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OPD患者气道杯状细胞增生和粘蛋白表达量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娜[1](2021)在《人前梯度蛋白2与黏蛋白5AC在慢性鼻-鼻窦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比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中人前梯度蛋白2(AGR2)与黏蛋白5AC(MUC5AC)的病理染色情况及相关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初步讨论AGR2在慢性鼻-鼻窦炎(CRS)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AGR2和MUC5AC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探讨CRS中黏蛋白产生的分子机制,为AGR2可能参与CRS黏液高分泌的调控提供佐证,为黏液高分泌相关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参考。方法:收集15例伴有鼻息肉的CRS患者的息肉组织,15例不伴鼻息肉的CRS患者下鼻甲黏膜和15例鼻中隔偏曲或鼻外伤病人的下鼻甲黏膜组织,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各组鼻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爱先蓝-糖原染色(AB-PAS染色)观察鼻黏膜上皮杯状细胞改变和黏蛋白(MUC)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与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AGR2和MUC5AC在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HE染色结果显示,CRSsNP组和CRSwNP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鼻黏膜上皮增厚,可见杯状细胞增生明显以及鼻黏膜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2、AB-PAS染色显示,在所有分析病例中,可见酸性黏蛋白MUC广泛表达于上皮的杯状细胞中,染色呈现较强的蓝色。对照组MCU的光密度值为3.98%±1.74%;CRSsNP组MUC的光密度值为14.69%±2.85%;CRSwNP组MUC的光密度值为17.01%±3.62%,与对照组相比,CRSsNP和CRSwNP组上皮MUC均高表达(呈显着蓝色)(均P<0.05),而两组之间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黏蛋白5AC染色显示,MUC5AC在CRSsNP组和CRSwNP组黏膜上皮呈大面积的棕黄色染色,主要位于杯状细胞的胞浆内,而对照组可见上皮有零散分布的浅黄色着色。对照组MUC5AC的光密度值为2.78%±1.36%;CRSsNP组MUC5AC的光密度值为16.18%±5.88%;CRSwNP组MUC5AC的光密度值为19.60%±4.26%,CRS两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AGR2染色显示,AGR2在CRSsNP或CRSwNP黏膜上皮胞质中呈大量棕褐色着色,对照组上皮可见零散分布的棕黄色着色。CRSsNP组AGR2的光密度值为20.26%±2.97%;CRSwNP组AGR2的光密度值为23.87%±6.38%,对照组AGR2的光密度值为3.76%±1.95%;CRS两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两组之间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5、qRT-PCR检测结果表明,所有病例均检测到AGR2和MUC5AC的mRNA表达。CRSsNP组和CRSwNP组AGR2和MUC5A的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显着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RSsNP和CRSwNP两组之间AGR2和MUC5AC的mRNA水平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6、将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的两组中AGR2和MUC5AC的mRNA表达量,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在CRSsNP组还是CRSwNP组中,AGR2 mRNA表达量与MUC5AC mRNA表达量均存在一种近似线性的关系(即正相关性)(r=0.68,r=0.76,均P<0.05);这种关系结果提示AGR2基因表达上调可能对MUC5AC的产生起促进作用。结论:AGR2和MUC5AC在CRS患者鼻黏膜中高表达,且两者存在线性相关,提示AGR2可能被认为是调节CRS患者黏液高分泌的治疗靶点。
秦淑一[2](2021)在《NR-026690在慢阻肺患者痰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与粘液分泌的关系》文中提出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特别是在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生活质量下降,病死率急剧升高,但AECOPD患者气道炎症和粘液高分泌的分子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究。本研究探讨AECOPD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诱导痰巨噬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NR-026690及其可能的靶基因EPAC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气道炎症和粘液高分泌的关系,旨在阐明lnc RNA NR-026690在AECOPD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可能的机制,为AECOPD患者的诊治提供新的靶点。方法纳入因急性加重收住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AECOPD患者25例,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指南)给予患者规范治疗1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收集患者外周血及诱导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分别检测PBMC和诱导痰巨噬细胞中NR-026690的表达及诱导痰巨噬细胞中EPAC1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诱导痰巨噬细胞中EPAC1蛋白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诱导痰上清液中MUC5AC、IL-6、IL-8、TNF-α浓度。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MUC5AC与IL-6、IL-8、TNF-α的关系。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NR-026690、EPAC1与IL-6和MUC5AC的关系。结果1.AECOPD患者治疗后痰液症状评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血浆中C反应蛋白(CRP)浓度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6)。2.与AECOPD患者治疗前相比,治疗后PBMC和诱导痰巨噬细胞中NR-026690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01、=0.004)。3.AECOPD患者治疗后诱导痰上清液中MUC5AC的浓度比治疗前显着降低(P=0.003);AECOPD患者治疗后诱导痰上清液中IL-6的浓度比治疗前显着降低(P<0.001),且治疗前后的变化值与MUC5AC治疗前后的变化值呈正相关(r=0.481,P=0.023);AECOPD患者治疗后诱导痰上清液中IL-8的浓度比治疗前显着降低(P=0.027),且治疗前后的变化值与MUC5AC治疗前后的变化值呈正相关趋势,无统计学意义(r=0.410,P=0.058);AECOPD患者治疗后诱导痰上清液中TNF-α的浓度比治疗前显着降低(P=0.002),但治疗前后的变化值与MUC5AC治疗前后的变化值无相关(r=-0.249,P=0.264)。4.治疗前诱导痰巨噬细胞中NR-026690的相对表达水平与诱导痰上清液中IL-6的浓度呈正相关(r=0.592,P=0.004),与诱导痰上清液中MUC5AC的浓度有正相关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r=0.402,P=0.064);诱导痰巨噬细胞中NR-026690治疗前后的变化值与诱导痰上清液中IL-6和MUC5AC治疗前后的变化值均呈正相关(r=0.454、0.476,P=0.034、0.025)。5.与AECOPD患者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诱导痰巨噬细胞中EPAC1 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20);AECOPD患者治疗前诱导痰巨噬细胞中EPAC1m 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与NR-026690的相对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83,P=0.02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AECOPD患者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诱导痰巨噬细胞中EPAC1蛋白表达升高。6.AECOPD患者治疗前诱导痰巨噬细胞中EPAC1的相对表达水平与诱导痰上清液中IL-6的浓度呈负相关(r=-0.495,P=0.019),与诱导痰上清液中MUC5AC的浓度具有负相关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r=-0.413,P=0.056);诱导痰巨噬细胞中EPAC1治疗前后的变化值与诱导痰上清液中IL-6和MUC5AC治疗前后的变化值均呈负相关(r=-0.445、-0.513,P=0.038、0.015)。结论1.AECOPD患者治疗后NR-026690表达降低,EPAC1表达升高,IL-6、IL-8、TNF-α等炎症因子及MUC5AC浓度降低。2.AECOPD患者治疗后气道炎症好转,粘液高分泌减轻,可能与NR-026690和EPAC1有关。
胡进秀[3](2021)在《ESRP1和NOX4在人气道上皮间质转分化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索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上皮剪切调控蛋白1(ESRP1)的表达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上皮间质转分化(EMT)的机制研究。方法:1、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胸外科因肺部肿瘤需行肺叶切除术的病人,根据术前支气管扩张剂后肺通气功能结果分为对照组(20例)和COPD组(16例)。术中获取病灶远端的正常肺组织标本,通过HE染色观察COPD组及对照组小气道形态学的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OPD组及对照组肺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及E钙粘蛋白(E-cadherin,E-ca)的表达情况;经过ELISA检测COPD组及对照组外周血血清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rostaglandin F2α,8-iso-PGF2α)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表达情况;2、体外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系(16HBE),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用细胞,采用免疫印迹检测上皮剪切调控蛋白1(Epithelial splicing regulatory protein1,ESRP1)、NOX4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标志物(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N钙粘附蛋白(N-cadherin,N-ca)和FN)表达水平;利用si RNA、慢病毒干预16HBE细胞,分别敲低、过表达ESRP1和NOX4,采用免疫印迹检测ESRP1、NOX4的表达以及ECM标志物(α-SMA、N-ca和FN)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测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表达情况。结果:1、COPD组及对照组小气道形态学的改变;常规病理HE染色观察COPD组小气道病理改变:COPD组气道上皮细胞增生明显,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小气道平滑肌细胞增生。2、COPD组及对照组小气道上皮细胞EMT相关蛋白表达情况:COPD组间质标志物FN较对照组明显升高((0.072±0.058)和(0.156±0.043),P=0.035);上皮标志物E-c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256±0.067)vs(0.142±0.068),P=0.016)。3、COPD组与对照组外周血血清中8-iso-PGF2α和T-AOC表达情况:COPD组血清中8-iso-PGF2α表达高于对照组((45.91±21.17pg/ml)vs(29.74±15.88),P=0.013);COPD组血清中T-AOC表达低于对照组((8.49±3.43U/ml)vs(13.35±4.28),P=0.001)。4、16HBE在TGFβ1作用下ECM标志物及ESRP1、NOX4表达情况:TGFβ1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作用16HBE细胞,免疫印迹检测ECM标志物FN、α-SMA、N-ca的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ESRP1、NOX4的蛋白水平亦均高于对照组(P<0.05)。5、采用si RNA敲低ESRP1,观察16HBE在TGFβ1作用后ECM标志物、NOX4及ROS的表达情况:ESRP1-si RNA敲低16HBE细胞ESRP1表达,免疫印迹检测TGFβ1对si ESRP1组FN、N-ca和α-SMA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si ESRP1组FN、N-ca和α-SMA的蛋白表达较Control组降低(P<0.05),NOX4的蛋白表达水平较Control组亦降低(P<0.05);si ESRP1+TGFβ1组FN、N-ca的蛋白表达水平较TGFβ1组升高(P<0.05),NOX4的蛋白表达水平较TGFβ1组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si ESRP1组细胞内ROS表达水平较Control组降低(P<0.05);si ESRP1+TGFβ1组细胞内ROS表达水平较TGFβ1组降低(P<0.05)。6、采用慢病毒过表达ESRP1,观察TGFβ1作用16HBE细胞后ECM标志物、NOX4及ROS的表达情况:建立ESRP1慢病毒过表达体系,TGFβ1作用lv-ESRP1细胞72h,免疫印迹检测lv-ESRP1组FN、N-ca、α-SMA和NOX4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lv-ESRP1组FN、N-ca、α-SMA和NOX4的蛋白表达较Control组升高(P<0.05),;lv-ESRP1+TGFβ1组FN、N-ca、α-SMA和NOX4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lv-ESRP1+TGFβ1组FN、N-ca、α-SMA和NOX4的蛋白表达较Control组升高(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lv-ESRP1组细胞内ROS表达水平较Control组升高(P<0.05);lv-ESRP1+TGFβ1组细胞内ROS表达水平较TGFβ1组明显升高(P<0.05)。7、采用腺病毒敲低NOX4,观察TGFβ1作用16HBE后ECM标志物、ESRP1及ROS的表达情况:TGFβ1作用sh NOX4的16HBE细胞72h,免疫印迹检测sh NOX4组及对照组FN、N-ca和α-SMA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h NOX4组FN、N-ca和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较Control组降低(P<0.05),ESRP1的蛋白表达水平较Control组亦降低(P<0.05);sh NOX4+TGFβ1组FN、N-ca和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较TGFβ1组降低(P<0.05),ESRP1的蛋白表达水平较TGFβ1组亦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sh NOX4组细胞内ROS表达水平较Control组降低(P<0.05);sh NOX4+TGFβ1组细胞内ROS表达水平较TGFβ1组亦降低(P<0.05)。8、采用腺病毒过表达NOX4,观察TGFβ1作用16HBE后ECM标志物、ESRP1及ROS的表达情况:TGFβ1作用OENOX4细胞72h,免疫印迹检测OENOX4组FN、N-ca和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较Control组升高(P<0.05),ESRP1的蛋白表达水平较Control组升高(P<0.05);OENOX4+TGFβ1组FN、N-ca和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较TGFβ1组升高(P<0.05),ESRP1的蛋白表达水平较TGFβ1组亦升高(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OENOX4组细胞内ROS表达水平较Control组升高(P<0.05);OENOX4+TGFβ1组细胞内ROS表达水平较TGFβ1组亦升高(P<0.05)。结论:1、COPD患者小气道存在明显的EMT现象,COPD患者小气道上皮细胞中ESRP1低表达、NOX4高表达,提示NOX4和ESRP1参与COPD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发展。2、COPD患者外周血氧化物质8-异前列腺素F2α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抗氧化物质T-AO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GFβ1明显诱导16HBE细胞内ROS的产生,伴随ROS的产生增多,16HBE细胞出现明显的EMT.,提示氧化应激参与COPD上皮间质转化过程。3、TGFβ1促进人气道上皮细胞NOX4及ESRP1的表达,增加细胞内源性ROS的产生,并诱发EMT现象,提示TGFβ1-ESRP1/NOX4-ROS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4、过表达或干扰ESRP的表达均可引起NOX4表达的相应变化,提示ESRP1可能通过某种途径参与NOX4的信号通路调控,但ESRP1和NOX4的相互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杨浩然[4](2020)在《麻葶舒喘汤对哮喘小鼠模型mCLCA3及MUC5AC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麻葶舒喘汤对哮喘小鼠MUC5AC(黏蛋白5AC)及m CLCA3(小鼠钙激活氯离子通道III型)表达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麻葶舒喘汤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健康雌性BALB/C小鼠60只先按体重分层,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麻葶舒喘汤低剂量组,麻葶舒喘汤中剂量组,麻葶舒喘汤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各组小鼠数量均为10只。采用卵清蛋白(OVA)诱发小鼠哮喘模型,实验第14天造模成功后,每次雾化激发哮喘前30分钟,麻葶舒喘汤治疗组和地塞米松组分别给予麻葶舒喘汤及地塞米松灌胃,其余组给生理盐水灌胃,给药7天后进行标本采集及检测。观察行为学变化;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观察气道慢性炎症及气管形态改变,采用过碘酸-雪呋(AB-PAS)染色观察气道黏膜杯状细胞增生;采用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小鼠钙激活氯离子通道III型(m CLCA3)、黏蛋白(MUC5AC)蛋白含量;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肺组织中小鼠钙激活氯离子通道III型(m CLCA3)m RNA及黏蛋白(MUC5AC)m RNA的表达。结果:1.麻葶舒喘汤组和地塞米松组小鼠形态学评分及气道炎症情况较模型组明显好转。2.地塞米松组和麻葶舒喘汤组小鼠气管杯状细胞增生较模型组减少。3.模型组MUC5AC及m CLCA3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地塞米松及麻葶舒喘汤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小鼠肺组织中m CLCA3及MUC5AC蛋白含量下降(P<0.01或P<0.05)。4.模型组MUC5AC及m CLCA3相对空白组m 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地塞米松及麻葶舒喘汤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小鼠肺组织中m CLCA3及MUC5ACm RNA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结论: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初步判定,麻葶舒喘汤能改善小鼠行为学表现,缓解小鼠哮喘症状,抑制小鼠炎症、减少杯状细胞增生和黏液蛋白MUC5AC分泌,推测其机制为通过抑制杯状细胞增生、下调m CLCA3基因的表达,抑制m CLCA3活性从而起到减少MUC5AC蛋白分泌,控制气到黏液高分泌及抑制气道炎症的,缓解气道阻塞,减轻哮喘症状作用。
刘颖[5](2020)在《Notch信号通路在大气PM2.5介导支气管哮喘黏蛋白Muc5ac分泌中的调控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大气PM2.5等悬浮颗粒物浓度上升,可对人体呼吸道造成损害,导致支气管哮喘发生和急性发作。识别大气PM2.5影响哮喘发生和进展过程中的关键分子和信号通路,从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哮喘的诊治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Muc5ac是人类呼吸道中主要的黏蛋白,其产生和分泌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适当的Muc5ac有助于将异物排除体外,维护机体健康;Muc5ac表达分泌过量,可形成黏液栓,加重哮喘,甚至可诱发死亡。由此可见,Muc5ac表达分泌量是影响哮喘的重要因素。大气PM2.5进入气道时,可影响黏液和黏蛋白的表达和分泌,但大气污染物通过何种机制调控黏蛋白的分泌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给予Beas-2B细胞和健康大鼠以及哮喘大鼠不同浓度大气PM2.5暴露,通过检测Notch信号通路中受体(Notch1、Notch2、Notch3、Notch4)和配体(Jadgged1、Jadgged2、Dll3、Dll4)、下游靶基因Hes1以及黏蛋白Muc5ac的m RNA和蛋白水平变化,明确大气PM2.5暴露对Notch信号通路以及黏蛋白Muc5ac表达的影响;并采用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进行通路抑制,通过检测Notch信号通路抑制组和正常组Beas-2B细胞和健康大鼠以及哮喘大鼠不同浓度PM2.5暴露后黏蛋白Muc5ac的表达情况,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PM2.5介导的支气管哮喘黏蛋白Muc5ac分泌中的调控机制。目的:明确Notch信号通路在大气PM2.5介导Beas-2B细胞黏蛋白Muc5ac分泌中的调控机制及其在大气PM2.5介导支气管哮喘大鼠黏蛋白分泌中的调控机制,为支气管哮喘和临床黏蛋白分泌亢进相关疾病提供治疗靶点。方法:以Beas-2B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不同浓度(0μg/ml、100μg/ml、200μg/ml、400μg/ml)PM2.5染毒12h、24h和48h,应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q PCR和western技术检测Notch信号通路中受体、配体、下游靶基因Hes1以及黏蛋白Muc5ac的m RNA和蛋白水平。给予Beas-2B细胞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 48h后,分别给予不同浓度(0μg/ml、100μg/ml、200μg/ml、400μg/ml、)PM2.5染毒12h、24h和48h,采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应用q PCR和western技术检测Notch信号通路中受体、配体、下游靶基因Hes1以及黏蛋白Muc5ac的m RNA和蛋白水平。建立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分别给予PM2.5暴露和DAPT干预,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AB-PAS染色观察气管黏液,应用ELISA方法检测气道和肺组织黏蛋白Muc5ac水平,应用q PCR和western技术检测Notch信号通路基因和Hes1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IBM SPSS 24.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100μg/ml和200μg/ml PM2.5暴露12h,Beas-2B细胞存活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PM2.5暴露时间延长、暴露浓度升高,Beas-2B细胞存活率显着降低(P<0.05)。2.各剂量PM2.5暴露12h,Beas-2B细胞Muc5ac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PM2.5暴露时间延长、暴露浓度升高,Muc5ac m RNA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除100μg/ml PM2.5暴露24h外,各剂量PM2.5暴露12h、24h和48h,Muc5ac蛋白的表达量显着低于对照组,且100μg/ml PM2.5暴露组Muc5ac蛋白的表达量最高,200μg/ml PM2.5暴露组Muc5ac蛋白的表达量最低(P<0.05);随着PM2.5暴露时间延长,Muc5ac蛋白表达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3.100μg/ml和200μg/ml PM2.5暴露12h,Beas-2B细胞Hes1 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PM2.5暴露时间延长,各剂量Hes1 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降低(P<0.05)。400μg/ml PM2.5暴露48h,Hes1蛋白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4.不同时间不同剂量PM2.5暴露对Beas-2B细胞Notch信号通路基因表达水平影响不同。其中,PM2.5暴露组Beas-2B细胞Nocth1、Notch2、Notch3 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Beas-2B细胞Nocth1、Notch2 m RNA相对表达量随着PM2.5暴露时间延长、暴露浓度升高均显着降低(P<0.05);Notch3m RNA相对表达量随着PM2.5暴露时间延长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0.05);Notch4 m RNA相对表达量随PM2.5暴露时间延长显着降低(P<0.05)。PM2.5暴露组Beas-2B细胞Nocth1蛋白表达量随暴露浓度增加呈下降趋势,随暴露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P<0.05);Nocth2蛋白表达量随PM2.5暴露浓度增加和暴露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而Nocth3和Notch4蛋白表达量随着PM2.5暴露浓度增加和暴露时间延长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0.05)。5.不同时间不同剂量PM2.5暴露,Beas-2B细胞Muc5ac m RNA相对表达量与Hes1 m 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P<0.01)。短时间中、低剂量PM2.5暴露,Beas-2B细胞Muc5ac m RNA相对表达量与Notch2和Jaddged2 m RNA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P<0.05);高剂量PM2.5暴露24h,Beas-2B细胞Muc5ac m RNA相对表达量与Notch3 m 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P<0.01)。6.当Notch信号通路被抑制后,Beas-2B细胞Muc5ac m RNA相对表达量随着PM2.5暴露剂量的升高、染毒时间的延长明显降低(P﹤0.05);暴露于PM2.5的Beas-2B细胞Muc5ac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但随着PM2.5暴露时间延长明显升高(P﹤0.05);Hes1 m 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随着PM2.5暴露时间延长明显降低(P﹤0.05)。7.与正常大鼠比较,支气管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暴露于1.5 mg/kg PM2.5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单核细胞更多,暴露于7.5 mg/kg PM2.5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更多。暴露于37.5 mg/kg PM2.5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充满了细胞,主要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8.哮喘模型低剂量组大鼠肺组织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增加,伴有不规则肺泡扩张;哮喘模型中剂量组大鼠肺泡组织中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哮喘模型高剂量组肺泡腔内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9.随着PM2.5暴露浓度的增加,大鼠肺组织Hes1蛋白水平增加;与对照组和哮喘模型低剂量组比较,大鼠肺组织Hes1蛋白表达水平在哮喘模型中、高剂量组显着增加(P<0.05)。10.哮喘模型低、中剂量组大鼠气管杯状细胞增殖和粘蛋白分泌均显着高于模型对照组,而哮喘模型高剂量组黏液分泌无显着增加。11.与哮喘模型低、中剂量组比较,哮喘模型高剂量组大鼠气管黏蛋白Muc5ac水平显着升高(P<0.05)。然而,各组间肺组织粘蛋白Muc5ac水平无显着差异。12.在Notch信号通路抑制实验中,健康对照通路抑制组大鼠Hes1表达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哮喘模型通路抑制组Hes1表达量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且哮喘模型通路抑制组中大鼠气管和肺组织的Muc5a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结论:1.PM2.5对肺上皮存在明显的损伤作用。2.短时间暴露于PM2.5,为清除污染物分泌大量黏蛋白;但随着暴露时间延长、暴露浓度升高,可能引起细胞受损,气道黏蛋白分泌反而下降,气道清除污染物能力下降,从而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3.Notch信号通路可能通过Hes1正向调控PM2.5对Beas-2B细胞黏蛋白Muc5ac分泌的影响。4.在m RNA水平上,Jadgged2、Notch2可能负性调控黏蛋白Muc5ac的表达,Notch3可能正性调控黏蛋白Muc5ac的表达;在蛋白质水平上,Notch2、Notch4、Jadgged2可能正向调控Muc5ac的表达,Notch3可能对Muc5ac发挥负向调控作用。5.小剂量PM2.5可刺激大鼠肺泡单核细胞浸润,从而帮助机体去除PM2.5;中剂量PM2.5暴露,大鼠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大剂量PM2.5暴露,机体状态完全紊乱,可能导致哮喘疾病的发生和发展。6.PM2.5可以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哮喘大鼠Hes1表达增加,从而激活Notch信号;阻断Notch信号,Hes1表达水平下降。7.PM2.5能诱导支气管哮喘大鼠产生较强的炎症反应以及黏液和黏蛋白Muc5ac分泌增加;阻断Notch信号通路可以降低炎症反应和黏液分泌。8.Notch信号通路可能是通过调控Hes1的表达在PM2.5影响哮喘发生和进展中起调控作用。
陈芬芬[6](2019)在《IL-6与肥胖哮喘粘液高分泌的关系及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肥胖哮喘模型,观察肥胖哮喘小鼠体内IL-6表达水平并探讨肥胖哮喘气道粘液高分泌的机制。方法:将从北京维通利华购的60只3周龄的SPF级小鼠,预饲养1周,然后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A组),肥胖组(B组),哮喘组(C组),肥胖哮喘组(D组),称量4组每个小鼠体重。肥胖模型组(B、D组)给予HD001(脂肪比45%)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A、C组)给予普通饲料(脂肪比10%)喂养,4组小鼠自由饮水,每日测得小鼠体长及重量。按照经典的哮喘模型建立方法,给予哮喘模型组(C、D组)腹腔及雾化吸入卵清蛋白,对照组(A、B组)相应的给予生理盐水。末次激发后,采集实验标本。用ELISE法分别测得每组小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IL-6的表达水平。各组小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观察气道炎细胞浸润情况,肺组织经HE、PAS染色后,观察各组小鼠气道炎症及粘液分泌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肺组织观察气道粘液分泌及粘蛋白MUC5AC的表达水平。RT-PCR测得肺组织IL-6、Munc18b及Muc5ac的mRNA水平。Western-blot法定性定量检测各组STAT3、Mun18b、Muc5ac的表达水平。结果:8周末测的各组小鼠体重,肥胖模型组小鼠体重大于正常组的20%。哮喘模型组在激发的过程中出现呼吸急促,抓鼻乱窜烦躁不安,大小便频繁等表现。对照组无异常行为改变。实验结束,无死亡小鼠出现。BALF细胞计数,肥胖哮喘组和哮喘组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显着高于正常组和肥胖组,(P<0.05),肥胖哮喘组高于哮喘组,(P<0.05),肥胖组的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稍高于正常组,无显着统计学意义,但中性粒细胞计数显着高于正常组,(P<0.05)。肺组织HE、PAS及免疫组化染色,哮喘模型组(C、D组)气道完整性缺失,支气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的脱落,粘膜水肿,管壁增厚,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粘液分泌增多。其中肥胖哮喘组行为表现更为明显,肥胖组出现程度很轻的改变,正常组行为表现基本无任何改变。ELISA法测的血清和BALF中IL-6水平以及肺组织IL-6mRNA表达水平各组表现一致,肥胖组和正常组相比稍微升高,无显着统计学意义,哮喘组高于肥胖和正常组,(P<0.05),肥胖哮喘组显着高于哮喘组,(P<0.05)。RT-PCR测得哮喘组和肥胖哮喘组Munc18b及Muc5ac得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和肥胖组,(P<0.05),其中肥胖哮喘组表达水平高于哮喘组。Western-blot测得各组肺组织中的STAT3、Munc18b、Muc5ac的表达水平,肥胖哮喘较其余三组均高,哮喘组、肥胖组、正常组依次递减,(P<0.05)。结论:成功建立肥胖哮喘模型;肥胖哮喘组小鼠气道上皮及粘液细胞粘液分泌增多;IL-6通过STAT3-Munc18b信号通路,上调Muc5ac的表达。
黄小婷[7](2019)在《清肺化痰汤抗COPD黏液高分泌中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清肺化痰汤对抗COPD过程中的机制,证明清肺化痰汤在对COPD的反复发作的治疗过程中,其治疗效果与其能抗黏液的高分泌有密切的关系。以此来揭示清肺化痰汤抗黏液高分泌的机制,期望能够给临床上COPD的治疗及防治工作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减轻病人的痛苦与负担。方法:在动物实验部分中,我们运用了烟雾吸入联合LPS灌肺复合素的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给大鼠灌胃不同剂量(低、中、高三组)的清肺化痰汤的治疗方法,并设有阳性药(盐酸氨溴索)形成对比,来探索清肺化痰汤对COPD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其方法包括:1通过用大鼠肺呼吸测定仪测定各组大鼠的PIF(吸气气流高峰流速)、PEF(呼气气流高峰流速)、EF50%(呼出50%气量时流速)、MV(每分钟通气量)值这四项肺功能指标,探究清肺化痰汤对COPD大鼠模型肺功能的影响;2通过观察各组大鼠完整肺部的大体外观的体积及颜色等变化,来探索清肺化痰汤对COPD大鼠模型肺大体外观的影响;3采用HE染色法探索清肺化痰汤治疗后COPD大鼠模型肺组织的病理变化;4采用AB-PAS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及肺组织小气道的病理切片,探究清肺化痰汤治疗后的COPD大鼠模型,其对大鼠肺组织气道中杯状细胞增生有何影响;5通过透射电镜法来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探索清肺化痰汤对COPD大鼠模型肺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有何改变;6采用real time-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来评估各组大鼠肺组织中MUC5AC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探索清肺化痰汤对COPD大鼠模型肺组织中MUC5AC表达的影响。在细胞实验部分,通过MTT法,筛选出了LPS诱导NCI-H292细胞产生炎症的适宜浓度;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筛选出了LPS诱导NCI-H292细胞产生炎症的最佳时间;在上述筛选所得的LPS的刺激浓度与时间为基础,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法,测定在给予清肺化痰汤治疗后,测定LPS诱导NCI-H292细胞中MUC5AC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来探索清肺化痰汤含药血清对LPS刺激诱导下的NCI-H292细胞的影响效果;通过Weston-blot法测定经过LPS刺激后的NCI-H292细胞内EGFR信号表达的变化,对比给予清肺化痰汤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内EGFR表达的变化,探索清肺化痰汤在治疗COPD时,调节MUC5AC表达所经过的信号通路。结果:在动物实验部分;1.造模动物的肺呼吸功能相对空白对照组大鼠的PIF(吸气气流高峰流速)、PEF(呼气气流高峰流速)、EF50%(呼出50%气量时流速)、MV(每分钟通气量)值是明显降低,模型组大数肺功能明显下降;而清肺化痰汤治疗后的各组大鼠有明显好转。2.造模动物的肺组织大体变化明显,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大体外观明显有肺气肿、炎症及细胞纤维化等病变表征。如模型组的肺组织体积明显增大,肺组织表明出现褶皱坍陷等现象,均反映出模型组大鼠明显的病变情况。清肺化痰汤各组肺大体外观病变表征有所改善。3.HE染色后可看出模型组大鼠的肺组织中出现肺泡大量融合,细胞大量纤维化,并伴有严重的炎症。而清肺化痰汤各组有明显改善,可看到各给药组肺泡融合明显减少。说明清肺化痰汤对COPD大鼠模型产生的病变有明显的治疗作用。4通过AB-PAS染色,正常对照组的大鼠肺组织气道内杯状细胞少,黏液产生也少。而相对正常对照组大鼠而言,模型组大鼠的肺组织气道中杯状细胞的增生明显,气道管壁变厚,使得并伴随产生大量黏大量黏液堵塞气道,而清肺化痰汤低、中、高各给药组杯状细胞增生程度不大(不明显)。5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清肺化痰汤对COPD大鼠模型的肺组织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同样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6实时荧光定量方法(RT-PCR)测定了各组大鼠肺组织中MUC5AC的mRNA的表达变化,发现相对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MUC5AC的基因表达明显上调,而清肺化痰汤各治疗组MUC5AC的表达式明显有所回落的,说明清肺化痰汤在治疗COPD中,可能是通过调节MUC5AC的的表达来实现的。7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OPD大鼠肺组织中MUC5AC蛋白的表达变化,发现相对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的MUC5AC蛋白表达也明显增强,而清肺化痰汤各组随着剂量的升高,MUC5AC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弱。在细胞实验部分中:8.采用MTT法筛选LPS诱导NCI-H292细胞产生炎症的刺激浓度,结合实验结果及文献资源,确定刺激浓度为10ug/ml;9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筛选RT-PCR法LPS诱导NCI-H292细胞产生炎症的刺激时间,结合实验结果以及文献资源两方面考虑,我们选定了LPS的合理刺激时间为24小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法测定经过LPS刺激后的NCI-H292细胞中MUC5AC蛋白和mRNA的表达.相对空白对照组而言,LPS刺激后的细胞MUC5AC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强,而添加了清肺化痰汤含药血清的各组细胞,MUC5AC蛋白和mRNA的表达相对模型组而言明显降低。证明清肺化痰汤在治疗COPD的过程中是通过抑制MUC5AC的表达来实现的。10.通过Weston-blot法测定经过LPS刺激后的NCI-H292细胞在阻断EGFR信号表达的变化,对比给予清肺化痰汤治含药血清干预后细胞内EGFR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LPS诱导下细胞内的EGFR表达显上调,用EGFR阻断剂阻断EGFR信号通路后EGFR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清肺化痰汤含药血清各干预组的EGFR表达均下调。说明清肺化痰汤抑制细胞质MUC5AC的表达可能是通过抑制EGFR信号通路来实现的。结论:清肺化痰汤通过抑制MUC5AC的表达来治疗COPD的黏液高分泌,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信号通路有关。
刘雨[8](2019)在《金水六君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阴虚痰饮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金水六君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阴虚痰饮证大鼠与A549黏液高分泌细胞模型的影响,探讨金水六君煎治疗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作用机理。方法:实验一:采用气道内滴入脂多糖+烟熏+糖皮质激素方法复制COPD大鼠阴虚痰饮证模型。观察大鼠病理形态学、肺功能评估COPD模型;大鼠一般状态、血清cAMP、cGMP、ACTH、CORT及红细胞Na+-K+-ATP酶活性评价阴虚状态;气道杯状细胞及黏蛋白MUC5AC评估痰饮情况。实验二:采用气道内滴入脂多糖+烟熏+糖皮质激素方法制备COPD大鼠阴虚痰饮证模型,阿奇霉素及金水六君煎低、中、高剂量进行干预,PAS染色检测杯状细胞数及黏蛋白表达量,RT-PCR及Western法检测肺组织MUC5AC、AQP5基因与蛋白表达。实验三:采用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诱导体外A549细胞黏液高分泌,金水六君煎及其拆方含药血清进行干预,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RT-PCR及Western法检测A549细胞MUC5AC、AQP5基因与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MUC5AC、AQP5蛋白表达。结果:实验一:模型组大鼠肺组织表现出慢性炎症、肺气肿、纤维化等COPD病理改变;肺阻力及肺顺应性较空白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血清CORT、cAMP、cGMP含量明显减少(P<0.05),红细胞Na+-K+-ATP酶活性降低(P<0.05);气道杯状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MUC5AC表达显着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养阴组CORT、cAMP、cGMP含量及红细胞Na+-K+-ATP酶活性明显增加(P<0.05),气道杯状细胞数及MUC5AC表达明显增多(P<0.05);金水六君煎组CORT含量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Na+-K+-ATP酶活性增加(P<0.05),气道杯状细胞数及MUC5AC表达明显增多(P<0.05);化痰组ACTH、CORT、cAMP、cGMP、红细胞Na+-K+-ATP酶活性、气道杯状细胞数及MUC5AC表达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实验二: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气道杯状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肺组织MUC5AC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AQP5mRNA及蛋白表达显着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金水六君煎中剂、高量组能显着下调MUC5ACmRNA表达(P<0.05),金水六君煎中剂量组AQP5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余各组AQP5基因及蛋白较正常组均明显降低(P<0.05)。实验三:模型组细胞MUC5ACmRNA与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0.05),AQP5mRNA与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金水六君煎组及养阴组MUC5AC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AQP5mRNA表达明显增多(P<0.05),金水六君煎组及化痰组MUC5AC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P<0.01),化痰组AQP5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金水六君煎组及养阴组培养液AQP5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1.烟熏联合气道脂多糖滴入及地塞米松肌注构建的模型为COPD痰饮合并肾阴阳两虚病证结合模型。2.纠正黏蛋白/水盐比例失衡可能是金水六君煎治疗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机制之一。3.金水六君煎养阴作用与拮抗糖皮质激素对肾上腺皮质抑制,纠正环核苷酸代谢失调有关。
羊冬菊[9](2019)在《PM2.5诱导气道粘蛋白MUC5AC及MUC5B表达失衡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空气中PM2.5对气道粘蛋白MUC5AC及MUC5B分泌的影响,明确PM2.5诱导气道粘蛋白MUC5AC和MUC5B表达失衡。方法:本实验分动物实验及体外细胞实验,实验对象分别是大鼠和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16HBE),实验刺激因素为PM2.5,将实验大鼠及实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PM2.5刺激组。采用ELISA、RT-PCR方法分别检测各组粘蛋白MUC5AC及MUC5B在蛋白质及mRNA水平上的表达,比较PM2.5刺激后MUC5AC和MUC5B在蛋白质及mRNA水平上的表达差异。结果:在大鼠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PM2.5刺激组MUC5AC、MUC5B蛋白质表达及mRNA转录均明显升高,P<0.05;且呈时间依赖性,第7天及第14天MUC5AC、MUC5B蛋白质及mRNA表达较同组第1天相比明显升高,P<0.05;但以MUC5AC蛋白及mRNA升高更为显着,PM2.5刺激第14天,MUC5AC与MUC5B蛋白质及mRNA比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体外细胞实验中,随着PM2.5刺激浓度上升,60μg/ml PM2.5刺激24h和48h后,MUC5AC蛋白质表达及mRNA转录呈轻度上调,P<0.05,其余各浓度PM2.5刺激组MUC5AC蛋白质表达及mRNA转录上调不明显,P>0.05。而各浓度PM2.5刺激组MUC5B蛋白质表达及mRNA转录较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60μg/ml PM2.5刺激48h后,MUC5AC与MUC5B蛋白质及mRNA比值较对照组升高。结论:PM2.5可引起MUC5AC、MUC5B蛋白质表达及mRNA转录水平升高,但以MUC5AC表达升高为主,提示PM2.5系从转录水平干预了气道粘蛋白MUC5AC、MUC5B表达的平衡状态。
吴钦巽[10](2019)在《AECOPD患者血清中GDF-15与MUC5A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检测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及黏蛋白-5AC(MUC5AC)在AECOPD(慢性阻塞型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并分析两者之间及其它们分别与AECOPD患者常见的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以及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的相关性,分析GDF-15、MUC5AC在AECOPD疾病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等价值。方法:采取前瞻性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对象是2017年11月-2018年3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接受治疗的AECOPD患者,共35例,其中慢性阻塞型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入院当天未接受任何治疗时为AECOPD治疗前组和接受1周治疗后为AECOPD治疗后组。对照组选自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人群。留取AECOPD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3组受试者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GDF-15、MUC5AC的水平;比较血浆中GDF-15、MUC5AC之间及其它们分别与CRP、FIB、FEV1及CA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AECOPD组(治疗前、后)中GDF-15、MUC5AC、CRP、CAT评分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AECOPD组(治疗前、后)中FEV1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AECOPD组治疗前的FIB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AECOPD组治疗后的FIB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治疗前GDF-15、MUC5AC、CRP、FIB水平及CAT评分均高于治疗后(P均<0.01);AECOPD组治疗前FEV1水平低于治疗后(P<0.01)。2.AECOPD组(治疗前、后)GDF-15分别与MUC5AC呈正相关(r=0.917,r=0.779,P均<0.05);治疗前GDF-15与CRP、FIB、CAT评分均呈正相关(r=0.856,r=0.857,r=0.924,P均<0.05);治疗前MUC5AC与CRP、FIB、CAT评分均呈正相关(r=0.760,r=0.782,r=0.841,P均<0.05),治疗前GDF-15和MUC5AC与FEV1水平分别呈负相关(r=-0.881,r=-0.830,P均<0.05);治疗后GDF-15与CRP、FIB、CAT评分均呈正相关(r=0.824,r=0.534,r=0.752,P均<0.05);治疗后MUC5AC与CRP、FIB、CAT评分均呈正相关(r=0.683,r=0.583,r=0.647,P均<0.05),治疗后GDF-15、MUC5AC与FEV1水平均呈负相关(r=-0.576,r=-0.612,P均<0.05);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约登指数等于0.69时,截断值取值为1048.99pg/mL,GDF-15诊断AECOPD的敏感度80.6%,特异度88.2%,曲线下面积0.87(95%置信区间[CI]:0.791-0.958,P<0.05);当约登指数等于0.54时,截断值取值为26.95 ng/mL,MUC5AC诊断AECOPD的敏感度80.6%,特异度73.5%,曲线下面积0.77(95%置信区间[CI]:0.653-0.887,P<0.05)。结论:1.GDF-15、MUC5AC在AECOPD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比健康人明显增高,且两者之间及其它们分别与AECOPD的常见指标CRP、FIB、FEV1、CAT评分等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其可为AECOPD的辅助诊断提供了新的参考指标。2.血浆GDF-15、MUC5AC在AECOPD患者治疗后明显下降,说明两者是AECOPD治疗效果评估的新颖生物指标。
二、COPD患者气道杯状细胞增生和粘蛋白表达量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PD患者气道杯状细胞增生和粘蛋白表达量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人前梯度蛋白2与黏蛋白5AC在慢性鼻-鼻窦炎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临床资料 |
2.2 HE染色结果 |
2.3 AB-PAS染色结果 |
2.4 IHC染色结果 |
2.5 qRT-PCR结果 |
2.6 AGR2和MUC5AC mRNA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前梯度蛋白2与呼吸道黏液高分泌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NR-026690在慢阻肺患者痰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与粘液分泌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实验材料 |
1 研究对象 |
2 实验试剂 |
3 实验仪器 |
实验方法 |
实验流程 |
1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分离 |
2 诱导痰样本的采集及巨噬细胞的分离 |
3 瑞氏染色 |
4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6 免疫组织化学 |
7 统计学方法 |
实验结果 |
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
2 AECOPD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信息的比较 |
3 AECOPD患者治疗前后NR-026690 的相对表达水平 |
4 AECOPD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及MUC5AC的改变 |
5 AECOPD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中NR-026690与IL-6和MUC5AC的关系 |
6 EPAC1 在诱导痰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与NR-026690 的关系 |
7 AECOPD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中EPAC1与IL-6和MUC5AC的关系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长链非编码RN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粘液分泌中的作用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附录) |
致谢 |
(3)ESRP1和NOX4在人气道上皮间质转分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气道上皮间质转化的表达情况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二部分 ESRP1和NOX4 在人气道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ESRPs与肺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4)麻葶舒喘汤对哮喘小鼠模型mCLCA3及MUC5AC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所需器械 |
2.1.3 实验所需试剂 |
2.1.4 实验所需药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动物分组和模型制作 |
2.2.1.1 实验小鼠分组 |
2.2.1.2 配置溶液 |
2.2.1.3 实验模型制作 |
2.2.1.4 小鼠给药 |
2.2.2 采集标本 |
2.2.3 指标观察 |
2.2.3.1 小鼠行为学观察 |
2.2.3.2 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 |
2.2.3.3 PAS染色观察气道情况 |
2.2.3.4 WB蛋白检测 |
2.2.3.5 RT-PCR检测基因表达 |
2.3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各组小鼠形态学表现 |
3.2 HE染色结果 |
3.3 PAS染色结果 |
3.4 WB检测各组肺组织中m CLCA3、MUC5AC蛋白表达 |
3.5 RT-PCR检测各组肺组织中m CLCA3、MUC5AC基因的表达 |
4 讨论 |
4.1 中医关于哮病的认知 |
4.2 中医药与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现代认识 |
4.3 麻葶舒喘汤组方依据 |
4.4 哮喘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4.5 麻葶舒喘汤对气道黏液高分泌影响 |
4.6 特色创新之处与应用前景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支气管哮喘及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5)Notch信号通路在大气PM2.5介导支气管哮喘黏蛋白Muc5ac分泌中的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大气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
1.1.1 国内外大气污染现状 |
1.1.2 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和特点 |
1.1.3 空气质量准则及标准 |
1.1.4 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
1.2 支气管哮喘 |
1.2.1 支气管哮喘概述 |
1.2.2 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特征 |
1.2.3 支气管哮喘与黏液分泌 |
1.3 气道黏液和黏蛋白的影响因素及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
1.3.1 气道黏液和黏蛋白概述 |
1.3.2 影响黏蛋白表达和产生的因素 |
1.3.3 气道黏液、黏蛋白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
1.4 NOTCH信号通路 |
1.4.1 Notch信号通路的组成和生物学作用 |
1.4.2 Notch信号通路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 |
1.4.3 Notch信号通路对气道黏液和黏蛋白的影响 |
1.5 总结与展望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
2.1.1 细胞系和动物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试剂 |
2.2 PM_(2.5) 收集和准备 |
2.3 细胞实验方法和步骤 |
2.3.1 细胞培养 |
2.3.2 DAPT母液的制备 |
2.3.3 DAPT浓度的确立 |
2.3.4 PM_(2.5) 染毒细胞 |
2.3.5 PM_(2.5) 和DAPT染毒 |
2.3.6 细胞存活率测定 |
2.3.7 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目的基因m RNA表达量 |
2.3.8 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蛋白表达量 |
2.4 动物实验方法及步骤 |
2.4.1 实验动物选择及饲养 |
2.4.2 PM_(2.5) 暴露实验大鼠建模、分组及染毒 |
2.4.3 Notch信号通路抑制实验大鼠建模、分组及染毒 |
2.4.4 肺泡灌洗液、血液、组织标本的收集 |
2.4.5 肺组织HE染色 |
2.4.6 气管AB-PAS染色 |
2.4.7 ELISA法检测Muc5ac |
2.4.8 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目的基因m RNA表达量 |
2.4.9 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蛋白表达量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细胞实验 |
3.1.1 PM_(2.5) 对Beas-2B细胞生存率的影响 |
3.1.2 PM_(2.5) 对Beas-2B细胞Muc5ac表达量的影响 |
3.1.3 PM_(2.5) 对Beas-2B细胞Hes1表达量的影响 |
3.1.4 PM_(2.5) 对Beas-2B细胞Notch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
3.1.5 PM_(2.5) 暴露Beas-2B细胞Notch信号通路基因、Hes1基因表达水平与Muc5ac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 |
3.1.6 Notch信号通路抑制后,PM_(2.5)对Beas-2B细胞生存率的影响 |
3.1.7 Notch信号通路抑制后,PM_(2.5) 对Beas-2B细胞Muc5ac表达量的影响 |
3.1.8 Notch信号通路抑制后,PM_(2.5) 对Beas-2B细胞Hes1表达量的影响 |
3.1.9 Notch信号通路抑制后,PM_(2.5) 对Beas-2B细胞Notch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
3.1.10 Notch信号通路在PM_(2.5) 影响Beas-2B细胞生存率中的作用 |
3.1.11 Notch信号通路在PM_(2.5) 影响Beas-2B细胞Muc5ac表达中的作用 |
3.1.12 Notch信号通路在PM_(2.5) 影响Beas-2B细胞Hes1表达中的作用 |
3.2 动物实验 |
3.2.1 支气管哮喘大鼠造模的评价 |
3.2.2 PM_(2.5) 暴露对支气管哮喘大鼠体重的影响 |
3.2.3 PM_(2.5) 暴露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肝脏、肺脏和气管脏器系数的影响 |
3.2.4 PM_(2.5) 对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的影响 |
3.2.5 PM_(2.5) 对大鼠肺组织病理的影响 |
3.2.6 PM_(2.5) 对大鼠气管黏液分泌的影响 |
3.2.7 PM_(2.5) 对大鼠气管和肺组织黏蛋白Muc5ac水平的影响 |
3.2.8 PM_(2.5) 对大鼠气管和肺组织中Hes1表达水平的影响 |
3.2.9 PM_(2.5) 对大鼠气管和肺组织中Notch信号通路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2.10 Notch信号通路抑制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
3.2.11 Notch信号通路抑制对大鼠肝脏、肺脏和气管脏器系数的影响 |
3.2.12 Notch信号通路抑制对大鼠气管和肺组织中Muc5ac表达水平的影响 |
3.2.13 Notch信号通路抑制对大鼠气管和肺组织中Hes1表达水平的影响 |
3.2.14 Notch信号通路抑制对大鼠气管和肺组织中Notch信号通路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细胞实验 |
4.2 动物实验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IL-6与肥胖哮喘粘液高分泌的关系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实验结果 |
1 小鼠体质量变化 |
2 小鼠一般状况 |
3 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 |
4 小鼠肺组织HE染色病理改变 |
5 小鼠肺组织PAS染色结果 |
6 小鼠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7 ELISA检测血清和BALF中 IL-6 的表达 |
8 各组小鼠肺组织IL-6、Munc18b、Muc5ac的 m RNA的表达水平 |
9 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小鼠STAT3、Munc18b、Muc5ac的表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支气管哮喘气道粘液高分泌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英文字母简写表 |
致谢 |
(7)清肺化痰汤抗COPD黏液高分泌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文献综述 |
引言 |
1 实验动物 |
2 主要实验仪器 |
3 药材 |
第一章 清肺化痰汤对COPD大鼠模型中MUC5AC的作用 |
1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COPD大鼠模型的建立与分组 |
2.2 大鼠呼吸功能测定方法 |
2.3 大鼠肺大体外观观察方法 |
2.4 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 |
2.5 AB-PAS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中杯状细胞增生情况 |
2.6 透射电镜扫描法观察大鼠肺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 |
2.7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测定大鼠MUC5ACmRNA的分布和表达 |
2.8 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肺组织中MUC5AC的蛋白表达情况 |
3 实验结果 |
3.1 清肺化痰汤对COPD大鼠肺功能的影响 |
3.2 清肺化痰汤对肺组织大体外观的影响 |
3.3 HE染色法观察清肺化痰汤对COPD大鼠模型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
3.4 AB-PAS染色法观察清肺化痰汤对COPD大鼠模型杯状细胞增生的影响 |
3.5 清肺化痰汤对COPD大鼠肺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3.6 清肺化痰汤对COPD大鼠肺组织中MUC5AC RNA表达的影响 |
3.7 清肺化痰汤对COPD大鼠肺组织中MUC5AC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二章 清肺化痰汤含药血清对LPS刺激下的NCI-H292 增生和MUC5AC和MUC5AC的影响 |
1 实验方法 |
1.1 清肺化痰汤含药血清的制备 |
1.2 细胞基础培养 |
1.3 MTT法筛选LPS刺激浓度 |
1.4 免疫细胞化学法筛选LPS刺激时间和测定清肺化痰汤含药血清对 |
1.5 实时荧光定量法测定清肺化痰汤含药血清对LPS刺激后的NCI-H292细胞中MUC5ACmRNA表达的影响 |
1.6 WB法测定清肺化痰汤含药血清对LPS刺激NCI-H292细胞中EGFR信号分子表达的影响 |
2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MTT法筛选LPS作用于NCI-H292细胞的浓度 |
3.2 免疫细胞化学法筛选LPS作用于NCI-H292细胞的时间 |
3.3 清肺化痰汤含药血清对LPS刺激后的NCI-H292细胞中MUC5AC蛋白的影响 |
3.4 清肺化痰汤含药血清对LPS刺激后的NCI-H292细胞中MUC5ACmRNA表达的影响 |
3.5 清肺化痰汤含药血清对LPS刺激NCI-H292细胞中EGFR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
4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本论文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附录 |
(8)金水六君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阴虚痰饮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阴虚痰饮”病证结合模型建立初探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分组 |
2.2 造模 |
2.3 中药干预 |
2.4 标本留取 |
2.5 指标检测 |
2.6 统计学处理方法 |
3 结果 |
3.1 大鼠一般情况 |
3.2 各组大鼠肺功能情况 |
3.3 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 |
3.4 各组大鼠气道杯状细胞计数及MUC5AC表达量 |
3.5 各组大鼠血清ACTH、CORT含量变化情况 |
3.6 各组大鼠血清cAMP、cGMP含量及红细胞Na-K-ATP酶活性变化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金水六君煎对COPD“阴虚痰饮”证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MUC5AC、AQP5 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方法 |
2.1 分组、造模与给药 |
2.2 指标检测 |
2.3 统计学处理方法 |
3 结果 |
3.1 各组大鼠肺组织气道杯状细胞计数 |
3.2 各组大鼠肺组织MUC5AC、AQP5 基因表达 |
3.3 各组大鼠肺组织MUC5AC、AQP5 蛋白表达 |
4.讨论 |
第三部分 金水六君煎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A549 黏液高分泌细胞模型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细胞株 |
1.3 实验药物 |
1.4 实验试剂 |
1.5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含药血清制备 |
2.2 细胞培养 |
2.3 细胞分组及干预 |
2.4 指标检测 |
2.5 统计学处理方法 |
3 结果 |
3.1 金水六君煎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A549 细胞活力的影响 |
3.2 金水六君煎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A549 细胞MUC5AC、AQP5 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 金水六君煎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A549 细胞MUC5AC、AQP5 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 金水六君煎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A549 细胞培养液中MUC5AC、AQP5 蛋白表达的影响 |
4.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9)PM2.5诱导气道粘蛋白MUC5AC及MUC5B表达失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材料及试剂 |
1.1.1 PM2.5 |
1.1.2 实验动物与细胞 |
1.1.3 主要实验仪器 |
1.1.4 主要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PM2.5 的采集 |
1.2.2 PM2.5 大鼠模型建立及实验分组 |
1.2.3 肺组织的采集 |
1.2.4 ELISA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MUC5AC、MUC5B的含量 |
1.2.5 RT-PCR 检测大鼠肺组织中MUC5AC mRNA、MUC5B mRNA表达 |
1.2.6 细胞的复苏、培养及冻存 |
1.2.7 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性 |
1.2.8 ELISA 检测16HBE细胞培养上清液MUC5AC、MUC5B蛋白的表达 |
1.2.9 RT-PCR检测细胞MUC5AC、MUC5B mRNA转录水平 |
1.3 统计学处理 |
2 实验结果 |
2.1 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MUC5AC、MUC5B蛋白分泌情况 |
2.2 RT-PCR检测肺组织中MUC5AC、MUC5B mRNA的转录情况 |
2.3 PM2.5 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
2.4 PM2.5 对各组细胞MUC5AC、MUC5B蛋白表达的影响 |
2.5 PM2.5 对细胞MUC5AC mRNA、MUC5B mRNA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气道黏液功能及功能障碍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AECOPD患者血清中GDF-15与MUC5A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临床研究 |
1.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实验试剂与仪器 |
3.研究方法 |
3.1 血液标本采集处理 |
3.2 血清GDF-15、MUC5AC浓度的测定步骤 |
3.3 CRP、FIB、FEV1、CAT评分的收集 |
3.4 一般资料的统计与收集 |
4.统计学分析、处理 |
5.结果 |
5.1 一般资料(观察组 VS 对照组) |
5.2 AECOPD组(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中血清GDF-15、MUC5AC、CRP、FIB的水平分别的比较 |
5.3 AECOPD组(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中FEV1、CAT评分水平分别的比较 |
5.4 AECOPD组治疗前、后血清GDF-15分别与MUC5AC之间的的相关性 |
5.5 AECOPD组治疗前血清GDF-15与CRP、FIB、FEV1、CAT评分之间的的相关性 |
5.6 AECOPD组治疗前血清MUC5AC与CRP、FIB、FEV1、CAT评分之间的的相关性 |
5.7 AECOPD组治疗后血清GDF-15与CRP、FIB、FEV1、CAT评分之间的的相关性 |
5.8 AECOPD组治疗后血清MUC5AC与CRP、FIB、FEV1、CAT评分之间的的相关性 |
5.9 GDF-15、MUC5AC在AECOPD中的ROC曲线分析结果 |
二、讨论 |
1.GDF-15与COPD |
2.MUC5AC与COPD |
3.总结 |
4.此次研究的局限性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COPD患者气道杯状细胞增生和粘蛋白表达量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前梯度蛋白2与黏蛋白5AC在慢性鼻-鼻窦炎中的表达及意义[D]. 王娜.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NR-026690在慢阻肺患者痰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与粘液分泌的关系[D]. 秦淑一. 青岛大学, 2021(02)
- [3]ESRP1和NOX4在人气道上皮间质转分化的机制研究[D]. 胡进秀.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4]麻葶舒喘汤对哮喘小鼠模型mCLCA3及MUC5AC表达的影响[D]. 杨浩然.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Notch信号通路在大气PM2.5介导支气管哮喘黏蛋白Muc5ac分泌中的调控机制[D]. 刘颖. 吉林大学, 2020(08)
- [6]IL-6与肥胖哮喘粘液高分泌的关系及机制[D]. 陈芬芬. 青岛大学, 2019(03)
- [7]清肺化痰汤抗COPD黏液高分泌中的机制研究[D]. 黄小婷.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金水六君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阴虚痰饮作用机制研究[D]. 刘雨.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PM2.5诱导气道粘蛋白MUC5AC及MUC5B表达失衡的研究[D]. 羊冬菊. 海南医学院, 2019(01)
- [10]AECOPD患者血清中GDF-15与MUC5A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吴钦巽.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