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中地区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武连洲[1](2020)在《引汉济渭跨流域调水工程多目标风险调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水库运行管理已从传统的单目标向多目标模式转变,尤其在跨流域调水工程中,水源区水量转移涉及调水风险、水源区河道生态风险和水库运行风险等问题。因此,研究考虑水源区生态需水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多目标风险调度,对于丰富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调度理论与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陕西省引汉济渭跨流域调水工程为研究对象,计算了水源区黄金峡和三河口水库下游河道内生态需水过程,分别建立了考虑生态-经济的多目标确定性优化调度模型和考虑生态-调水风险的多目标风险优化调度模型,旨在探索在满足不同河道内生态需水条件下,生态目标(水源区河道生态系统缺水指数最小)和经济目标(总调水过程缺水指数最小、多年平均净发电量最大)之间的多目标转化规律,提出考虑生态需水的三河口水库调度规则;分析调水风险、生态风险和年末水位风险之间的转化关系,筛选并制定了三河口水库风险调度策略。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考虑径流非一致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与评价体系,构建了考虑径流变异的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集成框架,并应用于黄金峡和三河口水库下游河道内生态需水过程的计算与评价。(2)以多目标NSGA-Ⅱ算法为基础框架,利用PSO中粒子更新策略替换NSGA-Ⅱ中子代生成的遗传算子操作,结合NSGA-Ⅱ精英保存策略,提出了减少计算参数且不影响算法计算效果的快速非支配粒子群NSPSO多目标优化算法,该算法具有收敛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更优、更快的特点。(3)以水源区河道生态系统缺水指数最小、总调水过程缺水指数最小和多年平均净发电量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引汉济渭工程水库-泵站-电站群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利用Pareto解集的空间插值,揭示了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之间的多目标转化规律,建立了三目标之间和两两目标之间的函数关系:基于修正生态需水过程,提取了考虑生态需水量的水库生态运行规则。(4)利用模糊概率和最大熵理论,定义了调水、生态和年末水位三种风险源,以调水风险、生态风险和年末水位风险最小为目标,基于生态调度规则.建立了引汉济渭工程水库-泵站-电站群多目标风险优化调度模型,揭示了调水风险、生态风险和年末水位风险之间的转化关系,定性分析了三河口水库年末水位风险的影响因素。(5)基于多目标风险调度模型的Pareto解集,统计了不同月份的调水量变化过程,揭示了黄金峡水库调水规律;采用可靠性和脆弱性指标,评价了 Pareto解对应的调水过程;综合模型目标结果、可靠性和脆弱性指标结果,推荐了调水风险最小的Pareto解对应的调水方案。(6)以调水风险最小调水方案为基础,采用多元回归函数,拟合了三河口水库典型年和长系列过程的调度函数;生成了限制供水区、保证供水区、加大供水区和独立供水区在内的三河口水库风险调度图。
刘阳[2](2020)在《低影响开发理念下关中美丽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建设问题频发,大面积农田、林地、水系被侵占为建设用地,导致自然村落不断被蚕食,原有的生态安全格局被打破,自然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乡村规划建设套用现代城市规划技术模式,造成乡村排水困难、内涝频发、水土流失、水体污染严重等雨水问题,严重威胁到城乡生态安全。本文以关中平原为核心研究区域,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综合利用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专业知识,探讨关中乡村现存的雨水问题及其应对的解决途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挖掘关中传统乡村雨水管理的生态经验。本研究结合低影响开发理念,提出关中地区美丽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体系,并探讨了不同要素条件下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设计策略。首先,对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发展阶段、核心理念、原则和目的、关键技术以及主要措施进行详细分析,深入解析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内涵特征,并论述了低影响开发理念与美丽乡村雨水管理的关联性,分析国内外低影响开发优秀实践案例。其次,分析关中地区降水、水文、地貌、土壤等自然环境特征及其问题,挖掘关中地区传统雨水利用措施,结合关中地区美丽乡村进行的基础调研,剖析现阶段关中雨水景观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导致问题产生的关键点。再次,本文以低影响开发理念为基础,结合关中传统雨水利用措施,构建关中地区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体系,提出适合关中场地地域性特征的雨水景观设计策略。最后,选取咸阳市旬邑县纸坊村进行可行性验证。本文通过对低影响开发理念下关中美丽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总结关中地区美丽乡村高效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为我国人居环境整治,构建功能复合、多元效益的乡村生态景观提供地域性经验,为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贡献力量。
赵汉[3](2019)在《考虑节水心理的建筑参数对农村居民生活节水行为影响研究 ——以成都为例》文中提出水是生活的必需品,水资源对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对农村居民节水行为进行研究,在减缓农民用水需求增加速率的同时,还能对农村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因此,在节约用水、建成节水型社会的背景下,研究农村居民节水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广泛阅读国内外用水、节水行为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四川省的水资源使用情况展开摸底调研,深入了解农村社会经济、供水与节水现状,为全文打下了理论基础。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之上,最终以成都市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实证研究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了解四川省农村居民生活节水行为的现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对农村居民选择性节水行为和习惯性节水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关系进行分析。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对成都农村地区建成节水型社会提出建议,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成都市农村居民节水行为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成都市农村改水效益不佳,虽然农村改水受益率和自来水受益率呈稳固递增趋势,但是居民对水质和供水服务的满意度普遍不高,大多村民反映自来水水质过差或自来水供水部门缺乏人员管理等问题;2.当地政府部门缺乏对水资源的相关宣传教育,有不少居民表现出对水资源的错误认知,比如不少农村居民认为水资源是用之不竭的等;3.农村居民中愿意购买节水器具或采取节水行为的比例过低,同时还有少数居民不能识别出自己购买的是否为节水器具;4.影响农村居民选择性节水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环境价值观、淋浴出热水的时间、厨房出热水的时间、能够节省费用、需大家共同参与节水、房龄与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其中自身的环境价值观影响最为显着;5.成都市农村居民习惯性节水行为受受访者性别、家庭常住人口数、房屋通风情况、自身责任感与节水器具自身因素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影响因素。本文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大改水投资,以确保所有居民能随时使用水质合格的自来水;2.充分发挥供水部门单位的职能,对节水器具进行推广与使用教导,同时增加供水部门管理人员以备不时之需;3.村民采取节水行为受自身环境价值观与自身责任感影响显着,所以政府相关部门需加大对水资源相关的宣传教育,使村民拥有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并增强自身责任感;4.在房屋建造过程中进行合理布局,合理安装热水器位置减少出水口出热水的时间以减少水资源浪费。
路其首[4](2019)在《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文中指出水资源是制约西北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一定时期内西北地区人民水资源利用方式,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可深化对该时期人民在水资源利用中体现的智慧与经验的理解,以更好地为现实提供借鉴。自然降水状态下的西北地区,除少数山地之外,绝大部分地区不适宜于农作物生长及农业发展。明代西北地区比现在干冷,降水量比现在小。对水的利用除雨养农业区外则是灌溉区的形成。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将西北地区分为陕北高原、陇中盆地、渭河平原、宁夏平原、秦巴山地、河湟谷地等,各区内自然环境及地表径流不同。农业水资源利用主要为地表水,其中以地表径流为主;地下水次之,地下水或地表积水可作为地表径流的补充。灌溉是利用地表水最主要的方式,明代西北地区的灌溉工程建设在不同地区表现的不同,通过整理不同地区的灌溉工程及其建设方法,其工程特点是:以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为主、兴废较为频繁、军事性因素强、水利技术有一定发展。灌溉工程有不同分类:以投资者分类,分为军事因素的灌溉工程、官民合修和民间自修三种;以引水方式分类,可分有坝引水和无坝引水两种。灌溉工程修建较高的花费、政治环境的不利、引水方式的不同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灌溉工程建设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很深。一是灌溉面积的扩大。边地军镇卫所的屯田活动对耕地面积扩大起到很大作用,但并非水利建设的直接结果。其发展速率主要依靠地理环境及农业发展基础,还包括人口的增减。腹里地区耕地面积在明中后期出现增长,这与农业发展基础、灌溉工程中小型化、政策推行、种植结构改变等有密切关系。不同地区灌溉面积扩大与灌溉工程建设的相关程度也不同,并存在空间与时间差异。二是农业技术的选择。作物引进方面,旱地作物对种植结构改变作用有限,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小且零星分布,大部分地区仍然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水资源利用对作物周期以及包括不同作物的轮作、间作在内的种植结构变化起了一定作用。农业生产工具多样,尤其以水资源利用方面的水车、水磨、船磨的出现为代表,但只是在陇中部分地区出现。农业增产措施中,肥料使用普遍;而以陇中砂田为代表的保水措施是一种创举,但二者更新费用较高。总之,与水资源利用相关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技术方面未取得重要突破。不同水资源利用途径会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状态,并存在区域性差异。明代西北地区农业经营方式多种并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肥力保持模式、诱导性技术-制度模式,而肥力保持模式与诱导性技术-制度模式有一定交叉,水资源则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农业经济区域性差异与水资源的区域性差异有紧密相关性,水资源的分布格局深刻影响着农业经济发展格局。总之,通过对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的探讨上,可供借鉴处是在工程技术创新、农业增产措施、水资源分配、利用的多样化发展趋势上,而不足之处则是水资源利用来源过于单一,水资源利用工具未广泛普及且技术相对滞后,部分地区盲目扩大耕地面积等。当今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仍有一些问题与历史相似,在今后用水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相关措施努力达到水资源的合理使用。
王方剑[5](2019)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关中地区水足迹模拟与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水足迹是评价一个地区对水资源真实消耗和占用的综合性衡量标准。本文首先将关中地区水足迹划分为农业水足迹、工业水足迹、生活水足迹以及生态水足迹四部分,并研究关中地区水足迹构成及其动态变化。农业水足迹采用FAO 56推荐的彭-曼公式计算,是本次核算的最重要部分,其余三类水足迹采用行业标准计算方法。其次,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关中地区水足迹仿真模型,模型涵盖蓝水与绿水足迹。最后,运用情景分析法设置基准发展、低速发展、中速发展和高速发展四种发展情景,对未来水足迹动态进行模型仿真模拟,以期为关中地区水足迹调控、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关中地区水足迹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自2000年153.76亿m3降至2015年136.10亿m3,总体下降约11.5%。农业水足迹占关中地区水足迹比例最大,约86.9%,其次为工业水足迹6.4%、生活水足迹5.9%,生态水足迹0.8%。小麦作物绿水足迹为农业水足迹的主体,约65%,其次为玉米、苹果;果产中除苹果作物水足迹占比较高外,其余不足1%;关中地区耗水最高四种作物分别为棉花、油菜籽、花生和小麦。(2)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关中地区2000-2015年水足迹仿真模型,将系统划分为农业水足迹、工业水足迹、生活水足迹、生态水足迹和供水共5个子系统,共包含122个系统变量。采用Vensim PLE软件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型结构、量纲一致性和历史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结构合理、参数量纲统一、运算方程明确,模拟结果与现实数据误差在10%范围内,模型性能较好,可靠性较高。(3)基于情景分析法设置基准发展、低速发展、中速发展和高速发展四种不同情景,对关中地区2016-2025年水足迹进行预测。在保持现有水资源量稳定状态下,四种情景均显示关中地区总蓝水足迹与水资源供需比呈下降趋势。提高入渗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对降低农业水消耗至关重要,适当降低小麦种植面积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以及棉花、油菜及花生等高耗水作物可在总体上有效控制农业水足迹。工业、生活、生态用水在高速发展情景下并未对总蓝水足迹产生明显影响。
唐斌[6](2018)在《基于河流健康的渭河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合理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用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水资源短缺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子之一。渭河被誉为陕西关中地区的母亲河,然而近年来渭河水量明显减少,地区传统水资源的开发潜力也十分有限,这对关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水资源合理配置被认为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然而现代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内涵是从传统的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转变为面向生态自然需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综合考虑水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兼顾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需求。本文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来系统研究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以关中地区为例,探求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合理配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河流健康的理念,分析了河流健康的内涵及其重要性,提出了渭河河流健康的评价指标,并根据不同河流生态功能划分了三种生态用水方案。结合渭河流域关中地区的实际状况,通过分析不同环境流量的计算方法,对比各类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根据不同河流生态功能发挥的需求维护渭河河流健康的生态基流、自净水量和输沙水量所需的环境流量设定值分别为16.00×108m3、29.3×108m3和60.89×108m3。(2)利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渭河关中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合理配置模型,将生态用水与经济用水一同进行配置,并给予生态用水更高的优先度。该模型以水资源供需平衡为核心,综合考虑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的内容,将系统划分为7个子系统,共包含162个变量。同时使用Vensim软件,绘制系统流程图,并对模型进行了有效性检验和误差检验,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参数的误差均未超过10%,MARE为0.018和0.055,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3)应用渭河关中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合理配置模型,对关中地区未来40年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配置及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现状延续情景下的仿真模拟。通过模拟结果可知,在生态基流与自净需水两种配置方案下关中生态用水与经济用水能够保持协调,水量平衡分别达到30.39×108m3和17.09×108m3。而考虑输沙水量配置方案在模拟后期达到极限值为-10.41×108m3,预测2055年关中地区将会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风险,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在现状发展模式下,三种环境流量方案的用水配置均呈现出不可持续的特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一定的问题。(4)通过情景分析法设置了一组对比情景和四种替代性发展情景。模拟结果显示,调水工程的实施为关中受水区年提供水量27.5×108m3,有效提高了关中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可以保障关中未来近20年的发展需求,在现状发展模式下每补充1.35×108m3水资源可以支撑关中地区未来一年内的发展需求。此外,在替代性发展情景中,现状发展模式和低发展模式的三种环境流量方案下的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配置均呈现出不可持续的特征,中等发展模式下这种不可持续性得到了遏制,而高发展模式能够更好的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合理配置。(5)基于情景模拟分析的结果,关中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适应性措施应主要依靠技术措施的改进,更为高效的用水效率、低废水排放率、较高的废水处理率以及水的重复利用率是促进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合理配置的长久之计。其次,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与加强水资源规划管理对促进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协调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此外,关中地区在水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加强对非传统水源的开发和利用。
曾霞[7](2018)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引领中国未来发展趋势和重要战略目标,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水资源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用水需求持续上升,废水排放量逐渐增加,水资源将在长期一段时间内面临威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的作用如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影响机制如何?对水资源应该实施管理策略,从而保障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顺利实施?研究这些问题是破解水资源约束、成功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也高度契合了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提出的“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现有关于城镇化与水资源关系的文献,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对用水总量与水环境的影响,而对于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的研究较少,将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问题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献还没有。大多数文献以区域或城市为研究对象,而以国家宏观层面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性与动态性研究的文献还比较少。然而,很少有文献研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保障与约束作用,也很少有文献给出具体的测度公式。从研究方法上来看,现有文献较少以计量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水资源问题,也很少考虑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计量模型中解释变量的内生性;二是没有考虑模型中解释变量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这将使得影响因素可能存在的交互影响机制被忽略。为了弥补现有文献研究不足,首先,本文从整体上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作用进行分析,讨论水资源的保障与约束作用,并在对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资源安全评价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构造了水资源的保障与约束指数公式,以测度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的保障与约束作用;其次,本文应用中国2005-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STIRPAT方程及扩展形式,分别构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用水需求和废水排放影响因素模型,从水资源数量与质量两方面研究水资源的影响因素及机制;最后,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新型城镇化-水资源”系统的政策仿真模型,从整体上对新型城镇化下的水资源管控策略进行系统性研究。本文具体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相关理论。本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首先,总结梳理市场失灵理论与环境外部性、环境外部性的内在化、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循环经济理论;其次,基于文献综述与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总结中国新型城镇化所处的阶段与发展特征,归纳总结梳理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思想和内涵;再次,基于水资源的相关理论,联系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理清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问题;最后,基于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的理论,联系城镇化与水资源的“社会-经济-生态”属性,研究基于“社会-经济-生态”的水资源复杂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第二章,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作用。本章从整体上讨论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的作用。首先,以新型城镇化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进行评价;其次,以水资源安全理论与环境经济的DPSIR概念框架为基础,建立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进行评价;再次,基于评价结果构造水资源的保障与约束指数公式,测度新型城镇化下水资源的保障与约束作用;最后,应用水资源的保障与约束指数公式,利用2010-2015中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计算各省2010-2015的水资源保障与约束指数,并比较区域差异。第三章,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用水总量影响因素研究。本章将用水总量作为水资源数量的变量,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用水总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梳理和总结了环境影响驱动力的STIRPAT方程的相关理论;其次,结合新型城镇化理论与水资源理论,基于STIRPAT方程构建了新型城镇化下的用水总量影响因素模型;再次,讨论了模型解释变量人均GDP、万元GDP用水量的内生性,并对工具变量进行检验,寻找合适的工具变量处理解释变量的内生性;然后,应用2005-2015中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GMM法估计用水总量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基于估计结果分析了用水总量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进一步地检验了模型的稳健性;最后,讨论了用水总量影响机制的区域差异。第四章,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废水排放影响因素研究。本章将废水排放总量作为水资源质量的变量,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废水排放总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结合新型城镇化理论与水资源理论,基于STIRPAT方程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进程废水排放总量影响因素模型;其次,讨论了模型解释变量人均GDP、万元GDP废水排放量的内生性,并对工具变量进行检验,寻找合适的工具变量处理解释变量的内生性;再次,应用2005-2015中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GMM法估计废水排放量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基于估计结果分析了废水排放总量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进一步地检验了模型的稳健性;最后,讨论了废水排放总量影响机制的区域差异。第五章,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管控策略。本章基于前文研究结论构建政策仿真模型对水资源管控策略进行研究。首先,梳理和总结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其次,基于水资源保障与约束指数公式、用水总量与废水排放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并辅助以Logistics曲线增长模型、综合评价模型等,建立“新型城镇化-水资源”系统政策仿真模型;再次,结合国家政策文件设置政策变量取值,计算不同的情景模式下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水资源安全指数与水资源保障与约束指数以及各个核心变量的值,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最后,基于政策仿真结果,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管控的最佳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所有省份的WSC指数的值基本上介于0.4到0.8之间,且大部分数值大于0.5而低于0.7,基本上不存在弱约束的情形,大部分省份的水资源安全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影响较大,水资源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主要体现为约束作用。总体而言,东部地带的省份的WSC指数介于0.4至0.7之间,比中部和西部地带的数值整体上更低,中部地带与西部地带的WSC指数差别不大。由于WSC指数的大小与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和水资源安全指数相关,东部地带的省相对于其他省份具有较高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值,水资源安全指数的数值相对较高,因此WSC指数的数值相对较小。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率、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万元GDP用水量以及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对用水总量产生显着影响,其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用水总量具有优化作用,城镇化率的上升使得用水总量减少且与人均GDP相关;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使得用水总量减少;用水效率的提升使得用水总量减少且与水资源重复利用率相关;万元GDP用水量小于365.76立方米时,水资源重复利用率的提升使得用水总量减少且与万元GDP用水量相关;当东部人均GDP小于67516元时,城镇化率的上升促使用水总量减少,西部城镇化率的上升使得用水总量减少且与人均GDP相关,区域之间存在显着差异。二是对用水总量产生胁迫作用,人均GDP的增加使得用水总量增加且与城镇化率相关;用水效率极其低下时,即使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也无法使得用水总量减少,用水效率的提升是减少用水总量的关键;中部城镇化率的上升使得用水总量减少且与人均GDP相关,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人均GDP的增加使得用水总量减少且与城镇化率相关,影响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率、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万元GDP废水排放量以及环境治理投资对废水排放总量产生显着影响,其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废水排放具有优化作用,城镇化率对废水排放总量的影响与人均GDP相关,人均GDP低于24125元时,城镇化率的上升会减少废水排放总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使得废水排放总量减少;废水处理技术的提升使得废水排放总量减少且与环境治理投资相关;当万元GDP废水排放量低于8.65吨,环境治理投资的增加使得废水排放总量减少且与万元GDP废水排放量相关,技术水平是改善水资源环境的关键因素;东部的人均GDP小于31611元时,城镇化率上升使得废水排放总量减少,中部的城镇化率上升使得废水排放总量减少,且与人均GDP相关,区域差异显着;东部、中部以及西部的万元GDP废水排放量的下降使得废水排放总量增加。二是对废水排放产生胁迫作用,城镇化率对废水排放总量的影响与人均GDP相关,当人均GDP高于24125元时,城镇化率的上升会增加废水排放总量;人均GDP的增加使得废水排放总量增加且与城镇化率相关;当万元GDP废水排放量位于极高水平时,环境治理投资的增加甚至使得废水排放量有微弱增加,意味着废水处理水平低下时,即使环境治理投资的增加也无法改善水资源环境,技术水平是改善水资源环境的关键因素;西部城镇化率上升使对废水排放总量增加且与人均GDP相关;东部、中部及西部的人均GDP的增长使得废水排放总量增加且均与城镇化率相关。“新型城镇化-水资源”系统的最佳方案为协调发展模式,其次为延续现状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协调发展模式下,在保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协调发展需对水资源的管控策略进行优化:城镇化率的年平均增速应该由当前的2.0%提高到2.4%,GDP年平均增速保持当前的增长水平9.5%,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速保持当前的增长水平12%,万元GDP用水量的年平均增速应该由当前的-8.20%提高到-9.84%,万元GDP废水排放量的年平均增速应该由当前的-5.30%提高到-6.36%,水资源重复利用率的年平均增速应该由当前的1.30%提高到1.56%,环境治理投资年平均增速应该由当前的11.0%提高到13.2%。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水资源管理调控建议。
李玉洁[8](2016)在《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以陕西关中地区乡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陕西关中乡村旅游日益兴盛,住农家乐、吃农家饭、赏田园景色,观自然山水已经成为都市人假期的首要选择;陕西关中地区虽处于西北内陆地区,但关中人民出于对水环境的热切渴望,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大力开发景观水资源;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也出现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如:开发过度、餐饮垃圾大量堆积、淡水资源消耗过度、污水排放成倍增长、滨水景观大量硬质化处理、水体环境富营养化等。本文首先通过研究国内外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生活、生产用水的可持续方式以及可持续景观水体的营建模式,了解学习适合陕西关中地区的相关方法与措施;其次,深入探讨水资源与乡村生活、乡村生产、乡村景观建设的重要关系,认识到水资源对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了解旅游业对乡村水质、水量以及乡村总体水环境的巨大影响;然后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实地调研分析,了解关中不同地区的旅游型乡村水资源利用现状以及面临的具体问题;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景观环境用水等方面来探讨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重新认识乡村景观水环境的营建模式。本论文的研究成果有利于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水资源的节约,缓解乡村由于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压力;有利于这类乡村水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并为其提供恰当的污水处理技术和生态、经济的水景建设方案以及乡村整体水环境的营建模式;有利于陕西关中乃至全国类似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水景环境营建提供借鉴思路。
任志艳[9](2015)在《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方略与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化引发一系列资源、环境和经济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主动调整人类行为以适应气候变化,是人地关系的新表现。人类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属于社会问题,社会科学成为气候变化研究的新视角。气候变化适应研究重点转向微观、短时间、区域尺度研究,特别是对典型区域进行综合研究,尤其是人类活动集中聚集的城市群、气候带过渡区和气候变化敏感区等的研究,能为气候变化适应提供集群信号和最明显的适应反馈作用。因此,实证研究和区域研究是气候变化适应研究的重要途径和基础。关中地区是南北气候过渡带,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冲击。区内人口众多,社会经济活动丰富,生态环境压力巨大。气候变化影响之下,积极适应气候变化是关中地区面临的主要任务。关中地区五市在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组合、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存在显着的差异性,可以为气候变化适应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证案例。因此,本研究以关中地区的西安、咸阳、宝鸡、渭南和铜川五市为研究区,运用Excel、SPSS、Arc.GIS软件对社会、经济、气候、环境和灾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表征,主要从社会科学的研究视角,以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和探索气候变化适应理论与过程,分析气候变化与人类适应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提出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方略、适应模式和适应对策。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研究,能够完善气候变化适应理论,丰富气候变化适应的区域实证研究,对提高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为:(])气候变化适应理论创新对气候变化适应理论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提出了气候变化适应圈层论、气候变化适应系统论、气候变化适应极缘论。大胆探索了气候变化适应过程,分析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机制,提出了包含气候经向适应链、气候纬向适应带、气候经纬适应网的复杂适应系统的气候变化适应复合过程。(2)关中地区气候变化与适应度评价采用关中地区31个气象站点,1960-2011年的逐月气温和降水量数据,从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年代变化和空间变化,分析关中地区52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52年来,关中地区气温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而降水量呈现出缓慢减少的总体趋势;气温和降水变化在冬季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在春、夏、秋季呈非常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也显示了该地区气温升高的同时降水量减少的暖干化趋势。气候变化导致灾害尤其是气候灾害频发,通过关中地区历史灾害的研究和近11年灾害统计分析,研究关中地区各市灾害影响,以部分地获得关中地区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信息。为定量人类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程度,对关中地区农业气候变化适应度和综合气候变化适应度进行了评价。(3)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FBDD优化发展方略为促进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开展区域气候变化适应FBDD优化发展方略,对关中地区进行从上至下的宏观引导和行为规范。从气候变化适应的意识和行动上,探索提出了气候友好适应方略,把气候友好适应意识转化为气候友好适应行为。在区域宏观气候适应的政策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气候捆绑适应方略,把气候适应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分别进行捆绑,实现多赢的目标。在关中地区气候应对的宏观制度上,大胆提出了气候义务适应方略,通过气候义务教育、气候义务劳动、气候义务纳税和气候义务兵役等制度的监督和管理,通过气候责任和气候义务的落实,以实现气候文明。由于气候变化集中表现为气候灾害,人类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主要是对气候灾害的适应,为此尝试提出了气候灾害适应方略。(4)关中地区典型城市气候变化适应3C模式选择为提高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力,选取位于关中地区中、东、西的三个典型城市:西安、渭南、宝鸡三市,分别以工业、农业和旅游业作为三市的气候适应产业,以西安市城市经济发展、渭南市农业节水和宝鸡市生态旅游为出发点,探索提出了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3C模式:包括西安市低碳循环经济气候适应组合模式、渭南市节水农业气候适应综合模式和宝鸡市生态旅游气候适应分区分层复合开发模式,以实现关中地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永续适应、持续适应和绿色适应。(5)关中地区区域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升策略气候变化适应主要是人类社会针对气候变化进行的行为调整。因此,为提升公众气候变化适应能力,需要开展从下至上的个人行为微观调控,以约束、限制和调整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以适应气候变化。气候变化适应能力主要取决于公众的气候适应意识、气候适应态度、气候适应行动以及政府调整公众气候适应能力的措施,主要通过公众自我调整和政府调控引导实施。本研究通过理论探索和关中地区五市的实证研究,构建了促进关中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气候变化适应模式,提出了区域气候变化适应的综合适应方略和适应能力提升策略。本研究丰富了气候变化适应研究的理论积累和实践案例,研究中的适应方略探索、适应模式研究和适应策略提出在区域气候变化适应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樊良新[10](2014)在《渭河流域关中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用水行为研究》文中指出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成熟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幅提高了农村生活用水供给水平。然而因缺乏对农村居民生活用水行为系统分析与数据支撑,致使政府在农村用水定额制定、供给管理与价格制度等方面尚缺科学依据。水资源短缺与供给不稳定仍是制约农村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此,本论文以渭河关中农村地区809户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用水日记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供水方式、供水时间对农村家庭生活用水行为的影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并结合结构方程构建的居民节水行为模型,剖析了农村居民节水行为、节水动机与障碍及其内在原因;分析了农村家庭生活用水的主导因子与未来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农村生活用水管理提出建议。本研究为揭示农村生活用水影响因素、识别农村生活用水行为内涵以及探索农村生活用水管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供水方式不仅显着影响着生活用水量、用水结构,而且改变了居民用水行为。研究发现,连续式供水、间歇式供水以及公共供水点3种方式下的人均生活用水量差异显着,分别为71.3L/d、52.0L/d和46.5L/d。连续式供水方式下,家庭在洗衣、洗浴、个人卫生以及菜地用水量方面显着高于另外两种供水方式;居民个人卫生清洁频率、用水器具使用、以及菜地浇灌更加频繁。间歇式与公共供水点供水的村庄之间则仅在菜地用水量上存在显着差异。(2)通过供给时间的约束可调节生活用水结构,但因影响了居民用水行为而增加卫生风险。人均生活用水量随供水时间降低呈现下降趋势。当供水时间大于6.0h/d时,主要影响室外用水量:由30.1L(24h/d)下降到17.4L(6.0h/d);当供水时间低于6.0h/d时,主要影响室内用水量:由42.5L(42.4h/d)下降到23.5L(1.5h/d);当供水时间降到1.5h/d和1.0h/d时的用水量为(33.6-34.7L/d),为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用水量。供给时间的限制显着影响了居民卫生用水行为。洗脸、手和脚频率(次/周):由36.3(24h/d)下降到19.8(1.5h/d)和22.1(1.0h/d);家庭成员共用一盆水的概率:由18%(24h/d)增加到56%(1.5h/d)和59%(1.0h/d)。(3)不同用水人群间的用水结构、节水行为、节水动机与障碍差异显着。通过对连续式供水条件下用水人群(低:<50L/d,中:50-95L/d和高:>95L/d)分析可知,不同用水人群间的室内用水相对稳定,室外用水量迥异。低用水人群的人均用水量为47.5L/d,仅有17.6L(37.8%)用于室外消费;而高用水人群室外用水量则占人均用水量的58.1%(63.7L)。室外用水(尤其高用水人群)可作为当地家庭节水首选目标。在20种节水措施中,农村居民更倾向于使用方便、易操作和低成本的节水措施。低用水人群倾向于因经济因素采用节水行为,不愿意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为其节水行为主要障碍。高用水人群的节水动机主要为环境保护意识,担心花费时间和精力是其节水行为主要障碍。(4)居民节水行为主要受节水结果预期、行为控制感知以及社会准则影响。依托计划行为理论(TPB)并结合结构方程构建的居民节水行为模型表明:村民节水行为主要受节水结果预期(路径系数:0.16,p<0.05)、行为控制感知(路径系数:0.21,p<0.01)以及社会准则影响(路径系数:0.24,p<0.01);村民节水态度对实际的节水行为无直接影响,其主要通过影响节水结果预期以及社会准则来间接影响节水行为。表明村民的节水态度难以直接转化为现实节水行为。(5)农村生活用水量主要影响因素为家庭净人口、太阳能热水器、户主年龄、菜地面积以及室外节水行为。生活用水行为的潜在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除了供水方式、供水时间与生活用水量呈显着相关以外,家庭净人口(NHS)、太阳能热水器(SWH)以及户主年龄(HHA)是决定室内用水量的主要因素(决定系数R2=0.45,p<0.001);菜地面积(GVA)和室外节水行为(OWCP)是决定室外用水量的主要因素(决定系数R2=0.28,p<0.001)。家庭总用水量则由NHS、GVA、SWH、OWCP以及HHA共同决定的(决定系数R2=0.36,p<0.001)。居民节水行为对室外用水有显着影响,而对室内用水量无显着影响,表明当前室内节水行为难以转化为实际用水量,需要开展深度节水措施。(6)未来渭河流域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将持续增加,其中室内用水为增加的主体。通过对影响农村生活用水主导因素的变化趋势分析,连续式供水方式下未来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2015-2024年)呈逐渐上升趋势,从77.9L/d增加到82.8L/d,高于目前农村生活用水定额40-70L/d;其中室内用水由42.1L/d增加到46.6L/d。
二、关中地区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中地区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汉济渭跨流域调水工程多目标风险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 |
1.3.2 水库群多目标风险调度 |
1.3.3 水库生态调度研究进展 |
1.3.4 多目标进化算法在水库调度模型求解的应用 |
1.3.5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渭河流域 |
2.2 汉江流域 |
2.3 引汉济渭跨流域调水工程 |
2.3.1 调水工程总体分布 |
2.3.2 黄金峡水利枢纽 |
2.3.3 三河口水利枢纽 |
2.3.4 受水区用户 |
2.4 本章小节 |
3 考虑径流变异的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与评价 |
3.1 河道内生态需水 |
3.1.1 含义 |
3.1.2 计算方法 |
3.2 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评价体系 |
3.3 考虑径流变异的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集成框架 |
3.3.1 径流变异及诊断方法 |
3.3.2 基于RVA的水文指标改变度计算步骤 |
3.3.3 考虑径流变异的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集成框架 |
3.4 河道内生态需水计算集成框架的应用 |
3.4.1 径流一致性审查 |
3.4.2 径流变异下汉江上游水文指标变化分析 |
3.4.3 河道内生态流量计算结果分析 |
3.4.4 河道内生态流量推荐结果 |
3.5 本章小节 |
4 基于NSGA-II和 PSO的快速非支配粒子群多目标算法研究 |
4.1 多目标进化算法简介 |
4.2 快速非支配粒子群算法 |
4.2.1 NSGA-II算法 |
4.2.2 PSO算法 |
4.2.3 NSPSO算法设计思路 |
4.3 算法性能测试 |
4.3.1 测试函数与算法参数设置 |
4.3.2 评价指标 |
4.3.3 测试结果分析 |
4.4 可行搜索空间策略分析 |
4.5 本章小节 |
5 兼顾生态-调水-净电量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 |
5.1 多目标调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5.1.1 模型建立 |
5.1.2 基于可行搜索空间策略的求解过程 |
5.2 方案与参数设置 |
5.2.1 方案设置 |
5.2.2 参数设置 |
5.3 FSS-NSPSO算法求解性能分析 |
5.4 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之间的转化规律分析 |
5.4.1 不同河道生态需水标准下的多目标变化规律 |
5.4.2 三目标转换规律分析 |
5.5 考虑生态需水过程的引汉济渭工程调度规则研究 |
5.6 本章小节 |
6 兼顾生态-调水-年末水位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多目标风险调度研究 |
6.1 风险源定义与表达 |
6.1.1 风险源定义 |
6.1.2 基于模糊概率的风险威胁函数 |
6.2 多目标风险调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6.2.1 多目标风险优化调度模型 |
6.2.2 基于FSS-NSPSO和 GA的求解 |
6.3 供水-生态-年末水位风险之间的转化规律分析 |
6.4 三河口水库年末水位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6.5 本章小节 |
7 引汉济渭工程风险调度规律与调度规则研究 |
7.1 基于Pareto解集的黄金峡水库调水规律分析 |
7.2 基于可靠性和脆弱性指标的Pareto解集决策 |
7.3 方案7 风险调度过程分析 |
7.4 三河口水库风险调度规则 |
7.4.1 调度函数 |
7.4.2 调度图 |
7.5 本章小节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低影响开发理念下关中美丽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建设生态问题突出 |
1.1.2 .乡村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
1.1.3 .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 |
1.1.4 .乡村建设结合低影响开发 |
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 |
1.4.1 .低影响开发理念 |
1.4.2 .美丽乡村 |
1.4.3 .雨水景观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低影响开发 |
1.5.2 .乡村规划建设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低影响开发理论研究 |
2.1 .低影响开发理论 |
2.1.1 .低影响开发的原理 |
2.1.2 .低影响开发的目的 |
2.1.3 .低影响开发核心理念 |
2.1.4 .低影响开发的关键技术及措施 |
2.2 .低影响开发与美丽乡村雨水管理的关联性 |
2.2.1 .提高乡村径流调蓄能力 |
2.2.2 .提高污染净化能力 |
2.2.3 .提高雨水利用能力 |
2.3 .国内外优秀案例 |
2.3.1 .国外案例研究——印度卢平研究所季风花园 |
2.3.2 .国内案例研究——万科绿色研究发展中心 |
2.3.3 .案例经验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中美丽乡村现状分析及调查研究 |
3.1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问题 |
3.1.1 .关中自然环境特征 |
3.1.2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问题 |
3.2 .样本美丽乡村的选取 |
3.2.1 .样本选取原则 |
3.2.2 .调研方法与思路 |
3.3 .重点调研案例研究 |
3.3.1 .安吴村 |
3.3.2 .东韩村 |
3.3.3 .李家岩村 |
3.4 .关中美丽乡村现状问题 |
3.4.1 .村庄设计不合理 |
3.4.2 .广场绿地缺失 |
3.4.3 .硬质化铺装占比大 |
3.4.4 .雨水利用能力不足 |
3.4.5 .水处理设施缺乏 |
3.4.6 .景观规划灵活应变力欠缺 |
3.5 .关中传统雨水利用措施 |
3.5.1 .径流集蓄工程技术 |
3.5.2 .造田集雨工程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中乡村雨水规划设计体系构建 |
4.1 .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目标 |
4.1.1 .雨水管理 |
4.1.2 .雨水资源化 |
4.1.3 .场地生态修复 |
4.1.4 .地域性景观 |
4.2 .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4.2.1 .生态优先原则 |
4.2.2 .场地扰动最少化 |
4.2.3 .基于“小规模、分散化、源头式”设计理念 |
4.2.4 .创造多功能雨水景观设施 |
4.2.5 .因地制宜原则 |
4.3 .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内容 |
4.3.1 .院落空间 |
4.3.2 .公共空间 |
4.3.3 .生产空间 |
4.4 .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步骤 |
4.4.1 .现状调研分析 |
4.4.2 .生态敏感性分析 |
4.4.3 .汇水分区规划设计 |
4.4.4 .确定具体实施方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用于不同要素的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设计策略 |
5.1 .基于关中自然条件的低影响开发设计策略 |
5.1.1 .基于关中气候条件的乡村低影响开发 |
5.1.2 .基于关中土壤条件的乡村低影响开发 |
5.1.3 .基于关中地貌条件的乡村低影响开发 |
5.1.4 .基于关中绿地植被的乡村低影响开发 |
5.2 .基于关中人居场地要素的低影响开发设计策略 |
5.2.1 .乡村院落住宅设计 |
5.2.2 .乡村道路设计 |
5.2.3 .乡村公共广场设计 |
5.2.4 .乡村河道水系设计 |
5.2.5 .乡村农业种植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咸阳市纸坊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 |
6.1 .项目概况 |
6.1.1 .项目区位分析 |
6.1.2 .交通区位分析 |
6.1.3 .自然条件分析 |
6.2 .场地现状分析 |
6.2.1 .用地现状分析 |
6.2.2 .道路分析 |
6.2.3 .建筑情况分析 |
6.2.4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分析 |
6.2.5 .广场绿地分析 |
6.2.6 .河道水系分析 |
6.2.7 .农田山体分析 |
6.2.8 .排水设施 |
6.2.9 .问题总结 |
6.3 .建设目标及设计原则 |
6.3.1 .设计目标 |
6.3.2 .设计原则 |
6.3.3 .设计思路 |
6.4 .纸坊村雨水景观总体方案设计 |
6.4.1 .汇排水分析 |
6.4.2 .设施选择与技术流程 |
6.4.3 .设施布局 |
6.5 .设施节点设计 |
6.5.1 .山体台塬雨水设计 |
6.5.2 .雨水湿地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研究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考虑节水心理的建筑参数对农村居民生活节水行为影响研究 ——以成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与结构 |
1.6 论文重点与难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影响因素综述 |
2.2 研究方法综述 |
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3.1 计划行为理论 |
3.2 ABC理论 |
3.3 VBN理论 |
3.4 抽样调查理论 |
3.5 因子分析 |
3.6 二元Logistic回归 |
3.7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4章 农村供水现状分析 |
4.1 四川农村改水进展 |
4.2 成都市概况 |
4.2.1 成都市自然经济社会条件 |
4.2.2 成都市水资源概况 |
4.3 调研样本村选择 |
4.3.1 样本村选取原则 |
4.3.2 典型样本村介绍 |
4.4 数据来源及样本构成 |
4.4.1 调研问卷设计 |
4.4.2 问卷调查组织 |
4.4.3 问卷结构 |
4.4.4 样本构成 |
4.5 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
4.5.1 指标变量定义 |
4.5.2 样本村个人及家庭特征统计分析 |
4.5.3 建筑参数指标统计分析 |
4.6 调研区域供水问题概况 |
4.7 小结 |
第5章 农村居民节水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5.1 描述性分析 |
5.1.1 家庭与个人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2 建筑参数指标描述性分析 |
5.1.3 节水行为描述性分析 |
5.1.4 节水行为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 |
5.2 因子分析 |
5.3 选择性节水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5.4 习惯性节水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5.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4)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西北地区 |
(二) 水资源 |
(三) 农业经济 |
第一章、西北地区农业水环境 |
第一节、自然降水状态下的西北农业及其用水方式 |
一、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 |
二、明代西北地区的水分状况 |
三、西北地区水资源分布 |
四、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中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
第二节、明代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来源 |
一、明代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来源 |
(一) 地表水 |
(二) 地下水 |
二、明代西北地区农业利用的地表水 |
三、明代西北地区农业利用的地下水 |
第二章、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灌溉工程的发展 |
第一节、地表水利用与农业灌溉工程发展 |
一、渭河平原 |
二、陕北高原、陇中盆地 |
三、宁夏平原 |
四、河西走廊 |
五、河湟谷地 |
六、秦巴山地 |
第二节、地下水利用与农业灌溉工程建设 |
第三节、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类型及分布 |
一、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类型 |
(一) 以投资者分类 |
(二) 以引水方式分类 |
二、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特点 |
(一) 以中小型水利为主 |
(二) 兴废较为频繁 |
(三) 军事性因素强 |
(四) 水利技术有一定发展 |
三、明代西北地区灌溉工程分布 |
第四节、余论 |
第三章、水利灌溉与农业发展 |
第一节、灌溉工程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一、建设花费 |
二、引水方式 |
三、社会经济与灌溉工程建设的相互作用 |
第二节、灌溉面积的扩大 |
一、军镇卫所屯田面积的扩大 |
(一) 陕北高原: 延安府与延绥镇的比较研究 |
(二) 宁夏平原与河西走廊 |
(三) 河湟谷地 |
(四) 其他卫所 |
二、腹里耕地面积的扩大 |
(一) 渭河平原耕地面积的变化 |
(二) 秦巴山地耕地面积的扩大 |
三、灌溉面积扩大与水资源利用 |
(一) 屯田面积扩大与水资源利用 |
(二) 腹里耕地面积扩大与水资源利用 |
四、灌溉面积扩大与农业发展 |
(一) 灌溉面积扩大与农业发展的时间性 |
(二) 灌溉面积扩大与农业发展的空间性 |
第三节、农业技术发展 |
一、作物引进与种植结构变化 |
(一) 经济作物的引进与种植 |
(二) 粮食作物的种植 |
(三) 种植结构 |
(四) 小结 |
二、农业工具与增产措施 |
(一) 农业工具 |
(二) 保水措施 |
(三) 小结 |
第四章、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 |
第一节、不同水资源利用途径下的农业发展 |
一、灌溉区农业的发展 |
二、雨养区农业的发展 |
三、农业发展的区域性差异 |
第二节、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 |
一、农业经营 |
二、农业经济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关中地区水足迹模拟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研究范围 |
2.1.2 地势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河流水系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城镇与人口 |
2.2.2 经济发展 |
2.2.3 农业概况 |
2.2.4 工业概况 |
2.3 水资源概况 |
第三章 关中地区水足迹构成 |
3.1 关中地区农业水足迹 |
3.1.1 作物水足迹计算方法 |
3.1.2 关中地区农作物生产水足迹动态变化 |
3.1.3 关中地区农业水足迹组成动态分析 |
3.2 关中地区工业水足迹 |
3.3 关中地区生态水足迹 |
3.4 关中地区生活水足迹 |
3.5 关中地区水足迹及其构成及其变化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关中地区水足迹模拟 |
4.1 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 |
4.1.1 系统动力学简述 |
4.1.2 系统动力学特性及优点 |
4.1.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4.1.4 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 |
4.2 关中地区水足迹模拟 |
4.2.1 系统边界与模型数据 |
4.2.2 系统结构及变量分析 |
4.2.3 水足迹模型主要方程 |
4.2.4 水足迹模型流程图 |
4.2.5 系统变量间关系分析 |
4.2.6 系统关键变量参数估计 |
4.3 水足迹模拟结果检验 |
4.3.1 系统结构检验 |
4.3.2 量纲一致性检验 |
4.3.3 历史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系统模型的关中地区水足迹调控研究 |
5.1 情景设置 |
5.1.1 情景分析 |
5.1.2 情景设计思路 |
5.1.3 情景设置及依据 |
5.2 各情景参数设置 |
5.2.1 基准发展模式 |
5.2.2 低速发展模式 |
5.2.3 中速发展模式 |
5.2.4 高速发展模式 |
5.3 情景模拟结果对比 |
5.3.1 不同发展情景对农业水足迹的影响 |
5.3.2 不同发展情景对工业水足迹的影响 |
5.3.3 不同发展情景对生活水足迹的影响 |
5.3.4 不同发展情景对生态水足迹的影响 |
5.3.5 不同发展情景对关中地区水足迹的影响 |
5.4 调控策略与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荣誉 |
致谢 |
(6)基于河流健康的渭河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合理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流健康研究进展 |
1.2.2 水资源配置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维护河流健康的渭河生态用水需求分析 |
1.3.2 渭河生态用水配置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机理研究 |
1.3.3 渭河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合理配置研究 |
1.3.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河流水系 |
2.1.2 气象水文 |
2.1.3 地形地貌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城镇发展 |
2.2.2 人口分布 |
2.2.3 经济发展 |
2.2.4 土地利用 |
2.3 水资源概况 |
2.3.1 降水与蒸发 |
2.3.2 地表水资源量 |
2.3.3 地下水资源量 |
2.3.4 水资源总量 |
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
2.4.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4.2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
3.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3.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
3.1.2 系统动力学特点 |
3.2 系统动力学原理及主要方程 |
3.2.1 系统动力学原理 |
3.2.2 系统动力学的主要方程 |
3.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3.4 系统动力学模型平台 |
3.4.1 系统动力学软件介绍 |
3.4.2 Vensim软件的特点 |
第四章 维护河流健康的渭河生态用水需求分析 |
4.1 河流健康的内涵及重要性 |
4.2 渭河健康的生态用水需求分析 |
4.3 渭河生态基流分析 |
4.3.1 生态基流的主要估算方法 |
4.3.2 生态基流的主要计算成果 |
4.4 渭河稀释污染水量分析 |
4.5 渭河输沙水量分析 |
4.6 渭河生态环境需水量分析 |
4.7 小结 |
第五章 渭河生态用水配置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机理研究 |
5.1 渭河关中地区SD模型基础 |
5.1.1 系统界定与数据来源 |
5.1.2 模型边界 |
5.1.3 系统因果关系及结构分析 |
5.1.4 系统模型的构建及主要方程 |
5.1.5 系统流程图 |
5.1.6 系统主要参数估计 |
5.2 模型检验 |
5.2.1 系统结构和量纲一致性检验 |
5.2.2 误差检验 |
5.2.3 灵敏度分析 |
5.3 基于生态基流配置下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5.3.1 社会经济发展基本状况 |
5.3.2 水资源配置状况 |
5.3.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4 基于自净需水配置下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5.5 基于输送泥沙配置下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
5.5.1 社会经济发展基本状况 |
5.5.2 水资源配置状况 |
5.5.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6 不同生态用水配置下现状模式的结果对比 |
5.6.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
5.6.2 水资源配置状况的对比 |
5.6.3 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对比 |
5.7 小结 |
第六章 渭河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合理配置研究 |
6.1 基于情景分析的开发目标和模型调整的设计思路 |
6.1.1 情景分析的开发目标 |
6.1.2 模型调整的设计思路 |
6.2 不同情景设计和参数设置 |
6.2.1 关中地区发展的总体布局 |
6.2.2 情景方案设计及依据 |
6.2.3 情景分析的参数设置 |
6.3 调水工程对关中受水区的影响 |
6.3.1 基于生态基流配置下的关中地区的发展状况 |
6.3.2 基于自净需水配置下关中地区发展状况 |
6.3.3 基于输送泥沙配置下关中地区发展状况 |
6.3.4 三种环境流量配置下调水工程的影响对比 |
6.4 基于不同发展模式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分析 |
6.4.1 水资源配置模拟结果 |
6.4.2 水量平衡的模拟结果 |
6.4.3 社会经济发展的模拟结果 |
6.5 适应性对策及建议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荣誉 |
致谢 |
(7)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述 |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五、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外部性理论 |
一、市场失灵与外部性 |
二、环境外部性的内在化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循环经济理论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理论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
二、新型城镇化下的水资源理论 |
三、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复杂系统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作用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作用机理 |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的保障机理 |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的约束机理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 |
一、熵值法 |
二、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新型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 |
一、DPSIR概念 |
二、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 |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下水资源的保障与约束作用 |
一、水资源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 |
二、新型城镇化下的水资源保障约束指数 |
三、水资源保障与约束指数的区域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用水总量影响研究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用水总量的影响机制 |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用水总量的优化机制 |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用水总量的胁迫机制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用水总量影响模型 |
一、数据来源 |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用水总量影响因素模型 |
三、变量及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新型城镇进程中用水总量的影响分析 |
一、用水总量影响因素模型的估计 |
二、用水总量影响因素分析 |
三、结论 |
第四节 用水总量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
一、城镇化率对用水总量影响的区域差异 |
二、人均GDP对用水总量影响的区域差异 |
三、万元GDP用水量对用水总量影响的区域差异 |
四、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废水排放影响研究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废水排放的影响机制 |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废水排放的优化机制 |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废水排放的胁迫机制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废水排放影响因素模型 |
一、数据来源 |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废水排放影响因素模型 |
三、变量及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废水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废水排放影响因素模型的估计 |
二、废水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三、结论 |
第四节 废水排放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
一、城镇化率对废水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 |
二、人均GDP对废水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 |
三、万元GDP废水排放量对废水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 |
四、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管控策略 |
第一节 系统动力学方法 |
一、系统动力学概述 |
二、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三、系统动力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的政策仿真模型 |
一、数据来源与建模思路 |
二、UW系统结构与因果关系分析 |
三、UW系统仿真模型 |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安全系统的情景分析 |
一、UW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二、UW系统的情景分析 |
三、结论 |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管控策略 |
一、新型城镇化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模式 |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管控策略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以陕西关中地区乡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兴起 |
1.1.2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政策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总结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意义 |
1.3.4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相关概念阐述 |
1.4.1 乡村旅游 |
1.4.2 乡村水资源 |
1.4.3 乡村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陕西关中自然地理 |
2.1.1 关中地理位置 |
2.1.2 关中自然气候 |
2.2 陕西关中水资源特点 |
2.2.1 大气降水 |
2.2.2 地表水资源 |
2.2.3 地下水资源 |
2.2.4 关中地区旅游水资源特点及其分类 |
2.3 陕西关中社会经济及旅游发展现状 |
2.3.1 关中社会经济条件 |
2.3.2 关中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本章小结 |
3 关中地区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与水资源关系的认知分析 |
3.1 水资源与乡村环境 |
3.1.1 水资源与中国古代村落的起源 |
3.1.2 水资源在乡村环境中的存在方式 |
3.2 水资源与乡村营建 |
3.2.1 水资源与乡村选址 |
3.2.2 水资源与乡村规划布局 |
3.3 水资源与乡村生活 |
3.3.1 水资源与乡村生活方式 |
3.3.2 水资源与乡村生产方式 |
3.3.3 乡村水资源的传统利用方式 |
3.4 水资源与乡村旅游 |
3.4.1 水资源与乡村旅游发展方向 |
3.4.2 乡村旅游业对乡村水资源的影响评价 |
3.4.3 旅游业污水的特点及危害 |
本章小结 |
4 关中地区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水资源利用现状与反思 |
4.1 关中地区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4.1.1 关中地区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生活用水现状分析 |
4.1.2 关中地区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生产用水现状分析 |
4.1.3 关中地区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景观用水现状分析 |
4.2 关中地区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水资源利用现状反思 |
4.2.1 关中地区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生活用水现状反思 |
4.2.2 关中地区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生产用水现状反思 |
4.2.3 关中地区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景观用水现状反思 |
本章小结 |
5 关中地区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探析 |
5.1 关中地区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水源安全保障 |
5.1.1 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水源选择的原则 |
5.1.2 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水源选择的顺序 |
5.2 生活用水可持续途径 |
5.2.1 乡村节水和节能技术应用 |
5.2.2 乡村雨水资源化利用 |
5.2.3 乡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 |
5.3 生产用水可持续途径 |
5.3.1 乡村企业用水可持续途径 |
5.3.2 农业用水可持续途径 |
5.4 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景观用水可持续途径 |
5.4.1 景观设计手法上节水 |
5.4.2 景观营建中的节水 |
5.4.3 建设中水水景景观 |
5.4.4 建造雨水花园,利用雨水造景 |
5.4.5 人工湿地在乡村中的微型景观设计 |
5.5 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整体水环境可持续设计 |
5.5.1 旅游型乡村可持续规划理念 |
5.5.2 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设计 |
本章小结 |
6 案例实证研究 |
6.1 袁家村(整体村落住宿餐饮) |
6.1.1 袁家村旅游发展概况 |
6.1.2 袁家村水资源特点 |
6.1.3 袁家村水资源利用现状 |
6.1.4 袁家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探析 |
6.1.5 袁家村景观水环境营建模式探析 |
6.2 沙河水街(人工河道观光餐饮) |
6.2.1 沙河水街概况 |
6.2.2 沙河水街水资源利用现状 |
6.2.3 沙河水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探析 |
6.2.4 沙河水街景观水环境营建模式探析 |
6.3 祥峪沟农家乐(自然观光住宿餐饮) |
6.3.1 祥峪沟概况 |
6.3.2 祥峪沟水资源特点与水资源利用现状 |
6.3.3 祥峪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途径探析 |
6.3.4 祥峪沟景观水环境营建模式探析 |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基本结论 |
7.2 主要贡献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9)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方略与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气候变化适应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气候变化适应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气候变化适应研究进展 |
1.2.3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1.2.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研究区区位特征及概况 |
2.1 关中地区研究的重要性 |
2.2 关中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1 地理位置与范围 |
2.2.2 地质地貌与地形地势 |
2.2.3 水气资源状况 |
2.3 关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评价 |
2.3.1 关中地区各市社会经济发展分析与评价 |
2.3.2 关中地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征与趋势 |
2.3.3 关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与原因解析 |
第3章 气候变化适应理论基础与集成创新 |
3.1 适应和气候变化适应的相关概念 |
3.1.1 适应的概念 |
3.1.2 相关概念辨析 |
3.1.3 气候变化适应 |
3.2 理论基础 |
3.2.1 系统论 |
3.2.2 适应论 |
3.2.3 复杂适应系统论 |
3.2.4 循环经济理论 |
3.2.5 人地协调论 |
3.2.6 可持续发展论 |
3.3 气候变化适应理论 |
3.3.1 气候变化适应圈层论 |
3.3.2 气候变化适应系统论 |
3.3.3 气候变化适应极缘论 |
3.4 气候变化适应过程探索 |
3.4.1 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过程 |
3.4.2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过程 |
3.4.3 气候变化综合适应过程 |
第4章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及适应度评价 |
4.1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特征与灾害影响 |
4.1.1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 |
4.1.2 关中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及影响 |
4.2 关中地区农业气候变化适应度评价 |
4.2.1 农业气候变化适应度模型构建 |
4.2.2 关中地区农业气候变化适应度评价分析 |
4.3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综合适应度评价 |
4.3.1 气候变化适应度概念及研究 |
4.3.2 气候变化适应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3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度评价方法 |
4.3.4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度评价分析 |
第5章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FBDD优化发展方略 |
5.1 气候友好适应方略 |
5.1.1 气候友好研究进展 |
5.1.2 气候友好适应 |
5.1.3 气候友好适应机制 |
5.2 气候捆绑适应方略 |
5.2.1 资源节约型气候捆绑适应 |
5.2.2 环境保护型气候捆绑适应 |
5.2.3 经济发展型气候捆绑适应 |
5.3 气候义务适应方略 |
5.3.1 气候义务与气候文明 |
5.3.2 气候义务发展阶段 |
5.3.3 气候义务实现途径 |
5.4 气候灾害适应方略 |
5.4.1 气候变化与气候灾害 |
5.4.2 气候变化适应与气候灾害适应 |
5.4.3 气候灾害适应体系 |
第6章 关中地区典型城市气候变化适应3C模式选择 |
6.1 西安市低碳循环经济气候适应组合模式 |
6.1.1 低碳循环经济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
6.1.2 西安市概况及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
6.1.3 西安市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实现途径 |
6.1.4 西安市低碳循环经济气候适应模式实施 |
6.2 渭南市节水农业气候适应综合模式 |
6.2.1 渭南市概况 |
6.2.2 渭南市气候变化 |
6.2.3 渭南市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 |
6.2.4 渭南市农业节水气候适应模式实施 |
6.3 宝鸡市生态旅游气候适应复合开发模式 |
6.3.1 宝鸡市概况及气候变化 |
6.3.2 宝鸡市旅游资源 |
6.3.3 气候变化对宝鸡市旅游资源的影响 |
6.3.4 宝鸡市生态旅游气候适应分区分层开发模式 |
第7章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提升策略 |
7.1 重视气候适应思想基础 |
7.1.1 提高环保意识 |
7.1.2 加强节能理念 |
7.1.3 转变消费观念 |
7.1.4 增强适应认知 |
7.2 形成社会公众广泛参与 |
7.3 关注气候适应行为养成 |
7.3.1 建立公众环保型生活方式 |
7.3.2 形成公众气候友好型消费方式 |
7.3.3 构建公众低碳生活模式 |
7.4 提高政府气候适应调控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渭河流域关中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用水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用水行为影响因素 |
1.2.2 节水行为影响因素 |
1.2.3 居民生活用水行为模型 |
1.2.4 论文研究切入点 |
1.3 论文组织与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渭河流域 |
2.1.2 杨凌地区 |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基本概念界定 |
2.3.2 样点选择 |
2.3.3 问卷设计 |
2.3.4 用水日记 |
2.3.5 样本构成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不同供水方式下的生活用水行为 |
3.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1.1 资料收集 |
3.1.2 数据处理 |
3.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供水方式下室内和室外用水 |
3.2.2 不同供水方式下生活用水影响因素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供水时间约束下的生活用水行为 |
4.1 资料收集与处理 |
4.1.1 资料收集 |
4.1.2 数据处理 |
4.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2.1 供水时间与家庭特征分析 |
4.2.2 供水时间限制对生活用水量影响 |
4.2.3 供水时间限制对家庭用水活动影响 |
4.2.4 供水时间限制对用水器具使用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连续式供水下的生活用水与节水行为研究 |
5.1 资料收集与处理 |
5.1.1 资料收集 |
5.1.2 数据处理 |
5.2 家庭生活用水结构与用水人群 |
5.3 不同用水人群的生活用水行为 |
5.3.1 不同用水人群的生活用水结构 |
5.3.2 不同用水人群的用水活动与用水器具 |
5.4 不同用水人群的节水行为 |
5.4.1 不同用水人群的节水措施 |
5.4.2 不同用水人群的节水动机 |
5.4.3 不同用水人群的节水障碍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居民节水意识对节水行为影响 |
6.1 资料收集与处理 |
6.1.1 因素选择 |
6.1.2 资料获取 |
6.1.3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2.2 信度检验 |
6.2.3 模型构建 |
6.3 模型运行结果 |
6.3.1 参数路径设置与检验 |
6.3.2 模型拟合评价 |
6.3.3 模型解释与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村生活用水量驱动因子及模型构建 |
7.1 资料收集与处理 |
7.1.1 因素选择 |
7.1.2 资料收集 |
7.1.3 数据处理 |
7.2 生活用水模型构建 |
7.2.1 模型原理 |
7.2.2 模型检验与评价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生活用水量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
7.3.2 生活用水量影响因素通径分析 |
7.3.3 生活用水量回归分析与检验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八章 农村生活用水量预测与对策建议 |
8.1 农村生活用水驱动因子综合 |
8.2 未来家庭用水量预测 |
8.2.1 当前农村生活用水与用水定额 |
8.2.2 农村生活用水量变化预测 |
8.3 农村生活用水管理建议 |
8.3.1 用水定额管理 |
8.3.2 供水时间调控管理 |
8.3.3 收费机制管理 |
8.3.4 公众节水管理 |
8.4 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新进展 |
9.3 进一步研究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关中地区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引汉济渭跨流域调水工程多目标风险调度研究[D]. 武连洲.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2]低影响开发理念下关中美丽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刘阳. 长安大学, 2020(06)
- [3]考虑节水心理的建筑参数对农村居民生活节水行为影响研究 ——以成都为例[D]. 赵汉.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4]明代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D]. 路其首.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关中地区水足迹模拟与调控研究[D]. 王方剑. 西北大学, 2019(12)
- [6]基于河流健康的渭河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合理配置研究[D]. 唐斌. 西北大学, 2018(01)
- [7]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问题研究[D]. 曾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8]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以陕西关中地区乡村为例[D]. 李玉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9]关中地区气候变化适应方略与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D]. 任志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4)
- [10]渭河流域关中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用水行为研究[D]. 樊良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雨水收集系统论文; 国家节水标志论文; 中国水资源论文; 节水标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