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癌与肿瘤抑制基因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孙振卿[1](2021)在《HSG基因沉默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文中认为HSG基因沉默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调亡的影响研究背景与目的肺癌是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肺部恶性肿瘤之一,并且是我国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每年约有150多万肺癌患者死亡。2015年在美国约有15.8万人死于该病。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迫切地需要我们探索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肺癌的病理分型大体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其中大约85%的肺癌病理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于肺癌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传统的手术切除肿瘤及引流区域淋巴结、放疗、化疗等,但疗效有限;近来出现了靶向药物治疗,但靶向药物耐药并不少见,2年来免疫治疗异军突起,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手术为早期肺癌最好的治疗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目前肺腺癌已经成为肺癌最常见的组织病理学类型,约占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率的50%,通常发生于肺外周的腺上皮细胞,源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或支气管肺泡干细胞。肺腺癌一般起源于肺组织外周。肺腺癌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明确,肺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或被动吸烟(被动吸烟者的风险相对较高)、暴露于香烟烟雾、石棉、铬或砷化合物。肺腺癌患者通常预后较差,因为肺腺癌常在晚期才得以明确诊断,其转移是造成生存率低及预后差的主要原因,治疗过程中的耐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总体而言,肺腺癌患者总的生存率并未因手术和放化疗技术的发展而有显着提高;其总体5年生存率约为16%左右。因此,迫切需要先进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对肺腺癌相关基因和蛋白进行了许多研究,已经发现了许多与肺腺癌相关的基因突变和异常。针对突变基因的靶向药物治疗已成为肺腺癌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肿瘤的发生、生长、侵袭和转移与基因有关,是恶性转化和肿瘤进展的分子遗传学基础。然而,对于一些新的基因及其与肺腺癌的关系研究较少。因此,识别与肿瘤发生相关的关键基因或靶点,可以引领我们进入到肺腺癌治疗的新阶段。增殖抑制基因(hyperplasia suppressor gene,HSG),定位于线粒体外膜,在线粒体融合、运输、线粒体自噬等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HSG在体外和体内都是细胞增殖的强抑制因子,能明显地抑制心血管疾病时的细胞增殖、迁移和再塑,减缓心血管疾病的进展。而且,HSG在胃癌、结直肠癌及肝细胞癌等消化道肿瘤及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的抗增殖和诱导凋亡的功能也已经有所研究。尽管有强有力的相关证据表明HSG可抑制肿瘤的发生,但是,HSG对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以及体内实验数据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构建RNAi慢病毒载体沉默HSG基因,构建裸鼠异种移植瘤,分别在体外和体内实验研究中初步探讨HSG基因沉默对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为今后肺腺癌的治疗探索新的方向。方法1.构建RNAi慢病毒载体沉默HSG基因。1.1上海GeneChem公司设计与合成HSG特异性干扰RNAi序列、阴性对照序列、shRNA序列,利用慢病毒载体pLKO.1构建表达载体,将测序正确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联合包装质粒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后得到高浓度的病毒簇,进行有关病毒生物学滴度变化的检测。1.2将病毒感染人肺腺癌A549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计算感染效率。将细胞划分为3组,分别为Blank组(即空白组),si-NC组(即阴性对照组)、si-HSG组(即HSG特异性干扰RNAi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1.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各组细胞的HSG的mRNA表达。1.4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HSG的蛋白表达。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2.各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检测2.1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测定各组A549细胞增殖状态。2.2流式细胞术碘化丙啶染色(PI)检测细胞周期。2.3流式细胞术膜联蛋白V-荧光素异硫氰酸酯双重染色(Annexin V-FITC)对A549细胞进行凋亡检测,应用流式细胞仪对各组细胞凋亡发生率及细胞周期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各组A549细胞周期情况及其细胞凋亡情况。3.移植瘤构建及其检测3.1选用BALB/C裸鼠建立异种移植瘤模型,分为Blank组、sh-NC组、sh-HSG组,造模成功后每5天进行一次肿瘤大小的测量,计算肿瘤体积并绘制其生长曲线图,32天时取下瘤体称重,比较每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情况。3.2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的移植瘤瘤体组织HSG蛋白表达情况。3.3 TUNEL法检测各组肿瘤瘤体组织细胞的凋亡状态,计算细胞凋亡指数。结果1.HSG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模型建立后,各组mRNA及蛋白检测结果1.1RT-PCR方法对各组细胞中的HSG的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示与空白组相比较,si-NC组HSG mRNA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si-HSG组HSG mRNA表达下降了 38%(P<0.05),存在显着性差异。1.2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HSG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较si-HSG组中HSG蛋白表达明显减低,下降了 46%(P<0.05)。si-NC组与空白组HSG的蛋白表达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可见si-HSG组HSG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1.3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培养48 h后结果示Blank组与si-NC组细胞状态生长良好,呈贴壁生长,细胞增殖的速度快,胞浆均饱满透亮,细胞形态以椭圆形和梭形为主,细胞和细胞间呈紧密连接,细胞状态生长良好。si-HSG组细胞与Blank组和si-NC细胞相比,细胞增殖速度进一步加快。2.1采用CCK-8法检测HSG沉默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si-NC组A549细胞在24、48、72h细胞增殖率无显着差异(P>0.05)。与空白组及si-NC组相比,si-HSG组在24h、48h、72h细胞存活率均有显着提高(P均<0.05)。不同时间点的比较结果示,与0h相比,各组细胞24h、48h、72h的细胞存活率均上升,(P均<0.05)。与24h相比,各组细胞48h、72h的细胞存活率均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48h相比,各组细胞72h时的细胞存活率均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沉默的HSG在24、48、72h时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A549细胞存活率升高。体外HSG沉默可增强肺腺癌A549细胞的活力,细胞存活率增加。2.2流式细胞术对HSG基因沉默后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检测结果si-HSG组G0/G1期细胞比例较空白组明显减低,G2/M、S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si-NC组和空白组在G0/G1、S期及G2/M期的细胞比例(P>0.05)相比无显着性差异。表明HSG表达的下调可能使位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减少,G2/M期细胞的比例增加,促进了 A549细胞的增殖。2.3流式细胞术对HSG沉默后A549细胞的凋亡检测结果空白组和si-NC组存在较多的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细胞,在si-HSG组中观察到A549细胞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的数目均显着降低。统计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si-HSG组的细胞凋亡率有明显下降(P<0.05),而空白组与si-NC组之间的细胞凋亡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SG沉默对细胞凋亡有关蛋白质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si-NC组Caspase-3、Caspase-8、Bcl-2、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0.05)。si-HSG组Bax,Caspase-3,Caspase-8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但与空白组相比,si-HSG组的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P<0.05),存在显着性差异。HSG沉默可降低A549细胞Bax、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增加Bcl-2 的表达。3.HSG沉默后体内实验结果3.1随着时间的增加,各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均显着地增加(P<0.05);与空白组相比,sh-NC组在各个不同时间点移植瘤体积增大,但无显着性差异(均P>0.05),sh-HSG组与空白组及sh-NC组相比各时间点肿瘤体积均有显着增加(均P<0.05),32d时移植瘤称重,与空白组相比,sh-NC组移植瘤质量无显着性差异(均P>0.05),sh-HSG组与空白组及sh-NC组相比肿瘤质量均有显着增加(P<0.05)。3.2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HSG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HSG阳性反应物在肿瘤细胞胞浆和细胞核内常常显示为一棕黄色小球状染色颗粒。分析各组的平均光密度值(optical density,OD),结果示空白组与sh-NC组之间的HSG蛋白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相比,sh-HSG组中HSG蛋白表达显着降低(P<0.05),存在显着性差异。3.3 TUNEL染色检测各组瘤体组织的凋亡情况,在显微镜下,凋亡细胞主要表现为细胞核浓缩成均匀的致密物质,颜色为棕黄色。空白组和sh-NC组凋亡细胞较少。sh-HSG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经统计学分析,空白组与sh-NC组间的细胞凋亡指数(AI)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h-HSG组与空白组相比,AI有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HSG沉默可使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速度增加,细胞存活率增加,细胞凋亡率降低。2.HSG沉默可下调A549细胞Bax,Caspase-3,Caspase-8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3.HSG沉默后肺腺癌A549细胞在裸鼠体内的增殖速度明显加快;细胞的凋亡指数降低,会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4.HSG基因沉默可能是促进肺腺癌进展的一个因素。HSG可能是肺腺癌进展过程中的一个抑癌基因,是研究肺腺癌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基因。
张立[2](2021)在《ANKDD1A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与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一大杀手,居高不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致使其成为人类攻克肺癌在内的诸多恶性肿瘤的焦点和难点。临床上根据病理类型和生物学行为的差异可将肺癌划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和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在所有肺癌类型中占据主要部分,而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肺腺癌成为其主要病理类型,总生存率低和预后差的特点导致其成为人们研究肺癌的不二选择。伴随着精准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理念的深入人心,肺癌进入靶向治疗时代,不断寻找新的靶点成为人们认识肺癌发生和发展机制及开发新的治疗药物的突破口。与此同时,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人们重新认识和定义肿瘤生物学至关重要。抑癌基因对肿瘤的生物学功能影响一直是研究肿瘤分子机制的重点,从纷繁复杂的基因中鉴定出这些抑制肿瘤进展的基因,是将来更进一步研究其表达抑制机制重要基石和必要前提。持续挖掘出隐藏在肿瘤背后的调控机制和分子网络对开发全新的安全有效肿瘤治疗药物的意义重大。研究表明ANKDD1A在包括神经胶质瘤内多种肿瘤中表达下调,推测其属于抑癌基因,而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相关数据库检索发现ANKDD1A与肺腺癌患者的预后之间具有统计学的差异,然而有关ANKDD1A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与功能研究却乏善可陈。本研究主要目的包括:通过实验检测和分析ANKDD1A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同时统计学分析ANKDD1A的表达与匹配的肺腺癌患者临床基线特征的统计学差异。进一步在细胞水平通过实验研究ANKDD1A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包括增殖、迁移、侵袭等。本研究通过上述实验初步探索和阐明ANKDD1A在肺腺癌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1)通过starBase数据库分析ANKDD1A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KM plotter在线分析ANKDD1A的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患者包括总生存时间(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预后的相关性。(2)应用qPCR检测和分析ANKDD1A在肺腺癌组织和配对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同时收集临床样本资料,分析ANKDD1A与肺腺癌患者临床基线特征的统计学差异。(3)以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为实验对象,将ANKDD1A转染至其中。通过qPCR检测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测定其转染效率。(4)对转染成功的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进行细胞功能实验,包括增殖,迁移,侵袭。[结果](1)通过starBase数据库分析发现,与配对肺正常组织相比,ANKDD1A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与此同时,KM plotter分析发现,ANKDD1A高表达患者的 OS(HR=0.7,p=3.4x10-5)及 PFS(HR=0.73,p=0.02)更长。(2)与配对肺正常组织相比,ANKDD1A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降低(P<0.01),ANKDD1A的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属于负向相关(p=0.046),与肺腺癌患者TNM分期也呈负性相关(p=0.025)。(3)携带ANKDD1A基因的质粒成功转染肺腺癌细胞株A549,过表达组表达ANKDD1A mRNA明显高于NC组和空载组(P<0.001)。(4)相较于空载组,过表达ANKDD1A肺腺癌细胞A549组的生物学功能显着受到抑制,包括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相较于肺正常组织,ANKDD1A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降低。肺腺癌患者中ANKDD1A的表达与其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负性相关。过表达ANKDD1A肺腺癌细胞株A549生物学功能显着受到抑制,包括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说明ANKDD1A很可能在肺腺癌中扮演抑癌基因的角色。
白思特[3](2021)在《miR-152靶向NCAM1调节肺腺癌顺铂敏感性体外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miR-152靶向NCAM1调节肺腺癌顺铂敏感性,为临床上解决肿瘤耐药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对数生长期A549/DDP和A549细胞、A549/ADM细胞,加入不同浓度顺铂培养48h,采用MTT法检测顺铂对A549和A549/DDP细胞活性增殖的影响,运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计算IC50值。分别将miR-152-3p mimics/inhibitor和过表达NCAM1转染进A549细胞中,将转染miR-152-3p mimics/inhibitor A549细胞分为(1)Control组(2)Mimics NC组(3)miR-152-3p mimics组(4)inhibitor NC组(5)miR-152-3p inhibitor组。同时将转染NCAM1细胞分为(1)Control组(2)OE-NC组(3)OE-NCAM1组,通过TRANSWE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通过基因干扰敲降NCAM1表达,将通过质粒转染A549和A549/DDP细胞分为(1)Control组(2)ox-NC组(3)ox-NCAM1组(4)sh RNA-NC组(5)sh-NCAM1组。通过MTT法检测肺腺癌对顺铂敏感性的改变;通过Quantitative-RT-PCR检测NCAM1基因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CAM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通过增加顺铂浓度(分别取0、500、800、1000ng/ml),在24小时检测3种不同细胞株增殖率我们可以发现:相较于其他2种细胞株而言,A549/DDP顺铂耐药株的细胞存活率最高;顺铂对A549/DDP顺铂耐药株细胞的增殖率明显高于A549细胞、A549/ADM阿霉素耐药株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顺铂对A549在24h的IC50=38.49μg/m L。TRANSWELL实验通过检测酶标仪(490nm)OD值间接计数细胞,通过Image J计数侵袭细胞发现mimics NC组与miR-152-3P mimics组、miR-152-3P inhibitor组与inhibitor NC组比较,miR-152-3P mimics组和inhibitor NC组侵袭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OE-NCAM1组与OE-NC组比较,OE-NCAM1组侵袭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通过MTT法检测在不同浓度顺铂(1000、2000、3000、4000、5000ng/m L)中miR-152-3p、NCAM1对A549和A549/DDP细胞活性增殖能力,以Control组作为对照,miR-152-3p组中miR-152-3P Mimics、miR-152-3P Inhibitor与Control组相比较,增殖能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在A549和A549/DDP细胞中,ox-NCAM1(过表达NCAM1)与Control组相比较,增殖能力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NCAM1(敲降NCAM1)与Control组相比较,增殖能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uantitative-RT-PCR检测NCAM1 m RNA表达,mimics NC与miR-152-3p mimics相比较,NCAM1表达明显上升(P<0.05)。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iR-152-3p mimics与mimics NC相比较,miR-152-3p mimics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inhibitor NC与miR-152-3p inhibitor相比较,inhibitor NC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01)。结论:miR-152-3p mimics能够下调NCAM1的表达,抑制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降低顺铂耐药性。
杨小进[4](2020)在《长链非编码RNA-DANCR促进结直肠癌生长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第三种肿瘤类型,也是全球癌症相关致死的第四大因素。结直肠癌对人类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普遍认为是环境因素和基因遗传共同长期作用的结果。研究显示KRAS等多种肿瘤致病基因的突变、P53等抑癌基因突变和表观遗传学修饰、信号通路调节异常、非编码RNA对基因表达的多层面调控等多种因素均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非编码RNA的主要类型,是一种至少包含200个核苷酸且不编码蛋白的RNA,通过基因表达调控在结直肠癌的许多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LncRNA-DANCR被证明在多种肿瘤中扮演原癌基因的作用,但其在结直肠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和机理不清楚。方法:我们依托所在医院收集了 20对结直肠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以及84个包含病人5年生存期的结直肠癌组织,然后利用RNA-FISH对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DANCR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在此基础上,我们依据DANCR的表达情况对DANCR与病人预后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我们利用定量PCR对正常人结直肠上皮细胞和多株结直肠癌肿瘤细胞中DANCR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并利用RNA-FISH对DANCR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为研究DANCR对结直肠癌细胞生长的调控作用,我们利用慢病毒介导的shRNA特异性的敲除SW480和HCT15细胞中DANCR的表达,然后在细胞水平利用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流式凋亡检测和Hoechst染色对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和凋亡情况进行了检测。在动物水平的研究中,我们利用稳定敲除DANCR的SW480和HCT15细胞分别建立了皮下移植瘤模型,然后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统计肿瘤重量。在明确DANCR促进结直肠癌生长的作用的基础上,我们利用western blotting对稳定敲除DANCR的SW480和 HCT15 细胞中 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p53、cyto C、Bcl-2 和 Bcl-xL 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并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对SW480和HCT15皮下移植瘤组织中Caspase 3、p53和cyto C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1)DANC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病人预后负相关:在对20对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RNA-FISH染色结果表明DANC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显着高表达;DANCR在结直肠癌肿瘤细胞中高表达,且主要表达在细胞浆中;进一步的生存期分析表明DANCR高表达的结直肠癌病人常伴随更差的5年生存期。2)敲除DANCR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发生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利用慢病毒介导的shDANCR稳定感染SW480和HCT15细胞能显着抑制SW480和HCT15细胞中DANCR的表达;稳定敲除DANCR的表达在细胞水平上能显着抑制结直肠癌增殖和克隆形成,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发生;稳定敲除DANCR的表达在动物水平能通过促进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组织中肿瘤细胞凋亡的发生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的生长。3)敲除DANCR促进线粒体相关凋亡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敲除DANCR促进 SW480 和 HCT15 细胞中 Caspase 3、Caspase 8 和 Caspase 9 蛋白的表达,DANCR敲除的SW480和HCT15皮下移植瘤肿瘤组织中有更多Caspase 3阳性的细胞;敲除DANCR促进SW480和HCT15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DANCR敲除的SW480和HCT15皮下移植瘤肿瘤组织中有更多p53阳性的细胞;敲除DANCR促进SW480和HCT15细胞中Cyto C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Bcl-2和Bcl-xL蛋白的表达,DANCR敲除的SW480和HCT15皮下移植瘤肿瘤组织中有更多Cyto C 阳性的细胞。结论:DANC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情况与结直肠癌病人的良好预后呈显着负相关。DANCR主要定位于结直肠癌细胞的胞浆中,敲除DANCR的表达能通过促进线粒体相关凋亡的发生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以上研究表明DANCR是一个结直肠癌治疗和预后的潜在靶点。
崔耀杰[5](2020)在《MiR-371a-5p的高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及目的:肺癌作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导致全球约160万人以上死亡。人群对肺癌危害性认识不足,临床上针对肺癌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使其不能有效进行早期诊断治疗成为肺癌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非小细胞肺癌占全部肺癌病理分型的80%以上。小细胞肺癌因其特殊的生物学行为不适宜行手术治疗,只能行化学治疗或局部放射治疗,因此临床预后较差。非小细胞肺癌在无明显影像学侵袭特征时手术治疗为最佳治疗方案。但因为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肉眼及影像学不可见的转移往往成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深入探讨影响肺癌诊断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理解肺癌的发病机制和制定新的临床诊疗策略。研究表明,多种微小RNA(microRNA)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的生物学过程,其表达水平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情况有明显相关性。本文选择微小RNA-371a-5p(miR-371a-5p)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微小miR-371a-5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1.通过医学癌症数据库(TCGA)检索非小细胞肺癌和正常组织中存在的差异 表达的微小RNA(microRNA)。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差异性表达的若干microRNA中选择miR-371a-5p作为研究对象。2.从2014年至2018年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胸腔镜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获得136例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入组患者术前未接受放疗或化疗等辅助治疗,无其他重大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并且组织病理学结果被确认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距离肿瘤5cm以上)使用RNA保护液固定并保存于-80℃冰箱中。3.使用Trizol法提取癌组织及癌旁组织RNA,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qPCR)检测mi R-371a-5p在临床样本中的表达水平。4.使用卡方检验检测miR-371a-5p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5.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模型检测miR-371a-5p的表达与NSCLC患者总生存期的相关性。6.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模型确定miR-371a-5p在NSCL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结果:1.在入组的临床样本中,与邻近的非肿瘤组织相比miR-371a-5p的表达在肿瘤组织中明显升高。2.入组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miR-371a-5p的高表达与肿瘤大小(p=0.041),TNM分期(p=0.013)和淋巴结转移(p=0.002)显着相关。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i R-371a-5p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低于miR-371a-5p低表达组患者(χ2=9.051,p=0.003)。4.多因素COX分析表明,mi R-371a-5p的表达(HR=1.833,95%CI:1.046-3.213,p=0.034)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1.与癌旁组织相比,miR-371a-5p在非小细胞肺癌的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miR-371a-5p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癌基因的作用。2.临床随访及生存分析表明miR-371a-5p的表达异常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3.MiR-371a-5p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瞿静[6](2020)在《肺癌靶向性丝素/ING4-IL-24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复合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肺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恶性肿瘤的基因疗法因具有针对性强、毒副作用小、疗效好等优势而备受关注。生长抑制因子4(ING4)和白细胞介素-24(IL-24)基因能分别从细胞内、外两条途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腺病毒作为基因传递载体能够高效地传递和表达目的基因,但因存在免疫原性风险、高滴度时的细胞毒性、对固有受体细胞的趋向性等不足,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柞蚕丝素蛋白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低免疫原性,并且包含的大量极性氨基酸残基赋予其丰富的化学反应活性和修饰位点。为了进一步提高腺病毒作为ING4-IL-24双基因传递载体的感染效率,以减少其有效使用滴度,降低其毒副作用,同时为了保护腺病毒免受腺病毒血清抗体的中和,本课题研制一种新型的肺癌靶向性的阳离子化柞蚕丝素/ING4-IL-24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复合物。通过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研究该复合物对肺癌细胞的靶向感染作用、抑制生长作用、促进凋亡作用,以及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毒性。以期使用较低滴度的腺病毒,达到有效的抑制肺癌效果,避免使用高滴度腺病毒的潜在毒副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本文采用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对柞蚕丝素蛋白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并在丝素蛋白的侧链接枝肺癌细胞特异性寡肽C9(CSNIDARAC),用此肺癌细胞靶向的阳离子化柞蚕丝素包被ING4-IL-24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获得肺癌靶向性丝素/ING4-IL-24双基因共表达复合物。体外研究复合物对肺癌细胞H460的靶向作用、感染效率、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体内研究复合物对小鼠H460肺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抑癌机制,同时通过体外、体内实验,分析和评价复合物对正常细胞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和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首先,构建ING4-IL-24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将ING4-IL-24双基因共表达转移质粒与腺病毒骨架质粒同源重组后感染人胚肾细胞QBI-293A,多次扩增后获得ING4-IL-24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Ad)。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测试结果表明,腺病毒能介导外源性的ING4和IL-24基因在人胚肾细胞QBI-293A细胞中表达。其次,在碳二亚胺的介导下,使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PEI)的氨基与柞蚕丝素蛋白(ASF)的羧基偶联后生成酰胺键,获得阳离子化柞蚕丝素蛋白(CASF)。当参加反应的PEI占柞蚕丝素的质量百分比为4%时,改性后柞蚕丝素蛋白的表面Zeta电位达到+12.03 mV,接枝效率约为86.34%。接着,以3-(2-吡啶二硫)丙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作为交联剂,将肺癌细胞特异性寡肽C9以二硫键的形式接枝到阳离子化柞蚕丝素蛋白的侧链,制得肺癌细胞靶向性柞蚕丝素蛋白(CASF-C9),实验结果表明,CASF-C9的表面Zeta电位较CASF有所下降。为了初步评价CASF-C9装载基因的能力及其生物学效应,先用CASF-C9包装质粒DNA(pDNA),制备不同质量比的CASF-C9/pDNA复合物。实验结果显示,CASF-C9与pDNA质量比为64/2、128/2、256/2时,能够完全包裹住质粒DNA。CASF-C9/pDNA复合物转染肺癌细胞H460后表达绿色荧光的细胞数量和转染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CASF/pDNA复合物,并且接枝寡肽C9的量越高,表达荧光的细胞数量和基因转染效率越高,CASF-C9/pDNA复合物对H4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也更显着。在此基础上,用CASF-C9依靠静电吸附作用包被腺病毒载体,制备肺癌靶向性丝素/ING4-IL-24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复合物CASF-C9/Ad。从形貌、表面Zeta电位和粒径分布的检测结果可知,复合物呈球形或类球形颗粒,其表面Zeta电位和粒径均随着包覆于腺病毒表面的CASF-C9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对CASF-C9进行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研究短肽C9对肺癌细胞H460的靶向识别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接枝短肽C9的CASF-C9及复合物CASF-C9/Ad均能特异性识别并粘附至肺癌细胞H460的表面,提示复合物CASF-C9/Ad具有肺癌细胞靶向性,具有以较低滴度的复合物达到有效感染肺癌细胞的潜力。进一步,用CASF-C9/Ad复合物体外分别感染肺癌细胞H460和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检测荧光表达和感染效率。研究结果表明,H460细胞和HUVEC细胞感染复合物CASF-C9/Ad后的荧光表达强度和感染效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裸Ad。H460细胞感染复合物CASF-C9/Ad后的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细胞存活率显着低于对照组裸Ad和CASF/Ad复合物。复合物CASF-C9/Ad中的目的基因ING4和IL-24均能在肺癌细胞H460中有效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感染复合物CASF-C9/Ad的H460细胞凋亡率显着高于对照组裸Ad和CASF/Ad复合物。而与H460细胞完全不同,HUVEC细胞感染CASF-C9/Ad复合物后,其细胞形态和细胞增殖活力均未受到明显的影响。证明CASF-C9/Ad复合物对肺癌细胞具有明显的靶向性和抑制增殖、促进凋亡效应,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毒性。最后,用ING4-IL-24双基因共表达CASF-C9/Ad复合物体内治疗小鼠H460肺癌移植瘤。肺癌移植瘤的体积变化、肿瘤重量、抑瘤率的检测结果证明,CASF-C9/Ad能显着抑制肺癌移植瘤的生长,抑瘤率显着高于对照组裸Ad和CASF/Ad复合物。经复合物CASF-C9/Ad治疗后的肿瘤组织出现大片坏死灶,肿瘤细胞崩解、胞核染色消失,肿瘤细胞发生肿胀,呈空泡化结构,细胞膜出现连续性破坏。经复合物CASF-C9/Ad治疗后的肿瘤组织坏死程度较对照组裸Ad和CASF/Ad复合物更显着。双基因共表达复合物CASF-C9/Ad能够将目的基因ING4和IL-24高效递送至肺癌细胞,通过下调Ki 67、Bcl-2的表达抑制肺癌细胞增殖;通过上调C Caspase-3、Bax的表达促进肺癌细胞凋亡;通过下调VEGF、CD31的表达阻断肿瘤血管新生,多途径实现对小鼠H460肺癌移植瘤的抑瘤效应。本文将肺癌细胞特异性的寡肽CSNIDARAC接枝到柞蚕丝素蛋白侧链,构建能靶向识别和感染肺癌细胞的阳离子化柞蚕丝素蛋白/ING4-IL-24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复合物CASF-C9/Ad。该复合物不仅能靶向、高效地将目的基因递送至肺癌细胞,减少腺病毒的有效使用滴度;也能屏蔽腺病毒与宿主的直接作用,保护腺病毒免受血清抗体的中和,降低腺病毒的免疫原性风险;同时对正常细胞无明显毒性。动物实验证明,复合物CASF-C9/Ad通过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促进肺癌细胞凋亡、阻断肿瘤血管新生等多种途径实现抑瘤效应。
韩希然[7](2020)在《LASS2/TMSG1基因通过神经酰胺途径参与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旨在深入了解LASS2/TMSG1基因对体外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观察LASS2/TMSG1基因在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LASS2/TMSG1基因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1.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前后人肺癌A549细胞的凋亡情况。2.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前后人肺癌A549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3.构建人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前后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情况。4.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裸鼠皮下肿瘤组织的镜下形态、克隆形成情况、凋亡坏死情况及肿瘤转移情况。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前后裸鼠皮下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情况。6.ELISA方法检测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前后人肺癌A549细胞上清液及裸鼠肿瘤组织匀浆中神经酰胺及P38 MAPK蛋白的表达情况。7.运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P<0.05(作为分析标准)认为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课题组先前的实验结果显示,在人肺癌A549细胞中,经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过表达组肺癌细胞内LASS2/TMSG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表明已成功构建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2)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细胞的凋亡率(%)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31.51±1.41、11.72±1.07,(t=1.10,P<0.05)。(3)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细胞克隆形成百分比(%)显着低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12.17±4.51、31.83±10.13,(t=3.07,P<0.05)。(4)裸鼠移植瘤形成实验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裸鼠肿瘤体积(mm3)增长较慢,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两组裸鼠肿瘤组织的最终质量与体积,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肿瘤组织的平均质量(g)略低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0.23±0.10,0.28±0.13,(t=0.75,P>0.05);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肿瘤组织的平均体积(mm3)低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90.60±45.26,143.90±89.40,(t=1.41,P>0.05),差异不显着。(5)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发现,两组肿瘤细胞均呈现低分化腺癌形态;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肿瘤细胞平均克隆形成数目(1.29±0.49)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2.29±0.95),(t=2.48,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肿瘤组织的坏死灶较大较彻底;两组裸鼠均未发现肝、脾、肾及淋巴结转移。(6)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的裸鼠肿瘤组织中Ki67阳性率(%)(27.15±9.36)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44.80±6.05),(t=4.48,P<0.05)。(7)ELISA检测结果显示,在人肺癌A549细胞上清液中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的神经酰胺含量(μmol/L)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155.00±3.83、128.50±13.71,(t=3.22,P<0.05);裸鼠肿瘤组织匀浆中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的神经酰胺含量(μmol/L)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265.00±19.34、226.20±7.99,(t=3.21,P<0.05);人肺癌A549细胞上清液中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的P38 MAPK蛋白含量(ng/m L)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86.47±1.04、78.38±1.38,(t=8.14,P<0.05);裸鼠肿瘤组织匀浆中LASS2/TMSG1基因过表达组的P38 MAPK蛋白含量(ng/m L)显着高于阴性对照组,分别为89.93±3.92、62.32±3.54,(t=9.06,P<0.05),差异显着。结论LASS2/TMSG1基因作为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不仅可以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对肿瘤细胞的凋亡过程也有一定影响。LASS2/TMSG1基因可能会通过诱导神经酰胺的合成,进一步激活其下游的效应分子P38 MAPK蛋白等,启动级联信号传导通路,从而发挥促进人肺癌细胞凋亡,抑制人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侯羽菲[8](2020)在《DACT2、PITX2在结肠癌、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共同检测DACT2与PITX2在正常对照组、结肠腺瘤组和结肠癌组中二者m RNA的相对表达情况,初步探讨在结肠腺瘤组织恶性变过程中DACT2与PITX2的相互作用关系和有可能起到的作用,为提高结肠癌的早期诊断率提供一定的思路,为结肠癌患者的更有效治疗提供更多可能性。方法:1、实验分组:分成3组,对照组共30例,结肠腺瘤组共30例,结肠癌组共30例。2、病例来源:纳入在2018年12月-2019年10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科就诊并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于镜下取得活检标本,联合病理学结果判断分组。3、实验方法:采用Real Time q PCR方法检测DACT2 m RNA和PITX2 m RNA在正常对照组、结肠腺瘤组以及结肠癌组的表达含量。结果:1、DACT2 m RNA在对照组、结肠腺瘤组以及结肠癌组中检测到的相对表达含量分别2.983±0.999、1.941±1.001、0.922±0.342,在三组中的相对表达含量逐渐降低,其中在正常对照组中的含量最高,与结肠腺瘤组、结肠癌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肠腺瘤组与结肠癌组进行比较,差异非常显着(P<0.001)。2、PITX2m RNA在上述三组中的相对表达含量为0.915±0.256、1.390±0.532、1.704±0.49,在三组中逐渐上升,其中正常组的含量最低,与结肠腺瘤组和结肠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肠腺癌组较结肠腺瘤组相对表达含量升高,二者进行对比有非常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01)。3、DACT2与PITX2 m RNA在三组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在正常对照组,DACT2与PITX2m RNA的表达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83,P<0.05);在结肠腺瘤组,DACT2与PITX2m RNA的表达呈非常显着负相关(r=-0.403,P<0.001);在结肠癌组,DACT2与PITX2m RNA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733,P<0.001)。结论:1、DACT2 m RNA在三组中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结肠癌组中表达含量最低,推测DACT2基因异常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及进展具有一定相关性,可能扮演抑癌基因的角色,提示DACT2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提高早期结肠癌诊断率的参考标志物。2、PITX2m RNA在三组中的表达水平有差异,在结肠癌组中表达含量最高,结肠腺瘤组次之,整体呈现逐渐上升趋势,提示该基因可能在结肠黏膜恶性变过程中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技术阻碍该基因的表达来进一步抑制结肠癌的发生及进展,这不仅对结肠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提高准确率有帮助而且对患者提供进一步的治疗也有重要意义。3、DACT2与PITX2在三组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二者可能对由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瘤-结肠癌这一过程共同起作用,二者之间相互作用,联合检测DACT2和PITX2的表达水平可能为提高结肠癌早期诊断率以及后续的治疗拓展了新思路。
杨宇明[9](2020)在《LncRNA HOTAI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作为肿瘤标志物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探讨LncRNA HOTAI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2.探讨LncRNA HOTAIR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与肺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从我院选择的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同期挑选50名来我院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荧光原位杂交检测LncRNA HOTAIR在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试验人员血清NSE、CEA、CYFRA21-1的水平。根据肺癌病理分期将肺癌组中患者细化分组,应用LncRNA HOTAIR联合血清NSE、CEA、CYFRA21-1的检测方法分别观察肺癌T期和N期的结果,总结归纳其中的相关性。单因素分析LncRNA HOTAIR与肿瘤标志物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肺癌的准确性。Pearson分析肺癌组织中LncRNA HOTAIR的表达与肺癌患者血清NSE、CEA、CYFRA21-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与正常癌旁组织比较,肺癌组织中的LncRNA HOTAIR出现异常高表达(P<0.05)。2.与对照组相比,肺癌组中肿瘤标志物的NSE、CEA、CYFRA21-1各个指标水平升高(P<0.05)。3.在T分期中LncRNA HOTAIR联合NSE、CEA、CYFRA21-1水平的表达随期数的增加而增加(P<0.05),在N分期中LncRNA HOTAIR联合NSE、CEA、CYFRA21-1水平的表达随期数的增加而增加(P<0.05),体现正相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SE、CEA、CYFRA21-1以及LncRNA HOTAIR对于肺癌疾病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特异度分别为92.6%,91.5%,90.6%,86.9%,灵敏度分别为61.3%,62.9%,55.4%,52.3%),而将LncRNA HOTAIR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检测(特异度为85.8%,灵敏度为73.4%)。肺癌组织LncRNA HOTAIR表达与肺癌患者血清NSE、CEA、CYFRA21-1表达皆呈正相关关系(R=0.601,0.412,0.530,P<0.05)。结论:1.肺癌组织中的LncRNA HOTAIR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癌旁组织,而且通过临床病理资料的分析对比发现,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HOTAIR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及分期呈正相关关系,肿瘤大、分化差及病理分期晚的NSCLC癌组织中的HOTAIR表达水平显着增高。2.LncRNA HOTAIR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NSE、CEA、CYFRA21-1对于肺癌的病理分期都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将LncRNA HOTAIR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够较好地提高检测准确性
夏露花[10](2020)在《nm23表达在NSCLC中的研究及PET/CT对其分期与放疗计划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和探讨nm23基因与其他基因(EGFR,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为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疾病选取最有效的药物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靶向逆转nm23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在放疗敏感性中的影响研究,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探讨使用PET/CT与增强CT两种检查方法对nm23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分期及对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1)选取180例nm23表达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将其列为研究组。选取上述研究组中的53例非小细胞癌标本的癌旁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nm23和EGFR、VEGF基因的表达,对比其差异。对上述1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在不同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方面nm23、EGFR、VEGF三者表达的差异及其相关性。2)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不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和细胞株H1299中nm23 mRNA中表达水平;对照组细胞株A549给予照射处理,实验组则将过表达nm23重组质粒转染A549后给予照射处理;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集落形成情况;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各组nm23 mRNA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PI3K和AKT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的差异。3)选取213例nm23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图像检查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PET/CT组与增强CT组。在PET/CT组中,对比nm23表达强阳性(>++)组nm23表达阳性(≤++)组的SUVmax及GTVPET/CT。观察对比PET/CT组与增强CT组两组图像下,肿瘤分期改变情况、靶区勾画的体积大小、危及器官靶区的照射剂量,评估其对放疗靶区勾画的差异,对分期及放疗计划的影响。结果:1)EGFR、VEGF和nm23在非小细胞肺癌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非小细胞癌组中的EGFR、VEGF阳性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而nm23阳性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GFR、VEGF和nm23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1)在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方面:EGFR、VEGF、nm23阳性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病理类型方面:腺癌组EGFR阳性表达率高于鳞癌组;VEGF、nm23阳性表达率在腺癌、鳞癌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肿瘤分期方面:EGFR阳性表达率在肿瘤分期为Ⅲ—Ⅳ期组高于肿瘤分期为Ⅰ—Ⅱ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nm23在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淋巴结转移方面:EGFR、VEGF阳性表达率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高于无淋巴转移组;nm23的阳性表达率有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非小细胞癌组织中,VEGF和EGFR不存在明显相关性;VEGF和nm23之间也不存在明显相关性,但EGFR与nm23与之间呈负相关性。2)A549和H1299非小细胞癌细胞株中nm23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549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m23表达水平较低;实验组与对照组MLD值和SF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放疗剂量下,细胞存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放疗剂量下,nm23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放疗剂量下,PI3K和AKT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在PET/CT组中,nm23表达强阳性组SUVmax与GTVPET/CT均低于nm23表达阳性组。PET/CT组与增强CT组两组图像相比,两组在非小细胞癌分期改变、大体靶区体积(GTV)、危及器官的放疗照射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对nm23、EGFR和VEGF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临床了解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变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及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2)靶向逆转nm23可增强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3)了解nm23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能够为放疗靶区的制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中,有助于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使患者获益。
二、肺癌与肿瘤抑制基因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肺癌与肿瘤抑制基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HSG基因沉默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
综述 细胞增殖抑制基因在肿瘤学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
前言 |
第一章 HSG基因沉默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体外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细胞培养基 |
1.3 RNA序列 |
1.4 引物 |
1.5 主要实验试剂 |
1.6 主要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细胞的复苏 |
2.2 细胞培养 |
2.3 细胞传代 |
2.4 细胞转染前处理 |
2.5 细胞转染 |
2.6 病毒的收获及浓缩 |
2.7 病毒滴度测定 |
2.8 慢病毒感染细胞 |
2.9 细胞分组 |
2.10 荧光定量PCR检测 |
2.11 Western blot检测与分析 |
2.12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 |
2.13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
2.1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 |
2.15 统计学分析 |
二 结果 |
1. HSG基趣弥后银幽胞mRNA及蛋白表达与细胞形态观察 |
2. HSG基因沉默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
3. HSG基因沉默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三 讨论 |
四 结论 |
第二章 HSG基因沉默对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
一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动物模型的构建 |
1.2 细胞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1.4 主要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移植瘤种植 |
2.2 常规观察和测量 |
2.3 绘制肿瘤生长曲线 |
2.4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
2.5 组织TUNEL染色 |
2.6 统计学分析 |
二 结果 |
1. 移植瘤裸鼠一般情况观察结果 |
2. HSG基因沉默对裸鼠移植瘤各组瘤体比较 |
3. 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瘤体组织HSG的表达 |
4. TUNEL法染色检测各组瘤体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 |
三 讨论 |
四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Ⅰ |
外文论文Ⅱ |
附件 |
(2)ANKDD1A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ANKDD1A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miR-152靶向NCAM1调节肺腺癌顺铂敏感性体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细胞系 |
1.2 细胞复苏及培养 |
1.3 MTT法检测顺铂对A549和A549/DDP细胞活性增殖的影响 |
1.4 细胞培养及转染 |
1.5 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 |
1.6 A549 细胞转染miR-152-3P mimics/inhibitor后 MTT法检测肺腺癌对顺铂敏感性的改变 |
1.7 Quantitative-RT-PCR检测NCAM1 基因m RNA的表达 |
1.8 Western Blot检测NCAM1 蛋白表达水平 |
1.9 采用 Graphpad Prism 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 |
2 结果 |
2.1 MTT法检测顺铂对A549和A549/DDP细胞活性增殖的影响 |
2.2 A549 细胞转染 miR-152-3P mimics/inhibitor、NCAM1 后侵袭能力改变 |
2.3 A549 细胞转染 miR-152-3P mimics/inhibitor、NCAM1 后 MTT 法检测肺腺癌对顺铂敏感性的改变 |
2.4 Quantitative-RT-PCR检测NCAM1mRNA表达 |
2.5 Western Blot检测miR-152-3p对 NCAM1 蛋白表达影响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MicroRNA在肺癌顺铂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科研成果 |
(4)长链非编码RNA-DANCR促进结直肠癌生长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主要试剂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复苏、培养、传代及冻存 |
2.3.2 慢病毒制备及感染细胞 |
2.3.3 RNA提取 |
2.3.4 RNA的质量检测 |
2.3.5 定量PCR实验 |
2.3.6 蛋白提取 |
2.3.7 BCA蛋白定量 |
2.3.8 Western blotting |
2.3.9 细胞增殖活性检测 |
2.3.10 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
2.3.11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2.3.12 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 |
2.3.13 皮下移植瘤实验 |
2.3.14 TUNEL实验 |
2.3.15 免疫组化实验 |
2.3.16 FISH染色(细胞爬片) |
2.3.17 FISH染色(结直肠癌组织) |
2.3.18 siRNA瞬时转染 |
2.3.19 质粒瞬时转染 |
2.3.20 统计分析 |
实验结果 |
lncRNA-DANCR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 |
lncRNA-DANCR表达情况与结直肠癌进展相关 |
lncRNA-DANCR在结直肠癌细胞中高表达,定位于胞浆中 |
敲除lncRNA-DANCR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 |
敲除lncRNA-DANCR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 |
敲除lncRNA-DANCR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发生 |
敲除lncRNA-DANCR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生长 |
敲除lncRNA-DANCR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中细胞凋亡发生 |
敲除lncRNA-DANCR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中Caspase凋亡蛋白表达 |
敲除lncRNA-DANCR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组织中Caspase凋亡蛋白表达 |
敲除lncRNA-DANCR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细胞中p53蛋白表达 |
敲除lncRNA-DANCR表达促进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组织中p53蛋白表达 |
敲除lncRNA-DANCR表达抑制调控结直肠癌细胞中线粒体相关凋亡蛋白表达 |
敲除lncRNA-DANCR表达调控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组织中线粒体相关凋亡蛋白表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结直肠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
主要缩略词表 |
致谢 |
(5)MiR-371a-5p的高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仪器 |
3 公共数据收集分析 |
4 入组患者及临床样本 |
5 临床随访 |
6 临床样本总RNA的提取 |
7 实时定量荧光PCR分析 |
8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MiR-371a-5p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表达上调 |
2 MiR-371a-5p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
3 MiR-371a-5p的高表达提示着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良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6)肺癌靶向性丝素/ING4-IL-24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复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肺癌抑制基因 |
1.2 ING4及IL-24基因的抑癌作用 |
1.2.1 ING4基因 |
1.2.2 IL-24基因 |
1.2.3 ING4及IL-24双基因协同作用 |
1.3 ING4及IL-24基因的传递载体 |
1.4 腺病毒载体 |
1.4.1 腺病毒性质 |
1.4.2 腺病毒载体的修饰 |
1.5 柞蚕丝素蛋白 |
1.5.1 柞蚕丝素蛋白的性质 |
1.5.2 柞蚕丝素蛋白应用于基因传递载体 |
1.5.3 柞蚕丝素蛋白的阳离子化修饰 |
1.6 肺癌细胞的靶向配体 |
1.6.1 靶向分子 |
1.6.2 靶向肽 |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ING4-IL-24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溶液、卡那板及凝胶的配制 |
2.2.2 双基因重组转移质粒的扩增 |
2.2.3 双基因重组转移质粒的PCR鉴定 |
2.2.4 同源重组腺病毒质粒的构建 |
2.2.5 双基因共表达同源重组腺病毒的包装和扩增 |
2.2.6 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的效价 |
2.2.7 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中ING4基因的表达 |
2.2.8 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中IL-24基因的表达 |
2.2.9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双基因共表达质粒的鉴定 |
2.3.2 同源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和鉴定 |
2.3.3 腺病毒的包装和扩增 |
2.3.4 鉴定同源重组腺病毒中双基因的表达 |
2.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柞蚕丝素蛋白的阳离子化改性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溶液的配制 |
3.2.2 柞蚕生丝脱胶 |
3.2.3 柞蚕丝素溶解 |
3.2.4 柞蚕溶液浓度测定 |
3.2.5 PEI改性柞蚕丝素蛋白 |
3.2.6 CASF的表面Zeta电位 |
3.2.7 CASF的核磁共振氢谱 |
3.2.8 CASF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 |
3.2.9 CASF的红外吸收光谱 |
3.2.10 Cu~(2+)滴定法测定PEI接枝效率 |
3.2.11 CASF溶液粘度 |
3.2.12 CASF的圆二色光谱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EI改性柞蚕丝素蛋白的反应过程 |
3.3.2 CASF的表面Zeta电位 |
3.3.3 CASF的核磁共振氢谱 |
3.3.4 CASF的红外吸收光谱 |
3.3.5 CASF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 |
3.3.6 PEI接枝柞蚕丝素蛋白的效率 |
3.3.7 CASF溶液粘度 |
3.3.8 CASF的二级结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阳离子化柞蚕丝素蛋白的肺癌靶向肽修饰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柞蚕丝脱胶、溶解、浓度测定、阳离子化改性 |
4.2.2 靶向肽C_9修饰阳离子化柞蚕丝素蛋白 |
4.2.3 CASF-C_9的表面Zeta电位测定 |
4.2.4 CASF-C_9的核磁共振氢谱测试 |
4.2.5 CASF-C_9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
4.2.6 CASF-C_9的红外吸收光谱测试 |
4.2.7 CASF-C_9的能谱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寡肽C_9修饰阳离子化柞蚕丝素蛋白 |
4.3.2 CASF-C_9的表面Zeta电位 |
4.3.3 CASF-C_9的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 |
4.3.4 CASF-C_9的核磁共振氢谱 |
4.3.5 CASF-C_9的红外吸收光谱 |
4.3.6 CASF-C_9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ASF-C_9/pDNA复合物对肺癌细胞的靶向生物学效应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琼脂糖凝胶的配制 |
5.2.2 质粒的摇菌、抽提及浓度测定 |
5.2.3 CASF-C_9/pDNA复合物的制备 |
5.2.4 CASF-C_9/pDNA复合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
5.2.5 CASF-C_9/pDNA复合物的表面Zeta电位 |
5.2.6 CASF-C_9/pDNA复合物的形貌及粒径 |
5.2.7 CASF-C_9/pDNA复合物转染细胞的绿色荧光表达 |
5.2.8 CASF-C_9/pDNA复合物的转染效率 |
5.2.9 CASF-C_9/pDNA复合物转染细胞的存活率 |
5.2.10 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ASF-C_9/pDNA复合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
5.3.2 CASF-C_9/pDNA复合物的表面Zeta电位 |
5.3.3 CASF-C_9/pDNA复合物的形貌及粒径 |
5.3.4 CASF-C_9/pDNA复合物转染细胞的荧光表达 |
5.3.5 CASF-C_9/pDNA复合物的转染效率 |
5.3.6 CASF-C_9/pDNA复合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5.3.7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ASF-C_9/Ad复合物的制备及其体外生物学效应 |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柞蚕丝的脱胶、溶解、浓度测定、阳离子化改性 |
6.2.2 靶向肽修饰阳离子化柞蚕丝素蛋白 |
6.2.3 材料与腺病毒的荧光标记 |
6.2.4 不同感染复数的腺病毒体外感染细胞 |
6.2.5 CASF-C_9/Ad复合物的制备 |
6.2.6 CASF-C_9/Ad复合物的表面Zeta电位 |
6.2.7 CASF-C_9/Ad复合物的形貌及粒径 |
6.2.8 CASF-C_9/Ad复合物的靶向作用 |
6.2.9 CASF-C_9/Ad复合物感染细胞的绿色荧光表达 |
6.2.10 CASF-C_9/Ad复合物感染细胞的效率 |
6.2.11 CASF-C_9/Ad复合物中ING4基因在H460细胞中的表达 |
6.2.12 CASF-C_9/Ad复合物中IL-24基因在H460细胞中的表达 |
6.2.13 CASF-C_9/Ad复合物感染细胞后的存活率 |
6.2.14 CASF-C_9/Ad复合物诱导肺癌细胞凋亡 |
6.2.15 数据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不同感染复数的裸腺病毒体外感染细胞 |
6.3.2 CASF-C_9/Ad复合物的表面Zeta电位 |
6.3.3 CASF-C_9/Ad复合物的形貌及粒径 |
6.3.4 CASF-C_9/Ad复合物与细胞共作用 |
6.3.5 CASF-C_9/Ad复合物感染细胞的绿色荧光表达 |
6.3.6 CASF-C_9/Ad复合物感染细胞的效率 |
6.3.7 CASF-C_9/Ad复合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
6.3.8 CASF-C_9/Ad复合物中外源性双基因在H460细胞中的表达 |
6.3.9 CASF-C_9/Ad复合物诱导肺癌细胞H460凋亡 |
6.3.10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CASF-C_9/Ad复合物抑制肺癌移植瘤生长的动物实验 |
7.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7.1.1 实验材料 |
7.1.2 实验仪器 |
7.2 实验方法 |
7.2.1 柞蚕丝的脱胶、溶解、浓度测定、阳离子化改性 |
7.2.2 靶向肽修饰阳离子化柞蚕丝素蛋白 |
7.2.3 CASF-C9/Ad复合物的制备 |
7.2.4 荷瘤小鼠致瘤所需H460细胞数量试验 |
7.2.5 建立小鼠H460肺癌移植瘤 |
7.2.6 CASF-C9/Ad复合物治疗肺癌移植瘤 |
7.2.7 免疫组化检测 |
7.2.8 数据统计分析 |
7.3 实验结果 |
7.3.1 小鼠移植瘤的致瘤细胞数量 |
7.3.2 CASF-C9/Ad复合物的抑瘤作用 |
7.3.3 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 |
7.3.4 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相关因子的表达 |
7.3.5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全文结论 |
8.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8.3 后续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
致谢 |
(7)LASS2/TMSG1基因通过神经酰胺途径参与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抑癌基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DACT2、PITX2在结肠癌、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 |
实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DACT2、PITX2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LncRNA HOTAI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作为肿瘤标志物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english abstract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 |
2.2 方法 |
2.2.1 试剂与设备 |
2.2.2 IncRNA HOTAIR的荧光原位杂交 |
2.2.3 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 |
2.3 观察项目 |
2.4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IncRNA HOTAIR在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 |
3.2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两组水平比较 |
3.3 肺癌T、N分期分组中LncRNA HOTAIR及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 |
3.4 肺癌组织LncRNA HOTAIR表达与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相关性分析 |
3.5 LncRNA HOTAIR和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病理分期相关性分析 |
3.6 各指标诊断肺癌分期临床价值 |
4 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或专利申报等其他成果 |
附录 C.综述 |
参考文献 |
(10)nm23表达在NSCLC中的研究及PET/CT对其分期与放疗计划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nm23、EGFR、VEGF在 NSCL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仪器与试剂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靶向逆转nm23 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PET/CT对 nm23 表达的NSCLC分期和放疗计划的影响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实验观测指标 |
1.4 统计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nm23 基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四、肺癌与肿瘤抑制基因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HSG基因沉默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D]. 孙振卿. 山东大学, 2021(12)
- [2]ANKDD1A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与功能研究[D]. 张立.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3]miR-152靶向NCAM1调节肺腺癌顺铂敏感性体外实验研究[D]. 白思特.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1(01)
- [4]长链非编码RNA-DANCR促进结直肠癌生长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杨小进. 苏州大学, 2020(06)
- [5]MiR-371a-5p的高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崔耀杰. 青岛大学, 2020(01)
- [6]肺癌靶向性丝素/ING4-IL-24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复合物[D]. 瞿静. 苏州大学, 2020(06)
- [7]LASS2/TMSG1基因通过神经酰胺途径参与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D]. 韩希然.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8]DACT2、PITX2在结肠癌、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 侯羽菲.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9]LncRNA HOTAI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作为肿瘤标志物应用的研究[D]. 杨宇明.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10]nm23表达在NSCLC中的研究及PET/CT对其分期与放疗计划的影响[D]. 夏露花.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