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ARK-Ⅳ型气化炉气化剂均布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研[1](2018)在《常压四喷嘴强旋转气流床气化炉流动及燃烧气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多数中小型煤化工企业所采用的气化炉是固定床气化炉,其对煤质要求高,碳转化效率低,污染严重,面临转型。加压气流床气化装置尽管性能优越,但投资及维护费用昂贵,难以在中小型化工企业中应用。常压干煤粉气流床气化技术则具有投资成本小、碳转化效率高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较为适用于中小型煤化工厂的升级改造。基于我国数量众多的中小型化工企业的这一需求,我校率先提出了常压干煤粉四喷嘴强旋转气化技术,并得到了工业应用。本文的研究对象则是该技术的工业示范项目-宜化集团乌拉山化肥厂造气量30000Nm3/h的常压干煤粉四喷嘴强旋转气流床气化炉。首先根据单相冷态模化准则确定了冷态试验台的结构和运行参数,搭建了与原型比例为1:8的冷态试验台。通过对炉内单相冷态流场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气化炉内单相流场可以分为6个流动区域,分别为上部返混区、上部折射区、水平射流区、中心切圆区、下部折射区和下部返混区;炉膛下部折射区与返混区的气体沿气化炉高度方向,混合强度逐渐增大,喷嘴附近区域气体交换量可以达到炉底区域的5倍以上。随着气化炉喷嘴水平偏转角度由4°增加到12°,其切圆直径由74mm增加到126mm。改变负荷会对气流的切向速度产生明显影响,气化炉负荷升高至120%设计负荷时,气化炉下部区域受明显影响,相同截面上切向速度最高可达设计负荷切向速度的1.8倍。而低于设计负荷时炉内的单相流场中,切向速度均稳定在理论值(实际负荷与设计负荷的比值与设计负荷下流场切向速度的乘积)附近,流动情况设计负荷下相似。利用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喷嘴水平偏转角度和不同负荷下气化炉内的燃烧气化特性。研究发现:煤粉与气化剂反应主要发生在射流边缘,气化炉高温区主要集中在气化炉中上部和喷嘴所在圆周附近,喷嘴截面形成中心负压区,最低温度约为1100K。CO2和水蒸气在烧嘴气化火焰处浓度相对集中,CO和H2集中在除了喷嘴附近的其他区域。随着喷嘴水平偏转角度的增加,喷嘴平面上的低温区变大,高温区域位置与壁面距离减小。随着气化炉负荷由60%设计负荷增加到120%设计负荷,炉内燃烧反应区扩大,使得在燃烧反应区边沿发生的气化反应区下移,CO和H2高浓度范围缩小,而燃烧产物的CO2和H2O富集区域增加。炉膛出口烟气温度由1593K增加到1724K,炉膛出口CO浓度由56.41%增加到60.56%,CO2浓度由13.72%逐渐减小到10.66%,H2浓度由14.70%增加到18.62%。
韩晓啸[2](2017)在《旋风气化炉的数值模拟及工程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煤气化技术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炭资源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近几年,经技术引进、技术转化、技术创新等几个阶段后,我国已自主开发气流床洁净煤气化技术达10余种,涵盖了水煤浆耐火砖气化技术、干煤粉水冷壁气化技术和水煤浆水冷壁气化技术等。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各种类型气化炉的研发和制造,先后生产制造了壳牌气化炉、德士古气化炉、多喷嘴气化炉、IGCC气化炉、东方炉等,积累了大量的工程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了新型干煤粉气化技术-旋风气化技术。借助数值模拟方法测算并不断调整旋风气化炉在高温高压下运行时炉内的参数特征,模拟旋风气化炉的流场、温度场、合成气浓度分布等相关信息,从而支持该型气化技术的工业化推广应用及技术的改进创新。本文通过旋风气化炉的数值模拟、结构设计、受力分析等三方面内容,详细介绍了旋风气化炉的开发研制过程,通过数值模拟不断优化气化室内多相流和温度场,控制气化环境;通过结构优化和水动力计算设计符合工艺要求的水冷壁内件;通过应力分析评定该型气化炉主要受压元件的强度指标。最后,总结出该气化技术相比较其他气化技术的主要特点,包括稳定性好、煤种适应性强、系统运转率高、安全性强、环境友好,环保高效、系统启动快、气化压力高等。
盛羽静[3](2017)在《气流床气化灰渣的理化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气化灰渣的理化特性能够反映煤气化过程的转化效率和气化炉的运行情况。研究灰渣的理化特性,掌握灰渣形成机理对提高煤气化效率和优化气化炉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工业气流床粉煤气化、水煤浆气化、水煤(焦)浆气化生成的粗渣、细渣、飞灰以及SE炉特殊形态的灰渣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不同气化条件下生成的灰渣的物理化学特征。研究不同气化炉、不同气化条件下生成的灰渣,测试了 SE炉不同粒径区域的灰渣样品的物理化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气化灰渣中不同形态颗粒进行了分类。灰渣颗粒的不同形态,对应着其在气化炉内的经历的不同气化历程,从而形成了不同残碳含量、矿物质组成等。原煤煤质、气化炉炉型、气化工艺条件等因素决定了粗渣和细渣中不同形态灰渣颗粒的含量与分布,进而决定了气化灰渣的残碳含量、粒径分布、宏观形态等特征。对比研究水煤(焦)浆气化灰渣与煤气化灰渣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石油焦与煤共气化所得灰渣残碳含量较高,灰渣的粒径也比煤气化灰渣粒径粗,这主要与石油焦及其混煤煤质有关。对SE气化装置中的设备积灰、纤维渣等非典型形态灰渣进行了理化特性的分析。气化炉中的部分细灰被合成气夹带进入洗涤系统,并沉积于设备中形成了一些致密的块状渣。分析研究表明,不同设备处积灰的残余碳含量以及灰化学组成与细渣相近,其色泽、硬度等性质略有差异;积灰在不同设备处的富集现象可以用其残碳和组成的差异进行解释;纤维渣的形成主要是由气化炉排渣不畅、以及混煤颗粒中单煤灰分组成、灰融熔特性差异大引起的。
刘敏[4](2016)在《煤粉柔和气化的实验研究与模拟》文中指出煤气化技术是发展高效低污染洁净煤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国内外气化技术种类繁多,应用场合及煤种适应性都有所限制,且大多数采用高温高压液态排渣技术,炉膛温度高可以促进气化反应速率,提高碳转化率,有利于液态熔渣的顺利排出,与此同时高温需要额外的燃烧热来维持,比氧耗增大,合成气中CO2含量也会增大,对高灰熔点煤种的气化难度更高,操作温度要高于灰熔点温度才能保证气化高效顺利进行。因此本文依据柔和燃烧技术的优势,将无焰氧化的实现途径应用到煤粉气流床气化中,设计新型煤粉气流床气化喷嘴,在低于煤粉灰熔点的操作温度下实现煤粉的柔和气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氧碳原子比及水蒸气煤比来提高煤气组分和碳转化率。柔和燃烧思想的关键点在于高速射流卷吸带来很高的烟气回流比,引射卷吸大量的高温烟气与初始入口反应物掺混及预热,提高反应物温度的同时降低局部氧浓度,高温低氧环境的燃烧速度减缓,反应物弥散到整个炉膛里进行空间化反应,燃烧效率高,无明显火焰锋面,温度均匀平均温度高,抑制NOx生成,降低CO排放。为实现基于柔和燃烧思想的煤粉柔和气化,作者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为柔和燃烧和气化试验台搭建煤粉气力输送装置,细致的分析了常压上出料发送罐小流量浓相气力输送特性,整理归纳了给煤量及固气比随特性参数的影响,为热态实验提供可靠稳定持续的供煤方案。(2)搭建小型直立式石英玻璃冷态气化炉,研究观察煤粉在有机玻璃模型炉内的冷态流场,主要观察不同喷嘴布置、不同出气方式下流场组织情况的变化,为数值模拟和热态实验提供直观认知和参考。(3)冷态数值模拟了煤粉炉喷嘴不同结构布置参数下的流场组织变化,从不同的喷嘴大小、喷嘴间距及偏心布置分别分析其对柔和燃烧流场参数特性的影响。(4)搭建热态试验台,实现煤粉的稳定着火及煤粉的柔和燃烧,在模拟优化较好的气化炉喷嘴结构上开展煤粉柔和气化实验,并调节合适的氧碳原子比和水蒸气煤比来获得较高的煤气热值及碳转化率。最后,在柔和燃烧(无焰氧化)实现途径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氧碳原子比和水蒸气煤比,初步实现了基于柔和燃烧思想的常温常压下空气煤粉气流床柔和气化技术,并在氧碳原子比为1.05、水蒸气煤比O.1kg/kg下达到较好的合成气热值及碳转化率,分别为3.59MJ/Nm3和72.4%。
李小亮,车永芳,张进华[5](2016)在《两种加压固定床煤气化方式的对比》文中研究说明简述加压固定床气化工艺的发展历史,对比分析了鲁奇气化炉及英国燃气—鲁奇碎煤熔渣气化技术(BGL)的特点,并将其在国内工业化应用的现状、废水处理等方面进行比较。经对比分析表明,BGL气化具有煤种适应性强、技术先进、生产能力大、污水量少等优点,而Lurgi气化技术工艺成熟工业化广泛,但污水处理复杂。
李斌,王忠浩[6](2015)在《碎煤加压气化工艺改进思路》文中认为本文介绍了碎煤加压气化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碎煤加压气化工艺改进思路:验证了炉型扩大、提高气化炉操作压力和使用CO2作为气化剂返炉的可行性;提出了煤锁气冲压优化、入炉煤粒径控制的改进方案;提出了入炉煤中微量元素(主要是氯元素和氟元素)露点腐蚀是气化炉夹套减薄的主要原因。
黄温钢[7](2014)在《残留煤地下气化综合评价与稳定生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残留煤资源储量巨大、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现有复采技术难以适用所有类型残留煤资源的条件,煤炭地下气化作为一种新型残留煤复采技术,可以与传统复采技术形成优势互补,对构建完善的残留煤复采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残留煤地下气化复采技术为背景,综合采用文献调研、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国内残留煤资源量及分布特点、残留煤地下气化综合评价、不同注气工艺的地下气化特性以及燃空区围岩稳定性控制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煤炭资源的平均采出率仅为34.45%,形成的残留煤资源量达到1266.44亿t,残留煤资源分布广泛。根据成因和特点,可划分为“三下”残留煤资源、薄煤层残留煤资源、保护性煤柱残留煤资源、因条件复杂而无法开采的残留煤资源、采空区残留煤资源等五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残留煤资源,构建了残留煤资源复采技术体系。(2)从资源条件、技术方案、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安全保障、能耗水平等六个方面对残留煤地下气化可行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选取了89项因素作为煤炭地下气化项目可行性评价指标,构建了残留煤地下气化项目可行性评价的多层次结构模型,并建立了残留煤地下气化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3)现场试验表明,变换注气工艺过程中,气化炉内状态会经历“平衡—破坏—再平衡”三个阶段,从而影响产气的稳定性,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尽量维持注气工艺的稳定性。单纯改变鼓风速度对地下气化的产气效果影响有限,而提高氧气浓度能显着提升煤气热值,且配注蒸汽时效果更好,故富氧蒸汽连续法气化工艺适合于地下气化的产业化生产。此外,构建了一个适宜煤炭地下气化过程的半理论计算模型,可用于地下气化项目的前期研究。(4)在现有条带开采极限跨距预测方法基础上,引入热应力,并考虑地下气化高温对围岩的影响,推导出了地下气化条带的开采宽度计算公式。同时,基于统一强度理论(UST),建立了地下气化条带开采的煤柱极限强度、屈服宽度和煤柱宽度的统一计算公式。对地下气化燃空区超高水充填工艺进行了初步设计。提出了一种地下气化“条带+充填+跳采”开采工艺,可实现地下气化大规模生产时的围岩稳定性控制。(5)结合山脚树煤矿地下气化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合理的气化工艺和条带尺寸,并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地下气化条带开采后燃空区围岩的温度场、应力场和变形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火焰工作面向前推进,开切眼处围岩表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岩体内部约2m区域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但温度传导范围逐渐扩大。与常规条带开采相比,地下气化条带开采后,主断面处的煤柱承受载荷显着提高,顶底板所受压应力增大、拉应力减小、剪应力升高,同时燃空区附近区域的围岩变形量增大,但远离开采区域的岩体变形量却减小。
段超[8](2014)在《固定床加压气化技术的发展现状》文中提出介绍了固定床加压气化技术由固态排渣的鲁奇炉到改进后的熔渣气化炉(BGL)的发展历程。从气化工艺条件、气化效率和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对比了BGL气化炉和鲁奇炉,并列举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分析表明:固定床加压气化炉技术成熟、适应性较强、有其自身的特点及优越性,由鲁奇炉改进后的BGL气化炉具有气化强度和气化效率高、能耗低、污染物数量少、煤种适应性强等优势,是极有发展前景的煤气化技术。
梁慧[9](2014)在《固定床掺烧兰炭/小颗粒焦制备CO原料气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2003年兖矿集团利用兖矿鲁南化肥厂的煤化工技术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以碳一化学为基础的煤化工事业,20万吨醋酸生产装置自2005年7月投产以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2008年随着世界金融风暴的来袭,醋酸市场日益萎靡,而生产CO气的重要原料焦炭的市场价格却一直居高不下并且呈现上涨的趋势,醋酸的利润空间急剧萎缩。因此,如何降低醋酸生产原料气CO的成本成为了摆在公司面前的一项难题。本文以CO制备系统的七台富氧连续造气炉为研究对象,以降低占精制气生产成本份额最大的焦炭成本为着眼点,在对造气炉的工艺反应原理反复探讨以及考察相关企业实践情况的基础上,从原料掺烧入手,研究探讨价格昂贵的山西焦炭的完全或部分替代途径。通过对原料市场的对比考察,CO制备车间在2011年到2012年两年的时间里,先后对兰炭和小颗粒焦炭分别进行了掺烧试验,得出了兰炭掺烧的最高配比为20%、小颗粒焦炭配比为33%的长期稳定结论。为适应掺烧需求,又对其造气装置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改造,如炉箅子的改型、破渣筋的更换、显热回收器内件的改造等等,为造气炉长期稳定掺烧创造了有利条件。2011年造气炉累计掺烧兰炭3101.7吨,可降低CO生产成本6.99元/km3;2012年4月份至2013年上半年,掺烧小粒度焦炭12356.79吨,实现降本21.75元/km3,为企业降低原料采购成本超过200万元/年。与此同时,兰炭及小颗粒焦炭的掺烧,是富氧连续造气制备CO原料气工艺的大胆尝试,对富氧连续造气技术的工业拓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旦[10](2013)在《鲁奇气化工艺特点及影响其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文中认为鲁奇加压气化是一项相对成熟的技术。在煤化工造气领域具有很多优势,但该项技术具有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文章通过介绍鲁奇工艺特点,分析了影响鲁奇气化工艺的各种关键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的控制来提高鲁奇气化装置的优点。
二、MARK-Ⅳ型气化炉气化剂均布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ARK-Ⅳ型气化炉气化剂均布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常压四喷嘴强旋转气流床气化炉流动及燃烧气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煤气化反应历程 |
1.3 典型的气流床煤气化技术介绍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4 气流床煤气化技术研究现状 |
1.4.1 冷态实验研究现状 |
1.4.2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单相流场试验及燃烧气化特性数值模拟方法 |
2.1 常压四喷嘴强旋转气流床气化炉概况 |
2.1.1 研究对象 |
2.1.2 常压气流床气化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 试验台系统总体设计 |
2.2.1 冷态模化方法 |
2.2.2 试验系统搭建 |
2.3 单相冷态试验方法 |
2.3.1 试验方法简介 |
2.3.2 热线风速仪介绍 |
2.4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2.4.1 数值模拟模型 |
2.4.2 常压气化炉流场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2.4.3 数值模拟网格无关性验证 |
2.4.4 数值模拟模型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常压四喷嘴强旋转气流床气化炉炉内单相流动特性研究 |
3.1 试验内容和试验工况 |
3.2 常压四喷嘴强旋转气流床气化炉分区模型研究 |
3.3 喷嘴水平偏转角度对气化炉炉内流场的影响 |
3.4 负荷对气化炉炉内流场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常压四喷嘴强旋转气流床气化炉炉内燃烧气化特性模拟研究 |
4.1 标准工况气化炉内燃烧气化特性研究 |
4.2 喷嘴水平偏转角度对气化炉炉内燃烧气化特性的影响 |
4.3 负荷对气化炉炉内燃烧气化特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旋风气化炉的数值模拟及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煤气化工艺 |
1.3 几种重要的气流床气化技术比较 |
1.3.1 德士古(Texaco)气化炉 |
1.3.2 壳牌(Shell)气化炉 |
1.3.3 E-Gas气化技术 |
1.3.4 GSP气化炉 |
1.3.5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旋风气化炉中多相流的数值模拟 |
2.1 旋风气化炉的物理模型 |
2.2 模拟方法 |
2.3 气相模型 |
2.4 离散相模型 |
2.5 水的蒸发 |
2.6 传热过程 |
2.7 气化过程模拟 |
2.7.1 煤的液化 |
2.7.2 不均相反应 |
2.7.3 均相反应均相反应 |
2.8 旋风气化炉的工业化应用模拟 |
2.8.1 边界条件 |
2.8.2 模型验证 |
2.8.3 气化室的数值模拟 |
2.8.4 激冷变换室数值模拟 |
2.8.5 激冷变换室性能模拟 |
2.9 旋风气化炉数值模拟结果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旋风气化炉内件水冷壁的工程设计 |
3.1 水冷壁结构概述 |
3.1.1 下渣口回路结构 |
3.1.2 下锥盘回路结构 |
3.1.3 水冷壁结构 |
3.1.4 炉顶回路结构 |
3.1.5 燃烧器水冷罩结构 |
3.2 旋风气化炉水循环系统 |
3.2.1 水冷壁内部通路回路划分 |
3.2.2 外部汽水管路总体结构设计 |
3.2.3 水冷壁各段受热量及汽水参数 |
3.2.4 水循环系统泵的选型 |
3.2.5 自然水循环校核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旋风气化炉关键受压元件的应力分析 |
4.1 旋风气化炉受压元件应力分析概述 |
4.2 载荷分析 |
4.2.1 设计数据 |
4.2.2 应力分析计算条件 |
4.2.3 材料在计算温度下的力学性能 |
4.2.4 疲劳分析计算条件 |
4.3 结构模型与应力分析 |
4.3.1 上球封头及顶部补强接管有限元模型及应力分析 |
4.3.2 典型筒体大接管有限元模型及应力分析 |
4.3.3 典型筒体斜接管有限元模型及应力分析 |
4.3.4 下锥体及典型锥体接管有限元模型及应力分析 |
4.3.5 典型内接头筒体接管有限元模型及应力分析 |
4.3.6 球封头带内接头接管有限元模型及应力分析 |
4.3.7 球封头异位接管有限元模型及应力分析 |
4.3.8 4°偏移孔燃烧器端盖有限元模型及应力分析 |
4.3.9 耳座有限元模型及应力分析 |
4.4 疲劳分析 |
4.4.1 各循环许用次数及使用系数 |
4.4.2 操作工况 |
4.4.3 水压试验工况 |
4.4.4 累积使用系数 |
4.4.5 螺柱疲劳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授权专利 |
(3)气流床气化灰渣的理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煤气化工艺流程 |
2.2 气化灰渣的形成过程研究 |
2.2.1 灰渣的形成历程 |
2.2.2 原煤到灰渣的转变 |
2.3 灰渣表观形态 |
2.4 灰渣中的矿物质 |
2.5 气化灰渣粒径分布 |
2.5.1 粒径分布 |
2.5.2 粒径分布影响因素 |
2.5.3 灰渣孔隙结构 |
2.6 灰渣中残碳的研究现状 |
2.6.1 残碳的形成 |
2.6.2 残碳的形态 |
2.6.3 残碳含量与影响因素 |
2.6.4 灰渣中的残碳气化反应性 |
2.7 石油焦与煤共气化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典型气化灰渣基本特性 |
3.1 样品来源与简介 |
3.2 可燃物含量 |
3.2.1 不同气化炉粗渣和细渣的可燃物含量 |
3.2.2 不同操作条件对灰渣可燃物含量的影响 |
3.3 不同气化灰渣形态与分类 |
3.3.1 不同气化炉灰渣形态对比 |
3.3.2 不同温度下对SE灰渣形态对比 |
3.4 粒径分布 |
3.4.1 测试方法 |
3.4.2 细渣的粒径分布 |
3.4.3 粗渣的粒径分布 |
3.4.4 灰渣与原煤的粒径分布对比 |
3.5 灰组成分析 |
3.5.1 灰渣元素分析 |
3.5.2 气化灰渣的灰熔点 |
3.6 石油焦与煤共气化灰渣特性: |
3.6.1 原料煤煤质数据 |
3.6.2 灰渣特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粒径的气化灰渣特性对比 |
4.0 样品与处理 |
4.1 不同粒径灰渣SEM图像对比 |
4.2 不同粒径灰渣的孔隙结构 |
4.2.1 吸附特性曲线 |
4.2.2 灰渣表面孔径分布 |
4.3 不同粒径粗渣和不同粒径细渣的可燃物含量 |
4.3.1 两种可燃物含量测试方法对比 |
4.3.2 不同粒径灰渣残碳 |
4.4 不同粒径粗渣和细渣真密度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特殊形态灰渣 |
5.1 样品来源与处理 |
5.1.1 气化工艺 |
5.1.2 灰渣样品 |
5.2 设备中积灰特性分析 |
5.2.1 样品形态特征 |
5.2.2 残碳含量与灰组成 |
5.2.3 积灰SEM微观形貌特征 |
5.3 纤维渣特性分析 |
5.3.1 纤维渣的处理 |
5.3.2 残碳含量 |
5.3.3 几何形态 |
5.3.4 灰组成分析 |
5.4 纤维渣的微观形态分析 |
5.4.1 纤维渣形态特征 |
5.4.2 纤维渣的形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煤粉柔和气化的实验研究与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气流床气化技术进展 |
1.2.1 国内气流床气化技术的进展 |
1.2.2 国外气流床气化技术的进展 |
1.2.3 小结 |
1.3 柔和燃烧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柔和燃烧的起源 |
1.3.2 柔和燃烧技术研究 |
1.3.3 小结 |
1.4 柔和气化研究进展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1 问题的提出 |
1.5.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第二章 煤粉小流量浓相气力输送 |
2.1 发送罐力气输送进展 |
2.2 上出料发送罐常压煤粉气力输送装置系统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上出料发送罐的料位无关性实验 |
2.3.2 流化风量对输煤特性的影响 |
2.3.3 补气器位置对输煤特性的影响 |
2.3.4 发送罐压力对输煤特性的影响 |
2.3.5 补充风对输煤特性的影响 |
2.3.6 L型提升管直径对输煤特性的影响 |
2.4 固气比与输煤参数的关系 |
2.5 小结 |
第三章 小型气化炉冷态实验观测 |
3.1 小型冷态气化炉的搭建 |
3.2 物理模型尺寸结构 |
3.3 实验工况条件 |
3.4 小结 |
第四章 煤粉炉数值模拟设计优化 |
4.1 数值模拟方法 |
4.1.1 物理模型描述 |
4.1.2 边界条件 |
4.1.3 柔和燃烧重要参数 |
4.2 模拟方法与工况 |
4.2.1 模型网格划分 |
4.2.2 模拟工况 |
4.3 结果分析讨论 |
4.3.1 射流速度(喷嘴大小)对流场的影响 |
4.3.2 喷嘴间距对流场的影响 |
4.3.3 喷嘴偏心布置对流场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煤粉柔和气化热态试验研究 |
5.1 煤气化的反应机理 |
5.1.1 煤粉的热解过程 |
5.1.2 煤粉的燃烧气化过程 |
5.2 实验系统的搭建 |
5.2.1 柔和气化实验台的设计思想 |
5.2.2 柔和气化实验台的搭建 |
5.2.3 实验煤粉的物性参数 |
5.2.4 实验测量方法与手段 |
5.2.5 炉膛水冷壁挂渣实验 |
5.3 点火预热升温实验 |
5.4 煤粉柔和燃烧实验 |
5.5 煤粉柔和气化实验 |
5.5.1 喷嘴优化 |
5.5.2 实验工况 |
5.5.3 结果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5)两种加压固定床煤气化方式的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发展历史 |
2 技术特点 |
2.1 鲁奇炉的技术特点 |
2.2 BGL的技术特点 |
3 气化炉结构 |
4 国内工业化应用现状 |
4.1 鲁奇气化炉 |
4.1.1 鲁奇气化炉运行现状 |
4.1.2 鲁奇炉工业应用存在问题 |
4.2 BGL气化炉 |
4.2.1 BGL气化炉运行现状 |
4.2.1 BGL气化炉工业化运行出现的问题 |
5 水处理问题 |
6 结语 |
(6)碎煤加压气化工艺改进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碎煤加压气化介绍 |
2 碎煤加压气化工艺改进 |
2.1 炉型扩大 |
2.2 操作压力提升 |
2.3 CO2作气化剂返炉 |
2.4 其它优化项目 |
2.4.1 煤锁充压优化 |
2.4.2 入炉煤粒径控制 |
2.4.3 针对微域量元素的特殊设计 |
3 结论 |
3.1 深度挖掘原料煤的分析研究,实现个性化工业设计 |
3.2 加快推进?5.0m高压型气化炉的工业化试用 |
3.3 通过技术升级解决废水的环保排放 |
(7)残留煤地下气化综合评价与稳定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目标 |
2 我国残留煤资源量、分布特征及分类 |
2.1 残留煤资源的定义 |
2.2 残留煤资源量及特征 |
2.3 残留煤资源的类型划分及复采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残留煤地下气化可行性影响因素分析 |
3.1 资源条件 |
3.2 技术方案 |
3.3 经济效益 |
3.4 环境影响 |
3.5 安全因素 |
3.6 能耗水平 |
3.7 本章小结 |
4 残留煤地下气化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
4.1 综合评价方法选择 |
4.2 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与建模方法 |
4.3 残留煤地下气化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
4.4 评价实例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注气工艺的地下气化特性 |
5.1 资源条件与试验系统 |
5.2 试验方法、过程及结果 |
5.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4 地下气化过程的计算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6 燃空区围岩稳定性的控制技术 |
6.1 气化条带合理采留宽度 |
6.2 燃空区充填工艺 |
6.3 地下气化大规模开采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7 工程设计 |
7.1 资源条件概况 |
7.2 气化工艺 |
7.3 气化条带采留宽度 |
7.4 地下气化条带开采数值模拟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固定床加压气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鲁奇炉 |
1.1 鲁奇炉的发展历程 |
1.2 鲁奇炉气化原理 |
1.3 鲁奇炉的应用 |
2 BGL气化炉 |
2.1 BGL气化炉的发展历程 |
2.2 BGL气化原理 |
2.3 BGL与鲁奇炉对比 |
2.4 BGL气化炉的应用 |
3 结语 |
(9)固定床掺烧兰炭/小颗粒焦制备CO原料气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煤气化技术发展概述 |
1.2 CO气体生产的工艺路线 |
1.3 固定床煤气化工艺的现状及趋势 |
1.4 常压固定床造气技术进展 |
1.5 富氧连续造气炉的操作 |
1.6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鲁南化工公司富氧造气系统及运行概况 |
2.1 鲁南化工公司西厂区造气系统介绍 |
2.2 鲁南化工公司富氧造气系统存在问题分析 |
第3章 关键技术剖析 |
3.1 确定试烧品种 |
3.2 掺烧兰炭试验 |
3.3 掺烧小颗粒焦炭(15MM-25MM) |
3.4 掺烧理论分析 |
第4章 造气系统的相关部件改造 |
4.1 改造的原因 |
4.2 改造的措施及验证 |
4.3 改造后的运行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对今后工作(优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鲁奇气化工艺特点及影响其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鲁奇气化工艺主要特点 |
1.1 原料煤为块煤 |
1.2 氧耗相对较低 |
1.3 煤气中CH4含量较高 |
1.4 粗煤气中H/CO为2. |
1.5 由气氧比控制汽化炉温度 |
1.6 工艺成熟 |
1.7 煤气水组分复杂 |
2 影响鲁奇炉稳定运行的因素 |
2.1 煤的粒度 |
2.2 煤的水分 |
2.3 原料煤的灰分和灰熔点 |
2.4 原料煤粘结度 |
2.5 原料煤的机械强度 |
2.6 煤的活性 |
2.7 灰锁上阀的寿命 |
3 结束语 |
四、MARK-Ⅳ型气化炉气化剂均布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常压四喷嘴强旋转气流床气化炉流动及燃烧气化特性研究[D]. 张晓研.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2]旋风气化炉的数值模拟及工程设计[D]. 韩晓啸.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1)
- [3]气流床气化灰渣的理化特性研究[D]. 盛羽静.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8)
- [4]煤粉柔和气化的实验研究与模拟[D]. 刘敏.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16(02)
- [5]两种加压固定床煤气化方式的对比[J]. 李小亮,车永芳,张进华. 煤质技术, 2016(01)
- [6]碎煤加压气化工艺改进思路[J]. 李斌,王忠浩. 天津化工, 2015(03)
- [7]残留煤地下气化综合评价与稳定生产技术研究[D]. 黄温钢.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4)
- [8]固定床加压气化技术的发展现状[J]. 段超. 煤质技术, 2014(01)
- [9]固定床掺烧兰炭/小颗粒焦制备CO原料气的研究与应用[D]. 梁慧.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6)
- [10]鲁奇气化工艺特点及影响其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J]. 李旦.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