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中枢精神兴奋剂——莫达非尼

新的中枢精神兴奋剂——莫达非尼

一、新型中枢精神兴奋药——莫达非尼(论文文献综述)

刘珺,杨晓明,邓略,张向阳,贺青,孙玮,刘延,杜思铭,王佳,杨翠莲,李曦,赵曼[1](2021)在《莫达非尼在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和提高认知能力方面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莫达非尼在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和提高其认知能力方面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开展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和提高其认知能力的精神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资料引用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及科技报告28篇。资料综合在简要回顾近年来飞行员中枢兴奋剂用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莫达非尼、咖啡因和苯丙胺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的应用效果,总结了莫达非尼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的优势,介绍了莫达非尼的用药剂量及不良反应。在跨时区及长航飞行时,飞行员因睡眠剥夺导致其注意力和记忆力等认知功能降低,从而飞行操作能力受到影响。莫达非尼能有效降低睡眠剥夺条件下飞行员的疲劳程度、提高其中枢警觉度,同时莫达非尼作为认知增强剂能显着改善飞行员睡眠剥夺条件下的认知功能。结论合理使用莫达非尼是保持飞行员警觉性、降低疲劳和提高认知能力,进而提高飞行员的飞行操作能力的重要应急性措施,进一步开展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和提高认知能力的精神药物的研究对于保障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侯成,卢光照,鲁莹,董腾腾,邹豪[2](2020)在《军事人员对抗睡眠剥夺策略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军事斗争和非军事行动呈现出强度大、突发状况多、连续工作时间长的特点,这势必会造成军事人员的睡眠剥夺。然而高强度的作业需要军事人员随时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突发紧急状况需要军事人员保持良好的警觉状态,长时间的工作更需要军事人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认知能力。军事人员如何有效地对抗睡眠剥夺,保持警醒状态和极高的应激能力成为现代军事医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本文就中枢兴奋药物、预防性睡眠药物、预防性睡眠后快速复醒药物及非药物方式等对抗睡眠剥夺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尹晓涛,许亮[3](2020)在《非医疗目的走私、贩卖精神药品的司法认定》文中认为【裁判要旨】本案中涉及的精神药品"聪明药"主要为阿莫达非尼和莫达非尼,这两种药品中的主要成分莫达非尼属于国家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精神药品,属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范畴。因此,对于非医疗目的走私、贩卖莫达非尼的行为应当以走私、贩卖毒品罪论处。但对该类毒品数量认定以及定罪量刑情节的把握,应当注意与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等常见毒品有所区别,适当考虑该类毒品具有的双重属性特质综合认定,以体现罪责刑相一致的原则。

于媛媛[4](2020)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对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疗效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对治疗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的疗效,研究甲基苯丙胺戒断后产生的稽延性戒断症状对社会功能是否有影响。方法选取在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60例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以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5mg/日,每3天增加5mg/日,最大量为20mg/日,根据患者症状及对药物的敏感程度调整药物用量10-20mg,且维持服用10-20mg/日共12周。对照组患者以安慰剂(谷维素片)进行治疗,20mg/日维持服用12周。评价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2周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是否可以改善MA依赖者戒断后产生的稽延性戒断症状,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是否会得到改善。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情况、文化程度、职业、吸毒时间及治疗前HAMD评分、HAMA评分、PSQI评分、S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研究显示,两组治疗12周后HAMD评分、HAMA评分、PSQI评分、SD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但实验组下降幅度较大,对照组下降幅度较小,且两组同一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较谷维素片治疗MA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效果显着。治疗前患者的社会功能大部分受损,药物治疗稽延性症状好转后社会功能缺陷也有一定的恢复。不良反应方面,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较谷维素片发生率高,但患者基本可耐受,后可逐渐自行恢复,治疗时需依具体情况而定。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戒断后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与睡眠障碍的改善有积极的作用,且在治疗4周后效果显着,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至12周,效果更为明显。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在服药治疗后社会功能有改善,提示甲基苯丙胺戒断后产生的稽延性戒断症状对社会功能有影响,且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可以对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有改善作用,使患者更好的融入社会,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詹皓[5](2016)在《莫达非尼促醒抗疲劳的用药方案比较和药效特点分析》文中指出作为新型中枢兴奋药,莫达非尼于1994年首先在法国上市,现在已被全球数十个国家应用于临床[1]。目前,莫达非尼在临床上使用的剂型为片剂,规格有100 mg和200 mg,主要用于发作性嗜睡病和自发性嗜睡症以及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呼吸不足综合征等所致的过量日间

詹皓[6](2014)在《临界闪光融合频率和眼动反应检测在药物中枢效应评价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综述国内外有关临界闪光融合频率(critical flickfusion frequency,CFF)和眼动反应检测在药物中枢效应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资料引用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76篇,其中论文73篇,学术专着3部。资料综合回顾了CFF和有关眼动反应参数检测在药物中枢效应评价中的应用研究现状。CFF是较常用的中枢觉醒度和疲劳测评方法。眼动反应的主要测定指标和参数包括瞳孔初始直径或瞳孔面积、瞳孔对光收缩反应潜伏期、瞳孔对光收缩反应幅度、眼扫视速率、眼扫视峰值等。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CFF和有关眼动反应检测可用于评价镇静催眠药、组胺H1受体阻断药、抗抑郁药、中枢兴奋药、酒精、阿片类等药物的中枢效应。其中,眼扫视速率参数对检测上述药物的镇静效应较为敏感;瞳孔检测可用于药物促醒作用和对自主神经功能影响的评价,对酒精和阿片类药物中枢效应的检测敏感性亦较高。结论 CFF和眼动反应参数检测可用于多种不同类型药物的中枢效应评价和特殊群体的用药安全评估。

许宇辉[7](2014)在《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抗疲劳与耐缺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冬虫夏草为我国一种传统药材,自古以来就被作为滋补类中药而被广泛运用。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医药研究的快速发展,冬虫夏草及其人工发酵培育替代品的功能也逐渐被揭示,同时也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与研究。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表明虫草及其提取物或人工替代品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如抗疲劳、耐缺氧、改善免疫功能、抗肿瘤、降血糖等作用[1,2]。然而野生冬虫夏草种类繁多,已发现种类多达400多种[3],各类虫草及其替代品性质千差万别,对于普通患者或正常消费者来说更不易鉴别。此外,由于天然虫草生长条件苛刻,自然资源枯竭,并且市场的需求过多,价格昂贵,天然虫草已成为濒危资源,对其保护与合理利用刻不容缓。因此,目前对于研究开发药效稳定的虫草替代物日趋重要,这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课题所研究的药物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Paecilomyces hepiali mycelium:PHM)源于西藏野生冬虫夏草中提取分离的蝙蝠蛾拟青霉菌株,并利用人工发酵培育的方式,对其进行大规模生产、提纯,从而得到的大量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对其药效的研究不仅可以评价其作为虫草替代品的潜力,缓解野生虫草的市场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保护濒危的野生冬虫夏草资源,并为其作为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疲劳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生理现象,其包括躯体疲劳及精神的疲劳。疲劳不仅严重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运动能力,同时还影响到我们的家庭生活,甚至社会关系[4]。疲劳不仅伴随着各种疾病的发生如HIV、肝炎及肿瘤等[5,6],而且也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从而引起各种疾病,如感染、糖尿病等[7,8]。本研究主要对PHM的抗疲劳与耐缺氧作用进行了评价,并且对其机制进行简单的探讨。研究目的:本课题主要研究人工发酵培育的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PHM)抗慢性疲劳(Chronic fatigue: CF)作用、预防性抗疲劳作用、耐缺氧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为研发高效稳定的野生冬虫夏草替代品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实验:PHM对小鼠慢性疲劳的影响将72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1个正常饲养组(Home)及5个CF组,6组小鼠分别灌胃(i.g.)给予溶媒、溶媒、13mg/kg莫达非尼、140mg/kgPHM、280mg/kg PHM以及560mg/kg PHM。Home组小鼠不进行攀跑训练,CF组小鼠在18天的训练中,每天于给药后40min通过小鼠轮式疲劳仪强迫小鼠进行攀跑训练30分钟。第一天的速度设为10.2m/min,并分别在第5、9、13、17天将速度逐渐增加至10.8m/min、11.4m/min、12m/min以及12.6m/min。第19天进行力竭训练,速度保持12.6m/min,并将攀跑时间延长至1h。在训练过程中如果小鼠攀跑速度下降或停止攀跑,其将滑落至通道的底端并受到1.2mA的电流电击[9],以此来强迫小鼠完成训练任务。记录每次训练过程中每只小鼠受到电击的次数,并以此来评价小鼠疲劳程度。小鼠遭受的电击次数越多,则说明其躯体疲劳程度越严重。在第19天力竭疲劳训练结束后,将小鼠置于安静环境中休息40min。通过眼眶取全血样本于2mL塑料离心管中,45度斜面静置30min,4000×g离心15min,取上清存于-20℃冰箱备用。颈椎脱断处死小鼠后立即取新鲜后腿肌肉及肝脏组织样本,用冰冷生理盐水冲洗后,再用滤纸吸干,称重,存于-20℃冰箱备用。应用试剂盒检测小鼠的肌糖原(MG),肝糖原(LG),血清尿素氮(SUN),血清乳酸(SLA)和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第二部分实验:PHM预防性抗疲劳作用按照同样方法将72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除莫达非尼组每天给药一次外,其余各组每天灌胃给予两次PHM或溶媒,剂量与第一部分实验相同,连续给药14天。在给予14天的药物后,除Home组外,其他5组于给药后40min,8h,24h,48h进行30min的攀跑训练,并且在给药后第72h进行60min的力竭攀跑训练。攀跑速度设为12.6m/min,电流仍为1.2mA,记录每次训练过程中每只小鼠受到电击的次数。力竭训练结束后,将小鼠置于安静环境中休息40min。通过眼球摘除取血,血液样本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加入肝素制备为抗凝全血,存于4℃冰箱,用于检测血红蛋白含量(Hb)和全血ATP水平。另一份为未抗凝的全血,按照第一部分实验的方法处理后用于检测血清尿素氮(SUN)、血清乳酸(SLA)、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另外,按照第一部分相同方法取小鼠的肝脏和肌肉组织,检测小鼠的肝糖元(LG)、肌糖元(MG)水平。第三部分实验:PHM耐缺氧作用将48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溶媒及140、280、560mg/kg的PHM。每天给药两次,连续给药十四天,给药时间分别为上午8:00和下午7:00。在末次给药40min后,将其放于盛有15g钠石灰的250mL广口瓶中,立即用涂有白凡士林的橡胶塞盖紧瓶口,并开始计时。计时开始后,再在瓶口与橡胶塞交接处迅速、均匀地加涂凡士林,以保证其密闭性。以呼吸停止为指标,记录小鼠的存活时间。按照相同给药及分组方式,另将48只小鼠在末次给药40min后分别腹腔注射400mg/kg的亚硝酸钠溶液,并立即计时,以呼吸停止为指标,记录小鼠的存活时间。为了摒除主观计时影响,两次试验中,分组给药和计时由不同的实验人员完成。另将4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按相同方式给药14天后,取全血,检测PHM对正常小鼠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1. PHM对小鼠慢性疲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Home组小鼠体质量虽然较Con组小鼠有所增加,但并无显着差异,此外给予PHM的小鼠体质量与Con组相比也未显示明显差异,说明PHM对CF小鼠的体质量并未造成显着的影响。在18天的训练过程中,与Con组相比,PHM在第17天的时显示出明显的降低小鼠电击次数的作用(Con:137.08±53.01versus PHM280and560mg/kg:93.67±40.45and79.00±33.48)。在第19天的力竭疲劳训练中,PHM中、高剂量也能够明显减少小鼠受到电击的次数(Con:240.08±88.80versus PHM280and560mg/kg:133.17±55.07and115.08±40.81)。阳性对照药物莫达非尼第1天(Con:105.00±59.19versus modafinil13mg/kg:51.75±26.49)给药后便能显着降低小鼠受到的电击次数,并且其作用一直持续到第19天(Con:240.08±88.80versus modafinil13mg/kg:85.17±45.04)也未出现耐受现象。与正常饲养组(MG:1.52±0.38; LG:54.13±9.58; SUN:5.54±1.51; CK:0.61±0.24)相比,Con组小鼠的MG与LG水平(MG:0.91±0.26; LG:22.24±2.92)明显降低,而SUN和CK水平(SUN:7.50±2.09; CK:0.85±0.27)明显升高。该结果显示Con组小鼠体内供能物质含量降低,致疲劳代谢产物增加。然而,在同等条件下,PHM却能逆转上述生化指标的异常状况,甚至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中与Con组相比,PHM560mg/kg能够显着增加MG和LG(MG:1.28±0.24;LG:40.86±10.19)水平,并明显降低SUN,SLA及CK(SUN:5.77±1.31; SLA:5.67±1.66; CK:0.61±0.19)水平;PHM280mg/kg能显着降低SLA和CK含量SLA:5.56±1.99; CK:0.62±0.34);PHM140mg/kg能显着增加MG与LGMG:1.19±0.29; LG:32.84±9.5)水平。莫达非尼虽然在行为学中能够快速显着地降低小鼠受到电击的次数,但其不能逆转小鼠疲劳相关的生化指标。2. PHM预防性抗疲劳作用:各组小鼠经过14天给予PHM或溶媒后,其体质量的增加并无显着差异,其结果与第一部分实验相似,由此说明PHM并不对小鼠的体质量造成显着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给予PHM的小鼠在停药后各次训练中,其电击次数明显降低。并且在停药后40min(Con:209.82±20.65versus PHM280and560mg/kg:122.91±21.61and135.33±22.18)、8h(Con:247.00±35.02versus PHM560mg/kg:159.18±22.64)、48h(Con:172.83±25.77versus PHM560mg/kg:96.00±18.00)以及停药后第72(hCon:296.18±37.36versus PHM140,280and560mg/kg:206.20±26.72,203.73±29.98and171.73±27.61)的力竭训练中都显示出了显着降低电击次数的作用。阳性对照药物莫达非尼在停药后40min(Con:209.82±20.65versus modafinil13mg/kg:122.18±104.97)和8h(Con:247.00±35.02versus modafinil13mg/kg:149.67±93.07)能够显着降低小鼠的电击次数,但在第24h后,其作用消失。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溶媒组Con组相比,PHM280和560mg/kg能够显着增加小鼠MG(Con:1.26±0.06versus PHM280and560:1.49±0.10and1.48±0.07)和LG(Con:18.72±1.59versus PHM280and560:26.85±2.06and28.01±2.04)的水平;并且还能够显着降低SLA(Con:9.13±0.4versus PHM280and560:7.5±0.32and7.38±0.34)以及CK(Con:0.87±0.06versus PHM280and560:0.69±0.06and0.66±0.56)的含量。PHM140mg/kg能够显着降低小鼠血清SLA(PHM140:7.45±0.33)水平;PHM280mg/kg能够显着降低小鼠血清SUN(PHM280:5.70±0.30)的水平;此外,PHM560mg/kg还能显着增加小鼠全血ATP(Con:3.65±0.50versus PHM560:5.17±0.46)水平。3. PHM耐缺氧作用:在小鼠常压缺氧存活实验(Con:23.63±2.01versus PHM140mg/kg:27.29±1.76; PHM280mg/kg:28.64±2.11; PHM560mg/kg:29.51±2.34)和亚硝酸钠中毒缺氧试验(Con:7.99±0.67versus PHM140mg/kg:9.89±1.09; PHM280mg/kg:10.40±0.58; PHM560mg/kg:10.28±0.82)中,通过在两周内每天给予小鼠两次不同剂量的PHM,小鼠的缺氧存活时间显着增加。在两次实验中,与Con组相比,PHM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显着增加小鼠缺氧存活时间。然而,PHM不同剂量给药两周后(每天两次),并没有对小鼠的血红蛋白水平造成显着的影响。结论:在本次研究中,PHM具有显着的抗疲劳以及耐缺氧作用。而通过疲劳、缺氧密切相关的生化指标检测提示了PHM可能通过增加能源物质储备,减少致疲劳代谢产物的累积而起到抗疲劳作用。而其耐缺氧及其它的抗疲劳机制是否与冬虫夏草相似,通过减少超氧自由基的积累,并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而起作用,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其在抗疲劳、耐缺氧领域作为野生冬虫夏草的替代品可能具有良好的前景和较大的药物研发价值。

安晔,马宏达,郭涛[8](2012)在《莫达非尼肠溶片质量标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建立莫达非尼肠溶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莫达非尼肠溶片的含量、释放度及其有关物质。结果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精密度、稳定性和回收率。莫达非尼肠溶片平均含量为99.6%;在盐酸溶液中2 h无崩解或裂片,在磷酸盐缓冲液45 min的释放度大于75%,且批间重视性良好;有关物质浓度均小于莫达非尼浓度的1%。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莫达非尼肠溶片制剂的质量控制,莫达非尼肠溶片质量标准切实可行。

禇澄[9](2012)在《Dec基因参与莫达非尼对小鼠睡眠—觉醒周期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昼夜节律性是哺乳动物睡眠的显着特征之一。昼夜节律是指由内在生物钟(起搏器或震荡器)产生的近24小时行为和生理学振荡。实际上,哺乳动物大多数行为和生理节律受到昼夜节律和睡眠-觉醒双重调节。个体在特定时间的表现是生物钟与睡眠-觉醒之间整合的结果。时钟基因在许多脑区都有表达,这提示时钟基因表达的改变(独立于SCN周期机制)可能就是睡眠体系调控的基础。作为继clock、period、bmal和cry之后发现的第五大时钟基因,Dec基因在各物种中的生物钟调控的机制是这个基因家族的一大研究热点。目前已知钟基因Dec2在调控哺乳动物的睡眠长度上起关键作用。当该基因突变后,睡眠时间将缩短。但这种生理和行为的异常是SCN还是生物钟昼夜节律信号改变的结果,目前仍不清楚。不同昼夜节律表型与不同的昼夜节律基因有关,或源自某一特定生物钟基因不同等位基因的表达。并且,该情况可能具有普遍性而非特例。莫达非尼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少的副作用,已被作为治疗发作性睡病的一线药物。与其它中枢兴奋药相比,莫达非尼毒副作用小而在临床广泛使用。目前对其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肾上腺素、多巴胺、组胺和orexin能神经元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方面。但莫达非尼的作用机制广受争议,其确切分子靶点还不确定,而且关于它作用的神经解剖位点也存在很多争议。因此,研究生物钟基因表达的时空分布,尤其SCN以外的区域与睡眠-觉醒周期的关系,以及药物干预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题旨在探讨Dec作为生物钟基因在莫达非尼介导的睡眠-觉醒中的作用及其其机制。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并有如下结论。首先,探讨了正常昼夜节律下钟基因Dec在小鼠不同脑区的表达及昼夜节律的变化,以及同时给予莫达非尼后钟基因Dec表达的变化。本实验中,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印迹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所选靶区为下丘脑、纹状体、海马及梨状皮层。结果显示,在对照组的四个脑区,无论在蛋白质还是mRNA水平上,Dec2的表达均呈现出一定的节律性变化;而在莫达非尼干预后,钟基因Dec1、Dec2、Ck1的表达在部分时间点也都有明显变化,且这种变化有一定剂量依赖性。研究提示,钟基因Dec参与了莫达非尼介导的睡眠调控。其次,通过采取急性睡眠剥夺6小时(CT8-CT14)制作了节律紊乱模型,进一步探讨Dec在节律紊乱模型中是否仍然参与了莫达非尼对睡眠的调控。通过免疫印迹发现,破坏昼夜节律周期后,在不同脑区Dec表达呈现不同的变化,考虑与昼夜节律系统的等级性以及系统内和系统间振荡的同步化相关。而给予莫达非尼干预后Dec表达也呈现不同的变化,进一步说明Dec参与了莫达非尼对睡眠的调控。第三,通过反复睡眠剥夺制作了节律紊乱模型,研究钟基因Dec2在生物钟的重调定中表达的变化及莫达非尼干预的作用。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海马、皮层及小脑三个高丰度表达Dec2的脑区在睡眠剥夺及莫达非尼用药后,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出现表达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表明,Dec2参与了生物钟的重调定过程,其在海马区表达的变化提示与神经可塑性有关,可能参与了空间记忆的形成、巩固及消退过程。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果。研究还提示,反复睡眠剥夺可能对学习记忆认知能力有损害,且不能由睡眠恢复所补偿。通过反转平台实验发现,小鼠的再学习能力在睡眠剥夺后下降,而使用莫达非尼能有效改善相关的记忆损害。然而,在睡眠恢复期的反转平台实验中,用药组与环境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有趣的是,在第二次睡眠剥夺后(即反复睡眠剥夺),莫达非尼用药组优势明显,以上结果在空间探索实验中得到进一步支持。这提示,莫达非尼对认知的改善依赖于应激源的建立,而对无应激源或睡眠恢复期时不敏感。并且,反复睡眠剥夺后,莫达非尼用药组成绩提高明显。考虑到空间学习与水迷宫成绩都依赖于不同脑区间的相互作用,这些脑区组成了一个功能完整的神经网络。因此,莫达非尼作用可能与应激源、记忆建立时程及不同脑区间相互作用反馈相关。最后,为进一步探讨莫达非尼干预对Dec转录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机制,建立了体外细胞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莫达非尼刺激后的不同时间点,Dec2的表达出现了核浆转移的分布变化,这一现象在激光共聚焦及免疫印迹结果都得到证实,从而进一步证实Dec参与了莫达非尼的调控机制。总之,Dec2作为一个转录因子,关于其自身的表达调控及转录调节的机制研究还不透彻。因此,探明其入核机制和调节机制,将有助于在基因水平上深入认识睡眠障碍及昼夜节律紊乱,乃至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可能的研究靶点。

俞海泓,张照环,赵忠新[10](2012)在《莫达非尼的促觉醒作用和药动学》文中研究说明莫达非尼(modafinil)是一种强效促觉醒药。它的促觉醒作用依赖于多巴胺(DA)能神经的激活,也与抑制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和促进谷氨酸释放有关,完整的儿茶酚胺(包括DA)系统和5-羟色胺(5-HT)系统对莫达非尼抑制GABA的释放是必须的。莫达非尼还可能通过激活orexin(食欲素)神经元促进组胺释放而增加自发活动,部分与它的促觉醒作用有关。莫达非尼口服迅速吸收,在肝脏代谢,失活代谢产物和少于10%的原型药物从尿排泄。

二、新型中枢精神兴奋药——莫达非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中枢精神兴奋药——莫达非尼(论文提纲范文)

(1)莫达非尼在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和提高认知能力方面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中枢兴奋药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的应用研究
    1.1 莫达非尼、咖啡因和苯丙胺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的应用效果比较
    1.2 莫达非尼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的优势
    1.3 莫达非尼的用药剂量及不良反应
2 莫达非尼能有效降低睡眠剥夺条件下飞行员的疲劳程度和提高中枢警觉度
3 莫达非尼作为认知增强剂显着改善睡眠剥夺条件下飞行员的认知功能

(2)军事人员对抗睡眠剥夺策略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军事环境下军事人员睡眠剥夺状况
2 睡眠剥夺对军事人员的危害及对抗睡眠剥夺研究现状
    2.1 中枢兴奋药物对抗睡眠剥夺
        2.1.1 右旋苯丙胺对抗睡眠剥夺
        2.1.2 咖啡因对抗睡眠剥夺
        2.1.3 莫达非尼对抗睡眠剥夺
    2.2 预防性睡眠药物对抗睡眠剥夺
        2.2.1 巴比妥类药物对抗睡眠剥夺
        2.2.2 苯二氮类药物对抗睡眠剥夺
        2.2.3 非苯二氮类药物对抗睡眠剥夺
    2.3 预防性睡眠后快速复醒药物对抗睡眠剥夺
    2.4 非药物方式对抗睡眠剥夺
        2.4.1 合理、规律安排作息时间
        2.4.2 多次安排适当小睡
        2.4.3 增强睡眠质量
        2.4.4 传统中医疗法
3 军事人员抗睡眠剥夺研究的意义
    3.1 干预睡眠剥夺
    3.2 合理选择抗睡眠剥夺药物
    3.3 合理选择抗睡眠剥夺药物的给药途径及剂量
    3.4 制定抗睡眠剥夺干预时间节点
4 小 结

(3)非医疗目的走私、贩卖精神药品的司法认定(论文提纲范文)

【案情】
【审判】
【评析】
    一、非医疗目的走私、贩卖莫达非尼等新型精神药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走私、贩卖毒品罪
        (一)莫达非尼等新型精神药品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范畴
        (二)非医疗目的贩卖莫达非尼等新型精神药品造成药物脱离监管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三)本案行为人的行为符合走私、贩卖毒品罪的构成要件
        (四)非医疗目的贩卖莫达非尼等新型精神药品的行为不构成非法经营罪
    二、对走私、贩卖莫达非尼等新型精神药品毒品数量的认定及量刑情节的把握,应综合考虑该类毒品犯罪的特性
        (一)走私、贩卖莫达非尼等新型精神药品的量刑幅度应适当考虑含量因素
        1. 莫达非尼等新型精神药品具有毒品、药品的双重属性。
        2. 考虑药品中毒品成分含量有利于实现个案公正。
        3. 本案应适用走私、贩卖其他少量毒品的量刑幅度。
        (二)对其他量刑情节的把握应综合考虑毒品的性质、行为危害性等其他情节因素

(4)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对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甲基苯丙胺依赖的最新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主要英文缩略词)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介
致谢

(5)莫达非尼促醒抗疲劳的用药方案比较和药效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睡眠剥夺条件下服用莫达非尼的实验室研究
    1.1 与安慰剂的比较
    1.2 与其他中枢兴奋药物的比较
        1.2.1 莫达非尼与咖啡因比较
        1.2.2 莫达非尼与右旋苯丙胺比较
        1.2.3 莫达非尼与咖啡因和右旋苯丙胺比较
2 莫达非尼在不同作业群体中的应用研究
    2.1 倒班作业与昼夜节律紊乱人员
    2.2 雷达作业和车辆驾驶人员
    2.3 军事飞行人员

(7)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抗疲劳与耐缺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抗小鼠慢性疲劳与机制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仪器设备
        3 实验方法
        4 结果处理与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
        1 PHM 对小鼠体质量的影响
        2 PHM 对 CF 小鼠电击次数的影响
        3 PHM 对小鼠疲劳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第二部分 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预防性抗疲劳作用与机制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仪器设备
        3 实验方法
        4 结果处理与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
        1 PHM 给药十四天后对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增加值的影响
        2 PHM 停药后 40 min、8 h、24 h、48 h 及 72 h 的抗疲劳作用
        3 PHM 对力竭小鼠疲劳生化指标的影响
第三部分 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耐缺氧作用与机制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仪器设备与器材
        3 实验方法
        4 结果处理与统计分析
    结果
        1 PHM 对小鼠常压耐缺氧的影响
        2 PHM 对小鼠亚硝酸钠中毒缺氧的影响
        3 PHM 对正常小鼠血红蛋白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9)Dec基因参与莫达非尼对小鼠睡眠—觉醒周期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Dec 基因参与莫达非尼介导的睡眠调控
    前言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急性睡眠剥夺及莫达非尼干预对 Dec 基因表达的影响
    前言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反复睡眠剥夺对小鼠空间记忆的影响及莫达非尼的干预作用
    前言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莫达非尼干预对体外细胞模型中 Dec 等钟基因的调控及机制
    前言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10)莫达非尼的促觉醒作用和药动学(论文提纲范文)

药理作用
    1 对动物觉醒和自发活动的影响
    2 莫达非尼对受试者觉醒、睡眠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睡眠-觉醒调节
作用机制
    1 激动DA能神经
    2 调节NA能神经活性
    3 抑制GABA能神经活性, 增加谷氨酸的释放
    4 调节5-HT能神经传递
    5 对orexin能神经活性的影响
    6 对组胺能神经活性的影响
药动学
小结

四、新型中枢精神兴奋药——莫达非尼(论文参考文献)

  • [1]莫达非尼在对抗飞行员睡眠剥夺和提高认知能力方面的应用[J]. 刘珺,杨晓明,邓略,张向阳,贺青,孙玮,刘延,杜思铭,王佳,杨翠莲,李曦,赵曼. 空军医学杂志, 2021(01)
  • [2]军事人员对抗睡眠剥夺策略的研究进展[J]. 侯成,卢光照,鲁莹,董腾腾,邹豪.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20(09)
  • [3]非医疗目的走私、贩卖精神药品的司法认定[J]. 尹晓涛,许亮. 人民司法, 2020(26)
  • [4]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对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症状疗效的研究[D]. 于媛媛.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4)
  • [5]莫达非尼促醒抗疲劳的用药方案比较和药效特点分析[J]. 詹皓. 空军医学杂志, 2016(03)
  • [6]临界闪光融合频率和眼动反应检测在药物中枢效应评价中的应用[J]. 詹皓.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02)
  • [7]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抗疲劳与耐缺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许宇辉.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4(02)
  • [8]莫达非尼肠溶片质量标准研究[J]. 安晔,马宏达,郭涛. 中国药业, 2012(16)
  • [9]Dec基因参与莫达非尼对小鼠睡眠—觉醒周期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D]. 禇澄. 第二军医大学, 2012(09)
  • [10]莫达非尼的促觉醒作用和药动学[J]. 俞海泓,张照环,赵忠新.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2(02)

标签:;  ;  ;  ;  ;  

新的中枢精神兴奋剂——莫达非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