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世界的几个要点

中国思想世界的几个要点

一、中国思想世界的几个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袁月[1](2020)在《《耶利米书》中列邦审判神谕研究》文中提出三大先知书中的神谕大致可分为三层结构,其中对犹大的审判与救恩这两方面内容是学者们最为关注的热点,而对列邦的审判总是被一笔掠过。总是被忽视的列邦也背负着先知的隐喻。从幸福与灾祸的关系入手,可以将审判列国的神谕分为三种模式:约拿模式、阿摩司模式与俄巴底亚模式。约拿模式隐含了“神圣忏悔”的观点,阿摩司模式将列国的将来处境与以色列国的复兴紧紧关联在了一起,俄巴底亚模式的核心是末世论。三大先知书中的列国审判神谕往往是两种模式的复杂混合。审判列国的宏观目的可以根据神谕的受众被归纳为两点:第一是为了宽慰与警戒以色列人,第二是警告列邦以促成列邦的皈依。每一卷先知书都拥有截然不同的历史处境,因此这样的缘由追溯只是粗略的,必须对具体经卷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对《耶利米书》中的审判列国神谕的研究将建立在这些分析之上。在圣经中,文学的虚构与历史的真实相互交织。文学永远不可能是非历史的,应以开放的视野将先知耶利米作为存在作为一种现象来进行研究。《耶利米书》中的审判神谕的编写者与前文的编写者很有可能是同一个文士群体,这个群体对前代先知的作品有着通透的了解。将《耶利米书》中列邦审判神谕的希伯来文版本与七十士译本进行比较可知,较长的希伯来文版本代表了一种创作传统的延伸,是对较短的七十士译本所代表的早期文本传统的扩展。《耶利米书》中审判列邦的神谕主要分布在第46章至第51章。第46章是对埃及军事与领土的审判,第47章是对非利士人的警告,第48章是对摩押的警告,而在第49章中耶利米预言了亚扪、以东、大马士革、基达、夏琐和以拦这些小国的命运。第50章和51章,是耶利米对劲敌强国巴比伦的控诉与打击。除却字里行间暗含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思想,除却先知对军事侵略的声讨,在耶利米的神谕中,他最为关注的重点依然是列邦的道德生活。骄傲、自大、狂妄,这些语词通常伴随着对耶和华的不敬与亵渎,对崇拜异教神的批判在对每个国家的审判中都有所体现。《耶利米书》的编写者通过修改事件发生的真实时间营造出一种破碎、混乱的非线性时间线,以此展示出神的大能。列国遭受审判之后的结局也各不相同,这构成了末世重建的另一条分支。耶利米自身的政治身份,也暴露出了先知对于君主德性的选择与偏好。在前先知书中,大卫之约是先知们凝练出的最重要神学内核,耶利米延续了大卫之约的神学传统。

李祺[2](2020)在《张之洞新学思想研究 ——以《劝学篇》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晚清时期,帝国主义侵略加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趋解体,封建社会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张之洞由此从“清流”转向“洋务”,开始以“致用”为目的采用西学,筹办洋务为其新学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甲午战后社会思潮涌动,中学与西学的对立从思想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为了调和新旧之争、挽救民族危机,张之洞作《劝学篇》,在权衡新旧中强调中西会通,将西政、西艺引入到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体系中,形成了以“中西体用”为特征的新学思想。本文结合张之洞新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过程,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辩证分析法,对张之洞新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内在逻辑进行阐释,并进一步分析了该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张之洞《劝学篇》以“保种”“保国”“保教”立论,在政治层面维护封建统治、极力反对维新派的民权学说;在思想文化层面调和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汉学与宋学之争,强调尊崇儒学道统的权威;在教育层面主张以西方教育体制改章科举;在经济层面劝工兴商,主张发展农工商学及路矿实业;在军事层面力主学习西方军制,练兵强军。张之洞新学思想蕴含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西补中、中西融合以化解民族危机、维护封建统治的基本逻辑。一方面张之洞主张发挥儒学的经世功能,批判维新派以公羊三世说为学理支撑的变法主张,强调以儒学道统为思想之体,以封建专制为政治之体。另一方面,他反对守旧派排斥西学的保守思想,主张援西入中,积极学习西艺、西政、西史,将西学致用因素融入中学中,对中学进行改造,形成中西一元的新学,以巩固儒学道统、维护封建专制。张之洞的新学思想并含“开新”与“卫道”的双重指向,是“新学中的旧学、旧学中的新学”。张之洞将学习西方制度与技术融入至新学思想中,超越了洋务派仅学习西方技术的主张,对推动清末社会变革具有一定影响。但其思想是建立在“三纲五常”“儒学道统”“君权专制”基础上的,以“抑西隆中”“先中后西”为特征,未能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具有封建性、保守性和盲目性。

吴敏[3](2020)在《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文中提出拉吕埃勒从他的“非哲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性解读的成果即“非马克思主义理论”,集中体现他在《非马克思主义导论》一书中。“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与新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以及反马克思主义等不同的又一种新的“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是国内学界应该加以开垦的新的思想园地。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章节对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展开评介:第一章致力于展现“非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实践背景、理论背景以及综合论述非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拉吕埃勒介入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去是在20世纪70年代,也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都开始变得“声名狼藉”的时代。时代的动荡伴随着理论的纷争,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构成了拉吕埃勒进入非哲学的成熟时期之前最主要的理论资源,但最终拉吕埃勒更多地继承了阿尔都塞的思想血统。在自己的非哲学理论逐步成熟之后,拉吕埃勒与阿尔都塞之间的思想张力则凸显出来。第二章主要勾勒出“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框架。“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围绕辩证唯物主义是否去除了辩证法的神秘性、马克思主义中科学和哲学的二元性困境如何解决以及超级资本主义是否具有永恒性这三个问题线索来展开。从实在的彻底内在性出发,拉吕埃勒阐述了一种单边二元性的因果关系(DLI)来反对保留了神秘性的唯物辩证法;通过揭示充分哲学原则(PSP)的存在从而否定哲学的权威,引进思想民主,拉吕埃勒为科学和哲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通过把劳动力概念解构为“自我”和“思想力”,拉吕埃勒找到了反抗作为拜物教的超级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第三章具体论述拉吕埃勒对马克思本人的一些基本思想的重新解读。拉吕埃勒从唯心主义是所有哲学的先天印记这一判断出发,认为马克思“走出哲学”是不可能的,同时马克思哲学在本质上仍然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但马克思哲学揭露了事物的异质性、生成性和暂时性真相,从而为改造世界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性。对于马克思分析社会和历史的基本模式,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基础设施/上层建筑,拉吕埃勒在把握到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关怀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了转化,包括从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力概念入手解析出思想力这样一种新的革命主体,从对基础设施/上层建筑的比喻性用法中,发展出DLI来消除绝对的必然性和客观性,从而防止知识的教条化。对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概念和共产主义概念,拉吕埃勒也对它们进行了创造性的“占用”,虽然在此过程中他抛弃了阶级分析法,更改了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在马克思那里的原本内涵,但他对普遍异化的忧虑、对无产阶级的统一性难题的“消解”、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雄心的继承都是他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态度的体现。第四章是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反思。拉吕埃勒运用非哲学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有益的理论尝试,它有助于打破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的理解,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哲学及其功能的理解,并阐发了反抗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强化了个人的主体意识。不过,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神秘性(包括实在论层面的不可知论和灵知主义)是需要我们警惕的,并且它只在有限程度上实现了自己提出的理论目标。最后,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更多地暴露了出来,包括对唯物辩证法的误解、以异化理论消解革命理论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主体地位的否定等。

张晓红[4](2019)在《陆贾《新语》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陆贾是汉朝着名的思想家,其作品只有《新语》流传至今,《新语》是汉代重要的思想作品。《新语》的思想博中有精,其主要思想和逻辑框架来源于道家,并兼采先秦各家所长,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并以实用性为导向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本文主要以《新语》的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正反两面的逻辑方法来证明《新语》是以道家思想为主的作品;并在此过程中对新语思想作了相对完整的阐述。每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是论述陆贾其人其书,以及《新语》思想属性的划分问题。阐明《新语》的思想体系符合道家思想的范畴,并且说明《新语》吸收了其他流派的思想,兼采众长,丰富和发展了道家的思想,论述了《新语》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内涵。第二章主要从道的根本性层面论证《新语》是以道家思想为根基。“道”是贯穿整个哲学思想体系的概念,既是世界万物产生的本源;又是世界万物运行的规律;也是社会和人类的准则和规范;更是言说与表达,沟通和交流的工具。《新语》以“道”为核心展开整个思想体系,事物的运转和人类的实践都以“道”为根基,所以应归属为道家思想。第三章主要从“无为”的角度论证《新语》是道家作品。《新语》中主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辩证观和无为论,都可以归为道家。《新语》的无为论主要讲的是顺应事物规律和时代趋势,稍加引导,权度其行,不用过多的干涉就能达到最好的效果,“道莫大于无为”。其辩证观是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相反的两面,两者相互运动转化,对立而统一,最后根据时势选择最佳的方法和行为。这两者都开端和发展自道家,《新语》进一步继承并发展。第四章主要从政治观和社会伦理方面来说明《新语》属于道家作品。《新语》描绘的政治理想“至德”之世是以无为而治为基础,君主修道行德、行无为之治;其伦理上提倡先道德后仁义礼法,以道德为根基建立社会伦理体系,让每个人都有相应的位置和规范。君主和臣民都有相应的行道之法,这样政治和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姜慧慧[5](2019)在《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习近平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的方法论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习近平方法论思想,有利于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有利于不断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的实践能力;对于新时代更好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有着深远意义。本文以习近平的方法论思想为研究对象。查阅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专着等。学习、借鉴学术界对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相关内容的研究成果,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主要从五个部分系统论述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第一部分指出了本文研究背景、意义、思路和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创新之处,揭示了研究习近平方法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二部分阐述了习近平方法论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方法论思想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方法论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的理论渊源。认为深化发展的国内背景、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以及习近平充实丰富的工作经历形成了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的实践基础。第三部分总结了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的主要内容。从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的根本遵从、具体体现和实践运用三个角度,力求深层次挖掘、总结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的基本内容。第四部分阐述了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的理论品质和主要特征。认为习近平方法论思想彰显着哲学的理论光辉;体现着鲜明的问题导向;贯穿着高度的四个自信;展现着真挚的为民情怀。并突出体现了继承性、时代性、实践性和系统性的主要特征。第五部分揭示了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的深远意义。它的理论价值在于:坚定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充实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实践价值在于:是我党社会主义建设的当代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武器;为解决国际问题提供的中国方案。

卞倩雯[6](2019)在《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被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基本方略。可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具有核心地位的内容,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总目标。这也就意味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简单的外交辞令,而是有了丰富、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因此,深入的研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背景、理论渊源、理论内涵、践行路径以及重大意义是很有必要的。当今世界虽然处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之下,但仍然有许多不稳定因素。人类“正处于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将何去何从?这是世界各国都在思考的问题。与此同时,中国的飞速发展引起世界瞩目,中国前所未有的走向世界中心。因此,世界期待中国对于“世界之问”的解答,而习近平给出的中国方案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然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继承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观点,汲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及总结了建国以来和平外交实践的经验才得以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完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大致经历了提出、形成、发展三个阶段才被世人所认识、了解并接受。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习近平提出了建设“五个世界”的理念,即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本文以这五个方面为出发点,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进行深入论述。不能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成为“纸上谈兵”,为此就需要从实际出发,规划蓝图,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原则可循,有路径可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则有四个,即国家主权原则、合作共赢原则、开放包容原则、和谐共生原则。世界各国应当从政治、安全、发展、文明、生态五个路径方面同时加强合作,通过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树立新安全观、助推全球经济、秉持新文明观和构建绿色发展生态体系来打造正确的伙伴关系、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和生态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也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今天的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由思想变成了行动,这必将为中国和世界都带来巨大的价值。

匡思润[7](2019)在《朱熹对“虚”的诠释与构建》文中指出从颜元所提出的“‘虚’之一字,从何来哉?”的问题来看,朱熹有关“虚”的诠释与构建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命题。因此,对于朱子学的研究而言,学者们有必要对其予以足够的关注与积极的回应。首先,通过对北宋理学论“虚”的批判性总结与继承,朱熹形成了自己关于“虚”义的重要理解和定位。一是“道兼虚实言”,在朱熹看来“虚、实”统一是谈“虚”的首要原则,而张载却单独将“虚”上升为道体则自然只说得一边。二是在周敦颐及张载论“虚”的基础上,朱熹提出“虚只是无欲”,为“虚”做了明确的定义。对其中“无”的逻辑加以了心性层面的限定,使其既不能上升为道体,也不能走向空无。三是在吸收二程对“无欲”及“虚”的处理上,朱熹接受了“有主则虚”的逻辑,以此来完成“心虚”的要求。其次,在诠释之外,朱熹也将“虚”纳入到了自己的理论构建中来。一方面就“心”与“理”而言,其有着确立一个“虚灵不昧”本体的必要性,而“虚”正好能为其提供这种可能性。其“心”也不是全然为“虚”,在“心虚”的同时是万理并存。另一方面,在“虚”和“实”的问题上,朱熹在经学与判教上进一步突出了对虚实分明的理论实践。最后,伴随着时代学术话语的变迁,朱熹关于“虚”的思想也成了后儒发展或批判的重要对象。总的来看,朱熹对“虚”的诠释与构建工作有其特定背景和历史意义。虽然,后世儒家由于各自的理论需要,对其“虚”的理论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朱熹对“虚实”关系所做的平衡工作也是不容否认和忽视的。

郝光明[8](2019)在《从道术之教到普度之教》文中研究说明道即道术汉晋道教是以"道术"为中心的神仙道教,神仙信仰实质上是一种道术信仰。陈国符对此有非常深湛的思考。他指出,"道即道术"。早期道教道派众多,主要就是由于各家道派奉行了不同的道术体系。依据不同的道术体系,早期道教可以划分为太平道(即干君道)、天师道、帛家道、李氏道等。在陈先生看来,所谓道教就是总括了所有中国本有诸家道术的集合体。1道即道术,道教即道术之集成,道士即研习各种道术之人。陈国符的一系列论断深刻揭示了汉

康欣欣[9](2018)在《以葛洪为例看西方研究中国医学史的视角》文中提出葛洪,在李约瑟看来,是一位具有多重角色特征的历史人物,如:与科学研究关系密切的宗教人士,化学药物研究的最初探索者,"防重于治"理论的继承者,免疫治疗的早期探索者,传染性疾病的详细记述者,具有浓厚个体精神的修行者,可获得新认识的研究对象,其着作是典型的中国古代文献。李约瑟对葛洪的认识,代表了西方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医学发展的独特视角。

栾广君[10](2016)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生活方式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在传统西方哲学面临困境艰难前行的背景下,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转向之一就是走向生活世界。而唯物史观在确立之初,就突显了向现实生活世界的回归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逻辑主线。生产源自于生活的需要、生产的目的指向生活。因此,对生活方式及其变革的研究理所应当作为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马克思的生活方式理论以现实的个人作为研究基础、以实践活动为生活方式变革的动力、以社会形态的形成为生活方式的变革结果。生活方式作为与唯物史观的其他基本范畴相关而存,组成生活方式的内在要素及其在整体生活方式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生活方式本身的演化是通过“渗透性”要素对“内在要素”的催化完成的。马克思“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致思理路,不仅标志着与传统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根本分歧,从生活方式的角度展开了唯物史观的哲学变革逻辑,而且蕴含着当前社会现存生活方式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解放途径的价值诉求,彰显了“改变世界”的社会使命。正是依据人类生活方式的衍变存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制定了以生活方式变革为主线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

二、中国思想世界的几个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思想世界的几个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耶利米书》中列邦审判神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综述
    研究意义
第一章 先知书与先知神谕
    第一节 审判列邦的神谕
    第二节 列邦审判神谕的类型
        一、约拿模式(The Jonah Model)
        二、阿摩司模式(The Amos Model)
        三、俄巴底亚模式(The Obadiah Model)
    第三节 列邦审判神谕的创作意图
        一、以色列人
        二、受审的列邦
第二章 《耶利米书》中的列邦审判神谕
    第一节 列邦审判神谕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列邦审判神谕可能的编写者
    第三节 列邦审判神谕的版本与修辞
第三章 《耶利米书》中列邦审判神谕的文本世界
    第一节 对埃及的警告
    第二节 对非利士人的警告
    第三节 对摩押的警告
    第四节 对摩押以外的外约旦国家的宣告
        一、对亚扪的宣告
        二、对以东的宣告
        三、对大马士革、基达、夏琐和以拦的宣判
    第五节 对巴比伦的宣判
第四章 《耶利米书》中列邦审判神谕的思想世界
    第一节 破碎的时间线与混乱的空间观
    第二节 应允的救赎与被剥夺的复兴
    第三节 完美君王与不义暴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张之洞新学思想研究 ——以《劝学篇》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思考与评析
    1.3 核心概念阐释
        1.3.1 近代新学
        1.3.2 张之洞新学思想
        1.3.3 张之洞《劝学篇》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2 张之洞新学思想的形成历程
    2.1 从早掇魏科到清流议政:主张通经致用
        2.1.1 科举入仕与张之洞早年学习经历
        2.1.2 跻身清流与张之洞经世思想产生
    2.2 从退党清流到参办洋务:提倡西学为用
        2.2.1 西学东渐与张之洞的西学体认
        2.2.2 洋务运动与张之洞的西学实践
    2.3 从洋务破产到变法维新:强调中西会通
        2.3.1 戊戌维新与张之洞新学思想的生成际遇
        2.3.2 《劝学篇》问世与张之洞新学思想的形成
3 张之洞新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维护封建统治与驳斥民权学说
        3.1.1 保国:教忠明纲
        3.1.2 正权:反对“设议院”与“兴民权”
    3.2 扞卫儒学道统与“约取”儒学要义
        3.2.1 宗经:扞卫儒学道统
        3.2.2 守约:约取致用之学
    3.3 增长国人智识与变革科举制度
        3.3.1 激蒙:益智求学
        3.3.2 开新:教育变革
    3.4 完善经济体系与振兴实业
        3.4.1 效西法:发展农工商学
        3.4.2 求富强:创办路矿实业
    3.5 构建军事体系与培养军事人才
        3.5.1 整军:改革军制
        3.5.2 经武:练兵强军
4 张之洞新学思想的内在逻辑
    4.1 中学为体:维护封建专制
        4.1.1 理乱寻源:儒家思想为文化之体
        4.1.2 保国为本:君主专制为政权之体
    4.2 西学为用:谋求国家富强
        4.2.1 中学式微:难以应对救急时务
        4.2.2 西学务实:经世致用谋续国运
    4.3 援西入中:弥合中西矛盾
        4.3.1 中西循序:固牢中学根柢
        4.3.2 中西会通:构建新学体系
5 张之洞新学思想评析
    5.1 张之洞新学思想的进步性
        5.1.1 从方法论层面丰富了“中体西用”的内涵
        5.1.2 从学风流变层面拓宽了近代新学发展路径
        5.1.3 从社会变革层面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5.2 张之洞新学思想的局限性
        5.2.1 维护清朝统治的封建性
        5.2.2 “变道”不彻底的保守性
        5.2.3 脱离现实社会的盲目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导论
    一、研究缘由及研究价值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F·拉吕埃勒的思想背景的研究现状
        (三)关于F·拉吕埃勒的非哲学的研究现状
        (四)关于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提出
    第一节 实践背景:马克思主义的挫折
        一、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遭遇的挫折
        二、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挫折的一般视角
        三、非马克思主义的新视角
    第二节 理论基础:拉吕埃勒自己的“非哲学”
        一、作为哲学的本质结构的哲学决定
        二、作为非哲学的运作机制的最终情境决定
        三、哲学与非哲学的关系
    第三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
        一、左翼政治与社会关切
        二、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三、从非哲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新的解读
第二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策略和目标
    第一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针对的基本问题
        一、唯物辩证法是否去除了辩证法的神秘性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科学和哲学的二元性困境
        三、超级资本主义是否具有永恒性
    第二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策略
        一、以DLI的单边二元性来反对辩证法的双边同一性
        二、在哲学与科学之间引入思想民主
        三、以内在性主体来反抗超级资本主义
    第三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目标
        一、证明DLI的优越性
        二、实现科学和哲学的统一
        三、批判作为拜物教的超级资本主义
第三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的基本思想的重新理解
    第一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宣言
        一、马克思本人对哲学的态度
        二、“走出哲学”是否可能
        三、重新理解哲学的解释和变革功能
    第二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社会和历史的分析模式
        一、马克思本人分析社会和历史的基本模式
        二、拉吕埃勒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重新理解
        三、拉吕埃勒对基础设施/上层建筑的重新理解
    第三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政治行动的提议
        一、马克思本人的无产阶级观和革命观
        二、拉吕埃勒对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的重新理解
        三、拉吕埃勒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的重新理解
第四章 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反思
    第一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
        一、打破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
        二、深化了对哲学本身及其功能的理解
        三、阐发了反抗超级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
    第二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
        一、在本体论层面陷入一种理论的神秘主义
        二、只在有限程度上实现了其理论目标
        三、夸大了其理论的自主权和创新性
    第三节 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一、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误解了唯物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异化理论消解了革命理论
        三、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否定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活动及成果

(4)陆贾《新语》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重点
第一章 陆贾其人其书
    第一节 陆贾的生平及着作
    第二节 《新语》的思想属性问题
        一、陆贾《新语》合于道家思想
        二、《新语》对儒家思想的吸收
        三、《新语》对法家观点的采纳
        四、《新语》对阴阳家学说的摄取
        五、《新语》兼采众长,但不是杂家
第二章 《新语》的“道基”论
    第一节 以道为基
    第二节 道的实践和运用:“以道制之”
第三章 《新语》的“无为”论
    第一节 《新语》的“无为”新论
        一、“道莫大于无为”
        二、“无为者,乃有为也”
    第二节 “道无废而不兴”的辩证观
    第三节 《新语》的君臣之道
第四章 《新语》的“至德”观
    第一节 “至德”的政治理想
    第二节 先“道”“德”后“仁义”的伦理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
    2.1 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的理论渊源
        2.1.1 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1.2 中国共产党的方法论思想
        2.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方法论思想
    2.2 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的实践基础
        2.2.1 深化发展的国内背景
        2.2.2 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
        2.2.3 充实丰富的工作经历
第3章 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的根本遵循:哲学思想方法
        3.1.1 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3.1.2 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3.2 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的具体体现:八大思维方法
        3.2.1 战略思维
        3.2.2 创新思维
        3.2.3 辩证思维
        3.2.4 系统思维
        3.2.5 底线思维
        3.2.6 历史思维
        3.2.7 法治思维
        3.2.8 精准思维
    3.3 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的实践运用:六个工作方法
        3.3.1 保持战略定力,注重目标引领
        3.3.2 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
        3.3.3 践行实事求是,重视调查研究
        3.3.4 强调真抓实干,做到抓铁有痕
        3.3.5 坚持群众路线,保持血肉联系
        3.3.6 善于学习,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第4章 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的理论品质和主要特征
    4.1 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的理论品质
        4.1.1 彰显着哲学的理论光辉
        4.1.2 体现着强烈的问题意识
        4.1.3 贯穿着高度的四个自信
        4.1.4 展现着真挚的为民情怀
    4.2 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的主要特征
        4.2.1 继承性
        4.2.2 时代性
        4.2.3 实践性
        4.2.4 系统性
第5章 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的当代价值
    5.1 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的理论价值
        5.1.1 坚定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5.1.2 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5.1.3 充实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
    5.2 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的实践价值
        5.2.1 是我党社会主义建设的当代探索
        5.2.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武器
        5.2.3 为解决国际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6)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中的不足评析
    四、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一) 重点
        (二) 难点
        (三) 创新点
第一章 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 中国发展取得新成就
        (二) 全球治理出现新问题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 马列经典作家的“世界历史”理论
        (二) 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下为公”理念
        (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和平外交”实践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
        (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阶段(2011年9月—2015年10月)
        (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阶段(2015年11月—2017年1月)
        (三) 构建人类明共同体思想的发展阶段(2017年2月—至今)
第二章 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容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二)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三)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四)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五) 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秉持的基本原则
        (一) 国家主权原则
        (二) 合作共赢原则
        (三) 开放包容原则
        (四) 和谐共生原则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鲜明特征
        (一) 科学合理性
        (二) 平等公正性
        (三) 和平稳定性
        (四) 兼容并蓄性
        (五) 可持续发展性
第三章 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践行路径
    一、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伙伴关系
        (一) 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理念
        (二) 新型国际关系框架下的伙伴关系与行为方式
    二、树立新安全观,打造安全共同体
        (一) 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
        (二) 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
    三、推动全球经济,打造发展共同体
        (一) 走公平、开放、全面、和平、创新的发展之路
        (二) 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四、秉持新文明观,塑造人文共同体
        (一) 文明融合是人类历史的大趋势
        (二) 中国的世界文明观
        (三) 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引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五、构筑绿色发展生态体系,构建生态共同体
        (一) 不容乐观的生态现状
        (二) 积极践行生态文明观
        (三) 呼吁各国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第四章 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意义
    一、为人类社会发展理论提供新视野
        (一) 建立了整体性思维下的全球观
        (二) 创新了中国特色视野下的世界发展理念
    二、为中国发展指明新方向
        (一) 提供了实现“中国梦”的动力
        (二) 指明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方向
        (三) 展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的丰硕成果
    三、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一) 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理念和新举措
        (二) 为推进国际秩序变革贡献中国方案
结语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朱熹对“虚”的诠释与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重难点、创新点
一、朱熹对北宋理学“虚”义的批判继承
    (一)“道兼虚实言”
    (二)“虚只是无欲”
    (三)“有主则虚”
二、朱熹对“虚”的理论构建
    (一)“虚灵自是心之本体”
    (二)“此心虚明,万理具足”
    (三)“虚实真伪是非处,且要剔脱分明”
三、朱子“虚”义的流衍
    (一)“以虚为理”之辨
    (二)“终蹈虚无”之诘
    (三)“虚灵”本色之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生活方式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历史钩沉
    第一节 古希腊哲学的生活方式研究
        一、亚里士多德的“良善的生活观”
        二、伊壁鸠鲁的“合理生活论”
        三、斯多亚学派的“自然生活论”
    第二节 中世纪神学的生活方式审视
        一、奥古斯丁:“双城”对决的生活方式
        二、托马斯?阿奎那:“双沉(尘)”平衡的生活方式
    第三节 从文艺复兴到近代启蒙的生活方式探索
        一、政治生活——契约主义
        二、经济生活——功利主义
        三、精神生活——理性主义
    第四节 西方传统生活方式研究述评
        一、传统哲学对生活方式的理论观照
        二、西方传统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出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实践思维的生活逻辑转变
    第一节 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及其对生活世界的遗忘
        一、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理论传统
        二、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三、传统哲学思维方式面临的困境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思维转型的理论历程
        一、现实生活初入视野
        二、现实生活走进视野
        三、现实生活占据视野
    第三节 以现实生活转向为特色的思维逻辑
        一、实践对传统本体的超越
        二、现实的人对抽象的人的超越
        三、生活观对形而上学范式的终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活方式理论的基本论域
    第一节 生活方式研究总论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的研究基础——现实的个人
        二、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的变革动力——实践活动
        三、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的变革结果——社会形态
    第二节 作为唯物史观基本范畴的生活方式
        一、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
        二、生活方式与地理环境
        三、生活方式与社会意识
        四、生活方式与人的发展
        五、生活方式与唯物史观
    第三节 生活方式的元结构探析
        一、生活方式的内在要素
        二、生活方式的结构特点
    第四节 生活方式演化的规律
        一、研究演化规律的重要意义
        二、生活方式中的作用模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生活方式理论的多维解析
    第一节 社会维度: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三维生活
        一、经济生活现状及其批判
        二、政治生活现状及其批判
        三、文化生活现状及其批判
    第二节 现实维度:矛盾与冲突的和解
        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
        二、日常与非日常的统一
        三、现实与理想的统一
    第三节 理想维度:生活方式的变革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逻辑:自由个性的实现
        二、时间的逻辑:休闲时间的实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活方式理论的当代探索
    第一节 现代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启示
        一、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
        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三、语言哲学对生活世界的回归
    第二节 当代生活方式的现实矛盾
        一、发展与生活的冲突
        二、价值与意义的冲突
        三、消费与生态的冲突
    第三节 当代社会生活方式变革的现实走向
        一、政治生活方式的变革: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构建
        二、物质生活方式的变革:和谐社会目标下的“三步走”
        三、精神生活:构筑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中国思想世界的几个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耶利米书》中列邦审判神谕研究[D]. 袁月. 河南大学, 2020(02)
  • [2]张之洞新学思想研究 ——以《劝学篇》为中心的考察[D]. 李祺.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3]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D]. 吴敏. 西南大学, 2020(01)
  • [4]陆贾《新语》思想研究[D]. 张晓红. 武汉大学, 2019(09)
  • [5]习近平方法论思想研究[D]. 姜慧慧. 南昌大学, 2019(02)
  • [6]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D]. 卞倩雯.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7]朱熹对“虚”的诠释与构建[D]. 匡思润.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8]从道术之教到普度之教[J]. 郝光明. 中国道教, 2019(01)
  • [9]以葛洪为例看西方研究中国医学史的视角[J]. 康欣欣. 中华医史杂志, 2018(04)
  • [10]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生活方式理论研究[D]. 栾广君. 黑龙江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中国思想世界的几个要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