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部分高校一年级普通体育课生理负荷强度及强度分布研究

四川部分高校一年级普通体育课生理负荷强度及强度分布研究

一、四川部分高校一年级普通体育课生理负荷强度和强度分布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冬梅[1](2021)在《小篮球运动对5-6岁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改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幼儿教育是教育界的启蒙阶段,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素质教育在不断地推进,人们对幼儿教育逐渐重视。0-6岁是大脑快速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幼儿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对孩子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有至关重要作用。感觉统合能力是指大脑和身体之间相互协调学习的过程,当大脑与身体不能和谐有效运作时,会造成感觉统合失调的现象。这种感觉统合失调现象会导致儿童身体素质下降、动作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等,久而久之会影响幼儿身心健康。据研究,目前我国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占比不断升高,干预方式主要集中在感觉统合训练、体育游戏等。随之小篮球运动在我国不断发展,本文对5-6岁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进行小篮球运动干预,将小篮球运动融入感觉统合训练中,为我国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5-6岁儿童感觉统合能力中前庭功能、触觉防御、本体感觉、身体素质进行研究。选取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N=20人)与对照组(N=20人),实验组参加小篮球运动教学,对照组参加普通体育活动教学,进行12周期的运动实验干预,实验前后得出数据运用Excel表格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实验结论:1.运动干预后,感觉统合能力各项指标均有所提高,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失调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且小篮球运动相比普通体育课活动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转化为正常儿童的改善更加显着。2.通过12周的小篮球运动干预,实验结果表明小篮球运动对感觉统合能力指标中前庭功能改善有明显效果,并提高身体素质当中的平衡能力。3.通过12周的小篮球运动干预,实验结果表明小篮球运动对感觉统合能力指标中触觉防御改善有明显效果,并提高孩子的专注力以及兴趣程度。4.通过12周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运动干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小篮球运动和普通体育活动均能对幼儿本体感觉能力有显着提升效果,均能提高幼儿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并且相对而言,小篮球运动的效果更加显着。5.通过12周的小篮球运动干预,实验结果表明小篮球运动对儿童身体素质的协调性、灵敏性、平衡能力均有明显提高,而普通体育活动对儿童身体素质的协调性有明显提高,其他均无显着效果,说明小篮球运动改善儿童的身体素质比普通体育活动效果更明显。

杨希泰[2](2020)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大学男生身体素质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在学校和教育部门考核体系中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加入进来,通过查阅5年来国家体质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体质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大学男生的体质在持续走下坡路,在大学校园男生除体育课外很少有其他的体育活动,活动强度也远远不够,对身体素质的提升微乎其微。高强度间歇性训练是指训练强度大于无氧阈且持续时间与中等强度相比时间更短,训练时间在10秒到5分钟之间,间歇期使机体不全面恢复的训练方式。本文通过探索高强度间歇训练对于提高大学男生身体素质是否有促进作用,设计训练方案对大学男生进行实验干预,为学校体育课教学提供一种新的训练理论参考,也为大学男生提供一种提升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本文使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大学男生身体素质的影响进行分析,选取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符合要求的两个班级共40名学生并通过一系列测试表明实验前身体各项身体素质指标无差异,分成两组进行为期八周的实验干预,通过大量阅读与论文相关的资料和书籍,选取《国家体质测试》中关于大学生的测试指标来体现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最终得出研究结果如下:经过八周高强度间歇训练后,实验组实验后在50米、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四项指标较实验前均呈显着性变化,成绩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实验后在50米跑、1000米跑、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肺活量6项指标较实验前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对照组在实验后指标经过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显示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最后得出结论如下:(1)经过八周高强度训练,能显着提高大学男生肺通气机能。(2)高强度间歇训练能够明显提升大学男生的速度素质、下肢爆发力、柔韧性。(3)八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发展大学男生上肢力量和耐力素质方面没有明显效果。(4)普通体育课训练和高强度间歇训练都能提高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水平,但高强度间歇训练效果更明显。

王建[3](2020)在《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提高运动兴趣,提升体育运动素养,形成健康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自2013年春季学期,上海市开始实施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2018年全市推广,实施的效果亟需科学测评。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测量法、观察法、德尔菲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形态进行历史梳理,确立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指标,测评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根据测评结果,发现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原因分析,最后提出改进性建议。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下述结论:第一,我国专项体育课程发展形态呈现出明显的时代背景。其演进沿着“单项运动→个性化选修→学科素养”的链条展开。第二,上海市实施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后,学生运动技能普遍提高,但是不同项目间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程度差异明显。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后,专项化学生在速度素质、男同学引体向上、女同学仰卧起坐、耐力素质、女同学肺活量、总分方面高于非专项化学生,但成绩不是很理想。第三,上海市高中专项体育课教学静态练习时间较多,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不足;专项化学生平均每天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高于非专项化学生,但良好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高中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培养效果依然欠佳;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女同学尤为明显。高中专项体育教师在课前设计行为、课中实施行为、课后评价与反思行为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第四,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部分项目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效果欠佳,主要受专项教师运动技能教学能力欠缺、未根据某项目特征建立运动技能一体化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过程中未充分考虑运动项目群的特征、以及学生前期运动基础差异的影响。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达成效果欠佳,主要受学生对专项体育课程喜爱程度、有无专项体能练习、教学内容选择与优化、教学内容组织练习形式、下节课有无文化课、课堂教学氛围影响。第五,上海市高中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培养价值有待展现,主要受缺乏学校德育环境支撑、专项教师的德育认知不足、学生对专项体育课程的情感体验不足、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培养理论构建缺乏的影响。高中专项化改革后学生有效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其主要原因,高中专项体育课程身体活动促进性因素中的促成、强化因素未产生应有的效应;另一方面是因为身体活动意向未产生应有的中介效应。针对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形成统一共识,专项体育课程是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2)从社会中拓展资源,弥补专项化体育课程资源的不足;3)合理设置专项,因校而宜的开发校本教材;4)发挥竞赛作用,建立全员参与的联赛体系;5)强化师资,不断提高教师专项技能教学能力;6)克服学生个体差异,有效组织分层教学;7)完善教学评定,加快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研制;8)加强监控,通过动态数据监测课程改革的成效。

刘旭明[4](2019)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文中认为“异化”在学术研究中是一个古老又不断发展的概念,整体上具有脱离、转让、疏远等意。依据对其哲学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异化的要点有四:新事物出现并且与人的创造活动分离;实现目标需要的手段、过程或结果与初衷相背离;人的类特性丧失——被“新事物”所控制;群体的类特性丧失。普通高校体育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通过体育课、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等途径,以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培养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身体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本文认为,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发生了异化。第一,它在教育中被严重边缘化,只留下一些形式化的公共体育课,大量逃避体育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仍有许多学生未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大量学生缺乏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第二,理论层面普通高校体育的边界模糊,迄今缺乏独立、清晰、科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相关政策规定或学术研究大多以学校体育为参照。第三,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更像是教学、体育活动、运动竞赛、学科科研、社会服务、体育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的集合体,且那些工作遵循不同的管理归属和发展逻辑。第四,大学的生态环境日益迫使高校体育任务的执行主体——体育院系的工作重心向维系自身生存发展转移,而不是完成“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过程和本质两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进行研究。本文将普通高校体育视为一种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异化的现象、过程进行解读和解释。金观涛认为,应该从最普遍的可证实的概念开始,作为整体哲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作历史追溯和概念辨析后发现,源自于西方的近现代“体育”最初即“Physical Education”,是学校中的身体教育。汉字“体育”是一个舶来品,且它自晚清时期进入中国后,指称对象不断泛化,导致社会大众各有其“体育观”。泛化后的汉字“体育”是以西方Sport运动项目为核心开展的系列活动总和,而不是学校的身体教育。核心概念的不准确,是异化的根源,且贯穿于整个异化过程。由于作为“身体的教育”的本质属性被遮蔽,学校体育在中国缺乏明确科学的理论指引,而是在政策任务的要求下,模仿一些国外学校体育的活动开展手段、方式。学校体育关于“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的任务迄今难以完成,甚至那些手段反而会取代、背离目标本身。并且,基于二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讨论需要以“学校体育异化”为基础。异化的完整判定需要将异化要点与过程解析相结合。历史考察发现,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可以分为发端、发展以及复杂化三个阶段,且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受制于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理论依据和解析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纵向来看,中国古代体育、清末民初体育以及建国后中国体育的外部政治、经济等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相继产生作用。最初,制度环境在强意义上主导了学校体育异化的发端和发展。清末民初“体育救国”催生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但从一开始西方“Physical Education”只是形式、内容进入了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的活动场域,并没有从根本上进入中国的“教育”。西方Sports和“Physical Education”的体系、内容和外延功能被混杂着引进中国的学校体育(China school tiyu)外衣之内。中国的学校体育在本质内核和功能上都不同于西方的学校体育。本质上,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相当于系列身体活动项目、内容、组织方式的集合;功能上,政治功能取代了“健全人性”成为根本功能,目的在于强体救国。文革之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逐渐体现在中国体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学与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之中。此时需要采取“组织-结构”的分析模式进行考察。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体育直接主导了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内容,模糊了其本质属性、目标。与此同时,教育系统中的应试教育和政策干预迟滞不仅没有扭转学校体育的与其本质的“偏离”;反而在围绕“应试”展开的诸种机会主义、功利主义行为的推动下,进一步模糊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和边界。再加上中国大学特殊的生态环境,普通高校体育被迫遵循“合法性”机制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总之,中国体育、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的系列发展变化一环又一环的作用于高校体育院系,最终使其在今日之大学的场域内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困境。当体育院系自己开始逐渐将其传统“三大工作”推向边缘的时候,很可能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职能转移的前兆。如此一来,看似高校体育院系在不断地进入向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但是实质上他们的行为与学校体育的根本功能渐行渐远。本文还从中微观行动者的角度,结合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观点,考察普通高校体育院系遵从“合法性”背后采取的系列“反抗”之举。即各个层面的行动者在履行学校体育任务时存在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大多数行为具有强同化性。同时,正式制度的约束无形中向“权力关系”转移,即关键行动者和资源反而成为制约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要素。此外,有些异化源自于相关行动者在资源制约下的无奈之举或意外后果。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发生于行动者的认知、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循环互动之中,其本质在于组织功能的异化。对于组织系统而言,异化表现为组织运行过程中开展活动的手段对于目的、任务的背离,最初设定的那些应然性目标沦为象征或者口号。对普通高校体育而言,异化则体现为“完人”发展目标被工具理性导向下的“组织工作”所取代,甚至“维系体育院系生存发展”变成了新的组织目标。其根本功能是政治性的,教育属性和本质功能几乎被完全遮蔽,与身体的教育活动越来越远。另外,从组织演化的角度看,系统内目前并没有产生新的结构。我们所看到的诸多“有问题”的现象,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中许多子系统的功能异化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组织力量汇集交织的结果。

阴明丽[5](2019)在《高中体育专项化背景下复旦附中排球课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全面了解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排球专项课程具体实践情况,测试分析排球专项课学生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特征及变化规律,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力求符合专项课程目标;注重专项体能素质训练,以专项体能促进一般体能发展,培养运动兴趣,为进一步提高专项化课程教学质量、促进专项教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年级排球专项班学生进行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的跟踪测试,将测试所得客观数据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师安排进度对该学校实施专项化课程的具体效果进行客观统计和分析。结果:(1)专项课总体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情况:心率和能耗指标呈现锯齿状波动,男生平均心率130次/分,绝对能量消耗均值217kcal/h,女生平均心率132次/分;绝对能量消耗均值181kcal/h。(2)单项技术与内容课运动负荷情况:无球技术平均心率127.33±1.97次/分,其最高心率154.00±4.05次/分;垫球技术平均心率147.67±9.75次/分,其最高心率170.00±7.64次/分;传球技术平均心率128.50±3.21次/分,其最高心率153.67±8.38次/分;发球技术平均心率132.67±4.55次/分,其最高心率150.33±3.27次/分;扣球技术平均心率为136.67±3.83次/分,其最高心率166.67±5.75次/分;教学比赛平均心率127.33±4.08次/分,其最高心率158.83±7.44次/分;体能素质平均心率146.83±5.85次/分,其最高心率172.33±3.27次/分。(3)不同技术组合课运动负荷情况:传球+垫球技术组合课平均心率为134.75±4.19次/分,其最高心率为157.25±2.06次/分;传垫球+发球技术组合课的平均心率129.50±3.70次/分,其最高心率为157.50±3.00次/分;传垫发球+比赛技术组合课的平均心率为130.50±2.12次/分,最高心率为155.50±2.12次/分;传垫发球+扣球技术组合课的平均心率为137.00±1.41次/分,最高心率为160.00±0.00次/分。(4)单项技术与内容课能量消耗情况:无球技术课平均能耗为2.22±0.05kcal/min,垫球技术课平均能耗4.18±0.63kcal/min,传球技术课平均能耗2.28±0.52kcal/min,发球技术课平均能耗3.58±0.44kcal/min,扣球技术课平均能耗3.70±0.49kcal/min,教学比赛内容平均能耗2.65±0.53kcal/min,体能素质内容平均能耗4.60±0.87/min。(5)不同技术组合课能量消耗情况:传球+垫球技术组合课能量消耗为3.50±0.40kcal/min;传垫球+发球技术组合课的平均能耗为3.22±0.90kcal/min;传垫发球+比赛技术组合课的平均能耗为3.26±0.06kcal/min;传垫发球+扣球技术组合课的平均能耗为3.93±0.11kcal/min。(6)不同性别学生心率负荷和能量消耗情况:从心率负荷来看,传球技术、垫球技术、发球技术中,女生心率高于男生;其他技术中低于男生。从能量消耗来看,除了无球技术,其余技术内容能耗男生均高于女生。结论:(1)从专项课总体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情况来看,心率和能耗指标运动强度侧重于中等强度,能量消耗变化波动幅度较心率明显,符合专项运动特点。(2)从单项技术与内容课运动负荷与能量消耗情况来看,各技术内容三个授课阶段心率负荷和能量消耗呈波动式增长,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垫球技术、发球技术、扣球技术、体能素质心率和能耗侧重于中等强度,无球技术、传球技术、教学比赛侧重于轻强度;各技术的最高心率除了垫球技术、扣球技术、体能素质达到大强度水平,其他技术均达在中等强度水平。(3)从不同技术组合课的运动负荷与能量消耗情况来看,各技术组合课心率负荷和能量消耗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传垫球+发球组合课以轻强度为主,其他三种技术组合课均侧重于中等偏低强度;且四种组合课最高心率除传垫球+发球组合课外,均达到大强度水平。(4)从不同性别学生来看,在偏重于力量、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技术及组合课中,男生的心率和能量消耗较高于女生,但总体差异并不显着(P>0.05)。(5)从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垫球和发球技术运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多样,中等强度所占比例较高,能够满足学生身体锻炼和技术学习双重需求;无球技术教学时间和内容安排较少,教师强调练习较少;而传球、扣球技术动作掌握效果来看并不理想:技术要求较高,短时间内不易掌握与运用;体能素质各阶段训练内容侧重点不同,无球至传垫球阶段中大强度比例较高,锻炼效果最为理想;教学比赛中学生未完全掌握运用相关技术,锻炼效果较弱,技术串联、转换能力有待加强。

张一桥[6](2019)在《对2018赛季中国足球乙级联赛冠军全年各阶段运动负荷的动态追踪》文中提出随着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近几年如火如荼的发展,国内的各支职业球队开始不断崛起,迈向更高级别的联赛以及获得联赛冠军成为各支职业球队的拼搏目标。低级别球队是否能够迈向更高级别的联赛取决于优秀的比赛成绩,科学的训练计划安排与精确的训练监控是优秀比赛成绩的前提条件。科学的训练计划安排与联赛赛程的设置是息息相关的。本人受四川安纳普尔那足球队(2018赛季中国足球乙级联赛冠军)的邀请得以深入职业球队进行为期一年的训练监控,通过实地监控运动员的跑动距离,心率,心率强度等指标从而整体分析该球队的运动负荷。希望可以对其他球队的训练周期安排及各周期的运动负荷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测试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对四川安纳普尔那足球队2018赛季全年的运动负荷进行监控与分析,探讨赛季每个阶段的运动负荷及其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四川安纳普尔那全年的监控分析可知,球队全年的训练安排是与赛程安排紧密连接的,根据赛程的安排设计具体的训练阶段,全年的运动强度与运动量度方面均呈“W”型,且三个峰值均出现在冬训阶段的体能提高期,常规赛阶段的6月份以及常规赛阶段的8月份。2.淘汰赛阶段的运动强度与运动量度均低于常规赛阶段,运动强度低的原因在于训练课类型的调整,在取消健身房力量训练以及周二的专项体能训练课的基础上,加入一节针对性训练课,这样的调整一方面降低了此阶段的心率强度,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淘汰赛阶段对手的熟悉程度。3.运动量度方面,教练有意减少了淘汰赛阶段大多数速度区间的跑动量,淘汰赛阶段的跑动距离除中速跑区间与冲刺区间与常规赛阶段无显着性差异外,其他区间的跑动距离以及总距离都明显低于常规赛阶段。4.四川安纳普尔那足球队全年训练负荷的安排与调控符合运动训练学中介绍到的运运动员竞技状态的阶段性发展,即“形成—保持—消失”。5.通过对四川安纳普尔那足球队的负荷监控,并及时与教练组沟通反馈,在每阶段训练结束后根据具体的训练负荷对下阶段的训练进行调控安排,在保证了训练质量的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王秀强[7](2018)在《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传承自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受到西方大学体育发展模式和体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依附性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大学体育的显着特点;但同时也受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体育文化又具有“内生性”特征。大学体育文化内在制约着大学体育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起源于“强国强种”、“富国强兵”的实用主义目的,在西方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指引下,大学体育主动斩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致力于为社会服务的功利性目标。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大学体育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追根溯源,主要是关系到大学体育战略目标的大学体育理念的缺乏和大学体育文化自觉的缺失。因此,唤醒大学体育的文化自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体育文化,成为大学体育发展的基础工程。本研究选取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所国内具有百年以上历史大学的体育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扎根理论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进行大学体育文化的要素分析,确立代表性体育人物及思想、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等五要素作为研究的横轴;其次对中国大学体育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分期研究,将中国大学体育的发展历程分为清末、民国、新中国初期、“文革”、复苏、新发展时期等六个历史阶段,确立研究的纵轴。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历史研究等方法,以大学体育文化五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探究各文化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背景、特征与发展规律;梳理出比较清晰的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概貌;并从百年大学体育发展进程中总结出历史经验和规律。在百年大学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现状,运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首先进行了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之后进行了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包括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1.教育家和体育家的体育思想传承是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主线。大师的体育思想一直伴随着强国强种的民族思想,而且一直伴随中西方体育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与融合。纵观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一主题。2.中国大学体育制度深受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大学体育制度设计;回顾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发展历程,呈现出清朝末期的借鉴摸索、民国时期的深入发展、建国初期的苏联模式、“文革”时期的破坏停滞、新时期的学习欧美等阶段性特征;中国大学体育制度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路径,即政府层面主导,大学负责具体实施。3.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价值功能上体现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的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并且表现出钟摆式演变特征。4.大学体育精神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核心;体育场馆设施等物质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基础;体育制度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保障;体育行为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动力之源。大学体育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层面所包含的体育文化要素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背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学体育文化系统。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历经清末的发端、民国的发展、新中国的新生、“文革”时期的挫折、改革开放的重生、新时期的发展与繁荣六个发展时期。百年大学体育思想也经历了由机体活动能力发展观到身体、心理发展观,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观,最后转变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观,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体育文化发展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到如今,体育人文价值观念逐渐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核心理念。6.引入战略管理理论;在构建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基础上,从战略的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提出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从大学体育文化各层面切入,明晰目标定位,健全决策机制,最大化发挥体育学科育人优势,跨学科合作、培养少而精的体育专业人才、凝练科研方向。7.总结百年大学体育思想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供从国家到大学各层面的体育文化发展以借鉴。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代表性体育人物的思想是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大学也因此成为整个中国体育教育的思想高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民族复兴”的主题,大学体育人应有引领中国体育思想的主动性意识,传承发展,注重战略,以助力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李锐杰[8](2016)在《高职院校部分体育选项课教学负荷研究 ——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大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然而,青少年体质健康却出现了问题,如超重和肥胖比例明显增加、心肺功能降低、运动素质下降;尤其是大学生体质健康30年持续下滑。2007年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近期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大部分指标“止跌回升”。然而,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不明显;身体素质方面,如速度素质(50米跑)、耐力素质(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依然下滑。学生体质不断下降虽然存在诸多原因,但作为体育课教学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方面。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过程本质上是“进行运动技术学习和进行相应的身体素质锻炼的过程”。因此,体育课要有一定的教学负荷(运动负荷),其安排是否合理是评价体育课质量与科学性的重要指标之一。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要求体育课要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其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不得少于30%;要将反映学生心肺功能的素质锻炼项目作为考试内容,考试分数的权重不得少于30%。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常常通过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体现出来,运动强度又通常以运动生理负荷指标——“心率”来监控。运动负荷是决定体育课健身效果的核心要素,运动负荷不足的体育课,学生身体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体育课也就失去其基本功能。如何把握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达到应有的锻炼目标成为新形势下体育教师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通过监测体育课上学生心率变化和课堂练习密度,分析体育选项课授课过程存在的问题,检验体育课是否对学生的体质得到锻炼和提升;同时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及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的促进,提供理论参考和实验依据;对体育课的教学和体育锻炼的科学化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研究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一年级(2015级)已开设的10个选项课中选取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初级剑、初级拳6个,涉及70个教学班中的9个“标志班”,其中每个“标志班”再选取10名“标志学生”运用Polar团队版训练系统Polar Team2进行心率和练习密度的监测。将所有数据通过Polar Team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并使用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同一选项的两个班及男女性别的差异进行检验;用方差分析分析不同项目课程的差异性。通过测量分析发现球类项目的平均心率能够达到课的最佳平均心率的区间120140次/分,武术类项目整体平均心率偏低,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在对男、女生性别差异比较发现女生的平均心率要高于男生的平均心率,男生的锻炼效果差。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选项课平均密度(一般密度)为64.56%,课的平均心率为120.84次/分,运动生理负荷较低。主要结论:1.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运动负荷强度总体不高,且有项目差异,武术类课程更低,不利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2.男女同班的体育课教学,男生的运动负荷强度不足,教师调控不够,不利于男生在课堂上的有效锻炼。3.虽然各选项课的一般密度较高,但除了足球和羽毛球选项课外的其他选项课因其运动负荷强度不高,未体现出应有的效果,降低了体育课的质量。建议:1.按教育部要求加入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增加心肺功能练习的强度,武术类项目应在专项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其他教学内容。2.建议男女分班教学,有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开展。3.提高课的专项练习密度,要根据课程的总体进度合理安排,提高课的运动强度负荷,以增强学生体质。

付郁[9](2015)在《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体系构建 ——以北京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武术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武术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武术教学内容始终是武术教学改革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以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以接受武术教育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多因素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借助于技术文化论、武术技能发展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专家的意见与建议,构建了学校体育武术教学内容体系。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术教学内容在学校体育中处于缺失状况;随着国家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保证,武术教学内容得到了缓慢的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武术教学内容基本停滞或倒退;改革开发后,武术教学内容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内容呈多样化发展;课程标准的实施,让武术教学内容有了高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2)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存在的现状为:受电视、电影等传媒的影响对武术及教学内容认知有些出入;技术内容设置较为混乱,随意性强,在文化层面上,武术的礼仪、武德等内容出现缺失,不能与技术融合在一起;教学效果欠佳,学生考完即忘完。大学武术教学内容现状主要是技术内容以套路为主,设置失衡、陈旧,对武术的教学更多的从西方体育的角度进行,割裂了武术技术与文化,重技术而轻文化。在武术教学中,只学不用,实效性有待提高。(3)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体系构建以技术文化论为理论基础,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教育的目标、学校体育的使命;教学内容的设计也要遵循武术的本质和逻辑结构,符合社会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4)构建学校武术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原则,主要遵循以下原则: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实用;突出拳种、优化拳架;健康性;系统性;文化教育性等原则。武术教学内容组织和编排的方式为螺旋式、直线式及渐进分化和融会贯通。(5)小学武术教学内容体系中技术层面以基本功、小组合和短套为主,文化层面以礼仪和拳种故事为主;中学武术教学内容中技术层面以基本功、小组合、短套、对练为主,文化层面以武德教育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为主;大学武术教学内容中技术层面以基本功、套路、对练和实战为主,文化层面以武术文化为主。

金宗强,姜卫芬,赵培军,马斌虎[10](2014)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负荷的测试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运用SUUNTO TRAINING MANAGER 2006心率团队包,实时监测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两个主体实施环节全过程的心率变化情况,旨在通过心率反映锻炼时的运动强度特征,进而分析在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实践环节大学生锻炼时运动负荷的合理程度及锻炼的实效性,为进一步提高和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科学化水平提供理论及实践指导.

二、四川部分高校一年级普通体育课生理负荷强度和强度分布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部分高校一年级普通体育课生理负荷强度和强度分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小篮球运动对5-6岁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贯彻落实幼儿教育政策的需要
        1.1.2 幼儿感觉统合能力失调改善的需要
        1.1.3 小篮球运动改善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感觉统合
        2.1.2 感觉统合失调
        2.1.3 感觉统合训练
    2.2 国内外感觉统合能力文献综述
        2.2.1 国外感觉统合能力文献综述
        2.2.2 国内感觉统合能力文献综述
        2.2.3 小篮球文献综述
        2.2.4 文献综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运动干预后5-6 岁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干预效果
        4.1.1 运动干预后5-6 岁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变化情况
        4.1.2 运动干预后5-6 岁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4.2 小篮球运动对5-6 岁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影响与分析
        4.2.1 小篮球运动对感觉统合前庭功能的影响
        4.2.2 小篮球运动对感觉统合触觉防御的影响
        4.2.3 小篮球运动对感觉统合本体感觉的影响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不足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附录 B 专家问卷效度调查表
    附录 C 专家问卷调查
    附录 D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 E 实验组小篮球对感觉统合教学内容干预计划
    附录 F 实验组小篮球游戏
    附录 G 小篮球课程教案(示例)
致谢

(2)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大学男生身体素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论文选题依据
    1.1 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是大学体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1.2 提升高校在校男生身体素质是高校公体课程的重要目标
    1.3 高强度间歇训练能否作为提高大学生体质的有效手段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文献综述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高强度间歇训练的定义
        3.1.2 身体素质
    3.2 高强度间歇训练法理论研究概述
        3.2.1 高强度间歇训练法国外研究概述
        3.2.2 高强度间歇训练法国内研究概述
    3.3 小结
4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4.2.1 文献资料法
        4.2.2 专家访谈法
        4.2.3 问卷调查法
        4.2.4 教学实验法
        4.2.5 数理统计法
    4.3 实验安排
5 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前测结果与分析
    5.2 实验后测结果与分析
        5.2.1 高强度间歇训练和传统训练法对学生身体形态的分析
        5.2.2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学生五十米跑成绩对比分析
        5.2.3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对比分析
        5.2.4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学生的肺活量成绩对比分析
        5.2.5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大学男生一千米跑成绩对比分析
        5.2.6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大学男生引体向上成绩对比分析
        5.2.7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大学男生对学生坐位体前屈成绩对比分析
6 讨论
    6.1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大学男生五十米跑成绩影响分析
    6.2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大学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影响分析
    6.3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大学男生肺活量成绩影响分析
    6.4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大学男生一千米跑成绩影响分析
    6.5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大学男生引体向上成绩影响分析
    6.6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大学男生坐位体前屈成绩影响分析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8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缘起
        1.1.1 实践困惑: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亟需进行科学测评
        1.1.2 理论关注:如何科学推进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一直被人们关注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2.1.1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现状
        2.1.2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征及问题
        2.1.3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总结述评
    2.2 国外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相关研究
    2.3 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资料法
        3.3.2 测量法
        3.3.3 问卷调查法
        3.3.4 德尔菲法
        3.3.5 观察法
        3.3.6 内容分析法
        3.3.7 数理统计法
4 我国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形态与特征
    4.1 20世纪60-80年代初:“运动训练式”的单项运动体育课程
        4.1.1 以“竞技体育”思想为指导
        4.1.2 以“运动训练”为主要教学方式方法
        4.1.3 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竞技化”倾向
    4.2 20世纪80、90年代: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专项选修”体育课程
        4.2.1 逐步确立“终身体育”指导思想
        4.2.2 教材内容实现了“由教师选择”到“学生自主选择”的转变
        4.2.3 仍以“技术教学”为中心,开始理性对待技术教学与增强体质关系
        4.2.4 教学方法实现从“训”向“教”的观念转变
    4.3 2017年至今,学科素养引领下的上海市高中专项体育课程
        4.3.1 以“健康第一,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
        4.3.2 以高中为桥梁,切实帮助学生掌握一项运动特长为目标
        4.3.3 明确将技术传授方法纳入课程,注重学生认知学习能力培养
        4.3.4 以学生体育素养的养成为评价参考
5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与分析
    5.1 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与遴选
        5.1.1 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确定
        5.1.2 评估指标体系的专家验证与优化
        5.1.3 评估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5.1.4 评估指标内容、调查意向及数据来源
    5.2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能达成的效果测评
        5.2.1 改革前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各体能指标的结果
        5.2.2 改革后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各体能指标的结果
        5.2.3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后学生体能达成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5.3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运动技能达成的效果测评
        5.3.1 专项化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情况的问卷调查
        5.3.2 专项化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情况的实地测量
        5.3.3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5.4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达成的效果测评
        5.4.1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体育课堂身体活动水平的总体比较
        5.4.2 不同项目间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5.4.3 不同项目间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基本部分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5.4.4 不同性别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5.4.5 不同年级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5.4.6 不同肥胖程度(BMI)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5.4.7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达成的综合性分析
    5.5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一周身体活动情况的达成效果测评
        5.5.1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平均每天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比较
        5.5.2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周频次的比较
        5.5.3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平均每天中高强度能量消耗的比较
        5.5.4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形式的比较
        5.5.5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意向的比较
        5.5.6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一周身体活动情况达成的综合性分析
    5.6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效果测评
        5.6.1 对专项教师、专家的学生体育品德培养情况访谈
        5.6.2 对专项化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
        5.6.3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品德培养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5.7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效果测评
        5.7.1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达成的总体分析
        5.7.2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积极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5.7.3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自主与探究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5.7.4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运动参与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5.7.5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体育关注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5.7.6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兴趣情况测评
        5.7.7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综合性分析
    5.8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专项教师体育教学行为的效果测评
        5.8.1 专项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知态度
        5.8.2 专项教师的课前设计行为
        5.8.3 专项教师的课中实施行为
        5.8.4 专项教师的课后评价与反思行为
    5.9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6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6.1 课程改革对不同项目运动技能达成效果差异明显
        6.1.1 不同项目间运动技能达成效果差异明显的问题表现
        6.1.2 不同项目间运动技能达成效果差异明显原因分析
    6.2 课程改革后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6.2.1 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水平达成效果欠佳问题表现
        6.2.2 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水平欠佳原因分析
    6.3 高中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的培养价值有待展现
        6.3.1 专项化学生体育品德培养价值有待展现问题表现
        6.3.2 专项化学生体育品德培养价值有待展现原因分析
    6.4 课程改革尚未促进学生良好身体活动行为形成
        6.4.1 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的问题表现
        6.4.2 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的原因分析
    6.5 课程改革后专项教师的自身专业成长不足
        6.5.1 专项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不足的问题表现
        6.5.2 专项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不足的原因分析
    6.6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方案的自身设计有待继续完善
7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改进建议
    7.1 形成共识:专项体育课程是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
    7.2 拓展资源:从社会中弥补专项体育课程资源的不足
    7.3 课程开发:因校而宜的开发校本体育课程教材
    7.4 强化师资:不断提高教师专项技能教学能力
    7.5 注重竞赛: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联赛体系
    7.6 因材施教:克服学生个体差异有效进行分层教学
    7.7 完善评定:推进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研制与实施
    7.8 加强监控:通过动态数据监测课程改革的成效
8 结论、建议、创新与不足
    8.1 结论与建议
    8.2 创新
    8.3 不足
    8.4 展望
9 致谢
参考文献
教育背景与读博期间的科研经历
附件
    附件1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调查问卷
    附件2 体力活动(加速度传感器)测试记录表
    附件3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体育品德培养访谈表
    附录4 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
    附件5 家长告知书
    附件6 指标体系专家评价表

(4)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理论基础
    1.6 研究思路
    1.7 研究方法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判定
    2.1 什么是普通高校体育
    2.2 异化及其判定方式
    2.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问题表征
    2.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判定
3 历史考察: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影响
    3.1 中国古代体育的独特属性和学校体育的式微
    3.2 中国近代体育发端于“内容嫁接式”体育课
    3.3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曲折发展
    3.4 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作用方式
4 互动关系:中国体育、教育、大学系统对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
    4.1 中国体育模糊了学校体育的边界
    4.2 教育系统内的应试同化与干预迟滞导致良性学校体育重塑艰难
    4.3 中国大学内部生态迫使普通高校体育遵循多重工作逻辑
5 行动者分析: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行为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呈现
    5.1 被迫趋同与主动模仿:普通高校体育组织遵从“合法性机制”
    5.2 “反抗”与“权力”转移:行动者自由行动的多种表现
    5.3 无奈之举与“意外”后果
6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综合分析
    6.1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形成过程的特点
    6.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6.3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本质在于组织功能异化
    6.4 异化消解的可能性
7 研究结论
    7.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7.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本质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5)高中体育专项化背景下复旦附中排球课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及意义
    2.2 运动负荷研究现状
    2.3 能量消耗研究现状
    2.4 高中体育专项化排球教学课程实施研究
    2.5 小结
3 研究方法与测试设计
    3.1 研究方法
        3.1.1 文献资料法
        3.1.2 测试法
        3.1.3 数理统计法
    3.2 测试设计
        3.2.1 测试对象
        3.2.2 测试时间及地点
        3.2.3 测试仪器及所需工具
        3.2.4 测试步骤与方法
        3.2.5 测试注意事项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排球专项化课程测试基本信息
        4.1.1 测试对象的基本信息
        4.1.2 专项化课程的基本信息
    4.2 排球专项课程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情况总体变化
        4.2.1 排球专项课程学生运动负荷总体变化情况
        4.2.2 排球专项课程学生能量消耗总体变化情况
    4.3 排球专项课不同教学技术与内容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情况分析
        4.3.1 排球专项课无球技术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情况分析
        4.3.2 排球专项课垫球技术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情况分析
        4.3.3 排球专项课传球技术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情况分析
        4.3.4 排球专项课发球技术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情况分析
        4.3.5 排球专项课扣球技术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情况分析
        4.3.6 排球专项课技术教学与比赛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情况分析
        4.3.7 排球专项课体能素质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情况分析
        4.3.8 排球专项课各教学技术与内容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情况对比分析
    4.4 排球专项课中不同教学技术组合课学生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情况分析
        4.4.1 传球与垫球技术组合课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情况分析
        4.4.2 传球、垫球与发球技术组合课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情况分析
        4.4.3 传球、垫球、发球与扣球技术组合课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情况分析
        4.4.4 传球、垫球、发球技术与教学比赛组合课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情况分析
        4.4.5 各技术组合课之间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情况对比分析
    4.5 排球专项课不同性别学生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情况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6)对2018赛季中国足球乙级联赛冠军全年各阶段运动负荷的动态追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运动负荷
        2.1.2 反应运动量度的指标—跑动距离
        2.1.3 反应运动强度的指标—心率强度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内外关于跑动距离的研究
        2.2.2 国内外关于心率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实地测试法
        3.2.4 数据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四川安纳普尔那全年训练周期安排
        4.1.1 中国足球乙级联赛赛制
        4.1.2 四川安纳普尔纳赛季阶段划分及安排
    4.2 赛季各阶段队员运动强度的监控与研究
        4.2.1 最大心率的确定
        4.2.2 赛季各阶段队员运动强度的总特征
        4.2.3 冬训期间队员运动强度的监控与研究
        4.2.4 常规赛及淘汰赛阶段队员运动强度的监控与研究
        4.2.5 不同类型训练课的心率研究
    4.3 赛季各阶段训练运动量度的监控及研究
        4.3.1 足球运动中跑动的分类
        4.3.2 赛季各阶段跑动总距离的总体特征
        4.3.3 冬训期不同速度区间跑动状况的监控研究
        4.3.4 常规赛及淘汰赛阶段队员跑动情况监控的研究
    4.4 赛季各阶段队员整体运动负荷监控及研究
        4.4.1 数据归一化处理
        4.4.2 赛季各阶段队员运动负荷的归一化处理
        4.4.3 赛季各阶段运动负荷变化的监控、分析、调控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个人简历

(7)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理论基础
        1.3.1 大学体育文化概述
        1.3.2 战略与战略管理
        1.3.3 研究相关理论视角
    1.4 研究对象、分期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分期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说明
        1.6.1 时间范围
        1.6.2 空间范围
        1.6.3 研究指标
第2章 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背景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2.1.1 “武”的演变历程
        2.1.2 儒、道、释的体育精神
    2.2 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
        2.2.1 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的示范与推动
        2.2.2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
    2.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百年历程
        2.3.1 清朝末期: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端
        2.3.2 民国时期:中西体育的冲突与融合
        2.3.3 新中国初期:毛主席题词和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2.3.4 “文革”时期: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挫折与教训
        2.3.5 复苏时期:扬州会议重新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
        2.3.6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文化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3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承
    3.1 体育人物及思想的整体研究思路
    3.2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萌芽
        3.2.1 维新派体育思想
        3.2.2 “新政”时期体育思想
        3.2.3 军国民体育思想
    3.3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发展
        3.3.1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发展的背景
        3.3.2 大学校长体育思想
        3.3.3 体育家群体体育思想
    3.4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转向
        3.4.1 对资产阶级体育观的批判
        3.4.2 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4.3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3.5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复苏
        3.5.1 体质教育思想的局限
        3.5.2 学校体育思想的争鸣
    3.6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繁荣
        3.6.1 “健康第一”思想
        3.6.2 “终身体育”思想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的传承
    4.1 大学体育制度的发端
        4.1.1 大学体育制度发端的背景
        4.1.2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4.1.3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4.1.4 区域体育组织的初现
    4.2 大学体育制度的定型
        4.2.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4.2.2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4.2.3 学校体育制度的今昔对比
        4.2.4 校际体育组织
    4.3 大学体育制度的转型
        4.3.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4.3.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4.4 大学体育制度的复兴
        4.4.1 政府关于大学体育制度建设
        4.4.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行为文化的传承
    5.1 大学体育教学的传承
        5.1.1 大学体育课程的开端
        5.1.2 专业体育教育的开端
        5.1.3 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影响
        5.1.4 体育教学改革成为潮流
        5.1.5 新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5.1.6 小结
    5.2 大学体育活动和竞赛的传承
        5.2.1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开端
        5.2.2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发展
        5.2.3 新中国初期的课外活动和竞赛
        5.2.4 大学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合法化
        5.2.5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要素的互动
        5.2.6 小结
第6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物质文化的传承
    6.1 体育场地设施的初步建设
    6.2 室内体育场馆建设的勃兴
    6.3 体育场馆设施的蓬勃发展
        6.3.1 体育场馆建设特点
        6.3.2 存在的问题
        6.3.3 体育场馆设施的前景
    6.4 体育场馆建设的文化性特征
        6.4.1 大型室内综合场馆成为主流
        6.4.2 新世纪体育场馆特征与趋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战略研究
    7.1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系统要素
        7.1.1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构建
        7.1.2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主体要素
        7.1.3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客体要素
        7.1.4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中介要素
    7.2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体系
        7.2.1 指导思想
        7.2.2 发展现状
        7.2.3 战略目标
        7.2.4 战略重点
        7.2.5 战略路径
    7.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
        7.3.1 健全大学体育战略决策机制
        7.3.2 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7.3.3 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7.3.4 百年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7.3.5 百年大学体育学科能力建设
        7.3.6 体育文化研究与实践的互动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8)高职院校部分体育选项课教学负荷研究 ——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
        1.1.1 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滑趋势仍未得到遏制
        1.1.2 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基本状况的分析
    1.2 高职院校体育课生理负荷的研究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测量法
        2.2.3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
    3.1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各选项课生理负荷测量的结果
        3.1.1 篮球选项课
        3.1.2 足球选项课
        3.1.3 排球选项课
        3.1.4 羽毛球选项课
        3.1.5 初级剑选项课
        3.1.6 初级拳选项课
    3.2 各选项课生理负荷测量结果分析
        3.2.1 各选项课生理负荷的总体分析
        3.2.2 对体育课男、女生生理负荷的分析
        3.2.3 依据体育课的密度对各选项课的生理负荷进行分析
4 全文讨论
    4.1 依体育课的结构对各选项课运动负荷进行比较
    4.2 依课的类型对各选项课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4.3 依运动项目对各选项课的教学内容安排进行比较
    4.4 体育课混合班运动负荷的性别差异分析
    4.5 对同一教师不同教学班级运动负荷的比较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体系构建 ——以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1.1.1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
        1.1.2 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需求
    1.2 学校武术教学改革
        1.2.1 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
        1.2.2 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理论需求
    1.3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改革中的主要问题
        1.3.1 教学内容以套路为主,形式单一
        1.3.2 教学内容“操”化、“舞”化
        1.3.3 教学内容重套路轻实用
        1.3.4 教学内容重技术而轻文化
        1.3.5 教学内容零散、简单重复、无严格的逻辑结构
    1.4 文献综述:
        1.4.1 武术与学校武术
        1.4.1.1 武术概念的追溯
        1.4.1.2 学校武术
        1.4.2 教学内容的界定
        1.4.3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研究概述
        1.4.4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研究现状
        1.4.4.1 对武术教学内容的梳理
        1.4.4.3 武术技击本质回归教学的研究
        1.4.4.3 武术文化融入教学内容的研究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2.1 问卷效度的检验
        2.2.2.2 问卷信度的检验
        2.2.3 访谈法
        2.2.4 特尔斐法
3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研究
    3.1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历史梳理
        3.1.1 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的梳理
        3.1.1.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1949年—1960年)
        3.1.1.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1961年—1965年)
        3.1.1.3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1966年—1976年)
        3.1.1.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1977年-1984年)
        3.1.1.5 高速发展时期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1985年—2000年)
        3.1.1.6 课程标准改革后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2001年—至今)
        3.1.2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历史梳理
        3.2.1.1 学习模仿阶段的高校武术教学(1953-1960)
        3.2.1.2 建设起步阶段的高校武术教学内容(1961—1967)
        3.2.1.3 探索改革阶段的武术教学内容(1978—1991)
        3.2.1.4 发展提高阶段的武术教学内容(1992—2011)
    3.2 北京市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现状及存在问题
        3.2.1 北京市小学武术教学内容现状
        3.2.1.1 对武术教学内容的整体认知
        3.2.1.2 武术教学内容——技术部分现状
        3.2.1.3 武术教学内容——文化部分现状
        3.2.1.4 武术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现状
        3.2.2 北京市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3.2.2.1 武术教学内容的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3.2.2.2 武术教学内容的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3.2.2.3 武术教学内容的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3.2.2.4 武术教学内容的效果存在的问题
        3.2.3 北京市中学武术教学内容现状
        3.2.3.1 中学武术教学内容现状——武术教学内容的认知
        3.2.3.2 武术教学内容——技术部分现状
        3.2.3.3 武术教学内容——文化部分现状
        3.2.3.4 武术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现状
        3.2.4 北京市中学武术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3.2.4.1 武术教学内容的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3.2.4.2 武术教学内容的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3.2.4.3 武术教学内容的效果存在的问题
        3.2.5 北京市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现状
        3.2.5.1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现状——武术教学内容的认知
        3.2.5.2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现状——技术内容的现状
        3.2.5.3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现状——文化内容的现状
        3.2.5.4 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现状——教学效果的现状
        3.2.6 北京市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3.2.6.1 技术内容设置失衡、形式单一
        3.2.6.2 从西方体育的角度认识武术
        3.2.6.3 实效性有待提高
        3.2.6.4 重技术,轻文化
        3.2.6.5 内容混乱、没有严格的逻辑结构
4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4.1 构建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的理论基础
        4.1.1 武术----强身作用理论
        4.1.2 武术----教化作用理论
        4.1.3 武术----技术文化论
        4.1.4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
    4.2 构建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的原则
        4.2.1 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实用
        4.2.2 突出拳种、优化拳架
        4.2.3 健康性
        4.2.4 系统性
        4.2.5 文化教育性
    4.3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
        4.3.1 螺旋式
        4.3.2 直线式
        4.3.3 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
    4.4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4.4.1 小学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
        4.4.1.1 小学1~2年级教学内容体系
        4.4.1.2 小学3~4年级武术教学内容
        4.4.1.3 小学5~6年级武术教学内容
        4.4.1.4 小学武术教学内容体系概述
        4.4.2 中学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
        4.4.2.1 初中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
        4.4.2.2 高中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
        4.4.2.3 中学武术教学内容体系概述
        4.4.3 大学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体系
        4.4.3.1 大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4.4.3.2 大学武术教学内容---技术层面
        4.4.3.3 大学武术教学内容—文化层面
        4.4.3.4 大学武术教学内容体系概述
5 结论
6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负荷的测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样本学校的选取
        1.1.2 测试对象和测试基点的选择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实验法
        1.2.3 指数评价法
        1.2.4 数理统计法
        1.2.5 比较法
2 结果与分析
    2.1“阳光体育运动”下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测试与分析
        2.1.1 体育课运动负荷总体情况
        2.1.2 不同年级学生体育课心率指数比较
        2.1.3 不同性别学生体育课心率指数比较
        2.1.4 不同教学内容体育课心率指数比较
    2.2“阳光体育运动”下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分析
        2.2.1 不同性别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指数比较
        2.2.2 不同内容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指数比较
        2.2.3 不同年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指数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2 建议

四、四川部分高校一年级普通体育课生理负荷强度和强度分布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小篮球运动对5-6岁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改善研究[D]. 欧阳冬梅.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大学男生身体素质影响研究[D]. 杨希泰.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4)
  • [3]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D]. 王建.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4]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D]. 刘旭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5]高中体育专项化背景下复旦附中排球课运动负荷和能量消耗研究[D]. 阴明丽.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2)
  • [6]对2018赛季中国足球乙级联赛冠军全年各阶段运动负荷的动态追踪[D]. 张一桥. 广州体育学院, 2019(09)
  • [7]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D]. 王秀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8]高职院校部分体育选项课教学负荷研究 ——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李锐杰. 河北师范大学, 2016(04)
  • [9]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体系构建 ——以北京市为例[D]. 付郁. 北京体育大学, 2015(12)
  • [10]“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天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负荷的测试分析[J]. 金宗强,姜卫芬,赵培军,马斌虎.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4(02)

标签:;  ;  ;  ;  ;  

四川部分高校一年级普通体育课生理负荷强度及强度分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