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城镇女性灵活就业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胡鑫[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三农”工作作出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战略部署。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乡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目前,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众多原因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乡村人才队伍发展瓶颈制约,这就为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论文采用比较研究、系统分析、规范研究等方法,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探寻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具体来说,论文由以下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绪论。这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这一章首先对人力、人才、人力资本、人才资源、人才支撑体系等概念进行了释义;其次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最后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包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拥有的机遇。第三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国外学者的相关思想,即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即以农为本思想、政以才治思想、养护农民思想。第四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在释义和阐述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紧迫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释义和阐述乡村专业人才内涵、类型、作用以及乡村振兴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释义和阐述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合理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在释义和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客观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在阐述社会各界内涵、社会各界是乡村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必然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第五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实施阳光工程、实施雨露计划、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包括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包括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包括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第六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包括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即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即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即教师定期服务乡村、医生定期服务乡村、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即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才兼职取酬、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即增加财政涉农资金、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在系统梳理了人力、人才、人才资本、人才资源等概念基础上,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具体维度,全面阐释了人才支撑体系概念。二是论文以各类人才资源为研究主体,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实践路径。三是论文完整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韩甘甜[2](2021)在《昆明市五华区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幼有所育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日益重视托育服务的发展,相继出台托育服务的有关政策。2020年云南省颁布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少子老龄化”时代来临的背景下,优化托育服务有助于减轻0-3岁婴幼儿父母的养育压力,对提升人口出生率有着重要且积极的意义。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昆明市五华区W妇幼保健中心和H亲子园的0-3岁婴幼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了托育服务需求的现状和差异性,对满足托育服务需求展开了相应的思考。首先,调查发现0-3岁婴幼儿家长的托育服务需求表现为:看重机构的环境与设施,注重托育机构的便捷度,重视饮食的安全与营养,关注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关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亟需家庭指导。而后,本研究在不同背景变量下对托育服务需求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在婴幼儿背景变量上,不同月龄婴幼儿在便捷性程度、护理保育、早期教育上存在显着差异;在家长背景变量上,父亲年龄、父母职业对托育服务需求具有显着差异;在家庭背景变量上,不同家庭收入和不同的家庭结构在教师专业性和早期教育方面具有显着差异。其次,总结了托育服务需求的特点,探讨了影响托育服务需求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托育服务需求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特点;托育服务需求的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有婴幼儿的年龄、家庭背景、家长育儿观念和母亲对家庭工作的权衡,外部因素体现在政府和托育机构两个方面。最后,为满足托育服务需求,从政府、机构、家庭三个方面提出了思考。其一,充分发挥新时代政府职能,为托育服务需求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其二,进一步健全托育机构是维护托育服务需求的重要基石和着力点;其三,构建和谐家庭是补充托育服务需求的重要支撑点和途径。
农梦莲[3](2021)在《中越边境跨国婚姻问题治理研究 ——以富宁县木贵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越地缘位置毗邻与多民族跨境交往密切,两国边民通婚历史由来已久。随着近年来中越两国关系的缓和,双边贸易与人员往来频繁,中越边境跨国婚姻数量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婚姻问题愈发凸显,治理难度愈发加深,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当前云南省立足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建成我国面向沿边开放新高地与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定位,将边境跨国婚姻问题治理纳入边疆治理范畴,进一步加强对中越边境跨国婚姻问题的治理探索,有利于加快推进云南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因此,本文通过对中越边境地区的云南省富宁县木贵村这一典型性边境一线多民族村落进行实地调查,采取深度访谈和半参与观察的方式,了解和掌握当地中越边境跨国婚姻家庭生活发展状况。借助于“推—拉”理论、婚姻家庭理论、族群认同理论以及治理理论,尝试对当地中越边境跨国婚姻的成因、特征与分布情况等进行分析和梳理,并针对于目前当地中越边境跨国婚姻治理现状与中越边境跨国婚姻大量非法存量、婚姻登记率低、贫困代际循环以及身份认同危机等现实困境,探索中越边境跨国婚姻问题的治理理念与目标,从国家层面、政府层面与社会层面,协同合力,共同推进中越边境跨国婚姻治理发展,维护好中越边境地区社会安全与稳定。
黄双[4](2021)在《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型职业农民是随着经济发展更新迭代所衍生出的具有时代风貌,能够体现当下巨大变革在农村社会有型变化的令人无法忽视的群体,其内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是支撑经济发展托举我国突破地域限制领跑国际的“奠基石”,是打赢脱贫攻坚站的“强劲针剂”是实现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而在现实当中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精准培育”,需要全面系统的培育作为支撑。本研究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进行分析,找到目前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欠缺的地方,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为完善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四重路径的分析框架的理论建议。全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引言部分,该部分对高职院校作为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主力军提出的背景和研究的目的进行说明,明确了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现行的相关政策以及学界研究进行了文献汇总,并对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进行了详细阐释。第二章: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标准建构及其论证。这部分主要以人力资本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以及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建构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理论框架。即提出并论述“以政府为主导,‘自上而下’的行政驱动路径;以市场为导向,‘自下而上’的多元支持路径;以高职院校为主体,‘由内及外’的教育与培训路径;以自身素质为根本,‘由外及内’的职业技能获得路径”的四重路径的分析框架,并论证建构出的分析框架的可行性。第三章: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与问题研究。本章通过应然状态下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各个方面进行分类考察,梳理出目前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具体现状,并对照建构出的理论框架对实际中的培育内容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政府、市场、高职院校及自身素质四个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第四章:对我国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提出改进的对策。本章从“以政府为启动者;以供需为动力源;以高职院校为培育主体;以个体素质为内生驱动”四个角度出发,根据前文总结出的不足,提出完善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李春晖[5](2020)在《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被征地农民问题事关国家发展战略,而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不仅涉及农民群体的生存,而且与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等息息相关。当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政府需征收大量农地用于城镇化建设,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也随之出现并日趋凸显。如何科学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公平正义。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密切关联的辩证关系。社会保障为被征地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但如果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得以解决,其基本的生活保障就可以解决,且就业的被征地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可以因为从事某项工作而获得更多的社会存在感和荣誉感,可以因为有价值的工作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认为,就业就是最好的社会保障。然而,并不是所有被征地农民都适合就业,都能就业,也不是就业之后就不再失业,因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仍然是最后一道保障,起着保障的基础性作用。本研究将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关联起来研究,就业作为优选项,社会保障作为基础项。围绕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本研究基于多地区、大样本的实际调查,对其就业和社会保障现状、存在困境、主要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利用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主要客观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博弈理论对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及其与政府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借鉴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东、中、西部分别选取了山东省济南市、安徽省当涂县和凤台县、四川省郫都区和彭山区作为调研区域,分别抽样了480、400、210个被征地农民样本,基于调查数据,对被征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就业状况、社会保障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统计分析。调查显示:不论东、中、西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均大量存在被征地农民群体,东部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状况好于中西部,但社会保障状况却低于中西部。被征地农民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期望较高,但由于教育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职业技能水平低下、创业意识和能力低下、对政府安置存在依赖、政府就业培训工作相对欠缺、就业和人才服务平台的可及性较差等原因,致使就业率不高,就业层次主要集中在非正规就业领域,由于社会保障政策、体制、机制及农民自身问题等原因,被征地农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参保率参差不齐、保障水平偏低。归纳起来,政府与民众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中央与地方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执行部门认识和考虑存在偏差等这些政府层面的问题是造成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主要原因。除政府层面的原因外,被征地农民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等也影响着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本研究利用抽样调查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多变量Logistic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在既定政策背景下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如何影响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在就业影响因素方面,研究发现:被征地农民的年龄和教育程度对其就业有重要影响,其中教育程度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年龄的影响;居住在主城区的被征地农民具有更大的就业机会,与就业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培训具有正向影响,而且显着高于其他变量;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就业的正向影响最高,起到基本“安全网”的作用;公共安置途径有积极作用,但作用较小。在被征地农民工作关系认同度(满意度)影响因素方面,不同地区的影响因素存在着地区差异:受教育程度在东部地区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家庭就业人口比例在中部地区有显着正向影响;东部和中部地区虽然具有共同的影响因素,如年龄、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和就业培训,但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方面,研究发现:当被征地农民年龄相对较小、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家庭子女数量相对较多时,更不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时,更加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对政府养老保险补贴预期相对较高、对养老保险政策了解相对较深时,更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被征地农民的个人缴费金额相对较高、认为参保程序相对较为复杂时,更不愿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此外,性别也对被征地农民养老意愿的选择具有显着影响。在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影响因素方面,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健康状况、新农合的规定报销水平和缴费水平、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与农民的参合行为显着相关,收入水平、性别等因素对农民参合意愿的影响并不显着。除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客观因素外,本文还通过扎根理论深入讨论了影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主观因素。结合深度访谈和对访谈资料的三级编码发现: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需求来自于利益状况的改变,现有的利益分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该群体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依赖被放大,但是无论是其群体自身的心态转换困局还是外部政策设计都制约了其实际行动。在此过程中,被征地农民所面临和经历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土崩瓦解以及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都使得其对社会支撑体系的诉求异常强烈。因此,本研究构造出“利益重塑-心态转换-政策优化-社会支撑”的问题解决模型。另外,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既离不开政府,也离不开被征地农民本身,双方存在复杂的博弈关系。基于博弈论,本文对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中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就业博弈中,当“政府进行就业安置,被征地农民找工作”时实现长期均衡;在社会保障博弈中,当“政府提供社会保障,被征地农民不进行抵抗”时实现长期均衡。为更好地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应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研究发现: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是所有国家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都会面临的问题,并不单单是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确保被征地农民权利的关键;政府和被征地农民均应承担相应责任;应根据实际采取多种补偿形式;对被征地农民进行培训是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举措。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优化征地补偿制度、构建项目齐全公平合理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和被征地农民间信息沟通机制、加强政府部门和第三方组织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充分考虑被征地农民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住所位置、就业环境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加强管理服务以改善被征地农民的就业环境,加强宣传教育以增强被征地农民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的了解程度,充分发挥公众安置途径;通过提高被征地农民工资水平和政府的社会保障金,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工作能力,减少被征地农民缴纳的社会保障比例等措施实现被征地农民和政府博弈的长期均衡。
李佳娟[6](2020)在《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我国发展历史任务的变化,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家风成为必然趋势。新时代需要好家风,而与时俱进的好家风尚未完全形成,两者之间的矛盾是进行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的问题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表明:好家风不仅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对国家的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家风构建问题的研究,以新时代家风应包括怎样的内容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文献调研、实证研究、跨学科研究和归纳演绎等方法,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依据、原则、内容和路径等进行研究。新时代背景下,构建与之合拍、同步的家风,是充分发挥良好家风作用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构建新时代家风,要在当前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家风的概念、特点、功能进行符合时代背景的阐述,进而以此为基点,阐述新时代家风建设的依据、原则、内容与路径。从概念到依据到原则到内容再到构建路径,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全过程,回答的是新时代家风的概念、构建的可能性、构建的方向、构建的内容以及如何进行构建的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为源泉,以经济基础的变化为前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新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为根基,以满足广大家庭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家风建设需求为目标,构建有民族特色的、反映人民群众良好家庭面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的家风。从特征看,新时代家风具有时代性、导向性、传承性、创新性、感染性、连接性和规范性,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新时代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支撑、对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对新时代精神文化的彰显四个方面。新时代家风的构建,是一个基于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的建设工程。从历史依据看,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源泉,要发挥传统优良家风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积极作用,红色革命家风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重要支撑作用和社会主义好人家风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础作用。从理论依据看,马克思主义家庭观、道德观、文化观,尤其是习近平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其进行的新发展,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理论指导。而从现实依据看,家庭的变迁、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初步探索、新时代家风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需求,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现实动力。新时代家风构建要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得以实现,各个原则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要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家风基础上进行创新,以创新的理念和方式促进传统家风更好地继承。坚持本土与世界相融合原则,要吸收借鉴国外的家风建设资源,使之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服务。坚持主体与对象相契合原则,则要使新时代家风的构建契合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主体的需要。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原则,目的在于促使新时代家风实现神形兼具。新时代背景下,广大家庭要建设什么样的家风已经成为现实之问。从立身、治家、处世、致用、强国层面出发构建新时代家风,有助于促使家风与时代合拍、同步。立身之风包括知书达礼、审慎自律、尊老爱幼、择贤而友的核心内容,立身家风构建得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能扣好。治家之风表现在健康生活、勤劳简约、互敬互爱、和顺和睦,治家家风能够为家庭治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构建宽容豁达、与人为善、待人以诚、敬畏自然的处世家风,旨在让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做到宽容、友善、诚信和敬畏。而构建知行合一、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致用家风,是立足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而进行家风建设的指向。在追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过程中,构建遵纪守法、开拓创新、爱党爱国、共建共享的强国家风,有助于以优良家风为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新时代家风的构建,要通过构建主体、构建载体、宣传方式、构建方法等具体的路径得以实现。家庭成员、广大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国家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主体,“六位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从载体看,要借助传统节日、地方文化、家风故事、文化产品等多重载体,促使广大家庭重视家风、构建家风。从宣传方式看,既可以利用传统的宣传方式,也可以通过新兴的宣传媒介展开宣传。从构建方法看,需综合运用言传身教、说服引导、榜样示范、比较鉴别等方法,进而实现家家构建家风、形成家风的良好态势。对新时代家风的概念进行界定是研究新时代家风构建问题的基础,阐述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依据是构建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前提,而明确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原则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本方向,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内容是研究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核心,新时代家风构建的路径则是构建新时代家风的关键所在。良好家风对社会风气具有支撑作用,新时代家风的构建与形成,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具有积极价值。如果全社会重视新时代家风、构建新时代家风,有助于以良好家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张铭哲[7](2020)在《新就业形态下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革命的推进,我国的就业形态发生深刻变化,新就业形态成为就业增长的重要源泉。由新经济所衍生出的新就业形态,是在组织方式、就业观念、就业领域及技术方式等方面区别于传统标准雇佣模式的非典型雇佣或灵活就业模式。2015年后新就业形态在我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劳动者数量迅速增加,而新就业形态不同于以往的雇佣形式使劳动关系的认定变得更加复杂,凸现出劳动关系责任主体模糊不清的状况,从而在社会保险参与等方面引发较多争议,给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带来诸多的问题与挑战。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基于CLDS数据库进行统计数据的研究,构建以劳动关系和职业特征为核心解释变量的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存在较多漏保或错位参保的情况;其次,劳动关系和职业特征是影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选择的主要原因;再次,以传统劳动合同作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依据的制度设计,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最后,灵活多变的职业特征加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漏保或错位参保。基于实证结论,本文从四个角度论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新就业形态的不适应:1.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对正规劳动关系的要求与新就业形态不适应。这一参保规定将大部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拒之门外”,从根本上造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政策性失保;2.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率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收入状况不适应。对于收入不稳定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来说,高达20%的缴费比例所形成的沉重负担以及由此产生对当前生活的挤出效应是造成他们漏保或错位参保的主要因素;3.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临的老年经济风险不适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多参加的是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难以抵御未来较高层次的老年保障需求;4.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公平性缺失与新就业形态不相适应。基于社会公平视角,现行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较少考虑新就业形态的用工关系特征,缺乏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动态适应性,难以实现对新就业形态从业群体的有效保障。为探求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养老保险参保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部分发达国家设置第三类劳动者的做法和工会组织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发挥的作用,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提出对策建议:1.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公平性;2.适时调整社会保险制度对就业模式变迁的适应性;3.打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对传统劳动关系的依附性;4.设置多组合参保方式与分类缴费机制;5.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健全养老保险待遇转移接续机制;6.探索第二、第三支柱补充养老保险的全新发展路径。
马兴才[8](2020)在《基督教在山东省S县的传播与发展(1980-2018)》文中认为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在中国城乡地区,特别是在广大农村的迅速传播,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但在“众声喧哗”中,儒家思想的发祥地——曲阜及其周边地区的基督教的发展状况,却一直未能真正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本文即以曲阜周边的S县为例,探讨1980年以来基督教在这一儒家世界的象征中心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格局和态势。S县基督教传播发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12年前后。彼时,美南浸信会、美以美会、耶稣家庭先后传至该县。1980年S县教会“开放”后,三个教派最终实现合一,并经过1980-1983年短暂的恢复后,1984-1996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延至1997年后,则呈现出平稳发展的态势。1980年代以来基督教在S县的发展传播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信徒群体“三多”即“女性多、老人多、文化水平低者多”的结构特征有所改观,但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且城区、郊区、农村教会信徒群体结构特征的具体变化趋势存在显着差异;二是,在信徒群体结构特征改观的同时,教牧人员群像也呈现出“女性增多、中青年增多、文化水平提升、职业来源日趋多元”的演变态势;三是,在基督教信徒皈依基督教过程中,家庭影响抑或遭遇困境是民众接受基督教信仰的内在动力,社会关系网络的示范和引导是民众接受和皈依基督教信仰的中介,“神学奇迹”的发生对民众皈依基督教信仰的程度具有深化作用,教义的濡化是逐步实现皈依者信仰理性化的关键;四是,在宗教活动方面,S县教会与世界各国正统基督教教会的节期、礼仪基本相同,其聚会模式由基督教聚会传统和时代具体环境相结合;五是,基督教活动场所的设立先后经历了“历史模式”和国情模式,但需要说明的是,S县内基督教活动场所基本都是统一管理的;六是,教会组织主要有县基督教“两会”(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县基督教协会)和堂点组织,教会组织的运行主要通过县基督教“两会”成员分工协作、教牧区的设立及四定原则的实施,而教会组织及人员的管理则主要依靠各种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尽管1980年代以来S县基督教正日益走向规范化、法治化,并朝着良性化方向发展,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该县基督教传播发展仍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如信徒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农村聚会信徒“老、弱、病、妇”的群体特征明显、教会自养能力薄弱、教会的社会参与较少、教会牧养实效有待提升等。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量化分析可知,短期内S县基督教新受洗信徒人数减少的情况基本不会改变、基督教中国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团契将是发展信徒和细化牧养的重要形式。
梁俊山[9](2020)在《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先后经历革命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重要发展阶段,各阶段都是党为实现人民利益而不断奋斗的过程。农村基层组织在党的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制度创新是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作用发挥的核心机制。厘清农村基层党支部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对于实现以制度创新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党支部领导,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H县D村是一个位于晋、陕、蒙交界处具有悠久历史的小型村庄,其处于“鸡鸣三省”的边缘地理环境、“十年九旱”的气候条件和“民歌海洋”的艺术氛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独特时空场域中,为基层党的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支撑。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经历了组织化的三个重要时期,即从分散个体到组织集体的农民协会时期,从原子化小农到合作化社员的合作化时期和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的人民公社时期。组织化实践中农民的民主意识得到启蒙并对农村制度形成初步认知,为改革开放后有序参与村民自治并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国推行村民自治的宏观背景下,由于党的制度安排尚未明确村“两委”关系,为村民自治实践预留了基层制度创新空间。D村在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演化成为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组织涣散的矛盾复杂村,群众在坚持党的领导制度认知下提出“选书记”的制度创新诉求。地方党委基于“人民中心”的价值遵循对诉求积极回应,与人民互动中创造了“两票”制选举党支部书记的新做法,强化了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权威,有效解决农村现实问题。“两票”制经验在党组织支持和实践检验下不断扩散和深化,最终演化为具有全国普适性的“两推一选”制度。D村“两票”制经验及其“跨村选人”、“一肩挑”的制度创新实践展示了完整的制度创新脉络和经验链条,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本文试图通过对D村“两票”制创新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调研,结合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场域理论对其内在规律进行剖析,形成对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研究发现党支部选举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保障下、农民发展内驱力推动下,遵循理法合一的价值路线,通过内生外嵌的实现路径进行耦合创新的过程。其中制度场域是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四维一体是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系统协同是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耦合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实现机制。在把握党的基层制度创新逻辑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引领农村“三治融合”和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的作用,从而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王迪[10](2020)在《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住房市场化改革,以单位为基础的福利型住房分配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的货币化分配模式。住房政策的市场化转型虽然有效地提高了居民的住房质量、住房成套率和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但是也引发了房价快速上涨、住房财富在家庭财富之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攀升、住房不平等现象急速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不断上升的房价和住房不平等正在扩大社会分层、影响居民生活满意度。关于上述问题,已有的研究初步得出了如下结论:住房具有消费和投资的双重属性。住房消费受个体自身因素、单位特征、住房公积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户籍等相关政策的影响。住房制度改革的渐进性和路径依赖,使得基于经济能力和偏好的市场力量和体制性规则共同推动住房不平等程度的不断扩大,主要表现为区域不平等。大部分研究指出住房产权、价格和住房面积不平等对居民生活满意度具有显着的影响。但是,目前鲜有文献对住房价值、数量和面积三个维度在省级层面、市级层面的区域不平等状况、构成和变化趋势,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根据2011-2015年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考察了省级层面和市级层面在住房价值、住房数量和住房面积上的区域不平等现状和构成,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产权获得、住房数量、住房面积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异质性,以及住房不平等对居民生活满意度不平等的贡献率。本研究丰富了住房消费和住房区域不平等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在中国快速住房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住房消费不同维度区域不平等的构成和变化趋势。充分认识住房区域不平等对居民个体住房消费和生活满意度的冲击。为调控住房区域不平等,提高居民住房消费水平和生活满意度,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融合提供定量依据与理论借鉴。研究发现:第一、住房区域不平等程度显着。住房数量和面积不平等程度相对较小,分别在0.15和0.4左右,住房价值不平等相对较高,在0.7左右。城市层面的不平等程度要略低于省级层面和全国层面的不平等。第一、二套住房对住房消费不平等的贡献率最大。住房消费的不平等主要来源于省间、城市之间以及城乡内部的不平等。居民个体在省内和城市内部位次变化导致的住房数量不平等变化与住房数量增长导致的不平等变化基本相同,但是位次变化导致的住房价值和面积不平等变化要略小于增长变化导致的不平等变化。第二、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具有显着的影响。城市层面住房数量不平等对住房拥有率和拥有量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省级层面住房价值不平等对居民住房价值的影响显着为负,但对住房面积的影响为正。相比之下,城市层面住房价值不平等对住房拥有率和住房价值均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不同层面住房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的影响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一方面是住房消费的示范效应,不平等程度的适度增加会使得个体产生对未来改善住房状况的预期,提高住房消费水平。但超过某一临界值后,个体认为其他人的住房消费水平是无法实现的,进而降低住房消费水平。另一方面,住房具有地位商品的属性,不平等的扩大使得个体的社会地位相对下降并产生相对剥夺感,为保持现有社会地位,个体会增加当期住房消费或者抑制当期住房消费,通过提高储蓄增加未来的住房消费水平。此外,个体对不同层面的住房消费不平等的认知存在的差异。城市层面的不平等主要是由受个体自身控制的“努力因素”之间的差异造成的,个体认为他人的住房水平是可以达到的,而省级层面不平等更多地是由不受自身控制的“环境因素”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对其认知正好相反。第三、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主要受住房价值和住房面积区域不平等的影响。省级层面住房价值不平等主要通过攀比效应对生活满意度具有负向影响,但城市层面住房价值不平等通过示范效应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省级层面住房面积不平等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其原因是不平等程度相对较小,对个体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主要还是以示范效应为主。影响机制检验表明省级层面住房价值不平等通过影响居民的住房价值和住房面积影响生活满意度;城市层面住房价值不平等通过影响住房拥有率和住房价值来影响生活满意度水平。较高的居民生活满意度主要聚集在住房消费水平较高的群体。住房面积不平等对生活满意度不平等的贡献率最高,达到了12.51%-16.81%,住房价值不平等的贡献率在4.11%-4.27%之间,而住房数量不平等的贡献率最低,在1.74%-1.78%之间。此外,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地区个体住房消费水平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具有显着的异质性。
二、广东城镇女性灵活就业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城镇女性灵活就业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人力 |
2.1.2 人才 |
2.1.3 人力资本 |
2.1.4 人才资源 |
2.1.5 人才支撑体系 |
2.2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
2.2.1 产业兴旺 |
2.2.2 生态宜居 |
2.2.3 乡风文明 |
2.2.4 治理有效 |
2.2.5 生活富裕 |
2.3 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 |
2.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 |
2.3.2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挑战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机遇 |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 |
3.1.2 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 |
3.1.3 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 |
3.2.2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 |
3.2.3 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 |
3.3 国外学者相关思想 |
3.3.1 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 |
3.3.2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 |
3.3.3 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 |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4.1 以农为本思想 |
3.4.2 政以才治思想 |
3.4.3 养护农民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
4.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4.1.1 职业农民 |
4.1.2 新型农民 |
4.1.3 新型职业农民 |
4.1.4 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 |
4.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4.2.1 乡村专业人才 |
4.2.2 乡村专业人才的类型 |
4.2.3 乡村专业人才的作用 |
4.2.4 乡村振兴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4.3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
4.3.1 农民工 |
4.3.2 新生代农民工 |
4.3.3 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 |
4.3.4 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合理性 |
4.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
4.4.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4.4.2 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 |
4.4.3 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 |
4.4.4 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客观性 |
4.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
4.5.1 社会各界 |
4.5.2 社会各界是乡土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 |
4.5.3 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 |
4.5.4 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必然性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
5.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 |
5.1.1 实施阳光工程 |
5.1.2 实施雨露计划 |
5.1.3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
5.1.4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
5.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 |
5.2.1 实施特岗教师计划 |
5.2.2 实施“三支一扶”计划 |
5.2.3 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 |
5.2.4 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 |
5.2.5 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
5.3 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的路径 |
5.3.1 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 |
5.3.2 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 |
5.3.3 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
5.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路径 |
5.4.1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
5.4.2 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
5.4.3 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 |
5.4.4 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
5.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路径 |
5.5.1 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 |
5.5.2 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
5.5.3 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 |
5.5.4 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 |
第6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
6.1 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
6.1.1 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 |
6.1.2 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
6.1.3 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 |
6.2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 |
6.2.1 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2 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3 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3 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 |
6.3.1 教师定期服务乡村 |
6.3.2 医生定期服务乡村 |
6.3.3 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3.4 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4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
6.4.1 科技成果转化收益 |
6.4.2 科技人才兼职取酬 |
6.4.3 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 |
6.5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
6.5.1 增加财政涉农资金 |
6.5.2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
6.5.3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昆明市五华区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托育服务日益受到国家和政府重视 |
二、优化托育服务有助于减轻父母养育负担 |
三、研究托育服务需求利于完善托育服务体系 |
四、个人研究兴趣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0-3 岁婴幼儿 |
二、0-3 岁婴幼儿托育服务 |
三、0-3 岁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0-3 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0-3 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综合评价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工具 |
第二章 昆明市五华区0-3 岁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现状 |
第一节 家长入托意愿调查 |
一、入托年龄可接受程度 |
二、托育费用可接受程度 |
三、对不同机构的意愿程度 |
四、对机构性质意愿统计 |
第二节 家长对托育服务需求的现状调查 |
一、看重机构的环境与设施 |
二、注重托育机构的便捷度 |
三、重视饮食的安全与营养 |
四、关注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 |
五、关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
六、迫切需要教师家庭指导 |
七、托育服务需求表现强烈 |
第三章 昆明市五华区0-3 岁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
第一节 婴幼儿背景变量上家长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
一、不同月龄婴幼儿的家长对托育服务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
二、不同性别对托育服务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
三、是否独生对托育服务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
第二节 家长背景变量上家长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
一、家长年龄对托育服务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
二、家长受教育程度对托育服务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
三、家长职业对托育服务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
第三节 家庭背景变量上家长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
一、家庭月总收入对托育服务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
二、家庭结构对托育服务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
第四章 昆明市五华区0-3 岁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托育服务需求的特点 |
一、托育服务需求具有普遍性 |
二、托育服务需求具有多样性 |
三、托育服务需求具有差异性 |
第二节 托育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
一、托育服务需求的内部影响因素 |
二、托育服务需求的外部影响因素 |
第五章 关于满足昆明市五华区0-3 岁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的思考 |
第一节 发挥政府职能是保障托育服务需求的关键 |
一、寻求政策支持,减轻育儿压力 |
二、加大托育投入,优化公共服务 |
三、厘清政府职责,完善监督制度 |
四、打造多元模式,满足不同需求 |
第二节 健全托育机构是维护托育服务需求的基石 |
一、加强人员培训,提升专业程度 |
二、整合多方资源,关照个体发展 |
三、注重经验积累,发展特色托育 |
四、改进职业培养,稳定教师队伍 |
第三节 构建和谐家庭是补充托育服务需求的途径 |
一、转变育儿观念,坚持科学养育 |
二、强化父亲职责,加深亲子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越边境跨国婚姻问题治理研究 ——以富宁县木贵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边境与边境地区 |
二、跨国婚姻与跨境婚姻 |
三、治理与边境跨国婚姻治理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推—拉”理论 |
二、婚姻家庭理论 |
三、族群认同理论 |
四、治理理论 |
第二章 中越边境跨国婚姻现状及产生原因 |
第一节 中越边境跨国婚姻的现状 |
一、中越边境地区概况 |
二、中越边境跨国婚姻的现状 |
第二节 中越边境跨国婚姻的类型与特征 |
一、中越边境跨国婚姻的类型 |
二、中越边境跨国婚姻的特征 |
第三节 中越边境跨国婚姻产生原因 |
一、地缘因素:民间交往便利 |
二、经济因素:婚姻交换比较 |
三、个人因素:个体需求选择 |
四、文化因素:同根族群认同 |
第三章 中越边境跨国婚姻治理实践与困境 |
第一节 中越边境跨国婚姻治理实践 |
一、“四个一”管理模式 |
二、社会福利政策实践 |
三、地方性集体认同意识培育机制 |
第二节 中越边境跨国婚姻治理困境 |
一、大量非法边境跨国婚姻的事实存在 |
二、中越边境跨国婚姻移民登记率低 |
三、陷入贫困代际循环的可能性较大 |
四、导致婚姻移民身份认同危机 |
第三节 中越边境跨国婚姻问题原因分析 |
一、缺乏完善的治理机制 |
二、行政管理反应效率低 |
三、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
四、政治经济差异阻碍 |
第四章 中越边境跨国婚姻问题治理对策 |
第一节 中越边境跨国婚姻问题治理思路 |
一、回应边疆地区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 |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
三、适应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 |
第二节 中越边境跨国婚姻问题治理目标 |
一、以维护边境地区国家安全为前提 |
二、以保障边境地区社会稳定为基础 |
三、以推动边境区域性经济发展与跨国婚姻家庭发展为重点 |
第三节 中越边境跨国婚姻问题治理具体举措 |
一、国家层面:深化中越两国双边治理合作 |
二、政府层面: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格局 |
三、社会层面:营造边境社会良好婚姻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一)“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在于“精准到人” |
(二)高职院校应主动承担起“精准到人”的责任 |
(三)实施“精准到人”的培育框架需系统构建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内容 |
(一)关于“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理论研究 |
(二)关于“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研究 |
(三)关于“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研究 |
四、文献综述 |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国内现状研究 |
1.培育的问题研究 |
2.培育的对策研究 |
(二)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五、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六、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收集资料的方法 |
(二)分析资料的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思路图 |
第二章 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核心概念及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新型职业农民 |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
二、理论基础 |
(一)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启示 |
(二)终身教育理论及其启示 |
(三)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及其启示 |
三、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分析框架 |
(一)以政府为主导,“自上而下”的行政驱动路径 |
(二)以市场为导向,“自下而上”的多元支持路径 |
(三)以高职院校为主体,“由内及外”的教育与培训路径 |
(四)以自身素质为根本,“由外及内”的职业技能获得路径 |
四、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分析框架论证 |
第三章 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
一、政府为主导的现状与问题 |
(一)政府为主导的现状 |
(二)政府为主导存在的问题 |
二、供需为导向的问题和现状 |
(一)供需为导向的现状 |
(二)供需为导向存在的的问题 |
三、以高职院校为培育主体的现状与问题 |
(一)高职院校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现状 |
(二)高职院校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
四、农民自身素质的现状与问题 |
第四章 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 |
一、统筹规划、精准主导:以“建章立制”为核心 |
二、搭建平台、精心服务:以“整合资源”为支撑 |
三、保障支持、精确保障:以“查缺补漏”为重点 |
四、校企合作、精研参与:以“产学研协同”为基点 |
五、培育内容、精准遴选:以“量质并举”为原则 |
六、培育手段、精心设计:以“多元并举”为方式 |
七、培育师资、精巧施教:以“寓教于学”为初心 |
结束语 |
附录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逻辑结构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逻辑结构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被征地农民 |
2.1.2 就业与被征地农民就业 |
2.1.3 社会保障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 |
2.2 相关理论 |
2.2.1 就业领域中的基本理论 |
2.2.2 社会保障领域的基本理论 |
2.2.3 扎根理论和博弈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政策 |
2.3.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研究 |
2.3.3 关于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的博弈研究 |
2.3.4 对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评述 |
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与农民被征地情况 |
3.1.1 样本地区基本情况 |
3.1.2 样本地区农民被征地情况 |
3.2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现状 |
3.2.1 东部地区 |
3.2.2 中部地区 |
3.2.3 西部地区 |
3.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归纳 |
3.3.1 政策因素 |
3.3.2 市场因素 |
3.3.3 农民自身因素 |
3.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 |
3.4.1 养老保险参保情况 |
3.4.2 医疗保险参保情况 |
3.4.3 其他社会保险参保情况 |
3.5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
3.5.1 征地补偿方面 |
3.5.2 保障体系方面 |
3.5.3 被征地农民自身问题 |
3.5.4 农民土地所有权的缺失 |
3.6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主要原因分析 |
3.6.1 政府与民众认识和考虑偏差 |
3.6.2 中央与地方在认识和考虑方面的偏差 |
3.6.3 执行部门认识和考虑偏差 |
3.7 本章小结 |
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客观影响因素分析 |
4.1 样本基本情况 |
4.2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2.1 数据来源、变量和模型选择 |
4.2.2 单变量Logit回归分析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4.2.3 多变量Logistic回归建模与结果分析 |
4.3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工作关系认同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1 数据来源、样本选取和变量 |
4.3.2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4.3.3 实证研究结论 |
4.4 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的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
4.4.1 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的地区差异分析 |
4.4.2 被征地农民就业情况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5.1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
4.5.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4.5.3 实证研究结论与建议 |
4.6 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6.1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
4.6.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4.6.3 实证研究结论 |
4.7 实证分析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5 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分析及博弈分析 |
5.1 被征地农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中的主观因素分析 |
5.1.1 数据来源和数据描述 |
5.1.2 编码过程和编码结果 |
5.1.3 模型的政策意蕴 |
5.2 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就业中的博弈分析 |
5.2.1 模型假设 |
5.2.2 支付矩阵 |
5.2.3 纳什均衡分析 |
5.3 被征地农民与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博弈分析 |
5.3.1 模型假设 |
5.3.2 支付矩阵 |
5.3.3 纳什均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 |
6.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6.1.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际经验 |
6.1.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国际经验的启示 |
6.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内实践与启示 |
6.2.1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国内实践 |
6.2.2 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国内实践的启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相关政策建议 |
7.2.1 针对性克服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
7.2.2 依据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影响因素制定对策 |
7.2.3 采取措施实现被征地农民的主观需求和与政府博弈的长期均衡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调研法 |
(二) 实证研究法 |
(三) 跨学科研究法 |
(四) 归纳演绎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概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家风 |
二、新时代家风 |
三、新时代家风构建 |
第二节 新时代家风的特点与功能 |
一、新时代家风的特点 |
二、新时代家风的功能 |
第三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本遵循 |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以传统优秀家风为源泉 |
三、以经济基础的变化为前提 |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五、以新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为根基 |
六、以满足广大家庭的家风建设需要为目标 |
第二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依据 |
第一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历史依据 |
一、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源泉 |
二、红色革命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重要支撑 |
三、社会主义好人家风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础 |
第二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理论依据 |
一、以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为依据 |
二、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依据 |
三、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依据 |
第三节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现实依据 |
一、家庭的变迁 |
二、不同主体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初步探索 |
三、新时代家风构建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
四、人民群众对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基本要求 |
第三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原则 |
第一节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 |
一、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家风基础上进行创新 |
二、以创新的理念和方式促进传统家风更好地继承 |
三、实现继承传统优秀家风与创新当代家风相结合 |
第二节 本土与世界相融合原则 |
一、吸收借鉴国外的家风建设资源 |
二、实现国外家风资源的洋为中用 |
三、实现新时代好家风的中为洋用 |
第三节 主体与对象相契合原则 |
一、契合个人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求 |
二、契合家庭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求 |
三、契合社会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要 |
四、契合国家主体对家风的构建需要 |
第四节 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原则 |
一、新时代家风在内容表达方面应坚持的原则 |
二、新时代家风在构建形式方面应坚持的原则 |
三、以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原则构建新时代家风 |
第四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内容 |
第一节 立身 |
一、知书达礼 |
二、审慎自律 |
三、尊老爱幼 |
四、择贤而友 |
第二节 治家 |
一、健康生活 |
二、勤劳简约 |
三、互敬互爱 |
四、和顺和睦 |
第三节 处世 |
一、宽容豁达 |
二、与人为善 |
三、待人以诚 |
四、敬畏自然 |
第四节 致用 |
一、知行合一 |
二、开拓创新 |
三、爱岗敬业 |
四、服务社会 |
第五节 强国 |
一、遵纪守法 |
二、志存高远 |
三、爱党爱国 |
四、共建共享 |
第五章 新时代家风构建的路径 |
第一节 “六位一体”共建家风 |
一、家庭成员是新时代家风的建设者 |
二、广大家庭是新时代家风的营造者 |
三、学校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参与者 |
四、社区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协作者 |
五、社会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推动者 |
六、国家是新时代家风构建的引领者 |
第二节 “守一望多”承载家风 |
一、以传统节日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
二、以地方文化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
三、以家风故事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
四、以文化产品为载体构建新时代家风 |
第三节 “春风化雨”宣传家风 |
一、传统媒体必不可少 |
二、新媒体应充分利用 |
三、自媒体可适当使用 |
第四节 “态势聚合”形成家风 |
一、言传身教法 |
二、说服引导法 |
三、榜样示范法 |
四、比较鉴别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新就业形态下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新就业形态 |
2.1.2 基本养老保险 |
2.1.3 制度适应性 |
2.2 相关理论 |
2.2.1 社会公平理论 |
2.2.2 多支柱养老保险理论 |
第三章 新就业形态的发展现状 |
3.1 新就业形态的类型划分 |
3.2 新就业形态群体的规模状况 |
3.3 新就业形态的特点趋势 |
3.3.1 组织方式去组织化 |
3.3.2 雇佣关系非典型化 |
3.3.3 劳动方式非标准化 |
3.3.4 就业边界扩大化 |
3.3.5 劳动参与低门槛化 |
3.4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状况 |
第四章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基本养老保险实证研究 |
4.1 数据来源及研究样本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样本 |
4.2 研究假设、模型建立和变量设置 |
4.2.1 研究假设 |
4.2.2 模型选择与建立 |
4.2.3 变量设置 |
4.3 实证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回归结果与假设检验 |
4.4 结论 |
4.4.1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存在较多漏保或错位参保 |
4.4.2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规定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具有挤出效应 |
4.4.3 职业因素加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漏保或错位参保 |
第五章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适应新就业形态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5.1 制度现状 |
5.1.1 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供给 |
5.1.2 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 |
5.2 基本养老保险与新就业形态发展不适应的问题表现 |
5.2.1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依据缺失 |
5.2.2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率过高 |
5.2.3 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较低 |
5.3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适应新就业形态发展的原因剖析 |
5.3.1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公平性缺失 |
5.3.2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新就业形态的适应性不强 |
第六章 国外经验与启示 |
6.1 第三类劳动者的养老保险制度设计 |
6.1.1 德国-“类似劳动者” |
6.1.2 意大利-“准从属性劳动者” |
6.1.3 英国-“非雇员劳动者” |
6.2 国外工会组织在社会保险制度中发挥的作用 |
6.3 启示 |
6.3.1 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要体现公平至上的理念 |
6.3.2 增强养老保险制度对社会发展新趋势的适应性 |
6.3.3 第三类劳动者制度在我国的适用性有待商榷 |
6.3.4 积极发挥工会组织在养老保险中的作用值得肯定 |
第七章 对策建议 |
7.1 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公平性 |
7.2 适时调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就业模式变迁的适应性 |
7.3 打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对传统劳动关系的依附性 |
7.4 设置多组合参保方式与分类缴费机制 |
7.5 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健全养老保险待遇转移接续机制 |
7.6 探索第二、三支柱补充养老保险的全新发展路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督教在山东省S县的传播与发展(1980-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五)研究思路 |
(六)相关概念界定 |
一、1980年代以前基督教在S县传播与发展的总体状况 |
(一)美南浸信会在S县的传播与发展 |
(二)美以美会在S县的传播与发展 |
(三)耶稣家庭在S县的传播与发展 |
二、教会开放以降S县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 |
(一)教会开放以降S县基督教传播发展历程 |
1.恢复阶段(1980-1983) |
2.快速发展阶段(1984-1996) |
3.平稳发展阶段(1997-2018) |
(二)教会开放以降S县基督教传播发展实况 |
1.信徒群体结构性特征的演变趋势 |
2.信徒的皈依历程 |
3.教牧人员的群像分析 |
4.教会的宗教活动 |
5.基督教活动场所的设立与管理 |
6.教会组织机构的设立、运行及管理 |
三、教会开放以降S县基督教传播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信徒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
(二)农村聚会信徒“老、弱、病、妇”的群体特征明显 |
(三)教会自养能力薄弱 |
(四)教会社会服务、公益慈善参与较少 |
(五)教会牧养实效有待提升 |
四、S县基督教发展态势 |
(一)受洗人数减少的情况短期内基本不会改变 |
(二)基督教中国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 |
(三)团契将是发展信徒和细化牧养的重要形式 |
结语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9)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基本问题与反思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基础: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一)文献综述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进路:视角选择与理论假设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四)理论视角 |
四、研究样本:村庄选取与典型特征 |
(一)样本选取原则 |
(二)样本基本概况 |
(三)样本典型特征 |
第一章 地理交汇与文化交融:“两票”制探索的时空场域 |
1.1 “鸡鸣三省”之边缘地理 |
1.1.1 H县沿革与县域区位 |
1.1.2 D村由来与村庄区位 |
1.1.3 边缘地理的交集与自立 |
1.2 “十年九旱”之古渡经济 |
1.2.1 天与地:传统农业根基薄弱 |
1.2.2 福与祸:黄河泊来利弊 |
1.2.3 破与立:挣扎的渡口经济 |
1.3 “民歌海洋”之艺术之乡 |
1.3.1 “二人台”:艺术的地域根基 |
1.3.2 民风活跃:曲艺塑造下的地方文化 |
1.3.3 走西口:艺术与社会的互动 |
1.4 “自治示范”之民主金石 |
1.4.1 《村组法》试行与H县试点 |
1.4.2 《村组法》落实与H县示范 |
1.4.3 突破:自治精神萌动农民诉求 |
第二章 民主启蒙与制度认知:“两票”制探索前的民主习得 |
2.1 农民协会时期:从分散个体到组织化集体 |
2.1.1 清末的农会组织 |
2.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组织 |
2.1.3 解放区的农民协会重建 |
2.2 合作化时期:从分散小农到合作化社员 |
2.2.1 农民所有制下的个体经营尝试与缺陷 |
2.2.2 传统变工下的互助生产 |
2.2.3 初级合作社下合作意识的萌动 |
2.3 人民公社时期:从非正式合作到政权化行动 |
2.3.1 高级合作社:从自发合作到集体行动 |
2.3.2 集体化社员:从生产社员到政治成员 |
2.3.3 运动化社员:从政治参与到群体乱序 |
2.4 包产到户:从秩序缺位到民主自治 |
2.4.1 退潮与反思:农民乱序参与的折返 |
2.4.2 探索与首创:包产到户的农民实践 |
2.4.3 民主与权利:村民自治的制度构建 |
第三章 民主探索与制度创新:“两票”制产生与实践的内在动因 |
3.1 “村民自治”:两票制创新的制度前提 |
3.1.1 村民自治顶层设计为制度创新提供机制保障 |
3.1.2 村民自治实践开启制度创新窗口 |
3.1.3 村民自治使农村基层党建产生新“需求” |
3.2 “为利抗争”:两票制创新的工具理性 |
3.2.1 依法举揭:政治认同下农民维权的路径选择 |
3.2.2 创制扩权:农民诉求表达的行动策略 |
3.2.3 以势易权:农民诉求实现的精神取向 |
3.3 “人民中心”:两票制创新的价值回应 |
3.3.1 诉求回应: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必然要求 |
3.3.2 互动创制:两票制创新的实践路径 |
3.3.3 农民中心:两票制的价值遵循 |
3.4 “政治实验”:两票制创新的探索路径 |
3.4.1 政治实验与政治学实验 |
3.4.2 中国的“政治实验”范式 |
3.4.3 两票制:政治实验的基层实践 |
第四章 民主落实与制度拓展:“两票”制发展与深化的路径选择 |
4.1 实践检验与制度成型:D村试选到W镇推行 |
4.1.1 制度诉求:“信任票”的产生缘由 |
4.1.2 制度供给:实践检验下的诉求回应 |
4.1.3 创制成效:制度创新绩效的现实反映 |
4.2 经验推广与制度发展:从X地区现场会到山西培训班 |
4.2.1 组织领导:制度创新发展的根本保障 |
4.2.2 农民实践:制度创新发展的驱动力量 |
4.2.3 制度风险:制度创新的宏观考量 |
4.3 全国借鉴与制度变体:从“两票”制到“两推一选” |
4.3.1 有限效度:“两票”制昙现与折返 |
4.3.2 水波效应:“两票”制的后创制时代 |
4.3.3 制度变体:“两推一选”创制与全国落地 |
4.4 民主深化与制度超越:从村支部选举到乡镇直选 |
4.4.1 民主上升:公推直选由乡村走向乡镇 |
4.4.2 民主拓展:由村内选举走向多村联选 |
4.4.3 民主深化:制度创新的持续动力 |
第五章 耦合创新: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的内在机理 |
5.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的组织保障 |
5.1.1 农村党建催生制度创新需求 |
5.1.2 地方党组织推动制度创新实践 |
5.1.3 党中央确认制度创新结果 |
5.2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 |
5.2.1 农民逐利:制度创新的经济动因 |
5.2.2 农民维权:制度创新的政治追求 |
5.2.3 农民参与:制度创新的文化场域 |
5.2.4 农民发展:制度创新的核心动力 |
5.3 理法合一:制度创新的价值遵循 |
5.3.1 合法性:制度创新的外部边界 |
5.3.2 合理性:制度创新的内在准绳 |
5.3.3 人民性:理法合一的创制精神 |
5.4 内生外嵌: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 |
5.4.1 诉求萌发:制度创新的起点 |
5.4.2 以势抗争:制度议程的设置 |
5.4.3 价值嵌入:制度创新的实现 |
5.4.4 党的引领:制度创新的扩散 |
5.5 耦合效应:制度创新的协同机制 |
5.5.1 制度场域:创制发生的空间环境 |
5.5.2 四维一体:制度创新的体系结构 |
5.5.3 系统协同:制度创新的合力机制 |
5.5.4 耦合机制:制度创新的实现机理 |
第六章 党的制度创新引领农村发展的未来走向 |
6.1 以制度创新强化党的基层领导 |
6.1.1 跨村选人:创新党的基层选举制度 |
6.1.2 跨级用人:创新党员干部管理制度 |
6.1.3 跨委育人:创新党员人才培养制度 |
6.2 以制度创新满足农民发展需求 |
6.2.1 问题:农民需求的现状分析 |
6.2.2 归因:农民需求的制度成因 |
6.2.3 策略:农民需求的制度供给 |
6.3 以制度创新引领农村“三治融合” |
6.3.1 党的领导制度创新:三治融合的基本前提 |
6.3.2 农村制度耦合创新:三治融合的协同机制 |
6.3.3 党领民治体制创新:三治融合下的农村善治 |
6.4 以制度创新推进乡村振兴 |
6.4.1 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助推产业兴旺 |
6.4.2 创新农村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宜居乡村 |
6.4.3 创新村规民约惯习制度,培育文明乡风 |
6.4.4 创新农村社区治理制度,实现农村善治 |
6.4.5 创新农民收入分配制度,创造富裕生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住房不平等研究 |
1.2.2 住房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
1.2.3 住房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研究 |
1.2.4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 |
1.5 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概念和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住房区域不平等 |
2.1.2 住房消费 |
2.1.3 居民生活满意度 |
2.2 相关理论 |
2.2.1 消费需求层次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传统市场理论和新市场理论 |
2.2.4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
第三章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理 |
3.1 示范效应 |
3.2 攀比效应 |
3.3 预期机制 |
第四章 中国住房区域不平等现状和构成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居民住房消费状况 |
4.2.1 全国层面居民住房消费状况 |
4.2.2 分省居民住房消费状况 |
4.2.3 分城乡居民住房消费状况 |
4.3 住房区域不平等状况 |
4.3.1 全国层面住房消费不平等状况 |
4.3.2 省级层面住房消费不平等状况 |
4.3.3 市级层面住房消费不平等状况 |
4.4 住房区域不平等构成分解 |
4.4.1 不同套次住房对住房消费不平等的贡献率 |
4.4.2 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不平等对总体不平等的贡献率 |
4.4.3 住房消费不平等变化分解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的影响 |
5.1 模型和变量设置 |
5.2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产权获得的影响 |
5.2.1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拥有率的影响 |
5.2.2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拥有量的影响 |
5.2.3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产权获得影响的异质性 |
5.2.4 稳健性检验 |
5.3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价值的影响 |
5.3.1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价值的影响:总样本回归结果 |
5.3.2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价值影响的异质性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面积的影响 |
5.4.1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面积的影响:总样本回归结果 |
5.4.2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面积影响的异质性 |
5.4.3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
6.1 模型和变量设置 |
6.2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
6.2.1 总样本回归结果 |
6.2.2 稳健性检验 |
6.3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的异质性 |
6.4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居民生活满意度不平等的贡献率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住房区域不平等现状和构成主要结论 |
7.1.2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影响主要结论 |
7.1.3 住房区域不平等对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广东城镇女性灵活就业状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 胡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2]昆明市五华区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的研究[D]. 韩甘甜.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中越边境跨国婚姻问题治理研究 ——以富宁县木贵村为例[D]. 农梦莲.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研究[D]. 黄双.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5]中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李春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6]新时代家风构建研究[D]. 李佳娟. 苏州大学, 2020(06)
- [7]新就业形态下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应性研究[D]. 张铭哲.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8]基督教在山东省S县的传播与发展(1980-2018)[D]. 马兴才.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9]农村党支部选举制度创新研究 ——以D村“两票”制为例[D]. 梁俊山. 山西大学, 2020(07)
- [10]住房区域不平等对个体住房消费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 王迪.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