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平洋中部锰结核及洋底软泥中发现低成熟烃类(论文文献综述)
石学法,符亚洲,李兵,黄牧,任向文,刘季花,于淼,李传顺[1](2021)在《我国深海矿产研究:进展与发现(2011—2020)》文中研究表明深海矿产是地球上尚未被人类充分认识和利用的最大潜在战略矿产资源,近十年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申请到2块多金属结核勘探区、1块富钴结壳勘探区,在西南印度洋中脊申请到1块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区。研究阐明了我国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勘探区小尺度成矿规律,揭示了其成矿作用过程及古海洋古气候记录,探讨了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制。在西南印度洋、西北印度洋和南大西洋中脊发现了多处热液区,阐述了其成矿作用及控制因素,建立了超慢速扩洋中脊热液循环模型,探讨了拆离断层型热液成矿系统的成矿机制。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划分了4个深海稀土成矿带,在中印度洋海盆、东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深海盆地发现了大面积富稀土沉积区,初步揭示了深海稀土的富集特征、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和成矿机理。今后在继续加大深海矿产资源调查研究的同时,应聚焦深海关键金属成矿作用研究。
尤继元[2](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三叠系延长组长7喷积岩特征及其与烃源岩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并以上三叠统延长组优质烃源岩的大规模发育为特征。长7烃源岩的厚度大、分布广、生烃能力强,是页岩油、致密油勘探开发的主要层系。本论文在对野外剖面和钻井岩心精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普通薄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地球化学、矿物原位同位素等方法系统研究可能与晚三叠世湖相热水活动有关的喷积岩,包括其岩石学、矿物学、结构构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等,与生烃有关的湖相富有机质页岩(Lacustrine organic-rich shale)的有机地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喷积岩对长7烃源岩发育的影响。主要取得以下认识与结论。(1)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三叠系延长组长7的野外剖面、钻井岩心观察表明,研究区存在大量与湖相热水活动有关的沉积建造和岩石矿物组合。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依据岩相学特征,从成因岩石学角度确定该区域的喷积岩包括喷流岩(即流体的化学结晶沉积)、喷爆岩(即晶质微粒碎屑和不规则团块)和星散热液示踪矿物三大类。其中,喷流岩包括白云石喷流岩、方解石喷流岩和热水硅质岩;喷爆岩包括白云石喷爆岩、方解石喷爆岩和角砾黄铁矿;热液示踪矿物以蝴蝶状、树叶状的白云石和方解石为主。(2)通过对研究区喷积岩样品单矿物的原位地球化学特征及相关围岩的全岩粉末分析,运用Fe-Mn-(Cu+Co+Ni)×10图解、Si O2/(K2O+Na2O)-Mn O/Ti O2图解等一系列热水沉积判别指标,结合其岩矿和结构构造特征,进一步佐证了盆地南缘长7期湖底热水活动参与了湖相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过程。喷积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样品含有较高的U、Pb、As、Sr、Mo;部分Eu数值较高(正异常),部分Eu数值较低(负异常);Ti、Ta显示负异常。黄铁矿的S同位素特征的分析表明,喷积岩的S组分来源复杂,部分组分来自幔源,还有来自地壳、盆地基底和沉积盖层的组分,后者是流体在沿通道喷出的过程带入的。喷积岩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长7湖相富有机质页岩形成于缺氧的、盐度较低、气候温暖湿润的深湖环境。(3)在长7烃源岩中发现了热液通道及烟囱残片,其保留了较为完整的热液通道及其矿物组合,通道呈柱状,有分叉。通道内壁充满角砾状方解石、白云石矿物,外壁发育大量的放射状、马鞍状白云石、自形程度好的黄铁矿、长条状硬石膏。热液烟囱相关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微区原位同位素特征分析表明:Cs、U、Th、Pb、Ba等微量元素显示正异常、U/Th值较高、Sr、Mn等主量元素含量较高、黄铁矿的原位硫同位素达7.89‰~10.88‰。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热液烟囱的形成模式,并认为硫酸盐形成阶段、硫化物和碳酸盐形成阶段是其经历的主要阶段。这种地质历史时期热液烟囱的研究进一步佐证了研究区晚三叠世的热液活动是存在的,并为开展热液活动对优质烃源岩作用的研究,对重新认识长7油页岩的成因提供了新的实例和依据。(4)研究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沉积区广泛发育有Triassodus tongchuanlepis sp.nov.(铜川鳕)化石。化石及其围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碳氧同位素特征证明了热水活动对该化石的埋藏有作用,它们独特的组分、形态、分布特征成为探讨极端环境生物生存环境的关键。这一发现提供了晚三叠世陆相沉积盆地鱼类演化的化石记录,该研究有望提供对热液环境下各种极端生物的生命形式及其对深湖营养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演化的新见解;有利于实现亚洲、北美洲、大洋洲晚三叠世的鱼类的对比研究,对于揭示晚三叠世生态环境的空间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并为长7段与源岩有关的生烃母质研究提供新依据。(5)研究区的喷积岩均发育于长7优质烃源岩,二者共轭伴生,并显示良好的亲缘关系。研究表明:研究区长7烃源岩整体上是具有较多陆源碎屑成分和少量热流体输入的混合成因沉积,有热物质流体输入的混合成因沉积地层段是很好——极好的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达27%。混合成因的烃源岩生烃指标和生烃潜力等普遍高于正常湖相沉积的。进一步的单井纵向和多井横向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烃源岩TOC值与代表热液输入的Al/(Al+Fe+Mn)、(Fe+Mn)/Ti比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88和0.87,反应热液喷流沉积与湖相富有机质页岩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即随着热液的不断输入,湖相富有机质页岩的生烃指标和潜力也相应提高。与长7-2段和长7-1段地层相比,长7-3的热液输入强度最大,同时也具有最高的有机质丰度。同一层位(长7-3),相比正常湖相沉积的井位,位于盆地南缘、湖底热水发育的井位或剖面,有机质丰度较高。
张新旭[3](2016)在《大西洋中脊西侧翼North Pond洋壳微生物的多样性、功能和代谢潜能研究》文中提出深海洋壳占据了地球表面约65%的区域。前人的研究表明,洋壳的顶层约500米的区域主要由多孔隙和裂纹的玄武岩构成。含氧的底层海水通过海水循环作用流经洋壳,其容量约占全球海水容量的2%,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蓄水层。然而受到采样装备和探测技术的限制,对洋壳中的生物学过程研究较少。虽然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高温(65℃)、厌氧的洋壳中存在活跃的微生物类群,但是对更具有代表性的低温(5-25℃)、有氧的洋壳环境中的微生物世界却几乎一无所知。本研究通过对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缩写为IODP)第336航次采集自大西洋中脊西侧翼North Pond(NP)的玄武岩洋壳样品进行系统地微生物学研究,旨在揭示以NP为代表的低温、有氧玄武岩洋壳中的微生物含量、分布、物种多样性以及代谢潜能,并验证如下在洋壳生物圈研究领域科学家们普遍关心的假说:(1)洋壳中栖息着独特的微生物类群,其受控于洋壳原位的地球化学和物理学环境条件;(2)氮源是限制洋壳微生物生长的关键因子之一;(3)微生物的铁氧化作用是支撑洋壳生态系统的重要能量代谢途径,对全球洋壳的风化作用起到重大贡献。本研究通过运用改良的微生物提取方法,成功统计出NP洋壳U1383C钻孔的玄武岩样品中微生物含量约为104 cells cm-3,并发现微生物的丰度在钻孔深度为115-145mbsf的区域内达到最大。添加碳源(碳酸氢盐、乙酸和甲烷)和/或氮源(硝酸盐和铵盐)的富集培养实验表明,外源氮源的添加显着刺激了洋壳微生物的生长,而且添加氮源的富集物样品中的微生物具有相对较高的胞内DNA含量,氮源富集物溶液也具有相对较高的铁氧化状态,暗示了氮源是洋壳微生物生长的限制因子之一。本研究通过运用高通量测序微生物16S rRNA基因的方法分析了NP洋壳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发现采集自不同深度的玄武岩样品中的细菌群落组成非常相似,它们主要是来自Gammaproteobacteria的Marinobacter和来自Sphingobacterial的Sediminibacterium。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一些主导类群和少数类群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已知的化能自养铁氧化微生物的序列非常相近(序列相似度>98%),暗示了洋壳微生物可能参与铁氧化作用。此外,本研究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分析进一步表明洋壳微生物存在与铁氧化、氢氧化、碳氢化合物降解、硝酸盐还原产氨和反硝化等相关的自养和异养能量代谢途径。通过与来源于其他海洋环境的宏基因组样品的比较宏基因组学分析发现,NP宏基因组中与三价铁吸收、铁载体合成与吸收,以及铁转运相关的代谢途径基因丰度相对较高,暗示了与铁元素相关的代谢途径是洋壳微生物重要的产能和储能机制。此外,本研究运用Gradient tube分离方法,经过长达两年的时间成功从洋壳样品中分离出7株可以在中性pH条件下氧化铁的兼性自养微生物,它们分别来自于Halomonas,Idiomarina,Mameliella,Marinobacter(两株),Sulfitobacter和Thalassospira属。其中两株来自洋壳样品中主导细菌类群Marinobacter属的Marinobacter sp.NP-4和Marinobacter sp.NP-6被证实是混合营养类型的中性铁氧化菌。高压培养实验表明Marinobacter sp.NP-4在高静水压条件下(20 MPa)的单细胞铁氧化速率高于常压条件(0.1 MPa),暗示其对高压环境的适应性及其深海来源的特性。此外,通过对这两株Marinobacter细菌的全基因组测序以及与已报道的三株非洋壳来源的Marinobacter菌的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洋壳来源的两株Marinobacter菌的基因组中与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代谢相关的基因相对富集,暗示了其对洋壳寡营养环境的适应性。总之,本研究首次明确表明低温、有氧的NP玄武岩洋壳中含有独特、活跃的微生物类群,这些微生物很可能参与了与铁元素循环相关的洋壳风化作用。此外,外源氮源的添加可以刺激微生物的生长,暗示氮源的缺乏是洋壳生物圈中微生物生长的潜在限制因子之一。本研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NP深部生物圈中洋壳微生物的丰度、分布、群落结构及其代谢特点,这是第一次对代表全球洋壳更广阔区域的低温、有氧的洋中脊侧翼生态系统的洋壳开展的微生物学研究,丰富了深部生物圈研究领域对微生物参与的洋壳风化作用及洋壳微生物对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元素循环的贡献的认知,同时将对后人继续研究洋壳生态系统和洋壳微生物参与的地球化学元素循环的功能提供指导作用。
高正来,杨丹,张海生,潘建明,倪建宇[4](2013)在《西太平洋WP02-1柱状样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Fe、Mn成岩成矿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在较系统地定量分析了西太平洋WP02-1柱状样品中的有机碳、可溶有机质(氯仿沥青"A")及其族组成(总烃、饱和烃、芳烃、非烃、沥青质)、正构烷烃分子组合指数(nC2-3/nC2+4、CPI)、类异戊二烯烃(Pr/Ph、Pr/nC17、Ph/nC18)的基础上,研究了它们的组成来源、正构烷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时结合成矿元素Fe、Mn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有机烃类组分与成岩成矿元素有密切的成因联系,这一区域在Fe、Mn成岩成矿过程中,有机质起到重要作用。
李雪富,武光海,刘捷红,张宏[5](2012)在《中太平洋富钴结壳中生物标志物、有机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古海洋环境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2003年大洋DY105-12,14航次在中太平洋海山获取的KXD28富钴结壳样品,采用气相色谱(GC)内标法对该结壳样品的分层样进行了可溶有机质(氯仿沥青"A")及其族组成(饱和烃、芳烃、非烃)、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的定量分析,并结合总有机碳(TOC)及有机碳同位素(δ13 C)分析,探讨了结壳样品有机质来源及富钴结壳组成与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富钴结壳中有机质生物母源主要为海洋生物和菌藻类,并混有少量陆源物质;有机碳同位素同样也指示了海洋水生生物碳同位素特征;(2)KXD28结壳从底层到最外层有机碳同位素发生了很大变化,结壳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变化与结壳生长过程中的海洋环境气候相符合:富钴结壳生长前期δ13C组成由正变负,对应全球气候变冷,南极底层流向太平洋挺进;而富钴结壳生长后期δ13 C逐渐偏正,与全球气候变暖和南极底层流萎缩相关联。
杨丹,扈传昱,于培松,武光海,倪建宇,张海生,姚龙奎,卢冰[6](2010)在《中、东太平洋沉积岩样低成熟烃组成与演化及其受控因子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定量分析了赤道中、东太平洋MP2001-01和ES0103沉积岩样中有机碳、可溶有机质(氯仿抽提物)及其族组成(总烃、饱和烃、芳烃、非烃、沥青质)、生物标志物(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萜类化合物),在对两站区沉积岩样低熟烃的认定基础上,进行物源和源性的地球化学对比,研究它们的共性与差异性。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含量、族组成、演化程度、物质来源、沉积环境以及受控因子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这些差异主要是环境因素造成。两站柱样分别位于太平洋中心开阔深海盆地,它们之间被莱恩火山链隔开,它们的地理位置不同,两站区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氧化或还原)具有明显的差异,而南极底层流的影响是两站区低成熟烃组成特征、演化程度的主要环境受控因子。
张生银[7](2010)在《南黄海中部海底沉积物烃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南黄海中部海底沉积物烃类地球化学指标的实验测试,系统研究了海底沉积物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烷、甾烷和多环芳烃的分子组成特征及指示意义,探讨了南黄海中部表层沉积物烃类有机质的来源及河口-陆架碳循环等相关问题,提出南黄海中部海底沉积物烃类有机质第一物源为古黄河输入,第二物源为现代长江输入的新认识;低分子正构烷烃沉积环境的研究表明,低等藻类植物来源于海洋缺氧强还原环境;煤或高等植物不完全燃烧颗粒通过大气沉降进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造成研究区内藿烷、甾烷相对较高,并形成了降藿烷与升藿烷之间不同的热演化特征,同时也构成了研究区内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部分站位沉积物烃类组成特征显示南黄海中部沉积物中有石油类输入的存在,并且在个别样品中表现明显,但由于海底表层的次生变化使得其来源特征变得难以识别。
张海生,于培松,倪建宇,姚旭莹[8](2010)在《太平洋东部W2001-2柱样低成熟烃组成特征、成岩变化及其与某些元素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研究样品采自太平洋东部W2001-2站位(154°07′42″W,10°30′34″N,水深5102m),以无扰动多管采样方式采样。本文通过研究氯仿沥青"A"、有机质和有机分子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探讨了有机质在柱样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大致以21-33cm和33-48cm为界线,呈现出系统的变化规律:正构烷烃呈单峰群分布,主碳峰为C25,碳优势指数(carbon preference index,CPI)为0.90-1.26,略显奇偶优势,反映出正构烷烃的母质除了少部分来自海洋菌藻类,主要来自洋底较深处软泥。低的姥鲛烷/植烷(Pr/Ph<0.81),反映了柱样的强还原环境性质。饱和烃/芳烃比值低,存在大量不饱和烃(非烃+沥青质为49.63%-59.66%),富含有利于早期成烃的特殊组分,并长期处于低演化阶段,以上特征均显示出样品的低成熟特点。研究还表明元素Ti和V与有机碳、氯仿沥青"A"呈正相关性;元素P、Mg和Mn与有机碳、氯仿沥青"A"呈明显负相关性,与非烃也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提供了低成熟度条件下有机质的组成特点及其与化学元素作用的证据。
王国芝,初凤友,杨建,王东[9](2009)在《中太平洋铁锰结壳中的微生物和烃类》文中研究表明
姚万云,倪建宇,武光海,姚旭莹,张海生[10](2009)在《中太平洋MP2001-01柱状样品沉积地层记录与物性、源性及其环境意义》文中指出对太平洋中部MP2001-01站位柱状样品中可溶有机质(氯仿沥青"A")、有机碳、生物标志物(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化学元素含量和比值[Al、Fe、Ti、Ba、Ba(bio)、Al/Ti和Ba(bio)/Ba]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1)柱状样品中可溶有机质含量为(0.0740.265)×10-3;饱和烃含量为(0.0080.032)×10-3,占族组成的9.40%19.20%;芳烃含量为(0.0170.051)×10-3,占族组成的15.23%25.54%;非烃含量为(0.0370.146)×10-3,占族组成的40.67%56.21%;沥青质含量为(0.0110.049)×10-3,占族组成的13.51%23.97%。沉积地层中饱和烃和芳烃含量较低,非烃含量占优势,沉积物的物性呈现出典型的低成熟特征。(2)正构烷烃碳分子数分布范围大多为nC14nC34,并多呈双峰群分布,主峰碳(MH)大多为nC17nC19和nC27nC29,轻、重烃比值(nC2-3/nC2+4)为0.6310.950;碳优势指数(CPI)为0.9831.382,显示出沉积物为海洋藻类、浮游生物、细菌和少量陆源高等植物的混合来源;样品中类异戊二烯烃中的姥鲛烷/植烷(Pr/Ph值)在沉积表层(01 cm)为最低,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该比值有增高的趋势,尤其在811 cm和2629 cm处,该比值达最高,表明此时的氧化程度为最高,指示了所在研究海域经历了还原—弱氧化—氧化—强氧化的大洋沉积环境,显示出该区沉积物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大多处于氧化环境中。沉积介质的氧化还原强度主要取决于底层水的氧浓度,因此沉积氧化还原条件的演化是推断南极底层流活动的一个重要线索。(3)样品中的有机碳、烷烃总量、nC2-3/nC2+3值、化学元素及其比值[Al、Fe、Ti、Ba、Ba(bio)、Al/Ti和Ba(bio)/Ba]在14 cm层位处均发生突变,暗示着在这一地质时期中曾有过明显的沉积环境变异,这种变化对大洋生物有强烈的影响;气候变化指数Al/Ti显示出,14 cm层位处的上半部比下半部沉积时的气候明显温暖,揭示了沉积环境的变异与古气候的关系。
二、太平洋中部锰结核及洋底软泥中发现低成熟烃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平洋中部锰结核及洋底软泥中发现低成熟烃类(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深海矿产研究:进展与发现(2011—2020)(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 |
1.1 大洋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小尺度成矿规律研究及资源评价 |
1.2 中国南海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研究 |
1.3 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关键金属富集机制 |
1.3.1 稀土元素 |
1.3.2 贵金属元素 |
1.3.3 分散元素 |
1.4 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成矿作用 |
1.4.1 物质来源 |
1.4.2 微生物成矿作用 |
1.4.3 富钴结壳年代学 |
(1)生物地层年代学: |
(2)宇宙成因核素129I年代学: |
(3)磁性地层年代学: |
1.4.4 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成矿模式 |
1.5 结核、结壳的古海洋古气候记录 |
1.5.1 古大洋环流 |
1.5.2 古气候变化 |
2 洋中脊热液多金属硫化物 |
2.1 调查新发现 |
2.2 成矿物质来源 |
2.3 成矿流体与热液羽状流 |
2.3.1 成矿流体 |
2.3.2 热液羽状流 |
2.3.3 热液沉积记录 |
2.4 硫化物成矿年代学 |
2.5 新技术在热液活动研究中的应用 |
2.6 热液循环模型和热液成矿系统 |
2.6.1 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热液循环模型 |
2.6.2 拆离断层型热液成矿系统 |
3 深海富稀土沉积 |
3.1 深海稀土的调查与发现 |
3.2 深海稀土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
3.3 深海稀土来源和赋存状态 |
3.3.1 稀土元素来源 |
3.3.2 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
3.4 深海稀土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控制因素 |
4 展望 |
(1)加强多圈层相互作用对深海金属元素成矿的控制研究。 |
(2)聚焦深海关键金属成矿作用和分布规律研究。 |
(3)开展深海成矿作用模拟实验研究。 |
(4)开展海陆成矿作用对比研究。 |
(2)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三叠系延长组长7喷积岩特征及其与烃源岩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喷积岩概念的研究进展 |
1.2.2 喷积岩特征研究进展 |
1.2.3 “热液石油”及其有机质研究进展 |
1.2.4 鄂尔多斯盆地热水沉积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 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盆地构造演化与断裂分布 |
2.1.2 晚三叠世沉积演化特征 |
2.1.3 延长组特征 |
2.2 喷积岩野外剖面和钻井岩心研究 |
2.2.1 霸王庄长7-3剖面 |
2.2.2 淌泥河长7-3剖面 |
2.2.3 Z7井 |
2.2.4 Z11井 |
2.2.5 Zh18井 |
2.2.6 Li68井 |
2.2.7 Zh22井、霸王庄剖面、Z233井和H269井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1 野外地质剖面调查研究 |
3.1.2 钻井岩心调查研究 |
3.1.3 样品处理 |
3.2 实验设备和分析方法 |
3.2.1 岩石学、矿物学、结构构造研究 |
3.2.2 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3.2.3 同位素特征分析 |
第四章 喷积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和结构构造特征 |
4.1 喷流岩 |
4.1.1 白云石喷流岩 |
4.1.2 方解石喷流岩 |
4.1.3 硅质岩 |
4.1.4 结构构造特征 |
4.2 喷爆岩 |
4.2.1 白云石喷爆岩 |
4.2.2 方解石喷爆岩 |
4.2.3 黄铁矿喷爆岩 |
4.2.4 结构构造特征 |
4.3 热液示踪矿物 |
4.4 小结 |
第五章 喷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5.1 喷流岩地球化学特征 |
5.1.1 单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5.1.2 围岩地球化学特征 |
5.1.3 围岩古沉积环境分析 |
5.2 喷爆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1 白云质喷爆岩 |
5.2.2 方解石喷爆岩 |
5.2.3 喷爆岩成因判别 |
5.2.4 黄铁矿喷爆岩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湖相热液通道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6.1 热液通道的区域地质、产状、地层和岩相学特征 |
6.2 实验结果 |
6.2.1 电子探针实验结果 |
6.2.2 微量元素 |
6.2.3 黄铁矿的原位S同位素 |
6.3 讨论 |
6.3.1 热液通道及烟囱残片的判别 |
6.3.2 热液通道的形成与生长 |
6.3.3 热液通道及烟囱残片的地质意义 |
6.4 小结 |
第七章 热水沉积区鳕鱼化石的埋藏特征及环境意义 |
7.1 采样位置与剖面特征 |
7.2 系统古生物学Systematic paleontology |
7.2.1 化石描述 |
7.2.2 显微镜下特征 |
7.3 讨论 |
7.3.1 埋藏学特征 |
7.3.2 环境的指示意义 |
7.3.3 埋藏特征对环境的反馈 |
7.4 小结 |
第八章 热液喷流沉积与烃源岩关系研究 |
8.1 烃源岩特征 |
8.1.1 岩石学、矿物学特征 |
8.1.2 有机地化特征 |
8.2 实验结果及分析—Zh22井 |
8.2.1 喷积岩的岩石学证据 |
8.2.2 喷积岩的矿物学特征 |
8.2.3 地球化学特征(Table1和2) |
8.2.4 热水沉积的判别 |
8.3 测试结果及分析-霸王庄剖面、Z井和H井 |
8.3.1 岩石学矿物学特征 |
8.3.2 地球化学特征(表8-1) |
8.3.3 热水沉积判识 |
8.4 关于热液喷流沉积与烃源岩关系的讨论 |
8.4.1 热液的输入强度与烃源岩的关系 |
8.4.2 热水喷流沉积与古生产力关系 |
8.4.3 有关“热液石油”的讨论 |
8.4.4 火山作用对烃源岩的影响 |
8.5 小结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大西洋中脊西侧翼North Pond洋壳微生物的多样性、功能和代谢潜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绪论 |
1.1 .洋壳生物圈研究进展 |
1.1.1 .全球洋壳生物圈概述 |
1.1.2 .North Pond洋壳生物圈研究进展 |
1.2 .微生物的铁氧化作用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用到材料和方法综述 |
1.3.1 .深海洋壳采样和监测装备及其污染问题 |
1.3.2 .低生物量的玄武岩样品的微生物计数 |
1.3.3 .低生物量的玄武岩样品的总DNA提取 |
1.3.4 .高通量测序技术 |
1.3.5 .高液压培养体系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标 |
2.NP洋壳中的微生物丰度、多样性和富集培养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1 .样品采集及污染控制 |
2.2.2 .荧光显微镜微生物计数法 |
2.2.3 .岩石样品总DNA提取与PCR扩增16S rRNA基因 |
2.2.4 .岩石样品16S rRNA基因测序与原始序列前处理 |
2.2.5 .细菌群落组成和系统发育分析 |
2.2.6.富集培养实验 |
2.2.7 .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微生物16S rRNA基因定量 |
2.2.8 .铵盐、硝酸盐、亚硝酸盐、铁离子浓度和pH检测 |
2.2.9 .荧光强度检测 |
2.2.10 .统计显着性检验 |
2.3 .实验结果 |
2.3.1 .洋壳微生物的丰度 |
2.3.2 .洋壳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
2.3.3 .系统发育分析 |
2.3.4 .添加C、N源的洋壳微生物富集培养研究 |
2.3.5 .富集培养物中化学组分的变化 |
2.3.6 .富集培养物中微生物吸收外源同位素底物的验证 |
2.3.7 .富集培养物中微生物的形态学研究 |
2.3.8 .富集培养物中细菌的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 |
2.3.9 .海水培养基中潜在的污染物分析 |
2.4 .讨论 |
2.4.1 .NP洋壳微生物丰度的垂直分布规律 |
2.4.2 .NP洋壳微生物类群的多样性 |
2.4.3 .NP洋壳微生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
2.5 .小结 |
3.NP洋壳中微生物的代谢潜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2.1 .宏基因组测序与分析 |
3.2.2 .不同环境的宏基因组中与铁代谢相关的途径比较 |
3.2.3 .分离铁氧化微生物 |
3.2.4 .两株Marinobacter铁氧化菌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3.2.5 .高压铁氧化培养体系的构建 |
3.2.6 .两株Marinobacter的全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NP洋壳样品的宏基因组学研究 |
3.3.2 .铁氧化菌分离及其生长曲线测定 |
3.3.3 .Marinobacter sp.NP-4 的高压铁氧化能力测定 |
3.3.4. Marinobacter sp. NP-4 和 Marinobacter sp. NP-6 的比较基因组研究及其铁氧化关键基因的预测 |
3.4 .讨论 |
3.4.1 .NP洋壳微生物的自养和异养代谢途径 |
3.4.2 .洋壳环境的铁吸收和铁转运代谢途径 |
3.4.3 .铁氧化作用支撑低温、有氧的洋壳生物圈 |
3.4.4 .Marinobacter sp.NP-4 的高压铁氧化活性 |
3.4.5 .Marinobacter sp.NP-4和Marinobacter sp.NP-6 的基因组特性 |
3.5 .小结 |
4.全文总结与展望 |
5.参考文献 |
6.附录 |
7.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8.致谢 |
(4)西太平洋WP02-1柱状样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Fe、Mn成岩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实验方法和仪器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柱状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2.1.1 氯仿沥青“A”族组成与成熟度判识 |
2.1.2 正构烷烃的分子组合特征 |
2.1.3 类异戊二烯烃分子与环境指示 |
2.2 有机质与Fe、Mn的成矿作用 |
2.2.1 Fe、Mn的地球化学性质 |
2.2.2 有机质与Fe、Mn的成岩成矿作用 |
3 结论 |
(7)南黄海中部海底沉积物烃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特征 |
2.2.1 黄海槽谷地 |
2.2.2 南黄海中部平原 |
2.2.3 鲁南岸坡及海州湾阶地平原 |
2.2.4 苏北岸外舌状地形体系 |
2.2.5 朝鲜半岛岸外台地 |
2.3 海域水文与流系 |
2.3.1 海水物理化学特征 |
2.3.2 水团及流系 |
2.4 现代沉积特征 |
2.5 地质构造特征 |
第三章 样品及分析测试方法 |
3.1 研究样品 |
3.2 实验材料准备 |
3.3 有机质的分离与纯化 |
3.4 分析方法 |
3.5 数据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
第四章 正构烷烃及类异戊二烯烃特征 |
4.1 总体特征 |
4.2 主成分分析 |
4.3 Q 型聚类分析 |
4.4 各类样品正构烷烃及类异戊二烯烃特征 |
4.4.1 Ⅰ类样品 |
4.4.2 Ⅱ类样品 |
4.4.3 Ⅲ类样品 |
4.5 地球化学指示意义 |
4.5.1 有机质主要来源分析 |
4.5.2 陆源物质运移 |
4.6 小结 |
第五章 萜烷和甾烷特征 |
5.1 萜类化合物 |
5.1.1 三环萜烷 |
5.1.2 五环三萜烷 |
5.1.3 萜烷参数特征 |
5.2 甾类化合物 |
5.2.1 规则甾烷组成 |
5.2.3 甾烷异构体特征 |
5.3 沉积物有机物热成熟指示 |
5.3.1 沉积物多源性反映 |
5.3.2 异构体热成熟非一致性特征 |
5.4 小结 |
第六章 多环芳烃特征 |
6.1 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
6.1.1 沉积物中PAH 总量 |
6.1.2 沉积物中PAH 组成特征 |
6.1.3 主成分分析 |
6.1.4 苝(Perylene) |
6.2 多环芳烃的来源 |
6.2.1 低分子量多环芳烃/高分子量多环芳烃(LMW/HMW) |
6.2.2 异构体分析 |
6.3 菲系列化合物分布特征 |
6.3.1 甲基菲指数MPI |
6.3.2 甲基菲/菲(MP/P)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8)太平洋东部W2001-2柱样低成熟烃组成特征、成岩变化及其与某些元素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1.1 样品采集 |
1.2 实验方法和仪器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2.1.1 可溶有机质的组成 |
2.1.2 正构烷烃碳分子组合与母源类型 |
2.1.3 类异戊二烯分子指数与沉积环境 |
2.2 有机碳垂向生烃转化 |
2.3 有机质与某些元素相关性及其作用 |
3 结论与认识 |
(10)中太平洋MP2001-01柱状样品沉积地层记录与物性、源性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样品采集、处理与实验方法 |
1.1 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1.2 实验方法 |
1.2.1 可溶有机质的提取 |
1.2.2 可溶有机质的族组分离 |
1.3 分析的仪器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可溶有机质组成与沉积物物性 |
2.2 正构烷烃分子组合特征与沉积物源性 |
2.3 Pr/Ph值与沉积环境 |
2.4 沉积记录与古生产力 |
2.5 化学元素含量、相关比值及其环境意义 |
3 结论 |
四、太平洋中部锰结核及洋底软泥中发现低成熟烃类(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深海矿产研究:进展与发现(2011—2020)[J]. 石学法,符亚洲,李兵,黄牧,任向文,刘季花,于淼,李传顺.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2)
- [2]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三叠系延长组长7喷积岩特征及其与烃源岩关系研究[D]. 尤继元. 西北大学, 2020
- [3]大西洋中脊西侧翼North Pond洋壳微生物的多样性、功能和代谢潜能研究[D]. 张新旭.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4]西太平洋WP02-1柱状样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Fe、Mn成岩成矿作用[J]. 高正来,杨丹,张海生,潘建明,倪建宇. 海洋学研究, 2013(02)
- [5]中太平洋富钴结壳中生物标志物、有机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古海洋环境意义[J]. 李雪富,武光海,刘捷红,张宏. 海洋学研究, 2012(04)
- [6]中、东太平洋沉积岩样低成熟烃组成与演化及其受控因子对比[J]. 杨丹,扈传昱,于培松,武光海,倪建宇,张海生,姚龙奎,卢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0(06)
- [7]南黄海中部海底沉积物烃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D]. 张生银. 吉林大学, 2010(05)
- [8]太平洋东部W2001-2柱样低成熟烃组成特征、成岩变化及其与某些元素的作用[J]. 张海生,于培松,倪建宇,姚旭莹. 热带海洋学报, 2010(05)
- [9]中太平洋铁锰结壳中的微生物和烃类[J]. 王国芝,初凤友,杨建,王东. 矿物学报, 2009(S1)
- [10]中太平洋MP2001-01柱状样品沉积地层记录与物性、源性及其环境意义[J]. 姚万云,倪建宇,武光海,姚旭莹,张海生. 海洋学研究,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