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苏省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人员现状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陆鹏宇[1](2021)在《江苏省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田喆希[2](2021)在《江西省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现状及综合评价》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调查掌握江西省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行业卫生现状及集中消毒餐饮具卫生质量,为加强卫生监管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行业现场卫生总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各地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行业卫生优劣排序及分档情况,找出各地卫生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方法:在文献研究、专家评分的基础上拟定了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现场卫生调查表及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普查法对江西省内166家持有营业执照的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进行调查,并在现场随机抽选共492名从业人员开展卫生健康素养调查,依据《GB14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对每家消毒单位进行产品采样检验,所有调查和采样均由培训后的调查员完成。运用加权秩和比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江西省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以中小规模私营为主,现场卫生主要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厂区环境与布局方面,厂区内环境卫生问题严峻,合格率只有36.75%;生产区卫生方面,车间装修材质问题突出,合格率57.83%,卫生设施中三防设施、车间更衣室、二次更衣室的配置情况较差,合格率依次为68.07%、57.83%、58.43%;设备方面,生产设备全自动化程度待提高,目前为60.24%,检验设备配置率低,仅30.72%;物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在成品仓储和运输环节;生产过程中主要是车间环境卫生较难保持,合格率只有40.36%;卫生质量管理方面存在问题较多,生产记录合格率、自检合格率、逐批检验执行率分别为37.35%、21.69%、54.22%;从业人员方面,流动性大、年龄大、学历低,持健康证比率较高,但卫生知识知晓率只有57.32%。2020年江西省集中消毒餐饮具抽检合格率较高,不合格指标主要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和大肠菌群。11个设区市餐消单位现场卫生综合评价结果为,I市、G市等级为上,B市、J市、A市、E市、F市、D市、K市、C市等级为中,H市等级为下。结论:2020年江西省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产品抽检合格率较高,但现场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建立新型协作机制、修订完善法律法规、提升监督执法能力,重点加强对生产区卫生、生产设备改进、出厂检验、从业人员卫生的管理。11个设区市应根据综合评价分档结果及各项指标合格情况明确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予以重点监管。
黄素芹,喻小勇,田侃[3](2021)在《中医药法背景下江苏中医诊所执法监督现状及对策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中医药法背景下江苏省中医诊所的发展现状与执法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江苏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机构中的中医诊所执法监督人员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并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江苏省大多数执法监督机构未配备专职中医监督人员;执法监督队伍主要以中青年为主体,但是新生力量不足,且高学历人才和具有中医理论知识背景的人才稀少;执法监督队伍经验丰富,但对于现行中医药法律法规的认识能力尚显不足。结论优化执法队伍建设,成立中医执法监督专职部门;确定中医诊所执法监督核查主体,提供前期备案指导服务;明确中医诊所适用范围及超出备案范围执业的处罚办法;建立和加强中医诊所执法监督人员法制培训长效机制。
石华斌,王金敖,吴涛,陈宇,张昌明[4](2020)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后强化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文中提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充分展示中国治理体系制度优势的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明显短板和不足。尽管应对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相关法律规制基本齐备,但实际上,从野生动物的管控,到新冠肺炎的发现、报告、应对和处置,很少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有条不紊的举措。公共卫生领域的法律规制刚性约束不强,执法力量薄弱,导致法律无法有效规范各方行为。因此,着力提高法律规制的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尤其是约束性,加强健康相关领域的执法监督与行政督察,逐步补齐公共卫生体系中卫生健康执法监督的短板,是依法推进疫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必由之路。本文就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发展及不平衡问题、强化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当前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等方面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对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强化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出发展建议。
承叶奇[5](2020)在《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认为
夏益,高健,沈宇超[6](2020)在《江苏省卫生监督机构基本建设情况统计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研究江苏省卫生监督机构基本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计报表的方式获取江苏省卫生监督机构基本建设情况数据,运用Excel 2016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近年来,江苏省卫生监督机构基本建设情况已取得长足发展,但仍存在机构名称、性质不一致状况,基层监督力量偏弱,房屋建设、设备及交通工具配置不足等问题。结论需国家层面明确卫生监督机构地位和人员身份,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体系,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好基础保障,提高全省卫生监督执法效率,为打造"江苏卫监"品牌提供基础保障。
李倩[7](2020)在《国际视野下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其分级诊疗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在分析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对近几年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其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深入了解江苏省分级诊疗政策、双向转诊、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情况,寻找江苏省深化医疗改革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将国外各国经验与江苏省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完善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其分级诊疗制度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也为全国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和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运用罗伯茨模型从控制项目、中间绩效措施以及绩效实施目标三方面共11维结构对各国医疗服务体系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泰尔系数和卫生资源密度指数(HRDI)对江苏省医疗卫生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进行公平性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Malmquist指数对江苏省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率进行纵向、横向分析。研究结果:1.系统梳理了美国、英国、日本、古巴、泰国五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历史沿革以及现状,得出以下启示:分级诊疗制度的必要性;明确政府及市场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定位;重视全科医生的培养;实行家庭医生制度,限制患者就医选择;重视医疗服务质量,亟须信息公开。2.江苏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1)配置现状:江苏省各项资源总量呈上升趋势,其中床位数量平稳上升,共增加99229张,增长率为25.3%;医疗机构数量上涨1233个,增长3.85%;卫生工作者共增加149696名,增长率为25.4%;政府财政补助收入增加171亿元,增长率为83.5%;医疗机构总支出费用5年内增长1074亿元,增长率达到56.2%;2018年医护比例为1:1.114;基层医疗机构占医疗机构总数的比例超过90%,医院拥有的床位数量及增速远超基层医疗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均在增加,但诊疗人次比例失衡加重;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率都低于1.5%。(2)配置公平性:江苏省基础医疗资源的配置整体上是公平的,按地域配置的公平性机构数>床位数>卫生工作者,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床位>卫生工作者>医疗机构,整体上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高于按地域配置的公平性,公平程度苏中>苏南>苏北。苏南、苏中、苏北的基础医疗资源密度指数均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其中苏北地区的医疗机构密度指数最高,苏南地区床位数和卫生工作者密度指数最高。卫生财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不高,按地域分配相对不公平,按人口配置比较公平,苏北地区财政补助收入的公平性最差,苏南地区的总支出费用公平性最差。南京市的HRDI和增长速度都远高于省内平均水平和其他城市,苏北地区各市的HRDI值最低。(3)配置效率:江苏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较高,2018年综合效率达到0.947,DEA有效的城市共有9个,分别是南京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泰州市、徐州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DEA结果弱有效的城市有镇江市、扬州市,DEA结果无效的城市有无锡市和连云港市。2014-2018年江苏省tfpch均小于1,技术变化和纯技术效率变化在降低,除南京市和扬州市其余11座城市的的全要素生产率有下降的情况,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有下降的趋势。研究结论:1.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状:(1)政策措施稳步推进,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尚未形成;(2)卫生资源总量稳定增长,结构合理性欠缺;(3)卫生资源配置总体公平,地域间差异较大;(4)卫生资源效率整体较高,部分城市需要调整;(5)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技术效率亟待提高。2.结合国外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府与市场相结合;(2)明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构建三级医疗服务体系;(3)完善全科医生培养和激励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4)促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发挥医疗保险政策杠杆作用:(5)建立居民健康信息库,推进“互联网+医疗”;(6)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夯实分级诊疗根基;(7)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边迎光[8](2020)在《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因素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识别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因素,探讨卫生监督执法风险评估方法,利用风险矩阵法和Borda序值法对各风险因素做出综合评估,从而确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的高危风险因素,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实现卫生监督执法风险的可防范、可控制,降低或避免卫生监督执法风险事件的发生。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识别和汇总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因素,创建卫生监督执法风险评估初选指标体系;运用Delphi法获取专家对各风险指标的重要性以及风险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的建议,通过指标调整,获得趋于一致的专家意见;运用风险矩阵法从风险因素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两个方面综合评估确定各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在风险矩阵评估结果的基础上运用Borda序值法确定各风险因素的风险水平序列。调查问卷回收后采用Epidata3.1双轨录入后导出EXCEL表格,利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采用χ2检验、Kendall协调系数(W)评判显着性差异,以P<0.05判定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运用文献查阅法共识别出76个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因素,通过筛查调整,形成了包含64个风险因素的卫生监督执法风险评估初选指标体系;2、运用Delphi法及卫生统计学分析,确定了卫生监督执法风险清单,共包含55个风险因素。3、运用风险矩阵法确定了55项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其中,极严重风险5项,高危险度风险20项,中等危险度风险24项,低危险度风险风险6项。4、运用Borda序值法确定了55项风险因素风险水平排序,其中,前5位风险因素依次为:编制数量不合理,人员数量不足列第1位;机构建设缺乏顶层设计,重视程度不够列第2位;卫生法律法规严重滞后与卫生监督网络不健全,基层乡镇监督力量薄弱并列第3位;没有明确的法律直接规定卫生监督机构地位列第5位。结论:1、卫生监督机构缺乏顶层设计以及编制数量不合理问题表现突出,应注重卫生监督顶层设计问题,尽快解决卫生监督机构性质和法律地位不明确以及编制数量不合理等问题;2、风险等级处于高危险度及以上的风险因素所占比例已接近50%,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监督员均应树立风险意识,在日常执法工作中严格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做好风险预防和应对措施;3、卫生监督员以权谋私、有法不依、执法经验欠缺等风险因素均属于低风险等级且风险水平排序靠后,表明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法制观念增强,在执法过程中能够严格依法办事,执法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4、运用风险矩阵法和Borda序值法评估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建立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模型,具有较大的创新性,能够为实现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动态评估、早期预警提供科学方法和技术支持。5、本研究在国内对卫生监督执法风险评估研究开拓了新思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建议:结合当前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风险评估结果,提出如下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1、充实执法队伍,提高人员素质;2、明确机构定位,完善顶层设计;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卫生法律体系;4、加强协管队伍建设,健全卫生监督体系;5、加强社会宣传,增强社会认知度;6、创新监管模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7、大力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张慧颖[9](2020)在《徐州市公共卫生监督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公共卫生监督是我国管理卫生事务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能的公共卫生监督执法是我国卫生事业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和健康安全。公共卫生监督的对象成倍增长,公共卫生监督机构的责任和权利不断增大,无论是国家的发展还是时代的需要,都要求公共卫生监督工作达到更高质量。如何做好公共卫生监督行政执法工作,已经成为保障卫生事业发展最迫切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收集法、调查研究法和数据分析法,借鉴国内外研究资料,通过研究徐州市公共卫生监督的现状,了解目前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发展存在的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进一步优化公共卫生监督提供参考依据,推动我国公共卫生监督工作逐步走向正轨。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章是导言。对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分析。第二章是公共卫生监督相关概念和研究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公共卫生监督涵义和分类,运用到的理论知识。第三章是徐州市公共卫生监督基本情况,剖析公共卫生监督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分析徐州市公共卫生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章是徐州市公共卫生监督优化的对策。针对徐州市公共卫生监督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六点建议:一是完善公共卫生监督的法律法规,二是深化公共卫生监督执法体制改革,三是完善公共卫生监督设施设备的配置,四是加强公共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五是构建全社会协同共治公共卫生监督的新模式,六是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随着公共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共卫生环境日益复杂,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要求普遍提高,公共卫生监督近年来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需要以更高标准面对全新的挑战。本次研究是徐州市首次对于公共卫生监督现状的分析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此前并没有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对解决该市公共卫生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意义,可以更加科学高效的指导该市公共卫生监督工作,提高公共卫生监督的效率。同时借此论文,为其他相似地区的公共卫生监督优化提供参考,为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张宁芮[10](2020)在《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进程在近年来提速迅猛,以致出现不断流失的乡镇人口以及不断严重的老龄化等问题,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受到冲击,县域医疗资源配置与人口空间结构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乡镇医疗设施布局不平衡,可达性差,服务覆盖率低。另一方面,部分乡镇卫生院存在病人就诊率下降、相关科室功能闲置、医院内部流线混乱等问题。目前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需要探索符合患者实际医疗需求和设施均衡配置的规划及建筑策划方法。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包含两部分:首先是规划布局与建筑现状分析,规划布局主要以我国常州市明光市为研究案例,以日本石川县南加贺二次医疗圈和金泽市为比较案例,运用Arc GIS可视化平台对比分析2国4个地区医疗设施分布特征及可达性,总结存在的问题。其次是进一步对乡镇卫生院规划布点进行评价,以我国常州市99所乡镇卫生院为分析对象,运用Arc GIS的最近设施点分析,测定不同级别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半径,与《常州市医疗卫生计生设施布局规划(2016-2020)》中基层医疗设施的未来规划目标相比较,判断其合理性。建筑现状分析结合对我国乡镇卫生院的实地调研分析,对乡镇卫生院的建设规模、科室功能设置、选址规划进行合理剖析。以常州市下辖溧阳市戴埠中心卫生院、南渡中心卫生院及新北区罗溪卫生院、奔牛人民医院为调研对象:1.对医护工作者进行访谈,了解卫生院发展脉络、设计初衷、使用现状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2.通过收集现有资料、提炼建筑内部功能信息、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实地调研4所卫生院内部相关区域,获取各部分科室功能的设置、位置关系、改扩建及功能置换情况等。3.对比分析医院现状平面与原始设计图纸之间的差异,研究分析针对医院功能设置与患者间的需求错位、实际空间使用不均衡、内部流线混乱等具体问题。同时以日本人口收缩地区二次医疗圈的4所地域医疗支援医院为比较案例,通过对比二者建设规模、功能设置、面积指标等,分析优缺点。其次是对建筑策划的研究,本文研究范围为乡镇卫生院这类医疗设施,并非针对某一特定建筑。因而在第四章中依据建筑策划的研究方法及步骤,同时结合第二章与第三章的研究成果从策划目标的确定、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还有策划战略中选址、规模、功能的策划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乡镇卫生院的建筑策划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结论有:通过对比我国与日本医疗设施布局均衡性及可达性之间的差距,结合常州市2016-2020年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布局,提出三种模式乡镇卫生院服务半径指标的测定,进而优化设施服务覆盖范围指标及建设标准的可行性。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我国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和日本二次医疗圈地域医疗支援医院的基础上解明了卫生院患者行为特征、就医需求以及内部功能的使用现状与设计人员预想之间的差距,运用记述统计、聚类比较等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了乡镇卫生院各科室房间功能设置、面积占比及位置关系等设计要点。综合以上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从规模策划、功能策划、选址策划3个角度为乡镇卫生院这一建筑类型的策划方法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二、江苏省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人员现状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省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人员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江西省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现状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发展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2.1 江西省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卫生现状 |
2.2.2 现场卫生学综合评价 |
2.2.3 对策建议 |
2.3 研究方法 |
2.3.1 理论研究方法 |
2.3.2 调查方法 |
2.4 统计方法 |
2.4.1 一般统计方法 |
2.4.2 综合评价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2.5.1 调查问卷设计 |
2.5.2 调查实施 |
2.5.3 资料录入 |
第3章 江西省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卫生现状 |
3.1 行业基本情况 |
3.2 厂区环境与布局现状 |
3.2.1 选址和厂区内、外环境现状 |
3.2.2 厂区布局情况 |
3.3 生产区卫生现状 |
3.3.1 生产区装修布局情况 |
3.3.2 生产区卫生设备配置情况 |
3.4 设备情况 |
3.5 物资管理情况 |
3.5.1 原辅料索证情况 |
3.5.2 产品储运情况 |
3.6 生产过程卫生现状 |
3.7 卫生质量管理现状 |
3.8 从业人员卫生要求相关情况 |
3.9 江西省集中消毒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现状 |
第4章 江西省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现场卫生学调查综合评价 |
4.1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 |
4.1.1 第一层指标的权重 |
4.1.2 厂区环境与布局的权重 |
4.1.3 生产区卫生的权重 |
4.1.4 设备要求的权重 |
4.1.5 物资管理权重 |
4.1.6 生产过程卫生要求的权重 |
4.1.7 卫生质量管理体系的权重 |
4.1.8 人员卫生要求的权重 |
4.2 加权秩和比综合评价 |
4.2.1 指标值编秩及加权秩和比 |
4.2.2 江西省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现场卫生学调查结果WRSR分布 |
4.2.3 江西省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现场卫生学调查结果综合排序 |
第5章 讨论 |
5.1 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卫生现状 |
5.1.1 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2 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3 建议和对策 |
5.2 江西省集中消毒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 |
5.3 江西省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现场卫生学调查综合评价 |
5.3.1 综合评价方法 |
5.3.2 综合评价结果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综述 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现状研究 |
参考文献 |
(3)中医药法背景下江苏中医诊所执法监督现状及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方法 |
三、统计分析 |
结果 |
一、江苏省中医诊所执法监督机构现状 |
二、江苏省中医诊所执法监督人员情况 |
讨论 |
一、江苏省中医诊所执法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
二、江苏省中医诊所执法监督的对策建议 |
(4)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后强化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
2 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发展及不平衡问题 |
2.1 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发展历程 |
2.2 体系发展不平衡问题逐步显现 |
3 强化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
3.1 筑牢公共卫生体系的法律屏障 |
3.2 维护人民健康的安全保障 |
3.3 抗击新冠疫情的“蓝色盾牌” |
4 当前卫生监督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
4.1 卫生监督机构地位尴尬,政府重视有待提升 |
4.2 卫生监督队伍建设薄弱,人才培养不足 |
4.2.1 卫生监督员基数少分布不平衡。 |
4.2.2 卫生监督员身份不统一,职业认同度低。 |
4.2.3 卫生监督人才培养乏力。 |
4.3 卫生监督经费保障不足,基层人才流失严重 |
4.4 协管服务辅助作用有限,技术支撑力量不足 |
4.5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卫生监督人员追责风险高 |
5 发展建议 |
5.1 明确卫生监督机构定位,建立统一高效的卫生健康执法队伍 |
5.2 加大卫生监督投入,提升卫生健康执法能力 |
5.3 注重卫生监督人才培养,创新卫生健康执法监督手段 |
5.4 强化顶层设计,推进卫生监督体系现代化 |
6 结语 |
(6)江苏省卫生监督机构基本建设情况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机构设置 |
2.2 人员配置情况 |
2.3 办公用房屋面积 |
2.4 设备及交通工具配置 |
3 讨论 |
3.1 全省卫生监督机构名称和性质不统一 |
3.2 基层监督力量偏弱,职工年龄结构不合理 |
3.3 办公用房屋建设仍存在缺口 |
3.4 部分执法设备使用率不高,交通工具配置不足 |
4 政策建议 |
4.1 明确卫生监督机构地位和人员身份 |
4.2 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体系 |
4.3 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 |
4.4 做好卫生监督基础保障 |
(7)国际视野下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其分级诊疗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1.2.2 分级诊疗 |
1.2.3 家庭医生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
1.2.4 医疗机构 |
1.2.5 医联体 |
1.2.6 卫生资源配置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简要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资料来源 |
1.6 创新性与不足 |
1.6.1 创新性 |
1.6.2 不足 |
第2章 国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研究 |
2.1 发达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研究 |
2.1.1 美国 |
2.1.2 英国 |
2.1.3 日本 |
2.2 发展中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研究 |
2.2.1 古巴 |
2.2.2 泰国 |
2.3 五个国家的特点及经验启示 |
2.3.1 特点 |
2.3.2 经验启示 |
第3章 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研究 |
3.1 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状 |
3.2 江苏省分级诊疗制度研究 |
3.2.1 分级诊疗制度探索历程 |
3.2.2 分级诊疗政策措施分析 |
3.3 江苏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
3.3.1 医疗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
3.3.2 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
3.3.3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
3.4 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障碍 |
3.4.1 医疗服务参与者角度 |
3.4.2 现有政策措施角度 |
3.4.3 医疗资源配置方面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政策措施稳步推进,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
4.1.2 卫生资源总量稳定增长,结构合理性欠缺 |
4.1.3 卫生资源配置总体公平,地域间差异较大 |
4.1.4 卫生资源效率整体较高,部分城市需要调整 |
4.1.5 全要素生产率下降,技术效率亟待提高 |
4.2 建议 |
4.2.1 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政府与市场相结合 |
4.2.2 明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构建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
4.2.3 完善全科医生培养和激励机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
4.2.4 促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发挥医疗保险政策杠杆作用 |
4.2.5 建立居民健康信息库,推进“互联网+医疗” |
4.2.6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夯实分级诊疗根基 |
4.2.7 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 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因素研究现状 |
2 卫生监督执法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3 卫生监督执法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四 研究内容 |
1 构建卫生监督执法风险清单 |
2 评估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因素 |
3 分析风险因素产生原因 |
4 提出风险控制措施与建议 |
五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1 文献查阅法 |
2 Delphi法 |
3 风险矩阵法 |
4 Borda序值法 |
三 统计学方法 |
四 质量控制 |
1 文献回顾 |
2 预调查 |
3 研究人员培训 |
4 专家培训 |
5 数据录入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一 卫生监督执法风险评估初选指标体系 |
二 Delphi法开展调查情况汇总 |
1 专家基本情况 |
2 专家积极系数 |
3 专家权威程度 |
4 协调系数 |
5 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 |
三 卫生监督执法风险清单 |
四 风险矩阵评估结果 |
五 Borda序值评估结果 |
第四章 讨论与建议 |
一 风险因素原因分析 |
1 编制数量不合理,人员数量不足 |
2 机构建设缺乏顶层设计,重视程度不够 |
3 卫生法律法规严重滞后 |
4 卫生监督网络不健全,基层乡镇监督力量薄弱 |
5 卫生监督机构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
6 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法制观念增强 |
二 风险防范对策及建议 |
1 充实执法队伍,提高人员素质 |
2 明确机构定位,完善顶层设计 |
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卫生法律体系 |
4 加强协管队伍建设,健全卫生监管体系 |
5 加强社会宣传,增强社会认知度 |
6 创新监管模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 |
7 大力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
第五章 研究小结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的创新点 |
三 研究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
1 指标的选取 |
2 专家的选取 |
四 研究的局限性 |
五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因素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因素专家调查问卷 |
二 文献检索清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9)徐州市公共卫生监督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公共卫生监督相关概念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公共卫生监督涵义 |
2.1.2 公共卫生监督分类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结构功能理论 |
第三章 徐州市公共卫生监督基本情况 |
3.1 徐州市公共卫生监督现状 |
3.1.1 机构基本情况 |
3.1.2 人力资源现状 |
3.1.3 房屋与设备情况 |
3.1.4 经费情况 |
3.1.5 执法情况 |
3.2 徐州市公共卫生监督存在的问题 |
3.2.1 公共卫生监督法律依据不足 |
3.2.2 公共卫生监督体制建设不完善 |
3.2.3 公共卫生监督设施设备匮乏 |
3.2.4 公共卫生监督执法力量不足 |
3.2.5 公共卫生监督管理相对人配合度低 |
3.2.6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存在短板 |
第四章 徐州市公共卫生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 |
4.1 公共卫生监督法制建设滞后 |
4.1.1 公共卫生监督立法滞后 |
4.1.2 公共卫生监督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矛盾 |
4.2 公共卫生监督机构组织架构不清晰 |
4.2.1 公共卫生监督机构没有执法自主权 |
4.2.2 多部门职能存在交叉 |
4.2.3 缺乏机构间沟通协调机制 |
4.3 公共卫生监督资源配置不合理 |
4.3.1 基层人员编制少 |
4.3.2 财政经费紧张 |
4.4 公共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专业度不够 |
4.4.1 系统性业务培训不足 |
4.4.2 专业人才缺失 |
4.5 管理相对人对公共卫生监督缺乏有效认识 |
4.5.1 法律意识淡薄 |
4.5.2 信息宣传不到位 |
4.6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观念落后 |
4.6.1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资金投入不足 |
4.6.2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善 |
第五章 徐州市公共卫生监督优化的对策 |
5.1 完善公共卫生监督的法律法规 |
5.1.1 总结基层经验参与国家立法 |
5.1.2 修订地方性规章制度 |
5.2 深化公共卫生监督执法体制 |
5.2.1 完善公共卫生监督机制 |
5.2.2 明确公共卫生监督的执法主体 |
5.3 完善公共卫生监督设施设备的配置 |
5.3.1 调整编制优化队伍 |
5.3.2 保障财政经费 |
5.3.3 加强硬件设备建设 |
5.3.4 加强信息化建设 |
5.4 加强公共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 |
5.4.1 引进专业人员 |
5.4.2 加强人员素质建设 |
5.4.3 加强对外交流 |
5.4.4 组建专家库 |
5.5 构建全社会协同共治公共卫生监督的新模式 |
5.5.1 创新服务型卫生监督模式 |
5.5.2 强化管理相对人业务培训 |
5.5.3 多方联动提高卫生法规宣传力度 |
5.6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
5.6.1 制定应急预案 |
5.6.2 加强检查督导 |
5.6.3 增加模拟演练 |
5.6.4 保障应急物资储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收缩城市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医疗建筑策划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3 乡镇医疗设施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调查对象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规划布局分析 |
2.1 本章研究目的 |
2.2 人口收缩地区医疗设施现状分析 |
2.2.1 国内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以江苏省常州市、安徽省明光市为例 |
2.2.2 日本人口收缩地区医疗设施现状分析——以石川县金泽市、南加贺二次医疗圈为例 |
2.2.3 比较研究 |
2.3 乡镇卫生院现状布局评价——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
2.3.1 运用算法及其原则 |
2.3.2 运用于常州市乡镇医疗设施规划选址分析 |
2.3.3 分析结果 |
2.3.4 人口收缩与乡镇卫生院布局之间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现状分析 |
3.1 本章研究目的 |
3.2 国内人口收缩地区乡镇卫生院建筑现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
3.2.1 概况 |
3.2.2 相关指标及政策 |
3.2.3 功能设置 |
3.2.4 原始功能与需求功能间的差异 |
3.2.5 建筑平面及面积指标分析 |
3.2.6 乡镇卫生院功能与面积指标小结 |
3.3 日本人口收缩地区医院建筑现状——以二次医疗圈地域医疗支援医院为例 |
3.3.1 概况 |
3.3.2 功能设置 |
3.3.3 建筑平面及面积指标分析 |
3.3.4 日本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在人口收缩区域所承担的作用分析 |
3.4 比较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镇卫生院建筑的策划方法 |
4.1 本章研究目的 |
4.2 策划目标的确定 |
4.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4 策划战略的确定 |
4.4.1 考虑影响因素优先级 |
4.4.2 选址策划 |
4.4.3 规模策划 |
4.4.4 功能策划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今后研究课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目录 |
附录A 问卷 |
附录B 常州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明细表 |
附录C 国内4所乡镇卫生院基本资料 |
附录D 日本4所地域医疗支援医院基本资料 |
附录E 患者问卷调查 |
附录F 文献研究动向 |
四、江苏省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人员现状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省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D]. 陆鹏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江西省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现状及综合评价[D]. 田喆希. 南昌大学, 2021(01)
- [3]中医药法背景下江苏中医诊所执法监督现状及对策探讨[J]. 黄素芹,喻小勇,田侃.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21(02)
- [4]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后强化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J]. 石华斌,王金敖,吴涛,陈宇,张昌明.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20(06)
- [5]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承叶奇. 东南大学, 2020
- [6]江苏省卫生监督机构基本建设情况统计分析[J]. 夏益,高健,沈宇超.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20(04)
- [7]国际视野下江苏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及其分级诊疗制度研究[D]. 李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卫生监督执法风险因素研究[D]. 边迎光.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7)
- [9]徐州市公共卫生监督优化研究[D]. 张慧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10]收缩城市视角下乡镇卫生院设施规划与建筑策划方法研究[D]. 张宁芮. 东南大学, 2020(01)
标签:乡镇卫生院论文; 公共卫生论文; 卫生监督论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论文; 医疗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