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解古希腊史学的理性方法

论理解古希腊史学的理性方法

一、论古希腊史学认识中的理性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夏燕靖[1](2021)在《艺术史学方法论及方法应用探究》文中认为中国传统学术特别是其历史学研究,大多习惯于考据、考证,主张对史料梳理的钩玄索隐,以获得对史料及"历史"的认知,这容易丢失对历史逻辑的研判。近代以来西学传入形成的史学研究方法尤其是史学思想体系的建构,可以通过对以往历史认识的颠覆性阐释而获得新知、新论。史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建构极为重要,是确认艺术史及艺术史学研究范式的有力依据,也是转换史学认知视角的关键。因此,探究艺术史学理论、方法论及其应用,是艺术史学研究不断开拓新思路的重要举措,也是探讨艺术史学方法论问题的核心之所在。

施晓静[2](2021)在《波里比阿的历史书写与身份认同》文中研究指明波里比阿作为一个拥有多元身份的希腊裔史家,撰写了关于罗马人何以在短短53年的时间里成为地中海世界霸主的历史。波里比阿在《历史》中表现出作为历史学家的自觉意识,他的非史家身份同时也影响着他的历史书写,这些都在他的《历史》文本中反映出来。本文主要探讨了波里比阿的多元身份对其史家身份和历史书写活动的影响,探究波里比阿在治史过程中如何取舍和平衡自己的多重身份和立场,从而在当下的视角反思波里比阿历史书写的地位和贡献。本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现状,梳理了关于身份认同与史家角色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波里比阿及其《历史》在国内外不同时期的传播与研究情况进行了整理,并对与波里比阿相关的原始文献和版本情况加以梳理和介绍。第一章从时代背景和波里比阿的个人经历出发,梳理波里比阿的多元身份和写作立场。在社会历史背景方面,波里比阿所属的希腊亚该亚同盟虽然是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重要政治实体,但其实力弱小难以与周遭强敌相抗衡;在对待罗马人干预半岛事务的问题上,亚该亚同盟内部存在分歧,政策摇摆不定,其结果是罗马人在战胜马其顿之后展开了对亚该亚同盟的清算。波里比阿以人质的身份被遣送至罗马,但基于声望和他同罗马贵族的友谊,波里比阿受到了特别的照顾。波里比阿曾任亚该亚同盟骑兵司令,也曾对罗马人的干预持反对态度,但在罗马羁留期间他的立场和主张也逐渐变化。而在此前,世界主义和泛希腊主义的思潮兴起,开始出现打破城邦界限的普世史书写,构成了波里比阿历史书写的思想背景。第二章主要探讨波里比阿对“历史学家”的身份认同和自我反省。通过对语词的分类和上下文的梳理,本章梳理了“历史学家”这一概念在波里比阿的《历史》中出现的几种表达方式,分析比较“历史学家”和“作者”在波里比阿的语境之下的异同。之后,本章具体分析了波里比阿对历史学家提出的工作任务要求。波里比阿认为包括他在内的史家群体都应以书写综合且真实的历史为目标,并且要与实践活动,特别是政治活动保持密切联系,书写历史以指导人们的政治生活。但波里比阿未能平衡史学求真与致用的关系,他对历史学家角色的外在塑造与他对历史学家属性和原则的认识也有区别。第三章从波里比阿的写作立场出发,考察作为战败的亚该亚同盟领袖如何平衡自己在希腊和罗马之间的二重性立场。狄奥多罗斯等罗马治下的希腊作者都面临相似的情感冲突,但他们多数都未曾在政治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有的甚至远离政治,专心着书授课。波里比阿与罗马贵族关系密切,受到他们的尊重和庇护,无法回避这一立场的冲突。他认识到罗马统治世界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希腊人应当接受罗马人的统治,并且开始从帝国长远发展的角度为罗马社会中的问题反思谏言;同时他也保持着对亚该亚同盟和希腊文化的维护和热爱,力求探索罗马治下的希腊人如何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第四章从波里比阿的政治家身份出发,探究其知识积累和参政经验对其历史写作的影响。波里比阿的政治经验和个人经历使他可以近距离观察希腊和罗马等邦国的政体。通过观察和分析,波里比阿比较了不同政体的优劣,将罗马人霸业成功的原因归于政体的优越,并且他对政体的理论分析也得到罗马读者特别是罗马贵族和政治家的认可和借鉴。同时,出于一个政治领袖的自觉和现实的考虑,波里比阿强调史学的实用性,认为历史写作的目标就是要为从事政治事务的人提供借鉴和指导。第五章从波里比阿的军事统帅身份出发,探究其军事方面的经验积累对其历史写作的影响。作为亚该亚同盟骑兵司令,波里比阿拥有较为丰富的军事阅历和军事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知识积累,通过对罗马军营组织结构、营区建设、武器装备、兵员构成等多要素的分析,论述了罗马军团的优势所在,他尤其强调依靠本国公民而非雇佣兵是罗马人军事优势的关键因素。他还指出罗马人通过严密的军事纪律和纪念活动,将罗马人英勇对敌的战斗精神代代传扬,培育了优秀的罗马公民和军事将领,以此作为罗马人建立霸业的另一重要因素,体现了他作为军事统帅的经验优势和历史解释的视角。第六章从史学史的视角分析了波里比阿多元身份对其历史书写的影响。波里比阿传承并发展了希腊史学传统中求真与立场客观性的主张,但他写作的目的在于解释而非叙事;对于希腊的普世史书写,波里比阿也予以了借鉴和改造,他主张要用综合的方法写作人类普遍居住地的历史,这种综合的历史应当有始有终,并且所有的事务都围绕一个核心;波里比阿对史学“经世致用”的强调是他对西方史学史的重要创见,为以后的罗马史家提供了启发和借鉴。结论部分总结了波里比阿对历史学的理论贡献,主要表现为他对历史学家这一身份的自觉意识。同时,波里比阿的各种非史家角色和职责也反映在他的历史书写中,这对于分析多元身份对历史学家及其历史书写活动的影响具有启发意义。

袁殷婷[3](2020)在《古典希腊身体美的认知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对身体美的推崇是古希腊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古希腊人对他们拥有的美貌有着不同寻常的理解力,对人体美带来的令人自豪的狂喜有着非凡的感受力。古代希腊人将人的外在物质形态和内在精神形态合为一体,对身体的认识更为全面,这与现代人更多局限于物质形态的机体不同。按通常的用法,身体是一个颇具现代色彩的词汇。但是,在古希腊文化中所理解的身体并非是纯碎的生理概念,还牵涉到无形的灵魂、心灵,在这个结构中尤为强调灵魂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肉体是灵魂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肉身的实践运动有赖灵魂为之做主。肉体与灵魂虽然各自功能不同,但并不截然对立,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人的身体。基于此,古希腊人对身体美的认知包括了外在美和内在美两个部分。古代希腊人对身体外在美的认识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强调符合自然本性地发展身体的机能。健壮的男性在生存、战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意味着强大的生存能力,因而无论是在文学作品抑或是艺术作品中,男性的力量备受推崇;健康、丰满的女性所具备的生理优势,被视为具有良好的生育能力,成为女性身体美的象征。这些身体形象反映了古希腊人推崇特定身体形象的历史景观,身体美表现为身体的健康强壮、发育良好,对身体美的发展与塑造符合人自然的生理规律,体现了一种健康的、具备积极意义的身体美观念。身体美不仅仅是形体意义上的,更是由形体包裹着的灵魂之美,古希腊人对身体美的认知与实践反映出古希腊人对于身心和谐发展的追求。从荷马时代开始,古希腊人就欣赏拥有美貌且道德高尚之人,这种理想之美集中体现在一个词汇Kalokagathia里,所表达的就是外在的健美和灵魂的卓越的结合,这在人身上不可分割地整体存在着,它反映了古希腊人和谐统一的理想,体貌之美与灵魂之美合一是身体美的最高理想,外表美与内在品质的结合,融合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总的来说,古希腊发展了一种自然的、全面的、具有积极意义的身体美文化,循着“美”的探索与指引,把对美的研究带入到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去。古希腊人的身体美观念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反过来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实践了他们特有的身体美的观念,或曰是身体美的观念的实践。它们形塑着古希腊的身体,规约着古希腊对身体的艺术展现。这种实践呈现出灵与肉、情感与体魄和谐发展的特性。古典时期古希腊人对身体美的塑造强调均衡,尤其是内外均衡,文武兼修。古希腊人看来,人的肉体与灵魂紧密相连,身体上的美与精神上的善是不可分割的,精神的美在外在的美上得到体现和认证。他们的最高理想是身心俱美,理想的人物不仅在形体上要发育良好、健壮匀称,而且需具备出众的理性、高尚的品行。古希腊人将这种对身体内在美的训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体育训练成为孩童教育和常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训练在孩童教育中也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戏剧表演、祭神仪式则成为道德宣教的特殊场域。由此,体育馆、竞技场、剧场、健壮阳光的人体塑像等等则成为古希腊特殊的生活景观。

王大庆[4](2020)在《谈刘家和先生对中西理性结构问题的思考——读《史苑学步:史学与理论探研》札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刘家和先生新近出版的《史苑学步:史学与理论探研》为中心,结合以往相关研究,从学术史和内在路径两个方面对刘先生关于中西理性结构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刘先生以回应黑格尔等西方学者的理性说为切入点,在深入考察中外历史、史学和理性思维产生过程的基础上,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方法,提出了理性认识的途径多种多样且各文明之理性结构也存在明显差异的重要论断。刘先生认为,在永恒不变的存在中把握真理的逻辑理性在西方居于主导地位,而在事物的运动变化中把握真理的历史理性则在中国居于主导地位。这两种理性以及两种理性结构之间是一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交集关系,不仅可以平等对话和相互理解,也能够相互借鉴和相互补充。

王成军[5](2020)在《比较史学何以成为可能——刘家和先生比较史学理论和方法初探》文中认为比较史学侧重于跨时空的历史对照研究,是一个晚近新兴的历史研究领域。刘家和先生为构建该研究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比较史学,将"同"与"异"的辩证关系作为理论基础,以可比性为中心建立比较类型,在对史料进行考证批判的前提下就比较对象进行深入剖析,抓住其异同的本质,提炼出更高层次的比较类型,从而把握比较对象的本质。刘先生的比较史学实践具有方法论层面的示范意义,显示出独具一格的理论旨趣,将比较史学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这些理论和方法建立在大量具体的中外、中西史学比较成果的基础上,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性,为解答比较史学在实践中何以可能的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伟芳[6](2019)在《古罗马共和向帝制转变时期道德立法研究》文中指出由统治者不断地通过立法的途径,赋予原本诉求于伦理道德的社会现象以法律的形式和强制力,是古罗马社会历史发展中重要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公元前二三世纪之交至公元一世纪之间,在统治阶层的推动下,古罗马道德立法的频率和出台的道德法律数量都达到了历史的高潮。而这一阶段也正是古罗马经历重大社会历史变革、由共和向帝制转变的关键时期。对这一时期的古罗马道德立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能够使我们对古罗马道德传统和道德法律等具体问题有更为清晰的了解,而且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挖掘道德立法与古罗马帝国化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对共和向帝制转变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具体历程的复杂性有更深刻的理解。本文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运用历史学的史论结合和历史比较的方法,借鉴法哲学和社会学的相关启示,利用古典史学和法学资料以及近现代研究成果,将古罗马道德立法置于其所产生发展的古罗马社会历史进程中,对其背景、原因、过程、内容、特点、结果及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认为,共和后期以降的道德立法在挽救道德危机、恢复共和传统道德习俗(mos maiorum)的旗帜下展开,但其实质是统治阶层通过对道德规范的强制化和体制化稳固及加强对政治局势的把控和社会调控。一方面,道德立法是古罗马统治者应对共和危机的产物;另一方面,在推进道德立法的进程中,统治者加强了对个人和权力阶层的监督和控制,促进了权力的集中,加强了文化建设,形成了有利于新政体的合意与和谐,在事实上推动了共和的解体和帝制的形成与发展。本文正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古罗马道德立法的历史背景,分别从古罗马共和道德传统、传统道德监督机制以及古罗马共和末期以降的道德危机三个方面来揭示古罗马道德立法产生的思想基础和历史条件。本章重点分析了古罗马人将国家命运归因于道德传统习俗(mos maiorum)的道德观念,这一点有助于正确理解道德因素对于古罗马政治生活的重要意义、以及古罗马社会道德立法的历史必然性。第二章旨在分析古罗马道德立法的动因。受其传统道德观念影响,古罗马人在论及道德法律、道德改革等相关问题时,往往将其单纯地归因于对统治者对道德沦丧的应对和对传统道德风习的回归。但本文认为,道德立法在古罗马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章首先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共和后期道德危机下加强道德建设、重建社会秩序的历史需要进行了分析;然后进一步挖掘了道德立法所蕴含的政治动因;最后对古罗马统治者推动道德立法的意识形态动机进行了探讨。第三章聚焦于古罗马道德立法的主要内容和过程。从共和早期的萌芽到共和晚期至帝制初期的高度发展,受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同时期的统治者所侧重的道德立法的领域和功能也各自不同。早期统治者对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少有关注,而是在平贵斗争影响下在选举公正领域展开立法。共和后期以降,古罗马道德立法的范围更为广泛,内容更为丰富,但总的来说侧重点在于政治道德的领域,此外也对文化教育和文娱生活领域的道德价值观培养给予更多的注意力。帝制初期早期元首们在延续共和道德立法传统的同时,对稳定家庭社会秩序的立法给予更多的关注。第四章着重分析古罗马道德立法的特征。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论证,特别是运用史学比较的方法,本章提出:服务于政治、以权力阶层为主体对象是古罗马道德立法进程突出的特征之一,具体表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道德立法政治功用的不同;此外,注重法治思想和重民轻刑的人文精神也是古罗马道德法律有别于中国古代社会法律血源性、等级性、人治和以刑法为中心的特点所在;此外,古罗马道德立法还表现出部分道德法律可操作性和适用性有限、但表征功能突出的特点。第五章主要阐述了古罗马道德立法的结果和影响。本章提出古罗马道德立法对古罗马的道德建设、法治进程和社会历史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德立法有助于社会转变时期道德建设、有助于法治精神的建设,更为重要的是,道德立法间接推动了权力的集中、有助于共和与帝国体制的衔接和罗马文化影响力的加强,对于古罗马帝国化进程的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且在前文对于古罗马道德立法影响和意义以及局限性的分析基础之上,重点揭示本研究对当代社会道德立法问题的启示意义,以期对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法律建设有所借鉴。

孙柏林[7](2019)在《“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文中指出“老子”思想有其渊源,这是本文“老子思想探源”(先老学研究)之核心和旨趣。然进入其中的切入点和路径有许多,我们以“天人之和”这一中华文明的精神和思想特质作为视域,并综合中国传统语文学及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立足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考古材料等构成之文本,探讨了前老时代“天人之和”的四大主要表现形态及基本思想范畴体系:“德礼”体系、“法刑”体系、“方术”体系、“天道”体系;而“老子”之思想更多传承和发展了“天道”体系,同时批判和解构了“德礼”体系;最终结合《老子》的历史世界、思想域界、生命境界,我们初步探索了“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如面对礼崩乐坏、民生凋敝之“乱世”的现实情境,“老子”以人间性的如何“为”(无为)为出发点,并确立了“道”为终极价值和思想根基等。本文欲试图达到“二点突破”(新领域、新视域),“三点创新”(方法、材料、观点)。“突破”:(1)“老子”研究领域的新拓展,本文以“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为核心来探寻“老子”思想之根源(先老学)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另如中希印之“天人观念”异同研究、前老时代“天人之和”形态体现的四种范畴系统(礼乐、方术、刑法、天道)等,均有一定理论新探索之倾向;(2)以“天人之和”和“历史世界”“思想域界”“生命境界”构成的局域性、立体性理论视域能较为全面、深入地探究“老子”思想之源流及当代价值。“创新”:(1)“方法”上,结合中国传统语文学方法(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据学等)和当代哲学研究方法(诠释学、语言分析、存在现象学等),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力图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老子”思想;(2)“材料”上,“先老学”之突出特点首先在于其时间性,如本文使用的相关传世文献资料都曾考证其时代并说明,且不局限于文字材料,包含如星图、符号、器物、遗址等;(3)“观点”上,如中西印之文明开端时期均以“究天人之际”为核心,但由于“生存结构”之差异,最终导致古希腊探寻超越性本源的“人与自然之分”、古印度伦理与宗教性的“神我合一”,古中国因“制礼作乐”而形成人文经验性的“天人之和”,另如“老子”思想范畴体系的初步探索等。绪论部分为正式之研究之基础,其中界定了“前老时代”之时限,考订了相关引证传世文献之时代,综述了思想范畴体系、天人之和等研究之现有成果,并梳理了有关理论视域及研究方法等。以“天人之和”作为视域和切入点,而对“天人关系”问题的关注是人类文明原初阶段的共性,而为何只有中国古代才形成了“天人之和”的独特特征?这是“第一章”之核心问题。具体我们首先通过中国与古希腊相比较,两者以农耕与海洋生存结构为区分,中国思想起源的“天人之和”与西方的哲学起源的“天人之分”;其次通过中国与印度文明的比较,同样的农耕生存结构,中国通过周代的制礼作乐而进入具有人文经验性的“天人之和”,而印度则延续了神话与宗教色彩而形成的“梵我合一”。在确立中国“天人之和”的思想范式与文化特征之后,“第二章”的重点在于“天人之和”在“前老时代”具体形成的四大大基本形态和思想范畴体系,其分别是作为“德礼”体系及其分化出的“法刑”体系,以及“方术”体系和从中衍生出的“天道”体系。此四大体系均是历史性建构生成的,包含了相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核心范畴,天人关系范畴为其四者共通。“第三章”则讨论了“老子”思想与“天人之和”四大体系之亲密关联,结合《老子》文本,通过分析“老子”思想所针对的问题,以及所体现的思想特征,阐释“老子”与四大体系的关联。又通过《老子》的历史世界、思想域界及生命境界初步探索了“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如以“为”作为核心,以“道”作为终极意义和思想根基,以“圣人”为理性人格等。最后我们在“结语”中交待了研究“先老学”的意义和价值,如其对“前二元对立”世界的可能探索,以及本文之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能拓展之方向。

朱宇[8](2019)在《周易的科学合理性研究》文中指出《周易》是科学吗?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掀起的“易科学”与“科学易”的研究浪潮中,《周易》与科学的关系问题一直备受争议。实际上,《周易》与科学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周易》的科学合理性问题。从科学合理性的历史发展来看,《周易》与希腊理性科学在演绎思维的严密性、知识结构的逻辑性、“科学—人文”的统一性上存在内在联系,但《周易》与近现代数理科学在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上却有着本质性区别,然而《周易》与现代博物科学在广博性、认识方式、博物精神又存在一定的契合。不难看出,也许从现代科学合理性的角度出发,《周易》确实不具备近现代数理科学的本质特征,但从古希腊科学或是未来博物科学所蕴含的科学合理性的角度而言,《周易》又具有内在的科学合理性。由此,对《周易》科学合理性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深入阐释,不仅可以对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过度狭隘的学科分化趋势和过度局限于归纳-演绎的思维形式起到借鉴意义,也可以化解因科技异化引起的生态危机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拟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阐明研究《周易》科学合理性问题的必要性。第一章旨在对科学合理性的概念、内涵、历史演变以及本质特征四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第二章对《周易》是否是伪科学、前科学以及传统博物科学的三个相关论争作出探讨。第三章则重在从希腊理性科学、近现代数理科学、博物科学的科学合理性等三个方面分析与《周易》的关联、分离与契合之处。认为《周易》与希腊理性科学在演绎思维的严密性、知识结构的逻辑性以及“科学-人文”的统一性等联系;《周易》与近现代理性科学在认知论、方法论、真理观上存在根本差异;《周易》与博物科学存在三点契合。第四章则是从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三个层面系统阐述《周易》对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过度狭隘的学科分化趋势、过度局限于归纳-演绎的思维形式以及因科技异化引起的生态危机等三个方面的启示。结语部分对全文做总结与诠释。

魏明勤[9](2017)在《古希腊学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园,是希腊、罗马历史上最早的高等学术机构,它以高深学问的教学和科研为特征。从公元前387年被创立,到公元529年被关闭,在916年的演进过程中,学园应对社会和国家需求,借助宗教仪式,最终形成了标志自身的精神实体,即学术传统。学术传统的灵魂是学术精神,学术精神是人类知识精英对建构社会秩序的一种表达,它与国家精神和宗教精神一样,一旦生成,就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在现代世界中,标识人类高等智力活动的“学术”、以及大学的“学院”都是以古希腊第一座学园的名字“Academy”命名,由此可见学园对“大学”和“学术”的影响。从大学的理念中,我们辨识出学园和大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即,都以追求自由和真理为目的,都有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和以明辨真理为目的的科研。“大学”之名得之晚矣,而其精神理念,在学园时代俨然已铸定完毕。学园的理念确定了学园的形式,大学的理念规定了大学的形式。就像人的本质规定性取决于人的精神而非人的肉体一样,任何社会组织,其本质规定性由其无形的精神理念决定,其展现出的具体形态不过是对其理念的表达与诠释而已。鉴于学园在人类文明史和人类高等教育史上的独特地位,有必要追溯学园从那个时代的混沌中获取自我意识的相关机制,最大限度还原学园的理念和实践,从中概括提炼影响深远的学园精神实体,呈现学术生活的要素——此谓本文的具体目标。本文的第二层目标是,通过分析学园中仪式传统对学园实践群体精神塑造的作用,分析学术传统生成过程中,宗教与国家的协同作用,探讨宗教、国家和学园各自的权力边界,总结学术精神得以稳定传承的外在机制。本文的第三层目标是,分析学术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国家在人文精神培育机制建构中的作用。基于以上目标,本文着力于探查学园的有形实体和无形精神实体的形成机制,厘清国家与社会在其中的作用,以期关照当前大学教育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应战。因此,综合前人对学园研究的相关成果,本研究借助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首次对学园作整体考察,以呈现其有形与无形实体演进的整体状况。首先,对涉及本主题的相关核心概念:希腊的Paideia、Humanism(人文主义)的源起、“学术”(Scholarship)的演变、古希腊、罗马的高等教育,一一进行溯本追源式的界定;对学园兴起的直接相关的历史背景,一一进行考察。研究伊始,主要从宏观层面考察学园发展,以期呈现学园演进的整体脉络。开篇点题,确立本文研究对象“古希腊学园”的概念,确定研究对象的时空边界、研究切入角度,以及本研究的理论定位。学园研究的宏观脉络历时性呈现为:兴起、发展、兴盛、衰落四个阶段。学园的兴起(387BC-338BC),处于古典末期。分析学园之母“阿卡德米学园”生成的社会基础。着重分析以下两点外在机制:哲学思潮与雅典城邦,前者促使学园理念的生成,后者提供了学园实践所需的一切社会条件。总结这一时期学园宏观层面呈现出单一中心的特点,即学园仅在雅典城邦出现;微观层面呈现为私学和哲学教学为主的特征。学园在理念和实践层面,形成了自我意识。学园的发展(335BC-30BC),处于希腊化阶段。以吕克昂学园和亚历山大里亚缪斯学宫为主要对象,分析呈现学园的最新发展。这一时期的学园特点,宏观层面:学园的发展呈现多个中心:雅典、亚历山大里亚、帕加马、罗德岛等;学园从私立走向公、私学兼备。微观层面:科学研究从教学中分离,纯正的“学术生活出现”;分门别类的科学兴起;享受国家薪俸的学者群体崛起。国立学术中心是学园在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学术的分化和科学专门化在这一时期确立起来了。学园的兴盛(29BC-337AD),处于罗马帝国盛期。这一时期罗马统治阶层逐步介入学园管理,国家公权力的介入影响了学园的运行。国家介入学园运行后,学术分化更趋明显,学术呈现实用主义的转向;专科技术学园出现,主要有:建筑、医学、法律学园。由于帝国发展的需要,以法律保障实施的教育体系确立起来了,同时也为学术精神向人文精神的发展垫定了基础。学园的衰亡(338AD-529AD),处于神权崛起阶段。这一时期学园发展处于停滞阶段,并未有新的推进。这一时期,宗教与国家进一步加强对学园的限制,体现在经济的打击、自由授课的限制乃至取缔。当学术自由的社会土壤和学术研究的国家支持机制不在,学园的有形实体随即坍塌。以上内容主要采用历史文献考察法,借鉴布克哈特的文化史观,从宏观层面呈现学园的发展脉络,目的是突出国家、社会和学园间的交互影响。具体而言,分析宗教、国家和社会等外在机制对学园生成、发展、兴盛和衰落的影响。宏观审视学园的演进脉络之后,进入中观考察,目的首先是呈现学园培育自由灵魂的理念。具体而言即:培育实现灵魂实现真理转向的人,他们会自觉以真理为目标展开自己的一切行动。本章重点考察第一座学园,也即“学园之母”阿卡德米学园的理念。探究作为哲学学园的阿卡德米学园理念生成的哲学根源,分析得出,学园理念的生成,是基于知识精英对建构良善社会秩序构想的需要。中观考察的展开主要沿着三个问题展开:为什么要创建学园?学园实践如何可能?学园目标如何达成?针对三个问题的相应答案是:学园培育的是自由灵魂,也即德性的人;学园通过系统的知识教育促使灵魂转向真理;学园通过培育出哲学家家来,从中挑选合适的人培养成哲学王,实现国家正义,进而实现国家之内公民的普遍正义。最后的目的是学园追求的终极目的:即实现公平正义国家之下所有公民最大化的自由发展。中观考察之后进入学园内部,作微观考察,目的是还原学园实践的主要内容:高深知识的教学和真理导向的科研。随后总结学园实践带来秩序建构的成果:知识体系和教育体系的生成。微观考察之第一,从已有知识的传授入手,呈现以灵魂转向为目的教化所需的外在条件以及具体方法。这部分以雅典四大学园的相关史料为主。第二:从新知识的开拓入手,呈现以穷究万物之理为目的科研。本节从吕克昂学园入手,分析科研活动的兴起及其表现;以亚历山大里亚缪斯学宫的科研活动为例,呈现科研活动的迁移、分化、专门化的表现。第三:总结学园的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在社会和国家的介入下,从中逐步生成的秩序:理论层面,知识分类和科学方法论得以确立,实践层面:教育体系形成。这是学术生活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在已经呈现学园的理念和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使用宏观和微观结合考察的研究方法,分析学园理念引导下的实践活动在宗教和国家的参与作用下,呈现出的学术传统的生成机制。具体而言,该部分从人类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考察学园自身意识的生成中,仪式对师生个体学术精神的形塑,以及仪式对学术共同体精神的形塑。具体分为对学生、老师和师生的一些仪式,分析其对师生群体的精神塑造作用。第一,对学生:其目的是在学生中确立人格卓越的理想;第二,对教师:其目的是为树立真理志业的模范;第三,对师生:其目的是为塑造学术团体的精神。最后总结,学园的仪式传统,是学园在宗教和国家的帮助下,逐步生成自身意识的一种表现。学园中的仪式,其目的是:通过对师生群体意识的塑造,使学园的理念在实践中得到执行,使学园的学术生活得以延续,最终形成可以同学园分离的学园精神实体,也即:学术传统。在此基础上,总结学术传统得以传承的外在机制。最后部分,观古照今,考察学园的当代价值。从学园的精神实体,即学术传统的生成中,考察学园延续千年发展的内在和外在机制。提炼学术传统背后的超稳定结构为:学术精神、教学、科研、仪式,它们是标志学园之为学园的本质,是学园的精神实体。回溯西欧历史上的三次文艺复兴,其实最终都是对由学园开创的学术传统的回归。每一次回归都为社会注入了活力,带来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并有所行动。尤其是我们的“大学”体制也是借自西方,更应该理清楚大学之为大学的内在规定性,以便于大学及时规制自己的行动。具体而言,学园留给我们的启示有如下三点:第一,在“人本主义”的公民教育中,强调“自由”,真正兼顾公民个体对自我意识觉醒的关照,而非仅强调其国民性的一面;第二,大学运行的理念中,坚守“真理导向”,强调“理性”。主要是从教学和科研两个层面,倡导对自由和真理的真正回归;第三节,论述在社会中培育“人文精神”所需的外在机制,也即国家和社会如何行动的问题,强调“秩序”。最后对学园的当代启示进行总结,它体现了这样一种理想:对自由、理性和秩序的构想:具体而言从少数个体得到充分的自由发展带动公民普遍的自由发展。余论,再次回顾希腊文化理想下的学园,反思学园与宗教、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反思文明生成过程中复杂的社会联动机制,以期关照当下。

刘志刚[10](2017)在《海登·怀特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叙事性重释》文中研究说明海登·怀特是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界最为重要的人物,在20世纪60年代西方历史哲学与历史学均陷入到认识论危机的时刻,学界认为他的《元史学》开创了历史哲学的后现代转向,在历史学力求成为一门科学的时代,怀特通过对历史着作的结构主义分析,消解了历史学与文学之间的界限,将历史等同于文学或艺术,解构了历史科学的神话,也正因为如此,怀特也被视为后现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议论。但是怀特并不太认可这样一种定位,并且多个场合宣称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那么他的理论与马克思有什么样的关系?他在何种意义上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呢?本文通过对海登·怀特理论的全面考察,我们发现学界对于怀特的一些指责有很多都源自于对怀特理论的误解,怀特叙事理论的核心——诗性预构,并不是罔顾史实的主观臆造,而是基于人的实践活动对传统历史认识范式的超越,它既超越了将历史理解成一种客体或某种客观进程的体现的历史本体论,同时也超越了追求主客二元相符合的历史认识论,而这种超越的基础,就在于怀特对于历史本质的理解是与马克思保持一致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历史的起点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和自身的生产,历史的本质实际是人通过感性的实践活动不断生成人自身、社会、自然界的过程,所以对于历史认识活动而言,人既是历史认识活动的主体,也是认识活动的客体,而且这种主客体并不是给定的、不变的,而是通过实践活动不断生成的,那么历史认识就不可能是主客体相符合,完全客观的反映历史事件的过程,而是人基于现实的生存状况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认识,并且不断赋予历史事件新的意义的过程。历史认识绝不是简单的探寻过去,它所做的更多的是观照现实、指向未来。怀特也是从这个基础出发,超越了传统的历史认识论,为史学理论开辟了新的空间。但怀特的诗性预构以及叙事理论却绝不仅仅只是针对历史认识问题的分析,他真正所要探求的是影响历史学家做出选择与判断的深层结构,这种深层结构就是——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文化,因此在完成了解构历史科学的历史学批判之后,怀特并没有停止步伐,而是转向了文化批判,并且直接促成了历史学界的文化转向和新文化史学的兴起,而他此举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文化批判完成人本质的复归,从这个意义上看这是新的时期在学术上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二、论古希腊史学认识中的理性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古希腊史学认识中的理性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艺术史学方法论及方法应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结语

(2)波里比阿的历史书写与身份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身份问题的理论研究
        (二)关于“历史学家”的定义、原则与学者角色问题
        (三)波里比阿的传播与研究史
        (四)关于波里比阿史学的相关问题
        (五)波里比阿的中国形象
    三、古典作家作品及相关原始材料
        (一)波里比阿的着作:文本流传、译本及版本的选择
        (二)其他古代史家作品和铭文资料
        (三)其他古典政治、军事思想着作
第一章 波里比阿历史写作的形成背景
    一、历史背景
        (一)亚该亚同盟的建立和早期发展
        (二)亚该亚同盟的重建和鼎盛
        (三)罗马人的介入与亚该亚同盟的解体
    二、思想背景
        (一)古典哲学中的世界主义和泛希腊主义
        (二)希腊史学中的普世观念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史家角色的自我反思:波里比阿论“历史学家”及其任务
    一、历史学家的含义
        (一)波里比阿的语词选择
        (二)“历史学家”的工作原则
        (三)“作者”的撰史规范
    二、“历史学家”的任务
        (一)写作“综合的历史”
        (二)如实报道历史事件
        (三)与实践活动的密切关联
    三、史家角色的内外纠葛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败者修史:波里比阿的矛盾与取舍
    一、罗马治下希腊作者的选择
        (一)狄奥多罗斯
        (二)波塞冬尼乌斯
        (三)狄奥尼修斯
    二、人质与新主的“友谊”
        (一)罗马人眼中的“朋友”波里比阿
        (二)波里比阿笔下的罗马人
        (三)波里比阿论“背叛”
    三、波里比阿的立场二重性:表现及评价
        (一)情感态度的二重性
        (二)写作目标的二重性
        (三)写作视野的二重性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作为政治家的历史思考与实用诉求
    一、波里比阿的政体思想
        (一)政体的起源与发展
        (二)波里比阿论罗马混合政体
        (三)罗马政体与其他政体的比较
    二、政治经验与理论同历史解释的关系
        (一)政治实践的史学价值
        (二)政体分析的史学目的
    三、实用主义倾向产生与表现
        (一)实用主义史学产生的背景与条件
        (二)实用主义诉求命运观
        (三)实用主义在波里比阿史学实践中的表现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作为军事统帅的经验积累与历史解释
    一、波里比阿论罗马军团的优势
        (一)组织结构与营区建设——罗马霸业的军事基础
        (二)装备改良与战术革新——罗马军事的自我完善
        (三)对雇佣兵的态度——军团实力的重要保障
    二、波里比阿论统帅的才能及影响
        (一)优秀统帅的标准和能力要求
        (二)实战中的表现
        (三)杰出将领的个案对比
    三、军事纪律与罗马精神的传承
        (一)士气对战争的影响
        (二)严肃军纪与士气保障
        (三)纪念仪式与精神传承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波里比阿史学史地位的现代反思
    一、对希腊史学传统的承接
        (一)真实与客观性问题
        (二)叙事与解释
    二、对“普世史”的借鉴与改造
        (一)普世史的产生与发展
        (二)“综合的历史”:波里比阿对普世史的改造
    三、波里比阿的史学创见:“经世致用”在西方古典史学的滥觞
        (一)渊源与地位
        (二)罗马人的借鉴和反思
    四、本章小结
结论
    一、“历史学家”的身份自觉——波里比阿的理论贡献
    二、历史学家多元身份问题的启示
参考文献
    一、古典着作及参考译本
        (一)波里比阿《历史》的参考版本
        (二)其他古典作品及译本
    二、研究性材料
        (一)外文着作
        (二)外文论文及书评
        (三)中文译着
        (四)中文着作
        (五)中文论文
    三、工具书、铭文集及数据库资源
附录 人名、地名表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古典希腊身体美的认知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定义的界定:肉体、身体、身体美
第一章 古希腊人关于身体结构的认知
    第一节 灵肉二分的身体二元结构
        一、作为灵魂寓所的肉体
        二、作为肉体统领的灵魂
    第二节 理性、激情、欲望合一的灵魂
        一、处于主导地位的理性
        二、无法消灭的欲望
        三、作为生命化身的激情
第二章 古希腊人关于身体美的认知
    第一节 外在的形体美
        一、健康的身体
        二、强壮的身体
        三、健壮身体美的合目的性
    第二节 内在的灵魂美
        一、智慧的灵魂
        二、合道德的灵魂
    第三节 和谐的平衡美
        一、肉体的比例匀称
        二、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
第三章 古希腊人身体美的实践
    第一节 装扮修饰,打造仪表美
        一、面部化妆和身体护理
        二、身体修饰
    第二节 参加锻炼,铸造外在美
        一、体操学校中的身体训练
        二、体育馆中的体育锻炼
        三、运动训练与修辞训练的结合
    第三节 文化学习,练就内在美
        一、文法学习:文化学习的基础
        二、艺术教育:滋养灵魂
        三、哲学教育:增进智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谈刘家和先生对中西理性结构问题的思考——读《史苑学步:史学与理论探研》札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对黑格尔挑战进行回应的历程
三、中西理性结构研究的切入点、路径与结论
    (一)“历史”:中国历史的连续性与统一性问题
    (二)“史学”问题之一:中国史学与经学的关系
    (三)“史学”问题之二:“以史为鉴”如何成为可能?
    (四)中西理性结构的异同
四、结语

(5)比较史学何以成为可能——刘家和先生比较史学理论和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同”与“异”的辩证关系
    (一)“同”与“异”的历史性
    (二)“同”与“异”的逻辑性
    (三)辩证的异同观
二、比较史学与建立新型的世界史学科体系
    (一)把民族情怀与理性分析相结合
    (二)创新世界史观念的努力和成果
    (三)重要意义
三、比较史学理论的内在逻辑
四、比较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实践
五、对比较史学利弊、难易的把握
六、余论

(6)古罗马共和向帝制转变时期道德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由来和意义
    二、研究概况
        (一) 文艺复兴至二十世纪中叶的相关讨论
        (二) 现当代西方史学界相关研究成果
        (三) 国内的研究进展
        (四) 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趋势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资料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背景
    第一节 古罗马传统道德观
        一、道德与共和
        二、道德与政治
        三、道德与法律
    第二节 古罗马传统道德监督机制
        一、家长法权
        二、监察官制度
        三、传统道德监督机制的式微
    第三节 古罗马道德危机与共和危机
        一、共和的瓦解与帝国的形成
        二、道德危机的表现
        三、道德危机的本质
    小结
第二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动因
    第一节 应对危机、重建秩序
        一、稳定家庭、增加人口
        二、防止身份僭越、稳定社会秩序
        三、维护公民内部的相对和谐
    第二节 加强政治管理
        一、最优者治国的政治理想
        二、政治竞争的符号资本
        三、政治博弈的工具
    第三节 罗马帝国的道德辩护
        一、征服正义论
        二、统治者身份和特权地位
        三、去希腊化的标准和规范
    小结
第三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过程和内容
    第一节 政治生活领域的道德立法
        一、关于选举公正的立法
        二、关于行省官员政治道德的立法
        三、倡廉抑奢的立法
    第二节 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立法
        一、关于宗教信仰的立法
        二、文化教育领域的立法
        三、公共娱乐领域的道德立法
    第三节 婚姻家庭领域的道德立法
        一、传统的婚姻道德观
        二、奥古斯都家庭道德立法的条件
        三、奥古斯都家庭道德立法的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特征
    第一节以权力阶层为主体对象
        一、共和早中期平贵斗争的产物
        二、共和后期贵族政治自我调节的机制
        三、独裁时期个人集权的工具
    第二节 法治的主导思想
        一、平等和契约精神
        二、权力制约的思想
        三、重民轻刑的取向
    第三节 突出的表征功能
        一、受限的法律可操作性
        二、有限的法律应用性
        三、道德立法的表征功能
    小结
第五章 古罗马道德立法的结果和影响
    第一节 转型时期的有益尝试
        一、转型时期道德建设的必要手段
        二、困境中的坚持与改进
        三、多元因素影响实效
    第二节 古罗马法治进程的推进
        一、罗马法内容的丰富
        二、法律主体的扩大
        三、法治精神的增强
    第三节 古罗马帝国化进程的推进
        一、权力的集中
        二、帝国文化建设
        三、合意与和谐
    小结
结论
    一、道德立法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二、道德立法的原则
    三、道德立法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问题
        一、问题意识
        (一) 思想探源与先老学
        (二) “老子”之时代及其他预设
        (三) 范畴与思想范畴体系
        (四) 天人关系与天人之和
        二、理论视域
    第二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径
    第三节 文本
        一、文献资料
        二、考古材料
第一章 “老子”思想探源与“天人之和”
    第一节 如何进入“先老学”思想之门
        一、“先老学”之研究综述
        二、“先老学研究”之要旨:“天人之和”
    第二节 “天人之和”相关概念之辨析
        一、“天人”思想之核心词语辨析
        二、论“天人之和”的“和”之精神
    第三节 “究天人之际”之“思想范式”比较研究
        一、“天人观念”之产生的“生存结构”比较研究
        二、“思想范式”与“天人观念”之异同比较研究
    本章结论
第二章 “天人之和”之表征及其历史建构
    第一节 “德礼”体系
        一、“德礼”体系之思想范畴构成
        二、“德礼”体系的历史演变
        三、“德礼”体系之孽乳:“法刑”
    第二节 “天道”体系
        一、“天道”体系之源头:“方术”
        二、“天道”思想范畴体系构成之基点
        三、“天道”体系之思想范畴的历史演变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天人之和”与“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之生成
    第一节 “老子”与“天人之和”体系之关联
        一、“天人之和”与“老子”之“道”的内向超越
        二、“老子”与“天人之和”体系
    第二节 “老子”思想范畴体系的初步探索
        一、“老子”之研究方法与理论视域
        二、《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之内涵
    本章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相关研究主要发表论文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8)周易的科学合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科学合理性的概念、内涵、历史演变及特征
    2.1 科学合理性的概念
    2.2 科学合理性的内涵
    2.3 科学合理性的历史演变
    2.4 科学合理性的本质特征
        2.4.1 可证实性
        2.4.2 可证伪性
        2.4.3 逻辑性
3 关于周易科学合理性的论争
    3.1 关于《周易》是伪科学的观点争论
    3.2 关于《周易》是前科学的观点争论
    3.3 关于《周易》是传统博物科学的观点争论
4 周易的科学合理性分析
    4.1 周易与希腊理性科学之间的关联
        4.1.1 合乎演绎思维的内在性
        4.1.2 合乎知识结构的逻辑性
        4.1.3 合乎“科学-人文”的统一性
    4.2 周易与近现代数理实验科学之间的分离
        4.2.1 周易“观物通理”的感性直觉与西方实证科学认知方式的差异
        4.2.2 周易“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与西方数理实验科学之间方法论差异
        4.2.3 周易“时位一体”的“人文”真理观与西方预设的“知识”真理观之间的本体论差异
    4.3 周易与博物科学之间的契合
        4.3.1 周易“广大悉备”的包纳性与博物学广博性之间的联系
        4.3.2 周易的直观识物方式与原始博物学认知方式之间的相通
        4.3.3 周易的天人一体自然观与敬重自然的博物学精神之间的暗合
5 周易对现代科学发展的启示
    5.1 本体论层面:周易“万物一道”的整体精神对现代科学的学科分化影响
    5.2 方法论层面:周易“类推演绎”的认知方法对现代数理科学的思维形式借鉴
    5.3 价值论层面:周易整体有机的生命自然观对现代生态文明思想构建的启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9)古希腊学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标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价值
    六、研究创新
    七、核心概念界定
        (一)希腊的“教化”(Paideia)
        (二)Humanism(人文主义)的源起
        (三)“学术”(Scholarship)的演变
        (四)古希腊、罗马世界(公元529年前)的高等教育
    八、学园兴起的历史背景
        (一)海洋帝国的崛起
        (二)古典时期雅典的文化生活
        (三)雅典的奴隶与外邦人
        (四)书籍的传播
第一章 学园及其演进
    第一节 何为学园?
        一、定义
        二、特点
        三、学园是西方最早的学术机构
    第二节 古典时期(500BC- 338BC):学园的兴起
        一、哲学思潮对学园的影响
        二、雅典城邦对学园的影响
        三、高等教学机构
    第三节 希腊化时期:学园的发展(337BC-30BC)
        一、学园发展在数量上呈燎原之势
        二、吕克昂学园中科研的兴起
        三、缪斯学宫作为国家学术中心的出现
    第四节 帝国时期:学园的兴盛(30BC-337AD)
        一、罗马统治阶层对学园的影响
        二、学园应对社会需求的变化
        三、高等研究机构
    第五节 神权时代:学园的衰亡(337AD-529AD)
        一、国家对学园运行的直接干预
        二、社会环境对学园运行的阻碍
        三、学园生存空间的消失
    小结:偶然与必然
第二章 学园理念:德性的“人”的培育
    第一节 德性培育:学园育人的逻辑起点
        一、德性可培育的哲学论证
        二、德性育成的路径构想
    第二节 辩证法为顶端的真理之梯的搭建之路
        一、作为“实在”的知识
        二、知识的分类
        三、作为最高阶课程的辩证法
    第三节 从“人才”到“人”的培育
        一、实现灵魂转向的哲学家
        二、专事治国的“哲学王”
        三、德性完满的自由公民
    小结:共识与争议
第三章 学园实践:学术生活的开启
    第一节 知识传授:追求卓越的教化
        一、学园的运行管理
        二、学园的教学实践
    第二节 开拓新知:格物致知的科研
        一、吕克昂学园的科研活动
        二、国家学术中心的科研活动
        三、享受国家薪俸学者群体的出现
    第三节 确立秩序:学术生活的基础
        一、理论层面:知识体系的建构与拓展
        二、实践层面: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小结:混沌到有序
第四章 仪式传统:学术精神的规训
    第一节 对学生:确立人格卓越的理想
        一、入学仪式
        二、学生团体
    第二节 对教师:树立真理志业的模范
        一、学术袍传统
        二、教席制的建立
    第三节 对师生:塑造学术团体的精神
        一、祭祀仪式
        二、共餐与宴饮
    小结:传承与发展
第五章 学园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人本主义”的公民教育
        一、个体:确立“人性卓越”的价值导向
        二、国家:基于个体差异的德性培育
    第二节 “真理殿堂”的大学运行坚守
        一、教学:自由导向的回归
        二、科研:真理导向的回归
    第三节 “人文精神”的社会土壤培育
        一、社会:“人文主义”的风尚引领
        二、国家:“自由发展”的机制建构
    小结:坚守与扬弃
总结:希腊文化理想下的学园再审视
附录
    一、参考文献
    二、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三、致谢

(10)海登·怀特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叙事性重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第一章 历史认识论的危机
    第一节 历史学的危机
        一、作为文学的历史学
        二、作为科学的历史学
        三、历史学的危机
    第二节 历史哲学的危机
        一、思辨的历史哲学
        二、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
        三、历史哲学的发展困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海登·怀特叙事理论的理论溯源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影响
        一、俄罗斯形式主义
        二、叙事学
        三、修辞学
    第二节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影响
        一、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三、后结构主义的影响
    第三节 批判历史哲学的影响
        一、克罗齐:哲学与历史的同一
        二、柯林武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第四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登·怀特的叙事理论
    第一节 历史叙事的显性维度
        一、编年史
        二、故事
        三、情节化解释
        四、形式论证式解释
        五、意识形态蕴涵模式
    第二节 历史叙事的隐性维度——比喻理论
        一、隐喻:两个对象之间的类比
        二、转喻:从部分到整体
        三、提喻:从整体到部分
        四、反讽:反思与超越
    第三节 对于历史认识论危机的应对
        一、解构历史科学
        二、超越主客分立的认识论
    第四节 叙事理论
        一、叙事的概念
        二、叙事是一种形式
        三、叙事是一种结构
        四、叙事是实践的内在环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登·怀特叙事理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释
    第一节 海登·怀特叙事理论视野下的唯物史观
        一、海登·怀特对于马克思的定位
        二、海登·怀特叙事理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
    第二节 本体论层面的重释
    第三节 认识论层面的重释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登·怀特叙事理论的影响及意义
    第一节 从“历史学批判”到文化批判
        一、历史学批判
        二、叙事的“逻辑”——修辞学
        三、文化批判与文化转向
    第二节 人的回归
    第三节 海登·怀特叙事理论的限度
    本章小结
结语:超越与回归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论古希腊史学认识中的理性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艺术史学方法论及方法应用探究[J]. 夏燕靖. 艺术学研究, 2021(05)
  • [2]波里比阿的历史书写与身份认同[D]. 施晓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1)
  • [3]古典希腊身体美的认知与实践[D]. 袁殷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谈刘家和先生对中西理性结构问题的思考——读《史苑学步:史学与理论探研》札记[J]. 王大庆. 古代文明, 2020(01)
  • [5]比较史学何以成为可能——刘家和先生比较史学理论和方法初探[J]. 王成军. 古代文明, 2020(01)
  • [6]古罗马共和向帝制转变时期道德立法研究[D]. 李伟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D]. 孙柏林. 云南大学, 2019(09)
  • [8]周易的科学合理性研究[D]. 朱宇.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9]古希腊学园研究[D]. 魏明勤. 西南大学, 2017(11)
  • [10]海登·怀特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叙事性重释[D]. 刘志刚. 黑龙江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论理解古希腊史学的理性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