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乐疗法在骨科疼痛病人手术前后护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程志珍[1](2021)在《音乐疗法在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索音乐疗法干预在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评价其应用效果,旨在为儿童临床护理中音乐疗法的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江西省南昌市某三甲医院经超声诊断明确室间隔缺损且具有手术指征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宣教、常规护理等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术后第一天持续至出院的音乐疗法干预,干预总体曲库内包含镇静型、解郁型、兴奋型,干预持续至出院。对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手术前后患儿心理状况(如睡眠、焦虑、抑郁)、术后疼痛指标、术后临床及康复指标进行收集。将所得数据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描述,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室间隔缺损面积、射血分数、体外循环总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总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2.音乐疗法干预组术后心理评估中的睡眠状态(P=0.011,P<0.05)、焦虑状态(P=0.024,P<0.05)、抑郁状态(P=0.016,P<0.05)的评分情况与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3.音乐疗法干预组的疼痛相关评估指标如:FLACC评分(P=0.012,P<0.05)及额外镇痛药物使用剂量(P=0.040,P<0.05)与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4.音乐疗法干预组的术后临床指标和康复指标如:术后平均收缩压(P=0.014,P<0.05)、平均心率(P=0.016,P<0.05)、平均CRP(P=0.013,P<0.05)、拆线天数(P=0.035,P<0.05)、住院总时间(P=0.041,P<0.05)的情况与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音乐疗法可安全用于儿童开胸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护理,能够改善患儿术后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缓解患儿术后疼痛和促进患儿术后康复,进而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佐证和实际经验。
孙慧慧[2](2020)在《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构建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并探讨其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的疼痛、焦虑情况及上肢功能状况的影响,为解决患者疼痛、心理方面的问题及促进康复提供依据,为协同护理模式在手外科的临床应用提供实践经验。方法1.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以协同护理模式及《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为理论基础,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初步制定协同护理干预方案;通过2轮德菲尔法专家函询对干预方案进行修订;通过预试验修改干预方案的内容后形成最终版干预方案。2.干预方案的应用:便利选取2019年01月~2019年08月在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手外科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96例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的患者。以病区为单位通过抽签法将手外科一病区、二病区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干预方案:组建多学科协同团队,编制手册,分阶段进行个体干预、群体干预及团队协同干预。于带蒂术后1d、2d、3d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于断蒂术后1d、3d、7d、1个月评价两组患者肩肘关节功能情况;于断蒂术后1个月、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焦虑情况及手功能情况。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干预方案构建本研究2轮专家函询均发放问卷20份,回收20份,2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2轮专家意见权威系数分别为0.840、0.859,2轮函询协调系数分别为0.286,0.322,显着性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形成的干预方案包括一级条目3个,二级条目9个,三级条目42个。2.干预方案临床应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前两组患者VAS评分、S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及手功能MHQ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疼痛情况:干预组带蒂术后1d、2d、3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心理状况:干预组断蒂术后1个月、3个月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SAS评分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4)功能情况:干预组断蒂术后1d、3d、7d、1个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组断蒂术后1d、3d、7d、1个月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组断蒂术后1个月、3个月手功能MH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功能MHQ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具有可靠性与科学性。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与焦虑程度,促进患者肩肘关节功能及手功能的恢复。
李菁[3](2020)在《耳穴压豆音乐放松疗法对喉癌喉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睡眠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将耳穴压豆结合音乐放松疗法应用于喉癌喉切除术患者术后的护理中,并验证其改善此类患者术后的疼痛和睡眠中的效果,为喉癌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性研究。设立对照组,对患者单盲。以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4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因喉癌行喉切除术患者10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耳穴压豆与音乐放松疗法。在术后的第1天9:00am为患者选穴贴豆,在术后的第3、5、7天检查耳穴豆是否移位,皮肤有无破损,及时更换;嘱患者每日9:00am、15:00pm,21:00pm进行按压,每次12min,以刺激部位发热、酸痛为准,持续7日。同时音乐放松疗法在每日的晨起9:00am-10:00am,午后15:00pm-16:00pm,睡前21:00pm-22:00pm进行,每次30min,持续7天。两组均在术后第1、3、5、7天的7:00am对患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测评,在第一次测评时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术后第1天)和干预后(术后第3、5、7天)的疼痛及睡眠情况。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描述统计采用均数、标准差、率等,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ANVOA单因素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100例患者全程参与了研究,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年龄为3778(57.49±8.86),以男性,汉族居多,均为99例(99.0%);目前吸烟者30例(30.0%)、已戒烟者33例(33.0%);患者疾病情况为:鳞状细胞癌99例(99.0%),肿瘤分期在ⅠⅡ期有70例(70.0%),行喉部分切除术的患者50例(50.0%)。1.干预前两组的疼痛及睡眠情况疼痛: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5.48±1.09)分及(5.68±1.11)分,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中度VAS疼痛评分患者42例(84.0%),重度VAS疼痛评分患者8例(16.0%),对照组中度VAS疼痛评分患者38例(76.0%),重度VAS疼痛评分患者12例(24.0%),两组比较的差异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前的PSQI总分分别为(10.04±2.26)分及(9.34±1.69)分,两组PSQI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因子比较: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VAS疼痛评分与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因子呈正相关(P<0.05),与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因子无相关性(P>0.05)。2.干预后两组的疼痛及睡眠情况疼痛: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第3天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2.62±0.88)分及(5.62±1.06)分,在术后第5天分别为(0.98±0.74)分及(2.70±0.78)分,在术后第7天分别为(0.16±0.37)分及(0.64±0.72)分。(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VAS疼痛评分时间因素效应、组间效应、时间与分组因素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间比较:实验组的VAS疼痛评分在术后3天、术后5天、术后7天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内比较:实验组在术后3天、术后5天、术后7天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在术后3天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5天、7天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后不同时间点VAS疼痛程度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01)。睡眠: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第3天的PSQI总分分别为(6.06±1.70)分及(9.26±1.49)分,在术后第5天分别为(3.54±1.27)分及(7.98±1.25)分,在术后第7天分别为(2.26±0.96)分及(6.96±1.17)分。催眠药物因子的时间因素效应,组间效应,时间与分组因素的交互作用,组间比较,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因子时间因素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因子的时间与分组因素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QI总分和其余因子的时间与分组因素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间比较:PSQI总分及各因子在术后3天、术后5天、术后7天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内比较:实验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在术后3天、5天、7天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PSQI总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障碍因子在术后3天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QI总分及其余各因子在术后5天、7天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喉癌喉切除术患者术后第一天多数存在中度疼痛,少部分患者可以达到重度疼痛;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年龄、吸烟史和手术方式是睡眠的影响因素;2.耳穴压豆及音乐伴随放松疗法可以有效降低喉癌切除术患者的疼痛;有效改善喉癌切除术患者的睡眠障碍,促进术后睡眠的恢复,主要从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障碍方面改善总体睡眠质量。
张亚倩[4](2020)在《耳穴贴压治疗下肢骨折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运用耳穴贴压疗法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静息时VAS评分、BCS评分、PGIC评分及术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探讨耳穴贴压治疗下肢骨折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在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耳穴贴压治疗,选取交感、皮质下、神门、手术部位相应耳穴,每日按压4次(三餐后及睡前),每次每穴反复按压20次,若手术局部疼痛加重发作时临时增加耳穴按压次数,疗程为3天。分别记录术前、术后4h、12h、24h、48h、72h静息时VAS评分,术后12h、24h、48h、72h BCS评分,术后24h、48h、72h PGIC评分,患者满意度,并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VAS评分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VAS评分随术后时间增加均呈下降趋势,术后各时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h、24h、48h、72h与术后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48h、72h与术后12h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的意义(P<0.01);术后48h、72h与术后24h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的意义(P<0.01);术后72h与术后48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后常规镇痛和联合耳穴贴压镇痛均可能有改善下肢骨折术后疼痛的效果,术后72h镇痛效果与术后48h效果相当。(2)组间同期比较:两组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齐同可比性;两组术后4h、12h、2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AS评分下降更多,两组术后48h、72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耳穴贴压联合治疗能有效增强下肢骨折术后患者24h内的镇痛效果,尤其在术后4h,对照组评分在4分以上,疼痛明显影响到患者正常睡眠,而试验组评分在3分左右,显示疼痛可以忍受,没有影响正常睡眠。2.BCS评分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BCS评分随术后时间增加均呈上升趋势,术后24h、48h、72h与术后12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72h与术后2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与术后48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后常规镇痛和联合耳穴贴压镇痛均可能有缓解下肢骨折疼痛的效果,术后72h镇痛效果与术后48h效果相当。(2)组间同期比较:两组术后12h、2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CS评分上升更多,两组术后48h、72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贴压联合治疗能够增强下肢骨折术后患者24h内止痛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3.PGIC评分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术后各时点PGIC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术后48h、72h与术后24h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术后72h与术后48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术后常规镇痛、联合耳穴贴压镇痛均能缓解患者疼痛感觉,术后72h止痛效果与48h效果相当。(2)组间同期比较:两组术后24h、48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试验组PGIC评分下降更多;两组术后72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缓解程度在术后2天内优于对照组。4.患者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满意率均在80%以上,其中试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疗法能辅助减轻患者下肢骨折术后的急性疼痛,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整体治疗状态并无特殊不适症状。
周娟,陈红,张淼,贾建霞[5](2017)在《音乐疗法护理对全身麻醉手术病人的麻醉效果及术后心理及疼痛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音乐疗法护理对全身麻醉手术病人的麻醉效果及术后心理、疼痛影响。[方法]将118例骨科全麻手术病人,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接受音乐疗法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前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等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心率(HR)、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术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同时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前的血清NE、Cor、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的HR、RR、SBP及D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Sp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的SAS、SDS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音乐疗法护理能够有效减轻骨科全身麻醉手术病人应激反应,提高麻醉整体效果,降低术后负面情绪和疼痛程度。
楼唯薇[6](2011)在《音乐疗法在护理干预中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音乐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而音乐治疗也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音乐治疗对于缓解患者在各种医疗环境中所面临的疼痛是有效的,并在多种研究中得到证明,音
王旭东[7](2005)在《我国当代音乐治疗学概述》文中认为现代音乐治疗学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学科。20世纪80年代开始介绍到中国。由于该学科在我国的发展过于短暂,本文将从学科研究的热点、重点、难点等方面加以阐述。
王旭东[8](2005)在《方兴未艾的中国音乐治疗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音乐治疗学正处于起步阶段,但该学科发展的前景令人振奋。近年来, 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文献研究以及临床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从养生保健、临床治疗到疾病的康复,不少医学领域都逐渐认识并接受这一新颖的享受型治疗方式,加上悠久历史的中国古代音乐治疗理论和中医思想指导下的音乐治疗方法,使中国的音乐治疗学在国际上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影响。
张梦婷[9](2021)在《基于循证构建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在一项初步研究中,我们的研究小组发现,疼痛可能会对急性创伤患者产生一系列短期和长期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发现了患者在急诊室中不可避免地遭受各种疼痛刺激。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循证方法制定一套适合护士在急诊临床中处理急性外伤性疼痛管理的策略,并为护理管理人员开发相关的疼痛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改善医院疼痛管理的质量。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法,根据研究者所要研究内容的相关问题,检索了CINAHL、RNAO、NGC、Cochrane、Pubmed、OVID、Web of Science、EBSCO以及知网、万方等数据库,系统全面地查阅近10年来国内外急性疼痛治疗相关的文献,尤其是相关疼痛管理指南、专家共识及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对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以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初步构建出急性创伤患者的疼痛管理策略。并通过德尔菲法(Delphi),遴选了急危重症领域的护理管理者、急诊专科护士、120和急诊科的医护专家32位,经过两轮函询,对各条目疼痛策略的重要性和操作性进行评价,结合专家意见,对策略进行修订整理,使用专家的积极系数,专家的权威系数以及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等指标对两次专家协商的可靠性和代表性进行统计分析以评审和组织该策略。研究结果:本研究构建了一套由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其中包括评估、干预和团队管理三个维度29项措施的管理策略。并经过统计学分析,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是94.1%和100%,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4和0.86,第一轮专家协调系数W为0.34、0.32,显着性检验结果提示P<0.001;第二轮专家协调系数W为0.46、0.47,显着性检验结果提示P<0.001。研究结论:基于循证构建了一套涵盖评估、干预和团队管理三个维度的29项措施的由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其中干预措施包括评估时机、评估工具、评估疼痛患者的非语言表现、由麻醉师和医生评估后的药物干预措施,心理护理、冷热疗法等非药物干预措施以及团队管理等内容。专家信函查询的积极系数,权威系数以及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证明,专家信函查询是非常有代表性和可靠的。
盛永琴,张莹[10](2021)在《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文中提出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探讨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以提升药房服务质量。方法:以医院门诊药房为研究对象,建设自动化发药系统并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自动化发药系统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管理情况。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时间、单方配药时间、药师工作强度评分等均少于实施前,实施后人均日配药量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强对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门诊药房管理水平,提升药房工作效率与药房服务质量。
二、音乐疗法在骨科疼痛病人手术前后护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音乐疗法在骨科疼痛病人手术前后护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音乐疗法在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音乐疗法 |
1.3.2 焦虑 |
1.3.3 抑郁 |
1.3.4 疼痛 |
1.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样本量计算 |
2.3 伦理原则 |
2.4 实验分组 |
2.5 实验方法 |
2.5.1 对照组与干预组的常规护理 |
2.5.2 音乐疗法 |
2.6 疗效评价 |
2.6.1 一般资料及术后临床指标收集 |
2.6.2 患儿睡眠、焦虑及抑郁评分 |
2.6.3 患儿疼痛评分及术后镇痛药物、额外镇痛药物剂量统计 |
2.7 质量控制 |
2.7.1 设计阶段 |
2.7.2 手术及护理阶段 |
2.7.3 术后干预阶段 |
2.7.4 评估人员 |
2.7.5 资料录入阶段 |
2.8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患儿一般情况的分析 |
3.2 两组患儿术前睡眠、焦虑及抑郁状况评估 |
3.3 对照组患儿手术前后睡眠、焦虑及抑郁状况评估 |
3.4 干预组患儿手术前后睡眠、焦虑及抑郁状况评估 |
3.5 两组患儿手术后睡眠、焦虑及抑郁状况评估 |
3.6 两组患儿术后疼痛评估 |
3.7 两组患儿术后临床指标及康复比较 |
3.7.1 两组患儿干预前临床指标比较 |
3.7.2 对照组患儿组内临床指标比较 |
3.7.3 干预组患儿组内临床指标比较 |
3.7.4 两组患儿干预后临床指标比较 |
3.7.5 两组患儿康复相关指标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音乐疗法对于术后心理状况的改善作用 |
4.1.1 音乐疗法对于术后睡眠状况的改善作用 |
4.1.2 音乐疗法对于焦虑及抑郁状况的改善作用 |
4.2 音乐疗法对于术后疼痛的改善作用 |
4.3 音乐疗法对于术后临床指标及康复的改善作用 |
4.3.1 音乐疗法对于术后临床指标的改善作用 |
4.3.2 音乐疗法对于患儿术后康复的改善作用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综述 心胸外科手术术后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2)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成立研究小组 |
2 半结构式访谈 |
3 德尔菲法专家函询 |
4 预试验 |
5 统计学分析 |
6 质量控制 |
7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
2 专家函询结果 |
3 预试验结果及干预方案的最终确立 |
讨论 |
1 干预方案构建的必要性 |
2 干预方案构建的可靠性与科学性 |
3 干预方案的可行性 |
4 干预方案的内容性分析 |
第二部分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的应用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 |
3 干预方法 |
4 观察指标 |
5 统计学方法 |
6 伦理原则 |
7 质量控制 |
8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
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3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
4 两组患者焦虑情况比较 |
5 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情况比较 |
6 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情况比较 |
7 两组患者手功能情况比较 |
讨论 |
1 协同护理干预方案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疼痛情况的影响 |
2 协同护理干预方案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焦虑情况的影响 |
3 协同护理干预方案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功能状况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3)耳穴压豆音乐放松疗法对喉癌喉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睡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目标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目标 |
1.3 关键词定义 |
1.3.1 喉癌喉切除术 |
1.3.2 疼痛 |
1.3.3 睡眠 |
1.3.4 耳穴压豆 |
1.3.5 音乐放松疗法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文献回顾 |
2.1.1 喉癌的发病概况及治疗方法 |
2.1.2 喉癌患者术后疼痛的现状 |
2.1.3 喉癌患者术后睡眠的现状 |
2.1.4 耳穴压豆及其对疼痛及睡眠的影响 |
2.1.5 音乐放松疗法及其对疼痛及睡眠的影响 |
2.2 理论框架 |
第三章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3.1 研究人群及研究对象 |
3.1.1 研究人群及抽样方法 |
3.1.2 样本纳入及排除标准 |
3.1.3 样本量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设计 |
3.2.2 数据收集工具 |
3.2.3 干预措施 |
3.2.4 研究步骤 |
3.3 质量控制 |
3.3.1 预调查 |
3.3.2 调查员的选取与培训 |
3.3.3 问卷回答的质量控制 |
3.3.4 干预措施的质量控制 |
3.4 资料分析 |
3.4.1 建立数据库 |
3.4.2 统计方法 |
3.5 伦理要求 |
第四章 结果 |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基线比较 |
4.1.1 两组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比较 |
4.1.2 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相关资料比较 |
4.2 研究对象干预前VAS疼痛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比较 |
4.2.1 干预前两组间VAS疼痛评分比较 |
4.2.2 干预前两组间VAS疼痛程度比较 |
4.2.3 研究对象匹兹堡睡眠质量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比较 |
4.2.4 研究对象干预前疼痛与睡眠的相关性 |
4.3 干预后研究对象VAS疼痛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比较 |
4.3.1 干预后研究对象VAS疼痛评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
4.3.2 干预后研究对象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比较 |
4.3.3 干预后研究对象VAS疼痛程度比较 |
4.3.4 干预后研究对象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
4.3.5 干预后研究对象分组因素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效应分析 |
4.3.6 干预后研究对象不同时间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比较 |
4.4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与疼痛、睡眠相关因素和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与疼痛、睡眠相关性分析 |
4.4.2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与疼痛、睡眠影响因素分析 |
4.5 实验组患者对干预措施的反馈结果 |
第五章 讨论 |
5.1 干预前研究对象疼痛及睡眠的发生状况 |
5.2 耳穴压豆音乐放松疗法对喉癌喉切除术患者疼痛的影响 |
5.3 耳穴压豆音乐放松疗法对喉癌喉切除术患者睡眠的影响 |
5.3.1 耳穴压豆音乐放松疗法对喉癌喉切除术患者PSQI总分的影响 |
5.3.2 耳穴压豆音乐放松疗法对喉癌喉切除术患者PSQI各因子的影响 |
5.4 喉癌喉切除术患者疼痛及睡眠的相关和影响因素 |
5.4.1 相关因素 |
5.4.2 影响因素 |
5.5 研究对象对干预措施的满意情况及喜好的乐曲类型 |
5.6 局限性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耳穴贴压治疗下肢骨折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与分组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及样本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
3.2 两组患者静息时VAS评分比较 |
3.3 两组患者BCS评分比较 |
3.4 两组患者PGIC评分比较 |
3.5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
3.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
第二部分 |
1 祖国医学对术后疼痛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术后疼痛的认识 |
3 术后疼痛的治疗 |
3.1 西医治疗 |
3.1.1 镇痛药物 |
3.1.2 自控镇痛 |
3.1.3 多模式镇痛 |
3.1.4 超前镇痛 |
3.2 中医治疗 |
3.2.1 中药口服 |
3.2.2 中药熏洗 |
3.2.3 软膏外用 |
3.2.4 针刺疗法 |
3.2.5 耳穴贴压疗法 |
4 耳穴贴压治疗下肢骨折术后疼痛的选穴依据 |
5 小结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 B |
附录 C 舒适度评分表(BCS) |
附表D 疼痛缓解标准评分表(PGIC) |
综述 耳穴贴压在术后镇痛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硕士攻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5)音乐疗法护理对全身麻醉手术病人的麻醉效果及术后心理及疼痛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护理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检测方法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我国当代音乐治疗学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节、音乐治疗学定义和学科分野 |
第二节音乐治疗作品的创作 |
第三节音乐治疗学的学术流派 |
第四节学科队伍特点和理论研究成果 |
第五节临床应用研究百花齐放 |
一音乐治疗的应用方式 |
二音乐治疗涉及的疾病种类 |
1. 精神疾病 |
2. 神经系统疾病 |
3. 各类疼痛 |
4. 恶性肿瘤 |
5. 心血管病 |
6. 妇产科疾病 |
7. 皮肤科疾病 |
8. 内分泌疾病 |
9. 胎教和儿童智障 |
1 0. 其他 |
第七节思考和小结 |
(9)基于循证构建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急性创伤性疼痛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急性创伤性疼痛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概念 |
2.1 循证护理 |
2.2 急性创伤性疼痛 |
2.3 德尔菲法 |
3 基于循证初步构建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 |
3.1 系统评价法 |
3.1.1 指南的检索策略 |
3.1.2 指南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准则 |
3.1.3 指南搜索路径的概述 |
3.1.4 制定搜索策略,原始文献以及系统评价的检索 |
3.1.5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3.1.6 文献的检索路径总结 |
3.2 循证结果 |
3.2.1 文献特征分析 |
3.2.2 文献资料的提取与分析 |
3.2.3 文献证据循证结果 |
4 使用德尔菲法进行两次专家咨询 |
4.1 专家咨询法 |
4.2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
4.3 形成专家函询问卷 |
4.4 选择函询专家 |
4.4.1 选择问卷咨询专家时应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 |
4.4.2 函询专家的纳入标准 |
4.5 本研究使用德尔菲法的实施细则 |
4.6 统计学方法 |
4.6.1 专家积极系数 |
4.6.2 专家意见权威系数 |
4.6.3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5 研究结果 |
5.1 两次咨询专家的结构分析 |
5.2 两次专家咨询结果 |
5.2.1 第一次专家咨询统计学结果 |
5.2.2 第二次专家咨询统计学结果 |
5.3 专家积极系数函询结果 |
5.4 专家意见权威系数函询结果 |
5.5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统计结果 |
5.6 最终形成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 |
6 讨论 |
6.1 构建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的临床研究意义 |
6.2 本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分析 |
6.2.1 对纳入文献的分析 |
6.2.2 文献的证据提取 |
6.2.3 各条目的循证资料分析 |
6.3 函询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6.3.1 专家代表性 |
6.3.2 专家积极性 |
6.3.3 专家权威性 |
6.3.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
6.3.5 专家意见协调性 |
6.4 对确立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的讨论与分析 |
6.4.1 删除条目 |
6.4.2 修改条目 |
7 结论及后续研究意义 |
7.1 结论 |
7.2 这项研究的缺点和后续研究的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创伤性疼痛控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 |
1.1 患者取药流程 |
1.2 发药机工作流程 |
2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管理 |
3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管理模式的优化 |
4 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实践效果 |
5 讨论 |
四、音乐疗法在骨科疼痛病人手术前后护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音乐疗法在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 程志珍. 南昌大学, 2021(01)
- [2]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D]. 孙慧慧. 青岛大学, 2020(01)
- [3]耳穴压豆音乐放松疗法对喉癌喉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睡眠的影响[D]. 李菁. 延安大学, 2020(12)
- [4]耳穴贴压治疗下肢骨折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D]. 张亚倩.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音乐疗法护理对全身麻醉手术病人的麻醉效果及术后心理及疼痛影响[J]. 周娟,陈红,张淼,贾建霞. 全科护理, 2017(19)
- [6]音乐疗法在护理干预中的研究进展[J]. 楼唯薇.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22)
- [7]我国当代音乐治疗学概述[J]. 王旭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5(04)
- [8]方兴未艾的中国音乐治疗学[A]. 王旭东. 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5
- [9]基于循证构建护士主导的急性创伤性疼痛管理策略研究[D]. 张梦婷.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1)
- [10]门诊药房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实践[J]. 盛永琴,张莹.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