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闽西山地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星星[1](2021)在《柳杉过熟人工林生长量多年度测定分析》文中指出以柳杉过熟人工林(37年生)为对象,分析其生长规律,以期为柳杉人工林栽培管理提供理论支撑。研究表明,柳杉人工林胸径生长表现出"S"型曲线,树高和材积生长表现出倒"J"型,树高、胸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整体上呈逐年降低趋势,仅在造林后22~31年(2005—2014年)出现一次回升。柳杉树高、胸径、材积、以及林分总蓄积量和单位蓄积量在造林31年后基本停止增长,特别是树高和林分总蓄积量、单位蓄积量在31年后均出现负增长,人工林衰退明显。本研究结果可作为柳杉一般人工林栽培的参考依据。
袁锋,陈灿,夏心慧,刘贺娜,李茂瑾,吴承祯[2](2021)在《马尾松林生物量估算系数及其影响因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集整理1982—2019年马尾松林生物量文献数据,分析了包括生物量换算系数(BCEF)、生物量扩展系数(BEF)和根茎比(R)在内的马尾松林生物量估算系数及其影响因子,以期为准确估算马尾松林生物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BCEF、BEF和R的平均值分别为0.723±0.138 t·m-3、1.390±0.184和0.167±0.024,地域之间存在差异;BCEF、BEF和R均随着林龄(r2=0.329,0.430,0.315)和林分蓄积量(r2=0.513,0.528,0.337)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并逐渐趋于稳定;BCEF、BEF和R均随着平均树高的增大先降低后增加,拟合精度分别为0.370、0.506和0.239;BCEF随着平均胸径的增大逐渐减小(r2=0.306);BEF随着平均胸径增大先降低后增加(r2=0.531);生物量估算系数与气候因子均无明显关系;R随着坡度(r2=0.298),BCEF随着海拔(r2=0.365)的增加先降后增。R随着海拔(r2=0.277)的增加逐渐增大。马尾松生长过程中自然整枝使林分结构产生差异,坡度和海拔对光照、热量和水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植物生长,从而林分结构和地形因子与生物量估算系数拟合度较高,在应用生物量估算系数估算马尾松生物量时应综合考虑林分结构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梁佳宁[3](2020)在《北京山区不同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油松林木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北京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非常重要的造林树种,广泛分布在北京各处,特别是北京山区,大多分布于海拔高度在200m到1500m之间的阴坡。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油松初植密度过大、立地条件较差、人为干扰等原因,油松林的生长情况并不是很好。本研究利用北京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结合历年来各种森林资源调查报告以及文献资料,对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自然资源分布、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林木生长影响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于全面了解和掌握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资源分布,分析油松人工林资源存在的问题,探讨问题形成的原因,指导油松人工林开展科学营林实践,进一步提高林分质量,发挥出更大的生态和景观效益,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北京市山区不同林龄级油松人工林资源分布面积不同,按分布面积大小依次是Ⅳ龄级、Ⅲ龄级、Ⅰ龄级、Ⅱ龄级。阴坡分布面积明显高于阳坡,主要集中分布在坡度≤35°的区域,在坡度>35°的区域分布面积很小,油松人工林森林质量整体不高,幼龄林,成熟林比重较高,且树种结构比较单一,纯林占比较高;(2)影响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包括海拔、坡度、坡向、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土壤质地,不同立地因子对不同龄级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不同,Ⅲ龄级、Ⅳ龄级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以及平均蓄积量等各生长量受到立地因子的影响范围最大;(3)基于各林龄级油松人工林的平均蓄积量,平均蓄积量高较的立地因子类别分别为阴坡、平坡、山地棕壤、壤土及厚土层,Ⅰ、Ⅱ龄级油松人工林在低山区平均蓄积量较高,特别是位于200~400m之间,400~600m之间,Ⅲ、Ⅳ龄级在海拔≥800m其平均蓄积量较高,海拔均位于1000m左右时生长最好;(4)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大都分布在2000株/hm2之下,90%以上的小班在300株/hm2~1500株/hm2之间。林分密度对不同林龄级油松人工林各生长量影响不同,林分密度对不同林龄级油松人工林平均树高的影响大小依次为:Ⅲ龄级>Ⅳ龄级>Ⅱ龄级>Ⅰ龄级;对平均胸径影响的大小依次为:Ⅲ龄级>Ⅱ龄级>Ⅳ龄级>Ⅰ龄级;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Ⅳ龄级>Ⅲ龄级>Ⅱ龄级>Ⅰ龄级;(5)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在阴坡对平均树高、平均胸径的影响明显高于阳坡;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则低于阳坡;在低山区域对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及平均蓄积量的影响均低于中山区域。
刘敏[4](2020)在《人工林密度控制图和经济效益模拟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人工林对木材生产、净化环境、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影响。我国人工林面积较大,但存在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经营管理人工林,实现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以福建省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和标准地调查数据构建林分生长收获模型和林分密度控制模型;研究人工林的经济效益预测算法,通过净现值算法、林地期望值算法以及内部收益率算法等计算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利用林分生长收获曲线技术和密度控制图动态绘制技术,研建人工林密度控制图和经济效益模拟系统,辅助林农科学合理地进行决策支持。1.基于收集的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和标准地调查数据,利用R统计分析软件选择并拟合胸径、树高和蓄积量模型等生长收获模型以及等树高线模型、等疏密度线模型、等直径线模型、自然稀疏线和冠幅闭合线等林分密度控制模型,并进行误差检验和残差分析,为人工林密度控制图和经济效益模拟系统提供模型。2.研究杉木人工林的净现值算法、林地期望值算法、内部收益率算法和考虑固碳效益的林地期望值算法等经济效益算法,根据这些算法完成不同立地条件下经济效益收获预测表中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计算,进而获得各个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最优轮伐期,辅助林农获得最大林分效益。3.利用林分生长收获曲线技术将生长收获模型以生长收获曲线的形式展示出来,能够辅助林农预估林分生长收获量,掌握林木的生长规律;利用密度控制图动态绘制技术将密度控制模型以密度控制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应用于抚育间伐,辅助人工林培育经营作业决策人员科学合理地制定抚育方案。4.对人工林密度控制图和经济效益模拟系统进行需求设计、系统架构设计及数据库设计,对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分析与设计,利用可视化图表技术将林分生长收获模拟、密度控制图和经济效益图表预测等在系统中以二维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辅助林业经营者进行经营决策。
李敏[5](2020)在《基于景观体验的山地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碧水森林自然教育基地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人们远离自然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我们开始意识到自然对于人们的重要作用,对于自然与人的关系进行深刻的思考;自然教育作为一种新兴产业逐步兴起,体验式的教育方式使得人与自然能够建立有效的联结;森林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和旅游的资源,在当下建设自然教育基地、开展全域旅游、建设地域性景观风貌、传承绿色生活的理念、构建新型的高品质城市绿色空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基于我国国情特征开展在森林户外环境下的自然环境教育,对于探索自然教育新型模式、建设森林的生态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自然教育的概念辨析、理论研究等,结合森林建设的相关研究领域和理论,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山地森林型自然教育基地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体验性景观对于自然教育的重要作用和风景园林学科领域下的景观设计。论文通过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的方法,总结出基于景观体验的山地森林自然教育基地体验性、保护性、系统性和地域性的设计原则,并从体验的多维层次、景观的空间与要素、自然教育课程活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探索森林自然教育基地的规划设计方法。最后通过武平县碧水森林自然教育基地的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实践的应用。通过本文研究总结得出:(1)森林中的自然环境教育应注重体验性的设计,以感官性、互动性、情境性和叙事性的手法进行自然环境、场地设施、活动方案的设计;景观要素的体验性设计能够塑造独特的环境意向;(2)自然教育径与环境解说是在森林环境中开展自然教育的主要形式;(3)要充分挖掘场地的景观资源和地域性文化特色,结合森林环境教育的内容,实现具有本地特色和唯一性的自然教育基地设计;(4)自然教育活动课程的策划、教育基地的运营和老师的专业引导是一个自然教育基地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其他类似的森林自然环境教育基地提供有效的实践项目借鉴。
吴高洋[6](2020)在《退化红壤区马尾松和湿地松根叶性状异同及对混交的响应》文中提出根叶是树木最重要的营养器官,根叶性状可塑性反映树木对生境的适应能力。造林树种选择及其混交模式是南方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以位于江西省泰和县典型退化红壤区于1991年营造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纯林(马纯)、湿地松(P.elliottii)人工纯林(湿纯)、湿地松和木荷初植混交林(湿混阔)、2008年木荷(Schima superba)补植马尾松纯林形成的混交林(马补阔)、木荷补植湿地松纯林形成混交林(湿补阔)共5种林分类型为对象,于2017~2019年间生长季(7月)采集表层土壤,测定养分含量,收集根系、新鲜枝叶和凋落枝叶,估测其生物量,测定养分含量,计算养分回收效率,分析不同林分类型马尾松和湿地松根际土壤、不同功能根系生物量、不同年龄新鲜和凋落枝叶养分含量及回收效率的异同,对比本地种马尾松和引进种湿地松根叶性状及土壤养分对混交阔叶树的响应机制,为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马尾松林和湿地松林土壤全量养分及有效养分总体不显着(P<0.05)。混交显着提高湿地松土壤0~10 cm层全氮含量和氮磷比,提高马尾松根际土和湿地松非根际土铵态氮含量,对两个树种土壤其他全量和有效养分影响不显着。(2)马尾松纯林土壤0~10 cm层吸收根分布最多,20~40 cm层运输根分布最多,而湿地松纯林吸收根和运输根均为20~40 cm层分布最多;马补阔土壤0~10cm层运输根分布最多,20~40 cm层吸收根分布最多,湿补阔0~10 cm层吸收根分布最多,10~20 cm层运输根分布最多,湿混阔0~10 cm土层吸收根分布最多,20~40 cm土层运输根分布最多。马补阔显着降低马尾松林土壤0~10 cm和10~20cm层吸收根生物量,显着增加0~10 cm层运输根生物量;湿补阔显着降低湿地松林土壤20~40 cm层吸收根生物量,而湿混阔对湿地松吸收根和运输根生物量均无显着影响。此外,马尾松和湿地松吸收根和运输根比根长对混交响应均不敏感。(3)马尾松新叶和老叶全氮含量、老叶全磷含量显着高于湿地松。马补阔显着提高马尾松老枝全磷含量,湿混阔和湿补阔对湿地松各器官全氮和全磷及氮磷比影响均不显着。(4)马尾松林凋落叶量低于湿地松林,但混交对马尾松和湿地松凋落叶量及其氮磷回收度和回收效率均无显着影响。综上所述,马尾松和湿地松根叶性状具有较强的环境可塑性,主要通过调整根系的空间分布格局来适应退化红壤区混交阔叶树所带的资源竞争。两个树种均可推荐为该研究区植被恢复的造林树种,且均可将其纯林改造成针阔混交林。
张静静[7](2019)在《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这些服务彼此之间互相影响,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或者相互增益的协同关系。厘清服务之间的权衡关系及其空间差异,对于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效益、指导森林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森林类型图、地形、NDVI、气象和土壤等多源数据,借助CASA模型、InVEST3.2模型和Arc GIS10.2软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森林蓄积量、固碳、水源供给、土壤保持和生境支持)评估与空间制图;运用空间叠置法、相关分析法、标准差法及K-Means聚类分析法,从多个空间尺度(区域、森林类型、县域、垂直带)探讨服务之间的权衡关系及综合效益,并提出森林资源管理的分区方案;借助地理探测器方法,定量探讨服务之间权衡关系的驱动机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格局存在明显差异。蓄积量、固碳和生境支持服务高值区主要位于中高山地区,水源供给服务呈自南向北递减,土壤保持服务高值区位于研究区东部各县交界处。就森林类型尺度而言,除水源供给外,天然林提供的其他服务单位量均高于人工林。就县域尺度而言,除水源供给外,镇平和内乡境内其他服务单位量都比较小。就垂直带尺度而言,南坡自然环境条件比北坡优越,其各垂直带提供的水源供给和土壤保持服务供给能力较强,但其余服务还有待提升。(2)区域尺度上,有71.21%的服务之间存在低协同及不同程度的权衡关系,28.79%为高协同关系。森林类型尺度上,阔杂林、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林和短柄枹栎(Quercus glandulifera var.brevipetiolata)林等高协同区占比重较大;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和华山松(Pinus armandi)林则以单一服务主导占据优势。县域尺度上,鲁山、西峡、南召、内乡和镇平境内高协同区占比重较大,但水源供给单一服务主导也占据优势。垂直带尺度上,南坡中山落叶阔叶林带(SIII)服务协同关系最好,北坡低山落叶阔叶林带(NI)协同关系最差。(3)伏牛山中高山地区服务综合效益高于低山地区,天然林综合效益高于人工林,但整体来看综合效益还较低,分配不均衡问题较突出。森林类型尺度上,短柄枹栎林综合效益较高,且分配较均衡。县域尺度上,栾川森林资源状况更接近森林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垂直带尺度上,SIII综合效益最高,分配较均衡,是服务协同发展的最优状态。(4)服务权衡强度量化结果表明,区域尺度上,土壤保持服务较低是导致大部分地区服务权衡强度较高的主要原因,应将提升土壤保持能力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森林类型尺度上,阔叶林服务之间协同增益的关系较普遍,而针叶林中协同减弱以及权衡强度较高的状态较普遍。县域尺度上,仅在鲁山、南召、西峡、内乡和镇平境内的水源供给和固碳服务之间出现权衡强度较低且服务效益值均较高的状态。垂直带尺度上,仅在南坡低山落叶阔叶林带(SI)和含常绿树种的针阔混交林带(SII)内的水源供给和固碳服务之间出现权衡强度最低且服务效益值最高的状态,其次在SIII内蓄积量与水源供给、土壤保持之间出现权衡强度较弱且服务效益值较高的状态。(5)基于乡镇尺度划分的森林管理亚区更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北坡大部分地区水源供给服务较差是导致权衡发生的主要原因,应结合当地气候背景和立地条件,采取工程措施改善水资源限制问题。而南坡中低山及山麓地带服务整体效益较差,一方面应加强对南坡马尾松人工林和栎类次生林的管理,同时推广针阔混交林代替纯林;另一方面应增加南坡锐齿槲栎林和短柄枹栎林的面积,提升其蓄积量、固碳与生境支持服务的能力,以更好地发挥南坡立地环境的生态系统服务潜力。(6)自然环境因素对服务权衡强度的贡献率较高,尤其是森林类型、降水量和海拔的贡献率普遍较高。具体来看,由高海拔至低海拔地区,森林类型发生明显变化,再加上人为干扰对森林资源的破坏程度以及次生林和人工林面积逐渐增加,导致蓄积量、固碳等服务降低,而降水量增加导致水源供给能力提升,因此权衡关系普遍。未来应加强天然林保护以及人工林质量提升,并采取工程措施改善高海拔区以及北坡水资源限制问题,将有助于缓解权衡关系。社会经济因素贡献率较低,这是由于其影响较复杂,尤其是在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达到最高值后,蓄积量、固碳等服务有回升趋势,考虑是由于当地产业结构组成差异造成的。因此未来通过发展新兴行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将有助于缓解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权衡关系。
吴语嫣[8](2019)在《长汀花岗岩侵蚀劣地马尾松种群动态分析》文中指出马尾松作为南方红壤水土流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乡土树种和先锋树种,成为水土流失初步治理区植被组成的主要部分。在土壤侵蚀严重的花岗岩劣地,封禁多年的马尾松遭受着反复水土流失带来的生境胁迫制约,常形成退化“老头松林”。作为开展水土流失后续治理的关键前提,通过种群动态研究来明晰侵蚀劣地马尾松种群的数量和结构、生存和发展状况十分必要。本文以长汀水土流失初步治理区花岗岩侵蚀劣地的马尾松种群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种群统计中的空间代替时间法(以不同个体现阶段的大小分布代替种群年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植株数量配置建立年龄结构图和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和生存函数,进行时间序列预测)和积分投影模型(IPM)法分析了整个马尾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生活史特征,自然恢复过程中的马尾松个体存活、生长和繁殖变化特征以及种群瞬时动态变化和对侵蚀劣地生境胁迫的响应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整个马尾松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幼龄期个体数量丰富但续存率低,成年个体很少,种群增长性低;幼龄期和壮龄期的生存状况不稳定,壮龄中期和幼苗期种群死亡密度大;各个年龄阶段均出现死亡,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evy-II型,处于动态稳定;时间动态预测显示,未来成年个体数量增多。(2)随着恢复时间的变化,每个时期的幼苗(0<基径≤5mm)个体存活风险总是最大,幼树(5mm<基径≤25mm)生存比较脆弱,生境资源的消耗会使越来越多的壮龄个体(25mm<基径≤100mm)存活概率变低。不同时期的马尾松个体平均生长量差异不大,但“负生长”明显,体现了退化马尾松林生物量增长有限的特点。壮龄中期(50mm<基径≤75mm)个体的年均生长量在所有成年个体中最低,与生存分析函数的结果相对应。不同个体繁殖状况和年际间的个体繁殖差异都与个体的繁殖分配有关。单个松果产生的新生苗数量差异反映了生境胁迫因子的综合作用下对种子萌发到幼苗这一阶段的限制。(3)IPM模型输出结果表明,幼苗和幼树的存活贡献和成年个体的繁殖贡献极低,种群的维持越来越依赖负生长的成年个体,随着恢复时间的变长,种群得不到幼树的补充,对种群增长贡献最大的个体呈现从壮龄中期个体存活向成熟龄个体存活转变,带来的不良后果是生长受限收缩明显。壮龄个体会补充成熟龄个体,成熟龄体数量增多,会变成生长滞缓的“老头松”,种群未来会因为缺乏幼树补充,呈现衰退状态。(4)空间代替时间系列方法和IPM模型分析都表明幼苗和幼树的存活和壮龄中期是种群发展中的脆弱环节,继而影响种群的稳定性发展。但空间代替时间法是假设经历的环境条件不变,以某一时间断面的存活个体数量来推断种群时间上的动态,具有一定局限性。IPM模型纳入了个体单位时间的存活、生长和繁殖状况,输出的结果更准确,内容更丰富。
郑杰文[9](2018)在《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空间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聚焦传统村落与其丰富多样的风水林空间共同产生的生态经验与文化遗产,构建了适应传统村落风水林空间的空间类型体系,并通过文献搜集、田野调查、人物访谈等方式获取各类型风水林村落与案例村落的信息,并将所得信息置于同一体系下观察,发现村落风水林空间的形成规律和生态经验。研究涉及风水文化、历史信息、地域地理特征、宗族文化、民居文化、民俗活动等多种村落影响因素,能够比较全面地反应出村落风水林空间的原貌,并总结出能够通过图示说明解读的生态经验和乡村遗产。本文研究的对象为传统村落与其风水林相交织而成的丰富多样的人文空间,因此从以下四部分研究其二元关系:第一部分,梳理风水理论的源流和派别、风水林的内涵与外延,从风水林与村落空间的关系来重新定义村落风水林与风水植栽,使对村落风水林的研究更能够结合其所处的村落空间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第二部分,从人文地理视野,横向观察对比世界传统村落风水林空间的特征。首先探讨亚洲范围受风水文化影响的传统村落;再分析我国在风水理论指导下的传统村落;最后将视线聚焦到村落风水林空间类型丰富、保存完好的闽西山区风水林村落中,并选取中川古村落为案例研究对象。第三部分,梳理中川古村落总体规划布局及风水林的总体分布。从地理因素、宗族与侨乡文化、历史发展等角度,通过对中川古村落的时代演变、风水格局、民俗习惯、生态情况等进行剖析,分析村落风水林空间的产生、演变、培植机制和规划布局,发掘风水林空间深度参与到文化传承与日常生活的生态经验。第四部分,多角度地阐释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空间的具体建设。中川古村落的风水林村落类型丰富,对研究其他村落的风水林空间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因此有必要将每种空间类型择一例剖析清楚,然后分析其生态价值和衍生价值。第五部分,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空间的再继承。反思在新的发展思路下,村落风水格局面临的解体危机和伴随而来的风水林空间被削弱、消失等问题。探讨了如何引导生态永续保护意识、吸引华侨和公益组织长期投入、订立有操作性的风水林保护导则和建议等保护性发展方法。
林能庆,洪永辉,李杭生,陈友力,黄日奎[10](2018)在《福建龙岩米老排林分生长效果分析及优树选择》文中研究指明应用随机抽样法对福建省龙岩不同林龄米老排现有林分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影响米老排生长的关键因子是立地类型;不同林龄米老排树高年均生长量为0.81.2 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0.71.6 cm,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总生长量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年均生长量均超过米老排人工林自然生长量,呈现生长迅速、适应性广、抗性强、萌芽力强、树干通直、成材早等特性;米老排是马尾松近自然改培针阔混交首选阔叶树种;以生长性状为指标精选出米老排优树20株。
二、闽西山地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闽西山地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柳杉过熟人工林生长量多年度测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数据调查和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柳杉人工林总体生长情况 |
2.2 柳杉人工林生长性状年度间生长量变化 |
2.2.1 树高生长量年度间变化 |
2.2.2 胸径生长量年度间变化 |
2.2.3 材积生长量年度间变化 |
2.3 人工林林分蓄积量变化 |
3 结论与讨论 |
(2)马尾松林生物量估算系数及其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生物量估算系数计算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地区生物量估算系数 |
2.2 林分特征对生物估算系数的影响 |
2.3 气候和地形因子与生物量估算系数的关系 |
3 讨论 |
4 结论 |
(3)北京山区不同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油松林木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研究进展及趋势 |
1.1 立地因子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1.2 林分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环境 |
2.1.2 气候类型特点 |
2.1.3 土壤类型特点 |
2.1.4 森林植被 |
2.2 研究内容 |
2.2.1 立地因子对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
2.2.2 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
2.2.3 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林木生长的影响 |
2.3 数据来源及分析 |
2.4 研究方法 |
2.4.1 主成分分析法 |
2.4.2 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 |
2.5 技术路线图 |
2.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3.结果与分析 |
3.1 北京山区油松人工林分布情况 |
3.1.1 总体分布概况 |
3.1.2 不同立地因子上油松人工林面积分布情况 |
3.2 立地因子对山区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研究 |
3.2.1 油松人工林主导立地因子确定 |
3.2.2 立地因子与平均树高相关性分析 |
3.2.3 立地因子与平均胸径相关性分析 |
3.2.4 立地因子与平均蓄积量相关性分析 |
3.3 基于平均蓄积量的山区油松人工林适生立地因子分析 |
3.3.1 不同坡度、坡向因子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 |
3.3.2 不同土壤因子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 |
3.3.3 不同海拔高度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 |
3.4 林分密度对山区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研究 |
3.4.1 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分布及与林木生长因子相关性分析 |
3.4.2 林分密度对平均树高的影响分析 |
3.4.3 林分密度对平均胸径的影响分析 |
3.4.4 林分密度对平均蓄积量的影响分析 |
3.5 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山区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分析 |
3.5.1 不同坡向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
3.5.2 不同海拔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
4.讨论与展望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人工林密度控制图和经济效益模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林分生长收获模型 |
1.2.2 林分密度控制图 |
1.2.3 林分经济效益预估 |
1.2.4 人工林密度控制图和经济效益模拟系统 |
1.2.5 小结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的方法与实验方案 |
1.3.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2 研究的数据、林学理论方法与信息技术基础 |
2.1 数据来源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1.2 数据收集 |
2.1.3 数据处理与准备 |
2.2 林学基础 |
2.2.1 人工林经济指标概念解析 |
2.2.2 人工林经营模型解析 |
2.3 技术基础 |
2.3.1 Web开发技术 |
2.3.2 R语言 |
2.3.3 基于Web的数据可视化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林分生长收获模型与密度控制模型 |
3.1 林分生长收获模型 |
3.1.1 林分直径生长模型构建 |
3.1.2 林分树高生长模型构建 |
3.1.3 林分蓄积量模型构建 |
3.2 林分密度控制模型构建 |
3.2.1 林分密度控制基础模型的选择 |
3.2.2 模型的拟合 |
3.2.3 模型的检验 |
3.3 总结 |
4 林分经济效益预测模型 |
4.1 人工林经营投入产出分析 |
4.1.1 投资成本 |
4.1.2 木材收入 |
4.2 人工林经济效益评价算法 |
4.2.1 人工林经营净现值算法 |
4.2.2 人工林经营内部收益率算法 |
4.2.3 人工林经营林地期望值算法 |
4.2.4 考虑固碳效益的人工林经营林地期望值算法 |
4.3 人工林经济效益收获预测表算法流程的实现 |
4.4 经济效益算法应用实例 |
4.4.1 立地条件为好的杉木人工林经济效益 |
4.4.2 立地条件为中的杉木人工林经济效益 |
4.4.3 立地条件为差的杉木人工林经济效益 |
4.4.4 不同立地条件下杉木人工林最优轮伐期 |
4.4.5 不同立地条件下杉木人工林经济效益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林分生长收获曲线与密度控制图动态绘制技术 |
5.1 林分生长收获曲线技术 |
5.1.1 林分生长收获绘图数据源生成 |
5.1.2 林分生长收获曲线绘制 |
5.2 林分密度控制图动态绘制技术 |
5.2.1 林分密度控制模型计算过程 |
5.2.2 林分密度控制图绘制流程 |
5.2.3 林分密度控制图绘制实例 |
5.2.4 林分密度控制图在抚育间伐中的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6 人工林密度控制图和经济效益模拟系统构建 |
6.1 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
6.1.1 系统需求分析 |
6.1.2 系统工作流程 |
6.1.3 系统功能结构 |
6.1.4 数据库设计 |
6.2 核心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6.2.1 曲线绘制 |
6.2.2 林分密度控制图绘制 |
6.3 系统运行实例 |
6.3.1 生长收获模拟实例 |
6.3.2 经济效益收获预测实例 |
6.3.3 林分密度控制图实例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基于景观体验的山地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碧水森林自然教育基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然环境教育意识的培养受到重视,自然需求提升 |
1.1.2 .自然教育对传统教育的补充,体验式教育的尝试 |
1.1.3 .景观体验需求提升,风景园林在自然教育中发挥作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实地调研和观察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案例分析法 |
1.4.5 .归纳总结法 |
1.5 .技术路线 |
2.自然教育相关理论 |
2.1 .概念辨析 |
2.1.1 .自然教育 |
2.1.2 .山地森林型自然教育学校(基地) |
2.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2.2.1 .国外研究概况 |
2.2.2 .国内研究概况 |
2.3 .自然教育环境基地 |
2.3.1 .自然教育基地的分类 |
2.3.2 .自然教育基地的基本要素 |
3.山地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规划设计研究 |
3.1 .山地森林发展自然教育的优势 |
3.1.1 .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
3.1.2 .森林环境中景观类型多样,提供自然体验的良好户外环境 |
3.1.3 .开展自然教育对森林文化服务价值提升和森林旅游大有裨益 |
3.2 .相关研究范畴 |
3.2.1 .森林旅游 |
3.2.2 .环境解说 |
3.2.3 .森林体验 |
3.2.4 .科普宣传 |
3.3 .森林自然环境教育的内容 |
3.4 .森林自然环境教育的形式 |
3.4.1 .森林自然观察 |
3.4.2 .森林自然体验 |
3.4.3 .森林自然探险 |
3.4.4 .自然环境解说 |
3.4.5 .自然学校和自然课堂 |
3.4.6 .自然教育径 |
3.5 .森林自然教育相关设计规范梳理 |
3.6 .本章小结 |
4.景观体验在森林自然教育中的应用 |
4.1 .体验式景观 |
4.1.1 .自然体验(Nature Experience) |
4.1.2 .体验式景观(Experience Landscape) |
4.2 .景观体验的内涵 |
4.2.1 .景观体验的特性 |
4.2.2 .体验的类型 |
4.3 .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景观体验需求与偏好调查 |
4.3.1 .调查对象 |
4.3.2 .调研方法 |
4.3.3 .调研分析 |
4.3.4 .调研结果 |
4.4 .以景观体验的角度分析国内的森林自然教育的问题 |
5.案例分析 |
5.1 .多尔恩斯特滕哈万根(Barfuss Park)赤脚公园 |
5.1.1 .设计理念 |
5.1.2 .设计要素 |
5.1.3 .活动场地与活动内容 |
5.1.4 .借鉴意义 |
5.2 .德国EINS+ALLES感官公园 |
5.2.1 .设计理念 |
5.2.2 .体验设计 |
5.2.3 .活动场地与活动内容 |
5.2.4 .借鉴意义 |
5.3 .台湾溪头自然教育园 |
5.3.1 .景观资源 |
5.3.2 .设计目标 |
5.3.3 .设计要素 |
5.3.4 .活动场地与活动内容 |
5.3.5 .借鉴意义 |
5.4 .伊贾姆斯自然中心(IJAMS NATURE CENTER) |
5.4.1 .设计理念 |
5.4.2 .景观节点 |
5.4.3 .活动课程 |
5.4.4 .借鉴意义 |
5.5 .阿卡迪亚大区生态门户-路易斯安那圣兰德游客中心 |
5.5.1 .设计理念 |
5.5.2 .活动分区与景观设计 |
5.5.3 .借鉴意义 |
6.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
6.1 .设计原则 |
6.1.1 .体验性 |
6.1.2 .保护性 |
6.1.3 .系统性 |
6.1.4 .地域性 |
6.2 .体验性设计策略 |
6.2.1 .五感体验策略 |
6.2.2 .精神体验策略 |
6.2.3 .教育体验策略 |
6.3 .场所设施规划策略 |
6.3.1 .空间策略 |
6.3.2 .功能分区 |
6.3.3 .要素分析与策略 |
6.4 .自然教育活动与课程方案 |
6.4.1 .自然教育主题活动 |
6.4.2 .针对不同人群的活动方案 |
7.武平县碧水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设计说明 |
7.1 .场地概况与项目背景 |
7.1.1 .城市概况 |
7.1.2 .项目位置 |
7.1.3 .上位规划 |
7.1.4 .区位优势 |
7.2 .场地分析 |
7.2.1 .武平县景观资源分析 |
7.2.2 .场地内部分析 |
7.3 .设计定位 |
7.4 .总体设计 |
7.4.1 .平面图 |
7.4.2 .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 |
7.4.3 .鸟瞰图 |
7.4.4 .种植设计 |
7.4.5 .生态修复设计 |
7.4.6 .竖向设计 |
7.4.7 .水体设计 |
7.4.8 .照明 |
7.4.9 .服务设施规划 |
7.5 .分区节点设计 |
7.5.1 .游客服务中心 |
7.5.2 .森林幼儿园自然教育中心 |
7.5.3 .五感体验区 |
7.5.4 .田园观光区 |
7.5.5 .森林冒险区 |
7.5.6 .文化体验区 |
7.5.7 .社区生活区 |
7.5.8 .森林保育区 |
7.6 .自然教育专项设计 |
7.6.1 .园路系统与研学路径规划 |
7.6.2 .服务建筑与设施 |
7.6.3 .环境解说与导览系统 |
7.6.4 .课程活动策划 |
7.6.5 .活动周边产品设计 |
7.7 .用地平衡 |
8.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山地森林自然环境教育基地的认识与需求调查问卷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6)退化红壤区马尾松和湿地松根叶性状异同及对混交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人工林的地位及现状研究概况 |
1.1.1 人工林的价值及地位 |
1.1.2 我国人工林的资源现状 |
1.1.3 我国人工林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进展 |
1.2 退化红壤区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
1.3 马尾松、湿地松及其研究进展 |
1.4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6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样品采集 |
2.3.1 根系样品的采集 |
2.3.2 土壤样品的采集 |
2.3.3 新鲜枝叶样品的采集 |
2.3.4 凋落物的收集 |
2.4 研究方法 |
2.4.1 根系的筛选与生物量的测定 |
2.4.2 土壤速效养分测定 |
2.4.3 全量养分测定 |
2.4.4 养分回收效率计算 |
2.5 数据处理 |
2.6 技术路线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及根际养分含量的变异 |
3.1.1 土壤全量养分空间分布 |
3.1.2 土壤有效养分供给特征 |
3.2 根系分布及功能性状的变异 |
3.2.1 根系空间分布格局 |
3.2.2 根系功能性状的变异 |
3.3 新鲜枝叶养分的分异规律 |
3.3.1 新鲜小枝养分含量分异规律 |
3.3.2 新鲜叶片养分含量特征 |
3.4 凋落叶量及养分回收的变异格局 |
3.4.1 林分地上凋落物量特征 |
3.4.2 叶片养分回收度 |
3.4.3 叶片养分回收效率 |
第4章 讨论 |
4.1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养分供应的变异 |
4.2 不同林分类型根系分布及性状特征 |
4.3 不同林分类型枝叶养分特征 |
4.4 不同林分类型养分回收效率特征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权衡理论基础 |
1.2.2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
1.2.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方法研究进展 |
1.2.4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研究进展 |
1.2.5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进展 |
1.2.6 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
1.2.7 小结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3 技术路线 |
2 数据和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域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及水文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2.2.1 遥感资料 |
2.2.2 气象资料 |
2.2.3 野外调查资料 |
2.2.4 森林垂直带谱划分 |
2.3 研究方法 |
2.3.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 |
2.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及效益量化方法 |
2.3.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驱动机制研究方法 |
2.4 小结 |
3 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空间差异分析 |
3.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空间分布特征 |
3.1.1 森林蓄积量服务 |
3.1.2 固碳服务 |
3.1.3 水源供给服务 |
3.1.4 土壤保持服务 |
3.1.5 生境支持服务 |
3.2 不同森林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对比分析 |
3.2.1 森林类型与蓄积量服务 |
3.2.2 森林类型与固碳服务 |
3.2.3 森林类型与水源供给服务 |
3.2.4 森林类型与土壤保持服务 |
3.2.5 森林类型与生境支持服务 |
3.3 不同县域生态系统服务对比分析 |
3.3.1 县域与蓄积量服务 |
3.3.2 县域与固碳服务 |
3.3.3 县域与水源供给服务 |
3.3.4 县域与土壤保持服务 |
3.3.5 县域与生境支持服务 |
3.4 不同垂直带生态系统服务对比分析 |
3.4.1 不同垂直带与蓄积量服务 |
3.4.2 不同垂直带与固碳服务 |
3.4.3 不同垂直带与水源供给服务 |
3.4.4 不同垂直带与土壤保持服务 |
3.4.5 不同垂直带与生境支持服务 |
3.5 小结 |
4 生态系统主导功能与服务权衡/协同效应分析 |
4.1 生态系统服务能力分级 |
4.1.1 服务能力分级的空间分布和统计分析 |
4.1.2 不同分级区域内森林类型组成分析 |
4.2 生态系统服务分级区域空间叠置 |
4.3 生态系统主导服务类型与权衡/协同效应分区 |
4.3.1 区域尺度服务权衡/协同效应分区 |
4.3.2 森林类型尺度主导服务类型与权衡/协同效应 |
4.3.3 县域尺度主导服务类型与权衡/协同效应 |
4.3.4 垂直带尺度主导服务类型与权衡/协同效应 |
4.4 生态系统主导功能空间分布与森林资源管理 |
4.5 小结 |
5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综合效益量化 |
5.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量化 |
5.1.1 区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性分析 |
5.1.2 森林类型尺度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性分析 |
5.1.3 县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性分析 |
5.1.4 垂直带尺度生态系统服务相关性分析 |
5.2 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效益与权衡强度量化 |
5.2.1 区域尺度服务综合效益分析 |
5.2.2 森林类型尺度服务综合效益分析 |
5.2.3 县域尺度服务综合效益分析 |
5.2.4 垂直带尺度服务综合效益分析 |
5.2.5 服务两两之间权衡强度量化 |
5.3 服务效益聚类分析与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 |
5.4 小结 |
6 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驱动机制分析 |
6.1 影响因素选取 |
6.2 影响因素与生态系统服务 |
6.2.1 自然环境因素与生态系统服务 |
6.2.2 社会经济因素与生态系统服务 |
6.3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服务权衡驱动机制分析 |
6.3.1 因子探测器 |
6.3.2 生态探测器 |
6.3.3 交互探测器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工作 |
一、发表的科研论文 |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长汀花岗岩侵蚀劣地马尾松种群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植物种群动态研究进展 |
1.2.2 马尾松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研究 |
1.2.3 花岗岩侵蚀劣地退化马尾松林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水土流失治理及植被恢复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种群调查与数据采集 |
2.2.2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种群统计分析方法 |
2.2.3 积分投影模型构建 |
第三章 空间代替时间的马尾松种群动态分析 |
3.1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年龄结构与量化分析 |
3.2.2 马尾松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和生存分析 |
3.2.3 马尾松种群数量的时间序列分析 |
3.3 讨论 |
3.3.1 马尾松种群年龄结构和适宜性 |
3.3.2 马尾松种群动态特征和发展趋势 |
第四章 自然恢复过程中的马尾松个体生命率分析 |
4.1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马尾松个体存活生命率特征 |
4.2.2 马尾松个体生长生命率特征 |
4.2.3 马尾松个体繁殖生命率特征 |
4.3 讨论 |
4.3.1 侵蚀劣地马尾松个体存活生命率对生境胁迫的响应 |
4.3.2 侵蚀劣地马尾松个体生长生命率对生境胁迫的响应 |
4.3.3 侵蚀劣地马尾松个体繁殖生命率对生境胁迫的响应 |
第五章 基于IPM分析的自然恢复状态下的马尾松种群动态 |
5.1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IPM模型的构建 |
5.2.2 马尾松种群增长率与稳定结构分布 |
5.2.3 马尾松种群的弹性分析 |
5.3 讨论 |
5.3.1 自然恢复状态下的侵蚀劣地马尾松种群动态特征和发展趋势 |
5.3.2 侵蚀劣地马尾松种群的生态恢复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特色之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的特色之处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关于风水林空间内涵的研究 |
1.3.2 境外研究动态 |
1.3.3 国内研究动态 |
1.3.4 综述小结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路线 |
第2章 村落风水林概说 |
2.1 风水理论与村落风水林 |
2.1.1 东汉的成型与魏晋大融合 |
2.1.2 郭杨风水术的分化与外传 |
2.1.3 村落植栽的风水意义 |
2.2 村落风水林的概念 |
2.2.1 喻吉避煞的风水内涵 |
2.2.2 形态多样的风水植栽 |
第3章 地理视野下的古村落风水林 |
3.1 亚洲传统村落风水林地域分布 |
3.1.1 风水理论的流传与变异 |
3.1.2 韩国传统村落讲求背山面南 |
3.1.3 日本传统村落重视氏神村境 |
3.1.4 东南亚传统村落以青龙为尊 |
3.1.5 亚洲各国家村落风水林空间特征 |
3.2 我国各地的传统村落风水林发展 |
3.2.1 区域地理影响风水林形态 |
3.2.2 黄土高原沟壑区呈阶梯状分布 |
3.2.3 江南平原地带重视水口营林 |
3.2.4 闽西与西南少民村落采多点布局 |
3.2.5 川西林盘风水林沿溪护宅 |
3.3 闽西传统村落风水林的区域形态 |
3.3.1 闽西山区地理决定村落大致形态 |
3.3.2 闽西风水习俗影响村落规划形式 |
3.3.3 闽西森林结构提升村落生态价值 |
3.3.4 山地河谷内的向心型村落 |
3.3.5 深谷流域边的山地型村落 |
3.3.6 平原田野上的散居型村落 |
3.4 四种风水林形态模式与村落空间的组合 |
3.5 中川作为风水林村落代表的示范性意义 |
3.5.1 闽西、岭南和云贵山区风水林村落的特殊地位 |
3.5.2 结构完整、类型丰富的中川风水林空间和风水文化 |
3.6 小结 |
第4章 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的总体布局 |
4.1 中川古村落的地理区位 |
4.1.1 村落地理的区位条件 |
4.1.2 村落格局的历史文化 |
4.2 风水林总体布局的形成过程 |
4.2.1 明初草创期:枫林谷地初步布局 |
4.2.2 明末发家期:山林景观有序改造 |
4.2.3 清初繁荣期:村落布局中心东扩 |
4.2.4 清末饱和期:村落的南北向伸展 |
4.3 风水林总体布局的空间特征 |
4.3.1 风水林在村落布局的有机渗透 |
4.3.2 风水林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
4.4 风水林总体布局规划方案融入村落文化体系 |
4.4.1 风水传说传承风水林格局方案 |
4.4.2 风水林空间承载婚丧年节民俗 |
4.5 风水林总体布局维持村落规划体系 |
4.5.1 风水林布局影响建筑排布与方位 |
4.5.2 风水林布局交织道路、溪水和山林体系 |
4.5.3 风水林布局维护生活和农业用水系统 |
4.5.4 中川风水林布局强大的防洪抗灾能力 |
4.5.5 风水林与经济林的关联与转换 |
4.6 小结 |
第5章 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的具体建设 |
5.1 村落风水林空间类型介绍 |
5.2 作为风水格局节点的公共风水林空间 |
5.2.1 风水格局核心——宗祠风水林空间 |
5.2.2 风水格局边界节点——水口、牌坊和山脚土地庙风水林空间 |
5.2.3 风水格局特殊节点——风水塔空间 |
5.2.4 呼应巩固风水格局——坟墓风水林空间 |
5.3 与溪、渠、路、田相结合的片区风水林空间 |
5.3.1 土地伯公风水树空间寄托祈愿 |
5.3.2 溪岸桥头风水林空间藏风遮阳 |
5.3.3 水塘风水林空间巩固水土 |
5.3.4 农田坡地风水林空间防风应急 |
5.3.5 道边风水树与风水植栽空间补缺挡煞 |
5.4 民居庭院内外的私人风水林空间 |
5.4.1 传统民居庭院外部的护宅风水林空间 |
5.4.2 传统民居后院的风水树空间 |
5.4.3 传统民居内院天井的列植风水盆栽空间 |
5.5 小结 |
第6章 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的再继承 |
6.1 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的现实意义和当代危机 |
6.1.1 风水林继承的必要性 |
6.1.2 中川风水林概念的弱化与收窄 |
6.1.3 风水林与村落空间的关系被割裂 |
6.1.4 沿水泥道路产生的风水林格局秩序破坏 |
6.2 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的继承 |
6.2.1 对中川风水林空间成体系认知 |
6.2.2 专家与公益组织制定规划保护导则 |
6.2.3 宗族与华侨共建新村规民约 |
6.2.4 改造传统村落适应现代生活和生产 |
6.2.5 建立风水林保护奖惩与监督机制 |
6.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中川风水传说 |
附录B 中川风水格局赞 |
附录C 中川胡氏宗祠赞 |
附录D 中川村风水林告示与条例各一则 |
附录E 调研过程中重要参考资料和访谈对象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福建龙岩米老排林分生长效果分析及优树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栽培区自然概况 |
1.2 调查与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米老排人工林分概况 |
2.2 不同林分米老排生长差异 |
2.3 不同立地类型米老排生长差异 |
2.4 不同海拔高度米老排生长差异 |
2.5 不同立地造林成效多重比较分析 |
2.6 米老排优树选择 |
3 结论与讨论 |
四、闽西山地马尾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柳杉过熟人工林生长量多年度测定分析[J]. 王星星. 耕作与栽培, 2021(06)
- [2]马尾松林生物量估算系数及其影响因子[J]. 袁锋,陈灿,夏心慧,刘贺娜,李茂瑾,吴承祯. 生态学杂志, 2021(06)
- [3]北京山区不同立地因子及林分密度对油松林木生长的影响[D]. 梁佳宁.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4]人工林密度控制图和经济效益模拟技术研究[D]. 刘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5]基于景观体验的山地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碧水森林自然教育基地为例[D]. 李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退化红壤区马尾松和湿地松根叶性状异同及对混交的响应[D]. 吴高洋.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7]伏牛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D]. 张静静. 河南大学, 2019(04)
- [8]长汀花岗岩侵蚀劣地马尾松种群动态分析[D]. 吴语嫣.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中川古村落风水林空间研究[D]. 郑杰文. 华侨大学, 2018(01)
- [10]福建龙岩米老排林分生长效果分析及优树选择[J]. 林能庆,洪永辉,李杭生,陈友力,黄日奎. 防护林科技,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