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阳光

文学阳光

一、文学的阳光灿烂时(论文文献综述)

虹影[1](2021)在《女性的河流——虹影词典40则》文中研究表明私生女在我出生长大的重庆长江南岸贫民窟,要找一本文学书是很难的,自身的家庭背景,不仅在外在家都觉得很自卑,加上私生女这个身份,所有的人都知道,除我之外。那些人对我和母亲看不起。当时没有其他路可以走。如果在原地方生活,就得承受一辈子的耻辱,只能随便嫁一个男人生孩子,跟这儿的人一样生活。绝不要这样的生活,必须改变,我决定离家出走,成为一个作家。

高兴[2](2020)在《公共文化空间的空间媒介化传播实践探析 ——以武汉昙华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学界“空间转向”思潮的兴起,“空间”这一传播维度在传播学界的重要意义也逐渐被挖掘和再现,空间逐渐由一种无意义的空洞容器转变为了主动的、可沟通的传播媒介。在空间媒介化的视角下,实体空间构成了传播框架中的重要面向,其本身作为一种媒介,对于社会意义的生发、社会关系和互动行为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生态发展的持续稳步推进,近年以来,提升文化事业服务和质量,推动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已成为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在此意义上,本文将重点落在都市文化背景下的公共文化空间上,依托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和“空间媒介化”相关理论,探讨公共文化空间作为一种空间媒介的传播实践,以期挖掘空间媒介化是如何完成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文化意义生产和构建的,同时又是如何通过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传播互动,实现其空间的媒介化传播建构并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历史文化街区兼具空间性、时间性和文化性,是城市中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武汉市着名历史文化街区——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结合田野调查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将其从公共文化空间的角度切入,在空间媒介化的建构视角下,依托“第三空间”理论,完成对昙华林实体空间、想象空间以及实践空间的传播实践考察。首先,本文从实体空间角度出发,从场景要素和符号要素两方面考察空间的具体形象和物质属性;其次,关注功能性媒介所构成的虚拟空间传播实践,本文从报刊媒体、新媒体以及自媒体平台进行整理,探讨其生成的纸上空间、荧屏空间及掌上新媒体空间是如何形塑空间想象与认同的;最后,研究视角转向包含感知、构想和实际的第三空间,从场所化的空间、互动化的空间以及空间改造实践三个层面对空间中的实践形式和实践关系进行考察,以总结其空间中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是如何产生空间和文化意义的。综上,研究发现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从实体空间、虚拟空间以及具有“他者”意义的第三空间这三个维度,共同完成了实体空间作为媒介的传播实践以及其符号意义和文化意义的生产。从空间媒介化的角度考察城市中的公共文化空间,既是对空间与传播互动关系探讨的一种有益尝试,同时带来理解公共文化空间的新的启发,从而更好地挖掘其作为城市文化符号的传播实践和精神引导作用,对于城市文化的建设和推动有着重要的指引意义。

张媛[3](2019)在《读美情·品美境·悟美象·传美韵》文中指出无限蒹葭意,殷勤对此途。回首来时路,心潮多起伏。《蒹葭》一课的教学,我注重以诵读感悟推进深入探究,着力调动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读出美情,品出美境,感悟美象,传承美韵。一、基于文学价值的教学内容确定文本素读永远是备课的起点。备课时,我反复诵读,力求自得之悟。"秋水蒹葭"是河汊密布的岸边随风摇曳的芦苇,是朦胧晨曦里悠悠荡起的波光,是旭日初升时尚未干透的露珠,是阳光灿烂时被照得

张桢[4](2019)在《情感因素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试论莫奈油画作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克劳德.莫奈是法国杰出的印象派画家,他是印象派的代表画家,他是一位真正的印象追求者,同时他也被后人称之为“印象派之父”。莫奈对光色有着执着的情感。在莫奈还是孩童时期他就开始接触画画,画过木炭画、漫画再到后来的油画创作。在他的艺术生涯之中,启蒙老师布丹开启了他户外写生的第一步,莫奈也被自然界中的光色所深深吸引,之后在莫奈一步一步的艺术成长之中,他逐渐意识到并肯定自己内心追求的光色印象,而且一直坚持不懈的执着追求直到生命的终结。莫奈是一位热爱生活的画家。首先莫奈对他的妻子卡美伊有着真挚的情感。从卡美伊在画室给他当写生模特起到恋爱结婚直到生命的终结,他用画笔记录了卡美伊的种种样子,也记录卡美伊的瞬间美好,同时也用画笔记录了她去世前的弥留之际。莫奈作品中绝大部分都是风景写生,在少有的人物油画中,卡美伊几乎占据了全部。再者莫奈也是一个热爱国家的画家。在举国同庆的时候莫奈也会一同沐浴着喜悦记录街道热闹的场景。莫奈是水有着特殊的情感。从小生活在海边,让他与水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在以后的创作之中水成为他必不可少的表现题材。不论是早期的作品还是晚年的巨作《睡莲》都有水的精妙光色表现。因此在本文中我将从莫奈作品中的情感角度出发,探究情感因素带给莫奈创作的影响,研究莫奈作品中的情感表现。

黄勇军[5](2018)在《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史上,影视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为我国影视剧的创作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影视文学增添了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创作样式;它既是影视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当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影视小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研究者总结其创作成就,关注其在影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梳理其发展演变脉络,探讨其创作规律。因此,开展对影视小说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对于梳理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再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完整面貌;对于拓展影视史的研究范围,总结影视创作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启迪和促进当前影视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电影小说是电影和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文学与电影的双重属性,既是电影文学的重要样式,也是小说艺术的全新品类。电视小说是对电视剧或电视剧本进行文字改编和再度创作而形成的小说,它的创作模式、文体形态、本质属性等都与电影小说相似。影视小说则是为了言说的便利而对电影小说和电视小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简称。鉴定是否为影视小说应坚持两大基本准则:一是在创作依据上必须是根据电影/电视剧本或影像文本进行的改编与再创作,二是在创作时间上必须是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或摄制完成之后。只有如此才能正本清源,廓清影视小说认知上存在的误区,为维护影视小说文体形态的纯正性与独立性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现代电影小说的生成与发展和中国现代电影以及现代小说的生成与发展紧密相连。1910年代初以周瘦鹃等为代表根据外国电影改编的“影戏小说”为我国早期电影小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而根据中国本土电影改编的电影小说的早期形态电影本事以及“影戏小说”则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才开始出现。1930年代以后电影小说成为“文学新品种”并得到文学界的承认,1940年代中后期电影小说更进一步成熟并开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解放后电影小说进入了缓慢的发展阶段,“十七年”电影小说在多重挤压下犹如戴着沉重枷锁的“舞者”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艺术形成的“辉煌”与“惨淡”的“舞台”上艰难“起舞”曲折前行。新时期电影小说则出现了缓慢而艰难的复苏,但并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创作局面。1990年代以后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影像文本的电影和纸质文本的文学二者双向“合谋”的共同诱导与塑造下,这一时期的电影小说呈现出了全新的、别样的风格与特色,并推动电影小说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由于我国电视剧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电视小说的诞生比电影小说晚近七十年,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蹒跚来迟。电视小说经历了1980年代的短暂沉寂后在九十年代迅速崛起,并由1990年代及以前的创作者文体意识懵懂、艺术水准粗陋、市场接受程度低下而逐渐走向21世纪以后的文体创作自觉、运作模式娴熟、优秀佳作叠现的成熟与繁荣阶段。电视小说以及电影小说也在新世纪逐渐取代影视文学剧本成为影视文学的“最重要类型”。在厘清电影小说与电视小说演化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并由此建立影视小说系统的生长谱系基础之上,从文体的角度深入影视小说内部探讨其文体建构的策略及其特色可以发现,影视小说既广泛借鉴了影像叙事的技巧,又充分发挥小说艺术的优长,将影像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也因此成为影视对文学影响最为典型的代表,成为影视与文学联姻产生的“宁馨儿”。影视小说是蕴含影视基因最为丰沛、受到影视影响最为深刻、借鉴影视艺术形式最为多样、运用其相关技法最为成熟的小说文本形态。其中,被誉为“电影的灵魂”的蒙太奇作为电影最基本的镜头语言对影视小说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深远。此外,影视小说借鉴影视的空间结构形式和影像视听技巧,以时空的有意错落、重置、交叉、破碎等打破情节的逻辑性与连续性,以多重空间的叠合、并置、交错等摒弃传统单一的时间线性叙事模式,凸显共时性与现时性的“空间化”叙事效果,表现出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的艺术技巧与审美特征,成为现代小说空间化的“最突出的代表”,也是影视小说有别于其他小说所具有的独异性和规定性之一。文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从影视小说的外部生态场域来考察影视小说的生成与运作情况可以发现,以出版社为主体的传播媒介对影视小说的生成与发展有着枢纽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作为生产精神产品能动主体的出版社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为影视小说的繁荣既提供了重要保障又激发了不竭动力。同时,在影视小说生成链上的三大相关主体——作为影视剧生产制作主体的投资出品方、作为影视小说创作主体的改编创作者以及作为物化载体媒介主体的图书出版社中,改编创作者作为关键主体直接决定影视小说的艺术水准与市场价值,影视投资制作方则以其广泛的市场影响和强劲的资金实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三者在遵循影视剧生产规律、小说创作规律、图书出版规律“三大规律”基础上多方联动,互融共生,以各自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要素参与影视小说的创作生产与营销运作,推动影视小说在新世纪迅速发展并走向全面勃兴。

大海[6](2017)在《花间蝶》文中研究指明1我刚来广州时,我的广州朋友老炮,在乍暖还寒的春天穿着大裤衩人字拖,倚在阳光暖照汽笛声声的珠江边上,慢悠悠地给我介绍广州的四大酒吧街。他说,沿江路酒吧街有些潮流派头,珠江夜景好,交通也便利,是时尚青年聚集地,外来人员相对也多;环市路酒吧街小资味道重,老城建筑别具特色,有种花园式感觉,白领和外籍高管谈情说爱的多;白鹅潭酒吧街保留的芳村码头旧设备、大风车,还有几分异

柴彦超[7](2014)在《进击的羽泉:跑到另外一个故事里去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病人陈羽凡和诗人胡海泉如何铸就羽泉的15年?"荣誉等身"的羽泉又该何去何从?他们从不担忧,因为他们知道,"每一个巅峰,都是下一个起点"。从前,有一户穷极了的人家,家中只剩下一匹枣红马,一头瘸猪和一只瘦鸡。连日挨饿的夫妇先后杀了瘦鸡和瘸猪。枣红马呢?自然不会等着这样的结局,跑到另外一个故事里去了。在现状越来越复杂的流行音乐界,就有这么一匹双翼"枣红马",从一个故事里穿梭到另一个故事里,不断突破,寻找新的空间,一跃15年。对,这就是进击的羽泉。

顾家铭[8](2014)在《邝丽莎小说中的华人女性形象》文中研究表明邝丽莎有着浓厚的中国情结,是一个喜欢书写中国和华人女性的美国作家,因此在她笔下的华人女性身上有着中美两种文化意识的折射。由于邝丽莎有八分之一的华裔血统,因此一直以来学界都一边倒地将她划为华裔女作家之列,对她作品的研究也是从华裔作家的角度来进行。但笔者并不同意这个观点,甚至认为这种做法有些欠妥当。事实上这位华裔女作家不仅外型上红发碧眼,有着典型的白人外貌特征,而且这位华裔女作家不会半点中文,甚至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都不是很清晰系统,她关于中国方面的知识基本来自周末、假期跟随半混血的爷爷及纯白人血统、美国土生土长的奶奶在唐人街生活时耳闻目染的一些零散的接触和对生活于其中的华裔家族习俗的了解,这便导致了她对部分中国文化和民俗的一知半解甚至张冠李戴。再者,邝丽莎在自我文化身份认同上也倾向于美国,尽管她一再强调自己的华裔血统成分。因此笔者在做本文时将不再延用大家以往皆从的划分法,而是让她回归到美国作家之列,把她作为一个美国本土女作家来研究,故本文将从一个美国女作家的视角出发,对其作品里所塑造的华人女性“他者”进行分析解读。成长过程中经常置身于唐人街的华人生活氛围之中加上血液里的八分之一华裔血统,由此引发了她对中国上下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痴迷,所以她对中国文化传统存在一定的欣赏和认同,甚至在创作过程中亲赴实地考察取材,以期作品能呈现出最真实的逼真效果。在本文里,笔者将着重选取最能体现作者塑造华人女性形象特点的两部作品《雪花秘扇》和《上海女孩》作为主要示例文本,探讨邝丽莎笔下的华人女性形象的特质,并分析其创作中“他者”视域形成的原因。本文将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及国内外对邝丽莎作品的研究现状,并适当地对本文所用理论——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一个概括的介绍。在第二部分中本文将全面细致地剖析邝丽莎作品中的华人女性形象的特征,并从文本中找寻证据对笔者的观点加以支撑。第三部分本文将对邝丽莎塑造华人女性形象的“他者”视域的形成进行探讨,剖析她独特的“他者”视域产生的原因。最后第四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笔者的观点。

管晓莉[9](2013)在《“经典化写作”向“市场化写作”的“历史蜕变” ——2000-2010:长篇小说的“新10年调适”》文中认为1993年,中国当代文学被快速地卷入了市场化经济大潮之中。由贾平凹的《废都》的出版以及其所引发的“《废都》现象”开始,直到90年代末,整个文坛走出来一条与之前不一样的道路,中国当代文学告别了以往的“经典化”写作,逐步走上了“市场化”之路。这种文学创作趋势不断延伸,到了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已经完全走入市场化运行的轨道。本文从文学赖以生存的媒介变化的角度出发,对文学进入21世纪最初10年的文学现象进行解读,以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并且产量颇高的叙事文体——长篇小说为例,从搜集整理的《2000-2010年中国当代长篇小说书目》中的一万七千多部作品进行分类统计分析,重点探析当代文学发展到21世纪,特别是已经过去的10年间,文学的存在方式、生产方式、传播消费方式等较之20世纪所发生的转变及其态势,努力对新世纪以来近10年中国文坛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作出近于客观公允的判断,以期对今后学术的研究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共分为五部分,对新世纪初10年长篇小说现状做了分析,认为文学进入了21世纪,走出了由“经典化写作”向“市场化写作”转变的历史性蜕变过程。第一部分:“新10年”文学发展的“历史前提”。对新世纪初文学的生成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生成环境进行描述。主要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末期就已经出现的、有异于新时期文学的一些变化进行简要分析。首先对于20世纪以来文学一直处于社会的中心地位的情况进行回顾,并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文学“边缘化”现象、“长篇小说创作热”以及“个人化写作”现象分析描述。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的文学发展情状表明,文学已经脱离原有的“轨迹”,开始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第二部分:“新10年”长篇小说的四个重要变化。从新世纪初10年的长篇小说书目统计数据出发,结合当代文学发展的一般情况,总结出文学发展至这一时期,文学与以往不同的四个重要变化。经过对所统计的《2000-2010年中国当代长篇小说书目》进行分类研究,认为新世纪初10年中的长篇小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数量的变化。据不完全统计,10年间,长篇小说作品数量计17363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最高峰。二是题材变化方面,超现实倾向强烈,娱乐化特点鲜明。小说内容从对公众题材的宏大叙事,转向个人题材的小我表现的趋势,特别是玄幻、悬疑类纯娱乐化题材增多。三是写作群体的变化。该时期是现代文学史以来,作者群体最为多元的一个历史时段。而且,作者群的“低龄化”鲜明,“中学生写作”现象出现。四是媒介影响下的文本形式变化更为多元化。随着电子数字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介的出现,这一时期,出现了异彩纷呈的文本样式,如电影小说、电视小说、摄影小说、网络小说、手机(短信)小说、图说形态的小说等等。第三部分:“新10年”长篇小说的内部成因:文学观念的嬗变与调适。从文学自身方面分析造成新世纪初10年文学发展变化的原因。我国自古以来的“文以载道”文学观念,体现出强烈的主流政治意识和功利性。从199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10年,文学观念有了新的变化,平民化、庸常化和娱乐性更为鲜明。从近10年来国内几种大型文学奖项中的的获奖长篇小说书目入手,探究新世纪以来,传统文学观念对新世纪文学市场化的逐步接受,并渐渐向其靠拢甚至与之融合。第四部分:“新10年”长篇小说的外部成因:生产方式的转型与变化。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条件下,促成了多种新媒介的生成和变化,给新世纪初文学的生产机制带来的变化。结合统计数据,从四个方面分析生产方式的转型与变化等外部因素造成的新世纪初长篇小说的种种变化。一是传媒方式嬗变促成文学存在形态多样化;二是传媒变化促使文学走向市场化与产业化;三是新媒介带来的创作主体的泛化;四是全民文化素质的提升以及“快餐式消费”带来的阅读变化。新世纪初长篇小说,政治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文学市场化特征明显增强,出版商、经销商、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参与程度甚至比作者还要多。第五部分:“新10年”长篇小说反思与新世纪文学的发展。新世纪前后长篇小说的种种变化与文学观念不断调适情况,让我们感受到新世纪文学的快速发展态势,但是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引人反思,如类型化导致的题材内容重复,盗版、盗用名家署名现象泛滥,小说发展的区域性不均衡现象等等。展望新世纪文学,随着政府主导之文化市场监管体系的完善,社会各阶层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的增强,科技管理手段的加强与改进,长篇小说将获得更为理想的发展空间。贴近民众日常生活,更加平民化、生活化为特色的文学作品,将是新世纪文学发展的趋势性方向。

杜雪琴[10](2013)在《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挪威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在世界戏剧史上拥有卓越地位,对同时代以及后世作家与理论家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为中心,综合运用其他批评方法,对其剧作中建构的地理空间进行详细解读与深入剖析。易卜生戏剧作品中以丰富多彩的地理意象为基础,建构了多重的地理空间,呈现了独立而完整的地理图式,它们与作品主题思想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审美理想的传达等具有重要的关系。本文以易卜生戏剧作品里地理空间建构为探讨对象,深入挖掘出其深层底蕴,并注意上升到一种哲学、宗教与美学等的高度进行理论观照,从而概括与揭示其在戏剧作品中存在的意义,以及剧作家所具有的审美理想与审美意识。作为世界现代戏剧开端的易卜生及其戏剧作品,在北欧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在挪威独特的文化语境制约下,呈现出独立而深厚的诗学品格:其剧作中多种地理意象的生成、多重地理空间的建构以及与此相应的多种多样的艺术呈现,显示了文学与地理天然生成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所体现的作家对人类情感的哲学思考、对人类命运的宗教把握、对人类伦理的深度探索,显示了作家与地理之间的重大关系;在此基础上所体现的地理要素与作品的艺术传达以及艺术形式、艺术风格之间的直接对应关系,说明了戏剧以及其他文学作品的美学追求与地理之间的天然联系。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品质的多重维度。论文由九个部分构成:引论、正文七章、结语。引论:本文以三个方面作为展开论述的基础:一是以国内外关于易卜生及其作品的研究资料作为基础,从历时角度对国内外易卜生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比较的视野回顾了国外的易卜生研究,发现从地理空间角度研究其剧作才刚刚起步,而以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为中心,重新探讨易卜生及其戏剧作品,是一个全新的学术领域;二是以易卜生剧作中存在的丰富地理因素作为基础,揭示剧作家运用多元形式进行的艺术表现,易卜生之所以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是因为其剧作中具有深厚的现代性,存在可以不断解读的多重代码,而这与其中的地理因素关系密切:多种多样的地理意象、多重类型的地理空间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立的艺术图式,往往成为其多重代码的重要内容;三是以文学地理学批评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易卜生戏剧进行系统解读,此种批评方法的采用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地理意象”、“地理空间”、“地理基因”、“地理图式”、“地理诗学”等核心概念具有独立的意义,可以让我们对其戏剧作品的研究上升到一种全新的理论高度。第一章:“以南方与北方为框架的地理空间建构”。“南方”与“北方”是易卜生戏剧作品地理坐标的基点,南北连接的直线成为地理空间的中心线,以南方与北方为框架的地理空间建构,是其他多重地理空间产生的基础。其一,“南方”与“北方”地貌特征各不相同:“南方”以“海滨”为标志、“北方”以“高山”为标志;南、北两重地理空间既相互连通,又各自独立。其二,南、北两重地理空间彰显了易卜生的两种精神形态:一是阳光而快乐,一是浓雾而阴霾,同时体现了他对两种人生哲学的探索。其三,“南方”与“北方”地理空间在相互对立冲突的基础上又相互对接与融合:《布朗德》中在“南”、“北”冲突之后,终于实现了宗教精神的重生;《武士冢》里在战争的仇恨之中,终于迎来了“和平之神”。其四,以“南方”与“北方”为框架的地理空间建构,一方面是与其人生经历相关联,说明其内心始终在两个极端之间来回奔波;方面是其两种人生形态的反映:“南方”阳光灿烂人生形态、“北方”冷峻严肃的人生形态。第二章:“以高山峡湾为主体的挪威地理空间建构”。其一,“高山谷地”:《布朗德》中的“叠景层见”式,《培尔·金特》中的“回环螺旋”式,体现了多重景象高山与各自相异谷地的组合。其二,“大海峡湾”:《海上夫人》中的过去与现在交织,《小艾友夫》中的变幻与汹涌相间,形成了多重维度的立体结构。其三,以“高山峡湾”为标志的挪威地理空间建构:以“高山谷地”为主体的地理空间,形成垂直向度的地理景观;以“大海峡湾”为标志的地理空间,形成水平向度的地理景观,它们相互交织组接成立体的挪威地理空间,构成一幅“‘垂直与水平’地理空间示意图”。其四,以高山峡湾为主体的挪威地理空间建构,体现了易卜生以挪威为起点观察与表现自我与世界的地理诗学观念。第三章:“以挪威为中心的世界地理空间建构”。剧作家以挪威作为中心,将目光逐渐向外发散到世界各处,世界地理空间得以完整地建构起来。其一,《培尔·金特》中培尔不切实际的“金特国”与松林深处索尔薇格茅屋反复交织,形成一种“回环曲折”世界地理空间。其二,《海上夫人》中小城以花园作为地理坐标的中心,挪威以小城作为地理的中心,北欧以挪威作为地理的中心,世界以北欧作为地理的中心,环环相扣地进行扩大,形成一种由“由小及大”式世界地理空间。其三,《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里南方与北方交错而生,组合成“南北交织”式地理空间;高山雪原与深渊幽谷彼此辉映,形成“上下辉映”式地理空间;两重地理空间相互补充丰富形成“复合交错”式世界地理空间。以“挪威”为中心,产生了“挪威”—→“北欧”—→“世界”的模式,是剧作家以全球为视野的博大胸怀之反映,也是其“全世界的荣华”人生理想与艺术思想的必然选择。第四章:“以教堂塔楼为核心的宗教地理空间建构”。易卜生剧作有众多教堂塔楼类的地理意象,以此形成多重意蕴的地理空间结构:《布朗德》以“三重教堂”为主体的宗教地理空间,集中体现了世俗宗教与理想宗教之间的冲突;《建筑师》以“尖顶塔楼”为轴线的宗教地理空间,体现了索尔尼斯对理想宗教信仰的追求;《培尔·金特》以“森林茅屋”为核心的宗教地理空间,体现了正义与邪恶两股力量的交织。宗教地理空间体现了剧作家“庄严崇高的理想与抱负”,其间的每一种“力”都直指浩渺苍穹,正是向上的“力”、博大的“力”吸引着剧中的各类人物翘首仰望。第五章:“以凉亭楼阁为主体的家园地理空间建构”。易卜生剧作建构的那片山与海之间的多种形态的家园地理空间,正是其故国与家园影像的外在显现:《海上夫人》以“凉亭”与“走廊”等为主体的“花园”空间,《野鸭》“海洋深处”的“阁楼”空间,《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以“茅屋”与“别墅”为主体的家园空间。“空中楼阁”是剧作家在纷繁复杂的精神形态中为自己找到的一个出口,在异国他乡与挪威家园之间寻找到的平衡点,承载了剧作家一种离奇的幻想。第六章:“戏剧中的地理空间与易卜生”。其一,五重地理空间的建构,以南北作为中轴线,从挪威走向了广阔世界,又从世界向家园回归,体现了从外在世界到内在宇宙的书写,形成了一幅球状艺术图式。其二,地理空间建构影响了其主题思想的表达:“在高处”哲学、“全有或全无”哲学、“自愿”哲学、“生活”原则等的存在,地理空间的向上、向下、对立、融合、延伸、转换、交替与凝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三,地理空间与易卜生本人存在直接联系:出生地喧嚣猛烈的“大海峡湾”深刻影响其气质的形成,小时候的教堂记忆让其戏剧里出现不断向上延伸的“高山”景观,青年时代的“世界”旅行让其剧作中产生多重世界地理空间,故乡那一处“高山峡湾”成为其心中的最后一片温暖的家园。第七章:“易卜生戏剧的地理诗学观念”。其剧作中体现的地理诗学观念,呈现多重维度的交叉与多重意蕴的叠合:地理环境与作家的地理基因之间存在一种决定关系,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地理神韵之间存在一种制约关系,剧中人物形象与地理意象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思想主题与地理空间之间存在一种结构关系,民族性审美建构与地理景观之间存在一种天然联系。因此,独特的地理景观、多重的地理空间、丰富的地理信息在易卜生剧作中的充分呈现,最为独特的意义在于:对戏剧中思想主题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传达的高妙和艺术风格的形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其剧中多重地理空间的建构及其所体现的诗学意义,有助于探讨以下更为重大的学术理论问题:人与自然如何相处、自我与他者如何相处、人的精神应当走向何处、人类的终极意义与自然存在之间的关系等。结语:“探讨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问题的意义及其启示”。从地理景观、地理意象到地理空间的建构方式,再到地理图式与地理诗学的构成,说明易卜生是一位人学家与自然学家的高度统一,一位哲学家与艺术家的高度统一。从前的易卜生戏剧研究主要从社会、历史、伦理、女性等角度展开,而其作品存在的以高山峡湾为主要特征的地理景观与地理意象,特别是其中着重建构的多重地理空间,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从地理景观的呈现与地理意象的存在,可以探测作家身上的地理基因及其根源;从地理空间的建构与地理图式的生成,可以探究作家的审美情趣与创作理想,也可以探讨其艺术气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途径与原则;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从此把握文学现象的产生、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意义的发生与地理之间的天然联系与密切关系,让我们从文学理论体系上对文学的产生、文学的本质、文学的本体、文学的传播进行重新认识,从而得出全新的有重大价值与意义的结论。

二、文学的阳光灿烂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学的阳光灿烂时(论文提纲范文)

(1)女性的河流——虹影词典40则(论文提纲范文)

私生女
作家有什么了不起
出国
书桌
知道自己要什么
移民
我就是河流
归来与写作
孤独
长大
第一本日记
坏事变好事
第一份工作是会计
爱情
梦里和梦外
父亲教我写作的方式
过错归于谁
远走他乡
父亲与我
艾米莉·狄金森
河的女儿
女性主义
“因为我长得太高了”
上床了,很难一劳永逸
女权与代价
写性爱的艺术
为什么写作?
惺惺相惜
海明威及道德
使命
弱势
女人的美
弹子石野猫溪
真实与虚构
我信有
忏悔精神
边缘写作
日常生活
时间带走了恨

(2)公共文化空间的空间媒介化传播实践探析 ——以武汉昙华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2.1 公共文化空间
    2.2 历史文化街区
    2.3 空间理论与空间媒介化
        2.3.1 “第三空间”理论
        2.3.2 空间媒介化
第三章 昙华林物质空间传播实践
    3.1 场景要素
        3.1.1 场性要素
        3.1.2 景性要素
        3.1.3 综合要素
    3.2 符号要素
        3.2.1 地名符号
        3.2.2 地标符号
第四章 昙华林想象空间传播实践
    4.1 纸上空间:报刊媒体引发空间想象
        4.1.1 重现昙华林古街古韵
        4.1.2 助力昙华林文化产业集群效应
        4.1.3 古街改造与社区治理
    4.2 荧屏空间:影像媒介参与空间构建
        4.2.1 直观化呈现空间形态
        4.2.2 形象化赋予空间意义
    4.3 掌上空间:新媒体平台促进传播互动
        4.3.1 图文推送生成空间形象
        4.3.2 多媒体互动补充空间体验
第五章 昙华林实践空间传播实践
    5.1 公共空间:场所精神的孕育和延续
    5.2 文化空间:现实空间的解构与重构
        5.2.1 艺术展览
        5.2.2 文娱活动
    5.3 符号空间:空间改造重塑空间定位
        5.3.1 基地化改造:从历史老街走向艺术中心
        5.3.2 商业化改造:空间生产引发符号消费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读美情·品美境·悟美象·传美韵(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于文学价值的教学内容确定
二、基于学习逻辑的活动形式选择
三、基于学生学情的学习支架搭设
四、基于课堂动态的教学资源捕捉

(4)情感因素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试论莫奈油画作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莫奈及所处的社会背景
    2.1 莫奈所处的社会背景
    2.2 莫奈的成长轨迹
第3章 莫奈的情感经历脉络
    3.1 海边居住环境对莫奈的影响
    3.2 遇见欧仁布丹对莫奈的影响
    3.3 家庭变故对莫奈的影响
    3.4 亲人离世对莫奈的影响
第4章 解读莫奈油画作品中的情感
    4.1 莫奈对光与色的痴迷
        4.1.1 早年作品中光色的表现——以《圣阿德系列》为例
        4.1.2 光色激发莫奈创作热情——以《维特依系列》为例
        4.1.3 莫奈对光色的执着追求——以《甘草垛系列》为例
    4.2 莫奈对卡美伊及国家的热爱
        4.2.1 莫奈对卡美伊的情感——以《撑阳伞的女人》为例
        4.2.2 莫奈的爱国之情——以《巴黎蒙托吉大街》为例
    4.3 莫奈对水的情有独钟
        4.3.1 早年作品中水的表现——以《青蛙池》为例
        4.3.2 中年作品中水的表现——以《印象日出》为例
        4.3.3 晚年作品中水的表现——以《睡莲》为例
第5章 研究莫奈作品中蕴藏的情感引发的思考
    5.1 情感对于油画创作的重要性
    5.2 莫奈绘画作品的情感价值
    5.3 莫奈的艺术对我创作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5)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一次偶然的必然“邂逅”
    二、拨云去雾:影视小说的界说与判定
    三、众声喧哗:影视小说研究的概况与述评
    四、探幽发微:影视小说研究的路径与价值
第一章 电影小说的生成演化流变
    第一节 曾经辉煌:电影小说的现代生成(1920-1949)
        一、源起与滥觞:从“电影本事”到“影戏小说”
        二、完善与成型:“文学新品种”的“开花结果”
        三、勃兴与衰落:从“迅速繁荣”到“戛然凋零”
    第二节 曲折前行:电影小说的缓慢发展(1949-1989)
        一、戴着枷锁的“舞者”:“十七年”电影小说
        二、渐次复苏的“星火”:“新时期”电影小说
    第三节 再度兴起:电影小说的走向繁荣(1990-2010)
        一、多重助推下的全新发展:九十年代电影小说
        二、多方联动下的成熟建构:新世纪的电影小说
第二章 电视小说的发展演绎历程
    第一节 艰难孕育:电视小说的多重束缚与孱弱生成(1958-1989)
        一、辗转反侧的难产:母体源头的先天缺失
        二、初生之后的沉寂:生态场域的强力消解
    第二节 多层建构:电视小说的不断探索与走向成熟(1990-1999)
        一、“掬精华”与“赋灵魂”:创作的初步实践
        二、“被背叛”与“卖狗肉”:遭遇的问题误区
        三、“有意识”与“转折点”:自觉的融通调适
    第三节 迈向纵深:电视小说的全面勃兴与初步繁荣(2000-2010)
        一、数量大幅增长:变得“更为流行了”
        二、佳作不断涌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题材内容丰富:影视与出版的“一种策略”
        四、畅销作品众多: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
第三章 影视小说文体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叙事蒙太奇:叙述的多元化实践
        一、交叉蒙太奇:多条线索的巧妙编织
        二、隐喻蒙太奇:多重意蕴的具象表达
        三、心理蒙太奇:多层幽曲的繁复呈现
    第二节 形式空间化:空间的影视化转轨
        一、视点与运动:叙述的空间化转换
        二、幻化与物化:意象的空间化交错
        三、共时与多重:结构的空间化并置
第四章 影视小说载体的媒介视野
    第一节 改革与转型:影视小说出版的机制准备
        一、地域分工改革:奠定影视小说勃兴之基础
        二、发行渠道改革:拓展影视小说勃兴之通衢
        三、内部体制改革:提供影视小说勃兴之动力
    第二节 周期与时效:影视小说出版的时间维度
        一、“后期的跟随”:先期试水与谋定后动
        二、“同开姊妹花”:联袂互动与无缝链接
        三、“风向标有变”:小说先行与影视后至
    第三节 品牌与策划:影视小说出版的营销策略
        一、品牌化战略:影视小说取得“决胜的关键”
        二、跨媒体营销:影视小说需“吆喝上几嗓子”
        三、全媒体出版:影视小说出版“重要的一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1920-1949年中国现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二:1949-2010年中国当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三:1980-2010年中国电视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邝丽莎小说中的华人女性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思路及方法
    1.4 比较文学形象学
        1.4.1 形象学
        1.4.2 形象与社会总体想象物
        1.4.3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
2.邝丽莎笔下华人女性形象的特质
    2.1 敏感的内心
        2.1.1 孤独
        2.1.2 自卑
    2.2 传统的遵从
        2.2.1 封闭
        2.2.2 悲观
        2.2.3 顺从
    2.3 女人的天性
        2.3.1 嫉妒
        2.3.2 自我
    2.4 叛逆的个性
        2.4.1 寻爱
        2.4.2 叛逆
        2.4.3 坚韧
3.邝丽莎塑造华人女性的“他者”眼光
    3.1 美国文化的影响
        3.1.1 美国身份的认定
        3.1.2 美国社会总体想象物的重合
        3.1.3 美国意识的延伸
    3.2 中国文化的震撼
        3.2.1 中国文化的痴迷
        3.2.2 唐人街生活的延续
    3.3 乌托邦理想的寄寓
4.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9)“经典化写作”向“市场化写作”的“历史蜕变” ——2000-2010:长篇小说的“新10年调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及相关问题说明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四、 论文的整体结构安排
第一章 “新 10 年”文学发展的“历史前提”
    第一节 20 世纪中国文学一直处在社会中心
    第二节 90 年代中期开始文学“边缘化”
        一、 文学地位“边缘化”
        二、 文本阅读方式的“边缘化”
        三、 作家群体的“边缘化”
    第三节 长篇小说写作热开始兴起
        一、 建国后长篇小说的两次热潮
        二、 “90 年代”长篇小说热潮: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写作热
    第四节 “个人化写作”开始上路
第二章 “新 10 年”长篇小说的四个重要变化
    第一节 “新 10 年”长篇小说数量达到“历史最高峰”
        一、 中国文学史上的长篇小说创作
        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到 20 世纪末的长篇小说数量:潮起潮落
        三、 “新 10 年”的长篇小说创作:数量达到激增状态
    第二节 “新 10 年”长篇小说题材变化:超现实倾向强烈
        一、 我国现代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二、 八、九十年代:由公众题材(大我)向个人题材(小我)的转变
        三、 “新 10 年”长篇小说超现实化强烈,娱乐化明显
    第三节 写作群体变化:现代文学以来作者群体最为多元的一个时期
    第四节 媒介影响下的文本形式变化:多种多样
第三章 “新10 年”长篇小说的内部成因:文学观念的嬗变与调适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观念嬗变的轨迹
    第二节 “新 10 年”文学观念的嬗变
        一、 平民化和庸常化
        二、 通俗化与娱乐化
        三、 商品化与市场化
    第三节 从各类文学奖看“新 10 年”以来文学观念的调适
        一、 文学奖的设立与类别
        二、 长篇小说与“官方”文学奖
        三、 长篇小说与“民间”文学奖
        四、 文学奖引发的文学思考
第四章 “新10 年”长篇小说的外部成因:生产方式的转型与变化
    第一节 传媒方式嬗变促成文学存在形态多样化
        一、 传媒方式与社会发展
        二、 “新 10 年”文学“全语言时代”使文学形态多样化
        三、 “三分天下”的文学新格局令文坛异彩纷呈
    第二节 传媒变化使文学走向市场化与产业化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生产由体制化向市场化逐步转化
        二、 “新 10 年”的作家主动与市场合作
        三、 文学生产的产业化经营使作品数量徒增
        四、 “盛大文学”:产业化经营成功个案
    第三节 新媒介带来文学创作主体泛化
        一、 文学大众化历程
        二、 通过全民参与,文学大众化时代“正式开启”
        三、 文学创作自主化使文学“大众化”成为可能
        四、 充满“朝气”的文学——“新 10 年”文学“低龄化”现象
    第四节 新传媒带来的阅读变化:快餐式消费
        一、 文学阅读成为一种消费活动,阅读就是为了消遣
        二、 接受主体与创作主体互动形成文学新的增长点
        三、 读者分群化使得市场文学作品销量增加
第五章 “新 10 年”长篇小说反思与新世纪文学的发展
    第一节 “新 10 年”长篇小说现象反思
        一、 文学作品类型化泛滥
        二、 文学作品上也体现严重的城乡差别,比例失调
        三、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第二节 新世纪文学发展走向前瞻
        一、 文学作品的类型化特点会延续下去,作品质量会提升
        二、 农村题材的作品数量会逐渐增多
        三、 新媒体的技术设备会为文学的发展提供更新更全面的
        四、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文化市场监管体系会不断完善
        五、 文学的民族性增强、国际化凸显,中国文学将走向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00-2010 年中国当代长篇小说书目(部分)
附录二 中国当代包含长篇小说的文学奖情况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易卜生:“现代戏剧之父”
    二、易卜生及其戏剧中的地理空间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五、本文的创新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以南方与北方为框架的地理空间建构
    第一节 “南方”与“北方”的地理空间:海滨与高山
        一、“南方”:以海滨为标志
        二、“北方”:以高山为标志
    第二节 “南方”与“北方”的精神形态:阳光与阴雾
        一、《布朗德》:阳光灿烂的南方与阴暗高寒的北方
        二、《海上夫人》:南方大海的幻想与北方小城的忧郁
    第三节 “南方”与“北方”的对立与融合
        一、《布朗德》:南北的冲突与精神的重生
        二、《武士冢》:战争的仇恨与“和平之神”
    第四节 两种不同人生理念的张力结构
        一、“南方”:阳光灿烂的人生形态
        二、“北方”:冷峻严肃的人生形态
第二章 以高山峡湾为主体的挪威地理空间建构
    第一节 “高山峡湾”:挪威的地理特征
        一、挪威的地理特征
        二、什么样的“高山峡湾”?
    第二节 “高山谷地”
        一、《布朗德》:“叠景层见”式
        二、《培尔·金特》:“回环螺旋”式
    第三节 “大海峡湾”
        一、《海上夫人》:过去与现在交织
        二、《小艾友夫》:变幻与汹涌相间
    第四节 垂直与水平的“高山峡湾”
        一、“垂直与水平”的地理空间
        二、以挪威为起点的地理观念
第三章 以挪威为中心的世界地理空间建构
    第一节 《培尔·金特》:“回环曲折”式世界地理空间建构
        一、“回环曲折”式世界地理空间
        二、回环而曲折的艺术之美
    第二节 《海上夫人》:“由小及大”式世界地理空间建构
        一、“由小及大”式世界地理空间
        二、环环相扣的“圆形”结构
    第三节 《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复合交错”式世界地理空间建构
        一、“复合交错”式世界地理空间
        二、空间的交错与意蕴的复合
    第四节 从挪威到世界——一种想象地理空间的产生
        一、“挪威·北欧·世界”三维一体
        二、以全球为视野的博大胸怀
        三、“全世界的荣华”之哲理境界
第四章 以教堂塔楼为核心的宗教地理空间建构
    第一节 《布朗德》中的“三重教堂”
        一、“古老的教堂”:世俗的宗教观念
        二、“现实生活的教堂”:务实的宗教理念
        三、“自然世界的教堂”:理想的宗教信仰
        四、以“教堂”为主体的宗教地理空间
    第二节 《建筑师》中的“尖顶塔楼”
        一、“尖顶塔楼”:索尔尼斯世界的轴线
        二、“空中楼阁”:索尔尼斯灵魂的核心
        三、“梯子”:建筑师的朝圣之路
    第三节 《培尔·金特》中的“森林茅屋”
        一、“奥丝的茅屋”:原始而冲动的力量
        二、“山妖王国”:虚伪而邪恶的力量
        三、“索尔薇格的茅屋”:纯净而善良的力量
    第四节 宗教信仰的载体与对彼岸世界的探索
        一、宗教地理空间——“庄严崇高的理想与抱负”
        二、“尖顶塔楼”——向上腾飞之“力”
第五章 以凉亭楼阁为主体的家园地理空间建构
    第一节 《海上夫人》里的“凉亭”与“走廊”
        一、“凉亭”与“走廊”:分裂的婚姻与家庭
        二、“住宅”与“鱼池”:有限的自由与无限的自由
    第二节 《野鸭》:“海洋深处”的“阁楼”地理空间
        一、“阁楼”:“另外一个世界”
        二、“阁楼”:“海洋深处”之险
        三、“阁楼”:“理想的要求”与“生活的幻想”
    第三节 《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里的“茅屋”与“别墅”
        一、陶尼慈湖边的“小茅屋”与荒山野岭中“半塌的茅屋”
        二、陶尼慈湖边的“别墅”与乌尔费姆的“城堡”
    第四节 “空中楼阁”:以凉亭楼阁为主体的家园地理空间之魂
        一、家园地理空间之魂——“空中楼阁”
        二、“空中楼阁”——精神的出口
第六章 戏剧中的地理空间与易卜生
    第一节 易卜生戏剧中的五重地理空间
        一、以南北为中轴线
        二、从挪威走向世界
        三、从世界向家园的回归
        四、由外在的地理到内在的宇宙
    第二节 戏剧中的地理空间与几种核心思想
        一、“在高处”哲学
        二、“全有或全无”哲学
        三、“自愿”哲学
        四、“生活”原则
    第三节 戏剧中的地理空间与易卜生
        一、猛烈喧嚣的“大海峡湾”
        二、不断向上延伸的“高山”
        三、不断向外扩张的“世界”
        四、一直不曾忘记的“家园”
第七章 易卜生戏剧的地理诗学观念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作家身上地理基因的决定关系
        一、以故国家园的自然山水作为内在根脉
        二、以祖辈遗传的地理因子作为深层土壤
        三、以地域文化的地理因子作为厚重依托
    第二节 地理意象与人物形象的对应关系
        一、以地理意象为基础的人物形象塑造
        二、以《海上夫人》的“山坡”为例
        三、地理意象与人物形象的立体建构
    第三节 地理空间与思想主题的结构关系
        一、对接结构
        二、交织结构
        三、反叠结构
    第四节 地理神韵与艺术风格的制约关系
        一、艺术风格与“树状结构”
        二、空间迁移与“流水效应”
    第五节 地理景观与民族性审美建构的天然联系
        一、海盗精神在大海峡湾之间的肆意张扬
        二、真理自由在高山峻岭之上的反复唱响
        三、冷峻严酷在冰天雪地之中的熠熠闪光
        四、审美意识在地理景观之中的深度凝结
结语 探讨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问题的意义及其启示
    一、从地理景观、地理意象到地理空间的建构方式
    二、一位人学家与自然学家的高度统一
    三、站在地球与宇宙高度思考人类与自然命运问题
    四、地理图式与地理诗学形态
    五、也是一个“伟大的问号”
参考文献
附录:亨利克·易卜生地理年谱
在校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四、文学的阳光灿烂时(论文参考文献)

  • [1]女性的河流——虹影词典40则[J]. 虹影. 青年作家, 2021(01)
  • [2]公共文化空间的空间媒介化传播实践探析 ——以武汉昙华林为例[D]. 高兴.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读美情·品美境·悟美象·传美韵[J]. 张媛. 语文教学通讯, 2019(Z2)
  • [4]情感因素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试论莫奈油画作品[D]. 张桢.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03)
  • [5]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D]. 黄勇军. 兰州大学, 2018(10)
  • [6]花间蝶[J]. 大海. 青年文学家, 2017(02)
  • [7]进击的羽泉:跑到另外一个故事里去了[J]. 柴彦超. 赢未来, 2014(03)
  • [8]邝丽莎小说中的华人女性形象[D]. 顾家铭. 重庆师范大学, 2014(01)
  • [9]“经典化写作”向“市场化写作”的“历史蜕变” ——2000-2010:长篇小说的“新10年调适”[D]. 管晓莉. 吉林大学, 2013(08)
  • [10]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问题研究[D]. 杜雪琴.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文学阳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