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控制评价室内环境污染完整体系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秦璐[1](2021)在《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时代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工业时期的既有工业建筑废弃闲置。近年来,既有工业建筑改造虽已增多,但是大部分建筑仍采用传统的功能置换改造方式,缺乏与绿色理念相结合的改造意识,导致改造后的建筑存在室内舒适度差、能源消耗大等问题。同时,我国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建设,针对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再利用出台了相应的标准与政策。因此,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相关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目前,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相关研究,主要注重围护结构的性能提升和技术设备的应用,而对建筑空间组织与形体优化的探讨较为匮乏。结合当下设计结合气候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从气候适应性角度入手,针对既有工业建筑的形体空间提出相应的绿色改造策略。从而实现既有工业建筑空间环境的高舒适和低能耗双重目标。本文首先对内蒙古地区的气候特点、既有工业建筑概况、建筑特点和改造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该地区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的现存问题。然后,分析了气候适应性理论的调节原理、影响因素以及建筑实践,确立了以空间形态为核心的气候适应性研究角度,以及场地布局、建筑空间和建筑界面三个划分层级。结合前文既有工业建筑的原有特点,挖掘气候因素与既有工业建筑改造之间的关联性,得出了以微气候调节为主的场地布局优化、以能量管理为主的建筑空间调整和以气候调控为主的建筑界面更新三个关联层级。接下来,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阅读,详细解读了我国不同气候区中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案例在三个方面的改造做法,通过案例对比总结分析,提取可借鉴之处。最后,针对内蒙古地区的气候特点,得出既有工业建筑气候适应性改造的因地制宜、整体协调和技术适宜三大改造原则,并依据该原则提出了场地布局防风、建筑空间适寒以及建筑界面缓冲的气候适应性改造策略。同时,对内蒙古地区乌海市的昕源化工厂,提出相应地气候适应性改造策略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使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能够回归到建筑设计的本体层面,通过建筑空间自身的改造,来实现对自然气候的利用和调节,充分挖掘建筑自身的节能潜力,减少后期的主动式技术的补充,在营造舒适室内环境的同时,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本文研究对于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具有理论贡献与实践应用价值。
安昊嘉[2](2021)在《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及其建筑形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一世纪以来,“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2006年起,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领我国乡村地区进入深入发展阶段,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再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重新成为国家建设的核心焦点。晋东南地区乡村地理文化环境独特,存留着大量历史悠久、古迹丰富的传统村落。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变革中,传统村落呈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性,乡村风貌与聚落肌理受到极大的破坏。如何在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同时又能传承传统乡村的文化内核与建筑基因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论文以晋东南地区长治市与晋城市的多个典型乡村为主要分析对象,在乡村聚落层面与住宅建筑层面对晋东南地区乡村进行历时性研究,以探究该地区乡村的发展特征与演变动因。第二章结合地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进行整体分析。整合地理空间、气候条件和文化交融等演进背景分析晋东南乡村的生存与发展条件,探究晋东南地区乡村的物质和人文环境以了解其发展的基础,为后续演变路径的探究提供原型。第三章在聚落视角上,探讨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形态演变的特征。首先对聚落单元的布局演变特征、发展方向性等方面进行探究,利用调研实例论证多种不同类型的晋东南乡村的发展路径;其次对晋东南地区乡村的公共空间如入口空间、道路关系、公共建筑的发展演变路径进行探究,探究聚落层面空间组织形式的变化规律。第四章在居住建筑视角上进行实例调研。以晋东南地区传统民居为原型,对乡村院落空间进行演变研究,探索院落空间组织形式发展的特征;对乡村住宅平面形态、功能分布、立面与装饰特征、建造技术与材料等几个方面的演变路径逐层探索,解读乡村住宅发展的延续性与差异性。第五章基于前文关于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与住宅演变趋势,总结出乡村住宅形式演变发展的基本规律,从政策实施、人口比例、文化影响等几个方面探究推动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演变的核心动因。第六章根据目前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村民对于乡村建设的内在需求,在传统村落保护、旧区整治和住宅营建等方面提出晋东南乡村的适应性发展目标与策略。只有完善保护政策、革新产业发展模式等乡村外部规划和传承传统文化、适应生活场景等乡村内部需求两方面形成合力,才有可能实现晋东南地区乡村的文化特征传承和聚落可持续发展。
柳志龙[3](2021)在《基于模糊数学对低层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案选择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房屋建造风格也渐渐地在发生转变,在遮风挡雨的房屋功能上,人们更加注重其节能环保效益,因此,装配式建筑以其高效建造速度和节能环保能力备受人们的关注。在2016年上半年,国务院就提出,到2026年之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要在新建建筑中占比达到百分之三十,这表明,我国每年需要建造几千平方米甚至几亿平方米的装配式建筑,自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房建行业在未来几年里面临着巨大压力,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建造模式,升级传统施工工艺,房建行业更加标准,推进住宅工业化。然而,目前装配式建筑主要在大城市中发展,并且大部分是多高层建筑,低层装配式建筑相对较少,基于造价成本、原材料提供等方面的原因,将低层装配式建筑引入农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若能筛选出一套造价成本低以及适合在农村建造的低层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案,采用常规装配式构件,改变乡村建筑布局面貌,推进农村住宅产业化,为国家推动城镇化进程添砖加瓦。本文通过分析装配式住宅的结构受力体系,初步筛选出适合农村发展的装配式住宅结构体系,以模糊数学理论结合层次分析法,总结出影响低层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因素(造价成本、房屋性能、环境影响、技术程度、社会效益、以及构件自重等),筛选出一套集成本低廉、房屋性能优良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低层装配式建筑方案。最后,结合模糊数学理论对低层装配式建筑信息进行提取,以BIM技术建立信息化模型,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还可以为预制构件提供参数化依据,减少构件加工过程中的出错率。主要与成果如下:(1)分析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与围护系统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初步筛选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的设计方案: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结构为主,柱梁采用预制混凝土或者钢结构,板采用常规叠合板。(2)综合造价成本、房屋性能、环境影响、技术程度、社会效益以及构件自重等因素,通过模糊数学理论,通过建立低层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最终计算各方案与理想方案的贴近度,贴近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方案六(0.683)、方案三(0.598)、方案一(0.381)、方案五(0.345)、方案四(0.276)、方案二(0.219),其中方案六为最优方案,即综合各因素,冷弯薄壁型房屋为最优方案。对于框架结构体系,内外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板优于混凝土轻质条板和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3)通过BIM技术,以Revit软件建立建筑信息模型,精细化制作各构件族,统计工程量,将revit创建的rvt项目文件,以IFC格式导入广联达进行造价预算。方案六(冷弯薄壁型房屋)构件造价最低,自重最轻。
马力[4](2021)在《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文中指出自我国进入了高速城镇化的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和乡村带来了很多潜在的危机和隐患,整体建造体系粗放,存在对自然环境干预大、地域文化缺失、资源消耗大、经济成本不合理等问题,总体乡村建筑的品质较低。针对以上背景,本文借鉴“低影响开发”理论,汲取该理论的核心本质—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提出以尊重基地现有的自然、人文、能源和经济等综合环境因素为本质的“低影响”模式乡村建筑设计理念。该理念不同于绿色建筑与在地性建筑等熟知理论对单一设计层面的关注,而是将自然、文化、能源和经济等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的考虑,来探究适合当下乡村的适宜性建筑设计思路,使建筑以“低姿态”的方式融入到周边的既有环境之中,从而达到对周边综合环境的“低影响”。全文总共六个章节,核心章节为第四章和第五章。首先,介绍了目前乡村建设的政策和实践方面的背景,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对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和界定,并总结分析了国内外乡村建设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其次,对“低影响”模式下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研究,分别总结各相关理论在“低影响”模式视角下的理论启示。并系统分析了“低影响”模式与各相关理论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原理概述,得出理论的深层本质,并提出“低干预、低冲击、低消耗”的设计原则和若干注意要点。再次,搜集国内外近些年来优秀的乡村建筑实践,首先采用数据图表的方式对这些案例的建成时间、地理位置和建筑类型进行系统分析;然后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资源与成本三个方面对每个案例进行详细的策略提炼分析。随后,以东北地区为例,进行相应的策略总结,结合文献资料和调研成果,对东北乡村建筑的现状问题和设计影响因素的特殊性进行归纳总结,然后以第四章的实践策略分析为基础,从三个设计原则的方面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层面对这些策略进行系统分析;最后依托本章提出的各项策略,通过层次分析法,探究一套“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评价体系。最后,选取调研村庄的某个场地,进行“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试设计和试评分,对第五章提出的设计策略和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综上,本文以东北地区为例,试图以较为全面的视角来探索总结出一套考虑到自然环境、地域文化、资源与成本等因素的综合适宜性设计策略。
林佳安[5](2021)在《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成为我们搜索的关键词,成为悬在所有人头上的一把刀,小时候抬眼就是漫天星星点点,现在头顶只有雾霾,不见星星,全球的环境质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差。从柴静的《苍穹之下》纪录片热播开始,我们国家对于雾霾,对于空气环境的讨论也越来越多,也意识到大气环境的保护刻不容缓。于是国家发布中央最高文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作为最高行动纲领,标志着“蓝天保卫战”的正式打响。各地方政府发布地方规章和文件,积极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在各地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相关活动。要想测试活动的绩效如何,是否有达到大气污染治理的预期效果,则需要审计这个监督评价的工具。但是,在查阅与大气污染治理绩效审计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之后,发现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也不深入。因此我国的大气污染环境审计开展得并不算顺利,现实中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也难以得到有效的评价和指导。如何最大程度地改善目前的研究现状,也是本文的重要研究动机。本文所关注的重点是大气污染治理活动的绩效,Z市作为我国中部的一线城市,其经济发展情况和地理环境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选择对Z市大气污染治理绩效审计的开展情况进行深度剖析。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选取大气污染治理作为审计对象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以及主要的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为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理论概述,对大气污染治理绩效审计概念进行界定,介绍了大气污染治理绩效审计的含义与特征,范围与内容以及标准与方法,同时也介绍了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绩效审计工作的指导理论。第三章为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案例分析,该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介绍Z市大气污染现状和治理的基本情况,然后介绍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开展过程;同时,从审计重点及审计评价角度分析该市大气污染治理的情况,总结该审计项目的经验启示,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审计计划缺乏系统性、审计范围狭窄、审计评价的定量分析不深入以及审计建议不具体。第四章为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问题成因分析,针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落后、大气污染治理绩效审计工作复杂、审计操作指南不明确和缺乏审计考核机制。第五章为完善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建议,对于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内部审计环境、审计工作指导细则和考核机制四个方面解决。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光要从国家纲领性法律与地方执行性法律方面优化,还需要建立会计和审计相关法律规范;其次需要完善内部审计环境,借助大数据工具简化工作,共享工作数据,还需要有足够胜任能力的人才方能顺利开展审计工作;再次要明确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工作指导细则,扩大审计范围,不光要审计常见的大气污染物,还需要关注其他与人体健康相关的污染物,治理方能更有实际意义,除此之外,可使用环境重置成本法对该市大气污染治理效果进行评价,提出问题与解决方案,后续需要跟踪审计跟进解决效果;最后,需要强化主体职责,从工作效果和人员两方面对审计工作进行考核。第六章为结论。对全文的所有内容进行总结,并根据本文的案例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对研究不足之处提出期望。
曾华俊[6](2021)在《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施工相比整个建筑生命周期而言时间短暂,但却最直接地影响着生态环境,如何在施工全过程中更少地消耗资源,降低环境污染和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中国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十分需要建立直观有效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通过有效评估绿色施工开展的效果,推动绿色施工,进而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积极效果。本文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下,以我国的绿色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归纳演绎法、对比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分析法以及改进的遗传算法构建了一套适合我国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典型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构建了一套适合我国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并提出了改进遗传算法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权重计算方法,具体的改进方案为:1.在传统遗传算法的初始抗体群中增加等权重的初始抗体群,以加快算法的效率;2.将传统遗传算法中抗体的交叉过程由两个抗体相互交叉改进为抗体与自身进行交叉,以解决两个抗体交叉后,各抗体权重和不为1的问题;3.将传统遗传算法的染色体自我变异改进为选取两个染色体进行变异,且保持他们的权重和不变,以解决传统遗传算法的抗体变异后,各抗体权重和不为1的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传统的遗传算法不满足权重和为1的要求,且评价值远偏离实际值,且相对误差过大;2.将传统遗传算法得出的指标体系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后,相对误差显着缩小,但相对误差仍高于本研究构建的遗传算法,最大差距为4倍;3.通过四里河畔B地块实例项目的评价发现,本研究构建的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与实际专家评价值相对误差仅为0.43%,优于传统遗传算法及其归一化法的算法,能很好地适用于实际项目的绿色施工评价。通过本文构建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可以贯彻落实节材、节水、节电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指标体系可推动施工企业推行绿色施工方式,为我国绿色施工评价提供切实可行的执行标准。
杜海龙[7](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张檀秋[8](2020)在《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人口、生产高度集约化的区域,城市化发展能节约资源、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热岛效应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此,城市绿色建筑应运而生,成为建设安全、健康、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人居环境的主题。作为城市硬件设施的城市建筑物在这一发展主题中,经历了从浅绿到深绿再到全绿的实践发展过程,但究竟何为绿色建筑,城市绿色建筑的内涵、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回答语焉不详,影响着绿色城市建筑的健康发展。本研究通过城市绿色建筑发展历史的考察和梳理,探讨了城市绿色建筑的本质、特征和要求,并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促进我国城市绿色发展的对策。论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逻辑研究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城市绿色建筑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绿色建筑技术和管理的绿色化,贯穿于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全过程中。浅绿发展阶段体现为人类开始关注生态,开始关注建筑技术带来的消极后果,以采用清洁节能技术为特征;深绿发展阶段是对浅绿阶段的深化,表现在太阳能、节能、节水、节材等绿色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全绿发展阶段,将绿色发理念融入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管理、政策等各个方面,形成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要促进我国城市绿色建筑健康有序发展必须从发展观、技术观和体制机制三个层面进行创新并协同推进。在观念层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型塑城市绿色建筑价值观;在技术层面,强化绿色规划设计、绿色施工、绿色材料研发与应用,实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在制度层面,抓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城市绿色建设技术标准、评价体系,形成激励兼容约束有效治理机制。
付国印[9](2020)在《分体空调能效偏差分析与生态成本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对室内环境质量的要求明显提高。分体空调能有效改善室内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故分体空调的装机容量和使用频率不断提升。然而我国分体空调存在能效偏差明显、空调运行时负荷预测不稳定、能耗巨大等问题,不利于我国分体空调设计、生产、使用等过程的节能减排及相关标准政策的制定。因此,分析分体空调的能效偏差、空调负荷预测和研究分体空调生态成本评估有助于节约全社会的能源资源,为我国节能减排计划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构建了鲁棒分位数回归的能效评估模型、空调负荷集群预测模型和分体空调生态成本评估模型,提出了基于鲁棒分位数回归的能效偏差分析方法、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分体空调负荷集群预测方法和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分体空调生态成本计算方法,对我国分体空调能效偏差的分布特性和控制、空调负荷预测以及分体空调的生态成本评估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分体空调负荷的稳定精确预测、分体空调的生态成本定量计算、分体空调能效计算的相关标准修订和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分体空调是智能楼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能效分析在智能楼宇的能源管理和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有文献通常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来实现分体空调的能效分析。然而,线性回归仅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条件期望之间的关系,不可能从全方位角度来评估实际分体空调的能效。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分位数回归的新方法来实现分体空调的能效偏差分析。该方法能够量化自变量对因变量中值和多个分位数的影响。此外,所提出的方法不要求统计误差遵循任何高斯分布。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分体空调能效偏差分析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该预测结果能分析分体空调运行能效偏差的统计规律,分体空调能效数据偏差分布呈非正态分布,平均能效相对目前的标准有较大的负偏差,这有助于推演分体空调生产和设计过程的能效偏差控制策略。由于分体空调的使用频率与天气、气候和地区经济等相关,因此分体空调的负荷数据通常表现出非线性和动态特征,非常难以准确预测。高精度的分体空调负荷预测有利于智能楼宇中的能量管理系统实现用电规划、降低用电成本。因此有必要研究高精度的分体空调统计负荷预测。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分体空调制冷负荷预测结构。该结构包含了经验模式分解、深度学习算法和集群技术。经验模式分解用于将原始制冷负荷数据分解为多个具有不同频段的子信号。深度学习算法则用于提取各子信号中隐藏的非线性特征。而集群技术则用于量化模型不确定性和数据噪声对预测精度的影响。本文采用深圳和香港实际楼宇的制冷负荷数据来验证所提出预测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数值结果表明,与传统后向传播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等算法相比,所提出的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近年来,分体空调的制造需要考虑节能和环保等因素,以减少环境污染、缓解能源危机。然而,节能环保产品的设计无疑会增加空调企业的成本和负担。因此,分体空调的生态成本分析对空调制造企业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作业成本法提出了一种分体空调生态成本评估方法。首先,本文采用K-近邻算法来补齐缺失的数据和不完整的数据。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分体空调生态成本评估方法,用于评估分体空调在全生命周期的环境成本和非环境成本。最后,实现了分体空调能效偏差和生态成本的相关性分析。所提出的分体空调生态成本评估方法在Gabi软件平台上实现了可行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真实的反映了分体空调的生态成本,有助于政府相关部门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淘汰高耗能分体空调,从而进一步缓解能源危机。综上所述,本文从分体空调能效偏差分析、负荷预测和生态成本评估三个方面来研究分体空调对环境和智能楼宇能量管理系统造成的影响。所得研究成果有助于实现分体空调的生态成本定量计算,为分体空调能效标准的修订和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于婷婷[10](2019)在《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空间。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是我国目前及未来很长时期的建设重点。在快速城镇化建设中,城乡二元化对乡村造成的巨大冲击,城镇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和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用地破碎、传统文化遗失,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乡村可持续发展,并集中反映在乡村生态景观退化、土地景观格局破碎、聚落景观同质化等外在表征上。这使得传统偏重物质空间建设的乡村规划,难以满足新时期生态运行机制引导下美丽乡村的建设需求,迫使乡村景观研究更加关注资源统筹和国土空间管控。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应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融合起来,从人地关系出发改善乡村环境条件。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如何科学地判断引发乡村景观问题的主要来源,如何度量乡村景观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确定乡村景观问题产生的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宜的乡村规划方法,都是现阶段乡村景观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针对以上问题,在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长期调研的基础上,将脆弱性作为契入点,深入剖析乡村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脆弱性表征、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因子作用维度及作用规律。为了进一步明确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构建了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2017年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进行评价,以明确县域维度和村庄维度景观脆弱性时空演变规律及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并以此确定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了有效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引入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概念和韧性规划思维,提出注重演进式发展和人地资源综合统筹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结合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以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需求,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乡村单元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规划模式,并以黑龙江省为例,对其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提出了具体的乡村韧性规划策略。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基础理论及实地调研、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评价和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乡村规划模式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系统阐释了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贫困脆弱性理论、灾害心理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城乡空间演变理论,并梳理了严寒地区村庄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内容,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进而,引入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评价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乡村景观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提供研究基础。为了有效应对和降低乡村景观脆弱性,提出与脆弱性研究相对的韧性研究,分析了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以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韧性特征,为乡村韧性规划提供理论方法依据。在实地调研中,根据样本容量计算公式及样本筛选标准,在东北三省选取32个典型县域和66个典型村庄,从自然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和文化景观方面深入剖析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为诠释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引入脆弱性研究范式,就其脆弱性根源—乡村人地系统脆弱性出发,从生态环境、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探讨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根据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要素的相互作用方式,引入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三要素,并从时空维度解析脆弱性干扰源和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由此提出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研究框架,并借鉴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框架、指标和模型,构建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研究中,选取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筛选117县域单元和30个村庄单元作为评价对象,结合GIS分析其脆弱性空间分异规律;通过其2008-2017年的脆弱性阈值变化,分析黑龙江省乡村脆弱性时空演变格局,剖析黑龙江省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分异规律,确定其脆弱性主因子演变趋势及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为应对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将与脆弱性相对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现行乡村规划。通过梳理严寒地区现行乡村规划在应对景观脆弱性方面的缺失与需求,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目标体系,解析其与相关现行规划的衔接关系,进而提出乡村韧性规划的编制和执行程序,基于系统聚类法划分乡村景观脆弱类型,提出“通用型+主因子型”的规划模式,并结合典型严寒地区开展规划应用,分级、分类地提出黑龙江省县域单元和村庄单元的乡村韧性规划模式和策略,以有效降低景观脆弱性、为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规划支撑。
二、控制评价室内环境污染完整体系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控制评价室内环境污染完整体系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既有建筑改造的现存问题 |
1.1.3 设计结合气候的发展趋势 |
1.1.4 绿色建筑普及的迫切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综述小结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1.4.1 气候适应性 |
1.4.2 既有工业建筑 |
1.4.3 绿色改造 |
1.4.4 内蒙古地区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础研究——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改造分析 |
2.1 内蒙古气候特点 |
2.2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概况 |
2.2.1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发展历程 |
2.2.2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分布情况 |
2.3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特点 |
2.3.1 场地布局特点 |
2.3.2 建筑空间特点 |
2.3.3 建筑界面特点 |
2.4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现状 |
2.4.1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改造方式 |
2.4.2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改造案例分析 |
2.4.3 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现存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研究——基于气候适应性理论的既有工业建筑改造分析 |
3.1 气候适应性理论 |
3.1.1 气候适应性调节原理 |
3.1.2 气候适应性影响因素 |
3.1.3 气候适应性建筑实践 |
3.2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既有工业建筑改造分析 |
3.2.1 以微气候改善为主的场地布局优化 |
3.2.2 以能量管理为主的建筑空间调整 |
3.2.3 以气候调控为主的建筑界面更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践研究——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案例分析 |
4.1 调研对象的选择 |
4.2 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案例分析 |
4.2.1 天津天友建筑设计中心 |
4.2.2 苏州建筑设计研究院 |
4.2.3 上海申都大厦 |
4.2.4 深圳南海意库 |
4.3 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案例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策略研究——内蒙古既有工业建筑气候适应性改造策略 |
5.1 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既有工业建筑改造原则 |
5.1.1 因地制宜原则 |
5.1.2 整体协调原则 |
5.1.3 技术适宜原则 |
5.2 场地布局防风 |
5.2.1 紧凑防寒建筑布局 |
5.2.2 生态改善室外环境 |
5.3 建筑空间适寒 |
5.3.1 集约控温建筑体型 |
5.3.2 过渡缓冲空间组织 |
5.3.3 气候调试腔体空间 |
5.4 建筑界面缓冲 |
5.4.1 保温耐寒复合界面 |
5.4.2 双层调控复合界面 |
5.4.3 绿化隔热叠加界面 |
5.5 实践——乌海市昕源化工厂 |
5.5.1 项目概况 |
5.5.2 改造策略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图录 |
附录B 表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2)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及其建筑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乡村聚落 |
1.3.2 建筑形态 |
1.4 研究范围界定 |
1.4.1 空间范围界定 |
1.4.2 时间范围界定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国内外乡村研究现状 |
1.5.2 晋东南地区乡村研究现状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2 晋东南地区乡村物质与人文环境背景研究 |
2.1 自然环境背景下晋东南乡村的生存基础 |
2.1.1 区位环境特征 |
2.1.2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
2.2 历史变迁背景下晋东南乡村的发展变革 |
2.2.1 交通发展 |
2.2.2 产业变革 |
2.3 文化传承背景下晋东南地区的文化特征 |
2.3.1 多元信仰的杂糅共存 |
2.3.2 周密谨慎的文化内聚 |
2.3.3 耕读传家的价值取向 |
2.4 本章小结 |
3 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特征与演变 |
3.1 聚落形态演变类型分析 |
3.1.1 内部更替 |
3.1.2 单向延伸 |
3.1.3 多向扩张 |
3.1.4 离散发展 |
3.2 公共空间形态演变类型分析 |
3.2.1 村落村口形态演变 |
3.2.2 村落街巷空间演变 |
3.2.3 村落公共建筑空间演变 |
3.3 本章小结 |
4 晋东南地区乡村住宅形制特征与演变 |
4.1 晋东南乡村院落空间演变特征 |
4.1.1 院落用地情况演变特征 |
4.1.2 庭院空间比例尺度演变 |
4.1.3 庭院空间功能演变特征 |
4.1.4 院落轴线秩序演变特征 |
4.1.5 院落空间组织结构演变 |
4.2 晋东南乡村功能空间演变特征 |
4.2.1 厅堂空间 |
4.2.2 卧室空间 |
4.2.3 厨房空间 |
4.2.4 厕所空间 |
4.2.5 存储空间及其他空间 |
4.3 晋东南乡村立面演变特征 |
4.3.1 比例尺度 |
4.3.2 门楼形态 |
4.3.3 门窗形态 |
4.3.4 立面材质与色彩 |
4.3.5 细部装饰 |
4.4 晋东南乡村结构体系与材料演变 |
4.4.1 建造材料 |
4.4.2 结构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5 晋东南地区乡村住宅演变规律及动因研究 |
5.1 演变规律 |
5.1.1 分异与融合:空间与需求的互动 |
5.1.2 内涵与表征:立面装饰的发展 |
5.1.3 弃置与延续:建筑形态的更新 |
5.1.4 原型与变型:组织形式的转变 |
5.2 演变动因 |
5.2.1 乡村政策改变 |
5.2.2 家庭结构改变 |
5.2.3 思想观念改变 |
5.3 晋东南乡村聚落与建筑演变评价 |
5.3.1 积极演变 |
5.3.2 消极演变 |
5.4 本章小结 |
6 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策略 |
6.1 晋东南地区乡村发展目标 |
6.1.1 实现乡村经济与聚落环境协调发展 |
6.1.2 实现乡村建设与建筑保护共同发展 |
6.1.3 实现地域文化与住宅营建结合发展 |
6.2 晋东南地区乡村保护策略 |
6.2.1 健全保护法规体系 |
6.2.2 建立多元保护模式 |
6.2.3 确定村民主体地位 |
6.3 晋东南地区乡村营建策略 |
6.3.1 延续传统聚落营造经验 |
6.3.2 创造适应发展的新原型 |
6.3.3 应用当代技术发展成果 |
6.3.4 建立多维乡村营建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乡村建筑信息调研表格 |
附录B 乡村聚落调研信息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基于模糊数学对低层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案选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2 低层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初选 |
2.1 装配式建筑结构受力体系 |
2.1.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
2.1.2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 |
2.2 装配式建筑围护系统 |
2.3 低层装配式建筑初选方案 |
2.3.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方案 |
2.3.2 装配式钢结构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低层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分析 |
3.1 低层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
3.1.1 造价成本 |
3.1.2 房屋性能 |
3.1.3 环境影响 |
3.1.4 技术程度 |
3.1.5 社会效益 |
3.1.6 构件自重 |
3.2 .综合优选模型的建立 |
3.3 本章小结 |
4 低层装配式建筑结构方案选型综合优选模型应用 |
4.1 低层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案选型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4.1.1 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
4.1.2 确定归一化后的模糊指标矩阵R |
4.1.3 确定各方案的理想与负理想方案的差异度 |
4.2 模糊数学优选决策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BIM技术的低层装配式建筑结构方案的验证 |
5.1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
5.2 各方案BIM模型建立 |
5.2.1 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模型的建立 |
5.2.2 装配式钢框架结构体系模型的建立 |
5.3 方案分析 |
5.3.1 工程量统计与计价分析 |
5.3.2 综合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乡村建设发展概况研究 |
1.4.1 国外乡村建设发展与研究概况 |
1.4.2 国内乡村建设发展与研究概况 |
2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与启示 |
2.1 “低影响开发”(LID)理论 |
2.1.1 “低影响开发”理论(LID)概念解析 |
2.1.2 “低影响开发”理论的本质特点 |
2.1.3 乡村建筑方面的应用启示 |
2.2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的综述和启示 |
2.2.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原则概述 |
2.2.2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局限性分析 |
2.2.3 乡村建筑方面的应用启示 |
2.3 在地性建筑设计理论的综述和启示 |
2.3.1 国内在地性建筑设计研究概况 |
2.3.2 在地性乡村建筑理念原则概述 |
2.3.3 在地性建筑设计理念局限性分析 |
2.3.4 乡村建筑方面的应用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3 “低影响”模式乡村建筑设计原理与原则 |
3.1 “低影响”模式与相关理论关联性分析 |
3.2 “低影响”模式乡村建筑设计理论来源和本质 |
3.2.1 理论来源及其转译到乡村建筑设计的可能性 |
3.2.2 “低影响”模式原理本质 |
3.3 “低影响”模式理论的设计原则 |
3.3.1 理论内涵和原则概括 |
3.3.2 环境保护方面—低干预原则 |
3.3.3 地域文化方面—低冲击原则 |
3.3.4 资源与成本方面—低消耗原则 |
3.4 “低影响”模式乡村建筑设计注意要点 |
3.4.1 整体与局部的辩证统一 |
3.4.2 现代与传统的有机融合 |
3.4.3 多方位群体的相互协作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当代乡村建筑设计实践分析 |
4.1 乡村建筑实践案例汇总与介绍分析 |
4.1.1 乡村建筑实践案例汇总 |
4.1.2 案例介绍与设计分析 |
4.2 自然环境-低干预原则下的实践解析 |
4.2.1 实践案例低干预策略分析 |
4.2.2 低干预原则下案例分析小结 |
4.3 地域文化-低冲击原则下的实践解析 |
4.3.1 实践案例低冲击策略分析 |
4.3.2 低冲击原则下案例分析小结 |
4.4 资源与成本-低消耗原则下的实践解析 |
4.4.1 实践案例低消耗策略分析 |
4.4.2 低消耗原则下案例分析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5 “低影响”模式下东北乡村建筑设计策略与评价体系研究 |
5.1 东北地区乡村建筑调研概述 |
5.1.1 调研对象与内容 |
5.1.2 调研成果概述 |
5.2 东北地区乡村建设特殊性与现存问题分析 |
5.2.1 东北地区建筑设计影响因素特殊性分析 |
5.2.2 东北地区乡村建筑问题总结分析 |
5.3 基于环境保护视角的低干预设计策略研究 |
5.3.1 推行环保生态选址 |
5.3.2 节约乡村土地资源 |
5.3.3 选择适宜建造技术 |
5.3.4 推行绿色改造思路 |
5.3.5 重视污水排放处理 |
5.3.6 降低物理环境污染 |
5.3.7 采用环保建筑材料 |
5.4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低冲击设计策略研究 |
5.4.1 顺应本土地形特征 |
5.4.2 呼应传统营建模式 |
5.4.3 重构传统建筑语汇 |
5.4.4 因借在地景观条件 |
5.4.5 关注居民生活习惯 |
5.4.6 选用地方传统材料 |
5.4.7 保护历史存量建筑 |
5.5 基于资源与成本视角的低消耗设计策略研究 |
5.5.1 减少场地开发强度 |
5.5.2 进行合理结构选型 |
5.5.3 简化建筑造型与装饰 |
5.5.4 巧用预制装配技术 |
5.5.5 优化围护结构性能 |
5.5.6 减小冻土对基础的影响 |
5.5.7 推行被动节能措施 |
5.5.8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5.5.9 重视建筑维修设计 |
5.5.10 采用可持续性能源和材料 |
5.6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策略梳理 |
5.7 “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评价体系构建 |
5.7.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7.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5.8 本章小结 |
6 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试设计——以大庆市古龙村为例 |
6.1 建筑方案设计 |
6.1.1 基地选址 |
6.1.2 建筑总体布局 |
6.1.3 建筑平面布局 |
6.1.4 建筑造型设计 |
6.1.5 建筑结构与围护结构系统 |
6.1.6 节点构造解析 |
6.2 试设计的“低影响”模式设计策略应用解析 |
6.2.1 低干预方面的策略应用解析 |
6.2.2 低冲击方面的策略应用解析 |
6.2.3 低消耗方面的策略应用解析 |
6.3 试设计评价打分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乡村建筑调研统计表格 |
附录B 乡村建筑入户调研表格 |
附录C 室内外环境舒适满意度调查表格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环境绩效审计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环境绩效审计方法与内容的研究 |
1.2.3 关于环境绩效审计应用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
2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理论概述 |
2.1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含义与特征 |
2.1.1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含义 |
2.1.2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特征 |
2.2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内容 |
2.2.1 国家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审计 |
2.2.2 大气污染治理资金的拨付、管理和使用审计 |
2.2.3 大气污染源治理的绩效审计 |
2.2.4 大气污染治理重点项目的绩效审计 |
2.3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方法 |
2.3.1 传统环境绩效审计方法 |
2.3.2 现代环境绩效审计方法 |
2.4 大气污染治理绩效审计标准 |
2.4.1 法律法规标准 |
2.4.2 环境技术标准 |
2.4.3 环境成本效益分析 |
2.5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
2.5.1 绿色经济理论 |
2.5.2 公共环境受托责任理论 |
2.5.3 经济外部性理论 |
3 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案例介绍 |
3.1 Z市大气污染治理的基本情况 |
3.1.1 大气污染现状 |
3.1.2 大气污染治理状况 |
3.2 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过程 |
3.2.1 审计准备阶段 |
3.2.2 审计实施阶段 |
3.2.3 审计报告阶段 |
3.2.4 后续审计阶段 |
3.3 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重点 |
3.3.1 工业废气污染防治的审计 |
3.3.2 机动车污染防治 |
3.3.3 扬尘污染防治的审计 |
3.4 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评价 |
3.4.1 评价国家与地方法规的落实情况 |
3.4.2 评价专项资金拨付、管理和使用情况 |
3.4.3 评价整体环境效益情况 |
3.5 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
3.5.1 审计计划缺乏系统性,降低审计效率 |
3.5.2 审计范围疏于对室内空气污染物防治的关注 |
3.5.3 对绩效成果审计评价的定量分析不深入 |
3.5.4 对重工业整治和改造工程的审计建议不具体 |
4 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问题成因分析 |
4.1 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相关法律建设落后 |
4.1.1 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不完善 |
4.1.2 地方性执法细则制定修订工作滞后 |
4.1.3 会计和审计准则缺少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具体规定 |
4.2 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工作复杂 |
4.2.1 审计工作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部门交叉 |
4.2.2 环境绩效指标的因果关系复杂 |
4.2.3 信息技术方法应用不全面 |
4.3 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操作指南不明确 |
4.3.1 对重点防治的大气污染源审计范围界定狭窄 |
4.3.2 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审计成本效果评价标准 |
4.3.3 整治工程跟踪审计工作细则不具体 |
4.3.4 环境结果公告对审计建议的披露笼统 |
4.4 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考核机制不合理 |
4.4.1 对绩效审计工作的考核不明确 |
4.4.2 对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考核不足 |
5 完善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对策 |
5.1 健全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法律体系 |
5.1.1 加快大气污染防治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
5.1.2 地方政府明确执法和维法细则,落实审计政策 |
5.1.3 建立健全环境会计制度,加快企业环境会计准则的建立与实施 |
5.1.4 完善环境绩效审计的法律规范,制定并完善环境审计准则 |
5.2 优化审计内部环境,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
5.2.1 建立信息共享数据库平台,详细披露审计进展 |
5.2.2 全面运用现有较成熟的云计算技术和数据分析软件 |
5.2.3 优化审计人才结构,增强审计人员的大气环境审计能力 |
5.3 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工作指导细则 |
5.3.1 扩大对大气污染物审计范围 |
5.3.2 用环境重置成本法评价大气污染防治审计成本效果 |
5.3.3 明确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跟踪审计操作流程 |
5.4 强化审计主体职责,建立完善的审计考核机制 |
5.4.1 完善对大气污染环境绩效审计工作的考核机制 |
5.4.2 对大气环境绩效审计人员数量分配和知识结构定期考核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绿色建筑的界定和特征 |
1.2.2 绿色施工的界定和特征 |
1.2.3 绿色施工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1.2.4 国内外绿色施工评价体系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2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1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建立的基础 |
2.2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建立 |
2.2.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2.2.2 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3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测算绿色施工评价指标权重 |
2.3.1 遗传算法原理介绍 |
2.3.2 改进的遗传算法 |
2.3.3 遗传算法的比较 |
2.3.4 模型算法的实现 |
2.4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绿色施工评价模型的效果 |
2.4.1 综合分析 |
2.4.2 单一要素分析 |
3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实例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项目主要绿色施工技术与措施 |
3.3 绿色施工体系评价与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专家打分情况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7)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8)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绿色发展理念概述 |
第一节 绿色发展理念的思想源流 |
一、绿色发展理念的缘起 |
二、绿色发展理念的思想内涵 |
第二节 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探索 |
一、政府层面的探索 |
二、企业和产业平台层面的探索 |
三、公众意识层面的探索 |
第三章 国内外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国内外城市绿色建筑运动 |
一、国内外城市新区绿色建筑运动 |
二、国内外老城区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运动 |
第二节 我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
二、我国城市绿色建筑现存问题 |
第三节 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启示 |
一、城市绿色建筑从浅绿走向深绿再到全绿 |
二、城市绿色建筑从高新技术化走向生态化 |
第四章 城市绿色建筑的本质特征 |
第一节 城市绿色建筑的本质 |
一、关注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
二、观照人类社会文化 |
第二节 城市绿色建筑的特征 |
一、城市绿色建筑的经济性 |
二、城市绿色建筑的人本性 |
三、城市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 |
第五章 促进我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价值引领,观念变革 |
一、绿色价值引领 |
二、发展观念变革 |
第二节 技术创新 |
一、发展生态化技术 |
二、发展人文化技术 |
三、城市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 |
第三节 制度创新 |
一、完善政府管理体制 |
二、完善绿色投融资体制 |
三、完善绿色建筑市场体系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一、研究成果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分体空调能效偏差分析与生态成本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概述 |
1.1.2 分体空调能效偏差分析与生态成本评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主要工作与研究框架 |
1.3.1 主要工作和研究框架 |
1.3.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分体空调能效偏差统计分析 |
2.1 分体空调元件函数模型 |
2.1.1 冷凝器 |
2.1.2 蒸发器 |
2.1.3 压缩机 |
2.1.4 毛细管组件 |
2.1.5 制冷剂注充量计算 |
2.2 分体空调运行能效模型 |
2.2.1 分体空调运行能效评估模型 |
2.2.2 分体空调能效指标 |
2.2.3 影响分体空调能效的因素 |
2.3 基于鲁棒分位数回归的分体空调能效偏差分析 |
2.3.1 M-估计 |
2.3.2 基于鲁棒分位数回归的能效偏差分析 |
2.4 算例分析 |
2.4.1 分体空调能效偏差分析 |
2.4.2 分体空调能效分位数 |
2.5 能效偏差控制的影响 |
2.5.1 能效偏差对制造成本的影响 |
2.5.2 能效偏差对制造标准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分体空调负荷预测 |
3.1 分体空调负荷预测方法 |
3.2 深度信念网络 |
3.2.1 限制玻尔兹曼机 |
3.2.2 深度信念网络结构 |
3.3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分体空调负荷预测方法 |
3.3.1 经验模式分解 |
3.3.2 深度信念网络训练过程 |
3.3.3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点预测方法 |
3.4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分体空调负荷集群预测方法 |
3.4.1 不确定性量化方法 |
3.4.2 基于集群技术的冷负荷点预测模型 |
3.4.3 点预测性能指标 |
3.5 算例分析 |
3.5.1 深圳某楼宇的空调负荷预测 |
3.5.2 香港某楼宇中的空调负荷预测 |
3.5.3 分体空调负荷预测应用潜力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体空调生态成本评估研究 |
4.1 生态成本概述 |
4.1.1 生态成本定义 |
4.1.2 生态成本的特点 |
4.1.3 生态成本的构成 |
4.2 作业成本法 |
4.2.1 分体空调生态成本计算 |
4.2.2 作业成本法 |
4.3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分体空调生态成本评估 |
4.3.1 基于K近邻算法的数据补全方法 |
4.3.2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非环境成本计算 |
4.3.3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环境成本计算 |
4.3.4 分体空调生态成本评估流程 |
4.4 算例分析 |
4.4.1 生态成本评估环境设置 |
4.4.2 分体空调生态成本评估结果 |
4.4.3 能效偏差对生态成本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概念 |
1.3.1 乡村和乡村景观 |
1.3.2 景观脆弱性 |
1.3.3 乡村景观脆弱性 |
1.3.4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 |
1.4 研究界定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1.5.3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析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研究基础 |
2.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1 自然-社会脆弱性理论 |
2.1.2 贫困脆弱性理论 |
2.1.3 灾害心理学理论 |
2.1.4 人地关系理论 |
2.1.5 城乡空间演变理论 |
2.1.6 严寒地区村镇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
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的研究基础 |
2.2.1 脆弱性评价框架及模型 |
2.2.2 景观脆弱性评价方法及指标 |
2.2.3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 |
2.2.4 景观脆弱性和人地耦合脆弱性关联作用 |
2.3 韧性规划研究基础 |
2.3.1 韧性和脆弱性研究 |
2.3.2 韧性规划的内涵、特征及优势 |
2.3.3 乡村韧性特征分析 |
2.4 关键方法和技术体系 |
2.4.1 指标体系法 |
2.4.2 TOPSIS决策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调查及脆弱性表征分析 |
3.1 乡村概况 |
3.1.1 乡村形成及历史发展 |
3.1.2 乡村数量及分布 |
3.2 乡村研究样本选取 |
3.2.1 样本容量确定及选取标准 |
3.2.2 县域样本选取结果 |
3.2.3 村庄样本选取结果 |
3.3 乡村景观现状调查 |
3.3.1 乡村景观分类方式 |
3.3.2 调研方案及数据获取 |
3.3.3 自然环境景观 |
3.3.4 聚落景观 |
3.3.5 经济景观 |
3.3.6 文化景观 |
3.4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分析 |
3.4.1 县域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
3.4.2 村庄层面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及机制 |
4.1 乡村景观脆弱性影响因素 |
4.1.1 乡村景观脆弱性表征与根源 |
4.1.2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
4.1.3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
4.1.4 社会经济影响因素 |
4.1.5 影响因素相互作用 |
4.2 乡村景观脆弱性产生机制 |
4.2.1 脆弱性三要素 |
4.2.2 乡村景观脆弱性要素 |
4.2.3 乡村景观脆弱性的时空维度 |
4.2.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作用规律 |
4.3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体系 |
4.3.1 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维度确定 |
4.3.2 乡村景观脆弱性理论框架构建 |
4.3.3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框架构建 |
4.4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4.4.1 评价指标筛选 |
4.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3 评价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
5.1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评价单元选取 |
5.1.3 评价指标体系 |
5.1.4 数据来源 |
5.2 乡村景观脆弱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
5.2.1 评价结果 |
5.2.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
5.2.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性分析 |
5.3 乡村景观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
5.3.1 暴露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2 敏感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3 适应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4 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
5.3.5 主因子演变趋势 |
5.4 乡村景观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4.1 因子分级方法 |
5.4.2 县域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4.3 村庄维度脆弱性因子分级标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应对景观脆弱性的严寒地区乡村韧性规划 |
6.1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维引入 |
6.1.1 严寒地区现行的乡村规划 |
6.1.2 现行规划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缺失与需求 |
6.1.3 应对乡村景观脆弱性的韧性规划思考 |
6.2 乡村韧性规划目标体系和规划模式 |
6.2.1 目标体系 |
6.2.2 规划衔接 |
6.2.3 规划模式 |
6.3 典型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3.1 乡村景观脆弱类型划分方法 |
6.3.2 县域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3.3 村庄维度乡村景观脆弱类型 |
6.4 典型严寒地区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1 县域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
6.4.2 自然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3 强加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4.4 可逆脆弱型县域乡村韧性规划策略 |
6.5 典型严寒地区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1 村庄维度乡村韧性规划模式 |
6.5.2 基本保障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3 改善提升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5.4 美丽宜居型村庄韧性规划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控制评价室内环境污染完整体系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气候适应性的既有工业建筑改造策略研究 ——以内蒙古地区为例[D]. 秦璐.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2]晋东南地区乡村聚落及其建筑形态演变研究[D]. 安昊嘉.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模糊数学对低层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案选择的研究[D]. 柳志龙. 武汉轻工大学, 2021(02)
- [4]基于“低影响”模式下的乡村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D]. 马力.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Z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案例分析[D]. 林佳安.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6]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D]. 曾华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7]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8]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D]. 张檀秋.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9]分体空调能效偏差分析与生态成本的相关性研究[D]. 付国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严寒地区乡村景观脆弱性研究[D]. 于婷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