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细无机粉体材料应用大有可为(论文文献综述)
孙冉[1](2020)在《铝基SiC微波敏化剂协同强化粪便灰化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畜粪便作为污染物,具有病菌和微生物含量高、传染性大,散发刺激性恶臭气味等特点,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无害和有效的处理而是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粪便中富含的有机物、氮、磷等物质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对粪便的快速高效处理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粪便的热处理技术有粪便的干燥预处理技术、粪便热解技术、粪便焚烧灰化技术等,其技术具有处理周期短、无害化程度高、能量利用率高、病菌去除率高、最大化减容减量等优点,其中粪便的热解技术更是能够产生各种具有附加价值的产品,但是这类技术通常使用电加热,其处理粪便耗能高,升温缓慢。因此在粪便热处理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微波热处理粪便,能够进一步的缩短粪便的处理周期,实现粪便的实时处理,并且能耗远低于使用电热的粪便处理技术。本文使用新鲜的牛粪作为处理对象,探究了微波辐射技术对粪便处理的效果。并对微波功率、辐射时间、气氛条件、温度对粪便处理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基于微波直接辐射处理粪便的研究结果,发现微波干燥技术和微波热解技术都远优于使用电热的粪便干燥技术和粪便热解技术,结果表明干燥5g粪便微波干燥用180S,而电热干燥用时40min,是微波干燥的13倍。但是由于粪便本身吸波能力差,微波灰化处理粪便无法实现。在此前提背景下,以炭黑、硅粉、铝粉和聚四氟乙烯(PTFE)作为原材料,使用燃烧合成法在1350℃氮气氛围下合成Al掺杂的β-SiC材料(后文中简称Al-SiC),以此作为微波敏化剂,从而达到辅助提升人畜粪便在微波场中的加热灰化效果。此外对Al-SiC的最佳合成条件和性能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C:Si:Al材料的摩尔比为10:9:0.5,PTFE为10w%时,合成的Al-SiC材料性能最好,在1400W的微波场下,可在7-8分钟内升温至1000℃以上,温升速率为125℃/min以上。此外Al-SiC的最高耐受温度经测试为800℃。将Al-SiC作为添加剂加入粪便中,能够使粪便在1400w的微波场中升温至1000℃,耗时不到l0min,处理结果显示粪便质量能够降低83%左右。最后使用XRD、热重分析仪(TG)、红外光谱、SEM、EDS、微波管式炉测温仪和元素分析仪等设备对Al-SiC材料和粪便处理前后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表征,论述了粪便微波处理技术的优越性。
李秀娟[2](2008)在《荧光材料粉体颗粒形貌的控制》文中提出本论文的目的是进行与无机发光材料颗粒形貌控制有关的基础性研究,试图通过对材料的晶粒生长机理的深入研究,来理解微观结构的调控对材料颗粒形貌与发光性能的影响等重要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3Al5O12(YAG):Tb3+和Y2SiO5(YSO):Ce3+荧光粉,样品具有良好的形貌和发光性能。Y3Al5O12:Tb3+荧光粉的低压阴极射线发光亮度能达到商品化绿色荧光粉的140%。2.研究了Y3Al5O12:Tb3+和Y2SiO5:Ce3+荧光粉的颗粒生长过程,并揭示了荧光粉从“软化学”方法制得的纳米级晶粒开始,控制其生长成为微米级颗粒的机理:在颗粒生长的过程中,随着焙烧温度不断升高,大颗粒不断断裂为小颗粒,同时晶粒持续长大。最后的产品颗粒为由几个大约几百纳米的晶粒组成的团聚体,颗粒粒径约为1-2微米。3.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发光材料:由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无定形Y3Al5O12:Tb3+荧光粉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经600℃焙烧的1.4Y2O3·(2.5+x)Al2O3·0.1Tb2O3的无定形体系光致发光亮度能够达到结晶Y3Al5O12:Tb3+样品的70%。4.Y3Al5O12:Tb3+是一种典型的绿色荧光粉,但是在由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无定形样品中,有明显的蓝色发光。我们仔细研究了此样品的发射光谱激发和发射光谱,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这种现象可能是与无定形粉末颗粒表面的悬键、不饱和键有关的能级或者是与C有关的缺陷造成的。5.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包覆方法,可以用于提高Y3Al5O12:Tb3+荧光粉的颗粒分散性,同时改善荧光粉的低压阴极射线发光性能。还提出了其减小颗粒粒径的机理:当包覆层沉淀到晶粒表面后,会有一些物质填充在晶粒间接触的“颈项”部位。当样品被焙烧时,在这“颈项”部位附近的包覆层就会由于收缩造成内部的压力。如果这种压力不平衡,并且大于晶粒间的接触键强度,那么键就会断裂,使大颗粒变小。
张辉闪,陈玉坤,贾德民,陈克复[3](2007)在《煤炭资源类填充剂在橡胶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高硫煤、煤矸石、粉煤灰和石煤渣等煤炭资源类填充剂经粉碎、表面改性后在橡胶中的应用,以及制备炭黑、白炭黑后应用于橡胶中的进展。煤炭资源的废弃物多为无机材料,对其表面改性以增强其与橡胶的相容性就显得极其重要。煤炭资源类填充剂的利用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位一体的效益。
戴亚堂[4](2006)在《化学沉淀法制备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当材料的尺寸减小到超细时(﹤0.1μm ),材料的性质有了较大的变化,表现出一些新颖的特性,预示着新的应用前景。自从1992年美孚石油公司的科研人员首次研制出MCM-41介孔分子筛以来,有序介孔材料便因其优异的性能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极大热情。二氧化钛介孔材料因其在光催化、传感器、太阳能电池、催化剂载体等方面具有种种潜在的用途而备受关注,已成为材料科学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对于该材料的合成研究当然是重中之重。目前已有文献报道了几种该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得材料都具有高的比表面积、有序的孔结构、很窄的孔径分布,并可以实现在一定范围内孔径的调节,但几乎所有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使用高成本的溶胶-凝胶法,即由钛的有机醇盐(如:钛酸丁酯)为原料,在模板剂的作用下采用无机酸为水解催化剂,有机溶剂为介质(如:无水乙醇等)先得到溶胶再转化为凝胶体,经干燥,焙烧制得。由于该方法生成本高(原料均为有机物),制备周期长(原料有机醇盐制备较复杂,同时必须有形成溶胶—凝胶过程),难以实现工业化扩大生产。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研究现状,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1.改进原有的沉淀法,通过加入少量的表面活性剂作模板剂,改善反应的微环境,控制颗粒的产生、生长、聚集、煅烧等各个步骤,来得到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通过正交试验来得到小试阶段的最佳工艺参数。除了少量的有机模板剂,整个反应以水为反应介质,无机物为原料,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简化工艺,为后续的产业化目标打下基础。
刘英俊[5](2006)在《碳酸钙在塑料薄膜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论述了在聚乙烯塑料薄膜中使用碳酸钙的种类、要求,填充母料的制作工艺及其中助剂的影响,碳酸钙对PE薄膜性能的影响及其环境可消纳性等。结论表明,碳酸钙在PE薄膜中的应用大有可为。
高丽君[6](2005)在《纤维素/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采用纳米二氧化硅和硅酸钠为无机相,通过不同方法制备了纤维素/SiO2纳米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 本文采用具有活性基团的硅烷偶联剂A120对二氧化硅粒子的表面进行了改性,使二氧化硅颗粒表面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减少了SiO2纳米粒子的团聚,改善了其在纤维素中的分散性,提高了与纤维素的相容性。通过对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测试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粒子与纤维素的界面结合情况有所改善,二氧化硅能够较均匀地分散在基体当中。同时还发现,改性二氧化硅粒子的添加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采用球磨法分别将用偶联剂改性过的SiO2纳米粒子和硅酸钠在粘胶溶液中球磨5hr以上,得到分散性及稳定性良好的纳米SiO2分散体系,将此复合体系通过凝固浴再生制得SiO2粒子以纳米级尺寸存在的再生纤维素/SiO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及差热-热失重分析(DTA-TG)研究了无机相与纤维素之间的作用及再生纤维素/SiO2纳米复合膜的性能,结果表明SiO2在纤维素中以纳米级均匀分散,且SiO2的引入提高了纤维素的结晶度、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 用N-甲基吗啉氧化物(NMMO)做溶剂对纤维素浆粕进行浸泡、溶解、脱泡,制备了纤维素膜,并对NMMO溶剂的含水量、涂膜液的浓度、涂膜液温度、凝固浴的浓度及温度等成膜工艺参数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分别将改性过的纳米二氧化硅及硅酸钠通过合适的方式添加到该体系中。通过红外光谱(FT-IR)及透射电镜(TEM)研究了无机相与纤维素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结果表明SiO2在纤维素中均匀分散,SiO2的引入提高了纤维素的力学性能。 用NaOH/尿素体系将纤维素溶解,初步确定了最佳溶解条件,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表面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及硅酸钠,利用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王坤杰[7](2005)在《稀土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材料开发与应用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文明史上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就是以当时所用材料来划分的。 20世纪60年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Richard P. Feynman在美国物理年会上作了极有预见性的报告:“若从原子或分子水平上控制物质,将会出现新的作用力和效应”。此后,日本率先开展了纳米物理和纳米化学的研究。Kimoto利用TEM观察材料的结晶行为,从而提出了“超微粒子结构”的新概念,即颗粒尺寸小于100nm的结构,具有尺寸小,表面与界面和量子尺寸三大效应。零维称纳米粉体,二维称纳米线,三维称纳米晶。 纳米材料的研究及其制备技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由于纳米材料尺度极小,使之表面原子数、表面能急剧增加,产生了宏观物体所不具有的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新的性能。从而使纳米材料与常规材料相比具有一些如电、磁、光及力学等方面的新异特性,使其在诸多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因此,为使这种新型材料既有利于理论研究,又能在实际中拓宽其应用范围,开发高质量、低能耗、操作设备简单的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已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关键之一。 本工作以稀土Eu为体系,应用溶胶-凝胶法、硬脂酸溶胶法、原位聚合法、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插层法等方法合成稀土纳米复合材料。并借助于X粉末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热重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分析检测,并对部分产品的催化活性进行了实验分析。本论文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纳米材料和技术是纳米科技领域最具活力、研究内涵十分丰富的学科分支,是21世纪科技战略的至高点。本章主要综述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提出、分类、性能与特点、制备方法、应用及设计原理,并提出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目的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正交法选择纳米晶的制备条件以及纳米晶的催化性能研究 本章主要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与金属的复合纳米材料,应用正交法对制备产品的最佳条件进行了选择,并应用X粉末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分析检测,对部分产品的催化活性进行了实验分析,说明了在微波辐射下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催化剂用量、催化剂颗粒的大小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探索了催化剂对反应起作用的条件。
李艺[8](2004)在《广西新型矿物材料发展方向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材料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根据广西的矿产资源优势和在矿物材料方面的研究基础和技术力量,提出了加强工艺矿物学研究,大力发展广西新型矿物材料的研究开发方向,特别提出了超细改性矿物粉体材料、环保矿物材料、节能保温矿物材料、高技术陶瓷材料和合成矿物晶体材料等材料体系中的重点开发方向。
黄凯[9](2003)在《可控缓释沉淀-热分解法制备超细氧化镍粉末的粒度与形貌控制研究》文中提出超细氧化镍粉末的粒度和形貌特征是决定其性能和附加值的关键指标,在粉末制备过程中应严格加以控制。由于湿法沉淀-热分解制粉过程的复杂性,要实现对粉末粒度和形貌的精确控制与预测尚有许多困难。为此,本研究在综合评述国内外有关研究方法、理论进展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引起湿法沉淀制粉过程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的原因,提出了采用可控缓释沉淀方法来改善这一难题的基本思路。本研究选择和设计了三种可控缓释沉淀体系,即Ni(Ⅱ)-CO(NH2)2-H2O体系、Ni(Ⅱ)-NH3-CO32--H2O体系和Ni(Ⅱ)-NH3-C2O42--H2O体系来制备具有各种形貌的超细氧化镍粉末的前驱体粒子,并对后续的干燥和热分解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探讨了这些后处理工序对沉淀粉末粒度与形貌特征进行良好继承和保持的有效方法。 在对Ni(Ⅱ)-CO(NH2)2-H2O均匀沉淀体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将化学模式识别技术成功应用于制粉领域并实现了对粉末粒度和形貌的预测与离线控制,并为定量化比较各种工艺因素对粉体诸多特征的影响程度提供了一种普适有效的方法。运用该技术可将均匀沉淀实验的数据信息以直观、形象的图形形式可视化表达出来。依据该图形可方便地了解均匀沉淀过程中产物粒子按团聚性、粒度及其分布、单分散性等特征分类的工艺控制区域,并找出了对粉末粒度和形貌特征进行分类控制和预测的半经验性数学模型。据此模型,定量化地计算出了各种工艺参数对粒子的分散性、粒度及其分布特征的影响大小。数学模型分析的结果同实验现象符合,并有效地指导了沉淀工艺条件的优化设计。结合实验观测的结果,综合分析和比较了影响体系总界面能的各种可能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对La Mer模型进行了改进和补充,从而提出了符合Ni(Ⅱ)-CO(NH2)2-H2O均匀沉淀过程的“成核-聚集生长-分子扩散生长”的竞争生长机理模型,并重点分析和阐述了主要工艺条件对粒子带电行为和聚集生长模式的影响规律。本部分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以指导制备出粒度位于亚微米到数个微米尺度范围内的均一、分散的球形氧化镍前驱体粒子。 在Ni(Ⅱ)-NH3-CO32--H2O沉淀体系的研究中,首先根据同时平衡和质量平衡的原理,推导出该复杂体系热力学平衡的数学模型,绘制中南人学博十学位论文摘要出了该体系的一系列lg困i]T一pH平衡图,研究了NH3配位体及pH值对该平衡体系的影响。依据平衡图,有效地指导了直接沉淀和配合沉淀工艺路线的确定及实验方案的设计,制备出了疏松絮凝状、密实粒状、均匀分散圆片状的三种典型形貌特征的粒子。溶液中氨浓度和pH对这三种形貌的粒子形成至关重要。pH较低时(<7.0),水合镍离子及1、2级氨镍配合离子是溶液中镍的主要存在形式,快速聚集是沉淀粒子长大的主要方式,容易得到絮凝状粉体,此时可利用“自保”现象来控制粉体粒度的分布在一定范围;随着pH的升高(>7.0),高级数氨镍配合离子成为镍的主要存在形式,氨镍配合物逐渐离解成低级数的氨镍配合离子或形成Ni2+,与cO32一、OH一结合形成沉淀,即配合沉淀,此时缓慢结晶生长是粒子的主要长大方式,通过选择合适的分散剂和加料工艺可制得均匀片状或球形的粒子。 在Ni(ll)一NH3一c2042一H20沉淀体系的研究中,首次计算并绘制出了考虑草酸根与镍离子配合作用在内的该复杂体系的19困i]T一pH平衡图,研究了NH3配位体及pH值对该平衡体系的影响。运用该热力学平衡图,指导和设计了直接沉淀和复合盐沉淀的工艺路线及实验方案,分别制取出了以长方体和针状为基本形貌的粒子,并发现这两种粒子的形成跟溶液中氨镍配合离子的存在形式密切相关。pH较低时(<8.0),水合镍离子及1、2级氨镍配合离子是镍的主要存在形式,主要的沉淀反应式为:Ni2++CZo广+ZHZo分Nic204·2H20毒,该组成的粒子呈结晶状的长方体或团聚成类球形;pH较高时(>8.0),这些低级数配合物的浓度下降,而3一6级氨镍配合离子的浓度则逐渐升高,成为镍的主要存在形式,氨镍配合物会与C2042一直接形成复合盐沉淀粒子,主要的沉淀反应式为:Ni(NH3厂十十C2042一十H20分N电NH3)nJ C 204·HZo毒,该组成的粒子呈细长针状。分析其内在原因在于金属草酸盐晶体分子是一个二维平面结构的片状分子。在垂直于该片状分子平面的方向,配合连接着两个水分子,这些分子可以进一步构成长链,这些长链又按照一定的规则形成针状的晶体粒子。 针对传统的正丁醇共沸蒸馏脱水过程中存在的室温下湿粉末不浸润、难以分散悬浮和容易粘结的缺点,本研究提出了两条改进的思路:一条是选用乙醇对湿粉末先进行表面改性,使之能够与正丁醇浸润;第二条是选用乙醇直接与湿粉末混合后加热脱水。两种脱水方法的机理有所不同,乙醇沸煮脱水主要是通过乙醇分子渗透进入湿粉末中,把其中的水分置换出来,置换出来的水分仍留在乙醇的主体溶剂中南大学博十学位论文摘要中;而后者共沸蒸馏,则是通过正丁醇与水形成二元共沸体系,水分以共沸物的形式被挥发带离出整个悬浮液体系。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改进方法均获得了比传统的共沸脱水工艺更理想的处理效果。
李晓雷[10](2003)在《La2NiO4系类钙钛矿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氧敏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排放带来的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理手段是采用闭环电子控制系统加三元催化转化器,在这个系统中氧传感器是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部件。为适应提高氧传感器性能的要求,新型敏感材料的开发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La2NiO4系稀土复合氧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气敏性、掺杂改性三方面对这种新型的氧敏材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以La2NiO4薄膜为研究对象对新型的薄膜制备方法—以无机盐为原料的络合物溶胶-凝胶法(ICSG)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 络合作用是络合物溶胶凝胶法的基础,凝胶中分子间的作用方式是影响凝胶中组分均匀性的重要方面,理想的络合物凝胶结构应该是络合物分子之间更多的以化学键合的形式相联。(2) 络合剂的种类和加入量对薄膜形态有很大影响,薄膜制备对络合剂的要求是在良好络合性能的基础上要有尽量低的分子量。尿素由于具有小的分子量和较好的络合性能,更适用于制备薄膜。以尿素为络合剂,可制得形态良好、结构完整的La2NiO4薄膜。对La2NiO4薄膜的导电特性和氧敏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 La2NiO4薄膜具有半导体-金属转变的导电性,在400800℃为金属导电性,具有非常稳定的电阻-温度稳定性。(2) La2NiO4薄膜在600-800℃具有氧敏特性。其本身的氧化还原过程和非化学计量是其氧敏性的根源,在氧过剩的La2NiO4+ā系统中载流子浓度与氧分压的1/6次方成正比。分别研究了A位和B位掺杂对La2NiO4薄膜氧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 A位Sr的掺杂有利于K2NiF4相的形成。少量Sr的掺杂有利于提高响应速度,但普遍使La2-xSrxNiO4薄膜的灵敏度降低。(2)当B位掺杂离子采用Fe和Li时,可形成单相的La2Ni1-xLixO4和La2Ni1-xFexO4固溶体。由于晶格活化作用和本身的催化作用,Fe的掺杂可提高La2NiO4薄膜的氧敏性能,并大大降低工作温度;Li掺杂时电价平衡通过B位Ni离子的变价和产生氧缺位两种机制来实现,在一定的掺杂浓度下,对两种气氛的响应都有促进作用。
二、超细无机粉体材料应用大有可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细无机粉体材料应用大有可为(论文提纲范文)
(1)铝基SiC微波敏化剂协同强化粪便灰化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类出行废弃物产生量 |
1.2 粪便污染特点 |
1.2.1 粪便与水污染 |
1.2.2 粪便与大气污染 |
1.2.3 粪便与土壤污染 |
1.2.4 粪便与病菌传染 |
1.3 国内外人类粪便处理发展历史及现状 |
1.3.1 国内人类粪便处理模式 |
1.3.2 国外人类粪便处理模式 |
1.4 高铁和旅游景区等特殊场所的粪便处理方式及其问题 |
1.4.1 高铁和旅游景区等特殊场所的粪便处理方式 |
1.4.2 高铁和旅游景区等特殊场所的粪便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 |
1.5 当前人类粪便处理技术 |
1.6 基于微波敏化作用的粪便高温处理技术 |
1.6.1 微波加热原理 |
1.6.2 微波处理有机固废发展现状 |
1.6.3 SiC微波敏化剂研究进展 |
1.7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7.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粪便的微波热处理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2.3 粪便的热处理 |
2.2.4 实验表征方法 |
2.3 粪便的表征 |
2.3.1 元素组成分析 |
2.3.2 FT-IR红外光谱分析 |
2.3.3 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XRD) |
2.3.4 热重(TG)分析 |
2.4 粪便微波处理探究 |
2.4.1 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对粪便温度变化的影响 |
2.4.2 气氛条件对微波辐射粪便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l-SiC敏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2.3 材料表征方法 |
3.3 Al-SiC的制备 |
3.3.1 Al-SiC的合成步骤 |
3.3.2 Al-SiC的吸波机理分析 |
3.4 Al-SiC的表征 |
3.4.1 FT-IR红外光谱分析 |
3.4.2 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XRD) |
3.4.3 能量散射谱(EDS)分析 |
3.4.4 微波管式炉加热分析 |
3.4.5 热重(TG)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l-SiC组成及合成参数优化 |
4.1 前言 |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设备 |
4.2.3 材料表征方法 |
4.3 Al-SiC制备过程中影响因素探究 |
4.3.1 铝含量对Al-SiC性能的影响 |
4.3.2 PTFE含量对Al-SiC性能的影响 |
4.4 Al-SiC合成反应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l-SiC协同强化牛粪灰化 |
5.1 前言 |
5.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设备 |
5.3 Al-SiC对微波处理粪便的影响 |
5.3.1 Al-SiC添加量对粪便在微波场中温升速率的影响 |
5.3.2 微波处理粪便对其质量损失率的影响 |
5.3.3 微波处理对粪便元素成分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附件 |
(2)荧光材料粉体颗粒形貌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机固体材料的使用形态 |
1.2 无机粉体材料的制备及形貌控制 |
1.2.1 各类无机粉体材料对颗粒形貌的一般要求 |
1.2.2 无机粉体材料的制备及粉体形貌控制 |
1.2.3 粉体材料的后处理 |
1.3 荧光材料粉体形貌的控制 |
1.3.1 实际应用对荧光材料粉体形貌的要求 |
1.3.2 荧光材料粉体形貌控制的一些研究结果 |
1.4 纳米颗粒荧光材料的制备 |
1.5 我们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
1.5.1 我们的一些 |
1.5.2 本文中我们所作的一些工作 |
第二章 样品的合成与表征 |
2.1 试剂纯度及其规格 |
2.2 样品的制备 |
2.2.1 高温固相法 |
2.2.2 Y_3A_(15)O_(12):Tb~(3+)荧光粉的Sol-gel制备 |
2.2.3 Y_2SiO_5:Ce~(3+)荧光粉的Sol-gel制备 |
2.2.4 无定形Y_3Al_5O_(12):RE粉体的Sol-gel制备 |
2.2.5 Y_3Al_5O_(12):Tb~(3+)荧光粉的包 |
2.3 样品的表征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 |
2.3.2 粒度分布 |
2.3.3 荧光光谱 |
2.3.4 阴极射线光谱 |
2.3.5 红外光谱 |
2.3.6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元素分析 |
2.3.7 透射电镜及元素分析 |
2.3.8 BET的测量 |
第三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Y_3Al_5O_(12):Tb~(3+)荧光粉颗粒生长过程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荧光粉颗粒的生长过程 |
3.2.1 物相分析 |
3.2.2 电子显微镜(SEM和TEM)下观察的Y_3Al_5O_(12):Tb~(3+)颗粒生长的过程 |
3.2.3 粒度的测量 |
3.2.4 BET比表面积的测量 |
3.2.5 荧光性能的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无定形荧光粉1.4Y_2O_3·2.5Al_2O_3·0.1Tb_2O_3体系荧光特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无定形荧光粉的性质表征 |
4.2.1 分析1.4Y_2O_3·2.5Al_2O_3·0.1Tb_2O_3的物相变化 |
4.2.2 发射光谱的分析 |
4.2.3 激发光谱的分析 |
4.2.4 焙烧温度对光致发光(PL)强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Y_3Al_5O_(12):Tb~(3+)颗粒氧化物的包覆 |
5.1 引言 |
5.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5.2.1 分析物相变化 |
5.2.2 分析包覆条件对荧光粉粒径和粒度分布的影响 |
5.2.3 包覆样品的SEM和TEM的电镜观察 |
5.2.4 包覆荧光粉样品的发光性能 |
5.2.5 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溶胶-凝胶法制备Y_2SiO_5:Ce~(3+)荧光粉颗粒生长过程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荧光粉颗粒的生长过程 |
6.2.1 物相分析 |
6.2.2 颗粒的元素分布 |
6.2.3 Y_2SiO_5:Ce~(3+)的颗粒生长过程 |
6.2.4 Y_2SiO_5:Ce~(3+)颗粒粒径及分布的测量 |
6.2.5 Y_2SiO_5:Ce~(3+)样品发光性质的测量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专利及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图表索引 |
致谢 |
(4)化学沉淀法制备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 论 |
1.1研究背景 |
1.2 介孔纳米二氧化钛材料制备及发展评述 |
1.2.1 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 |
1.2.2 介孔纳米二氧化钛制备研究现状评述 |
1.2.2.1 表面活性剂模板 Sol-Gel 法制备介孔 Ti02 |
1.2.2.2 非表面活性剂模板Sol-Gel法合成介孔 |
1.2.2.3 非模板法合成介孔 Ti02 |
1.2.2.4 改进的 Sol-Gel 法 |
1.3 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沉淀法制备及发展状况 |
1.3.1 纳米粒子及其特性 |
1.3.2 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化学沉淀法合成 |
1.3.2.1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 |
1.3.2.2 水解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 |
1.3.2.3 胶体化学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 |
1.3.2.4共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粉体 |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1.5 本论文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 |
1.7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1.8 主要技术路线设计 |
第二章.介孔纳米二氧化钛制备理论 |
2.1 沉淀法纳米微粉制备理论 |
2.1.1 液相中生成固相颗粒的机理研究 |
2.1.1.1 成核过程 |
2.1.1.2 颗粒的同步生长 |
2.1.1.3 微粒的聚结 |
2.1.1.3.1 微粒的聚结的基本过程 |
2.1.1.3.2 微粒的聚结的模型 |
2.1.1.4 微粒的团聚 |
2.1.1.4.1 团聚的基本过程 |
2.1.1.4.1.1 液相中的团聚 |
2.1.1.4.1.2 干燥阶段的团聚 |
2.1.1.4.2 团聚模型 |
2.1.1.4.3 湿凝胶的处理和固—液分离过程中的团聚 |
2.1.1.4.4 粉料煅烧时的团聚 |
2.1.2 分散机制 |
2.1.3 沉淀 TiO_2·nH2O 的形成条件和 TiO_2晶形的改变 |
2.2 介孔材料的合成 |
2.2.1 介孔材料合成机理 |
2.2.1.1 液晶模板机理 |
2.2.1.2 棒状自组装模型 |
2.2.1.3 电荷匹配机理 |
2.2.1.4 静电作用模型 |
2.2.1.5 层状折皱模型 |
2.2.2 介孔分子筛的合成 |
2.2.3 介孔材料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 |
2.3.小 结 |
第三章 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制备与机理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过程 |
3.1.1.1 原料与设备 |
3.1.1.2 制备 |
3.1.1.3 样品分析表征 |
3.2. 研究结果和讨论 |
3.2.1 介孔晶型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制备的正交实验 |
3.2.2 极差的计算和最优方案的选择 |
3.2.3 模板剂的选择和加入量的确定 |
3.2.4 煅烧强度的影响 |
3.2.5 其他因素的影响 |
3.3 产品性能表征 |
3.3.1 比表面积孔性能测试 |
3.3.2 XRD 分析 |
3.3.3 原子力显微镜、场发射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3.4 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的催化活性 |
3.5 介孔形成机理分析 |
3.5.1 液相中介孔材料的形成机理 |
3.5.2 固相反应机理分析 |
3.5.3 其他因素的影响 |
3.6 结论 |
第四章.锐钛型纳米 TiO_2粉体的分散性研究 |
4.1、实验部分 |
4.1.1 仪器与试剂 |
4.1.2 样品制备 |
4.1.3 ζ电位及粒度的测试 |
4.2 实验结果讨论 |
4.2.1 不作预处理样品的粒度分布图和ζ电位 |
4.2.2 超声波法对纳米 TiO_2分散性和电位的影响 |
4.2.3 分散剂种类和用量对纳米 TiO_2分散效果及ζ电位的影响 |
4.2.3.1 水体系中分散剂用量对纳米TiO_2分散效果及ζ电位的影响 |
4.2.3.2 非水体系中分散剂用量对纳米TiO_2分散效果及ζ电位的影响 |
4.2.4 pH 对纳米 TiO_2分散体系ζ电位的影响 |
4.2.5 纳米TiO_2的TEM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中试研究 |
5.1. 主要试验原材料选择 |
5.2 小试阶段最佳工艺参数 |
5.3 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制备中试工艺流程设计 |
5.3.1 小试阶段制备流程 |
5.3.2 中试工艺流程[ |
5.4. 百公斤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中试放大试验 |
5.4.1 预期产品质量指标 |
5.4.2 原料准备 |
5.4.3 扩试工厂操作规程 |
5.4.4 扩试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
5.5 产品性能测试 |
5.5.1 测试仪器 |
5.5.2 材料分析测试 |
5.5.2.1 XRD 分析 |
5.5.2.2 粉体微观结构分析 |
5.5.2.3 孔结构测试 |
5.6 结果分析 |
5.6.1 扩试与小试产品性能比较及工程因素分析 |
5.6.2 经济技术分析 |
5.7 三废的处理 |
5.8 结 论 |
第六章 结 论 |
6.1 本文的有益探索 |
6.2 本研究取得的成绩 |
6.3 今后本课题的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6)纤维素/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复合材料 |
1.2 纳米材料及其特性 |
1.2.1 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 |
1.2.2 纳米材料的小尺寸效应 |
1.2.3 纳米材料的量子尺寸效应 |
1.3 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1.3.1 溶胶-凝胶法 |
1.3.2 插层法 |
1.3.3 原位聚合法 |
1.3.4 共混法 |
1.3.5 其它制备方法 |
1.4 纳米粒子对聚合物的作用机理 |
1.5 纳米粒子的分散原理与技术 |
1.5.1 纳米粒子的分散原理 |
1.5.2 纳米粒子的分散技术 |
1.6 聚合物/纳米SiO_2复合材料 |
1.6.1 纳米SiO_2的性能 |
1.6.2 纳米SiO_2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
1.6.3 纳米SiO_2的分散研究 |
1.7 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状况 |
1.8 纳米材料的表征方法 |
1.9 纤维素 |
1.10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再生纤维素/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1.1 纳米SiO_2粉末 |
2.1.2 硅酸钠 |
2.1.3 纤维素再生过程 |
2.1.4 实验机理 |
2.2 实验部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再生纤维素/SiO_2纳米复合材料结构表征 |
2.3.2 力学性能分析 |
2.3.3 热分析 |
2.3.4 纳米SiO_2的分散研究 |
2.4 结论 |
第三章 NMMO法制备纤维素/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纤维素膜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 |
3.3.2 纳米SiO_2与纤维素之间的作用 |
3.3.3 纳米SiO_2在纤维素中的形态 |
3.3.4 纳米SiO_2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四章 NaOH/尿素水溶液制备纤维素/S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纤维素复合膜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 |
4.3.2 红外光谱分析 |
4.3.2 透射电镜分析 |
4.4 结论 |
第五章 再生纤维素/纳米SiO_2复合体系阻燃性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实验结果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稀土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性质和应用 |
1.1 纳米复合材料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
1.2 纳米复合材料的分类 |
1.3 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特点 |
1.4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5 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 |
1.6 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原理 |
参考文献: |
本论文的设想与目的 |
第二章 正交法选择纳米晶的制备条件以及纳米晶的催化性能研究 |
2.1 RE_2NiO_4(RE=Eu,Nd,La,Ce)纳米晶的制备条件的选择及表征 |
2.1.1 实验部分 |
2.1.1.1 试剂 |
2.1.1.2 仪器 |
2.1.1.3 RE_2NiO_4纳米晶的制备 |
2.1.1.4 条件的选择 |
2.1.2 结果与讨论 |
2.1.2.1 X射线衍射分析 |
2.1.2.2 透射电镜分析 |
2.1.2.3 扫描电镜分析 |
2.1.2.4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2.1.3 结论 |
2.2 具有催化活性的EuTiNiO_4Cl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制备条件的正交选择 |
2.2.1 实验部分 |
2.2.1.1 试剂及仪器 |
2.2.1.2 条件的选择 |
2.2.1.3 EuTiNiO_4Cl纳米晶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2.1 X射线衍射分析 |
2.2.2.2 透射电镜分析 |
2.2.2.3 扫描电镜分析 |
2.2.2.4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2.2.2.5 催化性能研究 |
2.2.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硬脂酸法制备稀土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
3.1 稀土掺杂CuO纳米粉末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3.1.1 实验部分 |
3.1.1.1 试剂及仪器 |
3.1.1.2 稀土掺杂CuO纳米粉末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3.1.2 结果与讨论 |
3.1.2.1 X-射线分析 |
3.1.2.2 TEM分析 |
3.1.2.3 SEM分析 |
3.1.3.4 AFM分析 |
3.1.3.5 红外光谱分析 |
3.1.2.6 TG-DTA分析 |
3.1.2.7 催化性能研究 |
参考文献: |
3.2 稀土掺杂CuO及NiO纳米粉末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
3.2.1 前言 |
3.2.2 实验部分 |
3.2.2.1 稀土掺杂CuO及NiO纳米粉末的合成以及其催化活性实验 |
3.2.2.2 稀土掺杂CuO及NiO纳米粉末的表征 |
3.2.3.结果与讨论 |
3.2.3.1 XRD分析 |
3.2.3.2 TEM分析 |
3.2.3.3 SEM分析 |
3.2.3.4 AFM分析 |
3.2.3.5 IR分析 |
3.2.3.6 TG-DTA分析 |
3.2.3.7 催化性能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稀土有机复合材料的制备 |
4.1 原位聚合法制备层状多孔PMA/Eu_2O_3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形貌特征 |
4.1.1.前言 |
4.1.2 实验部分 |
4.1.2.1 试剂 |
4.1.2.2 聚丙烯酸甲酯/Eu_2O_3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
4.1.2.3 表征 |
4.1.3 结果与讨论 |
4.1.3.1 原子力显微镜结果分析 |
4.1.3.2 XRD分析 |
4.1.3.3 SEM分析 |
4.1.3.4 TEM分析 |
4.1.3.5 IR分析 |
4.1.3.6 TG-DTA分析 |
4.1.4 结论 |
参考文献: |
4.2 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Eu_2O_3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形貌特征 |
4.2.1 实验部分 |
4.2.1.1 试剂 |
4.2.1.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EH_2O_3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
4.2.1.3 表征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2.1 XRD分析 |
4.2.2.2 TEM分析 |
4.2.2.3 SEM分析 |
4.2.2.4 AFM分析 |
4.2.2.5 IR分析 |
4.2.2.6 TG-DTA分析 |
4.2.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稀土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药品 |
5.2.2 仪器 |
5.2.3 纳米材料的制备 |
5.2.4 掺杂碳的稀土纳米材料的制备 |
5.2.5 加NaBH_4的掺杂碳了的稀土纳米材料的制备 |
5.2.6 样品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XRD分析 |
5.3.2 TEM分析 |
5.4 结论 |
第六章 稀土复合纳米材料的形貌比较研究 |
6.1 前言 |
6.2 稀土元素复合其他材料的能力研究 |
6.2.1 稀土复合物稳定性的一般规律 |
6.2.2 稀土配合物与d区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比较 |
6.3 稀土无机的复合材料研究 |
6.3.1 稀土与无机配体生成的配合物 |
6.3.2 稀土无机复合纳米材料的形貌研究 |
6.4 稀土有机复合材料研究 |
6.4.1 稀土有机配合物 |
6.4.2 稀土有机复合纳米材料的形貌研究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广西新型矿物材料发展方向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新型矿物材料的发展概况 |
2 广西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 |
3 工艺矿物学研究 |
4 广西新型矿物材料的开发方向 |
4.1 发展超细改性粉体矿物材料深加工产业 |
4.2 开发新型高效环保矿物材料, 发展环保制品产业 |
4.3 发展节能保温功能性矿物材料 |
4.4 发展高技术陶瓷材料 |
4.5 开发人工合成矿物晶体材料, 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 |
5 结语 |
(9)可控缓释沉淀-热分解法制备超细氧化镍粉末的粒度与形貌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评述 |
1.1 超细氧化镍粉末的特性与用途 |
1.1.1 引言 |
1.1.2 超细粉末的特性 |
1.1.3 超细氧化镍粉末的特性与用途 |
1.2 超细氧化镍粉末制备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1 引言 |
1.2.2 超细氧化镍粉末制备研究现状 |
1.3 湿法制粉过程中粒子粒度和形貌控制的基础理论 |
1.3.1 控制粒子粒度和形貌的意义及其复杂性 |
1.3.2 粒子粒度及其分布控制的基础理论 |
1.3.3 粒子形貌控制的基础理论 |
1.4 湿法沉淀粒子粒度与形貌控制方法 |
1.4.1 可控缓释沉淀过程的特点 |
1.4.2 均匀沉淀法 |
1.4.3 相转变法 |
1.4.4 模板控制生长法 |
1.5 湿法制粉过程中粒度和形貌控制的研究动向 |
1.5.1 引言 |
1.5.2 工程放大 |
1.5.3 表面改性 |
1.5.4 分级 |
1.6 本研究的基本设想 |
第二章 尿素均匀体系中沉淀粒子粒度与形貌的控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单分散沉淀粒子制备体系的设计原理 |
2.3 尿素水解反应的特点 |
2.4 均匀沉淀法制备单分散镍化合物粒子 |
2.4.1 实验步骤 |
2.4.2 实验结果 |
2.5 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
2.5.1 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的原理及特点 |
2.5.2 最优判别平面方法(ODP) |
2.5.3 ODP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的结果与分析及工艺设计 |
2.6 镍化合物粒子的生长特点及其粒度与形貌的控制机理 |
2.6.1 镍化合物粒子成核与生长过程机理分析 |
2.6.2 反应条件对粒度和形貌的影响机制 |
2.7 小结 |
第三章 碳酸盐体系中沉淀粒子粒度与形貌的控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Ni(Ⅱ)-NH_3-CO_3~(2-)-H_2O体系热力学平衡分析 |
3.2.1 lg[Ni]_T-pH图的计算方法原理 |
3.2.2 计算数学模型 |
3.2.3 Ni(Ⅱ)-NH_3-CO_3~(2-)-H_2O热力学平衡体系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3.3 碳酸盐沉淀反应实验研究 |
3.3.1 实验原料 |
3.3.2 沉淀实验方案与步骤 |
3.3.3 分析与检测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直接沉淀制备粉末时的实验现象 |
3.4.2 直接沉淀所得粉末的粒度和微观形貌特征 |
3.4.3 粒度分布“自保”现象的成因 |
3.4.4 配合一沉淀所得粉末的形貌与粒度分布特征 |
3.4.5 直接沉淀与配合沉淀所得粉末的结构与成分特征比较 |
3.4.6 不同形貌沉淀粒子的长大机制探讨 |
3.5 小结 |
第四章 草酸盐体系中沉淀粒子粒度与形貌的控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Ni(Ⅱ)-NH_3-C_2O_4~(2-)-H_2O体系热力学平衡分析 |
4.3 草酸镍粒子沉淀制备实验 |
4.3.1 原料与装置 |
4.3.2 实验方法 |
4.3.3 分析检测 |
4.4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与讨论 |
4.4.1 各种反应条件影响下沉淀粒子的粒度和形貌特征 |
4.4.2 沉淀粉末的物相结构与化学成分特征比较 |
4.5 草酸盐体系中沉淀粒子的生长特点及其粒度与形貌的控制机制 |
4.5.1 草酸镍沉淀粒子的生长特点 |
4.5.2 反应条件对粒子粒度与形貌的影响行为 |
4.6 小结 |
第五章 镍化合物粉末共沸蒸馏脱水干燥的改进研究 |
5.1 粉末干燥过程中硬团聚的成因与脱水新方法 |
5.2 实验研究 |
5.2.1 样品制备 |
5.2.2 性能检测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实验过程现象及粉末的宏观特征 |
5.3.2 粉末的微观形貌特征 |
5.3.3 XRD与IR分析 |
5.3.4 孔结构特征 |
5.4 改进方法脱水与防团聚机理分析 |
5.4.1 乙醇置代水分子的脱水防团聚机理分析 |
5.4.2 正丁醇共沸蒸馏脱水防团聚机理分析 |
5.4.3 乙醇沸煮与正丁醇沸煮脱水机理的异同与效果优劣比较 |
5.5 小结 |
第六章 热分解对镍化合物粉末粒度和形貌的影响研究 |
6.1 引言 |
6.2 分形几何理论及粉末粒度和孔隙度的分形结构表征 |
6.2.1 分形几何理论简介 |
6.2.2 粉末粒度分维数的确定 |
6.2.3 粉末孔隙度分维数的确定 |
6.2.4 粉末分形维数的物理意义 |
6.3 热分解实验过程 |
6.3.1 原料与设备 |
6.3.2 热分解实验步骤 |
6.3.3 粉末性能表征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热分解对粉末形貌特征的影响 |
6.4.2 热分解对粉末的物相成分的影响 |
6.4.3 三种沉淀体系下所得粉术热分解后的粒度及分布变化特征 |
6.4.4 置种沉淀体系所得粉末热分解后的孔隙度及分布特征 |
6.5 热分解对粉术结构和粒子形貌特征的影响机制综合分析 |
6.6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La2NiO4系类钙钛矿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氧敏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溶胶-凝胶技术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
1.3 汽车发动机的排放控制与氧传感器 |
1.4 课题的提出及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实验方案与研究方法 |
2.1 原料 |
2.2 薄膜合成工艺 |
2.3 配方设计 |
2.4 性能测试和分析方法 |
第三章 La_2NiO_4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 |
3.1 前言 |
3.2 络合剂的在络合物溶胶-凝胶法中的作用 |
3.3 络合剂与薄膜形貌 |
3.4 乙二醇交联剂在络合物溶胶凝胶法中的作用 |
3.5 成膜次数与薄膜形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a_2NiO_4薄膜制备工艺和结构的研究 |
4.1 实验过程 |
4.2 预烧温度的确定 |
4.3 烧成温度的确定 |
4.4 烧成气氛对La_2NiO_4相形成的影响 |
4.5 La_2NiO_4薄膜的结构与稳定特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a_2NiO_4薄膜氧敏性能的研究 |
5.1 汽车用空燃比氧传感器材料的性能指标 |
5.2 La_2NiO_(4+)薄膜的电阻温度特性 |
5.3 La_2NiO_4薄膜的氧敏特性 |
5.4 La_2NiO_4薄膜的氧敏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A位掺杂对La_2NiO_4薄膜性能的影响 |
6.1 La_(2-x)Sr_xNiO_4薄膜的物相结构 |
6.2 La_(2-x)Sr_xNiO_4薄膜显微结构 |
6.3 Sr掺杂对阻温特性的影响 |
6.4 LaSrNiO_4薄膜的氧敏特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La_2NiO_4薄膜B位的掺杂改性 |
7.1 Fe、Co、Mn、Cr合成A_2BO_4相的考察 |
7.2 Fe掺杂对La_2NiO_4薄膜性能的影响 |
7.3 Li的掺杂对La_2NiO_4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超细无机粉体材料应用大有可为(论文参考文献)
- [1]铝基SiC微波敏化剂协同强化粪便灰化的应用研究[D]. 孙冉.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2]荧光材料粉体颗粒形貌的控制[D]. 李秀娟. 兰州大学, 2008(12)
- [3]煤炭资源类填充剂在橡胶中的应用进展[J]. 张辉闪,陈玉坤,贾德民,陈克复. 弹性体, 2007(02)
- [4]化学沉淀法制备锐钛型介孔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研究[D]. 戴亚堂. 四川大学, 2006(03)
- [5]碳酸钙在塑料薄膜中的应用[J]. 刘英俊.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06(01)
- [6]纤维素/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D]. 高丽君. 青岛大学, 2005(06)
- [7]稀土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 王坤杰. 西北师范大学, 2005(05)
- [8]广西新型矿物材料发展方向初探[J]. 李艺. 矿产与地质, 2004(01)
- [9]可控缓释沉淀-热分解法制备超细氧化镍粉末的粒度与形貌控制研究[D]. 黄凯. 中南大学, 2003(04)
- [10]La2NiO4系类钙钛矿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氧敏特性的研究[D]. 李晓雷. 天津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