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花朵盛开的波西米亚

流浪的花朵盛开的波西米亚

一、流浪的花朵,盛开的波希米亚(论文文献综述)

张艳林[1](2021)在《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文中认为李双江是中国声乐“美声民族化”实践探索中的一个代表,他的演唱以西洋“美声唱法”为基础,继承中国传统唱法中的润腔手法,秉承“情”“声”“字”“趣”“味”的歌唱要诀,构建了丰富的“歌唱意象”,形成了“中西结合”的独特唱法,在一段时期内影响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中西声乐的历史文化为其产生提供了文化“土壤”,“气、声、乐、意之和”是其技术特征。其歌唱的语言表达、润腔处理和情感表现体现其浓郁的民族化特征,其“三位一体”的“姿态”表演、二度创作手法以及听众的“期待视野”等内容反映出其独特的审美接受特点,演唱中的“歌唱意象”的创造和运用表现出其独创的美学特征。李双江歌唱艺术,从中国戏曲、民歌和书法艺术中吸取艺术精华,其少年的励志、青年的学习、中年的实践构成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真”与“和”并存于其歌唱艺术之中,其“真”大于“和”,“真、善、美”结合,构建了歌唱的“自由”之境。

LEE W00NG[2](2020)在《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日据时期韩国文坛和社会对外国文化的吸收主要侧重于通过日本输入西方文学和文物。在如此之情况之下,部分韩国文人将中国文学作为外国文学,即世界文学的一个构成部分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并试图以此来推动韩国近代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之目的在于,以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借鉴,来建构韩国近代文学,同时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主社会。近代转换期的中国现代文学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以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文学革命、革命文学、抗战文学为中心展开。包含日据时期(1910年-1945年)和解放时期(1945年-1948年)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使命,以近代化和解放独立国家为目标指向,经历了胎动期、发展期、深化及停滞期和复兴期的发展过程。本论文分析该时期在韩国发表的196篇批评,进行解释。胎动期为1920年代前半期,在该时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正式开始。梁建植、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在该时期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与批评。梁建植在1920年11月号至次年2月号《开辟》上翻译发表了日本研究者青木正儿的<以胡适氏为中心的中国之文学革命>,此文是20世纪上半期韩国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最早一文。之后,梁建植继续发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译文及他所写的批评,十分积极地翻译了戏曲、诗歌、小说等作品。192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的李允宰在留学期间发表了有关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政论以及介绍中国罗马字运动的文章,并翻译发表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李东谷强调借鉴中国新文学建构运动中的思想改革与文学改革,以之作为他山之石。梁明参考胡适的新文学建构理论,则主张通过韩文的语文改革开展新文学建构。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中心的胎动期批评主要在1920年至1924年之间展开,以翻译日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本土文学革命的评论开始。其目的在于打倒封建旧思想和旧制度,从而建设近代社会、建构近代文学。该时期韩国批评家们特别关注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与主张,翻译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和<谈新诗>,另外,多数当时的戏剧、诗歌、小说等被翻译。该时期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20余篇,《每日申报》上连载的梁建植译<人形之家>(中文名为《玩偶之家》)以《娜拉((?))》(永昌书馆,1922)之名出版,李相寿译《人形之家》(汉城图书,1922)也出版。发展期为1920年代后半期至1930年代前半期,该时期留学过中国大学的批评家们非常活泼地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多样的批评观点上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该时期主要批评家有柳基石、丁来东、金光洲、李陆史、金台俊等。柳基石以1925年2月在《基督新报》上发表<墨子与基督>为始,发表了许多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文艺观,并在韩国最早翻译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丁来东和李陆史正式开启了对鲁迅文学的相当深度的批评,金光洲发表了以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为中心的批评。如此,20世纪上半期中发展期成为韩国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最活泼的时期,该时期发表的中国文学批评数量达到100多余篇,另外,开辟社还出版了《中国短篇小说集》(1929)。深化及停滞期为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之间。该时期,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然后1937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相当萎缩了。金台俊从1930年代前半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观点的批评,接着他裵澔、李明善等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出身的批评家以大学为中心开展了讲台上的中国文学批评。从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以前,他们发表的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共计30余篇,而从中日战争爆发至解放之间发表的不分观点的所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仅有30余篇。复兴期为1945年8月解放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间。解放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再次迎来复兴时期,在此短暂的5年之间韩国文坛共发表了 42篇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除了在前阶段开始继续活跃的丁来东、金台俊、李明善等之外,尹永春开展了活跃的批评活动。该时期,李明善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宣文社,1946)、《鲁迅杂感文选集》(未出版,1949),金光洲·李容珪共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1·2辑)(首尔出版社,1946),尹永春的《现代中国诗选》(青年社,1947),《现代中国文学史》(鸡林社,1949)等诸多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着作也纷纷出版。对以梁建植为中心的第一代批评家的19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学界从“翻译、翻案与近代文体的实验”,“经过日本的同时代性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殖民地知识分子悲伤的现实和理想主义的世界创造”以及“韩国近代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奠基”等方面高度评价了其积极意义。与梁建植同时期,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批评家为建构近代思想以及近代社会体制,非常关注中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并将其介绍到韩国社会及文坛。在他们之后,1930年代以来,曾在中国留学并接受学术训练的丁来东、李陆史、金光洲、金台俊等批评家们正式开始了学术性、系统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的批评并不仅仅局限于日本研究者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他们深刻思考祖国的解放和新国家的建设,并以此为视角来看待中国现代文学。之后,在解放时期尹永春也是同样为了新国家的建设从基督教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批评。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肩负着反帝反封建之历史使命的近代转换期,推动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文学实践的通道:以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社会和建构近代文学为目的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展开,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通过译介和批评中国新文学运动来追求韩国社会的思想革命和近代文学建构;第二、通过文学批评知识分子对殖民地现实的愤怒和内在抵抗的表达:虽然在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之下韩国的知识分子不能公开反对或抵抗日帝,但他们通过批评半殖民地情况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迂回地表露出对帝国主义的抵抗和批判精神;第三、通过小说和戏曲来追求以平民文学为中心的近代指向和近代文学建构:从封建时代传统文学的贵族文学脱皮,关注以俗文学、民间文学为中心的平民文学。虽然日人研究者们关注以小说和戏曲为中心的中国平民文学,但他们注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梁建植以来韩国的批评家们继续关注以小说、戏曲和新诗等平民文学为主的中国现代文学;第四、对近代文体的实验及对语文改革的影响:韩国的言文一致运动比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开始得更早,但中国的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近代韩语语文规范化的确立。1917年发表的李光洙的《无情》已相当达成言文一致,但到1940年代横写、韩文专用等问题还没完成。韩国批评家们借鉴中国罗马字制定运动,想推动韩语语文改革;第五、在文学的想象空间再现的理想乡的精神世界与新国家建设的理想和实践: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在批评空间展现出他们对祖国解放和独立的理想以及建设新国家的理想。他们从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基督教信仰等自己的批评观点,通过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展现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第六、对正义和博爱的追求以及爱国精神的表达等:韩国的批评家们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展现出真正的爱国精神。他们基于人的尊严和自由,超越狭隘和歪曲的爱国主义,追求正义和博爱的终极价值。抗日运动期间独立运动家们展现的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反日,反而他们主张了弱小民族的联合来共同推动反战、反帝国主义以及恢复世界正义和维护东亚和平。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文坛及社会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指向解放、独立国家建设和近代民主社会建设的文学实践。其核心的文学精神是‘抵抗与批判’,通过抵抗与批判来追求的终极价值是正义与博爱的恢复。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指向对殖民统治的间接抵抗和近代文学及近代社会建设,也包含着祖国解放以及新国家建设的理想。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韩国批评家们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意味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文艺批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是知识分子应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文学实践。该文学实践的基本精神是对社会不义和压抑人的尊严的‘抵抗与批判’,并且对歪曲的现实之抵抗与批判追求的终极指向是‘正义和博爱的实现’,即人本身的尊严价值。

陈昕言[3](2020)在《从戏剧到歌剧 ——布里顿歌剧《仲夏夜之梦》创作理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1913-1976)是20世纪着名的英国作曲家之一,歌剧《仲夏夜之梦》是在1960年4月完稿的一部作品,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布里顿创造性地将情人们的世界、精灵的世界以及雅典城平民的世界划分为三层结构,并借助动机、和声、音色各种手段,描绘了一段四位青年男女之间热烈曼妙的爱情故事。本文以歌剧《仲夏夜之梦》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莎士比亚和布里顿的创作意图出发,对莎士比亚在文学领域中的戏剧创作概况进行简要回顾,从而对戏剧《仲夏夜之梦》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价值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接着大致梳理了布里顿关于歌剧《仲夏夜之梦》的创作概况,试图归纳出布里顿寻找和挖掘同名戏剧中适用于歌剧这种艺术形式的有效手段,从而最大程度地还原作曲家的创作始末。在第二章中,笔者尝试探讨了歌剧《仲夏夜之梦》剧本创作的戏剧性。以对本歌剧剧本的文学特点的针对性分析为基础,探讨了歌剧脚本作者应该如何从歌剧这一艺术形式的整体性、综合性视角出发,从而揭示出歌剧剧情呈现出整体性多维并进的重要特征,以及剧本作者面对原戏剧脚本所提供的不同层次的人物角色、错综复杂的剧情基础时所采取的一系列筛选、删减等处理方式。通过对本歌剧剧本和原戏剧剧本的对比,试图对布里顿如何对莎士比亚原戏剧版本中的局部细节进行具体改编,并对其中重要人物形象的再确立,以及对原戏剧结构场面进行改编,并对原思想主题进行的再定位做出进一步的分析和阐释。在第三章中,笔者探讨了歌剧《仲夏夜之梦》音乐创作的戏剧性。这一部分试图探讨布里顿如何运用富有个性的音乐语言生动地塑造出帕克、海莲娜、赫米娅三个重要人物形象;并对布里顿自己创造的“原始主旨”以及独立主题动机的具体运用进行解读;最后对歌剧的序曲、幕前曲、间奏曲的戏剧性表现进行了深入剖析。

逄淑忻[4](2020)在《意蕴东西 ——常玉的油画艺术研究》文中认为常玉,一位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巴黎画坛享有声誉的东方画家。但在国内,徐悲鸿、林风眠都被大家广为人知,近年来,大家对民国女画家潘玉良也渐渐的发掘出其在艺术史中的价值,而知道常玉的人却少之又少。其实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有同样的留学经历,最后的结果却大不相同,这不禁让笔者对常玉产生了极大的研究兴趣。本文是对常玉的油画艺术研究,从常玉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来引出他的艺术历程。笔者通过对常玉油画作品的分析来总结归纳常玉的艺术创作精神,通过对他选择的题材、造型、线条、色彩等方面来深入研究常玉的油画作品所传达出的艺术特色和背后的影响因素。本论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正文部分包括四章内容,第一章从时代背景和教育背景进行多方面的阐述,从而让我们可以全方面的了解常玉风格形成的外因及内因。第二章分析常玉的油画题材,解读他选择这些题材的原因及其背后的故事。第三章着重分析了常玉的油画语言,分别从造型、色彩、线条几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剖析他画作形成背后的秘密,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常玉的性格、绘画理念以及他的思乡之情。第四章阐述了常玉艺术的启发,常玉不仅自己融合中西,还将东方的美学观积极的传播于西方,让世界认识和接受中国传统美学观,而且身处国外却和祖国依旧保持着联络,为中国现代艺术添上重要的一笔。最后是常玉纯粹的艺术追求和创新精神,这种对艺术始终保有淳朴、艺术追求的初心以及现代社会提倡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颜红菲[5](2015)在《薇拉·凯瑟长篇小说地理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美国杰出地域小说家,凯瑟笔下的西部与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马克温的密西西比、舍伍德的俄亥俄的温斯堡小镇和弗罗斯特的新英格兰农村一起,构成了美国20世纪文学最为耀眼的地理版图。从文学地理学批评的角度研究凯瑟小说艺术,既与作家的创作特征相符合,在批评方法上也是一种崭新的尝试。作为一门新兴的文学批评理论,文学地理学批评是文学与地理学相结合的跨学科批评理论。它以文本中具体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关注焦点是地理叙事对景观与地方的审美性和意向性建构。文学地理学批评从对地理空间的审美感知进入到审美判断,再上升到对空间关系的辨析,是一个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过程。文学地理学批评克服了空间批评抽象的对空间表征的符号化研究、忽视地方主观性经验的弊病,更加关注情境化下的地方体验多样性和丰富性,与文学本质的联系更为密切。论文主要讨论凯瑟七部小说创作,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从文本分析入手,结合历史语境和当代多元文学批评视野研究凯瑟三个主要时期的小说创作。主要进路为:首先,探讨创作的社会语境和艺术思潮如何影响作者创作理念的形成、如何触发艺术灵感和创作构思;其次,通过文本分析,研究小说的地理叙事手法。剖析作家如何进行对地方、景观的空间建构,如何通过隐喻或象征手法完成对主题暗示和传达;第三,通过文本的地理叙事分析,探讨小说主题思想的艺术表达。最后,从地理叙事的角度提炼作家在不同时期的美学特征和占主导的诗学倾向,最终做出审美价值判断。论文在序言部分对凯瑟研究现状和文学地理学批评做了综述,并对文学地理学批评中的核心概念进行了梳理,以此说明批评方法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创新性。论文主体根据凯瑟创作三个主要时期,分三章结构而成。第一章以“内布拉斯加系列”为研究对象。这一系列作品主要表现欧洲移民在美国化过程中身份的建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拓荒者精神和对于美国共同体的想象。内布拉斯加拓荒题材成为作品获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薇拉·凯瑟因此也被称为“地域作家”。在这一系列中,地理叙事层层递进地将美国文化中的荒野叙事、花园叙事以及文学经典景观内布拉斯加化,通过地方故事再现美国历史,最后实现从地方特色到人类存在的形而上提升,成为人与世界关系的一个转喻。第二章以中期“危机小说”为研究对象。“危机小说”系列在时间上紧承“内布拉斯加系列”,反映在从“边疆主义”到“重商主义”重大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所遭遇的巨大心理落差,人与地方的关系陷入困境,人在空间中仿佛被悬置起来,既不能重构过去又无法接受现在。小说通过无处安身的人物不断打破边界甚至自我流放的处境,再现了从乡村到城镇的一步步的空间转移,以及在此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迷惘、断裂、异化等现代性主题。地理叙事多采用双重或多重空间平行或并置的叙事手法,通过空间对比,把握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在处理景观描写时,避免单纯的景观描述,所有的描写都融入具体情境之中,与人物、情节紧密相连,成为人物和情节的一部分;以房屋等地理意象为核心意象,围绕核心意象建构象征意象群,为小说主题服务。第三章以晚期“历史小说”为研究对象。晚期作品试图打破中期僵局,通过讲述法国传教士在美国西南边疆传教过程中与地域文化的理解与融合,以及法国早期移民在魁北克重新建立区域共同体的故事,在人地关系中借助宗教与传统文化的回归,提倡建构神圣空间,诉诸神圣空间与日常空间的视域融合,实施日常生活审美化策略。晚期开创了“无中心插话式”小说。受壁画和木刻的影响,小说大胆使用空间并置来结构小说,通过并列一个个的场景,屏风式的展开小说叙事,以情绪和气氛冲淡情节,间断叙事;景观描写多采用真实景观与象征性的细节相结合,小说留有大量的省略和空白由空间隐喻和象征来填补,将主题、情感、动机等置入象征体系中,与具体情境连为一体。结语总结凯瑟小说地理叙事艺术。凯瑟以人地关系作为小说的关注点,解决了文学创作中最基本的“特殊与一般关系”问题;地理叙事艺术随着情境和主题的变化显得灵活而富于创新,在凯瑟小说创作中不仅是一种叙事手段,更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价值。

杜雪琴[6](2013)在《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挪威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在世界戏剧史上拥有卓越地位,对同时代以及后世作家与理论家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以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为中心,综合运用其他批评方法,对其剧作中建构的地理空间进行详细解读与深入剖析。易卜生戏剧作品中以丰富多彩的地理意象为基础,建构了多重的地理空间,呈现了独立而完整的地理图式,它们与作品主题思想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审美理想的传达等具有重要的关系。本文以易卜生戏剧作品里地理空间建构为探讨对象,深入挖掘出其深层底蕴,并注意上升到一种哲学、宗教与美学等的高度进行理论观照,从而概括与揭示其在戏剧作品中存在的意义,以及剧作家所具有的审美理想与审美意识。作为世界现代戏剧开端的易卜生及其戏剧作品,在北欧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在挪威独特的文化语境制约下,呈现出独立而深厚的诗学品格:其剧作中多种地理意象的生成、多重地理空间的建构以及与此相应的多种多样的艺术呈现,显示了文学与地理天然生成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所体现的作家对人类情感的哲学思考、对人类命运的宗教把握、对人类伦理的深度探索,显示了作家与地理之间的重大关系;在此基础上所体现的地理要素与作品的艺术传达以及艺术形式、艺术风格之间的直接对应关系,说明了戏剧以及其他文学作品的美学追求与地理之间的天然联系。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品质的多重维度。论文由九个部分构成:引论、正文七章、结语。引论:本文以三个方面作为展开论述的基础:一是以国内外关于易卜生及其作品的研究资料作为基础,从历时角度对国内外易卜生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比较的视野回顾了国外的易卜生研究,发现从地理空间角度研究其剧作才刚刚起步,而以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为中心,重新探讨易卜生及其戏剧作品,是一个全新的学术领域;二是以易卜生剧作中存在的丰富地理因素作为基础,揭示剧作家运用多元形式进行的艺术表现,易卜生之所以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是因为其剧作中具有深厚的现代性,存在可以不断解读的多重代码,而这与其中的地理因素关系密切:多种多样的地理意象、多重类型的地理空间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立的艺术图式,往往成为其多重代码的重要内容;三是以文学地理学批评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对易卜生戏剧进行系统解读,此种批评方法的采用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地理意象”、“地理空间”、“地理基因”、“地理图式”、“地理诗学”等核心概念具有独立的意义,可以让我们对其戏剧作品的研究上升到一种全新的理论高度。第一章:“以南方与北方为框架的地理空间建构”。“南方”与“北方”是易卜生戏剧作品地理坐标的基点,南北连接的直线成为地理空间的中心线,以南方与北方为框架的地理空间建构,是其他多重地理空间产生的基础。其一,“南方”与“北方”地貌特征各不相同:“南方”以“海滨”为标志、“北方”以“高山”为标志;南、北两重地理空间既相互连通,又各自独立。其二,南、北两重地理空间彰显了易卜生的两种精神形态:一是阳光而快乐,一是浓雾而阴霾,同时体现了他对两种人生哲学的探索。其三,“南方”与“北方”地理空间在相互对立冲突的基础上又相互对接与融合:《布朗德》中在“南”、“北”冲突之后,终于实现了宗教精神的重生;《武士冢》里在战争的仇恨之中,终于迎来了“和平之神”。其四,以“南方”与“北方”为框架的地理空间建构,一方面是与其人生经历相关联,说明其内心始终在两个极端之间来回奔波;方面是其两种人生形态的反映:“南方”阳光灿烂人生形态、“北方”冷峻严肃的人生形态。第二章:“以高山峡湾为主体的挪威地理空间建构”。其一,“高山谷地”:《布朗德》中的“叠景层见”式,《培尔·金特》中的“回环螺旋”式,体现了多重景象高山与各自相异谷地的组合。其二,“大海峡湾”:《海上夫人》中的过去与现在交织,《小艾友夫》中的变幻与汹涌相间,形成了多重维度的立体结构。其三,以“高山峡湾”为标志的挪威地理空间建构:以“高山谷地”为主体的地理空间,形成垂直向度的地理景观;以“大海峡湾”为标志的地理空间,形成水平向度的地理景观,它们相互交织组接成立体的挪威地理空间,构成一幅“‘垂直与水平’地理空间示意图”。其四,以高山峡湾为主体的挪威地理空间建构,体现了易卜生以挪威为起点观察与表现自我与世界的地理诗学观念。第三章:“以挪威为中心的世界地理空间建构”。剧作家以挪威作为中心,将目光逐渐向外发散到世界各处,世界地理空间得以完整地建构起来。其一,《培尔·金特》中培尔不切实际的“金特国”与松林深处索尔薇格茅屋反复交织,形成一种“回环曲折”世界地理空间。其二,《海上夫人》中小城以花园作为地理坐标的中心,挪威以小城作为地理的中心,北欧以挪威作为地理的中心,世界以北欧作为地理的中心,环环相扣地进行扩大,形成一种由“由小及大”式世界地理空间。其三,《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里南方与北方交错而生,组合成“南北交织”式地理空间;高山雪原与深渊幽谷彼此辉映,形成“上下辉映”式地理空间;两重地理空间相互补充丰富形成“复合交错”式世界地理空间。以“挪威”为中心,产生了“挪威”—→“北欧”—→“世界”的模式,是剧作家以全球为视野的博大胸怀之反映,也是其“全世界的荣华”人生理想与艺术思想的必然选择。第四章:“以教堂塔楼为核心的宗教地理空间建构”。易卜生剧作有众多教堂塔楼类的地理意象,以此形成多重意蕴的地理空间结构:《布朗德》以“三重教堂”为主体的宗教地理空间,集中体现了世俗宗教与理想宗教之间的冲突;《建筑师》以“尖顶塔楼”为轴线的宗教地理空间,体现了索尔尼斯对理想宗教信仰的追求;《培尔·金特》以“森林茅屋”为核心的宗教地理空间,体现了正义与邪恶两股力量的交织。宗教地理空间体现了剧作家“庄严崇高的理想与抱负”,其间的每一种“力”都直指浩渺苍穹,正是向上的“力”、博大的“力”吸引着剧中的各类人物翘首仰望。第五章:“以凉亭楼阁为主体的家园地理空间建构”。易卜生剧作建构的那片山与海之间的多种形态的家园地理空间,正是其故国与家园影像的外在显现:《海上夫人》以“凉亭”与“走廊”等为主体的“花园”空间,《野鸭》“海洋深处”的“阁楼”空间,《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以“茅屋”与“别墅”为主体的家园空间。“空中楼阁”是剧作家在纷繁复杂的精神形态中为自己找到的一个出口,在异国他乡与挪威家园之间寻找到的平衡点,承载了剧作家一种离奇的幻想。第六章:“戏剧中的地理空间与易卜生”。其一,五重地理空间的建构,以南北作为中轴线,从挪威走向了广阔世界,又从世界向家园回归,体现了从外在世界到内在宇宙的书写,形成了一幅球状艺术图式。其二,地理空间建构影响了其主题思想的表达:“在高处”哲学、“全有或全无”哲学、“自愿”哲学、“生活”原则等的存在,地理空间的向上、向下、对立、融合、延伸、转换、交替与凝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三,地理空间与易卜生本人存在直接联系:出生地喧嚣猛烈的“大海峡湾”深刻影响其气质的形成,小时候的教堂记忆让其戏剧里出现不断向上延伸的“高山”景观,青年时代的“世界”旅行让其剧作中产生多重世界地理空间,故乡那一处“高山峡湾”成为其心中的最后一片温暖的家园。第七章:“易卜生戏剧的地理诗学观念”。其剧作中体现的地理诗学观念,呈现多重维度的交叉与多重意蕴的叠合:地理环境与作家的地理基因之间存在一种决定关系,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地理神韵之间存在一种制约关系,剧中人物形象与地理意象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思想主题与地理空间之间存在一种结构关系,民族性审美建构与地理景观之间存在一种天然联系。因此,独特的地理景观、多重的地理空间、丰富的地理信息在易卜生剧作中的充分呈现,最为独特的意义在于:对戏剧中思想主题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传达的高妙和艺术风格的形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其剧中多重地理空间的建构及其所体现的诗学意义,有助于探讨以下更为重大的学术理论问题:人与自然如何相处、自我与他者如何相处、人的精神应当走向何处、人类的终极意义与自然存在之间的关系等。结语:“探讨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问题的意义及其启示”。从地理景观、地理意象到地理空间的建构方式,再到地理图式与地理诗学的构成,说明易卜生是一位人学家与自然学家的高度统一,一位哲学家与艺术家的高度统一。从前的易卜生戏剧研究主要从社会、历史、伦理、女性等角度展开,而其作品存在的以高山峡湾为主要特征的地理景观与地理意象,特别是其中着重建构的多重地理空间,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从地理景观的呈现与地理意象的存在,可以探测作家身上的地理基因及其根源;从地理空间的建构与地理图式的生成,可以探究作家的审美情趣与创作理想,也可以探讨其艺术气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途径与原则;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从此把握文学现象的产生、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意义的发生与地理之间的天然联系与密切关系,让我们从文学理论体系上对文学的产生、文学的本质、文学的本体、文学的传播进行重新认识,从而得出全新的有重大价值与意义的结论。

具孝书,薛舟,徐丽红[7](2011)在《柏林狂想曲》文中研究指明韩裔留德音乐家金尚浩突然自杀身亡,四十年前的日本恋人蜷川花子赶往德国,拨开四十余年的岁月烟云,寻访他的痕迹,追随他的行踪,查找他的死因。四十年前,还是在日韩侨第二代的金尚浩和他的恋人花子未能成为眷属,横亘在他们之间的是国籍、民族和理念:朝鲜半岛因为日本帝国主义而经历了被殖民状态,因为停战而维持着分裂状态,而且韩国还流行着强烈"纯粹血统主义"的国家意识形态。爱情失落的金尚浩前往德国学习音乐,意外地发现了德国音乐家约翰·昂特迈耶和他的乐谱,得知约翰·昂特迈耶的生平记录保存在平壤图书馆。于是,金尚浩去平壤收集资料,研究约翰·昂特迈耶。回来后他被韩国政府以间谍罪拘禁。十七年后被释放,1989年又回到德国。金尚浩对约翰·昂特迈耶的寻找,蜷川花子对金尚浩的寻找,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形成了波澜壮阔的交响乐。约翰·昂特迈耶从西方来到东方,金尚浩从东方来到西方,隔着时间的帷幕,两位音乐家的命运轨迹出现了重叠,连接他们的是命运的漂泊和对梦想的追寻,更是超越了国境线了国境线和意识形态差别的音乐……

卫华[8](2010)在《在艺术与商业之间——以19世纪巴黎波希米亚俱乐部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波希米亚俱乐部在19世纪末巴黎蒙马特地区繁荣滋生,成为巴黎城最具特色的文人文化景观,对它们的观察和理解是进入世纪末欧洲文人商业世界的空间入口,一方面他们表现出这一时期共有的的商业化精神趋向,另一方面却在商业的底处开掘出艺术的新鲜花朵。这一历史个案,为现代人反思艺术与商业的关系提供了历史的启示。

凌力[9](2010)在《北方佳人》文中指出第一章龙年1400一这是蒙古人逃离大都①、退回漠北的第三十一个年头。明朝的征讨追杀和蒙古各部落间的混战杀掠,使得蒙古汗庭急剧衰弱,汗位频繁更迭。如今在位的额勒伯克大汗,已是三十

卫华[10](2009)在《从波希米亚气质看波德莱尔的现代性意识》文中提出波德莱尔的现代性意识是现代性讨论的经典个案。从波希米亚视角进入可以为这一话题提供更多的理解向度。即是,波德莱尔具有浓郁的波希米亚生活气质,衍生入他的一系列批评话语,尤其凝练为一个波希米亚美学定义。该定义将鬼魅的现代生活与艺术创造结合起来,对波希米亚生活与艺术的撞击做了一个最经典的反思与回答,成为波德莱尔现代性意识的一个开拓性前奏。可以说,波德莱尔的波希米亚气质对于波德莱尔现代性意识的理解是一个突破性视角,它把发端于浪漫主义时期放浪不羁的文人生活现象提炼为一种诗学原理,即一种非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实践,是艺术家艺术创作感觉不断增生和涌现的重要源泉。而这一点,正是现代生活的诗学核心,为漩涡式的现代生活进驻艺术提供了一个美学平台,延续在后来一系列文化运动中,有着深远的艺术文化史意义。

二、流浪的花朵,盛开的波希米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流浪的花朵,盛开的波希米亚(论文提纲范文)

(1)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几对概念
    四、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歌唱艺术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美声唱法”的史学考查
        一、产生与确立
        二、发展与繁盛
        三、分流与多元
    第二节 民族唱法的历史背景
        一、积累与沉淀
        二、传播与推进
        三、土洋之争
        四、中西结合
    第三节 “美声民族化”的艺术历程
        一、歌唱定位
        二、根植于传统
        三、军旅实践
        四、历史贡献
    小结
第二章 歌唱的技法特征
    第一节 呼吸技法
        一、“美声”呼吸理论
        二、李双江的呼吸理论
        三、歌唱呼吸的再认识
    第二节 共鸣技法
        一、“美声”歌唱的共鸣理论
        二、李双江的共鸣理论
        三、共鸣方法的再认识
    第三节 “哼鸣”训练
        一、“哼鸣”唱法
        二、“哼鸣”练习
        三、“哼鸣”唱高音
    第四节 歌唱之“三和”
        一、气与声和
        二、声与乐和
        三、乐与意和
    小结
第三章 歌唱的民族化方式
    第一节 语言表达
        一、横韵竖唱、宽韵窄唱
        二、后韵前唱、窄韵宽唱
        三、前韵后唱、竖韵横唱
        四、其他方法
    第二节 韵味呈现
        一、装饰音润腔
        二、速度与力度变化
        三、断音与音色之韵
        四、特殊的韵味
    第三节 情感表达
        一、构建歌唱情境
        二、提升歌曲内涵
        三、传达民族情感
    小结
第四章 歌唱的审美接受
    第一节 感官享受
        一、动作手势
        二、身形表演
        三、歌唱表情
        四、三位一体
        五、高音演唱
    第二节 句法享受
        一、速度偏离
        二、力度偏离
        三、换气与顿挫
        四、个案分析
    第三节 听众的想象性
        一、自由想象
        二、模拟联想
        三、通感联想
        四、情境联想
    第四节 期待视野
        一、概念的界定
        二、合法偏见
        三、视界融合
        四、效果历史
    小结
第五章 歌唱的创造性特征
    第一节 歌唱想象力
        一、生活体验
        二、歌唱联想
        三、审美意象
    第二节 独创性
        一、运腔方式
        二、情感表现
        三、意象表达
    第三节 歌唱自由
        一、真善美
        二、诗性的歌唱自由
        三、文化内涵
    小结
结语
附录1 李双江大事记
附录2:李双江歌唱艺术教学常用语汇集
附录3:李双江演唱的歌曲目录
附录4-1: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1
附录4-2:民族声乐润腔技法符号表格2
附录4-3: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3
附录4-4: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4
附录4-5:民族声乐润腔手法符号表格5
附录5:普通话声、韵母四呼配合简表
附录6:普通话声韵母音节配合表格
附录7:汉语普通话辅音成阻、除阻情况表
附录8:汉语普通话十三辙行腔与收音表
附录9:歌唱语言分类表
附录10:歌唱语言一般规律表
附录11:汉语十三辙咬字收音舌位图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2)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1) 研究现状
        (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第一节 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的目的与主体
        (1)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目的
        (2)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主体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媒体
        (1) 《开辟》与《东明》: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媒体
        (2) 《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文艺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3) 《每日申(新)报》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及批评
第三章 胎动期(1920年代前半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与近代指向
    第1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胎动
        (1) 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的文学革命
        (2) 在韩国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5) 梁建植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近代指向
    第2节 对于胡适之文学革命的批评的展开
        (1) 《开辟》和《东明》与胎动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3) 民族主义阵营的社会政势认识和文学革命批评
        (4) 文学史认识与思想革命
    第3节 针对文学革命的批评和言文一致文体的确立
        (1) 社会主义运动家梁明的近代性语文改革
        (2) 言文一致文体的树立过程
    第4节 李东谷的东亚观点与主体性新文学建构
        (1)从东亚共存的视角看的中国认识
        (2) 思想革命和新文学建构
        (3) 新文化运动批评和主体性社会变革运动的指向
    小结: 文学革命论批评和近代社会指向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
第四章 发展期(1920年代后半期-1930年代前半期): 批评的全面展开和价值的多样性
    第1节 发展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1) 无政府主义文艺观和发展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2) 东亚知性史与鲁迅
        (3) 革命文学争论和鲁迅批评的展开
        (1) 在华独立运动家柳基石: 兴士团活动及南华韩人青年联盟活动
        (2) 鲁迅的封建礼教批判
        (3) 鲁迅小说的翻译与鲁迅和巴金的相遇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理想与李达的中国现代作家论
        (1) 南华韩人青年联盟及朝鲜义勇队的活动
        (2) 无政府主义者的联合和反动的宠儿: 巴金和茅盾论
        (3)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和郭沫若的反抗精神
        (4) 女作家及新诗和戏剧的批评
    第四节 金光洲的中国现代戏剧及电影批评和李庆孙,申彦俊的批评
        (1) 《波希米亚》的发行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交流
        (2) 中国文坛简介与现代戏剧批评
        (3) 在中国当地媒体上发表的电影批评
        (4) 李庆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的批评
    第5节 丁来东与李陆史的鲁迅批评
        (1) 丁来东对鲁迅正式的批评
        (2) 李陆史与鲁迅: 抵抗与批判的文学实践
    第6节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与浪漫主义
        (1)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
        (2) 徐志摩: 烂熟的情感和美丽的诗才
        (3) 冰心: 高举旗帜,勇往直前的哲理诗
        (4) 朱湘: 长江永古的长篇叙事诗人
    第7节 女性作家批评与其他
        (1) 女性作家批评
        (2) 胡适的实用主义渐进改善论
    小结: 作为抵抗和批判的文学实践的无政府主义批评
第五章 深化及停滞期(1930年代-1945年):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倾向与讲台批评
    第一节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1)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的成立及幸岛骁的任命
        (2)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第二节 金台俊、李明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1)金台俊从普罗文学视角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2) 李明善对鲁迅的批评: 为人生的文学的追求
    第三节 裵澔、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1) 裵澔: 中国现代文学的广泛批评
        (2) 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批评
    第四节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1) 韩雪野,普罗文学的主要领导者
        (2)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小结: 社会主义讲台批评和新理想的追求
第六章 复兴期(1945-1950年): 在解放期间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第一节 关于抗战文学争论的批评与抗战诗歌批评
        (1)抗战文学的展开与‘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第二节 尹永春的中国现代诗批评与《现代中国诗选》的发刊
        (1) 东西文学研究者的中国现代诗批评
        (2) 翻译诗集《现代中国诗选》的出版
    第三节 从救亡到建设: 在解放期间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1) 中国文坛的巨星郭沫若论
        (2) 乌托邦的想象成为现实的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第四节 在解放期间中国现代文学书籍的出版与社会变革
        (1) 金光洲和李容珪合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
        (2) 李明善梦想里的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
    小结: 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的想象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按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从戏剧到歌剧 ——布里顿歌剧《仲夏夜之梦》创作理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同名戏剧与歌剧的创作概述
    第一节 莎士比亚与戏剧《仲夏夜之梦》
        一、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概况
        二、戏剧《仲夏夜之梦》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价值
    第二节 歌剧《仲夏夜之梦》创作概况
        一、布里顿的歌剧创作概述
        二、歌剧《仲夏夜之梦》创作始末
第二章 歌剧《仲夏夜之梦》剧本创作的戏剧性
    第一节 歌剧剧本的文学特点
        一、多维并进的创作思维
        二、情节的生动性与简约性
        三、以揭示情感纠葛与性格冲突为中心
    第二节 原戏剧结构场面的改编与思想主题的再定位
        一、超自然场景设定的贯穿
        二、阶级差距的调和
    第三节 原戏剧局部细节的改编与人物形象的再确立
        一、淡化贵族人物的地位
        二、提升工匠艺人的地位
第三章 歌剧《仲夏夜之梦》音乐创作的戏剧性
    第一节 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
        一、活泼淘气的精灵帕克
        二、忠贞善良的海莲娜
        三、坚定勇敢的赫米娅
    第二节 主题动机的戏剧性贯穿
        一、“原始主旨”的构建
        二、独立主题动机的运用
    第三节 歌剧器乐的戏剧性表现
        一、序曲
        二、幕前曲
        三、间奏曲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意蕴东西 ——常玉的油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常玉风格形成的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教育背景
第二章 题材内容的偏爱与表达
    第一节 脂润肌满的女人体
    第二节 孤傲脱俗的静物
    第三节 灵活温顺的动物
第三章 形式语言的选择与运用
    第一节 极致简约的造型
    第二节 充满诗意性的色彩
    第三节 强调书写性的线条
第四章 常玉绘画艺术的启示
    第一节 常玉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影响
    第二节 “新东方美学”对巴黎画派的影响
    第三节 常玉纯粹的艺术追求和创新精神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我的毕业创作
致谢

(5)薇拉·凯瑟长篇小说地理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1、批评的语境
        2、批评的反思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文学地理学批评
        1、国内文学地理学评述
        2、欧美文学地理学批评评述
    四、研究内容与相关概念界定
        1、研究内容与研究进路
        2、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内布拉斯加”的花园叙事
    一、美国历史与地理的关系
        1、美国文学与地理的关系
        2、凯瑟与西部
    二、《啊,拓荒者!》:一首西部的拓荒史诗
        1、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荒野叙事
        2、以地域共同体为中心的花园叙事
        3、地域的超越与历史的轮回
    三、《我的安东尼娅》:一首西部生活的田园诗
        1、在人地关系中建构可靠叙事人
        2、情境化的多元空间
第二章 “危机小说”的失乐园叙事
    一、文化转型中的美国社会
        1、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
        2、“世界一分为二”
    二、《我们中的一个》:家园的丧失
        1、互文性下的失乐园叙事
        2、骑士传奇下的空间推进
        3、双重视角下的景观叙事
    三、《迷失的女人》: 何处为家
        1、围绕房子的战争
        2、啄木鸟意象变奏
    四、《教授之屋》: 生活在别处
        1、荷兰油画式的空间结构
        2、景观叙事中的美国身份建构
第三章 “历史传奇”下的复乐园叙事
    一、凯瑟与二十年代末期的美国文坛
        1、凯瑟晚期创作与二十年代末期的美国文坛
        2、凯瑟的宗教态度
        3、“无中心插话式”小说与地理叙事
    二、《大主教之死》: 以审美的眼光看世界
        1、视域生成下的景观生产和空间重塑
        2、建立在地理修辞上的叙事学
    三、《磐石上的阴影》: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1、题解
        2、共同体的空间表征
        3、日常生活神圣化
结语
附录 薇拉·凯瑟作品年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6)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易卜生:“现代戏剧之父”
    二、易卜生及其戏剧中的地理空间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五、本文的创新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以南方与北方为框架的地理空间建构
    第一节 “南方”与“北方”的地理空间:海滨与高山
        一、“南方”:以海滨为标志
        二、“北方”:以高山为标志
    第二节 “南方”与“北方”的精神形态:阳光与阴雾
        一、《布朗德》:阳光灿烂的南方与阴暗高寒的北方
        二、《海上夫人》:南方大海的幻想与北方小城的忧郁
    第三节 “南方”与“北方”的对立与融合
        一、《布朗德》:南北的冲突与精神的重生
        二、《武士冢》:战争的仇恨与“和平之神”
    第四节 两种不同人生理念的张力结构
        一、“南方”:阳光灿烂的人生形态
        二、“北方”:冷峻严肃的人生形态
第二章 以高山峡湾为主体的挪威地理空间建构
    第一节 “高山峡湾”:挪威的地理特征
        一、挪威的地理特征
        二、什么样的“高山峡湾”?
    第二节 “高山谷地”
        一、《布朗德》:“叠景层见”式
        二、《培尔·金特》:“回环螺旋”式
    第三节 “大海峡湾”
        一、《海上夫人》:过去与现在交织
        二、《小艾友夫》:变幻与汹涌相间
    第四节 垂直与水平的“高山峡湾”
        一、“垂直与水平”的地理空间
        二、以挪威为起点的地理观念
第三章 以挪威为中心的世界地理空间建构
    第一节 《培尔·金特》:“回环曲折”式世界地理空间建构
        一、“回环曲折”式世界地理空间
        二、回环而曲折的艺术之美
    第二节 《海上夫人》:“由小及大”式世界地理空间建构
        一、“由小及大”式世界地理空间
        二、环环相扣的“圆形”结构
    第三节 《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复合交错”式世界地理空间建构
        一、“复合交错”式世界地理空间
        二、空间的交错与意蕴的复合
    第四节 从挪威到世界——一种想象地理空间的产生
        一、“挪威·北欧·世界”三维一体
        二、以全球为视野的博大胸怀
        三、“全世界的荣华”之哲理境界
第四章 以教堂塔楼为核心的宗教地理空间建构
    第一节 《布朗德》中的“三重教堂”
        一、“古老的教堂”:世俗的宗教观念
        二、“现实生活的教堂”:务实的宗教理念
        三、“自然世界的教堂”:理想的宗教信仰
        四、以“教堂”为主体的宗教地理空间
    第二节 《建筑师》中的“尖顶塔楼”
        一、“尖顶塔楼”:索尔尼斯世界的轴线
        二、“空中楼阁”:索尔尼斯灵魂的核心
        三、“梯子”:建筑师的朝圣之路
    第三节 《培尔·金特》中的“森林茅屋”
        一、“奥丝的茅屋”:原始而冲动的力量
        二、“山妖王国”:虚伪而邪恶的力量
        三、“索尔薇格的茅屋”:纯净而善良的力量
    第四节 宗教信仰的载体与对彼岸世界的探索
        一、宗教地理空间——“庄严崇高的理想与抱负”
        二、“尖顶塔楼”——向上腾飞之“力”
第五章 以凉亭楼阁为主体的家园地理空间建构
    第一节 《海上夫人》里的“凉亭”与“走廊”
        一、“凉亭”与“走廊”:分裂的婚姻与家庭
        二、“住宅”与“鱼池”:有限的自由与无限的自由
    第二节 《野鸭》:“海洋深处”的“阁楼”地理空间
        一、“阁楼”:“另外一个世界”
        二、“阁楼”:“海洋深处”之险
        三、“阁楼”:“理想的要求”与“生活的幻想”
    第三节 《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里的“茅屋”与“别墅”
        一、陶尼慈湖边的“小茅屋”与荒山野岭中“半塌的茅屋”
        二、陶尼慈湖边的“别墅”与乌尔费姆的“城堡”
    第四节 “空中楼阁”:以凉亭楼阁为主体的家园地理空间之魂
        一、家园地理空间之魂——“空中楼阁”
        二、“空中楼阁”——精神的出口
第六章 戏剧中的地理空间与易卜生
    第一节 易卜生戏剧中的五重地理空间
        一、以南北为中轴线
        二、从挪威走向世界
        三、从世界向家园的回归
        四、由外在的地理到内在的宇宙
    第二节 戏剧中的地理空间与几种核心思想
        一、“在高处”哲学
        二、“全有或全无”哲学
        三、“自愿”哲学
        四、“生活”原则
    第三节 戏剧中的地理空间与易卜生
        一、猛烈喧嚣的“大海峡湾”
        二、不断向上延伸的“高山”
        三、不断向外扩张的“世界”
        四、一直不曾忘记的“家园”
第七章 易卜生戏剧的地理诗学观念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作家身上地理基因的决定关系
        一、以故国家园的自然山水作为内在根脉
        二、以祖辈遗传的地理因子作为深层土壤
        三、以地域文化的地理因子作为厚重依托
    第二节 地理意象与人物形象的对应关系
        一、以地理意象为基础的人物形象塑造
        二、以《海上夫人》的“山坡”为例
        三、地理意象与人物形象的立体建构
    第三节 地理空间与思想主题的结构关系
        一、对接结构
        二、交织结构
        三、反叠结构
    第四节 地理神韵与艺术风格的制约关系
        一、艺术风格与“树状结构”
        二、空间迁移与“流水效应”
    第五节 地理景观与民族性审美建构的天然联系
        一、海盗精神在大海峡湾之间的肆意张扬
        二、真理自由在高山峻岭之上的反复唱响
        三、冷峻严酷在冰天雪地之中的熠熠闪光
        四、审美意识在地理景观之中的深度凝结
结语 探讨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问题的意义及其启示
    一、从地理景观、地理意象到地理空间的建构方式
    二、一位人学家与自然学家的高度统一
    三、站在地球与宇宙高度思考人类与自然命运问题
    四、地理图式与地理诗学形态
    五、也是一个“伟大的问号”
参考文献
附录:亨利克·易卜生地理年谱
在校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8)在艺术与商业之间——以19世纪巴黎波希米亚俱乐部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1. 对公众市场的重要性有了不同凡响的敏感度
    2. 哺育一种感官放纵和性暗示的商业色情氛围
    3、别具特色的“恶作剧”精神资源的商业开发
    1. 沟通艺术与商业, 于腐朽的底处盛开新艺术奇葩
    2. 发明和扩充艺术公共性, 文化百货商店系统形态的初步诞生

四、流浪的花朵,盛开的波希米亚(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双江歌唱艺术研究[D]. 张艳林.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D]. LEE W00NG. 山东大学, 2020(08)
  • [3]从戏剧到歌剧 ——布里顿歌剧《仲夏夜之梦》创作理路研究[D]. 陈昕言.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4]意蕴东西 ——常玉的油画艺术研究[D]. 逄淑忻. 青岛大学, 2020(02)
  • [5]薇拉·凯瑟长篇小说地理叙事研究[D]. 颜红菲.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6]易卜生戏剧地理诗学问题研究[D]. 杜雪琴.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7]柏林狂想曲[J]. 具孝书,薛舟,徐丽红. 译林, 2011(06)
  • [8]在艺术与商业之间——以19世纪巴黎波希米亚俱乐部为个案[J]. 卫华. 浙江学刊, 2010(04)
  • [9]北方佳人[J]. 凌力. 长篇小说选刊, 2010(01)
  • [10]从波希米亚气质看波德莱尔的现代性意识[J]. 卫华. 学海, 2009(04)

标签:;  ;  ;  ;  ;  

流浪的花朵盛开的波西米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