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累托石层孔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Ⅱ)—电镀废水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管鲲[1](2020)在《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制备及其吸附/催化性能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黏土矿物及碳材料在催化、环境治理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累托石与生物炭因其优异的性能,被看作是负载金属/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理想载体。一方面,累托石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增加所负载纳米颗粒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累托石与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提供了复合材料的良好性能。另一方面,生活污水污泥作为废弃物,如果做不到合理且有效的利用,会引起众多环境问题。以生活污水污泥为生物质原料制备生物炭(SDBC)用作高效吸附剂或催化剂的载体并应用于去除污染废水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以以累托石和污泥为廉价原料制备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RSDBC),在此基础上负载多种功能性材料,提高其性能并拓宽其应用领域,成功合成了制备一系列新型复合材料并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复合材料对印染废水的催化降解性能及对水体中金属的吸附性能。具体研究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备并表征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RSDBC),探讨了复合材料在水体中吸附Pb(Ⅱ)和Cd(II)的性能。结果表明:RSDBC对Pb(Ⅱ)和Cd(II)的吸附性能优于单一的累托石和污泥生物炭。RSDBC对Pb(Ⅱ)和Cd(II)的吸附过程可以由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拟合。RSDBC对Pb(Ⅱ)和Cd(II)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0.91mg/g和15.86mg/g。(2)制备并表征二氧化锰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MnO2@RSDBC),探讨了复合材料在水体中吸附Pb(Ⅱ)和Cd(II)的性能。结果表明:MnO2@RSDBC对Pb(Ⅱ)和Cd(II)的吸附可以由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拟合,吸附过程受p H影响较大。对吸附过程进行了热力学,结果表明MnO2@RSDBC对Pb(Ⅱ)和Cd(II)的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MnO2@RSDBC对Pb(Ⅱ)和Cd(II)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11.41mg/g和46.21mg/g。负载MnO2大幅提升了RSDBC对Pb(Ⅱ)和Cd(II)的吸附性能。(3)制备并表征了尖晶石铁酸铜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纳米材料(CuFe2O4@RSDBC),探讨了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PS)降解酸性橙7(AO7)的性能。结果表明:CuFe2O4@RSDBC对AO7的降解分段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模型。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体系降解AO7的降解效率接近94%。检测到了多种中间产物,并绘制出对应得降解路线图。硫酸根自由基在降解AO7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4)制备并表征了氧化锌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纳米材料(ZnO@RSDBC),探讨了复合材料光催化及活化PS降解AO7的性能。结果表明:ZnO@RSDBC纳米复合材料降解AO7的动力学行为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ZnO@RSDBC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体系降解AO7效率达96%。自由基竞争结果表明,空穴是造成反应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质。(5)探讨了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二氧化锰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铁酸铜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纳米材料、氧化锌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应用于纺织工业废水中有机染料脱色处理,并比较了其处理性能和效果。结果表明,氧化锌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对纺织工业废水中有机染料脱色具有最佳效果,脱色效氧化锌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率达到95%。同时发现复合材料处理纺织工业废水中有机染料的动力学行为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进一步深入分析鉴定了纺织工业废水的主要成分及反应前后变化。结果表明,氧化锌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处理纺织工业废水主要有机染料成分均具有良好效果,尤其是处理结构简单、分子量低的有机染料效率更为显着。
徐瑶雷[2](2020)在《累托石负载聚吡咯对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的去除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重金属以及有机污染物进入环境,对复合污染的修复治理刻不容缓。累托石(REC)具有性质稳定、廉价、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已被广泛运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将功能材料负载在REC表面,可以使其具备同时去除重金属和有机物的能力。本研究将导电聚合物聚吡咯(PPy)负载在累托石(REC)上,实现双向去除水体中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的目标。主要的研究如下:通过原位氧化聚合法合成得到了聚吡咯/钙基累托石复合材料(PPy/Ca-REC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PPy/Ca-REC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具有较强的pH依赖性,PPy/Ca-REC复合材料对Cr(Ⅵ)的去除效率高于单独的PPy。吸附动力学复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30-18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等温线数据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在25-45℃时,最大吸附量为714.29-833.33 mg/g。PPy/Ca-REC复合材料可以重复使用3个连续的吸附-解吸过程。此外,在共存离子的二元吸附体系中证实了PPy/Ca-REC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不受共存离子影响。从XPS结果可以推测,Cr(Ⅵ)的去除机理包括静电吸附、离子交换以及Cr(Ⅵ)的还原过程。PPy/Ca-REC复合材料在酸性和碱性下具有不同表面电荷性质,以六价铬[Cr(Ⅵ)]和罗丹明B(Rh B)为模型污染物,研究了PPy/Ca-REC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PPy/CaREC复合材料对水中的阴离子[Cr(Ⅵ)]和阳离子(Rh B)污染物都表现出优异的吸附能力,在25-45℃时对Cr(Ⅵ)和Rh B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32.56-256.41 mg/g和38.17-42.92 mg/g。两种吸附行为均可用准二级吸附模型很好地描述,Cr(Ⅵ)的Langmuir等温线拟合和Rh B的Freundlich等温线拟合可以很好的验证吸附机理。本研究还提出了一种在Cr(Ⅵ)/Rh B二元体系中交替再生的方法,与单一污染物体系相比,该方法表现出更好的再生性能。Cr(Ⅵ)和Rh B的去除机理在吸附动力学、XPS、等温线和FTIR的分析中得到了完整的论述。对比粉末材料和成型小球材料的吸附效果,设计了一种基于粉末材料免活化处理水中复合污染的循环吸附装置,将PPy/Ca-REC复合粉末材料应用在此吸附装置中,已实现对阳离子污染物(亚甲蓝、中性红和孔雀石绿)和阴离子污染物(甲基橙和活性红X-B)的吸附处理。此外,为论证本实验所用粘土矿物累托石的成本和应用价值,另外采用蒙脱土、膨润土、高岭土等常见粘土为模板合成了PPy/粘土复合材料,将PPy/Ca-REC复合材料的成本和效果与之对比,证实了PPy/Ca-REC复合材料在应用中成本较低。通过本论文研究结果,明晰了PPy/Ca-REC复合材料对水体中不同类型污染物去除机理,为此类材料去除水体中各类污染物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设计了一种基于粉末材料免活化处理水中复合污染的循环吸附装置,并将PPy/Ca-REC复合材料实际应用于此动态小试装置,为PPy/Ca-REC复合材料在实际水污染治理中应用提供了参考。
沈瑶[3](2019)在《累托石的有机改性及其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然累托石(REC)呈现出的负电性和强亲水性,导致其对阴离子型染料的吸附能力极差,大大限制了累托石对工业水处理的适用范围。鉴于此,本文一方面研究了原累托石吸附典型染料前后变化,对比染料不同浓度下的吸附效果并对吸附后产物进行了SEM、XRD、FT-IR及BET表征分析。另一方面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改性剂,制备得到改性累托石(M-REC);并对改性累托石进行了SEM、XRD、FT-IR、热重及Zeta电位分析研究其表面形貌、理化性质及结构变化。利用改性累托石带正电荷的特性,研究其对阴离子型染料酸性橙(AO)的吸附性能。最后选择了两种典型的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B)和结晶紫(CV)研究REC和M-REC的吸附行为,探讨了改性累托石吸附三种典型染料前后对其结构变化的影响和染料分子吸附迁移情况。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累托石对中性红(NR)和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较强,而对酸性橙的吸附效果几乎可忽略不计。在不同浓度条件下,累托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均小于其对中性红的吸附量。广角XRD表明经过吸附MB/NR后的累托石晶体结构均无变化。SXRD表明阳离子染料分子MB/NR进入到累托石层间,对累托石层间具有膨胀和开孔作用,导致其层间距增大。红外图谱表明MB和NR已被吸附在累托石的表面上,累托石和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染料MB/NR通过静电作用相互吸引,但对累托石基本硅酸盐骨架无影响。2、制备改性累托石的最佳条件为:改性剂用量1.2 CEC,液固比10:1,改性温度60℃,振荡速度150 r/min左右,改性时间5 h。通过表征结果可知,改性剂CTAB成功地嵌入到累托石的夹层中,M-REC层状结构变得松散并且出现更多的孔结构,层间距从2.57 nm增大到3.13 nm;TG分析表明改性剂基本已全部负载在REC上;Zeta电位表明M-RCE的表面电荷发生了变化,改性后由负变为正。3、M-REC对酸性橙的吸附平衡时间为30min。对AO的去除率随着M-REC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溶液p H不影响对AO的去除。Langmuir模型能够更好的描述改性累托石对酸性橙染料的吸附机理,qm为98.59 mg/g,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对吸附动力学研究发现,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与AO吸附的动力学行为非常吻合,改性累托石对酸性橙的去除过程是由化学吸附主导。4、吸附剂的可重复使用性是考虑实际适用性一个重要的参数。M-REC的循环再生和重复利用性较好,M-REC在5次吸附-解吸循环后的吸附仍可达到初始吸附量的97%以上。5、通过分析M-REC吸附三种染料分布机制发现,阴离子染料分子AO进入M-REC的中间层,并且静电吸引发生在M-REC的带正电有机链和AO分子之间,这扩展了累托石的层间域体积,导致层间距扩大。然而,阳离子染料MB/CV分子和M-REC之间存在的静电排斥导致MB/CV分子仅仅简单地填充在累托石的表面和层间,只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吸附机理分析证实,带正电荷的M-REC与带负电荷的AO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在吸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张文蓉[4](2011)在《累托石/氧化亚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如何有效利用太阳能来治理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近年来,制备与应用具有高量子效率、能充分利用太阳能的高活性光催化剂,已成为光催化领域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课题。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是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它可利用光生强氧化剂将有机污染物彻底氧化为H2O、CO2等小分子,与其他传统的水处理技术相比具有降解完全、高效、价廉、稳定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而且有望利用太阳光,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纳米二氧化钛(TiO2)是目前得到广泛关注的半导体光催化氧化剂,但太阳能利用率低制约着它的发展。纳米氧化亚铜(Cu2O)是一种具有窄禁带宽度(Eg=2.02.2eV)的p-型半导体材料,能够直接吸收利用可见光,对太阳光具有较强的吸收效率。作为极具应用潜力的半导体光催化剂之一,纳米Cu2O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纳米尺寸的光催化剂虽有着较强的光催化活性,但在实际使用时,纳米粉体在悬浮体系中存在易团聚和反应后难回收的弊病。因此,光催化剂的负载化对光催化技术的实用化非常重要。合适的载体材料可以增加反应的有效比表面积、提供适合的孔结构、提高催化剂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抗毒性能,并降低催化氧化剂的生产成本。试验研究采用水解法制备了纳米Cu2O,利用累托石作载体,成功地合成了累托石-Cu2O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较好地解决了Cu2O光催化氧化技术存在的弊端。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等测试手段对纳米Cu2O和累托石-Cu2O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并将其用于二甲酚橙和亚甲基蓝等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处理及卷烟厂实际废水的处理,评价累托石-Cu2O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自制的累托石/Cu2O纳米复合光催化氧化材料不仅可以解决传统悬浮体系中纳米材料的易团聚和难回收问题,还能结合累托石与Cu2O各自的优异性能而可能产生协同效应,提高光催化氧化活性,同时也能克服目前光催化氧化材料用于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要紫外活化的弊端,为实现纳米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工业化的可能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试验研究的创新点:(1)首次制备了累托石-Cu2O复合光催化氧化材料,并对其可见光催化氧化性能进行了系统地研究;(2)首次提出以半导体光催化剂和粘土矿物构建固定化的Fenton体系;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应用瓶颈,有效控制了纳米Cu2O的粒度,从而降低了电子-空穴的复合率,提高了光催化降解效率;克服了悬浮相Cu2O用于废水处理过程中难以回收再利用的弊端,为实现纳米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工业化的可能性提供了依据。
刘海珍,任俊杰,付晓[5](2009)在《几种非金属矿物的环境特性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某些非金属矿物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并具有良好的环境属性,可用于水处理领域中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降解。分析了几种典型非金属矿物的结构、水处理相关特性,介绍了相关实验研究成果。结果表明,非金属矿物的水处理技术具有良好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王湖坤[6](2007)在《复合累托石颗粒材料的制备及处理铜冶炼工业废水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淬渣是炼铁高炉排出的高温熔融状的矿渣经水急骤冷却而成的一种工业废渣,粉煤灰是燃煤电厂将粉煤高温燃烧后产生的一种似火山灰物质的废弃物,累托石是二八面体云母和二八面体蒙脱石组成的1:1规则间层矿物,它们对水中杂质都有较好的吸附性能,是近年来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但是,这些粉状非金属吸附材料处理废水时存在粒度细、遇水后易分散粉化、后续固液分离十分困难、易形成新的工业污泥、吸附材料不能重复使用、吸附质不能回收等问题,难于实际工业应用。铜冶炼工业废水是在铜冶炼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含有Cu、Pb、Zn、Cd、Ni等多种重金属离子,传统处理方法是加入石灰乳中和,产生大量的化学污泥,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选择水淬渣—累托石、粉煤灰—累托石复合颗粒吸附材料的制备并用于处理铜冶炼工业废水来开展研究,对解决上述这些技术问题、开发环境友好型吸附材料、彻底治理铜冶炼工业废水的污染、综合利用资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论文在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水淬渣—累托石、粉煤灰—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的合成和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以水淬渣、粉煤灰工业废渣为骨料,以累托石作为粘结剂,以工业淀粉作为发泡剂,探索了复合非金属颗粒吸附材料制备工艺条件,运用XRD、SEM、FTIR、TG等分析与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复合非金属颗粒吸附材料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对铜冶炼工业废水中多种不同浓度重金属离子的竞争吸附/解吸规律;研究了复合非金属颗粒吸附材料去除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方程、吸附热力学参数及吸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颗粒吸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1、水淬渣—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制备工艺条件为:水淬渣与累托石的比例为1:1,另加入10%的添加剂(工业淀粉)和50%的水,造粒焙烧温度为400℃,制成的颗粒吸附材料吸附效果好,散失率低。TG图谱分析表明主要是失去累托石中的吸附水和层间水;XRD图谱分析说明其物相组成未发生变化;SEM图像显示微孔结构非常明显,孔道分布均匀广泛,形状规则,孔径最小约5Bm,最大约80μm,90%的孔径在30~50μm之间;该材料的显气孔率为62.29%,吸水率为58.82%,体积密度为1.06 Kg/m3,抗压强度为2.22 MPa。2、粉煤灰—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制备工艺条件为:粉煤灰与累托石的比例为1:1,另加入15%的添加剂(工业淀粉)和50%的水,造粒焙烧温度为500℃。制成的颗粒吸附材料吸附效果好,散失率低。TG图谱分析表明主要是失去累托石中的吸附水和层间水;XRD图谱分析说明其物相组成未发生变化;SEM图像显示微孔结构非常明显,孔道分布均匀广泛,形状规则,孔径最小约5μm,最大约70μm,80%的孔径在20~50μm之间;该材料的显气孔率为64.93%,吸水率为68.49%,体积密度为0.95 Kg/m3,抗压强度为2.15 MPa。3、水淬渣—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与粉煤灰—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比较,其除铜效率及散失率相差无几,但是,制备水淬渣—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的焙烧温度较低,添加剂的使用量较小,应用于实际,其生产成本明显低于粉煤灰—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二、颗粒吸附材料静态处理铜冶炼工业废水及其再生利用1、水淬渣—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去除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适宜条件及处理效果为:在未调节铜冶炼工业废水pH值的条件下,颗粒吸附材料用量为0.05g/cm3,反应时间为40min,温度为25℃(常温),Cu2+、pb2+、Zn2+、Cd2+、Ni2+的去除率分别为98.2%、96.3%、78.6%、86.2%、64.2%,处理后的残留浓度均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2、粉煤灰—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去除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适宜条件及处理效果为:在未调节铜冶炼工业废水pH值的条件下,颗粒吸附剂用量为0.07g/cm3,反应时间为60min,温度为25℃(常温),Cu2+、pb2+、Zn2+、Cd2+、Ni2+的去除率分别为98.9%、97.5%、96.7%、90.2%、79.1%,处理后的残留浓度均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3、颗粒状水淬渣—累托石、粉煤灰—累托石吸附材料对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率略比粉状的低,但是颗粒状吸附材料易于固液分离,能够重复利用。4、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正交试验最佳吸附条件下吸附饱和的水淬渣—累托石、粉煤灰—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进行形貌分析,没有出现模糊、微孔被堵等现象,说明水淬渣—累托石、粉煤灰—累托石在焙烧过程中烧结较好,遇弱酸性铜冶炼工业废水没有发生分散、粉化现象。5、用1mol/L NaCl溶液对正交试验最佳吸附条件下吸附饱和的水淬渣—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进行解吸再生效果最好;经过6次再生和重复使用,处理后的废水中Cu2+、Pb2+、Zn2+、Cd2+、Ni2+的残留浓度均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质量仅损失2.2%,抗压强度仅损失4.05%,说明造粒效果较好。6、用1mol/L NaCl溶液对正交试验最佳吸附条件下吸附饱和的粉煤灰—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进行解吸再生效果最好;经过6次再生和重复使用,处理后的废水中Cu2+、Pb2+、Zn2+、Cd2+、Ni2+的残留浓度均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质量损失为2.6%,抗压强度损失为4.65%,说明造粒效果也比较好。7、再生的水淬渣—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的抗压强度与质量的损失率比再生的粉煤灰—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的略小,说明水淬渣—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的造粒效果更好一些。三、颗粒吸附材料动态处理铜冶炼工业废水及其再生利用1、用水淬渣—累托石颗粒材料填充的吸附柱处理铜冶炼工业废水,以《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为依据,流速为2mL/min和3mL/min、穿透时间为48h和30h时,总交换吸附容量分别为3.785mg/g和3.207mg/g,分别通过了378.95倍和355.26倍柱体积的铜冶炼工业废水,处理后的水中Cu2+、Pb2+、Zn2+、Cd2+、Ni2+的残留浓度均能达到排放标准。2、用粉煤灰—累托石颗粒材料填充的吸附柱处理铜冶炼工业废水,以《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为依据,流速为2mL/min和3mL/min、穿透时间为46h和28h时,总交换吸附容量分别为3.313mg/g和2.996mg/g,分别通过了363.16倍和331.58倍柱体积的铜冶炼工业废水,处理后的水中Cu2+、Pb2+、Zn2+、Cd2+、Ni2+的残留浓度均能达到排放标准。3、入水流速越小,交换吸附容量越大,处理效果越好。低流速条件下,重金属离子与水淬渣—累托石、粉煤灰—累托石颗粒材料有较长的接触时间,从而增加了交换吸附容量。4、以《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为依据,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水淬渣—累托石颗粒材料比粉煤灰—累托石颗粒材料的交换吸附容量要大些,处理的铜冶炼工业废水量要多些。5、用1mol/L NaCl溶液作为解吸剂,在流速为12mL/min、流过时间为4小时的条件下,再生的水淬渣—累托石颗粒材料和粉煤灰—累托石颗粒材料的交换吸附容量分别可以达到新鲜材料的95.53%和93.69%,活性几乎完全恢复。6、经过6次的再生和重复使用,水淬渣—累托石颗粒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交换吸附容量只降低了3.14%,粉煤灰—累托石颗粒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交换吸附容量降低了3.42%,水淬渣—累托石颗粒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交换吸附容量的变化比粉煤灰—累托石颗粒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交换吸附容量的变化要小些。说明所制的颗粒材料重复吸附处理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效果较好。四、颗粒吸附材料对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机理1、无论是在静态还是动态试验条件下,水淬渣—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对铜冶炼工业废水中的Cu2+、Pb2+、Zn2+、Cd2+、Ni2+的吸附选择性依次为:Zn2+>Cu2+>Ni2+>Cd2+>Pb2+,对Zn2+、Cu2+有很好的选择性。其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qe=1.06Ce0.47,吸附基本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Ct=Co x e-kt,即lnCCu2+=-0.0112t-2.2895,lnCPb2+=-0.0126t-3.1407,lnCLn2+=-0.0074t+0.4714,lnCCd2+=-0.0047t-1.0888,lnCNi2+=-0.0038t—0.3713,说明液膜扩散为吸附过程的主控步骤;吸附热力学参数为:△H=-12.91kJ/mol,△S=-29.14J/(k·mol),△G=-4.21 kJ/mol,热力学数据表明吉布斯自由能的减少是水淬渣—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吸附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主要推动力。2、无论是在静态还是动态试验条件下,粉煤灰—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对铜冶炼工业废水中的Cu2+、Pb2+、Zn2+、Cd2+、Ni2+的吸附选择性依次为:Zn2+>Cu2+>Ni2+>Cd2+>Pb2+,对Zn2+、Cu2+有很好的选择性。其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qe=1.02Ce0.49,吸附基本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Ct=Co x e-kt,即lnCCu2+=-0.0094t-1.4342,lnCPb2+=-0.0166t-2.1868,lnCZn2+=-0.0082t+0.2111,lnCCd2+=-0.0029t-1.1958,lnCNi2+=-0.0025t-0.4744,说明液膜扩散为吸附过程的主控步骤;吸附热力学参数为:△H=-11.98kJ/mol,AS=-26.82J/(k·mol),△G=-3.97 kJ/mol,热力学数据表明吉布斯自由能的减少是粉煤灰—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吸附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主要推动力。3、在焙烧温度为400℃或500℃时,水淬渣、粉煤灰、累托石的物相组成未改变,累托石的晶体结构未发生破坏。水淬渣—累托石、粉煤灰—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对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机理主要是水淬渣或粉煤灰与累托石协同吸附作用的结果。当然,工业淀粉灼烧时的发泡作用也很重要。论文研究结果对于非金属吸附材料的复合造粒成型及去除、回收废水中的重金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为铜冶炼工业废水以及其它含重金属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张蕾,孙家寿[7](2006)在《黏土矿物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黏土矿物材料在废水处理中具有的明显优势,通过课题组10多年来对累托石和膨润土等黏土矿物材料的交换吸附过程进行的深入探索,阐述了天然黏土矿物材料和改性黏土矿物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初步探讨了它们的吸附和催化机理,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林秀玲[8](2006)在《交联累托石吸附NH4~+、PO4~(3-)及在景观水体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名流公司提供的累托石为原料,利用实验室自制铝交联剂制备交联累托石,针对目前景观废水处理费用高、见效慢等特点,系统研究了交联累托石对NH4+、PO43-的吸附行为,探讨其吸附机理,并初步实现其在实际景观废水中的应用。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 研究了交联累托石的制备,试验结果表明:矿浆浓度、温度、铝土比、搅拌时间是影响制备工艺的四个主要因素,较优制备工艺条件为:矿浆浓度4%,反应温度为常温,铝土比10mmol.g-1,搅拌时间2h。 (2) 研究了交联累托石对NH4+、PO43-的吸附行为,并探讨吸附机理。结果表明:交联累托石对水溶液中NH4+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尤其适用于低浓度废水(≤100mg/L);交联累托石对PO43-有较强的选择性吸附,采用PVA—H3BO3法进行成型后,对PO43-的吸附效果仍然很好。交联累托石、固定化交联累托石对PO43-的吸附都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经计算得出:累托石、固定化累托石、交联累托石、固定化交联累托石对PO43-吸附容量分别为9.67mg/g、8.24mg/2g、17.67mg/g、13.13mg/2g,交联后均大于交联前的吸附容量。利用XRD等测试手段对交联累托石进行表征,发现交联累托石对NH4+的吸附主要基于阳离子交换吸附,对PO43-的吸附可能与层间域产生的内表面有关。 (3) 初步研究了交联累托石在景观水体修复上的应用,结果表明:静态吸附试验中,经交联累托石粉末吸附剂处理后的东湖水体可以达到《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中的A类水体;动态吸附试验中,水力负荷是影响吸附试验的一个主要因素,以出水水质达到《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中的C类水质为穿透点,当SV=10h-1,累积处理水量为532ml,当SV=5h-1,累积处理水量为805ml,降低水力负荷,可以延长吸附柱的运行周期,提高处理水量。
羊依金,李志章[9](2006)在《几种非金属矿物材料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或改性非金属矿物材料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吸附作用,将其用于有机废水的处理是目前污水处理研究的热点。在介绍膨润土、凹凸棒土、累脱石、土壤、沸石、硅藻土等非金属矿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对其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羊依金,邹长武,张雪乔[10](2006)在《非金属矿物材料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许多非金属矿物材料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表面吸附作用、离子交换作用和化学活性作用,可广泛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对其在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二、累托石层孔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Ⅱ)—电镀废水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累托石层孔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Ⅱ)—电镀废水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制备及其吸附/催化性能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累托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
1.1.1 累托石的特性 |
1.1.2 累托石的改性 |
1.1.3 累托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1.1.4 累托石复合材料的应用 |
1.2 污泥生物炭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污泥生物炭的特性 |
1.2.2 污泥生物炭的制备及应用 |
1.2.3 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 |
1.2.4 污泥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应用 |
1.3 过硫酸盐体系及其催化/活化研究进展 |
1.3.1 过硫酸盐体系概述 |
1.3.2 催化/活化过硫酸盐体系概述 |
1.3.3 催化/活化过硫酸盐体系的应用 |
1.4 本论文研究设计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1.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2.1.3 复合材料的表征 |
2.1.4 吸附实验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分析 |
2.2.2 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2.2.3 复合材料的晶型分析 |
2.2.4 复合材料的表面官能团分析 |
2.2.5 不同比例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的优化实验 |
2.2.6 初始溶液pH值对Pb(Ⅱ)和Cd(II)吸附量的影响 |
2.2.7 吸附等温线 |
2.2.8 吸附热力学 |
2.2.9 吸附动力学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氧化锰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1.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3.1.3 复合材料的表征 |
3.1.4 吸附实验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条件优化 |
3.2.2 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分析 |
3.2.3 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3.2.4 复合材料的晶型分析 |
3.2.5 复合材料的表面官能团分析 |
3.2.6 MnO_2负载前后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吸附效果比较 |
3.2.7 初始溶液pH值对Pb(Ⅱ)和Cd(II)吸附量的影响 |
3.2.8 吸附等温线 |
3.2.9 吸附热力学 |
3.2.10 吸附动力学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酸铜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的制备及催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中酸性橙7 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4.1.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4.1.3 复合材料的表征 |
4.1.4 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实验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CuFe_2O_4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的形貌分析 |
4.2.2 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4.2.3 复合材料的晶型分析 |
4.2.4 复合材料的表面官能团分析 |
4.2.5 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6 自由基淬灭实验 |
4.2.7 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的动力学研究 |
4.2.8 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的降解机理研究 |
4.2.9 复合材料的重复利用率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氧化锌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中酸性橙7 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5.1.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5.1.3 复合材料的表征 |
5.1.4 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实验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ZnO负载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的形貌分析 |
5.2.2 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5.2.3 复合材料的晶型分析 |
5.2.4 复合材料的表面官能团分析 |
5.2.5 复合材料的光学带隙分析 |
5.2.6 复合材料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影响因素分析 |
5.2.7 自由基淬灭实验 |
5.2.8 复合材料降解水中酸性橙7 的动力学研究 |
5.2.9 复合材料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酸性橙7 降解机理研究 |
5.2.10 复合材料的重复利用率研究 |
5.2.11 各种吸附剂/催化剂去除水中酸性橙7 效率的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处理纺织工业废水有机染料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6.1.2 纺织工业废水的预处理 |
6.1.3 光催化/活化过硫酸盐处理纺织工业废水有机染料实验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处理纺织工业废水有机染料效果比较 |
6.2.2 复合材料投加量的影响 |
6.2.3 过硫酸盐浓度的影响 |
6.2.4 溶液初始p H值的影响 |
6.2.5 温度的影响 |
6.2.6 溶液初始色度的影响 |
6.2.7 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处理纺织工业废水有机染料动力学研究 |
6.2.8 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处理纺织工业废水有机染料选择性研究 |
6.2.9 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处理纺织工业废水有机染料机理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2)累托石负载聚吡咯对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的去除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水污染危害及治理 |
1.1.1 概述 |
1.1.2 水污染治理技术 |
1.2 聚吡咯基材料研究现状 |
1.2.1 碳基材料/PPy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2.2 PPy/生物质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2.3 其他材料 |
1.3 粘土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1 粘土材料结构及性质 |
1.3.2 粘土材料改性方法及应用 |
1.3.3 累托石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PPy/Ca-REC复合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PPy/Ca-REC复合材料的合成 |
2.3 PPy/Ca-REC复合材料的表征 |
2.3.1 XRD分析 |
2.3.2 SEM分析 |
2.3.3 FT-IR分析 |
2.3.4 TG分析 |
2.3.5 XPS分析 |
2.3.6 Zeta电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PPy/Ca-REC复合材料对水中Cr(Ⅵ)的去除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1.1 Cr(Ⅵ)标准曲线的绘制 |
3.1.2 吸附动力学实验 |
3.1.3 制备质量比、投加量以及pH的影响 |
3.1.4 吸附等温线 |
3.1.5 共存离子的干扰 |
3.1.6 再生实验 |
3.2 结果讨论 |
3.2.1 REC种类的影响 |
3.2.2 复合材料制备质量比对Cr(Ⅵ)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3 复合材料投加量对Cr(Ⅵ)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4 初始pH对Cr(Ⅵ)去除的影响 |
3.2.5 吸附动力学 |
3.2.6 吸附等温线 |
3.2.7 热力学拟合 |
3.2.8 共存离子的影响 |
3.2.9 再生性能研究 |
3.3 Cr(Ⅵ)去除机理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Py/Ca-REC复合材料对水中重金属/有机物的双向去除 |
4.1 实验方法 |
4.1.1 初始溶液pH的影响 |
4.1.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4.1.3 吸附等温线 |
4.1.4 再生实验研究 |
4.2 结果讨论 |
4.2.1 pH值的影响 |
4.2.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4.2.3 吸附等温线 |
4.2.4 单一系统和交替系统中的再生实验 |
4.3 Cr(Ⅵ)和RhB去除机理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PPy/Ca-REC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探究 |
5.1 壳聚糖-三聚磷酸钠-PPy/Ca-REC小球的制备及应用 |
5.1.1 实验方法 |
5.1.2 PPy/Ca-REC复合材料添加量的影响 |
5.1.3 动力学分析 |
5.2 一种基于粉末材料免活化处理水中复合污染的循环吸附装置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动态模拟实验及成本分析 |
6.1 实验方法 |
6.1.1 PPy/Ca-REC复合材料对各类污染物的吸附等温线 |
6.1.2 PPy/粘土矿物复合材料的制备 |
6.1.3 PPy/粘土矿物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等温线 |
6.2 PPy/Ca-REC复合材料对各类污染物的实际去除性能研究 |
6.3 粘土矿物负载PPy对水体中Cr(Ⅵ)的去除性能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3)累托石的有机改性及其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累托石 |
1.1.1 累托石概述 |
1.1.2 累托石的性质 |
1.2 累托石的改性 |
1.2.1 酸化改性 |
1.2.2 钠化改性 |
1.2.3 无机柱撑改性 |
1.2.4 高温焙烧改性 |
1.2.5 有机改性及复合改性 |
1.3 累托石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1 染料废水及其特点 |
1.3.2 染料废水常用处理方法 |
1.3.3 累托石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2.1 试剂及染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模拟染料废水配制及改性累托石的制备 |
2.3 试验方法 |
2.4 吸附剂的再生循环试验 |
2.5 数据分析方法 |
2.5.1 标准曲线的测定 |
2.5.2 吸附量及去除率的计算 |
2.6 样品表征 |
第3章 原累托石吸附性能试验 |
3.1 原REC对 MB/NR/AO的吸附试验 |
3.2 原REC对 MB/NR的吸附性能对比 |
3.3 吸附等温线 |
3.3.1 REC对 MB和 NR的吸附等温线 |
3.4 吸附动力学 |
3.4.1 REC对 MB和 NR的吸附动力学 |
3.5 吸附MB和NR前后累托石的表征 |
3.5.1 扫描电镜分析 |
3.5.2 XRD分析 |
3.5.3 FT-IR分析 |
3.5.4 BET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累托石的有机改性 |
4.1 试验用吸附剂 |
4.2 累托石的有机改性影响因素研究 |
4.2.1 改性剂用量的影响 |
4.2.2 液固比的影响 |
4.2.3 改性温度的影响 |
4.2.4 改性时间的影响 |
4.3 有机改性累托石的表征 |
4.3.1 扫描电镜分析 |
4.3.2 SXRD分析 |
4.3.3 FT-IR分析 |
4.3.4 热重分析 |
4.3.5 Zeta电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有机改性累托石吸附性能试验 |
5.1 M-REC对 AO的吸附实验 |
5.1.1 吸附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5.1.2 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5.1.3 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5.2 M-REC对 AO的吸附等温线 |
5.3 M-REC对 AO的吸附动力学 |
5.4 M-REC 的循环再生和重复利用性试验 |
5.5 M-REC的吸附机理分析 |
5.5.1 对AO的吸附机理 |
5.5.2 对MB/CV/AO的吸附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累托石/氧化亚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级氧化技术概述 |
1.2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 |
1.2.1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的基本机理 |
1.2.2 半导体光催化氧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Fenton 体系氧化技术 |
1.3.1 Fenton 体系氧化技术的基本机理 |
1.3.2 Fenton 体系氧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光催化氧化剂的良好载体累托石 |
1.4.1 累托石的结构特点与性质 |
1.4.2 累托石的应用研究进展 |
1.5 纳米氧化亚铜半导体光催化剂 |
1.5.1 氧化亚铜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
1.5.2 纳米氧化亚铜的制备方法 |
1.5.3 纳米氧化亚铜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累托石/Cu_2O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所用累托石 |
2.1.2 试验所用仪器与试剂 |
2.2 试验所用方法 |
2.2.1 累托石改性 |
2.2.2 纳米氧化亚铜的制备 |
2.2.3 累托石/氧化亚铜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4 累托石/Cu_2O 复合材料光催化效果评价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Cu_2O 的SEM 表征与分析 |
2.3.2 累托石/Cu_2O 复合材料的表征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累托石/Cu_2O 复合材料用于染料废水处理的研究 |
3.1 试验试剂、仪器和试验方法 |
3.1.1 试验用模拟废水 |
3.1.2 光催化氧化反应装置 |
3.1.3 试验方法 |
3.1.4 分析方法 |
3.2 累托石/Cu_2O 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二甲酚橙试验研究 |
3.2.1 钠化累托石对二甲酚橙的吸附试验 |
3.2.2 累托石/Cu_2O 复合材料对二甲酚橙的吸附速率曲线 |
3.2.3 光照时间对复合材料光降解的影响 |
3.2.4 溶液pH 值对复合材料光降解率的影响 |
3.2.5 二甲酚橙溶液初始浓度对复合材料光降解率的影响 |
3.2.6 复合材料用量对其光降解率的影响 |
3.2.7 复合材料制备条件的优化 |
3.2.8 累托石、Cu_2O 与累托石/Cu_2O 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比较 |
3.2.9 重复利用率 |
3.3 累托石/Cu_2O 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试验研究 |
3.3.1 钠化累托石处理亚甲基蓝溶液试验 |
3.3.2 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速率曲线 |
3.3.3 光照时间对复合材料光降解的影响 |
3.3.4 pH 值对复合材料光降解率的影响 |
3.3.5 亚甲基蓝初始浓度对复合材料光降解率的影响 |
3.3.6 复合材料用量对其光降解率的影响 |
3.3.7 累托石与累托石/Cu_2O 纳米复合材料降解亚甲基蓝的对比试验 |
3.3.8 复合材料的重复利用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累托石/Cu_2O 复合材料用于卷烟厂废水处理试验 |
4.1 试验用水和试验方法 |
4.1.1 试验用水 |
4.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4.1.3 试验方法 |
4.1.4 分析方法及光催化效果评价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累托石/Cu_2O 纳米复合材料的吸附速率曲线 |
4.2.2 光照时间对复合材料光降解效果的影响 |
4.2.3 pH 值对复合材料光降解效果的影响 |
4.2.4 废水初始浓度对对复合材料光降解效果的影响 |
4.2.5 复合材料用量对其光降解效果的影响 |
4.2.6 控制累托石/Cu_2O 纳米复合材料总量分段处理试验 |
4.2.7 单一累托石与累托石/Cu_2O 复合材料的处理效果比较试验 |
4.2.8 累托石/Cu_2O 复合材料的重复利用试验 |
4.2.9 不同光源对累托石/Cu_2O 复合材料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累托石/Cu_2O 复合材料光催化氧化机理探讨 |
5.1 累托石/Cu_2O 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
5.1.1 累托石的吸附等温线 |
5.1.2 光催化氧化反应过程 |
5.1.3 光催化氧化动力学分析 |
5.2 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作用机理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几种非金属矿物的环境特性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蒙脱石 |
2 蛇纹石 |
3 累托石 |
4 沸石 |
5 硅藻土 |
6 凹凸棒石 |
7 结语 |
(6)复合累托石颗粒材料的制备及处理铜冶炼工业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水污染现状 |
1.2 含重金属废水的研究现状 |
1.2.1 含重金属废水的来源 |
1.2.2 含重金属废水的危害 |
1.2.3 含重金属废水的污染特性 |
1.2.4 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原则 |
1.2.5 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技术 |
1.3 水淬渣概述 |
1.3.1 水淬渣的结构与组成 |
1.3.2 水淬渣的应用研究现状 |
1.4 粉煤灰概述 |
1.4.1 粉煤灰的结构与组成 |
1.4.2 粉煤灰的应用研究现状 |
1.5 累托石概述 |
1.5.1 累托石的结构与性能 |
1.5.2 累托石的应用研究现状 |
1.6 水淬渣、粉煤灰、累托石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研究现状 |
1.6.1 水淬渣、粉煤灰、累托石在含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6.2 水淬渣、粉煤灰、累托石在含重金属废水处理应用中的主要问题 |
1.7 非金属吸附材料造粒研究进展 |
1.7.1 非金属吸附材料造粒研究 |
1.7.2 非金属颗粒吸附材料处理废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
1.8 铜冶炼工业废水处理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
1.9 课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 |
1.10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10.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10.2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仪器、设备及试验材料、样品的测试与分析 |
2.1 试验仪器、设备 |
2.2 试验材料 |
2.2.1 主要试剂 |
2.2.2 水淬渣 |
2.2.3 粉煤灰 |
2.2.4 累托石 |
2.2.5 铜冶炼工业废水 |
第3章 水淬渣─累托石、粉煤灰─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的制备 |
3.1 试验方法 |
3.1.1 水淬渣、粉煤灰样品的制备 |
3.1.2 累托石样品的制备 |
3.1.3 水淬渣─累托石、粉煤灰─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的制备 |
3.1.4 铜冶炼工业废水的处理 |
3.1.5 散失率的测定 |
3.2 水淬渣─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制备的工艺条件 |
3.2.1 黏结剂的影响 |
3.2.2 焙烧温度的影响 |
3.2.3 累托石和水淬渣混合比例的影响 |
3.2.4 添加剂比例的影响 |
3.3 粉煤灰─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制备的工艺条件 |
3.3.1 焙烧温度的影响 |
3.3.2 累托石和粉煤灰混合比例的影响 |
3.3.3 添加剂比例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淬渣─累托石、粉煤灰─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的表征 |
4.1 颗粒吸附材料主要表征方法 |
4.1.1 X-Ray衍射分析 |
4.1.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4.1.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4.1.4 热重分析 |
4.1.5 抗压强度的测试 |
4.1.6 吸水率、显气孔率及体积密度的测试 |
4.2 水淬渣─累托石、粉煤灰─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的表征 |
4.2.1 未焙烧颗粒材料的表征 |
4.2.2 焙烧颗粒吸附材料物理性能的测定及表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颗粒吸附材料静态吸附处理铜冶炼工业废水的研究 |
5.1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水淬渣─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静态吸附处理铜冶炼工业废水 |
5.2.2 粉煤灰─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静态吸附处理铜冶炼工业废水 |
5.2.3 正交试验样品的表面及内部形貌SEM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颗粒吸附材料的静态再生研究 |
6.1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水淬渣─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静态再生试验 |
6.2.2 粉煤灰─累托石颗粒吸附材料静态再生试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颗粒吸附材料动态吸附处理铜冶炼工业废水的研究 |
7.1 固定床吸附概述 |
7.1.1 吸附原理 |
7.1.2 固定床吸附 |
7.2 动态吸附试验 |
7.2.1 试验材料 |
7.2.2 试验装置 |
7.2.3 试验条件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水淬渣─累托石颗粒材料处理铜冶炼工业废水的穿透曲线 |
7.3.2 粉煤灰─累托石颗粒材料处理铜冶炼工业废水的穿透曲线 |
7.3.3 颗粒材料的动态再生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颗粒吸附材料对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作用机理探讨 |
8.1 颗粒吸附材料对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选择性 |
8.1.1 水淬渣─累托石颗粒材料对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选择性 |
8.1.2 粉煤灰─累托石颗粒材料对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选择性 |
8.2 颗粒吸附材料对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动力学探讨 |
8.2.1 水淬渣─累托石颗粒材料对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动力学探讨 |
8.2.2 粉煤灰─累托石颗粒材料对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动力学探讨 |
8.3 颗粒吸附材料对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热力学探讨 |
8.3.1 水淬渣─累托石颗粒材料对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热力学探讨 |
8.3.2 粉煤灰─累托石颗粒材料对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热力学探讨 |
8.4 颗粒吸附材料对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机理探讨 |
8.4.1 水淬渣─累托石颗粒材料对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等温吸附曲线 |
8.4.2 粉煤灰─累托石颗粒材料对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等温吸附曲线 |
8.4.3 颗粒吸附材料对铜冶炼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机理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黏土矿物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天然黏土矿物材料 |
2 改性黏土矿物材料 |
2.1 无机层柱黏土矿物 |
2.2 有机层柱黏土矿物 |
2.3 无机-有机复合层柱黏土矿物 |
3 层柱黏土矿物应用进展 |
3.1 黏土矿物材料作为吸附剂的吸附研究 |
3.2 黏土矿物材料作为催化剂的催化研究 |
4 结 语 |
(8)交联累托石吸附NH4~+、PO4~(3-)及在景观水体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累托石的结构与物化性能 |
1.1.1 累托石的化学成分及结构式 |
1.1.2 累托石的物化性能 |
1.1.2.1 胶体性能 |
1.1.2.2 离子交换与吸附性能 |
1.1.2.3 热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 |
1.1.2.4 其他性能 |
1.2 累托石的开发利用现状 |
1.2.1 环保材料 |
1.2.2 过滤材料 |
1.2.3 石油催化剂 |
1.2.4 涂料悬浮剂 |
1.2.5 高温润滑脂 |
1.2.6 其他 |
1.3 景观水体概况 |
1.3.1 景观水体的类型及功能 |
1.3.2 城市景观水体水质恶化原因及其特征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1 物理措施 |
1.3.3.2 化学措施 |
1.3.3.3 生物措施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章 试验原料、试剂、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试验原料 |
2.2 试验试剂与设备 |
2.2.1 试验所用化学试剂 |
2.2.2 试验所用仪器设备 |
2.3 试验研究方法 |
2.3.1 试验研究技术路线 |
2.3.2 试验分析方法 |
2.3.3.1 XRD分析 |
2.3.3.2 主要水质指标分析 |
第3章 交联累托石的制备及表征 |
引言 |
3.1 制备原理及制备试验步骤 |
3.1.1 制备原理 |
3.1.2 制备试验步骤 |
3.2 影响因素研究 |
3.3 交联累托石的表征测试 |
第4章 交联累托石吸附NH_4~+、PO_4~(3-)试验研究 |
引言 |
4.1 试验装置及方法 |
4.2 交联累托石吸附NH_4~+试验研究 |
4.2.1 交联累托石用量的影响 |
4.2.2 固液接触时间的影响 |
4.2.3 pH值的影响 |
4.2.4 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 |
4.3 交联累托石吸附PO_4~(3-)试验研究 |
4.3.1 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
4.3.1.1 交联累托石用量的影响 |
4.3.1.2 固液接触时间的影响 |
4.3.1.3 pH值的影响 |
4.3.1.4 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 |
4.3.1.5 NH_4~+存在时对交联累托石吸附PO_4~(3-)的影响 |
4.4 固定化交联累托石对PO_4~(3-)吸附性能研究 |
4.4.1 固定化交联累托石的制备 |
4.4.2 吸附PO_4~(3-)影响因素研究 |
4.4.2.1 固液接触时间的影响 |
4.4.2.2 pH值的影响 |
4.4.2.3 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 |
4.4.3 PO_4~(3-)的吸附容量 |
4.4.3.1 吸附等温线试验 |
4.4.3.2 吸附等温线的数学拟合 |
4.5 交联累托石吸附NH_4~+和PO_4~(3-)的机理探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交联累托石在景观水体中的应用研究 |
引言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水源 |
5.2.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5.3 试验步骤与结果分析 |
5.3.1 静态吸附试验 |
5.3.2 动态吸附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项目 |
(9)几种非金属矿物材料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膨润土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2 凹凸棒土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3 累托石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4 土壤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5 沸石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6 硅藻土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7 前景展望 |
(10)非金属矿物材料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硅酸盐矿物材料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2.1 粘土矿物 |
2.2 沸石 |
2.3 电气石 |
3 硅藻土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4 碳酸盐矿物材料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5 磷酸盐矿物材料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6 前景展望 |
四、累托石层孔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Ⅱ)—电镀废水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累托石/污泥复合生物炭材料制备及其吸附/催化性能与机理研究[D]. 管鲲. 武汉大学, 2020
- [2]累托石负载聚吡咯对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的去除性能研究[D]. 徐瑶雷. 武汉工程大学, 2020(01)
- [3]累托石的有机改性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 沈瑶.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3)
- [4]累托石/氧化亚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文蓉. 武汉工程大学, 2011(05)
- [5]几种非金属矿物的环境特性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 刘海珍,任俊杰,付晓.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12)
- [6]复合累托石颗粒材料的制备及处理铜冶炼工业废水的研究[D]. 王湖坤.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7)
- [7]黏土矿物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张蕾,孙家寿. 贵州环保科技, 2006(04)
- [8]交联累托石吸附NH4~+、PO4~(3-)及在景观水体中的应用研究[D]. 林秀玲. 武汉理工大学, 2006(04)
- [9]几种非金属矿物材料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羊依金,李志章. 采矿技术, 2006(03)
- [10]非金属矿物材料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羊依金,邹长武,张雪乔.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