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隧道拱顶回填注浆技术的应用

水工隧道拱顶回填注浆技术的应用

一、水工隧道拱顶回填灌浆技术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陆丽丽[1](2021)在《寒区引水隧洞衬砌病害分析及安全状态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丰富,但是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南北差异较大,因此我国修建了一系列引调水工程,比如:南水北调工程、引大济湟工程、引黄济青工程等。引水隧洞是引调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引调水工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修建于我国寒区的引水隧洞在长期运营中由于受到寒冷气候和不良地质的影响,隧洞衬砌结构产生了一系列病害问题,危及衬砌结构安全。因此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实地勘察、专家咨询等方法,系统分析了隧洞衬砌病害的类型及造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寒区引水隧洞衬砌结构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划分衬砌结构安全状态评价等级,构建衬砌结构安全状态评价模型。以位于祁连山的引大入秦工程总干渠1#那威隧洞为例进行评价研究,通过整理除险加固的数据,确定评价因素的重要程度,分析计算理论模型,以计算结果为依据完成寒区引水隧洞衬砌结构安全状态研究,以研究结果为参考判断是否对寒区引水隧洞衬砌结构进行维修加固,以保障引水隧洞安全运行。本文重点分析寒区引水隧洞衬砌病害原因及研究衬砌结构安全状态,主要包括引水隧洞衬砌病害的类型及造成原因、建立寒区引水隧洞衬砌结构安全状态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划分寒区引水隧洞衬砌结构安全状态等级、构建寒区引水隧洞衬砌结构安全评价模型。完成了寒区引水隧洞衬砌结构安全状态研究初步探索,以期为寒区引水隧洞衬砌结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少许借鉴。本文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文献分析法总结出引水隧洞衬砌病害的常见类型及原因分析。修建在寒区的引水隧洞受到寒冷气候和不良地质的共同影响,在长时间的运营过程中会出现如衬砌裂缝、衬砌冲刷磨损、衬砌冻胀破坏等病害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造成衬砌结构病害的原因机理。(2)建立寒区引水隧洞衬砌结构安全状态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寒区引水隧洞衬砌病害机理的基础上,确定引水隧洞衬砌安全状态研究的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7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查阅相关规范和现有的研究文献列出二级指标定性或者定量的判别标准。(3)建立寒区引水隧洞衬砌结构安全状态研究的评价等级。参考现有的其他交通隧道、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状态等级划分,通过比较分析,本文选择四级划分法构建寒区引水隧洞衬砌结构安全状态研究的评价等级,即A级安全(衬砌轻微破坏)、B级基本安全(衬砌一般破坏)、C级不安全(衬砌较严重破坏)、D级极不安全(衬砌严重破坏)四个等级的评价集。(4)建立寒区引水隧洞衬砌结构安全状态研究的评价模型。根据获取信息的模糊性和未确知性等特点,通过分析几种常见的评价模型,采用计算相对准确、操作相对简单的未确知测度理论模型,以指标的实际测量值为基础,通过指标的等级量化值建立单指标未确知测度,并引入改进G2-反熵权-最小信息熵理论相结合的权重计算方法计算多指标综合测度评价向量。最后,结合置信度识别准则判断某一洞段的衬砌结构安全等级。(5)寒区引水隧洞衬砌结构安全的案例评价研究。以引大入秦总干渠中1#那威隧洞为例,整理统计检测得到的数据,将实际数据代入未确知测度理论模型进行评估,通过计算得出:4+362~4+402段结构安全等级为安全,4+757.5~4+797段与4+757.5~4+797段结构安全等级为基本安全,4+247.01~4+281.6段与6+240~6+346.26段结构安全等级为不安全。

王艳龙[2](2020)在《基于弹性波法的输水隧洞衬砌质量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输水隧洞是我国隧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跨流域调水以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输水隧道中,混凝土衬砌是防水的关键结构,而混凝土衬砌内部缺陷及背后空洞是导致隧道结构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进行衬砌检测尤为关键。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基于弹性波法的多方法综合解释技术,设计了一套以弹性波法为基础的输水隧洞质量检测系统,以期实现快速普查与精确解释,精准探测衬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以及衬砌后脱空区的位置。该系统包括弹性波数据采集系统和综合解释软件,数据处理方法采用共偏移距时间域分析法、频率域分析法及二维瑞雷波法,系统具有“一次数据采集、多种方法联合解释的特点”。为了检验该方法的准确性,对不同结构类型的混凝土衬砌物理模型进行了检测实验,所得数据分析结果与物理模型预定的异常位置具有一致性,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及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将该系统成功应用于中部供水吉林某段输水隧道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探测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弹性波法衬砌检测系统研制。为了达到数据采集方便快捷,数据结果精准度高的目的,本文设计了弹性波信号接收系统、震源自动激发系统和数据处理解释系统。在弹性波信号接收方面,设计了两道传感器的接收装置,可实现不同道间距的设定且可以根据不同混凝土类型实现传感器的不同切换,具有方便性和灵活性等特点。震源采用电磁震源装置,保证弹性波均一稳定,另外可以更换激震锤尺寸以实现不同频率弹性波的激发。检测数据的处理采用时间域分析、频率域分析以及瑞雷波速度谱相结合的综合解释、分析技术。(2)基于弹性波法衬砌检测系统的混凝土衬砌物理模型检测实验。本文以中水东北公司设计构建的混凝土衬砌结构物理模型作为实验对像。该模型包括四部分:素混凝土衬砌区、单层钢筋混凝土衬砌区、双层钢筋混凝土衬砌区及双层钢筋加钢绞线混凝土衬砌区,在每个区域都布设有不同类型的缺陷。本文在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并优化的前提下,采用优化设计的弹性波法衬砌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实验,并与物理模型实际缺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该系统探测的准确性。(3)输水隧道衬砌检测实例。本文选取了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的某段进行雷达法和弹性波法的联合检测。首先通过雷达法进行全面检测,对于异常区域再进行弹性波法的检验,经过两种方法的相互验证,以确定缺陷的位置。分别对未浇灌段和已浇灌段混凝土衬砌检测进行数据的对比分析,从而对注浆情况做出判断。

朱智元[3](2019)在《水工隧洞设计中的回填灌浆施工工艺研究》文中提出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隧洞回填普遍会采取灌浆技术,这是水利工程解决基础工程问题的基本手段之一,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高效地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隧洞质量,同时灌浆也有利于加固隧洞的安全性,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基于此,提出水工隧洞设计中的回填灌浆施工工艺研究,具体包括水工隧洞设计中回填灌浆的浆液制作,灌浆分区、分序,确定回填灌浆布孔范围,质量检查、封孔。

徐涛,曾永军,张建清,严俊[4](2019)在《物探技术在隧洞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为提高隧洞混凝土衬砌脱空检测准确度和精度,文章从混凝土衬砌脱空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出发,引入了超声横波反射成像和探地雷达综合物探检测方法,结合该综合物探技术在某大型水利工程输水隧洞混凝土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及验证情况,对超声横波反射成像和探地雷达扫描技术在隧洞混凝土衬砌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为类似工程开展检测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刘丰富[5](2019)在《引水隧洞衬砌施工质量缺陷及加固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隧洞建设过程中,施工质量缺陷是影响隧洞工程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隧洞加固措施的效果也往往决定着隧洞工程的安全。施工缺陷衬砌破坏往往涉及衬砌刚度和强度破坏问题,例如衬砌厚度不足及衬砌缺筋等施工缺陷衬砌,而针对此类质量缺陷衬砌加固方法又相对较少,因此开展缺陷衬砌刚度加固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山西某引水隧洞Ⅲ类围岩地段中缺陷衬砌存在的强度不足问题,提出碳纤维布进行加固的方案,并进行了复核和验算。针对隧洞Ⅳ类、V类围岩地段中缺陷衬砌存在的刚度问题,提出系统锚杆二次加固围岩的方法,并将系统锚杆加固围岩作用效果等效为等效压缩带,提出圆拱形隧洞等效压缩带厚度计算公式,并与等效压缩带厚度经验公式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此加固措施满足要求。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针对施工质量缺陷衬砌加固方法机理进行研究,Ⅲ类围岩建议采用衬砌局部补强方法进行加固;Ⅳ和V类围岩建议采用围岩加固法进行加固,提出系统锚杆被动约束围岩加固方法。结果表明衬砌局部破碎导致局部裂缝,宜采用衬砌局部补强进行加固;当衬砌存在纵横贯穿裂缝或衬砌底板塌陷及隆起破坏,应采取衬砌刚度加固方法加固。(2)基于线形隧道等效压缩带厚度计算公式,推导得出适用于拱形隧道等效压缩带公式,此方法与经验等效压缩带厚度计算结果趋于一致。研究表明等效压缩带的厚度与加固锚杆的长度L、锚杆的间排距D有关,隧道半径R影响较小。(3)Ⅲ类围岩中缺陷衬砌主要为衬砌强度不足问题,采用粘贴碳纤维布加固典型施工质量缺陷部位,并利用荷载结构法对加固部位进行计算复核和安全裕度评价,结果表明粘贴Ⅰ级碳纤维布后衬砌底板缺筋承载力设计值从62.5%增加至179.9%、衬砌侧墙厚度不足截面承载力设计值66.6%增加至145.7%,衬砌结构安全裕度显着提高,此类方法加固效果显着。(4)Ⅳ和V类围岩中缺陷衬砌主要为衬砌刚度不足问题,采用ABAQUS软件分别模拟Ⅳ和V类围岩条件下衬砌、围岩、等效压缩带受力,分析评价了Ⅳ和V类围岩缺陷衬砌应力分析和安全富余度评价,结果表明在系统锚杆加固前后缺陷衬砌应力显着降低,Ⅳ和V类围岩缺陷衬砌应力的安全富余度分别提高20.8%和32.7%(较混凝土设计值)、43.6%和50.9%(较混凝土标准值),此类方法加固效果显着。

吴圣智[6](2019)在《城市地铁双护盾TBM隧道管片结构设计及地表沉降预测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提高我国岩质地层地铁隧道建设的机械化水平和建设速度,部分城市开始探索采用TBM进行施工。双护盾TBM具有地质适应性强,施工速度快等优点,逐步在青岛、深圳地铁建设中推广应用。双护盾TBM隧道管片与围岩之间存在10-20cm的间隙,采用碎石(豆砾石)回填并注浆,形成围岩-回填层-管片相互作用体系,回填层作为围岩与管片之间的连接层对管片受力及围岩变形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回填层的研究成果较少,对回填层的作用缺乏明确的认识,这就造成了管片结构设计、纵向变形研究、地表沉降预测等均忽略了回填层的存在,与工程实际存在差别。对此,研究以青岛地铁双护盾TBM隧道为依托,针对地铁隧道特点及回填层的影响,采用了理论分析、文献调研、数值模拟、室内试验、现场试验等多种方法,对双护盾TBM隧道施工阶段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围岩-回填层-管片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双护盾TBM隧道管片受力规律及结构设计方法,双护盾TBM隧道管片纵向变形控制方法,双护盾TBM隧道地表沉降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基于支护状态将双护盾TBM隧道施工划分为四个阶段,明确了围岩-回填层-管片的空间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现场试验明确了双护盾TBM隧道各区段的管片受力特征、隧道纵向变形规律和地表沉降规律,得出回填层对管片受力、隧道纵向变形和地表沉降具有重要影响。(2)采用相似模型试验探明了不同状态下的回填层对管片结构受力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研究得出了双护盾TBM隧道结构设计中回填层不能作为承载结构,应与围岩视作广义地层的明确定位,并提出了考虑回填层-围岩空间分布的回填层-围岩耦合抗力系数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双护盾TBM隧道管片结构设计模型,形成了城市地铁双护盾TBM隧道结构设计方法。(3)采用三轴剪切试验探明了碎石的力学特性,通过离散元-有限差分耦合计算得出了管片下卧碎石-围岩耦合基床的变形机理,提出了碎石-围岩耦合基床非线性变形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提出的纵向接头抗剪刚度计算方法,建立了施工阶段考虑碎石吹填的直行段隧道纵向变形及转弯段水平偏移计算模型。通过分析碎石吹填、接头刚度、转弯半径、千斤顶推力等对管片纵向变形的影响,得出了碎石吹填比为影响管片纵向变形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管片纵向变形控制措施。(4)明确了碎石吹填及颗粒迁移对双护盾TBM隧道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及影响机理,得出了碎石吹填比为影响地表沉降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考虑了碎石吹填体积对地层损失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双护盾TBM隧道地表沉降Peck计算公式和镜像法计算公式,并进行了现场验证。通过分析碎石吹填比及吹填体积对地表变形的影响,给出了碎石吹填比及吹填体积的控制值。

荆锐[7](2018)在《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计算方法与锚固可靠性研究》文中认为相对于环锚有黏结预应力衬砌而言,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仍处于一个雏形阶段,截至目前为止,它依然是高运行水位、工程所处区域岩体条件不理想以及衬砌开裂后恐影响周边建筑物或边坡稳定性的重大输水排水隧洞工程。环锚无黏结预应力衬砌具有锚索沿程预应力损失小、衬砌中的压应力分布均匀、衬砌厚度相对较小、锚具槽数量少、工程造价低和建设周期相对较短等优势。所以,作为正在实施中《水工隧洞设计规范》所推荐的一类新兴衬砌型式的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将在今后水利工程中大放光彩。尽管如此,此类衬砌仅在小浪底排沙洞工程等少数工程上得以应用,工程案例相对偏少,同时现有研究多数偏重于方案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所以,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在设计参数计算、锚固区域优化及其可靠性论证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小浪底排沙洞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分析其力学和数值有限元模型为主要研究手段,透过小浪底工程多年实际观测数据对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通过对环形衬砌结构弹性力学模型的研究,可以得出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邻锚效应区公式、确定了最大锚索间距的迭加公式,还得到了衬砌厚度及锚索根数的新算法。经验证,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的拟合度较高,而且适用于实际工程中。在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有限元建模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理论对其在最高运行水位(120m)时薄弱位置处所产生的最大拉应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适用于该运行水位情况下关键设计参数的最佳组合。同时,在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运行期围岩和灌浆圈的作用研究中,发现围岩弹性模量越大,对内水压力的分担作用越明显,而灌浆圈分担内水压力效果不理想。经过对已建工程实例中锚具槽区域出现的种种问题分析后,进一步得到针对锚具槽区域的“强化密实&弱化黏结”新设计方法及其布置优化方案。从有限元分析结果和与运行期衬砌实际观测数据对比结果来看,优化后结构在相同内水压力作用下整个衬砌环向应力均匀,最小环向应力仍为压应力,满足衬砌全预应力的要求。该分析结果对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有一定借鉴意义。在对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锚固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后看出温度变化对预应力锚索的应力状态具有显着影响,其余因素影响较小;并模拟了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运行期间假设端部第一根锚索失效这一最不利工况。

庄锦彬[8](2017)在《水工隧洞衬砌缺陷对其受力影响及应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隧道隐蔽工程多,建设中难免存在衬砌背后空洞、衬砌厚度不足等缺陷,水工隧洞也是如此,且水工隧洞均富水,水的存在可能会对隧洞的运行安全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富水环境下隧洞衬砌缺陷对其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技术。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展开工作,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常见隧洞衬砌缺陷存在位置及缺陷现状,为拟定数值模拟方案提供必要参数。(2)基于流固耦合理论,通过有限元数值软件建立衬砌背后存在空洞的水工隧洞模型,分析了空洞位置、大小及内水压力等因素对衬砌受力特征的影响。分析表明衬砌背后空洞缺陷会影响隧洞衬砌受力分布,尤其是空洞附近衬砌受空洞位置、大小及内水压力影响较大,隧洞充水前,衬砌各处应力为“外侧受压,内侧受拉”,拉、压应力均较小,充水后应力分布规律基本不变,但是应力值有较大幅度增大;若衬砌背后存在空洞,其附近的衬砌应力分布向“外侧受拉,内侧受压”趋势转变,在这个趋势转变过程中会出现全截面受拉的状态,此状态对衬砌结构很不利,尤其是内水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但空洞较远处应力分布规律基本不受上述因素影响。(3)考虑内水外渗固耦合作用,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衬砌厚度不足的水工隧洞模型,分析了衬砌厚度不足位置、缺陷程度及内水大小对衬砌受力特征的影响。分析表明衬砌厚度不足缺陷对衬砌背后水压及衬砌有效应力影响规律和空洞类似,但是需要衬砌厚度不足严重到一定程度全截面受拉工况才比较明显,也随着内水压力增大而显着增大。由此可知,当衬砌本身存在缺陷时,当充水前影响不是很大,但当充水后应力会变化,其中会出现全截面受拉的工况,对结构受力不利,尤其是内水压力较大时,情况突出,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管控及运营期的养护,减小本身缺陷,降低风险。(4)衬砌缺陷应对技术主要包括勘察、设计、施工阶段的预防及运营阶段的整治(回填压浆、内表面补强或内衬、锚杆补强等)。

姜志毅[9](2017)在《高地应力挤压性地层双护盾TBM管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双护盾TBM在国内外水工、铁路、公路、市政和地铁等隧道工程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双护盾TBM施工的隧道中,高地应力条件下围岩挤压现象较为普遍,并成为了工程建设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工程实例表明:围岩挤压现象是双护盾TBM管片结构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有鉴于此,从挤压性地层双护盾TBM隧道围岩形变及破坏特征的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挤压性地层条件下双护盾TBM管片形变压力的计算方法;结合挤压性地层条件下双护盾TBM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片结构计算模型;最终提出挤压性地层双护盾TBM管片结构设计方法。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结合挤压性地层条件下双护盾TBM掘进支护特点,探明了挤压性地层双护盾TBM隧道围岩开挖卸荷过程,围岩经历了 3次位移释放:①开挖面前方先行位移释放;②护盾区域围岩位移释放;③管片-填充层-围岩三者变形协调至稳定过程的围岩位移释放;同时探明了隧道围岩的横向破坏特征:隧道拱顶围岩易松散塌落,形成的灌浆层形变压力传导能力弱,隧道顶部地层抗力损失。(2)基于双护盾TBM隧道围岩开挖卸荷特点,建立了考虑时间因素的挤压性地层双护盾TBM管片形变压力的计算方法;提出了管片-豆砾石组合支护刚度计算公式并分析了豆砾石灌浆层的力学作用。(3)结合挤压性地层双护盾TBM支护特点,建立了豆砾石-地层综合抗力系数计算方法;通过研究近似确定了接头转动刚度与管片厚度的二次方关系,建立了基于接头尺寸效应的接头刚度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挤压性地层双护盾TBM管片结构计算模型。(4)通过研究管片厚度、钢筋配筋量对裂缝宽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基于裂缝控制的挤压性地层管片截面结构设计方法;基于无衬垫式接头力学特点,提出了无衬垫式接头螺栓尺寸、材料以及锚固长度的设计方法。

徐佳易,杨斌,陈新洋[10](2017)在《皇晏岭水工隧道工程中安全措施的应用与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太湖治理工程项目建设此起彼伏,随着水利基建资金投入不断增长,水工隧道工程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而水工隧道施工的安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苏州市首个山体爆破水工隧道工程为例,结合水工隧道工程爆破作业的施工过程,总结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为山体爆破的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二、水工隧道拱顶回填灌浆技术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工隧道拱顶回填灌浆技术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寒区引水隧洞衬砌病害分析及安全状态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及隧洞病害成因的现状
        1.2.2 国内外安全评价理论及方法的发展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不足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2 寒区隧洞工程衬砌病害分类及原因分析
    2.1 寒区隧洞工程特点
        2.1.1 我国寒区的划分
        2.1.2 寒区隧洞工程分区
        2.1.3 寒区隧洞工程分类
        2.1.4 寒区隧洞工程特点
    2.2 隧洞衬砌的类型
        2.2.1 平整衬砌
        2.2.2 受力衬砌
    2.3 引水隧洞衬砌病害分类
        2.3.1 衬砌裂缝类病害
        2.3.2 隧洞衬砌厚度不足及背后空洞类病害
        2.3.3 隧洞衬砌剥落类病害
        2.3.4 衬砌变形病害
        2.3.5 材料劣化类病害
        2.3.6 隧洞渗漏及溶蚀病害
        2.3.7 衬砌冻融破坏
        2.3.8 淤积病害
3 寒区引水隧洞衬砌结构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寒区评价指标体系
        3.1.1 寒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3.1.2 建立寒区评价指标体系
    3.2 引水隧洞衬砌结构安全评价等级划分
        3.2.1 不同类型建筑物状态等级划分法
        3.2.2 寒区引水隧洞衬砌结构安全状态评价等级确定的依据
        3.2.3 寒区引水隧洞衬砌结构安全状态等级划分
    3.3 引水隧洞衬砌结构安全状态的判断标准
4 寒区引水隧洞指标权重及评价模型的确定
    4.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分析选择
        4.1.1 主观权重
        4.1.2 客观赋权法
        4.1.3 组合权重的确定方法
    4.2 常用的评价模型
        4.2.1 模糊综合评价法
        4.2.2 BP神经网络法
        4.2.3 TOPSIS法
        4.2.4 未确知测度理论
    4.3 基于改进G2-反熵权-最小信息熵的权重确定
        4.3.1 改进G2 法确定主观权重
        4.3.2 反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
        4.3.3 组合权重
    4.4 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
        4.4.1 未确知测度的定义
        4.4.2 单指标的未确知测度
        4.4.3 多指标综合测度评价矩阵
        4.4.4 置信度识别准则
5 寒区引水隧洞安全状态评价模型的应用
    5.1 引大入秦工程概况
        5.1.1 工程设计概况
        5.1.2 工程气候条件
        5.1.3 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5.2 引大入秦工程引水隧洞现状
        5.2.1 那威隧洞运行状况
        5.2.2 那威隧洞各洞段衬砌病害检测结果
        5.2.3 检测数据统计与整理
    5.3 引水隧洞安全状态评价
        5.3.1 基于改进G2-反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5.3.2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评价过程
    5.4 引水隧洞病害结果分析与处理
        5.4.1 评价结果分析
        5.4.2 对策措施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寒区引水隧洞衬砌病害分析及安全状态评价影响因主观赋权的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基于弹性波法的输水隧洞衬砌质量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衬砌的类型及结构问题
    1.3 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衬砌检测的弹性波方法原理
    2.1 共偏移距弹性波分析法
        2.1.1 共偏移距弹性波时间域分析法
        2.1.2 共偏移距弹性波频率分析法
    2.2 二维瑞雷波速度分析法
        2.2.1 瑞雷波法原理
        2.2.2 二维瞬态瑞雷波速度分析法
第3章 弹性波法衬砌检测系统研究
    3.1 接收系统设计
    3.2 激发震源研究
        3.2.1 震源频率和能量
        3.2.2 激发震源设计
    3.3 数据处理系统设计
        3.3.1 共偏移距弹性波时间域分析模块
        3.3.2 共偏移距弹性波频率域分析模块
        3.3.3 二维瑞雷波速度分析模块
    3.4 小结
第4章 混凝土衬砌物理模型检测实验
    4.1 物理模型构建
        4.1.1 素混凝土区
        4.1.2 单层钢筋混凝土区
        4.1.3 双钢筋混凝土区
        4.1.4 双层钢筋+钢绞线混凝土区
    4.2 弹性波法数据采集参数优化
        4.2.1 震源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4.2.2 检波器类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4.2.3 检波器频率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4.2.4 采样率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4.2.5 偏移距和道间距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4.2.6 空间采样点距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4.3 混凝土衬砌检测结果分析
        4.3.1 素混凝土衬砌模型检测结果分析
        4.3.2 双层钢筋+钢绞线混凝土衬砌模型检测结果
        4.3.3 双层钢筋混凝土衬砌模型检测结果
        4.3.4 单层钢筋混凝土衬砌模型检测结果
    4.4 异常区域验证
    4.5 小结
第5章 输水隧洞衬砌检测实例
    5.1 工程场地概况
    5.2 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
    5.3 检测结果分析
        5.3.1 未灌浆段混凝土衬砌检测结果
        5.3.2 已灌浆段混凝土衬砌雷达检测结果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水工隧洞设计中的回填灌浆施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工隧洞设计中回填灌浆的浆液制作
2. 灌浆分区、分序
3. 确定回填灌浆布孔范围
4. 质量检查、封孔
5. 结束语

(4)物探技术在隧洞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检测原理与方法
    2.1 超声横波反射成像技术
        (1) 检测原理
        (2) 技术方法
    2.2 探地雷达扫描技术原理与方法
        (1) 检测原理
        (2) 技术方法
3 工程应用
    3.1 检测工作布置
    3.2 检测成果分析
        3.2.1 超声横波反射成像成果分析
        3.2.2 探地雷达扫描成果分析
    3.3 钻孔验证
4 结论

(5)引水隧洞衬砌施工质量缺陷及加固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隧道缺陷衬砌治理研究现状
        1.2.2 衬砌局部补强研究现状
        1.2.3 围岩加固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2 引水隧洞施工缺陷衬砌加固原理研究
    2.1 隧洞衬砌强度不足的局部补强法及其原理
    2.2 隧洞衬砌刚度不足的局部补强法及其原理
    2.3 拱形系统锚杆等效压缩带厚度计算原理及评价
        2.3.1 等效压缩带厚度传统计算方法
        2.3.2 线性隧洞等效压缩带厚度计算方法
        2.3.3 拱形隧洞等效压缩带厚度计算方法
        2.3.4 等效压缩带厚度计算方法评价
    2.4 本章小结
3 局部补强法加固缺陷衬砌分析与评价
    3.1 工程背景
        3.1.1 隧洞Ⅲ类围岩断面原设计
        3.1.2 Ⅲ类围岩缺陷衬砌问题及统计
    3.2 Ⅲ类围岩缺陷衬砌的局部补强法加固方案-碳纤维布补强法
        3.2.1 复核计算依据
        3.2.2 设计荷载及组合
        3.2.3 衬砌结构承载力复核和加固计算方法
        3.2.4 计算模型的建立
    3.3 配筋不足时衬砌结构承载力计算与复核
        3.3.1 拱顶衬砌承载力评价
        3.3.2 底板衬砌承载力评价
    3.4 衬砌厚度不足时衬砌结构承载力计算与复核
        3.4.1 拱顶衬砌结构承载力评价
        3.4.2 侧墙衬砌结构承载力评价
    3.5 衬砌配筋缺失+厚度不足时衬砌结构计算与复核
    3.6 本章小结
4 围岩加固法加固缺陷衬砌分析与评价
    4.1 工程背景
        4.1.1 Ⅳ和Ⅴ类围岩断面原设计
        4.1.2 Ⅳ和Ⅴ类围岩缺陷衬砌问题及统计
    4.2 基于拱形隧洞等效压缩带厚度计算方法下系统锚杆加固法
        4.2.1 计算工况
        4.2.2 释放荷载分担比与模拟施作的计算方法
        4.2.3 计算模型的建立
        4.2.4 计算参数及其确定
        4.2.5 计算力与约束施加
        4.2.6 计算网格划分
    4.3 Ⅳ类围岩下缺陷衬砌分析与加固评价
        4.3.1 缺陷衬砌模型体系计算与分析
        4.3.2 缺陷衬砌+0.6m等效压缩带模型计算与分析
        4.3.3 缺陷衬砌+0.6m封闭等效压缩带模型计算与分析
        4.3.4 Ⅳ类围岩缺陷衬砌应力分析及系统锚杆加固评价
    4.4 Ⅴ类围岩下缺陷衬砌分析与加固评价
        4.4.1 缺陷衬砌模型体系计算与分析
        4.4.2 缺陷衬砌+0.35m等效压缩带模型计算与分析
        4.4.3 缺陷衬砌+0.35m封闭等效压缩带模型计算与分析
        4.4.4 Ⅴ类围岩缺陷衬砌应力分析及系统锚杆加固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城市地铁双护盾TBM隧道管片结构设计及地表沉降预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双护盾TBM隧道回填层及其影响研究现状
        1.2.2 双护盾TBM隧道管片受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1.2.3 双护盾TBM隧道管片纵向变形研究现状
        1.2.4 双护盾TBM隧道地表沉降影响研究现状
        1.2.5 目前研究的不足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双护盾TBM隧道力学响应特征
    2.1 引言
    2.2 依托工程概况
        2.2.1 地质及线路特征
        2.2.2 双护盾TBM机型
        2.2.3 隧道结构设计
    2.3 基于支护形态的双护盾TBM隧道施工阶段划分
    2.4 围岩-回填层-管片空间分布模式
        2.4.1 洞周变形模式
        2.4.2 围岩-回填层-管片空间分布模式
    2.5 双护盾TBM隧道受力特征
        2.5.1 现场试验设计
        2.5.2 土压力变化规律
        2.5.3 隧道受力变化规律
    2.6 双护盾TBM隧道纵向变形规律
        2.6.1 双护盾TBM隧道纵向变形模式
        2.6.2 双护盾TBM隧道直行段变形规律
        2.6.3 双护盾TBM隧道转弯段变形规律
    2.7 双护盾TBM隧道地表沉降规律
        2.7.1 直行段地表沉降规律
        2.7.2 转弯段地表沉降规律
    2.8 双护盾TBM隧道设计原则
    2.9 小结
第3章 城市地铁双护盾TBM隧道结构设计方法
    3.1 引言
    3.2 回填层对管片受力影响机理模型试验研究
        3.2.1 相似模型试验设计
        3.2.2 试验结果分析
        3.2.3 回填层在结构设计中的定位
    3.3 围岩-回填层耦合抗力系数计算方法
        3.3.1 回填层-围岩耦合抗力系数推导
        3.3.2 耦合抗力参数敏感性分析
    3.4 双护盾TBM隧道结构设计模型
        3.4.1 结构设计模型
        3.4.2 环向接头刚度确定方法
        3.4.3 结构设计模型工程验证
    3.5 管片结构设计方法及应用
        3.5.1 结构设计流程
        3.5.2 配筋设计方法
        3.5.3 螺栓设计方法
        3.5.4 工程应用
    3.6 小结
第4章 城市地铁双护盾TBM隧道结构纵向变形控制方法
    4.1 引言
    4.2 碎石力学性质研究
        4.2.1 碎石三轴剪切试验
        4.2.2 碎石参数标定及仿真
    4.3 碎石-围岩耦合基床变形机理及变形曲线计算方法
        4.3.1 碎石-围岩耦合基床变形机理
        4.3.2 碎石-围岩耦合基床变形曲线计算方法
    4.4 施工阶段双护盾TBM隧道纵向变形计算模型
        4.4.1 直行段双护盾TBM隧道纵向变形计算模型
        4.4.2 转弯段双护盾TBM隧道水平偏移计算模型
    4.5 双护盾TBM隧道管片纵向变形控制方法
        4.5.1 直行段双护盾TBM隧道纵向变形控制方法
        4.5.2 转弯段双护盾TBM隧道水平偏移控制方法
    4.6 小结
第5章 城市地铁双护盾TBM隧道地表沉降预测方法
    5.1 引言
    5.2 双护盾TBM隧道回填层对地表沉降影响规律
        5.2.1 直行段回填层对地表沉降影响
        5.2.2 转弯段回填层对地表沉降影响数值分析
    5.3 双护盾TBM隧道回填层对地表沉降影响机理
        5.3.1 离散元-有限差分耦合计算模型及工况
        5.3.2 回填层对地表沉降影响机理
    5.4 基于Peck公式的双护盾TBM隧道地表沉降预测方法
        5.4.1 双护盾TBM隧道地表沉降Peck公式计算方法
        5.4.2 Peck公式计算方法现场验证
    5.5 基于镜像法的双护盾TBM隧道地表沉降预测方法
        5.5.1 浅埋隧道镜像法理论及地层沉降计算方法
        5.5.2 基于镜像法的双护盾TBM隧道地表沉降计算方法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7)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计算方法与锚固可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研究现状
        1.2.1 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分类
        1.2.1.1 灌浆式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
        1.2.1.2 机械式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
        1.2.2 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型式及特点
        1.2.3 隧洞衬砌设计计算方法概述
        1.2.4 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技术应用概况
    1.3 问题提出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已建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工程概况
    2.1 已建工程的设计资料及结构布置
        2.1.1 已建工程设计资料
        2.1.2 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引水隧洞
        2.1.3 天生桥水电站引水隧洞
        2.1.4 小浪底排沙洞工程
        2.1.5 南水北调穿黄隧洞
        2.1.6 辽宁大伙房输水工程
    2.2 已建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工程对比
        2.2.1 两种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形式的比较
        2.2.2 已建工程锚具槽布置对比及回填方法
    2.3 已建工程的结构设计及相关规范规定的存在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计算方法研究
    3.1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三维有限元分析
        3.1.1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有限元建模
        3.1.1.1 有限元模型参数的选取
        3.1.1.2 有限元模型的预应力施加方法
        3.1.1.3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有限元模型
        3.1.2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实测数据验证
        3.1.3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运行期间薄弱位置分析
    3.2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的邻锚效应问题
        3.2.1 邻锚效应问题弹性理论解析
        3.2.1.1 基本假定
        3.2.1.2 弹性力学理论模型
        3.2.1.3 无限长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计算模型
        3.2.1.4 半无限长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计算模型
        3.2.2 邻锚效应问题实例验证
        3.2.3 邻锚效应的有限元模型
        3.2.3.1 衬砌端部轴向约束的确定
        3.2.3.2 预应力加载方式
        3.2.4 邻锚效应有限元结果分析
    3.3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最大锚索间距的确定办法
    3.4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厚度与锚索根数算法
        3.4.1 环锚预应力钢筋作用的等效形式
        3.4.2 均匀内水压力作用下衬砌应力计算
        3.4.3 环锚预应力混凝土水工隧洞衬砌厚度计算
        3.4.3.1 无内水压力情况
        3.4.3.2 有内水压力情况
        3.4.3.3 工程实例试算
        3.4.4 预应力锚索根数理论计算
        3.4.4.1 全预应力设计理论
        3.4.4.2 部分预应力设计理论
    3.5 基于正交试验理论的关键设计参数最优组合研究
        3.5.1 正交仿真试验设计
        3.5.1.1 因素及水平的选择
        3.5.1.2 正交表的确定
        3.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5.2.1 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
        3.5.2.2 试验的统计模型分析
        3.5.3 衬砌设计参数优化前后环向应力对比
        3.5.3.1 锚索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3.5.3.2 相邻锚索中间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3.6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与围岩联合承载分析
        3.6.1 已建环锚无黏结预应力衬砌设计资料分析
        3.6.1.1 环锚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设计系数
        3.6.1.2 已建工程衬砌?试算
        3.6.2 运行期围岩对于承载内水压力分担比的计算分析
        3.6.3 回填灌浆作用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衬砌锚具槽区域优化分析
    4.1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锚具槽区域应力状态分析
        4.1.1 施工期小浪底工程锚具槽区域应力状态分析
        4.1.1.1 环向应力状态
        4.1.1.2 轴向应力状态
        4.1.2 小浪底工程运行期槽内回填混凝土应力状态分析
        4.1.2.1 回填混凝土初始应力状态
        4.1.2.2 “回填混凝土与衬砌可靠黏结”时的应力分布状态
    4.2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衬砌锚具槽区域应力状态改善方法探讨
        4.2.1 锚具槽局部开裂位置确定
        4.2.2 上端及两端开裂情况下衬砌锚具槽局部区域应力分布
        4.2.3 “强化密实&弱化黏结”新思路的提出
    4.3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衬砌锚具槽区域开裂实测数据论证
        4.3.1 小浪底排沙洞典型断面仪器布置
        4.3.2 小浪底衬砌锚具槽区域开裂的实测数据验证
        4.3.2.1 施工期衬砌环向应力状态
        4.3.2.2 运行期衬砌锚具槽区域开裂的实测数据论证
    4.4 锚具槽部位结构优化
        4.4.1 优化设计有限元模型
        4.4.2 施工期锚具槽区域优化前后环向应力对比
        4.4.2.1 锚索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4.4.2.2 相邻锚索中间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4.4.3 运行期锚具槽区域优化前后环向应力对比
        4.4.3.1 锚索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4.4.3.2 相邻锚索中间作用面环向应力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锚固可靠性研究
    5.1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结构锚固可靠性评价方法
    5.2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锚固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5.2.1 温度因素
        5.2.1.1 温度升高对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探究
        5.2.1.2 温度变化对锚索的影响分析
        5.2.2 水位变化
        5.2.3 混凝土徐变监测结果与分析
    5.3 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在锚固失效时的应力状态分析
        5.3.1 锚固失效对预应力锚索应变的影响
        5.3.2 失效工况一
        5.3.3 失效工况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水工隧洞衬砌缺陷对其受力影响及应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工高压隧洞设计准则
        1.2.2 衬砌缺陷对支护结构安全性影响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水工隧洞中的渗流-应力理论
    2.1 渗流的基本概念
    2.2 层流渗透理论
    2.3 地下水基本渗流微分方程
    2.4 水工隧洞中的水荷载施加
    2.5 FLAC3D在流固耦合分析中的应用
        2.5.1 FLA3D基本原理
        2.5.2 摩尔-库伦模型本构
        2.5.3 FLA3D中的流固耦合分析基本方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衬砌背后空洞缺陷对其受力特征影响研究
    3.1 工程背景
    3.2 数值模型的建立
        3.2.1 物理力学参数
        3.2.2 模型建立
    3.3 衬砌背后空洞计算工况拟定
    3.4 衬砌背后空洞缺陷工况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3.4.1 空洞位置对衬砌受力影响分析
        3.4.2 空洞大小对衬砌受力影响分析
        3.4.3 内水大小对衬砌受力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衬砌厚度不足缺陷对其受力特征影响研究
    4.1 数值模型建立
    4.2 衬砌厚度缺陷计算工况拟定
    4.3 厚度不足缺陷工况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4.3.1 衬砌厚度不足位置对衬砌受力影响分析
        4.3.2 衬砌厚度不足程度(宽度变化)对衬砌受力影响分析
        4.3.3 衬砌厚度不足程度(高度变化)对衬砌受力影响分析
        4.3.4 内水大小对衬砌受力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衬砌背后空洞及厚度不足缺陷应对技术
    5.1 衬砌缺陷预防
    5.2 运营阶段衬砌缺陷整治
        5.2.1 缺陷整治技术
        5.2.2 缺陷整治效果评价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高地应力挤压性地层双护盾TBM管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深埋隧道围岩荷载研究现状
        1.2.2 管片结构计算模型研究现状
        1.2.3 管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挤压性地层双护盾TBM隧道围岩形变及破坏特征
    2.1 挤压性地层双护盾TBM隧道围岩纵向形变特征
        2.1.1 挤压性地层隧道围岩纵向变形的时空效应
        2.1.2 双护盾TBM隧道围岩3阶段位移释放
    2.2 挤压性地层双护盾TBM隧道围岩横向破坏特征
        2.2.1 隧道顶部围岩松散塌落
        2.2.2 隧道顶部地层抗力损失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挤压性地层双护盾TBM管片形变压力计算方法
    3.1 考虑时间效应的纵断面变形曲线
        3.1.1 隧道变形的空间效应表达式
        3.1.2 隧道变形的时间效应表达式
        3.1.3 考虑时空效应的综合表达式
    3.2 基于等效开挖洞径的围岩特征曲线
        3.2.1 第一阶段位移释放量
        3.2.2 等效开挖洞径的计算
        3.2.3 围岩特征曲线的计算
    3.3 基于收敛约束法的形变压力计算
        3.3.1 第二阶段位移释放量
        3.3.2 填充层实际填充厚度
        3.3.3 组合支护刚度公式
        3.3.4 组合支护力与位移
        3.3.5 管片形变压力计算
    3.4 工程实例的计算与验证
        3.4.1 工程实例概况及计算参数
        3.4.2 现场实测与理论计算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挤压性地层双护盾TBM管片结构计算模型
    4.1 挤压性地层管片结构各部件的模拟
        4.1.1 管片接头的模拟
        4.1.2 地层弹簧的模拟
        4.1.3 管片结构的模拟
    4.2 豆砾石-地层综合抗力系数的计算
        4.2.1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假定
        4.2.2 综合抗力系数公式推导
        4.2.3 综合抗力系数特性研究
    4.3 基于接头尺寸效应的接头刚度确定
        4.3.1 环向接头转动刚度
        4.3.2 环向接头轴向刚度
        4.3.3 环向接头剪切刚度
    4.4 工程实例的计算与验证
        4.4.1 参数计算
        4.4.2 对比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挤压性地层双护盾TBM管片结构设计
    5.1 挤压性地层管片截面结构设计
        5.1.1 管片厚度对裂缝宽度的影响
        5.1.2 钢筋配筋对裂缝宽度的影响
        5.1.3 挤压性地层管片结构设计建议
    5.2 挤压性地层管片接头结构设计
        5.2.1 接头设计内容
        5.2.2 接头设计模型
        5.2.3 接头设计流程
    5.3 挤压性地层双护盾TBM管片结构设计实例
        5.3.1 某隧道工程概况
        5.3.2 某隧道管片设计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挤压性地层双护盾TBM隧道围岩形变及破坏特征
    二、挤压性地层双护盾TBM管片形变压力计算方法
    三、挤压性地层双护盾TBM管片结构计算模型
    四、挤压性地层双护盾TBM管片结构设计
    五、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与发表的论文

(10)皇晏岭水工隧道工程中安全措施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况
2 围岩勘探及分类
3 安全控制中的关键施工工艺
    3.1 钻孔
    3.2 装药填塞
    3.3 起爆系统
    3.4 衬砌施工
    3.5 灌浆封堵
4 隧道施工安全监控措施
    4.1 采用联合体投标的招标方案
    4.2 编制隧道爆破施工方案和安全专项方案
    4.3 委托爆破安全评估单位进行安全评估
    4.4 申报安全爆破作业行政许可
    4.5 隧道安全监控
    4.6 进出洞口的安全设计
    4.7 爆破作业的超挖控制
5 结语

四、水工隧道拱顶回填灌浆技术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寒区引水隧洞衬砌病害分析及安全状态评价[D]. 陆丽丽.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2]基于弹性波法的输水隧洞衬砌质量检测方法研究[D]. 王艳龙. 吉林大学, 2020(08)
  • [3]水工隧洞设计中的回填灌浆施工工艺研究[J]. 朱智元. 珠江水运, 2019(21)
  • [4]物探技术在隧洞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 徐涛,曾永军,张建清,严俊. 水利技术监督, 2019(04)
  • [5]引水隧洞衬砌施工质量缺陷及加固效果评价[D]. 刘丰富.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6]城市地铁双护盾TBM隧道管片结构设计及地表沉降预测方法[D]. 吴圣智.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环锚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衬砌计算方法与锚固可靠性研究[D]. 荆锐. 天津大学, 2018(06)
  • [8]水工隧洞衬砌缺陷对其受力影响及应对技术研究[D]. 庄锦彬. 华东交通大学, 2017(02)
  • [9]高地应力挤压性地层双护盾TBM管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 姜志毅.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10]皇晏岭水工隧道工程中安全措施的应用与研究[J]. 徐佳易,杨斌,陈新洋. 江苏水利, 2017(04)

标签:;  ;  ;  

水工隧道拱顶回填注浆技术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