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卫通结构调整起步良好(论文文献综述)
金豆豆[1](2021)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国企并购动因及绩效分析 ——以号百控股为例》文中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开始大力推进国有资本改革。国家政府发布多项政策重要文件,文件的主要内容体现了实现国家战略目标、优化国有资本结构以及国有资本运营的服务目标的重要性,并且表明提高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经营效率和收益率是国有资本改革的重点。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了国家深化资本配置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坚定信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有资本要想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产业布局,企业之间寻求并购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手段。随着政府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大力推行,已经有许多国有企业积极响应号召,通过与民营企业的并购,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然而其中也会存在问题,如并购资金短缺、经营压力过大、国有资产流失等,这些问题会导致实施后呈现的最终效果并不显着,甚至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本文立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对国有资本引入民营资本的动因以及并购后企业的绩效如何等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并选取号百控股的并购互联网文娱企业作为本次案例的研究对象,从而对国有企业并购民营企业能否提高企业绩效和为扩大企业经营业务和带来规模扩张,推动国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新形势下并购热潮中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号百控股在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其主营业务的重心由酒店经营与商务服务业转向了信息服务业,实现了企业的战略转型,并且达到了使其利润逐步由亏损转化为盈利的成效,由此说明号百控股做出了有效的并购决策。本文对号百控股并购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分析了号百控股企业并购动因及绩效提升的成功经验,希望能为我国国有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程瓯[2](2016)在《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电信产业是中国近十几年来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电信产业视为自然垄断产业,电信服务的基础性、网络的完整性以及电信运营的规模经济性决定了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1994年,中国联通的进入打破了电信业的垄断,之后中国电信业经历了几次大的拆分,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2008年电信产业融合重组,形成电信、移动和联通三足鼎立的局面。随着产业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三网融合”政策的推进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变革,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失衡、业务增长乏力的问题己经显现出来,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规制与竞争方面的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在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以后,如何形成均衡的市场竞争格局,如何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如何进一步完善电信监管机制,为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有效竞争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对垄断性较强但又具有一定竞争性的电信产业来说,单纯用规制理论或产业组织理论进行分析,都是有失偏颇的。因此,本文在“SCP”范式的基础上,结合电信产业的经济特性,将产业组织理论和规制理论相融合,构建了“政府规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R-SCP"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这个理论框架对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以及电信产业规制进行研究,结合“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新态势,对电信产业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为我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发展、电信产业政策和规制改革等提出新的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理论基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作了介绍。对相关理论进行考察,在回顾自然垄断理论、规制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分析“SCP”范式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适用性以及局限性。第二部分构建电信产业"R-SCP"理论分析框架,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介绍了我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电信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结合电信产业所具有的自然垄断与竞争特性,构建"R-SCP"理论分析框架,在该理论框架内,规制、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都是电信产业的内生变量,规制影响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同时也受到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绩效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的内容。运用"R-SCP"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重点分析不对称规制、“三网融合”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分析“移动通信转售”、手机实名制等产业政策变化以及放松规制对市场行为的影响,结合电信产业几次大的拆分和重组,对各个阶段的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是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组织及规制的影响,主要是第八章的内容。分析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影响,并以“微信”为例分析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语音、短信业务的替代作用,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组织变革和转型方向,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并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规制的新特点。第五部分是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建议,包括第九章和第十章的内容。介绍了电信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内涵及目标,规制合理化与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关系,以及产业融合对电信规制的影响,借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电信规制与改革经验,对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提出政策建议。最后,对全文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文研究表明,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受到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的共同影响,随着产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进一步放松规制,市场机制对电信产业组织的影响将越来越强。但由于电信产业所具有的网络特性,政府规制仍然有必要保持。政府需要改变直接用行政手段参与电信业产业组织调整的状况,更多地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对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调整,重点关注对公平竞争环境的塑造和保护。
高志勇[3](2015)在《A卫星通信应用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卫星通信应用行业隶属于卫星产业,是近十年来随着国家的部委的企业化改革和管控政策的放宽,新诞生并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随着国家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以及政策的新导向,卫星整个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一方面,高科技行业作为大多数国家都会鼓励的发展方向,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的重视,在新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中,高科技行业再次被强调为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另一方面,国家进一步放开对卫星业务的管制制度,允许民营企业加深行业介入的程度,从而使得民营企业可以参与到技术研发、信道运营、方案实施等各项业务中来。A企业作为进入卫星通信应用行业较早的一批企业,如何分析并制定合理的企业战略,抓住国家政策导向机遇,充分发挥出企业的竞争优势壮大企业规模,是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本文按照分析、制定、实施与保障的一般方法,对A企业的战略进行详细研究。首先,对我国卫星通信应用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分别应用五力模型和PEST分析理论对企业所处的外部与自身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其次,通过结合外部评价(EFE)矩阵和内部评价(IFE)矩阵的定量分析方式,进行SWOT定量分析找出A企业的战略定位,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企业战略发展方案;最后,制定企业战略的实施与保障方案。希望通过本文的战略研究,对A卫星通信应用企业以及同类型的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王晨奎[4](2013)在《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及其增长研究》文中提出过去几十年中,全球通信行业都保持了稳定高速发展态势,信息技术和电信产业的发展加快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卫星、光学纤维、移动通信技术以及因特网和万维网的不断进步大大地改善了全球通信状况,降低通信成本,增进各地区交流合作,促进生产和市场全球化运作。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电信业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通过多次拆分重组引入竞争机制。2008年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铁通6家基础电信企业重新拆分整合重组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这是继1994年成立中国联通以推动双寡头竞争格局,1999年中国移动从中国电信剥离和2001年南北拆分中国电信打破固网单一垄断后,更大规模的电信市场重组。重组之后全行业继续保持健康平稳运行,2011年,全行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11772亿元,实现电信业务收入9880亿元,全国电话用户净增1.18亿户,总数累计达到12.7亿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56亿户,新增3020万户。但是目前电信业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而且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给电信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对中国电信业生产率的实证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既扩展电信业理论研究的内涵,又对中国电信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在对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阅读、梳理、整理的基础上,坚持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将非参数测度方法引入到电信业生产率研究中,对中国电信业生产率与生产率增长进行研究。在数据的调研方面采取文献调查、社会调查和专家咨询的方式,在数据计算处理方面,综合运用Eviews5.1软件、Deap2.1软件、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辅助运算分析。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三个主体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研究及现状分析,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第三部分提出对策建议。第一部分,理论研究及现状分析。本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撑。1、相关理论与方法综述,首先从生产率的定义入手,阐明本文研究的内容;其次对效率、生产率及其生产率增长的测量进行说明,最后简单归纳生产率的测度方法。2、中国电信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首先明确电信业的基本概念,从电信的定义入手,深入挖掘电信业的内涵,明确本文研究对象为狭义的电信业——电信运营服务业,在此基础上对电信业的经济特征和服务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其次,将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阶段进行分析,从电信运营商角度分析中国电信业的市场结构,并总结中国电信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最后,从基础电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电信网络能力、固定资产投资、经营效益、地域发展差异、省级电信业发展及基础电信运营商等角度对中国电信业的发展现状做深入剖析。第二部分,实证研究。本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内容,也是本文研究的难点所在,得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论文的核心部分。1、中国电信业资本存量及对国民经济贡献研究。首先运用永续盘存法对中国电信业资本存量进行测算,并给出1952—2010年的电信业资本存量序列,到2010年资本存量已经突破9千亿元。其次,从电信业的直接贡献率、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及电信业价格对CPI的下拉作用等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中国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最后,运用菲德模型测算中国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计算得到电信业每增加1个单位的产出,国民经济最终将增加3.007单位的产出。2、中国电信业生产率测度实证研究。使用DEA方法中的CCR和BCC模型对中国电信业生产率进行测度。首先,用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中国电信业在1983—2010年的28年间的生产率变化,看到这些年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在逐步提高,到2010年达到最佳效率水平,研究认为中国电信业改革卓有成效,并且证实引入竞争可以促进技术进步的论断。其次,用中国大陆的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电信业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中国省际电信业生产率,看到各省电信业发展不平衡,生产率高低不一,所以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电信业发展采取的措施应该不同。3、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增长率测度实证研究。使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来测度我国31个省电信业2003—2010年TFP(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从时间角度和地域角度进行分析,结论显示各省电信业生产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而且在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构成中,技术进步对TFP增长的贡献更大,但是处于不同区域的各省电信业发展程度还是各不相同,进而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电信业进一步发展需要采取的措施应该不同。第三部分,对策建议。本文的最终落脚点,针对实证研究所得结论及存在问题提出可行的对策。一方面从电信行业内部指出其发展重点,一是加快信息网络演进升级,统筹信息网络整体布局;二是全面深化信息服务应用,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态;三是推进三网融合全面展开,加快物联网产业化进程;四是提升安全应急保障能力,推进信息网络绿色发展。另一方面从电信政策环境角度提出几点保障措施,第一,加强战略规划指导,优化行业发展环境;第二,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普遍服务机制;第三,强化电信资源管理,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第四,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由于研究时间和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本文研究还是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研究方向、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及研究结论进行反观思考,作者认为从中国电信业和其他国家电信业进行对比性研究,电信业投资、电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电信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化、技术轨道变迁等方面都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刘齐生[5](2009)在《汉德宣传性语篇结构差异的政治语法因素—汉、德“企业介绍”语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跨文化语篇的结构存在差异(Kaplan 1966,Scollon/Scollon/Kirkpatrick 2000,陈建平2005),但是对于不同文化的语篇差异的原因众说纷纭,这取决于学者们的研究角度(Connor 1996)。本研究认为,政治文化语境是构成引起文化差异的核心因素之一,它对语篇使用者的行为有极大的约束作用,因此在“企业自我介绍”这样的公共宣传语篇中也会留下明显的痕迹。有关政治、政治体制以及与政治体制相关的政治行为和语言的关系问题在批评话语分析(van Dijk 1995,Fairclough 1992、200l,J(a|¨)ger 1993)和德国的内容语法研究中(Weisgerber 1949/1950)都有针对性的研究,前人的这些研究试图揭示语篇中体现的权势和社会思潮。而我们更进一步认为,语言使用受制于政治文化语境,因此语篇结构最终呈现某种受政治文化语境约束的性状,本研究称其为“政治语法”,并构成本研究分析语篇的视角。基于上述思考,本研究在对跨文化语篇对比研究、德国的内容语法研究和批评话语分析的相关成果和研究方法进行回顾之后,又对语篇研究中的政治语法视角进行了阐述,并为了解答在特定政治文化语境的影响下,语篇呈现怎样的差异这一研究问题,而从政治语法的角度提出了“汉、德企业自我介绍语篇在结构上存在怎样的差异?该差异性结构表达怎样的政治文化意义?该具中、德政治文化差异的语言结构怎样体现各自政治话语特征?”的研究问题的三个方面。最终的目标是为了解释跨文化语篇差异的原因。实现该目标的途径如下:一、理论框架;二、研究设计;三、汉、德语篇三个层面的对比分析;四、结合中、德政治文化语境对分析意义的解释。其中,理论框架建立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功能观基础之上,按照该功能观,语言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了解语言怎样为使用而构造。围绕着该研究目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提出了针对语言使用(语篇)的语域与体裁理论模式(Eggins/Martin 1997:register and genre theory,R>),它试图解释交际中的语言(语篇),以及涉及语言与它的使用语境(社会)之间的关系。我们试图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和分析方法检视政治语法在语篇中的存在,并分析其功能意义,因此本研究从语言结构层面入手,即对比分析汉、德语篇在篇章、小句和词汇层面上对结构的选择,然后对它们在汉、德企业介绍语篇中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其在特定政治文化语境下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研究语料是汉、德各25篇中德企业的自我介绍。语料中的企业既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也有股份制公司。内容都包含自我叙述的部分。分析手段方面,本研究采用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篇章结构语义分析、及物性分析和评价分析。其中,篇章结构语义分析是为了从篇章的角度分析汉、德企业介绍语篇类型的形式图示和内容图示。及物性分析则是对小句结构表达的意义进行分析。而评价分析则通过作者对语法和词汇的选择,分析对人、对人的行为、对事的评价,以发现在特定政治文化语境的影响下作者试图建立的社会关系。结果显示,汉、德企业介绍语篇在篇章、小句和词汇形式结构层面上存在差异,该差异直接导致了语义差异。篇章层面,汉、德两种语篇分别表达不同的内容。汉语语篇通过首位突出环境因素,强调国家的政策和上级的指导性行为。而在中位才描述企业自身的状况,如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等。在末位的位置上,语篇又回应首位中的语境,表达企业的责任和决心。德语语篇在前部叙述企业的服务或者产品,后部的内容是对前部内容的回应,即表达企业的行为受益者是客户这样的内容意义。篇章层面上所指示的两种语篇的内容差异又是通过语篇的不同组织方式而达到的,这种不同组织方式反映了作者意欲强调的不同人际政治关系。汉语语篇通过首位位置突出上级领导的主导作用,通过末位位置表达了企业的服从意愿。而德语语篇旨在建立企业和客户的互利关系,表达“您的企业所为是为了您”这样的因果关系,以构建相互依赖的人际关系意义。在小句层面上,汉、德语篇在表达参与者关系的句子中的成分位置存在差异,汉语语篇中该典型句子条件状语置于句首,该条件句包含国家政策的指导或者上级的领导的内容,例如“在党的领导下”。德语语篇中出现了另外一种典型的句子结构,该种结构中有一个间接宾语,这个间接宾语是客户,是参与者行为的受益方。两种不同的句子形式结构说明,该类汉语小句构建着上级和企业之间的上下级关系,而德语小句旨在构建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服务和被服务关系。对于时间的表达,两种语篇也存在差异。汉语语篇中表示未来的词语主要置放在语篇的末位,表达了构建理想社会的愿望。而德语只用现在时,表示语篇作者注重维系现存的关系和状况。总体上看,语篇的语篇结构和小句语法结构都反映了汉、德语篇的不同话语意义,也就是说,两种语篇均分别通过结构实现了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汉语语篇的篇章结构和小句语法结构显示,国家层面上的领导层的行为对企业形成影响,国家领导制订国家的政策方针,企业遵循和执行国家的政策方针。德语语篇的篇章和小句结构则反映了企业为客户创造收益的客户受益关系。另外,汉语语篇还表达了未来的发展愿望。词汇层面上的语言要素也对话语意义的形成产生作用。词汇语义以及修辞要素表达出来的差异实际上是语篇和小句结构差异的延续,但它们也同时从政治性的概念和人际意义方面对语篇和小句结构的意义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分析结果表明,汉语语篇三个层面上的结构包含“国家领导制订国家的政策方针,企业遵循和执行国家的政策方针”这样的概念意义,以及“国家层面上的领导层的行为对企业形成影响”这样的人际政治意义。德语语篇的篇章、小句和词汇结构则反映了“企业为客户创造收益,而客户通过企业行为受益”这样一种人际关系和概念意义。表达以上诸种意义的结构对应相应的政治文化意义,因此是政治语法,它使两种语篇显现不同。结构最终服务于特定的话语,即语言使用旨在描述世界和构建世界,目的当然是影响交际对象或者与外界进行协调。通过两种语篇的对比,我们已经看到,不同的语言工具系统-政治语法-使语篇结构呈现差异,同时构建出不同的话语意义。反过来说,结构的差异实际上是为了表现不同的话语内容,即汉、德两种语篇的差异表象反映了政治语法致力于构建的内容,因为任何一种结构都是作者根据主题内容做出的选择,他意欲突出什么、表述什么,以及建立何种关系都通过结构完成。汉、德语篇结构的差异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治语法在背后的有力作用,即作者通过语言手段迎合或者构造政治文化语境意义的行为。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审视了特定政治文化语境下政治语法在宣传性语篇中的存在。另外,我们还发现了两种语篇的结构和话语特征与本国政治体制的各种规范相吻合,由此表明,政治交际目的在语篇形成中更具逼迫性,即它远胜具体企业语境下的实用交际目的。而这样的政治语法也应该成为我们看待跨文化语篇差异的视角,因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即在人们试图通过语言构建现实的过程中,不同社会文化中的现实政治最深刻地影响了人的思维和行为。同时,政治语法研究对外语教学和翻译工作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外语教学和翻译应重视结构背后的深刻政治文化意义。但是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未能大面积地在语篇中找出特定的结构对应特定的政治文化意义,未顾及社会文化的历时变迁。今后同类型的研究,应更进一步地深入到社会文化语境之中,以核实和精确阐释语篇的意义,例如可以采取调查问卷、访谈等定量分析方式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和思想偏向进行研究,或者配合历时语篇对比研究发现政治语法在一国文化中的总体特征。
侯广吉[6](2008)在《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电信行业的技术与业务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格局激烈变化,电信用户和消费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广大消费者对电信行业的经营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信资费逐渐成为公众和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重要的经济调节手段,电信资费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的电信产业政策,关系到电信企业的盈利,也关系到整个电信行业的健康和发展,因此研究电信资费的形成机制对于国家、企业和广大消费者都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中国目前电信资费管理的实际状况以及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结合社会广泛讨论和关注的定价方法,系统研究了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理论与模型,分析了在电信资费形成机制中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个主要因素的原则、行为和影响,解释了电信资费形成的机理,并给出了各个因素的调整建议。政府在电信资费的形成机制中是制度设计者。目前我国政府对电信资费管制的现状是:少部分业务进行政府定价,部分业务进行上限管制,绝大部分业务进行市场调节。通过市场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基于委托-代理机制,重点研究了上下限管制的方法以及综合运用的方式。本文还结合不对称管制的理论,对我国移动电话和长途电话领域采用的不对称管制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建议根据定性和定量的市场竞争程度分析,适时地调整不对称管制的力度和方法。企业在电信资费的形成机制中是具体执行者。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推进和政府管制的不断放松,企业由完全的执行政府定价正在转变为真正的定价主体,企业根据政府的电信资费管制政策,定价行为已经越来越灵活多样。本文对电信企业的定价行为、方法、策略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对定价策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预测。消费者在电信资费的形成机制中是直接影响者。随着市场的发展,消费者在电信资费的形成中作用越来越大。当今,保障并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已经成为政府电信资费管制的根本目标之一,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也是市场竞争中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特别是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和发表意见的渠道逐渐增多,政府和企业对于消费者的价值感知和意见越来越重视,围绕消费者满意度的发展观念也越来越成熟,这些进一步加大了消费者在电信资费形成机制中的作用。在系统研究了电信资费形成机制和相关影响因素之后,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建立了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模型,并对移动电话资费的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对比验证了仿真数据,通过研究表明,提高政府、企业部分的影响,都将对电信资费带来一定程度下降的趋缓,而消费者影响增加和市场竞争程度加剧,则会导致电信资费下降的加快。
李晓明[7](2006)在《企业环境、环境因子互动与企业演化研究》文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今天,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企业环境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日显重要。但迄今为止,企业环境理论研究还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尤其在企业内部环境研究方面存在缺失,完整的企业环境理论尚未形成。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尝试进行企业环境理论研究。论文第一章分析了企业战略理论与企业生态理论在企业环境研究方面的成果与不足,正是这种不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必要性。第二章对有关企业理论在企业性质方面的观点作了梳理,提出了基于环境的企业行为过程理论模型和企业能力构成模型,以此作为企业环境研究的基础;接着,以系统理论、生态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理论框架;最后,初步探究了企业环境的复杂性。第三章深入分析了企业环境因子互动机理;探究了环境因子互动对于企业适应性与持续竞争优势形成的内在机理;提出了企业环境因子互动模型;最后,以突变论为基础,提出了企业环境因子突变模型,并进行了基于突变模型的企业生态位环境状态理论评价与实证分析。第四章从企业演化面临的外部压力与内部动力分析入手,对演化结果进行了完全性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前景的企业演化过程模型;提出了企业进化的环境条件和基于进化的企业环境发展战略;最后,初步探究了企业演化的复杂性。
贺宗春[8](2006)在《夯实管理基础 加强创新管理 不断推进中国卫通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卫通”)是根据国务院电信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于2001年12月19 日正式成立的,公司目前主要经营的业务包括卫星固定通信转发器出租、VSAT通信、卫星移动通信、800MHz数字集群通信、IP通信、卫星导航信息服务、卫星(航空) 遥感、地理信息服务和邮电翻译服务等,公司下属12个成员企业和200余家分公司。近几年来,中国卫通在所属企业广泛开展了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工作,摸索出一批具有中国卫通特色的管理创新成果,有效地保证了业务结构调整的成功实施。2005年,中国卫通三项管理创新成果分获全国通信行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一、二、三等奖,一项获全国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刘琦[9](2006)在《中国卫通:特色资源成就未来》文中研究说明成立中国卫通的报告早在2000年6月就已得到国务院的批复,最终,卫通集团包括5家公司: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中广卫)、中国东方通信卫星有限公司、中宇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中宇)、中国电信(香港)CHINASTAR公司和中国邮电翻译服务公司。 明确目标 自1985年
古松,杨海玉,舒文琼,乐宁,胡晓女,宿建光,孙慧,鲁义轩,杨海峰,郑宏,李鹏,董玉楠,刘兵,刘启诚,阴志华,王倩倩,杜娟[10](2005)在《北邮人——中国通信业五十年见证》文中研究指明北京邮电大学--中国通信行业的"黄埔军校",到今年10月已经走过了五十年的春华秋实路,她为中国通信业的建设和发展输送了一批批骨干人才。在中国通信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的时刻,都有北邮人的见证,在重要的历史事件中也每每留下了北邮人的身影。本期我们选取了中国通信发展历史上的60件大事,并随机采访了60位曾经在北京邮电大学工作和学习过的业内人士,让我们一起在对中国通信业辉煌发展史的回忆当中,共同找寻北邮人所留下的历史足迹。
二、中国卫通结构调整起步良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卫通结构调整起步良好(论文提纲范文)
(1)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国企并购动因及绩效分析 ——以号百控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并购动因研究 |
1.2.2 并购绩效研究 |
1.2.3 混改背景下国有企业并购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混合所有制改革概念概述 |
2.1.1 混合所有制改革概念的界定 |
2.1.2 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历程 |
2.2 企业并购的相关概念 |
2.2.1 并购的概念 |
2.2.2 并购的类型 |
2.3 企业并购相关理论基础 |
2.3.1 规模效益理论 |
2.3.2 协同效应理论 |
2.3.3 委托代理理论 |
2.3.4 市场势力理论 |
3 国有企业并购理论分析 |
3.1 国有企业并购动因分析 |
3.1.1 基于混改时代背景下的动因 |
3.1.2 基于市场因素的经济效益动因 |
3.1.3 基于企业自身因素的动因 |
3.2 国有企业并购绩效分析 |
3.2.1 国企混改背景下并购的绩效影响 |
3.2.2 企业并购绩效分析常见方法 |
3.2.3 国企并购绩效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
4 案例介绍及并购动因分析 |
4.1 案例介绍 |
4.1.1 公司简介 |
4.1.2 并购过程 |
4.2 并购动因分析 |
4.2.1 国企推进混改的积极性 |
4.2.2 获得核心竞争力 |
4.2.3 行业之间整合效应 |
4.2.4 增加用户数量扩大市场 |
5 并购绩效分析 |
5.1 事件研究法分析 |
5.1.1 确定事件 |
5.1.2 确定市场预期收益率 |
5.1.3 计算超额收益率和累计超额收益率 |
5.2 财务指标法分析 |
5.2.1 偿债能力分析 |
5.2.2 营运能力分析 |
5.2.3 盈利能力分析 |
5.2.4 发展能力分析 |
5.3 非财务指标法分析 |
5.3.1 核心竞争力 |
5.3.2 公司潜在发展能力 |
5.4 案例小结 |
6 建议与展望 |
6.1 建议 |
6.1.1 鼓励国有企业推动混改 |
6.1.2 合理选择并购的战略伙伴 |
6.1.3 充分发挥引进企业优势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自然垄断理论 |
2.1.1 早期自然垄断理论 |
2.1.2 传统自然垄断理论 |
2.1.3 现代自然垄断理论 |
2.2 规制理论 |
2.2.1 规制公共利益理论 |
2.2.2 规制俘获理论 |
2.2.3 规制经济理论 |
2.3 产业组织理论 |
2.3.1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
2.3.2 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 |
2.3.3 传统SCP范式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适用性分析 |
2.4 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特性 |
2.4.1 中国电信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
2.4.2 电信业技术经济特征的变化 |
2.4.3 电信企业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第3章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新问题 |
3.1 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历程 |
3.1.1 中国电信产业发展初期 |
3.1.2 中国电信业市场拆分重组历程 |
3.2 中国电信产业监管政策演进 |
3.2.1 从垄断到调整市场结构引入竞争 |
3.2.2 从调整市场结构转向规范市场行为 |
3.2.3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高市场绩效——成立中国铁塔公司 |
3.3 中国电信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
3.3.1 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业传统商业模式形成挑战 |
3.3.2 “三网融合”政策推进加剧了电信市场竞争 |
3.3.3 电信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弱化 |
3.3.4 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对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第4章 构建“R-SCP”电信产业分析框架 |
4.1 电信业规制的目标 |
4.2 电信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
4.3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的现状 |
4.4 现有理论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分析 |
4.4.1 “SCP”范式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 |
4.4.2 规制理论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 |
4.5 电信产业组织的研究思路 |
4.5.1 决定电信产业组织变迁的重要因素 |
4.5.2 电信产业组织研究的主要思路 |
4.6 构建基于规制的“R-SCP”理论分析框架 |
4.6.1 “R-SCP”框架的逻辑关系 |
4.6.2 “R-SCP”理论框架对电信产业的适用性 |
第5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5.1 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
5.2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5.3 政府行为对电信市场结构的直接塑造 |
5.3.1 放松进入规制与引入竞争 |
5.3.2 电信纵向拆分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3.3 电信南北拆分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4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4.1 进入者策略与在位者优势 |
5.4.2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份额和价格的影响 |
5.4.3 不对称规制与联通CDMA手机补贴 |
5.4.4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3G/4G牌照发放 |
5.4.5 “单向携号转网”规制政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 企业行为对电信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1 中国电信的限制性定价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2 中国移动的差异化策略对市场份额的影响 |
5.5.3 中国联通的技术创新行为 |
5.6 产业融合对电信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5.6.1 三网融合对电信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5.6.2 中国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5.6.3 中国广电成为第四大电信运营商影响市场格局 |
第6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
6.1 市场行为的影响因素 |
6.1.1 影响电信企业市场行为的主要因素 |
6.1.2 规制条件下企业行为特征分析 |
6.1.3 中国电信企业各阶段行为分析 |
6.2 规制与放松规制对电信市场行为的影响 |
6.2.1 规制失效下电信企业的排他性行为 |
6.2.2 不对称规制下的电信市场竞争行为 |
6.2.3 电信企业对规制的突破与放松规制 |
6.3 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的影响——以中国联通为例 |
6.3.1 中国联通3G市场定位 |
6.3.2 中国联通3G六统一运营策略 |
6.3.3 中国联通价格行为分析 |
6.3.4 中国联通非价格行为分析 |
6.3.5 中国联通组织调整行为分析 |
6.4 产业政策对电信企业市场行为的影响 |
6.4.1 “移动通信转售”对电信企业行为的影响 |
6.4.2 手机实名制对电信企业行为的影响 |
第7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
7.1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评价方法 |
7.1.1 产业组织理论对经济绩效的评价内容 |
7.1.2 竞争和规制对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影响 |
7.1.3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 |
7.2 中国电信产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7.2.1 完全垄断阶段的绩效分析(1994年之前) |
7.2.2 双寡头垄断阶段的绩效分析(1994-1998年) |
7.2.3 引入竞争阶段的绩效分析(1999-2001年) |
7.2.4 扩大竞争阶段的绩效分析(2002-2008年) |
7.2.5 电信业重组后的绩效分析(2009年至今) |
7.3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总体评价 |
第8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新特征及其规制 |
8.1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 |
8.2 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
8.2.1 电信运营商产业主导权丧失 |
8.2.2 电信运营商进一步被管道化 |
8.2.3 移动互联网业务替代传统电信业务——以“微信”为例 |
8.2.4 免费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主导 |
8.3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组织变革与转型 |
8.3.1 从全业务运营商转向综合信息服务商 |
8.3.2 运营重心从传统语音转向数据应用 |
8.3.3 由纯管道经营向智能管道转型 |
8.4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市场竞争行为 |
8.4.1 开展4G流量价值经营提升市场绩效 |
8.4.2 搭建应用平台与OTT企业合作运营 |
8.4.3 重视应用服务——以移动支付为例 |
8.4.4 以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提升电信产业竞争力 |
8.5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规制的新特点 |
第9章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建议 |
9.1 电信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内涵及目标 |
9.2 规制合理化与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关系 |
9.3 产业融合对电信业规制的影响 |
9.3.1 电信产业和广电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分析 |
9.3.2 相关市场主体存在各自的利益诉求 |
9.3.3 行业监管者维护部门利益以及职责有所差异 |
9.4 外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经验 |
9.4.1 英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 |
9.4.2 美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 |
9.4.3 国外电信产业规制与改制的启示 |
9.5 中国电信产业的规制改革建议 |
9.5.1 产业融合背景下规制重构的保障机制 |
9.5.2 电信产业市场竞争政策的趋势 |
9.5.3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建议 |
9.5.4 中国电信业规制合理化建议 |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3)A卫星通信应用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方案 |
1.2.1 研究的目标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3 研究方法与路线 |
2 理论与研究综述 |
2.1 战略研究相关理论 |
2.2 战略研究综述 |
2.3 战略研究常用工具 |
3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3.1 产业环境分析(PEST) |
3.1.1 政策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产业结构分析(五力模型) |
3.2.1 竞争对手状况 |
3.2.2 替代品状况 |
3.2.3 供应商状况 |
3.2.4 购买者状况 |
3.2.5 新进入者状况 |
4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4.1 企业基本状况简介 |
4.2 企业资源能力 |
4.3 企业市场能力 |
4.4 企业产品能力 |
5 企业战略的分析与制定 |
5.1 企业战略的SWOT分析 |
5.1.1 机会分析 |
5.1.2 威胁分析 |
5.1.3 优势分析 |
5.1.4 劣势分析 |
5.1.5 SWOT分析矩阵 |
5.2 企业战略的制定 |
5.2.1 企业战略类型的选择 |
5.2.2 企业战略发展的目标 |
5.2.3 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
6 企业战略的实施与保障 |
6.1 企业战略的实施方案 |
6.1.1 培育期战略实施方案 |
6.1.2 发展期战略实施方案 |
6.1.3 扩扩张期战略实施方案 |
6.2 企业战略的保障措施 |
6.2.1 树立良好企业文化 |
6.2.2 优化企业人员配置 |
6.2.3 重视客户关系管理 |
6.2.4 建立评估控制体系 |
7 总结 |
7.1 本文的创新点 |
7.2 本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及其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产率研究现状 |
1.2.2 电信业生产率研究现状 |
1.2.3 电信业生产率研究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法及思路 |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综述 |
2.1 生产率的内涵 |
2.1.1 生产率的定义 |
2.1.2 生产率定义的发展 |
2.1.3 生产率的分类 |
2.2 生产率和生产率增长的测量 |
2.2.1 生产率水平的测量和比较 |
2.2.2 技术效率、配置效率、成本效率 |
2.2.3 规模效率 |
2.2.4 生产率增长和 TFP 指数的测量 |
2.3 生产率测度方法 |
2.3.1 参数方法 |
2.3.2 非参数方法 |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电信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3.1 电信业概述 |
3.1.1 电信的定义 |
3.1.2 电信业的内涵 |
3.1.3 电信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
3.1.4 电信业的功能 |
3.2 中国电信业发展历程 |
3.2.1 中国电信业发展历程 |
3.2.2 中国电信业的市场结构 |
3.2.3 中国电信业发展主要特点 |
3.3 中国电信业发展现状分析 |
3.3.1 基础电信业务发展分析 |
3.3.2 增值电信业务发展分析 |
3.3.3 电信网络能力分析 |
3.3.4 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
3.3.5 电信业经营效益分析 |
3.3.6 电信业地域发展差异分析 |
3.3.7 省级电信业发展情况分析 |
3.3.8 基础电信运营商发展情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电信业资本存量及对国民经济贡献研究 |
4.1 中国电信业资本存量的估算 |
4.1.1 关键变量说明 |
4.1.2 电信业资本存量的计算 |
4.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 中国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 |
4.2.1 电信业的直接贡献率 |
4.2.2 电信业的拉动作用 |
4.2.3 电信业价格对 CPI 的下拉作用 |
4.3 电信业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 |
4.3.1 模型设计 |
4.3.2 指标选择说明 |
4.3.3 实证研究结果 |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电信业生产率测度实证研究 |
5.1 生产率测度模型 |
5.1.1 CCR 模型 |
5.1.2 BCC 模型 |
5.2 中国电信业生产率研究 |
5.2.1 指标选择说明 |
5.2.2 实证研究结果 |
5.2.3 研究结论 |
5.3 中国省际电信业生产率研究 |
5.3.1 指标选择说明 |
5.3.2 实证研究结果 |
5.3.3 研究结论 |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增长测度实证研究 |
6.1 生产率增长测度模型 |
6.1.1 距离函数 |
6.1.2 Malmquist 指数测度 |
6.1.3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的分解 |
6.2 指标选择说明 |
6.3 实证研究 |
6.3.1 时间角度分析 |
6.3.2 地域角度分析 |
6.3.3 研究结论 |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电信业生产率提升对策研究 |
7.1 电信业重点发展方向 |
7.1.1 加快信息网络演进升级,统筹信息网络整体布局 |
7.1.2 全面深化信息服务应用,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态 |
7.1.3 推进三网融合全面展开,加快物联网产业化进程 |
7.1.4 提升安全应急保障能力,推进信息网络绿色发展 |
7.2 电信政策保障措施 |
7.2.1 加强战略规划指导,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
7.2.2 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普遍服务机制 |
7.2.3 强化电信资源管理,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
7.2.4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
(5)汉德宣传性语篇结构差异的政治语法因素—汉、德“企业介绍”语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示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回顾 |
2.1 针对语篇结构差异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
2.2 德国的内容语法研究 |
2.3 批评话语分析研究 |
2.4 语篇研究的政治语法视角 |
2.5 小结 |
第3章 理论框架和分析范畴 |
3.1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分析框架 |
3.1.1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功能观 |
3.1.2 基于语域与体裁理论的语篇功能分析途径 |
3.2 分析范畴 |
3.2.1 体裁的文化意义 |
3.2.2 语篇的表现意义 |
3.2.3 语篇的评价意义 |
3.3 小结 |
第4章 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 |
4.1 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
4.2 分析方法 |
4.2.1 语篇篇章结构语义分析 |
4.2.2 及物性结构分析 |
4.2.3 评价性分析 |
4.3 研究材料 |
4.4 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果 |
5.1 汉、德语篇的篇章结构 |
5.2 汉、德语篇的语法特征 |
5.2.1 汉、德典型小句结构 |
5.2.2 语篇中的时间表达 |
5.2.3 引用 |
5.3 汉、德语篇的词汇特点 |
5.3.1 交际参与者的名称表达 |
5.3.2 形容词和副词 |
5.3.3 词域 |
5.3.4 类固定短语 |
第6章 讨论 |
6.1 汉、德语篇对比分析的主要发现 |
6.2 汉、德语篇的政治语法内涵 |
6.2.1 汉、德语篇的政治话语体系 |
6.2.2 汉、德政治话语的主题和内容 |
6.2.3 政治话语的工具系统-政治语法 |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
7.1 政治语法-特定政治文化语境下的社会语言现象 |
7.2 政治语法-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一种视角 |
7.3 政治语法研究的启示 |
7.3.1 政治语法研究与外语教学 |
7.3.2 翻译与政治语法研究 |
7.4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今后的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研究材料 |
附录2:研究数据 |
2.1:汉、德语篇体裁的内容和形式 |
2.2:汉、德语篇中涉及交际参与者关系的典型句子 |
2.3:汉语语篇中将来时间的表达 |
2.4:汉语语篇中政治性词语的引用 |
2.5:汉、德语篇中交际参与者的称谓 |
2.6:汉、德语篇中起加强作用的形容词和副词 |
2.7:汉、德语篇中的典型词汇 |
2.8:汉语语篇中的高频政治性类固定短语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6)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信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1.1.1 国际电信市场的发展趋势 |
1.1.2 中国电信市场的发展情况 |
1.2 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研究意义 |
1.2.1 国民经济发展和信息化战略的需要 |
1.2.2 政府实施科学有效管制的需要 |
1.2.3 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
1.2.4 用户获得价廉质优业务的需要 |
1.3 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问题分析 |
1.4 本文研究方法和体系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1.4.3 本文的研究体系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电信行业的外部经济性特征 |
2.1.1 公共物品的特性 |
2.1.2 外部性的定义及解决办法 |
2.1.3 电信业的外部经济性 |
2.2 电信行业的自然垄断性和发展变化 |
2.2.1 自然垄断的定义及相关理论 |
2.2.2 自然垄断的成因 |
2.2.3 电信行业的自然垄断分析 |
2.3 行业的市场结构研究 |
2.3.1 市场组织结构分析模型 |
2.3.2 完全竞争市场分析 |
2.3.3 完全垄断市场 |
2.3.4 垄断竞争市场 |
2.3.5 寡头垄断市场 |
2.4 价格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和最新进展 |
2.4.1 价格理论的研究情况 |
2.4.2 公共服务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 |
2.4.3 价格管制理论的发展 |
2.5 电信资费的基本概念和资费管制 |
2.5.1 电信资费的定义 |
2.5.2 电信资费的特征 |
2.5.3 电信资费体系及分类 |
2.6 国外资费管制方式和形成机制的比较研究 |
2.6.1 电信资费管制方式 |
2.6.2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的管制方式 |
2.6.3 国外的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发展历程 |
2.6.4 国外管制的经验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电信资费形成机制总体分析 |
3.1 我国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总体分析 |
3.1.1 有关定义和概念分析 |
3.1.2 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总体分析 |
3.1.3 政府是关键性的制度设计者 |
3.1.4 企业是灵活的执行者 |
3.1.5 消费者是最终的接受者和影响者 |
3.2 我国电信资费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 |
3.2.1 我国电信资费的发展历程 |
3.2.2 我国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现状分析 |
3.2.3 电信资费形成的过程 |
3.2.4 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趋势分析 |
3.3 电信资费形成机制改革的效果分析 |
3.3.1 电信资费形成机制改革的效果整体分析 |
3.3.2 消费者分析 |
3.3.3 企业和产业效率分析 |
3.3.4 政府管制成本分析 |
3.3.5 社会福利分析 |
3.3.6 资费改革效果总结 |
3.4 我国电信市场现行市场竞争格局以及主要问题 |
3.4.1 具有寡头垄断的特征 |
3.4.2 市场竞争结构与市场集中度 |
3.4.3 电信市场结构与资费形成机制的关系和问题 |
3.5 我国电信资费形成机制改革的相关建议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电信资费管制的研究 |
4.1 电信资费管制的总体分析 |
4.1.1 政府对电信资费管制的必要性 |
4.1.2 电信资费管制的目标、原则和作用 |
4.1.3 我国目前的管理体制和资费管理简介 |
4.1.4 当前我国电信市场管制模型分析 |
4.1.5 我国现在电信资费管制方法和未来电信资费管制走向 |
4.2 相关电信资费管制理论简述 |
4.2.1 电信资费管制综述 |
4.2.2 公正报酬率管制 |
4.2.3 激励性管制 |
4.2.4 国外自然垄断产业的价格管制模型及其分析 |
4.3 上下限管制的研究 |
4.3.1 上下限管制研究的重要性 |
4.3.2 上限管制的方法和模型研究 |
4.3.3 我国电信资费上限管制模型的研究 |
4.3.4 下限管制的方法和模型研究 |
4.4 电信资费的不对称管制的研究 |
4.4.1 不对称管制研究和实施的意义 |
4.4.2 不对称管制的一般方法和作用 |
4.4.3 我国电信资费的不对称管制的研究 |
4.4.4 我国长途电话资费的不对称管制分析 |
4.4.5 移动电话资费的不对称管制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5章 企业价格行为与定价方策略研究 |
5.1 电信企业价格行为研究 |
5.1.1 电信企业价格行为分析 |
5.1.2 电信企业价格行为现存的问题 |
5.1.3 企业价格行为规范的原则 |
5.2 企业定价相关理论及定价原则和理念 |
5.2.1 线性资费定价 |
5.2.2 非线性资费 |
5.2.3 企业定价的主要原则和决策理念 |
5.3 以企业为中心的定价决策 |
5.3.1 成本导向定价法 |
5.3.2 竞争导向定价法 |
5.4 以客户为中心的定价策略 |
5.4.1 客户满意度定价法 |
5.4.2 客户关系定价法 |
5.4.3 客户印象定价法 |
5.4.4 质量与需求匹配定价法 |
5.4.5 组合定价法(捆绑定价法) |
5.5 企业定价策略发展趋势 |
5.5.1 以客户为中心 |
5.5.2 战略性定价 |
5.5.3 市场细分定价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消费者影响因素分析 |
6.1 消费者影响研究的必要性 |
6.2 当前中国社会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
6.2.1 消费者需求分析和变化趋势 |
6.2.2 消费观念趋于多元化 |
6.2.3 电信用户群分类研究 |
6.3 目前消费者对电信资费的总体态度 |
6.3.1 对资费水平的态度 |
6.3.2 对资费结构的态度 |
6.3.3 对电信服务的态度 |
6.3.4 我国电信业消费水平分析 |
6.3.5 电信用户满意度分析 |
6.4 用户需求弹性研究 |
6.4.1 消费者剩余 |
6.4.2 从用户价格敏感度分析单向和双向收费 |
6.4.3 价格敏感度影响因素分析 |
6.5 用户在电信资费形成机制中的总体作用 |
6.5.1 竟争环境中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6.5.2 消费者对政府管制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移动电话资费形成机制模型 |
7.1 移动电话资费形成机制的系统思考 |
7.1.1 系统的观点 |
7.1.2 对移动电话资费的系统思考 |
7.1.3 系统动力学的产生及特点 |
7.1.4 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可行性分析 |
7.2 系统动力学建立模型与模型的综合评价 |
7.2.1 电信资费的综合评价理论分析 |
7.2.2 模型假设和模型建立 |
7.3 模型仿真与系统分析 |
7.3.1 模型仿真数据对比验证 |
7.3.2 模型仿真分析 |
7.3.3 各因素变化影响对比分析 |
7.4 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及展望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企业环境、环境因子互动与企业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企业环境研究综述 |
1.1.2 企业环境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 |
1.2 研究目标和方法 |
1.2.1 论文研究目标 |
1.2.2 论文研究方法 |
1.3 研究技术路线和内容框架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企业环境研究 |
2.1 企业性质与企业行为过程理论模型 |
2.1.1 企业性质 |
2.1.2 企业行为过程理论模型 |
2.1.3 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分析 |
2.2 企业外部环境研究 |
2.2.1 企业外部环境内涵 |
2.2.2 企业外部环境因子模型构建 |
2.2.3 企业生态位“序参量”因子分析 |
2.2.4 企业生态位因子模型构建 |
2.3 企业内部环境研究 |
2.3.1 企业内部环境内涵 |
2.3.2 企业内部环境因子构成 |
2.3.3 企业内部环境因子模型构建 |
2.4 企业构成分析 |
2.5 企业环境的复杂性 |
2.5.1 企业环境与复杂系统 |
2.5.2 企业内部环境的复杂性 |
2.5.3 企业外部环境的复杂性 |
第三章 企业环境因子互动研究 |
3.1 企业环境因子互动机理 |
3.1.1 企业外部环境因子互动机理 |
3.1.2 企业内部环境因子互动机理 |
3.1.3 企业内外环境因子互动机理 |
3.1.4 企业环境因子互动模型 |
3.2 因子互动对企业适应性的影响分析 |
3.2.1 因子互动对企业适应性的影响 |
3.2.2 企业适应深度分析 |
3.2.3 企业适应宽度分析 |
3.2.4 企业在生态位上的适应指标 |
3.3 企业生态位因子突变模型 |
3.3.1 企业生态位因子突变 |
3.3.2 企业生态位因子突变模型 |
3.3.3 企业对生态位因子突变的适应策略 |
3.4 基于突变模型的企业生态位环境状态评价 |
3.4.1 突变论评价法一般思路 |
3.4.2 企业生态位系统突变模型构建 |
3.4.3 案例分析:2005 年国内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生态位状态评价 |
第四章 基于环境因子互动的企业演化研究 |
4.1 企业演化的内涵与实质 |
4.1.1 企业演化内涵 |
4.1.2 企业演化实质 |
4.2 企业演化机制与演化结果分析 |
4.2.1 企业演化的外在压力 |
4.2.2 企业演化的内在动力 |
4.2.3 企业演化结果分析 |
4.3 企业演化特点 |
4.4 企业演化前景与基于前景的企业演化过程模型 |
4.4.1 企业演化前景 |
4.4.2 基于前景的企业演化过程模型 |
4.5 基于环境因子互动的企业发展与进化 |
4.5.1 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
4.5.2 影响现代企业发展与进化的主要内在张力 |
4.5.3 企业持续进化的环境条件:企业内、外环境耦合 |
4.5.4 基于进化的企业环境发展战略 |
4.6 企业演化的复杂性 |
4.6.1 企业演化复杂性的含义 |
4.6.2 企业演化的复杂性机理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中国卫通结构调整起步良好(论文参考文献)
- [1]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国企并购动因及绩效分析 ——以号百控股为例[D]. 金豆豆.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2]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D]. 程瓯. 武汉大学, 2016(01)
- [3]A卫星通信应用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 高志勇. 北京交通大学, 2015(07)
- [4]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及其增长研究[D]. 王晨奎. 吉林大学, 2013(08)
- [5]汉德宣传性语篇结构差异的政治语法因素—汉、德“企业介绍”语篇研究[D]. 刘齐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9(11)
- [6]电信资费形成机制的研究[D]. 侯广吉.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0)
- [7]企业环境、环境因子互动与企业演化研究[D]. 李晓明. 天津大学, 2006(05)
- [8]夯实管理基础 加强创新管理 不断推进中国卫通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J]. 贺宗春. 当代通信, 2006(Z1)
- [9]中国卫通:特色资源成就未来[N]. 刘琦. 通信产业报, 2006
- [10]北邮人——中国通信业五十年见证[J]. 古松,杨海玉,舒文琼,乐宁,胡晓女,宿建光,孙慧,鲁义轩,杨海峰,郑宏,李鹏,董玉楠,刘兵,刘启诚,阴志华,王倩倩,杜娟. 通信世界, 20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