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是根本 创新是灵魂——快速发展中的杭州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论文文献综述)
姜小涵[1](2021)在《基于游客体验的工业遗产景观优化设计研究 ——以岐山县五二三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人均收入大幅增长,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6年到2018年期间,我国就已经实现了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构建了以大众旅游为核心,国内外旅游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近年我国旅游行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传统工业的衰退,城市中传统工业大量外迁,遗留下来诸多老旧工厂。由于缺乏规划利用,很多昔日辉煌的工厂现都变成了废弃的老旧厂房。因此老旧工厂的重新利用就变成了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工业是城市初期发展的动力,是一座城市在产业发展与变革道路上的印记。工业遗产合理开发意义深远,不仅能够实现工业遗产的保护,而且能够通过深入挖掘工业遗产的宝贵价值,从而实现地方产业的顺利转型升级,最终推动地方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工业文化遗存是城市发展的痕迹,见证了城市的辉煌与过去。当前我国的工业遗产景观相比于国外起步较早的国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理论与实践融合方面缺乏系统探究,尤其是当前学术界基于游客体验角度对工业遗产景观的研究不多。因此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游客体验理论在工业遗产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本文研究的目标在于从游客体验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工业遗产景观设计中的游客体验。对岐山县五二三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现场调研分析和相关理论研究,最终得出一套适用于五二三厂进行产业转型和环境提升的可实施性改造方案,让五二三厂在增加财产性的收入的同时,还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最大限度地保障五二三厂场地自身的原真性和实用性,杜绝千城一面的改造思路和设计方案。从而促进五二三厂的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配置、遗产保护、旅游增值的目的,更好平衡经济、生态、文化三方面的协同发展。
张娟[2](2021)在《重庆文化创意街区活力营造研究 ——以中心城区三个文化创意街区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作为承载文化创意产业空间载体的文化创意街区,在政府支持与政策支撑下,建成数量越来越多。但由于时代更新与社会进步,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早期建设的文化创意街区丧失街区活力,逐渐被人们遗忘。而文化创意街区活力丧失主要是由于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期,许多街区的建设是“复制品”,缺失内涵底蕴,或是在初期建成后,缺少后期的深化建设,又失去了政府支撑等情况,导致许多文化创意街区现状萧条,内涵建设亟待提升。街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城市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创意街区活力丧失对城市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提升文化创意街区活力势在必行。本文以重庆市中心城区文化创意街区做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仔细了解当前研究资料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深入实地调研,根据现状发展及问题,探讨如何提升当前文化创意街区活力。本文研究主要做了四个部分的工作: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文化创意街区、街区活力营造两方面的基础研究。从研究背景入手,对本文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街区、活力、文化创意街区阐明定义。系统整理了当前关于文化创意产业与街区活力营造的相关研究的研究成果,对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创意街区及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研究综述,梳理并明确了街区活力的实质、表现、影响及构成要素,为本文研究文化创意街区活力营造策略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对本文研究范围重庆市中心城区的文化创意街区进行了初步调研和对三个典型文化创意街区详细调研,并对其进行经济活力、社会活力、文化活力三个方面的比较。深入了解重庆当前城市发展模式,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背景入手,了解这些年来发展历程,分析当前城市文化创意街区的发展现状。选取重庆市鹅岭二厂、北仓以及喵儿石三个文化创意街区进行实地调研,对街区规模定位、交通系统、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空间布局、公共设施、场所精神、人与活动等活力营造要素,采用行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进行具体调查研究,通过现状问题分析得出比较结论:(1)经济活力:贰厂文化创意街区>北仓文化创意街区>喵儿石文化创意街区;(2)社会活力:贰厂文化创意街区>北仓文化创意街区>喵儿石文化创意街区;(3)文化活力:北仓文化创意街区>贰厂文化创意街区>喵儿石文化创意街区,明确了重庆文化创意街区发展的趋势、问题及活力营造策略与方法。第三部分是结合梳理好的理论知识系统与实际现状相结合,在宏观层面提出针对经济活力、社会活力、文化活力三个方面的七个活力营造策略;在微观层面,针对活力影响及构成要素场所、人与活动两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活力营造方法。第四部分是在提出的活力营造优化策略的基础上,对重庆北碚朝阳文化创意街区进行活力营造实例规划设计,将理论研究与实际设计相结合,更好的应用到文化创意街区建设中去。希望能够对重庆市文化创意街区建设提供参考意见,并同时在调查研究时发现课题当前的不足与问题。
陈月[3](2020)在《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居住型历史街区是以地方居民“日常生活场所”为主体的文化遗产类型。它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要素,更在于两者在时空历史上的长期积淀与合并,共同构成一个社会及其文化身份的空间结构与场所精神。然而,在当今快速的社会经济进程、文化商品化浪潮以及普遍“绅士化了的”城市发展战略下,居住型历史街区正在变得越来越不适合人们的日常生活。许多避免了大规模物质更新的街区,依旧陷入了“物质空间衰败-原住居民流失-旅游商业扩张-生活空间萎缩-原住居民继续流失”的恶性循环。究其原因,传统的历史街区保护以物质性干预为主,缺乏应对活态遗产兴衰周期的社会发展政策。面对数量庞大的危旧民居与老年贫困人口,仅靠有限的保护资金“外部输血”,无法扭转地方社会的整体衰落趋势。如何通过社会维度的保护干预管理及其介入标准体系的构建,为恢复和强化地方社会的“内部造血”能力提供必要的支持,是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亟待开展的课题。本文基于10个综合研究案例的社会调查分析与内在规律探索,引入并改造适用于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社会影响评价”(Social Impact Assessment,SIA)体系。并且,通过1个深入研究案例的实证应用,论证该评价体系的有效性。这不仅包括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社会影响“监测、分析与管理”,而且还包括日常的遗产监测与维护。最终,通过对地方社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维护,重构社会发展与遗产保护、经济发展之间的长效互惠机制,以期实现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综合可持续发展。更具体而言:(1)在理论研究部分:首先,运用社会空间理论,提取居住型历史街区作为地方社群日常生活场所的“人口、住房、设施、产业、关系”5大要素。然后,横向分析各要素的类型与特征,纵向归纳各要素的历史演化规律。最后,引入与5大要素相对应的生命周期理论。并结合我国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提出针对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的“四阶段”生命周期理论。在解析其共性化“生命历程”的基础上,构建其作为开放式“小型人居系统”的“社会+空间”演化模型。(2)在体系构建部分:首先,基于10个案例的社会问题调查、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制定、问题与目标双导向的保护干预策略设计、以及地方社会发展的外部约束条件,得出“保护干预-社会结果”的“SIA框架”;其次,通过既有经验借鉴、专业术语衔接与居民需求调查,构建“SIA指标矩阵”、“SIA指标简表”以及“SIA指标详表”。这分别对应保护规划评估的“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要求,以及规划实施过程中的SIA工作“检查表”;最后,将一般性的SIA程序与保护规划过程相结合,深化每一个步骤的SIA内容,解析参与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SIA的主体与机制。同时,基于全范围的文献检索与方法评述,梳理适用于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技术方法菜单。并基于对技术方法背后的价值观辨析,选取其中的“情景规划”和“成本-收益”分析进行方法适用性改造。(3)在实证研究部分,应用本文构建的SIA技术方法体系,对平江历史街区开展规划实施前的“方案评价”与规划实施后的“绩效评价”。首先在方案评价中,聚焦旅游开发背景下,不同的设施布局方案与游客步行交通可能对住区安宁造成的影响。具体运用情景规划方法、大数据采集、GIS软件与智能体仿真软件,模拟两个备选方案的设施布局与穿越式交通情况,从而辅助最优方案的选择。此外,针对这些问题还提出了动静分区、文化交互与交通安宁化的规划设计策略;其次在绩效评价中,聚焦历史保护对人口迁居的影响。具体基于“迁居行为”与“迁居意愿”相分离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定性分析、指标评价与多元回归模型的技术方法,解析居民迁居行为的决定性因素与迁居意愿的显着影响因素。然后,分析政府与居民主体的“成本”和“收益”,得出地方居民丧失通过市场机制快速改善自身住房条件的“机会成本”的结论。最后,回归生命周期理论,得出降低自主更新动力、阻碍要素健康流动、固化路径依赖的产权制度壁垒问题。并且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产权制度创新下的人口疏散和引入策略,以及基于“更新单元”划定的规划行动计划、社会政策保障与空间设计示例。(4)在结论与展望部分,首先,总结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效果、主要社会影响产生的机制、以及针对这些问题与机制的社会发展政策。其次,归纳本研究的创新点,包括:提炼了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要素与生命周期规律;构建了适用于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技术方法体系;并且将其应用于实证案例的方案评价与绩效评价中,从而论证了该技术方法体系的有效性。最后,提出充实研究案例、完善技术方法与拓展研究内容的展望,并提出对典型案例进行长期跟踪的研究计划,以期形成从“截面”到“历时”的深入研究案例。
吴邦洁[4](2020)在《姚安光禄镇旅游综合体空间协同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旅游业正处于传统观光型旅游向深度体验式旅游的转型阶段,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了旅游综合体这一新兴的产业模式,如何实现旅游产业间的要素聚集、自我组织以及协同发展来满足当代旅游产业发展是亟需解答的命题。本文以姚安光禄镇旅游综合体为例,从协同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规划学、建筑学的理论对旅游综合体的空间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通过对旅游综合体空间各功能的聚集,组织,共生关系的研究,探讨旅游综合体空间营造与协同理论的相互关系,强化旅游综合体规划的协同理论、完善协同运营机制、推进协同创新,从而达到节约用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产业协同性,从而更好的促进旅游综合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旅游综合体以及协同理论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确定了相关概念、基本特征、研究路线,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解析旅游综合体空间属性特征;然后,对旅游综合体的空间类型进行分析,引入协同理念的三大特征:要素聚集、自组织、协同共生,并通过国内外的案例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其次,对姚安光禄镇的旅游综合体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当地自生的旅游要素进行筛选以及对外部旅游要素进行选择,通过自我组织的运行机制进行协同运营,以期望能达到理想的旅游条件;再次,通过对姚安光禄镇旅游综合体的空间规划实例研究,运用协同的理论对旅游要素、旅游主体、空间功能、交通流线、公共环境等进行分析,明确了相应的规划策略;最后,对旅游综合体的协同效应和保障体系进行阐述,确保最终旅游综合体的规划实施得到落实和保证。
李俊峙[5](2020)在《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 ——以青海土关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以及2020年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的目标节点到来之际,作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末端的广大的乡村地区还面临着诸多治理低效的问题。有效的乡村治理机制探索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本应该作为完善乡村治理重要抓手的村庄规划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在村庄规划变革中必须要转变工作模式、必须要广泛发动群众、必须将规划与乡村治理充分结合,进而保证村庄规划能够高效指导村庄建设并切实服务于村民。与此同时,共同缔造理念在广东省云浮市、厦门市等地的城市社区付诸实践,有效地改善了社区人居环境和治理水平。其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与上述村庄规划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本文将村庄规划看作一个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的全过程,并将共同缔造理念应用其中,试图研究一套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文章首先通过对我国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和现行村庄规划体系的研究,系统总结出我国村庄规划当下的主要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对国内外的村庄规划的实践案例进行研究和经验总结。进而对以共同缔造理念进行村庄规划研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地从深化调研和组织发动、多元共治的规划体系搭建、问题和需求导向的规划方案编制、规划实施的时序化设计、规划监管机制构建、长效运营机制构建等几个方面提出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接着以青海省土关村为例进行实践研究。最后从保障工作模式多元性、强化村民主体性、增强成果实用性、明确规划治理性四个方面对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模式的先进性进行总结分析。为以共同缔造理念为指导,强化村庄规划的实用性,并推动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蒋凯峰[6](2020)在《“公园城市”评价体系及规划要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丛晓雨[7](2020)在《基于多元参与的老城生活性街道非正规性与更新研究 ——以南京红庙为例》文中指出
赵楚[8](2020)在《建国以来宝鸡城市文地变迁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化的加速、功利性的城市建设导致部分城市的文化空间建设层面上出现了种种问题,而近年来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国家和学者的重视,文化空间强调尊重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化的重要性。文地系统规划是对于文化空间如何保护、传承的系统研究方法,本文基于此理论,以宝鸡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建国以来城市进入现代化建设后,其文地随着城市空间的发展而变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案例的研究,充实文地理论框架并对未来宝鸡的文化空间建设产生指导意义。宝鸡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降临之厚土,文化产生之故乡,为周秦朝发祥之地。对中国经济政治文明之发展有重大意义,有着丰厚的历史遗存及有地方特殊性的历史空间格局,城市建设发展也与其厚重的文化休戚相关,这对大部分市县的文化建设有较强的借鉴意义。首先,界定了本文的支撑性核心概念以及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范围,综述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研究进展,总结得出本文的技术路线。通过相关历史文献的解读、现代城市发展资料的研读,对城市发展大事记进行时间脉络上的整理,从历史城市以及建国以来至今的四个现代城市发展阶段展开城市格局的梳理研究;总结其各阶段城市发展的特征及城市空间格局。其次,讨论了文地的分类方法,以及文地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与城市用地分类的对应关系。基于文地的分类,对各类型的文地分别从一般概念、发展历史及代表性空间进行进一步的阐释,将宝鸡各类文地的年代、面积等信息统计梳理,得到宝鸡现代文地数据库。利用核密度分析法以及梯度分析法分析了在宝鸡市区范围和中心城区范围两个空间尺度下的文地分布特征,并识别出当下宝鸡城市中存在的主要文地集聚区。再次,以时间为线索,以城市发展阶段为节点,分析城市文地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下的建设、搬迁和消失的过程,通过数量、规模的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的演变,总结宝鸡城市关键文地的变迁规律。并进一步总结宝鸡文地建设的普遍规律,在此基础上从自然山水、历史积淀、国家政策、文化研究等角度探究出其在建设发展背后的动力机制。最后,在把握宝鸡城市文地发展态势,并结合今天的城市发展诉求的基础上,通过对宝鸡现状文地结构的组成、文地系统的特征以及宝鸡文地建设存在的现状问题的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宝鸡市文地系统提出优化策略,希望宝鸡市文化空间的建设提供启发。本文对于宝鸡城市文地的类型划分、分布特征、建设的动力机制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城市文化空间的相关学术研究,充实文地系统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宝鸡文地系统的初步构建及优化策略提升,以期对同类城市的文化空间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靳昕[9](2020)在《“修补”理念下城市弱势建筑的更新改造探究 ——以合肥老城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城市的逐渐扩张,合肥老城区传统区位优势、经济优势、政治优势等逐步稀释淡化,但老城区独具魅力的文化底蕴、商贸云集的城市氛围,仍是合肥未曾偏离的城市中心。老城中的弱势建筑蕴含着社会性和丰富的历史遗存,及其承载的文化习俗、日常生活具有的复杂丰富多元的特征,是维系邻里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城市内在需求的直接与及时体现,更是影响城市活力的关键因素。但是另一方面,城市弱势建筑因为缺乏着合理的组织和有效的设计,面临着深刻的改革。本文以合肥老城的弱势建筑现状与存在问题作为研究背景,通过前期文献资料研究和对合肥老城的初步认知完成对“城市弱势建筑”的基本涵义的定义,并对其存在的类型进行不同角度的分类与归纳。结合对合肥老城“弱势建筑”分布情况和应用现状进行考察调研,分析合肥老城“弱势建筑”的现状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和现存问题,着重研究了琐碎、真实又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中不同弱势建筑及其建成环境与人行为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阐述了老城弱势建筑更新改造策略,强调了公众参与和微观、渐进的城市空间干预技术,这也是城市空间生产未来的发展走向。本文拓展现有建筑学的观念,以整合城市空间,连接时间的观念,敏锐观察、认真对待、细致研究城市空间里正在发生的事情,为合肥老城更新工作的展开提供参考。图[53]表[9]参[91]
颜祥楠[10](2020)在《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对当代城市发展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资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城市规划中越来越重视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应用,现在城市面貌日趋雷同,为此更应该重视和加强地方文化的研究。长春是从一个封建边疆城市到现在东北亚的中心城市,这其中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与历史文脉成为了长春发展成大都市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长春市城市规划历史中所存在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影响予以研究,对长春市的未来发展有着很大的战略价值。论文首先通过对长春市的基础概况和相关发展理念以及历史沿革进行分析,探讨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发展脉络;再通过对城市规划历史中文化分期的演变特征分析,并且对长春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梳理,提出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在当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总结长春在国家以及省市的发展机遇。其次,分析长春城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发展的影响;挖掘文化对城市发展的理论价值,探讨西方文化对长春市的影响,其次再与其他城市的文化发展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文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最后是探索长春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前景,包括长春市规划文化促进城市发展的引领原则,再对长春市文化基因的空间表征进行大胆的构想,最后指出文化在今后城市规划发展的综合性建议。
二、发展是根本 创新是灵魂——快速发展中的杭州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是根本 创新是灵魂——快速发展中的杭州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游客体验的工业遗产景观优化设计研究 ——以岐山县五二三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3.1 工业遗产景观相关研究 |
1.3.2 游客体验相关研究 |
1.4 国外研究现状 |
1.4.1 工业遗产景观相关研究 |
1.4.2 游客体验相关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1.7 研究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 |
2.1 工业遗产景观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工业遗产 |
2.1.2 后工业景观 |
2.1.3 工业遗产景观 |
2.2 游客体验相关理论 |
2.2.1 游客体验 |
2.2.2 游客满意度 |
2.2.3 游客期望 |
2.2.4 旅游期望理论 |
2.2.5 需求层次理论 |
2.2.6 主观幸福感理论 |
2.3 游客体验类型、特征及影响因素 |
2.3.1 游客体验类型 |
2.3.2 游客体验特征 |
2.3.3 游客体验的影响因素 |
2.4 陕西省工业遗产景观案例分析 |
2.4.1 西安市工业近代发展过程 |
2.4.2 西安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现状 |
2.4.3 大华纱厂游客体验案例研究 |
2.4.4 老钢厂创意产业园游客体验案例研究 |
2.4.5 纺织城国际艺术区游客体验案例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宝鸡市岐山县五二三厂现状分析 |
3.1 宝鸡市近代工业发展情况 |
3.2 岐山县五二三厂 |
3.2.1 用地现状 |
3.2.2 区位分析 |
3.2.3 历史沿革 |
3.3 可利用资源分析 |
3.3.1 政府资源 |
3.3.2 旅游资源 |
3.3.3 建筑资源 |
3.3.4 印刷文化资源 |
3.4 五二三厂现状分析 |
3.4.1 生活区现状分析 |
3.4.2 厂区入口现状分析 |
3.4.3 厂区内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工业遗产景观游客体验优化设计原则及策略 |
4.1 规划设计思路 |
4.2 规划设计原则 |
4.2.1 整体性原则 |
4.2.2 原真性原则 |
4.2.3 生态性原则 |
4.2.4 参与性原则 |
4.2.5 人性化原则 |
4.3 体验表达途径 |
4.3.1 感官途径 |
4.3.2 情感途径 |
4.3.3 精神途径 |
4.4 规划设计手法 |
4.4.1 保持原真 |
4.4.2 景观要素设计 |
4.4.3 交通分类 |
4.4.4 完善设施 |
4.4.5 活动规划 |
4.5 本章小结 |
5 岐山县五二三厂景观优化设计 |
5.1 项目整体改造设计 |
5.2 分区设计 |
5.2.1 入口形象展示区 |
5.2.2 “三线主题”住宿体验区 |
5.2.3 文化教育体验区 |
5.2.4 购物体验区 |
5.2.5 畅想互动体验馆 |
5.2.6 中国印·活态博物馆 |
5.2.7 印记·美食工厂 |
5.2.8 印记·五二三大剧院 |
5.3 专项优化设计 |
5.3.1 厂区环境优化设计 |
5.3.2 周边产业优化设计 |
5.3.3 优化铺装设计 |
5.3.4 优化植物设计 |
5.3.5 设计游客体验活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重庆文化创意街区活力营造研究 ——以中心城区三个文化创意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 |
1.1.2 旧城改造与街区更新 |
1.1.3 重庆文化创意街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文化创意产业区研究 |
1.3.2 街区活力研究 |
1.3.3 重庆市文化创意街区发展概况与现状分析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化创意街区及其活力基本认知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创意 |
2.1.2 文化创意产业 |
2.1.3 文化创意街区 |
2.1.4 街区活力 |
2.2 文化创意街区基础研究 |
2.2.1 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研究 |
2.2.2 文化创意产业区的基础研究 |
2.3 文化创意街区活力营造研究 |
2.3.1 文化创意街区活力的实质 |
2.3.2 文化创意街区活力的表现 |
2.3.3 文化创意街区活力的影响及构成要素 |
第3章 重庆市中心城区典型文化创意街区活力营造调研分析 |
3.1 调研对象选取原则及典型对象选取 |
3.1.1 初步调研现状分析 |
3.1.2 调研典型街区选取原则 |
3.1.3 典型街区调研对象选择 |
3.2 贰厂文创公园 |
3.2.1 基本概况 |
3.2.2 场所空间活力调研分析 |
3.2.3 使用人群活力调研分析 |
3.2.4 小结 |
3.3 北仓文创街区 |
3.3.1 基本概况 |
3.3.2 场所空间活力调研分析 |
3.3.3 使用人群活力调研分析 |
3.3.4 小结 |
3.4 喵儿石创艺特区 |
3.4.1 基本概况 |
3.4.2 场所空间活力调研分析 |
3.4.3 使用人群活力调研分析 |
3.4.4 小结 |
3.5 三个街区调研结果分析 |
3.6 三个街区的调研结果对比分析 |
3.6.1 经济活力对比结果及分析 |
3.6.2 社会活力对比对比及分析 |
3.6.3 文化活力对比结果及分析 |
第4章 重庆市中心城区文化创意街区活力营造 |
4.1 活力营造目标 |
4.1.1 城市目标 |
4.1.2 街区目标 |
4.2 活力营造原则 |
4.2.1 以人为本原则 |
4.2.2 尊重历史原则 |
4.2.3 因地制宜原则 |
4.2.4 文化创意原则 |
4.3 活力营造策略——宏观层面 |
4.3.1 经济活力层面营造策略 |
4.3.2 社会活力层面营造策略 |
4.3.3 文化活力层面营造策略 |
4.4 活力营造方法——微观层面 |
4.4.1 场所空间层面活力营造方法 |
4.4.2 使用人群层面活力营造方法 |
第5章 案例改造——北碚区朝阳文创街区活力改造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2 项目街区现状及问题分析 |
5.2.1 交通系统 |
5.2.2 建筑现状 |
5.2.3 景观资源 |
5.2.4 使用人群 |
5.2.5 产业环境 |
5.2.6 历史人文 |
5.3 项目街区设计策略与方法 |
5.3.1 项目活力营造策略 |
5.3.2 项目活力营造方法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问题:居住型历史街区的地方社会衰落 |
1.1.2 思想转型:重视原住民权利与地方社会发展 |
1.1.3 研究兴起:历史保护干预对地方社会的影响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际遗产保护思想变迁 |
1.2.2 我国历史保护体系演化 |
1.2.3 国内外社会影响评价研究 |
1.2.4 总结评述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社会影响 |
1.3.2 社会影响评价 |
1.3.3 居住型历史街区 |
1.4 研究案例选择 |
1.4.1 选择标准 |
1.4.2 选择结果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属性与生命周期规律 |
2.1 社会空间属性解析 |
2.1.1 本质属性:地方社会群体的日常生活场所 |
2.1.2 固有属性:地方社会活力的生命周期性 |
2.1.3 特有属性:地方社会演变的系统开放性 |
2.2 社会空间要素的横向类型与特征 |
2.2.1 评价要素提取 |
2.2.2 核心人口要素 |
2.2.3 主体住房要素 |
2.2.4 配套设施要素 |
2.2.5 嵌套产业要素 |
2.2.6 结构性关系要素 |
2.3 社会空间要素的纵向历史演化规律 |
2.3.1 人口要素的周期性迁移与置换 |
2.3.2 物质要素的周期性老化与更新 |
2.3.3 产业要素的周期性升级与淘汰 |
2.3.4 关系要素的周期性聚散与重组 |
2.4 生命周期理论引入 |
2.4.1 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
2.4.2 人口变迁: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
2.4.3 物质老化:建筑与设施的寿命 |
2.4.4 产业兴衰: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4.5 住区更新:邻里生命周期理论 |
2.5 生命周期理论构建 |
2.5.1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
2.5.2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生命周期共性历程 |
2.5.3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生命周期演化模型 |
2.6 第二章小结 |
第三章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SIA)框架 |
3.1 生命周期理论下的历史保护SIA原理 |
3.1.1 历史保护干预:延长或恢复街区的优势生命阶段 |
3.1.2 社会影响评价:辅助保护干预维护地方社会发展 |
3.1.3 技术方法体系:指标监测、问题分析、干预管理 |
3.1.4 框架构建思路:问题调查、目标制定与策略设计 |
3.2 基于“问题”调查的SIA分析要素提取 |
3.2.1 案例调查概述 |
3.2.2 人口红利流失的分析要素 |
3.2.3 住房条件恶化的分析要素 |
3.2.4 设施供给不足的分析要素 |
3.2.5 产业盲目扩张的分析要素 |
3.2.6 关系治理困境的分析要素 |
3.3 基于“目标”制定的SIA监测要素提取 |
3.3.1 社会可持续发展 |
3.3.2 人口可持续活力的监测要素 |
3.3.3 住房可持续更新的监测要素 |
3.3.4 设施可持续更新的监测要素 |
3.3.5 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监测要素 |
3.3.6 关系可持续治理的监测要素 |
3.4 “问题”与“目标”双导向的SIA管理要素提取 |
3.4.1 人口引导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
3.4.2 住房修缮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
3.4.3 设施更新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
3.4.4 产业发展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
3.4.5 关系治理策略中的SIA管理要素 |
3.5 基于综合可持续发展的SIA管理要素补充 |
3.5.1 遗产地综合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 |
3.5.2 社会子系统发展的外部约束条件 |
3.6 我国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框架构建 |
3.7 第三章小结 |
第四章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SIA)指标 |
4.1 SIA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类型与思路 |
4.1.1 SIA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4.1.2 SIA指标体系的三种类型 |
4.1.3 SIA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4.2 既有经验借鉴:SIA相关的指标体系 |
4.2.1 SIA相关指标体系概述 |
4.2.2 SIA相关指标体系的结构分类 |
4.2.3 SIA相关指标体系的内容梳理 |
4.3 专业术语衔接:相关文献、法规与标准 |
4.3.1 相关研究文献的关键词簇分析 |
4.3.2 相关法律法规的高频词汇排列 |
4.3.3 相关技术标准的专业术语提取 |
4.4 居民需求研究:需求调查、分析与评估 |
4.4.1 第一步:基于问卷的需求调查 |
4.4.2 第二步:基于理论的需求分析 |
4.4.3 第三步:价值导向的需求评估 |
4.5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指标体系设计 |
4.5.1 规划实施评估:基于指标穷尽的“SIA指标详表” |
4.5.2 五年一评估:基于指标筛选的“SIA指标简表” |
4.5.3 一年一体检:基于指标整合的“SIA指标矩阵” |
4.6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SIA重点指标量化 |
4.6.1 控制性指标:居住用地面积比重≥40% |
4.6.2 控制性指标:产业用地面积比重≤30% |
4.6.3 引导性指标:居住用地总面积≥12 公顷 |
4.6.4 引导性指标:60 岁以上人口比重≤35% |
4.6.5 引导性指标:社会住房数量比重≤50% |
4.6.6 引导性指标:户均住房使用面积≥30m~2 |
4.7 第四章小结 |
第五章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SIA)方法 |
5.1 SIA方法体系的应用原则、类型与步骤 |
5.1.1 SIA的五项基本原则 |
5.1.2 SIA的三种应用类型 |
5.1.3 SIA的六大核心步骤 |
5.2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程序与内容 |
5.2.1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程序 |
5.2.2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内容 |
5.3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主体与机制 |
5.3.1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主体 |
5.3.2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机制 |
5.4 保护规划过程中的SIA技术方法 |
5.4.1 保护规划适用的SIA技术方法菜单 |
5.4.2 SIA技术方法背后的价值观辨析 |
5.5 方案评价技术:“情景规划”方法 |
5.5.1 “情景规划”方法的原理概述 |
5.5.2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旅游开发“情景规划” |
5.5.3 居住型历史街区的人口迁居“情景规划” |
5.5.4 其他适用的情景规划方案模拟技术菜单 |
5.6 绩效评价技术:“成本‐收益”分析 |
5.6.1 “成本‐收益”分析的原理概述 |
5.6.2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成本-收益”界定 |
5.6.3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成本-收益”梳理 |
5.6.4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成本-收益”分摊 |
5.6.5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成本-收益”权重 |
5.7 第五章小结 |
第六章 实施前评价:旅游开发对住区安宁的影响预测 |
6.1 基线研究:保护与开发历程及其实施情况 |
6.1.1 保护区划定与现状摸底(1980 年代) |
6.1.2 旅游主导的复兴策略(1990‐1999 年) |
6.1.3 先导试验性工程实施(2000‐2010 年) |
6.1.4 用地调整与商业扩张(2011 年至今) |
6.2 影响识别:居民态度调查与社会空间变化 |
6.2.1 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调查 |
6.2.2 居民通勤交通与街巷空间的变化 |
6.2.3 居民休闲游憩与公共空间的变化 |
6.3 影响限定:相关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确定 |
6.3.1 正面与负面旅游影响综述 |
6.3.2 住区设计原则与法律规范 |
6.3.3 游客步行与旅游线路规划 |
6.3.4 主客冲突的规划设计策略 |
6.4 影响分析:数据搜集与情景规划关键因素 |
6.4.1 研究框架、数据来源与仿真软件 |
6.4.2 基于大数据热力图的设施布局分析 |
6.4.3 基于规划设计标准的设施规模分析 |
6.4.4 基于大数据核密度的人流高峰分析 |
6.5 影响评价:步行仿真与情景规划方案模拟 |
6.5.1 路径选择概率与现状模拟 |
6.5.2 多方案模拟、对比与选择 |
6.6 策略设计:动静分区、文化交互与交通管制 |
6.6.1 动静分区:旅游设施集中与交通管制 |
6.6.2 文化交互:社区中心公共空间的共享 |
6.6.3 交通管制:住区安宁化与旅游标识体系 |
6.7 第六章小结 |
第七章 实施后评价:保护规划对人口迁居的影响实证 |
7.1 基线研究:人口规划历程及其实施效果 |
7.1.1 新城建设与古城人口疏散(1980‐1999 年) |
7.1.2 旅游开发与街区人口搬迁(2000‐2017 年) |
7.1.3 古宅修缮与街区人口腾退(2018 年至今) |
7.2 影响识别:社会空间变化与典型案例分析 |
7.2.1 街区的社会空间特征整体变化 |
7.2.2 典型案例的社会空间演化分析 |
7.3 影响限定:实施前后对比与研究问题提出 |
7.3.1 规划实施前的地方社会状况(1988 年) |
7.3.2 规划实施后的地方社会状况(2018 年) |
7.3.3 基于前后对比的主要社会影响限定 |
7.3.4 历史街区相关的人口迁居研究综述 |
7.4 影响分析:人口自发迁居的主导因素 |
7.4.1 理论与方法:迁居决策模型与多元回归分析 |
7.4.2 迁居行为分析:住房产权与交易制度壁垒的决定性作用 |
7.4.3 迁居意愿分析:住房条件及是否有旅游收入的显着因素 |
7.4.4 人口演化趋势:本地老年贫困人口与外地流动人口聚居 |
7.5 影响评价:利益相关者的“得”与“失” |
7.5.1 公共部门的成本与收益 |
7.5.2 地方居民的成本与收益 |
7.5.3 补偿地方居民损失的机会成本 |
7.6 策略设计:以“外部输血”促“内部造血” |
7.6.1 问题分析:内在更新动力丧失且流动性受阻 |
7.6.2 整体策略:产权制度创新,人口双向引导 |
7.6.3 基础工作:建立信息系统,划定更新单元 |
7.6.4 行动计划:更新单元分类,判断优先次序 |
7.6.5 实施保障:人口双向引导,社会政策保障 |
7.6.6 方案设计:住房产权创新,空间设计示例 |
7.7 第七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8.1.1 主要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姚安光禄镇旅游综合体空间协同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旅游综合体空间 |
1.3.2 协同理论 |
1.3.3 协同规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 |
1.5.1 国外协同相关理论研究 |
1.5.2 国内协同相关理论研究 |
1.6 论文结构框架 |
第二章 旅游综合体空间协同理论基础 |
2.1 旅游综合体空间类型 |
2.1.1 依据空间结构分类 |
2.1.2 依据交通组织分类 |
2.1.3 依据旅游功能分类 |
2.2 协同视角的引入 |
2.2.1 协同演化过程——要素聚集、自组织、协同共生 |
2.2.2 旅游综合体空间协同关系 |
2.2.3 旅游综合体空间协同作用 |
2.3 旅游综合体空间协同发展案例研究 |
2.3.1 杭州西溪湿地 |
2.3.2 深圳华侨城 |
2.3.3 新加坡圣淘沙岛 |
2.4 旅游综合体空间设计协同要点 |
2.4.1 旅游综合体协同设计原则 |
2.4.2 旅游综合体空间结构建立 |
2.4.3 旅游综合体空间功能组织 |
2.4.4 旅游综合体交通流线 |
2.4.5 旅游综合体环境打造 |
2.5 小结 |
第三章 姚安光禄镇旅游综合体现状分析 |
3.1 姚安光禄镇现状概况 |
3.1.1 姚安光禄镇地理概述 |
3.1.2 旅游综合体规划背景 |
3.1.3 光禄镇旅游要素筛选 |
3.2 姚安光禄镇旅游综合体空间现状矛盾 |
3.2.1 空间开发与资源保护的矛盾 |
3.2.2 空间功能布局组织混乱 |
3.2.3 不同空间使用率差异巨大 |
3.2.4 空间环境表达单一 |
3.3 姚安光禄镇旅游综合体旅游要素 |
3.3.1 旅游要素筛选原则 |
3.3.2 根据项目用地情况筛选 |
3.3.3 旅游要素筛选 |
3.3.4 旅游要素传承与创新 |
3.4 小结 |
第四章 协同共生的旅游综合体空间规划 |
4.1 旅游综合体的定位 |
4.2 旅游综合体空间要素聚集 |
4.2.1 山地竖向空间 |
4.2.2 山地交通流线 |
4.2.3 旅游空间功能 |
4.2.4 景观空间节点 |
4.3 旅游主体间的自组织策略 |
4.3.1 合理规模降低自然资源消耗 |
4.3.2 多元化旅游路线 |
4.3.3 扁平化的管理方式 |
4.4 旅游综合体空间功能组织规划 |
4.4.1 协同共生的空间功能组织 |
4.4.2 互斥的空间协同组织 |
4.4.3 相对独立的空间布局 |
4.5 旅游综合体空间交通流线规划 |
4.5.1 旅游综合体交通系统建立 |
4.5.2 网络状交通游览路线 |
4.5.3 客运、货运路线统一规划 |
4.5.4 协同中的交通管理措施 |
4.6 旅游综合体公共环境营造 |
4.6.1 依使用者需求打造人性化景观 |
4.6.2 共享的配套设施环境 |
4.6.3 依主题塑造的多样空间景观 |
4.6.4 旅游综合体中的协同灯光控制 |
4.7 小结 |
第五章 旅游综合体空间协同运营与保障机制 |
5.1 旅游综合体主体协同运营机制 |
5.1.1 参与主体间的协同作用 |
5.1.2 参与主体协同演化过程 |
5.2 旅游综合体协同效应与保障体系 |
5.2.1 协同发展,互补资源优势 |
5.2.2 协同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
5.2.3 政策法律保障协同规划 |
5.2.4 协同管理多规合一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总结与归纳 |
6.1.1 旅游综合体空间协同规划的设计策略 |
6.1.2 旅游综合体空间协同规划的发展规律 |
6.2 反思与回顾 |
6.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片索引 |
(5)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 ——以青海土关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前我国村庄规划建设的政策背景 |
1.1.2 存量规划时代我国村庄规划思路和方法变革的必要性 |
1.1.3 共同缔造理念在社区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初步应用 |
1.2 课题来源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相关概念 |
1.5.1 村庄规划 |
1.5.2 共同缔造 |
1.5.3 乡村治理 |
1.5.4 实用性村庄规划 |
1.6 国内外综述研究 |
1.6.1 有关村庄规划的文献研究 |
1.6.2 有关共同缔造理念的文献研究 |
1.7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框架 |
第2章 我国现行村庄规划模式及其主要问题 |
2.1 我国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行规划体系 |
2.1.1 我国村庄规划的发展历程 |
2.1.2 我国现行村庄规划体系 |
2.2 当前我国村庄规划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前期调研:对村庄现状和村民需求认识不足 |
2.2.2 规划编制:工作方式和参与主体较为单一 |
2.2.3 规划方案:问题和需求导向不明 |
2.2.4 规划实施:缺乏科学的时序性安排 |
2.2.5 规划监管:参与主体和监管机制缺失 |
2.2.6 规划运营维护:长效维系的动力不足 |
2.3 问题成因分析 |
2.3.1 自上而下的村庄规划工作模式 |
2.3.2 村民主体的边缘化、分散化 |
2.3.3 重方案编制,轻实施管控 |
2.3.4 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机制缺失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相关案例借鉴及理念分析 |
3.1 国外村庄规划的经验借鉴 |
3.1.1 德国的村庄规划建设 |
3.1.2 法国的村庄规划建设 |
3.1.3 韩国的村庄规划建设 |
3.1.4 日本的村庄规划建设 |
3.1.5 经验借鉴总结 |
3.2 国内村庄规划案例分析 |
3.2.1 村社共同体模式:河南信阳市郝堂村 |
3.2.2 驻村工作坊模式:陕西杨陵区上川口村 |
3.2.3 精英带动模式:安徽东至县东姜村 |
3.2.4 治理机制完善模式:广东韶关市青云村 |
3.2.5 经验借鉴总结 |
3.3 共同缔造理念的实践过程及方法总结 |
3.3.1 实践过程 |
3.3.2 实践方法总结 |
3.4 以共同缔造理念进行村庄规划研究的必要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模式 |
4.1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编制原则 |
4.1.1 实用性原则 |
4.1.2 整体性原则 |
4.1.3 村民主体原则 |
4.1.4 多方参与原则 |
4.1.5 小事入手原则 |
4.2 深化村庄调研,开展组织发动 |
4.2.1 细致入微的村庄调研 |
4.2.2 以主题活动培养村民共同体意识 |
4.3 搭建多元共治的规划工作方法及组织体系 |
4.3.1 纵向体系:村庄规划的纵向协调工作机制 |
4.3.2 横向体系:规划参与主体的组织化培育 |
4.4 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开展规划方案编制 |
4.4.1 提高开放性:建立共同缔造工作坊 |
4.4.2 提升精确性:明确规划编制重点 |
4.4.3 加强可读性:简化成果表达形式 |
4.5 规划实施的时序化设计 |
4.5.1 阶段一:房前屋后环境整理等村庄小事 |
4.5.2 阶段二:技术含量低且工作量较大的项目 |
4.5.3 阶段三:技术含量较高且施工复杂的项目 |
4.6 构建多元共管的规划监管机制 |
4.6.1 设立监督组织 |
4.6.2 制定监督机制 |
4.7 构建奖励优秀的长效运营机制 |
4.7.1 设立评比方法 |
4.7.2 制定奖励机制 |
4.8 工作流程总结 |
第5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土关村村庄规划实践研究 |
5.1 村庄基本情况 |
5.1.1 自然条件 |
5.1.2 人口结构 |
5.1.3 村庄文化 |
5.1.4 村庄产业 |
5.2 村庄现状问题分析 |
5.2.1 生态本底较好,但人居环境品质较差 |
5.2.2 乡风民俗较为丰富,但传承性较差 |
5.2.3 地理区位较为优越,但产业发展滞后 |
5.2.4 村庄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
5.3 上版规划编制情况及实施评估 |
5.3.1 上版规划编制内容 |
5.3.2 上版规划实施评估 |
5.3.3 小结 |
5.4 土关村村庄规划模式 |
5.4.1 深化前期调研及组织发动 |
5.4.2 规划编制与实施管控体系搭建 |
5.4.3 实用性导向的村庄规划方案编制 |
5.4.4 由简入繁的规划实施过程 |
5.4.5 全流程的规划监管机制保障 |
5.4.6 保障规划长效运营的评比机制设计 |
5.5 土关村村庄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
5.5.1 人居环境的生态化提升 |
5.5.2 乡风民俗的传承性提升 |
5.5.3 产业发展的联动性提升 |
5.5.4 村庄治理的有效性提升 |
第6章 共同缔造理念下的村庄规划模式总结 |
6.1 规划工作方法的转变:“自上而下”到“多元共谋” |
6.2 村民主体地位的转变:“被动接受”到“实质性参与” |
6.3 成果实用性的转变:“目标导向”到“问题与需求导向” |
6.4 规划社会属性的转变:“单一的空间整治”到“完整的社区治理” |
结论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建国以来宝鸡城市文地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文化空间的重要性 |
1.1.2 文化空间建设的现实问题 |
1.1.3 宝鸡在文化空间建设上的典型性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解析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文地的概念及内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概述 |
1.3.2 国外研究概述 |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宝鸡城市发展历程及城市空间格局梳理 |
2.1 宝鸡城市的发展历程概况 |
2.1.1 城市关键建设时期的梳理 |
2.1.2 城市发展历程中的文化空间建设 |
2.2 历史城市文化空间格局的形成与营建经验 |
2.2.1 历史文化空间要素 |
2.2.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的营建经验 |
2.3 建国后宝鸡城市空间格局发展概述 |
2.3.1 工业带动下的城市快速起步(1949年-1978年) |
2.3.2 改革开放带来的城市内向集中发展(1979年-1999年) |
2.3.3 西部大开发拉动城市飞速发展(2000年-2010年) |
2.3.4 一带一路下的城市稳步发展(2011年-2019年) |
2.4 城市空间格局发展特征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宝鸡城市文地的分布特征 |
3.1 文地的数据来源 |
3.2 文地的分类统计 |
3.2.1 文地类型的划分 |
3.2.2 文化精神标识用地 |
3.2.3 纪念用地 |
3.2.4 宗教用地 |
3.2.5 文化遗产用地 |
3.2.6 文化设施用地 |
3.2.7 文化产业用地 |
3.3 文地的构成及分布特征 |
3.3.1 宝鸡城市文地的总体分布特征 |
3.3.2 基于核密度法的城市文地分布特征 |
3.3.3 基于梯度分析的城市文地分布特征 |
3.3.4 文地集聚区的识别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宝鸡城市文地的变迁及动力机制 |
4.1 宝鸡城市文地的变迁过程 |
4.1.1 城市快速起步时的文地建设(1949年-1978年) |
4.1.2 城市内向发展时的文地建设(1979年-1999年) |
4.1.3 城市重心东移下的文地建设(2000年-2010年) |
4.1.4 城市稳步发展时的文地完善(2011年-2019年) |
4.2 宝鸡城市文地的动态变迁特征 |
4.2.1 文地要素的数量变化 |
4.2.2 文地的规模变化 |
4.2.3 文地分布特征的变化 |
4.3 宝鸡城市文地建设的动力机制 |
4.3.1 自然山水的定位 |
4.3.2 历史的积淀 |
4.3.3 政策的影响 |
4.3.4 工业发展的推进 |
4.3.5 文化建设的重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宝鸡文地系统优化探索 |
5.1 宝鸡城市文地的现状问题 |
5.2 文地系统优化的策略 |
5.2.1 建构不同尺度的文地系统规划体系 |
5.2.2 历史文地的保护与提升 |
5.2.3 建构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 |
5.3 建立城乡一体、分区定位明确的区域文地系统 |
5.3.1 突显区域文地核心 |
5.3.2 建构区域文地格局 |
5.4 建立结构清晰、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文地系统 |
5.4.1 微观文地空间的塑造 |
5.4.2 中观轴线的强调 |
5.4.3 宏观结构的调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与不足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录 |
表录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及成果 |
附表 |
附图 |
致谢 |
(9)“修补”理念下城市弱势建筑的更新改造探究 ——以合肥老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城市修补 |
1.3.2 弱势建筑 |
1.3.3 城市弱势建筑 |
1.4 研究范围 |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相关研究 |
1.5.2 国内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弱势建筑的认识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弱势建筑中的“弱势” |
2.1.2 弱势建筑与弱势空间 |
2.2 城市弱势建筑形成的原因 |
2.2.1 客观原因 |
2.2.2 主观原因 |
2.3 城市弱势建筑的本质属性 |
2.3.1 模糊性与透明性 |
2.3.2 相对性与渗透性 |
2.3.3 复杂性与开放性 |
2.3.4 日常性与地方性 |
2.4 城市弱势建筑的构成因素 |
2.4.1 界面构成要素 |
2.4.2 异化的物质元素 |
2.4.3 公共小品设施 |
2.4.4 文化元素 |
2.4.5 人和动物的参与 |
第三章 合肥城市弱势建筑类型特征及存在问题 |
3.1 当前合肥城市弱势建筑的类型 |
3.1.1 弱势的自发建筑 |
3.1.2 弱势的公共空间 |
3.1.3 弱势的文化场所 |
3.2 当前合肥城市弱势建筑存在的现实问题 |
3.2.1 无序混乱,缺乏管理营造 |
3.2.2 利用单一,缺乏整体意识 |
3.2.3 低效利用,缺乏共享空间 |
3.2.4 有失品质,缺少人文活力 |
第四章 城市弱势建筑更新改造案例解析 |
4.1 草根文化的共存 |
4.1.1 街市草根文化重生——香港“铁皮排挡”改造 |
4.1.2 朗读违章——台湾都市夹缝中的展览 |
4.2 公共空间的创生 |
4.2.1 街道新生——四平路空间创生行动 |
4.2.2 线性空间重生——洛杉矶公共花园 |
4.3 传统文化的重塑 |
4.3.1 胡同再生——“遇见什刹海”设计 |
4.3.2 永庆共生——恩宁路改造 |
4.4 “悟”——案例的总结 |
4.5 “情”——疫情下的反思 |
第五章 “修补”理念下的合肥老城弱势建筑更新改造策略 |
5.1 宏观策略 |
5.1.1 优化政府角色介入程度 |
5.1.2 推行精准化的智慧更新改造 |
5.1.3 倡导市民城市 |
5.2 中观策略 |
5.2.1 制定弱势建筑更新改造行动计划 |
5.2.2 增强社区更新基层主动性 |
5.2.3 打造文化IP |
5.3 微观策略 |
5.3.1 非正规行为的创造 |
5.3.2 物质环境的更新 |
5.3.3 空间功能的多样化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不足 |
6.3 后期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10)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对当代城市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城市规划史研究 |
1.3.2 城市文化研究 |
1.4 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的对象 |
1.4.2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5.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发展基础及其分期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文化 |
2.1.2 城市文化 |
2.1.3 城市规划历史 |
2.1.4 城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 |
2.1.5 当代城市 |
2.1.6 文化发展脉络 |
2.2 城市规划历史和城市文化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城市历史理论 |
2.2.2 城市文化理论 |
2.2.3 城市发展理论 |
2.3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分期研究 |
2.3.1 地理概况 |
2.3.2 历史沿革 |
2.3.3 研究分期 |
2.4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发展脉络 |
2.4.1 边疆集镇时期建设规划的文化(1800-1898) |
2.4.2 外来侵占时期城市发展建设规划的文化(1898-1949) |
2.4.3 建国后发展时期建设规划的文化(1949-至今)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梳理及其发展机遇 |
3.1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梳理 |
3.1.1 长春市历史文化遗存挖掘梳理 |
3.1.2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特征 |
3.1.3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的局限性 |
3.2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发展影响因素 |
3.2.1 地理因素 |
3.2.2 政治因素 |
3.2.3 社会因素 |
3.3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表象存在的问题 |
3.3.1 雷同仿袭现象 |
3.3.2 长官意志及僵化教条化表现 |
3.3.3 盲目崇洋媚外现象 |
3.3.4 粗放、外向不精专的品格现象 |
3.4 长春市城市发展的机遇 |
3.4.1 国家发展政策层面的机遇 |
3.4.2 长春市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定位层面机遇 |
3.4.3 长春市在“一主六双”战略下的主体功能区新的发展机遇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4.1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对城市发展的价值分析 |
4.1.1 历史研究价值分析 |
4.1.2 多元文化价值分析 |
4.1.3 警示作用价值分析 |
4.1.4 社会经济价值分析 |
4.2 西方文化对长春城市发展的影响 |
4.2.1 古典文化 |
4.2.2 工业文化 |
4.2.3 理性文化 |
4.2.4 现代科技 |
4.3 文化对城市发展的比较案例分析 |
4.3.1 国外:西班牙毕尔巴鄂市 |
4.3.2 国内:青岛市与哈尔滨市 |
4.4 文化对长春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
4.4.1 可持续利用 |
4.4.2 提升长春企业竞争力 |
4.4.3 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层次的提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探索 |
5.1 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对城市发展引领促进的原则 |
5.1.1 地理环境 |
5.1.2 与时俱进演变 |
5.1.3 科学性规划 |
5.1.4 人本观念 |
5.2 长春市规划文化对城市发展的规划实践策略 |
5.2.1 发展战略 |
5.2.2 宏观格局引导 |
5.2.3 中观文化结构控制 |
5.2.4 微观文化场景塑造 |
5.3 长春市规划文化对未来发展的引领建议 |
5.3.1 科学规划挖掘城市文化内涵 |
5.3.2 规划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
5.3.3 规划中要做到文化的兼容并蓄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发展是根本 创新是灵魂——快速发展中的杭州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游客体验的工业遗产景观优化设计研究 ——以岐山县五二三厂为例[D]. 姜小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重庆文化创意街区活力营造研究 ——以中心城区三个文化创意街区为例[D]. 张娟. 西南大学, 2021(01)
- [3]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的社会影响评价研究[D]. 陈月. 东南大学, 2020
- [4]姚安光禄镇旅游综合体空间协同规划研究[D]. 吴邦洁.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5]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 ——以青海土关村为例[D]. 李俊峙.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6]“公园城市”评价体系及规划要点研究[D]. 蒋凯峰.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7]基于多元参与的老城生活性街道非正规性与更新研究 ——以南京红庙为例[D]. 丛晓雨. 东南大学, 2020
- [8]建国以来宝鸡城市文地变迁研究[D]. 赵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修补”理念下城市弱势建筑的更新改造探究 ——以合肥老城区为例[D]. 靳昕.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10]长春市规划历史中的文化对当代城市发展影响研究[D]. 颜祥楠.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