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奥维系统拿到联通WAP三期合同(论文文献综述)
樊杨[1](2020)在《竞速与同时 ——中国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近代的时间为研究对象,但不同于以往的技术史、制度史路线,本文并不过多着墨于具体的计时方式,而是意图探讨中国近代各群体“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过去虽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说法,但并未普遍反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直到近代,这种状况产生了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的一个表现就是现代时、分、秒制钟点时间的确立。以往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多从技术史、制度史的角度进行解释,认为更精确的钟表的诞生、工厂制下的工作时刻表、全国统一的铁路网络都促进了人们对更精确时间的追求。但由此产生两个问题,即人们为什么会接受钟点时间,以及接受钟点时间意味着什么?就前者而言,相关研究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认为人总是跟随制度、技术亦步亦趋地改变;就后者而言,我们对这一变化的考察不应当仅仅停留在生活习惯方面。以上两个问题都同中国近代各群体“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有关,这种“现代时间意识”具体表现为时间竞速意识与时间同时意识。顾名思义,时间竞速意识是指一种“争分夺秒”的想法,人们希望比别人更快、更早。时间竞速意识的本质是富兰克林所说的“时间就是金钱”,正因为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会损失或增加财富,所以人们才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进而产生对精确计时的需求并接受钟点时间。“时间就是金钱”意味着资本化时间的形成,时间与货币产生同构,时间的可计算性实际是对货币可计算性的复制,人们接受钟点时间的过程即是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过程。钟点时间的接受,使得人们在某一具体时刻同时地展开行动成为可能,进而产生时间同时意识。时间同时意识使得时间成为行动的连接点,超越于地缘、血缘、帮派之上,为跨地域、宗族、帮派的共同体形成创造条件。本文的研究从近代商人、报人入手,在近代市场形成的背景下,商人与报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意识到时间与金钱的可转换关系,进而形成时间竞速意识。工人则早在雇佣制出现的时候,就通过工资意识到时间与金钱可以互换。在近代工厂制中,对“时间就是金钱”的深刻认识,使得他们进一步接受钟点时间,更在罢工中展开“同时同地”的行动,工人的时间同时意识自此逐渐形成。研究“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有助于我们重新考察中国近代钟点时间的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在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贸易的背景下,重新思考近代的变迁。
卢珺[2](2006)在《瑞澜公司营销风险类型及规避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险存在于人类生活的任何领域,而营销作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所面临的营销风险也越来越大。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瑞澜公司营销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规避策略,希望以此对企业营销风险管理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和研究。瑞澜公司营销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价格风险主要表现为高价格风险和价格变动风险,渠道风险主要表现为货款回收风险和分销商风险,产品风险主要表现为产品市场定位风险和新产品研发风险,促销风险主要表现为人员推销风险。针对瑞澜公司营销风险的类型和瑞澜公司实际情况,本文的作者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营销风险规避策略。其核心内容是:一方面营销要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要规避风险,把握机遇。这二者必须兼顾,才能最终实现盈利的目标。瑞澜公司必须以目标客户的需求为主导,在充分考虑市场环境的基础上,对价格、产品进行重新定位。企业在营销活动过程中常常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利润,扩大营销规模,从竞争对手手中夺取市场份额,而对于营销过程中的风险却往往重视不够。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企业营销应当尽快树立风险意识,增强企业对营销风险的预警、抵抗和规避能力。
田明[3](2005)在《电视娱乐产业战略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娱乐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在对娱乐经济、娱乐产业各个相关环节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之后,本文认为当前中国传媒经济发展最大的矛盾点在于产业政策不清晰,市场缺乏活力。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将电视娱乐产业从大一统的广电宣传系统中剥离出来,确立其营利性主体的地位,进而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全文从结构上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界定了论题电视娱乐产业的范畴,并对中国发展电视娱乐业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娱乐业的历史非常悠久,大部分娱乐活动在电视诞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比如:体育竞技、歌舞表演、博彩活动等,还有一些娱乐活动则是在电视这种媒介手段诞生以后,才衍生出来的,比如:MTV、电视剧、电视娱乐节目等等。但是,电视这种媒介诞生以后,所有原本不依赖电视而存在的娱乐活动几乎无一例外地与电视搭上了界,而且通过电视获得了更强的生命力,更广泛的参与者和更可观的收益。论文第二章从人类娱乐需求的急速增长、数字电视技术的革新、电视娱乐产业作为能够带来巨额利润的朝阳产业、娱乐文化日益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征四个方面论证了我国发展电视娱乐产业的必要性。第二部分首先描述了我国电视娱乐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探讨制约我国电视娱乐产业发展的节点,并寻找突破娱乐产业发展瓶颈的对策。本文认为,整体制作实力的孱弱,文化创新能力的缺陷,节目美誉度的低下,遏制了中国电视娱乐产业良好的发展势头。接着,从政府的角度论述了如何打破电视娱乐产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并建立保护民族文化的本土化扶持政策。中国电视娱乐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与新闻、意识形态宣传混合在统一的广电系统中,被过分地渲染了宣教功能,偏离了娱乐产业本身的定位。定位偏差导致的管理制度、运营机制方面的问题是根本性的,外化为市场准入过于严格,结果遏制了整个产业的增长势头。最终指向市场的缺乏活力,娱乐产品的匮乏,制作水平低劣,节目交易市场发育不成熟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当务之急是调整电视娱乐产业政策,确立营利主体地位。由于我们以前赋予电视传媒产品过多的宣教功能,大大地削弱了其与生俱来的娱乐功能,而使其本身的商品性随之而被极大削弱,这是中国电视娱乐产业未来发展必须冲破的藩篱。这种突破要涉及到政策环境,演出公司的特批,电视剧节目的立项由国家控制等方面。第三部分则是在具体的运作策略上提供了建议。首先是内容,节目内容建设是电视娱乐产业的重中之重,本文第四章着重从娱乐节目的品格(雅与俗)和内涵(东方与西方)两个角度展开论述。媒介技术日新月异,卫星电视、互联网对新闻传播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娱乐资源共享的同时,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成为必然趋势。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在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本土文化如何自处也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其次是制作,娱乐电视产业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尤以节目的生产、供应、传播、广告营销等为核心业务,每项核心业务都涉及多个经济实体。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十分强调分工与协作的社会化大生产的今天,将娱乐节目制作从电视台的传统业务中划分出来,建立强大的专业制作机构是做大电视娱乐产业、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效益最大化的必由之路。当然,还有与之相关的电视制播分离以及投资融资体系的建立。再次是市场,我们在分析娱乐产业时注意到,围绕着电视节目,从内容创作到受众消费,这一过程所涉及的各个环节构成了一条以内容供应、传播渠道、电视受众为基本环节的电视产业链条。在这三个基本环节的基础上电视产业可以向外延伸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明星经纪、节目供应商、收视调查以及广告经营代理等等。当然建立完善的节目销售市场体系,还必须有强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作支撑。最后是平台,由于我国电视节目市场远未成熟,电视节目的社会制作多年来处于潜流暗行的状态,制作主体未能获得身份上的确认,由此在电视节目的交易过程中,制作机构与电视节目的播出平台——各级电视台的关系未能得到理顺,双方的权利与责任、风险分担并不明晰,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产业化改革裹足不前。第七章从我国电视节目制作市场的政策流变入手,探讨电视节目的社会化制作中,电视节目制作方、播出方之间如何理顺权责关系以及如何完善节目发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几大强势文化赖以扩张辐射面和攫取高额利润的主要方式即销售他们的电视娱乐产品。面对席卷而来的全球化浪潮,电视娱乐产业如何在中华民族延续自己五千年文化生命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如何在新一轮国家综合实力竞争中提高我国的软实力,这就是本篇论文探讨和力求解决的问题。
鲁强[4](2005)在《四川移信息资源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移动通信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我国移动通信服务已成为发展前景广阔,竞争激烈的新兴行业。然而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移动通信行业发展逐步趋缓,并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其中有效地进行信息资源管理是该行业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四川移动信息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该公司业务发展的前景,有必要对该公司的信息资源管理战略进行研究。 本文应用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对四川移动信息资源管理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研究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信息资源战略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比分析了德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国内外主要电信运营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情况;具体分析了四川移动目前信息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面临的巨大挑战;对四川省、中国移动和四川移动的战略规划进行了研究;最后分析了四川移动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使用了CBIS模型分析四川移动信息资源管理结构,具体运用了战略管理中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和外部环境要素分析方法对四川移动的外部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运用了SWOT分析方法指出了四川移动的战略环境状况,并对四川移动产品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使用诺兰模型对四川移动的信息资源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借鉴信息资源管理中的SPIR方法,提出了四川移动的信息资源战略构想。 对于信息资源战略的研究还是企业管理方面的一个新课题。根据查询现有公开资料,中国各电信运营企业还没有将信息资源上升到战略的高度进行规划。本文率先尝试以四川移动为例对电信行业的信息资源战略进行分析规划,有关研究工作可供其他电信企业参考。
安红军[5](2005)在《我国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文中指出风险投资是一种由投资者向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辅之以管理参与的投资行为,是一项系统化、完整化的投资过程,需要专业化的机构、人员和具备相当规模资金的支持。风险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而更多的是股权运作、资本运作的经验,了解其他同类企业的管理和行业特征。投资银行具有强大的行业和企业的研究能力,通过对国内外各大行业以及尖端企业的分析,可以为风险企业提供诸如行业信息、企业管理、财务咨询、资本运作等全方位的服务,可以采取金融手段实现完整的技术、人才、股权等要素的合理整合,有效地开展风险投资业务。本论文对风险投资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根据我国投资银行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关于投资银行发展风险投资业务的理论分析和具体思路。 论文通过对合伙制组织模式的特点和目前我国投资银行采用合伙制风险投资模式的现实障碍的分析认为,在风险投资基金的试点和初期发展阶段,应该以公司制为主、合伙制为辅设立和运作。在风险投资基金有了一定的发展,社会经济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风险投资公司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可以逐步向公司制与合伙制并重、甚至主要以合伙制方式设立和运作方向发展。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风险投资追求的是资金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得由于承担了投资风险所带来的高收益。如何评价一个投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基本上各个投资公司都有自己的投资偏好和评价标准。我们从风险投资项目综合评估的特征出发,设置5个一级指标,41个二级指标,构成投资银行风险投资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式,以解决风险投资公司在面临一个新风险项目时选择与否的问题。 论文通过分别建立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和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博弈分析模型并加以分析,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实际工作中降低和控制代理风险,建立实践中较为可行的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控制制度。论文还讨论风险投资公司与风险企业之间具体的风险投资契约体系设计,通过建立一个风险投资企业控制权转移模型提出投资银行风险企业治理的建议,并具体探讨投资银行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内容、基本方式和风险投资后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二、奥维系统拿到联通WAP三期合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奥维系统拿到联通WAP三期合同(论文提纲范文)
(1)竞速与同时 ——中国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时间的总体研究 |
第二节 标准时间与钟点时间 |
第三节 时间就是金钱 |
第四节 时间就是生命 |
第五节 时间、技术与主体性 |
第二章 商人的时间 |
第一节 明清商书中所反映的时间意识 |
第二节 洋商的时间意识 |
第三节 华洋交往前中国商人的时间意识 |
第四节 中国商人时间意识的转变 |
第五节 中国商人时间竞速意识的形成——华洋之间 |
第三章 报人的时间 |
第一节 报业与商业 |
第二节 《申报》的诞生:发现时间 |
第三节 大报竞争的时代:报人时间竞速意识的展开 |
第四节 外勤记者与抢新闻:报人时间竞速意识的形成 |
第四章 工人的时间 |
第一节 关于工人的理论探讨 |
第二节 1919年前工人状况的考察 |
1.近代工业与手工业工厂 |
2.工资 |
3.童工 |
4.工作时间与休息日 |
第三节 八小时工作制 |
第四节 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 |
第五节 工人的时间意识 |
第六节 时间同时意识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瑞澜公司营销风险类型及规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营销风险管理概述 |
第一节 营销风险的概念 |
一、与营销风险相关的概念 |
二、营销风险的概念 |
第二节 营销风险的分类 |
第三节 营销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
一、营销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
二、营销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
第二章 无线通信行业特点及瑞澜公司简介 |
第一节 行业特点概述 |
一、“高速度”行业 |
二、“高竞争”行业 |
三、“高投入”行业 |
四、买方市场 |
第二节 瑞澜公司简介 |
一、瑞澜公司简介 |
二、瑞澜公司竞争环境分析 |
第三章 瑞澜公司营销风险的类型及表现 |
第一节 瑞澜公司营销风险的定义 |
一、瑞澜公司营销风险的定义 |
二、定义的特殊性及其说明 |
第二节 瑞澜公司营销风险的类型及表现 |
一、瑞澜公司营销风险的构成 |
二、瑞澜公司营销风险的具体表现 |
第四章 瑞澜公司营销风险的成因 |
第一节 瑞澜公司营销风险的外部成因 |
一、市场需求快速变化 |
二、经济形势与政策变化 |
三、科技进步和技术革命 |
第二节 瑞澜公司各类营销风险内部成因 |
一、发展战略未能及时调整 |
二、信用管理不力 |
三、营销人员失误 |
第五章 瑞澜公司营销风险的规避策略 |
第一节 瑞澜公司价格风险的规避策略 |
一、价格风险的规避策略 |
二、价格变动风险的规避策略 |
第二节 瑞澜公司渠道风险的规避策略 |
一、货款回收风险的规避策略 |
二、分销商风险的规避策略 |
第三节 瑞澜公司产品风险的规避策略 |
一、市场定位风险的规避策略 |
二、新产品开发风险的规避策略 |
第四节 瑞澜公司促销风险的规避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详细摘要 |
(3)电视娱乐产业战略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电视娱乐产业及其发展历程 |
第一章 中国发展电视娱乐产业的必要性 |
第一节 娱乐化时代的来临 |
第二节 数字化—电视娱乐产业的市场机会 |
第三节 娱乐成为最具活力的新经济增长点 |
第四节 电视娱乐产业提升国家软实力 |
第二章 我国电视娱乐产业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中国电视娱乐类节目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电视剧市场分析 |
第三节 中国电视娱乐产业整体发展现状 |
第四节 制约中国电视娱乐产业发展的节点 |
第三章 政府—强有力的看得见之手 |
第一节 打破电视娱乐产业发展的禁区 |
第二节 电视娱乐产业政府保护的宏观背景 |
第三节 各国政府对传媒娱乐产业的保护 |
第四章 内容—电视娱乐产业的王牌 |
第一节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寻求出路 |
第二节 娱乐如何脱离低俗化怪圈 |
第五章 制作—独立的公司化运作 |
第一节 强化电视娱乐节目制作机构 |
第二节 制作与播出必须实现分离 |
第三节 建立广泛的投融资体系 |
第六章 市场—完善电视娱乐产业链 |
第一节 经纪与明星生产机制 |
第二节 建立公平高效的节目销售市场 |
第三节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
第七章 平台—规范娱乐节目播出机构 |
第一节 政策—电视节目社会化制作的基本保障 |
第二节 理顺制作机构与播出平台的关系 |
第三节 电视娱乐节目运作个案—超级女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四川移信息资源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中国电信业发展概况 |
1.1.2 四川移动发展情况 |
1.2 研究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
1.3 本论文的体系结构 |
第二章 四川移动现状分析 |
2.1 四川移动简介 |
2.1.1 四川移动概况 |
2.1.2 四川移动资本结构 |
2.1.3 四川移动组织结构 |
2.1.4 四川移动产品和经营范围 |
2.2 四川移动现状与发展趋势 |
2.2.1 四川移动业务开展情况 |
2.2.2 四川移动CBIS模型 |
2.2.3 四川移动CBIS现状 |
2.3 四川移动面临的挑战 |
2.4 信息资源概念 |
第三章 国内外电信企业信息管理现状 |
3.1 德国电信信息管理情况 |
3.1.1 德国电信概况 |
3.1.2 德国电信信息管理体制 |
3.1.3 德国电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
3.1.4 德国电信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思路 |
3.2 中国移动集团信息管理简介 |
3.2.1 中国移动集团概况 |
3.2.2 中国移动集团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
3.2.3 中国移动集团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思路 |
3.3 广东移动信息管理简介 |
3.3.1 广东移动概况 |
3.3.2 广东移动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
3.3.3 广东移动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思路 |
3.3.4 广东移动管理信息系统范围 |
3.3.5 广东移动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思路 |
3.4 中国联通信息管理简介 |
3.4.1 中国联通概况 |
3.4.2 中国联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目标 |
3.4.3 中国联通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
3.4.4 中国联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思路 |
3.4.5 中国联通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原则 |
3.4.6 中国联通管理信息系统定位 |
第四章 四川移动内外部环境分析 |
4.1 四川移动竞争环境分析 |
4.2 四川移动的外部环境要素 |
4.2.1 四川移动外部环境要素分析 |
4.2.2 供应商 |
4.2.3 客户 |
4.2.4 工会 |
4.2.5 金融 |
4.2.6 股东 |
4.2.7 竞争者 |
4.2.8 政府 |
4.2.9 全球社会 |
4.3 四川移动 SWOT分析 |
4.4 四川移动品牌结构分析 |
4.5 四川移动信息资源分析 |
4.5.1 计算机硬件 |
4.5.2 计算机软件 |
4.5.3 信息专家 |
4.5.4 用户 |
4.5.5 信息设备 |
4.5.6 数据库 |
4.5.7 信息 |
4.6 四川移动信息资源诺兰模型分析 |
第五章 四川移动的信息资源战略 |
5.1 四川省发展战略 |
5.1.1 四川省2004年经济情况 |
5.1.2 四川省2005年发展规划 |
5.1.3 四川省“十五”主要预期目标 |
5.1.4 四川省2010年远景目标 |
5.1.5 四川通信行业发展规划 |
5.2 中国移动发展战略 |
5.2.1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
5.2.2 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手段 |
5.2.3 实现战略目标保证方向 |
5.3 四川移动发展战略 |
5.3.1 四川移动的远期战略目标 |
5.3.2 四川移动近期战略目标 |
5.3.3 四川移动战略措施框架 |
5.3.4 四川移动战略措施内涵 |
5.4 四川移动信息资源战略规划构想 |
5.4.1 信息资源战略规划 |
5.4.2 四川移动信息资源战略规划 |
5.4.3 四川移动信息资源战略发展策略 |
5.4.4 四川移动信息资源战略展望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我国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风险投资发展的经济分析 |
第一节 风险投资兴起的经济解释 |
一、技术创新与技术风险规避 |
二、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风险控制 |
三、风险投资业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应对 |
第二节 风险投资业的兴起与发展 |
一、美国风险投资的发展 |
二、英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历史 |
三、德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简要回顾 |
四、日本风险投资发展的简要历程 |
五、台湾风险资本发展 |
第三节 风险投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一、风险资本的组织结构与管理 |
二、风险投资资金来源 |
三、投资阶段和投资的行业结构 |
四、退出机制 |
第三章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制度分析 |
第一节 关于制度的若干理论 |
一、制度的含义及特征 |
二、制度的作用 |
三、制度的起源 |
第二节 中国风险投资的制度起源 |
一、风险投资制度的起源 |
二、风险投资业在我国的发展 |
三、中国风险投资起源的制度分析 |
第三节 中国风险投资的制度变迁 |
一、中国技术市场与风险投资的发展 |
二、科技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风险投资的发展 |
第四节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一、中国风险投资制度变迁的类型 |
二、中国风险投资制度的路径依赖 |
三、中国风险投资的特殊性 |
第四章 我国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 |
第一节 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需要现代投资银行的参与 |
一、我国风险投资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
二、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需要现代投资银行 |
第二节 我国投资银行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必要性 |
一、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创新需求 |
二、我国投资银行自身的经营面临巨大挑战 |
第三节 我国投资银行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可行性 |
一、投资银行推进风险投资具有一定的优势 |
二、投资银行更具有开展风险投资的条件 |
三、中小企业的成长为投资银行发展风险投资业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
四、具有中国特色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必将形成 |
第五章 我国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组织模式 |
第一节 风险投资组织模式发展的经济解释 |
第二节 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 |
一、国外风险投资基金的主要组织形式 |
二、各国风险投资的组织模式比较 |
第三节 我国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组织模式选择 |
一、风险投资的合伙制组织模式 |
二、我国投资银行采用合伙制风险投资模式的现实障碍 |
三、投资银行发展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 |
第六章 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的代理风险控制 |
第一节 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面临的代理问题 |
一、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代理问题 |
二、风险投资中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 |
第二节 风险投资代理问题模型 |
一、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代理问题分析 |
二、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分析 |
第三节 投资银行风险投资中应设立的风险控制制度 |
一、风险投资公司投资者与运作者之间的风险控制制度 |
二、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创业者之间的风险控制制度 |
第七章 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项目评估 |
第一节 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基本过程 |
一、风险投资公司项目投资原则 |
二、项目初选 |
三、项目审慎调查 |
四、项目综合评价 |
第二节 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估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式 |
一、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二、风险投资项目综合评价模式 |
第三节 风险投资项目定价方法 |
一、期末价值贴现法 |
二、贴现现金流法 |
三、期权定价法 |
四、三种方法的比较分析 |
第四节 投资银行风险投资项目评估应注意的问题 |
一、投资银行风险投资项目选择的侧重点 |
二、风险企业的管理者素质 |
三、成长型项目的财务状况 |
四、项目交易价格的合理确定 |
第八章 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交易设计与投资管理 |
第一节 风险投资工具的选择 |
一、普通股 |
二、普通债券 |
三、优先股 |
四、可转换债券 |
五、可认购股票债券 |
第二节 风险投资契约设计 |
一、风险投资契约的基本内容 |
二、风险投资契约体系设计 |
第三节 风险企业的治理结构安排 |
一、风险投资企业权利的非对称性 |
二、风险投资企业的控制权转移模型 |
三、投资银行风险企业治理机制建议 |
第四节 投资后管理 |
一、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内容 |
二、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基本方式 |
三、参与风险投资后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
第九章 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退出 |
第一节 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概述 |
一、退出机制在风险投资中的意义 |
二、风险投资的退出战略选择 |
第二节 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途径 |
一、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 |
二、风险企业并购 |
三、风险企业回购 |
四、风险企业清算 |
第三节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环境分析 |
一、经济体制环境 |
二、产权制度环境 |
三、资本市场环境 |
四、政策法规环境 |
五、中介服务环境 |
第四节 风险投资的退出决策 |
一、退出方式和时机的决策 |
二、风险投资退出程度的决策 |
三、退出控制权的决策 |
第五节 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退出战略设计 |
一、投资前协议阶段的退出战略设计 |
二、投资后跟踪管理阶段的战略设计 |
三、退出实施阶段的战略设计 |
四、明确自身定位,灵活运用多种退出方式 |
第十章 结束语 |
一、投资银行成立风险投资公司的组织模式 |
二、投资银行风险投资中的代理风险控制 |
三、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项目评估 |
四、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交易设计与投资管理 |
五、投资银行风险投资的退出 |
附录 国内风险投资公司调查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四、奥维系统拿到联通WAP三期合同(论文参考文献)
- [1]竞速与同时 ——中国现代时间意识的形成[D]. 樊杨.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5)
- [2]瑞澜公司营销风险类型及规避策略研究[D]. 卢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02)
- [3]电视娱乐产业战略发展研究[D]. 田明. 复旦大学, 2005(02)
- [4]四川移信息资源战略研究[D]. 鲁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05(01)
- [5]我国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D]. 安红军. 复旦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