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诗五首(附茶对联)

茶诗五首(附茶对联)

一、茶诗五首(附茶联一副)(论文文献综述)

张颖芳[1](2020)在《安溪茶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确立与开展,校本课程在各个地区蓬勃发展。各学校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开设别具一格的校本课程,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促进课程的发展与完善。安溪是着名茶乡,产茶历史悠久,在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后,积累了丰厚的茶文化资源,留下了许多以“茶”为主题而创作的文学作品,例如有关茶的民间传说、茶诗、茶联、茶谚、茶歌等,这些是安溪茶文化的重要内容。目前安溪已经有不少中小学将茶文化引入校本课程,取得了可喜效果,但总体上仍然处于尝试阶段。本文将结合语文教学进一步深入挖掘安溪茶文化资源,开发初中语文类校本课程,使学生在对家乡茶文化的学习实践中获得文化熏陶,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本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主要对论文的选题缘由、概念的界定、国内校本课程研究状况、语文校本课程研究状况、茶文化校本课程研究和安溪茶文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为正文。第一章阐述安溪茶文化语文类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背景。首先对安溪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现状及其整体的效果进行分析;其次阐述安溪茶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最后从安溪茶文化蕴含的文学独特性、当地教育部门的支持与导向、学校资源分析、师生需求评估四个方面概述安溪茶文化语文类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第二章论述安溪茶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构想。首先论述安溪茶文化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的目标预设;其次结合当前的语文教学选取安溪茶文化校本课程的内容进行补充;最后对课程教材的编写思路进行介绍,分别为教材篇目展示、单元设置、课文设计示例。第三章对安溪茶文化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探讨。首先从课程组织和课程设置对安溪茶文化校本课程进行整体的架构;其次从实施原则、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案例对安溪茶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进行说明;接着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包括课程评价的方式和内容层次;最后为了课程的顺利实施,提出课程的保障措施。第三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阐述,为结语部分。本文旨在充分挖掘安溪地区别具一格的茶文化资源,试图将其开发成为一门具有本土文化特色、有教育价值的初中语文类校本课程。但是,将安溪茶文化开发成为一门语文类校本课程是一种创新性的尝试,其具体的实施方案不仅需要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还需要通过教学实践的不断调整与完善。对此,笔者会做出努力。

余悦[2](2019)在《“三盏搜肠句更佳”——中国茶与文学艺术》文中研究表明"枯肠搜尽数杯茶,千卷胸中到几车。"元代耶律楚材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写茶事、茶饮、茶味、茶功、茶情等,而这两句则写出了茶对促进"文思泉涌"的作用。文启茶思,茶为文心,茶与文学艺术也有不解之缘。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又是诗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度里,茶与诗的结缘是自然的和必然的。自古至今,许多诗人和文学家创作出无数脍炙人口的茶诗词,留下的作品不下万首。中国历代咏茶诗词具有数量丰富、题材广泛和体裁多样的特征,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支奇葩。

张琳[3](2017)在《沈与求及其《龟溪集》研究》文中提出沈与求为两宋之交历史名臣,身居吏部尚书、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等要职,在南宋初期政坛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同时沈与求亦以翰墨知名,所作内外制诰皆代言得体,尤善为诗而不苟作,着有《龟溪集》十二卷,诗、词、制、诏、表、启、赋、记等诸体兼备,然惜关注者寥寥,文名不显于后世。对沈与求及其《龟溪集》的关注研究,旨在以《龟溪集》文本为出发点,以南渡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史走向为支撑,还原沈与求的人生轨迹,深入其精神世界,体察分析其诗歌、文章的艺术特色。第一章对沈与求的家世生平和《龟溪集》之版本流衍情况进行梳理考证。沈与求为湖州德清县人,出身吴兴望族沈氏,深厚的家族底蕴和崇尚儒学的家风为他取得功名、步入仕途奠定了文化基础。但他早年沉沦下僚,建炎间追随高宗南下漂泊,此后几经浮沉起落,其仕途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仕隐相间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交游广泛,既与官场同僚共事,又与江湖隐士为伴,是南渡时期湖州文人群体的重要成员。所着《龟溪集》以地名为集名,在南宋淳熙初即已编定成书,最迟绍熙二年刊刻问世。目前可见最早版本为明万历十六年金陵沈子木刻本,另有《四库全书》本及其它钞本传世,但皆出自宋刻本。第二章关注《龟溪集》中的诗歌内容,体察各类主题诗作中所蕴含的不同情感和心态,深入沈与求的精神世界。沈与求亲身经历了靖康之乱的家国巨变,在诗作中对山河破碎、生民离散的残酷现实有着真实的记录和描写,表现出意图恢复的强烈愿望。同时,他生长于江南风景佳胜之地,诗作中对山川风物多有描摹,更继承了北宋文人的酬唱之风和崇雅的生活意趣。沈与求有着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和忧国惜民的社会责任感,但羁旅奔波和宦海沉浮又时常让他感到疲惫和厌倦,难免有归隐山林田园之念。在仕、隐两种人生选择间的矛盾摇摆,使得他在以儒学立身的基础上,又兼涉佛道来求得内心的平静和慰藉。第三章分析沈与求诗歌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并归纳其诗艺渊源所在。沈与求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多样的诗歌风格,但大体上仍与南渡诗风的演变过程相一致。清雅闲远源自北宋政和、宣和年间的尚清审美祈向。悲慨沉郁是弥漫着伤感气息的南渡诗坛的主流诗风,也是沈与求对杜诗有所追慕和回应的体现。平淡古朴则是受到了陶渊明和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人平淡诗美观的影响,而在复归晚唐的风气下,其诗歌亦有妙丽绰约的一面。沈与求虽没有提出明确的诗学理念,但他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谨,在音律用韵、谋篇布局和炼字炼句上都着力颇深。他吸取了江西诗派注重炼字用典的创作方法,但又避免了江西后学生硬险涩的弊病,从而转化为自身的诗歌艺术特质。第四章考察了《龟溪集》中的各类文章作品,尤以四六骈文为重点。沈与求曾兼权翰林学士,一时制诰多出其手,而四六在宋代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因此《龟溪集》中所载文章绝大部分皆为四六骈文。沈与求的骈文创作达到了代言得体的要求,既能遵守不同四六文体的形式要求,又能准确表达写作意图。其四六骈文语言典雅,对仗工整,但少数作品行文中也夹杂散体,体现出王安石、苏轼两派四六在南宋逐渐融合的趋势。一些散体奏议之文虽不以文采见长,但更为直接地体现了沈与求的为政主张,从中亦能窥见其在南宋初期党争风云中的政治立场。沈与求并非南宋文坛的一流大家,在艺术特色上较为模糊,缺乏鲜明的个人标识,但诗文中亦不乏佳作上品,其文学成就和《龟溪集》的文学价值都有重新认识评价的必要。同时对沈与求及其《龟溪集》的研究,也对全面体察南渡时期文学生态的多样性有着一定意义。

黄慧君[4](2017)在《明后期江南的文人茶空间解读及当代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后期的江南,文人的审美情趣表现出自然、质朴、简宜的特点,并投射在对茶空间环境品质的追求上,建构独具审美意蕴的文人茶空间环境。在当代,生活审美化与艺术化的浪潮愈发高涨,“文人茶空间”已经转化为一种具有意义的表现符号,集中表达了一个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念、信仰与企盼。尤其在当代西方休闲观念的冲击下,人们在茶空间中不仅感受到休闲的自由,更获得的是一种文化的归属感。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作为中国传统设计中的鲜明实践,在当代意义非凡。本文通过对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的多层次分析解读,概括总结其空间形态、配套元素、营造手法、审美思想等方面的特点,分析指出在当代的社会语境下,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与设计借鉴意义,并辅以实例加以说明如何通过对设计要素和营造手法的转化与应用,营造符合当代审美特质、极具“文人茶空间”内涵的实践。

周佳灵[5](2016)在《主题茶会中的茶席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虽说茶席设计是于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但我国以及日韩等国的设计实践已经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时期,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自茶文化艺术从我国传播至日韩等国以来,这些国家的人民对其保有着长期的热情和重视,各自在茶席设计领域也有着良好的发展。反而是我国,经历了近代茶文化发展的跌宕起伏,茶席设计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设计思维和技巧的缺乏、主题内涵的浅薄、意境氛围的欠缺、风格特色的模糊等等。在茶文化艺术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我国的茶席设计必须要走出一条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道路才能屹立于国际茶文化艺术之林。本文意欲从主题茶会、茶席及茶席设计的概念、历史渊源、现实状况出发,从茶席设计的基本要素、茶席的形式设计和意境营造着手,深入探究主题的提炼、构成因素的择配、平面色彩及立体的构成、意境的营造等的基本方式方法、步骤和策略,以达到实现茶席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目的。为提高本文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本文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多次用于指导实践,做反复的检验和修正。最后,通过对茶席设计的创新模式的探索总结出:历代的茶席设计因当时人们的饮茶文化、审美趣味和生活追求的不同而有着各自鲜明的风格特色,当代茶席设计既要立足于传统,又要有所创新,摒弃对古代茶席的复制与重现,以新的内容、形式和艺术语言去表现,创作出符合当代人审美并富有文化内涵的茶席作品。

余悦[6](2012)在《中国茶文化与生活“四艺”的体现》文中研究指明"茶艺表演中‘挂画、插花、焚香、点茶’并称四艺,在北宋时代就已在盛宴和神祭中作为重要的项目之一,也成为文人生活中艺术修养的内容。元朝、明朝时,文人雅士更加倡导,处处讲求悟性,崇幽趣,尚自然,着重神韵内涵的提升和品位。其中喻理更为明显,四艺的配合品赏有茶艺的完整呈现,品茶重味觉之美,挂画重视觉之美,插花重视觉、触觉之美,焚香重嗅觉之美,生活四艺较少单独表现。四艺合一,相得益彰,才能尽善尽美。四艺是生活的艺术,也是提高风雅和韵味的人生哲学。"

马培洁[7](2012)在《鲍廷博及其《知不足斋丛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鲍廷博是清代乾嘉时期藏书家的杰出典范,一生致力於书籍的收藏、校勘和刊刻,为古代文献的传播作出了非凡的贡献,在中国古代藏书史、出版史,乃至清代学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登原《古今典籍聚散考》云:"然则吾人敢为一言,即吾人欲明清学之所以盛者,虽知其由多端,要不能与藏书之盛漠无所关。" ①陈氏之言正中肯綮,清代的藏书活动大力推动了学术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知不足斋藏书宏富,乾隆三十八年诏开四库馆,鲍廷博即命长子鲍士恭上呈家藏善本书籍七百余种,多为宋元旧本、校勘精本,为《四库全书》的纂修积极出力。在收藏大量典籍的基础上,鲍廷博刊刻了如《名医类案》、《陶说》、《岭云诗钞》、《庚子销夏记》和《古今姓汇》等一批单刻本,刊刻精美,纸墨俱佳,是清代版刻中代表一时风气之作。其用一生心血辑刻的《知不足斋丛书》三十集,收书二百余种,均为有益世道,有资考证之书,校勘精审,刻印精良,巾箱小本,独具特色,是私家刻印丛书的精品。《丛书》自陆续刊行以来,风行海内外,影响较大,好评不断,当时众多名家竞相仿效,使辑刻丛书成为一时风气。其中刊刻的从海外访求的五种中土久佚的书籍,不仅为古籍的回传不懈努力,而且为中日文化交流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鲍廷博一生为书籍的收藏和刊刻倾尽家资,他为古代珍本文献的保存和传播所作的卓越贡献,值得人们永远怀念。在借鉴前人丰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对鲍廷博及其《知不足斋丛书》研究中尚未涉及,或已有所涉但深度远远不够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对鲍廷博着述《花韵轩咏物诗存》的版本作了全面的比勘,指出八千卷楼本比已影印出版的中山大学藏本多收录二十三首诗歌,且文字多优,版本价值更高;依据多种文献辑录了为知不足斋刻书的刻工姓名,彰显了这一群体在知不足斋刻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上图藏《诗传注疏》刊刻底本保存的鲍廷博手书的刻书费用清单,是清代出版史研究的珍贵史料;国图藏鲍廷博抄本《一角编》保存的鲍廷博画像,以及众多名家手识、像簧,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也是用力最多的部分,是利用寓目的各大图书馆藏善本,各种藏书志的间接记载,以及现有研究成果,通过抽样校勘,对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总目》稿本未曾交代的七十二种书籍刊刻底本的考察。笔者独立考察出的底本有五种,考察出底本源自何本的有五种,根据交游情况判断的有三种,考察出底本和校本收藏地的有三十六种借鉴前人成果并考察後认为结论可信的有九种,根据《丛书》跋文和版心等信息直接作出判断的有十四种。对刊刻底本和校本的版本优劣亦作了分析和评价,并将寓目之底本与鲍刻本进行校勘,从而判断鲍廷博刻书态度的忠实程度。校勘精审是《知不足斋丛书》古往今来受到学者重视的根本所在,因而校勘研究亦是论文重点之一。笔者以南图藏《归潜志》、《吹剑录外集》刊刻底本为例,从第一手的最为迫近鲍廷博校勘实践的材料出发,通过细致讨论,总结其校勘的方法、原则及特点,并发现一条鲍廷博以意补字的实例,客观指出其校勘中偶而背离校勘原则的做法。并以《知不足斋丛书》本《石刻铺叙》末的鲍廷博校勘记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对其校勘予以全面考察。《丛书》的刊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鲍廷博在初次刊刻印行後,挖改了一些书籍的板片。本文通过大量对比《丛书》初印本与後印本,指出两者存在的褚多差异,认为以後印本为优。尤以国图藏两种鲍廷博、吴骞校勘《金楼子》的稿本入手,指出《丛书》印行之後一再校改之事实,对鲍廷博校勘和刻书时孜孜以求的态度予以了充分的肯定。《知不足斋丛书》保存的大量随文校勘记、考订案语,附录的存疑、附订、校补,无一不显示出这部丛书精於校雠的特点,藏书家和乾嘉学者的双重校勘群体保证了丛书的较高质量。对鲍廷博生平的研究,刘尚恒《鲍廷博年谱》是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笔者通过调查所获得的新资料,以及旧资料的重新解读,对刘氏《年谱》进行了一些订正和补充。笔者还通过寓目的各大图书馆珍藏的稿本、抄本,以及各种藏书志等多种文献,辑录了鲍廷博及其後人撰写的题跋六十篇,可补季秋华《知不足斋序跋题记集录》之不足。目前研究涉及鲍廷博刊刻《永乐大典》辑佚书者较多,笔者主要从鲍廷博与四库馆臣、乾嘉学者的关系入手,探讨其获得《永乐大典》辑佚书副本的途径,进而对鲍廷博的辑佚学贡献作了探讨。《宛委别藏》是清代着名学者阮元编抄的一部丛书,《知不足斋丛书》收录的十种书籍亦见载於阮氏《别藏》,笔者通过版本的比较,考察了宛委本的底本及相关问题,从而肯定了鲍刻本的版本价值。在考察鲍刻本的刊刻底本时,还考察出两种四库本的底本,并对《四库全书总目》着录进呈者的问题亦有考订,这对考察知不足斋藏书总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此外,本文还以《曲洧旧闻》为例,对"鲍刻六种"和鲍氏四库进呈本的副本等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本文下编对《知不足斋丛书》所收的二百余种书籍逐一进行叙录,在各种版本的比较下,尽量凸显鲍刻本的版本价值,并对各书点校整理情沉和优秀研究成果予以述及,为论文上编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东峰[8](2010)在《唐代茶诗与文士意趣》文中指出茶诗是茶在与文学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简单而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学形式,因此我们对唐代茶诗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从中深入探讨文士的饮茶意趣,而且还可以发掘出其背后所包蕴丰富的文化内涵。本篇论文主要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从茶文化的大角度介绍茶诗当前研究的现状;接着从茶之被利用的历史详细勾勒茶诗产生的轨迹。第二章以《全唐诗》所载茶诗为基础,对有唐一代的茶诗作一整体性的综述和归类,从叙事歌咏类和以茶言情类两方面探讨唐代茶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以此作为三、四章研究的基础。第三章主要围绕“茶趣”来论述,文士爱茶、赞茶、进而亲自煮茶饮茶,其中自然有文士的一种茶趣隐含其间,诗歌便成为其“茶趣”的表达。本章主要从文士的爱茶之趣、煎茶之趣和饮茶之趣三方面对茶诗进一步分析,以此来探讨文士在诗歌中所追求的一种意趣。第四章则主要是通过进一步分析相关的茶诗,企图对“茶趣”进行升华,从单纯的一种意趣上升到一种意境。此章选取分析的茶诗多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体分别分析茶诗中的道、佛和儒的文化内涵,依次从文士追求的天人一体、茶禅一味和情礼满杯的意境高度来审视相关的茶诗。最后一章为结语,综合唐代茶诗中文士的意趣与意境,从中我们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到唐代文士的饮茶活动的概况,同时反映了唐代茶文化之兴盛。总之,茶文化的研究角度很多,例如还可以从文化的大角度结合唐代茶诗中所反映的儒家礼仪文化、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以及文士追求的闲居隐逸之趣进行发掘。本文仅从其中的一个切入点来展开,以期能引起更多的学者来关注茶诗并作相关深入研究。

李三原[9](2009)在《秦茶的始祖文化》文中研究指明陕西作为古代"茶马互市"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茶政施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民族史和边境贸易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神农茶祖文化追寻中国茶文化的源头,首先要廓清中国茶叶的起源。谁为中华茶祖,一直是中国茶学界与茶文化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各方各自根据其地域文化特征,打出不同的旗号:或以吴理真为茶祖,或以诸葛亮为茶祖,或以陆羽为茶祖。

沙宣,刘军芳[10](2007)在《尹盛喜的创业之路(续)》文中研究说明

二、茶诗五首(附茶联一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诗五首(附茶联一副)(论文提纲范文)

(1)安溪茶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安溪茶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背景
    第一节 安溪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现状分析
    第二节 安溪茶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第三节 安溪茶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第二章 安溪茶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
    第一节 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
    第二节 课程内容的开发
    第三节 教材编制
第三章 安溪茶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第一节 课程组织安排
    第二节 课程实施的策略
    第三节 课程评价
    第四节 课程保障措施
结语
附录1 安溪茶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与设计问卷调查
附录2 领导访谈提纲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三盏搜肠句更佳”——中国茶与文学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茶与诗歌、对联
二、茶与散文、小说
四、茶与绘画、书法
五、茶与谚语、谜语

(3)沈与求及其《龟溪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沈与求生平着述考略
    第一节 字号故里与家脉渊源
    第二节 执掌台谏的名臣之路
    第三节 志趣相投的多方交游
        一、与同乡故旧之交
        二、与同榜同年之交
        三、与客居湖州的官员、隐士之交
        四、与湖州外的江南文人之交
        五、与上司同僚之交
    第四节 《龟溪集》版本流衍考
        一、编定刊刻
        二、集名卷数
        三、现存版本
第二章 诗歌中的精神世界
    第一节 感时忧世的时代悲声
        一、离乱之遇
        二、恢复之愿
        三、故国之恨
    第二节 佳山胜水间的心迹行藏
        一、江南名胜
        二、羁旅风光
        三、题寄次韵
    第三节 诗酒唱和中的文人志趣
        一、地缘纽带下的湖州群体
        二、崇德尚才与情感共鸣
        三、酬唱之风与生活雅趣
    第四节 庙堂之忧与江湖之叹
        一、渴望功业,忧国惜民
        二、宦海倦游,望归田林
        三、以儒立身,兼涉佛道
第三章 诗歌风格与艺术特质
    第一节 南渡诗坛下的多样诗风
        一、“尚多清气”的政、宣遗音
        二、悲慨心境下的沉郁之风
        三、平淡古朴与晚唐韵致
    第二节“不务苟作”的创作追求
        一、体格分明,音律谐美
        二、构思缜密,章法严谨
        三、用字妥帖,对仗工稳
    第三节 出入江西的诗艺渊源
第四章 兼备众体的骈散文章
    第一节 诏令之文
    第二节 奏议之文
        一、表
        二、劄子、奏状、奏
    第三节 应酬交际之启文与赋记杂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明后期江南的文人茶空间解读及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1 学术理论价值
        1.2.2 现实实践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明后期”时间概念
        1.3.2 “江南”地域范围
        1.3.3 “文人茶空间”的概念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1.8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文人茶空间发展的历史及其理论梳理
    2.1 中国历代文人茶空间的发展流变
        2.1.1 先秦至明文人茶空间的发展
        2.1.2 明清时期文人茶空间的发展
    2.2 明代茶空间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
        2.2.1 文人饮茶行为习俗与环境
        2.2.2 明代江南古典园林中的茶空间解析
    2.3 文人茶空间对传统文化的反映
        2.3.1 有无相生的虚实观
        2.3.2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2.3.3 寓情于景的自然观
    2.4 现代环境行为心理学视角下的文人茶空间分析
        2.4.1 知觉整体性
        2.4.2 图底关系原则
        2.4.3 心理与物理空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后期江南的文人茶空间解析
    3.1 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的形态分析
        3.1.1 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的选址
        3.1.2 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的类型
        3.1.3 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的布局
    3.2 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的配套元素
        3.2.1 家具陈设
        3.2.2 茶具美学
        3.2.3 清供文玩
        3.2.4 焚香抚琴
    3.3 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的营造手法分析
        3.3.1 界面处理
        3.3.2 自然材料的运用
        3.3.3 虚实相生
        3.3.4 意象比拟
    3.4 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的审美思想透视
        3.4.1 明后期江南文人的生境
        3.4.2 宜之为度,贵在活变
        3.4.3 自然为尚,意在和谐
        3.4.4 简朴尚用,忠于本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的当代价值探索
    4.1 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的当代诠释与变化
        4.1.1 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的当代诠释
        4.1.2 当代文人茶空间发展的特点
    4.2 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与当代空间审美的暗合
        4.2.1 当代空间的自然审美观
        4.2.2 当代空间的意象化审美
    4.3 明后期江南文人茶空间对当代茶空间设计的启示
        4.3.1 当代茶空间中设计要素的借鉴和继承
        4.3.2 当代茶空间中设计手法的转化和应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借鉴的实例分析与评价
    5.1 喜舍茶会所
        5.1.1 项目背景
        5.1.2 设计要素分析
        5.1.3 设计手法分析
        5.1.4 小结
    5.2 南石皮记茶空间
        5.2.1 项目背景
        5.2.2 设计要素分析
        5.2.3 设计手法分析
        5.2.4 小结
    5.3 综合分析与总结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与成果
    6.2 主要研究创新点
    6.3 尚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主题茶会中的茶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2 茶会与茶席
    2.1 茶会的概念
    2.2 茶席的概念
    2.3 茶会中的茶席
3 茶席设计的基本要素
    3.1 茶席的主题提炼
        3.1.1 如何进行主题提炼
        3.1.2 茶席的题材选择
    3.2 茶席的构成因素
        3.2.1 各具精神的“茶、人、器”
        3.2.2 茶席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调和
        3.2.3 背景、背景音乐的择配
4 主题茶会中的茶席设计
    4.1 茶席的形式设计
        4.1.1 平面构成设计
        4.1.2 色彩构成设计
        4.1.3 立体构成设计
    4.2 茶席的意境营造
        4.2.1 茶席意境的特征
        4.2.2 意境营造的方法与要点
5 茶席设计的创作实践
6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个人简介
致谢

(6)中国茶文化与生活“四艺”的体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活“四艺”是以茶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
二、挂画也是一种艺术, 需要思考的深刻和审美的眼光
    1. 挂画首先要了解和学会欣赏绘画
    2. 挂画的基本原则和美学审视
    3. 中日两国茶艺挂轴的异同
三、插花艺术在茶艺活动的运用是人与大自然的契合
    1. 茶与花的结合是中国传统茶艺的主导
    2. 茶事插花艺术的一般原理
    3. 茶事插花的具体实践
四、焚香品茗是一种精致、美化、诗意、禅境的优雅生活
    1. 古代对茶香的认识和其他香料在茶事的运用
    2. 香文化的主要构架和基本知识
    3. 茶室用香的基本原则与一般流程

(7)鲍廷博及其《知不足斋丛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编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鲍廷博生平及学术活动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问题展望
    第二章 鲍廷博着述研究
        第一节 鲍廷博着述考
        第二节 鲍廷博《花韵轩咏物诗存》版本评述
    第三章 鲍廷博刻书研究
        第一节 鲍廷博知不足斋刻工研究
        第二节 鲍廷博与《永乐大典》辑佚书研究
    第四章 《知不足斋丛书》校勘研究
        第一节 《知不足斋丛书》校勘述略
        第二节 从《知不足斋丛书》刊刻底本看鲍廷博的校勘——以南图藏《归潜志》、《吹剑录外集》为例
        第三节 《石刻铺敍》鲍廷博校勘记研究
        第四节 《知不足斋丛书》初印本与後印本的差异
        第五节 印行之後一再校改的代表——《金楼子》
    第五章 《知不足斋丛书》刊刻底本及校本考
        第一节 刊刻底本及校本考(上)
        第二节 刊刻底本及校本考(下)
    第六章 鲍廷博知不足斋书事丛考
        第一节 《知不足斋序跋题记集录》补遗
        第二节 《鲍廷博年谱》订补
        第三节 鲍廷博抄本《一角编》与鲍廷博画像
        第四节 《宛委别藏》与《知不足斋丛书》同收书版本考
        第五节 《四库全书》底本及进呈本考
        第六节 鲍廷博知不足斋研究二题
    结语
下编 《知不足斋丛书》子目叙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花韵轩咏物诗存》
附录二 论文书影
後记

(8)唐代茶诗与文士意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出发点
    二、目前茶文化研究的现状
    三、唐前茶诗发展轨迹
第二章 唐代茶诗综述
    第一节 唐代茶诗概述
        一、初盛唐的茶诗
        二、中晚唐的茶诗
    第二节 唐代茶诗的内容与分类
        一、以茶叙事类
        二、以茶言情类
第三章唐代茶诗中文士的茶趣
    第一节 爱茶之趣
        一、爱茶而赞茶
        二、爱茶而种茶
        三、爱茶而赞水
        四、爱茶而咏具
    第二节 煎茶之趣
        一、室内庭院煎茶
        二、山泉林边煎茶
        三、欣赏煮水之趣感受饽沫之美
    第三节 饮茶之趣
        一、自然环境之选择
        二、人文环境之营造
        三、尝茶心境之诗化
第四章 唐代茶诗中文士的品饮意境
    第一节 天人一体的境界
        一、采茶、煮茶实践中的身心一体与自然交流
        二、赞茶香、咏茶味中的山水之美与心灵超脱
    第二节 茶禅一味的透彻
        一、茶禅一味之生活顿悟之境
        二、茶禅一味之体道艺术之境
    第三节 情礼一杯的表露
        一、以茶表敬意——朋友间情谊的表达
        二、以茶利礼仁——人际间礼仪的表露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9)秦茶的始祖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神农茶祖文化
盛唐皇家宫廷茶文化
佛教祖庭茶文化
茯砖茶始祖文化
文人雅士茶文化
“茶马互市”文化的发源地
秉承陕商文化,谱写明清边茶贸易辉煌

(10)尹盛喜的创业之路(续)(论文提纲范文)

浅吟低唱寄茶诗
水墨情缘留茶画
雅俗共赏挂茶联
且将深意寓茶谜

四、茶诗五首(附茶联一副)(论文参考文献)

  • [1]安溪茶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与设计[D]. 张颖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2]“三盏搜肠句更佳”——中国茶与文学艺术[J]. 余悦. 收藏与投资, 2019(09)
  • [3]沈与求及其《龟溪集》研究[D]. 张琳. 吉林大学, 2017(08)
  • [4]明后期江南的文人茶空间解读及当代价值[D]. 黄慧君. 苏州大学, 2017(04)
  • [5]主题茶会中的茶席设计研究[D]. 周佳灵. 浙江农林大学, 2016(05)
  • [6]中国茶文化与生活“四艺”的体现[J]. 余悦. 农业考古, 2012(05)
  • [7]鲍廷博及其《知不足斋丛书》研究[D]. 马培洁. 南京大学, 2012(07)
  • [8]唐代茶诗与文士意趣[D]. 杨东峰. 南昌大学, 2010(04)
  • [9]秦茶的始祖文化[J]. 李三原. 中国商人, 2009(09)
  • [10]尹盛喜的创业之路(续)[J]. 沙宣,刘军芳. 农业考古, 2007(05)

标签:;  ;  ;  ;  

茶诗五首(附茶对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