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自我建设,培育精神文明之花

加强自我建设,培育精神文明之花

一、加强自身建设 育精神文明之花(论文文献综述)

江涛[1](2021)在《习近平关于艰苦奋斗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杨佚楠[2](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影响国家存亡、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文化发展道路的正确与否,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实现繁荣兴盛、生生不息。早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时,中国共产党就正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进行文化建设实践后总结出的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契合人民现实需要、适合中国文化国情的正确文化发展道路。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新时代所赋予的新气象、新矛盾和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文化建设领域始终明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而在这个新的历史发展方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也更加丰富而深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思想、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动力来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制度为保障等等都是新时代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新内涵。此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价值目标也变得更具世界意义,即不仅要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要以世界眼光来观照人类文明的进步。在这一过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探索有力举措以确保多维价值目标的顺利实现。基于此,本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阐述为出发点,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脉络、价值目标、现实境况和实践举措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论文选题的理论背景、现实背景和时代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相关研究综述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等,为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奠定基础。第二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概念。从文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两个方面进行内涵界定。在对文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阐释上,首先从中西方两个角度阐述不同文化环境中关于文化的不同理解,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进行详尽阐释。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阐释上,首先明确了核心关键词新时代的特定含义,再对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发展道路加以表述。最后从新的历史背景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原则、战略任务和伟大目标三个方面,详细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具体来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主体;坚持以当代中国国情为现实依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任务涵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为动力来源;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制度为保障;坚持以交流互鉴促进国际文化交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目标包括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继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坚定并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三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脉络。本章以重要历史节点为划分依据,梳理并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新中国成立前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中国化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建设总结出的经验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文化曲折发展的反思都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初步思考,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在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接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文化建设实践中完成了从最初探索到认知深化,再到正式确立的一系列过程。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面临着新的时代背景,不仅在国际国内日新月异的文化发展环境中实现了内涵上的丰富,还得出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一元主导与多元共生相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践行原则。第四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价值目标。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而言,其价值目标在个人、社会、国家和世界层面呈现出不同的时代追求:从个人层面来看,发展文化是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而存在;从社会层面来看,发展文化是为了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从国家层面来看,发展文化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世界层面来看,发展文化是为了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这四个方面的价值目标既相辅相成、又内在统一,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价值目标体系。第五章为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现实境况。从实践成效来看,当今社会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水平巩固提升、文化生产力水平实现大幅度跃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显着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渐增强。从严峻挑战来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受到冲击、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失衡、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问题有待解决、交流互鉴中的文化安全问题亟待重视。对这些现实境况进行具体分析,能够为实践举措的探索提供明确方向。第六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举措。本论文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举措应当有针对性的应对前文所述及的严峻挑战。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积极应对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来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量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通过坚守以人民为中的发展思想、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打造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来发展以“文化强国”为导向的现代文化产业;通过打造事前正面宣传机制、事中科学引导机制、事后反思调整机制来建构并完善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通过对内增强文化交流安全意识、对外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来确保文化交流互鉴中的开放性与安全性并重。与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相比,本论文有一定的创新之处。首先,在论文选题上具有创新之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概念一经提出,与此相关的研究可谓比比皆是。但本论文选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研究置于新时代背景之下,在新时代的新特征、新需要和新问题之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未来的发展之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次,在研究框架上有所创新。在谋篇布局上,本论文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价值逻辑角度出发,论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相关内容,提升了整篇文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研究框架上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创新。第三,在研究观点上有所创新。本论文尝试提出了一些相对新颖且符合时代需求的学术观点,如:从新中国、新时期到新时代,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建设都为新时代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个人、社会、国家、世界四个层面具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可以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地位、发展以“文化强国”为导向的国家文化产业、建构并完善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确保文化交流互鉴中的开放性与安全性并重五个方面出发,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解决之策。然而,鉴于笔者本人的理论功底和研究视野有限,本论文仍然具有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一选题颇为宏大、内容涵盖丰富,仅用两三年时间、十余万字将其讲清说透,是比较困难的。此外,本论文选题属于典型的社会现实问题,且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笔者本人虽在行文中结合了现实案例,但就自身而言很难开展具体的实证工作和调研活动,这使得针对该选题的实证研究难以充分进行,使该论文缺少一定的量化数据加以支撑,在研究结论上无可避免的稍显单薄。但从理论研究的动态发展上看,这些不足之处也恰恰印证了该主题具有强大的研究空间并为笔者未来的研究之路提供了强大动力。

袁昊[3](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文中指出政治文献外译在我国对外宣传政治主张、讲好中国故事中承担着特殊重要的使命,其译文质量直接影响国家外宣工作的效果,关乎能否向国际社会准确传达中国声音。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以下简称“中国特色政治语汇”)集中反映新时期尤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执政以来提出的中国特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治国理念,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汉语文化特点,在我国当代政治话语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些语汇是政治文献翻译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课题研究现状考察发现,国内外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成果不多,基于语料库分析和受众理解度调查的研究成果更为少见。本文以目的—顺应理论为指导,以中共十九大报告、2016-202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2卷)汉语原文和俄语译文为语料,研究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的相关问题。课题研究既可以总结经验,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又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和分析问题,促进其翻译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依据目的—顺应理论,本文确立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要以准确传播中国声音为最高目的原则,努力达到语言顺应和语境顺应的目标。论文研究以自建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为基础,考察译文特征和翻译规律,为翻译策略和方法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力争避免译文分析的主观性。按照接受美学理论,把受众理解度和接受度作为译文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项,在纽马克翻译批评的五方面内容和四个视角、黄忠廉提出的“两个三角”译评体系框架内,对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语料库分析法考察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语言特征及翻译手段的应用情况发现,译文较好地再现了原文信息,具有明显的书面语色彩;翻译手段统计发现,四字格和谚俗语形式的中国特色政治语汇偏用直译法;缩略语形式的语汇翻译偏用阐释法;隐喻形式的语汇翻译常使用意译和替代法;经典名句形式的语汇翻译会综合运用不同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考察俄语受众对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的理解和接受情况表明,译文受众理解度和接受度普遍较高。受众理解度较低的是用直译法翻译的富含民族文化信息的语汇译文,经代偿法翻译后理解度升高。对译文目的—顺应情况分析进一步证实,尽管直译在一些情况下是忠实于原文的译法,但由于汉语和俄语分属不同语系,具有自身的异质性,多数情况下更适宜综合运用包括显化、简化、范化在内的代偿式方法,以实现双向的语言顺应和语境顺应。本文的译文评价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展开。语言层面的译文分析发现翻译问题多由母语干扰引起;文化层面的译文分析发现翻译问题多因中俄文化图式差异造成,在翻译策略上偏重了语言形式对等,在方法上主要采用了直译法。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在顺应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同时,如何使译文顺应源语文化和政治目的需要的问题,提出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要充分认识其政治性和特殊性,正确把握传播与接受、顺应源语与顺应目的语的关系,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手段和技巧,努力使译文达到双向顺应的目标。最后,在对全文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模式构想。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实现了以下几方面创新:第一,综合运用语料库翻译学、目的—顺应理论、受众接受理论和翻译质量评价理论的优势,形成了较合理的理论框架;第二,运用语料库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获取译文语言特征和翻译规律的第一手资料。以定量研究为主,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一定程度避免了论证过程中的主观臆断;第三,遵循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原则,从语言顺应、语境顺应、受众理解、语言内评价和语言外评价多个视角和维度观察和评价译文,较全面总结了相关俄译的成功经验,客观分析了典型性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翻译模式构想。该研究丰富了政治文献俄译研究成果,为相关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崔家新[4](2020)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年亚文化用以指涉青年人特有的,有别于主流文化的边缘性和从属性文化实践形式。改革开放后,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诸如嘻哈、摇滚、朋克等典型的青年亚文化现象在我国青年人的精神生活中广为流行。尤其是网络新媒介的快速发展重塑了青年亚文化,使其展现出抵抗性消弱、娱乐性增强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青年人正将青年亚文化革新为寻求话语空间、展现身份认同、注重精神享乐的精神生活空间。各种新的青年亚文化现象不断涌现,高校已成为青年亚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主阵地,大学生成为青年亚文化的积极推动者、传播者和创生者。在青年亚文化的影响下,一些青年人以个性张扬自居,过于追求娱乐性精神享受,忽视社会责任,颂扬个人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要求日渐疏离。青年亚文化的健康发展变得更为紧迫,急需获得有力的引领力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的重要论断,这为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二者具有紧密的逻辑关联性。在文化的生成发展过程中,价值观也随之生成并展现出形塑文化、维护文化传承的功能性作用。基于这种政策支撑、逻辑关联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引领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也具有逻辑可行性、制度可行性和现实可行性。进一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这一可行性,我们会发现,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科学性、发展性和人民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提供了保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明晰了青年人的本质特征和青年人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依托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借助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有助于全面把握青年亚文化生成发展的基本规律,明晰青年亚文化的积极价值与问题所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引领,一方面必须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亚文化的历史演变特征及启示,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从总体上明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目标、方向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立足于青年人的生活实践,着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一要强化政策保障,夯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二要推动引领主体的角色转变和青年主体意识的提升,以对问题的回应引发思考和共鸣,引导青年人充分而全面地认识青年亚文化、发展青年亚文化;三要聚焦青年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帮助青年人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弘扬责任与担当,为青年亚文化发展营造和谐的发展空间;四要依托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创新有效的引领方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方法创新上,依托日常生活理论、互动仪式链理论、议程设置理论为基础可以衍生出生活融入法、互动仪式法、议程设置法。同时,基于融合引领主体、引领方法的需要依托协同理念能够提炼出多方协同法。这些方法契合青年亚文化的生成发展规律和青年人的思想行为特点,对于推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落地生根、行之有效具有积极价值,是值得尝试的创新性方法。

王冠[5](2020)在《“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总数庞大,覆盖面广,不同群体、性别、年龄、学历层次、政治面貌等都涵盖其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重要阵地。“民参军”企业是众多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其能参与到军民融合战略中,说明科研生产能力被广泛认可。“民参军”企业是实施“军民融合”战略非常关键的一环,其能否更快更好地融入军民融合战略中,是整个“军民融合”战略顺畅、平稳实现的基础。随着“军民融合”战略已经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思想”的高度,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1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关于民营经济的重要讲话,作为多重身份叠加的“民参军”企业,其特殊性、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探究“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情况,可以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提供参考样本。同时“民参军”企业做好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有助于自身取得长足的发展,有助于为其他民营企业起到示范作用,有助于“军”、“民”相互借鉴、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更有助于整个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建设取得更深层次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了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主要对本文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界定了“民参军”企业的概念,对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做了梳理。第三章:列举“民参军”企业的特殊性,分析“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旨在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内容出发,着重探讨军民融合背景之下“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四章:“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及存在问题。从诸多影响因素中,进而分析影响“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因素,主要从“民参军”企业员工熟悉、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程度,得出当前“民参军”企业员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识有待加强、培育内容有待丰富、培育方式手段过于单一、培育活动缺乏制度支撑等问题。第五章:“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从现有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从“坚持党建引领,提高思想认识”、“丰富‘民参军’企业文化,多方面加强”、“创新培育形式,多渠道灌输”、“探索符合‘民参军’企业特点的培育机制,多层次保障”等几个方面提出“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

孙健[6](2019)在《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道德治理”始见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八大报告对道德治理进行了强调与重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论述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强大支撑和动力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把道德治理问题纳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之中,使其成为国家治理的构成性要素。道德治理作为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形式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内生性要素,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论文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国方略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战略任务的时代语境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理价值与主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为基本理论依据,在遵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将文献研究法、多学科协同研究法和功能研究法相统一,探讨了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的实践问题。论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实践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的研究。主要界定了道德治理的内涵,并对与之相关的概念做了辨析,阐释了道德治理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二是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道德治理实践回顾与反思的研究。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道德建设和道德治理实践的梳理,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实现“治理”转向的进程中的经验,即推进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注重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结合、倡导参与主体的共建共享,并且从道德建设必须实现治理转向、道德治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德法兼治、必须发挥重点人群的实践引领作用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治理演进生成的实践对于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进行道德治理实践的启示。三是关于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实践的机遇与挑战的研究。分析了道德治理实践在物质条件、领导保障、道德现状和文化资源等方面的时代机遇,与此同时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社会治理相对滞后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道德治理实践带来的现实挑战。四是关于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实践基本路径的研究。主要是加强党和政府建设为提升道德治理实践领导能力提供前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道德治理实践筑牢经济根基、加强人民群众道德教育为提升道德治理实践参与能力提供条件、完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为道德治理实践奠定道德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道德治理实践提供法治保障等五个方面。

王宇[7](2019)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来,通过在全社会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和广泛动员已经在人民群众中得到大力弘扬,如何进一步融入生活并扎实践行成为全社会更为关注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什么渠道、以何种方式才能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又如何才能通过在鲜活的生活中的落细、落小、落实得以彰显?本文将问题的思考聚焦到社会成员生活的社区,通过分析调查得到这样的认识:社区培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弘扬和践行不应忽视的途径。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理论并尽可能为实践提供参考,是本文期待解决的问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这一主题,全文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章社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培育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实践观、群众观等理论观点为指导,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探讨在城市居民社区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所面临的问题、所需要的理论视域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对策等,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上的实际运用。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社区功能为逻辑起点,论述了社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社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教育引导内容、发生教育引导行为、体现教育引导作用、保持教育引导效果的生活场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教育实践系统、开展实践养成活动、强化实践教育效果的中介要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现制度建设契机、运行制度建设内容、检验制度保障作用的现实平台。社区培育的特殊作用主要包括:可以实现培育行为的场域全覆盖,可以直接融入社会生活的最基层,可以增强社区成员的参与愿望和实践体验,可以促进制度建设和发挥制度保障作用等方面。第二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的思想理论基础与方法借鉴研究。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实践观、群众观为社区培育提供了分析其内容、对象、过程、路径的理论支持,从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角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问题研究奠定了“何以可行、对谁进行、如何践行”等问题的理论依据。本文还根据社区培育的实际需要,探究和借鉴了与社区生活中的培育资源、居民生活体验、居民群体态度等问题相关的研究方法,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社区培育问题的认识,对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社区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情况及其融入生活、营造归属感、强化践行、延续学校教育影响等做法也进行了简要阐述。第三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提出过程的梳理和实践基础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覆盖到社区的过程是以我国社区建设的发展状况为基础的。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归纳和调查发现,社区建设已经具备的基础和资源状况深刻影响社区居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的参与愿望。为此,必须充分考察我国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才能理解在建设基础和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的不同社区开展培育的具体化问题。据此,本文分别选择我国社区建设程度较好并具有较强示范作用的广州、深圳、北京和上海等地区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社区建设发展速度快,可调度资源相对较多,政府投入也比较充分的社区,开展培育的基础就比较好,反之,社区建设发展速度慢,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活动参与愿望低的社区,开展培育的基础就比较差。本文认为目前社区培育能力的现状可以大体概括为四个方面:具备培育组织系统但组织能力相对较弱、社区活动丰富多彩但培育动员能力相对较弱、培育意识较强但宣传能力相对较弱、投入持续增加但资源调度能力相对较弱。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策略包括:在目标融入方面,进行社区培育目标与社区建设的紧密结合,提高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满意度,为社区培育打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资源协调方面,增加社区培育的社会资本注入,强化社区居民归属感和社区共同体意识,为社区培育营造丰富的资源储备和舆论环境。在队伍建设方面主要解决社区培育的领导力量和培育主体问题。第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的教育引导研究。阐述社区培育应该坚持对居民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社区教育引导具有场景生活化和对象分散化的特点。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的瓶颈,是社区资源不足导致的居民活动参与度不高。社区党组织借助其明确的宗旨定位、成熟的组织系统、强大的资源调度能力成为承担教育引导功能的组织力量和领导力量,同时,社区教育引导需要坚持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方法并主要通过文化熏陶实现。社区培育的教育引导包括:内容结合方面,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社区生活中的独特内涵,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区生活中的切入点。需求强化方面,可以借助居民价值评价中的自我服务偏见、个体印象管理和从众心理影响等社会心理特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注和传递。共识塑造方面,要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增加资源投入、强化居民动员、把控议题选择、提升说服技术,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社区实现教育引导的资源构成主要包括以社区生活场景为代表的环境资源、以居民文化活动为代表的活动资源、以社区规章制度为代表的制度资源和以社区传媒为代表的媒体资源等四个方面。社区主要通过环境创设、活动体验、规范强化等文化熏陶路径,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社区文化熏陶实现教育引导。第五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中的实践养成研究。社区实践养成是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带动下,依托社区生活环境,借助社区生活内容,居民自愿参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活动载体。社区实践养成更注重培育活动的渗透性、体验性和生活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实践养成主要包括强化居民的社区角色、挖掘社区的培育资源、促进居民的培育体验等三个方面内容。由于居民普遍关注社区公共服务发展和建设情况,因此实践养成活动只有融入社区公共服务组织系统才能引发更多的居民参与。为此,要依靠和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推动作用、发挥社区居委会基层群众自治的服务功能、强化社区服务站的执行效能以及建立相关体制或机制有效促进社区其他社会组织的协调来开展。在整体统筹的前提下,社区实践养成活动要将国家价值目标融入政府公共服务、将社会价值取向融入社区公益建设项目、将个人价值准则融入社区志愿服务等各有侧重的三个方面来推进。第六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制度保障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培育需要来自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的系统保障。经济制度方面主要包括在坚持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根本保障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力量统筹社区建设资金,有重点的继续强化市级财政对社区培育的投入。通过挖掘不同类型的社区培育资源使社会各方资金积极投入社区建设并建立社会资金使用监管办法,为社会资金进入社区提供制度支持。在政治制度方面则依靠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保障社区培育的政治地位、依靠社区党组织引领和建设社区培育的队伍、依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社区培育的实践基础。在文化制度方面,主要体现在通过国家文化制度保障社区培育的观念导向,通过文化管理体制保障社区培育的有序开展等。总之,本文认为社区培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生活中落细、落小、落实的现实路径。社区培育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需要激发居民的社区归属感,需要结合社区生活实际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社会功能,需要强化社区的培育能力。为此,社区可以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与制度保障,紧密依托社区建设基础,始终围绕居民社区生活需求,扎实推进社区培育制度的创新,以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冯牧天[8](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青海精神高地建设研究》文中认为青海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三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实现“一个同步”、奋力建设“三区”、打造“一个高地”。青海省提出了打造“一个高地”就是弘扬党的优良作风,铸就青海精神高地。马克思主义主张意识取决于物质,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客观世界受精神的反作用进而形成巨大的推动力,在精神因素被内化后会逐渐推动个体的行为,并转化成其行为的重要内在动力,它会随个体思想的发展、实践以及交流的持续深化而进一步增强,最终成为了个体的宝贵精神财富。由此可见,构筑崇高的精神层次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途径。因此,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田野调查法,从青海精神发展的历史脉络入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背景,凝练青海精神以拔高青海精神高地,找出青海精神高地在新时代背景下所展现出的新特征和新时代背景下青海精神高地建设的新要求,发现现阶段建设青海精神高地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策,从而更好地建设青海精神高地,感召青海各族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积极弘扬和践行青海精神高地,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张世昌[9](2018)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话语是信息的载体,人用话语构建着意义世界,用话语来构筑权力和维护社会关系等,将自己与社会联系在一起。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指在一定的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指导下,在特定的话语语境中,教育者运用一定的话语方式,与受教育者进行交流的语言符号。它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旨在向被教育者灌输特定思想,而话语作为沟通的信息载体,对教育实效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话语的转换旨在增强话语实效性。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学科交叉法、功能分析法等多种方法,以问题为导向,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本质内涵探究其时代使命,为话语转换理清逻辑。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阐释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并且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要素构成和功能进行明晰,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二是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历程,提炼出增强话语建构力、号召力、渗透力等方面的建设经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的启示是要理性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多元文化中要牢牢把握话语权,话语转换要充分契合时代语境。三是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必要性,即挑战与机遇并存,既面临着挑战,又存在着机遇。挑战主要来自冲破地缘限制的文明博弈加剧、网络化使交往关系复杂化、思潮泛化、新时代对话语建设有新要求,以及自身存在的欠缺等。机遇来自于:社会转型提出了现实基础,网络普及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从不同方面为话语转换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文化强国战略下国家需要积极提升话语能力为转换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政治动力。四是在路径上以系统化方式建构了一个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念转换、内容转换、方式转换、转译转换和语境转换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框架。话语理念转换主要突出增强话语实效性和牢牢掌握话语权。话语内容转换应顺势而为,由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转换,由传统话语向时代话语转换。话语方式转换应注重引入情感元素和科技元素,由说教式向说教与互动融合式转换,传统式向网络式转换。话语转译转换是文化话语转译由直译向注重契合语境转换,意识形态话语转译由格式固化向注重逻辑自洽转换。话语语境转换主要是注重利用特定语境和网络语境,凸显其时代价值。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完善与更新是一个思想和行动联动的过程,理论升级要通过实践落到实处。而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本文只是提供了一个研究的视角和一些细微的突破口,还有很多未尽之处等待学人们去开发和探究。

韩小敬[10](2018)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着作中的伦理思想 ——以“巴黎手稿”和《资本论》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着作中的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也是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体系的思想依据。马克思在世时虽然没有写过专门论述伦理思想的着作,但是从其大量的政治经济学着作中可以看到关于道德和伦理问题的诸多论述,有着系统且丰富的伦理思想和价值诉求。马克思的伦理思想不是以政治经济学的显性话语而存在,而是作为一种真实的隐性存在贯穿于政治经济学的文本之中,体现了马克思经济学的价值底蕴以及马克思对现实社会的伦理关怀。研究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着作中的伦理思想,不仅是客观系统完整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伦理思想,创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需要,也是回应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出的挑战,探寻一条适合当代人生存和发展之路的实践需要。本文着重从以实践为基础的人格伦理的视角,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文本中的伦理思想展开解读和研究。马克思的伦理思想是以现实的个体为出发点,坚持利己与利他的统一,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的理论。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一条逻辑主线、两组代表性经济学着作和三大思想特征,即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线,以“巴黎手稿”、《资本论》及其手稿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和阐述马克思伦理思想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旨趣,坚持经济学与伦理学、事实原则与价值原则、历史尺度与道德尺度相统一以及利己原则与利他原则相统一等基本特征。就其思想来源来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着作中的伦理思想不仅涉及到古典政治经济学,也涉及到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斯密认为,经济学是以“同情心和利己心”的人性论为起点,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经济伦理;李嘉图在一般的意义上提出“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贯穿着“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功利主义、经济自由和分配正义等伦理思想。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通过“异化”概念,建立了以“意志自由”为核心的劳动伦理;费尔巴哈建立了唯物主义的人类学,揭示了宗教异化的本质,并把感性直观的人作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三位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进行了道德批判,把人的自由发展当作未来社会的理想目标。这些前人理论成果中有价值的内容就构成了马克思伦理思想的主要理论源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伦理思想的主线,贯穿于各个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学着作以及其它着作之中。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其表述为“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到《穆勒摘要》中表述为“交换关系中的人格”,从《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无产阶级的贫困化”,到《1857-1858经济学手稿》中将其表达为“自由个性”,《资本论》中将共产主义界定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人类学笔记”中,将其描述为“向共产主义高级形态的复归”。《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穆勒摘要》是“巴黎手稿”中的主体部分,前者以“劳动异化”为核心,批判了资本主义条件下雇佣工人牲畜般的野蛮生存状态和道德沦丧的现实,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后者以“交往异化”为核心,揭示了社会物质关系的道德异化,阐明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私有财产的外化引发了交往的异化、消费的异化和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否定。主张恢复人真正的社会联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伦理诉求。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阐释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与运行的规律,反思主体的生存方式和主体性价值。一方面劳动价值论肯定了生产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实践主体地位,劳动的经济学意义赋予了劳动本身的道德性,进而肯定了劳动者是价值创造的主体,应给予其相应的社会地位,使之在人格上得到充分的尊重,成为道德和价值评判的真正主体;另一方面剩余价值学说伸张了人本的向度,揭示了劳动力的商品化,标志着雇佣劳动者的非道德化,揭开了被拜物教所掩盖的人的道德关系;同时这一学说也指明了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虚假公正;阐明了资本增殖的绝对化是极端利己主义致富欲的根源。马克思是在研究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中,追寻人类的最高价值理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体现了经济学与伦理学、事实原则与价值原则、历史尺度与道德尺度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利己原则和利他原则的有机统一。这为我们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的新要求和新原则提供了启示。

二、加强自身建设 育精神文明之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自身建设 育精神文明之花(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概念
    2.1 文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关概述
        2.1.1 文化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相关概述
        2.2.1 文化发展道路
        2.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第3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脉络
    3.1 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理论基础形成
        3.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对中国化的启迪
        3.1.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
        3.1.3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文化曲折发展的反思
    3.2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确立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最初探索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知深化
        3.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正式确立
    3.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创新发展
        3.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面临的新时代背景
        3.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丰富
        3.3.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践行原则
第4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价值目标
    4.1 个人层面——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4.1.1 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4.1.2 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文化需求
        4.1.3 激发人民群众创新创造活力
    4.2 社会层面——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4.2.1 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4.2.2 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与社会道德水平
    4.3 国家层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3.1 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
        4.3.2 培育高素质文化国民
        4.3.3 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
        4.3.4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4.4 世界层面——推动世界文明发展进步
        4.4.1 开辟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4.4.2 助力人类文明平等多样发展
        4.4.3 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文基础
第5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现实境遇
    5.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成效
        5.1.1 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水平巩固提升
        5.1.2 文化生产力水平实现大幅度跃升
        5.1.3 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显着提高
        5.1.4 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渐增强
    5.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严峻挑战
        5.2.1 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受到冲击
        5.2.2 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失衡
        5.2.3 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问题有待解决
        5.2.4 交流互鉴中的文化安全问题亟待重视
第6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举措
    6.1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6.1.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6.1.2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
        6.1.3 积极应对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
    6.2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
        6.2.1 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地位
        6.2.2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的引领力
    6.3 发展以“文化强国”为导向的国家文化产业
        6.3.1 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6.3.2 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6.3.3 打造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6.4 建构并完善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
        6.4.1 事前正面宣传机制
        6.4.2 事中科学引导机制
        6.4.3 事后反思调整机制
    6.5 确保文化交流互鉴中的开放性与安全性并重
        6.5.1 对内增强文化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6.5.2 对外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3)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依据
    0.2 课题综述
    0.3 研究内容
    0.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0.5 论文结构
第一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目的—顺应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1.1.1 目的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1.1.2 顺应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1.2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1.2.1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1.2.2 基于语料库的政治语汇俄译研究
    1.3 翻译质量评价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1.3.1 接受美学理论
        1.3.2 纽马克的翻译批评观点
        1.3.3 黄忠廉“两个三角”译评体系
    1.4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概念界定与俄译基本原则
        1.4.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概念界定
        1.4.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基本原则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建设及译文语言特征
    2.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建设
        2.1.1 语料库的类型及语料选择
        2.1.2 语料库的构成和规模
        2.1.3 语料的预处理
    2.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词汇和句法特征
        2.2.1 类符/形符比(TTR)(词汇特征)
        2.2.2 形动词和副动词(词汇特征)
        2.2.3 平均句长(句法特征)
    2.3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2.3.1 四字格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2.3.2 缩略语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2.3.3 隐喻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2.3.4 谚俗语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2.3.5 经典名句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受众理解度调查
    3.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调查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选词标准
    3.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设计与实施
        3.2.1 问卷设计
        3.2.2 问卷实施
    3.3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结果与分析
        3.3.1 问卷调查结果
        3.3.2 调查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目的—顺应视角下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成效分析
    4.1 基于显化的目的顺应
        4.1.1 显化现象分布与统计
        4.1.2 四字格译文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4.1.3 缩略语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4.1.4 隐喻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4.1.5 谚俗语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4.1.6 经典名句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4.2 基于简化的目的顺应
        4.2.1 四字格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4.2.2 隐喻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4.2.3 经典名句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4.3 基于范化的目的顺应
        4.3.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中的副动词
        4.3.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中的形动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争议译文分析与评价
    5.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质量评价空间及评价视角
        5.1.1 翻译质量评价空间
        5.1.2 翻译质量评价视角
    5.2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语言层面俄译质量评价
        5.2.1 词汇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5.2.2 语法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5.2.3 修辞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5.3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文化层面俄译质量评价
        5.3.1 文化图示缺省
        5.3.2 文化图示冲突
        5.3.3 文化特色显现
    本章小结
结语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
    二、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模式构想
    三、课题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Автореферат
附录一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
附录二 译语受众理解度调查问卷
附录三 译语受众理解度调查结果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年亚文化的逻辑关联
    2.1 文化与价值观的逻辑关联
    2.2 青年亚文化的概念辨析与价值观表现
    2.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价值性和可行性
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
    3.1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基础
    3.2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明晰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目标指向
    3.3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澄清了青年亚文化发展的规律、价值及其不足
4 我国青年亚文化的历史演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现实挑战
    4.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亚文化的历史演变
    4.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亚文化的演变特征与启示
    4.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面临的现实挑战
5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总体视野
    5.1 确立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和青年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双重目标
    5.2 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三个方向
    5.3 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的四重原则
6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引领力的对策
    6.1 夯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6.2 促进引领主体的角色转变
    6.3 强化引领的问题导向
    6.4 创新引领的有效方法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军民融合
        2.1.2 “民参军”及“民参军”企业
        2.1.3 价值观
        2.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需要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
3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1 “民参军”企业的特殊性
        3.1.1 身份特殊,责任重大
        3.1.2 门槛繁多,竞争激烈
        3.1.3 管理严格,军工特色鲜明
    3.2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
        3.2.1 从国家战略层面看,是实现军民融合战略的内在要求
        3.2.2 从社会效益层面看,是在全社会范围树立典型示范的需要
        3.2.3 从企业发展层面看,是营造企业文化的必由之路
    3.3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
        3.3.1 有助于“民参军”企业文化的提升
        3.3.2 有助于“民参军”企业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3.3.3 有助于“民参军”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
        3.3.4 有助于“民参军”企业员工实现个人价值
4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及存在问题
    4.1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4.2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4.2.1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认识有待加强
        4.2.2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有待丰富
        4.2.3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手段过于单一
        4.2.4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缺乏制度支撑
5 “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对策
    5.1 坚持党建引领,提高思想认识
        5.1.1 强化党的领导
        5.1.2 提高思想认识
        5.1.3 发挥党群组织的引领作用
    5.2 丰富“民参军”企业文化,多方面加强
        5.2.1 加强理论学习
        5.2.2 增强爱国、奉献等培育内容
        5.2.3 注重与保密和质量意识等日常工作相结合
    5.3 创新培育形式,多渠道灌输
        5.3.1 做好保密前提下,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
        5.3.2 畅通线上培育渠道
        5.3.3 鼓励“民参军”企业发挥内部培育潜力
        5.3.4 借力外部社会培育资源
    5.4 探索符合“民参军”企业特点的培育机制,多层次保障
        5.4.1 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
        5.4.2 探索适合“民参军”特点的选人育人机制
        5.4.3 设立专门机构和管理人员
        5.4.4 充分调动“民参军”企业管理层的积极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我国道德治理实践研究的相关概述与理论
    2.1 道德治理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厘定
        2.1.1 道德的内涵与功能
        2.1.2 治理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
        2.1.3 道德治理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
    2.2 道德治理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道德教育与治理的主要思想
        2.2.2 中国共产党关于道德教育与治理的主要思想
        2.2.3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
        2.2.4 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结构理论
        2.2.5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管理理论
        2.2.6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治理实践的回顾与反思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治理实践的回顾
        3.1.1 改革开放前道德治理演进生成的实践
        3.1.2 改革开放新时期道德治理演进生成的实践
        3.1.3 新时代道德治理的实践
    3.2 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治理实践的经验
        3.2.1 推进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
        3.2.2 注重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结合
        3.2.3 倡导参与主体的共建共享
    3.3 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治理实践的启示
        3.3.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实现治理转向
        3.3.2 道德治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3.3.3 道德治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3.4 道德治理必须坚持德法兼治
        3.3.5 道德治理必须发挥重点人群的实践引领作用
    3.4 本章小结
4 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实践面临的时代机遇与现实挑战
    4.1 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实践面临的时代机遇
        4.1.1 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为道德治理实践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
        4.1.2 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道德治理实践提供坚强的领导保障
        4.1.3 道德状况的日益好转为道德治理实践奠定坚定的信心
        4.1.4 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丰富了道德治理实践的文化资源
    4.2 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实践面临的现实挑战
        4.2.1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突与博弈对道德治理实践形成挑战
        4.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给道德治理实践带来考验
        4.2.3 社会治理相对滞后给道德治理实践提出难题
        4.2.4 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给道德治理实践增添变数
    4.3 本章小结
5 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实践的基本路径
    5.1 加强党和政府建设为提升道德治理实践领导能力提供前提
        5.1.1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5.1.2 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5.1.3 加强公职人员政德教育
    5.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道德治理实践筑牢经济根基
        5.2.1 优化经济结构
        5.2.2 转换增长动力
        5.2.3 完善经济治理体系
    5.3 加强人民群众道德教育为提升道德治理实践参与能力提供条件
        5.3.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3.2 创新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5.3.3 加强重点人群的思想道德教育
    5.4 完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为道德治理实践奠定道德基础
        5.4.1 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体系
        5.4.2 完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道德话语体系
    5.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道德治理实践提供法治保障
        5.5.1 加快道德领域问题立法
        5.5.2 建立法治实施监督保障体系
        5.5.3 完善党内法规体系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状况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论文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
第一章 社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社区及其功能
        (一)社区的定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社区再认识的必要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社区的功能定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的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培育
        (二)社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特殊作用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的思想理论依据与借鉴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论述对社区培育的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是社区培育内容的思想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社区培育途径的理论依据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社区培育主体的界定思路
    二、其它相关学科为社区培育问题提供的思考和借鉴
        (一)教育学为社区培育问题提供的思考和借鉴
        (二)传播学为社区培育问题提供的思考和借鉴
        (三)社会心理学为社区培育问题提供的思考和借鉴
        (四)社会学场域理论对社区培育现状分析的借鉴意义
    三、西方国家通过社区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借鉴
        (一)西方国家通过社区开展价值观教育的缘由
        (二)西方国家通过社区开展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的现状分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的提出过程和实践基础
        (一)点与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覆盖到社区
        (二)长与短: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简要历程
    二、社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资源状况
        (一)快与慢:社区建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影响
        (二)强与弱:对社区培育资源和能力的清晰认识
    三、依托社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策略
        (一)目标融入:社区培育目标与社区建设紧密结合
        (二)内外协调:社区培育力量的资源整合
        (三)强化队伍:社区培育队伍的综合构建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中的教育引导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中教育引导的特殊性
        (一)依靠社区党组织开展教育引导
        (二)突破教育引导的资源瓶颈
        (三)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相结合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中教育引导的主要内容
        (一)结合社区实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教育
        (二)重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培育需求
        (三)积极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培育共识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中教育引导的资源路径
        (一)社区教育引导的文化资源构成
        (二)社区教育引导的文化熏陶途径
第五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中的实践养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实践养成的培育作用
        (一)强化居民的社区角色
        (二)挖掘社区的培育资源
        (三)促进居民的培育体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实践养成融入公共服务组织系统
        (一)社区党组织领导推动实践养成
        (二)通过社区居委会自治发挥服务作用
        (三)强化社区服务站的服务效能
        (四)协调其他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实践养成活动的价值引导
        (一)将国家价值目标融入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
        (二)将社会价值取向融入社区公益建设项目
        (三)将个人价值准则融入社区志愿服务
第六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的制度保障
    一、经济制度对社区培育的保障
        (一)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保障
        (二)政府财政投入的制度保障
        (三)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的制度保障
    二、政治制度对社区培育的保障
        (一)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保障
        (二)社区党组织建设对培育队伍优化的保障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对培育实践的保障
    三、文化制度对社区培育的保障
        (一)国家文化制度对社区培育导向的根本保障
        (二)文化管理体制对社区培育过程的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新时代背景下青海精神高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案和方法
        1.3.1 研究方案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青海精神高地的组成及其特征
    2.1 青海精神高地的组成
        2.1.1 “两弹一星”精神
        2.1.2 柴达木精神
        2.1.3 青藏公路精神
        2.1.4 青藏铁路精神
        2.1.5 青海油田精神
        2.1.6 湟源牧校精神
        2.1.7 小高陵精神
        2.1.8 龙羊精神
        2.1.9 玉树抗震救灾精神
        2.1.10 尕布龙精神
        2.1.11 “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
        2.1.12 “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
        2.1.13 新时代青海最宝贵的财富——新青海精神
    2.2 青海精神高地的内涵
        2.2.1 精神内核
        2.2.2 内在要求
    2.3 青海精神高地的特征
        2.3.1 广泛的传承性
        2.3.2 鲜明的时代性
        2.3.3 独特的地域性
        2.3.4 牢固的群众性
        2.3.5 丰富的实践性
    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海精神高地的内在关系
        2.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海精神高地的内在同一性
        2.4.2 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海内化于心
        2.4.3 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海外化于行
        2.4.4 利于民族团结进步
第三章 新时代背景下建设青海精神高地的新要求
    3.1 新时代背景下建设青海精神高地的新要求
        3.1.1 新时代是新的历史方位
        3.1.2 新的历史方位是建设青海精神高地的新要求
    3.2 新时代背景下青海精神高地建设的新方向
        3.2.1 青海精神高地建设的新变化——走进百姓
        3.2.2 青海精神高地建设的新目标——走在实处
        3.2.3 青海精神高地建设的新部署——走出新路
第四章 新时代背景下青海精神高地的凝练
    4.1 青海精神高地的内核
    4.2 青海精神高地的脊髓
    4.3 青海精神高地的血脉
    4.4 青海精神高地的魂魄
    4.5 青海精神高地的品质
    4.6 青海精神高地的支点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设青海精神高地面临的挑战及其路径探析
    5.1 建设青海精神高地面临的挑战
        5.1.1 生存环境恶劣
        5.1.2 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迟缓
        5.1.3 青海精神高地研究成果不够系统,存在社会障碍
        5.1.4 推动精神高地建设手段单一,存在上热下冷现象
        5.1.5 政府引导不足,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现象
        5.1.6 多元价值观冲击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加复杂
        5.1.7 物质飞速发展、精神相对滞后,二者不平衡
    5.2 建设青海精神高地的原则
        5.2.1 建设青海精神高地的思想原则
        5.2.2 建设青海精神高地的领导核心
        5.2.3 建设青海精神高地的灵魂
        5.2.4 建设青海精神高地的基础
        5.2.5 建设青海精神高地的关键
    5.3 建设青海精神高地的路径选择
        5.3.1 创造良好环境
        5.3.2 推进文化建设
        5.3.3 切实改善民生
        5.3.4 坚持典型引路
        5.3.5 突出创新导向
        5.3.6 凝聚思想共识
        5.3.7 激活基层动力
        5.3.8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9)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相关概述及理论基础
    2.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话语
        2.1.2 政治话语与教育话语
        2.1.3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2.1.4 话语转换
        2.1.5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
    2.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构成要素
        2.2.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预设
        2.2.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
        2.2.3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
        2.2.4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
        2.2.5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间性
        2.2.6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
    2.3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功能
        2.3.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灌输功能
        2.3.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规范功能
        2.3.3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动员与激励功能
    2.4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理论基础
        2.4.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理论
        2.4.2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2.5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理论借鉴
        2.5.1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
        2.5.2 福柯的建构主义话语观
        2.5.3 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的交往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与价值维度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发展历程
        3.1.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发展阶段
        3.1.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中华民族“富起来”的发展阶段
        3.1.3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发展阶段
    3.2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经验
        3.2.1 加强育人队伍建设提升话语建构力
        3.2.2 发挥政治动员功能提升话语号召力
        3.2.3 认清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提升话语渗透力
    3.3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启示
        3.3.1 理性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规律
        3.3.2 在“一主多元”文化格局中把握话语权
        3.3.3 话语建构要契合时代语境
    3.4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的价值维度
        3.4.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人本维度
        3.4.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理解维度
        3.4.3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接受维度
    3.5 本章小结
4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4.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面临的挑战
        4.1.1 冲破地缘限制的文明博弈加剧
        4.1.2 信息网络化时代多元文化交往关系复杂化
        4.1.3 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提出了新要求
        4.1.4 思潮泛化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构带来了艰巨任务
        4.1.5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自身存在着诸多问题
    4.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面临的机遇
        4.2.1 经济全球化交融互鉴为话语成长提供了新的契机
        4.2.2 网络普及化为话语空间的拓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4.2.3 社会转型大背景为话语转换提供了现实基础
        4.2.4 多元文化共存为话语转换增添了动力
        4.2.5 文化强国急需提升国家话语能力
    4.3 本章小结
5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框架的建构
    5.1 话语理念的转换
        5.1.1 平视话语权建设向极端重视话语权建设转换
        5.1.2 话语实效性欠佳向增强话语实效性转换
    5.2 话语内容转换
        5.2.1 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转换
        5.2.2 传统话语向时代话语转换
    5.3 话语方式转换
        5.3.1 说教式向说教与互动融合式转换
        5.3.2 传统式向网络式转换
    5.4 话语转译转换
        5.4.1 文本话语转译由直译向注重契合语境转换
        5.4.2 意识形态话语转译由格式固化向逻辑自洽转换
    5.5 话语语境转换
        5.5.1 传统语境向传统语境与特定语境互补转换
        5.5.2 现实语境向现实语境与网络语境并用转换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状况
致谢
附件

(10)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着作中的伦理思想 ——以“巴黎手稿”和《资本论》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本文的研究现状及评析
    三、本文的相关理论分析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点、难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着作中伦理思想的主要来源
    第一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伦理思想
        一、斯密的经济伦理思想
        二、李嘉图的功利主义伦理观
    第二节 德国古典哲学家的伦理思想
        一、黑格尔的“意志自由”伦理思想
        二、费尔巴哈的人类学伦理思想
    第三节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伦理思想
        一、圣西门“实业制度”的伦理追求
        二、傅立叶“和谐社会”的伦理理想
        三、欧文“新和谐公社”的伦理实践
第二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着作中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形成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
        二、《穆勒摘要》:交换关系中的人格
    第二节 马克思伦理思想在《资本论》等着作中的发展
        一、《雇佣劳动与资本》:对抗中的无产阶级贫困化
        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自由个性”
        三、《资本论》第一卷:“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伦理思想在“人类学笔记”中的发展
        一、国家和阶级的起源: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暂时性的价值批判
        二、东方国家的农村公社:社会历史的发展与人的价值选择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未来社会的价值理想和伦理诉求
第三章 马克思“巴黎手稿”的伦理解读
    第一节 “劳动异化”:私有财产与道德的对立
        一、劳动的异化:动物式的生存境遇
        二、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悖论
        三、共产主义的实现: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统一
    第二节 “交往异化”:社会物质关系的道德异化
        一、人的本质:真正的社会联系
        二、交往的异化:扭曲的社会关系
        三、消费的异化:撕裂的需要
第四章 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伦理解读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的劳动主体性
        一、对劳动的作用及其道德性的肯定
        二、对劳动主体的地位和价值的肯定
    第二节 剩余价值论的人本向度
        一、劳动力的商品化:雇佣劳动者的非道德化
        二、无偿占有剩余劳动:资本主义制度的非公正性
        三、资本增殖的绝对化:极端利己主义致富欲
第五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着作中伦理思想的总体特征
    第一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和最高旨趣
        一、现实的个体是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前提
        二、自由个性的实现是伦理学的最终追求
    第二节 经济学与伦理学、事实原则与价值原则、历史尺度与道德尺度的统一
        一、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统一
        二、事实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三、历史尺度与道德尺度的统一
    第三节 利己原则和利他原则的有机统一
        一、利己和利他的伦理价值
        二、共产主义:利己和利他的真正统一
余论: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
    二、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必然要求
    三、利己和利他的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伦理原则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四、加强自身建设 育精神文明之花(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艰苦奋斗重要论述研究[D]. 江涛. 华东交通大学, 2021
  •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D]. 杨佚楠. 吉林大学, 2021(01)
  • [3]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D]. 袁昊.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1(08)
  • [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研究[D]. 崔家新.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5]“民参军”企业员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 王冠.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6]新时代我国道德治理的实践研究[D]. 孙健.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培育研究[D]. 王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8]新时代背景下青海精神高地建设研究[D]. 冯牧天. 青海大学, 2019(04)
  • [9]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研究[D]. 张世昌.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10]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着作中的伦理思想 ——以“巴黎手稿”和《资本论》为个案[D]. 韩小敬.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标签:;  ;  ;  ;  ;  

加强自我建设,培育精神文明之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