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etting Forth The Views(立论)(论文文献综述)
高雨[1](2021)在《哲学性传记文本翻译中逻辑关系的移植 ——《鲁道夫·奥伊肯:生活哲学》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次翻译实践报告是基于《鲁道夫·奥伊肯:生活哲学》的英译汉翻译基础撰写而成。该文本属于哲学性传记类文本,阐释了奥伊肯的精神生活哲学,哲学论述丰富,句式结构复杂,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因此,在译文中实现逻辑关系的移植是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重点。基于文本特点,译者分别从句子内部和篇章两个层面对逻辑关系的移植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句子内部层面,译者对动词和名词中逻辑关系的移植以及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中逻辑关系的移植问题进行了分析,采用了增译、词性转换、减译等翻译技巧。在篇章层面,译者采用了引申、还原所指等翻译技巧来实现译文中逻辑关系的移植。在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中,译者总结了哲学传记类文本中逻辑关系移植的翻译策略,并对翻译的不足之处做出反思,希望对以后翻译此类文章的译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张金歌[2](2021)在《海外汉学学术文本“回译”策略 ——以《科学与道》第一章汉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海外汉学的存在与发展日益揭示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然而一直以来,海外汉学回译被简单地视为一种寻根溯源的文本考证活动,回译概念的模糊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回译研究的发展。《科学与道》一书主要通过道教有关天界的义理与概念引出相对应的天体物理和粒子物理学概念,逐层介绍说明道教与科学密不可分的关系,含有大量道教专有名词,涉及神学、宗教学、伦理、哲学、医学、文艺等各方面,逻辑结构具有明显的递进式特点。段落和句子呈现一定的跳跃性,表现为大量代词、非谓语动词、同位语的结合使用。整体具有概念明晰、逻辑严密、语法规范、结论鲜明的特征。本研究以《科学与道》第一章译文为例,运用案例分析法、归纳法、比较法等,针对专业术语、信息衔接、语言风格三个回译难点,分别从语言、文化、文体风格层面对文本特点进行探究,以新的视角重新定义回译,并进一步探讨本文适用的回译策略。语言层面着重分析语体融合、逻辑重组、词性转换等回译技巧的运用;文化层面以专有名词和形容词译法为例,并通过译注、译序和归化处理实现文本可读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平衡,提高回译准确性;文体风格层面以还原经典和适度异化两个回译法则为例,讨论了不同文风对于译文解读的影响。语言符号和文化要素的转化质量直接影响回译的质量,处理此类语际翻译问题也必然要围绕语言与文化的双重转换展开,本文在实践基础上对于处理海外汉学学术文本回译问题提出思路和探讨,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翻译实践,为推动我国海外汉学回译研究和道教研究贡献力量。
扈洪旭[3](2021)在《Gameful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Chapter 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报告以美国亚利桑那大学Jonathon S.Reinhardt教授于2019年由帕格雷夫麦克米兰出版社出版的专着,Gameful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游戏式二语和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第五章为翻译实践文本,探索教育学术文本的翻译策略,旨在挖掘此类文本翻译策略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本报告具体从教育学术文本的词、句、篇三个层面出发研究该文本的翻译策略选择。就翻译实践而言,从词汇出发,笔者分别采用推演法、引申法、阐译法对翻译过程中的翻译难点进行详细分析;从句的角度看,笔者主要根据黄忠廉所提出的变译理论,分别采用增译以及编译等方法对翻译过程中难以理解的句子进行翻译;从语篇的角度,笔者继续在变译理论指导下采用增译方法着重分析还原代词,逻辑显化这两个层面,使译文在语篇方面更有逻辑性。笔者此次翻译实践的目的在于发现教育学术文本中英译汉的共性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为同类文本翻译提供借鉴,对此类文本进行翻译也让国内学者对教育学术领域有了一个新的视角。
吕芳[4](2020)在《儒学“关键词”英译研究 ——以《孔子诗论》为中心》文中认为本文尝试为《孔子诗论》“仁”以贯之的“关键词”寻获可能的最佳译词。先前儒学关键词的英译研究尚未触及《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的本质,它们的跨文化翻译,因局限于西方译论历史中的“译意”倾向,其思想内涵在译入语中并未得到充分展现。因此,本文转化视角,站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立场,以源语思源语的方式,重新审视《孔子诗论》核心语汇的语际翻译问题。与传统的探究模式不同的是:我们通过此一文本“关键词”的英译及与之相关的儒家典籍的不同译文的分析对比,意在为该出土文献的枢纽性表达寻找较为适宜的传译方式,并提取出此一翻译背后的基本原理:儒家之“仁”,寄望它能以其自身力量,为儒学经典的跨文化英译及翻译研究的基础理论层面的探究提供新的思想助益。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要概括整体研究思路,包括选题原因、研究问题及研究对象等;进而,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以前研究的得失,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此外,我们也对研究意义、思路及结构予以介绍。第二章是对西方翻译理论历史“译意”观的追溯,指出这一翻译思想之于儒家典籍英译的重要影响。研究显示,语文学派侧重翻译实践,如何忠实、对等地在译入语中传达原文的意义是其关注焦点,“直译”与“意译”之争成为此一时期翻译理论家的主要议题;语言学派考察的是如何通过微观分析探讨语言各个层级的“对等”问题;文化学派批评语言学派囿于语言的机械转换,将文化、政治、历史等等因素引入理论探讨,反对统一的意义,将翻译视为一种意义的创造性活动。但不可否认,译者对原文的“改写”或“操纵”最终仍落实于语言层面的意义传递;解构学派意在颠覆原文中心主义,强调译者主体地位的张扬,主张终极意义的不在场,然而,寻求意义的流动性及不确定性,却可能使翻译研究陷入虚无主义的境地。总的来说,西方译论历史的爬梳可见,“译意”在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一翻译观的照应下,我们的典籍英译多以西方现成的抽象语言直接替换原文中动态化、生命化的核心语汇,使其丰厚的思想内涵在另一种语言及文化之中难以彰显。第三章关注的是西方翻译理论观照下以《孔子诗论》为中心的儒学“关键词”英译中存在的“译意”问题以及我们的反思。本文认为,“关键词”蕴含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精髓与思想精义,以它们为切入点更能说明典籍翻译中的有关问题。在此之前,我们首需抽取出《孔子诗论》中的“关键词”,为达至这一目的,我们的论述:一、对孔门《诗》学产生的历史时代及其文化背景略作说明;二、通过《论语》中夫子评《诗》的相关言论,揭示背后“仁”以贯之的指导思想;进而,三、在《孔子诗论》三条评《诗》脉络的梳理中,发现:这一夫子之“仁”亦隐含其中;由此,四、我们遴选出该典籍文本中以“仁”置基的关键语汇;五、通过它们的英译研究,可以看出:根植于西方译论历史研究中的“译意”思想严重影响着《孔子诗论》中这些枢纽性表达的英译,这一翻译观在中国文论及儒家典籍的语际处理中同样显现。如此,西方的翻译理论或已应对无方,思想的转化成为历史必然,中华文化的思想资源或能以其自身魅力在译界研究领域中发挥作用。第四章主要探讨《孔子诗论》以儒家之“仁”为纲领之思的四个层级“关键词”的英译,分为:第一层级“仁”、“文”、“志”;第二层级“天”、“命”、“德”;第三层级,“性”、“礼”、“心”及第四层级“诚”与“信”。具体做法为,笔者借鉴其他儒家典籍文本与之相关的译文,通过对比、比较的方式,为《孔子诗论》上述思想语汇寻获可能的最为合宜的译词,从中抽取出翻译背后的“仁”学思想,用来指导儒学典籍的英译。本文认为,儒家之“仁”以“仁者爱人”的心与心的沟通所带来的“生之意”(对生命的尊重、呵护与回归),走向化育流行、变动不已的宇宙万物一体之仁的生命贯通,以“生生”之态回归自身。此一儒家“仁”思在跨文化译解之时,表现为:一、让“人(仁)道本身作为语言说话”;易言之,让蕴含仁思的语言直面自身“言说自我”;二、要求我们以自仁而来的那种思想或意义引导对儒学关键词的解释,意在回到仁本身;三、凡如此回归的,都可视为可行的,因为它们凸显的是动态化的生命。依此,“仁”、“德”、“性”、“诚”等关键词的翻译,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化语言,而是理应回到儒家之“仁”所要求的“生生”样态,即:man-manning(ren仁),virtue[looking straight into the heart and then acting](de德),cultivating heart and mind(xing性),word-becoming(cheng诚),如是,方能切近夫子之教的微言大义。须要说明,儒家之“仁”的跨文化意义尚处于研究的起始阶段,有关理论的深入应用需假以时日。第五章:归纳本文要点,指出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与建议。本文最终的结论是:《孔子诗论》中的“关键词”在儒家“仁”思的观照下,将不再囿于抽象语言的意义替换,而是转化为动态化、生命化的思想转渡,如此,儒学关键词方可在另一种语言及文化中重新焕发生机活力。此外,此一课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深度与广度还有待提升。但以之为参照,后续探究的主要方向包括:一、进一步完善儒家之“仁”用于译论研究的相关思考;二、在这一“仁”学思想的观照下,可将有关理论深入运用于其他儒家典籍的跨文化翻译之中。
Makasdingambeye Samuel[5](2020)在《乍得公立小学法语阅读与技能教学法的有效性 ——基于恩贾梅纳七个学区教师的视野》文中研究表明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在于它能够帮助学习者获得阅读等基本技能。本研究透过教师视野探讨技能教学法(CBA)在乍得公立小学法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首先探究了教师基于CBA的教学实践是否促进了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其次,通过情境化教学探究此类教学方法的特点,如在维护教学公平、提高学生阅读动机等的有效性。本研究通过对78名教师和8名校长进行问卷调查和半定向访谈评估以下因素对法语阅读技能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教学实践、阅读技巧、阅读动机、阅读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口语技能,并对每个因素进行可靠性测试。本文通过SPSS软件(24.0版本)进行数据分析,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进行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除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阅读动机与教学内容因素外,所有因素之间都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关系。多重回归分析的结果对CBA在法语阅读技能方面提升的有效性提出了五项建议。这些因素按系数/统计值分类如下:(1)阅读技能(学生获得基本阅读技能,即解码技能、词汇技能、叙事技能和推理技能)、(2)阅读动机(学生在课堂独立阅读、对文本阅读做出反应、口头表达、表现出自主学习阅读能力等)(3)、阅读内容(通过词汇理解、文本解码、文本理解、音节和流畅性来获得丰富的阅读技能))(4)口语技能(5)教学内容。这项研究表明,在教师视野下,乍得小学基于技能教学法的法语阅读技能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学内容的情境有关。这个有效性同时也稍微由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张薇[6](2020)在《修正性反馈在中国外语学习者感知和产出英语松紧元音对中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修正性反馈指教师或会话者对学习者的错误做出的回应,是近年来语言习得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考察修正性反馈对词汇、语法、语用等语言习得不同方面的作用,而鲜有研究将修正性反馈引入语音领域进行研究。首次将修正性反馈引介至二语语音习得领域的是Saito&Lyster(2012a),之后便陆续出现了一批对修正性反馈在二语语音习得领域的应用潜力、适用语境和互动效果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研究(Bryfonski&Ma,2019;Gooch et al.,2016;Lee&Lyster,2016a,2016b,2017;Parlak&Ziegler,2017;Saito&Lyster,2012b;Saito,2013a,2013b;Saito&Wu,2014;Saito&Saito,2017),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萌芽阶段,且学界对修正性反馈在二语语音感知与产出中的影响一直都存有争议。鉴于此,本文首先以12项国外实证研究为数据来源,运用元分析方法综合分析了修正性反馈在二语语音感知与产出中的总体效用,并着重考察了反馈类型、研究环境、习得背景、目标语结构、训练活动、干预时长、传递方式、后测时间、打分方式及学习者语言水平几大调节变量的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1)修正性反馈具有显着的积极效应,2)反馈类型、目标语结构、训练活动、干预时长、后测时间及学习者语言水平六大变量有效调节了修正性反馈的效用,3)亚组分析表明:提升+重铸,重铸两类反馈的效应值显着优于提升、明晰纠错两类反馈的效应值;针对超音段进行反馈的效应值显着高于针对音段进行反馈的效应值;基于感知训练的修正性反馈效应值显着高于基于产出训练的修正性反馈效应值;干预时间长的效应值显着高于干预时间短的效应值;即时后测的效用值显着高于延时后测的效应值;中等二语水平学习者的效应值显着高于初学者的效应值。基于元分析结果,本文将上述调节变量对修正性反馈的具体影响纳入本实验的综合考察范畴,进而形成本文实验设计的主旨:修正性反馈在中国外语学习者感知和产出英语松紧元音对中的影响机制。本文选取重铸(直供输入类)、引导(诱导输出类)、引导+重铸(诱导输出类+直供输入类)三类修正性反馈,以英语松紧元音对/i/-/(?)/为目标结构,试图从更微观层面厘清三类最具代表性的修正型反馈之于中国外语学习者感知和产出英语松紧元音对的影响。实验共持续五周,分别进行了一次前测,六轮任务型交互活动,一次即时后测,一次延时后测,及一次问卷调查,实验过程全程录音。在前后测中包括感知测试、控制型产出测试和自发型产出测试。其中,感知测试以强制辨认方式进行,要求受试根据听感选择其认为正确的选项。语料共包含44对单词,其中包括目标单词22对(已训14对,未训8对)和干扰项22对,且每对目标单词中均属包含了/i/-/(?)/的最小对立体(如sheep-ship)。控制型产出测试中,测试员向受试发放14张活页,每张活页有2个单词,且要求受试在承载句“I said…”中以正常语速、相同韵律朗读14对单词,其中包括目标单词7对(已训4对,未训3对)和干扰项7对。自发型产出测试共包含8对关键词,其中包括目标单词4对(已训2对,未训2对)和干扰项4对,描述性图片16张。测试员首先要求受试在20秒内记住2对关键词,其中,目标单词和干扰项各1对。20秒后,待受试确定记住上述2对关键词后,测试员向受试分发1张活页,活页上有4张图片,在无时间准备的前提下,测试员要求受试运用先前记住的2对关键词逐一对图片内容进行描述,且每张图片描述需包括1个关键词。每轮任务型交互活动基于受试对目标元音对的感知能力进行训练。任务型交互活动以意识唤醒的方式进行,分为英语Karuta任务,宾戈任务和填空任务三个步骤。本文以100名中国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随机分为四组,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修正性反馈。其中:重铸组25人,当受试出现目标语音感知错误时,测试员用降调提供目标单词的正确发音,且不进一步解释;引导组25人,当受试出现目标语音感知错误时,测试员以问句形式重复该目标单词的不正确发音,也不进一步解释;引导+重铸组25人,当受试出现目标语音感知错误时,测试员先以问句形式重复该目标单词的不正确发音,再用降调提供目标单词的正确发音,亦不进一步解释;控制组25人,当受试出现目标语音感知错误时,测试员不提供任何形式的反馈。延时后测结束后,所有受试接受了问卷调查,汇报他们在任务型交互活动中对测试员反馈的注意程度以及对整个实验活动的看法。本文的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不同类型的修正性反馈对英语松紧元音对/i/-/(?)/感知的影响力如何?(2)不同类型的修正性反馈对英语松紧元音对/i/-/(?)/产出的影响力如何?(3)经修正性反馈后的感知进步是否是产出进步的重要标志?本文采用计量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主要运用多元测量方差分析、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感知方面:在已训和未训词汇条件下,重铸、引导、引导+重铸在英语松紧元音对/i/-/(?)/的感知中均发挥了显着效应,且三类修正性反馈的有效性无显着差异;(2)产出方面:在已训和未训词汇条件下,重铸、引导+重铸两类修正性反馈在英语松紧元音对/i/-/(?)/的产出中的效用显着高于引导类修正性反馈;(3)在感知与产出的相关性方面:在已训和未训词汇条件下,经修正性反馈后的感知进步是产出进步的重要标志。基于以上研究发现,本文在对中国外语课堂语音教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之后,亦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葛厚伟[7](2020)在《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尚书》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是我国古代文明发展历史的见证,记录了虞、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内容,内容无比丰富,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华夏文明丰富多彩的不同侧面。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担负着延续原作生命和传承原作思想的重任。译者风格可以赋予译作鲜明的个性,随着语料库翻译学的兴起,译者风格研究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语料库的运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得对不同译者个性化、规律性语言的量化考察成为可能。本文首先从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宏观背景切入,简述译者风格相关思想,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爬梳,全面、客观地展示了译者风格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并对近年来《尚书》学研究、《尚书》在西方传播以及《尚书》英译研究进行述评。语料库翻译学为中国古代典籍的英译研究增加了新的范式,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十分必要,将有助于对《尚书》及其英译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尚书》译学研究进行了创新性尝试,创建了《尚书》多译本汉英平行语料库。《尚书》平行语料库的创建过程比较复杂,选取了《尚书》不同时代、不同译者(理雅各、高本汉、彭马田和杜瑞清)的典型译本为语料,对语料进行输入、整理、划分、标注、对齐、检索设置等操作,尤其是对语料逐字逐句校对,进行文本格式噪音处理,保证了语料的准确性,句级对齐的中英文语料能够自动呈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平行语料库的建成将为更好地开展《尚书》英译研究提供实物平台,增强了《尚书》英译研究结论的效度和信度。基于已建成的《尚书》汉英文平行语料库,本文运用语料库工具软件对比分析了四译本的宏观语言特征,主要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进行数据统计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1)词频方面,与英语翻译语料库前十词相比较,理雅各译本(简称理译)和杜瑞清译本(简称杜译)有六词相同,高本汉译本(简称高译)和彭马田译本(简称彭译)有七词相同。在形符数量方面,理译最高,其次分别为高译和杜译,彭译最低,四个译本都比源语文本冗长,有趋向显化之特征。杜译的标准类符/形符比最高,词汇使用最为多样和丰富。理译本的词汇密度最低,显化特征最为明显。理译、高译和彭译的平均词长非常相近,接近于英语翻译语料库的平均词长,而杜译平均词长最长,词汇使用相对较难。四译本主题词均凸显了原文的主题思想。(2)从平均句长看,理译的平均句长最长,而彭译最短,杜译、彭译体现了源语特征,而理译和高译明显趋于易懂,强调信息表达;高译和理译句子长短变化更大,句子长短结构上更加多样化。句段长方面,高译和理译更擅长断句,语言凝练,更易于读者阅读和理解。在问句和感叹句使用上,理译数量远多于其他三位译者,再现原文中人物的情感和态度,同时生动展现了人物各自形象。理译本形合度最高,更具规范性和复杂性,杜译本形合度则最低,功能词数量不如其他三位英语母语译者使用得多,倾向于异化翻译策略。(3)语篇可读性方面,四译本的语篇阅读和理解难度均未低于英语普通文本,未表现出简化特征;相比之下,彭译更具可读性、更简单易懂。语篇功能方面,四译本均遵循《尚书》原文所采用的主位结构,尽量再现原文的信息推进模式;相比而言,理译和彭译在与原文保持意义对等的基础上,则更倾向于适当调整句子信息组织结构和措词,并使用了其他衔接手段来加强语篇连贯。理译的连接词总体数量最多,虽然彭译的连词总数最少,但具有类型多样、灵活多变的特色。理译和高译更注重译文的篇章衔接与连贯,运用更多的连接手段显现出原文中隐性的逻辑关系,比较符合英文的谋篇习惯。在显性的篇章连接词传递上,四位译者表现出了较强的一致性。四译本中使用最常用的连接词类型是表增补的连接词,以体现英语语篇衔接力,凸显连贯。基于平行语料库对比分析《尚书》译本非语言微观翻译特征,主要包括对各译本的成语、隐喻、周公人物形象以及文化高频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进行定性研究。研究发现:(1)总体来看,理雅各和高本汉在翻译成语时,秉承忠实源语的翻译思想,更多采用直译法,保证原文意义的准确传播,保持原作形貌,注重原文内容和风格的传递。高译将成语部分译成英语习语,数量最多,而且注重保留原文的修辞形式。彭马田采用意译的比例在四译本中最高,彭译语言逻辑连贯、流利顺畅,多数情况下不完全拘泥于字面,在译文中传达成语的蕴涵意义。杜瑞清的手法和风格界于前两类之间,兼顾中西文化差异,在翻译方法上突出直译为主,适度采用意译、省译等方法,提高了译本的可读性。(2)《尚书》隐喻英译以直译为主,译者有意保留原作隐喻的表达形式和文化内涵,尽量忠实地再现原语的独特文化内容,以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四个译本中,高译的风格更加注重直译,力求准确传达原文含义,再现源语独特的文化要素;彭译偏重意译与转换,去除文化间的陌生感,增强译文的可读性。(3)在重塑周公人物形象方面,1)理译和高译把原文中的“曰”全部翻译为隐式报道动词,彭译和杜译的表述更加丰富,更多借助语义明晰的报道动词来显化原文语境中隐含的语义内容。2)理译和高译对“曰”的翻译并无语境和阶层变化,呈模式化特征,而彭译和杜译明示原文语境内涵,凸显周公话语对象的阶层差别,准确呈现出周公与交际对象之间的“距离”及“尊敬”程度。3)四位译者均倾向于使用直接引语“原原本本”地记录周公话语,保留其各种特征,准确地保留周公原话的风格和表达力。4)四译本对《尚书》的周公人物动作特征翻译,基本上是对原文字面之义的对应;理译更加明示了周公动作的文化信息和概念信息,杜译用显化动词意义的方式淋漓尽致地再现周公忠心耿耿、坚毅英武形象。(4)在文化协调策略框架下,理氏、高氏翻译文化高频词“帝”时,注重功能对等,用译语文化中的本源概念取代源语文化中的本源概念;杜氏与彭氏则注重文化对等,尽量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术语的内涵。为了实现目的语文化层面的语境顺应,四位译者灵活运用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尽可能地采用西方人易理解的语言和文化意象来翻译“德”。三位西方译家对原文中无标记之“德”基本理解为抽象意义的“美德”,大都采用直译,将载有文化特有概念的“德”直接转换成英语“virtue”,而杜氏在贴近原文语义的基础上,相对灵活采用保留原语文化的“变译”,努力再现源语高频词的文化意象,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从翻译文本特征和翻译策略两个维度,对《尚书》四译本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数据统计、例句对比和归纳分析,这些统计结果揭示了四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异同。从整体印象来看,理雅各译本直译为主、译笔严谨、显化易懂、形神兼备;高本汉译本忠实原作、措辞通顺、追求字对句应、保持原作形貌;彭马田译本意译明显、传神达意、简洁流畅、灵活圆通;杜瑞清译本词汇丰富、人物生动、文化会通。翻译风格差异主要是与历史文化背景、翻译动机目的、译者身份素养有关,四位译者有着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思想的共同动机,尽管历史文化背景各异,译者身份素养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均以促进中西交流为己任,以忠实于原着为标准,来传达原作的精神实质,再现原作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尚书》的域外译介是中国文化传播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本文借助语料库技术辅助作用,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尚书》多译本的译者风格进行全面系统研究,译者风格描述更加清晰,论证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开辟了《尚书》翻译研究新路径,并为其他典籍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邓娇[8](2019)在《《汉英翻译大词典》(2015)兼类词表征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类问题由来已久,词类等语言范畴的研究甚至被誉为语言学中的“上帝粒子”研究。由于缺乏丰富的形态标记和变化,现代汉语等上千种分析语的词类范畴化更是堪比语言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其中在社群语言系统层面词库中的概括词因转类而引发的语法多功能现象(兼类现象)最具争议。现代汉语词类研究理论的不成熟直接导致了汉语/汉英词典词类标注的种种矛盾与困惑,严重影响了汉语/汉英词典的质量和第二语言学习效率。近年来,汉英词典词类标注研究虽已取得丰硕成果,但词类问题,尤其是概括词的兼类问题仍是一大热点和难点。《汉英翻译大词典》(2015)是一部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的双语词典,其原编《实用汉英翻译词典》(2001)于2003年获第五届国家辞书奖。至今,对《汉英翻译大词典》(2015)的调查仅有一例,其词类标注研究一片空白。鉴于此,本文以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为指导,基于自建的“《汉英翻译大词典》(2015)词类标注数据库”,借助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简称“CCL语料库”),对《汉英翻译大词典》(2015)兼类词表征策略进行深入系统的实证研究。本文兼类词表征策略主要指宏观结构上兼类词的数量、比例以及兼类词内部结构,微观结构上词类标注的充足性,译义中语言对应词、言语等值词与源语词词义及词类的一致性,以及具有对称语义关系的条目在词类标注和义项设置上的对称性。研究发现,《汉英翻译大词典》(2015)兼类词表征策略成绩与问题并存。宏观结构上,该词典完全成词条目中兼类词数量(3770)与比例(6.01%)较《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均略有增加,但其数量明显少于《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兼类词内部结构优于《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但劣于《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与《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7版)相比,兼类词比例存在显着差异,分别为6.01%和10.48%。结果显示,《汉英翻译大词典》(2015)虽扩大了兼类词标注范围(与《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相比),但该词典所展示的兼类现象与现代汉语的语言事实不完全相符,反映出现代汉语兼类研究中的理论偏差和实践冲突。微观结构上,该词典兼类词的处理大体遵循了“对称性原则”和“词类对译”原则,但矛盾之处仍存在,且存在人为漏标词类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固守“兼类要尽可能少”的“简约原则”,人为减少现代汉语兼类词数量;未充分意识到词类的本质及其在言语层面句法中与社群语言层面词库中的两种词类范畴化,从而误用一阶逻辑及词类判断标准和程序,忽略基于语料库的使用模式调查。本文从新的理论视角对《汉英翻译大词典》(2015)兼类词表征策略进行了全面系统考察,不仅有助于改善汉语/汉英词典编撰质量,也有助于深化现代汉语等分析语词类范畴化研究。
王琼[9](2018)在《中文辩论语篇中不礼貌策略研究 ——以网络节目《奇葩说》为例》文中认为追求人际和谐是交际的重要目标,然而不礼貌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在和谐与冲突并存的交际过程中时常出现。当前,不礼貌研究在语言、人类、社会心理、电视媒际等多个领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Bousfield(2008)提出的不礼貌框架模式,以网络辩论节目《奇葩说》为语料来源,对中文辩论语篇中的不礼貌策略进行研究。本研究旨在回答三个研究问题:一是中文辩论语篇中使用了哪些不礼貌策略?二是不礼貌策略在中文辩论语篇中的实现方式有哪些特点?三是影响中文辩论语篇中不礼貌策略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基于对语料的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首先,研究发现,Bousfield(2008)的不礼貌模式大体上对于中文语篇具有同样的适用性。中文辩论语篇中呈现的大多数不礼貌策略与Bousfield(2008)不礼貌模式中指出的不礼貌策略相呼应。研究同时发现,利用对方逻辑漏洞进行攻击这一不礼貌策略是中文辩论语篇中一种新的策略类型。第二,中文辩论语篇中不礼貌策略实现方式的特点体现在三个层面,即词法层面、句法层面、语篇层面。在词法层面,研究发现不礼貌策略是可以通过单个单词或短语实现的,这一特点尤其体现在使用禁忌语这一不礼貌策略中;在句法层面,首先,研究表明辩论者倾向于使用较长的句子来表达异议或轻蔑的态度等。其次,辩论者可以将两个单独的不礼貌策略叠加使用以增强会话中的不礼貌效果;在语篇层面,人称代词的使用可以达到增强不礼貌的作用。具体来说,连续使用衔接语篇的第二人称“你”来直指对方可以增强不礼貌的效果,这一特点尤其在疑问句中。第三,影响不礼貌策略实施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辩论者意在减轻对听话人的冒犯程度;其次,辩论者为在话语交际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权力,离间与对方的关系;再次,辩论者旨在实现交际过程中的娱乐目的。本研究兼具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层面,它为当前国内不礼貌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发现。同时,也可以检验西方学者提出的不礼貌框架模式是否同样适用于中文语篇。现实意义层面,对不礼貌策略的掌握有助于辩论者在辩论中巧妙地发起不礼貌来威胁对方面子或以不礼貌策略回应对方观点。
徐颖[10](2016)在《中国大学生英语修辞结构知识运用能力等级量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于语言能力等级量表的研究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国外对于语言能力等级量表研究已日趋成熟,而国内相关研究则侧重于介绍国外语言能力量表的研制过程、研究方法以及讨论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探讨如何构建语言能力等级量表的研究并不多。国内外有关英语修辞结构知识运用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语篇的分析与应用,而缺乏与语言能力等级量表的结合研究。因此,笔者在当前《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研制这一背景下,将英语修辞结构知识运用能力和等级量表相结合,以中国大学生为目标群体,探析如何建构中国大学生英语修辞结构知识运用能力等级量表。本文基于Bachman的交际语言能力和Mann&Thompson的修辞结构理论,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以下两个问题:(1)中国大学生英语修辞结构知识运用能力等级量表可分为哪几个维度?(2)中国大学生英语修辞结构知识运用能力等级量表可分为哪几个等级?针对上述两个问题,笔者进行了如下具体研究:首先,我们从国内外语言能力量表、课程标准以及英语教科书等相关文献中采集196条与中国大学生语言能力相当的描述语,并按照CEFR制定能力标准的五条原则(准确、清晰、简洁、独立和肯定)以及相关原则和三要素模型,运用翻译、改写、拆分和合并等方法对描述语进行加工处理。在修改完描述语并交由专家小组讨论后,最终保留了91条描述语。其次,笔者基于理论将描述语分为四个维度,并通过自我一致性评判和专家一致性评判的方法来验证描述语维度划分的合理性。最后,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26位不同层次高校的教师进行调研,让其对描述语的难度等级进行评判,并运用多面rasch模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确定描述语的最终等级。通过研究发现:(1)中国大学生英语修辞结构知识运用能力等级量表可分为叙述、描写、比较和分类四个维度,描述语的数量分别为36,33,13和9。(2)中国大学生英语修辞结构知识运用能力描述语最终可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值得一提的是,比较和分类中的描述语仅有中级和高级,并无低级这一等级。研究结果表明,构建中国大学生英语修辞结构知识运用能力等级量表,描述语的采集与编制是基础,应确保描述语来源的广泛性、代表性和权威性,且描述语应准确、清晰、简洁、独立和肯定。描述语的分类和定级是关键,分类应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定级应有定性和定量证据的支持,从而保证量表的效度。希望中国大学生英语修辞结构知识运用能力等级量表的建立能为英语语言教学的组织和考试分数的解释提供一定的指导,并为《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研制提供参考。
二、Setting Forth The Views(立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etting Forth The Views(立论)(论文提纲范文)
(1)哲学性传记文本翻译中逻辑关系的移植 ——《鲁道夫·奥伊肯:生活哲学》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任务描述 |
1.1 任务简介 |
1.2 文本分析 |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
第2章 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文本的选取 |
2.1.2 翻译计划 |
2.1.3 相关技术和资源支持 |
2.1.4 理论准备 |
2.2 翻译过程 |
2.3 译后事项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哲学传记文本中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的移植 |
3.1.1 动词和名词中逻辑关系的移植 |
3.1.2 状语从句中逻辑关系的移植 |
3.1.3 定语从句中逻辑关系的移植 |
3.2 篇章层面的逻辑关系的移植 |
3.2.1 句子间逻辑关系的移植 |
3.2.2 段落间逻辑关系的移植 |
第4章 实践总结 |
4.1 翻译实践策略总结 |
4.2 译者专业素养的提升 |
4.3 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不足之处及心得体会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
致谢 |
(2)海外汉学学术文本“回译”策略 ——以《科学与道》第一章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二、研究现状 |
(一)海外汉学翻译研究现状 |
(二)海外汉学回译 |
(三)回译的再定义 |
(四)回译研究的必要性 |
三、文本特点 |
(一)专业术语 |
(二)信息衔接 |
(三)语言风格 |
四、回译策略 |
(一)语言层面的回译 |
1 语体融合 |
2 逻辑重组 |
3 词性转换 |
4 信息增减 |
(二)文化层面的回译 |
1 文化术语 |
(1)遵循权威惯例 |
(2)结合语境处理 |
2 形容词 |
3 译注译序 |
4 归化处理 |
(三)文体风格的回译 |
1 还原经典信息 |
2 保留原文特色 |
五、实践总结 |
(一)经验与收获 |
(二)反思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Gameful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Chapter 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一、原文题材 |
二、体裁分析 |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
一、翻译目的 |
二、翻译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三、翻译策略选择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三、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二、译文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教育学术文本词汇的翻译 |
一、释义法 |
二、引申法 |
三、阐译法 |
四、结构性省译法 |
第二节 教育学术文本句子的变译 |
一、句子的增译 |
二、句子的编译 |
第三节 教育学术文本语篇的变译 |
一、增译之还原代词 |
二、增译之逻辑显化 |
第五章 翻译总结以及结论 |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二节 翻译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 |
参考文献 |
附录1:原文、译文 |
附录2:平行文本 |
附录3:术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
(4)儒学“关键词”英译研究 ——以《孔子诗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对象 |
1.4 文献综述 |
1.4.1 《孔子诗论》英译研究国、内外现状 |
1.4.2 《诗大序》“关键词”英译研究国、内外现状 |
1.4.3 中国文论“关键词”国内、外英译研究现状 |
1.4.4 四书“关键词”国内、外英译研究现状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意义 |
1.5.2 创新之处 |
1.6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6.1 研究思路 |
1.6.2 论文结构及内容 |
第二章 西方翻译理论历史中的“译意”观 |
2.1 导言 |
2.2 西方翻译理论史发展阶段的划分 |
2.3 语文学派——传统译论研究 |
2.4 语言学转向——翻译科学派的开启 |
2.5 “文化转向”下的“先锋”——文化学派 |
2.6 “文化转向”下的“强劲”力量——解构主义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中的“译意”倾向反思 |
3.1 导言 |
3.2 《诗》与孔子论《诗》 |
3.3 《论语》——孔子论《诗》之滥觞 |
3.4 “仁”以见义——《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 |
3.4.1 王者:参天地之“仁”人:第一简之“提纲”之论 |
3.4.2 以“关键词”为逻辑引线的“仁”思脉络 |
3.4.3 《关雎》七篇《诗》评之“仁”思 |
3.5 夫子之“仁”观照下《孔子诗论》“关键词”的界定 |
3.6 《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中的“译意”倾向及其反思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研究 |
4.1 导言 |
4.2 回归“仁”道”:翻译理论的中华文化转向 |
4.2.1 “仁者爱人”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 |
4.2.2 儒家之“仁”的“生生”样态 |
4.3 “合内外之道也”:第一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
4.3.1 “天人合一”之“仁” |
4.3.2 夫子之“文” |
4.3.3 诗以言“志” |
4.4 “执两用中,互生互成”:第二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
4.4.1 主宰之“天” |
4.4.2 天降之“命” |
4.4.3 观心之“德” |
4.5 “阴阳反转,生生变易”:第三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
4.5.1 培心之“性” |
4.5.2 礼乐之“礼” |
4.5.3 思、感之“心” |
4.6 “自我回归的‘参/三’的境界”:第四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
4.6.1 以言“诚”(成)之 |
4.6.2 言以立“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孔子诗论图版 |
附录(二) 《孔子诗论》释文1 |
附录(三) 《孔子诗论》英译文(一) |
附录(四) 《孔子诗论》英译文(二) |
附录(五) 海德格尔“存在”视角下的“思想翻译” |
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5)乍得公立小学法语阅读与技能教学法的有效性 ——基于恩贾梅纳七个学区教师的视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
1.2 PROBLEM STATEMENT |
1.3 General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
1.3.1 The specific objectives are |
1.4 Questions and hypotheses of the study |
1.5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6 Delimitation of the study |
1.7 Variables of the study |
1.7.1 Dependent variable: French reading skills |
1.7.2 Independent variables: |
1.8 Defining key concepts |
1.8.1 Effectiveness |
1.8.2 Notion of competency |
1.8.3 Competency-Based Approach |
1.8.4 Reading |
1.9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COMPETENCY BASED-APPROACH AND ITS EVOLUTION IN DIFFERENT EDUCATION SYSTEMS |
2.1.1 The CBA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DEC):the case of some sub-Saharan Africancountries |
2.1.2. The CBA and its effect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some African educationsystems |
2.2. Criticism of the competency-based-approach (CBA) |
2.3. The structure of Chad's education system |
2.4 Curricular reforms undertaken in Chad's education system |
2.4.1 The content-based-approach |
2.4.2 Goals Based-Education in Chad's Primary Schools |
2.4.3 Curricular reforms according to CBA in Chad |
2.4.4 Implementation of reforms based CBA |
2.4.5.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situations and skills to be acquired |
2.4.6. The difficulties of implementing the CBA in Chad |
2.4.7. The internal effectiveness of basic education |
2.4.8. CBA and French teaching in a multilingual context |
2.4.9. Students' French reading performances in International tests (PASEC2014) |
2.5. THEORETICAL FRAMEWORK |
2.5.1. The CBA model and its effects on education quality (Roegiers, 2001) |
2.5.2. The characteristics studied |
2.6. Defining the main concepts (factors) under consideration |
2.6.1.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practices and French reading skills |
2.6.2. Teaching-learning situations and French reading skills |
2.6.3. Required Reading skills (what the student needs to master) |
2.6.4. Oral skills (problem-solving in a family of situations) |
2.6.5. Teaching methods and reading skills |
2.6.6. Teaching-Reading components and Reading skills |
2.7. The CBA's contextualization in teaching-learning to reading |
2.7.1. Reading Motivation |
2.7.2. Equity between students acquiring reading skills (reading content) |
CHAPTER 3: Research Methodology |
3.1 Methodological orientation: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
3.2 Research Design |
3.2.1 Mixed method |
3.3 Data Collection Instruments |
3.3.1. The questionnaire |
3.3.2. Semi-guided interview |
3.4. The choice of the study area |
3.5. The Validity of data collection instrument |
3.5.1 Data collection procedures |
3.5.2 Target population |
3.5.3 Sampling procedure and sample size |
3.6. Reliability of the research instrument |
3.6.1.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of factors |
3.7. Ethical considerations |
3.8.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
3.8.1. Questionnaire data analysis plan |
3.8.2 Interview: Content analysis |
CHAPITER 4. Presentation of the findings |
4.1 Socio-demographic and professional portraits of participants |
4.1.1 Teachers' distribution by Gender and Age |
4.1.2 Teachers' distribution by School and Grade |
4.1.3. Teachers 'distribution by Qualification, Experience and Employment contract |
4.1.4 Distribution of teachers by training based CBA and its duration |
4.1.5 Distribution of teachers by In-service training and preparation for teaching in CBA |
4.1.6 Distribution of teachers by teaching-reading duration |
4.2 Descriptive of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 |
4.2.1 Statistics descriptive of all factors measured based all respondents |
4.2.2 Correlation analysis |
4.2.3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
4.2.4 Multiple regression with all variables testing the model on French Reading |
4.3 Results of content analysis |
4.3.1 Summary of content analysis results |
CHAPITER 5. INTERPRETATION AND DISCUSSION OF THE RESULTS |
5.1. Interpretation of results |
5.1.1. Teachers 'percep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BA on French reading skills |
5.1.2. Teachers' perception on contextualization of CBA based equity and motivation |
5.2. Summary of results |
CHAPITER 6. Conclusion,limits and recommendations |
6.1 Conclusion |
6.2. Limits |
6.3. Recommendations |
6.3.1.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ment |
6.3.2.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Dedication |
(6)修正性反馈在中国外语学习者感知和产出英语松紧元音对中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Present Study |
1.2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 Study |
1.4 Research Questions |
1.5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Corrective Feedback in L2 Learning |
2.1.1 Th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Hypothesis |
2.1.2 The Interaction Hypothesis |
2.1.3 The Noticing Hypothesis |
2.1.4 The Skill Acquisition Theory |
2.2 Review of L2 Speech Instruction |
2.2.1 Three Constructs of L2 speech |
2.2.2 Approaches to L2 Speech Instruction |
2.2.3 Types of Instruction:Fon FS and FonF |
2.3 Lyster and Ranta’s(1997)Model of CF |
2.4 CF Effectiveness |
2.4.1 Laboratory studies |
2.4.2 Classroom Studies |
2.5 Previous Empirical Speech-focused CF |
2.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ech Perception and Production |
2.6.1 Perception-first View in L2 Speech Learning |
2.6.2 Production-first View in L2 Speech Learning |
2.6.3 The View of Perception and Production Developing in Parallel |
Chapter 3 META-ANALYSIS |
3.1 Background |
3.2 Meta-Analysis on L2 CF |
3.3 Variables and Research Questions |
3.4 Method |
3.4.1 Identifying Primary Studies |
3.4.2 Inclusion/Exclusion Criteria |
3.4.3 Coding |
3.4.4 Analysis |
3.5 Results |
3.5.1 Research Synthesis |
3.5.2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
3.6 Discussion |
3.7 Summary |
Chapter 4 METHODOLOGY |
4.1 Research Design |
4.2 Research Procedure |
4.3 Research Context |
4.3.1 Participants |
4.3.2 Instructor |
4.3.3 Listeners and Speakers |
4.4 Target Structure |
4.5 Treatment Instruments and Procedures |
4.5.1 Treatment Instruments |
4.5.2 Treatment Procedures |
4.6 Testing Instruments and Procedures |
4.6.1 Perception test |
4.6.2 Controlled Production Test |
4.6.3 Spontaneous Production Test |
4.7 Scoring Method |
4.7.1 Scoring Method of Perception Test |
4.7.2 Scoring Method of Production Test |
4.8 Interrater Reliability |
4.9 Questionnaire |
4.10 Video-coding Analysis |
Chapter 5 RESULTS |
5.1 The Impacts of CF on Speech Perception |
5.1.1Trained Items |
5.1.2 Untrained Items |
5.2 The Impacts of CF on Speech Production |
5.2.1 Controlled Production Test |
5.2.2 Spontaneous Production Test |
5.2.3 Acoustic Analysis of Production Tests |
5.3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and Production |
5.3.1Trained items |
5.3.2 Untrained items |
5.4 CF and Learner Response |
Chapter6 GENERAL DISCUSSION |
6.1 The Impacts of CF on Perception |
6.2 The Impacts of CF on Production |
6.3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and Production |
Chapter 7 CONCLUSION |
7.1 Major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
7.2 Implic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
7.3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
7.4 Future Directions |
Reference |
Appendix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Appendix B Basic Information of Individual Studies for Meta-analysis |
Appendix C Background Questionnaire for Participants |
Appendix D Background Questionnaire for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and Listeners |
Appendix E Background Questionnaire for Instructor |
Appendix F Sample for Awareness Task |
Appendix G Materials for Spontaneous Production Test |
Appendix H Answer Sheet Sample for Perception Test |
Appendix I Exit Questionnaire |
Appendix J Scoring Sheet for Video-coding |
Appendix K 详细中文摘要 |
ACKNOWLEDGEMENTS |
(7)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译者风格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尚书》研究概述 |
第三节 《尚书》翻译传播及英译研究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尚书》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创建 |
第一节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研究范式 |
第二节 《尚书》平行语料库的创建步骤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英译本语言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尚书》英译本词汇特征分析 |
第二节 《尚书》英译本句法特征分析 |
第三节 《尚书》英译本语篇特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尚书》中的成语及其翻译 |
第二节 《尚书》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
第三节 周公人物形象对比 |
第四节 《尚书》文化高频词英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尚书》译者风格及成因探究 |
第一节 《尚书》四位译者的翻译风格 |
第二节 译者风格的成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尚书》原型结构成语出处及译文平行语料索引 |
附录二: 《尚书》中的隐喻及其译文平行语料索引 |
附录三: 周公动词描写及其译文平行语料检索统计 |
附录四: 《尚书》汉字高频词统计(前100个) |
附录五: 《尚书》文化高频词“帝”与“德”的意义分布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汉英翻译大词典》(2015)兼类词表征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cknowledgements |
Abbreviation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Rationale |
1.2 Research Objectives |
1.3 Layout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Heterosemy |
2.1.1 Terms Related to Heterosemy |
2.1.2 Representation of Heterosemy in Lexicography |
2.1.3 Problem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Heterosemy in Modern Chinese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Heterosemy in Chinese and Chinese-Foreign LanguageDictionaries |
2.2.1 Previous Studies on Heterosemy in Chinese Dictionaries |
2.2.2 Previous Studies on Heterosemy in Chinese-Foreign LanguageDictionaries |
2.3 Previous Studies on CETD-2015 |
2.4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
3.1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the Two-level Word Class Categorization Theory |
3.1.1 Language a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
3.1.2 The Usage-Based Theory |
3.1.3 The Theory of Norms and Exploitations |
3.2 Basic Tenets of the Two-level Word Class Categorization Theory |
3.3 Influences of the Two-level Word Class Categorization Theory |
Chapter Four Research Design |
4.1 Research Questions |
4.2 Data Collection |
4.2.1 The Selection of Dictionaries |
4.2.2 The Selection of Corpora |
4.2.3 The Procedures for Data Collection |
4.3 Data Processing |
Chapter Five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5.1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the Representation Strategies of Heterosemy inCETD-2015 at the Macro Level |
5.1.1 General Description of Word Class Labeling Information in CETD-2015 |
5.1.2 Description of the Macrostructure of Heterosemy in CETD-2015 |
5.1.2.1 Description of the Number of Heterosemy in CETD-2015 |
5.1.2.2 Description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Heterosemy in CETD-2015 |
5.1.3 Discussion |
5.2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the Representation Strategies of Heterosemy in CETD-2015 at the Micro level: Word Class Labeling of“X想”disyllabicLexemes in CETD-2015 |
5.2.1 General Description of “X想”Disyllabic Lexemes in CETD-2015 |
5.2.2 Description of Corpus-based Word Classes of“X想”Disyllabic Lexemesand Their Frequency Ranks |
5.2.3 Discussion |
5.3 General Discussion |
5.4 Summary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
6.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
6.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Appendix 1 Data of Two-category Lexemes of Group I in CETD-2015 |
Appendix 2 Data of Three-category Lexemes of Group I in CETD-2015 |
Appendix 3 Statistics of Comparison of Heterosemy of Group I BetweenCETD-2015 and CCD6 |
Appendix 4 The Treatment of“X想”Disyllabic Lexemes in CETD-2015 |
Appendix 5 Word Class Labeling of the Shared“X想”Disyllabic Lexemes inCETD-2015, CCD6 and NCCED2 |
(9)中文辩论语篇中不礼貌策略研究 ——以网络节目《奇葩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Objectives |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Politeness |
2.2 Politeness Strategies |
2.3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Impoliteness |
2.4 Impoliteness Strategies |
2.5 Comments on Previous Studies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Conceptualizing Impoliteness |
3.2 Bousfield’s Impoliteness Model |
Chapter Four Methodology |
4.1 Research Questions |
4.2 Research Design |
4.3 Data Collection |
4.4 Data Description |
Chapter Five Impoliteness Strategies Used in the Chinese Debating Discourse |
5.1 Seeking Disagreement |
5.2 Challenging |
5.3 Being Contemptuous |
5.4 Criticizing the Action in Which the Hearer Invests Face |
5.5 Interrupting |
5.6 Using Taboo Languages |
5.7 Being Uninterested or Unconcerned |
5.8 Expressing Sarcasm |
5.9 Exploiting Vulnerable Points |
Chapter Six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ffecting Factors of Im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the Chinese Debating Discourse |
6.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politeness Strategies |
6.1.1 Characteristics at the Lexical Level |
6.1.2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yntactical Level |
6.1.3 Characteristics at the Discoursal Level |
6.2 Affecting Factors for Impoliteness Strategies |
6.2.1 Lessening the Degree of Offence |
6.2.2 Showing Power |
6.2.3 Creating Entertainment |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
7.1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
7.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
7.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
Appendix Ⅱ |
Acknowledgements |
(10)中国大学生英语修辞结构知识运用能力等级量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A List of Abbreviations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
1.1 Studies on Language Proficiency Scales |
1.1.1 Construction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Scales |
1.1.2 Validation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Scales |
1.2 Studies on ERSKAC |
1.2.1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ST |
1.2.2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Analysis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oundation |
2.1 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 |
2.1.1 Background of CLA |
2.1.2 Model of CLA |
2.1.3 Evaluation of CLA |
2.2 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 |
2.2.1 Development of RST |
2.2.2 Major Viewpoints of RST |
2.2.3 Evaluation of RST |
Chapter Three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Scale of ERSKAC |
3.1 Collection and Editing of Descriptors |
3.1.1 Collection of Descriptors |
3.1.2 Editing of Descriptors |
3.2 Classification and Scaling of Descriptors |
3.2.1 Classification of Descriptors |
3.2.2 Scaling of Descriptors |
3.3 Validation of the Scale of ERSKAC |
3.3.1 Validation of Classification |
3.3.2 Validation of Scaling |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1 Dimensions of ERSKAC Scale |
4.2 Levels of ERSKAC Scale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I 中国大学生英语修辞结构知识运用能力“能做”描述语 |
Appendix II 描述语专家问卷调查表 |
Appendix III 描述语教师问卷调查表 |
Appendix IV 中国大学生英语修辞结构知识运用能力等级量表 |
Acknowledgements |
四、Setting Forth The Views(立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哲学性传记文本翻译中逻辑关系的移植 ——《鲁道夫·奥伊肯:生活哲学》的翻译实践报告[D]. 高雨.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2]海外汉学学术文本“回译”策略 ——以《科学与道》第一章汉译为例[D]. 张金歌.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Gameful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Chapter 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扈洪旭.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儒学“关键词”英译研究 ——以《孔子诗论》为中心[D]. 吕芳. 南京大学, 2020(09)
- [5]乍得公立小学法语阅读与技能教学法的有效性 ——基于恩贾梅纳七个学区教师的视野[D]. Makasdingambeye Samuel.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修正性反馈在中国外语学习者感知和产出英语松紧元音对中的影响研究[D]. 张薇. 湖南大学, 2020
- [7]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D]. 葛厚伟. 扬州大学, 2020(01)
- [8]《汉英翻译大词典》(2015)兼类词表征策略研究[D]. 邓娇.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9(02)
- [9]中文辩论语篇中不礼貌策略研究 ——以网络节目《奇葩说》为例[D]. 王琼.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10]中国大学生英语修辞结构知识运用能力等级量表研究[D]. 徐颖.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