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阵图形液晶显示模块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熊聪[1](2021)在《喷码机管理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商品包装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的喷码标识需求迅速增长。因而喷码机设备亟需提高其工作稳定性和操控管理效率,以更好地满足庞大的产品包装标识的需求。目前大多数国产喷码机设备还停留在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时代,其操控界面粗糙、功能简单匮乏、人机交互按键繁琐并且缺乏统一的远程监控管理,所导致的管理效率低下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围绕喷码机的管理效率和用户的操控体验,对喷码机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首先设计平台,控制核心采用安卓嵌入式控制器RK3288搭配STM32控制器取代传统的单片机,两个控制器之间采用SPI通信,同时设计了USB、WiFi、触摸显示屏等多个接口电路,并完成了Android操作系统的移植。其次针对喷码机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以提升管理效率和人机交互的友好性为目标,分别设计了安卓终端管理系统软件和PC端远程管理系统软件,前者用于喷码机设备本地的操控和文件管理,后者实现远程对多台喷码机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并对两部分管理系统软件进行了功能性测试。针对管理系统实际应用中涉及到的两个问题,分别进行了研究和设计。一是管理系统通信交互的研究设计:为实现安卓终端本地管理系统和PC端远程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交互,本文设计了适用的信息交互方案和通信协议,并完成了通信测试。二是Unicode字库提取及喷印图案缩放算法的优化:以能够满足国际化通用需求的Unicode字库为对象,设计字库提取及绘制算法;为解决喷印图案在进行缩放预览过程中出现失真、模糊的问题,同时为保证运算实时性,降低算力需求,本文对基于双线性插值的图像缩放算法进行了优化改进,并完成了对比测试分析。
罗冬旭[2](2021)在《基于FPGA的超声波测距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在非接触式检测技术领域中,超声波测距因为其方向性好、环境影响小、成本低廉等优点而受到大家的关注,尤其是在阴暗、粉尘、电磁干扰等环境下的非接触式测量中,超声波检测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在移动机器人、无人机、无损检测与医疗成像等方面,超声波测距技术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是一种运行速度快、内部资源丰富、可重构能力强的高精度逻辑器件。在现代电子技术中,FPGA因运行速度快,可移植性强等优势逐渐成为主流的研究方向。本文研究了准确度高、实时显示的超声波测距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基于FPGA的超声波测距系统。在硬件与软件部分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该系统能有效解决传统超声波测距系统在可靠性、可调试性、实时性等方面的不足。基于此系统,还实现了一定角度范围内扫描障碍物的功能,一方面可以在LCD显示屏上直接显示出与系统相距最近的障碍物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与PC端结合,实现障碍物表面形状可视化,在车辆避障、自动导航等领域都有较高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介绍了超声波测距技术在非接触式检测技术领域中的优势,详细阐述了超声波测距的原理与方法。在深入掌握了超声波测距的有关知识后,本论文利用渡越时间测量的方法,设计并完成基于FPGA的超声波测距系统,对硬件与软件做部分了详细介绍。硬件系统部分包括超声波传感器模块、FPGA信号处理模块、液晶显示模块与舵机模块。软件系统部分,基于ISE平台,完成各模块的逻辑设计,完成代码部分编译与仿真,在确保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后,搭建整个超声波测距系统。基于搭建的系统对其性能指标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分析误差因素并对其进行校正,提高了系统测距的准确性。最后,利用舵机转动系统,测量一个扇面上障碍物与系统间距离,并在LCD显示屏上直接显示与系统相距最近的障碍物的距离,同时将距离数据输出至PC端,对障碍物进行成像。测量结果表明,超声波测距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与波形均满足实验预期,且能够达到电路结构简单、实时显示最近障碍物距离的目的,另外能够使障碍物形状可视化的功能也得到了印证。
熊科[3](2021)在《多芯模组化单相智能电能表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顺应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融合发展趋势,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国家电网公司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战略目标。在推进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智能化、先进的设备和新技术,将电力用户、企业、设备、装置等连接起来,建设一个更智能、生活更智慧的电网生态体系。泛在电力物联网体系下,智能电能表作为重要的通信和末端感知设备,是连接电网与电力用户的桥梁。单相智能电能表应用面积广,数量庞大,是完成对电网全面创新、构建能源互联网高质量建设的重要基础。现有传统的单相智能电能表用于电能计量,并通过接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电能信息的自动采集。由于采用单片处理器和一体化结构设计,通信方式单一,不支持软件升级和功能扩展,无法满足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全面感知、设备交互接入、信息互联的需求,同时也无法与国际新标准接轨。本文设计和实现面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新一代单相智能电能表,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1)分析国内外智能电能表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从设计方案和功能上分析了传统智能电能表的不足,分析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对智能电能表的功能新需求。参照国际新标准建议,给出“多芯模组化”的整体设计方案,明确多芯模组化单相智能电能表的功能配置和主要技术指标。(2)进行多芯模组化单相智能电能表的硬件设计。依据“多芯模组化”的整体设计架构,进行计量芯、管理芯、模组接口等模块的硬件设计,设计电路板并制作硬件样机。(3)进行多芯模组化单相智能电能表的软件设计。按照模块化的设计理念,采用C语言进行计量芯主程序、电能计量功能模块、电能存储模块、数据冻结模块、数据安全认证、蓝牙通信等软件设计。(4)基于制作的样机及CPU软件进行样机系统整合,搭建了测试环境,依据试验规程,进行电能计量准确度、电气绝缘性能、EMC兼容性能、主要功能等测试验证。
唐红[4](2020)在《页岩气发气量测试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趋增加。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页岩气资源雄厚,奠定了我国天然气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但由于页岩气的不同地质形成条件不同。。然而,页岩气地质条件复杂、特殊,而且其分布较广、丰度较低,这就要求在采用特殊手段开采之前需对岩芯样品中的天然气含量进行测试,从而判断其是否具有开采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在传统的排水集气法测定发气量的基础上,将单片机技术应用到测试系统上来,我选择了高性能单片机作为核心处理器,利用其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并采用步进电机及丝杠螺母作为驱动系统,利用各种传感器进行信号采集,测试数据通过蓝牙从单片机实时传输至电脑,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实现了无人自动化测试监控,同时也保证了测量的精准度和稳定性。文章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内容:(1)了解国内外页岩气研究发展的现状、收集并整理本设计中需要用到的相关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理解分析,掌握页岩气发气量测试系统设计时所涉及的知识,为系统设计积累一定的理论基础,在理论指导下完成页岩气发气量测试系统的设计。(2)对页岩气发气量测试系统的总体结构进行设计。通过对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需要实现的功能分析,确定仪器主要机械结构设计、关键部分尺寸设计计算、步进电机、驱动器等外购部件选型,使用滚珠丝杠替代传统拉绳并着重对滚珠丝杠进行有限元分析,对其内部应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滚珠丝杠设计及材料选型均符合要求。(3)设计测试系统的硬件系统。主要内容包括微处理器选型,相应的压力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液晶显示模块的选用等,对页岩气发气量测定系统的硬件电路进行设计,包括STC89C58RD+核心电路的设计及其它具有重要功能的外围模块。最后搭建了控制系统的硬件平台,并设计了电路原理图和PCB板。(4)对页岩气发气量测试系统软件进行设计。基于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完成各个软件模块的软件编程,对应用程序的任务进行了划分,并完成各项任务程序的设计。(5)对页岩气发气量测试系统进行测试。首先对测试系统程序进行测试,然后通过实验及不确定度评定的研究确定该系统已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但是,由于自身对这一方面所了解的知识和经验不足等等因素,页岩气发气量测试系统有许多的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刘弘禹[5](2020)在《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热调制特征提取及VOCs分子识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灵敏度高、硅工艺兼容性好等优点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气体传感器已广泛地应用于军事、科研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然而MOS传感器选择性差是制约其应用的最大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根据该类传感器在不同工作温度范围内对不同气体的的动态响应有一定差异的特性,本文试图对单个气体传感器进行变温下的热调制,通过解析单个传感器对不同气体分子的热调制信号,结合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算法,来提取出气体分子的更多特征,大幅提升单个气体传感器的识别能力,并开发出基于热调制的智能气体分子识别原型器件。具体的研究成果与创新点如下:1.通过提取单个p型NiO传感器热调制信号的特征来识别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气体分子。利用细菌纤维素(BC)模板法合成了 p型NiO纳米颗粒。研究了阶梯波形热调制下NiO传感器对5种VOCs的瞬态响应特性。提出了一种信号预处理方法来逐步去除与气体分子种类无关的特征。首先,传感器热调制信号包括了传感通道(通常为本征/轻掺半导体)本身随温度的变化,而这部分电响应信号显然与吸附气体分子同传感器表面的电荷交换无关。将原始电信号转变为灵敏度响应信号(相同温度变化剖面下的Rgas/Rair)可以有效剔除热调制信号中的冗余特征(传感材料本身的温度响应特性)。随后,通过对热调制灵敏度响应信号归一化处理可以进一步去除气体浓度相关信息,最后采用离散小波变换(DWT)去除其它噪声影响。基于该信号预处理方法,通过非选择性p型低灵敏度NiO传感器,成功地对被测VOCs分子进行了分类识别,其中包括苯、甲苯、氯苯等三种苯系物。该工作强调,消除无关的热调制电信号对于扩展单个MOS传感器对VOCs分子的识别能力至关重要,并为探索未来的智能气体分子识别芯片提供了思路。2.采用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在热调制下实现对BTX气体分子的识别。通过采用调温传感器的瞬态响应信号进行特征提取,代替从传感器恒温电阻测量中提取的有限特征。使用通用的非选择性MOS(NiO、WO3和以SnO2为基础的商业TGS2602)传感器研究了其对BTX分子(包括三种二甲苯同分异构体)的热调制瞬态响应。通过对三个传感器响应信号特征的线性判别分析(LDA)或对单个传感器响应信号特征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分析,可以成功地实现对BTX分子的鲁棒性识别,识别时间在~5 s内。研究发现,适当的热调制提供了提取高度相似分子(如BTX,包括二甲苯异构体)特征差异的强大途径,而人工智能(AI)领域深度学习算法的最新进展可以极大地增强非选择性半导体传感器的识别能力。这两大优势的结合为智能分子识别芯片的研发应用奠定了基础。3.研制了基于热调制的便携式智能气体分子检测与识别系统。首先,基于51单片机开发了 MOS传感信号采集系统和温度采集系统,实时显示与采集对应传感层电阻响应的信号电压,根据恒定加热温度下MOS传感层电阻随气体浓度变化,实现实时气体浓度测试,系统中同时包含阈值报警和温度采集功能,采集信号可通过串口传输至PC机。其次,开发了智能气体识别系统,设计电路对传感器加热端电压动态调制,采集热调制所得的传感器特性变化曲线,通过串口传递至上位机,将所得热调制响应信号经信号处理特征提取后喂入Python-Tensorflow搭建的BPNN/CNN实现气体分子识别。
时光辉[6](2020)在《点阵式LCD液晶器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就目前来说,国内的LCD液晶显示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技术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点阵式LCD液晶器在低功耗的电子产品中的应用非常常见,因为点阵式LCD液晶器不光能够显示比较简单的字符和段式,还能够满足图形、曲线等等方面的显示,甚至还能够实现屏幕上下左右的滚动,除此之外,还能够实现
伏磊[7](2020)在《具有温度补偿的磁性液体全方位倾角传感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磁性液体全方位倾角传感器基于磁性液体的流动性和磁性两大物理特性,利用惯性质量块的移动导致的差动线圈电感变化,进行倾斜角度测量。这种新型传感器有着成本低、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的优点,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倾角传感器的新型材料传感器。本文利用磁性液体的二阶浮力原理,设计了磁性液体全方位倾角传感器。论文首先阐述分析了磁性液体相关应用,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的发展历史和其工作原理;其次设计了一种全新的传感器二维结构,研究探讨了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输出信号和灵敏度的影响因素;接着针对线圈发热造成的数据波动进行温度补偿的方案设计;对各项参数、结构做出了深入地研究,最终确定了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的参数。本论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理论方面,阐述了磁性液体的二阶浮力的相关原理,推导了此传感器的回复力计算公式;构建了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的物理模型,并推导出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磁场分布的表达式、电感变化的表达式及灵敏度公式;(2)设计出能测量空间倾角变化的磁性液体全方位倾角传感器的整体结构,选择了符合要求的磁性液体、壳体材料、永久磁铁等材料;(3)使用有限元分析法对设计的磁性液体全方位倾角传感器实施仿真分析,得到永磁铁的悬浮位置及受力大小和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内部的磁场分布情况及电感变化的曲线;(4)设计了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和液晶显示模块;(5)根据使用条件推导了传感器温度补偿的算法公式,进行了实验方案设计和部分仿真工作。
马骏[8](2020)在《便携式汽车制动性能检测仪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汽车工业得到巨大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得到了迅猛增长。庞大的汽车保有量也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多发,这给汽车行驶的安全性以及交通事故中事故车辆的鉴定带来了巨大挑战。而车辆制动系统是整个汽车的一个重要部分,制动系统制动性能的好坏,关系到驾驶员在驾驶时的安全。所以,制动系统的检测对于整个汽车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汽车制动性能测试随着便携式智能检测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检测机构采用路试法检验制动性能。现在许多的公司和科研院校都在致力于开发更加便捷和准确的路试检测设备。但是大部分的测试仪器在检测时都是由驾驶员去完成车辆制动,检测过程中被测车辆驾驶员对制动信号的反应时间往往会导致车辆制动时初速度的衰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由直线电机和机械腿组成的自动制动机构,将其与制动检测仪相结合,提高制动反应的速度,减少制动初速度的衰减。文中首先研究了路试检测制动性能的相关国家标准,确定了检测仪的测量指标;又研究了惯性传感器的导航坐标系统姿态解算的相关理论,确定了以惯性传感器作为加速度采集仪器,制定了制动检测仪的总体方案。然后,对检测仪的硬件组成进行了详细说明,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进行了研究,并选用MPU-6050传感器采集加速度信息,同时阐述了工作原理;对所选择的STM32单片机微控制器进行阐述;介绍了液晶显示屏组成及相关原理;对本文所设计的制动机构进行重点研究,介绍了设计要求及制动原理,并进行运动学仿真,验证了制动机构能够达到制动要求。其次,在MDK5环境下基于嵌入式C语言完成检测仪软件程序的开发,主要包括:研究了传感器加速度信号积分算法,开发了传感器信号的读取和处理程序;开发了汽车制动性能评价参数的计算程序;开发了检测仪操作界面以及显示界面程序。最后,对本文所开发的便携式汽车制动性能检测仪进行实车试验,并与MBK-01型检测仪进行对比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证明本仪器的制动性能测试的准确性,同时本仪器所独有的制动机械腿,能够很好地完成车辆制动,减少了测试过程中驾驶员对测试过程的影响,减少初始制动初速度的衰减,达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
李科[9](2020)在《基于FPGA的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飞速发展,并且在大幅度提高消纳新能源发电能力的大环境下,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成为了一个电力系统控制的突出问题。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是一种典型的对电力系统稳定的扰动,在抑制低频振荡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方面的众多对策中,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是最常用,也是控制效果较好的策略之一。近年来,在PSS的设计中引入了诸多的先进算法。其中,预测控制(MPC)由于其本身的在线滚动优化、反馈校正、模型预测等突出优点,在PSS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粒子群算法(PSO)在进行优化求解时不需要解析式,所以本文将PSO与预测控制相结合应用于预测控制的滚动优化环节。基于w、c联动控制的粒子群算法提高了全局搜索能力,避免粒子群早熟。为此,本文将目前比较典型的几种w、c联动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后,选用其中相对较优秀的一种策略和非线性预测控制相结合提出了一种PSO-APPC算法。目前对于PSO-MPC控制算法性能的进行全面论述的文献较为罕见,本文对PSO-APPC算法的参数与性能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另外将本文的PSO-APPC算法与另外两种算法(PSO-NPC、PSO-SPC)进行了比较,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性能要优于另外两种算法。本文以单机无穷大系统为模型,将本文提出的PSO-APPC算法用于PSS的设计中,在电力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和机械功率突增10%两种扰动情况下投入基于本文算法的PSS进行仿真,并将基于本文算法的PSS和另外两种PSS在系统受扰投入后的变化情况进行了仿真比较,验证了本文的PSS的有效性,并证明了本文的PSS的控制效果要优于另外两种。最后,使用FPGA技术将本文提出的算法PSO-APPC实现硬件化形成控制芯片,该芯片可以作为电力系统稳定器的核心控制芯片,解决了电力系统快速响应的要求和先进控制算法计算量大相冲突的矛盾。并通过Quartus II环境下的软件仿真和FPGA开发板的硬件板级验证,验证其是有效的、可行的。
杨帅[10](2020)在《智能网联汽车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的输出端,在职业教育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中职院校汽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不足,尤其是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现阶段还没有特别成熟的方案,中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智能网联汽车不仅仅包括了传统的汽车、电子行业,还融入了信息技术、通信、智能交通等众多技术领域,是一种新型的融合行业。它装配多种传感器、高性能的运算处理器、连接网络,车辆可以与道路、行人、车辆、云端数据进行数据采集、分析与共享。实现灵敏的环境感知性能、形成高效舒适的乘车环境、决策安全节能的行驶路径。智能网联汽车是现在全球的技术创新点。全文从七个方面对与该仿真实验教学系统进行阐述。第一章为绪论,从论文的前期调研,了解到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教学系统的发展现状,提出中职院校对此类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迫切需求。第二部分为课程规划部分,通过对于中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现状的了解,结合中职学生的行为特点分析,制定出了一套相对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的课程指导方案。第三部分对于智能网联汽车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整体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于智能网联汽车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各部分组成分别加以说明,各个部分采取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对于教学的模块化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为后期设备的维护与调试带来了很多的方便。第四部分主要介绍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模拟教学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硬件电路的设计方式与传统的电气工程专业设计方式不尽相同,需要考虑到电路设计在汽车上的运用,同时还需要了解真实智能网联汽车该功能的设计在电路的实现方面与真实的智能网联汽车之间的差别。在设计时,要尽可能与实车的电路设计保持一致,这样对于后期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技术运用中减少技术隔阂。第五部分介绍该系统软件的设计。软件的设计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功能实现,硬件是基础,软件的作用非常重要,在软件的设计上给学生们创造了更多的学习空间。第六章是这套系统的可行性验证,对于该教学系统进行各方面的实践总结,不断的进行改进。
二、点阵图形液晶显示模块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点阵图形液晶显示模块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喷码机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喷码机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1.2.2 嵌入式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管理系统人机交互技术研究现状 |
1.2.4 图像缩放处理算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安排 |
2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2 系统设计原则 |
2.3 系统总体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3 管理系统软硬件设计 |
3.1 安卓硬件平台设计 |
3.1.1 核心板及处理器的选型 |
3.1.2 触摸显示屏模块接口设计 |
3.1.3 蓝牙WiFi模块设计 |
3.1.4 电源模块设计 |
3.1.5 外设接口模块设计 |
3.1.6 STM32 模块及SPI接口设计 |
3.1.7 安卓操作系统移植 |
3.2 安卓终端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
3.2.1 安卓终端软件功能架构 |
3.2.2 安卓终端GUI图形化界面 |
3.3 PC端远程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
3.3.1 PC端软件功能架构 |
3.3.2 PC端GUI图形化界面 |
3.4 系统功能测试 |
3.4.1 安卓终端管理系统功能测试 |
3.4.2 PC端远程管理系统功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4 管理系统通信交互设计 |
4.1 通信网络架构设计 |
4.2 系统通信流程设计 |
4.2.1 系统总体通信流程 |
4.2.2 Socket通信数据的解析流程 |
4.2.3 PC端远程管理系统通信流程 |
4.2.4 安卓终端管理系统通信流程 |
4.3 通信数据交互格式设计 |
4.4 通信协议测试 |
4.4.1 测试用服务器的设计 |
4.4.2 通信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5 Unicode字库提取设计及喷印图案缩放算法优化 |
5.1 Unicode字库提取算法设计 |
5.1.1 Unicode编码概述 |
5.1.2 Unicode字库提取及绘制算法设计 |
5.1.3 提取算法测试 |
5.2 喷印图案缩放算法设计与优化 |
5.2.1 最邻近插值算法 |
5.2.2 双线性插值算法 |
5.2.3 对比测试分析及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FPGA的超声波测距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超声波测距技术发展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超声波测距 |
2.1 超声波基本概念 |
2.2 超声波传感器 |
2.2.1 超声波传感器结构与发声原理 |
2.2.2 超声波传感器性能指标 |
2.3 超声波测距原理 |
2.3.1 超声波测距方法 |
2.3.2 影响超声波测距的因素 |
2.4 系统设计方案 |
2.4.1 总体设计思想 |
2.4.2 器件选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3.1 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模块 |
3.1.1 超声波发射模块 |
3.1.2 超声波接收处理模块 |
3.1.3 模块驱动时序 |
3.2 FPGA信号处理模块 |
3.3 舵机模块 |
3.4 LCD液晶显示模块 |
3.4.1 LCD液晶驱动原理 |
3.4.2 LCD液晶驱动时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ISE软件编译平台简介 |
4.2 系统程序设计 |
4.2.1 主程序设计 |
4.2.2 超声驱动子程序设计 |
4.2.3 回波信号处理子程序设计 |
4.2.4 舵机控制子程序设计 |
4.2.5 距离数据大小比较子程序设计 |
4.2.6 LCD显示驱动子程序设计 |
4.2.7 距离数据输出子程序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声波测距系统性能测试与标定 |
5.1 系统工作状态测试 |
5.1.1 电源测试 |
5.1.2 驱动信号 |
5.1.3 回波信号 |
5.1.4 PWM波信号 |
5.2 系统测量周期 |
5.3 系统测量范围与精度 |
5.4 误差分析与结果校正 |
5.5 最近测距功能测试 |
5.6 表面形状可视化功能测试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结果 |
致谢 |
(3)多芯模组化单相智能电能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智能电能表现状 |
1.2.1 国外智能电能表现状 |
1.2.2 国内智能电能表的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需求分析及整体设计 |
2.1 泛在电力物联网与智能电能表 |
2.2 传统单相智能电能表 |
2.3 面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需求分析 |
2.4 多芯模组化整体设计 |
2.4.1 多芯模组化架构 |
2.4.2 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 |
2.4.3 外壳结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电源模块设计 |
3.1.1 电源模块供电结构 |
3.1.2 主电源设计 |
3.1.3 时钟供电电源设计 |
3.2 计量基表设计 |
3.2.1 计量芯电路设计 |
3.2.2 信号采样自检测电路设计 |
3.2.3 数据存储电路设计 |
3.2.4 RTC时钟电路设计 |
3.2.5 开盖检测电路设计 |
3.2.6 端子测温电路设计 |
3.3 管理芯模组设计 |
3.3.1 管理芯电路设计 |
3.3.2 数据安全认证电路设计 |
3.3.3 蓝牙通信电路设计 |
3.3.4 人机交互设计 |
3.4 模组接口设计 |
3.5 硬件实现 |
3.5.1 计量基表实现 |
3.5.2 管理芯模组实现 |
3.5.3 整机实现 |
3.6 本章小结 |
4 软件设计 |
4.1 软件开发环境 |
4.2 软件设计总体架构 |
4.3 计量芯软件设计 |
4.3.1 嵌入式主程序设计 |
4.3.2 计量功能模块程序设计 |
4.3.3 电能量处理模块程序设计 |
4.3.4 冻结模块程序设计 |
4.4 管理芯软件设计 |
4.4.1 管理芯操作系统 |
4.4.2 数据安全认证 |
4.4.3 蓝牙通信 |
4.4.4 软件升级 |
4.5 DL/T698 面向对象通信协议 |
4.6 软件调试和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 |
5.1 测试依据及环境 |
5.2 准确度测试 |
5.2.1 电能计量准确度测试 |
5.2.2 误差一致性试验 |
5.2.3 负载电流升降变差试验 |
5.2.4 电压影响试验 |
5.2.5 自热试验 |
5.2.6 时钟误差测试 |
5.3 电气性能测试 |
5.3.1 功率消耗测试 |
5.3.2 温升测试 |
5.3.3 时钟供电超级电容放电试验 |
5.3.4 绝缘性能试验 |
5.4 电磁兼容性能测试 |
5.5 主要功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页岩气发气量测试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页岩气发气量测试研究现状调研 |
1.2.1 国外页岩气发气量测定现状 |
1.2.2 国内页岩气发气量测定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页岩气藏相关特征及测定方法理论研究 |
2.1 页岩气藏吸附、解吸附特征研究 |
2.1.1 模型建立 |
2.1.2 模型求解及验证 |
2.1.3 开发过程中页岩气藏物性变化的规律 |
2.2 页岩气测定方法研究 |
2.3 系统测试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总体结构设计 |
3.1 机械结构部分的设计 |
3.1.1 框架设计 |
3.1.2 驱动部分结构设计 |
3.1.3 ANSYS仿真分析 |
3.2 滚珠丝杠与拉绳方案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页岩气发气量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
4.1 系统微处理器外围电路设计 |
4.1.1 单片机选型 |
4.1.2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 |
4.1.3 系统复位电路设计 |
4.1.4 系统时钟电路 |
4.1.5 行程开关控制电路设计 |
4.2 传感器模块选型 |
4.2.1 压力传感器 |
4.2.2 温度传感器模块 |
4.2.3 液位传感器 |
4.3 液晶显示模块 |
4.4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选型及其电路设计 |
4.5 A/D转换芯片MCP3202 |
4.6 电磁阀选用及其电路设计 |
4.7 蓝牙模块的选择与通信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页岩气发气量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
5.1 集成开发环境介绍 |
5.2 页岩气发气量测试系统应用程序设计 |
5.3 软件的需求分析 |
5.4 主程序的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页岩气发气量测试系统性能测试 |
6.1 Keil C51调试程序的方法与步骤 |
6.2 STC-ISP串口下载工具与测试 |
6.3 测试系统精度标定 |
6.4 测试系统不确定度评定研究 |
6.5 测试系统测试实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STC89C58RD+为核心的控制电路总图 |
附录二: PCB板设计 |
附录三: 页岩气发气量测定系统主程序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5)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热调制特征提取及VOCs分子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 |
1.2.1 传感材料与器件 |
1.2.2 气体传感特性 |
1.2.3 气体传感机理 |
1.3 MOS传感器选择性提升 |
1.3.1 电子鼻技术 |
1.3.2 热调制技术 |
1.4 动态响应信号处理技术 |
1.4.1 几何特征 |
1.4.2 频域信息 |
1.4.3 信号曲线拟合 |
1.5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算法 |
1.5.1 主成分分析 |
1.5.2 线性判别分析 |
1.5.3 神经网络 |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热调制p型NiO传感器VOCs分子识别研究 |
2.1 引言 |
2.2 p型NiO传感器的制备、表征及气体识别测试 |
2.2.1 实验试剂、仪器和设备 |
2.2.2 材料合成及表征 |
2.2.3 器件制作与稳态响应测试 |
2.2.4 热调制波形及瞬态响应信号处理方法 |
2.3 p型NiO的结构形貌及恒温气敏性能 |
2.4 热调制波形及瞬态响应信号 |
2.5 主成分分析与线性判别分析性能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BTX分子识别研究 |
3.1 引言 |
3.2 NiO、WO_3和SnO_2传感器的制备、表征及气体识别测试 |
3.2.1 实验试剂、仪器和设备 |
3.2.2 材料合成及表征 |
3.2.3 器件制作与稳态响应测试 |
3.2.4 热调制波形及瞬态响应信号处理方法 |
3.3 NiO和WO_3的结构形貌及恒温气敏性能 |
3.4 热调制波形及瞬态响应信号 |
3.5 线性判别分析与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性能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智能气体分子检测识别系统开发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51单片机开发的传感信号采集系统 |
4.2.1 硬件的选型与设计 |
4.2.2 软件思路与设计 |
4.2.3 传感信号采集传输功能实现及气体浓度测定 |
4.3 基于51单片机开发的温度信号采集系统 |
4.3.1 硬件的选型与设计 |
4.3.2 软件思路与设计 |
4.3.3 温度信号采集传输功能的实现 |
4.4 基于自设计电路板开发的智能气体识别系统 |
4.4.1 硬件的选型与设计 |
4.4.2 软件的思路与设计 |
4.4.3 VOCs气体识别功能的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6)点阵式LCD液晶器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点阵式LCD液晶器特点 |
2 点阵式LCD液晶器在无中心电台当中的应用 |
3 点阵式LCD液晶器的意义 |
(7)具有温度补偿的磁性液体全方位倾角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磁性液体概述及应用 |
1.2.1 磁性液体密封 |
1.2.2 磁性液体润滑 |
1.2.3 磁性液体阻尼 |
1.2.4 磁性液体在生物医药上的应用 |
1.2.5 磁性液体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1.3 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 |
1.3.1 传统倾角传感器及其局限性 |
1.3.2 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的优点 |
1.3.3 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机理研究 |
2.1 磁性液体的二阶浮力 |
2.2 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的物理模型 |
2.3 载流直螺线管内部磁场数学模型 |
2.4 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原理分析 |
2.4.1 螺线管式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 |
2.4.2 差动螺线管式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 |
2.5 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输出信号采集 |
2.6 本章小结 |
3 磁性液体倾角传感器整体设计 |
3.1 结构设计 |
3.2 磁性液体的选取与制备 |
3.2.1 基载液及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3.2.2 Fe_3O_4纳米粉末的制备 |
3.2.3 磁性液体制备 |
3.3 永磁铁的设计 |
3.4 外壳选取 |
3.5 线圈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磁性液体全方位倾角传感器仿真 |
4.1 磁芯悬浮位置及受力大小 |
4.2 磁芯直径对传感器电感变化的影响 |
4.3 传感器磁力线及磁场强度 |
4.4 本章小结 |
5 传感器的电路设计 |
5.1 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 |
5.1.1 AD698芯片 |
5.1.2 AD698的连接方式 |
5.1.3 使用AD698的电路设计 |
5.2 传感器数据采集 |
5.2.1 单片机选型 |
5.2.2 模数转换模块 |
5.3 液晶显示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6 传感器的温度补偿 |
6.1 温度补偿算法推导 |
6.2 温度补偿MATLAB仿真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便携式汽车制动性能检测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汽车检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2.3 路试制动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便携式汽车制动检测仪设计方案研究 |
2.1 制动性能检测系统的测量指标 |
2.2 坐标系统及姿态解算 |
2.2.1 姿态坐标系 |
2.2.2 常用姿态解算 |
2.3 汽车的制动效能 |
2.4 总体设计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便携式汽车制动性能检测仪的硬件设计 |
3.1 传感器模块设计 |
3.1.1 传感器的选型 |
3.1.2 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
3.2 微控制器模块 |
3.3 液晶显示屏模块 |
3.3.1 液晶显示屏基本原理 |
3.3.2 ILI-9341液晶控制器 |
3.3.3 液晶屏与单片机的通讯 |
3.4 制动执行模块 |
3.4.1 制动机构的总体要求 |
3.4.2 制动机构的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
3.4.3 制动机械腿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建模 |
3.4.4 制动机构虚拟样机仿真分析 |
3.5 USB转串口 |
3.6 电源模块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便携式汽车制动性能检测仪的算法与软件设计 |
4.1 加速度信号积分算法 |
4.1.1 加速度积分原理 |
4.1.2 多项式拟合去除趋势项 |
4.2 检测仪软件开发 |
4.2.1 IIC通讯 |
4.2.2 加速度数据读取与处理 |
4.2.3 显示界面的开发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便携式汽车制动性能检测仪试验研究 |
5.1 试验的目的和内容 |
5.2 试验方法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FPGA的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预测控制 |
1.4 FPGA的发展概况 |
1.5 本文的基本内容 |
2 PSS原理及系统模型的建立 |
2.1 电力系统稳定器综述 |
2.1.1 PSS在励磁调节器中的作用及对系统阻尼的作用 |
2.1.2 PSS的信号输入方式 |
2.2 单机无穷大系统数学模型 |
2.3 小结 |
3 基于PSO-APPC的 PSS的设计 |
3.1 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 |
3.2 粒子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
3.2.1 粒子群算法的起源 |
3.2.2 标准粒子群算法 |
3.3 基于粒子群的预测控制算法的研究 |
3.3.1 PSO-APPC算法参数与性能的关系 |
3.3.2 基于PSO的改进的预测控制算法PSO-APPC |
3.3.3 PSO-APPC算法的仿真验证 |
3.4 基于PSO-APPC的 PSS的研究 |
3.5 小结 |
4 电力系统稳定器在FPGA中的设计与实现 |
4.1 基于PSO-APPC的 PSS在 FPGA中实现的基本架构 |
4.2 随机数发生模块 |
4.3 数据存储模块 |
4.4 适应度计算模块 |
4.5 最优值确定模块 |
4.6 粒子更新模块 |
4.7 键盘输入和LCD输出显示模块 |
4.8 控制单元模块 |
4.9 小结 |
5 PSS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的验证 |
5.1 PSS控制系统有效性验证方案说明 |
5.2 PSS控制系统的仿真验证 |
5.3 PSS控制系统的硬件验证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智能网联汽车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概况 |
1.1.2 智能网联汽车国内外发展规模 |
1.1.3 智能网联汽车人才需求分析 |
1.1.4 国内中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方向现状 |
1.1.5 1 +X证书的需求 |
1.2 提出问题 |
1.3 解决思路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仿真智能网联汽车的整体设计 |
2.1 仿真实验智能网联汽车硬件组成 |
2.1.1 仿真车模 |
2.1.2 微处理器 |
2.1.3 微型车载电脑 |
2.1.4 舵机 |
2.1.5 传感器 |
2.2 仿真实验智能网联汽车硬件结构设计 |
2.2.1 驱动电机的改装 |
2.2.2 摄像头安装 |
2.2.3 半轴位置旋转编码器的安装 |
2.2.4 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的安装 |
2.2.5 射频识别读写器的安装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仿真智能网联汽车硬件电路系统设计与开发 |
3.1 硬件电路设计 |
3.1.1 电源转换电路 |
3.1.2 基准电源电路 |
3.2 单片机部分 |
3.3 按键电路的设计 |
3.4 电机驱动电路 |
3.5 液晶显示电路 |
3.6 超声波传感器电路 |
3.6.1 接口说明 |
3.6.2 测距工作原理 |
3.7 单片机开发工具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仿真智能网联汽车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总体结构 |
4.2 系统软件设计 |
4.2.1 主程序 |
4.2.2 标识线识别算法 |
4.2.3 速度控制原理 |
4.2.4 上位机监控功能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验证 |
5.1 实验平台概况 |
5.2 课程情况反馈 |
第6章 智能网联汽车仿真实验教学系统课程规划 |
6.1 教学系统建设 |
6.2 学习者特征分析 |
6.3 课程设置 |
6.4 学习工作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点阵图形液晶显示模块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喷码机管理系统设计[D]. 熊聪.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基于FPGA的超声波测距系统设计[D]. 罗冬旭. 吉林大学, 2021(01)
- [3]多芯模组化单相智能电能表设计研究[D]. 熊科.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4]页岩气发气量测试系统设计[D]. 唐红. 扬州大学, 2020(04)
- [5]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热调制特征提取及VOCs分子识别研究[D]. 刘弘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点阵式LCD液晶器及其应用[J]. 时光辉. 电子世界, 2020(13)
- [7]具有温度补偿的磁性液体全方位倾角传感器研究[D]. 伏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便携式汽车制动性能检测仪研究[D]. 马骏.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9]基于FPGA的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与实现[D]. 李科. 辽宁工业大学, 2020(03)
- [10]智能网联汽车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开发研究[D]. 杨帅.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