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西紫杉醇血药浓度(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洁[1](2021)在《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的构建及其药效学与药动学考察》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采用单硫化物修饰的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TX)前药(DSD,实验室前期合成)与血卟啉(hematoporphyrin,HP)物理联合制备共组装纳米粒,并对制剂的制剂学性质、4T1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4T1细胞接种的Balb/c小鼠体内肿瘤靶向性分布和药效学效果进行研究与评价,为化学疗法和光动力疗法的协同抗肿瘤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1.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的制备与评价采用荧光分析法建立HP的体外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DTX和DSD的体外分析方法;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DSD/HP NPs);采用单因素优化和响应面优化法筛选出较优处方,低速离心法测量纳米粒的包封率(EE)和载药量(DL);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纳米粒外观形态;以粒径和PDI为评价指标考察纳米粒在不同介质中的物理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采用小杯法考察纳米粒中前药的氧化还原释放行为和HP的释放行为。2.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采用CCK-8法考察不同浓度的DSD/HP NPs在有无近红外光(Ni R)照射对4T1细胞的增值抑制作用;采用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法评价细胞产生活性氧情况;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及DA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3.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采用液相-串联质谱法(LC-MS/MS)建立大鼠血浆中DTX的含量分析方法,考察DTX注射剂(DTX-Inj)、DTX前药纳米粒(DSD NPs)和DSD/HP NPs分别尾静脉注射进入大鼠体内后,大鼠血浆中的DTX含量随时间变化,绘制血药浓度与时间变化曲线并采用非隔室模型计算主要的药动学参数,用于评价药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4.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小鼠体内组织分布和药效学研究建立4T1细胞接种的Balb/c小鼠模型,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试验考察Di R标记的DSD/HP NPs在Balb/c小鼠体内的肿瘤靶向性和组织分布;考察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Saline),药物组:DTX-Inj、HP-Sol+Ni R、DSD NPs、MIX-Sol+Ni R、DSD/HP NPs,DSD/HP NPs-10+Ni R(高剂量组)、DSD/HP NPs-5+Ni R(中剂量组)、DSD/HP NPs-3+Ni R(低剂量组)对Balb/c荷瘤小鼠的体重变化、肿瘤生长变化及H&E组织染色的影响,综合评价DSD/HP NPs的体内抗肿瘤效果。结果:1.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的制备与评价建立了HP、DTX和DSD的体外分析方法,采用单因素优化和响应面优化法筛选出较优处方,制备的纳米粒溶液外观呈深紫色,粒径为105.16±1.24 nm,PDI为0.168±0.15,纳米粒中DSD和HP包封率分别为96.27±1.03%和97.70±0.20%,纳米粒呈类球型,外观圆整;纳米粒在不同介质中的具备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DSD/HP NPs在含有10 mmol/L DTT(H2O2)的30%乙醇的PBS介质中,DTX24 h内的累积释放量分别为69.3%(88.4%);在p 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DSD/HP NPs中的HP累积释放量24 h达到85.0%。2.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CCK-8试验结果显示:DTX-Sol、DSD NPs、MIX-Sol、DSD/HP NPs组不加Ni R照射和MIX-Sol+Ni R和DSD/HP NPs+Ni R组加Ni R照射,均有较好的抑制4T1细胞增殖的能力,且表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其中DTX-Sol、DSD NPs、MIX-Sol、DSD/HP NPs、MIX-Sol+Ni R和DSD/HP NPs+Ni R在24 h的IC50值分别为0.91±0.06、2.90±0.14、2.73±0.12、2.94±0.10、2.09±0.04和2.04±0.04μmol/L,在48h的IC50值分别为0.19±0.00、1.57±0.03、1.60±0.06、1.39±0.02、1.03±0.07和0.97±0.02μmol/L;细胞活性氧试验结果显示DSD/HP NPs加Ni R照射后细胞内产生更多的活性氧(P<0.01);细胞凋亡试验结果显示加MIX-Sol,DSD/HP NPs组加Ni R照射后显着诱导了4T1细胞的凋亡(P<0.01)。3.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静脉注射DTX-Inj、DSD NPs和DSD/HP NPs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4876.45±1104.82、13351.75±6118.42和9817.28±3612.52 ng/L·h,末端消除半衰期(t1/2 z)分别为2.55±3.53、11.01±5.91和8.79±5.76 h。4.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和药效学研究小动物活体成像试验结果显示:小鼠尾静脉注射Di R标记的DSD/HP NPs后肿瘤部位的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加强,48 h后荧光主要富集于肿瘤组织;体内抗肿瘤试验结果显示,观察至第18天时,各组肿瘤体积大小为:Saline(1240±52 mm3)>HP-Sol+Ni R(688±57 mm3)>MIX-Sol+Ni R(680±55 mm3)>DTX-Inj(611±53mm3)>DSD NPs(566±14 mm3)≈DSD/HP NPs-3+Ni R(565±44 mm3)>DSD/HP NPs(535±48 mm3)>DSD/HP NPs-5+Ni R(491±25 mm3)>DSD/HP NPs-10+Ni R(395±63 mm3);H&E染色结果显示制备的DSD/HP NPs无明显组织毒性,抗肿瘤效果好。结论:1.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的制备与评价采用单因素优化和效应面优化后的纳米粒粒径小,载药量高,外观圆整呈类球形,具备良好的物理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且DSD/HP NPs中DTX和HP能够在模拟肿瘤氧化还原环境和体内环境的介质中缓慢释放。2.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DSD/HP NPs加Ni R照射后对4T1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在细胞体内产生较多的活性氧,能够显着诱导4T1细胞凋亡。3.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DSD/HP NPs在大鼠体内与DTX-Inj相比,显着提高了DTX的血药浓度,增加了DTX在大鼠体内的循环时间。4.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药效学研究Di R标记的DSD/HP NPs在4T1细胞接种的Balb/c小鼠模型体内具有一定的肿瘤组织靶向性,在肿瘤组织以外其他主要的组织中分布少。DSD/HP NPs加Ni R照射后表明出明显的体内抗肿瘤活性,显着抑制肿瘤的增长,且对正常组织的毒性小。
李惠兰[2](2021)在《新型NO供体聚合物紫杉醇胶束的制备及抗肿瘤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设计与合成NO供体(mPEG-PLA-NO)型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胶束包载紫杉醇作为纳米药物输送系统(NO/PTX),旨在增强紫杉醇的溶解度,降低毒性和增强抗肿瘤活性,并对其进行急性毒性研究,药物动力学研究,抗肿瘤的作用和机制研究以及药性评价,为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第一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的制备和表征选用呋咱型一氧化氮供体,采用活性酸酐法制备了m PEG-PLA-NO两亲性聚合物胶束,采用核磁共振谱(1H NMR),凝胶渗透色谱仪对m PEG-PLA-NO进行分析。采用自乳化法制备包载紫杉醇于聚合物胶束内核的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纳米胶束(NO/PTX),采用透射电镜,马尔文激光散射粒度仪对NO/PTX进行形态表征。采用高效液相法对药物载药量和包封率进行了检测和计算。采用Greiss法测定NO/PTX体外一氧化氮的释放。第二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急性毒性研究SPF级昆明小鼠60只,适应喂养3 d后,分为m PEG-PLA组和m PEG-PLA-NO组。从800 mg/kg剂量开始,以20 m L/kg的给药体积进行尾静脉注射m PEG-PLA或m PEG-PLA-NO,每个剂量组最少6只小鼠。计算出LD50,进行载药材料安全性评价。另取SPF级昆明小鼠120只,适应喂养3 d后,分为PTX组,NO/PTX组,每组KM小鼠40只,禁食不禁水,称重标记。进行PTX组与NO/PTX组的急性毒性比较。按照15、30、45、60、75 mg/kg浓度梯度尾静脉注射的紫杉醇。在确定Dn和Dm后,根据给药间隔i,以i或i的倍数确定3-5个给药剂量。每个剂量至少5只小鼠,观察,记录状态和死亡情况。计算出LD50,进行药物安全性的比较。观察,记录状态和死亡情况。并且连续观察14 d内小鼠的体重变化,以及毛色、四肢活动、进食、饮水、排泄等情况,并记录各组有无中毒情况出现,以及是否有死亡情况。第三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药物动力学研究采用H22细胞建立的雄性KM小鼠异种移植模型,研究了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以描述NO/PTX在体内的分布。通过尾静脉给小鼠注射盐水中的PTX(20 mg/kg,以紫杉醇计算)或NO/PTX(50 mg/kg,以紫杉醇计算)溶液。在0、0.05、0.5、1、2、3、4、8、12和24 h收集血浆和肿瘤。在每个采样时间点,用乙醚麻醉3至4只小鼠,并通过心脏穿刺从每只小鼠收集血液。然后,处死这些小鼠并收集所有肿瘤。离心后,从每只小鼠收集约100μL血浆并冷冻。通过HPLC测定血浆和肿瘤中PTX的浓度,并以多西紫杉醇为内标,通过HPLC-MS/MS测定心脏,肝脏,脾脏,肺和肾脏中PTX的浓度。使用DAS 2.0软件包(中国药理学会)通过房室分析处理药代动力学参数。第四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体外抗肿瘤细胞及对P-gp蛋白的影响体外培养SMMC-7721,SCG-7901,SW480,Sk-ov-3,A549,Bel-7402,HCT-116,MCF-7,Hela,HEPG-2,HT29和NCI-H460共12株人源性肿瘤细胞,采用MTT法检测PTX和NO/PTX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并计算半效抑制浓度IC50,实验至少重复3次。体外培养SMMC-7721,SCG-7901,SW480,Sk-ov-3,A549,Bel-7402,HCT-116,MCF-7,Hela,HEPG-2,HT29和NCI-H460共12株人源性肿瘤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TX和NO/PTX干预后,外排蛋白P-gp蛋白的表达。第五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抗结肠癌和紫杉醇耐药性结肠癌作用机制研究通过体外培养人HCT116细胞,PTX,NO/PTX或不含一氧化氮供体的聚合物紫杉醇胶束(PTX Nano)干预24 h后,采用Hoechest/PI染色,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数量和形态;流式细胞术观察PTX,NO/PTX对HCT116细胞周期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PTX,NO/PTX对细胞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与细胞凋亡和增殖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通过体外培养人HCT116细胞和Taxol/HCT116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两者细胞形态差异;CCK8实验检测PTX和NO/PTX对HCT116细胞和Taxol/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IC50值和Taxol/HCT116细胞的耐药指数;Western blotting检测HCT116与Taxol/HCT116细胞P-gp蛋白的表达差异以及PTX、NO/PTX对Taxol/HCT116细胞紫杉醇耐药关键蛋白P-gp蛋白和β3-Tublin蛋白的表达。第六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抗肝癌作用机制研究通过体外培养人Bel-7402细胞,CCK8检测PTX和NO/PTX对Bel-7402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数量。建立H22肝癌小鼠模型,分为空白组,m PEG-PLA组和m PEG-PLA-NO组,给药3次,每次间隔72 h,末次给药后72 h取瘤,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观察m PEG-PLA和m PEG-PLA-NO干预后对各移植瘤的影响。通过建立H22肝癌小鼠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PTX,Genexol?-PM和NO/PTX,并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同样给药3次,每次间隔72 h,末次给药后72 h取瘤,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观察PTX和NO/PTX干预后对各移植瘤的影响。通过体外培养人Bel-7402细胞,给与PTX和NO/PTX 48 h后,提取Bel-7402细胞蛋白质,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SOD、MDA和GSH-PX水平。流式细胞术观察PTX和NO/PTX对细胞Bel-7402凋亡检测。Western Blot检测NO/PTX对于铁死亡,焦亡,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作用。第七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药性评价SD大鼠40只,分为空白组,PTX组,NO/PTX组,PTX Nano组。每组10只。每三天给药一次,共给药七次。检测大鼠体温和体重变化,安捷伦1290串联6460三重四级杆质谱仪检测大鼠尿液代谢组。正交偏最小二乘(OSC-PLS-DA)分析数据,进行药性判别。结果第一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的制备和表征制备并合成了m PEG-PLA-NO,核磁共振谱(1H NMR)结构确证其分子结构,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分析m PEG-PLA的PDI为1.19,m PEG-PLA-NO的PDI为1.13。制备了聚合物胶束NO/PTX,粒径为30±0.58 nm,zeta电位为-2.76±0.25。透射电镜结果表明NO/PTX呈球形,分布均匀。NO/PTX的包封率为98.6%,NO/PTX的紫杉醇载药量4.69%。Greiss法测定一氧化氮释放率,结果表明,与硝酸甘油和PTX相比,NO/PTX在10 h内具有良好的释放性能,在6 h内释放率最高,达到66.8%。第二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急性毒性研究通过CALC 2.0软件和BLISS方法确定半数致死量(LD50)和最大非致死剂量(MNLD)。m PEG-PLA和m PEG-PLA-NO的MNLD分别为2000 mg/kg和1500 mg/kg,表明m PEG-PLA和m PEG-PLA-NO均为无毒两亲性共聚物。PTX的最大耐受剂量LD0为36.3 mg/kg,绝对致死剂量LD100为45 mg/kg。NO/PTX的最大耐受剂量LD0为80 mg/kg,绝对致死剂量LD100为160 mg/kg。KM小鼠中PTX和NO/PTX的LD50分别为39.9 mg/kg和137.1 mg/kg。NO/PTX的急性毒性比PTX降低了3.43倍。第三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药物动力学研究血清样品预处理后,其中的内源性物质不干扰紫杉醇和内标的测定。在此色谱条件下血浆中多西紫杉醇、紫杉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9.43 min和22.08 min。按照加权最小二乘法计算线性关系式为:Y=0.0618X-0.0648(R2=0.9986),(n=3)表明血浆紫杉醇的质量浓度在0.5~150μg/m L内线性关系好。按照加权最小二乘法计算线性关系式为:Y=0.0783X-0.2581(R2=0.9961),(n=3)表明肿瘤组织紫杉醇的质量浓度在1~150μg/m L内线性关系好。紫杉醇浓度由高到低逐渐稀释,测定出最低检测限紫杉醇浓度为0.25μg/m L,最低定量限血浆紫杉醇浓度为0.5μM/m L,肿瘤组织为1μg/m L,准确度均在85%-115%之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血浆提取回收率分别为103.2%,99.4%,95.7%,肿瘤提取去回收率分别为112.0%,95.2%,95.5%。内标提取回收率为92.55%。小鼠尾静脉注射PTX或NO/PTX后在体内的代谢与二室模型相符。小鼠尾静脉注射50 mg/kg剂量的NO/PTX后,获得的峰值血浆浓度(Cmax)为105.2μg/m L,尾静脉注射20 mg/kg剂量的PTX后,Cmax为71.7μg/m L。PTX的消除半衰期(t1/2β)1.5 h,NO/PTX的t1/2β为1.7 h。NO/PTX和PTX的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UC(0-∞))分别为128.1μg.h/m L和86.9μg.h/m L/kg。NO/PTX的AUC(0-∞)是PTX的1.35倍。在给药用后,紫杉醇广泛分布于大多数组织中。其中,在肿瘤中明显发现了最高的紫杉醇浓度。在所有时间点,肿瘤中NO/PTX组的紫杉醇浓度均高于PTX组,并在3 h左右达到最大紫杉醇浓度。除肿瘤外的各组织器官中紫杉醇的浓度较低,在KM小鼠组织器官中,紫杉醇最高浓度低于10μg/m L,大部分在24 h以后消除完全。给药后(3 min以后),PTX在组织器官中分布顺序为:肿瘤>肾>肺>心>脾>肝,NO/PTX在各组织器官中分布顺序为:肿瘤>肺>肾>心>脾>肝。第四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体外抗肿瘤细胞及对P-gp蛋白的影响本实验采MTT法对12种人源性肿瘤细胞进行药效学研究,实验均最少重复三次。结果显示NO/PTX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胃腺癌细胞SCG-7901,人结肠癌细胞SW480,人结直肠腺癌细胞HCT-116,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IC50值较国产紫杉醇注射液低,表明其抗肿瘤效果优于国产紫杉醇注射液。电泳显色结果显示,在紫杉醇0.01μg/mL的浓度下,NO/PTX组Bel-7402细胞SW480细胞,Hela细胞,SMMC-7721细胞,HCT-116细胞,Hep G2细胞,MCF-7细胞,HT29细胞,SCG-7901细胞的P-gp蛋白表达量低于PTX组,表明NO/PTX增强紫杉醇抗肿瘤效果可能与抑制P-gp蛋白相关。第五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抗结肠癌和紫杉醇耐药性结肠癌作用机制研究首先,通过Hoechst/PI染色,可以更直观的观察到NO/PTX较PTX具有更好的抗结肠癌HCT116作用。通过细胞周期实验,我们检测到NO/PTX在0.001μg/m L和PTX 0.01μg/m L两个浓度对细胞G2M期的抑制作用均大于PTX(NO/PTX抑制率为39.6%和50%,PTX为30.2%和36.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NO/PTX较空白组,PTX组更能够降低HCT116细胞P-gp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同时表明,NO/PTX较空白组和PTX组,能够增加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升高BAX/Bcl-2的比值,增加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显示出比市售紫杉醇注射液PTX更好的抗人结肠癌HCT116的结果。无一氧化氮供体的聚合物紫杉醇纳米胶束PTX Nano较空白组和PTX组,也能够降低HCT116细胞P-gp蛋白和增加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但降低P-gp蛋白和增加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的作用比不上NO/PTX。PTX Nano证明m PEG-PLA聚合物胶束具有一定的抗肿瘤制剂优势,同时表明NO/PTX抗肿瘤作用不仅仅是因为制剂优势,还是紫杉醇与一氧化氮供体双重阻断的结果。其次,细胞划痕实验表明,NO/PTX较空白组和PTX组具有更好的抗HCT116细胞增殖迁移的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NO/PTX降低Vimentin蛋白表达,增加ZO-1蛋白表达,降低β3-Tublin和p-GSK-3β表达。PTX Nano较NO/PTX显示出更好的降低Vimentin蛋白表达,增加ZO-1蛋白表达能力,然而对于没有显示出降低β3-Tublin和p-GSK-3β表达作用。再者,NO/PTX抗结肠癌肿瘤优势还体现在对于结肠癌耐药细胞具有更好的抗肿瘤作用。我们首先对耐紫杉醇人结肠癌细胞Taxol/HCT116细胞的细胞形态,耐药稀释和P-gp蛋白表达进行了研究。确认Taxol/HCT116细胞较HCT116细胞具有强的紫杉醇耐药性。CCK8实验分析PTX和NO/PTX对taxol/HCT116细胞的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NO/PTX(IC50:1.2±0.4μg/m L)的IC50显着低于PTX(IC50:5.6±1.9μg/m L),NO/PTX具有比PTX低至4.66倍的IC50值,表明NO/PTX较PTX具有更加显着的抗结肠癌耐药性作用。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NO/PTX较空白组和PTX组,显着降低了紫杉醇耐药性的关键蛋白P-gp蛋白和β3-tublin蛋白的表达。第六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抗肝癌作用机制研究首先,我们用CCK8检查了NO/PTX和PTX对肝癌Bel-7402细胞的影响。PTX的IC50为7.8±0.4μg/m L,NO/PTX IC50为3.7±1.1μg/m L。这些结果表明,NO/PTX对Bel-7402细胞的毒性比PTX强。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有相同结论。其次,本部分首先制备了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m PEG-PLA没有显示任何抗肿瘤反应,在m PEG-PLA-NO组中观察到轻微的抗肿瘤作用。在PTX,Genexol?-PM和NO/PTX组中观察到了显着的抗肿瘤活性。PTX,Genexol?-PM和NO/PTX组在低剂量(10 mg/kg)下显示出可比的抗肿瘤活性(抑制率分别为39%,36%和41%)。此外,当剂量达到15 mg/kg时,NO/PTX的抗肿瘤作用明显强于PTX和Genexol?-PM组(PTX,Genexol?-PM和NO/PTX组分别为53%,41%和67%),证明NO和紫杉醇的协同作用增强了抗肿瘤活性。此外,我们阐明了NO/PTX诱导肝癌细胞死亡是由铁死亡,焦亡,内质网应激(ERS)和凋亡相关网络介导的。NO/PTX通过增加活性氧(ROS)和丙二醛的水平,并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的水平引起铁死亡。使用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或ROS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会降低NO/PTX的抗癌活性。此外,NO/PTX上调了caspase-1的表达,下调了炎性细胞因子IL-1β,这是细胞焦亡的关键蛋白。此外,NO/PTX上调了一系列调节剂的表达,例如钙结合蛋白,需肌醇酶1a(IRE1a),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leaved-caspase-7,cleaved-caspase-3和降低的B-细胞淋巴瘤2(BCL-2),核NF-κB,可诱导Bel-7402内质网介导的应激和凋亡。更重要的是,我们证明了NO/PTX增强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下调多药耐药转运蛋白P-gp蛋白,β3-微管蛋白,致敏紫杉醇化疗有关。最后,我们通过流式细胞仪,紫杉醇干预48 h后,检测了Bel-7402细胞凋亡率。NO/PTX在各浓度的凋亡率均高于PTX,表明NO/PTX较PTX具有更好的抗Bel-7402细胞作用。第七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药性评价PTX组,NO/PTX组和PTX Nano组均位于寒性药区域,无明显的差异。表明PTX,NO/PTX和PTX Nano均属于寒性药,通过制剂手段制备成聚合物紫杉醇胶束或者连接供体的聚合物紫杉醇胶束,均没有改变药物的药性。结论1、NO/PTX是一种粒径为30 nm左右,呈球形,分布均匀的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NO/PTX的包封率为98.6%,NO/PTX的紫杉醇的载药量4.69%,具有良好的一氧化氮释放性能。载药材料m PEG-PLA和m PEG-PLA-NO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NO/PTX耐受性好,最大耐受剂量是PTX的2.2倍。NO/PTX主要分布于肿瘤组织中,在组织器官中的浓度低。2、NO/PTX对MCF-7,SCG-7901,SW480,HCT-116,Bel-7402细胞中抗肿瘤效果优于国产紫杉醇注射液PTX,其增强紫杉醇的抗肿瘤效果与抑制P-gp蛋白表达相关。3、NO/PTX较PTX具有更好的抗结肠癌HCT116作用和抗HCT116细胞增殖迁移的能力,与紫杉醇和一氧化氮供体双重阻断相关。NO/PTX较PTX对于结肠癌耐药具有更好的抗紫杉醇耐药性,NO/PTX的抗紫杉醇耐药性作用与NO/PTX抑制P-gp和β3-tublin蛋白表达相关。4、NO/PTX诱导肝癌细胞死亡是由铁死亡,焦亡,内质网应激和凋亡相关网络介导的。抑制铁死亡降低了NO/PTX对Bel-7402细胞毒性。高浓度的NO/PTX引起Bel-7402细胞主要死亡方式为凋亡,而焦亡发生在NO/PTX中低浓度。5、PTX,NO/PTX和PTX Nano均属于寒性药,通过制剂手段制备成PTX Nano或者连接供体的NO/PTX,均没有改变药物的药性。
邢婷玉[3](2020)在《消癌平注射液对紫杉醇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紫杉醇是从紫杉属短叶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出来,具有抗微管解聚作用的细胞毒类天然抗肿瘤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中药由于具有可降低化疗药物的毒性,增加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等作用,已越来越多的被用于肿瘤的联合治疗。消癌平注射液(现已更名为通关藤注射液)是一种由通关藤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具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的功效,用于治疗卵巢癌、食道癌、胃癌、肺癌、肝癌等,并可配合放疗、化疗的辅助治疗。目前,临床上消癌平注射液经常与紫杉醇联合用于肿瘤的治疗,已有不少文献报道它们联用存在增效减毒作用,但消癌平注射液对紫杉醇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的研究较少。目的:建立快速、灵敏、操作简便的高效液相-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LC-MS/MS)分析方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紫杉醇及其主要代谢产物p-3’-羟基紫杉醇浓度,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消癌平注射液对紫杉醇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同时测定大鼠肝、心、脾、肺、大脑、肾、卵巢等组织中紫杉醇及其主要代谢产物p-3’-羟基紫杉醇浓度,探讨消癌平注射液对紫杉醇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影响,阐明消癌平注射液作用下的紫杉醇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组织分布情况,为紫杉醇和消癌平注射液的联合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开发和验证紫杉醇及其代谢产物p-3’-羟基紫杉醇的LC-MS/MS分析方法,多西紫杉醇作为内标。液相方法中,流动相分别为0.1%甲酸-水和0.1%甲酸-甲醇;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Rapid Resolution 4.6×50mm,3.5μm);采用梯度洗脱,流速为0.7 m L/min,运行时间为5.5min。质谱方法采用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对紫杉醇和p-3’-羟基紫杉醇及其内标进行检测。对分析方法的专属性、回收率、基质效应、准确度、精密度、样品稳定性和稀释可靠性进行验证。为考察消癌平注射液对大鼠体内紫杉醇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大鼠分为对照组、消癌平注射液低剂量组(10 m L/kg)、消癌平注射液高剂量组(20 m L/kg),连续给药10天后,尾静脉注射紫杉醇。测定大鼠尾静脉注射紫杉醇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各组织中紫杉醇及其主要代谢产物p-3’-羟基紫杉醇浓度。结果:建立的LC-MS/MS测定方法,检测快速、可靠、简便、重现性好,紫杉醇和p-3’-羟基紫杉醇的定量下限均为0.5ng/m L;校准曲线线性范围均为0.5-300ng/m L;分析方法的专属性、稀释可靠性、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指导原则的要求。紫杉醇和p-3’-羟基紫杉醇在低、中、高三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6.7±3.2%、97.5±4.0%、96.1±1.8%和94.3±7.6%、97.1±4.3%、95.3±2.4%。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给药组在连续注射10m L/kg消癌平注射液10天后,紫杉醇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显着增加为12572.3±2173.4μg/L*h,血浆清除率下降至0.8±0.1L/h/kg,p-3’-羟基紫杉醇的AUC0-∞显着增加至18.2±10.2μg/L*h。20 m L/kg消癌平注射液组p-3’-羟基紫杉醇AUC0-∞显着增加至9.9±2.1μg/L*h。大鼠用消癌平注射液预处理10天后,增加了紫杉醇及其代谢产物p-3’-羟基紫杉醇在大鼠肝、心、脾、肺、肾脏组织中的暴露量。结论: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紫杉醇和p-3’-羟基紫杉醇的LC-MS/MS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便捷,化合物的峰形良好,且分离度高,可操作性强。消癌平注射液与紫杉醇联合给药,可增加紫杉醇和p-3’-羟基紫杉醇在大鼠体内的暴露,及在肝、心、脾、肺、肾脏组织的分布。大鼠体内消癌平注射液与紫杉醇之间存在药物相互作用,该结果为消癌平注射液与紫杉醇的临床联合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张艺鰆,李晓冰,何晓静,菅凌燕[4](2020)在《紫杉醇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检索中文和英文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对近年来紫杉醇的血药浓度监测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旨在为临床制定紫杉醇的个体化给药方案,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提供参考。紫杉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与其血药浓度相关,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实现个体化治疗,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蒋锋[5](2020)在《BD/PTX长循环靶向纳米脂质体的构建研究及药动学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构建一种同时包载的α-常春藤皂苷(BD)和紫杉醇(PTX)的长循环靶向脂质体,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以期实现靶向肿瘤组织,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构建的新型纳米脂质体对实现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MDR)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通过细胞实验确定两药的最佳比例,采用薄膜分散法,通过对有机溶剂、磷脂种类、水化溶剂、水化温度、水化时间、药物与磷脂比例、不同磷脂比例、超声功率以及超声时间的考察,最终制成具有半乳糖靶向长循环(GAL-SSL-BD-PTX)及普通长循环(SSL-BD-PTX)两种磷脂包覆的纳米脂质体。建立一种简洁、高效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脂质体中的α-常春藤皂苷和紫杉醇含量的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马尔文粒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仪器方法对纳米脂质体的性质进行了表征。制备的GAL-SSL-BD-PTX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25.9±0.35)nm,BD包封率为(99.81±0.84)%,PTX包封率为(98.93±1.16)%,通过TEM及AFM直观地分析相关粒子,形貌特征呈球状,粒径在130 nm左右;4℃冰箱避光保存30 d内粒径无明显变化。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的α-常春藤皂苷和紫杉醇浓度的方法。分别以甘草酸和多西紫杉醇为内标,甲醇沉淀法除蛋白后进样,采用安捷伦1290串联6460三重四级杆LC/MS型质谱仪多重监测(MRM)扫描方式检测。大鼠尾静脉注射等剂量(PTX10mg·kg-1、BD5mg·kg-1)的SSL-BD-PTX、GAL-SSL-BD-PTX和α-常春藤皂苷及紫杉醇溶液,通过DAS ver3.0软件拟合分析并求算各组药动学参数,与溶液组相比,C组与D组中PTX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延长了3.03及2.98倍,BD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延长1.9及2.7倍,呈现出明显的长循环效果。C组与D组中BD的Cmax分别是溶液组的2.6、3.0倍,PTX的Cmax分别是溶液组的3.3倍及1.1倍,可见脂质体能明显增大药物的血药浓度与滞留时间。
李宁[6](2020)在《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构建与抗肿瘤活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发挥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TX)与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协同抗肿瘤效果,本文设计了以肿瘤内环境还原响应的二硫键为连接臂的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docetaxel-dihydroartemisinin prodrug),通过纳米沉淀法制备成自组装纳米粒(docetaxel-dihydroartemisinin nanoconjugates,DSDNs),并对纳米制剂的制剂学特性、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对4T1细胞体外的抗肿瘤活性及对4T1荷瘤小鼠的体内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以期为两者协同抗肿瘤提供支持。方法:1.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的制备与表征以多西紫杉醇及双氢青蒿素为原料,通过两步酯化反应制备含有二硫键连接的DTX-DHA偶联前药(DTX-S-S-DHA)。采用高分辨质谱(HR-MS),核磁共振氢谱与碳谱(1H-NMR,13C-NMR)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进行结构确证。2.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及处方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DTX-S-S-DHA的体外分析方法;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DSDNs,并以粒径、包封率(entrapment efficiency,EE)、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PDI)以及Zeta电位为评价指标对其进行处方优化;通过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DSDNs的表面形态,采用超滤离心法测定纳米粒的载药量(drug-loading,DL),采用小杯法对还原响应释放行为进行了考察,并考察了DSDNs一个月的稳定性。3.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考察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DTX及DHA的含量。将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4),以多西紫杉醇溶液(DTX-sol)、双氢青蒿素溶液(DHA-sol)为对照,考察了DSDNs静脉注射至大鼠后的药动学,以AUC0-t、AUC0-∞、MRT、CL、t1/2和V为指标评价其药动学特性。4.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采用MTT法考察DSDNs对乳腺癌4T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进行细胞的凋亡研究;采用PI染色法进行周期抑制试验;采用划痕试验考察DTX-sol、DHA-sol、DTX和DHA混合溶液(MIX-sol)及DSDNs对4T1细胞的迁移抑制作用。5.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体内抗肿瘤活性评价建立4T1细胞皮下接种的Balb/c荷瘤小鼠模型,尾静脉注射对照组生理盐水(saline)、多西紫杉醇注射剂(DTX-inj)、DHA-sol、MIX-sol以及DSDNs溶液,通过连续5次隔天给药法,以小鼠体重变化、肿瘤生长体积、肿瘤重量、生存曲线以及H&E染色组织病理学结果为评价指标,评价DSDNs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1.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的合成与表征二硫代二丙酸脱水生成酸酐反应产率高达75.12%;二硫代二丙酸与双氢青蒿素产物(S-S-DHA)与DTX产率为55.39%。HR-MS测得的m/z为1288.479,产物经1H-NMR,13C-NMR和FT-IR确证表明合成目标化合物正确。2.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及处方优化建立了HPLC法用于DTX-S-S-DHA含量测定及其制剂的体外制剂学评价,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法优化后的处方得到的纳米粒为淡蓝色乳状,粒径为172.10±1.70nm,PDI为0.05±0.01,Zeta电位为-22.60±0.50 mV,包封率为84.00%±1.30%,载药量为75.91%±1.20%,且在储存一个月之内稳定性良好,在条件为10 mM的二硫苏糖醇(DTT)条件下,DTX和DHA在48小时的累积释放量分别高达76.86%±3.10%及82.99%±3.98%。3.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考察尾静脉注射DTX-sol、DHA-sol及DSDNs至大鼠。给予DTX-sol、DSDNs后DTX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35.26±6.67、64.97±9.00 mg/L?h,DTX的t1/2分别为:6.08±1.29、9.41±3.16 h;给予DHA-sol、DSDNs后,DHA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和0.54±0.21、0.30±0.16 mg/L?h,DHA的t1/2分别为0.39±0.26、0.22±0.12 h。4.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MTT试验表明对4T1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具有时间依赖性与浓度依赖性,DTX-sol、DHA-sol、MIX-sol及DSDNs在48 h的IC50分别为0.2201±0.0341,1.6060±0.1033,0.4419±0.0177,0.5113±0.0121μM,72 h时IC50为0.0281±0.0199,0.3800±0.0213,0.1624±0.0118,0.1613±0.0036μM;细胞凋亡结果表明DSDNs具有更显着的诱导细胞凋亡能力(P<0.05);细胞周期结果显示DSDNs主要阻滞4T1细胞在G0/G1期;划痕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DSDNs具有更显着的抑制肿瘤细胞迁移的能力(P<0.01)。5.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体内抗肿瘤活性评价在体内抗肿瘤活性试验中,试验结束时,肿瘤体积大小顺序为:对照组>MIX-sol>DTX-inj>DHA-sol>DSDNs,对应肿瘤体积分别为:2482±102、1417±148、1241±118、1134±102、989±164 mm3;对照组、DTX-inj、DHA-sol、MIX-sol、DSDNs的平均瘤重为2.37±0.09、1.52±0.18,1.40±0.02,1.30±0.18,1.02±0.08g。在第20天时,DSDNs组小鼠存活率为8/8,DHA-sol组小鼠存活率为7/8、DTX-inj组小鼠存活率为5/8、MIX-sol组小鼠存活率为4/8、saline组小鼠存活率为3/8;H&E染色结果显示MIX-sol组出现肝损伤,其他制剂组,均未发现肝损伤。结论:1.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的合成与表征HR-MS测得的精确质量数和理论值的相对误差在±3 ppm之内,1H-NMR和13C-NMR的图谱结果与对应化合物的结构相一致,FI-TR结果表明对应化合物特征峰与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相一致,表明成功合成了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2.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及处方优化使用响应面法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制备的纳米粒形态、粒径及其分布、EE、DL、稳定性等评价指标都符合预期的要求。体外释放结果表明DSDNs具有还原响应性能。3.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考察将DTX与DHA通过二硫键连接后的偶联前药,可以优化药动学参数,增大DTX血药浓度,延长DTX半衰期等。4.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DSDNs对4T1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可以显着诱导细胞凋亡;DSDNs与DHA-sol周期阻滞相似,表明通过化学键连接的DSDNs中DHA发挥主要作用;同时DSDNs组具有较强的抗迁移能力。5.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体内抗肿瘤活性评价DSDNs具有较强的体内抗肿瘤活性,能显着抑制肿瘤体积的生长,显着提高了小鼠的存活率,且可以减小对正常组织的毒性。
许秋霞,庄奕筠,高雅莉,吴冰冰,张吟[7](2019)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杉醇血药浓度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杉醇在生物体血浆中浓度的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色谱条件模式、血浆样品的前处理和内标物的筛选等,为临床紫杉醇血药浓度的监测提供简便、灵敏度好、专属性强、精确度高的研究方法。
余彬,饶友义,宁红,高秀容,许小红,黄毅岚[8](2019)在《消癌平注射液对大鼠体内多西紫杉醇药动学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测定大鼠体内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TX)的质量浓度,考察消癌平对DTX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以及验证消癌平对DTX的抑制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大鼠给药后于5、15、30min和1、2、3、4、5、6、8、10h取血,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DTX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与空白组相比,高剂量组的DTXt1/2(β)延长,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DTX的AUC、Cmax增大,MRT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中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癌平与DTX联合使用后,DTX的血药浓度升高,DTX的多个药动学参数有明显改变,消癌平对DTX的消除具有抑制作用。
陈南迪[9](2018)在《核酸适配体作为疏水小分子的载体用于肿瘤诊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恶性肿瘤是现阶段导致人类因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分子水平的肿瘤诊断及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生存时间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市售药物超过40%都是疏水性分子,并且随着组合化学与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疏水性药物候选分子。核酸适配体是一类通过配体系统进化(SELEX)技术获得的寡核苷酸,可以特异性识别离子、小分子、蛋白、细胞甚至组织等,已广泛用于生物传感、分子检测及药物运输等诸多领域。核酸适配体因为其核酸的化学本质,可以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耐有机溶剂,对温度不敏感,且无免疫原性,分子量小,组织渗透能力强。因此,本文将核酸适配体与疏水性小分子(造影剂、药物分子、光敏剂)通过共价或非共价的方式结合,以提高这些疏水性小分子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和稳定性,用于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以及特定肿瘤组织的成像。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一、肿瘤转移是肿瘤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循环肿瘤细胞(CTC)是从实体瘤进入循环系统发展为转移瘤的细胞起源。为此我们提出了“CTC触发的抗肿瘤药物释放系统”:我们设想首先在进行肿瘤切除手术时,在肿瘤附近的主要血管处放置药物支架,上面修饰了光敏剂标记的发夹型开关式核酸适配体探针(HSA);当CTC流过时与支架表面修饰的核酸适配体结合,引发其构型发生变化,从而将核酸适配体从支架上带走;CTC与HSA的复合物流经皮肤浅表血管时受到光照(如日光),被光敏剂产生的1O2杀伤,从而实现抑制肿瘤转移的目的。该系统的关键是药物的结合与细胞的杀伤不在同一位置进行,支架可以放置于体内避光处,没有CTC时光敏剂不会被激活,同时1O2有限的杀伤时间及半径,避免了对非目标细胞的副作用。作为概念性的证明,我们设计了一个由两部分组成的微流控装置来模拟这个过程:第一部分是放在暗处的微流控芯片,芯片通道表面修饰了HSA,用于模拟药物支架;第二部分是一段被LED光源照射的透明毛细管,用于模拟皮肤浅表血管。目标细胞流过微流控装置时,首先在暗处与HSA结合,然后携带HSA进入透明毛细管;光照下HSA上的光敏剂被激活产生1O2,从而使CTC凋亡。这种特异性杀伤CTC的新策略有可能用于跟踪特定的肿瘤细胞、抑制肿瘤转移,实现精准治疗。二、基于上一个工作的CTC刺激药物释放的策略,为了进一步提高药物装载量及对CTC的杀伤能力,我们采用DNA四面体结构结合发夹型开关式核酸适配体探针(HSA)构建了“传感-诊断”一体的DNA纳米装置。我们在DNA四面体的棱上嵌入化疗药物阿霉素,同时在四面体的顶点结合光敏剂,实现了光动力学治疗与化疗的协同治疗。此DNA纳米装置可以感受到CTC的存在且能对其进行特异性杀伤。DNA纳米装置提高了药物装载量,实现了协同治疗,并且促进了细胞对药物的内吞作用。此“传感-诊断”一体的DNA纳米装置,有望进一步提高本地化药物运输策略对于肿瘤转移的抑制作用。随着DNA纳米结构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DNA纳米结构可以用于发展“传感-诊断”一体的DNA纳米装置。三、荧光成像具有速度快、分辨率高的优点,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具有灵敏度高、组织穿透性强的优点,两种成像方式结合可以在成像时间及空间上互补,因此我们发展了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的近红外荧光与PET结合的双模成像方法。首先合成了近红外荧光染料Bodipy-636,将其共价偶联于核酸适配体;然后再利用同位素交换法进行18F标记,从而获得了具有近红外荧光与PET双模成像能力的靶向探针。由于18F标记一般需要在有机相中进行以避免氢键的干扰,而DNA却无法溶解于有机溶剂,因此我们在放射标记中引入了基于CPG(可控孔径玻璃微球)的DNA链置换反应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还缩短了实验人员操作放射性同位素的时间。由于分子量较小的核酸适配体可以快速循环至肿瘤部分,利用此[18F]Bodipy-636标记的核酸适配体实现了肿瘤组织的近红外荧光与PET双模成像。我们的方法有望弥补现阶段18F标记的抗体不适合PET成像的缺陷,具有较强的临床转化价值。四、前三个研究工作均是通过共价交联的方法将疏水性小分子偶联于核酸适配体上。我们推测核酸适配体通过分子识别以非共价键的模式与疏水性小分子结合,也可以提高其在水相的溶解度及稳定性。因此,我们以多西紫杉醇作为疏水性药物的模式分子,将前期筛选获得的100个碱基长的核酸适配体DOC6-100mer优化至22个碱基长的DOC6-22mer,且保持了对多西紫杉醇的高亲和力与高特异性;同时通过质谱法验证了核酸适配体-多西紫杉醇复合物,通过圆二色谱表征了多西紫杉醇与优化后的核酸适配体结合可以引起核酸适配体构型的变化;最后,在不借助有机溶剂等增溶剂的情况下,通过加入DOC6-22mer即可将水溶液中多西紫杉醇的浓度提高一个数量级(从14?M提高至145?M),且核酸适配体不会影响多西紫杉醇的抑制细胞增殖的能力。这一通过核酸适配体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也有望推广应用于其他疏水性小分子药物。五、基于上一个工作的研究结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多西紫杉醇在水相中的浓度,同时降低核酸适配体的用量,我们基于微流控芯片制备了核酸适配体稳定的多西紫杉醇纳米颗粒。首先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西紫杉醇的六十条候选核酸适配体序列进行了快速考察,并从中选取了结合能力较高的11条序列进一步进行了质谱表征,在其中六条的质谱上观察到了核酸适配体-多西紫杉醇复合物的峰。随后对微流控芯片的结构、流速以及核酸适配体、多西紫杉醇的浓度等参数进行了优化,获得了半径为89.4±4.9 nm的核酸适配体稳定的多西紫杉醇纳米颗粒。此纳米颗粒对于不耐药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与游离药物的效果一致;而对于耐药型肿瘤细胞表现出了明显优于游离药物的杀伤能力,即逆转了耐药细胞株的耐药特性。在这里,核酸适配体既是药物的载体也是纳米颗粒的稳定剂,结合微流控技术即可方便地提高疏水性药物在水相中的浓度,避免了对药物进行修饰。
裘帅波[10](2016)在《多烯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肿瘤细胞摄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烯紫杉醇属于第二代的紫杉烷类药物,对乳腺癌、肺癌、胃癌、前列腺癌、卵巢癌以及软组织肉瘤等有很好的疗效,由于难溶于水,而未能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临床上只有多烯紫杉醇注射剂,使用时需用聚山梨酯80及13%的乙醇作为溶剂,大部分患者对于聚山梨酯80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从而限制了临床使用。本课题旨在制备一种有一定靶向作用的多烯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以改善药物的水溶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本研究采用NabTM微射流高压均质法制备了多烯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并进行了制备工艺优化。对工艺优化后的纳米粒进行了物性表征、体外释放考察及稳定性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多烯紫杉醇注射液和白蛋白纳米粒大鼠静脉注射后的药动学、体外抗肿瘤作用、细胞摄取机制,以及荷瘤小鼠组织分布。优化后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均质压力1500 bar、均质次数15次、水相与有机相的比例50:1、有机相中DTS1与DTS2的比例15:1、白蛋白含量1%、药物与白蛋白比例1:7.5、水相pH6.8。按优化工艺制备的纳米粒重现性较好,粒径(187.0±2.0)nm,电位(﹣19.61±0.84)mv,包封率(91.79±0.75)%,载药量(10.31±0.16)%。物性表征结果显示纳米粒大小均匀,表面光滑,药物以无定形态存在。纳米混悬剂放置于4℃冰箱36 h内粒径、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都没有明显变化,纳米粒冻干粉3个月加速稳定性试验显示粒径、电位、包封率和载药量都没有明显变化,稳定性较好。多烯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较缓慢,36 h累积释放量为53.87%。药动学研究表明,给药5min后多烯紫杉醇注射液和纳米粒的血药浓度均达到峰值,在最大血药浓度上纳米粒组较注射液组低,且总清除率上纳米粒组大于注射液组。体外药效研究表明,纳米粒组的A549、MCF-7细胞毒性略强于注射液组。细胞摄取研究结果显示,两种制剂的细胞摄取均具有浓度依赖性,纳米粒组A549细胞的多烯紫杉醇摄取量比注射液组增加了31%,MCF-7细胞的摄取量增加了28%。肿瘤细胞摄取机制研究提示,白蛋白纳米粒进入肿瘤细胞的过程需要能量,牛血清白蛋白能够与肿瘤细胞表面的SPARC蛋白相互作用,从而介导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其入胞机制可能是由小窝蛋白介导。组织分布研究表明,纳米粒组在肝脏、脾脏、肺、肿瘤中的分布明显增加,具有一定的肿瘤靶向性。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西紫杉醇血药浓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西紫杉醇血药浓度(论文提纲范文)
(1)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的构建及其药效学与药动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的制备与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血卟啉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1.3 多西紫杉醇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1.4 多西紫杉醇前药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1.5 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
2 结果 |
2.1 血卟啉体外分析方法的确证 |
2.2 多西紫杉醇体外分析方法的确证 |
2.3 多西紫杉醇前药体外分析方法的确证 |
2.4 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的单因素优化结果 |
2.5 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的响应面优化结果 |
2.6 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形态学观察 |
2.7 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的稳定性考察 |
2.8 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考察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溶液的配制 |
1.3 细胞培养 |
1.4 细胞毒试验方案 |
1.5 细胞活性氧(ROS)试验方案 |
1.6 细胞凋亡试验方案 |
2 结果 |
2.1 细胞毒性试验研究结果 |
2.2 活性氧(ROS)试验测定结果 |
2.3 细胞凋亡试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大鼠血浆中多西紫杉醇LC-MS/MS分析方法的建立 |
1.3 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
2 结果 |
2.1 大鼠血浆中多西紫杉醇LC-MS/MS分析方法的确证 |
2.2 大鼠体内药动学试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部分 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小鼠体内靶向性分布和药效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
1.3 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的靶向性分布 |
1.4 荷瘤小鼠体内药效学研究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的靶向性分布结果 |
2.2 Balb/c荷瘤小鼠的体重变化 |
2.3 Balb/c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生长变化 |
2.4 Balb/c小鼠组织H&E染色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光动力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新型NO供体聚合物紫杉醇胶束的制备及抗肿瘤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的制备和表征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二部分 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急性毒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部分 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药物动力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部分 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体外抗肿瘤细胞及对P-糖蛋白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五部分 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抗结肠癌和紫杉醇耐药性结肠癌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与小结 |
第六部分 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抗肝癌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七部分 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药性评价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和讨论 |
4 讨论与小结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一氧化氮对肿瘤作用的浓度依赖作用和化疗增敏机制 |
References |
个人简介 |
(3)消癌平注射液对紫杉醇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背景 |
2 紫杉醇注射液的研究进展 |
3 消癌平注射液的研究进展 |
4 紫杉醇与消癌平注射液联合使用研究进展 |
5 紫杉醇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6 本课题组前期相关基础工作及后续试验计划 |
第二章 大鼠血浆中紫杉醇及其代谢产物的LC-MS/MS分析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2.1 试剂耗材 |
2.2 仪器和设备 |
2.3 对照品 |
2.4 储备液的配制 |
2.5 溶液的配制 |
2.6 样品处理方法 |
3 分析方法的建立 |
3.1 液相方法 |
3.2 质谱方法 |
4 分析方法的验证 |
4.1 选择性和灵敏性 |
4.2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
4.3 准确度和精密度 |
4.4 提取回收率和基质效应 |
4.5 稀释可靠性 |
4.6 稳定性 |
5 结果 |
5.1 选择性和灵敏性 |
5.2 标准曲线 |
5.3 准确度和精密度 |
5.4 提取回收率 |
5.5 基质效应 |
5.6 稀释可靠性 |
5.7 稳定性 |
6 讨论 |
6.1 关于色谱条件的优化 |
6.2 关于质谱条件的优化 |
6.3 内标物的确定 |
6.4 样品预处理方法的优化 |
7 结论 |
第三章 消癌平注射液对紫杉醇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2.1 试剂耗材 |
2.2 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动物 |
2.4 实验药品 |
2.5 实验方法 |
2.6 样品制备 |
3 药动学参数计算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第四章 消癌平注射液对紫杉醇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影响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2.1 试剂耗材 |
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动物 |
2.4 实验药品 |
3 实验方法 |
3.1 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 组织样品处理 |
3.3 组织样品采集 |
3.4 组织样品预处理 |
4 数据处理 |
5 组织分布结果及评价 |
6 讨论 |
7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紫杉醇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紫杉醇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价值 |
2 紫杉醇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
3 展望 |
(5)BD/PTX长循环靶向纳米脂质体的构建研究及药动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汉缩略语对照名词对照 |
引言 |
文献综述 BD/PTX长循环靶向纳米脂质体的研究概述 |
第一章 BD/PTX长循环靶向纳米脂质体中药物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BD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1.1 BD有关检测波长的确定 |
2.2.2 BD标准曲线的建立 |
2.2.3 BD的日内、日间精密度考察 |
2.2 PTX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1 PTX有关检测波长的确定 |
2.2.2 PTX标准曲线的建立 |
2.2.3 日内和日间精密度考察 |
3 实验结果 |
3.1 BD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3.1.1 BD检测波长的确定 |
3.1.2 标准曲线结果 |
3.1.3 BD日内、日间精密度考察 |
3.2 PTX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3.2.1 PTX检测波长结果 |
3.2.2 标准曲线结果 |
3.2.3 PTX日内、日间精密度考察 |
4 小结 |
第二章 BD/PTX长循环靶向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制备条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耗材 |
1.4 受试细胞株 |
2 实验方法 |
2.1 体外抗肿瘤实验 |
2.1.1 耐紫杉醇Bel-7402细胞培养 |
2.1.2 相关药物及试剂的配制 |
2.1.3 CCK-8法测定测定单药对肿瘤细胞抑制率 |
2.1.4 CCK-8法测定两药联合体外抗肿瘤作用 |
2.2 脂质体制备方法的选择 |
2.3 纳米脂质体的合成 |
2.3.1 构建SSL-BD-PTX/GAL-SSL-BD-PTX |
2.4 制剂的单因素考察 |
2.4.1 有机溶剂的选择 |
2.4.2 磷脂种类的选择 |
2.4.3 水化溶剂的考察 |
2.4.4 水化温度的考察 |
2.4.5 水化时间的考察 |
2.4.6 药物与磷脂配比的考察 |
2.4.7 不同磷脂配比的考察 |
2.4.8 超声时间的考察 |
2.4.9 超声功率的考察 |
3 实验结果 |
3.1 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 |
3.1.1 CCK-8法测定单药对肿瘤细胞抑制率结果 |
3.1.2 CCK-8法测定两药联合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 |
3.2 制剂的单因素考察结果 |
3.2.1 有机溶剂对制剂的影响 |
3.2.2 磷脂种类对制剂的影响 |
3.2.3 水化溶剂的考察 |
3.2.4 水化温度的考察 |
3.2.5 水化时间的考察 |
3.2.6 药物与磷脂比例的考察 |
3.2.7 不同磷脂比例的考察 |
3.2.8 超声时间的考察 |
3.2.9 超声功率的考察 |
3.3 长循环靶向 GAL-SSL-BD-PTX 脂质体的制备 |
4 小结 |
第三章 BD/PTX长循环靶向纳米脂质体的表征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纳米脂质体粒径、多分散系数(PDI) |
2.2 包封率的测定 |
2.3 透射电镜表征 |
2.4 .原子力显微镜表征 |
2.5 稳定性考察 |
3 实验结果 |
3.1 纳米脂质体粒径、多分散系数(PDI)结果 |
3.2 包封率的测定 |
3.3 透射电镜表征 |
3.4 原子力显微镜表征 |
3.5 稳定性实验 |
4 小结 |
第四章 BD/PTX长循环靶向纳米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试剂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相关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 甘草酸、多西紫杉醇溶液的制备 |
2.3 样品的制备 |
2.4 UHPLC-MS/MS法检测BD和 PTX含量方法学的建立 |
2.4.1 色谱条件与质谱条件 |
2.4.2 血浆样品处理方法 |
2.4.3 专属性实验 |
2.4.4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4.5 BD/PTX纳米脂质体的药动学评价 |
3 实验结果 |
3.1 相关方法学结果 |
3.1.1 质谱条件 |
3.1.2 专属性实验 |
3.1.3 标准曲线的建立 |
3.2 BD/PTX纳米脂质体的药动学评价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6)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构建与抗肿瘤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的合成与表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4 结构鉴定 |
1.5 熔点测定 |
2 结果 |
2.1 HR-MS分子量鉴定 |
2.2 ~1H-NMR结构鉴定 |
2.3 ~(13)C-NMR结构鉴定 |
2.4 FT-IR结构鉴定 |
2.5 产物熔点的测定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及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与确证 |
1.4 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
2 结果 |
2.1 多西紫杉醇体外分析方法 |
2.2 双氢青蒿素体外分析方法 |
2.3 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体外分析方法 |
2.4 处方优化 |
2.5 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形态、粒径及Zeta电位 |
2.6 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量 |
2.7 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体外释放 |
2.8 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初步稳定性 |
3 讨论 |
3.1 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体外分析方法 |
3.2 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 |
3.3 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体外释放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初步药动学考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大鼠血浆中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及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的HPLC-MS/MS分析方法 |
1.3 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大鼠血浆中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及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的HPLC-MS/MS分析方法 |
2.2 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及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部分 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溶液的配制 |
1.3 细胞培养 |
1.4 细胞毒性试验 |
1.5 细胞凋亡试验 |
1.6 细胞周期试验 |
1.7 细胞迁移试验 |
1.8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细胞毒性试验 |
2.2 细胞凋亡试验 |
2.3 细胞周期试验 |
2.4 细胞迁移试验 |
3 讨论 |
3.1 细胞毒性试验 |
3.2 细胞凋亡试验 |
3.3 细胞周期试验 |
3.4 细胞迁移试验 |
4 结论 |
4.1 细胞毒性试验 |
4.2 细胞凋亡试验 |
4.3 细胞周期试验 |
4.4 细胞迁移试验 |
第五部分 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体内药效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动物 |
1.3 试验方法 |
1.4 Balb/c荷瘤小鼠药效学评价指标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Balb/c荷瘤小鼠体重变化曲线 |
2.2 Balb/c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变化曲线与肿瘤重量 |
2.3 Balb/c荷瘤小鼠生存分析 |
2.4 Balb/c荷瘤小鼠组织H&E染色病理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杉醇血药浓度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色谱条件 |
1.1 固定相 |
1.2 流动相 |
1.3 柱温、测定波长 |
2 血浆样品的前处理 |
2.1 蛋白沉淀法 |
2.2 固相萃取法 |
2.3 液液萃取法 |
2.3.1 叔丁基甲醚作萃取剂: |
2.3.2 乙醚作萃取剂: |
2.4 内标法 |
2.5 外标法 |
3 小结 |
(8)消癌平注射液对大鼠体内多西紫杉醇药动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仪器 |
1.4 药动学实验设计 |
1.5 HPLC测定方法 |
1.5.1 标准曲线溶液和质控(QC)样品溶液制备 |
1.5.2 色谱条件 |
1.5.3 血浆样品的处理和测定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方法专属性考察 |
2.2 标准曲线和最低定量限(lower limit of quantification,LLOQ) |
2.3 精密度 |
2.4 回收率 |
2.5 稳定性 |
2.6 药动学研究 |
3 讨论 |
3.1 关于色谱条件的确定 |
3.2 关于动物试验中给药剂量的设计 |
3.3内标物的选择 |
(9)核酸适配体作为疏水小分子的载体用于肿瘤诊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所用英文缩写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核酸适配体的发展与应用 |
1.1.1 核酸适配体的发展现状与主要应用 |
1.1.2 核酸适配体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
1.2 核酸适配体-小分子偶联方法 |
1.2.1 核酸适配体共价偶联小分子 |
1.2.2 核酸适配体与核酸类似物的偶联 |
1.2.3 核酸适配体与小分子非共价偶联 |
1.2.4 核酸适配体基于纳米材料与小分子的偶联 |
1.3 核酸适配体-小分子偶联物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
1.3.1 核酸适配体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
1.3.2 核酸适配体-小分子偶联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1.3.3 核酸适配体-小分子偶联物在肿瘤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工作的构想 |
第2章 基于发夹型开关式核酸适配体探针的循环肿瘤细胞刺激的药物释放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仪器、试剂及耗材 |
2.2.2 溶液的配制 |
2.2.3 细胞培养 |
2.2.4 探针准备 |
2.2.5 基于磁颗粒的探针识别分析 |
2.2.6 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
2.2.7 探针表面覆盖率的计算 |
2.2.8 焦脱镁叶绿酸-a标记探针的合成 |
2.2.9 光动力学治疗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发夹型开关式核酸适配体探针的设计 |
2.3.2 发夹型开关式探针的选择性分析 |
2.3.3 细胞识别的条件优化 |
2.3.4 微流控芯片上的条件优化 |
2.3.5 单线态氧产率的考察 |
2.3.6 光动力学治疗效果的考察 |
2.3.7 探针稳定性的考察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DNA纳米装置的化疗与光动力学治疗方法协同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杀伤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试剂及耗材 |
3.2.2 DNA纳米装置的制备 |
3.2.3 DNA纳米装置的表征 |
3.2.4 阿霉素负载量的考察 |
3.2.5 细胞的培养 |
3.2.6 探针稳定性的考察 |
3.2.7 磁颗粒上探针识别的考察 |
3.2.8 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及条件优化 |
3.2.9 细胞毒性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实验原理 |
3.3.2 DNA纳米装置的组装 |
3.3.3 DNA纳米装置抗酶切特性的考察 |
3.3.4 DNA纳米装置选择性的考察 |
3.3.5 磁珠上DNA纳米装置性质的考察 |
3.3.6 微流控芯片的条件优化 |
3.3.7 载药探针的考察 |
3.3.8 细胞毒性实验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二氟硼荧标记核酸适配体的肿瘤近红外荧光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的双模成像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试剂及耗材 |
4.2.2 近红外荧光的Bodipy-NHS的合成 |
4.2.3 DNA的标记及纯化 |
4.2.4 细胞培养 |
4.2.5 近红外Bodipy-636标记的核酸适配体亲和力及选择性的考察 |
4.2.6 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
4.2.7 Bodipy-636标记的核酸适配体近红外荧光活体成像 |
4.2.8 Bodipy-636标记的核酸适配体 18F放射标记及PET成像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实验原理 |
4.3.2 Bodipy-636的表征 |
4.3.3 Bodipy标记的核酸适配体的纯化 |
4.3.4 Bodipy-636标记的核酸适配体的亲和力及选择性的考察 |
4.3.5 Bodipy-636标记的核酸适配体活体近红外荧光成像 |
4.3.6 Bodiyp-636标记的核酸适配体放射标记及纯化 |
4.3.7 Bodipy-636标记的核酸适配体PET-CT成像及生物分布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核酸适配体提高多西紫杉醇溶解度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仪器、试剂及耗材 |
5.2.2 核酸适配体亲和力的测定 |
5.2.3 金颗粒的合成 |
5.2.4 基于金颗粒的核酸适配体亲和力与选择性的考察 |
5.2.5 质谱表征核酸适配体与多西紫杉醇的结合 |
5.2.6 圆二色谱法考察核酸适配体的结合 |
5.2.7 核酸适配体增强多西紫杉醇的溶解度 |
5.2.8 HPLC测定多西紫杉醇的浓度 |
5.2.9 细胞毒性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实验原理 |
5.3.2 核酸适配体序列的优化 |
5.3.3 基于金颗粒比色法对核酸适配体亲和力及选择性的考察 |
5.3.4 圆二色谱法表征核酸适配体与多西紫杉醇的结合 |
5.3.5 质谱法表征核酸适配体-多西紫杉醇复合物 |
5.3.6 核酸适配体增强多西紫杉醇的溶解度 |
5.3.7 核酸适配体多西紫杉醇复合物的细胞毒性 |
5.4 小结 |
第6章 基于微流控芯片制备核酸适配体稳定的多西紫杉醇纳米颗粒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仪器、试剂及仪器 |
6.2.2 HPLC考察核酸适配体与多西紫杉醇的结合 |
6.2.3 质谱法考察核酸适配体与多西紫杉醇的结合 |
6.2.4 圆二色谱法考察核酸适配体与多西紫杉醇的结合 |
6.2.5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及制作 |
6.2.6 微流控芯片中核酸适配体稳定的多西紫杉醇纳米颗粒的制备 |
6.2.7 AFM及SEM表征核酸适配体稳定的多西紫杉醇纳米颗粒 |
6.2.8 细胞培养及细胞毒性实验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实验原理 |
6.3.2 HPLC考察核酸适配体与多西紫杉醇的结合 |
6.3.3 质谱及圆二色谱考察核酸适配体与多西紫杉醇的结合 |
6.3.4 鱼骨型芯片中核酸适配体稳定的纳米颗粒的制备 |
6.3.5 滤孔型芯片中核酸适配体稳定的纳米颗粒的制备 |
6.3.6 核酸适配体稳定的纳米颗粒的形貌表征 |
6.3.7 核酸适配体稳定的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实验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10)多烯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肿瘤细胞摄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简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烯紫杉醇研究进展 |
1.1.1 多烯紫杉醇的理化性质 |
1.1.2 多烯紫杉醇的生物活性 |
1.1.3 多烯紫杉醇抗癌作用机制 |
1.1.4 多烯紫杉醇现有剂型及新剂型 |
1.2 纳米粒给药系统 |
1.2.1 纳米粒给药系统的简介 |
1.2.2 纳米载体入胞的方式 |
1.3 白蛋白纳米粒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1.3.1 牛血清白蛋白研究进展 |
1.3.2 白蛋白纳米粒靶向给药系统 |
1.3.3 白蛋白纳米粒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 |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烯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 |
2.2.3 多烯紫杉醇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4 多烯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制备及工艺优化 |
2.2.5 三批样品重现性 |
2.2.6 纳米混悬剂冻干制剂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多烯紫杉醇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结果 |
2.3.2 多烯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制备影响因素考察结果 |
2.3.3 三批样品重现性结果 |
2.3.4 多烯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冻干粉的制备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烯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的鉴别和理化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外观、粒径和电位 |
3.2.4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3.2.5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2.6 稳定性考察 |
3.2.7 体外释药特征考察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外观、粒径和电位考察结果 |
3.3.2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结果 |
3.3.3 扫描电镜(SEM)结果 |
3.3.4 稳定性考察结果 |
3.3.5 体外释放考察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烯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材料 |
4.2.3 实验动物 |
4.2.4 大鼠血浆中多烯紫杉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4.2.5 多烯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大鼠血浆中多烯紫杉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结果 |
4.3.2 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烯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的体外药效及细胞摄取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材料 |
5.2.3 细胞株 |
5.2.4 细胞内多烯紫杉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5.2.5 MTT实验 |
5.2.6 细胞摄取实验 |
5.2.7 细胞摄取机制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细胞内多烯紫杉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结果 |
5.3.2 MTT试验结果 |
5.3.3 细胞摄取实验结果 |
5.3.4 细胞摄取机制实验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烯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荷瘤小鼠组织分布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仪器 |
6.2.2 实验材料 |
6.2.3 实验动物 |
6.2.4 多烯紫杉醇荷瘤小鼠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6.2.5 多烯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荷瘤小鼠组织分布研究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多烯紫杉醇荷瘤小鼠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结果 |
6.3.2 多烯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荷瘤小鼠组织分布研究结果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西紫杉醇血药浓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多西紫杉醇前药/血卟啉共组装纳米粒的构建及其药效学与药动学考察[D]. 李玉洁. 山西医科大学, 2021
- [2]新型NO供体聚合物紫杉醇胶束的制备及抗肿瘤作用和机制研究[D]. 李惠兰.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消癌平注射液对紫杉醇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D]. 邢婷玉.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4]紫杉醇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展[J]. 张艺鰆,李晓冰,何晓静,菅凌燕.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20(08)
- [5]BD/PTX长循环靶向纳米脂质体的构建研究及药动学评价[D]. 蒋锋.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6]多西紫杉醇—双氢青蒿素偶联前药自组装纳米粒的构建与抗肿瘤活性评价[D]. 李宁. 山西医科大学, 2020
- [7]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杉醇血药浓度的研究进展[J]. 许秋霞,庄奕筠,高雅莉,吴冰冰,张吟. 海峡药学, 2019(08)
- [8]消癌平注射液对大鼠体内多西紫杉醇药动学的影响研究[J]. 余彬,饶友义,宁红,高秀容,许小红,黄毅岚.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9(05)
- [9]核酸适配体作为疏水小分子的载体用于肿瘤诊治的研究[D]. 陈南迪. 湖南大学, 2018(06)
- [10]多烯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肿瘤细胞摄取机制研究[D]. 裘帅波.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