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粉煤灰作为胶凝材料在大体积砼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东阳[1](2021)在《碾压地聚物混凝土热力学性能及温控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基础建设规模不断增加,混凝土结构凭借它的造价低、强度高、可塑性强等特点在各种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但是传统混凝土具有抗拉性能差、早期水化热高、耐腐蚀性差、不可回收等缺点,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地球不可再生资源,同时还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极大的污染。为缓解这个问题,土木领域近年来格外关注新型绿色环保材料,无机胶凝材料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建筑行业备受青睐,它的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反应过程水化热小、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友好,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关于地聚物混凝土的研究报道以矿粉、粉煤灰基地聚物材料的相关研究为主,以偏高岭土为主要材料并测定地聚物混凝土的相关热力学属性很少见到。本文将偏高岭土作为主要材料,以硅酸钠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物作为碱激发剂,以普通砂与连续级配碎石作为混凝土的粗细骨料,制备偏高岭土基碾压地聚物混凝土。分别以水玻璃模数、碱激发剂浓度与偏高岭土质量比为主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探究地聚物混凝土的热学性质,并对地聚物混凝土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分析,最终通过有限元分析模拟对偏高岭土地聚物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温度场进行研究分析。具体研究结论如下:(1)配置的地聚物混凝土拌合物经检测均满足碾压混凝土相关要求,塌落度均为0,并且VC值大于25s,属于超干硬性混凝土。通过正交试验极差及方差分析可知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B(水玻璃浓度)>A(水玻璃模数)>C(偏高岭土质量比),确定了偏高岭土基地聚物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方案为A2B3C3,即在骨料质量占总质量的77%、砂率30%的情况下,最优配合比为水玻璃模数1.5M,水玻璃浓度45%,偏高岭土质量比1,2。(2)通过物理力学试验,参考碾压地聚物混凝土最佳配合比,改变单一变量确定了混凝土的抗折强度的发展趋势与抗压强度一致,均在水玻璃模数1.5M,水玻璃浓度45%,偏高岭土质量比1.2处取得,其最大抗折强度为10.81MPa。(3)通过地聚物混凝土相关热力学试验,确定了地聚物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与比热值随水玻璃模数、碱激发剂浓度以及偏高岭土质量比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示地聚物混凝土热学性能有助于混凝土内部散热防止混凝土内部温度裂缝的产生。同时通过最佳配合比下的地聚物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发现:地聚物混凝土在强度发展期间,混凝土内部的水化反应迅速,混凝土前期放热迅速,能够在24h混凝土尚未形成强度时,水化温升已达到最终温升的90%—22℃,并且达到最终温升只需要3d。因此地聚物混凝土相较于传统硅酸盐混凝土拥有更低的水化温升,也拥有更短的放热时间,这能够有效解决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积累,减少混凝土内部温度裂缝的产生。(4)对偏高岭土基地聚物混凝土构件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得到了施工期混凝土构件的温度场分布,并与同等条件下C15碾压混凝土与C35/P12硅酸盐混凝土的温度场对比发现,地聚物混凝土换热较快,地聚物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没有产生热能的积累,混凝土内部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远低于同样工况下的C15碾压混凝土和C35/P12硅酸盐混凝土,并且将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间隔增长至7d,其温控效果仍无法与偏高岭土基地聚物混凝土相比,因此判断地聚物混凝土本身的水化特性对于混凝土内部热量扩散以及减少大体积构筑物的工期有着积极的意义。
王宇杰[2](2021)在《大掺量尾矿微粉中低强混凝土配制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无处不体现国家在新的形式下,治理环境的重要性,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健康发展势在必行。水泥、矿物掺合料、机制砂等在生产过程中都会排放一些粉尘及有害气体等污染物,诸多相关企业逐步被取谛,天然资源也随之减少。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研制开发新的产品取代天然矿物掺合料,应对现有状况。“技术创新、变废为宝”的发展新理念,给我们指明一条新的技术路线,一些堆积如山的“废物”,如机制砂生产时的石粉、尾矿中的尾矿微粉等等,都是我们应该研制开发的新产品。此时,在冶金工业中大量金属尾矿已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目前铁尾矿利用率较低,将铁尾矿用于建筑材料领域是铁尾矿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途径,也有助于推动混凝土行业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按照现有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标准要求设计(以下简称“规范法”),配制的中低强度(C15-C30)大流态混凝土大多存在水胶比大、胶凝材料过少,极易出现浆体包裹性差、泌水、板结等工作性不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在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采用了低水胶比、低水泥用量和大掺量铁尾矿微粉的配制技术路线,利用了“基于原材料品质的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以下简称“新方法”),进行了大量试验验证:主要研究两种铁尾矿微粉在大掺量(30%~70%)时,对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体积稳定性、耐久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验证了这种配制技术路线的可行性、正确性,同时为铁尾矿微粉在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通过大量试验验证,可得知:(1)铁尾矿微粉应用于混凝土中的掺量达到40%以上时,胶凝材料的用量不宜小于370kg/m3;对于中低强大流态混凝土,铁尾矿微粉掺量不应大于60%,且水胶比不宜小于0.38;(2)和易性方面:铁尾矿微粉掺量在30%~70%时,中低强大流态混凝土和易性明显改善和提升;(3)强度方面:铁尾矿微粉的最大掺量为40%时,可满足C25配合比设计要求;铁尾矿微粉的最大掺量为50%时,可满足C20配合比设计要求;铁尾矿微粉的最大掺量为60%时,可满足C15配合比设计要求;水胶比为0.43以下时,胶凝材料用量为370kg/m3,铁尾矿微粉的最大掺量为30%,可满足C30配合比设计要求;(4)耐久性能方面: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应用于C25、C30混凝土中,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数据得出:“基于原材料品质的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较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方法相比,前者优于后者;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应用于C25、C30混凝土中,其抗冻性能试验数据得出:掺量为30%的C25-A-1(达F200)、C25-B-1(达F200)较基准C25-J(达F150)混凝土抗冻性有所提高;掺量为30%的C30-A-1-T1(达F200)、C30-B-1-T1(达F200)较基准C30-J(达F2000)混凝土抗冻性能持平;(5)通过对中低强大流态混凝土中采用低水胶比、低水泥用量和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大量试验数据验证,“基于原材料品质的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卢京宇[3](2021)在《不同岩性粗骨料对大流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分析》文中提出粗骨料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到骨架、填充和抑制收缩的作用,其物理和化学性能都会对混凝土产生不同的影响。近年来,很多学者围绕粗骨料级配、粒形和含水状态等参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展开了各种研究,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随着高层建筑的出现,大流态混凝土因其流动性大、自密实性好等特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到目前为止,在大流态混凝土中关于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粗骨料的岩性对大流态混凝土的性能是否有较大影响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分别在C30、C50、C70、C90四个强度等级的大流态混凝土中,选择强度由小到大依次为:片麻岩、石灰岩、玄武岩、辉绿岩的四种不同岩性的粗骨料进行试验,研究粗骨料的岩性对大流态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体积稳定性(干燥收缩、抗裂性能)、微观结构(微观形貌、孔隙分布)的影响;并对所得到的影响规律及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为大流态混凝土中粗骨料岩性的选取提供参考意义。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C30强度等级中,片麻岩、石灰岩混凝土的28d抗压强度略高于玄武岩和辉绿岩;石灰岩混凝土在7d至56d各个龄期内的抗压强度相对偏高。C50强度等级中,玄武岩、辉绿岩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略高于片麻岩和石灰岩;在7d至14d龄期内,石灰岩混凝土的强度涨幅最高,可以达到21.0%。在C70和C90强度等级中,各组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大小依次为辉绿岩≥玄武岩>石灰岩>片麻岩。在C90强度等级中,由于片麻岩自身强度较低,制备出的混凝土强度偏低。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在C30和C50强度等级中,28d龄期时片麻岩、石灰岩混凝土的抗折强度相对偏高;在14d至28d龄期内,片麻岩、石灰岩混凝土的强度涨幅略微高于玄武岩和辉绿岩。在C70和C90高强混凝土中,28d龄期时玄武岩、辉绿岩混凝土的抗折强度相对偏高;在14d至28d龄期内,片麻岩、石灰岩的强度涨幅略微高于玄武岩和辉绿岩,但整体抗折强度仍偏低。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表明,C30和C50强度等级中,片麻岩、石灰岩混凝土7d及14d劈裂抗拉强度与玄武岩和辉绿岩相比偏低;在14d至28d龄期内,片麻岩、石灰岩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涨幅略高于玄武岩和辉绿岩,并在28d龄期时强度超过玄武岩和辉绿岩。在C70和C90强度等级中,由于浆体内收缩较大,且粗骨料的强度、吸水率和表观织构存在差异,导致片麻岩、石灰岩混凝土在各个龄期内的的劈裂抗拉强度均略低于玄武岩和辉绿岩;虽然在14d至28d龄期内,片麻岩和石灰岩混凝土的强度涨幅相对较高,但劈裂抗拉强度仍然不及玄武岩和辉绿岩。混凝土体积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各个强度等级中,不同岩性粗骨料混凝土28d及56d干燥收缩率大小依次为:辉绿岩>玄武岩>片麻岩>石灰岩。在C70和C90强度等级混凝土圆环抗裂试验中,只有玄武岩和辉绿岩混凝土出现了开裂。这说明在不同强度等级的大流态混凝土中,石灰岩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最好,玄武岩和辉绿岩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相对较差。综上,混凝土力学性能方面,在C30强度等级中,片麻岩、石灰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略微高于玄武岩和辉绿岩;在C50强度等级中,片麻岩、石灰岩混凝土的抗折及劈裂抗拉强度相对较高,抗压强度相对较低;在C70及C90高强混凝土中,玄武岩和辉绿岩混凝土具有相对较优的力学性能。混凝土体积稳定性方面,在各个强度等级中,石灰岩混凝土具有更好的体积稳定性,优于其他三种粗骨料。
王婕[4](2021)在《地质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型的材料,近年来被大量用于建设城市道路缓解内涝灾害,对改善“热岛效应”,维护生态平衡,打造“海绵城市”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帮助。但是,透水混凝土因其孔隙多,强度较低,作为路面材料大规模的应用还不够多。因此,需要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协调做出研究。本文结合地质聚合物这一新型无机材料,将矿渣和粉煤灰作为胶凝材料,水玻璃和氢氧化钠作为碱性激发溶液制备地质聚合物透水混凝土。应用正交试验的特性,对各类成分、要素配比等重要数据进行测试,以此达到能够了解透水混凝土7 d、14 d和28 d不同龄期的力学强度和透水性能的影响。配合采用SEM和XRD微观现代测试的方法对其反应机理、水化产物及形貌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试验过程对水玻璃模数、碱含量、矿渣-粉煤灰比和孔隙率四类因素进行测验,分别探讨其对地质聚合物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透水系数以及孔隙率所产生的影响,得出了矿渣-粉煤灰地质聚物透水混凝土在目标孔隙率18%的情况下,制备的最优配合比为水玻璃模数1.4,矿渣-粉煤灰比75%,碱含量8%。这种配比组合下,其抗压强度测试数据可达23.96 MPa,抗折能力可达4.0 MPa,孔隙的透水系数值为1.76 mm/s。(2)研究和分析了在水玻璃模数、碱含量、矿渣-粉煤灰比和孔隙率四种因素影响下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的变化规律。具体表现为:随着孔隙率、碱含量以及水玻璃模数增加时,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及抗折强度出现先升高再减小的趋势;随着矿渣-粉煤灰比的升高,出现先小幅度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在透水性能方面,其与抗压强度的变化趋势较为相似,只有矿渣-粉煤灰比的增加会导致透水性能的下降,水玻璃模数、碱含量浓度的增加均呈现不同趋势的上升。(3)通过XRD和SEM的微观测试分析,结合在宏观角度对透水混凝土的观察,分析地质聚合物透水混凝土试块的反应机理、水化产物以及表面形貌。得出在强碱环境下矿渣和粉煤灰早期水化不完全,后期的水化产物更趋于密实,进而形成致密的C-S-H胶凝,与宏观分析的结论相一致。
于峰[5](2021)在《复掺消泡剂-增稠剂模袋混凝土抗冻性及配比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模袋混凝土衬砌渠道具有整体性好、适应冻胀能力强、便于机械化施工等优点,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得以快速推广应用。本文研究目标为提出满足各项性能指标要求的模袋混凝土最优配比参数方案,从而指导模袋混凝土衬砌渠道的实际施工,有助于模袋混凝土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渠道衬砌模袋混凝土的基本要求为:强度等级为C25,抗冻等级为F250,扩展度应在500 mm~600 mm的范围,而大流动性和高抗冻性对水胶比和单位用水量的要求存在矛盾,如何使模袋混凝土在大流动性下实现高抗冻性已成为生产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模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以下技术途径:低水胶比和低单位用水量、掺用矿物掺和料、掺用高效减水剂、增大含气量,但减水剂的大量使用和高含气量会给模袋混凝土带来含气量经时损失大、流动性经时损失大、有害大气泡多的问题,导致模袋混凝土的泵送性能降低,抗冻性不易达到设计要求。为了使模袋混凝土在大流动性下在实现高抗冻性,本文首先对减水剂、引气剂、消泡剂和增稠剂等混凝土外加剂开展了品种优选试验,随后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含气量和消泡剂、增稠剂对模袋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抗冻性的影响,分析了消泡剂和增稠剂复掺对抗冻性的影响机理;然后在最优外加剂品种及掺量的基础上,利用五元二次正交组合设计研究了单位用水量、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矿渣掺量、激发剂掺量等配比参数对模袋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抗冻性的影响,分析了粉煤灰和矿渣间的交互效应,以及气泡间距系数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相关性,随后利用频数优化法获取了模袋混凝土配比参数合理区间,利用响应面优化法获取了模袋混凝土最优配比参数;最后在配比参数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开展了粗骨料体积分数对模袋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抗冻性的影响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试验减水剂应选用PCA-Q005聚羧酸减水剂,引气剂应选用K12引气剂,消泡剂应选用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增稠剂应选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各试验因素对模袋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作用程度均为:含气量>消泡剂掺量>增稠剂掺量,含气量和消泡剂掺量是显着因素,增稠剂掺量是非显着因素,随着含气量、消泡剂掺量和增稠剂掺量的增大,相对动弹性模量先增大后减小,分别在含气量为5.5%、消泡剂掺量为0.15%、增稠剂掺量为0.03%相对动弹性模量最大。当含气量为5.5%时,0.15%消泡剂和0.03%增稠剂复掺使模袋混凝土含气量损失率降低了64.28%,扩展度损失率降低了55.04%,有害大气泡数量降低81.38%,小气泡数量增大了14.89%,气泡间距系数降低了11.54%,相对动弹性模量提高了11.97%。(2)各试验因素对模袋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作用程度均为: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单位用水量>矿渣掺量>激发剂掺量,单位用水量、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是显着因素,随着单位用水量和水胶比的增大,相对动弹性模量逐渐降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相对动弹性模量先增大后减小,表明低水胶比和低单位用水量有助于实现高抗冻性,粉煤灰掺量存在最优值;粉煤灰和矿渣间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当粉煤灰掺量为23%,矿渣掺量为17%时,相对动弹性模量最大。气泡间距系数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相关性良好,抗冻等级为F250时模袋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临界值为338μm,抗冻等级为F300时为252μm。(3)同时满足扩展度达到500 mm~600 mm、强度等级为C25、抗冻等级达到F250的模袋混凝土配比参数合理区间为:单位用水量为152 kg/m3~160 kg/m3,水胶比为0.38~0.41,粉煤灰掺量为26%~35%,矿渣掺量为14%~19%,激发剂掺量为1.93%~2.61%。以相对动弹性模量最大为目标,以扩展度500 mm~600 mm、强度等级为C25为约束条件,得到的模袋混凝土最优配比参数为:单位用水量为153 kg/m3,水胶比为0.4,粉煤灰掺量为28%,矿渣掺量为15%,粗骨料体积分数为0.33,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0.75%,含气量为5.5%,消泡剂掺量为0.15%,增稠剂掺量为0.03%,激发剂掺量为2.13%。(4)随着粗骨料体积分数的增大,模袋混凝土的湿堆积密实度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先增大后减小,在粗骨料体积分数为0.33时湿堆积密实度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最大,验证了最优配合比参数的合理性。湿堆积密实度和扩展度、相对动弹性模量的相关性良好,随着湿堆积密实度的增大,扩展度和相对动弹性模量逐渐增大。
曾玻[6](2021)在《粉煤灰物理特性对水泥浆体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对电力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火电厂产出的固体废物——粉煤灰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将粉煤灰作为辅助胶凝材料掺入混凝土中,已成为粉煤灰资源化处理的主要途径。相比原粉煤灰,将粉煤灰细化更有利于其在水泥浆体中发挥活性,提高浆体的抗压强度。然而,不同粉磨工艺所制备的粉煤灰其粒度分布、表观形貌等物理特性存在差异,导致粉煤灰-水泥复合浆体性能表现不同;同时,粒级配比对复合浆体的填充效应有着显着影响。本文利用蒸汽动能磨和球磨制备超细粉煤灰,结合压汞法、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重、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微观分析手段研究粉煤灰的掺量、粒度以及级配对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浆体抗压强度的影响,并结合粉煤灰和复合浆体的物理特征分析,揭示其影响机制。其目的在于为改善粉煤灰的产品性能作理论指导与实验参考,提高粉煤灰的经济价值和利用率。主要结论如下:(1)相同D50粒度下,相比球磨粉碎产物,蒸汽动能磨粉碎产物粒度D90较小,具有较多的细颗粒,有利于提高粉煤灰的水化程度,生成更多的水化产物;球形颗粒的存在,在早期以填充为主,增加浆体的致密性,减少了与外界CO2接触的机会,保留了较多的Ca(OH)2与粉煤灰反应,生成的水化产物在后期进一步细化浆体孔隙,从而提高浆体的抗压强度。(2)相同工艺下,随着粉煤灰粒度减小,水化程度提高,浆体孔隙减少,结构密实程度提高,抗压强度增大;当蒸汽动能磨制备的粉煤灰粒度为3.3μm时,在掺量为30%、40%的情况下,胶砂浆体28 d抗压强度分别为45.8 MPa和44.3 MPa,均可达425水泥的抗压强度标准(42.5 MPa)。(3)相比水泥中相对应元素的化合物,粉煤灰中含Ca、Al、Si元素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结合能,表明粉煤灰的化合物较稳定,水化反应速率缓慢。因此,随着掺量的增加,较高掺量的粉煤灰-水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程度下降,导致粉煤灰-水泥净浆浆体抗压强度减小。(4)基于Fuller、Dinger-Funk模型和粉煤灰水化特性原理对粉煤灰掺量进行配比设计,发现不同粒度粉煤灰混合掺入水泥,可以改善复合粉体的颗粒级配,提高浆体的堆积密度;对复合粉体粒度分布分析发现,<10μm的颗粒在浆体中主要起水化作用;10~60μm的颗粒在浆体中具有水化和填充作用,10~30μm的占比最为重要;而>60μm颗粒活性低,在浆体中仅有填充作用。可得出,在粉煤灰总掺量为30%的情况下,粒度为9.57μm和4.67μm的粉煤灰当掺量均为15%时,粉煤灰-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净浆浆体抗压强度最好,其值分别为81.29 MPa,87.07 MPa。
霍泽坤[7](2021)在《钢渣的高温重构对其组成、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渣是炼钢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工业副产品。目前,钢渣主要用于:道路建设、化肥生产、农业、水泥生产等。钢渣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硅酸二钙(C2S)、硅酸三钙(C3S)、RO相(Fe O、Mg O、Fe O、Mn O的固溶体)和少量游离氧化钙(f-Ca O)。由于C2S和C3S等胶凝物相的存在,可以利用钢渣制备混凝土用矿物掺合料。但由于钢渣自身存在体积不稳定、易磨性差、胶凝活性差等问题,无法实现在水泥和混凝土建材行业中的大规模应用。本研究以钢渣为研究对象,利用调节材料通过高温重构改变钢渣的矿物组成,进而提升钢渣的胶凝活性,解决钢渣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通过XRF和XRD等测试手段分析钢渣的组成及结构:钢渣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 O、Fe2O3、Si O2、Mg O、Al2O3。钢渣的碱度值为3.55,属于高碱度硅酸三钙渣。钢渣相的主要成分是矿物C2S,C3S,C12A7,C2F,RO相,Fe O,f-Ca O,辉石和橄榄石以及一些无定形物质。钢渣的7d活性指数为65.5%,28d活性指数为70.2%。钢渣中f-Ca O的含量为2.97%,f-Mg O的含量为2.26%。(2)高温重构可以改变钢渣的矿物相组成及结构。高温重构可以促进Ca O和Si O2发生反应,生成具有胶凝性的矿物;当温度过高时,重构钢渣中的胶凝性矿物C2S、C3S含量降低;RO相部分发生分解,RO相中的Fe O转变为了Fe3O4。(3)不同调节材料对重构钢渣的性能影响研究表明:在重构温度为1250℃、粉煤灰用量为10%时,7d的活性指数达到70%,28d的活性指数达到86.8%;在单掺矿渣用量为20%时,7d的活性指数达到74.2%,28d的活性指数达到82.4%。符合GB/T20491-2017《水泥和混凝土用钢渣粉》中I级钢渣粉的技术要求。(4)重构钢渣的水化机理研究表明,钢渣的整体水化过程与水泥相似。重构钢渣系统的主要水化产物是Ca(OH)2,C-S-H(水化硅酸钙)凝胶和AFt(钙钒石)。RO相,Fe3O4,C2F和Mg O是惰性矿物,不会发生水化反应。当养护龄期为28d时,C-S-H凝胶会重叠并生长以形成致密的结构。颗粒之间的空隙被针状的AFt晶体所填充。这些水化产物彼此重叠以形成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附着到钢渣颗粒上以形成致密的团聚物,从而增加了胶凝体系的强度。
李颖[8](2021)在《邯钢冶金渣协同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钢铁冶金渣因受原料和冶炼工艺影响而存在较大的性质差异,但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将各类钢渣混合堆放和处理,从而导致出现钢渣固废堆积和其大规模综合利用率低的迫切问题。针对此,本文以分类处理钢铁冶金渣的企业代表邯钢分类的粒化高炉矿渣、转炉渣和精炼渣三种钢铁冶金渣为处理对象,采用邯郸地区电厂脱硫石膏作为激发剂,从钢铁冶金渣在不同条件下的水化机理入手,开辟多固废协同作用的新途径。具体研究了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多元胶凝材料体系的协同水化机理及其可行性,基于此开发了两种性能不同的混凝土材料:固废基胶凝材料钢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和固废基胶凝材料预拌泵送混凝土,克服了现有的钢渣大掺量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早期强度偏低的问题。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邯钢精炼渣的主要水化产物是C4AH13、C3AH6、C-A-S-H凝胶和Al(OH)3凝胶,其中片状C4AH13晶体和凝胶组成的复合结构对水化硬化体强度起主要作用。精炼渣水化速率优于转炉渣,在水化28天时净浆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5MPa,水化速率随精炼渣比表面积增大而增大且早期净浆强度更高。微观分析表明比表面积的提高会促进水化中后期产物发生物相转变。(2)分别研究了精炼渣-石膏二元体系和矿渣-转炉渣-石膏三元体系,精炼渣-石膏二元胶凝材料体系中水化产物主要是C3AH6和钙矾石;矿渣-转炉渣-石膏三元胶凝材料体系的早期水化产物以钙矾石和C-S-H凝胶为主。这表明利用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四元体系制备胶凝材料具有可行性。(3)按照质量分数(矿渣50%,转炉渣30%,精炼渣5%,石膏15%)制备四元体系胶凝材料。当水胶比是0.32时,其净浆试块3天强度达到28天强度的61%,7天强度达到28天强度的86%,早强效果较好。微观分析表明其主要水化产物中,含Al、Mg的C-S-H凝胶和钙矾石共同形成针棒状晶体纤维增强复合结构对强度起主要贡献,四元体系中各原料之间的多固废协同作用和复盐效应是水化反应的主要驱动力。(4)使用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四元体系胶凝材料能够制备出固废基胶凝材料钢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的优化配比(质量分数):矿渣56.25%,转炉渣18.75%,精炼渣5%,脱硫石膏20%。混凝土的胶砂质量比是0.8,水胶比是0.2,减水剂掺量占胶凝材料质量的0.5%,钢纤维体积掺量为2%。这种超高性能混凝土 3天抗压强度可达28天抗压强度的67%,28天抗压强度大于100MPa、抗折强度大于25MPa,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这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水化产物以含Al、Mg的C-S-H凝胶和钙矾石晶体为主,二者对于水化硬化体的强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5)使用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四元体系胶凝材料、矿山废石和尾矿能够制备出符合C40强度等级的固废基胶凝材料预拌泵送混凝土。胶凝材料的优化配比(质量分数):矿渣50%,转炉渣30%,精炼渣5%,脱硫石膏15%。在水胶比0.3,减水剂掺量占胶凝材料质量的0.5%,砂率是0.55的条件下,制备预拌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流动性能符合泵送要求,3天抗压强度可达28天抗压强度的65%。水化产物中由凝胶和钙矾石共同形成的针棒状晶体纤维增强复合结构使这种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特征和耐久性能。
宋维龙[9](2021)在《碱激发工业废渣基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特性与扩散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壁后注浆是盾构隧道建设中的关键工序,注浆浆液的选择与使用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盾构隧道工程的日益增多,面对的工程地质条件日益复杂,对壁后注浆浆液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传统水泥基浆液存在高能耗、工程性能和耐久性差的不足,研制抗水分散性强、抗渗性能优、耐久性好且低碳环保的壁后注浆浆液对盾构隧道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对于一种新型浆液的出现,常由于对浆液在盾尾空隙中充填和渗透扩散机理的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在壁后注浆过程中精细化施工控制不够准确,难以达到理想的注浆效果。鉴于此,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2072297)和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No.201906090223)的资助下,以碱激发工业废渣基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模型构建对工业废渣基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的工程特性、耐久性及其在盾构隧道同步注浆过程中的充填和渗透扩散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室内试验系统研究了高炉矿渣和钢渣分别以单掺和双掺的形式与粉煤灰复合时各自复合掺量对碱激发胶凝材料新拌合特性、硬化特性和微观特性的影响,优化了工业废渣基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原材料组成。双掺高炉矿渣和钢渣时,二者可产生协同效应,在不缩短碱激发材料凝结时间和降低流动度的情况下可有效促进硬化试样抗压强度的增长。单掺高炉矿渣会造成硬化试样脆性增强,而双掺高炉矿渣和钢渣则可有效缓解硬化试样的脆性。相同掺量条件下,双掺高炉矿渣和钢渣对试样抗折强度的促进作用要强于单掺高炉矿渣的情况。单掺高炉矿渣能有效促进碱激发材料基体内早期C-(A)-S-H凝胶的生成和加速固体粉料颗粒的溶解,而单掺钢渣则会影响到凝胶产物的生成和扩展。双掺高炉矿渣和钢渣时,高炉矿渣的存在能激发钢渣颗粒的活性并促进其溶解,生成的C-(A)-S-H和N-A-S-H凝胶复合共存于基体中将残余颗粒粘结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与单掺高炉矿渣试样同等致密水平的微观结构。(2)以碱激发工业废渣胶凝材料为主体,辅以细砂和减水剂,制备了工业废渣基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液固比、激发剂浓度和减水剂对所制备工业废渣基浆液基本物理特性、工作特性、硬化特性和孔隙结构特性的影响。由浆液稠度和流动度双指标控制的浆液易泵期能够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范围内进行调节,在实际注浆施工时可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和施工条件灵活进行选择使用。通过调整浆液的配比参数能够在浆液具备良好工作特性的同时,使其硬化试样的水/陆强度比达到0.80以上以及抗渗压力达到0.8 MPa以上,从而具备优良的抗水分散性能和抗渗性能。通过筛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废渣基浆液与传统水泥基浆液的性能指标间的对比可以发现,工业废渣基浆液的工作特性在与传统水泥基浆液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其包括强度、弹性模量、抗水分散性和抗渗性能在内的硬化特性都明显优于传统水泥基浆液,因而可以认为工业废渣基浆液的性能更加优越。(3)根据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施工质量对浆液耐久性方面的要求以及在实际服役环境下可能遭遇的情况,分别对工业废渣基浆液和传统水泥基浆液试样的干燥收缩特性、抗水溶蚀特性和抗硫酸盐侵蚀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在龄期为90天时,两组代表性工业废渣基浆液硬化试样的干缩应变略大于水泥基浆液硬化试样,但差异并不显着,认为属于合理范围。在水溶蚀试验中,工业废渣基浆液硬化试样浸渍水pH值的升高主要是由于基体内残余的碱性激发剂所致;与之相比,水泥基浆液硬化试样浸渍水pH值的升高则主要是由于凝胶产物在水的溶蚀作用下分解所致。此外,工业废渣基浆液硬化试样的质量和强度损失情况也明显好于水泥基浆液硬化试样,因而具有更好的抗水溶蚀性能。在耐硫酸盐侵蚀试验中,工业废渣基浆液硬化试样的表观受损情况均明显好于水泥基浆液硬化试样,Mg SO4溶液对浆液硬化试样的侵蚀作用要强于Na2SO4溶液。在相同硫酸盐侵蚀龄期条件下,工业废渣基浆液硬化试样的质量和强度损失率均低于水泥基浆液硬化试样,具有更好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4)通过室内试验对两种代表性工业废渣基浆液的流型、流变参数及其时变特性进行了测试。工业废渣基浆液的流型并不属于某一种单一流型,通常与浆液的具体配方参数有关。浆液的流型不随时间发生改变,但流变参数存在时变性。根据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施工时的自身特点,将同步注浆浆液的整个扩散过程视为环向充填、轴向充填和径向渗透的三维扩散模式。分别基于考虑时变性的宾汉姆流体流变方程和考虑时变性的幂律型流体流变方程,推导并建立了浆液环向充填时的浆液压力环向形成与分布模型、轴向充填时的浆液压力时空消散模型以及径向渗透时的渗透扩散模型。所构建的理论模型涉及到的参数有盾构掘进参数、浆液特性参数、注浆施工参数和土层特性参数。通过理论计算值与工程实例监测数据和注浆试验数据间的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并结合算例对理论模型的多种影响参数进行了单因素分析。该理论模型可为盾构掘进与注浆施工的参数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吴萌[10](2021)在《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水化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水泥生产大国,水泥产量已长期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然而,水泥工业属于高能耗高碳排放的传统工业,降低水泥工业的能耗和碳排放一直是水泥工业需要解决的重要要问题。同时,我国作为工业大国每年都会产生巨大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因此,提高固体废弃物在水泥工业的利用率,制备新型低碳胶凝材料是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本研究在借鉴和结合复合胶凝材料、化学激发胶凝材料及古罗马混凝土的各自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首先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计算,以大掺量低钙粉煤灰和矿渣粉组成的活性混合材作为低碳胶凝材料主体,并采用少量的硅酸盐水泥(≤20%)和适量的石灰及石膏设计和制备了新型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lime-based low carbon cementitious materials,本文简称LCM),确定了LCM最优配比范围。在此基础上,本文对LCM的宏观性能、蒸养制度、水化特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能耗和碳排放值)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LCM的力学性能,采用化学激发剂和高活性矿物掺合料对LCM进行改性研究,确定了改性LCM最优配比,并定量表征和分析了化学激发剂和高活性矿物掺合料对LCM水化产物及微结构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探究了改性LCM的水化动力学。最后,考虑到LCM碱度较低,需要对其碳化性能给予关注,本文选取了LCM典型配比,研究了LCM的抗碳化性能并与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和讨论了LCM硬化浆体微结构在碳化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机理和原因。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矿渣粉和粉煤灰按合理比例复合组成混合材,以适量石灰,少量石膏及硅酸盐水泥作为混合材激发剂制备的LCM,既可以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也可以提高粉煤灰在混合材中的利用率。在混合材中加入适量石膏(5%-6%),可提高LCM中钙离子浓度,有效促进混合材的水化并生成大量钙矾石,显着提高LCM力学强度特别是早期力学强度。考虑到将部分未反应氢氧化钙作为碱储备是LCM水化产物稳定、抗碳化性能和护筋性能优良以及混合材继续水化的必要条件,基于水化反应理论,计算得到了不同条件下LCM中石灰最佳掺量范围。根据多个配比长期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发现当硅酸盐水泥掺量为10%-15%时,石灰掺量为8%-12%,混合材掺量为75%-80%时,LCM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当水胶比为0.3时,LCM最优配比28d抗压强度可达50MPa,90d抗压强度可达60MPa,继续养护力学强度仍会有所提高。(2)提高LCM中硅酸盐水泥的细度,可提高LCM的早期强度,但对后期强度影响不大。当提高混合材细度时,可提高LCM各龄期的强度。LCM中大量混合材的掺入导致其凝结时间增加,而石灰的存在则降低了LCM浆体的流动度。对LCM采用蒸汽养护可快速增加强度,蒸养静停时间可参考其水化诱导期时间,且不宜大于配比中硅酸盐水泥水化放热峰峰值出现的时间,其最佳蒸养制度为静停6小时,升温2小时并在60°C条件下蒸养12小时后自然降温。经过蒸养,LCM的抗压强度可达50MPa,且后期力学强度和标准养护LCM接近。LCM的主要水化产物为钙矾石和低钙硅比的C-(A)-S-H凝胶,且水化早期生成的钙矾石晶体穿插生长在C-(A)-S-H凝胶中,二者在LCM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15%和15%-20%。LCM对环境的影响远小于硅酸盐水泥及其他低碳胶凝材料,对于M5和M8配比(硅酸盐水泥掺量分别为10%和20%,石灰掺量均为10%),其单位千克的碳排放分别为0.21kg和0.30kg,而单位千克的能耗分别1.80MJ和2.26MJ。相比较而言,硅酸盐水泥的碳排放和能耗分别高达0.93kg和5.50MJ。(3)采用适量氢氧化钠、硫酸钠和碳酸钠作为化学激发剂进行改性,均可有效提高LCM的早期强度,但氢氧化钠及碳酸钠对LCM后期强度的改善并无明显作用,而硫酸钠可以稳定提高LCM后期强度。当采用少量氢氧化钠和硫酸钠组成的复合激发剂时,LCM早期水化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水化产物相U-phase,且在硬化浆体稳定存在,因此进一步提高了LCM力学性能。硅灰和偏高岭土作为高活性矿物掺和料的掺入也有效提高了LCM的力学性能。LCM充分水化后生成的C-(A)-S-H凝胶钙硅比较低,其Ca/(Si+Al)值为1.21,采用化学激发剂改性后的LCM硬化浆体中的凝胶钙硅比值会有所降低,约为1.10。对于未改性LCM,其充分水化后生成的凝胶为直链状C-(A)-S-H凝胶,而对于激发剂改性LCM,其水化产物中的凝胶由直链状C-(A)-S-H凝胶和交联聚合双链状C-(N)-A-S-H凝胶共同组成,且后者比例明显较高。该复合凝胶微观结构上与Al-tobermorite更为接近并具有微弱的结晶度。水化90d后,LCM中C-(A)-S-H凝胶的MCL和Al[IV]/Si值分别为7.4和0.16,而化学激发剂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LCM水化产物凝胶的MCL和Al[IV]/Si值。(4)LCM砂浆试件加速碳化28天后碳化深度为4-6mm,同等强度条件下,硅酸盐水泥抗碳化性能要显着高于LCM。采用复合激发剂或硅灰改性LCM时,LCM的抗碳化性能被进一步被削弱。LCM中最先被碳化的主要是氢氧化钙,此时其余水化产物仍可保持相对稳定。当氢氧化钙被消耗完后,C-(A)-S-H凝胶,AFt及AFm的碳化反应开始加速。LCM抗碳化性能较差不仅是因为其硬化浆体中氢氧化钙含量较低,其硬化浆体中C-(A)-S-H凝胶含量较低且缺少未水化水泥颗粒,导致无法有效吸收固化CO2也是致使LCM抗碳化性能较差的重要原因。加速碳化90d后,LCM的抗压强度降低了15%-20%。碳化后,LCM硬化浆体中的钙矾石与CO2反应后生成无胶凝能力的铝胶、文石及石膏并失去骨架支撑作用,导致LCM完全碳化区域硬化浆体孔隙结构出现孔径粗化且总孔隙率增加。
二、粉煤灰作为胶凝材料在大体积砼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粉煤灰作为胶凝材料在大体积砼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碾压地聚物混凝土热力学性能及温控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碾压混凝土相关背景 |
1.1.2 地聚物的概念 |
1.1.3 碾压地聚物混凝土的研究意义 |
1.2 大体积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碾压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2 地聚物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问题 |
1.3.4 创新性 |
1.3.5 技术路线 |
2 碾压地聚物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偏高岭土 |
2.2.2 片状苛性钠 |
2.2.3 拌合用水 |
2.2.4 粉末状硅酸钠 |
2.2.5 外加剂 |
2.2.6 细骨料 |
2.2.7 粗骨料 |
2.3 试件制作 |
2.3.1 试件拌和流程 |
2.3.2 试件的成型与养护 |
2.4 研究方法 |
2.4.1 碱激发剂制备 |
2.4.2 配合比 |
2.5 碾压地聚物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
2.5.1 试验方案 |
2.5.2 试验结果 |
2.5.3 试验结果分析 |
2.5.4 SEM分析 |
2.6 碾压地聚物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
2.6.1 试验方案 |
2.6.2 试验现象 |
2.6.3 试验结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碾压地聚物混凝土热力学试验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地聚物混凝土导热系数试验 |
3.2.1 试验原理 |
3.2.2 试验方法 |
3.2.3 试验结果分析 |
3.3 地聚物混凝土比热值测定试验 |
3.3.1 试验原理 |
3.3.2 试验方法 |
3.3.3 试验结果分析 |
3.4 地聚物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 |
3.4.1 试验原理 |
3.4.2 试验方法 |
3.4.3 试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数值模拟 |
4.1 概述 |
4.2 混凝土温度场计算原理 |
4.2.1 温度场的概念 |
4.2.2 热传导方程 |
4.2.3 热传导问题定解条件 |
4.2.4 热传导原理 |
4.2.5 热力学相关参数 |
4.2.6 温度场的有限元求解 |
4.3 建立模型 |
4.3.1 基本参数 |
4.3.2 数值模拟过程 |
4.4 温度场模拟结果 |
4.4.1 地聚物混凝土模拟结果验证 |
4.4.2 地聚物混凝土3d浇筑间隔模拟结果对比 |
4.4.3 一年内地聚物混凝土7d浇筑间隔温度场对比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大掺量尾矿微粉中低强混凝土配制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4 课题技术路线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材料性能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性能 |
2.1.1 水泥 |
2.1.2 粉煤灰 |
2.1.3 矿渣粉 |
2.1.4 铁尾矿微粉 |
2.1.5 粗、细骨料 |
2.1.6 减水剂 |
2.1.7 水 |
2.2 试验方法 |
2.2.1 原材料及混凝土性能相关试验方法 |
2.2.2 混凝土微观形貌试验方法 |
2.2.3 混凝土孔结构试验方法 |
第3章 两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对比分析 |
3.1 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1.1 C30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1.2 C25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1.3 C20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1.4 C15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2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2.1 C30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2.2 C25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2.3 C20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2.4 C15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3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配合比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对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工作性及强度的影响 |
4.1 基准混凝土工作性 |
4.2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工作性 |
4.2.1 C30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工作性 |
4.2.2 C25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工作性 |
4.2.3 C20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工作性 |
4.2.4 C15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工作性 |
4.3 基准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
4.4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
4.4.1 C30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
4.4.2 C25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
4.4.3 C20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
4.4.4 C15大掺量铁尾矿微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对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
5.1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对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影响 |
5.2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对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5.3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对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 |
5.4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对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 |
5.5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对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对中低强大流态混凝土微观形貌和孔结构的影响 |
6.1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对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微观形貌的影响 |
6.2 大掺量铁尾矿微粉对中低强度大流态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不同岩性粗骨料对大流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粗骨料的应用研究现状 |
1.2.2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 |
1.2.3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影响 |
1.2.4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微观结构影响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1.4.2 课题技术路线 |
第2章 原材料性能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性能 |
2.1.1 水泥 |
2.1.2 粉煤灰 |
2.1.3 S95矿渣粉 |
2.1.4 硅灰 |
2.1.5 粗骨料 |
2.1.6 细骨料 |
2.1.7 减水剂 |
2.1.8 水 |
2.2 试验方法 |
2.2.1 原材料性能试验方法 |
2.2.2 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 |
第3章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 |
3.1 C30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 |
3.2 C50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 |
3.3 C70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 |
3.4 C90 混凝土配合比试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 |
4.2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 |
4.2.1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4.2.2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 |
4.2.3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5.1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
5.1.1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C30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
5.1.2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C50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
5.1.3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C70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
5.1.4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C90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
5.2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 |
6.1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微观形貌的影响 |
6.1.1 玄武岩粗骨料微观形貌观察 |
6.1.2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C70混凝土微观形貌的影响 |
6.1.3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C90混凝土微观形貌的影响 |
6.2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 |
6.2.1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C70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 |
6.2.2 不同岩性粗骨料对C90混凝土孔结构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地质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透水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地质聚合物研究现状及应用 |
1.3.1 地质聚合物的概念及性能特点 |
1.3.2 地质聚合物的反应原理 |
1.3.3 地质聚合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试验设计及测试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及基本性能 |
2.1.1 水泥 |
2.1.2 粗骨料 |
2.1.3 掺合料 |
2.1.4 碱激发溶液 |
2.1.5 拌合水 |
2.2 试块制备与养护 |
2.2.1 水玻璃模数的调节方法 |
2.2.2 搅拌成型与养护工艺 |
2.3 地质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的系列试验 |
2.3.1 抗压强度测试设备及方法 |
2.3.2 抗折强度测试设备及方法 |
2.3.3 透水系数测试 |
2.3.4 有效孔隙率测试 |
2.3.5 微观性能测试设备及方法 |
2.4 正交试验设计 |
2.4.1 试验配合比计算方法 |
2.4.2 配合比参数的确定 |
2.4.3 正交试验设计 |
2.4.4 试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质聚合物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 |
3.1 地质聚合物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分析 |
3.1.1 抗压强度极差分析 |
3.1.2 水玻璃模数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 |
3.1.3 矿渣-粉煤灰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3.1.4 碱含量对抗压强度影响分析 |
3.1.5 不同目标孔隙率下矿渣-粉煤灰掺量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影响 |
3.2 地质聚合物透水混凝土抗折强度分析 |
3.2.1 抗折强度极差分析 |
3.2.2 水玻璃模数对抗折强度的影响分析 |
3.2.3 矿渣-粉煤灰比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
3.2.4 碱含量对抗折强度的影响 |
3.3 不同孔隙率地质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破坏形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质聚合物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 |
4.1 地质聚合物透水混凝土孔隙率和透水系数的极差分析 |
4.1.1 矿渣-粉煤灰比对孔隙率和透水系数的影响分析 |
4.1.2 碱含量对孔隙率和透水系数的影响分析 |
4.1.3 水玻璃模数对孔隙率和透水系数的影响分析 |
4.2 孔隙率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4.4 地质聚合物透水混凝凝土孔隙率与透水系数拟合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质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的微观分析 |
5.1 地质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的反应机理 |
5.2 相同龄期XRD图谱分析 |
5.3 SEM电子扫描显微镜形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复掺消泡剂-增稠剂模袋混凝土抗冻性及配比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模袋混凝土技术 |
1.2.2 自密实混凝土抗冻性 |
1.2.3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方法 |
1.2.4 混凝土颗粒堆积模型 |
1.3 模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特点 |
1.3.1 基本要求 |
1.3.2 技术途径 |
1.4 存在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粉煤灰 |
2.1.3 矿渣粉 |
2.1.4 细骨料 |
2.1.5 粗骨料 |
2.1.6 减水剂 |
2.1.7 引气剂 |
2.1.8 消泡剂 |
2.1.9 增稠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工作性测试 |
2.2.2 力学性能测试 |
2.2.3 抗冻性测试 |
2.2.4 孔结构参数测试 |
2.3 模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
第三章 含气量-消泡剂-增稠剂复掺抗冻效应研究 |
3.1 外加剂品种优选 |
3.1.1 减水剂和引气剂 |
3.1.2 消泡剂和增稠剂 |
3.2 试验设计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扩展度 |
3.3.2 扩展度损失率 |
3.3.3 含气量损失率 |
3.3.4 抗压强度 |
3.3.5 气泡间距系数 |
3.3.6 质量损失率 |
3.3.7 相对动弹性模量 |
3.3.8 抗冻性影响机理 |
3.4 小结 |
第四章 配比参数对模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
4.1 试验因子分析 |
4.1.1 单位用水量 |
4.1.2 水胶比 |
4.1.3 矿物掺和料 |
4.1.4 激发剂 |
4.2 试验设计 |
4.2.1 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原理 |
4.2.2 试验因素水平与编码 |
4.2.3 试验条件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扩展度 |
4.3.2 扩展度损失率 |
4.3.3 含气量损失率 |
4.3.4 抗压强度 |
4.3.5 气泡间距系数 |
4.3.6 250 次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 |
4.3.7 300 次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率 |
4.3.8 250 次冻融循环后的相对动弹性模量 |
4.3.9 300 次冻融循环后的相对动弹性模量 |
4.3.10 气泡间距系数和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关系 |
4.4 配比参数合理区间的获取 |
4.4.1 频数优化法原理 |
4.4.2 配比参数合理区间 |
4.5 配合比优化 |
4.5.1 响应面优化原理 |
4.5.2 配合比优化 |
4.6 小结 |
第五章 粗骨料体积分数对模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
5.1 湿堆积模型 |
5.2 试验设计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工作性和力学性能 |
5.3.2 抗冻性 |
5.3.3 湿堆积密实度和扩展度、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关系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粉煤灰物理特性对水泥浆体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胶凝材料水化机理研究 |
1.2.1 硅酸盐水泥水化 |
1.2.2 粉煤灰水化 |
1.2.3 粉煤灰-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程度评价方法 |
1.3 超细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 |
1.3.1 超细粉煤灰的应用研究 |
1.3.2 超细粉煤灰的制备研究 |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实验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2.1 细颗粒粉煤灰的粉碎 |
2.2.2 粉煤灰粒度分布测试 |
2.2.3 粉煤灰形貌测试 |
2.2.4 需水量测试 |
2.2.5 粉煤灰强度活性指数实验方法 |
2.2.6 烧失量测试 |
2.2.7 含水量测试 |
2.2.8 净浆浆体抗压强度实验 |
2.2.9 胶砂浆体抗压强度实验 |
2.2.10 压汞仪测试 |
2.2.11 浆体微观结构测试 |
2.2.12 BSE图像测试 |
2.2.13 TG-DTA测试 |
2.2.14 浆体物相分析 |
2.2.15 XPS测试 |
3 粉煤灰物理特性差异对复合胶凝材料抗压强度影响的研究 |
3.1 粉煤灰的物理性能研究 |
3.1.1 粉碎产物粒度分布分析 |
3.1.2 粉碎产品形貌分析 |
3.1.3 粉碎产品矿物成分分析 |
3.1.4 粉碎产品需水量分析 |
3.1.5 粉碎产品强度活性指数分析 |
3.2 粉煤灰-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3.2.1 粉煤灰-水泥复合胶凝材料胶砂抗压强度测试研究 |
3.2.2 粉煤灰-水泥复合胶凝材料净浆浆体抗压强度测试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粉煤灰-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的微结构形成与水化特性研究 |
4.1 复合胶凝材料净浆浆体的孔结构分析 |
4.2 复合胶凝材料净浆浆体的形貌分析 |
4.3 复合胶凝材料净浆浆体结构分布分析 |
4.4 复合胶凝材料净浆浆体XRD分析 |
4.5 复合胶凝材料净浆浆体的热重分析 |
4.6 复合胶凝材料净浆浆体的XPS分析 |
4.7 小结 |
5 粉煤灰不同掺量配比对复合胶凝材料抗压强度影响的研究 |
5.1 基于Fuller曲线的粉煤灰配比对净浆浆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
5.2 基于Dinger-Funk方程的粉煤灰配比对净浆浆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
5.3 粉煤灰配比设计以及不同配比对净浆浆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
5.3.1 粉煤灰配比设计 |
5.3.2 粉煤灰不同掺量配比对净浆浆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
5.4 粉煤灰-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粒度分布分析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果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钢渣的高温重构对其组成、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钢渣的产生 |
1.2 钢渣的组成 |
1.2.1 钢渣的化学成分 |
1.2.2 钢渣的矿物组成 |
1.3 钢渣的性质 |
1.3.1 钢渣的碱度 |
1.3.2 钢渣的胶凝性 |
1.3.3 钢渣的体积安定性 |
1.3.4 钢渣的易磨性 |
1.4 钢渣的重构及建材化利用 |
1.4.1 钢渣重构的研究 |
1.4.2 钢渣在建材行业的应用 |
1.5 矿物掺合料的应用 |
1.6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方案及实验条件 |
2.1 研究思路及方案 |
2.2 技术路线 |
2.3 实验材料 |
(1)钢渣 |
(2)粉煤灰 |
(3)矿渣 |
(4)水泥 |
(5)砂 |
2.4 实验条件 |
2.4.1 实验方法 |
2.4.2 实验设备 |
第3章 钢渣的特性研究 |
3.1 钢渣的组成及结构 |
3.1.1 钢渣的化学组成 |
3.1.2 钢渣的矿物组成 |
3.1.3 钢渣的微观结构 |
3.2 钢渣的水化特性 |
3.2.1 钢渣的水化热分析 |
3.2.2 钢渣的水化产物组成 |
3.3 钢渣的性能分析 |
3.3.1 钢渣的活性 |
3.3.2 钢渣的安定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调节材料对重构钢渣的性能影响研究 |
4.1 粉煤灰对重构钢渣的性能影响研究 |
4.1.1 粉煤灰重构钢渣的方案设计 |
4.1.2 粉煤灰重构钢渣的组成及结构 |
4.1.3 粉煤灰重构钢渣的胶凝活性 |
4.1.4 粉煤灰重构钢渣的安定性 |
4.2 矿渣对重构钢渣的性能影响 |
4.2.1 矿渣重构钢渣的方案设计 |
4.2.2 矿渣重构钢渣的组成及结构 |
4.2.3 矿渣重构钢渣的胶凝活性 |
4.2.4 矿渣重构钢渣的安定性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重构钢渣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研究 |
5.1 粉煤灰重构钢渣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分析 |
5.1.1 粉煤灰重构钢渣胶凝材料的水化热分析 |
5.1.2 粉煤灰重构钢渣的物相组成 |
5.1.3 粉煤灰重构钢渣的微观结构 |
5.2 矿渣重构钢渣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分析 |
5.2.1 矿渣重构钢渣胶凝材料的水化热分析 |
5.2.2 矿渣重构钢渣胶凝材料的物相组成 |
5.2.3 矿渣重构钢渣胶凝材料的微观结构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邯钢冶金渣协同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钢铁冶金渣综合利用现状 |
2.1.1 粒化高炉矿渣的研究进展 |
2.1.2 转炉渣的研究进展 |
2.1.3 精炼渣的研究进展 |
2.2 绿色混凝土和固废基混凝土研究进展 |
2.2.1 绿色混凝土研究进展 |
2.2.2 固废基混凝土研究进展 |
2.3 多固废协同混凝土的理论基础 |
3 研究思路、内容、原料和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和试验方法 |
3.3.1 技术路线 |
3.3.2 试验方法 |
3.3.3 分析检测方法 |
3.3.4 试验设备 |
3.3.5 参照标准 |
3.4 试验原料 |
3.4.1 矿渣 |
3.4.2 转炉渣 |
3.4.3 精炼渣 |
3.4.4 脱硫石膏 |
3.4.5 骨料 |
3.4.6 其他原料 |
4 多固废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
4.1 精炼渣水化机理研究 |
4.1.1 精炼渣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1.2 精炼渣的水化热分析 |
4.1.3 精炼渣的净浆强度分析 |
4.1.4 精炼渣水化后的物相组成分析 |
4.1.5 精炼渣水化产物的热分析 |
4.1.6 精炼渣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分析 |
4.1.7 精炼渣水化机理分析 |
4.2 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复合水化机理研究 |
4.2.1 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复合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2.2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分析 |
4.2.3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RD分析 |
4.2.4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4.2.5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SEM分析 |
4.2.6 精炼渣-石膏体系复合水化机理分析 |
4.3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的早期协同水化机理研究 |
4.3.1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的早期协同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3.2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RD分析 |
4.3.3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4.3.4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SEM分析 |
4.3.5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早期协同水化机理分析 |
4.4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协同水化机理研究 |
4.4.1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4.4.2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协同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4.3 精炼渣比表面积对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热的影响 |
4.4.4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分析 |
4.4.5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RD分析 |
4.4.6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4.4.7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SEM和EDS分析 |
4.4.8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协同水化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冶金渣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初步研究 |
5.1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研究 |
5.1.1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正交试验方案 |
5.1.2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5.1.3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验证试验 |
5.2 水胶比、骨料种类和减水剂用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2.1 水胶比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2.2 骨料种类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2.3 减水剂用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3 超高性能混凝土水化机理研究 |
5.3.1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XRD分析 |
5.3.2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5.3.3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SEM和EDS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冶金渣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预拌泵送混凝土研究 |
6.1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研究 |
6.1.1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正交试验方案 |
6.1.2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6.1.3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验证试验 |
6.2 混凝土制备及性能分析 |
6.2.1 混凝土的制备及工作性能 |
6.2.2 力学性能分析 |
6.2.3 耐久性能分析 |
6.3 预拌泵送混凝土微观结构特征 |
6.3.1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分析 |
6.3.2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SEM分析 |
6.3.3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XPS分析 |
6.3.4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NMR分析 |
6.4 转炉渣颗粒替代尾矿砂制备道路混凝土探索研究 |
6.4.1 砂率对道路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6.4.2 转炉渣细颗粒砂浆的收缩研究 |
6.4.3 道路混凝土的SEM-EDS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碱激发工业废渣基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特性与扩散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1 单液惰性浆液 |
1.2.2 单液硬性浆液 |
1.2.3 双液浆 |
1.2.4 壁后注浆浆液研究总结 |
1.3 碱激发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1 碱激发材料的制备与基本性质 |
1.3.2 碱激发材料的潜在应用 |
1.4 耐久性试验的研究现状 |
1.4.1 注浆材料的耐久性研究 |
1.4.2 碱激发材料在耐久性方面的优势 |
1.5 注浆理论的研究现状 |
1.5.1 传统注浆理论 |
1.5.2 盾构隧道壁后注浆理论 |
1.6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7.2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碱激发工业废渣复合胶凝材料的性能与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案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案 |
2.3 试样制备与测试内容 |
2.3.1 试样制备 |
2.3.2 测试内容与方法 |
2.4 新拌合特性分析 |
2.4.1 密度 |
2.4.2 凝结时间 |
2.4.3 流动度 |
2.4.4 粘度 |
2.5 硬化特性分析 |
2.5.1 试样外观 |
2.5.2 抗压强度 |
2.5.3 抗折强度 |
2.5.4 弹性模量 |
2.5.5 吸水系数 |
2.5.6 孔隙液pH值 |
2.6 微观特性分析 |
2.6.1 物相组成(XRD) |
2.6.2 微观形貌(SEM) |
2.6.3 孔隙结构(MIP)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业废渣基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工业废渣基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设计思路 |
3.2.1 传统水泥基浆液的不足 |
3.2.2 理想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的提出 |
3.3 试验原材料与试验方案 |
3.3.1 试验原材料 |
3.3.2 试验配合比设计 |
3.3.3 浆液制备 |
3.3.4 性能测试 |
3.4 基本物理特性分析 |
3.4.1 新拌合浆液密度 |
3.4.2 新拌合浆液pH值 |
3.5 工作特性分析 |
3.5.1 稠度 |
3.5.2 流动度 |
3.5.3 凝结时间 |
3.5.4 泌水率 |
3.6 硬化特性分析 |
3.6.1 抗压强度 |
3.6.2 抗折强度 |
3.6.3 弹性模量 |
3.6.4 抗水分散性 |
3.6.5 抗渗性 |
3.7 孔隙结构特性分析 |
3.7.1 吸水性 |
3.7.2 可渗透孔隙率 |
3.8 浆液筛选以及性能评价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业废渣基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耐久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耐久性试验方案 |
4.2.1 干燥收缩试验 |
4.2.2 抗水溶蚀试验 |
4.2.3 硫酸盐侵蚀试验 |
4.3 干燥收缩特性分析 |
4.4 抗水溶蚀性能分析 |
4.4.1 pH值 |
4.4.2 EC和TDS |
4.4.3 质量稳定性 |
4.4.4 强度稳定性 |
4.5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分析 |
4.5.1 试样外观 |
4.5.2 质量稳定性 |
4.5.3 强度稳定性 |
4.5.4 微观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废渣基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流变特性与扩散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工业废渣基浆液流型与流变特性 |
5.2.1 浆液流型 |
5.2.2 工业废渣基浆液流变特性测试 |
5.3 盾尾同步注浆浆液扩散机理分析 |
5.4 环向充填浆液压力形成与分布模型 |
5.4.1 基本假定 |
5.4.2 理论公式推导 |
5.5 考虑流变参数时变性的轴向充填浆液压力时空消散模型 |
5.5.1 基本假定 |
5.5.2 理论公式推导 |
5.6 考虑流变参数时变性的浆液径向渗透扩散模型 |
5.6.1 基本假定 |
5.6.2 理论公式推导 |
5.7 模型参数与模型验证 |
5.7.1 模型参数确定 |
5.7.2 理论模型验证 |
5.8 算例分析 |
5.8.1 环向充填时的浆液压力形成与分布特征 |
5.8.2 轴向充填时的浆液压力时空消散规律 |
5.8.3 径向渗透时的浆液扩散深度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水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泥工业生产现状 |
1.1.2 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复合胶凝材料 |
1.2.2 化学激发胶凝材料 |
1.2.3 低温煅烧水泥 |
1.2.4 其他低碳胶凝材料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硅酸盐水泥 |
2.1.2 水泥混合材 |
2.1.3 其余原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件的制备和养护 |
2.2.2 力学性能 |
2.2.3 工作性能 |
2.2.4 干燥收缩与自收缩 |
2.2.5 水化热测试 |
2.2.6 样品的终止水化 |
2.2.7 X射线衍射测试(XRD) |
2.2.8 热重分析(TGA) |
2.2.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2.10 魔角旋转核磁共振(MAS-NMR) |
2.2.11 压汞法(MIP) |
2.2.12 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分析(SEM-EDS)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的组成设计研究 |
3.1 引言 |
3.2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中的活性混合材组成设计 |
3.2.1 混合材的组成 |
3.2.2 混合材的配比设计 |
3.2.3 力学强度试验结果 |
3.2.4 胶空比分析 |
3.2.5 混合材的水化动力学 |
3.3 活性混合材中的石膏含量设计 |
3.3.1 石膏对石灰-混合材胶凝体系力学性能影响 |
3.3.2 石膏对石灰-混合材胶凝体系早期水化影响 |
3.4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中石灰含量设计 |
3.4.1 设计理论与方法 |
3.4.2 复合水泥中混合材反应程度与氢氧化钙含量 |
3.4.3 石灰胶凝体系中混合材的水化与氢氧化钙含量 |
3.4.4 LCM中石灰含量的设计与计算 |
3.5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配比设计 |
3.5.1 配比设计 |
3.5.2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
3.5.3 三元体系分析 |
3.6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的宏观性能、水化特性及环境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 |
4.2.1 水胶比对LCM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2 硅酸盐水泥细度LCM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3 混合材细度对LCM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的工作性能 |
4.3.1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流动度 |
4.3.2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凝结时间 |
4.4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的收缩行为 |
4.4.1 干燥收缩 |
4.4.2 自收缩 |
4.5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的蒸养制度 |
4.5.1 蒸养制度设计 |
4.5.2 静停时间和蒸养时间 |
4.5.3 蒸养温度和水胶比 |
4.6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的水化特性 |
4.6.1 水化产物 |
4.6.2 水化微结构 |
4.6.3 水化动力学 |
4.7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
4.7.1 碳排放量及能源消耗 |
4.7.2 全寿命周期评估(LCA) |
4.8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化学激发剂及高活性矿物掺合料对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的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改性LCM的力学性能 |
5.2.1 试验设计 |
5.2.2 试验结果 |
5.3 改性LCM的工作性能 |
5.3.1 扩展度和流动度 |
5.3.2 凝结时间 |
5.4 改性LCM的收缩行为 |
5.4.1 自收缩 |
5.4.2 干燥收缩 |
5.5 改性LCM的水化产物 |
5.5.1 XRD |
5.5.2 TGA |
5.5.3 FTIR |
5.6 改性LCM的水化微结构 |
5.6.1 MIP |
5.6.2 SEM |
5.7 水化产物C-(A)-S-H凝胶的组成与结构 |
5.7.1 BSE-EDS |
5.7.2 MAS-NMR |
5.7.3 凝胶化学结构模型 |
5.8 改性LCM的水化动力学 |
5.8.1 早期改性LCM水化放热 |
5.8.2 化学激发剂对LCM水化的影响 |
5.9 本章小节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抗碳化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设计 |
6.3 碳化深度与力学性能 |
6.3.1 碳化深度 |
6.3.2 力学性能 |
6.4 碳化后物相演变 |
6.4.1 FTIR |
6.4.2 XRD |
6.4.3 TGA |
6.5 碳化后微结构演变 |
6.5.1 MIP |
6.5.2 SEM-EDS |
6.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粉煤灰作为胶凝材料在大体积砼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碾压地聚物混凝土热力学性能及温控仿真研究[D]. 王东阳.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大掺量尾矿微粉中低强混凝土配制与性能研究[D]. 王宇杰.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不同岩性粗骨料对大流态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分析[D]. 卢京宇.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4]地质聚合物透水混凝土的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D]. 王婕.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5]复掺消泡剂-增稠剂模袋混凝土抗冻性及配比优化研究[D]. 于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粉煤灰物理特性对水泥浆体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D]. 曾玻.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7]钢渣的高温重构对其组成、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D]. 霍泽坤.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8]邯钢冶金渣协同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D]. 李颖.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9]碱激发工业废渣基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浆液特性与扩散机理研究[D]. 宋维龙. 东南大学, 2021
- [10]石灰基低碳胶凝材料的设计制备与水化机理研究[D]. 吴萌. 东南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