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大计量投入 促进港口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林丽梅[1](2021)在《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综合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现代物流时代的到来,运输技术愈发成熟,船舶大型化对港口自然条件和设备要求的不断提高。但目前部分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港口对技术的利用与创新程度不高,港口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依然存在,限制了港口物流的发展和港口物流效率的提高。因此,研究港口物流效率,对港口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日照港港口发展现状,发现日照港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在不断提升,同时日照港也在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整体的盈利情况也在增加,但是港口物流效率情况究竟如何不得而知,如何促进港口的发展,实现港口高效运作,有效提升港口服务质量和水平也无从得知,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对日照港港口物流发展及其效率情况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的构建。首先分析了日照港港口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在满足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结合之前学者们的研究情况,考虑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并结合日照港港口物流系统的基本情况和特征,采用生产法和资产法相结合的思想,构建了本文的指标体系,为后面的具体分析提供依据。(2)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的评价分析。首先通过调研及查阅相关的统计年鉴获取日照港投入、产出指标的相关数据,采用传统DEA模型对日照港2014-2018年的港口静态效率进行评价。其次,运用超效率DEA测算处于DEA有效状态的港口,确定各港口之间的港口物流效率,再综合两种测算结果从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三个维度展开具体分析。最后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日照港近五年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根据测算结果对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进行分析评价。(3)提出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的提升策略。根据对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分析评价结果,借鉴处于物流效率较高的港口的宝贵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提升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的对策,以促进日照港港口物流的高效发展。通过以上工作,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DEA和超效率DEA模型的测算结果,日照港的港口物流效率整体小于1,处于DEA无效的状态。日照港的纯技术效率始终是有效的,因此其物流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规模效率,也就是说规模效率的无效导致了日照港的物流效率无效。前期日照港的资源投入出现冗余,说明了大规模的港口建设不仅没有起到提升港口物流产出的作用,反而使得过多的生产能力不能转化为产出,导致产能过剩,从而制约了港口物流运作效率。因此日照港应充分整合港口物流资源,加大资源优化配置力度,增强港口物流管理能力,提高港口物流管理水平,进而提升日照港的港口物流效率。(2)根据DEA-Malmquist指数的测算结果,日照港的技术进步变化指数是造成全要素生产率一直退步的主要原因。从2014-2018年全要素生产率数据来看,日照港的技术水平有所退步,说明日照港对港口技术进步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这导致了技术进步指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到了抑制作用。故日照港应提高对港口技术创新及技术利用的重视,引进高新技术装备,提升港口装卸作业效率,紧跟国家对港口技术创新方面的政策,提高日照港的技术效率仍是其未来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徐曼[2](2021)在《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极问题在21世纪伊始就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以及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使该地区凸显出的经济价值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对北极地区巨大经济潜力和地缘政治地位的再认识使环北极国家和域外国家开始围绕北极发展勾织蓝图。在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发展是环北极国家整体实力的综合表现,国家能否采用合理开发政策来适应经济变化趋势、充分发挥本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是北极开发的关键问题。俄罗斯作为北极地区面积最大、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国家,在北极开发问题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出台了积极的开发政策,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实际上,俄罗斯北极开发在21世纪初的酝酿阶段到至今的强化运行阶段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北极开发进行宏观性研究以窥探其开发路线与逻辑,并将重点放在21世纪以来的开发政策,主要研究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发以及“支撑区”建设领域。本文以要素禀赋、“增长极”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俄罗斯北极地区十多年的开发演变进行归纳与剖析。本文发现,俄罗斯北极开发是在北极战略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实质上是安全与发展两大主题,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其中,北极地区核战略威慑的军事安全、北极大陆架划分的领土安全、北方航道通行控制的航道安全、自然资源开采的能源安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社会安全以及对气候环境进行保护的生态安全,都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这种战略逻辑下,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路径主要表现在开发动因和现实目标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安全的政策实施。在这一路径下,俄罗斯北极开发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由笼统向重点领域展开、开发范围由宽泛向某些具体项目展开,开发方式由粗放向可持续发展展开,开发措施由单边管控向寻求国际合作展开。目前,北极开发的某些领域向良好的态势发展。21世纪以来,俄罗斯联邦在采取投资和税收等优惠经济政策,数字化医疗、住房安置和教育等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生态监控、消除积累污染物和保护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等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强化军事力量部署和应对开发中的紧急事故等地区安全政策的背景下,对北方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采以及“支撑区”建设三个方面采取了既具共性也具特性的领域开发。共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三个领域的开发与本国经济水平、世界格局和整个全球经济发展相关,经济的繁荣程度决定着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其次,由于北方航道运输的主要货物集中在能源资源领域,能源资源开采程度以及“支撑区”项目建设的进展直接影响了航道通行的效率,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特性则主要表现在,航道通行、油气开采和支撑区建设的模式、方向和评估的方法完全不同。首先,在开发模式和方向上,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俄罗斯对航道进行了管理框架的构建、通航法律制度的规范以及发展一切与运行相关的运输工具、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支持。利用资源禀赋的特点对北极地区陆上和大陆架的油气资源进行分析,总结了油气综合体战略管理模式和国际勘探开发模式,并探究油气未来发展的方向。运用增长极理论方法继续对推进北方海航道建设和能源资源开发两个战略目标而规划出的重点建设区域,虽然区域轮廓模糊,但也是旨在实现俄罗斯北极战略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前瞻区域;其次,在评价方法上,北方航道采用了总货物运输量、过境货物运输量及货物、重要港口货运量以及破冰船运行时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收入分析了航道的利用率。油气资源开发从北极地区资源开采所占份额、开采量、对主要合作伙伴国的运输量以及促进本国技术和设备进口替代化的角度分析开采效率。因“支撑区”概念落实较晚,仅取得了一些效果,而它是以总体规划的实施阶段和项目开发进程以及是否建立以矿产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为评判标准。通过对航道、油气和支撑区建设三个层面的开发过程和成效分析,俄罗斯北极的主要开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与取得的成果相比,实际上面临的阻碍因素更多,这些因素主要由整体上存在的短时间难以解决或调和的矛盾以及各领域在开发中面临的问题所组成。从整体来看,国际经济制裁的延长、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投资环境的持续恶劣、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减少、爆发地区冲突的预期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这些都加大了俄罗斯北极开发难度,影响了北极开发进程。从重要领域来看,在航道通行方面,国际航运业危机、油气价格下跌、与传统航线的竞争以及气候条件的恶劣等降低了北极航道通行的红利;在油气资源开采方面,油气项目开采风险高以及俄联邦为保障能源安全而限制国内外企业参与油气使原本规划好的项目举步维艰;在“支撑区”建设方面,俄联邦对各支撑区投入的融资结构差距大、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难度大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太大使“支撑区”难以均衡发展。俄罗斯北极地区开发对本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其他国家发展进行北极活动提供了依据,为了最大限度地营造有利于北极开发的国际环境和氛围,俄罗斯以和平、开放的姿态加强同北极域内外国家的合作,可以说,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和克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国际合作的发展。但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与美欧开发合作的项目或推迟或停滞。在此情况下,中俄北极合作存在着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实现全方位战略对接的可行性以及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必要性,虽然两国合作存在一定的制约,但从长远来看,中俄北极合作不仅有利于成为两国关系中合作的新亮点,更有助于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时,树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大国典范。
何艳艳[3](2021)在《北部湾港港口物流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自2009年3月北部湾港正式由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整合而成,在一系列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北部湾港就如同沉睡的雄狮正在慢慢觉醒,其港口物流也同样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不仅承载着广西与其他城市、国家物资和信息交换的重任,还在促进北部湾地区经济增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北部湾经济区(本文中指的是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四市)正逐步建设成为投资的热点、多区域合作中心及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实施基地。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北部湾港经济腹地的中心位置,在国家大力发展与支持的背景下,了解其港口物流对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本论文以北部湾港港口物流与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选取货物吞吐量与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代表港口物流发展水平与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基于VAR模型考察其港口物流对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趋势,进一步构建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各维度层的综合得分,以经济发展维度层的综合得分为参考序列,以港口物流维度层的综合得分为比较序列,计算其港口物流对经济区经济发展各维度的关联度,进而了解其港口物流对经济区经济不同层面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与北部湾经济区GDP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其中港口物流对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短期内十分显着且为负,长期看来这种负向影响会逐步弱化,朝着正向推动发展;其港口物流规模大小与基础设施水平对经济区经济总量及第三产业产值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投资水平,对经济区贸易水平的影响最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有利于促进北部湾港港口物流发展,进而带动北部湾经济区经济更好发展的对策建议。
管淑慧[4](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研究表明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郭瑾[5](2020)在《低碳港口形成机理及投资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港口是耗能和温室气体排放大户,低碳港口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港口低碳发展是我国世界一流绿色港口发展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我国碳排放2030年达峰、2060年碳中和承诺实现的主力军。分析和把握港口低碳形成机理,对于掌握我国港口低碳发展规律、辅助港口低碳投资决策、做好碳减排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围绕上述目的,本论文对我国港口低碳形成机理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应用到获取港口低碳建设投资优化策略上。以上港集团为典型案例,通过借助LMDI方法详细探究了低碳港口的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两大驱动因素贡献规律;借助Gamma分布函数深入分析了基于深层多维度影响因素的低碳港口演化机理规律,借助随机优化理论构建了不确定环境下低碳港口碳减排投资优化模型。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借助LMDI分解法构建了基于能源消耗视角下的我国港口碳足迹测算和表层驱动因素分解分析模型,测算港口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对单位货物吞吐量碳足迹的驱动效应。同时,以2008-2019年期间的上港集团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港集团碳足迹总量呈缓慢增长趋势,电力能源消耗是上港集团碳足迹的主要来源;受制于我国火电在电力能源结构中占比仍较高影响,上港集团单位货物吞吐量碳足迹降低主要来自能源效率的提高驱动,其能源结构的调整对单位货物吞吐量碳足迹影响不明显。(2)借助Gamma分布函数建立了不含影响因素和含有影响因素低碳形成机理演化模型,揭示我国低碳港口形成机理。以港口单位货物吞吐量碳足迹为低碳港口演化因变量指标,同时借助对应深层政策、能源、港口规模、技术和管理五大影响因素的我国单位GDP能耗、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足迹、上港集团货物吞吐量和节能减排资金投入四个量化自变量指标,采用Gamma分布概率密度函数拟合得到低碳港口形成机理。以2006-2019年期间的上港集团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上港集团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2020-2030年期间其单位货物吞吐量碳足迹仍将保持持续下降趋势,但上港集团要突出重视提升碳减排技术和管理能力。(3)构建了不确定环境下的港口碳减排投资决策模型。将碳排放投资预算上限约束、碳排放清缴配额、碳减排政府补贴、碳足迹总量、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价格等多个关键因素纳入了港口碳减排投资优化决策范围,让场景尽量贴近港口实际。同时,以碳减排投资综合成本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基于港口碳排放配额、碳减排投资预算上限等约束条件,将港口碳足迹和碳排放权市场交易价格同时纳入碳减排投资优化决策过程,考察了两者不确定情景下对碳减排投资决策所带来的联合影响及优化策略。利用随机过程理论方法,推导得到了不确定性环境下的港口碳减排投资简约式目标函数和优化模型,并利用梯度下降法求解得到最优化投资额。对上港集团碳减排投资优化问题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本模型科学性和合理性。
黄灵海[6](2020)在《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开放的世纪,也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推进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和对外开放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着,已经日益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潜力、最大空间、最大动能。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北海市视察时首次提出要“打造好向海经济”,“写好新世纪海上丝路新篇章”。在全球海洋竞争日趋激烈、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走深走实、海洋经济在国内经济地位日益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总体布局、新发展理念成为新战略指引的大背景下,本文在国内外向海经济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绿色发展理论,依据相关统计数据,利用相关工具模型,对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在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向海经济研究,在实践上为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首先,根据当前国内外关于向海经济概念的研究和讨论,结合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生态补偿、循环经济、海陆统筹、高质量发展等绿色发展相关理论,本文将向海经济的概念界定为:以陆域经济为基础、以海洋经济为依托、以海陆经济协调发展为特征的开放型经济新模式。将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界定为:向海经济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以沿海地区海陆空间为空间载体,以“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沿海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海陆经济协调发展”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其次,为及时掌握当前国内外向海经济发展动态,为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模式与政策。国际方面,基于地域分布平衡和国家体制差别的考虑,主要以美国、日本、欧盟为典型,分别对其向海经济发展经验进行概述,得出“注重海洋战略引领”“注重海洋科技创新”“注重完善海洋法律体系”“注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四条经验启示。国内方面,主要以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是否纳入国家战略为依据,将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天津5个省市列为中国沿海先进地区,并分别从“注重发挥组织领导”“强化海洋顶层谋划”“完善海洋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海洋科技协同创新”“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进行总结。再次,基于本文对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界定,重点运用DEA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评价模型,分别从“海洋经济绿色发展”“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海陆经济协调发展”三个方面构建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7~2016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等公开文献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方面,在不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的情况下,2006~2015年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效率有稳步提高的趋势,平均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效率值由2006年的1.78增加到2015年的2.40,年均提高0.62%。与此同时,2006~2015年中国沿海地区各省份之间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效率的差距波动较大,且差距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说明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在整体上并不均衡。在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方面,2006~2015年中国沿海地区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水平状况大致符合上海、广东、山东、天津、浙江、江苏、福建、辽宁、河北、广西、海南的排列顺序,基本与中国沿海地区各省份总体经济实力呈正向相关,且省份均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海陆经济协调发展方面,2006~2015年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系统对陆域经济发展的助推效应总体偏低,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变化幅度不明显;海陆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在2008年有所下降,之后又呈缓慢上升趋势,且省际差异逐步缩小,总体向协调范围转变,但进程极为缓慢;2013、2014年中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表现出集聚分布特征,其他年份在空间上基本表现出离散分布特征;海陆经济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负自相关特征,从离散分布状态向集聚分布状态转变。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当前中国向海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短板进行总体判断,在认真借鉴国内外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模式与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点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就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提出“坚持以陆海统筹为战略引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扎实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六条政策建议,为中国沿海地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并对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研究提出下一步展望。从总体上看,本文研究创新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理论上。本文在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首次构建了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提出了以“海洋经济绿色发展”“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海陆经济协调发展”为特征的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模式。二是方法上。本文基于绿色发展的特征,分别使用DEA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评价模型,多角度对“海洋经济绿色发展”“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海陆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实证研究的准确度。三是实践上。本文根据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实证研究结果,在借鉴国内外向海经济发展绿色发展模式与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点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就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中国沿海地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兰筱琳[7](2020)在《“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一带一路”是陆海联动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一带一路”的陆海统筹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它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而贸易通道是陆海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跨区域互联互通的经络骨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将着眼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陆海均衡发展,既重视陆域和海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又注重二者的互动衔接,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陆海交通运输网络效率、构筑“一带一路”跨区域经贸合作“快车道”、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因此,陆海贸易通道的联动发展是“一带一路”陆海联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就多次对包括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等在内的多个“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枢纽节点进行参观考察并发表重要言论,充分肯定了这些港口对构建全球贸易网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过去的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中国与沿线国家就多项陆海贸易通道的建设发展达成了合作意向;在2019年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中,也展出了“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的相关图片。这些都充分说明,无论对于世界还是中国,“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国家意义和战略价值。鉴于“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现实意义,对其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目前,相关研究较为匮乏,本文以“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海洋观和国际贸易理论为指导,在积极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关于陆海经济联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精髓和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陆海贸易通道的内涵、特征、具体内容、作用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了统计学相关方法,以耦合协调模型对2007-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陆海贸易通道耦合协调程度进行评价,以GML指数模型对2007-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进行测度。此后,本文又以福建省“丝路海运”为案例,分析了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并使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的发展前景和演进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功能布局、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结论:从耦合协调情况来看,2007-2018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无论在陆域、海域还是陆海综合方面,贸易通道的耦合协调情况都得到了显着改善,“一带一路”倡议使沿线国家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更为均衡协调。从陆海贸易通道联动效率来看,2007-2018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虽呈现无效率状态,但近年来效率变化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一带一路”倡议对其沿线国家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经历了增长期、波动期而后又回归增长期,各省份2018年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效率远高于2007年,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愈发有效率。结合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未来应遵循多层次多角度调整发展格局、扩展交汇试点与示范、打造新的战略支点与开放平台、探索全球化的“中国方案”的联动发展思路,围绕港口展开功能布局,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的联动发展。
沈嘉[8](2020)在《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演变规律及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持续高速增长,成就举世瞩目。但是,我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还不均衡,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较·大差异。随着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也需要进入到优化和平衡发展阶段,从而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本文旨在系统研究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演变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希望从实践层面认识我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发展阶段、特征及趋势;从理论层面厘清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演变的内在规律;更好把握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原因;为我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优化提供研究借鉴;为构建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提供研究基础。具体而言:首先,在理论方面,本文系统论述与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相关理论,包括传统区位地理理论、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和新经济地理学、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产业集聚、产业转移、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本文也讨论了理论之间的关联、传承和异同点,并进行拓展,考察在解释中国问题时的适用性。第二,在典型事实方面,本文系统梳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发展阶段及特征。根据1983-2018年四大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占全国对外贸易和利用FDI比重的阶段性特征,并结合我国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改革过程,本文将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1)是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探索发展阶段:基本形成了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对外开放制度体系,不断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比较稳定,还未表现出向东部地区的集聚趋势。第二阶段(1992-2005)是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向东部地区合理集聚阶段: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推进,形成了完善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制度体系,对外开放区域政策仍有利于东部地区;对外贸易和吸收FDI加速向东部地区高度集聚,到2005年达到最高峰。东部地区的对外开放优惠政策推广至长三角和其他北部沿海城市,使得该地区内部的空间分布更加均衡;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和FDI分布也更加均衡,东北地区则主要集聚辽宁省。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是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向西部地区集聚的协调发展阶段:东部地区占对外贸易和利用FDI比重不断下降,对外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向中西部若干核心地区集聚。第三,本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深入研究了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及演变原因,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基于产业集聚理论、政策支持视角、中国的特殊经济地理以及历史实践,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发展的总体规律和趋势,认为产业和贸易向东部地区集聚符合经济学理论,但是集聚存在边界和临界点。东部地区的集聚程度已经很高,达到了集聚边界,需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国特殊的经济地理也使得产业和贸易有必要且可以更为平衡分布在中西部地区。随着地理优势弱化、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推进以及新技术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可以在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本文也收集1995-2018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演变原因,结果表明:地理位置及因此获得的政策优势总体上有利于对外贸易和FDI的快速发展;但是相对于1995-2005年间,地理位置的这种正向作用在2006-2018年间显着下降。最后,本文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在理论上,对外开放空间集聚将使得集聚区获得正外部性,如促进生产性需求、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的集聚,从而拉大地区间发展差距。但是,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优化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可通过产业跨地区间转移及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地区间更加合理配置而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本文同样利用1995-2018年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系,发现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有显着的促进效应,但在第二个阶段的作用更大;区分四大区域的研究发现,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在第一阶段拉大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而在第二阶段缩小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本文进而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及政策建议。未来可评估各地区对外贸易和利用FDI的均衡比重范围;研究高速运输网络的成熟如何影响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研究服务贸易加快发展背景下如何促进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利用更加细化和微观的数据库从多角度深入研究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并探索更多内在机制和异质性特征。在政策制定方面,要进一步明确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目标和定位,总体要有利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加快促进在中西部地区形成若干对外开放集聚区;进一步提高全国市场一体化程度,完善中西部地区的营商环境和市场化体系。
王玲[9](2020)在《邮轮旅游生态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邮轮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邮轮产业成为全球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和促进全球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十多年来,邮轮旅游市场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全球邮轮旅游消费市场需求维持较高增长水平。根据国际邮轮协会统计,2004-2017年间全球邮轮市场游客量从1314万人次越升到2580万人次,增长96%。由于邮轮旅游的快速增长、邮轮公司的跨国性、航线运营的国际性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全球流动性,邮轮旅游对环境的负效应不断凸显,所以邮轮旅游的生态问题愈演愈烈。因此,邮轮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也不断受到学者、公众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减少邮轮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实现邮轮产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产业界和学术界备受讨论的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遂以邮轮旅游为研究对象,引入生态效率这一指标,通过对比邮轮旅游的环境负荷和经济效益来评价其可持续发展状态,探索邮轮旅游绿色发展路径,提升邮轮旅游生态效率,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邮轮旅游可持续发展。论文选取上海、天津、迈阿密、巴塞罗那等全球13个主要港口城市,基于其2010-2017共8年的截面数据,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13个港口城市的邮轮旅游生态效率进行研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邮轮旅游生态效率的具体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上所研究的13个港口城市的邮轮旅游生态效率相对值并不高,只有巴塞罗那市的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在研究的期间达到相对有效状态,其他城市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均处于不同的无效率水平,且国内城市与国外城市以及不同城市间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差异性较大;(2)从全球13个着名港口城市的Malmquist指数变化角度来看,2010-2011及2014-2017年间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呈上升趋势,在2011-2012和2013-2014年间呈下降趋势。(3)在2010-2017年八年中,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变化和邮轮旅游纯技术效率变化均小于1,通过对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变化进行分解,可以发现导致港口城市8年间邮轮旅游生态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港口城市的邮轮旅游纯技术效率变化,这8年间港口城市的邮轮旅游纯技术效率变化均值小于1,说明八年中城市的邮轮旅游经营管理存在问题,城市的邮轮旅游经营管理与城市的技术创新未能得到较好的协调,并制约着邮轮旅游的发展。(4)邮轮旅游生态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邮轮港口基础条件、腹地经济发展和环境政策。未来,各城市应加强区域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各区域优势,通过提升港口城市经济发展、加强邮轮环保政策、改善邮轮港口基础条件等措施来优化和提升邮轮旅游生态效率。
曹尚杰[10](2020)在《秦皇岛港六公司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经120年,秦皇岛港已发展成全球最大干散货为主的能源输出港,作为国内绿色港口建设的先进代表,引领了国内绿色港口建设与发展。注重科技创新驱动绿色港口,将能源管理信息化作为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积极推进绿色港口能源智能化平台建设。秦皇岛港六公司(以下简称“六公司”)作为承载着主营业务的重要分公司,也是旗下煤炭运输公司的典型代表,成功通过国家首批四星级“中国绿色港口”评选,首批被亚太港口服务组织(简称:APSN)授予亚太绿色港口称号,且是入围的七家中唯一干散货码头,故被选定为绿色港口能源管理智能化系统建设先行者。本文以六公司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BPM理论和管理学思维,通过对公司能源管理体系和绿色港口运营管理过程的调研和梳理,将公司与能源系统相关的信息系统整合,充分发挥数据、技术、绿色港口建设以及行业影响力优势,构建绿色港口能源管理系统。助力秦皇岛港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智慧、绿色港口,为京津冀地区的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工作做出突出贡献。首先,本论文对选题背景进行阐述,明晰出研究的意义,通过文献法和调研法将国内外学者对于绿色港口、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构建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阐述和归纳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论文研究路径与方法。其次,把支撑本研究的基础理论归纳提炼,梳理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基础概念、系统特征,提炼业务流程管理(BPM)、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相关的方法论,作为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基础。研究明确系统构建存在的问题,结合管理实际基于BPM核心理论分析归纳系统功能需求,根据需求设计系统功能、完成系统建设。最后,从五个方面构建系统保障体系,保证系统运行和实施。
二、加大计量投入 促进港口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大计量投入 促进港口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综合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港口物流效率方面的研究 |
1.3.2 关于港口物流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 |
1.3.3 关于港口物流效率提升策略方面的研究 |
1.3.4 研究现状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方法 |
2.1 港口及港口物流 |
2.1.1 港口 |
2.1.2 港口物流 |
2.2 港口物流效率 |
2.2.1 物流效率 |
2.2.2 港口物流效率 |
2.3 港口物流效率的评价方法 |
2.3.1 熵权法 |
2.3.2 前沿效率分析法 |
2.3.3 灰色关联度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
3.1 日照港港口发展现状 |
3.1.1 日照港生产情况 |
3.1.2 日照港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情况 |
3.1.3 日照港盈利情况 |
3.2 日照港港口存在的问题 |
3.2.1 市场竞争力较弱 |
3.2.2 集装箱运输业务发展不足 |
3.2.3 专业的物流人才匮乏 |
3.2.4 港口与城市和产业融合不足 |
3.3 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构建原则 |
3.3.2 指标选取方法 |
3.3.3 指标选取 |
3.4 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
3.4.1 传统DEA模型静态效率评价 |
3.4.2 超效率DEA模型效率分析 |
3.4.3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动态效率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分析 |
4.1 数据获取 |
4.2 基于传统DEA模型的日照港港口物流静态效率评价 |
4.2.1 传统DEA测算结果 |
4.2.2 传统DEA结果评价分析 |
4.3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港口效率分析 |
4.3.1 超效率DEA测算结果 |
4.3.2 超效率DEA结果评价分析 |
4.4 港口物流综合效率评价分析 |
4.4.1 港口物流综合技术效率分析 |
4.4.2 港口物流纯技术效率分析 |
4.4.3 港口物流规模效率分析 |
4.5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的日照港港口物流动态效率评价 |
4.5.1 DEA-Malmquist指数结果 |
4.5.2 DEA-Malmquist指数结果评价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提升策略 |
5.1 经验借鉴 |
5.2 提升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2)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北极地区开发的研究 |
1.2.2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总体研究 |
1.2.3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具体领域的研究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概念 |
2.1.1 北极地区范围及开发概念 |
2.1.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围 |
2.1.3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畴 |
2.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动因 |
3.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沿革 |
3.1.1 探索发现-奠定基础阶段(1917-1990) |
3.1.2 机制重组-机制转型阶段(1991-1999) |
3.1.3 政策酝酿-实际启动阶段(2000-2011) |
3.1.4 政策强化-全面开展阶段(2012-至今) |
3.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现实动因 |
3.2.1 北极开发的经济利益动因 |
3.2.2 北极开发的社会环境动因 |
3.2.3 北极开发的政治安全动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与政策 |
4.1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 |
4.1.1 促进俄罗斯北极地区经济增长 |
4.1.2 推动俄罗斯北极地区社会发展 |
4.1.3 保护俄罗斯北极地区生态环境 |
4.1.4 保障俄罗斯北极地区国家安全 |
4.2 俄罗斯北极开发政策 |
4.2.1 北极开发的招商引资政策 |
4.2.2 北极开发的财政税收政策 |
4.2.3 北极开发的社会保障政策 |
4.2.4 北极开发的环境保护政策 |
4.2.5 北极开发的地区安全政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重点领域及推进措施 |
5.1 挖掘地理禀赋:完善北方海航道运营管理体系 |
5.1.1 构建联邦、区域、公司三级管理架构 |
5.1.2 遵循无害通行和过境通行的法律制度 |
5.1.3 建设“北方海航道”通行的运营模式 |
5.2 利用资源禀赋:加强油气资源开发 |
5.2.1 北极陆上及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开发现状 |
5.2.2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模式 |
5.2.3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方向 |
5.3 培育新增长极:建设“北方发展支撑区” |
5.3.1 “支撑区”构想的政策出台 |
5.3.2 基于经济地理方法探究的“支撑区”内项目选择标准 |
5.3.3 “支撑区”的规划:打造北极开发增长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
6.1 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通行的效果评估 |
6.1.1 “北方海航道”的物流运输成效显着 |
6.1.2 “北方海航道”开发面临的困境 |
6.2 俄罗斯北极地区油气开采的效果评估 |
6.2.1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占比逐年提升 |
6.2.2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6.3 俄罗斯北极“支撑区”建设的效果评估 |
6.3.1 北极“支撑区”建设实施效果尚未明显体现 |
6.3.2 北极“支撑区”建设面临的局限性 |
6.4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制约因素 |
6.4.1 投资环境较差影响北极项目运行潜力 |
6.4.2 劳动力潜力弱难以支撑北极开发力度 |
6.4.3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加大“资源诅咒”风险 |
6.4.4 生态环境脆弱增加可持续发展难度 |
6.4.5 西方国家制裁严重延缓北极开发进程 |
6.4.6 对北极地区爆发冲突的担忧降低合作意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 |
7.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国际化趋势 |
7.1.1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7.1.2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可行性 |
7.2 中俄北极开发的重点合作领域 |
7.2.1 依法并合理利用北极资源的合作 |
7.2.2 建设并开发北极航道通航的合作 |
7.2.3 开拓并实现北极旅游休闲的合作 |
7.2.4 保护北极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合作 |
7.2.5 积极探索并认识北极科考的合作 |
7.3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制约因素 |
7.3.1 中俄关于“冰上丝绸之路”概念的分歧 |
7.3.2 航道通行问题制约合作项目的收益 |
7.3.3 积极寻求北极合作的国家间竞争带来的压力 |
7.4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模式探索 |
7.4.1 本国资金投入与多方资本参与相结合 |
7.4.2 北极项目开发与生态理念相结合 |
7.4.3 选择可行建设项目与模块化架构相结合 |
7.4.4 支撑区建设与中俄“冰上丝绸之路”相结合 |
7.4.5 中俄北极“公域”合作与参与俄罗斯国内建设相结合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北部湾港港口物流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特色与创新之处 |
1.2.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特色与创新之处 |
1.3 文献综述 |
1.3.1 港口物流研究 |
1.3.2 经济区经济发展研究 |
1.3.3 港口物流对经济区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
1.3.4 文献评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相关理论综述 |
2.1.1 港口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
2.1.2 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
2.1.3 增长极理论 |
2.1.4 集聚经济理论 |
2.1.5 规模经济理论 |
2.2 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
2.2.1 港口物流的支撑和乘数效应 |
2.2.2 港口物流的集聚和扩散效应 |
2.2.3 港口物流的出口竞争效应 |
第三章 北部湾港港口物流与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现状 |
3.1 北部湾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
3.1.1 北部湾港港口整体发展概况 |
3.1.2 北部湾港年吞吐量和泊位数 |
3.1.3 北部湾港运输集散网络 |
3.2 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现状 |
3.2.1 北部湾经济区经济总量 |
3.2.2 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 |
3.2.3 北部湾经济区贸易水平 |
3.2.4 北部湾经济区投资水平 |
第四章 北部湾港港口物流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基于VAR模型的北部湾港港口物流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
4.1.1 VAR模型简介 |
4.1.2 VAR模型分析 |
4.1.3 结果分析 |
4.2 北部湾港港口物流与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指标权重的测算 |
4.2.3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北部湾港港口物流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5.2.1 优化港口功能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形式 |
5.2.2 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
5.2.3 加强北部湾港港口物流区域合作 |
5.2.4 加快落实北部湾国际枢纽港的规划 |
5.2.5 积极引进物流人才 |
5.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4)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
3 结束语 |
(5)低碳港口形成机理及投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价值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1 低碳港口定义和范围 |
1.4.2 研究对象选取理由 |
1.5 研究内容、方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4 技术路线 |
1.6 主要结论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我国低碳港口发展阶段理论 |
2.1.2 港口碳足迹过程测算理论 |
2.1.3 碳排放LMDI分解理论 |
2.1.4 Gamma分布函数理论 |
2.1.5 随机优化决策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2.1 低碳港口碳足迹测算方法研究评述 |
2.2.2 低碳港口影响因素研究评述 |
2.2.3 低碳港口形成机理研究评述 |
2.2.4 低碳港口形成评价研究评述 |
2.2.5 碳减排投资优化决策研究评述 |
2.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基于能源消耗视角的低碳港口形成驱动因素研究 |
3.1 研究思路 |
3.2 驱动因素分解模型 |
3.2.1 港口碳足迹驱动因素解构 |
3.2.2 港口碳足迹测算和驱动因素分解模型 |
3.3 上港集团低碳港口形成驱动因素实证分析 |
3.3.1 数据采集 |
3.3.2 碳足迹计算 |
3.3.3 能源结构和效率驱动因素分解 |
3.4 主要结果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Gamma分布的低碳港口形成机理研究 |
4.1 研究思路 |
4.2 深层影响因素及其量化指标选择 |
4.2.1 刻画指标 |
4.2.2 外部影响因素及量化指标 |
4.2.3 内部影响因素及量化指标 |
4.3 基于Gamma分布的低碳港口形成机理拟合模型构建 |
4.3.1 不含影响因素的拟合模型 |
4.3.2 含有影响因素的拟合模型 |
4.4 上港集团低碳港口形成机理实证分析 |
4.4.1 数据采集 |
4.4.2 实证结果 |
4.4.3 低碳演化趋势 |
4.5 主要结果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低碳港口碳减排投资优化研究 |
5.1 研究思路 |
5.2 低碳港口碳减排投资优化模型构建 |
5.2.1 问题描述 |
5.2.2 模型假设 |
5.2.3 模型构建 |
5.2.4 模型优化 |
5.2.5 最优解求解法 |
5.3 上港集团碳减排投资优化案例分析 |
5.3.1 数据采集及主要参数确定 |
5.3.2 碳减排投资额K最优解 |
5.3.3 敏感性分析 |
5.4 与实际情况结果对比分析 |
5.5 主要结果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低碳港口建设对策建议 |
6.2.1 港口行业层面的对策分析 |
6.2.2 港口企业方面的对策分析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与评价模型 |
2.1 向海经济相关理论 |
2.1.1 向海经济概念的讨论 |
2.1.2 向海经济概念的界定 |
2.2 绿色发展相关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的基本概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
2.2.5 生态补偿理论 |
2.2.6 陆海统筹理论 |
2.2.7 高质量发展理论 |
2.3 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相关评价模型 |
2.3.1 基于DEA的绿色发展评价模型 |
2.3.2 基于耦合协调度与空间自相关的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第三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3.1 海洋经济绿色发展评价综述 |
3.1.1 海洋经济效率方面的研究 |
3.1.2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 |
3.1.3 海洋经济绿色效率方面的研究 |
3.1.4 海洋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选择方面的研究 |
3.2 陆域经济绿色发展评价综述 |
3.2.1 关于海岸带生态问题的研究 |
3.2.2 关于沿海经济带发展问题的研究 |
3.3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综述 |
3.3.1 海洋经济对沿海区域经济、陆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
3.3.2 海陆之间生产要素流动研究 |
3.3.3 海陆关系形成动因阐释研究 |
3.3.4 海陆经济关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3.3.5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 |
3.3.6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
第四章 国内外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模式与政策 |
4.1 国外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模式与政策 |
4.1.1 美国:强化海洋战略引领 |
4.1.2 日本:以海立国 |
4.1.3 欧盟:积极培育蓝色经济增长极 |
4.1.4 经验与启示 |
4.2 国内先进省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模式与政策 |
4.2.1 注重发挥组织领导 |
4.2.2 强化海洋顶层谋划 |
4.2.3 完善海洋管理体制机制 |
4.2.4 加强海洋科技协同创新 |
4.2.5 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
第五章 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1.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一般原则 |
5.1.2 DEA对指标选择的要求 |
5.2 海洋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 陆域经济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具体原则 |
5.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3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5.4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4.1 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 |
5.4.2 评价指标选择的要求 |
5.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4.4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第六章 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
6.1 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指标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6.1.1 海洋捕捞产量 |
6.1.2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
6.1.3 港口货物吞吐量 |
6.1.4 工业废水排放量 |
6.1.5 R&D经费支出 |
6.1.6 固定资产投入 |
6.1.7 运输路线长度 |
6.1.8 涉海就业人数 |
6.1.9 地区GDP |
6.1.10 人均GDP |
6.1.11 海洋生产总值 |
6.1.12 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GDP比重 |
6.1.13 海洋环境保护区数量 |
6.1.14 海域使用权确权面积 |
6.2 中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
6.2.1 调整投入前的结果 |
6.2.2 随机前沿分析的结果 |
6.2.3 调整投入后的结果 |
6.3 中国陆域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评价 |
6.3.1 超效率DEA模型结果分析 |
6.3.2 回归分析结果 |
6.3.3 中国沿海地区陆域经济绿色发展优劣势分析 |
6.4 中国海陆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评价 |
6.4.1 海陆经济协调发展的助推效应评价 |
6.4.2 海陆经济协调性分析 |
6.4.3 中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协调性的空间格局演变 |
6.4.4 中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协调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七章 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趋势判断与政策建议 |
7.1 中国向海经济发展的趋势判断 |
7.1.1 中国向海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
7.1.2 当前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主要短板 |
7.2 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
7.2.1 坚持以陆海统筹为战略引领 |
7.2.2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
7.2.3 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
7.2.4 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
7.2.5 扎实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
7.2.6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范围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一带一路”相关研究综述 |
二、陆海关系相关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第六节 论文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内涵与理论 |
第一节 陆海贸易通道的内涵及功能 |
一、贸易通道的内涵 |
二、陆海贸易通道的内涵及功能 |
第二节 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主要内容 |
一、联动发展的内涵 |
二、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
三、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具体内容 |
四、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作用机制 |
五、推动“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重大意义 |
第三节 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理论溯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洋观 |
二、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 |
三、陆海经济联动的相关理论 |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贸易通道的建设情况 |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 |
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
三、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
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
五、中巴经济走廊 |
六、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
第二节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贸易通道的建设情况 |
一、中国-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蓝色经济通道 |
二、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 |
三、北冰洋蓝色经济通道 |
第三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的联动建设情况 |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总体情况 |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情况 |
第四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对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影响分析——以中欧班列为例 |
一、中欧班列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二、基于贸易强度指数的中国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贸易联系分析 |
三、基于贸易潜力指数的中国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分析 |
第三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评价模型设计 |
第一节 指标体系的理论选择 |
一、理论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二、理论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指标体系的实证筛选 |
一、筛选依据 |
二、实证指标体系构成 |
第三节 指标体系的研究对象 |
第四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指标体系和权重 |
二、评价方法 |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实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效率评价 |
第一节 评价方法 |
一、变异系数法 |
二、归一法 |
三、GML指数模型 |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评价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实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评价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案例分析——以福建“丝路海运”为例 |
第一节 “丝路海运”的构建意义 |
一、深化港航合作,加速形成便捷高效物流网络 |
二、务实陆海联动,无缝衔接“一带一路”贸易通道 |
三、推出中国标准,优化服务水平和营商环境 |
四、夯实合作基础,打造经贸投资新高地 |
第二节 “丝路海运”下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实践模式 |
一、“港口+互联网”联动发展模式 |
二、“港口+城市”联动发展模式 |
三、“港口+港口”联动发展模式 |
四、“港口+服务”联动发展模式 |
第三节 “丝路海运”下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建设成效 |
一、优化航线网络布局,组建“丝路海运联盟” |
二、推进陆海通道联动,延伸“丝路海运”物流链条 |
三、深化对外经贸合作,提升“丝路海运”营商环境 |
第四节 “丝路海运”下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保障措施 |
一、组织保障 |
二、政策保障 |
三、环境保障 |
四、服务保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预测分析与前景展望 |
第一节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前景预测 |
一、灰色预测模型的基本原理 |
二、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一带一路”沿线陆海贸易通道运输量预测 |
三、基于预测结果的“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前景分析 |
第二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
一、传统安全风险 |
二、非传统安全风险 |
第三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趋势分析 |
一、陆海贸易通道网络布局加快形成 |
二、陆海贸易通道外部环境持续改善 |
三、陆海贸易通道结构更加合理 |
四、陆海贸易通道配套设施协同建设 |
第八章 加强“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 |
一、经济地理重组和发展格局调整 |
二、扩展陆海贸易通道交汇试点与示范 |
三、打造新的战略支点与开放平台 |
四、助力国内发展的同时拓展全球化的“中国方案” |
第二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功能布局 |
一、以港口整合提升为重点,优化陆海贸易通道集疏运体系 |
二、以临海工业园区为突破口,形成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增长极” |
三、以“港口+腹地”为纽带,打造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助推器” |
四、以港口规模效应、错位竞争为原则,扩大“一带一路”辐射作用 |
第三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实施路径 |
一、从国际维度来看 |
二、从国内维度来看 |
第四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保障措施 |
一、投融资机制 |
二、安全保障机制 |
三、法律保障机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演变规律及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必要性 |
一、对外开放高速发展下的区域不平衡仍较为突出 |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
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及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
四、新形势下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政策要求 |
五、新一轮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提供了历史契机 |
六、区域间对外开放比较优势的变化创造了必要条件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从实践层面认识我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发展阶段、特征及趋势 |
二,从理论层面厘清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演变的内在规律 |
三、更好把握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原因 |
四、为我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优化提供研究借鉴 |
五、为构建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提供研究基础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
一、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理论基础的系统论述与拓展 |
二、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发展阶段及特征的系统考察 |
三、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和演变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
四、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结构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主要的创新和不足 |
一、主要的创新 |
二、主要的不足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演变特征研究 |
一、对外贸易的空间布局演变特征 |
二、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布局特征 |
第二节 对外开放区域政策演变研究 |
第三节 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一、地理位置与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研究 |
二、贸易投资政策与空间布局研究 |
三、市场条件与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研究 |
四、投资环境与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研究 |
五、FDI的自我强化效应 |
第四节 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
一、外商直接投资空间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
二、对外贸易空间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
第五节 现有文献评介 |
一、现有文献总结 |
二、现有文献不足 |
第三章 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演变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传统的区位理论和贸易理论 |
一、传统的区位经济学理论 |
二、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
第二节 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 |
一、传统贸易理论的不足及新贸易理论的诞生 |
二、新经济地理学 |
第三节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
一、基本模型框架(Melitz模型) |
二、开放经济下的厂商出口行为 |
三、国内存在两个地区且出口企业冰山成本不同的情况 |
第四节 产业集聚及其边界 |
一、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 |
二、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 |
三、产业集聚的均衡和边界 |
第五节 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一、赫希哲的产业转移模型 |
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发展阶段(1978-1991) |
一、对外开放管理体制的探索: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
二、四大区域总体情况:对外开放空间布局还未有效体现 |
三、四大区域内部空间布局 |
第二节 改革开放深化期的合理集聚阶段(1992-2005) |
一、对外开放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
二、四大区域总体情况:东部地区占对外贸易和FDI比重持续上升 |
三、四大区域内部发展情况 |
第三节 区域差距缩小的协调发展阶段(2006-2018) |
一、加快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政策举措 |
二、四大区域均衡发展:中西部地区占对外贸易和FDI比重持续上升 |
三、四大区域内部发展情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基于产业集聚和中国实际的理论分析 |
一、产业集聚下的规模经济有利于增强贸易竞争力 |
二、中国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决定对外开放的多中心空间布局 |
三、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要求构建更加协调的对外开放空间布局 |
第二节 地理优势、政策支持与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
一、东部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有利于对外开放 |
二、地理位置优势下的政策支持加速向东部地区集聚 |
第三节 地理优势弱化与中西部地区赶超发展 |
一、政策的趋同与全国市场一体化的成熟 |
二、高速运输网络与运输成本降低 |
三、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空间布局对运输成本的依赖更少 |
四、“一带一路”建设、中欧班列与中西部地区贸易发展 |
第四节 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计量经济学实证模型选取 |
二、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
四、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对外开放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
一、对外开放空间集聚使得生产性需求集聚 |
二、对外开放空间集聚引起资本积累的集聚 |
三、对外开放空间集聚使得生产技术集聚 |
四、对外开放空间集聚引起人力资本的集聚 |
五、对外开放空间集聚拉大地区间产业结构差距 |
第二节 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 |
一、对外开放向中西部地区集聚的直接增长效应 |
二、对外开放空间空间布局优化与产业转移 |
三、要素和资源的空间合理配置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
第三节 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
一、计量经济学实证模型选取 |
二、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
四、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展望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 |
二、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及演变原因 |
三、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性关系 |
第二节 未来研究展望 |
一、评估四大区域占对外贸易和利用FDI的合理比重 |
二、研究高速运输网络对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影响 |
三、研究服务贸易加快发展背景下如何促进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 |
四、构建更细化数据库研究对外开放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 |
第三节 政策建议 |
一、进一步明确对外开放空间布局的目标和定位 |
二、加快促进在中西部地区形成若干对外开放集聚区 |
三、进一步提高全国市场一体化程度 |
四、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区的营商环境和市场化体系建设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致谢 |
(9)邮轮旅游生态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邮轮旅游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 |
1.1.2 邮轮旅游的快速发展及生态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
1.1.3 邮轮旅游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生态效率研究综述 |
2.2 旅游生态效率研究综述 |
2.3 邮轮旅游环境影响的负效应综述 |
2.4 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
3.1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研究对象与评价方法 |
3.1.1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的研究对象 |
3.1.2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的评价方法 |
3.2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
3.2.1 数据包络分析的初始模型 |
3.2.2 SBM-DEA模型 |
3.3 旅游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国外学者关于旅游生态效率指标的研究 |
3.3.2 国内旅游生态效率指标体系构建 |
3.4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4.1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指标构建原则 |
3.4.2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评价指标的构建 |
3.5 数据来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实证分析 |
4.1 全球主要港口城市邮轮旅游生态效率测算 |
4.2 全球主要邮轮港口邮轮旅游生态效率静态分析 |
4.2.1 不同港口城市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分析 |
4.2.2 不同港口城市邮轮旅游纯技术生态效率的分析 |
4.2.3 邮轮旅游规模生态效率的分析 |
4.3 全球主要邮轮港口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动态演化分析 |
4.3.1 Malmquist指数的介绍 |
4.3.2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邮轮旅游生态效率的动态分析 |
4.3.3 不同年份港口城市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差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Tobit回归模型 |
5.2 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
5.3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
5.3.1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影响指标选取的原则 |
5.3.2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
5.4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4.1 面板数据的检验 |
5.4.2 实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总结及研究建议 |
6.1 研究总结 |
6.1.1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测度方面 |
6.1.2 邮轮旅游生态效率影响因素方面 |
6.2 研究不足 |
6.2.1 研究维度的局限 |
6.2.2 指标选取的局限 |
6.2.3 研究数据收集的局限性 |
6.3 研究建议 |
6.3.1 提高港口城市邮轮旅游经济效益 |
6.3.2 港口城市邮轮旅游规模的合理化经营 |
6.3.3 完善港口综合设施以建设智慧的邮轮港口 |
6.3.4 完善城市的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
6.3.5 提高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
6.3.6 多主体博弈与合作共同治理邮轮旅游环境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10)秦皇岛港六公司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办法 |
2.1 绿色港口 |
2.1.1 绿色港口内涵 |
2.1.3 绿色港口的发展趋势 |
2.1.4 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指标体系 |
2.2 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 |
2.2.1 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特点 |
2.2.2 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形式 |
2.3 业务流程管理(BPM) |
2.3.1 BPM概念 |
2.3.2 业务流程 |
2.3.3 流程的编排 |
2.3.4 流程执行与监控 |
2.4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方法 |
2.4.1 信息系统构建的模型 |
2.4.2 面向服务的体系构架(SOA) |
2.4.3 系统功能分析与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秦皇岛港六公司能源管理信息化现状及需求分析 |
3.1 秦港六公司概况 |
3.1.1 公司概况 |
3.1.2 绿色港口建设情况 |
3.1.3 绿色港口能源管理效果的核心约束指标 |
3.1.4 主要耗能设备和耗能关键流程 |
3.2 能源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 |
3.2.1 能源管理体系现状 |
3.2.2 现有能源相关信息系统建设 |
3.3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存在的问题 |
3.4 基于BPM的能源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3.4.1 BPM的核心理念 |
3.4.2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必要性 |
3.4.3 基于BPM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流程 |
3.4.4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功能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秦皇岛港六公司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
4.1 设计的原则和目标 |
4.1.1 设计的原则 |
4.1.2 设计的目标 |
4.2 基于SOA的能源管理系统总体架构体系 |
4.2.1 总体目标框架 |
4.2.2 业务应用框架 |
4.2.3 基础设施框架 |
4.3 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
4.3.1 电能管理信息系统模块设计 |
4.3.2 无线远程自动水管理信息系统模块设计 |
4.3.3 电子皮带秤管理信息系统模块设计 |
4.3.4 流机燃油管理信息系统模块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秦皇岛港六公司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 |
5.1 秦皇岛港六公司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 |
5.1.1 能源整体在线监测实现 |
5.1.2 电能管理模块分析与实现 |
5.1.3 水管理模块分析与实现 |
5.1.4 皮带秤管理模块分析与实现 |
5.1.5 流机燃油管理模块分析与实现 |
5.2 秦皇岛港六公司能源管理信息系统部署 |
5.2.1 总体结构部署 |
5.2.2 信息资源部署结构 |
5.3 秦皇岛港六公司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保障 |
5.3.1 遵循公司信息化战略及规划主线 |
5.3.2 建立信息化优化质量保证体系 |
5.3.3 形成信息化优化技术支撑 |
5.3.4 及时跟进信息化应用培训 |
5.3.5 系统功能的持续完善与升级改进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加大计量投入 促进港口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日照港港口物流效率综合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林丽梅.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D]. 徐曼. 吉林大学, 2021(01)
- [3]北部湾港港口物流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 何艳艳. 北部湾大学, 2021(08)
- [4]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5]低碳港口形成机理及投资优化研究[D]. 郭瑾.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6]中国向海经济绿色发展研究[D]. 黄灵海.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7]“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研究[D]. 兰筱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8]中国对外开放空间布局演变规律及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沈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9]邮轮旅游生态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玲.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5)
- [10]秦皇岛港六公司绿色港口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 曹尚杰. 燕山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