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巴山区生态环境建设思路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子羿[1](2021)在《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基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和人口压力日益增加,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生态系统质量差等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重。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味着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新纲要(2011-2020年)》提出“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环境相协调”的理念,但是经济贫困地区往往又是生态脆弱性较强的地区,这些地区不仅承担着生态保护的任务,而且还长期面临限制开发和经济落后的双重压力。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生态脆弱性和经济贫困进行了概念界定,经济贫困具体是指某一区域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区域发展相对滞后。本文以地跨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重庆市为研究区,并结合其自然生态状况和经济发展特点,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进行测度,刻画出两者时空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对两者耦合关系进行研究,为研究区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促进两者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运用RS、GIS技术对研究区高程数据、气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多种数据加以处理,根据SRP模型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和生态压力度三个方面选取高程、坡度、年均气温、植被覆盖度、人口密度等10项指标构建重庆市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改进后的熵权法与生态脆弱性模型得到重庆市及各区县的生态脆弱性指数并对其进行时空特征分析,掌握了研究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其次,从社会和经济两个维度选取第三产业占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每万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18-59岁人口比重等14项指标构建重庆市经济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rc GIS、Geo Da等软件平台,运用经济贫困指数计算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等方法,探索并剖析了重庆市及各区县经济贫困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集聚程度,深入掌握了研究区经济贫困情况;最后,在生态脆弱性和经济贫困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进一步探究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并提出优化调控政策。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市生态脆弱性指数在研究时段内总体呈现降低趋势,生态质量逐渐向良性发展,但各区县生态脆弱性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明显,总体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生态脆弱性等级由2014年的重度脆弱转变为2018年的轻度脆弱;2014-2018年内各区县下降幅度最大的前5名分别是秀山县、城口县、梁平区、开州区和垫江县。研究区各区县生态脆弱性空间差异明显,研究结果显示,生态脆弱性较高的地区主要为中心城区,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生态脆弱性指数最高的区县始终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和江北区。(2)重庆市经济贫困指数在研究时段内总体呈现降低趋势,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但各区县下降幅度不同,经济贫困指数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且该区域集聚程度高,其分布呈现东北和东南高,其他区域低的特征。重庆市经济贫困指数得分水平总体呈现逐年递减趋势,由2014年的22.6162下降至2018年的17.4656,将研究时段内经济贫困指数进行差值运算,发现2016-2017年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4227;但不同区县之间的下降幅度略有所差异,经济贫困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一般都会出现在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研究区内空间集聚特点明显,但研究期间空间集聚程度缓慢下降,高-高值集聚区主要遍及渝东北、渝东南地区,低-低值的集聚区主要遍及中心城区及其周边区县。(3)在研究时段内,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低程度(低度耦合、中度耦合)耦合类型增加,高程度(高度耦合、极度耦合)耦合类型减少;协调类区县数量减少,失调类区县数量增多,呈现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呈半环状由内向外依次为“失调-协调-失调”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显示,低度和中度耦合类型的区县数量由2014年的16个逐渐增加至2018年的21个,主要分布在重庆市中心城区、渝东北和渝东南三个地区,高度和极度耦合的类型区县数量由2014年的21个大幅减少至16个,主要集中在渝西及其中心城区周边地区;在重庆市各个区县2014-2018年耦合协调度类型中,协调类区县的数量由21个减少至18个,失调类的数量由16个增加至19个,其中,协调类区县主要遍及重庆市中心城区周边地区,失调类区县主要遍及重庆市中心城区、渝东北和渝东南三个地区。具体来看,协调同步型区县由4个增加至6个,协调经济滞后型区县由12个减少至8个,协调环境滞后型区县由5个减少至4个,失调共损型区县由2个减少至0个,失调环境受损型区县由7个增加至8个,失调经济受损型区县由7个增加至11个。(4)本文对不同耦合协调差异类型提出不同的发展建议:协调经济滞后型和失调经济受损型应加强地区特色产业体系、合理优化配置资源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新兴产业;协调环境滞后型和失调环境受损型应发展新型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建立资源环境保障机制和加强政府监管、优化产业结构。
任怡康[2](2021)在《基于生态修复的秦巴山区乡村道路环境整治规划研究 ——以陕西省恒口示范区为例》文中提出
廖颖[3](2020)在《汉阴县堰坪村传统村落空间演进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下,诸多传统村落在发展演进过程中面临着传统消亡、空间异化等危机。秦巴山区地处我国中部,其复杂而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该区域许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多样性的传统村落,其中以清代移民运动而形成的传统村落最为常见和突出。汉阴县堰坪村是清代“湖广填川陕”移民运动的产物,在陕南秦巴山区诸多清代移民传统村落之中具有典型性,村内有秦巴山区目前发现最大面积的清代古梯田即凤堰梯田,其已建成国内首个开放式移民生态博物馆。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不同地区的移民文化交融所呈现出的地域特色鲜明,使其空间及其发展演进独具特色。基于此,本文以汉阴县堰坪村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村落空间在不同时期的演进历程,总结村落空间发展演进的规律,分析解释空间发生演进的成因与作用机制,同时为堰坪村村落空间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提出相应的策略。首先,本文基于现有关于传统村落空间演进的研究分析总结,并在其他学科领域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本研究两个层面的研究方法,即从相关史料及实际调研的口述史研究出发,有依据的提出村落空间演进特征;从结构论视角出发通过空间生产推理演绎分析空间演进的机制。在进行堰坪村空间演进研究时,将演进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清代——近代以前(1912年以前),第二阶段为近代时期——建国初期(1912年——1949年),第三阶段为建国初期——改革开放以前(1950年——1978年),第四阶段为改革开放至今(1978——2019年)。分析每一阶段的空间表征、结构性因素特征与能动者的行为特征,在总结堰坪村空间演进的规律的基础上,探究社会结构性因素与社会能动者之间的互构关系,以此分析村落空间演进的内在机制。最后基于对堰坪村现状空间所呈现出的问题思考,提出堰坪村未来空间保护与发展策略。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指出,堰坪村村落的空间已经且正在经历着演进,演进规律为村落空间规模逐渐扩大,边界逐渐模糊;空间的聚集度和开敞性增强;村落核心空间逐步走向衰落;传统空间秩序削弱,新秩序重组;村落内的功能性空间在演进过程中呈现出功能的复合化、现代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其次,本研究提出社会结构性因素变化导致的结构场域演化是造成村民行为变化而引起村落空间演进的主要成因,由二者的互构关系提出堰坪村空间演进的默认与延续化、适应与趋同化、创新与个性化三种类型的空间演进机制。然后,针对堰坪村现状空间呈现出的问题,提出在今后的保护与发展中应当在顺应过去演进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干预与引导,并提出了应当避免村落规模的无序扩张,促进村落空间组团化、簇群化发展,注重传统核心空间的保护与现代核心空间的建设,坚持自然山水空间秩序的传承和打造尊重传统的现代化民居这五类型策略,引导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敬博[4](2020)在《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文中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复杂巨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地域为基础的人地相关系统,即人与地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一直以来,中国地理学界在人地系统理论框架之下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人地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人地系统间相互作用、能量转换、后效评价及风险评估;人地系统的空间格局和地域分异规律;人地系统的时间演化规律及趋势;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人地系统优化协调管控等方面。山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4%,提供了陆地70%以上的淡水资源和绝大部分能源、矿产、生态资源,是目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保存最好的区域,是全球自然保护的核心区和主要资源赋存区域,全球约有一半人口依赖山地提供的资源。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重要的生活栖息地和文明发祥地,为人类的生息、繁衍和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支撑,但由于自身系统不稳定、生态系统十分敏感,因此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近年来成为在全球环境变化和生态退化过程中响应最为激烈和迅速的地区,山区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受到各国学界和政府的持续关注。在此背景下,作为特殊、复杂且地域分布广泛的一种人地系统类型,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其空间管控就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科学理论和实践命题。本研究遵循“研究综述-理论建构-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选取跨省典型山区——秦巴山区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运用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生态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重点从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空间管控三个方面对山区人地系统的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状态评价及管控策略等进行分析,并建构理论框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Getis-Ord General G空间探测法、G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供需匹配模型、空间效益均衡模型等研究方法,对山区人地系统的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空间均衡和优化调控等问题开展实证研究;提出适宜于秦巴山区的空间管控模式及管控实践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山区人地系统理论方法探讨。对山区人地系统基本特征、要素、结构、作用机制、演化机理和优化调控等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的协调与均衡体现在两个维度,理论维度上应包括“地域空间内的开发需求-环境供给关系匹配”、“区际间的效益均衡和区域综合效益最大化”两个方面,实践维度上提出应在不同区域采用针对性、差异化的空间管控手段,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优化策略,促使人类活动要素在地域空间上有序分布,实现山区人地系统的综合均衡。(2)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特征和驱动机制。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的历史演化大致经历了以“共生协调”、“发展退化”、“矛盾突出”为主要特征的三个阶段;21世纪以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总体呈下降中略有浮动的发展状态,空间差异表现为中高山区快速下降,低山平原区相对平稳;影响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下降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状态和资源利用程度,生态环境质量对秦巴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度提升具有一定作用,但同时需要建立在高质量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之上。(3)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定量研究。秦巴山区自然环境要素区域差异较大,且随地形变化的特征比较明显;人口、经济发展表现为外围热、内部冷的不均衡空间格局;多个要素、多个尺度的交互研究发现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呈现集聚度低于平原、垂直向分异更为剧烈的显着特征,其与地形具有显着关联性。(4)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状态评价。秦巴山区存在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的显着空间错位,供给能力中部高而外围低,开发需求则基本与之相反;空间匹配均衡程度总体较低,且分布极不平衡,均衡度总体呈现“中部高、外围低”的格局,均衡与失衡的区县数量比为2:8;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匹配,全域空间效益分布不够均衡。(5)提出了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模式与管控实践方案。总体思路是以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分析和空间均衡状态评价为依据,以优化人地系统空间格局为愿景,瞄准区域内空间供需匹配均衡和区际间综合效益均衡两大核心目标,划分管控单元,管控模式分为生态保障型、经济保障型、效益双增型、效益转移型等四个类型。
秦贺营[5](2020)在《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城乡关系一直是我国城乡发展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我国的城乡发展经历了乡村支援城镇、城镇壮大发展、城乡协调统筹等阶段,每个阶段的转变都会给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不断投入,我国在城乡发展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城乡发展已经进入了城乡融合的新阶段。但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由于自然地貌以及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乡经济产业布局、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还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同时,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协调融合、共享社会发展红利的过程。为此,国家也不断地致力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和研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机制和政策体系,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进而有效地解决我国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背景通过对城乡一体化、城乡空间、空间模式等概念的界定,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实践案例的梳理借鉴,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阐明,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略阳县城乡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水平进行解析和评价,总结出略阳县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城乡体系等空间层面的问题,明确了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重点。之后在生态化、集约化、均等化、动态化、地域化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从自然、产业、文化、交通和政策等方面明晰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城乡空间发展的内生驱动、外部推力和协同平台的动力机制,确定了略阳县“增长极核+脉络化+放射状”的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即增长极核集聚扩散、脉络化有机嵌入、放射状联动延伸,并提出生态空间管制、绿色产业推进、城乡空间开发、城乡设施建设、区域协作发展的规划策略,进而促进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发展。
闫筱筱[6](2020)在《“三生”空间协同视角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研究 ——以略阳县为例》文中认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农村的建设发展成为现阶段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至2019年,连续十六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以农村发展建设为主要议题;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我国推进城乡统筹和乡村建设发展的新阶段。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成为引导乡村地区全面振兴的新任务,也是指导村庄建设发展的关键抓手。因此,在政策和时代的双重驱动下,如何通过合理的村庄规划,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并发挥三者的协同效应和乘数效应,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是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语境中的重大命题。略阳县地处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秦巴山区的中高山片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贫困县之一。略阳县农村资源丰富且生态环境优越,但是,由于长期受大山阻隔,地区相对封闭且自然条件复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乡村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因此,略阳县亟需通过实用性的村庄规划来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当前社会经济大环境与乡村建设大趋势,在清晰界定相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了国内外不同学科领域中关于乡村规划建设、“三生”空间以及乡村人居环境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尤其关注山区乡村的规划理论和模式。其次,针对略阳县村庄,从“三生”空间协同发展的视角切入,基于全面详实的现场调研、问卷访谈和资料收集,定性分析了略阳县村庄现状特征与发展困境,然后,通过构建“三生”空间协同度评估模型,选取样本村庄进行定量评价,并结合协同度评价结果,剖析村庄“三生”空间协同发展问题的成因。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略阳县“三生”空间协同的村庄规划目标、原则及重点,并通过研究“三生”空间协同的强化机制,详细探讨包括村域空间管制、村庄用地布局、村庄产业发展、公共基础设施、村庄安全防灾、景观风貌整治以及村庄建设专题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最后,结合略阳县村庄“三生”空间协同度评价结果,选取“三生”空间中级协同、初级协同、较不协同的三个典型村庄展开具体的村庄规划实证研究。综合运用ArcGIS、Excel等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研究三个村庄的建设发展现状,并结合前文探讨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主要从“三生”空间整合、产业发展引导、公共服务完善、景观风貌整治方面分别提出因村制宜的村庄规划路径,以促进村庄资源合理统筹、“三生”协同建设,提升略阳县农村地域空间的综合价值,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多元目标。以期为研究秦巴山区其它村庄规划与实践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白娜[7](2020)在《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略阳县地处陕南秦巴山区腹地,县域内的小城镇均为山地型城镇,这些城镇由于受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而表现出特有的空间特征。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宏观政策背景下,略阳县山地小城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在保障山地城镇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协调城镇规模拓展与建设用地、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城镇内部功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上述问题为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分类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其次对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发展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解析了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山地型小城镇整体的发展战略,最后进行典型案例的实证研究。第一章:首先指出了本研究的政策、区域背景及现实诉求,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对主要的基础概念进行了界定,表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多个角度对国内外小城镇及山地小城镇进行了研究综述,提出本文所涉及的地理学领域、城乡规划学领域及其他领域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分析梳理了略阳县山地城镇的总体发展特征,总结了影响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自然及人文因子,解析了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及演变机制。第四章:根据对现状的解析及演变机制的梳理,提出了小城镇发展规划原则、空间发展策略、产业发展策略、镇村体系策略、形态营造策略、生态发展策略及实施保障策略。第五章:选取典型镇作为研究对象,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框架及镇村体系规划策略,总结了典型镇镇区空间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并对现有的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第六章:进行了研究结论的总结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提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张光芹[8](2020)在《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四川秦巴山区国土空间开发研究》文中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土空间开发正成为当前和今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研究的热点。生态承载力评价作为国土空间开发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决定着国土空间开发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四川秦巴山区是我国的连绵贫困带,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功能区。该区产业基础薄弱,城乡二元化明显,经济发展比较滞后,亟待寻求生态保护基础之上的发展之路。当前正值积极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之际,基于生态承载力评价来探讨区域内的国土空间开发对未来优化该区国土资源配置,合理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四川秦巴山区作为研究区域,依据生态承载力的定义及研究对象,结合四川秦巴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特征,从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四个方面选取高程、坡度、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植被覆盖度指数、生物丰度指数、人口密度、土壤侵蚀程度等14个评价指标来构建四川秦巴山区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等方法,通过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计算出该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值,并将计算出的结果按自然断点法分为承载力差、承载力较差、承载力中等、承载力良、承载力优五个区,根据生态承载力分区结果分别从斑块单元和区县单元的人口调控两个方面来探讨该区的国土空间开发对策。最后依据生态承载力与各区县人口数量的关系将四川秦巴山区各区县单元划分为优先提升区、优化引导区、保护控制区三大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秦巴山区的生态承载力东部最高,南部的生态承载力较低,而西部的生态承载力最差。生态承载力等级处于中等-良的面积占绝大部分,其面积为27876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8%,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的大部分区域,在今后的国土空间开发中,建议该区优化产业开发布局,强化生态涵养功能,提升生态系统弹性度;承载力优的面积为7170km2,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万源市、宣汉县、南江县等地,在今后的国土空间开发中,建议该区突出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优化供需平衡关系,提升生态宜居度;生态承载力差的面积为12738km2,占到区域总面积的27%,主要分布在平武县、北川县、青川县、朝天区等地,在今后的国土空间开发中,建议该区优化生态环境,结合区域特色,引导开发特色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形成高质量、高效率、高品质的资源开发模式。从四川秦巴山区各区县的生态承载力状况来看,平武县的生态承载力最低,其生态承载力值为0.49,在国土空间开发中,建议该区强化水源涵养功能,提升生态系统弹性,引导开发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和人口向生态承载力高且适宜开发的地方聚集;万源市的生态承载力最高,其生态承载力值为0.62,该区作为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区,在今后的国土空间开发中,建议对该区进行重点保护,突出其生态服务利用价值,发展生态产业。从国土开发分区结果来看,苍溪县、巴州区、平昌县、仪陇县为优先提升区,建议其控制人口增长,缓解区域压力,优先开发,促进产业集群;万源市、剑阁县、昭化区、旺苍县为保护控制区,建议对其进行保护,控制国土空间的开发强度,强化水源涵养功能,发展生态产业,突出其生态系统的服务利用价值;其余区县为优化引导区,建议优化人口规模,优化供需平衡,引导经济规模化发展,提高有效供给。
王瑞[9](2020)在《协同治理视角下陕南秦巴山区空心村整治规划策略研究 ——以安康市恒口示范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导致城乡分割、土地分治和人地分离“三分现象”出现,为促进乡村转型发展,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虽然对“三分”现象治理有一定成效,但这种情况依旧存在。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兴起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市,导致农村宅基地空废闲置、土地荒废、人口流失等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空心化(简称“空心村”)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农村土地利用粗放和人居环境恶化。传统的乡村治理方式已不再适用于内在机理复杂的空心村现象,因此,亟需探索新的治理方式,提高空心村治理效率。协同治理作为一种新兴的交叉理论,通过利用协同论及其方法来创新治理理论和工程实践应用过程,以治理主体多元化、权力分散化、目标一致化等为治理导向,从而达到善治目的,为空心村整治提供了新思路。秦巴山区作为我国生态安全要地和集中连片贫困区,其主体在陕南地区,由于地形地貌复杂和生态环境脆弱,导致生态高地和经济洼地之间的突出矛盾,陕南秦巴山区成为制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瓶颈。本文选取安康市恒口示范区作为陕南秦巴山区空心村现象的具体研究对象,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目的,探究山地丘陵地区空心村整治规划技术路径及策略。首先,文章对国内外关于空心村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进行梳理,为本文撰写提供理论支撑。其次,基于陕南秦巴山区宏观区域特征,对恒口示范区空心村进行调研,分析现状空心村制约因素与成因。从次,分析协同治理与空心村整治耦合的可行性与必然性,并从治理主体、技术架构、规划实施、政策管理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协同治理下的空心村整治内涵。再次,以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城镇化等因素作为空心村现象的影响因子,从宏观区域层面,构建“城镇--村域--土地利用”三个层级作为空心村整治规划体系,合理进行整治片区划分、建设“多村一社区”模式,并提出不同类型空心村的整治模式。最后,从微观村庄规划层面,创新探索协同治理下的空心村整治规划技术路径,包括整治思路、规划体系、编管模式、微观治理、成果编制以及管理平台等,选取恒口示范区典型村庄,因村施策,提出村庄整治规划策略以及协同调控策略,建立健全实施管理机制作为空心村整治保障。通过协同治理与空心村整治有机耦合,以期提高恒口示范区空心村整治效率,实现村庄存量建设用地提质增效,为创新乡村治理新路径和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一定的借鉴。
任梅梅[10](2020)在《基于空间途径的安康市汉滨区乡村贫困特征识别及优化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是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研究的综合性问题,乡村长期陷入贫困会造成生态破坏、土地资源浪费,致使乡村社会结构畸形、经济衰竭,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国土空间承载了城乡格局优化和生态安全保障的重要使命,如何优化以空间途径编制的实用性乡村规划,对减少贫困及返贫防控意义重大。安康市汉滨区地处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区,由生态脆弱、耕地紧缺、设施落后、居民点分散等引发的乡村贫困问题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掣肘。以此为背景,本研究立足国家扶贫攻坚战略,探索性的构建安康市汉滨区乡村益贫调控体系,以促进贫困地区活力再生,助力乡村脱贫攻坚及丰富乡村规划内容尽绵薄之力。本研究融合了地理学、经济学、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理论及方法,积极响应国家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基于城乡规划学关于乡村空间规划体系及地理学界关于乡村聚落空间系统机制的视角,探索基于空间途径的“问题识别—体系设计—规划落实”的减贫技术路线。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于贫困问题的成因、类型划分、空间性相关研究以及国内相关扶贫调控措施,揭示当前我国乡村扶贫的不足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次,基于汉滨区实地调研基础资料的整合与分析,关注多尺度、多维度的研究视角转换,从人、地、产内生关系入手,架构“源头—节点—边界—格局”的分析路径,结合GIS空间数据可视化分析和实地调研,从不同维度展现汉滨区乡村贫困空间特征,初步剖析汉滨区乡村贫困成因,并将Matlab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结合起来,对汉滨区致贫因子进行地理探测,深化研究汉滨区贫困问题的发生机制,为后续规划调控策略研究做铺垫;最后,充分考虑城乡地域在空间和功能上的有效衔接,基于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视角,以区域扶贫开发为指引,从建设开发、资源配置、生态修复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对县域、镇域以及村域层面进行逐级分析,根据各层级差异化特征及诉求,提出不同的规划调控策略及实施保障机制,并结合具体案例,加以分析引导,使研究更具可行性。本研究注重从宏观分析到具体落实,从理论叙述到实践探究等多种方法,全面论述了安康市汉滨区益贫式空间规划的现实意义与长远策略,致力于为乡村脱贫减贫及乡村振兴研究提供基础应用支撑。
二、秦巴山区生态环境建设思路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秦巴山区生态环境建设思路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经济贫困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评述 |
1.3 理论基础 |
1.3.1 人地关系理论 |
1.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3.3 资源贫困理论 |
1.3.4 空间贫困理论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生态脆弱性 |
1.4.2 经济贫困 |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标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和水资源 |
2.1.5 生态环境问题 |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与社会经济状况 |
2.2.2 贫困状况 |
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3.1 生态脆弱性数据 |
2.3.2 经济贫困数据 |
3 重庆市生态脆弱性评价 |
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3.1.1 研究思路 |
3.1.2 研究方法 |
3.2 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权重的确定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3 评价单元的选取 |
3.2.4 生态脆弱性指数分级 |
3.3 生态脆弱性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3.1 时间序列上的动态演变特征 |
3.3.2 空间分布上的特征与变化 |
4 重庆市经济贫困时空分异分析 |
4.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1.1 研究思路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经济贫困的维度和指标选取 |
4.3 经济贫困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
4.3.1 经济贫困时间序列上的变化 |
4.3.2 经济贫困空间分布特征 |
4.4 重庆市经济贫困时空关联格局分析 |
4.4.1 全局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
4.4.2 局部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
5 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研究 |
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1.1 研究思路 |
5.1.2 研究方法 |
5.2 耦合状况的时空分析 |
5.2.1 耦合状况的时间序列分析 |
5.2.2 耦合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 |
5.3 耦合协调状况的时空分析 |
5.3.1 耦合协调状况的时间序列分析 |
5.3.2 耦合协调状况的空间分布特征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建议 |
6.1.1 主要结论 |
6.1.2 相关建议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
(3)汉阴县堰坪村传统村落空间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政策背景:现阶段政策为传统村落的发展明确方向 |
1.1.2 社会背景:传统村落空间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
1.1.3 实践背景: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村落空间的独特性 |
1.1.4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释义 |
1.2.1 研究对象选择 |
1.2.2 概念释义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资料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研究综述及方法构建 |
2.1 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关于村落空间的研究 |
2.1.2 关于村落空间演进的研究 |
2.1.3 关于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村落的研究 |
2.1.4 研究综述小结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社会空间辩证法 |
2.2.2 结构化理论 |
2.2.3 行动者——系统——动态学理论框架 |
2.3 研究方法建构 |
3 堰坪村特征研究 |
3.1 自然地理特征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气候特征 |
3.1.3 自然资源 |
3.2 选址与山水格局特征 |
3.2.1 位于秦巴腹地的区位特征 |
3.2.2 基于山水格局的环境特征 |
3.3 社会发展特征 |
3.3.1 建制沿革 |
3.3.2 人口源流 |
3.3.3 经济发展 |
3.3.4 文化资源 |
3.4 本章小结 |
4 堰坪村空间演进的历时性特征 |
4.1 第一阶段:清代——近代以前(1912年以前) |
4.1.1 大家族各自聚居的点状分布格局 |
4.1.2 政策推动与自然环境吸引下的小农经济时期 |
4.1.3 移民的到来与对自然空间的改造 |
4.1.4 第一阶段小结 |
4.2 第二阶段:近代——建国初期(1912-1949年) |
4.2.1 以家族群为组团的村落格局 |
4.2.2 社会经济发展下的近现代时期 |
4.2.3 生活水平相对提高与现代化思想的萌芽 |
4.2.4 第二阶段小结 |
4.3 第三阶段:建国初期——改革开放(1950-1978年) |
4.3.1 村落核心的消失与散点式的布局形态 |
4.3.2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时期 |
4.3.3 村民实践活动的“集体化”变革 |
4.3.4 第三阶段小结 |
4.4 第四阶段:改革开放——当代(1978-2019年) |
4.4.1 沿交通轴带状聚集延伸的空间格局 |
4.4.2 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时期 |
4.4.3 乡村生活的全方位现代化转变 |
4.4.4 第四阶段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5 堰坪村空间演进规律及形成机制 |
5.1 堰坪村空间演进规律 |
5.1.1 逐渐扩大的空间规模与约束力下降的自然边界 |
5.1.2 聚集度与开敞性增强的空间形态 |
5.1.3 核心性逐步减弱的空间结构 |
5.1.4 传统空间秩序的削弱与新秩序重组 |
5.1.5 走向多元化与现代化的功能性空间 |
5.2 结构论视角下堰坪村空间演进的机制 |
5.2.1 不同结构性因素变化下的制约模式 |
5.2.2 社会能动者的行动生成逻辑 |
5.2.3 堰坪村空间演进机制 |
5.3 堰坪村空间保护与发展对策 |
5.3.1 堰坪村空间现存问题 |
5.3.2 村落空间保护与发展对策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价值 |
6.3 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附录一 :调研问卷 |
附录二 :深度访谈对象 |
附录三 :部分访谈记录 |
附录四 :《吴氏族谱》中关于移民堰坪修建梯田的记载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
致谢 |
(4)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框架及思路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山地研究进展与现状 |
2.2.2 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
2.2.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格局研究 |
2.2.4 山区人地系统演化研究 |
2.2.5 山区人地作用机制研究 |
2.2.6 山区人地系统研究方法 |
2.3 研究评述 |
2.3.1 现状评述 |
2.3.2 启示与总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山区人地系统理论 |
3.1.1 基本特征 |
3.1.2 要素和结构 |
3.1.3 状态与作用机制 |
3.1.4 演化及影响机理 |
3.2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理论 |
3.2.1 空间均衡基本理论 |
3.2.2 空间均衡科学维度 |
3.2.3 山区空间均衡模型架构 |
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理论 |
3.3.1 山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原理 |
3.3.2 山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目标 |
3.3.3 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路径 |
第四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与格局分析 |
4.1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概况 |
4.2 人地系统演化阶段 |
4.2.1 远古时代至先秦时期 |
4.2.2 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 |
4.2.3 民国时期至今 |
4.3 21世纪以来人地系统演化分析 |
4.3.1 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 |
4.3.2 演化特征与空间差异 |
4.3.3 协调度演化驱动力分析 |
4.4 人地系统的水平格局 |
4.4.1 自然地理环境格局 |
4.4.2 人口与经济格局 |
4.5 人地系统的垂直格局 |
4.5.1 人地系统垂直分异特征 |
4.5.2 人口-经济空间分布与地形相关性 |
4.5.3 地形对人口-经济空间的影响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均衡分析 |
5.1 人地关系匹配均衡评价 |
5.1.1 研究机理与指标体系 |
5.1.2 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 |
5.1.3 空间匹配均衡度特征 |
5.2 人地系统效益均衡评价 |
5.2.1 总体效益评价 |
5.2.2 空间效益均衡度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秦巴山区人地系统空间管控研究 |
6.1 空间管控思路 |
6.2 空间管控依据 |
6.2.1 人地系统演化规律 |
6.2.2 人地系统基本格局 |
6.2.3 人地系统空间均衡 |
6.3 空间管控模式 |
6.3.1 生态保障单元 |
6.3.2 经济保障单元 |
6.3.3 效益双增单元 |
6.3.4 效益转移单元 |
6.4 空间管控实践方案 |
6.4.1 管控单元 |
6.4.2 规划策略 |
6.4.3 政策保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研究及借鉴 |
2.1 核心概念阐述 |
2.1.1 城乡一体化 |
2.1.2 城乡空间 |
2.1.3 空间模式 |
2.2 相关文献梳理 |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演变 |
2.2.2 城乡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 |
2.2.3 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
2.2.4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3 相关案例借鉴 |
2.3.1 国外山区发展相关案例借鉴 |
2.3.2 国内山区发展相关案例借鉴 |
2.3.3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综合研判 |
3.1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解析 |
3.1.1 陕南秦巴山区城乡发展现状 |
3.1.2 陕甘川交界区域城乡发展现状 |
3.1.3 略阳县城乡发展现状 |
3.2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评价 |
3.2.1 评价内容 |
3.2.2 指标选取原则 |
3.2.3 指标体系构建 |
3.2.4 评价方法确定 |
3.2.5 评价结果分析 |
3.3 略阳县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经济空间:区域联动发展弱、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
3.3.2 社会空间:城乡收入差距大、公服设施配套不足 |
3.3.3 文化空间:文化发展水平低、文化元素融合度弱 |
3.3.4 生态空间:生态脆弱性明显、生态效益转化率低 |
3.3.5 城乡体系:城镇结构性不强、城乡关联有待完善 |
3.4 本章小结 |
4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分析 |
4.1 空间模式构建的核心理念 |
4.1.1 生态化发展理念 |
4.1.2 集约化发展理念 |
4.1.3 均等化发展理念 |
4.1.4 动态化发展理念 |
4.1.5 地域化发展理念 |
4.2 空间模式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自然因素 |
4.2.2 产业因素 |
4.2.3 文化因素 |
4.2.4 交通因素 |
4.2.5 政策因素 |
4.3 空间模式构建的动力机制分析 |
4.3.1 内生驱动 |
4.3.2 外部推力 |
4.3.3 协同平台 |
4.4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构建 |
4.4.1 城乡空间要素的提取 |
4.4.2 城乡空间模式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规划策略 |
5.1 生态空间管制策略 |
5.1.1 科学划定生态红线 |
5.1.2 合理划分空间管制 |
5.1.3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
5.2 绿色产业推进策略 |
5.2.1 农业特色化发展 |
5.2.2 工业绿色化发展 |
5.2.3 文旅融合化推进 |
5.3 城乡空间开发策略 |
5.3.1 加强城区联动发展 |
5.3.2 强化城镇承接带动 |
5.3.3 激活乡村内生活力 |
5.4 城乡设施系统建设 |
5.4.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5.4.2 优化城乡交通体系 |
5.4.3 搭建城乡共享平台 |
5.5 区域协作发展策略 |
5.5.1 加快区域交通建设 |
5.5.2 融入秦巴全域旅游 |
5.5.3 周边区域联动发展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6)“三生”空间协同视角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研究 ——以略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区域背景 |
1.1.3 现实诉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空间范围及对象界定 |
1.3.1 研究空间范围界定 |
1.3.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3 相关基础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相关经验借鉴及理论研究 |
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分析 |
2.1.1 国外关于乡村规划的研究 |
2.1.2 国内关于乡村规划的研究 |
2.1.3 国内外关于“三生”空间的研究 |
2.1.4 研究进展评述 |
2.2 国内外村庄规划建设的经验借鉴 |
2.2.1 国外村庄规划建设实践及启示 |
2.2.2 国内村庄规划建设实践及启示 |
2.3 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
2.3.1 “三生”空间理论的构成分析 |
2.3.2 乡村人居环境理论构成分析 |
2.3.3 其它相关理论的构成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略阳县村庄发展现状及“三生”空间协同分析 |
3.1 略阳县农村概况及空间特征研究 |
3.1.1 自然生态资源特征 |
3.1.2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3.1.3 村庄建设空间特征 |
3.2 村庄“三生”空间识别及调研分析 |
3.2.1 村庄“三生”空间的分类与识别 |
3.2.2 村庄“三生”空间现状调研分析 |
3.3 村庄“三生”空间协同度评估分析 |
3.3.1 构建“三生”空间协同度评估模型 |
3.3.2 样本村的“三生”空间协同度评估 |
3.3.3 “三生”空间协同度评估结果分析 |
3.4 村庄“三生”空间协同问题的成因解析 |
3.4.1 生态空间压缩并制约生活、生产空间的集约建设 |
3.4.2 低效发展的生产空间无法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求 |
3.4.3 “三生”空间各自独立发展建设而缺乏合理统筹规划 |
3.5 本章小结 |
4 略阳县“三生”空间协同的村庄规划重点与策略 |
4.1 “三生”空间协同的村庄规划目标及原则 |
4.1.1 “三生”空间协同的村庄规划目标 |
4.1.2 “三生”空间协同的村庄规划原则 |
4.2 村庄“三生”空间协同发展的强化机制 |
4.2.1 生态空间的提升机制 |
4.2.2 生活空间的人本机制 |
4.2.3 生产空间的活化机制 |
4.2.4 “三生”空间的互动机制 |
4.3 “三生”空间协同的实用性村庄规划重点 |
4.3.1 关于乡村规划建设的规范解读 |
4.3.2 略阳县实用性村庄规划的重点 |
4.4 略阳县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研究 |
4.4.1 村域空间管制 |
4.4.2 村庄用地布局 |
4.4.3 村庄产业发展 |
4.4.4 公共基础设施 |
4.4.5 村庄安全防灾 |
4.4.6 景观风貌整治 |
4.4.7 村庄建设专题 |
4.5 本章小结 |
5 “三生”空间协同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实证研究 |
5.1 “三生”空间中级协同型村庄规划——任家坝村 |
5.1.1 现状发展特征 |
5.1.2 建设问题总结 |
5.1.3 村庄规划策略 |
5.2 “三生”空间初级协同型村庄规划——铁佛寺村 |
5.2.1 现状发展特征 |
5.2.2 建设问题总结 |
5.2.3 村庄规划策略 |
5.3 “三生”空间较不协同型村庄规划——黑河坝村 |
5.3.1 现状发展特征 |
5.3.2 建设问题总结 |
5.3.3 村庄规划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 |
附录一 :村民走访调研 |
附录二 :村委会走访调研 |
附录三 :实地调研概况 |
致谢 |
(7)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区域背景 |
1.1.3 现实诉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山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探索 |
1.2.2 有助于欠发达山区地域经济的发展 |
1.2.3 有助于略阳山地小城镇的科学发展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典型小城镇的选择依据 |
1.3.3 相关基础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分析 |
2.1.1 国内外关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研究 |
2.1.2 国内外有关山地小城镇的研究 |
2.1.3 国内外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 |
2.1.4 有关陕南秦巴山区的研究 |
2.2 相关理论基础分析 |
2.2.1 地理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
2.2.2 城乡规划学领域有关小城镇的相关理论 |
2.2.3 其它相关理论的构成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空间特征及动力机制 |
3.1 空间特征 |
3.1.1 总体发展特征 |
3.1.2 空间分布特征 |
3.1.3 空间发展特征 |
3.2 影响因子 |
3.2.1 自然因子 |
3.2.2 人文因子 |
3.3 动力机制 |
3.3.1 山地条件:塑造城镇形态特征 |
3.3.2 交通发展:促进城镇空间发展 |
3.3.3 自然资源:山地城镇发展支撑 |
3.3.4 历史沿革:奠定空间生长基础 |
3.3.5 经济增长:城镇演化根本动因 |
3.3.6 城镇规划:外部引导以及控制 |
3.3.7 政策制度:城镇发展宏观调控 |
3.3.8 居民需求:城镇增长外部拉力 |
3.3.9 技术进步:空间拓展有力牵引 |
3.4 演化机制 |
3.4.1 选址 |
3.4.2 集聚 |
3.4.3 扩散 |
3.4.4 跨越 |
3.5 本章小结 |
4 略阳县山地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策略 |
4.1 发展规划原则 |
4.1.1 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4.1.2 协调人与人工环境的关系 |
4.1.3 协调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 |
4.2 空间发展策略 |
4.2.1 与外部形态协调 |
4.2.2 与城镇功能互适 |
4.3 产业发展策略 |
4.3.1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
4.3.2 转型升级传统工业产业 |
4.3.3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
4.4 镇村体系策略 |
4.5 形态营造策略 |
4.5.1 城镇公共空间 |
4.5.2 城镇街道空间 |
4.5.3 城镇特色景观 |
4.6 生态发展策略 |
4.7 实施保障策略 |
4.7.1 城乡空间控制技术 |
4.7.2 支撑保障体系构建 |
4.8 本章小结 |
5 典型小城镇的实证研究 |
5.1 带状延伸式——硖口驿镇 |
5.1.1 基本概况 |
5.1.2 产业发展导向 |
5.1.3 镇村体系构建 |
5.1.4 镇区空间规划 |
5.2 片状发展式——郭镇 |
5.2.1 基本概况 |
5.2.2 产业发展导向 |
5.2.3 镇村体系构建 |
5.2.4 镇区空间规划 |
5.3 跳跃式发展——观音寺镇 |
5.3.1 基本概况 |
5.3.2 产业发展导向 |
5.3.3 镇村体系构建 |
5.3.4 镇区空间规划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8)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四川秦巴山区国土空间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土空间开发研究进展 |
1.2.2 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3 四川秦巴山区相关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土空间 |
2.1.2 生态承载力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国土空间开发理论 |
2.2.2 人地系统共生理论 |
2.2.3 生态平衡理论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区位概况 |
3.1.2 自然地理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生态环境概况 |
3.2 数据来源 |
第4章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1 基于DEM的地形地貌分析 |
4.1.1 高程 |
4.1.2 坡度 |
4.1.3 坡向 |
4.2 河网密度 |
4.3 气象数据分析 |
4.3.1 气温 |
4.3.2 降雨 |
4.4 土地利用状况 |
4.4.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4.4.2 人均耕地面积 |
4.4.3 土地利用程度指数 |
4.5 生物丰度指数 |
4.6 植被覆盖度指数 |
4.7 社会经济因素 |
4.7.1 人口密度 |
4.7.2 人均GDP |
4.8 地质灾害分析 |
4.9 土壤侵蚀程度分析 |
第5章 四川秦巴山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
5.1 生态承载力评价的基本内容 |
5.2 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 |
5.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3 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1 评价指标标准化 |
5.3.2 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
第6章 四川秦巴山区生态承载力评价 |
6.1 生态承载力计算 |
6.2 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 |
6.2.1 基于地形地貌因素的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 |
6.2.2 基于气候水文因素的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 |
6.2.3 基于生态环境因素的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 |
6.2.4 基于社会经济因素的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 |
6.2.5 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 |
6.3 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6.3.1 承载力优 |
6.3.2 承载力良 |
6.3.3 承载力中等 |
6.3.4 承载力较差 |
6.3.5 承载力极差 |
第7章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国土空间开发研究 |
7.1 基于斑块尺度的国土空间开发研究 |
7.1.1 关于生态承载力处于优良水平地区的国土空间开发研究 |
7.1.2 关于生态承载力处于中等水平地区的国土空间开发研究 |
7.1.3 关于生态承载力处于差-较差水平地区的国土空间开发研究 |
7.2 基于区县单元人口调控的国土空间开发研究 |
7.2.1 关于优先提升区的国土空间开发研究 |
7.2.2 关于优化引导区的国土空间开发研究 |
7.2.3 关于保护控制区的国土空间开发研究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调查问卷 |
附录Ⅱ 调研图版 |
(9)协同治理视角下陕南秦巴山区空心村整治规划策略研究 ——以安康市恒口示范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三农”问题制约乡村发展 |
1.1.2 快速城镇化加速乡村凋敝和衰退 |
1.1.3 乡村衰退现象具有程度加剧发展趋势 |
1.1.4 陕南秦巴山区农村空心化特征突出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研究范围的空间界定 |
1.4.2 相关概念界定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1 城镇化视角下的相关理论 |
2.1.2 土地整治视角下的相关理论 |
2.1.3 协同治理视角下的相关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3 国内外村庄整治实践案例 |
2.3.1 德国巴伐利亚州村庄更新 |
2.3.2 日本水上町“一村一品”工匠之乡 |
2.3.3 山东省青州南张楼村城乡等值化试验 |
2.3.4 山东省禹城市空心村整治实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安康市恒口示范区空心村现状概况 |
3.1 多重维度下的陕南秦巴山区空心村演进特征识别 |
3.1.1 环境维度 |
3.1.2 政策维度 |
3.1.3 社会维度 |
3.1.4 经济维度 |
3.2 安康市恒口示范区区域发展概况 |
3.2.1 恒口示范区“镇改市”发展进程 |
3.2.2 地理区域概况 |
3.2.3 自然资源概况 |
3.3 安康市恒口示范区空心村现状审视 |
3.3.1 空心村调研概况 |
3.3.2 数据获取与村民整治意愿 |
3.3.3 空心村现状特征识别 |
3.3.4 空心村现状制约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协同治理视角下空心村整治耦合机制探究 |
4.1 农村土地整治与空心村整治 |
4.1.1 农村土地整治综合内涵 |
4.1.2 空心村整治内涵 |
4.1.3 空心村整治现实困境 |
4.2 协同治理理论与空心村整治有机耦合 |
4.2.1 协同治理价值认知 |
4.2.2 协同治理下的空心村整治现实背景 |
4.2.3 协同治理下的空心村整治表征识别 |
4.2.4 协同治理思维与空心村整治的调适衔接 |
4.3 协同治理视角下的空心村整治内涵 |
4.3.1 治理主体协同 |
4.3.2 技术架构协同 |
4.3.3 规划实施协同 |
4.3.4 政策管理协同 |
4.3.5 运行机制协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协同治理视域下的恒口示范区空心村整治规划体系构建 |
5.1 空心村整治驱动力系统 |
5.1.1 场域力:以自然环境系统作为整治载体 |
5.1.2 内聚力:以社会经济政策内生驱动作为整治动力 |
5.1.3 离散力:以城镇化引领外嵌驱动作为整治支撑 |
5.1.4 交互驱动下协同助推空心村转型 |
5.2 基于力系统协同的城乡融合发展规划引导 |
5.2.1 空心村整治总体原则 |
5.2.2 城乡空间引导区划 |
5.2.3 空间发展内涵显化 |
5.3 恒口示范区空心村整治协同规划体系构建 |
5.3.1 城镇发展协同:生态适宜性评价 |
5.3.2 村域体系协同:推行“多村一社区”建设模式 |
5.3.3 土地利用协同:空心村整治分类引导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协同治理下的恒口示范区空心村整治规划及策略研究 |
6.1 协同治理下的空心村整治规划技术路径创新探索 |
6.1.1 整治思路:弹性规划与协同治理并存 |
6.1.2 纵向传导:建构村庄全域规划到详细规划的协同规划体系 |
6.1.3 横向衔接:形成“多规合一+编管协同”发展模式 |
6.1.4 微观治理:构建协同治理的空心村整治“四梁八柱” |
6.1.5 成果编制:形成面向不同受众的“1+X+Y”技术文件 |
6.1.6 管理平台:实现空心村整治智能化、信息化管理 |
6.2 规划策略协同调控 |
6.2.1 低效利用宅基地提质增效 |
6.2.2 促进多元产业融合发展 |
6.2.3 完善公共设施供给 |
6.2.4 提升人文景观风貌 |
6.3 实施保障 |
6.3.1 构建服务型政府,实现跨组织合作 |
6.3.2 健全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机制 |
6.3.3 “三治融合”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
6.3.4 完善宅基地管理机制,提升土地利用效益 |
6.3.5 建立多元资金保障和人才支持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关于恒口示范区空心村整治的村委问卷调查 |
附录二 关于恒口示范区空心村整治的村民问卷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空间途径的安康市汉滨区乡村贫困特征识别及优化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新时期下乡村脱贫攻坚机遇与挑战并存 |
1.1.2 秦巴山区生态保护与脱贫减贫双重压力 |
1.1.3 扶贫治理亟需城乡规划学科的深入参与 |
1.1.4 问题提出:“规划式”扶贫减贫路径思考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贫困、贫困发生率 |
1.2.2 空间、贫困空间、乡村贫困空间 |
1.2.3 优化调控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尺度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尺度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数据来源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数据来源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地理学视角下相关理论 |
2.1.2 经济学视角下相关理论 |
2.1.3 城乡规划学视角下的相关理论 |
2.1.4 对乡村益贫规划发展的指导 |
2.2 国内相关研究梳理 |
2.2.1 贫困成因研究动态 |
2.2.2 贫困类型研究动态 |
2.2.3 贫困空间性研究动态 |
2.3 国外相关研究梳理 |
2.3.1 贫困成因研究动态 |
2.3.2 贫困类型研究动态 |
2.3.3 贫困空间性研究动态 |
2.4 国内扶贫开发动态研究 |
2.4.1 我国扶贫开发动态及实践 |
2.4.2 陕西省扶贫相关政策与规划 |
2.4.3 市县层面扶贫相关政策与规划 |
2.5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安康市汉滨区乡村贫困空间现状多维审视 |
3.1 地域条件解读 |
3.1.1 区位分析 |
3.1.2 自然环境 |
3.1.3 社会经济 |
3.2 贫困空间分布 |
3.2.1 区域层面 |
3.2.2 乡镇层面 |
3.2.3 村庄层面 |
3.3 现状调查研究 |
3.3.1 调研对象选取 |
3.3.2 村庄现状调查 |
3.3.3 贫困成因总结 |
3.4 贫困特征总结 |
3.4.1 区域尺度 |
3.4.2 乡镇尺度 |
3.4.3 村庄尺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地理探测的安康市汉滨区乡村贫困影响机制分析 |
4.1 驱动因素分析 |
4.1.1 影响力:自然环境 |
4.1.2 推动力:经济环境 |
4.1.3 催化力:社会环境 |
4.2 致贫因子选取 |
4.2.1 因子选取原则 |
4.2.2 影响因子选取 |
4.2.3 致贫因子释义 |
4.3 致贫因子地理探测 |
4.3.1 研究模型设定 |
4.3.2 影响因素探测 |
4.3.3 探测结果总结 |
4.4 乡村贫困产生机制探讨 |
4.4.1 自然维度:山区人地矛盾突出 |
4.4.2 经济维度:经济整合能力薄弱 |
4.4.3 社会维度:空间支撑保障落后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空间途径的安康市汉滨区优化调控路径建构 |
5.1 城乡融合与乡村减贫的内在逻辑 |
5.1.1 贫困属性:基于体系与个体视角的二重性 |
5.1.2 迈向集中:新逻辑下乡村空间的适度整合 |
5.1.3 规划支撑:多视角下的城乡空间融合研究 |
5.1.4 走出贫困:城乡融合与乡村扶贫规划衔接 |
5.2 基于空间途径乡村贫困优化思路 |
5.2.1 区域统筹带动 |
5.2.2 人地合理管控 |
5.2.3 生态优先发展 |
5.2.4 产业带动脱贫 |
5.2.5 基础设施保障 |
5.3 安康市汉滨区优化调控路径构建 |
5.3.1 基于全域统筹的县域综合管控 |
5.3.2 基于集约导向的镇域空间整合 |
5.3.3 基于活力再生的村庄宜居建设 |
5.4 规划实施保障 |
5.4.1 健全规划调控机制 |
5.4.2 构建多元管理机制 |
5.4.3 创新土地管理体制 |
5.4.4 完善扶贫瞄准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活力再生的贫困村整治规划实证 |
6.1 活力再生解析:从劣势到优势 |
6.1.1 活力再生认知 |
6.1.2 活力乡村要素 |
6.1.3 活力乡村功能 |
6.2 村庄现状分析:由认知到塑造 |
6.2.1 村庄基本概况 |
6.2.2 贫困精准甄别 |
6.2.3 村庄贫困原因 |
6.3 活力村庄规划:由扶贫到再生 |
6.3.1 经济活力:以产业发展促进村民增收 |
6.3.2 设施活力:以设施完善提高生活质量 |
6.3.3 生态活力:以生态修复改善居住环境 |
6.3.4 文化活力:以多元共治保障减贫成效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研究的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汉滨区乡村贫困”村委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汉滨区乡村贫困”村民问卷调查表 |
附录三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秦巴山区生态环境建设思路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重庆市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关联性研究[D]. 王子羿. 西南大学, 2021(01)
- [2]基于生态修复的秦巴山区乡村道路环境整治规划研究 ——以陕西省恒口示范区为例[D]. 任怡康. 长安大学, 2021
- [3]汉阴县堰坪村传统村落空间演进研究[D]. 廖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秦巴山区人地系统演化格局及空间管控研究[D]. 敬博. 西北大学, 2020
- [5]略阳县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秦贺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三生”空间协同视角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研究 ——以略阳县为例[D]. 闫筱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略阳县山地型小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白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四川秦巴山区国土空间开发研究[D]. 张光芹.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9]协同治理视角下陕南秦巴山区空心村整治规划策略研究 ——以安康市恒口示范区为例[D]. 王瑞. 长安大学, 2020(06)
- [10]基于空间途径的安康市汉滨区乡村贫困特征识别及优化调控研究[D]. 任梅梅. 长安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