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当代世界》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汤重南,王金林,宋成有[1](2020)在《中国日本史学会与日本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清晰地阐述了中国日本史学会与中国日本史研究的互动关系和相互促进作用,展现了中国日本史学会成立以来日本史研究的状况、特点、成果及创新点,并叙述和总结了中国日本史研究不断出人才、出成果的两大收获。本文不仅对大陆日本史学者的着作、论文做出客观介绍和加以简要的学术评论,而且还首次对台湾地区的日本史研究做了介绍和评述。本文最后对中国日本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做出了冷静、清醒的分析,对某些不良倾向坦率地提出了批评,以及对中国日本史研究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和期许。
孙玉芳[2](2019)在《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田永静[3](2017)在《21世纪大学生理想信念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摘要:作为一种心理需求和精神境界,理想信念有其自身的形成规律。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坚定理想信念至关重要。全面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因素对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为准确把握21世纪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因素,本论文所做的基础工作有:探索了理想信念的内涵与层级结构及其形成规律,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内涵特征、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厘清;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特性、现状进行了分析,从逻辑层次、范畴两方面梳理了可能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因素,对理想信念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按照系统论的方法,从大到小、从抽象到具体地选取了显着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因素并进行逐一分析。首先将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因素分为会现实和心理干预两大领域。在社会现实领域,又划分为国际环境、国内现实两大部分。国际环境方面,大学生理想信念受到全球化的深刻影响,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科技革命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具体产生的影响。国内社会生活现实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基础,本文从积极和消极两大方面细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具体影响因素,包括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夯实大学生理想信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五大建设"、"四个全面"增强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影响大学生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消极腐败严重影响党的形象、社会矛盾凸显冲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情感等。心理层面主要是外界教育引导对大学生社会政治理想的干预,具体划分了教育现实的影响、高等教育影响和干预、家庭影响和干预。针对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因素,立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历史和国情教育特别是加强党史教育,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弘扬红色精神;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理性认知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问题;针对国内社会现实提升大学生应对信息化环境的能力、提升适应市场经济的素质,将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效衔接。
万水[4](2016)在《文学观念变革的时代标本-《当代文艺思潮》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对学界"重返八十年代"研究的呼应,本文从活跃于1980年代并且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份文艺理论刊物——《当代文艺思潮》入手来考察1980年代我国文学观念的演变历程。这份刊物在当时影响巨大,它所刊发的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共224篇,被《新华文摘》转载共9篇。本文认为在中国大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联和作协是文学体制的执行性实体机构。《当代文艺思潮》作为甘肃省文联主办的刊物,其性质当属文学体制的一部分。本文将《当代文艺思潮》刊发的文章大致分为四个类别:理论文本、史论文本、评论文本与方法论文本。在理论文本方面,内容十分丰富。首先,关于左翼文学理论的讨论,通过开辟"马列文艺思想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纪念《讲话》发表四十五周年"等专栏,刊发了相当一部分对已有结论提出商榷和另辟蹊径的文章,这些文章给传统左翼文学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推动了一个多元共生局面的形成。其次,关于"人道主义"的讨论,用"启蒙人道主义"代替了"阶级论",迅速突破"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抑或"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窠臼,将人道主义认同为人类社会的普遍原则。以是否表现了完整的"人性"为标准来对当代文学进行重新审视。但是,《当代文艺思潮》所倡导的"人道主义"难以突破"启蒙人道主义"的局限。再次,关于文学"主体性"和"向内转"的讨论,《当代文艺思潮》所刊发的文章体现了对创作主体和对象主体的双重尊重,体现了对文学独立性的强调以及对文学研究本体性的回归。又次,关于"实践美学"的讨论,《当代文艺思潮》所刊发的文章体现了人学、人类学本体论研究思路和以审美活动为中心的研究思路。以上讨论构成了一个倡导"人的觉醒"的系列。今天来看,《当代文艺思潮》所刊发的高扬人的价值的文章,无疑推动了文学观念的变革,使之朝着更加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这些文章也几乎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二元对立思维的窠臼。最后,关于"现代主义"的讨论,《当代文艺思潮》通过开设"国外文艺思潮之窗"栏目以及刊发如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等文章推动了 "现代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在史论文本方面,《当代文艺思潮》通过《就当代文学问题答<当代文艺思潮>编辑部问》和《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文艺的回顾与展望——评论家笔谈、答问》以及围绕它们所组织的一系列文章参与了"进化论"和"断裂论"的文学史观在1980年代的形成与传播。在新时期文学应该承续五四文学还是"十七年"文学的问题上,《当代文艺思潮》刊发的文章各执一词,特别是主张回归五四文学传统的文章不可避免地跌入了"本质主义"和"整体主义"的陷阱。在评论文本方面,《当代文艺思潮》表现出比同时期的同类刊物更加大胆的特点。但也留下了缺乏时间距离而产生的"沉淀"性不足的缺憾。但是,对以王蒙的作品为代表的"意识流"小说的肯定,对以刘索拉、徐星的作品为代表的"现代派"小说的深入分析,对作为一个整体的"寻根文学"的关注,对新锐批评家的重视,对青年批评家的提携,是应该充分肯定的,它们都体现了文学观念在1980年代中期发生的巨大变革。在方法论文本方面,《当代文艺思潮》通过开设"文艺学与社会科学"、"美学与文艺学的现代化问题"、"文艺学、美学与其他科学"、"文艺学与现代科学"、"文艺新百科"等栏目刊发了一系列研究文章,给予庸俗社会学研究方法以沉重的打击,打破文学艺术研究方法单一的局面,唤醒了文艺研究的"方法论"意识。但也存在着生硬"横移"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过高估计方法的作用的弊端。通过对《当代文艺思潮》的研究,我们发现:1980年代的文学观念远不如想象中的那样单质化、纯粹化。至少是左翼文学观念与"新启蒙"文学观念并存。"新启蒙"文学观念应该处于主潮的位置,它在1980年代的形成是"体制"内变革的结果。作为"新启蒙"文学观核心观点的文学的人学属性和文学的自律性,在1980年代中期得到了广泛认同,但却缺乏反思。传统左翼文学观并没有对"新启蒙"文学观形成打压之势,相反,持左翼文学观的人士在对待"新启蒙"文学观的时候,大多数是采取交流和探讨的态度,而且对"新启蒙"文学观的一些核心观点,他们也是接受的。
邓克武[5](2015)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发展态势分析》文中认为发展态势分析逐渐成为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本文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的发展态势分析为例,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利用Excel软件、SPSS统计分析软件,以及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通过对1995-2014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发表学术论文的主题趋向、核心作者,以及影响力等主要指标进行计量分析,探讨学报近20年的发展态势,并针对发展态势分析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王谦[6](2014)在《身份的认同与重构的焦虑—论严歌苓小说中的身份建构意识》文中指出本篇论文试图通过对严歌苓个人经历的考察并结合作品研读,来深刻透视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层层焦虑以及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份构建意识。透过文本以及作家经历来挖掘背后深层次的焦虑情绪和创作心态,再进一步研读作家在异质文化下的边缘书写以及在双重视野下产生的对故国的回望与反思,从而探寻作家在多元文化形态下的身份建构意识。以文本研读和作家经历并行探析的方式,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有关身份/认同、离散等文学理论以及华文文学、女性主义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论文研究写作。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从作家的写作意识和心态入手进行分析,凸显他者文化语境以及文化差异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异乡的漂泊经历使得严歌苓对于生命、人生价值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她在小说中对移民生活状态进行了全方位的体察感知,特别是围绕身份焦虑引起的生存境遇、生命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文学叙述。女性作家身份使得严歌苓关注的目光首先聚焦到了海外女性移民身上,严歌苓在小说中用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无一不体现出作家对女性人生命运的深入思考和观照,而作家通过对女性多层面书写构建的女性情感空间,揭示了女性的生命体验和强烈的女性意识,彰显了独特的女性情感价值观念,具有很深的意蕴。除此之外,严歌苓还注意到与女性同样沦为弱势地位的海外华人男性群体,描绘了男性移民在异域面临的身份危机和精神压抑。第二章主要以作家小说文本分析细读为主,从底层移民生活困境、情感中的痛苦与迷失以及移民在生存空间中的孤独焦虑等几方面对边缘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困境进行深入揭示和表现。从家园故土来到陌生国度,移民们要去适应完全不熟悉的生存环境,这对他们来说充满着各种挑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存问题,无论是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都不高的老一代移民,还是有较高文化知识渴望更好发展的留学生群体,他们都面临着生活的压力,体验着艰难和辛酸。然而,生存上的困苦或许还能忍受,但心灵上的痛苦却让移民陷入了迷失状态,这其中既有情爱的纠葛、亲情的畸变,更有人情的冷漠疏离,甚至连异域的空间当中都充满着陌生和压抑,极度缺乏归属感的海外移民在流动的、不稳定的异域空间中承受着命运的辗转浮沉。第三章主要以严歌苓在多元视域下创作的国内题材小说为对象,从作家多元文化视域的生成、历史透视中的家园批判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作为移民作家,严歌苓在国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在异域深刻的个体体验为其小说创作提供了文学素材,文化身份的转变则使作家具有了开阔的视野和相当的深度,她整合了中西方文化,以跨文化的视域对故国历史进行追寻和思考。家庭的文化氛围、自身的文学修养和勤奋努力以及丰富的生活经历造就了其文学创作的成就,再加上变化的文化身份和生命体验,使得严歌苓形成了多元文化的视域。通过文革叙事对故国历史进行透视,对家园进行批判,是严歌苓小说中的重要主题,另外,严歌苓对于故国普通人生存境遇和真实人性也进行了深度观照。在异国的土地上,严歌苓一方面感受着西方的文化和文明,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也深深植根于她的内心,她渴望在西方社会获得更多尊重和自由的同时,也希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掘出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第四章从作家创作中双语并行的语言追求、多元文化冲击下叙事策略的转换来探讨作家在多元文化形态下的身份建构过程。严歌苓通过跨文化视域对故国进行回望与反思,肯定了母国文化的精华,批判了糟粕,在此基础上,她进一步思索多元文化形态下的身份建构,并不断进行新的努力和尝试。用中文写小说,用英语为好莱坞电影写剧本,严歌苓在作品中交替使用两种语言、两套话语体系,作者的声音通过这两种语言穿越时空与文化,既有母体文化的根基,又有异域的质素,有助于华文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融合。异域全新的文化以及个人生活经历的改变使得严歌苓审视自我与世界的眼光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她小说叙事策略的转换上。国内时期的创作已显示出作家对于叙事形式独具匠心的设计,在美国进行了系统化的学习之后,严歌苓越来越多地将一些叙事技巧和形式实验运用到创作当中,而作家的目的并不在于叙事策略的创新和试验,她写作的最终诉求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拓宽自己的文化视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作出努力尝试,进而显示出更为成熟的文化观念。
陈进武[7](2014)在《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小说“审丑”嬗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审丑,从曾经的不为人所接受到如今的炙手可热。这样一种鲜明而又强烈的反差现象,无疑是促人深思的。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审丑成型于19世纪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并在20世纪中后期发展成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文学思潮。相较于西方文学审丑的起步早、发展快与成果多,中国文学的审丑则是晚近的事情。新时期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给当代文坛从形式到内容带来了新的生机。随着西方理论的引入与创作界对“丑”的态度转变,一些文学作品开始大量描写丑,并由此掀起了审丑文学创作的高潮。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多元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坛呈现出了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现象,尤其是各式各样的文学现象相继或同时登台亮相。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作家们的小说创作出现了从单纯的审丑到逐步转变为向审丑纵深处探寻的发展趋势。令人遗憾的是,审丑在当下文学发展的复杂语境之中的嬗变状况却未能引起研究者们的充分关注。鉴于此,我们尝试突破审丑研究的既有格局,确立中国当代文学审丑的整体研究视角,开拓一种新的审丑研究的学术范式。本论文既侧重从理论层面来加以深入阐述,又试图从文学本体角度研究小说审丑嬗变,尤其是从小说叙事等内部因素把握审丑的流变,以期为当代文学创作及发展提供一定的镜鉴。本论文分为导论、正文(第一章至第五章)、结语等三个主要部分。其中,第二章至第五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我们着重考察、发掘与辨析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具体情况。前四章依次对小说审丑嬗变的文化层面(即“泛审美”)、小说审丑嬗变的人性层面(即“审恶”)以及小说审丑嬗变的价值层面(即“嗜丑”)等进行了重点探讨。第五章则对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不同层面之关系、小说叙事伦理的新变等进行了整体的考察。导论部分对于审丑在中西方社会文化之中的特征做了一定的描述与判断,并明确作为本文研究课题的“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研究”的具体构成。这一部分就问题的缘起、选题意义与学术史价值、目前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反思、研究设想与学术目标等四个层面做了整体且充分地说明与阐述。第一章对于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审丑的整体状况进行了梳理,以呈现出文学审丑“流动”的脉络。这一章是对新时期以来文学审丑嬗变演进的历时性寻踪,这又将按通常意义上划分的新时期文学、90年代文学和新世纪文学三个阶段进行描绘与考察。但由于这30余年时间不算太长,加之这一时期文学现象与思潮状况尤为丰富与复杂,因此,我们划分的三个阶段的界限不可能径渭分明,而所梳理的线索只是特定阶段的突出与侧重。在这一章中,我们也力图理清“审丑”从新时期至今的衍化脉络,并确证了“审丑”嬗变的必然性。第二章是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文化层面的探讨。这一章重点阐述了“审丑”嬗变在文化层面主要表现的“泛审美”的具体状况。这又主要辨析了从“审丑”到“泛审美”发生的原因与背景、表现形态与演变的逻辑层面。特别是重点分析了这一时期小说的审美主体的既“在场”又“缺席”、审美形态的“审美”与“欲望”的互渗,以及审美精神出现影像仿真的模糊化等表现。这样一种从“审丑”到“泛审美”的嬗变在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是一种新的美学的发生,但也恰是其本质的平庸性又使其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含混”美学。第三章是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人性层面的探讨。在小说审丑嬗变的人性层面,如同打开的“潘多拉之魔盒”,各种“恶”的因素聚焦式出现在90年代以来的小说之中。这一章侧重考察了从“审丑”到“审恶”的嬗变情况。作为人性层面核心体现的“审恶”的表现形态与逻辑层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观照,即具象的社会表象之“恶”、潜隐的文化本质之“恶”,以及这两者终极指向是更为抽象的人性之“恶”。可以肯定的是,“审恶”事实上是在“解构”审丑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新审丑之“重构”,这样的审丑“重构”更是对于当下审美的一种重构。不过,“审恶”本身就存在着深刻性与损害性并存的两面性。第四章是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价值层面的探讨。在审丑嬗变的价值层面,“嗜丑”无疑是对于审丑的颠覆与解构。这一章主要分析了从“审丑”到“嗜丑”的嬗变情况,同样考察了这一嬗变的生成背景、表现形态及其逻辑推演过程等。在这一章中,我们分析了“嗜丑”是否颠覆与解构审美的问题,并重点阐述了“低劣之丑”、“颓败之丑”与“荒谬之丑”这三种表现特征。这些特征指向的是价值形态与精神倾向等意义之上的。正因为对于审丑的颠覆力最为强劲,“嗜丑”所具有的审丑因素最不稳定,它是始终处在一种价值泛化的混乱与无序状态,甚至是出现无价值或反价值的倾向。论文第五章着眼于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三个层面的共生联动及互反互现的情况,以厘清小说审丑嬗变中的特殊的、动态的交融状况。在这里,我们还辩证地探讨了由小说“审丑”嬗变延伸出的这样三个问题,即考察视角是文学性或民间性,反抗审丑的创作是审丑的或证美的,精神诉求是启蒙的或审美的等。从这些特殊的角度来探讨,既可审视与求证小说审丑嬗变的不同层面关联性,也能从具体创作中辩证看待审丑的嬗变。此外,我们还对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与小说叙事伦理的新变问题进行了讨论,侧重从自由叙事伦理中的写实伦理与个体叙事伦理中的人性表达等两个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考察。本论文的结语部分,我们对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形态及其审美特征做出简要的归纳总结。同时,本文透过小说审丑嬗变的现象,以展现新世纪文学的发展动向,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为当下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孟德楷[8](2014)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文中提出1900年至1923年,欧洲历史学家先后在西欧主要国家的首都组织了5次规模较大(每次千人左右)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分别为巴黎(1900年)、罗马(1903年)、柏林(1908年)、伦敦(1913年)、布鲁塞尔(1923年)。就是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5届大会上,议决设立从属于“国联”(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的常规机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简称“国际史学会”,组织每五年一届的大会,并处理其他日常工作。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成立后,连续组织了第6届(奥斯陆,1928年)、第7届(华沙,1933年)、第8届(苏黎世,1938年)大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会没能正常举行。战后,国际史学会于1950年在巴黎召开了第9届大会,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成员(总部设在洛桑,秘书处设在巴黎)。此后,大会每5年一届如期举办,每届参会的历史学家都在2000人左右。其中以第13届大会(莫斯科,1970年)规模最大(3305人参会)。前苏联齐赫文斯基院士曾参加过第11届至16届大会,他说:“历届历史科学大会都对世界政治形势极为敏感。举办大会的东道国也会对大会发生影响。例如1970年在莫斯科的第13届大会是以纪念列宁诞辰一百周年为标志的;而1975年在旧金山举行的第14届大会则突出美国建国200周年和美国经验。……第16届大会(1985年),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在致辞时,突出的是‘德国统一’和‘全德意志精神’。”由此也可以看出大会的多元与包容。就大会主体而言,它在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理解”方面进行了人所周知的努力,并取得了及其显着的效果,它也因此而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演变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内容丰富而过程曲折的一幕内容。晚清学人对肇始于1900年的“万国史学大会”即有关注;民国年间,先是陈训慈、向达等青年学子,后是朱希祖、傅斯年、顾颉刚、袁同礼、姚从吾、刘崇鋐、蒋廷黻、胡适等史学中坚,以及蔡元培、罗家伦、梅贻琦、何炳松、王世杰等学、政两界的领袖,均以“主动的姿态”致力于中国史学组织的建设,以接轨国际;又均以“积极的姿态”致力于中国与国际历史学会,以及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互通;1938年抗战爆发的危难之际,中国政府排除诸难,在傅斯年、顾颉刚、蒋廷黻和胡适之间几经斟酌,指派胡适代表中国参会,并完成了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的工作。1940年代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因“二战”而中断,但中国国内史学界仍关注并讨论以往历届“大会的主旨”和国际史学的趋势;1950至1970年代,中国与国际史学大会的官方联系虽然中断,但在中苏友好、中苏对立,以及东西方“冷战”的大格局下,中国史学界却并未中断对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尤其是苏联参会的关注;“文革”结束和1978年底中国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以及胡乔木、刘大年、季羡林、戴逸、张椿年、张海鹏等一批学界领袖的扎实推动,最终完成了中国史学融入国际的进程:自1980年以来,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参加了第15届,以及此后的历届大会,直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的第21届大会上,通过了第22届大会2015年在中国山东大学举办的议案。与其他国际组织不同,100多年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始终对中国、对中国史学界、对中国历史文化怀有真诚的敬重和热情的期待。1937年国际历史学会会长、剑桥大学教授田波烈访华期间,曾以“一生最伟大的时刻”期待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国际历史学会主席埃德曼、柯卡,秘书长阿维勒夫人等享誉国际的史学家都是中国融入大会的真诚推动者。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历史,就是中国与世界、中国史学与国际史学相互交融的历史,更是一部极具讨论价值的当代学术史。本文梳理了近百年来中国与大会相互交融的基本线索,讨论了其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以及每一个节点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图“回溯”或“复现”一段完备的历史。二本文在系统梳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发展史实和中国与大会关系演变状况的基础之上,主要讨论了四方面的问题。第一,探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形成机制,研究其组织结构和学术范式的演变。国际学术组织是国际共同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历史学家自己的国际组织,是全球史学家的学术共同体,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第14届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埃德曼说:“今天,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已成为历史学科不可或缺的成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19世纪末以来世界历史的变迁和全球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嬗变。大会从一个纯粹西欧和美国学者参与的组织发展为一个全球性的组织,大会的范式也经历了新旧更替的巨变。在大会成立之初,支配史学家头脑的是历史主义思想,研究对象主要是民族国家的政治史,写作方法是叙事。今天参加大会的史学家讨论全球史,历史学日益社会科学化,历史分析成为主流的表达方式。第二,从国际学术界层面,研究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中国史学组织的的演进情况。中国近代学术共同体制度是西方的舶来品。1905年,中国学人对“柏林史学大会”的宗旨及其组织就予以关注。1920年,“南高学派”的青年学生成立史地研究会,其首要的努力目标,就是推动组建中国史学会,以利于中国参与国际学术交流。1923年,青年学子向达译自《美国历史评论》长文《不鲁舍拉第五次万国史学大会》及“译者附志”,是由本文首次使用的一篇重要文献,在近代学术交流史和史学组织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1929年,中国史学会筹建的动机同样缘于1928年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具体刺激”。1980年,中国史学会恢复工作当年,就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第1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1982年正式成为会员。此后,1995年和2010年两次提出申办大会。考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的演变,有助于我们从中国历史学界参与国际交流层面上认知中国史学组织的自身演变过程和特点。第三,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观照中国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流变。晚清以降,中国遭遇“千年未有之变局”。西学东渐,中国本土的传统学问受到了最明显的冲击。相较于自然科学领域,历史学是中国传统固有之学问,中国发达的史学自有一套成熟的处理资料的方法和表达的形式,因此,史学方法的自我变革在时间上迟了一波。自民初至今,中国学人一直都密切关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选题和方法论方面的变化,自觉从国外的新方法中汲取灵感和启发,“以预世界之流”。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各大学创办的《史地学报》、《历史教育》、《史学消息》和《现代史学》等杂志,都积极报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活动、相关的史学选题和学术方法等,自觉寻求方法论上的启示。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中国史学虽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研究,但对苏联史学家历届参会的关注,也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的思考;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史学家走出国门,眼界大开,治史理念和方法得以丰富。外国史学流派和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输入中国并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力,其中最集中的途径还是史学大会。参加历次大会的中国学者中都有人记录和分析了史学大会的情况,其中最集中的则又是对国际史学理论和方法进展的报道。第四,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关系史是在微观层面上研究全球化历程的极佳个案。从起源上说,国际史学大会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在历史学的学术研究和学术组织层面的反映。就演进来看,大会起初是一个欧美性质的组织,其成分和议题不断扩张,中国加入和申办的经历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个案情况,值得从全球史入手解读。中国对大会的期待和参与当然有着自己的民族诉求。作为历史大国,中国学者们除学习国外同行之外,更要展示自身的追求和取得的成绩,以期在世界讲坛上获得应有的话语表达。而史学又总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昭示着国家的兴衰,因而中国与史学大会的关联,又成为近百年来几代学人念兹在兹的“邦国大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成为战胜国,首次跻身近代大国之列,这也成为中国以大国身份加入国际史学大会的直接动机;1938年,傅斯年在阐释中国参加大会的动因时,更是明言:“此会系‘国联’所主持,是一郑重国际学术会议,未可轻视。且其中包括近代外交史、远东史,此皆日本人指鹿为马,混淆视听之处,吾国不可略也。”这也说明,只有融入国际,才可以真正扞卫中国的权益。1980年之后,中国再度以“和平大国崛起”的姿态成为国际历史学会会员国,及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大会上成功申办了2015年大会,成为100多年来,大会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行的东道主,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这是继中国成功主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之后,将在中国举办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主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对中国文化发展具有世界性的战略意义,是中国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文化节点。
扎西卓玛[9](2011)在《藏传佛教佛经翻译史研究》文中提出藏传佛教的佛经翻译历时千年,规模宏大,对藏族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推动了藏文字的三次改革,丰富了藏语词汇。二、随着佛教经典的藏译,印度、尼泊尔和中原、于阗等国家和地区的科学技术、医药、工艺、.天文、历法、文学、艺术等优秀文化也随之传入西藏,藏民族的文明、行为、科技、经济等各方面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促进了西藏文化的发展。三、藏文《大藏经》与国内汉文、蒙文、满文、西夏文《大藏经》相互校勘、互译互补,促进了兄弟民族的文化交流和祖国文化的发展。对此重要历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是对宗教学研究的意义。佛经是佛教教义的承载者,通过对西藏社会各个历史阶段出现的重要译师及所译佛经等方面的综合性考察,从中可以探寻出佛教在西藏的发展演变轨迹。其次,通过对佛经翻译史的考察还可以带动其他相关研究,如藏语史和文化交流史的研究等。再者,通过对各个时期佛经翻译译论的考察,可以为今天的翻译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本论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借鉴、参考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宗教学、文献学等学科的方法,并利用大量的第一手藏文资料,紧紧围绕佛经翻译这条主线,对佛教传入藏地之后各时期的佛经翻译概况及主要译师情况进行了考察,并以专论的形式对五部大论的译传过程、其他重要典籍的翻译情况进行了介绍,文章内容除绪论外共分六章:介绍佛教传入前西藏社会历史与宗教信仰状况;考察藏传佛教前弘期的佛经翻译,内容包括吐蕃王朝早期吞米桑布扎为主的佛经翻译、中期九大译师为主的佛经翻译和晚期三大目录的编订、吐蕃高僧桂·法成的佛经翻译活动;考察藏传佛教后弘期的佛经翻译,内容包括分裂割据时期四大译师为主的佛经翻译活动,以及萨迦、帕竹、甘丹颇章等三个政权时期在佛经的翻译、结集和对勘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考察藏传佛教显宗五部大论的译传情况,内容包括在藏传佛教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释量论、中观论、现观庄严论、俱舍论和律宗论等五部经典的藏译与师承情况;考察佛经翻译过程中其他重要典籍的翻译情况,内容包括文学、医学、天文历算等着作的藏译;结语部分总结了佛经翻译为推动藏族文化发展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纪晓华[10](2011)在《历代帝王对词体的文化参与及其形象被塑》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自帝王之治形成,便显现出帝王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与规范作用,皇权的张驰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文学的个性和自由度。作为封建政治的核心力量,帝王将政治触角延伸到社会文化、文学特别是诗学领域中来进行各种形式的文化参与,文人不能不受其影响。当然,帝王对词体的“文事之举”强势影响到中国文人和作品的同时,他们自身的形象和心迹亦被文人词及民间词所关怀、所塑造,这些体现在帝王的诗词作品、其与文学相关的行为举措以及文人词对于帝王心与迹的理解和趋避描写中。首先应明确的是,帝王个人的喜好与对词的认知会影响到身边文人甚至整个词坛的发展走向。自唐至清,每朝的帝王对词体的兴趣各有不同,唐五代两宋君主对词体的重视和熟悉程度逐渐增加,从音乐到词体内容的拓展方面都有明显的发展,使词体发展趋于稳定。元代之后,虽有个别帝王善于填词,但在整体趋势上不再有大的发展,甚至因为政治因素而出现词体创作衰微时期,明清帝王大致将诗词之道视作游艺之举,认为虽要诗词传情言志,但应立足经学。其次,总体来说,历代帝王对词体进行文化参与的形式大致有四种。第一知音识曲的帝王常常与妃子、文臣、方外人士在宫廷宴集时进行唱和活动;第二有的帝王自度新曲、对词调进行修整和改定,与臣子讨论揣摩词艺等,客观上有利于词乐和词调的发展与完善;唐玄宗设立并亲自督导的梨园,促进了词体调式的正式确立。宋徽宗时的大晟乐府,聚集了一批词艺精湛的文人,增演新曲,丰富调式,使词体创作的规范更加严整精确,影响了当时和南宋词坛的审美标准和风格走向,并对此后出现的应制颂圣的台阁体词创作提供了摹本;对与词相关的文献进行有意识地整理与编辑主要在明清时期。除了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之类包融词类文献的综合性典籍之外,帝王敕编的专门文献则为《御选历代诗余》、《钦定词谱》等。这些敕编书籍保留了一部分珍贵的词学文献,在词学专门领域提供了较其他同类着作更为全面可靠的范式,展现了当时统治阶级及官方文人的词学观念及审美趣味,从中也可以看出出当时帝王意志与政治因素对文学领域的干预情况。唐代以来的帝王中,知音善曲者为数不少,有的还进行词体创作,但由于各种原因已经散佚,不见真貌。至今帝王有词留存者唐三人七首,五代六人五十三首,宋七人三十七首,金三人七首,明四人十二首,清三人二十一首,共二十六人一百三十七首,使用词牌六十一个。唐五代帝王词为帝王词的萌芽与兴盛阶段,多用短调,艺术手法相对简单。有些帝王经历乱世,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词,对后来的词体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宋代帝王词在艺术风貌方面向纵深发展,技巧更纯熟,措辞更精湛,章法更严整,整体面貌比较成熟;金国帝王词体现了女真文化与汉文化高度融合并逐渐汉化的过程,是帝王词发展过程中的新变阶段;明代帝王词内容变狭,词艺衰退;清代帝王词多咏景之作,用传统描述方法表达美景闲情,有佳作但无深意,是回光返照后的永久沉寂阶段。君权系统设定的礼制规范加强了社会等级的强调和被认定,士人的主体自觉意识出现伊始就打上了政治烙印,处于被动的地位。帝王主要通过科举纳文、奉歌应制和党祸文狱的渠道把文化纳入政治管辖的范围,以在思想上稳定知识分子阶层,稳固自身的政治统治。词体逐渐走向主流文坛的过程,也是逐渐向政治题材靠近的过程,是创作主体关注政治的迹象逐渐明显的过程。小道末技观和尊体观之争围绕着同一个话题,即是否将词纳入承载了忠爱传统的诗道中来。君王的价值观念会给士大夫意识形态带来较大影响,君王对词的个人态度亦会给词坛带来影响。文人因一首词上达天听而改变命运在词史上较常见,大致分为因词见赏、得官、复职、擢迁与因词遭遇疏贬这两种情况。这表明帝王是词体与政治结合的一个重要关节点,帝王对词体的不同感受有时会影响到词人的命运、心态与创作的情感倾向。从文人词的反应这一方面来看,首先,出于对皇权的敬畏与试图靠近,以顺应和夸饰的言辞赢得帝王的好感,改善自己的政治处境;创作环境主要是节令、宫廷游宴和皇家礼祀丧葬等大型场合;应制词的情感倾向主要是歌功颂德、粉饰升平,也有一部分词作带有谐谑和讽谏色彩,有的咏物写景之作不带应制习气,是应制词中的优秀之作;应制词的语言尚富尚雅,意象发展呈现由疏朗到繁密富丽的倾向,后者是主流;章法上主要靠赋体铺陈表现盛大雍容的场面和气势,曲终奏雅,类似汉代大赋的章法安排;艺术风格张扬喜庆,大部分词作格调尘俗,亦有清新灵动者,有些特定的题材如丧葬类则稍显清疏肃穆。其次,文人词呈现出的词人对帝王与朝廷的政治与心理距离有多种表现情况,功名仕进题材的词作呈现出文人向皇权政治积极靠拢的传统价值观,贬滴题材的词作呈现出文人对皇权政治爱怨交织与重新审视,隐逸与闲适题材的词作呈现出文人对皇权政治的逃避与疏离,包含帝王与宫苑意象的词作呈现的文人对帝王与政治的情感与判断,包括敬畏与崇赞万乘之尊的帝王,嘲讽庸君弊政,伤悼或感慨帝王与朝廷的命运或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包括济世忧国、易代之际的遗民情结与抒发盛衰兴亡的历史感叹。
二、2002年《当代世界》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当代世界》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日本史学会与日本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日本史学会的成立及主要活动 |
(一)推进面向日本史教学、研究的基础性着作的编纂和出版 |
(二)编纂出版《日本史辞典》 |
(三)组织我国学者撰着《东亚中的日本历史》并在日出版发行 |
(四)举办了中日大化改新国际学术研讨会 |
(五)组织学会年会、专题学术讨论会并出版论文集 |
二中国日本史研究的突飞猛进 |
(一)我国日本史研究机构和有关刊物 |
(二)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和有待开拓的领域 |
1. 通史和断代史 |
2. 日本古代史的课题研究进展 |
3. 近现代史的课题研究进展 |
三全新发展时期的中国日本史研究 |
(一)新要素和研究布局 |
(二)通史和日本古代史研究成果 |
1. 日本通史 |
2. 日本古代史 |
(三)日本近现代史研究成果 |
1. 断代史 |
2. 近现代日本政治、外交史研究 |
3. 日本近代化研究 |
4. 近现代日本经济史研究 |
5. 日本近代思想史研究 |
6. 中日关系史研究 |
7. 近现代文化教育、文学史研究 |
8. 战时日本和抗日战争史研究 |
9. 东亚视野下的日本史研究 |
1 0. 资料集和工具书编辑和出版取得新进展 |
结语新时代中国特色日本史研究的机遇与挑战 |
(3)21世纪大学生理想信念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基本思路和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难点与创新点 |
2 理想信念概述 |
2.1 理想信念发生机制 |
2.1.1 理想信念内涵与特征 |
2.1.2 理想信念分类与层级结构 |
2.1.3 理想信念生成规律 |
2.2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2.2.1.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
2.2.2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内涵特征 |
2.2.3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发展 |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 |
2.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内涵特征 |
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形成与发展 |
2.3.3 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 |
3 21世纪大学生理想信念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大学生理想信念特性 |
3.1.1 大学生理想信念内涵 |
3.1.2 大学生理想信念特性 |
3.1.3 大学生理想信念作用与意义 |
3.2 21世纪大学生特点与理想信念现状 |
3.2.1 21世纪大学生特点分析 |
3.2.2 21世纪大学生理想信念主流积极健康向上 |
3.2.3 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亟待加强 |
3.3 21世纪大学生理想信念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大学生理想信念影响因素的逻辑层次分析 |
3.3.2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因素范畴分析 |
3.3.3 大学生理想信念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的关系分析 |
4 国际环境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
4.1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4.1.1 经济全球化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4.1.2 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
4.2 世界多极化的影响 |
4.2.1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引发大学生深刻思考 |
4.2.2 世界多极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
4.3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影响 |
4.3.1 大学生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反应敏锐 |
4.3.2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
4.4 文化多样化的影响 |
4.4.1 大学生处在多样文化的浸染之中 |
4.4.2 文化多样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
4.5 社会信息化的影响 |
4.5.1 社会信息化在大学生中充分体现 |
4.5.2 社会信息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
5 国内现实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
5.1 积极影响 |
5.1.1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夯实大学生理想信念基础 |
5.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 |
5.1.3 "五大建设"、"四个全面"增强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
5.2 消极影响 |
5.2.1 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影响大学生对政府的信任程度 |
5.2.2 消极腐败现象影响大学生心中党的形象 |
5.2.3 社会矛盾凸显冲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情感 |
6 教育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 |
6.1 高等教育现实影响 |
6.1.1 高等教育大发展惠及21世纪青年 |
6.1.2 教育理念国际化的影响 |
6.2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现状与效果 |
6.2.1 主要渠道及效果 |
6.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 家庭理想信念教育现状与效果 |
6.3.1 影响方式及效果 |
6.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7 坚定21世纪大学生理想信念对策 |
7.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7.1.1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7.1.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7.1.3 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
7.2 加强历史和国情教育 |
7.2.1 加强近现代史和党史教育 |
7.2.2 加强国情教育 |
7.2.3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
7.3 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发展 |
7.3.1 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我国的国际定位 |
7.3.2 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
7.3.3 培养大学生国际意识 |
7.4 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资本主义发展 |
7.4.1 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的发展 |
7.4.2 引导大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的制度缺陷 |
7.4.3 引导大学生认识资本主义霸权主义实质 |
7.5 针对国内社会现实与大学生特点加强教育 |
7.5.1 提升大学生应对信息化环境的能力 |
7.5.2 提升适应市场经济进程的素质 |
7.5.3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成长与国家发展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文学观念变革的时代标本-《当代文艺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体制内的革新者——《当代文艺思潮》概况 |
第一节 《当代文艺思潮》发生场域 |
第二节 《当代文艺思潮》的来龙去脉与编者、作者群体 |
第三节 《当代文艺思潮》的"风雨人生" |
第四节 《当代文艺思潮》的编刊思路与栏目设置 |
第二章 左翼文学理论探讨——《当代文艺思潮》之理论文本研究(一) |
第一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马列文论研究的趋势 |
第二节 反映论文学观与典型理论的作用和时代命运 |
第三章 人的觉醒——《当代文艺思潮》之理论文本研究(二) |
第一节 人道主义讨论 |
第二节 "主体性"与"向内转" |
第三节 实践美学与凡俗的文学观 |
第四章 现代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的命运——《当代文艺思潮》之理论文本研究(三) |
第一节 中国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知识谱系 |
第二节 《当代文艺思潮》中的现代主义主题 |
第五章 文艺学、美学方法论的革新——《当代文艺思潮》之方法论文本研究 |
第一节 1982-1984:"方法论热"的预热 |
第二节 1985-1987:"方法论热"的升温及其余绪 |
第六章 断裂进化与继承传统——《当代文艺思潮》之史论文本研究 |
第一节 "进化论"与"断裂论"的文学史观 |
第二节 左翼传统与五四传统 |
第七章 作家、作品、批评家评论——《当代文艺思潮》之评论文本研究 |
第一节 作家、作品评论 |
第二节 对评论家的评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当代文艺思潮》总目录(1982-1987,共三十三期) |
附录二:《当代文艺思潮》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转载文章一览表 |
后记 |
(5)《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发展态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工具及方法 |
2从数据的计量分析看学报的发展态势 |
2.1学报的载文量 |
2.2学报论文的合着情况及核心作者群 |
2.3学报论文的机构/单位分布 |
2.4学报的科研影响力及科研创新力分析 |
2.5学报的研究热点和侧重点 |
3期刊发展态式分析应注意的问题 |
(6)身份的认同与重构的焦虑—论严歌苓小说中的身份建构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选题的相关界定 |
一、 海外华文文学与海外华人文学 |
二、 文化身份 |
第二节 与选题有关的国内研究综述 |
一、 对女性视角的研究 |
二、 对人性主题的研究 |
三、 对创作艺术风格的研究 |
四、 比较研究 |
五、 对于身份问题的研究 |
第一章 文化碰撞中的写作意识和心态 |
第一节 “他者”文化语境下的写作意识 |
第二节 文化差异下的创作心态 |
第二章 异质文化语境下的“边缘”书写 |
第一节 底层移民现实重压下的生存困境 |
第二节 “失语”与“失根”下的痛苦迷失 |
一、 悲欢离合的爱恋情欲 |
二、 扭曲变形的另类亲情 |
三、 疏离隔膜的冷漠人情 |
四、 分裂畸变的复杂人性 |
第三节 生存空间中的孤独、归属焦虑 |
一、 都市繁华背后的冷漠 |
二、 开放公共空间的隐喻 |
三、 学校、公寓、餐馆等生活工作空间的展示 |
四、 双重边缘化的文化符码——唐人街 |
第三章 跨文化视域下对故国的回望与反思 |
第一节 多元文化视域的生成 |
第二节 历史透视中的家园批判 |
第三节 传统文化观念的延续与守望 |
第四章 重构身份的艺术策略 |
第一节 双语并行的语言追求 |
第二节 多元文化冲击下叙事策略的转换 |
第三节 平等、和谐文化观的生成与身份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严歌苓创作年表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小说“审丑”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选题意义与学术史价值 |
三、研究现状的爬梳与反思 |
四、本文的研究设想与学术目标 |
第一章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审丑”意识之演进 |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的生存处境 |
一、文学新气候的试探: 新时期文学的复苏 |
二、世纪末的“狂欢”: 九十年代的文学生态 |
三、一元、多样与断裂: 新世纪文学的处境 |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审丑创作的整体俯瞰 |
一、于“有声”处听惊雷: “行动”的新时期小说 |
二、从蜕变中转向多元: “喧哗”的九十年代小说 |
三、纷繁芜杂的“乱象”: “破碎”的新世纪小说 |
第二章 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文化层面 |
第一节 膨胀与泛化: 从审丑到“泛审美” |
一、审美泛化: 消费时代的美学膨胀 |
二、“泛审美”: 当前小说的审丑泛化 |
第二节 “泛审美”在小说叙事中的表现形态 |
一、“实在”与“影像”模糊化的审美精神 |
二、“审美”与“欲望”互渗化的审美形态 |
三、“在场”与“缺席”融合化的审美主体 |
第三节 “含混”的美学: 神奇,抑或是平庸 |
一、泛化的结果: 一种“含混”的美学 |
二、反思与批判: 表象神奇与本质平庸 |
第三章 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人性层面 |
第一节 收缩与聚焦: 从审丑到“审恶” |
一、“恶”的阐释与“审恶”的涵义 |
二、“审恶”: “恶”的集束式书写 |
第二节 “审恶”在小说叙事中的表现形态 |
一、表层: “混乱时代”的社会之“恶” |
二、内核: “奥吉亚斯牛圈”的文化之“恶” |
三、本质: “生命暗箱”的人性之“恶” |
第三节 重构审美及其多样存在的可能性 |
一、“恶”的聚焦: 重构审美及其多样的可能性 |
二、反思与批判: 深刻性与损害性并存的“审恶” |
第四章 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价值层面 |
第一节 颠覆与解构: 从审丑到“嗜丑” |
一、“理性”与“非理性”变奏中的丑 |
二、“嗜丑”: 小说表现“丑”的泛滥 |
第二节 “嗜丑”在小说叙事中的表现形态 |
一、低劣之丑: 恣意横行的丑形丑态 |
二、颓败之丑: “精神”沉沦与虚无 |
三、荒谬之丑: “狼性”及价值颠倒 |
第三节 价值立场的混乱以及去价值化倾向 |
一、敞开的后果: 价值的混乱与无序 |
二、反思与批判: 去价值化的“嗜丑” |
第五章 1990年代以来的小说审丑嬗变的延伸思考 |
第一节 审丑嬗变层面的共生联动及互反互现 |
一、文化、人性与价值层面的共生联动 |
二、文化、人性与价值层面的互反互现 |
第二节 多元诉求与纠缠融合中的小说审丑嬗变 |
一、反抗审丑: 证美的,抑或是审丑的? |
二、考察视角: 文学性,抑或是民间性? |
三、精神诉求: 审美的,抑或是启蒙的? |
第三节 小说叙事伦理与伦理叙事的“新变” |
一、自由叙事伦理中的写实伦理 |
二、个体叙事伦理中的人性表达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8)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解 |
二、学术史 |
三、问题与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演进历程 |
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创始背景 |
二、早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
(一) 1898年海牙:发端 |
(二) 1900年巴黎:独立大会 |
(三) 1903年罗马:常设性组织的标志 |
(四) 1908年柏林:办会争议和成就 |
(五) 1913年伦敦:盛况及意义 |
三、一战后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与大会 |
(一) 1923年布鲁塞尔大会:“胜利者的聚会” |
(二) 1926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成立 |
(三) 奥斯陆、华沙和苏黎世大会 |
四、冷战时期:政治与方法论的争议 |
(一)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制度改革 |
(二) 冷战时期的政治对话和分歧 |
(三) 方法论讨论 |
五、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性史学会 |
(一) 冷战结束之前的全球史 |
(二) 1995年以来的大会与全球史 |
(三)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全球化努力 |
第二章 民国早期:中国学界对“万国史学大会”的积极姿态 |
一、国学根底与国际视野:南高史地研究会与《史地学报》 |
(一) 南高史地研究会成立的背景 |
(二)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创办与南高史地研究会的活动 |
(三) 《史地学报》的学术抱负及其对国外史学的关注 |
二、对接国际:陈训慈论中国史学组织的早期建设 |
(一) 陈训慈其人及其西史视野 |
(二) 陈训慈对西方史学家组织的引介和对中国史学会建设的初步思考 |
(三) 推动中国史学走向世界 |
(四) 近代科学语境中的史地学会建设 |
三、陈训慈、向达与“不鲁舍拉第五届万国史学大会” |
(一) 《史地学报》首次提到伦敦国际史学大会 |
(二) 陈训慈对第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报道 |
(三) 向达发表评述第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译文 |
(四) 向达译文传达的大会信息 |
四、第6届国际史学大会在中国的反响 |
(一) 从《史地学报》到《史学杂志》 |
(二) 陈训慈对第6届国际史学大会的评介 |
(三) 刺激与回应:朱希祖筹建中国史学会 |
第三章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
一、国际历史学会会长田波烈来华:过程与反响 |
(一) 田波烈来华与中国学人的响应 |
(二) 顾颉刚、陶希圣与田波烈的会谈 |
(三) “最伟大的时刻”:田波烈的期待与傅斯年、何炳松的参与 |
(四) 相关媒体报道的搜集与分析 |
二、学界立场和政界态度:中国加入国际史学会的合力 |
(一) 傅斯年、王世杰的努力 |
(二) 蔡元培与中研院的态度 |
(三) 傅斯年的坚持与中国参会代表(胡适)的选定 |
三、中国代表胡适与第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
(一) 会前的准备:傅斯年与胡适之间的联络 |
(二) 胡适的参会论文:中国史研究的新进展 |
(三) 胡适的参会过程:中国登上国际史学舞台 |
第四章 1940-1980年:失联与回归 |
一、官方联系中断后中国史学界与大会的关联 |
(一) 关注大会主旨:1940年代相关状况与分析 |
(二) 冷战思维:1950—1970年代相关状况的梳理与分析 |
二、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官方联系的恢复 |
(一) 国际史学界的呼唤与中国史学界走向开放 |
(二) 中国组建第15届大会代表团和参会筹备 |
三、参加第15届大会与成为正式会员国 |
(一) 参加第15届大会的意义与影响 |
(二) 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史学会 |
第五章 1985年:中国与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
一、两个显着变化 |
二、以积极的姿态参会 |
三、大会对中国的持续影响 |
第六章 1990年代:波折中不断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
一、中国学者参与马德里和蒙特利尔大会的历程 |
(一) 代表团的构成及其特点 |
(二) 中国学者的大会学术交流活动 |
二、中国首次申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及其受挫 |
(一) 关于中国申办国际大会的原因分析 |
(二) 申办国际史学大会的过程与节点 |
(三) 中国首次申办失利原因分析 |
三、1990年代中国学者对大会的观察与思考 |
(一) 对会议代表性观点的介绍与评论 |
(二) 对西方学者研究方法与特点的思考 |
(三) 关于中国史学发展的建议 |
第七章 历史性突破:2000年以来的中国与国际史学大会 |
一、中国积极参与新世纪的三次大会 |
(一) 新世纪中国史学家代表团的构成及其特点 |
(二) 中国史学家参与深度的提升 |
(三) 新世纪中国学者对大会的积极观察与思考 |
二、2010年:成功申办2015年第22届大会 |
(一) 中国申办国际史学大会的再次酝酿 |
(二) 中国再次申办的筹备历程 |
(三) 2010年阿姆斯特丹:中国成功获得第22届大会的承办权 |
(四) 中国申办成功的原因及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藏传佛教佛经翻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吐蕃王朝建立前的藏族社会 |
第一节 远古至吐蕃王朝建立前西藏社会历史概况 |
第二节 吐蕃王朝建立前西藏社会宗教信仰状况 |
第三章 藏传佛教前弘期的佛经翻译 |
第一节 吐蕃王朝早期的佛经翻译 |
第二节 吐蕃王朝中期的佛经翻译 |
第三节 吐蕃王朝晚期的佛经翻译 |
第四节 达玛禁佛及后果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藏传佛教后弘期的佛经翻译 |
第一节 分裂割据时期的佛经翻译 |
第二节 萨迦及其以后各政权时期的佛经翻译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佛教五部大论的藏译与师承 |
第一节 《释量论》的藏译与师承 |
第二节 《现观庄严论》的藏译与师承 |
第三节 《中观论》的藏译与师承 |
第四节 《俱舍论》的藏译与师承 |
第五节 《律宗论》的藏译与师承 |
第六节 小结 |
第六章 其他重要典籍的藏译 |
第一节 佛经文学的藏译 |
第二节 医学和天文历算等典籍的藏译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10)历代帝王对词体的文化参与及其形象被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帝王"范畴界定 |
二、研究现状述略 |
三、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历代帝王对词学的文化参与 |
第一节 历代帝王对词体的兴趣与认知 |
第二节 以宫廷宴集为主要形式的酬唱活动 |
第三节 唐宋帝王创制新曲与改定词作 |
第四节 唐宋帝王设立新的乐府机构 |
第五节 明清帝王敕编与词相关的文献 |
词学专门文献 |
与词相关的其它文献 |
明清帝王敕编相关文献的作用与影响 |
第二章 历代帝王词的创作概况与具体特点 |
第一节 历代帝王词创作与存词的整体情况 |
一、历代帝王词实际创作情况 |
二、历代帝王存词情况 |
第二节 帝王词创作的萌芽与兴盛阶段—唐五代帝王词 |
一、帝王词创作的萌芽阶段—唐代帝王词 |
二、帝王词创作的兴盛阶段—五代帝王词 |
第三节 帝王词创作的成熟与新变阶段—宋金帝王词 |
一、帝王词创作的成熟阶段—宋代帝王词 |
二、帝王词创作的新变阶段—金国帝王词 |
第四节 帝王词创作的衰退与沉寂阶段—明清帝王词 |
一. 帝王词创作的衰退阶段—明代帝王词 |
二. 回光返照后的永久沉寂阶段—清代帝王词 |
小结 |
第三章 帝王的文化态度对词人命运和心态的影响 |
第一节 政治因素影响和干预下文人主体意识的生成 |
一、以帝王为核心的君权系统对文化的硬性干预 |
二、文人主体意识的生成 |
第二节 文人因词升谪赏罚现象探析 |
一、文人因词见赏、得官、升迁、复职现象 |
二、文人因词遭遇疏贬现象 |
第四章 文人词的思想反馈 |
第一节 文人应制词创作情况探微 |
一、文人应制词的创作动机 |
二、文人应制词的创作环境 |
三、文人应制词创作的情感倾向 |
四、文人应制词的艺术特点 |
第二节 文人词呈现的词人对帝王与朝廷的政治与心理距离 |
一、功名仕进题材的词作呈现的文人向皇权政治积极靠拢的传统价值观 |
二、贬谪题材的词作呈现的文人对皇权政治爱怨交织与重新审视 |
三、隐逸与闲适题材的词作呈现的文人对皇权政治的逃避与疏离 |
四、包含帝王与宫苑意象的词作呈现的文人对帝王与政治的多重情感与判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2002年《当代世界》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日本史学会与日本史研究[J]. 汤重南,王金林,宋成有.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 2020(00)
- [2]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D]. 孙玉芳. 天津大学, 2019
- [3]21世纪大学生理想信念影响因素研究[D]. 田永静. 北京交通大学, 2017(12)
- [4]文学观念变革的时代标本-《当代文艺思潮》研究[D]. 万水.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 [5]《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发展态势分析[J]. 邓克武.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5(10)
- [6]身份的认同与重构的焦虑—论严歌苓小说中的身份建构意识[D]. 王谦. 河北师范大学, 2014(09)
- [7]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小说“审丑”嬗变研究[D]. 陈进武. 南京大学, 2014(05)
- [8]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D]. 孟德楷. 山东大学, 2014(11)
- [9]藏传佛教佛经翻译史研究[D]. 扎西卓玛. 兰州大学, 2011(06)
- [10]历代帝王对词体的文化参与及其形象被塑[D]. 纪晓华.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