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陈洪娟[1](2021)在《文学新生态语境下网络文学的变与不变及其发展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文学新生态既有内部的逻辑自洽,也有外部的结构关联,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体系。它既有传统的烙印,也有新时代的创新。处于文学新生态语境下的网络文学,相对于传统文学的变化是全方位的,不仅在作为文学核心构成的文本、作者和读者中全面呈现,而且在传播渠道、评价体系和编辑职责等外部构成中也有表现。这种核心构成和外部构成的变化相互促进,呈现的是一种积极因素。在变化中出现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将在发展中解决,因此需要理性认识这种变化,坚持文学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坚持正确的道器观、时空观和义利观,积极引导,实现文学新生态的初心和使命。
刘志慧[2](2021)在《网络文学评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茂[3](2021)在《网络文学的虚拟现实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网络文学已经以不可阻挡的势头进入到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中。从最初的被质疑否定到逐渐被大众和学界接受,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积极引导扶持的文学样态,成为中国网络文艺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网络文学现实主义书写发展迅猛,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数量增多,夏烈将2018年称作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写作转向年”,但这些作品中存在一些披着“现实主义”外皮的炮制文本。21世纪20年代,网络文学在向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精神迈进的路上,要怎样既保有虚拟网络空间的自由平等、交互沉浸,同时又与时代发展同步,表达出现实的文明与精神,这需要每一位网络文学研究者仔细思考。本文就是基于这一网络文学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问题,提出网络文学的“虚拟现实问题”以期促进网络文学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通,为网络文学现实主义发展提供新思路。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对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研究现状、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和研究状况进行文献分析,中国网络文学进入了向现实主义转向的关键期。分析网络文学现实主义创作的实际情况、学界对于网络文学现实主义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网络文学虚拟现实的发展方向。最后对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方法、选题意义进行论述。第一章讨论网络文学虚拟现实的内涵。对“虚拟现实”的概念从技术与艺术的角度进行追踪溯源地详细分析,然后结合网络文学与现实主义的内涵,对网络文学的虚拟现实概念进行界定。从虚拟性与现实性两方面探究虚拟现实在网络文学中的的具体表现,虚拟性主要表现在虚拟的媒介、创作与审美,现实性则体现在新的网络现实环境、媒介化的现实与主观的现实中。第二章分析网络文学虚拟现实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虚拟的现实性”,网络文学的虚拟现实让作者通过作品,展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虚拟生存的另一面,如网游小说、穿越重生架空作品和直播网文中的新生活。第二个特征是“现实的虚拟性”,互联网将物质现实世界与虚拟网络空间、网络文本世界交织在一起,三个世界互相渗透。读者通过“代入感”进入到情感沉浸状态,在网络文学阅读中获得“爽”感体验,同时进行作品的分享和创作。第三个特征是“虚拟与现实的融合”,网络文学中有相同兴趣爱好的群体在虚拟空间中逐渐聚拢,在交互分享中形成有共同趣味的虚拟社群。第三章探讨网络文学虚拟现实问题的价值意义。虚拟现实推动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创新创作,丰富了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为网络文学批评体系提供新想法,丰富了中国网络文学的人文内涵。结语部分,回顾本文的研究思路,总结网络文学虚拟现实的创新突破与不足之处。提出网络文学现实主义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探索新的研究路径。
朱丽[4](2021)在《“微时代”的网络文学批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媒体”的崛起,使得网络文学批评的生态场域即网文生态现状发生了变化,身为其中一环的批评的本体、主体、对象因此发生了转变。因此,传统的网络文学批评框架体系需要根据时代的变迁而更新。具体到网文上,就是要“在场”介入观察,提炼“微时代”背景下最新的网络文学批评的生态场域状况,观照其对网文文本形态的影响,以及因为同步变迁的网文批评的特征变化,并通过观照这些新媒介中暗含的经验思路与实践渠道,对当下网络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提出理论化的对策总结,从而改善网文批评的滞后、缺位、断裂、脱节等现存问题。本文主要采用平台观察法和跨学科研究法,将社会学的“场域”理论、传播学的“媒介融合”理论、心理学的“效度”理论等迁移到文学学科中,进行移植融合型研究,以解释当前的网络文学生态与批评现状。全文从网络时代的技术更迭出发,以“微时代”大背景观照,透视网文生态的变化下网文批评的新特征。第一章“微时代”网文生态现状”,从媒介生态场域角度切入网文生态场域变化,比较传统网络时代与“微时代”,观照网文生态出现的新变化,揭示网文批评需要更新的背景环境原因。第二章“微时代”网文批评的特征,阐述进入“微时代”后,网文批评的对象、主体、本体三大方面上出现的新特征。第三章“微时代”网文批评的衡量标准,借用心理学的“效度”概念,针对“微时代”网文批评出现的问题,用网文批评的效度标准来进行判断批评是否有效,并以此提出需要注意的点和改进的措施。通过理清“微时代”生态下网文批评的现状,可以有助于改善网文批评的状态,从而反作用于引导网文生态的良性发展,改善网文作者的生存环境,促进网文作品题材的多元化发展。
杜玉洁[5](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唐国林[6](2021)在《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桂西北网络文学创作研究》文中提出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桂西北网络文学创作研究一方面回到作家创作的文学源地,探究网络文学创作中地理因素对文学生发的影响;另一方面关注网络传播的公共话语空间,以网络文学创作者为中心考察网络文学长久发展的路径与策略。论文分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主要是对论文选题的说明。桂西北网络文学在桂西北文化场和网络文学的大环境下孕育而生,存在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特征,对其的探讨可丰富和深化地域网络文学研究。以河池市作为桂西北区域划分,桂西北网络文学包括了河池籍作家和曾在河池市生活、工作过的作家所发表的原创性的,以网络为载体,通过网络进行创作和传播的文学作品。论文采用空间分析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正文第一部分是桂西北网络文学中的景观呈现,侧重文本分析,具体分析桂西北网络文学与地理的关系。桂西北网络文学中的景观呈现主要表现为两部分,一是文学地理景观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自然景观表现为对自然之景的欣赏,吴真谋《情暖故乡》如是。地貌特征的描写体现在莫景春《石头深处是故乡》中。《她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潮湿的记忆》以自然之景山石环境为背景建构。二是地域文化景观,包括对地域文化中传统习俗、民族艺术、语言特色、鬼神信仰的书写。传统习俗以丧葬习俗、饮食习俗为例。建筑艺术、传统手艺、服饰艺术体现了民族艺术的魅力。语言特色体现为地方方言的书写和民歌民谣的呈现。“蛙祭”“社王”“盘王”是鬼神信仰的体现。第二部分对桂西北网络文学的地理意象和地理空间建构进行探究。桂西北地理意象红水河、七百弄、刁江等在网络文学创作中的能指与所指。红水河多被作为母亲河、英雄、神灵的象征。七百弄的沉稳雄奇,具有感化人心的功能。刁江则是作家笔下地理故乡的存在。桂西北网络文学中地理空间建构主要表现为“寒江独钓”型和“人面桃花”型两种模式。“寒江独钓”是指空间单一、时间单一或空间相同、时间相同的结构模式,罗城农民诗人吴真谋的《孤船》(组诗)等是体现。潘莹宇《红水河上空的红玉米》、侯志锋的《山岸下的刁江》等是“人面桃花”型的建构模式,体现了时空的往复。第三部分是桂西北网络文学的文学接受与文学扩散。《阳独山传奇》《潮湿的记忆》等体现了作家对地域文化的认同。《仙狂传记》等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创作。读者接受指向读者的个性化接受、情绪性接受、市场导向三方面。文学扩散上,文学网站是网络文学的创始现场,桂西北本土文学网站为网络文学的创作发展贮藏了力量。各类文学活动场域搭建了作家沟通的良好平台,起到了口述传播的作用和效果。线下文学活动的展开为桂西北网络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第四部分是桂西北网络文学的困境、突破及其意义。桂西北网络文学在创作上表现出对地域文化、民族性的表达深度不足,网络性不足的特点。桂西北网络文学可以从民族性和文学性两方面优化地域带来的局限,作家需要不断学习提升文学素养。桂西北网络文学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桂西北文学的当代发展,展示了地域网络文学的独特价值。结语部分。桂西北网络文学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整体发展相对滞后,却有着十足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网站的建设、作品的提质是桂西北网络文学创作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章子怡[7](2021)在《网络文学评奖机制的生成与问题研究》文中认为
田义[8](2021)在《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选定以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作为题目,主要考察电子媒介对文学生态产生的影响,事实上,这种影响绝非任何程度的“外部冲击”可以形容,而是深入到文学生态的内部,真正意义上参与了文学生态的变革。展开来说,主要关注从口头媒介、印刷媒介向电子媒介变革的过程中文学生态出现的新局面、新现象和新动态,继而深入挖掘隐匿于这些影响背后的深层机理,思考和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以应对不利于文学发展的局面。论文的研究对象并不拘囿于以电子媒介作为母体直接催生出来的新文学形态,或者与电子媒介有着间接关联的新文学现象,而是以宏观视野考察整个文学生态的变化。对此,本文依托文艺学、媒介学、传播学、符号学、文化学、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在内的多个学科、多种领域的知识,拟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研究:在绪论中,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电子媒介”、“电子媒介时代”及“文学生态”概念进行界定,阐明选题的缘由除了现实依据外,J·希利斯·米勒教授提出的“文学终结论”也是重要原因;第二部分探究选题的背景,即媒介何以可能影响文学生态,对于这一问题,是从媒介的三个主要性质出发——媒介是一种文化偏执、媒介即生产力、媒介带有启蒙性和专制性来探究的;第三部分概括选题研究现状,并且从“量”和“质”的角度分别总结得失之处;第四部分阐明研究理路,阐释论文架构,以及论述创新点。第一章——电子媒介下的文学生产。在本章起始阶段,论述文学生态的关键词由“文学生产”取代“文学创作”的合理性,以及交代考察文学生产而非文学创作的原因。继而,选取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分别是当代文学生产方式的建构、文学生产主体的后现代性,以及文学生产客体的媒介化变迁。它们不仅是文学生产活动的结构性成分,而且较为典型地彰显电子媒介之于文学生产的复杂影响。在对当代文学生产方式建构的研究中,主要考察媒介对文学生产方式建构作用的理论依凭,从理论溯源的层面,结合当下的创作实情,分析当代文学生产方式的新特征。在对文学生产主体后现代性的探讨中,一方面,通过对比印刷媒介确立的自律主体,综合后现代文化语境,从而确立电子媒介下的文学生产主体的非自律文化身份;另一方面,从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哲学溯源层面,探寻审美转型的发生及其缘由。在对文学生产客体变迁的讨论中,探析文学生产客体从自然、世界到新闻事件的媒介化转变,厘清变迁的原因。第二章——电子媒介与文学文本。本章将研究视角转移到电子媒介对文学文本的影响上来,在本章伊始,对“文本”、“电子文本”概念做出了界定。然后,选择了电子文本的主要存在方式、电子文本叙事的后现代转型和电子文本诗性语言的危机三个问题展开讨论。电子文本的主要存在方式包括超文本、网络文学和超链接,它们不仅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电脑网络与现代文艺交融的产物,而且还直观地反映出文学的电子化和技术的审美化是如何参与到电子诗性的营构中。电子文本叙事的后现代转型具体表现为叙事载体由原子转向“比特”,叙事体制从主客对立转向“主体间性”,叙事立场由精英化转向民间化。电子文本的叙事显示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逻辑,表现出非理性、非主体性和反抗性的特征。在电子文本诗性语言的危机中,深入探究由电子媒介驱动的图像文化和复制技术对诗性语言造成危机的深层机理。第三章—一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传播。在本章伊始,论述把文学传播开辟为独立专题的必要性,阐明文学传播在电子媒介时代的双重性质。而后,重点考察两个问题:文学传播的技术化变革与注意力商品化对文学传播的影响。在对第一个问题的探究中,论证媒介技术会对文学传播发生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考察电子媒介在时空结构、实时能动方面带给文学传播的变化。在对第二个问题的研究中,主要探析注意力的商品化对文学传播产生的影响:首先,探寻注意力商品化的深层机理,涉及到注意力自身的文化性质,对信息生产的决定性地位,以及注意力商品化形成的原因;其次,探究注意力商品化对传统文学传播等级制度的颠覆,以及对新的等级秩序的重构;最后,探讨注意力商品化对文学传播价值取向转型的影响。第四章——电子媒介视阈下的文学接受。对文学接受活动的考察,主要划分为四个小节,分别是文学接受的概念、意义与特征,当代文学接受方式的多元化,网络文学欣赏论与网络文学批评论。在第一节中,对“文学接受”概念进行界定,概括文学接受活动的意义,以及罗列文学接受活动的特征。在第二节中,论述在主导传媒的变革下,读“屏”、听书与文学IP产业链驱动下的多样化接受构成了当代文学全新的接受方式,全新的接受方式刷新了公众的思维方式、体验形式与认知模式。在第三节中,考察作为当代文学接受活动之一的网络文学欣赏论,从实时欣赏与自由欣赏两方面谈及两者带来的全新的欣赏心理和阅读情境。在第四节中,探析作为当代文学接受活动之二的网络文学批评论,从网络文学批评的发轫谈起,指出当前阶段网络文学批评存在的不足,继而通过对比大众批评、传媒批评和学院派批评的优势与劣势,探讨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制定。第五章——电子媒介语境中的文学消费。对文学消费活动的考察,其缘由不仅在于文学消费是一种新的文学现象,更为重要的是,文学消费凸显了当下的时代语境,它的背后凝结了消费社会、媒介变革、解构思潮和后现代文化等多种力量。本章主要包括三节:文学消费的发生、特征及其原因,文学消费主体的救赎与沉沦,电子媒介建构下的文学消费客体。第一节是从文学消费的发生谈起的,阐明文学消费的非理性特征与时尚化特征,继而探究文学消费发生的深层原因。第二节主要考察媒介变革对文学消费主体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救赎与沉沦,即自我意识的觉醒与“主体之死”。第三节探究电子媒介对文学消费客体的建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空间增殖、矛盾的调节与加剧。在结语中,从学理层面证明本文以媒介视域审视文学生态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概括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生态革命性变化的具体表现,包括涌现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文学生态景观,文学生态的变革负载了技术理性价值,强调与过去的断裂、对传统的颠覆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同时,也总结了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暴露出的问题,并且指出在电子媒介时代,创作主体应该坚守对自由的追求和高雅的文学观念,避免耽溺于电子媒介散发的声色犬马,尽力摆脱消费文化带来的纸醉金迷,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文学经典。
苏安娜[9](2021)在《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网络文学已走过了二十余年的行程,无论是在媒介载体,还是文学类型,抑或是内容创作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院派作为从事文学评论和理论研究的专业工作者,介入到网络文学批评场域中,密切地关注和追踪网络文学的发展动态,高屋建瓴地透视网络文学的方方面面,运用专业性知识和批判性思维来提升网络文学批评的知性逻辑和理性含量,在网络文学的创作、接受、传播等文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与网络文学互动互生的过程中,他们适时地革新了批评观念、批评标准和话语形态,有选择地肯定网络文学的娱乐功能,将以快感机制为基础的文学性作为重要价值取向,并在批评实践中吸纳网络原生态话语,实现了学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遗憾的是,当下的网络文学批评研究多关注网民批评和媒体批评,却对学院派批评缺乏足够的审视和观照。有人还先入为主地认为媒体批评和网民批评更适合网络文学,更能推动网络文学的长足进步。这显然是低估了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之于网络文学创作、网络文学批评乃至学院派批评的重要意义。因此,以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宏观地盘点、梳理其二十余年的发展脉络,考察网络文学与学院派批评之间如何互相促进,客观地评价学院派在网络文学领域的独特作用是十分有必要的。整体看来,从事网络文学批评的学院派充分发挥了正规军的优势,其批评理论和批评行为可圈可点,促进了网络文学的正向发展。具体来说,第一章纵向地梳理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认为网络文学批评与网络文学是同频共振的关系。在具体的论述中,结合网络文学二十余年的发展史,将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划分为发轫、探索、爆发和建构四个阶段,较为完整地展现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学批评共生互动的过程。第二章以共时性的视角讨论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成果和创获。学院派深入探讨了网络文学的内涵、审美特性、经典化和评价体系等基础理论问题,也探析了网络文学类型叙事背后的大众社会文化心理、快感机制和商业机制等关于生产与消费机制的议题,从而触及和完善了被其他批评力量所忽视或短视的部分批评议题,整体地推动了网络文学批评的建构进程。而学院派在网络文学领域的探索,也为学院派批评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如何重振文学批评的现实效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第三章提出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现实困境及其突围路径。相较于丰富的文学类型和多变的文学现象,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话语相对贫乏,批评模式也相对滞后,这提醒着学院派必须反思现有的话语惯习和认知偏见,综合运用多种思想理论资源,创新现有的批评方法,更新传统的批评范式。
蒲海燕[10](2021)在《消费文化语境下的网络文学IP改编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催生了各种文学网站的兴起,网络文学写手凭借独具优势的互联网平台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围绕在网络文学周边的“铁粉”为IP的产生提供了温床。IP逐渐成为了一个具有粉丝属性、具有良好延展性和变现能力的“超级符号”。自带粉丝的IP让传统的网络文学阅读场景向影视场景进行延伸。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网络文学作品被导演和制片人青睐,将其改编为影视剧。网络文学IP和影视剧联姻逐渐流行。在消费文化语境之下,网络文学IP改编剧呈现出视觉奇观化、审美世俗化和娱乐化的新趋势。受众迷恋着虚构的叙事和虚拟的现实世界,制作主体享受着消费虚拟和虚构所带来的商业效益,网络文学IP改编剧沦为资本逐利的工具。本文以我国网络文学IP改编剧为研究对象,以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消费文化理论为切入点。收集近十年来备受瞩目的网络文学IP改编剧,并从中甄选出典型的案例,以此为重点,论述其现状、分析其吸引受众的要素,并阐述其应当具备的创新和突破,从而在艺术性与商业性中找到平衡的方法,规避网络文学IP品牌被滥用、被过度消耗的问题,回归其自身的艺术创作逻辑,从而实现网络文学IP改编剧的良性发展,同时给网络文学IP改编剧研究扩展出新的维度。本论文的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以网络文学IP改编剧的娱乐化倾向为中心,阐述消费文化语境下网络文学IP改编剧的哲学和文化基础;梳理传统文学改编剧向网络文学IP改编剧过渡的历程,及网络文学IP改编剧近二十年的演变。第二章围绕网络文学IP改编剧的消费文化语境特征。指出网络文学IP改编剧中人物形象的转型,即符号化的人物群像和工具化的身体;分析网络文学IP改编剧受众消费心理的嬗变。第三章探析网络文学IP改编剧的消费文化语境。指出网络文学IP改编剧所具有的:解构经典与颠覆权威、臣服感官与向往愉悦以及技术主义和视觉奇观化的趋势;提出网络文学IP改编剧具有的娱乐化改编技法:拼贴和挪用、反讽和戏谑、变形和戏仿;反思网络文学IP改编剧的娱乐化改编策略:忠实与创造、人物地和情节的“变”。第四章为消费文化语境下的网络文学IP改编剧的辩证评价。指出网络文学IP改编剧“娱乐至死”、过度“模式化”和IP产业运营尚未成熟的现状;分析导致网络文学IP改编剧娱乐化的成因,即“资本至上”的内驱力、一味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及政府监管上的滞后性;最后提出网络文学IP改编剧在精品化意识、IP产业融合能力以及坚守文学性的展望。
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文学新生态语境下网络文学的变与不变及其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网络文学研究现状与文学新生态语境下的反思 |
二、从本体论角度探索新生态语境下网络文学核心要素构成的变与不变 |
(一)文本的变与不变 |
(二)作者的变与不变 |
(三)读者的变与不变 |
(四)世界的变与不变 |
三、从认识论角度思考新生态语境下文学外部构成的变与不变 |
(一)传播渠道的变与不变 |
(二)评价体系的变与不变 |
(三)编辑职责的变与不变 |
四、从方法论角度思考新生态语境下网络文学发展策略 |
(一)把握理论逻辑,思考文学新生态语境下的网络文学发展策略 |
(二)把握历史逻辑,思考文学新生态语境下的网络文学发展策略 |
(三)把握实践逻辑,思考文学新生态语境下的网络文学发展策略 |
五、结 语 |
(3)网络文学的虚拟现实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 |
1、网络文学发展现状 |
2、国家对网络文学的规范 |
3、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转向 |
二、研究现状 |
1.现实主义的理论研究现状 |
2.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研究 |
1)现实主义的题材 |
2)现实主义的审美特征 |
3)现实主义的形态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网络文学虚拟现实的内涵 |
1.1 虚拟现实的含义 |
1.1.1 技术中的虚拟现实 |
1.1.2 艺术中的虚拟现实 |
1.1.3 网络文学中的虚拟现实 |
1.2 网络文学的虚拟性内涵 |
1.2.1 虚拟的媒介 |
1.2.2 虚拟的创作 |
1.2.3 虚拟的审美 |
1.3 网络文学的现实性内涵 |
1.3.1 网络新现实 |
1.3.2 媒介化的现实 |
1.3.3 主观的现实 |
第二章 网络文学虚拟现实的特征 |
2.1 虚拟的现实性 |
2.1.1 网游小说中的现实 |
2.1.2 穿越重生架空中的现实 |
2.1.3 直播网文中的现实 |
2.2 现实的虚拟性 |
2.2.1 选择进入 |
2.2.2 代入沉浸 |
2.2.3 分享创造 |
2.3 虚拟与现实的融合 |
2.3.1 存在互渗的平行世界 |
2.3.2 交流互助的间性世界 |
2.3.3 和谐共生的趣缘社群 |
第三章 网络文学虚拟现实的价值 |
3.1 推动网络文学的创作 |
3.1.1 题材选择的多样化 |
3.1.2 文学创作的创新性 |
3.1.3 传播渠道的正规化 |
3.2 丰富现实主义文学理论 |
3.3 完善网络文学批评体系 |
3.4 提升网络文学的人文价值 |
3.4.1 平等与自由 |
3.4.2 开放与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微时代”的网络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研究视角的确立 |
(一)“微时代”的界定 |
(二)“网络文学”的界定 |
(三) “网络文学批评”的界定 |
二、“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现状 |
三、“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思路 |
(一) “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 |
(二) “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框架 |
(三) “微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的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微时代”的网文生态 |
一、“微时代”网文的生态样貌 |
(一) 文本体裁: 类型小说为主,游戏剧本为辅 |
(二) 消费模式: 付费阅读为主,免费阅读为辅 |
二、“微时代”网文生态的形成原因 |
(一) 媒介场: 网络技术与新媒介载体的迭代升级 |
(二) 文化场: 通俗文学与后现代文化、ACGN二次元亚文化的交融 |
(三) 经济场: 资本平台的读者下沉市场扩容与付费制度的变革 |
(四) 政治场: 净网政策的审核尺度与网文二度改编标准 |
第二章 “微时代”网文批评的特征 |
一、“微时代”网文批评的对象特征 |
(一) 个人站长时期: “主站风”长篇网文 |
(二) 公司化竞争时期: “无线风”超长篇网文 |
(三) 版权运营时期: 跨媒介网文 |
二、“微时代”网文批评的主体特征 |
(一) 学院派的专职批评 |
(二) 编辑系的媒介批评 |
(三) 读者团的粉丝批评 |
(四) 作者群的同行批评 |
三、“微时代”网文批评的本体特征 |
(一) 网文批评的内容载体: 伴随文本、消费行为、评论文章 |
(二) 网文批评的形式特征: 交互对话化、碎片弹幕化、即时资讯化 |
第三章 “微时代”网文批评的衡量标准 |
一、效度标准与批评效度 |
二、“微时代”网文批评的效度 |
(一) 网文批评的内容效度 |
(二) 网文批评的构想效度 |
(三) 网文批评的效标关联效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桂西北网络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
一、桂西北网络文学中的景观呈现 |
(一)桂西北网络文学文学地理景观探析 |
1.自然景观呈现 |
2.人文景观呈现 |
(二)桂西北网络文学地域文化景观探析 |
1.传统习俗的呈现 |
2.民族艺术的展示 |
3.语言特色的魅力 |
4.鬼神信仰的书写 |
二、桂西北网络文学的地理意象与空间建构 |
(一)桂西北网络文学中的地理意象 |
1.红水河的“地理叙事” |
2.七百弄的“地理抒情” |
3.刁江的“地理故乡” |
(二)地理空间建构的基本模式 |
1.“寒江独钓”的单一时空 |
2.“人面桃花”的时空往复 |
三、桂西北网络文学的文学接受与文学扩散 |
(一)文学接受 |
1.文学家对地域文化的认同 |
2.读者对文学家创作的接受 |
(二)文学扩散 |
1.本土文学网站的传播 |
2.线下文学活动的推动 |
四、桂西北网络文学创作的困境、突破及其意义 |
(一)困境:囿于地域 |
(二)突破:优化地域 |
(三)意义:地域网络文学的“生力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选题的背景 |
三、选题研究的现状及分析 |
四、选题的研究理路和创新点 |
第一章 电子媒介下的文学生产 |
第一节 “口袋妖怪”:电子媒介与文学生产方式的新变化 |
第二节 文学生产主体的后现代性 |
第三节 文学生产客体的媒介化变迁 |
第二章 电子媒介与文学文本 |
第一节 电子文本的主要存在方式 |
第二节 电子文本叙事的后现代转型 |
第三节 电子文本诗性语言的危机 |
第三章 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传播 |
第一节 文学传播的技术化变革 |
第二节 注意力商品化对文学传播的影响 |
第四章 电子媒介视域下的文学接受 |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概念、意义及特征 |
第二节 当代文学接受方式的多元化 |
第三节 当代文学接受活动: 网络文学欣赏的方式 |
第四节 当代文学接受活动: 网络文学批评的发轫、形态与标准 |
第五章 电子媒介语境中的文学消费 |
第一节 文学消费的发生、特征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文学消费主体的救赎与沉沦 |
第三节 电子媒介建构下的文学消费客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与网络文学发展同频共振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
第一节 作为新宠的网文与发轫期的学院派批评(1998-2002) |
一、作为互联网大众新宠的网络文学 |
二、于沉寂中开启先声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
第二节 不断壮大的网文与探索期的学院派批评(2003-2007) |
一、从自发式写作转向商业化的网络文学 |
二、于认知深化中拓进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
第三节 势头强劲的网文与爆发期的学院派批评(2008-2013) |
一、于承续与展望中趋向多元的网络文学 |
二、介入到网络文学场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
第四节 步入主流的网文与建构期的学院派批评(2014-今) |
一、于多方竞合格局中谋新变的网络文学 |
二、向体系化发展的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 |
第二章 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理论探讨与现象聚焦 |
第一节 网络文学基础理论问题的研讨 |
一、网络文学内涵的探究 |
二、网络文学审美特性的辨析 |
三、网络文学经典化的探求 |
四、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建构 |
第二节 网络文学生产与消费机制的探讨 |
一、类型叙事的社会文化心理挖掘 |
二、网络文学快感机制的探析 |
三、网络文学商业机制的考察 |
第三章 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的现实困境与突围路径 |
第一节 丰富的文学类型和相对贫乏的批评话语的矛盾及化解 |
一、对西方理论话语的套用与挪移 |
二、代际阻隔导致话语体系的割裂 |
三、吸纳传统文化资源与文化反哺 |
第二节 多变的文学现象和相对滞后的批评模式的矛盾及超越 |
一、各批评主体间的分立模式致使对话受阻 |
二、以作品和作者为中心的模式忽视读者作用 |
三、询唤对话式批评与引入读者接受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等情况 |
(10)消费文化语境下的网络文学IP改编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网络文学IP改编剧的娱乐化倾向 |
第一节 网络文学IP改编剧娱乐化的哲学和文化基础 |
一、后现代主义的渗透 |
二、消费文化的流行 |
三、大众文化的兴起 |
第二节 网络文学IP改编剧的嬗变 |
一、从传统文学改编剧到网络文学IP改编剧 |
二、网络文学IP改编剧的历史进程 |
第二章 网络文学IP改编剧的消费文化语境特征 |
第一节 网络文学IP改编剧人物形象的转型 |
一、符号化的人物群像 |
二、工具化的身体 |
第二节 网络文学IP改编剧消费心理的嬗变 |
一、受众情感的依赖与疏离 |
二、草根阶层的焦虑与认同危机 |
第三章 网络文学IP改编剧的消费文化语境探析 |
第一节 文学性和视觉性的消长 |
一、解构经典和颠覆权威 |
二、臣服感官和向往愉悦 |
三、技术主义和视觉奇观 |
第二节 娱乐化改编技法 |
一、拼贴与挪用 |
二、反讽与戏谑 |
三、变形与戏仿 |
第三节 娱乐化改编策略 |
一、“忠实”与“创造” |
二、人物与情节之“变” |
第四章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网络文学IP改编剧辩证分析 |
第一节 网络文学IP改编剧的悲歌 |
一、“娱乐至死”引发价值隐忧 |
二、“模式化”导致审美疲劳 |
三、IP产业运营尚未成熟 |
第二节 网络文学IP改编剧娱乐化的成因分析 |
一、“资本至上”的内驱力 |
二、低级趣味地一味迎合 |
三、政策监管相对滞后 |
第三节 网络文学IP改编剧的文化之路 |
一、喜中有泪的精品化意识 |
二、坚守传统的文学性操守 |
三、增加IP产业的融合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学新生态语境下网络文学的变与不变及其发展策略[J]. 陈洪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网络文学评奖研究[D]. 刘志慧. 阜阳师范大学, 2021
- [3]网络文学的虚拟现实问题研究[D]. 刘茂. 西北大学, 2021
- [4]“微时代”的网络文学批评研究[D]. 朱丽. 山东大学, 2021(02)
- [5]“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桂西北网络文学创作研究[D]. 唐国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网络文学评奖机制的生成与问题研究[D]. 章子怡. 浙江大学, 2021
- [8]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D]. 田义. 扬州大学, 2021(02)
- [9]学院派网络文学批评研究[D]. 苏安娜.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10]消费文化语境下的网络文学IP改编剧研究[D]. 蒲海燕.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