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系统辨识的离散系统模型类库(论文文献综述)
杨志成[1](2018)在《基于v-gap优化的板球系统辨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板球系统(Ball and Plate System)是一种验证控制、辨识与估计算法有效性的经典验证平台,可以看作是球杆系统的二维扩展,是一种复杂的、多变量、欠驱动的典型非线性控制系统。本课题以深圳元创兴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板球系统为研究对象。由于该板球系统经过了长期的使用、机械磨损、器件老化、温度变化对器件刚性的改变等原因,该系统的控制精度和控制效果有所下降。使系统继续作为经典的验证平台,需要提高该板球系统的控制精度与控制效果,而提高控制精度与效果就需要辨识得到该系统的较高精度模型。本课题将研究利用基于v-gap度量优化的辨识方法对该板球系统进行模型辨识研究来获得系统的高精度模型。围绕该任务,本课题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开展研究。第一,为了对板球系统进行辨识研究,首先需要得到板球系统机理模型作为参考。因此,使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该板球系统的微分方程,在平衡点建立板球系统的线性化模型。然后,依据此线性模型,使用MATLAB软件搭建板球系统的仿真模型,分析板球系统机理模型的特性,为板球系统模型的参数化提供模型依据。第二,以v-gap度量优化辨识方法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辨识方法改进研究,提高辨识算法计算效率,减少辨识时间。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使用序贯二次规划法(SQP)进行参数优化来提高辨识速度;改进约束名义模型正规性、互质性和奈奎斯特缠绕条件的约束方式,减少约束条件的数量。第三,设计持续激励的M序列作为输入信号,采集输入输出数据为辨识方法研究提供实验数据依据。由于v-gap辨识方法使用的是频域信号,而板球系统直接采集出来的是时域的信号,因此需要用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信号转化为频域信号。最后,利用MATLAB软件的仿真功能和板球系统实验来验证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和高精度。本课题利用输入输出数据进行辨识研究,辨识得到板球系统的模型。根据辨识出的辨识模型与原始模型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辨识方法的可行性。
许颜贺[2](2017)在《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参数辨识及控制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能源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入,抽水蓄能电站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储能技术以及有效地电网调峰、调频工具,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大规模建设。抽水蓄能机组的复杂输水管道布置、可逆式的运行方式、频繁的工况转换以及水泵水轮机固有的“S”区域与“驼峰”区域,使得机组调速系统呈现时变、非最小相位、复杂非线性以及水-机-电强耦合等特点。这些特点不仅给机组调节、电站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且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给机组的安全、稳定与高效运行带来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科学前沿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进一步,大规模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以及电网负荷的剧烈波动,使得机组调速系统控制与优化运行呈现高度复杂特性,亟需开展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先进控制策略与优化运行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高精度建模是开展上述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的基础,传统的建模方法大都将水泵水轮机简化为一阶线性模型,无法有效描述机组的运行特性以及调速系统的强非线性,制约了基于精确模型的参数辨识、智能控制策略、优化运行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为此,本文以抽水蓄能机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的需求为切入点,围绕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精确建模与控制优化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瓶颈,以系统辨识、现代控制理论与智能优化算法为理论基础,以对象建模、仿真计算分析、工程实践验证为研究主线,针对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辨识与控制优化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突破与方法创新,研究成果在我国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得到应用示范,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如下:(1)综合分析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的各环节结构与数学描述方法,结合水泵水轮机的运行特性与全特性曲线数值变换方法,构建了可以满足不同研究应用需求的调速系统线性模型、基于全特性曲线对数投影变换的非线性模型以及数值计算模型;进一步,基于建立的调速系统非线性模型,发现了机组转速在控制参数域内的分岔现象,获得了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时域图、相轨迹图和Pioncare映射图,探明了水泵水轮机“S”特性对于机组转速振荡的影响,揭示了机组运行在“S”特性区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其动态演化规律,为调速系统先进控制策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2)为实现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实时运行状态的参数辨识,以建立的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非线性模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适用于求解调速系统高维参数辨识问题的改进菌群觅食趋化性-引力搜索算法(bacterial foraging chemotaxis-gravitational searchalgorithm,BCGSA),引入参数辨识重要度因子,建立了基于BCGSA的自适应一体化参数辨识模型,实现了非线性模型的高精度辨识;进一步,以调速系统线性模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调速系统“白箱”线性模型映射的BP神经网络参数辨识方法,克服了传统神经网络系统辨识对于大量样本数据的依赖以及辨识结果泛化能力差的缺陷,发展了调速系统精确建模的研究范式。(3)针对抽水蓄能机组在低水头空载工况运行易进入“S”特性区域,进而引起机组转速振荡、并网困难等问题,引入分数阶微积分思想,建立了一种新型调速系统分数阶PID控制器,有效抑制了“S”特性区域对机组空载稳定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深入研究模糊控制理论,综合分析模糊分数阶PI与模糊分数阶PD控制器的特点,推求了适用于工程实际的模糊规则,建立了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自适应快速模糊分数阶PID控制器(AFFFOPID),仿真实验表明,AFFFOPID进一步改善了低水头空载运行时机组频率和导叶开度的过渡过程,提高了抽水蓄能机组调节系统的控制品质。(4)针对大波动工况下抽水蓄能机组运行不稳定问题,深入探讨了不同导叶关闭方式的特点及其对输水系统各水力单元的水力特性的影响,基于本文建立的“一管-双机”式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数值计算模型,引入水力单元调保计算安全阈值边界和调速器油速等多重约束因素,建立了均衡考虑机组转速上升率与水锤压力波动的导叶关闭规律多目标优化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种群重构、多目标趋化性操作以及精英档案集指导等机制的改进多目标引力搜索算法(IMOGSA),实现了机组导叶关闭规律多目标优化问题的高效求解,快速制定出了甩负荷、水泵断电工况下分布均匀且广泛的导叶关闭规律非支配方案集,为保障抽水蓄能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科学的指导。(5)基于本文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辨识与控制优化研究的理论成果,设计开发了一种面向服务的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控制优化与性能评估应用系统,通过调速系统分布式集散监测数据融合,实现了调速系统参数辨识、控制优化与性能评估等功能,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为电站运行人员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建议,推动了我国抽水蓄能行业的科技进步与发展。
周兴博[3](2017)在《基于改进卡尔曼滤波算法的电池健康度估算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铅酸蓄电池(VRLA)在工业生产领域不断应用,为了确保电池性能良好、延长电池的寿命,必须对铅酸蓄电池的性能进行有效地实时监测,从而确保其安全、可靠地作为后备电源运行。目前,国内外对于电池性能的估算大多体现在电池的剩余电量(State Of Charge,SOC)上,然而与SOC的研究相比,有关电池健康度(State Of Health,SOH)的研究相对滞后,估计方法也不太成熟,同时电池的健康度(SOH)又与电压、电流、内阻、温度等其他电气参数有别,无法通过设备或仪器采用直接测量法获得,但这些电池参数随着电池的健康度(SOH)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准确的在线估算电池健康度状态问题也成为现今研究的热点。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电池健康度国内外现状进行研究,通过实验选定内阻作为电池健康度的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实验影响内阻的主要因素,实验表明准确估算内阻的前提是剩余电量估算的准确性。选定Thevenin作为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并以此模型进行后续算法的研究。然后通过对电池健康度估算方法的研究,根据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UKF)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通过对算法中的噪声干扰与观察干扰进行优化,提出了基于双重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结合Thevenin电池等效模型,对电池剩余电量与内阻进行在线估算,从而估算出电池健康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对电池健康度在线估计具有较好的精度。最终,在Windows环境下利用VC++语言,通过MFC类库下控件搭建软件的测试平台,实现UPS后备电源中的各单体铅酸蓄电池(VRLA)健康度的实时监测。并对单体电池健康度的在线实时监测数据进行仿真对比,通过对比结果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准确性,并说明本文算法可以应用到工控在线监测单体电池健康度(SOH)中。
毕思[4](2014)在《基于MFC的心肌缺血辅助检测系统的心电信息管理》文中提出心肌缺血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类疾病,并呈现出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对心肌缺血有重要研究价值,但简单的利用图谱的形态、幅值或角度变化对早期心肌缺血做出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确定学习理论对心电向量ST-T段(ST段和T波)局部准确建模并建立动态模式库以实现快速识别,这是一个将传统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研究心肌缺血转化为心电信号动态模式识别的过程,对传统心肌缺血诊断方法进行了算法上的全新改进。然而基于确定学习的心肌缺血辅助检测系统,不仅需要收集大量的心电数据和病人信息,而且模式学习和识别过程中也会生成很多有用信息,对这些数据信息的存储和管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设计的心电数据管理系统在以下四方面进行了改善与创新:1.引进SQL Server数据库存储数据。数据库技术可减小数据冗余、节省内存占用空间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索引、视图等操作可加快系统运行速度。2.基于MFC设计心电数据管理系统。 MFC集成了大量的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函数,缩短了系统开发周期,且基于C++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系统运行速度快、效率高、可移植且界面友好。3.数据存储和管理一体化。本文的心电数据管理系统集登录、心电数据采集、用户管理、病历管理和诊断报告维护等功能于一体;利用ADO(ActiveX Data Object)技术连接心电数据库,功能强大且使用方便。4.建立庞大的临床心电数据库。本文设计的心电数据库共收集了PTB心电数据库和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临床病人数据1170个病例合计2425条心电记录,存储了病人基本信息、既往病史、心电记录、既往病历和诊断报告等信息,这些信息是研究心肌缺血的宝贵资源。本文设计的心电数据管理系统在基于确定学习理论的心肌缺血辅助诊断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广州军区总医院采集的大量临床信息得到了有效的存储和管理,且可靠性良好,具有很好的实用前景。
彭云卿[5](2013)在《基于WAMS/PMU数据平台的在线总体测辨负荷建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力系统的数字仿真在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运行分析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于系统辨识理论的总体测辨法负荷建模,建模数据直接来源于实际系统,辨识结果可信度高,但数据源的缺乏成为其发展的瓶颈。而基于相量测量单元PMU的广域测量系统WAMS可以记录同步时标下的电网动态数据,并且将测量到的数据按照相应的通信规约实时上传至监测中心,这些广域测量信息包含了电网丰富的动态特性,包括综合负荷的动态特性,可以有效监测和分析地域广阔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为电力系统的在线分析、控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本文的目标是将PMU数据应用于总体测辨法负荷建模中并开发相应的应用平台。围绕这一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简单介绍了WAMS/PMU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详细分析了PMU数据文件的特点和编码规则,对比于总体测辨法负荷建模对数据的要求,分析了将PMU数据应用于总体测辨负荷建模时数据处理的必要性,并进而提出了应用PMU数据进行综合负荷在线动态建模的整体实现方案。其次,鉴于省级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作为PMU的主站收集、存储来自各子站的PMU数据信息和动态文件,本文开发相应接口程序从调度控制中心的WAMS平台获取PMU数据文件,并且根据PMU数据文件格式和特点,提出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开发了集PMU数据的获取,格式转换、数据预处理、测辨建模于一体的建模平台,并且通过各项功能测试验证了其实用性。在平台的实现方法上,采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技术,完成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最后,通过多组样本数据的建模结果,对比分析模型响应与实测响应的拟合程度,验证了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和建模平台的有效性、适应性和实用性。基于本文研究成果开发的综合负荷在线动态建模平台已经在省级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投入实际运行,为在线负荷建模提供了有效和有力的技术支持。
樊显斯[6](2012)在《切削力自适应控制研究》文中提出在数控铣削加工过程中,对于变化的切削余量,传统的方式是选择保守的进给速度为整个工序的进给速度,以至于没有充分利用到数控机床,极大的不利于加工效率提高,而恒定切削力自适应控制系统可以很好的改变这一不足。本文研究的数控铣削自适应加工方法如下:利用测力仪测得实时变化的切削力,并与参考切削力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通过建立的加工模型与极点配置控制器,计算出应给执行机构下一步的进给率,从而保证切削负荷稳定在参考切削力的水平上,最大限度的提高数控机床加工效率,有效的保护机床与刀具,同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零件的加工精度。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系统的整体规划为实现课题目标,进行了系统整体规划,确立了系统的工作过程、组成模块。(2)数控铣削加工过程的参数辨识铣削加工过程是一个多因素,极其复杂、时变、非线性的过程,通过简化确立了加工过程模型的形式。对于铣削加工中时变的系统模型参数,利用递推最小二乘估计作为参数辨识方法,分析了最小二乘估算算法,编制了相应的程序,通过例子对算法进行了验证。(3)恒力铣削控制方法的研究利用极点配置方法进行恒力铣削控制,分析了极点配置算法,确定了算法流程,利用VC++语言编制了相应的极点配置程序模块(4)控制系统的开发与测试运用VC++语言开发了自适应控制系统软件,该系统的功能模块由最小二乘辨识与极点配置组成。功能模块能够实现与开放式CNC系统方便集成。并运用建立的铣削力模型对该软件进行了仿真测试。
马志飞[7](2011)在《辅助起立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这些年,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残疾人作为一个需要关爱的群体,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种医疗设备也随之迅速发展。对于下肢残疾病人和老年人来说,要想独立完成起立动作是有困难的,甚至是无法完成的,因此,辅助起立康复机器人等康复设备便应运而生。本研究依照下肢残疾病人和老年人的起立需要,设计了包括机器人机械本体、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功能性电刺激部件组成的辅助起立康复机器人系统,并对其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首先对健康人的起立过程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对人体进行了简化和建模,对辅助起立康复机器人和在其帮助下的人体起立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这些结果为下肢残疾病人和老年人的起立过程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构建了辅助起立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结合人体生理特征,提出了控制系统输入数据的选择原则;在数据采集部分,对起立过程中手臂支承力、足底支承力及髋关节处的支承力等信号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低通滤波器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进行了功能性电刺激辅助起立功能康复技术的研究,分析了功能性电刺激作用原理,建立了刺激—肌肉力模型,编写了刺激器的运行程序。为了获取辅助起立康复机器人中伺服电机和驱动器的参数,对整个系统进行了系统辨识,包括辨识类型的选择、辨识实验的设计、输入信号的选择、模型的辨识算法、模型的检验等方面;在建立了系统模型之后,对其进行了RST控制器的设计,并对极点进行了配置,完成了整个系统的控制器的设计。选取实验者进行辅助起立康复机器人的实验,对实验者的身体基本参数进行了测量和计算;针对选定的实验者,选择功能性电刺激的参数,对刺激—肌肉力模型进行了仿真,并选取和仿真相同的电刺激参数,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获得了在起立过程中实验者的手臂处、髋关节和脚底处的受力情况,并据此提出了一种实时的刺激方案。
张斌[8](2010)在《SOA和EDA整合的IT系统仿真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扩展,软件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异构系统被牵连进来,怎样将这些异构复杂的系统集成起来便成为一个问题。企业应用集成提供了底层应用支撑系统间的互连,同时还实现了存在于企业内部应用与应用之间、本企业和其他合作伙伴间端到端的业务流程的管理。但随着企业业务流程的日渐复杂化,以及变化和创新的需求,企业应用软件急需重大的变革,SOA(面向服务架构)模式由此诞生。SOA模式以服务为核心概念,将企业的IT资源整合成可操作的服务,把企业内的服务串连起来形成松散耦合以应对业务的复杂化。虽然SOA模式将企业内部的资源包装为可重用的易于进行流程编排的服务,但它无法提高系统响应的灵敏性。EDA(事件驱动体系架构)的出现可以很好弥补这一缺点,它与SOA的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企业应用集成模式架构—基于事件驱动SOA(EDSOA)架构。对于开发一个采用事件驱动SOA架构的系统时,我们可以利用系统仿真这项技术来对我们建立的系统进行分析,例如研究系统的全生命周期、安全性、可信度、系统质量等,从而有效的对我们将要建立的系统进行评估与优化。本文叙述了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的方法,并对离散事件仿真规范进行了研究;深入了解了面向服务体系架构和事件驱动体系架构的相关知识,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构建了一个基于事件驱动SOA架构的发布/订阅体系结构,并使用离散事件仿真规范对其模型进行了形式化表述;使用面向对象的离散事件仿真工具—DEVS-Suite对一个基于发布/订阅体系结构的订货系统进行了仿真。
赵大力[9](2009)在《工业过程的先进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先进控制作为一个整体,包括从数据采集处理、数学模型建立、先进控制算法到工程实施的全部内容。本文以实际的典型化工过程系统为对象,围绕先进控制策略做了以下工作:1.作为先进控制软件的数据基础,首次提出并设计实现了基于SOA的DCS数据交换平台。详述了针对不同类型DCS系统的数据接口数据适配器的开发,具体包括DDE,OPC,API,基于消息等。提出了Status Active Object多线程交互模型,定义了数据交互平台的基本结构,基本数据交换协议。2.提出了基于PSO-SQP数值搜索方法的参数估计新方法,仿真结果证明了其有效性。提出了一种两阶段递阶梯度算法来解决多变量模型参数的辨识问题。这种方法计算简单,可在线实时辨识,能直接辨识对象的传递函数模型,克服有色噪声干扰,不需要控制器先验知识,方便用于实际生产过程的控制系统设计。3.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自由度数字内模控制结构,讨论了开环单变量不稳定时滞系统的内模控制方法。在内模控制原理的基础上,主要对一类时滞不稳定对象进行了内模控制的研究。对一阶和二阶时滞不稳定对象讨论了各个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4.提出了一类基于v规范型解耦的多变量内模控制设计的新方法:基于v规范型的新型多变量解耦内模控制,与现有的的基于v规范解耦环节的多变量内模控制进行了比较。其次,使用PSO-SQP算法,以一种改进的综合跟踪特性与解耦特性的ISE指标最优为目标,对滤波器参数进行寻优,得到不同类型的v规范型解耦的IMC-PID转化结构,分别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控制分析和设计方法的体系。仿真结果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基于v规范型的新型多变量解耦内模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解耦性能和鲁棒性。
周杨[10](2008)在《计算机汉语方言辨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以黄孝片方言为例》文中认为计算机汉语方言辨识是计算机自动判别说话人所讲汉语方言语音片段的方言属性,并据此辨别说话人所属地域的一项技术。这项技术在言语工程、公共安全、语言研究等众多领域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融合了语言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技术、模式识别和语音信号处理等诸多学科的相关内容。言语工程领域的汉语方言辨识研究主要基于言语产生模型,采用概率统计方法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在研究对象、方法及功能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和问题。“基于语言的汉语方言辨识”建立在汉语方言的语言学研究之上,将感知模式和语言规律作为方言辨识的重要依据,能够较好地克服上述缺点。基于语言的汉语方言辨识研究的研究重点是为汉语方言建立能反映其语言学性质的数学模型,而研究难点在于如何选取用于方言辨识的方言语音特征以及如何实现语音特征物理属性、心理属性和语言学属性的统一。通过深入分析汉语方言辨识所涉及的相关语言理论问题,特别是汉语方言语音系统性、结构性的特点,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音类—音值”结构的汉语方言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造了方言语音特征“音类—音值—区别性特征”的数学模型,从而为方言辨识系统的构建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针对方言语音特征的相关问题,通过对汉语方言辨识认知模式的分析以及对语音区别性特征的探讨,提出方言语音特征的内部必须包含最大区别性差异,通过这种区别性差异来克服声学性质与感知存在的矛盾。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方言语音特征,提出处理方言语音特征的求值型策略和比较型策略;并提出利用区别特征检测器法和频域比较法来提取方言语音特征中的区别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汉语方言辨识系统的基本框架。该系统利用具有语言学意义的方言语音特征进行方言辨识。这些方言语音特征在汉语方言辨识系统中依据一定的层级和顺序运作,从而逐级确定方言的属性;同时依据方言语音特征在地域的分布特点,辨别方言所属县一级行政区域;在方言特征混杂的情况下,则利用核心特征和共同特征确定方言的地域归属。在上述模型和框架的基础上,通过田野调查和录音制作了黄孝片20余个方言代表点的语音数据库和语音音档,并利用黄孝片方言作为汉语方言辨识理论研究的主要材料。通过对黄孝片方言语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提取了30余组语音特征,逐一探讨这些语音特征的性质、来源以及在汉语方言辨识中所起的功能与作用;并从这些语音特征中归纳出10余对区别性特征,通过实验语音分析指出这些区别性特征的声学对应物和具体的处理方法。在考察黄孝片方言语音特征时,注重将这些语音特征置于汉语方言的宏观背景下,细致考察语音特征在汉语方言中的分布及其所包含的类型意义。针对黄孝片方言语音特征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利用多种方法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如对黄孝片方言?韵系的音系特点、语音性质及在汉语方言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提出?来源于*u(<*iu<*iu)的看法;利用声学语音实验的方法对黄孝片方言入声韵尾、松紧元音、鼻韵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同时从行政区划沿革、移民史等几个方面较全面地分析了黄孝片方言的来源、性质和归属;并根据全浊入声的归并规律等特征将黄孝片方言划分为三个小片。从理论上看,利用本文提出的基于语言的汉语方言辨识系统及其一整套的解决方案,能够较好地实现以非连续语音、特定词汇为对象,以确定方言关系及归属地为目标的汉语方言辨识。但是汉语方言辨识系统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未能最终完成方言辨识系统的实现,这有待于各领域专家的进一步探索。
二、面向系统辨识的离散系统模型类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系统辨识的离散系统模型类库(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v-gap优化的板球系统辨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板球系统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板球系统研究发展现状 |
1.2.2 v-gap辨识方法的发展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板球系统模型的建立 |
2.1 板球系统 |
2.2 建立板球系统模型 |
2.2.1 建立数学模型 |
2.2.2 线性化模型 |
2.3 板球系统的性能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v-gap优化的辨识方法 |
3.1 v-gap度量的几何意义 |
3.2 开环辨识方法 |
3.2.1 开环辨识框架 |
3.2.2 系统模型辨识 |
3.2.3 开环辨识步骤 |
3.2.4 开环辨识仿真 |
3.3 闭环辨识方法 |
3.3.1 闭环辨识框架 |
3.3.2 系统模型辨识 |
3.3.3 闭环辨识步骤 |
3.3.4 闭环辨识仿真 |
3.4 小结 |
第4章 板球系统辨识实验设计与采集 |
4.1 板球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
4.2 M序列输入信号设计 |
4.3 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4.3.1 实验数据采集 |
4.3.2 实验数据处理 |
4.4 板球系统的辨识流程 |
4.5 小结 |
第5章 板球系统模型辨识 |
5.1 辨识算法实现与应用 |
5.2 板球系统辨识模型的精度检验 |
5.3 小结 |
第6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Ⅰ 板球系统硬件与软件推荐配置 |
附录Ⅱ 辨识程序 |
(2)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参数辨识及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抽水蓄能机组运行特点与特性 |
1.3 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辨识研究 |
1.4 水电机组调速系统控制优化研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建模及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调速器数学模型 |
2.3 引水系统数学模型 |
2.4 水泵水轮机数学模型 |
2.5 发电/电动机及负载模型 |
2.6 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仿真模型 |
2.7 基于调速系统非线性模型的动力学稳定性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3 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参数辨识 |
3.1 引言 |
3.2 引力搜索算法 |
3.3 基于改进引力搜索的调速系统自适应参数辨识 |
3.4 基于调速系统“白箱”线性模型映射的BP神经网络参数辨识 |
3.5 本章小结 |
4 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分数阶PID控制器设计与参数优化 |
4.1 引言 |
4.2 分数阶微积分原理 |
4.3 多场景模式下分数阶PID控制器设计与参数优化 |
4.4 自适应快速模糊分数阶PID控制与参数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复杂工况下抽水蓄能机组导叶关闭规律多目标优化 |
5.1 引言 |
5.2 导叶关闭规律优化问题描述 |
5.3 改进多目标引力搜索算法 |
5.4 复杂工况下机组导叶关闭规律多目标优化模型 |
5.5 基于IMOGSA的导叶关闭规律多目标优化求解策略 |
5.6 实例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控制优化与性能评估系统设计 |
6.1 引言 |
6.2 面向服务的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控制优化与性能评估系统设计 |
6.3 调速系统控制优化与性能评估系统在洪屏电站的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及展望 |
7.1 全文工作总结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3: 与导师合作申请的发明专利 |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奖励与授权研究成果 |
(3)基于改进卡尔曼滤波算法的电池健康度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电池性能检测平台的研究现状 |
1.3 电池健康度估算方法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内阻特性的电池健康度分析 |
2.1 电池健康度概述 |
2.1.1 电池健康度的广义定义 |
2.1.2 电池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2.1.3 电池健康度表征参数 |
2.2 电池内阻实验与分析 |
2.2.1 浮充与电池内阻关系实验 |
2.2.2 剩余电量与电池内阻关系实验 |
2.2.3 电池内阻与其健康度关系实验 |
2.3 电池等效电路模型与内阻参数辨识 |
2.3.1 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建立 |
2.3.2 模型内阻参数辨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改进卡尔曼滤波算法估算电池健康度 |
3.1 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原理介绍 |
3.1.1 无迹变换 |
3.1.2 加噪声下的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 |
3.2 双重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 |
3.2.1 标准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存在的问题 |
3.2.2 对状态噪声自适应的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改进 |
3.2.3 对观测干扰自适应的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改进 |
3.3 双重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估算电池剩余电量 |
3.4 双重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估算电池健康度 |
3.5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池健康度测试平台与实现 |
4.1 测试平台的搭建 |
4.1.1 测试平台搭建的环境与开发技术 |
4.1.2 测试平台总体结构设计 |
4.2 网卡转换模块与通信协议 |
4.2.1 网卡转换模块 |
4.2.2 数据传输协议 |
4.3 测试软件界面开发与实现 |
4.3.1 测试软件的界面开发 |
4.3.2 TCP/IP协议传输与参数配置 |
4.3.3 实时监测软件界面数据显示 |
4.4 电池健康度测试及结果分析 |
4.4.1 平台测试分析 |
4.4.2 测试分析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基于MFC的心肌缺血辅助检测系统的心电信息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心电数据库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框架 |
第二章 确定学习理论及其在心肌缺血辅助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心肌缺血相关知识简介 |
2.2.1 人体心脏系统与心电信号产生原理 |
2.2.2 常规心电图 |
2.2.3 心电向量图 |
2.2.4 心肌缺血的诊断依据 |
2.3 确定学习理论与动态模式识别 |
2.3.1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
2.3.2 径向基函数的持续激励条件 |
2.3.3 动态模式识别 |
2.4 确定学习理论在心肌缺血辅助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心电数据库的设计 |
3.1 引言 |
3.2 数据库技术简介 |
3.2.1 数据库基础理论 |
3.2.2 关系数据库与 SQL 语言 |
3.2.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
3.3 心电数据 |
3.3.1 心肌缺血疾病相关的数据信息 |
3.3.2 心电数据来源 |
3.4 心电数据库表的设计 |
3.4.1 数据的层次结构 |
3.4.2 心电数据库基本表设计 |
3.4.3 表间关系设计 |
3.5 视图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 MFC 的心电数据采集系统实现 |
4.1 心电数据采集系统在心肌缺血辅助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
4.2 心电数据采集系统硬件部分 |
4.3 MFC 简介 |
4.4 心电数据采集系统软件实现 |
4.4.1 心电数据采集 |
4.4.2 心电数据和病人信息保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 MFC 的心电数据管理系统实现 |
5.1 基于确定学习理论的心肌缺血辅助检测系统整体框架 |
5.2 MFC 与心电数据库连接 |
5.2.1 数据库访问技术 |
5.2.2 MFC 中 ADO 技术实现 |
5.3 心电数据管理系统框架 |
5.4 心电数据管理系统的实现 |
5.4.1 登录系统功能实现 |
5.4.2 用户信息维护功能实现 |
5.4.3 病历信息维护功能实现 |
5.4.4 诊断报告维护功能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WAMS/PMU数据平台的在线总体测辨负荷建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的重要意义 |
1.2.1 负荷模型对暂态稳定的影响 |
1.2.2 负荷模型对小信号动态稳定的影响 |
1.2.3 负荷模型对电压稳定的影响 |
1.2.4 负荷模型对潮流计算的影响 |
1.3 负荷建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1 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的发展过程 |
1.3.2 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PMU 的数据特点和处理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PMU 的数据特点 |
2.2.1 WAMS/PMU 简介 |
2.2.2 PMU 数据文件的格式 |
2.2.3 PMU 数据文件的编码规则 |
2.2.4 PMU 的数据构成 |
2.3 PMU 数据处理的必要性分析 |
2.3.1 总体测辨法负荷建模对数据的要求 |
2.3.2 PMU 数据处理的必要性 |
2.4 PMU 数据下载及预处理方法 |
2.4.1 PMU 数据处理的思路 |
2.4.2 PMU 数据自动下载和格式转换方法 |
2.4.3 PMU 数据预处理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 WAMS/PMU 的建模平台的开发 |
3.1 引言 |
3.2 总体实现方案 |
3.2.1 平台的功能设计 |
3.2.2 平台的设计原则 |
3.3 总体功能界面设计 |
3.3.1 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技术 |
3.3.2 总体界面设计 |
3.4 数据接口界面的设计与开发 |
3.4.1 FTP 协议及其工作原理 |
3.4.2 数据接口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思路 |
3.4.3 FTP 客户端的界面设计 |
3.4.4 FTP 客户端基本功能测试 |
3.5 PMU 数据处理界面的设计与开发 |
3.5.1 CSV 格式文件 |
3.5.2 PMU 数据格式转换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3.6 总体测辨法建模界面的设计与开发 |
3.6.1 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3.6.2 总体测辨法建模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PMU 数据在总体测辨法负荷建模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系统辨识的基本原理 |
4.3 综合负荷的模型结构 |
4.4 参数辨识算法 |
4.4.1 最小二乘法 |
4.4.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4.4.3 遗传算法 |
4.4.4 参数辨识的实现 |
4.5 实例应用检验 |
4.5.1 数据来源 |
4.5.2 辨识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6)切削力自适应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切削力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2 机床自适应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3 最小二乘辨识算法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系统整体规划与切削力的检测 |
2.1 系统规划 |
2.2 切削力主要影响因素 |
2.2.1 材料因素 |
2.2.2 切削用量因素 |
2.3 瞬时铣削力模型 |
2.3.1 盘式铣刀模型分析 |
2.3.2 立式铣刀模型分析 |
2.4 检测的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铣削加工过程的参数辨识 |
3.1 引言 |
3.2 加工过程数学模型分析 |
3.3 过程模型参数估算方法分析 |
3.3.1 离散系统的最小二乘模型结构 |
3.3.2 递推最小二乘估计 |
3.4 递推最小二乘估计用于铣削力模型参数估计 |
3.4.1 求解的基本步骤: |
3.4.2 迭代初值的选取 |
3.4.3 最小二乘算法程序实现 |
3.4.4 关键类的软件实现 |
3.5 最小二乘算法验证 |
3.5.1 最小二乘检测类的建立 |
3.5.2 检测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切削力恒定控制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极点配置控制策略 |
4.2.1 Diophantine 方程 |
4.2.2 极点配置实现形式 |
4.2.4 程序中的极点配置类构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真验证 |
5.1 引言 |
5.2 仿真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辅助起立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1.3 下肢辅助康复机器人的发展 |
1.3.1 国外下肢辅助康复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
1.3.2 国内下肢辅助康复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起立过程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 |
2.1 人体下肢肌肉知识简介 |
2.2 正常人体起立运动过程的运动学分析 |
2.3 辅助起立过程中人体的动力学分析 |
2.4 辅助起立康复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辅助起立康复机器人系统的构建 |
3.1 系统的总体安排及机械本体 |
3.1.1 总体安排 |
3.1.2 机械本体 |
3.2 控制数据的选择与分析 |
3.2.1 输入数据的选择 |
3.2.2 电机转角分析 |
3.3 采集信号的分析与处理 |
3.3.1 数据采集部分 |
3.3.2 力信号的分析 |
3.3.3 滤波器的设计 |
3.4 电刺激部分 |
3.4.1 电刺激原理 |
3.4.2 功能性电刺激的原理 |
3.4.3 刺激—肌肉力模型 |
3.4.4 刺激器 |
3.4.5 刺激器的程序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辨识及控制器设计 |
4.1 系统辨识 |
4.1.1 系统辨识简介 |
4.1.2 系统辨识的实验设计 |
4.1.3 模型辨识 |
4.1.4 系统辨识的结果 |
4.2 RST 控制器设计 |
4.2.1 系统的开环性能分析 |
4.2.2 RST 控制器原理 |
4.2.3 对于极点的配置 |
4.2.4 位置闭环的RST 控制器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刺激—肌肉力模型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
5.1 实验对象的选取 |
5.2 刺激—肌肉力模型仿真 |
5.3 实验部分 |
5.4 刺激方案的提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SOA和EDA整合的IT系统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离散系统仿真技术简介 |
2.1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 |
2.2 离散事件系统规范 |
2.3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环境 |
2.4 小结 |
3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和事件驱动的体系架构分析 |
3.1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 |
3.2 事件驱动的体系架构(EDA) |
3.3 SOA和EDA集成技术 |
3.4 小结 |
4 基于SOA和EDA整合的IT系统仿真建模研究 |
4.1 基于SOA和EDA的发布/订阅模型 |
4.2 发布/订阅模型的DEVS描述 |
4.3 小结 |
5 基于DEVS-Suite的SOA和EDA整合的发布/订阅系统仿真实现 |
5.1 DEVS-Suite仿真环境及界面介绍 |
5.2 发布/订阅模型的仿真目的 |
5.3 发布/订阅模型的模型构造 |
5.4 发布/订阅模型的程序设计 |
5.5 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本文工作的总结 |
6.2 进一步的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工业过程的先进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先进控制的研究状况 |
1.3.1 先进控制技术 |
1.3.2 内模控制(IMC) |
1.3.3 IMC-PID控制 |
1.3.4 国内当前应用先进控制的状况 |
1.4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1.5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基于SOA的异构DCS统一数据交换平台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数据交换平台的总体结构 |
2.2.1 平台的总体拓扑结构 |
2.2.2 平台中广泛用到的部分核心算法 |
2.3 数据源适配器设计 |
2.3.1 数据源适配器的总体结构 |
2.3.2 适配器的DDE数据交换接口 |
2.3.3 适配器的OPC(COM/DCOM)数据交换接口 |
2.3.4 适配器的其他进程间数据采集手段 |
2.3.5 适配器网络通信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
2.4 面向WebService的中心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
2.4.1 中心服务器的总体分析和结构设计 |
2.4.2 相关技术概述和总结 |
2.4.3 中心服务器的核心模块设计和主要功能描述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改进的随机梯度闭环辨识方法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闭环系统辨识的研究现状和基本原理 |
3.2.1 研究现状 |
3.2.2 基本原理 |
3.3 闭环系统辨识的一般方法 |
3.3.1 直接法 |
3.3.2 间接法 |
3.3.3 联合辨识方法 |
3.3.4 使用PSO-SQP方法来进行直接辨识 |
3.4 多变量的闭环系统辨识 |
3.4.1 多变量辨识的现状 |
3.4.2 用改进的递阶随机梯度法辨识多变量闭环系统 |
3.5 小结 |
第四章 单变量时滞不稳定系统内模控制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内模控制的提出 |
4.2.1 内模控制的研究状况 |
4.3 内模控制的基本原理 |
4.3.1 内模控制的基本结构及性质 |
4.3.2 内模控制器与经典反馈控制器的关系 |
4.3.3 内模控制器的灵敏度函数和互补灵敏度函数 |
4.3.4 单变量数字IMC-PID内模控制器的两步设计算法 |
4.4 时滞过程 |
4.4.1 时滞系统的一般概念 |
4.4.2 时滞系统的经典控制方法 |
4.5 单变量时滞不稳定过程内模控制 |
4.5.2 一阶时滞不稳定系统 |
4.5.3 二阶时滞不稳定系统 |
4.5.4 一阶系统仿真 |
4.5.5 二阶系统仿真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v规范型解耦的新型多变量内模控制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多变量时滞过程解耦控制的研究状况 |
5.3 多变量系统解耦控制理论基础 |
5.3.1 多变量内模控制的基本结构 |
5.3.2 多变量内模控制的基本性质 |
5.3.3 p规范与v规范控制对象 |
5.3.4 p规范与v规范解耦环节 |
5.3.5 p规范控制对象v规范解耦环节的物理可实现条件 |
5.4 基于v规范型的新型多变量解耦内模控制 |
5.4.1 解耦分析 |
5.4.2 多变量内模控制器的设计 |
5.4.3 控制系统性能分析 |
5.4.4 基于v规范型结构多变量系统的IMC-PID转化 |
5.5 基于v规范解耦环节的多变量内模控制 |
5.5.1 解耦分析 |
5.5.2 控制器设计 |
5.5.3 简化的多变量IMC-PID设计 |
5.6 滤波器的设计与参数优化 |
5.7 仿真研究 |
5.7.1 非最小相位多变量对象 |
5.7.2 多时滞多变量对象 |
5.8 非方系统内模控制 |
5.8.1 非方系统控制的现状及发展 |
5.8.2 基于主控量法的非方系统内模控制方法 |
5.8.3 基于广义逆法的非方系统内模控制方法 |
5.8.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9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10)计算机汉语方言辨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以黄孝片方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语言辨识研究概况 |
1.2 语言辨识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1.3 我们的研究取向:基于语言的方言辨识系统 |
1.4 论文的材料、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2 汉语方言辨识的感知过程和认知模式 |
2.1 语音的生理感觉模式 |
2.2 语音的心理感知模式 |
2.3 方言辨识的认知方式、过程与层级 |
2.4 小结 |
3 汉语方言辨识研究的方言学理论基础 |
3.1 汉语方言的性质与特点 |
3.2 汉语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
3.3 汉语方言关系与方言分类 |
3.4 汉语方言与地理的关系 |
3.5 小结 |
4 汉语方言辨识的基本框架及相关数学模型 |
4.1 汉语方言的数学建模 |
4.2 方言语音特征与方言辨识系统 |
4.3 汉语方言辨识系统的基本框架 |
4.4 小结 |
5 黄孝片方言的语音特征 |
5.1 黄孝片方言概况 |
5.2 黄孝片方言研究史概述 |
5.3 黄孝片方言声母的语音特征 |
5.4 黄孝片方言韵母的语音特征 |
5.5 黄孝片方言声调的语音特征 |
5.6 黄孝片方言的系属与内部分片 |
5.7 黄孝片方言语音特征与方言辨识 |
5.8 小结 |
6 汉语方言辨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6.1 语音信号处理的理论及实现 |
6.2 方言辨识策略与区别性特征的提取 |
6.3 汉语方言辨识数据库的构建 |
6.4 小结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2 黄孝片方言发音人与调查人 |
附录3 黄孝片方言录音材料 |
附录4 黄孝片方言语音语料库的文件命名规则和方言代码表 |
附录5 黄孝片方言语音特征 |
四、面向系统辨识的离散系统模型类库(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v-gap优化的板球系统辨识方法研究[D]. 杨志成.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18(09)
- [2]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参数辨识及控制优化研究[D]. 许颜贺.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3]基于改进卡尔曼滤波算法的电池健康度估算研究[D]. 周兴博.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7(05)
- [4]基于MFC的心肌缺血辅助检测系统的心电信息管理[D]. 毕思.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5]基于WAMS/PMU数据平台的在线总体测辨负荷建模应用研究[D]. 彭云卿. 湖南大学, 2013(05)
- [6]切削力自适应控制研究[D]. 樊显斯.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6)
- [7]辅助起立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实验研究[D]. 马志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5)
- [8]SOA和EDA整合的IT系统仿真技术研究[D]. 张斌. 山东科技大学, 2010(03)
- [9]工业过程的先进控制策略研究[D]. 赵大力. 北京化工大学, 2009(07)
- [10]计算机汉语方言辨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 ——以黄孝片方言为例[D]. 周杨. 华中科技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