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IRONY的翻译赏析——评《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论文文献综述)
李智[1](2019)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翻译理论产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就一直成为中西方学者倍感兴趣的话题。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视角层出不穷,从语义学、语用学到语篇分析,从文化学到社会学,不一而足。研究内容从文本分析到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探讨,从词、句、篇的微观研究到对译者伦理道德和责任考察等等。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和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翻译美学不是翻译学和美学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翻译学的美学观,即美学是翻译学进行学科探索的方法论。过去三十年,翻译美学的跨越式发展与文学翻译的联姻有着极大的关系。换言之,翻译美学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验证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审美性。文学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翻译美学的发展。文学翻译审美选择主要指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审美选择行为,研究范围包括:文学翻译的本质、影响译者审美选择的影响要素、译者所信奉的审美原则、译者所制定的翻译策略、译者在语言选择上的审美倾向。本文运用描写性和规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选择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探讨、实例分析和研究结论。为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文学翻译与审美选择有何关系?翻译审美选择是否意味着对译语的优化?(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有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必须要遵循的,还是可选的?(3)影响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的要素有哪些?译者的翻译观念对文本翻译有何影响,对译者策略的制定有何影响?译者在语言选择上是否存在某种倾向?为了回答以上这些问题,追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本文选择英国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和语体四个层面展开,以经典结构、戏剧性结构、对话体和书信体为实例分析三位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环境、翻译策略、翻译观念、翻译原则以及语言选择。通过理论探究和实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选择活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涉及翻译活动的诸多要素:语言的构成、文化的影响、审美认知取向、接受方式、评价标准、价值体系,等等;作者、译者、接受者、源文本、译文本之间构成一个动态的文学翻译美学生态系统。文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审美和真理的统一。本研究阐释了中国传统译学中有关审美选择的命题,如“雅”的动态性研究与译者审美性选择(语言、结构、文体)关联性;首次将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与选择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为翻译美学体系的建构增添新内容;提出译文本的生成过程为译者的审美性选择过程,译者不仅再现原作审美品质,而且还创造译文的审美价值。文学翻译是译者审美选择的结果,是外部性与内部性结合的终端产品。(2)文学翻译审美本质的三对命题即“言与意”“形与神”及“异与同”的内部逻辑关系。每一对命题均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各命题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言与意”和“形与神”在理论上体现为译学思想的审美取向,在实践上体现为文本构成要素和译者的审美追求。实现言意合一、形神兼备、保持“异国情调”则需要坚持“以信文本”“尚美求真”相结合的审美标准。(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受到外部和内部两重因素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遵循三个宏观审美原则(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与局部统一、文内语境与文外语境统一)和四个微观审美操作原则(得体、准确、经济和形象原则,也称4Y原则)。外部环境包括指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语境即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读者等因素,内部环境包括译者的翻译观念、审美倾向等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总体策略和局部策略。(4)实例分析发现,所选译本译者持有明确的翻译观念。译者在词项选择和句型结构配置方面有共同的倾向: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对关键词汇和短语的表达尽量优化,以确保译文审美品质的最大化。为了尽量传达原文语义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译者对原文句型结构多采用切分与重新配置的策略。译者在译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组合,力图将原作的审美要素再现于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不同的“刺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译者在保留原文“洋味”的同时,在语言选择上有范化(规范化)倾向。
陈国玲[2](2019)在《论蓓基的形象在《名利场》杨必译本中的再现 ——以对话翻译为例》文中指出《名利场》作为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蓓基更是成为了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对于蓓基的形象刻画,人物对话功不可没。正所谓“言为心声”,人物对话不仅能直观地展现出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而且能有效地反映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读者能够从蓓基与不同人物在不同情境下对话时的目的、心理、感情、态度等感受出她的人物形象。相应地,在翻译人物对话时,应当准确地再现原作表现的人物形象,使译语读者与源语读者对人物形象的感受大体一致。基于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金堤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探索出了一种以效果对等为中心的文学翻译理论。其等效翻译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概念:接受者概念,效果概念和对等概念。其中,效果概念是此理论的核心。金堤认为只有将效果作为翻译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信、达、神韵”的统一。本论文基于金堤的等效翻译理论视角,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从对话翻译刻画人物形象的三个功能(表明人物身份;反映人物个性;暗示人物心理)出发,探讨了蓓基的形象是否在《名利场》杨必译本中得到了再现。研究发现,为了使译语读者与源语读者对蓓基形象的感受大体一致,杨必通过增译法、转换法、分句法、词汇的选择和词义的引申法、反话正译法以及对英语特殊形式的处理和对标点的化用,在对话翻译中很好地再现了蓓基的身份、个性和心理活动。
刘赛雄[3](2018)在《H.G.威尔斯社会小说的失范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是英国爱德华时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产量高,而且内容涵盖广,涉及科学、文学、政治、历史、生物、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其中,威尔斯依靠亦幻亦实的科学幻想作品,让他获得“科幻界的莎士比亚”的美誉,凭借对社会现实予以讽刺表达的社会小说,让他赢得“狄更斯继承人”的美称,加上晚期对世界范围内的前瞻性创作,更是被郭沫若评为“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威尔斯的社会小说继承了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优秀传统,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从1900年前后起创作了一系列社会讽刺小说,描绘了英国转型期的社会状况,记述了许多小人物既令人心酸又令人发笑的坎坷历程。本文以社会学理论中的“失范”为切入口,采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从生态失范、经济失范、教育失范和道德失范等四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威尔斯《爱情与路维宪先生》、《吉普斯》、《托诺-邦盖》和《波里先生传》等四部社会小说,展示了作家对工业文明转型时期英国社会失范状况的书写,并从时代影响、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三个方面分析失范主题的书写缘由,进一步考察作家对良序社会的探索途径。威尔斯出身于“经济困顿”的中下层资产阶级家庭,在机缘巧合和自身努力下接受了一段有限的初等教育。十四岁的时候,迫于生活的压力离开学校,走上了药店学徒和布店学徒的谋生之路。十八岁的时候,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开始学习科学知识。毕业留校任教后,开始尝试写作,从此走上了专职作家的道路。这一艰难的成长历程不仅锤炼了他的品格,磨砺了他的意志,还为他今后各类作品,尤其是社会小说的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原始素材。在威尔斯笔下,几乎所有社会小说的主人公都是“缺少教育机会的受害者”,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中下层资产阶级的生存状况。作为在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世界强国,英国从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时候开始,不断推行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充分发展了国内的自由资本主义,但同时也加剧了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和社会的贫困问题,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威尔斯继承现实主义小说的优良传统,深刻地思考着英国转型时期社会失范的问题,具有令人深思的哲理性和批判性。威尔斯的四部社会小说对转型社会中失范主题的书写,主要体现在生态、经济、教育和道德等四个方面。在生态方面,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英国正处于工业文明迅猛发展的时期,自然环境的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威尔斯从失谐的乡村、失衡的城镇和失序的都市等三方面描绘了生态失范的景象。在经济方面,工业文明给英国带来了繁荣昌盛,也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大变革。在此社会背景下,经济关系开始变得复杂和功利化,威尔斯从欺诈式的生产、悖论性的流通和炫富性的消费等三个方面揭露了经济失范的状况。在教育方面,1870年英国《初等教育法》颁布后,政府开始广设公立学校,逐步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然而在威尔斯的笔下折射出不成熟的自我教育、氛围缺失的家庭教育和职能缺位的国民教育等失范状况。在道德方面,受重商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的社会环境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出现滑坡,情感关系出现异化。威尔斯通过小说人物冷漠的亲情、功利的爱情和虚伪的友情等三个方面,展示当时社会背景下道德失范的现状。可以说,威尔斯社会小说对社会失范问题的书写,既反映了英国转型时期的社会状况,又预示着英国旧的社会结构面临着解体的风险。威尔斯社会小说创作于爱德华时代,这在英国历史上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整个社会的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社会结构呈现失范的状态。如何实现良序社会的转型发展,这是威尔斯毕生不断探索和努力追求的问题。威尔斯个人成长经历、小说人物思想无不体现了其探索良序社会的愿望和过程,具体表现在对科学教育的反思、费边社会主义的探索及道德认同与社会规范整合愿景等三个方面。在科学教育的反思上,威尔斯是努力走出宗教束缚的“离经叛道者”,成为一名接受科学教育的底层“幸运儿”,并最终成为反思科学进步的“科幻小说家”。在费边社会主义的探索上,威尔斯曾加入费边社,作家从路维宪的幻想、马斯特曼的挣扎到尤尔特的妥协等情节,向读者展示出当时费边社会主义者只希望在政治上妥协,没有在经济、社会变革、未来筹划等方面显示出自己的决心与努力,呈现出一种政治上的空想,他的政治构序之路也只能就此作罢。在道德认同与社会规范整合愿景上,威尔斯通过路维宪的抉择、吉普斯的回归、乔治的省悟及波里的救赎等小说人物的不同结局,最终转向了对道德规范的探寻之路,从而实现自我的认识,最终回归德性的精神发展。在这一系列的社会小说中,威尔斯以充满调侃的口吻介绍了英国世纪之交的社会失范状况,也婉转地表达了他自己历经时代裂变后的忧思隐衷。他创造性继承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揭露出时代的黑暗面,批判社会各领域中的失范现实,与同时代作家一道书写那个时代的“焦虑”。威尔斯并不追求“詹姆斯式”的语言表达上的精致美感,而是忠实于社会现实,“指出个体遭遇的变幻莫测与随机性”,传达出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写实旨趣。他的最大贡献并非为社会失范的英国开出救世良方,而是为“爱德华盛世”号准了脉搏。威尔斯煞费苦心所精心构筑的失范结构,对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和中国转型时代的文化建设而言,具有重要的文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唐一辰[4](2018)在《《傲慢与偏见》多译本翻译风格研究》文中认为《傲慢与偏见》作为经典的英国小说之一,有趣的情节和独特的语言风格使其长盛不衰。该小说在中国拥有不下60本译本,这些译本除了传递小说的情节内容,是否也传递了小说的语言风格?本文以翻译风格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数据的统计分析,描述并探讨《傲慢与偏见》的语言风格、这些风格在译本中的体现情况,以及主要译本自身的语言风格。基于中国图书馆书籍出版信息,本文选取了王科一、孙致礼、张玲和张扬、张经浩、王晋华以及罗良功六个经典译本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早期的杨缤以及近年较为畅销的雷立美、周丹、李继宏等译本为参照,综合论述《傲慢与偏见》在中国的翻译风格。文中,翻译风格被分为意图性风格和习惯性风格,意图性风格指译本中所体现的原作风格,本文从叙述内容、对话内容以及书信内容三个部分论述了原作风格,并对比上述多个译本中相关语言风格的对应翻译,论述多个译本对原作风格的体现情况;习惯性风格则指译者自身所赋予译本的语言特点,本文通过对比六个经典译本的全文文本,论述各译者自身的语言风格。通过平行语料库建设、数据统计、数据分析以及比较,结合宏观的数据特征和微观的具体例句,研究发现:意图性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内容关联性、翻译策略、语言差异、译者意图等因素的影响,在这方面,王科一译本等以直译为主的译本的意图性风格较强,还原了部分原文人物的对话风格;习惯性风格则受到译者的时代背景、语言使用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六个译本中,王科一等译本的时代特色以及张经浩译本的习语和叠词风格等尤为突出。研究结论对进一步研究《傲慢与偏见》译本、研究小说翻译策略以及未来对该小说的重译具有一定的启示。
杨元元[5](2017)在《从互文性视角探析英语文学名着的翻译策略》文中研究说明该研究以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名着《傲慢与偏见》原文和三个中译本作为考察对象,以Hatim&Mason(2001:132)对互文性分类研究作为理论基础,以相关文本的互文性关联为视角,通过比较三个译本中互文性翻译在传达原文的审美效果和艺术魅力方面的异同,总结归纳了一些互文性翻译的策略和方法,旨在为翻译批评和翻译实践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证基础。
汪嘉恒,陈炼,朱梦琳,周雪,骆美琪,马钰菲[6](2016)在《以修辞视角解析电影字幕翻译技巧——以《傲慢与偏见》中反讽手法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外文电影中的字幕翻译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随着人民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英文电影的大量涌入,字幕翻译必须更加精准以及富有技巧。本文总结了电影字幕翻译原则,通过解析《傲慢与偏见》中反讽手法的翻译技巧,总结了译者翻译字幕须遵守的准则,可供译者参考。
历伟[7](2016)在《思想史语境中的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在学界的刻板印象中似是一个贫瘠的研究对象。随着西方学界“理论热”的消褪,早先围绕在斯威夫特小说及政治文本四周的各类理论话语“穿透式”的研究也逐渐式微;除却个别“斯学”专家在政治身份、族裔身份等“深度话题”上有所斩获之外,其研究基本走向停滞。出现此种情态,除了材料限制之外,研究视域的局促可能是主要肇因。反观英国文学汉语学界,长久以来对《格列佛游记》及少数散文文本的偏执和禁囿,加之对斯威夫特诗歌及非虚构类作品的“刻意”忽略,使得其研究总体上处于“同义反复”的尴尬地位,既无专着,更没有产生“深度专题”研究。本文正基于国内外前人学者的得失之上,欲以“思想史”视角切入斯威夫特研究;此举意味着研究必须回溯启蒙时期——寡头制稳定成长,教俗关系紧张,殖民贸易和商业化加剧,思想暗流彼此冲击震荡的时代语境中;以求得既能抵近文本细部,透视其美学特质,更能把此种美学特质置于宏大的“话语及思想织物”中综合考量。因此,在首章厘清学术成果及本文论述思路后,本文第二章首先以斯威夫特在“古今之争”中主张的“包容古今”此一文化立场为研究切口;继而在第二、三章中着力体现其宗教书写与政治文本中呈示出来的复杂姿态;并于第四章中勾连斯威夫特唯一的小说文本《格列佛游记》,着重探究政治、宗教诉求对其小说美学价值的“规约”。论文结构过程中,文本注重将“古今之争”“英国自然神论”“新哈林顿主义”“伍德币事件”“爱尔兰视角”等学界较为忽略的思潮、事件囊括进研究之中,以探究其动态关联时斯威夫特的政治、宗教、文化立场与道德诉求。
吴佳[8](2015)在《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傲慢与偏见》中反讽语言的翻译策略》文中提出本文运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从翻译策略层面,对《傲慢与偏见》的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来探讨反讽语言的翻译问题。通过对不同译本的译例分析,试图找出在反讽语言的翻译过程中,如何传译出原文的反讽、幽默味道。
苏玲玲[9](2014)在《《傲慢与偏见》对话翻译中人际意义的再现》文中认为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人物形象塑造可以通过对话实现。人物对话蕴含丰富的人际意义。人际意义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语言固有的最为抽象、最具概括性的意义之一。通过人际意义,说话人表达意图、观点和态度,表征身份、地位和权势,建立并保持人际关系,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完成交往互动。本研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出发,以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为例,通过分析原文、王科一译本和孙致礼译本的对话翻译,探讨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对话中的人际意义。本研究为定性研究,具体研究方法是个案研究。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首先,影响对话翻译中人际意义再现的因素有语气系统的语气选择、语气隐喻、主语、时态和归一度,以及情态系统的情态隐喻和情态量值。第二,总体而言,王科一的译本在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方面再现了人际意义,而孙致礼的译本在语气选择、主语、时态、归一度和情态量值方面再现了人际意义。最后,具体而言,是否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语气选择和语气隐喻,依读者的可接受性而定;中文的语气词有助于突显人物性格。此外,译文中主语的选择由说话人意图和人物关系确定;时态的常见处理方式是省略、增添指示代词和意译;人际意义可以通过符合小说艺术风格的归一度得到再现。另外,若译文的情态隐喻和情态量值与原文一致,人际意义也可以得到再现。
罗志芬[10](2014)在《以《傲慢与偏见》为例看意译法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一、引言意译法是翻译过程当中常使用的主要翻译方法之一,是指在尽可能保持原文意思的前提条件下,对原文形式进行灵活翻译的方法。《傲慢与偏见》是英国着名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之一,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文翻译当中大量运用了意译法。本文以《傲慢与偏见》为例,从对作者背景性意图的理解、对作品中人物性格特征要给予应有的考虑、对作品中人物的人际角色关系要给予应有的
二、英语IRONY的翻译赏析——评《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IRONY的翻译赏析——评《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论文提纲范文)
(1)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学翻译的界定 |
2.2 审美选择的界定 |
2.3 文学翻译研究现状 |
2.4 20世纪中国译学界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1 “雅”的内涵:审美选择 |
2.4.2 “字神”“句神”:林语堂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3 保持“异国情调”:鲁迅“异化”审美选择观 |
2.4.4 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傅雷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5 整体效果:焦菊隐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6 优化:许渊冲的审美选择观 |
2.5 小结 |
第3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影响要素论 |
3.1 外部要素 |
3.1.1 文化语境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
3.1.2 读者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
3.2 内部因素 |
3.2.1 译者翻译观念的影响 |
3.2.2 译者的审美倾向 |
3.3 小结 |
第4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论 |
4.1 言与意 |
4.1.1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 |
4.1.2 现代译学中的言意并重观 |
4.2 形与神 |
4.2.1 茅盾的“形神观” |
4.2.2 陈西滢与曾虚白的“形神”论 |
4.2.3 江枫“以形致神”的译诗观 |
4.2.4 互联互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
4.3 异与同 |
4.3.1 文化层面上的“异”与“同” |
4.3.2 翻译领域中的“异”与“同” |
4.4 小结 |
第5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论 |
5.1 传统翻译审美原则 |
5.1.1 忠实与通顺原则 |
5.1.2 以“自然”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
5.2 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
5.2.1 内容与形式统一 |
5.2.2 整体与部分统一 |
5.2.3 文本内语境与文本外语境相统一 |
5.3 小结 |
第6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方法论 |
6.1 翻译策略述 |
6.1.1 翻译策略描述 |
6.1.2 翻译策略特征 |
6.1.3 翻译策略分类 |
6.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策略 |
6.2.1 词汇层的翻译策略 |
6.2.2 句法层的翻译策略 |
6.2.3 语篇层的翻译策略 |
6.2.4 语体层的翻译策略 |
6.3 小结 |
第7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实例分析—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 |
7.1 译作审美选择环境 |
7.1.1 王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
7.1.2 张、孙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
7.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 |
7.2.1 原作的艺术品质 |
7.2.2 译作的艺术品质 |
7.3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
7.3.1 得体原则(Appropriacy) |
7.3.2 精确原则(Accuracy) |
7.3.3 经济原则(Economy) |
7.3.4 形象原则(Imagery) |
7.4 翻译审美选择方法—《傲慢与偏见》译例分析 |
7.4.1 精“译”求精,自然得体—词层的审美选择 |
7.4.2 以“变”求“信”,以“变”求美—句层的审美选择 |
7.4.3 整体观照,局部参照—语篇层的审美选择 |
7.4.4 用语得体,神形毕肖—语体层的审美选择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8.2 本研究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启示 |
8.3 本研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
8.4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鸣谢 |
(2)论蓓基的形象在《名利场》杨必译本中的再现 ——以对话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of the Study |
1.3 Research Questions |
1.4 Research Methodology |
1.5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Fictional Dialogue Translation Abroad and at Home |
2.2 Studies on Jin Di’s Equivalent Effect Translation Theory |
2.3 Studies on Vanity Fair |
2.4 Studies on Yang Bi’s translation of Vanity Fair |
2.5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Equivalent Effect Theory |
3.1.1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Equivalent Effect Theory |
3.1.2 The Three Concept of Equivalent Effect Theory Identified by Jin Di |
3.1.3 Equivalent Effect Translation Theory and Literary Translation |
3.2 Functions of Fictional Dialogue Translation |
3.3 Summary |
Chapter Four Reproduction of Becky’s Image in the Dialogue Translation of Yang Bi’sVersion |
4.1 Reproduction of Becky’s Identity in the Dialogue Translation |
4.2 Reproduction of Becky’s Personality in the Dialogue Translation |
4.3 Reproduction of Becky’s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in the Dialogue Translat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Findings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
Acknowledgements |
References |
Appendix |
Academic Achievement |
(3)H.G.威尔斯社会小说的失范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威尔斯研究综述 |
0.2.1 国外威尔斯研究综述 |
0.2.2 国内威尔斯研究综述 |
0.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主要创新之处 |
0.4 主要概念界定 |
0.4.1 社会小说 |
0.4.2 社会转型 |
0.4.3 社会秩序与失范 |
第1章 威尔斯社会小说失范主题的书写 |
1.1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生态失范 |
1.1.1 怀旧的村庄与失谐的乡村生态 |
1.1.2 工业化发展与失衡的城镇生态 |
1.1.3 城市化进程与失序的都市生态 |
1.2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经济失范 |
1.2.1 “自由放任”与欺诈性的生产行为 |
1.2.2 交通广告业繁荣与悖论性的流通关系 |
1.2.3 “一夜暴富”与炫富性的消费观念 |
1.3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教育失范 |
1.3.1 “机械的学习计划”与“不成熟”的个体智育 |
1.3.2 “无能为力的父母”与氛围缺失的家庭教育 |
1.3.3 “悲惨的智识命运”与职能缺位的国民教育 |
1.4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道德失范 |
1.4.1 寄居生活与冷漠的亲情 |
1.4.2 攀附新富与功利的爱情 |
1.4.3 “向上流社会看齐”与虚伪的友情 |
第2章 威尔斯社会小说失范主题的书写缘由 |
2.1 英国转型社会的时代影响 |
2.1.1 信仰危机与威尔斯社会小说的宗教维度 |
2.1.2 科学发展与威尔斯社会小说的思想维度 |
2.1.3 社会变迁与威尔斯社会小说的失范维度 |
2.2 威尔斯家庭背景的影响 |
2.2.1 经济困顿的下层阶级家庭 |
2.2.2 传统有限的家教影响 |
2.2.3 情感淡漠的家庭关系 |
2.3 威尔斯独特成长经历的影响 |
2.3.1 “支离破碎”的童年教育 |
2.3.2 艰难坎坷的求职历程 |
2.3.3 喜忧相参的大学经历 |
第3章 威尔斯社会小说对良序社会的探索 |
3.1 科学教育的反思 |
3.1.1 离经叛道者:走出宗教束缚 |
3.1.2 教育“幸运儿”:接受科学教育 |
3.1.3 科幻小说家:反思科学进步 |
3.2 费边社会主义的探索 |
3.2.1 激进者:路维宪的幻想 |
3.2.2 抗争者:马斯特曼的挣扎 |
3.2.3 空想者:尤尔特的妥协 |
3.3 道德认同与社会规范整合愿景 |
3.3.1 反躬自省:路维宪的抉择 |
3.3.2 返璞归真:吉普斯的回归 |
3.3.3 蓦然回首:乔治的省悟 |
3.3.4 凤凰涅磐:波里的救赎 |
第4章 威尔斯社会小说失范主题的书写意义 |
4.1 威尔斯小说的艺术表现 |
4.1.1 威尔斯小说的整体创作特点 |
4.1.2 威尔斯社会小说与同时代作家作品的比较 |
4.2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
4.2.1 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
4.2.2 威尔斯社会小说对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 |
4.3 威尔斯社会小说的现实意义 |
4.3.1 “日不落帝国”失范问题的预警 |
4.3.2 中国良序社会建构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中国威尔斯研究学位论文 |
附录(二) 中国威尔斯研究期刊论文 |
附录(三) 威尔斯简谱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傲慢与偏见》多译本翻译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
第二章 叙述风格 |
2.1 特色主题词 |
2.2 抽象描写 |
2.3 句式节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物话语风格 |
3.1 内容性关键词 |
3.2 表达与语气 |
3.3 语言与性别 |
3.4 话语的基因 |
3.5 句式特征与文化程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书信风格 |
4.1 书信格式 |
4.2 称呼语和祝福语 |
4.3 书信正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译者语言风格 |
5.1 被动意义的表达风格 |
5.2 通称表达风格 |
5.3 动作对象表述风格 |
5.4 叠词/字使用风格 |
5.5 成语使用风格 |
5.6 俗语使用风格 |
5.7 其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发现 |
6.2 研究局限与后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从互文性视角探析英语文学名着的翻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个案研究 |
1) 识别相关互文符号 |
2) 追溯互文链, 穿越互文空间 |
3) 比较互文指涉传达效果 |
3 结论 |
(6)以修辞视角解析电影字幕翻译技巧——以《傲慢与偏见》中反讽手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反讽修辞简介 |
三、反讽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应用 |
四、字幕翻译原则 |
(一)“切”的原则 |
(二)通俗原则 |
(三)时间一致性原则 |
(四)还原人物原则 |
(五)语内连贯的原则 |
五、解析《傲慢与偏见》中反讽台词的字幕翻译技巧 |
(一)转换法 |
1. 词类转换 |
2. 句子成分转换 |
(二)引申法 |
(三)反说正译 |
(四)增词法 |
(五)结构调整 |
六、结语 |
(7)思想史语境中的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缘起 |
第一节 国内研究综述 |
引言 |
一、期刊论文研究 |
二、硕士学位论文研究 |
三、着述、专题研究 |
结语 |
第二节 西方斯威夫特研究综述 |
一、传记与评述研究 |
二、作品整理及编撰 |
三、专题研究阶段 |
结论 |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与言说策略 |
一、文学(理论)研究的危机 |
二、文学的文化研究转向 |
三、思想史研究与文学研究的耦合 |
四、思想史语境中斯威夫特研究的展开机制 |
第一章 斯威夫特与“古今之争” |
第一节 科技之光与哲学分野:英国“古今之争”溯源 |
一、科技革命中的英国性塑形 |
二、由“法”入“英”:“古今之争”的肇始与分野 |
第二节 1690年代英格兰思潮:“进步话语”中的思想拉锯 |
一、威廉·坦普尔的“崇古德性” |
二、从《答古今学术略论》到《法拉里斯信札》 |
第三节 多重面具与形式反讽:“离题话”中的崇古思想 |
一、被忽略的文本及其误读 |
二、“形式悖论”与“叙事面具” |
三、“离题话”中不离其旨的道德主张 |
第四节 调和古今:《书战》叙事裂缝中的文化抉择 |
一、“学术共和国”的纷争 |
二、“蜘蛛与蜜蜂”形象的“创造性叛逆” |
三、“调和古今”:斯威夫特的立场 |
余论 英国“古今之争”的多个侧面 |
第二章 斯威夫特的宗教书写 |
第一节 “占星闹剧”与“被迫死亡”:斯威夫特的宗教之刃 |
一、1708年的死亡预言与“身份”谋杀 |
二、游戏悬念的“延滞”与“自毁”装置 |
三、占星闹剧背后的宗教诉求 |
第二节 隐没的上帝:宗教世俗化与自然神论背景 |
一、启蒙思想、宗教改革与自然神论 |
二、约翰·洛克与自然神论 |
三、英国自然神论的结果及影响 |
第三节 《木桶的故事》戏谑之笔背后的虔敬之心 |
一、斯威夫特V.S廷代尔,失败的尝试 |
二、散漫各处的线索:指向《木桶的故事》 |
三、隐匿的寓言与炙燃的讽刺 |
第四节 保守主义牧师的忧思:斯威夫特布道文研究 |
一、道德真空的焦虑 |
二、“婚姻卖淫”与“买卖妻子”:两个道德指标 |
三、宗教书写中的政治立场 |
第三章 斯威夫特的政治身份研究 |
第一节 咖啡馆里的喧嚣:中产阶层与公共舆论空间 |
一、咖啡馆·阶层景观·政治冲动 |
二、识字率与教育革命中的宗教因素 |
三、出版印刷业的爆炸奇观 |
第二节《审査者》的政治审査:1710-1年英格兰政治图式 |
一、时局变幻中的舆情交锋 |
二、新朝政府合法性的证词 |
三、“经济人”、信用与女性譬喻 |
四、有破有立:党魁们的性格特写 |
第三节 新哈林顿主义谱系中的斯威夫特 |
一、“变节者”与政治身份难题 |
二、作为危机公关的《盟军的行为》 |
三、为托利最后一辩:《辉格党人公共精神》 |
四、新哈林顿主义:古典德性的脆弱平衡 |
第四节 分裂的爱尔兰英雄:“两间一卒”与“人肉筵宴” |
一、殖民困境与蛰伏的英雄 |
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三、呼号的布商与独立宣言 |
四、“我们”中隐藏着“他们” |
五、《一个小小的建议》与“食人癖性” |
第四章 《格列佛游记》与政治转喻 |
第一节 启蒙思想的转捩与英国小说的兴起 |
一、主客体的统一与书写自觉 |
二、时间之轮的拆解与线性发展 |
三、空间感受的解缚与多维扩展 |
本节结论 |
第二节 愤世嫉俗者的“政治寓言 |
一、“哈哈镜”里的世相全景 |
二、“肉体叙事”:填充与排泄 |
三、“愤世嫉俗者”的忧思? |
第三节 厌新患者的“醉翁之意”:再看卷三“反科学” |
一、科技厌恶者? |
二、《游记》中的“伍德币” |
三、科技武装的暴政机器 |
本节结语 |
结论 |
附录1 斯威夫特年谱 |
附录2 斯威夫特生平参考年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傲慢与偏见》中反讽语言的翻译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
三、《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讽的翻译策略 |
(9)《傲慢与偏见》对话翻译中人际意义的再现(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ONTENTS |
LIST OF TABLE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Significance |
1.3 Research Objective and Questions |
1.4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 |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ies of the Translation of Pride and Prejudice |
2.2 Previous Studies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 and Translation |
2.3 Reflections on the Review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Introduction |
3.2 Working Definition |
3.3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
3.3.1 Mood System |
3.3.2 Modality System |
3.3.3 Comparison of Mood System and Modality System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
3.4 Analytic Framework |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 IN THE TRANSLATION OF DIALOGUES OF PRIDE AND PREJUDICE |
4.1 Representation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 in the Translation of Dialogues through Mood System |
4.1.1 Mood Choices |
4.1.2 Metaphors of Mood |
4.1.3 Subject |
4.1.4 Tense |
4.1.5 Polarity |
4.2 Representation of Interpersonal Meaning in the Translation of Dialogues through Modality System |
4.2.1 Metaphors of Modality |
4.2.2 Values of Modality |
4.3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Implications |
5.3 Limitations |
5.4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
REFERENCES |
(10)以《傲慢与偏见》为例看意译法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意译法及其应用效果 |
(一) 意译法的理解 |
(二) 意译法的主要应用效果 |
三、意译法应用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一) 对作者背景性意图的理解 |
(二) 对作品中人物性格特征要给予应有的考虑 |
(三) 对作品中人际角色关系要给予应有的分析 |
(四) 对作品中社会文化的时空环境给予应有的重视 |
四、英语IRONY的翻译赏析——评《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D]. 李智. 西南大学, 2019(05)
- [2]论蓓基的形象在《名利场》杨必译本中的再现 ——以对话翻译为例[D]. 陈国玲.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3)
- [3]H.G.威尔斯社会小说的失范主题研究[D]. 刘赛雄. 湘潭大学, 2018(12)
- [4]《傲慢与偏见》多译本翻译风格研究[D]. 唐一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11)
- [5]从互文性视角探析英语文学名着的翻译策略[J]. 杨元元. 海外英语, 2017(22)
- [6]以修辞视角解析电影字幕翻译技巧——以《傲慢与偏见》中反讽手法为例[J]. 汪嘉恒,陈炼,朱梦琳,周雪,骆美琪,马钰菲.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12)
- [7]思想史语境中的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D]. 历伟.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8]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傲慢与偏见》中反讽语言的翻译策略[J]. 吴佳. 校园英语, 2015(05)
- [9]《傲慢与偏见》对话翻译中人际意义的再现[D]. 苏玲玲.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4(03)
- [10]以《傲慢与偏见》为例看意译法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J]. 罗志芬. 芒种,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