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的健康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郝路路,刘静娟,梁红波,韩梅[1](2022)在《全程跟进式赋能教育及营养管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全程跟进式赋能教育及营养管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营养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程跟进式赋能教育及营养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营养指标、疾病认知水平及锻炼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体质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咽癌、放疗、饮食方案、自我护理方面疾病认知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颈部功能操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跟进式赋能教育联合营养管理可有效维持鼻咽癌放疗患者营养水平,改善其疾病认知及头颈部功能操锻炼依从性,降低重度营养不良发生风险。
王颖,王小琳[2](2022)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中的应用效果及对MUIS评分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患者的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分情况。方法依据单双号将92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试验组(集束化护理策略),各46例。比较两组的吞咽功能、张口困难情况、MUI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放疗后3个月,试验组的吞咽障碍及张口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放疗期间(P<0.05)。放疗期间及放疗后3个月,试验组的MUI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应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能够显着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及张口困难症状,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提升护理满意度。
凌金妹,陈美丽,蔡凤[3](2021)在《行为研究法联合家庭式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行为研究法联合家庭式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科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放疗期间行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放疗期间实施行为研究法联合家庭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生活质量及放疗期间副反应。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分级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研究法联合家庭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降低患者放疗期间放射性皮炎及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及反应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牛思甜[4](2021)在《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描述鼻咽癌患者在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总体状况及各维度的动态变化趋势,并探讨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对癌因性疲乏变化的影响;2.分析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与营养、心理、生活质量、手握力和身体成分之间的相关性;3.研究影响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变化的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是2018年11月至2021年5月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接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患者初次入院时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资料,在患者诱导化疗前(T0)、放疗前(T1)和放疗后(T2)收集患者的多维疲乏量表等资料。1.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描述患者在三个时间点的疲乏总分及各维度疲乏分数的变化趋势,以及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对疲乏变化的影响,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患者重度疲乏发生率的变化趋势;2.采用Pearson相关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癌因性疲乏与营养、心理弹性、焦虑抑郁、社会支持、生活质量、手握力和身体成分之间的关系;3.采用混合效应线性模型,探讨癌因性疲乏与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诱导化疗周期、是否放化疗、营养、心理弹性、焦虑抑郁、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收集100例患者的资料,其中,73例患者三个时间点资料均完整,27例仅两个时间点资料完整,患者全部接受了诱导化疗+调强放疗的方式,患者的放疗剂量在65.72~74.20Gy。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n=73)结果显示,患者三个时间点疲乏总分以及各个维度的分数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精神疲乏仅在T0、T2和T1、T2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5)。女性的疲乏总分(F=9.760,P=0.003)、心理疲乏(F=12.482,P=0.001)、精神疲乏(F=8.128,P=0.006)平均值在三个时间点均高于男性;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的患者在放化疗期间疲乏总分(F=5.756,P=0.019)、心理疲乏(F=6.619,P=0.012)平均值均高于收入>5000元的患者。未接受同步放化疗的患者的心理疲乏平均值(F=4.322,P=0.041)高于接受了同步放化疗的患者。重度疲乏在T0、T1和T2的例数分别为7(9.59%)、10(13.70%)和29(39.73%),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和T0相比,仅T2的重度疲乏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OR=6.22,95%CI:2.74~14.11);和T2相比,T1重度疲乏的发生率明显降低(OR=0.24,95%CI:0.11~0.53)。患者在放疗期间重度疲乏率也呈上升趋势;2.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营养、心理弹性、焦虑抑郁、社会支持、生活质量、手握力和身体成分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为:1)第一阶段:T0(n=89):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心理弹性、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1),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P<0.01)。T1(n=83):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心理弹性、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1),与焦虑抑郁、营养呈正相关(P<0.01)。T2(n=73):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焦虑抑郁、营养呈正相关(P<0.01)、与心理弹性、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1);2)第二阶段:T1(n=20):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手握力及身体成分各指标间均无相关关系(P>0.05)。T2(n=20):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去脂体重之间呈负相关(P<0.05);3.影响癌因性疲乏变化趋势的多因素分析(n=100):时间(放化疗的治疗进程)(P<0.001)、营养状况(P<0.001)、焦虑抑郁评分(P<0.001)对癌因性疲乏的变化有正向影响。结论1.随着放化疗的进行,鼻咽癌患者的疲乏总分、心理疲乏、躯体疲乏始终呈上升趋势;重度疲乏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2.在放化疗期间,营养差、伴有焦虑抑郁的鼻咽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更严重;3.临床医护人员应对鼻咽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进行动态评估,同时测量其营养和焦虑抑郁情况,早期识别易加重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因素,加强对癌因性疲乏的症状管理,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胡蓉[5](2020)在《基于移动医疗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以行为转变理论模式作为研究的基础理论依据,构建基于移动医疗的同步放化疗鼻咽癌患者健康教育路径,为肿瘤病房移动医疗APP中鼻咽癌健康教育板块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为“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结构式观察法,质性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形成基于移动医疗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初稿;运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15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并对路径的条目和内容进行了修改,最终形成了基于移动医疗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终稿。使用变异系数法对各级条目进行权重赋值;运用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协调系数、集中程度对专家函询的结果进行科学性和可靠性检验;统计分析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结果:1.肿瘤科病房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现状:结构式观察和质性访谈的结果显示了健康教育形式单一,缺乏计划,部分健康教育内容缺失的现状,87.96%的医务人员采用了口头教育的形式,另外书面表达占5.56%,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占5.56%,利用互联网/移动医疗设备仅占0.93%;肿瘤科/耳鼻喉科医务人员在鼻咽癌的治疗和护理的知识关注点多聚焦在鼻咽癌的放射治疗上,而对鼻咽癌的同步化疗、后期康复锻炼关注不够。2.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简短版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QOL-NPC13)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社会关系(social domain,SO)领域,学历较高者得分最低(56.52±17.39),而学历较低者得分最高(71.43±15.99),说明了高学历人群对自身社会关系的关注度较高,需求高;在毒副作用(side-effect do-main,SE)领域,调查显示随着治疗的推进,得分呈降低趋势,说明患者在治疗进行以及治疗结束后毒副作用日趋明显,需要医务人员的持续健康教育支持。3.构建基于移动医疗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该路径共有三个层级,一级条目5项,二级条目20项,三级条目53项。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3.75%和100%,说明专家具有较高的积极性;2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48和0.910,说明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各级条目的协调性系数分别为0.275、0.110、0.222,P值<0.05,说明各函询专家对各级条目的意见较为一致;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采用重要性赋值和变异系数表示,各条目重要性赋值均数都大于3.5,变异系数小于0.25,说明专家的意见集中程度较好。结论:本文以行为转变理论模式作为研究的基础理论依据,结合《“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文件精神,构建基于移动医疗的同步放化疗鼻咽癌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该路径结合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欠佳的现状和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各治疗阶段健康现状,将行为转变理论模式的五个转变阶段和患者的治疗阶段相融合,根据移动医疗的特点进行构建。该路径符合医护人员、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知识需求,为基于移动医疗的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开展。
梁晓一[6](2020)在《认知行为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情绪与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观察患者在放疗期间的营养状况、情绪反应及功能锻炼依从行为等的变化,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营养状况、情绪反应及行为反应的影响。方法1.选取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某三甲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每周1次,共5次的认知行为干预措施。2.干预前对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患病情况进行比较。使用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等量表对干预前后患者营养风险进行评估,并收集干预前后患者营养相关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和体重等;使用广泛焦虑自评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等量表对干预前后患者情绪变化进行综合评估;使用患者功能锻炼完成度自评得分对干预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行为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焦虑程度、抑郁水平与功能锻炼依从行为等。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研究过程中共有78例头颈部肿瘤患者被纳入,干预组纳入38例,对照组纳入40例,研究期间2例患者因个人原因失访,失访率为2.6%。76例患者最终完成整个研究过程,两组各3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籍贯、支付方式、文化程度、工作状况等一般人口学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疗剂量、家族史、既往史、过敏史、吸烟史、饮酒史、肿瘤部位、肿瘤分期、是否同期化疗等疾病相关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和血清总蛋白均有下降,对照组患者的两组指标在干预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对照组营养状况有明显下降,干预组患者的两组指标在干预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干预组的营养状况下降不明显。干预后两组患者在营养指标及营养风险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患者体重下降率平均值均超过5%;NRS 2002评分显示有营养风险患者比例均有增加;PG-SGA定性评分C级(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比例均有增加,定量评分均有提高。3.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干预后GAD-7、PHQ-9值均有上升,干预组轻度焦虑、轻度抑郁及中度抑郁患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功能锻炼完成度自评得分: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经认知行为干预后,干预组自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认知行为干预可以应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2.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降低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水平。3.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功能锻炼的依从性。4.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存在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情况,认知行为干预可降低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但仍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
张娜[7](2020)在《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症状群与舒适状况的纵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建立鼻咽癌患者症状群,确定放疗期间该类患者症状群种类及其内部构成;追踪调查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6周内不同时间点(每周)症状群及舒适状况的变化趋势,并探讨两者相互关系。以期为症状管理提供参考,为实施舒适护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在青岛市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放疗的153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头部&颈部模块(MDASI-HN)、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舒适状况量表在患者放疗1~6周后(T1~T6)每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描述;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构建症状群,并采用Cronbach’sα系数评估症状群的信度;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症状数目、症状及症状群严重度、舒适状况评分的纵向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症状群与舒适状况的关系。结果1.鼻咽癌患者在放疗T1~T6期间症状数目由(4.58±1.29)个明显上升为(14.56±2.58)个,其中T2~T3症状数目增加速度最快,T5~T6症状数目变化趋于平缓;各症状发生率与严重程度随放射剂量的累积呈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点主要的症状经历不同。2.共提取5个症状群,症状群出现时间及内部症状构成均随着放疗的进行有所变化。其中疲乏-睡眠-情感症状群、口腔黏膜症状群在T1~T6六个时间点持续存在;发音-吞咽困难症状群、胃肠道症状群T3时出现,持续至T6;神经系统相关症状群仅存在于T6。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点的症状群严重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3.369~688.434,P<0.001),其中口腔黏膜症状群程度较为严重。3.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整体舒适状况随放疗的进行呈下降趋势,各时间点得分波动在(85.84±8.30)~(104.44±9.71)范围。在鼻咽癌患者各维度舒适状况得分中,生理维度及心理维度舒适状况均随放疗次数的增多而下降,T6时下降到最低水平;而社会维度舒适状况随放疗次数的增多而上升,T1时社会舒适水平最低;环境维度舒适状况的变化随放疗次数的增多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T2时达到高峰,T2后下降,T6时环境领域舒适最低。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鼻咽癌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整体舒适状况及各维度舒适状况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52~435.041,P<0.001)。4.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不同时间点的症状群严重程度与整体舒适状况均呈负相关(r=-0.194~-0.839,P<0.05)。在与各维度舒适状况相关性分析中,T1~T6期间各症状群与生理舒适状况均呈负相关(r=-0.214~-0.891,P<0.05);除此之外,疲乏-睡眠-情感症状群及口腔黏膜症状群在T1~T6期间与心理舒适、环境舒适状况呈高度负相关(r=-0.249~-0.794,P<0.05);口腔黏膜症状群和发音-吞咽困难症状群在T5~T6期间与社会维度舒适均呈正相关(r=0.163~0.184,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症状数目多,症状负担大,不同时间点需重点观测及控制的症状不同。通过纵向追踪症状群的变化,发现症状群的动态性不仅体现在严重程度的变化上,还体现在持续时间及内部构成上。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各时间点的症状群与整体舒适状况均呈负相关,提示通过症状群的管理,可以提高患者舒适水平,为提供全面的舒适护理奠定基础。
卫彬彬[8](2020)在《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动态改变、影响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南昌市某三甲医院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的认知和生活质量进行纵向调查,旨在了解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前后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动态变化;分析患者放疗前后各阶段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探讨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认知改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为临床上识别早期放射性脑损伤高危患者并行及时对因预防、对因干预,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纵向研究,以便利抽样法对2018年7月2020年1月在江西省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拟行调强放疗的15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调查,最终130例患者完成4次随访调查,以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中文版头颈部癌症治疗功能评估调查问卷(FACT-H&N)和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为研究工具,对患者放疗前后不同时间段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动态变化特点、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以患者放疗前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为基线资料,并于患者放疗结束时、放疗后03个月、放疗后36个月随访复评认知、生活质量。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IMRT)前、放疗结束时、放疗后03个月、放疗后36个月MOCA得分分别为(23.25±3.53)分、(21.47±3.44)分、(20.25±3.12)分、(20.41±3.35)分。2.鼻咽癌患者IMRT前、放疗结束时、放疗后03个月、放疗后36个月FACT-H&N得分分别为(119.34±8.46)分、(76.00±14.11)分、(98.35±13.18)分、(108.82±13.38)分。3.单因素分析显示:鼻咽癌患者IMRT前认知功能在年龄、文化程度、临床分期、职业特点方面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时及放疗后03个月认知功能在年龄、文化程度、临床分期、放疗总剂量、双侧颞叶受照最高剂量、职业特点方面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36个月认知功能在年龄、文化程度、临床分期、双侧颞叶受照最高剂量、职业特点方面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鼻咽癌患者IMRT前认知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放疗结束时、放疗后03个月及放疗后36个月认知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均为年龄、文化程度、双侧颞叶受照最高剂量、职业特点。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鼻咽癌患者IMRT前认知功能与其生活质量间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放疗结束时、放疗后03个月及放疗后36个月的认知功能与其生活质量间均呈轻度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1.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认知功能随时间推移明显受损,至放疗结束后36个月患者认知功能稍有恢复,但与放疗后03个月并无明显差异,仍显着低于放疗结束时及放疗前水平。2.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期间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之后随时间推移呈逐渐回升趋势,但放疗结束后36个月时患者生活质量仍然未恢复到放疗前水平。3.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是鼻咽癌患者认知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调强放疗期间及放疗结束后早期双侧颞叶受照最高剂量也成为患者认知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放疗技术仍有待改进以减少患者认知受损及认知障碍发生率,应重视高龄、低文化程度、从事体力劳动、双侧颞叶受照最高剂量≥70Gy患者的认知功能随访。4.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前认知功能对生活质量无影响,而放疗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对其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临床医护工作者可从预防患者认知功能减退或改善认知功能的角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丁茹蕾[9](2020)在《“斯金纳”式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自我管理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调查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知-信-行、自我感受负担和自我管理效能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知-信-行、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管理效能的关系;探讨基于“斯金纳”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知-信-行、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效能、急性放射性皮炎发生情况的影响,为临床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以一般资料调查表、自制放射性皮炎知-信-行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作为调查工具,于2018年9月1日—2019年10月30日对湖南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38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了现状调查。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知-信-行、自我感受负担和自我管理效能感得分;根据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行为、自我感受负担或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自我感受负担或自我管理效能感的相关关系,以P<0.05有统计学差异;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知-信-行、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管理效能的关系。(2)选择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衡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放疗科符合纳入标准的鼻咽癌放射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干预组(38例),结合“斯金纳”理论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对照组采用放疗科常规放射性皮炎健康宣教方式宣教;干预组采用基于“斯金纳”理论的健康教育方式宣教,进行为期7周的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7周后测评两组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知-信-行、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效能感情况。干预期间每天测评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分级。两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近似F检验、两样本独立t检验,近似t检验,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以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鼻咽癌放疗患者知识实际得分为(23.65±3.18)分,百分制得分为(57.62±15.31)分,知识水平为优、良、差者分别占26.8%、35.3%和37.9%。态度实际得分为(16.27±2.73)分,百分制得分为(68.34±7.37)分,态度优、良、差者分别占47.1%、28.6%、24.3%。行为实际得分为(31.63±5.79)分,百分制得分为(64.77±10.52)分,行为优、良、差者分别占39.4%、42.1%、18.5%。知识、态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放射性皮炎分级、放疗次数是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行为的影响因素。(2)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总得分为(30.05±7.49))分,处于中度水平;其中各维度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情感负担(3.20±0.88)、身体负担(1.64±0.69)、经济负担(1.64±0.73)。TMN分期、家庭人均月收入、放疗次数、放射性皮炎分级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总得分为(86.06±18.34)分,处于中度水平;其中各维度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正性态度(3.13±0.85)、自我决策(3.05±0.77)和自我减压(2.86±0.96)。家庭人均月收入、TMN分期、放疗次数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自我管理效能感呈现负相关。(3)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知识对自我感受负担的总效应为-0.501,其中直接效应为-0.056,通过行为对自我感受负担的间接效应为-0.445;信念对自我感受负担的总效应为-0.191,其中直接效应为-0.103,通过行为对自我感受负担的间接效应为-0.087;知识对自我管理效能感的总效应为0.254,其中直接效应为0.071,通过行为对自我管理效能感的间接效应为0.183;信念对自我管理效能感的总效应为0.637,其中直接效应为0.148,通过行为对自我管理效能感的间接效应为0.488。(4)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放射性皮炎知-信-行水平、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效能感总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放射性皮炎知识、信念、行为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患者的放射性皮炎知识、信念、行为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前后对照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总均分与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情感负担总均分和身体负担总均分显着低于干预前(P<0.05),但其经济负担总均分在干预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总均分、情感负担总均分和身体负担总均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组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总均分与各维度得分均显着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组鼻咽癌放疗患者正性态度总均分、自我减压总均分和自我决策总均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研究发现有38例患者发生了Ⅰ级放射性皮炎,对照组为16例,干预组为22例;有23例患者发生Ⅱ级放射性皮炎,对照组为13例,干预组为10例;有8例患者发生Ⅲ级放射性皮炎,对照组为5例,干预组3例;对照组有1例患者发生了Ⅳ级放射性皮炎,对照组Ⅱ级以上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54.29%,干预组Ⅱ级以上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37.14%。行χ2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216,P=0.04。结论(1)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知-信-行内容缺乏,医护人员需在放疗早期加强对放射性皮炎知-信-行的宣教。(2)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自我管理效能均处于中度水平,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患者心理变化的评估,有效利用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3)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知识和信念可直接对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效能感产生作用,还可以通过行为产生间接作用。(4)基于“斯金纳”理论的健康教育程序,能帮助鼻咽癌放疗患者掌握放射性皮炎相关知识,树立健康信念,建立自我护理的行为。减轻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对疾病的自我管理效能,减轻Ⅱ级以上放射性皮炎发生情况。
夏露[10](2020)在《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的预防方案》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以201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发表的《美国临床肿瘤协会:头颈部肿瘤生存护理指南》的推荐意见为指导框架,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适合中国本土的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预防方案。方法检索国内外与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有关的指南及专家共识,确定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预防方案的框架;回顾与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预防有关的高质量相关的文献,确定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预防方案的基本内容,将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发表的《美国临床肿瘤协会:头颈部肿瘤生存护理指南》的推荐意见作为指导框架,形成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预防方案的初案;根据德尔菲法咨询问卷的基本格式制定函询问卷,通过两轮的专家咨询对研究的初案进行修正,再根据专家的意见对方案进行进一步修订,形成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预防方案。结果通过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预防方案,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26个。第一轮和第二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和79%,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1和0.86(Cr均>0.7),经过两轮函询,各指标重要性的变异系数均<0.25,可操作性变异系数仅有3个指标≥0.25,其中一条考虑预防方案的完整性予以保留,另两条分别予相应修改及删除。结论本研究以201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发表的《美国临床肿瘤协会:头颈部肿瘤生存护理指南》的推荐意见为基本指导框架,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了适合中国本土的鼻咽癌放疗患者RIT预防方案。预防方案包括教育与培训、风险评估、预防措施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形成的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二、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的健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的健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全程跟进式赋能教育及营养管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护理方法 |
1.2.1 全程跟进式赋能教育 |
1.2.2 营养管理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营养水平比较 |
2.2 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比较 |
2.3 两组患者头颈部功能操锻炼依从性比较 |
3 讨论 |
(2)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中的应用效果及对MUIS评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放疗期间及放疗后3个月的吞咽功能比较 |
2.2 两组患者放疗期间及放疗后3个月的张口困难情况比较 |
2.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MUIS评分比较 |
2.4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3)行为研究法联合家庭式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行为研究法 |
1.2.2 家庭式健康教育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评分的比较,表1 |
2.2 两组放疗副反应发生率及分级的比较,表2 |
2.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表3 |
3 讨论 |
3.1 行为研究法联合家庭式健康教育可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管理效能 |
3.2 行为研究法联合家庭式健康教育可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副反应 |
3.3 行为研究法联合家庭式健康教育能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 |
(4)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和立题依据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2 研究理论框架 |
2.1 操作性定义 |
2.2 研究理论框架 |
2.3 研究假设 |
3 研究技术路线 |
4 质量控制 |
5 科研伦理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对象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剔除标准 |
2.4 脱落标准 |
3 研究方法 |
4 样本量的估算 |
5 治疗方案 |
6 研究工具 |
7 统计分析方法 |
8 自变量赋值情况 |
结果 |
1 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变化趋势及人口学和疾病特征的影响 |
1.1 患者的一般特征 |
1.2 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状况及变化趋势 |
1.3 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对疲乏变化的影响 |
2 癌因性疲乏与营养、心理、生活质量、手握力和身体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2.1 诱导化疗前(T0)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营养、心理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2.2 放疗前(T1)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营养、心理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2.3 放疗后(T2)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营养、心理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2.4 放疗前(T1)患者癌因性疲乏与手握力、身体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2.5 放疗后(T2)患者癌因性疲乏与手握力、身体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 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研究 |
3.1 患者的一般特征 |
3.2 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分析 |
讨论 |
1 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变化趋势及人口学和疾病特征的影响 |
1.1 样本量的统计功效及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1.2 癌因性疲乏总分呈上升趋势 |
1.3 各维度癌因性疲乏均呈上升趋势 |
1.4 重度疲乏率呈上升趋势 |
1.5 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对癌因性疲乏变化的影响 |
2 癌因性疲乏与营养、心理、生活质量、手握力和身体成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2.1 癌因性疲乏与营养和焦虑抑郁呈正相关,与心理弹性、和生活质量的呈负相关 |
2.2 癌因性疲乏与手握力无相关性,与去脂体重呈负相关 |
3 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研究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鼻咽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 |
本研究对临床实践与未来研究的启发 |
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 |
2 本研究的创新性 |
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
4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影响癌因性疲乏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基于移动医疗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相关概念 |
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基于移动医疗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初稿 |
1 研究方法 |
2 初稿形成过程 |
3 质量控制 |
4 伦理原则 |
5 移动医疗路径设计原则 |
6 技术路线图 |
7 结果 |
第三章 形成基于移动医疗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终稿 |
1 研究方法 |
2 德尔菲(Delphi)专家函询法的实施过程 |
3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1 医务人员实施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
2 鼻咽癌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度分析 |
3 基于移动医疗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内容和权重分析 |
4 本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
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附录 6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认知行为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情绪与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头颈部肿瘤流行病学现状 |
1.2 营养状况评估研究现状 |
1.3 肿瘤患者营养的研究现状 |
1.4 HNC患者的情绪反应 |
1.5 HNC患者放疗中的依从行为 |
1.6 认知行为干预 |
1.7 研究目的 |
1.8 研究意义 |
1.9 理论框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 |
2.3 样本量计算 |
2.4 抽样及分组方法 |
2.5 研究工具 |
2.6 评价指标 |
2.7 干预方案具体实施过程 |
2.8 数据管理与分析 |
2.9 质量控制 |
2.10 伦理原则 |
2.11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结果 |
3.1 基线资料均衡性 |
3.2 干预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HNC患者放疗期间认知行为干预的可行性 |
4.2 认知行为干预对HNC放疗患者情绪反应的影响 |
4.3 认知行为干预对HNC放疗患者依从行为的影响 |
4.4 认知行为干预对HNC放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常见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附件2 知情同意书 |
附件3 一般情况调查表 |
附件4 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 |
附件5 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 |
附件6 广泛焦虑自评量表GAD-7 |
附件7 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 |
附件8 营养教育处方 |
综述 简短认知行为疗法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7)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症状群与舒适状况的纵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相关概念 |
3.1 症状 |
3.2 症状群 |
3.3 舒适 |
4 理论基础 |
4.1 理论介绍 |
4.2 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作用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剔除标准 |
1.4 样本量的确定 |
2 研究工具 |
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2 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头部&颈部模块 |
2.3 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舒适状况量表 |
3 资料收集 |
4 质量控制 |
5 伦理学原则 |
6 统计学方法 |
7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调查完成情况 |
2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3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不同时间点的症状经历 |
3.1 症状数目 |
3.2 症状发生率 |
3.3 症状严重程度 |
3.4 症状对日常生活困扰程度 |
4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不同时间点的症状群 |
4.1 症状群提取 |
4.2 症状群内部构成 |
4.3 症状群严重程度 |
5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不同时间点的舒适状况 |
6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不同时间点症状群与舒适状况的相关性 |
讨论 |
1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症状经历 |
2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症状群变化 |
2.1 疲乏-睡眠-情感症状群 |
2.2 口腔黏膜症状群 |
2.3 发音-吞咽困难症状群 |
2.4 胃肠道症状群 |
2.5 神经系统相关症状群 |
3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舒适状况变化 |
3.1 生理维度舒适 |
3.2 心理维度舒适 |
3.3 环境维度舒适 |
3.4 社会维度舒适 |
4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症状群与舒适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
结论 |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8)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动态改变、影响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鼻咽癌的发病率与生存率及患者生活质量 |
1.1.2 放射性脑损伤与认知功能受损 |
1.1.3 鼻咽癌放疗患者的认知功能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放射性脑损伤 |
1.2.2 认知功能 |
1.2.3 放疗后早期认知功能受损 |
1.2.4 生活质量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放疗后认知功能变化及转归 |
1.3.2 放疗后认知功能受损的相关因素 |
1.3.3 放疗后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剔除标准 |
2.1.4 样本量计算 |
2.1.5 抽样方法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设计 |
2.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工具 |
2.3.1 一般情况调查表 |
2.3.2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
2.3.3 头颈部癌症治疗功能评估调查问卷(FACT-H&N) |
2.4 资料收集 |
2.5 统计学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2.7 伦理要求 |
第3章 结果 |
3.1 患者一般情况 |
3.2 放疗前后不同时间段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的动态变化 |
3.2.1 认知功能变化 |
3.2.2 生活质量变化 |
3.3 放疗前后不同时间段认知功能的单因素分析 |
3.3.1 放疗前认知功能的单因素分析 |
3.3.2 放疗结束时认知功能的单因素分析 |
3.3.3 放疗后0~3 个月认知功能的单因素分析 |
3.3.4 放疗后3~6 个月认知功能的单因素分析 |
3.4 放疗前后不同时间段认知功能的多因素分析 |
3.5 放疗前后不同时间段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放疗前后不同时间段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的变化分析 |
4.1.1 认知功能变化分析 |
4.1.2 生活质量变化分析 |
4.2 放疗前后不同时间段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年龄 |
4.2.2 文化程度 |
4.2.3 颞叶受照剂量 |
4.2.4 职业特点 |
4.3 放疗前后不同时间段认知功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6.1 研究的创新 |
6.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6.2.1 研究的不足 |
6.2.2 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斯金纳”式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自我管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操作性定义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5 理论基础 |
第2章 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自我管理调查研究 |
2.1 调查对象 |
2.2 调查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4 讨论 |
第3章 “斯金纳”式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自我管理的影响 |
3.1 调查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4 讨论 |
第4章 结论 |
第5章 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的预防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简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征 |
1.2 鼻咽癌的生理特性及治疗方式 |
1.3 鼻咽癌放疗后的并发症 |
1.4 RIT对鼻咽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1.5 放疗后张口困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 理论依据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研究内容 |
3.1 基于循证初步构建鼻咽癌放疗患者RIT预防方案 |
3.2 应用德尔菲法初步建立鼻咽癌放疗患者RIT预防方案 |
4 操作性定义 |
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循证阶段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检索策略 |
2.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
2.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2.4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5 资料提取 |
2.6 文献资料分析 |
2.7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文献分析结果 |
4 启示 |
第三章 通过德尔菲法确立预防方案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专家遴选 |
2.2 专家函询 |
3 结果 |
3.1 专家基本情况 |
3.2 专家权威系数和积极性 |
3.3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3.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
3.5 第一轮专家函询指标修订情况 |
3.6 第二轮专家函询指标修订情况 |
4 讨论 |
4.1 构建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预防方案的意义 |
4.2 构建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预防方案的科学性分析 |
4.3 构建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预防方案的可靠性分析 |
5 结论及研究启示 |
5.1 结论 |
5.2 研究特色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的预防方案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
附录二 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的预防方案专家咨询问卷(第二轮) |
附录三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四、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的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程跟进式赋能教育及营养管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康复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J]. 郝路路,刘静娟,梁红波,韩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02)
- [2]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中的应用效果及对MUIS评分的影响[J]. 王颖,王小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02)
- [3]行为研究法联合家庭式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凌金妹,陈美丽,蔡凤. 临床护理杂志, 2021(05)
- [4]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D]. 牛思甜.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5]基于移动医疗的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构建研究[D]. 胡蓉.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6]认知行为干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情绪与行为的影响研究[D]. 梁晓一. 暨南大学, 2020(07)
- [7]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症状群与舒适状况的纵向研究[D]. 张娜. 青岛大学, 2020(01)
- [8]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动态改变、影响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D]. 卫彬彬. 南昌大学, 2020(08)
- [9]“斯金纳”式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自我管理的影响[D]. 丁茹蕾. 南华大学, 2020
- [10]基于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困难的预防方案[D]. 夏露.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