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间接收益散议(论文文献综述)
罗润东,刘洋[1](2013)在《家庭视角下高等教育投资成本—收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居民家庭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与风险承担的主体。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进行微观研究。其结论表明,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对教育收益的影响小于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投资对非货币性收益的影响大于货币性收益,但女性未从高等教育投资中获得显着的非货币收益。区域比较还发现,我国中部地区教育成本对教育收益具有较大的影响。
刘洋[2](2012)在《家庭在高等教育投资中的成本—收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时代,并且家庭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投资风险承受主体的背景,在对国内外学者的教育收益及教育成本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的情况下,为更全面的考察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成本的补偿方式,尝试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将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的实证研究领域从货币收益扩展到非货币收益范围。本文首先对相关问卷数据进行了整理,共选取了1778个样本,其中有568个样本回答了有关家庭的问卷调查,随后我们通过信度分析和缺失值处理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并利用因子分析浓缩变量,为下一步的结构方程模型准备研究变量。其次,本文以现有文献作为理论基础设定初始模型,并根据模型对数据的整体拟合结果对模型加以修正,修正后的模型包含货币性收益和积极精神娱乐活动参与度、工作健康度以及回馈型补偿等三项非货币性收益。在受教育程度、性别、区域、城乡等不同分类标准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产出型补偿和回馈型补偿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教育投资对非货币性收益的影响大于货币性收益,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投入对教育收益的影响小于中等教育阶段,女性未从高等教育投资中获得显着的非货币收益,并且中部地区及农村的教育成本对教育收益具有较大的影响。最后,我们根据本文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从扩展大众的教育收益观念,改善制约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的社会经济环境和鼓励欠发达地区的家庭进行教育投资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有利于促进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收益实现,保持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积极性的政策建议。
林荣日[3](2001)在《教育间接收益散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的间接收益 ,是教育经济问题研究的一大难点。国内外学者对如何衡量教育的种种间接好处 ,迄今尚无良策。因教育的间接收益 ,是与受教育者所获得的终身精神享受分不开的 ,所以无法用具体的数量来衡量 ,而且其收益的种类也因人而异 ,千差万别。因而 ,学者们只能对所有受教育者基本上共有的一些间接收益 (包括间接货币收益和间接非货币收益 ) ,加以阐述 ,并常常以实例辅证。笔者以为 ,在没有找到更好的衡量办法之前 ,这可能是一种不错的做法。目的无非是要说明 ,人们经受教育 ,除能够获得可观的直接收益之外 ,还有许多无法用货币来直接衡量的间接收益 ,而且这种间接收益 ,可能比直接的货币收益具有更强大的吸引力 ,对人的一生的影响也可能非常巨大。
二、教育间接收益散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育间接收益散议(论文提纲范文)
(1)家庭视角下高等教育投资成本—收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模型与数据 |
(一) 模型设定 |
(二) 数据描述 |
三、实证分析 |
(一) 产出型补偿 |
1.高等教育收益分析:以中等教育为对照 |
2. 高等教育阶段收益对成本补偿方式的性别比较 |
(二) 回馈型补偿 |
(三) 区域性差异 |
四、结论 |
(2)家庭在高等教育投资中的成本—收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2.1 教育成本方面的研究 |
2.2 教育收益方面的研究 |
2.3 教育收益对成本补偿的研究 |
2.4 结论与启示 |
第三章 数据描述与处理 |
3.1 信度分析与缺失值补插 |
3.2 因子分析 |
第四章 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收益对成本的补偿方式 |
4.1 产出型补偿 |
4.2 回馈型补偿 |
4.3 教育收益的综合比较 |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3)教育间接收益散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的个人间接收益 |
1.教育的个人间接货币收益 |
2.教育的个人间接非货币收益 |
二、教育的间接社会收益 |
1.教育与犯罪。 |
2.教育与公众政治态度。 |
四、教育间接收益散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家庭视角下高等教育投资成本—收益研究[J]. 罗润东,刘洋.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 [2]家庭在高等教育投资中的成本—收益研究[D]. 刘洋. 山东大学, 2012(02)
- [3]教育间接收益散议[J]. 林荣日. 现代大学教育, 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