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粮油批发交易市场经营业绩再创新高

天津粮油批发交易市场经营业绩再创新高

一、天津粮油批发交易市场经营业绩再创新高(论文文献综述)

邹昌波[1](2021)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摘 要:近年来,我国在金融领域大力推进去杠杆、强监管等力度,引发了人们对金融创新利弊的深入讨论。支持者认为,金融创新能有效降低机构和消费者的交易成本,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脆弱性论者则认为,金融创新尤其是金融业务创新产生的过度信用扩张是金融危机的根源。因此,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企业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监管降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仍然值得深入研究。在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仍是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金融机构,国内市场融资渠道也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占比相对较小,商业银行依然是经营信用活动的核心主体。因此,以商业银行为对象来考察我国金融创新具有现实价值。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遵循着“创新→监管→再创新→再监管”这一基本过程,因而研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必须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监管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原来只从事国家指定金融活动的商业银行,也开始开展大量的金融业务创新,尤其是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的交叉金融业务、同业业务、金融市场业务等金融业务创新活动,已引起银行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紧扣金融创新过程以及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博弈过程,通过梳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脉络,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金融创新的特征以及对银行经营绩效、银行风险、企业经营绩效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而提出针对性业务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金融创新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本文聚焦于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以及与金融创新相关并影响着金融业务创新效率的外部监管、公司治理、机制、有利条件等。本文所指的金融创新,包括交叉金融业务等新型业务,以及批发金融业务、机构金融业务等传统金融业务的改进。同时,与金融创新关联的制度,如商业银行的治理目标、组织方式、组织架构等,本文也纳入了研究范围。论文按照“金融创新理论→金融创新动因→金融创新内容与特征→金融创新评价→金融创新效应”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对金融创新的国内外研究总体现状、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和介绍,最后给出了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第二章: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本章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在严格界定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等相关概念基础上,剖析了金融创新与金融业务创新与影子银行业务之间的关系;其次,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分类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讨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和效应的相关理论观点,包括经济增长理论、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理论等。第三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本章首先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为节约资本耗用、突破信贷规模限制等而进行的监管套利,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其次,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金融创新领域之一,即交叉金融业务的发展历程、模式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我国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的创新内容、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约束条件。第四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与现状评价。首先构建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评价体系,进而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子法对其综合能力进行了评价。其次,以我国37家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作为衡量指标,分析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并以非利息收入占总资产比重这一指标作为创新能力替代指标,对其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内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第五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本章首先基于我国2008—2019年3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金融创新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有利于提升银行经营绩效,但依赖于银行自身对风险承担水平的把控;其次,根据实证结果,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探讨。第六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分析。本章利用我国2008—2019年37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以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刻画的金融创新对金融风险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在引入金融风险滞后项以后,所得到的实证结果依然稳健;第二,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比、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率和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风险;第三,商业银行资产报酬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对金融风险具有正相关关系。第七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本章利用我国A股2004—2019年上市企业的非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以委托贷款刻画的金融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来说,这一结论依然稳健;第二,企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营业销售收入比率、资产负债率、无形资产规模、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三,企业资产规模对金融风险具有负向阻碍作用,而企业成立年限兼具正负两种效应。第八章: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本章通过DSGE模型阐释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并通过设计相关的实证模型和变量指标,利用我国37家商业银行以及宏观层面2008—2019年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第一,商业银行在进行交叉金融创新业务的时候会获得更高的收益;第二,以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刻画的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显着;第三,整体上,商业银行存贷比、盈利能力、资产规模、居民消费、固定资产投资、政府支出、对外开放、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和城镇化对宏观经济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首先总结了研究结论,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监管的关系,认为金融业务创新与金融监管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其次,分析了我国金融业务创新监管需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资本监管不足、表外与同业监管不足、监管协调不够以及对系统性重要监管机构监管不足等方面;最后,从完善监管制度、完善资本监管和堵住监管套利三大方面提出了改进金融创新监管的方向和建议。论文的创新点:第一,对以商业银行交叉金融业务为代表的金融创新的前沿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交叉金融业务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前沿领域,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交叉金融业务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尤其是交叉金融业务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容和特征,及其宏微观影响,具有较好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第二,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特征以及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并采用理论建模、博弈分析、实证检验等多种手段分别从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对银行经营绩效、银行风险、企业经营绩效以及宏观经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多角度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宏微观影响。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的经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通过微观金融业务创新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从而提升商业银行金融规模,但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这种创新又会增加自身风险承担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金融风险的形成。对于企业而言,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整体上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来说,这一结论依然稳健。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会增加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但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第三,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的两个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特征进行联系,分别从创新的综合能力和中间业务收入两个角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分析。本文认为,规模小的商业银行在业务创新方面表现出不稳定的特征,但是在风险管理创新能力方面表现比规模大的商业银行要稳定。同时,在样本期间内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第四,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的DSGE模型,并对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从理论上看,当金融创新的收益为正时,商业银行有动机将资金从传统借贷转移到金融创新业务中,从而逃避金融监管要求,进一步增加经济体的总产出与总消费。

齐智鑫[2](2019)在《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共赢草贸易模式探究》文中提出“粮改饲”是中国农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种植优质饲草料,发展草食畜牧业。我国实行“粮改饲”后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推动了草产业供给侧改革,但牧草依赖进口的现状并未发生实质性的转变。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后,我国牧草供求关系更加紧张。与此同时,我国粮食安全还担负着巨大的肉类需求压力。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在深化原有生产、加工环节供给侧改革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流通环节的供给侧改革。本文从我国粮食安全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我国草产品交易模式的发展变化过程,结合现阶段农业保障因素及国际农产品通用交易手段,提出将“保险+期货”模式应用于草产品交易的构想。借鉴美、日等国农业海外投资经验,提出一种供求双方参与度高、互信共赢的“供应链金融+保险+期货”交易模式设想。首先,这种交易模式利用期货工具、保险工具及供应链金融工具规避供求双方的风险;其次,该交易模式通过国际贸易通用的期货工具形成草产品国内外行情,进而促进现货生产,有利于草牧业实体经济发展;再次,该交易模式为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模式选择,可为人民币国际化实践增加“阵地”。本文通过介绍大宗农产品的交易手段,引申到大宗草产品的交易手段,尝试利用农产品交易的成熟经验解决草产品交易的问题;从美国农业保障出发对比我国农业保障,找出一种既符合WTO农业补贴要求,又可以保障农民收入的助农措施;从美国农产品交易模式与我国农产品交易模式的比较中总结美国的优势、提炼可供借鉴的长处,找出我国农产品交易的不足并总结经验;通过分析美国牧草的交易形式和生产、加工、流通方式,为未来中国草产业发展探究新的交易模式;通过总结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历史经验和不足,寻找优化解决的思路;通过介绍美国谷仓电梯交易模式,展现谷物交易中电梯交易模式在农民与期货市场间发挥的纽带作用,为解决我国农民与期货市场对接困难问题提供思路;通过归纳世界主要需草国的国际布局,为中国草牧业企业走出去积累经验;通过概括现阶段人民群众肉类需求特点,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的症结所在,提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建议;回顾国内外农业收入保险的研究进展,结合我国2014年至今发展“保险+期货”模式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问题,构想大宗牧草“保险+期货”交易模式,并提出“供应链金融+保险+期货”交易模式的设想;通过期货品种筛选和牧草期货可行性研究,发现我国苜蓿具备期货上市条件。结合国家现阶段一带一路合作情况,最终提出建立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的全球草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及交易中心的构想。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和“一带一路”合作的全面开展,国际化的交易模式有助于草牧业协同效率提高,合作共赢的草贸易也必然在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邰玉涛[3](2019)在《舟山大宗农产品贸易体系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加入WTO对发展“三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大宗农产品对外贸易在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各种农产品市场已经能够在数量上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的主旋律是农产品交易市场的转型升级,长期发展的主要内容将是优化产品类型和空间结构,提升交易模式和创新管理。目前来看,我国大宗农产品贸易市场在整顿过程中得到了发展,舟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规划充分体现了舟山市大宗农产品发展战略。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舟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注重质量和品牌的建设,掌握农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趋势发展,充分发挥侨乡的优势,并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商投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科学管理方法,加快传统农业转型,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包装和技术水平。本课题主要围绕舟山市农产品贸易体系进行调查,全面把握舟山市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借鉴国外贸易发展经验,分析当前舟山市大宗农产品贸易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舟山市农产品贸易产业体系的优化升级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此文能为舟山市大宗农产品贸易体系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孔杰[4](2018)在《国有粮食购销体系市场化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根本,事关国计民生,世界各国历来重视。当下,我国人口数量众多、高居世界第一,粮食安全问题倍受政府和全世界重视。在土地、水等资源条件日益有限的情况下,囿于粮食生长周期、生命周期和消费的刚性、需求的不可替代性,这就决定了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当前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作为连接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的桥梁与纽带,粮食流通对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市场、引导粮食消费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粮食流通整个环节中,购销作为其中重要一环,一头连着农民,另一头连着市民,生产出的粮食正是通过它及其载体——粮食购销企业,实现了从田头到餐桌的有序流动。目前,在这中间起主渠道作用的当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市场化大势下,不仅粮食购销实行了全面市场化,而且市场主体也全面实现了多元化,国有粮食购销体系相关主体在市场中通过竞争继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政策缺陷等因素,市场化改革以来,国有粮食购销体系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政策负效应日益显现,最低收购价引发了国有粮食企业库存居高不下、政府财政负担增大,粮食补贴政策达效有限;国有粮食购销体系中企业产权结构单一、竞争力和发展能力不足,经营品种单一、适应市场能力不强;政企分开不彻底,“九龙治水”、多头管理,企业和职工激励机制不完善;国际大粮商利用优势加强渗透、挤压市场;等等。对此,有必要从界定国有粮食购销体系基本概念入手,综合运用国有资产管理、宏观调控、公共政策等理论,针对当前我国国有粮食购销体系的现状和粮食流通面临的问题,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世界典型农业生产大国保护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粮农利益的一系列政策、经验和现行做法加以总结,在追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程、理性分析历次变革和政策调整的基础上,从推动粮改、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路出发,努力寻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完善国有粮食购销体系三者的最佳结合点。同时,着重围绕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济实体、市场主体、宏调载体的定位,进一步制定完善国有粮食购销体系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政策措施,努力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好、部门落实推进好、企业谋划发展好,促使其最终在市场化改革中真正实现做大做强做优,并发挥应有的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有效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刘妮雅[5](2018)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枣树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而枣产业已经成为全国两千万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发展枣产业对于带动贫困山区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发展木本粮油的战略,枣产业作为五大木本粮油产业的代表产业之一,其还具有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战略作用。中国枣产业发展从迅速崛起到开始遭遇发展困境,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2000年后中国枣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枣受到了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被推升至历史最高点;随着产量迅速增加,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得到了扭转,价格也随之急速下降,至此枣产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解决枣产业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背景下,以中国枣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对枣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找出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今后中国枣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市场从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当前的供过于求本质上是供求结构性失衡,即低端产品供过于求、高端产品供不应求,而市场有效需求并未真正得到完全满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疆枣产区带动下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张使得消费者对枣产品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但是,随着产量继续增加,消费需求结构开始升级,中高端需求显着增加,而供给结构并未发生改变,最终导致了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为了解决枣产业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首先需要从供给侧层面解决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国枣产业生产情况看,生产呈现高度集中化和区域化的特点,生产重心已从传统枣产区转移至新兴枣产区新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枣产区的生产成本收益得出,新疆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但也存在品种结构单一、地区发展不均衡、人工成本偏高、土壤质量退化等问题。传统枣产区虽不具有发展生产的绝对优势,然而种植枣树仍具有比较优势,亟待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创新生产发展思路,通过特色发展实现传统枣产业生产的转型升级。另外,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枣产业的流通模式得出,当前枣产业存在组织化程度低、传统流通模式单一主导、流通效率不高、利润分配不均衡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创新流通模式提高流通效率和产业组织化程度,实现不同流通主体间利润的合理分配。在当前流通模式下,本研究采用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法深入剖析了枣的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得出市场价格呈现整体下滑、规律性波动的特征,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周期性波动规律呈现出波动频率逐渐增高而波幅逐渐减少的特点。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本研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消费者个体特征、消费行为和消费态度等需求特征,采用交叉因素法初步分析了消费者特征和偏好与枣产品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而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消费需求主要因素,得出消费者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均会影响其对枣产品的消费,而知名品牌产品、精深加工品和绿色有机产品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分别研究中国枣产业供给和需求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枣产业供给和需求进行综合对比分析,采用情景分析法预测了不同消费结构下未来市场需求量,将其与供给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国枣产品消费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通过对枣产业市场供求关系的理论分析得出,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最有效的措施即为枣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体而言,中国枣产业要通过“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增加供给”三步走的战略逐步实现长期供求均衡。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主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优化枣产业区域布局,各枣产区根据自身优势寻求特色发展;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发展生产,加大对科技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市场流通体制改革,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利润分配机制,大力支持企业的品牌建设;开拓国际市场,弘扬中国传统枣文化;强化枣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政策支持的效率。

傅龙成,曹立生,张昊,林诗慧,陈皓欣,颜菊阳,谢莉娟,杨金龙,贺阳,张涛,冉隆楠[6](2018)在《2018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前言中国商业联合会开展年度"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评述报告发布活动已经十五年了,在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的支持和中国商贸杂志社的协助下,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对宏观经济和商贸流通行业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今年的专家评审组组长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宋则和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高级经济师傅龙成共同担任。今年增加了年轻专家委员、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及媒体资深记者参加评审组的研讨、评审和评述报告的撰写工作。

杨羽宇[7](2014)在《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研究》文中指出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13亿多的人口,这意味着必须坚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治国方针。粮食生产与气候、经济发展高度相关,在极端天气反复发生、城镇化不断推进的今天,粮食生产不可测因素增加,耕地抛荒、农村青壮劳动力流失等现象日益严重。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蓄水池”——粮食储备为最大限度减少粮食市场波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供了物质保障。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走过了萌芽、初步发展、调整完善的发展历程。在整个变迁过程中,粮食储备管理的主体都是政府。虽然在特殊历史阶段也鼓励农户储备,但农户储备和民营粮食企业的周转储备只占整个粮食储备的很小部分。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的需要,实施的各具特色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在当时的环境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粮食储备的内容也走过了“周转储备→周转储备+战略储备→周转储备+战略储备+国家专项储备”的不断完善发展之路。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希望从管理制度的角度思考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未来发展以及如何改进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提供参考。因此,为了更有效地从管理制度视角研究我国粮食储备问题,本文将研究的重点集中于2000年到当下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上,通过对现行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博弈分析,围绕以下问题开展:第一,未来该选择什么样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第二,粮食储备管理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问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路径选择?现阶段由于地方政府的“搭便车”、民营企业的逐利性以及农户储备的发展缓慢,为了提高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确保政府储备粮食数量的真实且质量完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作为公共产品的粮食其储备必须由政府直接承担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粮食安全。因而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粮食储备必须以政府储备为核心,坚持中央政府在粮食储备工作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制度。垂直管理可以更好的贯彻中央政策意图、高效落实调控任务,有效克服过去专储粮分级负责时的权责不清、职责不明、调不动、用不上等弊端,有效地保障政令畅通、调配及时。在坚持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制度的同时,辅以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制度,强化地方政府的粮食储备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大力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粮食安全责任与分工”地方粮食储备分级管理是提高粮食储备效率,落实粮食储备工作,保障口粮绝对安全的重点,是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粮食储备,优化储备品种和布局的动力,是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步骤。强化地方的粮食储备责任有利于实现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的优势互补,有利于推动地方政策性粮食储备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减轻中央政府粮食储备压力和财政负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本文的研究在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要的背景下,综合公共产品理论、宏观调控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博弈理论,紧紧围绕“动因”→“问题”→“改进”→“选择”四个层次,逐层推进,展开研究。具体而言,“动因”就是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变迁历程,思考其形成的原因;“问题”即对不同历史时期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特别是基于博弈模型对现阶段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问题展开分析;“改进”即在博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的经验,给出关于改进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和地方粮食储备分级管理制度的建议。“选择”即回答“未来粮食储备管理制度走向”问题。围绕“动因”→“问题”→“改进”→“选择”这四个层次,论文共分为七章对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展开了研究,主要的内容和章节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目的。回顾并总结了粮食储备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研究的思路与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点以及不足进行了说明。第二章,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理论依据和相关概念界定。本文展开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公共产品理论、宏观调控理论、博弈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在认真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这些理论融会于论文研究中,思考、分析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选择、改进问题。为了明确研究范围,研究概念,本章从储备和管理制度的角度对粮食、粮食储备、制度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章,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变迁与思考。本章按照新中国成立到2000年粮食储备历史发展的脉络,将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分为三个阶段,思考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被选动因,并对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得出不同历史时期粮食储备管理制度是其所处历史阶段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必然选择的结论。第四章,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现状。本章从政府储备、社会储备这两个角度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发展情况,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现阶段我国主要实行的是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制度为主,辅以地方分级管理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为接下来第五章的分析做好铺垫。第五章,现行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问题分析。针对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地方粮食储备分级管理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政策性储备和商业性经营混合、政策性储备出库难问题、托市收购中的“转圈粮”问题、地方储备“搭便车”等主要问题,本章从实际案例中提炼、总结出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建立“警察与小偷”模型、合谋模型、多任务委托代理等博弈模型对原因进行博弈分析。第六章,国外经验借鉴与未来路径选择。在分析了现阶段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本章试图从国外的粮食储备管理建设中寻找到值得借鉴、学习的经验,结合国情,思考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未来发展问题。第七章,制度改进建议与展望。通过之前六章的分析,层层深入,逐步展开。在对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变迁历史梳理,对现状及其问题原因进行博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的粮食储备管理经验,在得出基于现阶段我国国情,必须坚持中央政府储备为重,坚持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逐步加强地方储备责任,推动“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结论的基础上,就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研究视角的创新和博弈模型应用的创新。每个方面的创新都与文章研究的主题密切相关,具体阐述如下: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过往关于粮食储备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粮食物流建设、粮食储备规模优化、粮食储备规模测算等方面,而从管理制度这一视角对粮食储备进行探讨的比较少。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纵向梳理,尤其是对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现状及其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博弈分析,试图寻找到关于“什么样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才是适合当下粮食储备需要的制度”这一问题的答案。第二,博弈模型应用的创新。将博弈论运用于粮食问题研究由来已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做出了更进一步的构建博弈模型尝试。比如,将地方粮食储备“搭便车”行为的博弈拓展到有限次重复博弈层次进行模型构建;对政策性粮食储备出库难问题展开了纯粹策略Nash均衡和混合策略Nash均衡分析;以Holmstrom和Milgrom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为蓝本,构建了“中储粮”政策性粮食储备和商业性粮食经营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通过对大量实际案例的总结、分析、寻找规律,本文的主要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坚持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本文认为粮食作为公共产品,其储备具有明显外部性,因此必须由政府直接承担。而地方政府在储备上往往会选择“搭便车”,缺乏储备动力,再加上民营粮食企业的逐利性、农户储备发展的缓慢、外资粮食企业的战略威胁以及应对国际粮食市场变化的压力等因素,在现阶段以及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在国家急需时粮食能调得动、用得上的必然选择。第二,改进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中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混合、政策性储备出库难、托市收购“转圈粮”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借鉴国外的管理制度经验,本文提出了将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剥离、加强内外监管与处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等改进建议。第三,稳步推进粮食储备分级管理制度。进一步深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明确中央与地方的粮食储备责任与分工。“中央→地方”粮食储备分级管理制度,有利于减轻中央政府的储备压力和财政负担,推进地方粮食储备建设,并对解决粮食生产的深层次问题,强化从粮食生产到饭桌的地方全程负责起到了积极作用。第四,促进储备主体多元化发展。在坚持粮食储备的政府中心地位的同时,鼓励企业储备,支持民营粮食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专业粮食储备企业发展。改善储备条件,鼓励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储备,促进储备主体多元化发展,并积极推进粮食立法工作进程,构建现代化粮食物流网络。

马松林[8](2013)在《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对我国粮食领域的影响和控制日益加强。这给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和国内粮油行业的发展带来诸多挑战。从这一现实问题出发,本文基于粮食安全和产业控制力理论,全面分析了外资在我国粮食细分行业的产业控制力现状。最终提出了具体建议,以巩固我国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产业健康发展。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空间计量方法、灰色系统理论、产业地图方法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尤其是整合了基于时间、指标、属性三维数据的经济学三维分析方法。运用各种类型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战略性粮食产业的产业控制力特征。本文的主要成果包括:(1)提出了战略性粮食产业和战略性粮食产品的概念。具体分析了这两个概念提出的必要性、识别标准、内涵和外延。(2)将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分为研发控制力、生产控制力、加工控制力和流通控制力四部分,并从时间、空间、指标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3)整合并运用经济学三维分析方法,全面评估了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水平。绘制了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地图,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和经济效应。本文共八章,各章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引言。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述评,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2章,战略性粮食产业和战略性粮食产品的基本概念。阐述了战略性粮食产业和战略性粮食产品的选择标准,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等内容。此外,还分析了战略性粮食产业的地位和发展前景。第3章,产业控制力理论的扩展。在总结前人产业控制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拓展了产业控制力的概念;分析了产业控制力与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讨论了产业控制力的三维分析模型等。第4、5、6章,分别从产业控制力的各环节、时间、空间三个维度分析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水平。第4章,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环节分析(静态分析)。从粮食产业链角度,分析战略性粮食产业的研发控制力、生产控制力、加工控制力和流通控制力。第5章,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历史演化(历史分析)。可以将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发展分为产业控制力的形成(1978-1991年)、成长(1992-2001年)、加速增长(2002年至今)三个阶段。第6章,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空间分布(空间分析)。分析表明,我国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存在空间集聚特征。第7章,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三维分析。本章是对第4、5、6章内容的综合分析。运用三维灰色关联分析、三维主成分分析等三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影响因素等内容。第8章,总结。本章总结了全文的基本结论,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并进行研究展望。本文的基本结论包括战略性粮食产业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发展、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时空分布不均衡、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呈S型发展趋势、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内外资差距较大等。本文提出的具体建议涉及分区域完善战略性粮食产业的规制政策、分区域完善战略性粮食产业的支持政策、战略性粮食产业发展和升级的路径选择、战略性粮食产品流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等。

杨学利[9](2010)在《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粮食安全”的概念自从1983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委员会提出之后,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受到各种国际性和区域性经济会议的一致关注。受全球人口增加,生产要素恶化,结构变动,气候变异以及各种偶然性因素的影响,世界粮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局部粮食危机频繁出现,粮食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中国作为世界粮食市场的一员,国际粮食价格的剧烈变动对国内的粮食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国内粮食供给压力将不断加大,如何确保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关系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综合应用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对粮食安全、科技进步、可持续发展和生产要素及生产函数等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中国粮食安全进行了科学、深入、系统地研究,探讨了我国粮食供需形势及发展趋势、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农业科技进步等同粮食安全相关的具体问题,分析了我国粮食供需影响因素、粮食市场构成及影响因素、粮食作物科技进步水平及模式,对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的理论及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主要包括粮食安全的相关研究、可持续发展理论、科技进步的理论研究、生产要素理论及生产函数研究。通过理论综述,本文认为粮食安全是基于生态和资源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国家或区域能够满足居民生存型粮食需求,保障居民食品品质性需求的状态,对粮食安全的评价不仅只关注当前粮食的质和量的问题,更需要关注粮食生产、农业经济、社会支撑、资源环境和农业技术等五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还对科技进步的内涵、模式和源泉进行了综述。在生产要素理论和生产函数综述中,对生产要素理论、农业生产要素的分类以及生产函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粮食生产和需求现状,深入研究粮食供需各自的影响因素,采用H-P滤波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分别对中国粮食生产和需求趋势进行科学地预测。在梳理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变迁之后,分析了我国粮食市场体系现状、研究粮食市场体系构成及影响因素。本文在明确了农业科技进步的概念、过程和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索洛的增长速度方程法计算出我国粮食作物科技进步率,进而推算出粮食作物科技进步贡献率以及各投入要素对粮食产出的贡献率;采用E-S模型对我国粮食作物科技进步模式进行判定,指出发展生物化学型科技进步,对于缓解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稀少,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提高粮食总产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想纳入到粮食安全评价中,构建出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体系,并通过收集相关的统计数据,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本文认为:(1)最近十五年,我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程度经历稳步发展、徘徊增长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提高。(2)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推动国家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中间消耗生产率和农用土地生产率,增加农业科技人员比例,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从长远来看,人口、资源、生态等因素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诸多挑战,要解决耕地有限、人口众多的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最为关键的就是靠农业科技创新。(3)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仍将具有相当大的改善潜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改善粮食供需结构平衡,促进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最后,本文在对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评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深挖粮食供给增长潜力以确保粮食充足供应,科学引导粮食需求方向削弱粮食供求压力,共同改善中国粮食供求形势;(2)构建现代粮食市场体系,提升粮食市场运行效率,推进国家粮食产业化体系建设,提升粮食产业化水平,加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逐步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构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3)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体系,不断挖掘科技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潜力,共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引入到粮食安全的评价中,构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体系,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科学、深入、系统地评价;将索洛的增长速度方程法和E-S模型引入到粮食作物科技进步水平测算和科技进步模式分析中,分析了科技进步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作用;从粮食供需形势、粮食流通产业、农业科技进步以及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对粮食安全战略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战略选择措施,这对于国家各级政府制定粮食安全相关政策方针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具有实践和理论创新性。

王春芳[10](2010)在《稻米流通与近代安徽地方社会(1877-1937)》文中指出清代前期,安徽是国内主要来源地,皖米以江浙为主要销区。近代,湖南、江西等省份稻米输出量较清代日订期大为减少,广西不再是广东的主要来源地,福建也失去了台湾稻米的接济;安徽人口锐减,口粮消耗骤降,农业生产呈单一的水稻生产的特点,稻米生产的商品化率高于全国水平,水稻产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芜湖米市在稳定后发挥了强大的市场汇聚作用。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安徽成为国内首要的稻米输出省份。其稻米市场的辐射范围南达闽粤、东至江浙,西到川鄂,北及平津,还远销国外,如日本等地。皖省稻米的流通是多向的。在省内,一方面,稻米由余米区向缺米区流动;另一方面,输往省外的稻米从产地汇聚到蚌埠、滁县和芜湖。其中,芜湖是大宗皖米输出的集散中心,其稻米输出量在三个中心中最大。皖米对外输出量以输往江浙和广东为最大。同时,由于交通运输条件、历史习惯等原因,徽州缺粮区还从省外(主要是浙赣两省)常年输入稻米。在省内发生重大灾害,稻米生产不能自给时,安徽也从省外购粮,甚至采办洋米赈济民食。安徽稻米市场组织的构成者主要有稻米零售商、贩运商,稻米经纪业、稻米加工业、仓储业及附着于稻米流通而存在的斛米业、绞包业、抗包业、石粉生产业等行业,还有与稻米流通有密切业务联系的金融业、运输业等。稻米贸易是近代安徽商业的主要内容,因而,上述行业的发展态势与稻米流通的兴衰有着显着的相关性。安徽稻米流通市场是一个以芜湖为中心的层级体系。在这个市场层级体系中,各地稻米价格具有显着的联动性;在量器的使用上,各地容量呈与价格梯度基本一致的“容量梯度”。芜湖米市在60年运行中,经历了发展、兴盛和衰落三个阶段。在基层市场是无数个乡村集市。在集市上汇集的稻米,有的直接运往省外,更多的须经中转市场转运。根据稻米的转运情况,在省内形成三类稻米中转市场。稻米流通对近代安徽地方社会影响深刻。稻米流通的状况与稻米主产区农民、地主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米粮流通行业从业者的经济收入、生活状态也是休戚相关;稻米价格很大程度上支配着地价。稻米贩运业是安徽商业大宗。在稻作主产区,稻米贸易左右着当地商业的兴衰。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稻米流通是进行地方公共建设的主要利源。办学、筑路、训练警察、市政建设、偿还债务、筹措军饷等等均以各种捐税、公债方式向米业征收。稻米流通对近代安徽市镇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稻米流通影响了主产区市镇的布局,与稻米流通相关的行业是当地市镇的主要行业。在这些市镇,商业格局中往往形成了稻米专业商区。这些市镇的发展走向受到稻米贸易的支配。近代天灾人祸频发,在安徽这样的稻米输出省份的主产区也常发生稻米流通事件,引发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发生于宣统二年的南陵遏籴事件便是一个代表。在这个事件中,民众、地方政府、士绅、商人参与其间,他们利益不同,诉求不同,主张各异。反映了在清末社会动荡、政府粮食保障机制运转不灵、社会阶层性质发生变动的背景下,主产区粮食问题的特殊性。近代安徽稻米流通在联系城乡、沟通内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经济纽带作用。在与洋米竞争时,国米市场劣势凸显。主要体现在市场经常被割裂、流通不畅,层层转手、成本高昂,苛捐杂税繁重,运输滞延,陋规种类繁多,等客上门、销售方式被动,仓储设备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商品品质差、缺乏市场竞争力,缺乏有效的市场调控措施等。以芜湖米市为代表的皖米市场同样具有这些弊端,而且在有些方面尤为突出。为了改善国米市场,提升与洋米的竞争力,政商界纷纷动员,采取了多项改善措施;学界也提出了改善粮食市场的设想。由于稻米贸易的衰落是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诸多的社会问题纠结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单方面的努力都将会有力不从心之虞。

二、天津粮油批发交易市场经营业绩再创新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粮油批发交易市场经营业绩再创新高(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金融创新研究现状
        1.2.2 金融创新与商业银行发展
        1.2.3 金融创新与企业经营绩效
        1.2.4 金融创新与宏观经济发展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之处
    1.5 本文不足之处
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金融创新与金融业务创新
        2.1.2 交叉金融业务与影子银行业务
    2.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分类
        2.2.1 融资金融创新与非融资金融创新
        2.2.2 有效金融创新与无效金融创新
    2.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理论
        2.3.1 追逐利润的动因
        2.3.2 顺应供给的动因
        2.3.3 规避管制的动因
        2.3.4 完善市场的动因
    2.4 金融发展理论
        2.4.1 金融发展理论
        2.4.2 金融深化理论
    2.5 金融创新理论与金融风险理论
        2.5.1 金融创新理论
        2.5.2 金融风险理论
    2.6 金融监管理论
    2.7 本章小结
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内容与特征
    3.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动因分析
        3.1.1 监管套利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
        3.1.2 顺应需求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内部动力
        3.1.3 增强竞争是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外部压力
    3.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
        3.2.1 我国商业银行交叉金融业务创新
        3.2.2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创新
    3.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特征分析
        3.3.1 交叉金融业务创新表现出的主要特征
        3.3.2 传统金融业务创新表现出的主要特征
    3.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环境条件
        3.4.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监管不足
        3.4.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运行机制
        3.4.3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有利条件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与现状分析
    4.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体系构建
    4.2 基于综合能力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评价
        4.2.1 评价方法与模型
        4.2.2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4.2.3 评价结果与现状分析
    4.3 基于中间业务收入的商业银行创新能力评价
        4.3.1 指标选择
        4.3.2 样本与数据
        4.3.3 测算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自身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5.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自身经营绩效的理论分析
    5.2 模型设计与变量指标
        5.2.1 模型设定
        5.2.2 变量选择
        5.2.3 数据来源与说明
    5.3 实证结果与讨论
        5.3.1 模型检验
        5.3.2 实证结果分析
        5.3.3 面板门槛回归分析
    5.4 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分析
    6.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银行风险的理论分析
        6.1.1 基本假设
        6.1.2 博弈过程
        6.1.3 融资市场
        6.1.4 金融创新对博弈均衡的影响
    6.2 研究假说
    6.3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
        6.3.1 模型设定
        6.3.2 变量选择
        6.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模型检验
        6.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6.5 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7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
    7.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企业绩效的理论分析
    7.2 研究假说
    7.3 模型、变量与数据
        7.3.1 模型设定
        7.3.2 变量选择
        7.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1 模型检验
        7.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7.5 本章小结
8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8.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宏观经济的理论分析
        8.1.1 基本模型
        8.1.2 参数校准
        8.1.3 传导机制分析
    8.2 加入企业创新的进一步分析
        8.2.1 基本模型
        8.2.2 创新与经济增长
    8.3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
        8.3.1 实证模型设定
        8.3.2 变量选择
        8.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8.4 实证结果与分析
        8.4.1 模型检验
        8.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完善监管制度
        9.2.2 完善资本监管
        9.2.3 减少监管套利
        9.2.4 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共赢草贸易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方法
        1.2.4 研究数据来源
        1.2.5 技术路线
        1.2.6 主要研究内容
2 大宗商品、农产品及草产品流通概述
    2.1 大宗商品
        2.1.1 我国大宗商品发展历史
        2.1.2 国外大宗商品发展历史
        2.1.3 我国商品草交易历史
        2.1.4 国外大宗草产品交易
    2.2 大宗商品批发市场交易
    2.3 大宗商品电商交易
    2.4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现货交易
    2.5 期货交易
        2.5.1 国外期货交易发展
        2.5.2 国内期货交易发展
        2.5.3 期货市场的功能
    2.6 农业保险及农业保障
        2.6.1 美国农业保险
        2.6.2 我国农业保险
    2.7 拍卖交易
    2.8 保险+期货
3 美国农产品交易、草产品交易及主要饲草进口国国际布局
    3.1 美国农产品交易
        3.1.1 合同农业销售
        3.1.2 合作社销售
        3.1.3 现货销售
        3.1.4 期货销售
        3.1.5 美国的农产品仓储及谷物电梯交易
    3.2 美国草产品交易
        3.2.1 美国草产品国内交易
        3.2.2 美国草产品国际贸易
    3.3 饲料饲草大型进口国全球布局
        3.3.1 阿联酋的饲料饲草布局
        3.3.2 日本的饲料饲草布局
        3.3.3 沙特阿拉伯的饲料饲草布局
4 我国农产品交易、草产品生产交易及我国饲草全球布局
    4.1 农产品现货交易
    4.2 农产品订单交易
    4.3 农产品合作社交易
    4.4 农产品期货交易
    4.5 草产品交易
        4.5.1 草交易现状
        4.5.2 以X牧草公司交易模式发展谈我国草产品交易
    4.6 拍卖交易
    4.7 中国饲草全球布局
5 我国肉类需求、粮食安全与饲草贸易的关系
    5.1 我国肉类需求
        5.1.1 我国肉类需求产生的原因
        5.1.2 我国肉类需求遇到的问题
    5.2 我国粮食安全到饲料安全
    5.3 依托草产品生产加工及草贸易发展食草型动物养殖
6 新型牧草交易模式——“保险+期货”
    6.1 保险+期货
        6.1.1 开展“保险+期货”交易的必要性
        6.1.2 “保险+期货”可行性
    6.2 “保险+期货”研究进展
    6.3 牧草“保险+期货”交易初探
        6.3.1 牧草“供应链金融+保险+期货”交易模式的构想
        6.3.2 牧草期货品种筛选及可行性实证研究
    6.4 牧草拍卖模式
7 基于“一带一路”的粮食安全布局
    7.1 中国农业海外投资
    7.2 USDA视角下的中国农业海外投资
    7.3 中欧班列与我国粮食安全布局
    7.4 基于“一带一路”的共赢牧草贸易
8 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创新点
    8.4 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舟山大宗农产品贸易体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大宗商品
        2.1.1 大宗农产品
    2.2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2.3 大宗商品贸易理论
        2.3.1 农产品贸易理论
    2.4 贸易体系理论
第三章 舟山大宗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
    3.1 舟山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介绍
        3.1.1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3.1.2 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3.1.3 舟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3.2 物流基础设施现状
        3.2.1 港口资源丰富优质且已具备一定的建设基础
        3.2.2 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物流生机盎然
        3.2.3 国家海洋经济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3.2.4 舟山跨海大桥的顺利通车
    3.3 舟山大宗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优势
        3.3.1 区位优势独特,港口资源丰富
        3.3.2 舟山气候适宜,大宗农产品相继上市
        3.3.3 国家政策支持
        3.3.4 全球化市场机遇
    3.4 消费地市场需求现状
    3.5 舟山大宗农产品产业概述
        3.5.1 澳洲牛产业
        3.5.2 国际粮油产业
    3.6 舟山水产品贸易体系
        3.6.1 远洋渔业
第四章 国外大宗农产品贸易体系建设经验借鉴
    4.1 现代农业是高质量开放的、有效调控的农业
        4.1.1 关税政策
        4.1.2 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
        4.1.3 贸易救济措施
        4.1.4 农业贸易促进
    4.2 加强农产品流通信息建设
第五章 舟山大宗农产品贸易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5.1 集疏散网络系统相对落后
    5.2 舟山大宗农产品产业体系落后
        5.2.1 基础设施落后
        5.2.2 组织化程度低
        5.2.3 专业市场功能体系尚不够完善
    5.3 舟山大宗农产品平台交易处于成长阶段
    5.4 经营粗放和服务欠佳
    5.5 管理体制落后,品牌附加值低
第六章 舟山大宗农产品贸易体系对策与建议
    6.1 推进创新体制,构建配套服务体系
    6.2 完善舟山大宗农产品产业体系
        6.2.1 提升内部管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6.2.2 提高运作效能,合理配置资源
        6.2.3 建立农产品标准化体系
    6.3 加速国内布局,拓展国际平台
    6.4 健全特色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6.5 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品牌的附加值
    6.6 构建保障体系,搭建合作联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国有粮食购销体系市场化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个案研究法
        三、系统分析法
        四、经验总结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国有粮食购销体系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粮食
        二、粮食安全
        三、粮食流通
        四、粮食流通体系
        五、国有粮食购销体系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国有资产管理理论
        二、宏观调控理论
        三、公共政策理论
第二章 国有粮食购销体系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国有粮食购销体系发展演变和组织架构
        一、发展演变
        二、当前组织架构
    第二节 现状
        一、粮食流通主渠道
        二、粮食储备载体
        三、国家粮食政策执行主体
    第三节 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的负效应羁绊了市场化
        二、激发整个体系活力的难度较大
        三、管理体系与形势要求不相适应
        四、国际大粮商先发优势带来冲击
第三章 国内外粮食政策经验借鉴
    第一节 国外粮食政策经验借鉴
        一、美国:世界粮食生产最发达国家
        二、欧盟:世界粮食主要生产和消费区
        三、日本:地少人多的发达国家
        四、巴西:地广人稀的发展中大国
    第二节 我国粮食政策历史沿革及主要成效
        一、我国粮食政策的历史沿革
        二、粮食生产直补政策及成效
        三、最低收购价政策及成效
        四、后最低收购价政策及成效
第四章 完善市场化下国有粮食购销体系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理顺粮食流通管理体系
        一、粮食须有工作部门管理
        二、以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为切入点
    第二节 科学制定粮食政策
        一、制定科学的粮食收购政策
        二、合理调整粮食信贷政策
    第三节 提升粮食储备管理水平
        一、更新观念,强化运用新技术,着力推广生态储粮
        二、运用现代物流理论,指导粮食储备管理,降低流通成本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化做好粮食储备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节 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一、强化市场竞争意识
        二、确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深入探索多种经营
        四、优化选人用才机制
    第五节 拓展国有粮食购销体系服务功能
        一、在“强身健体”上下功夫拓展功能
        二、在“融合发展”上下功夫拓展功能
        三、在“多元服务”上下功夫拓展功能
    第六节 加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现代化改造
        一、确立现代管理理念
        二、完善现代管理机制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3 中国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枣产业发展概况
        3.1.1 发展历史
        3.1.2 产量和面积
        3.1.3 品种结构
        3.1.4 区域布局
        3.1.5 市场流通
        3.1.6 产品加工
        3.1.7 国际贸易
    3.2 传统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3.2.1 产量波动增长
        3.2.2 种植面积稳定
        3.2.3 具有生产优势
        3.2.4 品种资源丰富
        3.2.5 栽培区域集中
    3.3 新兴枣产区发展现状分析
        3.3.1 新疆各地市发展现状分析
        3.3.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现状分析
        3.3.3 新疆各地市和生产建设兵团比较分析
    3.4 传统枣产区与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3.4.1 资源禀赋优势比较分析
        3.4.2 专业化程度比较分析
        3.4.3 组织管理方式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枣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4.1 供大于求结构失衡
    4.2 缺乏科技创新引领
    4.3 品种结构单一,亟需更新换代
    4.4 加工产品初级,技术水平落后
    4.5 流通效率较低,利润分配不均衡
    4.6 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龙头企业引领
    4.7 国际市场亟待开发
    4.8 本章小结
5 中国枣产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5.1.1 调研方法
        5.1.2 数据来源说明
        5.1.3 调研问卷设计
    5.2 不同枣产区生产成本收益分析
        5.2.1 成本比较分析
        5.2.2 收益比较分析
    5.3 与其他农作物的比较分析
        5.3.1 新兴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5.3.2 传统枣产区的比较分析
    5.4 影响中国枣产业成本收益的因素分析
        5.4.1 自然因素
        5.4.2 技术因素
        5.4.3 经济因素
        5.4.4 政策因素
    5.5 案例分析:酸枣产业
        5.5.1 酸枣产业发展概述
        5.5.2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分析
        5.5.3 酸枣产业成本收益影响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与市场价格分析
    6.1 中国枣产业的流通现状分析
        6.1.1 流通主体
        6.1.2 流通渠道
        6.1.3 流通模式
        6.1.4 主要流通模式对比分析
        6.1.5 主要流通模式案例分析
    6.2 流通环节的利益分配
        6.2.1 传统流通模式的利润分配
        6.2.2 “合作社+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6.2.3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的利润分配
        6.2.4 网络平台模式的利润分配
    6.3 市场流通特征分析
    6.4 市场价格波动分析
        6.4.1 数据来源
        6.4.2 市场价格水平描述性分析
    6.5 基于HP滤波法的市场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6.5.1 研究方法
        6.5.2 季节调整法下的价格特征分析
        6.5.3 基于HP滤波法的长期趋势和周期性分析
    6.6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6.1 市场价格波动规律
        6.6.2 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中国枣产业的消费需求分析
    7.1 调研设计与数据说明
        7.1.1 调研方法
        7.1.2 数据来源说明
        7.1.3 调研问卷设计
    7.2 枣产品的消费现状与特征分析
        7.2.1 人口统计变量分析
        7.2.2 消费行为变量分析
        7.2.3 消费态度变量分析
    7.3 枣产品的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7.3.1 实证模型构建
        7.3.2 交叉因素分析
        7.3.3 变量选择说明
        7.3.4 模型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枣产业市场供求均衡分析
    8.1 有效需求分析
        8.1.1 市场需求现状与需求特征分析
        8.1.2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市场需求量预期
        8.1.3 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2 市场供给分析
        8.2.1 供给总量激增,增速呈放缓趋势
        8.2.2 低端初级加工品供应过多
        8.2.3 高端精深加工品供应严重不足
    8.3 市场供求均衡理论分析
        8.3.1 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分析
        8.3.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的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8.4 市场供求均衡路径分析
        8.4.1 市场供求的差距分析
        8.4.2 市场供求均衡的路径分析
    8.5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承担科研情况
作者简介
致谢
详细摘要

(6)2018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热点一十九大精神引领流通业由大到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创新发展
热点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巩固仍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首要贡献力量
热点三商业创新高潮迭起“新零售”探索热点频现
热点四人工智能催生零售新业态智慧商业模式成商业蓝海
    一、人工智能技术在零售业的应用催生不少新业态, 智慧商业呈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
    二、人工智能技术能优化顾客体验, 让整个购物过程变得更智能化
    三、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优化库存管理
热点五便利店发展进入快车道区域分散市场将步入智能化零售整合期
热点六商业企业引领供应链整合新趋势精准匹配需求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热点七电商精准扶贫成效显着农村市场成为电商发展新高地
    一、农村电商发展态势一路向好, 多措并举提升农村消费潜力
    二、农产品上行进城得到重视, 助力扶贫成效显着, 各大涉农企业纷纷布局农村电商、赋能产业链升级
    三、农村电商潜力仍待开发, 商业新蓝海前景可期
热点八生活服务业需求供给双提升营业收入增速超过商品消费
    一、“互联网+生活服务”迅速发展
    二、服务水平有所提升
    三、大众化消费日益蓬勃发展
热点九实体零售业呈回暖迹象创新转型任重道远
热点十数字化进程促进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电子结算提高效率实现信息可追溯

(7)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相关文献研究回顾
        1.2.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1.2.2 粮食储备规模研究
        1.2.3 粮食储备与宏观调控研究
        1.2.4 区域粮食储备研究
        1.2.5 农户粮食储备研究
        1.2.6 中储粮研究
        1.2.7 其他领域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2 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理论基础
    2.1 理论依据
        2.1.1 公共产品理论
        2.1.2 宏观调控理论
        2.1.3 博弈理论
        2.1.4 制度变迁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粮食
        2.2.2 粮食储备
        2.2.3 制度与体系
3 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变迁与思考
    3.1 自由购销时期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3.1.1 主要内容
        3.1.2 实施动因及问题思考
    3.2 统购统销时期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3.2.1 主要内容
        3.2.2 实施动因及问题思考
    3.3 经济转型时期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3.3.1 主要内容
        3.3.2 实施动因及问题思考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现状
    4.1 政府储备
        4.1.1 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
        4.1.2 地方储备分级管理制度
    4.2 社会储备
        4.2.1 民营粮食企业储备
        4.2.2 农户储备
    4.3 实施特色
        4.3.1 依托粮改谋求发展
        4.3.2 深化绿色储粮管理理念
        4.3.3 推动主产区粮食储备
        4.3.4 建设粮食应急机制
        4.3.5 设立粮食风险基金
    4.4 本章小结
5 现行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问题分析
    5.1 中储粮管理制度的主要问题
        5.1.1 政策性储备和商业性经营混合
        5.1.2 政策性粮食储备出库难
        5.1.3 托市收购“转圈粮”频发
    5.2 地方储备分级管理制度的主要问题
        5.2.1 地方粮食储备“搭便车”
        5.2.2 储备粮规模与布局欠合理
        5.2.3 储备目标、储备主体模糊
        5.2.4 地方国有粮企缺乏活力
        5.2.5 储备粮轮换静态管理
        5.2.6 仓库日常管理效率低
        5.2.7 特种粮食储备单列
    5.3 本章小结
6 国外经验借鉴与未来路径选择
    6.1 国外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经验
        6.1.1 美国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6.1.2 俄罗斯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6.1.3 澳大利亚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6.1.4 印度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6.1.5 日本的粮食储备管理制度
        6.1.6 国外粮食储备管理制度的启示
    6.2 坚持中储粮垂直管理制度
        6.2.1 中储粮垂直管理的动力来源
        6.2.2 中储粮垂直管理的成效
    6.3 稳步推进粮食储备分级管理制度
        6.3.1 地方分级管理的动力来源
        6.3.2 地方分级管理的成效
    6.4 本章小结
7 制度改进建议与展望
    7.1 改进中储粮垂直管理的建议
        7.1.1 混合业务的剥离问题
        7.1.2 加强储备的内外监管
    7.2 改进地方储备分级管理的建议
        7.2.1 明确储备目标
        7.2.2 分清中央与地方责权
        7.2.3 强化地方储备责任
    7.3 促进主体多元化和相关配套建设
        7.3.1 围绕市场鼓励企业储备
        7.3.2 改善条件搞活农户储备
        7.3.3 加快粮食立法工作进程
        7.3.4 构建现代粮食物流网络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8)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述评
        1.2.1 外资与粮食安全研究述评
        1.2.2 产业控制力理论研究述评
        1.2.3 经济学三维分析方法述评
        1.2.4 本文研究视角及概念界定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
        1.4.2 本文的不足
2 战略性粮食产业的基本概念及地位
    2.1 战略性粮食产业的概念
        2.1.1 粮食产业的分类和属性
        2.1.2 识别战略性粮食产业的必要性
        2.1.3 识别战略性粮食产业的标准
        2.1.4 战略性粮食产业的内涵及外延
    2.2 战略性粮食产品的概念
        2.2.1 粮食产品的分类和属性
        2.2.2 识别战略性粮食产品的必要性
        2.2.3 识别战略性粮食产品的标准
        2.2.4 战略性粮食产品的内涵及外延
    2.3 战略性粮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3.1 保障粮食产业安全的关键产业
        2.3.2 促进饮食结构升级的支撑产业
        2.3.3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产业
    2.4 战略性粮食产业的发展前景
        2.4.1 未来的机遇
        2.4.2 面临的挑战
3 产业控制力理论的扩展
    3.1 产业控制力概念的扩展
        3.1.1 产业控制力内涵的扩展
        3.1.2 产业控制力评价指标的扩展
    3.2 产业控制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
        3.2.1 二者之间的比较
        3.2.2 产业控制力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定量分析
        3.2.3 产业控制力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定性分析
        3.2.4 产业竞争力对产业控制力的影响
    3.3 产业控制力的来源和影响因素
        3.3.1 产业控制力的来源
        3.3.2 产业控制力的影响因素
    3.4 产业控制力研究方法的扩展
        3.4.1 三维分析模型的构建
        3.4.2 三维分析模型的实证方法
        3.4.3 产业控制力三维分析模型的理论探讨
4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环节分析
    4.1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构成
        4.1.1 粮食产业链的构成
        4.1.2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构成
    4.2 战略性粮食产业的研发控制力
        4.2.1 种子产业
        4.2.2 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业
    4.3 战略性粮食产业的生产控制力
        4.3.1 农业
        4.3.2 畜牧业
    4.4 战略性粮食产业的加工控制力
        4.4.1 谷物磨制业
        4.4.2 食用植物油加工业
        4.4.3 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
        4.4.4 屠宰及肉类加工业
    4.5 战略性粮食产业的流通控制力
        4.5.1 粮食批发业
        4.5.2 粮食收储业
    4.6 产业链维度下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综合评价
        4.6.1 内外贸一体化视角下的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分析
        4.6.2 基于 S-C-P 范式的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分析
5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历史演化
    5.1 1978-1991 年:产业控制力的形成时期
        5.1.1 三类产业控制力主体初步形成
        5.1.2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初步形成
        5.1.3 战略性粮食产品进口依存度较低
    5.2 1992-2001 年:产业控制力的成长时期
        5.2.1 外资产业控制力的成长期
        5.2.2 内资企业的调整
    5.3 2002 年至今:产业控制力的加速增长时期
        5.3.1 内资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5.3.2 外资产业控制力的增长和调整
        5.3.3 内资粮油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5.3.4 战略性粮食产品进口规模增速加快
    5.4 时间维度下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综合评价
        5.4.1 基于 Verhulst 模型的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走势分析
        5.4.2 基于 FDI 业绩指数的战略性粮食产业利用外资绩效评价
6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空间分布
    6.1 全球战略性粮食产品控制力的空间布局
        6.1.1 全球战略性粮食产品生产的区域控制
        6.1.2 全球战略性粮食产品进出口的区域控制
        6.1.3 跨国粮商与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区域控制
    6.2 我国各地区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空间分异(Ⅰ)
        6.2.1 研发控制力集聚于西北、西南等地区
        6.2.2 生产控制力集聚于粮食主产区
    6.3 我国各地区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空间分异(Ⅱ)
        6.3.1 加工控制力集聚于粮食主产区
        6.3.2 流通控制力集聚于北京、广东等粮食主销区
    6.4 空间维度下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综合评价
        6.4.1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空间演化趋势
        6.4.2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市域和县域分析视角
7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的三维实证分析
    7.1 基于三维灰色分析的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综合评价
        7.1.1 数据处理及方法
        7.1.2 产品控制力排序
        7.1.3 区域控制力排序
        7.1.4 产业控制力排序
    7.2 基于三维 GIS 的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地图
        7.2.1 数据处理及方法
        7.2.2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地图(I):粮食种植业
        7.2.3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地图(II):粮食加工业
        7.2.4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地图(Ⅲ):粮食流通业
    7.3 基于三维主成分分析的战略性粮产业控制力影响因素
        7.3.1 数据处理及方法
        7.3.2 粮食生产控制力影响因素
        7.3.3 粮食加工控制力影响因素
        7.3.4 粮食流通控制力影响因素
    7.4 基于灰色面板数据的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经济效应分析
        7.4.1 数据处理及方法
        7.4.2 产业控制力的溢出效应
        7.4.3 产业控制力的挤出效应
8 总结
    8.1 基本结论
        8.1.1 战略性粮食产业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发展
        8.1.2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时空分布不均衡
        8.1.3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呈 S 型发展趋势
        8.1.4 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内外资差距较大
        8.1.5 战略性粮食产品的控制力水平差异较大
    8.2 具体建议
        8.2.1 分区域完善战略性粮食产业的规制政策
        8.2.2 分区域完善战略性粮食产业的支持政策
        8.2.3 战略性粮食产业发展和升级的路径选择
        8.2.4 战略性粮食产品流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8.3 研究展望
        8.3.1 研究内容的深化
        8.3.2 研究方法的完善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 潜伏的全球粮食危机
        1.1.2 中国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粮食安全的相关研究
        2.1.1 粮食安全问题的提出
        2.1.2 粮食安全概念的研究
        2.1.3 粮食安全评价的研究
        2.1.4 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
        2.2.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
    2.3 科技进步的相关理论研究
        2.3.1 科技进步的内涵
        2.3.2 科技进步的模式
        2.3.3 科技进步的影响因素
    2.4 生产要素理论和生产函数的相关研究
        2.4.1 生产要素理论
        2.4.2 农业生产要素
        2.4.3 生产函数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分析
    3.1 中国粮食生产现状及趋势预测
        3.1.1 中国粮食生产现状
        3.1.2 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3.1.3 中国粮食生产趋势预测
    3.2 中国粮食需求及供求平衡分析
        3.2.1 中国粮食需求现状
        3.2.2 中国粮食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3.2.3 中国粮食需求趋势预测
        3.2.4 中国粮食供求平衡压力分析
    3.3 中国粮食市场体系分析
        3.3.1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变迁
        3.3.2 中国粮食市场体系现状分析
        3.3.3 粮食市场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3.3.4 粮食市场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粮食作物科技进步水平分析
    4.1 农业科技进步的研究
        4.1.1 农业科技进步的概念
        4.1.2 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
        4.1.3 农业科技进步的模式
    4.2 粮食作物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
        4.2.1 测算方法选择
        4.2.2 测算数据收集及整理
        4.2.3 弹性系数的确定
        4.2.4 测算结果分析
    4.3 粮食作物科技进步模式分析
        4.3.1 粮食作物科技进步模式判定方法选择
        4.3.2 粮食作物科技进步模式相关数据收集及处理
        4.3.3 粮食作物科技进步模式判定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评价分析
    5.1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及思路
        5.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5.1.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5.2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
        5.2.1 基于生产可持续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模型
        5.2.2 基于农业经济可持续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模型
        5.2.3 基于社会可持续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模型
        5.2.4 基于资源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模型
        5.2.5 基于农业技术可持续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模型
        5.2.6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模型
    5.3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评价分析
        5.3.1 相关统计数据收集与整理
        5.3.2 评价指标的熵权计算
        5.3.3 评价结果及趋势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措施
    6.1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供求形势改善措施
        6.1.1 深挖粮食供给增长潜力
        6.1.2 科学引导粮食需求方向
    6.2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构建
        6.2.1 规范国家粮食市场体系建设
        6.2.2 推进国家粮食产业化体系建设
        6.2.3 加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
    6.3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农业科技进步措施
        6.3.1 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6.3.2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6.3.3 大力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6.3.4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体系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稻米流通与近代安徽地方社会(1877-193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对近年来明清至近代粮食史研究的简要回顾
    三、论文思路和主要内容
    四、文中相关问题的说明
第一章 安徽在近代稻米供需格局中的地位
    第一节 近代安徽水稻生产概况
        一、咸同兵燹对农业生产的破坏
        二、水稻耕作制度的变化
        三、水稻产量
    第二节 近代安徽水稻生产的特点
        一、耕作技术的传统性
        二、产量的不稳定性
        三、水稻生产的单一性
        四、偏高的商品性
    第三节 安徽是近代首要稻米输出省
        一、清代前期安徽是重要的稻米输出省
        二、近代安徽是首要稻米输出省的表现
        三、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多向的稻米流通
    第一节 稻米在省内的流通
        一、各地稻米余缺状况
        二、省内稻米余缺调剂
        三、稻米向集散中心汇聚
    第二节 对外稻米流通
        一、皖米对江浙的流通
        二、皖米对闽粤的流通
        三、皖米对国内其他地区的流通
        四、皖米对日本的输出
    第三节 省外稻米的流入
        一、临时性的稻米输入
        二、经常性的稻米输入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稻米市场组织
    第一节 稻米贩卖商
        一、零售商
        二、贩运商
    第二节 稻米经纪业
        一、粮食中介机构分类
        二、内部构成和取佣数
        三、各地稻米中介机构数量及其行业组织
    第三节 稻米加工业
        一、砻坊
        二、机器碾米厂
        三、水碓
    第四节 其他相关行业
        一、斛行
        二、运输业
        三、绞包业
        四、扛包业
        五、石粉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稻米市场层级体系
    第一节 市场整合与"容量梯度"
        一、近代安徽稻米市场整合的价格相关性印证
        二、稻米市场层级体系中的"容量梯度"
    第二节 芜湖:近代安徽稻米市场层级体系的中心
        一、形成、发展时期(1877—1897年)
        二、兴盛时期(1898年—1926年)
        三、衰落时期(1927—1937年)
        四、关于芜湖稻米输出量
    第三节 稻米市场层级体系中的中转市场
        一、第一类中转市场
        二、第二类中转市场
        三、第三类中转市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稻米流通与地方社会
    第一节 稻米流通与近代安徽社会经济生活
        一、稻米流通与民众生活
        二、稻米流通对近代安徽工商业的影响
        三、稻米流通与地方公共建设
    第二节 稻米流通与主产区市镇的发展
        一、近代安徽市镇体系
        二、长江流域市镇在近代的快速发展
        三、稻米流通对市镇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稻米流通事件中的地方社会——以宣统二年南陵遏籴事件为中心
        一、事件经过
        二、遏籴事件中的民众、官府、士绅与商人
        三、南陵遏籴事件与清末粮食保障措施
    本章小结
结束语
    一、稻米流通是重要的经济纽带
    二、安徽稻米市场的弊端
    三、改善稻米市场的努力与成效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天津粮油批发交易市场经营业绩再创新高(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影响研究[D]. 邹昌波. 四川大学, 2021(12)
  • [2]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共赢草贸易模式探究[D]. 齐智鑫.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3]舟山大宗农产品贸易体系发展研究[D]. 邰玉涛.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4]国有粮食购销体系市场化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 孔杰. 东南大学, 2018(12)
  •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枣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 刘妮雅.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4)
  • [6]2018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J]. 傅龙成,曹立生,张昊,林诗慧,陈皓欣,颜菊阳,谢莉娟,杨金龙,贺阳,张涛,冉隆楠. 全国流通经济, 2018(03)
  • [7]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研究[D]. 杨羽宇.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8]战略性粮食产业控制力研究[D]. 马松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08)
  • [9]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研究[D]. 杨学利. 吉林大学, 2010(05)
  • [10]稻米流通与近代安徽地方社会(1877-1937)[D]. 王春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天津粮油批发交易市场经营业绩再创新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