从而降低人才流失率,为企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通过论文研究,为TC农村商业银行人才流失提供了解决方案,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TC农村商业银行人才流失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将为TC农村商业银行人才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刘峪佳[4](2020)在《港湾村镇银行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村镇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里的新生力量,港湾村镇银行作为一家开业时间达5年以上的村镇银行,一直在所在海滨城市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要在当地金融服务机构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有效的竞争战略规划和执行。本文从产品、服务和品牌塑造三方面描述和分析了港湾村镇银行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和企业内外部环境,最终决定选择差异化竞争战略,并为企业规划出合适的战略实施措施。研究发现,港湾村镇银行在产品竞争中存在的问题是产品吸引力弱,具体表现在贷款余额增长缓慢、存款产品不受欢迎和中间业务盈利较少。分析其成因是客户群体定位不清,不能围绕客户打造新产品和新的产品结构。在服务竞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客户服务质量低,具体表现在柜面服务效率低、风险大、网点服务无差别几方面。分析其成因发现是客户服务模式陈旧,具体由传统的柜面流程、僵化的信息技术、粗放的客户管理等造成。在品牌塑造竞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品牌塑造能力差,具体表现为发放传单、社区联动、广告和宣传片、抽奖和存款有礼活动及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营销宣传手段宣传的有效性低。分析其成因是未将宣传手段未能精准化。围绕问题及问题成因,通过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企业外部环境情况,分析企业内部情况,通过SWOT分析工具结合企业内外部的优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四种战略组合。通过以上分析以波特竞争战略理论为基础最终确定港湾村镇银行采取差异化竞争战略,从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和品牌塑造差异化入手,制定具体实施措施。产品差异化措施主要有围绕当地特色产业集群制定贷款产品、适当扩大中间业务比例。服务差异化措施主要包括建立以发起行旗下科技公司做支撑的柜面前后台协作机制、开展客户服务定制化和增加评级反馈制度等。品牌塑造差异化措施主要包括采用多种营销宣传手段突出村镇银行特点、客户宣传点差异化、开展定制化活动、优化客户回馈奖励机制及优化线上宣传门户和服务工具等。竞争战略实施的保障有完备的规章制度、高效的战略团队及有效的信息沟通。
马攀[5](2020)在《我国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3月,为有效激活竞争机制,倒逼各大商业银行着力改善自身服务水平,主动把顾客服务质量摆在更为重要的地位,原银监会积极推进引入首批试点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2014年12月,我国第一家民营银行也是互联网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经原银监会批准后开业经营。而后,浙江网商银行、江苏苏宁银行、四川新网银行等互联网银行相继成立。经过近几年的调整适应发展,各大互联网银行开发出更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如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于2015年5月推出的“微粒贷”,定位于普惠金融,服务于广大消费者的小额消费需求。伴随着我国互联网银行的迅速发展,有关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现象也不时出现。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在面对相对强势、相对更具有优势的互联网银行,显得较为弱势,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同互联网银行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性更为明显,一方面是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逐渐被忽视甚至被侵害,另一方面是现行法律法规、保护制度、监管条件等与互联网银行发展及其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不相协调、适应,鉴于此,为了平衡互联网银行同其金融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维护互联网银行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促进互联网银行稳健持续发展,切实将保护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为此,应深入探讨保护我国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应对之策。本文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大致介绍了选择此论题的背景以及研究意义、文献概述、研究本文主要涉及的方式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与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第二部分紧紧围绕着以互联网银行及其金融消费者基本概述为中心展开论述,此部分首先介绍了互联网银行基本概述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状况、金融消费者的界定,然后推论出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的内涵。紧接着又讲述了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典型特征,最后指出保护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性。本文第三部分详细从有关互联网银行法制、对互联网银行的监督监管、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统筹协调机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考核评价、现行互联网银行消费纠纷解决方式、金融消费教育宣传等多方面介绍了当前保护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现行互联网银行消费纠纷解决方式处理效果不佳、金融消费者保护考核评价办法不适宜、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教育宣传不够等。本文第四部分承接第三部分所分析的问题症结所在,有的放矢的就上述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相应解决对策,重点从强化对互联网银行的监管、建立健全互联网银行消费者权益联动保护机制、完善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方式、构建互联网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考评机制、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等方面入手。
吴盛杰[6](2020)在《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中观”的视角,以1949年以后南京地区城乡商业的变革为中心,尝试考察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详细情况及驱动要素。建政前,商业在南京的经济结构中占比很大,工业占比则较小。新政权建立后,提出了要将“消费的南京转向生产的南京”的总体目标。在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导下,新政权逐步对南京城乡商业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重构。首先,新政权通过打击投机、稳定金融物价等措施逐步建立了新的经济秩序,与此同时,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南京的消费商业迅速衰落,新政权则乘势展开了对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急剧的变化使得私营商业一度陷入困境,经过政策调整以及广泛的开展城乡物资交流,城乡商业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朝鲜战争时期,由于加工订货的增多,私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随着“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这一进程被打断,且相比于私营工业,私营商业在运动中受到了更大的冲击。新政权则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展开对南京城乡商业系统的重构,南京市的经济结构自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南京首先根据中央的政策淘汰了私营批发商,其次由于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从统购统销的几个行业开始,私营零售商也逐渐接受改造。及至1956年开始的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南京的社会商业走向全面的公有化,但过快改造打乱了商业系统的运行,给城乡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不得不再次回到市场机制。本文以南京地区的报刊、档案资料为主,结合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在关注国家政策的制定的同时,也详细考察了南京市新政权对政策的执行情况。通过这个过程,本文展示了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复杂性,特别是在私营商业的改造之外,也注意到了公营商业的发展及其在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与过往学术界关于新中国初期政治经济变革研究中的一些观点展开对话,并提出政治考量是驱动地方经济变革的主要因素。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部分共八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中共占领南京之后在南京建立新的社会经济秩序的过程,其中重点考察了中共接管大城市的经济政策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南京的执行情况。第二章主要论述新政权对南京社会商业进行的初步改造,其中重点考察了针对南京市社会商业的具体情况,新政权在私营商业改造、城乡物资交流和工商关系的变革上所具体施行的办法。第三章主要论述第一次商业调整政策出台的背景、方案及其在南京推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第四章主要论述朝鲜战争开始后,南京市新政权面对战时状况对社会商业方面的问题所作的处理。第五章主要论述南京的“三反”“五反”运动及其对社会商业变革产生的巨大影响。第六章主要考察南京地区地方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成果与问题。第七章主要论述在进入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后,南京市新政权对私营批发商、私营零售商的改造过程,以及在城乡推行粮食统购统销的过程及其一系列的影响。第八章主要考察在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来后,中央政府、南京市新政权与南京私商、小商小贩之间的三方互动及其结果。
刘翚[7](2019)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东省分行网点智能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互联网金融得以迅速发展,传统银行业面临的内外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现阶段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线下“面对面”式的物理网点仍然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营销渠道,通过与客户直接交流来锁定客户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营销方式之一。本文阐述了网点智能化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分析了传统银行服务存在的流程机械服务繁琐、客户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产品理解度低等痛点问题。然后阐述了网点智能化的相关概念和客户服务、金融创新等方面的理论基础,指出网点智能化具备银行业务与服务渠道“线上线下”融合、提供交互式服务体验、实现产品和服务精准推送、实现可视化营销等特征,这些特征能够解决传统银行网点服务存在的痛点,因此商业银行实施网点智能化策略是必要的。随后进一步分析邮储银行山东分行网点智能化的现状,指出该行存在硬件设施与同业差距较大、服务能力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足、资金保障存在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借鉴同业和系统内网点智能化的做法和经验,为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实施网点智能化提供参考,进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邮储银行实施网点智能化的硬件提升策略、服务提升策略、科技支撑策略、分类建设策略等对策和建议。本文对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更好实施网点智能化策略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张舒[8](2019)在《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个人客户关系管理一直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课题,也是在利率逐渐市场化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是镇江分行下属的营业网点之一,主要客户群体是A地区住民与周边军事院校的全体官兵。随着周边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江苏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陆续开业,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的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亟需调整现行的个人客户关系管理模式,树立全体员工的服务意识,增强员工与客户间的沟通与交流,发掘潜力客户与高资产客户的潜在需求。通过提升客户满意度,有效挽回流失客户,不断增加A支行管理的金融资产总额,从而稳步提升其在该地区的市场占有率。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的概况与周边的金融环境,以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关系营销理论等理论为指导,过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展示了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如个人客户关系系统实用性不高、个人客户分层不合理、客户忠诚度不高、业务流程不合理等。并且通过员工访谈的方式,指出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可行的优化方案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保障。通过提升客户的服务理念、增加服务方式、简化业务流程,有针对性的满足高资产客户对于金融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通过增强客户对农业银行这个品牌的信任度、提高客户投资回报率、新增增值服务等方式,吸引新客户。同时优化A支行的个人客户关系管理,改善OCRM系统功能,进一步细化客户分层,优化客户忠诚度管理与客户流失率管理,维护存量客户。最后,打造一支个人客户关系管理优化团队,制定目标与实施时间表并建立相关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根据实际绩效考核情况不断优化评价指标,形成长效机制,保障个人客户关系管理优化方案能够顺利实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的个人客户关系管理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推动A支行不断提升竞争力,实现客户满意度与客户忠诚度的有效提升,增强综合实力。
沈雅靓[9](2019)在《农业银行XZ支行贵宾顾客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下的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也逐渐由“以银行为中心”向“以顾客为中心”转变。银行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特别是个人贵宾顾客资源的竞争。顾客是银行最为核心的资源,顾客满意是顾客忠诚的基本条件。国际银行业普遍公认的“二八定律”,即百分之八十的收益是由百分之二十的高端顾客带来的,稳定的贵宾顾客可以给银行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但与此同时,贵宾顾客相较于普通顾客对银行的产品和服务有着更高的要求。如何牢牢抓住贵宾顾客资源,提升个人贵宾顾客满意度,进而提高顾客的忠诚及粘性是国内商业银行目前所重点关注的共性问题和挑战。农业银行作为国家控股银行,资本雄厚,网点众多,顾客群体广泛,看似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也面临着金融同业及互联网金融的多重冲击,要想提升核心竞争力,则必须深入了解贵宾顾客内心需求并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先进的产品和服务理念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农业银行XZ支行地处白马商圈,周边是成熟的商业区和交通枢纽,集聚着杭州银行,徽商银行,科技农村商业银行等诸多银行。面对激烈的同业竞争,尽管具有良好的顾客基础,但由于对贵宾顾客管理维护工作不够细化,加之产品利率水平较低,产品丰富性较差等自身因素的影响,致使网点发展速度较缓,贵宾顾客资源流失。为改善这一局面,提升贵宾顾客满意度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对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及银行贵宾顾客,7Ps服务营销理论等相关理论概念进行简单阐述,运用PEST和SWOT分析法对XZ支行的内外部环境,自身的优缺点,机会,威胁进行分析,为后面的研究奠定相关基础。随后运用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XZ支行个人贵宾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以XZ支行个人贵宾顾客为主体,进行线上和线下的问卷发放及收集和数据统计,通过相关数据整理,得出网点当前营销环境和营销策略的主要问题,并逐一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调查问卷围绕环境、服务、产品、品牌形象、安全性五个维度,共设计三十五个问题,在线上和线下双渠道对XZ支行的贵宾顾客发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38份,获取贵宾顾客体验情况,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整理,进而得出XZ网点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产品与同业相比竞争力较弱。(2)贵宾顾客管理粗放,差异性不明显。(3)岗位人员配备不足,服务水平有待提升。(4)系统智能化程度低,业务办理流程不够精简。(5)网点基础设施受限,顾客体验较差。最后,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营销策略建议:(1)改善网点的基础设施,给顾客创造更为便利的停车环境和舒适的业务办理环境;(2)通过错峰排班和加强岗位间协调配合,简化业务流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等提升员工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3)创新产品,提供个性化产品定制,在为顾客进行产品配置时,应充分考虑到其差异化需求,为顾客制定最符合其自身特点的个性化产品组合;(4)宣传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做好员工关怀和顾客关怀,提升企业软实力;(5)加强风险把控,打牢运营基础,强化信贷管理,加强安保工作,提升产品安全性。本着“顾客为中心”的原则,通过以上策略,改良产品和环境,改善服务提升顾客满意,提升网点在周边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顾客满意和网点发展的双赢。
李攀[10](2019)在《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文中指出近代意义上的合作运动源于西方,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初,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提出合作社的思想,并进行了实践探索。从1844年英国罗虚代尔消费合作社成立至今,合作社的发展历经一个半世纪。在这一长期历史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合作社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论断,成为指导合作社发展的科学指南。二十世纪初叶,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时,合作思想作为一种“救世”学说被引入中国,中华大地上各种政治势力、各类社会团体出于各自目的,曾试办过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共产党与合作社渊源颇深,中共自诞生伊始就把发展合作社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村问题的重要举措。1922年9月,毛泽东参与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合作社——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从此合作社的种子开始在各个革命根据地生根发芽,其中,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陕甘宁边区的南区合作社是其典型代表,也是供销合作社的雏形。1950年7月,组建成立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全国的供销、消费、手工业等合作社具体业务。1954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合作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那时起,6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也经受了不少挫折。供销合作社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它扎根农村、贴近农民,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引导亿万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左”的观念的影响,供销合作社的所有制性质曾发生过多次改变,经营管理机构也屡遭撤并,和国营商业“三分三合”,尽管如此,其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办社宗旨始终没有变化,即便在“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左”的错误的影响下,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依然坚守岗位,为稳定农业、发展生产做了大量工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供销合作系统进行了改革,一度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遭遇经营困境,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90年代中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得以重建,供销合作系统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加快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这一重要指示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引领未来。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共决策层对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认识过程、决策过程,考察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探究供销合作社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正在进行的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改革提供镜鉴和参考。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重难点等基本情况。第一章,回顾合作社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重点对马克思主义合作社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建国前中共领导合作社的历史进行归纳,勾勒出供销合作社萌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轨迹。第二章,主要研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国家重点发展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梳理供销合作社发展方针的演化、确立过程。研究供销合作社超常规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具体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供销合作社落实“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做法举措及成效。探讨供销合作社领导农村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过程。第四章,探究“大跃进”期间,供销合作社所有制性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研究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之后,供销合作社被“下放”为人民公社“供销部”的实际影响。研究中央恢复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和实际效果。第五章,研究文革对供销合作社造成的严重损失。探讨文革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为稳定农业生产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六章,研究探讨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效果。对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进行总体评价。第七章,探究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陷入经营困境的具体原因。研究供销合作系统摆脱困境的历史过程。第八章,对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进行总体评价。总结党领导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经验。
二、农业银行综合应用系统会计业务知识讲座 第二讲 ABIS网点开业步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银行综合应用系统会计业务知识讲座 第二讲 ABIS网点开业步骤(论文提纲范文)
(1)建行G县支行“三农”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战略管理理论 |
2.2 战略分析方法 |
2.3 战略管理环节 |
3 建设银行G县支行“三农”业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G县概况 |
3.2 建设银行G县支行概况 |
3.3 “三农”业务发展现状 |
3.4 “三农”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5 “三农”业务发展问题原因分析 |
4 建设银行G县支行“三农”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文化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微观环境分析 |
4.2.1 购买者分析 |
4.2.2 竞争者分析 |
4.2.3 替代品分析 |
4.2.4 进入者分析 |
4.2.5 供应商分析 |
4.3 EFE矩阵分析 |
5 建设银行G县支行“三农”业务内部环境分析 |
5.1 资源条件分析 |
5.1.1 组织结构 |
5.1.2 人力资源 |
5.1.3 财务资源 |
5.1.4 产品资源 |
5.1.5 风控能力 |
5.2 IFE矩阵分析 |
6 建设银行G县支行“三农”业务发展战略选择 |
6.1 战略匹配:SWOT分析 |
6.1.1 优势分析 |
6.1.2 劣势分析 |
6.1.3 威胁评价 |
6.1.4 机会分析 |
6.2 战略评价:QSPM分析 |
6.2.1 可供选择的战略 |
6.2.2 QSPM矩阵分析 |
6.3 战略制定 |
6.3.1 指导思想 |
6.3.2 战略目标 |
6.3.3 战略方案设计 |
6.4 战略实施 |
6.4.1 涉农金融业务开发策略 |
6.4.2 现有农业市场渗透策略 |
6.4.3 互联网农业多元化战略 |
6.4.4 空白县域市场开发战略 |
7 建设银行G县支行“三农”业务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7.1 提高“三农”服务人员综合水平 |
7.2 加强“三农”业务风险来源管控 |
7.3 畅通“三农”业务经营管理体系 |
7.4 优化“三农”业务外部资源环境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TC农村商业银行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研宄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人才与人才流失 |
2.1.1 人才的范围和界定 |
2.1.2 人才流失概念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3 人力资源基础性理论 |
2.3 人才流失的基本模型 |
2.3.1 马奇和西蒙模型 |
2.3.2 莫布雷中介链模型 |
2.3.3 Price-Mueller模型 |
第三章 TC农村商业银行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其影响分析 |
3.1 TC农村商业银行基本情况 |
3.1.1 发展概述 |
3.1.2 部门分工 |
3.2 TC农村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3.3 TC农村商业银行人才流失现状 |
3.3.1 人才流失现状概况 |
3.3.2 不同年龄层次的人才流失现状 |
3.3.3 不同学历层次的人才流失现状 |
3.3.4 不同岗位结构的人才流失现状 |
3.3.5 不同性别的人才流失现状 |
3.4 TC农村商业银行人才流失影响 |
3.4.1 影响公司运营效率 |
3.4.2 增加公司经营成本 |
3.4.3 威胁公司商业安全 |
3.4.4 造成公司技术和资源流失 |
3.4.5 降低公司商誉 |
3.4.6 损害公司职位链 |
第四章 TC农村商业银行人才流失实证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1.1 调査时间和对象 |
4.1.2 调查问卷内容设计 |
4.2 样本统计 |
4.3 调查分析 |
4.4 TC农村商业银行人才流失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1 人才流失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和体系确立 |
4.4.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与解释 |
4.4.3 综合赋权法理论依据 |
4.4.4 TC农村商业银行基于AHP法人才流失评价体系权重的确立 |
4.4.5 TC农村商业银行基于熵权法人才流失评价体系权重的确立 |
4.4.6 TC农村商业银行基于层次分析-熵权法指标综合权重的确立 |
4.5 TC农村商业银行人才流失测评结果分析 |
4.5.1 内部因素分析 |
4.5.2 个人因素分析 |
4.5.3 外部因素分析 |
第五章 TC农村商业银行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研究 |
5.1 基于内部层面的对策 |
5.1.1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
5.1.2 完善人力资源体系 |
5.1.3 优化薪酬体系 |
5.1.4 优化福利体系 |
5.1.5 加强公司文化建设 |
5.1.6 改善工作环境 |
5.1.7 健全培训体系 |
5.2 基于员工层面的对策 |
5.2.1 注重员工需求 |
5.2.2 改进职业生涯管理 |
5.2.3 提升员工工作氛围 |
5.3 基于外部因素层面的对策 |
5.3.1 增强企业竞争力 |
5.3.2 完善离职管理 |
5.3.3 调整公司发展战略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港湾村镇银行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2章 港湾村镇银行同业竞争现状与问题分析 |
2.1 港湾村镇银行概况 |
2.2 港湾村镇银行竞争现状 |
2.3 港湾村镇银行同业竞争中存在的问题 |
2.4 港湾村镇银行同业竞争问题成因分析 |
第3章 港湾村镇银行竞争战略环境分析 |
3.1 港湾村镇银行外部环境分析 |
3.2 港湾村镇银行内部环境分析 |
3.3 港湾村镇银行SWOT分析 |
第4章 港湾村镇银行竞争战略制定及实施 |
4.1 港湾村镇银行竞争战略规划目标 |
4.2 港湾村镇银行竞争战略选择 |
4.3 港湾村镇银行竞争战略实施 |
4.4 港湾村镇银行竞争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研究 |
1.3.2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
1.3.3 关于互联网银行监管问题研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比较分析法 |
1.4.3 规范分析法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互联网银行及其金融消费者基本概述 |
2.1 互联网银行基本概述以及在我国的发展 |
2.2 金融消费者的界定 |
2.3 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的内涵 |
2.4 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典型特征 |
2.4.1 消费者知情权最容易受到侵害 |
2.4.2 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容易被侵犯 |
2.4.3 消费者隐私权保护不力 |
2.4.4 消费者依法求偿权难以得到保障 |
2.4.5 消费者受教育权容易被忽视 |
2.5 保护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性 |
2.5.1 互联网银行金融产品、服务具有专业性 |
2.5.2 互联网银行金融交易双方之间具有信息不对称性 |
2.5.3 互联网银行金融交易双方地位具有不平等性 |
第三章 我国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问题 |
3.1 缺少有关保护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的法律规范文件 |
3.2 互联网银行监督监管不到位,职责不清 |
3.3 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 |
3.4 现行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保护考核评价办法不适宜 |
3.5 互联网银行自身内部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程度不够 |
3.6 现行互联网银行消费纠纷解决方式处理效果不佳 |
3.7 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教育宣传不够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
4.1 完善保护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的相关法律法规 |
4.2 强化对互联网银行的监管 |
4.3 建立健全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联动保护机制 |
4.4 构建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考评机制 |
4.5 加强互联网银行内部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 |
4.6 完善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方式 |
4.7 加强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教育宣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资料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四、几个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建立南京城市经济的新秩序 |
第一节 中共接管城市的经济政策 |
第二节 南京市新政权的建立 |
第三节 建立市场和金融的新秩序 |
第四节 增加财政收入的措施 |
第二章 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 |
第一节 中共中央的商业政策 |
第二节 南京公营商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
第三节 私营商业的初步改造 |
第四节 城乡交流与商业转型 |
第五节 重塑工商关系 |
第三章 南京的第一次商业调整 |
第一节 第一次商业调整的背景 |
第二节 中共中央调整商业的政策 |
第三节 南京调整商业的过程 |
第四节 南京调整商业后的情况 |
第四章 抗美援朝时期的商业与政治 |
第一节 战时经济政策及其在南京的执行 |
第二节 公营贸易体系的发展 |
第三节 战争动员对社会商业的影响 |
第五章 “三反”“五反”运动与商业的转型 |
第一节 “三反”运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工商界的“五反”运动 |
第三节 “五反”运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四节 第二次商业调整 |
第六章 国营商业走向计划经济模式 |
第一节 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 |
第二节 全面推行经济核算制的难点与问题 |
第三节 国营商业向计划经济的过渡 |
第四节 国营商业体制的继续变革 |
第七章 私营商业与自由市场的改造 |
第一节 改造私营批发商 |
第二节 粮食的统购统销与市场的剧变 |
第三节 国家资本主义与私营零售商的改造 |
第八章 走向全面公私合营 |
第一节 突如其来的全面公私合营 |
第二节 对私营工商业者的改造 |
第三节 对小商小贩的改造 |
第四节 “反冒进”与市场的回归 |
结语 |
一、“中观”视角下地方社会经济变革的复杂性 |
二、政治驱动:商业改造中的决定性要素 |
三、南京社会经济变革中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
参考资料 |
后记 |
(7)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东省分行网点智能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对智慧银行和网点智能化内涵的研究 |
1.3.2 对网点智能化转型必要性的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银行网点概念及其服务痛点 |
2.1.1 银行网点的概念 |
2.1.2 传统银行网点服务的痛点 |
2.2 网点智能化内涵 |
2.2.1 网点智能化的概念 |
2.2.2 网点智能化的特点 |
2.2.3 网点智能化的作用 |
2.2.4 网点智能化的支撑条件 |
2.3 基础理论 |
2.3.1 客户服务理论 |
2.3.2 金融创新理论 |
2.3.3 金融科技理论 |
第3章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东省分行网点智能化现状与问题 |
3.1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东省分行概况 |
3.2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网点智能化现状 |
3.2.1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网点现状 |
3.2.2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网点智能化建设情况 |
3.3 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网点智能化存在的问题 |
3.3.1 硬件水平与同业存在差距 |
3.3.2 智能化服务能力不足 |
3.3.3 科技支撑力量薄弱 |
3.3.4 资金保障存在挑战 |
第4章 网点智能化经验借鉴 |
4.1 同业网点智能化建设情况 |
4.1.1 国有大行网点智能化建设情况 |
4.1.2 股份制银行网点智能化建设情况 |
4.2 中国建设银行网点智能化建设的主要经验 |
4.2.1 重视智能设备的配备 |
4.2.2 推进业务流程的优化 |
4.2.3 注重服务渠道的整合 |
4.2.4 打造智能化的服务 |
4.2.5 实行网点分类建设 |
4.3 外资银行网点智能化建设的主要经验 |
4.3.1 打造一体化服务渠道 |
4.3.2 充分运用技术手段提供差异化服务 |
4.3.3 通过大数据技术洞察客户需求 |
第5章 对策与建议 |
5.1 硬件提升策略 |
5.1.1 选址及服务环境改造 |
5.1.2 功能分区调整 |
5.1.3 智能设备布放 |
5.2 服务提升策略 |
5.2.1 优化网点业务办理流程 |
5.2.2 多渠道接入网点服务 |
5.2.3 引导客户向自助设备分流 |
5.2.4 改变服务方式 |
5.2.5 提升网点人员素质 |
5.3 科技支撑策略 |
5.3.1 优化系统整合数据 |
5.3.2 提升数据挖掘能力 |
5.3.3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
5.4 分类建设策略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客户关系管理的概述 |
2.1.1 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
2.1.2 客户关系管理的方法 |
2.2 客户关系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关系营销理论 |
2.2.2 客户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客户满意理论 |
2.2.4 客户忠诚度理论 |
2.3 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比较研究与经验借鉴 |
2.3.1 国外商业银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分析 |
2.3.2 国内商业银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分析 |
2.3.3 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3章 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业务简介 |
3.2 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现状 |
3.2.1 个人客户来源及规模 |
3.2.2 个人客户服务渠道 |
3.2.3 个人客户服务流程 |
3.3 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实用性不高 |
3.3.2 个人客户分层不合理 |
3.3.3 个人客户忠诚度不高且流失严重 |
3.3.4 业务流程不合理 |
3.4 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3.4.1 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理念与认知方面的原因 |
3.4.2 个人客户服务模式方面的原因 |
3.4.3 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运用方面原因 |
第4章 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
4.1 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优化原则及目标 |
4.1.1 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优化原则 |
4.1.2 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目标 |
4.2 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优化方案 |
4.2.1 个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优化 |
4.2.2 个人客户分层优化 |
4.2.3 个人客户忠诚度管理优化 |
4.2.4 个人客户流失管理优化 |
4.2.5 标准化客户服务流程并不断加以完善 |
第5章 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优化实施及实施保障 |
5.1 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 |
5.1.1 实施目标 |
5.1.2 建立网点个人客户关系管理团队 |
5.1.3 制定实施计划时间表 |
5.2 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优化方案实施保障 |
5.2.1 强化经营理念优化组织架构 |
5.2.2 建立评价指标完善考核机制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全体员工访谈表 |
附录二 :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个人客户满意度调查表 |
致谢 |
(9)农业银行XZ支行贵宾顾客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五、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 |
二、相关分析工具 |
第三章 农业银行XZ支行内外部环境分析 |
一、基本概况 |
二、PEST分析 |
三、SWOT分析 |
第四章 农业银行XZ支行贵宾顾客满意度现状及分析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的发放和收集 |
三、农业银行XZ支行贵宾顾客满意度现状及分析 |
第五章 农业银行XZ支行贵宾顾客满意度提升策略 |
一、完善网点基础设施建设 |
二、提升服务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
三、提升产品竞争力 |
四、加强品牌宣传,弘扬企业文化 |
五、加强风险把控,提升安全性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农业银行XZ支行贵宾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 |
(10)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供销合作社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
一、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合作社的重要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社的有关论述 |
(二)列宁的合作社理论和实践 |
二、近代中国合作运动的理论和实践 |
(一)合作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 |
(二)新中国成立前中共领导的合作社运动 |
第二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兴起与扩张(1949-1952) |
一、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 |
(一)政治动因: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
(二)经济动因:城乡物资交流的迫切需要 |
(三)重要因素:为工业化提供有效支撑 |
二、供销合作理论的建构与政策体系的形成 |
(一)供销合作理论的初步建构 |
(二)政策举措的密集出台 |
三、“放手发展供销合作社” |
(一)整顿老社 |
(二)发展新社 |
第三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与功能提升(1953-1956)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供销合作社的新使命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二)供销合作社新任务的提出 |
二、基层组织体系的完善和规范管理的加强 |
(一)加强组织建设 |
(二)强化民主管理 |
(三)健全管理制度 |
三、“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全面贯彻 |
(一)供应生产资料 |
(二)扶持农村副业生产 |
(三)新仓经验与“结合合同”的普遍推行 |
(四)开展生产救灾 |
四、对农村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改造背景和改造形式 |
(二)对农村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对农村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下放”与 “恢复”(1957-1965) |
一、农村基层供销社下放“人民公社” |
(一)县以上机构合并及所有制性质的改变 |
(二)农村基层社“下放”人民公社 |
二、大跃进狂飙中的“大购大销”风潮 |
三、“多重压力”下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恢复 |
(一)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 |
(二)供销合作系统的重建 |
四、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继续发展 |
(一)“轻装上阵”——开展“三清”运动 |
(二)“强化服务功能”——开展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
(三)“拓展服务网点”——大力发展代购代销店 |
第五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徘徊与曲折发展(1966-1976) |
一、对供销合作社的“大批判”及后果 |
(一)“大批判”引发思想混乱 |
(二)供销合作社的组织撤并和性质变化 |
(三)“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的普遍推行 |
二、在“文革”中的曲折发展 |
(一)供销合作社的再次恢复 |
(二)为稳定农业生产发挥关键作用 |
第六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1977-1991)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有关争论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农村市场的变化 |
(二)改革大潮中供销合作社改革方向的有关争论 |
二、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
(一)恢复“三性”,启动供销合作社改革(1979-1983) |
(二)实行“五个突破”,变“官办”为“民办”(1984-1985) |
(三)抓好“六个发展”,建立综合服务体系(1986-1991) |
三、二十世纪80年代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总体评价 |
第七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脱困”与“新生”(1992-2002)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经营困境 |
(一)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供销社陷入经营困境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困境的多维分析 |
二、全行业扭亏为盈目标的实现 |
(一)《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指明方向路径 |
(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恢复为“脱困”提供组织保障 |
(三)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为脱困提供政策保障 |
三、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创新发展 |
第八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和基本经验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发展演进的基本经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农业银行综合应用系统会计业务知识讲座 第二讲 ABIS网点开业步骤(论文参考文献)
- [1]建行G县支行“三农”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姚舜.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3]TC农村商业银行人才流失原因及对策研究[D]. 田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港湾村镇银行竞争战略研究[D]. 刘峪佳. 吉林大学, 2020(08)
- [5]我国互联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 马攀.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20(08)
- [6]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D]. 吴盛杰. 南京大学, 2020(12)
- [7]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山东省分行网点智能化策略研究[D]. 刘翚.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8]农业银行镇江分行A支行个人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研究[D]. 张舒. 江苏大学, 2019(05)
- [9]农业银行XZ支行贵宾顾客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D]. 沈雅靓. 安徽大学, 2019(02)
- [10]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D]. 李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