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国四大企业集团应变战略分析 韩国企业版图剧变的警示——专访外经贸部国际经贸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咨询中心主任王志乐(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敏[1](2019)在《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文中指出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应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面临的战略风险。对于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其应对,国内外有了丰富的研究,但对于海外战略风险,人们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认为固然战略风险与政治风险关系极其密切,但鉴于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影响后果的特殊严重性,有必要予以专门而深入的研究。围绕上述核心问题,我们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为主,同时运用历史考察、案例分析等方法展开全文。首先弄清企业国际化理论和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史,重点是实施“走出去”战略之后的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情况,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机遇。其次,着重对企业海外战略风险进行解析。在梳理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各种风险基础上,以复杂系统思维方法探讨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往往由宏观国际环境格局或中观双边外交关系的重大变动所造成,具有宏观全局性、强烈的政治性和立体多维的关联性,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因果关系和突变式涌现特征,其破坏性极大,并且可能持续发生不利影响。论文还对新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战略风险进行总体分析。接着以中兴通讯和华为两个中国高科技企业作为案例,分析在新时代、百年大变局背景下美国遏制中国政策对中国企业海外拓展造成的严重战略风险。本文还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案例,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等因素对于中企海外项目造成的战略风险。最后,论文就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提出了应对建议,并对新时代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利益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谢银玲[2](2010)在《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 ——以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全球跨境企业对中国内地上市公司的敌意收购为考察对象,以公司自身治理的法理基础为起点,通过世界并购浪潮对现代企业的洗礼、国际组织有关并购的立法和实践分析,以及世界两大法系代表性国家、地区产业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的研究与借鉴,试图为现行的中国外资并购相关立法提供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以及中国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的防御献策,并建立一个更加坚实的法律后盾。本文正文五章,前缀绪论,正文焦点有三:一、发展中国家外资并购之价值分析(第二章第三节);二、现行外资并购法制体系之商榷(第四章第三节);三、完善我国反收购法制之对策(第五章第三节),各章内容概述如次:第一章“上市公司并购防御与治理原则微观分析”彻底揭露上市公司并购中各个公司主要内部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制衡关系,以便从法理上确认管理层并购防御权的正当性。本章以上市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价值为起点,从公司治理角度,较深入地分析并购活动与公司治理的联系,以及上市公司治理原则对反收购的作用,论证上市公司管理层并购防御权之法理基础,并在文中确认:中国上市公司在被收购的过程中,核心管理层──董事会对外来并购防御有法定的防御权,这为上市公司面临敌意收购的防御判断建立了一个更加专业的基础。内容包括第一节“上市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之价值分析”(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相关的治理问题)、第二节“经营权的法理基础”(董事权利与义务论证)以及第三节“上市公司并购防御措施之治理基础”(反收购理论争议之核心及并购防御权之归属)。本章结语:“反收购措施不破公司治理原则”将上市公司董事会的防御决策置于其经营权的本职任务,视反收购措施为经营管理的至高表现。第二章“跨境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动因、风险及东道国价值论证”为本文所涉有关经济方面之核心理论,涉及古典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帕累托效率概念以及国家竞争力钻石模型理论等多种与市场经济追求有效竞争的相关理论,目的是对当代企业跨境并购的缘起有一根本性的掌握。为完全透视企业外部成长的价值及发展中国家的两难性,本章以比较充裕的篇幅从经济及管理学角度论证企业并购的不可避免性及反收购的必要性,阐述了发展中国家在外资的需求以及国家经济安全发展全局的平衡中,应谨慎规范跨国并购的防御规制。内容包括第一节“跨境敌意并购之理论进路”、第二节“反收购措施之风险结构”以及第三节“发展中国家外资并购之价值分析”。从本文的题名“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以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为视角”可看出,发展中国家的价值选择将成为本文的根本点,本节将提示本文最终将要传达的:国家对利用外资有怎样的价值选择就会有怎样的经济政策,同时就会有怎样的外资立法(当然包括外资并购立法)。本章结语最终得出:“发展中国家之并购防御法制必慎裁独断”,意指外资政策思虑要审慎、果决,谨防迷失核心价值。第三章“国际跨境并购竞争规制之比较分析”涉及国际间有关并购的法理、实际法规、实务分析,具体依该国或地区并购法制史在两大主要法系之代表性、与中国竞争立法的相关性、亚洲并购竞争法制最先进代表国家、中国社会条件相似性,以及与我国国情紧密性等五个因素为标准,选取美国、德国、欧盟、日本、印度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六个代表性国家及地区作为阐述目标,分析了世界历经几次并购浪潮后,两大法系的几个代表性国家及地区的并购与反收购规制的发展进程及其竞争法制的实践经验,观察在并购活动全球化下,各国家、地区乃至各国际组织的竞争政策与规制之发展概况,何以为中国现行相关制度参照系。内容包括第一节“普通法系国家竞争法制与反收购规制之实践分析”、第二节“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竞争法制与反收购规制之实践分析”、第三节“区域组织竞争规制典范──欧盟”以及第四节“国际组织关于投资竞争规制之现况”。本章的结语“趋同乃现实不必是理想”说明经济全球化后,世界各国外资立法的自然融合现象。第四章“我国上市公司外资倂购法制体系分析”旨在为我国现行倂购与反收购法制概念与体系及其缺漏之总体检。本章为本文研究的“重磅区”,在检阅国际有关竞争法制及外资立法例后,回到中国的现行上市公司并购立法与实践现况。全文涉及我国现行规范并购业务数十部主要法律法规的梳理,以及整体并购系统成长空间的抽象总结,为尽量顾及规范阐释的忠实性,本章行文平铺直述,诌议不讳,期能比较准确地掌握我国现行并购法制的优势与缺点。内容包括第一节“现行并购基本法制”、第二节“外资并购专门法制”以及第三节“现行外资并购法制体系之商榷”。结语题为“今非昔比的价值选择”,从我国现行外资立法的政策与思路,揭示国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价值选择。第五章“再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制对策之诌议”作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结论,本章试图从我国自成体系的现行并购相关法制中,为上市公司的反收购措施抽离出适法的与无法规支持的,并于当下无法施行的反收购措施分析之中,开辟解决的途径,最终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是为再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制提出对策与修法建议,希望为未来“中国企业并购规范与制度指南”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内容包括第一节“现行法制下反收购措施之适用分析”、第二节“现行法制适用反收购措施之瓶颈”以及第三节“完善我国反收购法制之对策”。第五章作为本文的结论,其结语“巨人肩膀的登高望远”也传达了本文的重要精神。英国首相布朗(Gordon Brown)于2009年4月2日在英国伦敦的全球最大经济体G20高峰会议的闭幕新闻发布会称“《华盛顿共识》的时代已经结束”,事实上“华盛顿共识”时代的结束暴露的是一种思维(美国式新自由主义经济观念)在历史长河中因过度消费而导致的能量耗尽。人类理性之所以高贵就在于其“选择性”,理性的动能创造了世界的多样性,欧洲的“社会市场经济”、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或者中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选择项,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选择项,将某种价值观强加于所有的对象就是一种“思维的过度消费”,这种傲慢恰恰是反理性的。是以,即使在多元复杂的全球化经济网络,无所谓从一而终的经济发展理论,“永远的宏观微调”是政策不妨碍法制的不二原则。欧洲的“社会市场经济”与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双方过招,对比的结果,明显可见:政府那只鞭策市场的手,轻重不一,则效果各异。1997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首次见证了极端“自由市场经济”的败笔,2007年美国次贷风波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则突显了“社会市场经济”那只宏观的手确实不可偏废。本文将国家宏观调控的“手”视为自由竞争市场的“巨人肩膀”,也将“法制化”的反收购措施视为被收购目标公司的“巨人肩膀”;上市公司反施购措施的法制化,小而言之,是政府保障市场健康发展有关部门对上市公司最具有现实意义的礼献,大而宣之,也是政府对市场自由竞争的理性化支持。我们期待:法律规制成为政府经济计划与政策的真正载体,而法制体系是国家意志抵御社会破坏者的防火墙,更是执法机构与境内外守法个体或组织共同仰望的靠山。经济社会秩序建筑无所谓上层或下层,无论内外资的并购活动,皆应依赖相同的法制系统,法制化规则将使外资对东道国的计划与政策无须比内资更加忧虑,目光只需停留在输入地的法律上,此举必为中国政府对市场施以最少干预的强力体现。
叶阿次[3](2010)在《在华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与本土化战略的决定因素及其对绩效的影响》文中认为在中国的经济结构中,跨国公司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研究跨国公司在中国运营的特点,从而找出其成功与失败的规律对于众多在中国运营的跨国公司而言是有积极意义的,对于希望搭乘中国这趟经济快车走向更大成功的外企来说也是如此。尤为重要的是,这对于已经或即将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而言更是有积极意义的。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在华跨国公司的国际管理战略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外在环境及其公司的定位将是决定战略和绩效的关键因素。而根据资源基础理论的观点,企业的能力将是决定企业战略及绩效的决定性因素。本研究试图建立一个综合的模型以概括这两大决定性因素并探讨以上理论在何种条件下能够得以成立。本研究根据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战略管理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相关理论,界定了企业能力的变量,环境的变量,确定了能力结构,建立了适合解释跨国公司国际管理战略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实证的方式对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为跨国公司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构造出跨国公司在华战略的决定因素及对绩效的影响模型,解释变量包括环境因素和能力因素,在环境因素方面构建了三个潜变量,在能力因素方面,创造性地提出来了隐性能力显性能力两大类,共包括四个潜变量。模型将全球一体化战略和本土化战略作为中介变量,企业的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作为反应变量。整个模型包括七个解释变量,两个中介变量,两个反应变量和四个调节变量。在考察了一般的影响因素后,本研究对战略的决定因素方面增加了调节变量,共考虑了企业规模、国际化阶段、行业类别以及股权结构在能力与绩效、能力与战略以及环境与战略等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在对模型设定假设的基础上,设计问卷并经数据处理后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发现。尤其是发现技术能力对于跨国公司在华的绩效没有显着性的影响,而企业的组织能力在对战略制定上几乎没有显着性影响。只有环境的变化性会直接影响到本土化战略的制定。此外,企业的战略在能力与绩效间没有起到中介作用,这些结论对于在华跨国公司的经营有着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本文的主要创新点:首先是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以往的研究往往只是研究环境与战略的关系,如同SCP范式一样,或者是资源基础论的视角研究企业能力与战略及绩效的关系,本研究将企业自身能力与外在环境因素同时整合在一个模型当中,分析这些因素对企业战略及绩效的影响,并获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其次是结论的创新,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企业技术能力对在华跨国公司的绩效不产生直接作用的这一结论对于那些迷信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的公司是有借鉴意义的,对于我国的企业走出国门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关于技术能力与全球一体化战略的正相关性结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中国合资企业的失败率会偏高,从这种角度来解释IJV的失败是一个创新之举。再次是充分考虑了各种调节变量的影响,更加深化了在能力与绩效,环境与战略、能力与战略等关系中的调节变量及其调节方向和程度,这对于现实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本研究用实证的方式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验证,将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应用到中国,并用实证的数据进行验证,这对于已经和即将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也是有相当的借鉴意义的。
何文成[4](2008)在《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期。企业国际化是企业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利用经济全球化机遇,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重要战略选择。可以说,任何企业都必然要面对国际化问题。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在二○○四年中国企业高峰会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强调指出,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是事关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是企业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必由之路。西方学者的企业国际化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主要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为对象,其成果对处于国际化初期的我国企业指导作用十分有限。企业国际化主要研究一个国内企业怎样发展为一个跨国公司。国外现有的企业国际化理论存在一个比较大的缺陷——缺乏战略因素的考虑,在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中,引入战略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企业国际化经营中要进入的是复杂的、不确定性极大的充满不同风险的全球市场,周密的战略实施对于企业国际化的成功非常重要,是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在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中,外部的市场环境仅仅是提供了进行跨国发展的机会,企业自身的能力才是建立国际竞争优势的基础。战略管理学家安索夫指出:企业要适应环境,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能够对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末来的变化趋势有所认识,特别是对环境中不确定事件的分析和应付能力尤为重要。哥本哈根商学院尼古莱·J·福斯教授提出了“企业与企业经营战略中的能力观”。在我国,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仍很肤浅。有关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现状表明,国内的相关研究多是从企业跨国经营的角度入手,或是纯粹地从战略到战略,只研究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本身,而不研究其国际化战略的管理与控制,再从国内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由于忽视战略控制问题而造成国际化失败的案例并不少见。对当今居于世界500强的大企业而言,每一家的成长史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们几乎都经受过挫折。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失去控制力从而导致企业面临困境甚至死亡的例子非常多,2001年世界500强排名第16位的美国安然公司倒闭即是典型的一例。论文针对现有企业国际化研究中的不足,在综合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战略控制能力的新视角,重新思考企业国际化战略实施与控制整合在企业国际化战略中的定位,建立描述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综合理论框架和思路,强调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构建及整合优势不应该是对企业既定国际化战略的被动适应,而应发展成为企业赢得国际化可持续及国际竞争优势的能力。本论文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几点:(1)对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企业国际化理论、能力理论和战略管理的最新发展研究,提出了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研究视角,对其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2)对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机理与内核进行了论述,从企业资源论、企业能力论、企业知识论等多角度探讨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演化机制,并对国际化战略风险控制、战略控制系统、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之间的动态转化机制作了剖析。(3)构建了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关键要素概念模型,从5个维度即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国际市场运作能力、全球化反应能力、国际化组织变革能力和跨文化融合能力来考察分析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实施与控制力度,旨在构建一个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国际化战略控制模型,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提供有效的分析工具。(4)建立了描述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评价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框架,客观评价一个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对分析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的决定因素和制约瓶颈,进而明确企业未来努力方向,维持国际竞争优胜地位,实现国际化战略目标有着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5)探讨了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构建的提升路径,并对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的外部性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构建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的外部支撑体系。最后,选取中国大企业国际化的典型案例对本文的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要素概念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莫晓芳[5](2008)在《外资并购对东道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竞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而跨国公司作为商场竞争中一股强大的主导性力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迅速地以跨国并购取代了绿地投资,从而对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东道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外资并购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成为东道国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解释变量,也可能严重地损害东道国产业竞争力,威胁到东道国的产业安全与经济安全。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对外资并购与产业竞争力这两大热点问题的研究存在人为割裂的状态,从而导致无法就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的弊病。因此,突破这种人为割裂状态,从东道国视角探讨外资并购对一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无疑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借助于着名的波特“钻石”模型,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三大中介变量:技术因素、市场结构与产业结构因素,以分析外资并购对东道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其中,外资并购技术“溢出效应”是东道国刻意追求的一个方面。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跨国并购技术溢出性博弈分析表明,只要并购的技术溢出程度不低于一定的“临界点”,则外资并购对东道国产业发展总体来说是有利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东道国以“市场换技术”的合理性。然而,鉴于主导权由跨国公司所掌握,东道国需综合权衡技术溢出效应能否弥补其放弃的市场收益,否则将陷入外资并购技术溢出的负面陷阱,即由于跨国公司在国际技术转移中的支配地位,使它有足够的能力对转移技术进行垄断与控制,并进而造成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东道国的外部技术依赖。外资并购通过改变东道国市场中企业间的垄断与竞争态势而影响到东道国的市场结构,并进而最终影响其产业竞争力。产业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与进入壁垒等市场结构决定因素是影响企业与产业的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无论是对外资并购与东道国市场结构效应的一般性分析,还是基于主导厂商理论模型的研究都表明,外资并购对东道国有形成垄断的威胁,但企业规模经济约束、技术约束等制约因素的存在使外资并购不一定是反竞争的,东道国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对市场进行有效、适度干预也是非常必要的。产业结构状况直接反映了一国的产业结构竞争力与经济发展程度,而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是增强一国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外资并购对东道国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来源于其有效地开发了东道国的比较优势或诱致东道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种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的作用机理是通过伴随并购而发生的资本促长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产业关联效应、竞争与示范效应等共同作用而综合表现出来。然而,外资的这种产业带动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潜在性,受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外资项目的产业关联系数高低等因素制约。“入世”以来,外资在华并购速度有所提升,并呈现出向行业龙头企业与服务业蔓延等新趋势。从长远来看,外资并购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原则上我们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资并购应持支持的态度,它有助于提升该产业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鉴于我国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多分布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内,外资并购对这一产业的影响较为复杂,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合理规制显得尤其重要:外资对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核心技术的锁定效应,使我国期望纯粹依赖外资以实现高技术领域的突破是不现实的,政府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着力培养本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外资并购主要是通过对我国的技术进步、市场结构与产业结构产生有利或不利影响,从而对我国产业竞争力产生上述有益或有害的影响。因此,在制定外资并购政策措施时,我们极有必要从思想上就外资并购与民族工业发展、外资并购与“以市场换技术”战略,以及产业竞争力提升中政府与企业的合理定位等问题做出反思,并基于我国现实条件,从推动外资并购技术溢出、促进有效竞争和产业发展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实现我国产业竞争力的较快提升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的长远目标。
宋维佳[6](2006)在《基于FDI的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文中指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资本流入国,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政府、企业以及经济学界的学者对于跨国资本流动的研究更多地着眼于如何吸引和利用国外的资金与技术,以及利用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更多地关注于“引进来”战略的研究。而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问题却鲜有研究与讨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仅靠引进外资参与全球分工体系,被动地接受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布局,我国是难以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分工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的。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一种新的国际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点是生产的全球化。因此,企业作为经济增长和生产发展的原动力,在创造就业机会、发展新兴科技、积累物质财富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所以,我国必须建立起“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思维,才能实现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与融合,才能紧紧地抓住国内外投资环境改善的机遇。只有这样,才能从全球范围开拓和利用市场,才能抓住经济全球化所提供的历史机遇,促进我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使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迈上新的发展台阶,从而真正实现投资规模扩大化、投资区域全球化、投资主体机构化。我国领导人审时度势,及时认识到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意义。江泽民同志指出,在今后的对外开放中,必须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要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逐渐扩大对外投资,开展跨国经营,通过建立海外销售网络、生产体系和融资渠道,促进企业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跨国经营,加快培育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党中央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注入了新的内容。从当前条件看,中国企业虽然已初步具备了“走出去”的基本条件,但是从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分析,我国企业的跨国投资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外投资规模与我国的经济地位是极不相称的。我国的对外投资总额仅占世界对外投资存量的0.15070,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为1:0.09,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1:1.1的水平,而且也远低于发展中国家1:0.13的水平,对外投资占国内固定资产的投资比重也很低。这种状况不利于我国企业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能力。“引进来”的成功与“走出去”的缓慢步伐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如何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中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的研究,融理论解析、比较研究、实证分析、策略建议和实践运用于一体。本文首先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走出去”的内涵界定入手,通过对宏观、微观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总结性评述,试图为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历程的回顾,分析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实施“走出去”以来发展现状的分析,通过中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优势比较,提出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规划。本文的主体框架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包括论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部分:我国企业发展FDI历史轨迹和总体评价,包括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部分: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选择,包括论文的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和第十章。具体来说,本文共分十章:第一章导论。主要对本文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对外直接投资和企业“走出去”进行界定,同时也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的意义、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创新点及其需要深化研究的内容。第二章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评述。首先简要介绍对外直接投资的传统理论中最有影响力的宏观和微观的流派。宏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有麦克杜格尔的国际投资利益分配模型、小岛清的比较优势投资理论和邓宁的国际投资发展阶段论;微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有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巴克利和卡森及邓宁的内部化理论、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有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积累—技术改变的演进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投资理论;并指出各流派的理论在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现象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章对这些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评述的目的是为后面的战略分析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基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详细地分析了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的原因,并总结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特征,为我国企业的“走出去”提供借鉴。第四章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提出。通过对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从孕育、提出、形成,到进一步的完善,从“走出去”的战略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企业“走出去”的内涵,阐述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辩证关系,论述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意义。第五章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总体评价。本章首先回顾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轨迹,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以及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基本特征,剖析了我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中外跨国企业之间的国际竞争力的对比,旨在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规划提供依据。第六章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主体选择战略。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载体,因此一个国家具有跨国公司的多少,表明国家的经济实力。本章首先通过对投资主体一般概念的分析,导出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跨国公司的概念;通过对我国目前对外投资主体的分析,提出培养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的战略构想。第七章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产业选择战略。本章通过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基准,最后提出了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产业选择方式路径。第八章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战略。区位现在是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关键问题,合理的区位选择,是保证项目能够取得预期效益的重要条件。本章首先提出了区位选择的现实意义,然后分析了影响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现状,最后提出了正确进行区位选择的途径。第九章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市场进入战略。本章首先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进入市场的各种方式的利弊,然后深入分析了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进入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定量模型分析,从多角度探讨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的选择途径。第十章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支持战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整个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政府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本章首先介绍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应起的作用,然后进行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关于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的国际对比,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政府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政府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应进一步改善其职能的具体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支持战略。
王剑[7](2006)在《基于聚集经济的FDI区位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跨国公司诞生之日起,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就为学术界所关注,并且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日益频繁,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核心地位逐渐确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剖析开始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并据此对FDI的区位选择进行解释。然而,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企业间的国际竞争更趋激烈,为适应竞争形势的需要,跨国公司在国际生产的地点选择上着眼于产业链的整合,国际直接投资也随之呈现出新的空间分布特征,即在次国家一级层面甚至更低层次的地区单元高度聚集,传统的国际经济学理论难以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本文基于聚集经济的分析框架,结合产业经济学和地理经济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FDI的区位选择问题,并对FDI的空间聚集现象作多方位的实证考察,揭示FDI聚集的深层规律性特征,从中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发现和政策建议。FDI在中国的总体分布呈现东、中、西渐次递减的态势,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绝大部分的外商投资企业,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形成了较具规模的FDI聚集区,为追逐聚集经济的外部性利益,新建外资企业继续定位于这些地区,在因果循环的作用过程中,FDI的地区分布差异进一步扩大,Granger因果检验证实了FDI的聚集存量与新进流量的因果循环作用。省际层面的计量分析也显示FDI的聚集效应显着存在,并且聚集效应对FDI地区分布的影响力有所强化,聚集效应在地区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的外资企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对FDI的聚集引力更为突出,而中西部地区的聚集效应则相对较弱。聚集经济主要表现为产业层面的经济现象,即由于同类产业或上下游关联产业在特定地点高度集中所形成的产业聚集。笔者构建了一个基于产业聚集的FDI区位选择模型,探讨产业聚集对外资企业定位决策的作用机制,结合产业特性将FDI的聚集问题向深层次延伸,提出若干理论假说。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制造业外资企业的数据资料对FDI在江苏的分布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着重分析产业聚集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对聚集效应的产业异质性作了详细的检验。在两位数行业代码的外资企业样本中,估计了产业聚集对FDI定位的作用程度、聚集效应的历史趋势以及单个行业的聚集倾向。在三位数行业代码的外资企业样本中,对FDI的产业聚集特征作了进一步的验证,同时考察产业的规模经济特征和科技含量特征对产业聚集效应的影响,从中得出丰富的经验结论。外商直接投资具有地理性聚集的特征,并呈现出显着的国(地区)别效应(即来源地效应)。投资者按相同来源国(地区)进行聚集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大陆地理性聚集的一种主要形式。本文以江苏省的外资企业数据为样本,应用企业地理定位选择的计量模型(Conditional Logit Model和Nested Logit Model)对外资聚集的国(地区)别效应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结论显示,外资企业的地理性聚集具有高度的母国(地区)聚集(即来源地聚集)倾向,非母国(地区)的一般性外资聚集对投资者定位决策的影响力较弱。动态角度的观察显示,来源地聚集对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吸引力显着上升,而一般性外资聚集逐渐表现出负的外部性。此外,国(地区)别效应在不同来源地企业之间存在着异质性问题,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FDI聚集,国(地区)别效应在作用程度上是不同的。外资企业的规模异质性决定了对外投资的市场能力差异,例如风险承受能力、与东道国政府的谈判博弈能力以及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等,不同规模的外资企业对待聚集定位的倾向由此发生分化,从而形成FDI地区聚集的规模效应。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上的局限,对外投资的空间聚集特征更为明显,大型跨国公司往往是FDI聚集的始作俑者,而不是单纯的聚集跟随者,对外投资的聚集倾向相对较弱,甚至有可能做出避开竞争者聚集区的定位决策。文中以一个简化的博弈模型阐明了FDI聚集的规模效应成因,并以江苏省电子通信业中的台资企业为例,通过严谨翔实的计量检验证实了理论模型中的假说。
万丽娟[8](2005)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分析与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现代投资理论、开放经济理论为基础,并吸收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基本理论,构建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框架。然后在此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变迁与现状进行实证考察。本文认为,虽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诸多问题,但最根本的问题是绩效问题。因此,本文建立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评价的准则与体系,并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与宏观绩效进行了较深入的实证分析,从而找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关键问题即绩效不佳。在此基础上,找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不佳的原因。其后在借鉴国外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经验与教训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目标与发展对策。 一、论文的基本结论 1.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是在满足国家利益动态最大化的前提下,追求企业国外经营与国内经营总收益的长期动态最大化。发展中国家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均衡,同时要注意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协调问题。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实践的考察,研究发现影响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包括国内与国外的成本差异、市场空间大小、贸易壁垒等,同时还有众多的非经济因素如空间偏好、技术获取、国家利益偏好等。但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起着主导作用。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是在满足国家利益动态最大化的前提下,追求企业国外经营与国内经营总收益的长期动态最大化。 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投资制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的变迁与中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每一次变革都与中国经济发展变革相联系。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的变迁明显落后于中国整体经济制度的变迁进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的变迁过程也是政府主导的对外直接投资制度形成的过程。每一次对外直接投资的大发展都与政府的推进密切相关。而政府能支配的主要是国有企业,所以在政府主导的对外直接投资制度下,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主体大多是国有企业。由于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现代企业制度未完全建立起来。因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主体在制度变迁中的主动
凌丹[9](2005)在《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关联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后期以来,以生产、贸易、投资越来越自由的全球性流动为代表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和与特定的地理边境及民族(或居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地域性发展为特征的本土化(localization),这两大力量支配着世界经济的运行,正重新塑造着整个世界。 制造业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是生产活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缩影。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世界历史上曾出现过三个被誉为“世界工厂”或“世界制造中心”的国家——英国、美国和日本,均是因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在当今世界上,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最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国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获胜的关键因素。据统计,在工业化国家,约有1/4的人口从事各种形式的制造活动,约有70%~80%的物质财富由制造业创造。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当今世界制造业所进行的深刻的战略性重组,正是经济全球化的缩影。另一方面,生产活动全球化并没有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均衡,而是呈现高度不均衡的状态,即便在一国之内,不同区域之间也常常是繁荣与衰退并存,发展与停滞同在。一些区域往往因特定产业的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聚所形成的本土化的产业氛围,以及创新机制的建立,形成了其他区域难模仿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而成为快速成长的成功区域。各国正是依靠这些植根于本土的区域产业群体去参与全球竞争的。也正是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并行不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与本土化发展的态势,引起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而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经济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理论渊源、内涵界定、发展过程和某些方面的策略研究上得出了一些令人信服的结论。但基于全球化与本土化互动的强劲趋势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总的来说,关于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研究还处在百家争鸣的状态,相关观点还未取得广泛认同,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对于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关联机理与运行机制的研究十分欠缺。人们需要深入揭示及回答这样一些问题:全球化与本土化为何及如何关联互动?其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全球化背景下应形成什么样的产业空间分布结构与组织模式?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如何建立竞争优势?中国制造业的企业战略与政府政策的新视角?等等。而上述问题的提出,正为本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锲机与理论开拓空间。 本论文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新经济社会学、全球在地化等学科理论,探讨了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联机理,运行机制,战略模式和制度环境;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促进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本论文通过上述研究,试图建立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理论框
顾露露[10](2005)在《中国现阶段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及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选题背景跨入2005年,我们已进入后WTO时代。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出口贸易国。中国GDP以平均每年9%左右的高速增长和外汇储备的急速增加都部分得益于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近年来的资本积累也大多是通过对外贸易来实现的。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我国现阶段,出口贸易确已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之一。正确认识出口贸易的任务和作用,对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贸易产品的产业属性和它的出口贸易前景是息息相关的。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蓬勃发展是与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西方国家的产业转移分不开的。以发展的眼光看,学者们一致认为我国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上的优势是暂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生产对就业的贡献有目共睹,大量的此类产品的出口必然导致各国保护本国弱势产业形成的贸易保护政策的阻扰,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由于附加值偏低,赢利空间有限,长期出口贸易产业结构的固化,也就是长期处于垂直型国际分工链条低端容易形成“比较利益陷阱”,使我国沦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殖民地。而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工标准的提高也是对劳动力低成本的严峻挑战。(三)印度、马来西亚等一批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发展迅猛,很容易替代中国成为西方国家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新的目标国。也就是说当前情况下,在保有目前现有的出口贸易优势前提下,今后我国企业重点发展什么样的产业,以什么样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角逐利润是现阶段我国发展出口贸易工作中的核心问题。对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始于“产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历经“中小企业淘汰论”,“中小企业存在论”和当代的“中小企业发展论”几个时期。学者们对中小企业存在领域、支持系统(即中小企业政策研究)的研究成果“浩如烟海”。笔者认为中小企业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概念。中小企业的特性总体上是鲜明的。它的高成长性和高死亡率令人关注。现阶段我国的中小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9%以上。它们是许多成功大企业的孵化器。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发展的优势明显:它们机制灵活,对市场反映灵敏。管理更易于扁平化,所以效率更高。中小企业的劣势也是明显的:它们规模较小,资金、技术实力弱,成本偏高;它们缺乏规范操作,信用等级偏低,在融资等方面受较大的瓶颈制约;中小企业信息相对闭塞,人才匮乏等等。随着国家外贸经营权登记备案制的实行,中小企业在出口贸易方面的自由度增大。中小企业出口及风险问题就成为国民经
二、韩国四大企业集团应变战略分析 韩国企业版图剧变的警示——专访外经贸部国际经贸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咨询中心主任王志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韩国四大企业集团应变战略分析 韩国企业版图剧变的警示——专访外经贸部国际经贸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咨询中心主任王志乐(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核心问题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论 |
三、思维方法、创新与不足 |
四、论文的结构 |
第一章 企业国际化与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 |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与跨国公司 |
一、企业国际化的特点 |
二、经济全球化是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外部条件 |
三、跨国公司 |
第二节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及其初期实践 |
一、中国企业的早期海外拓展 |
二、“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
三、“走出去”战略的初期实践(2000——2010) |
第三节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进入新时代(2010-) |
一、后危机时代 |
二、“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打开新空间 |
第二章 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分析 |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风险 |
一、非政治风险 |
二、政治风险的内涵与外延 |
第二节 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特点与类型 |
一、“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局性” |
二、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强烈政治性 |
三、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系统复杂性 |
四、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生成类型与严重危害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企业面临的海外战略风险 |
一、国际格局大变革带来企业战略风险 |
二、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的若干形态 |
三、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海外战略风险比较 |
第三章 美国对华全面遏制与中国企业战略风险—以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为例 |
第一节 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演变 |
一、美国对华战略敌视(1949—1971) |
二、美国对华战略接触与遏制(1972-2016) |
三、“美国优先”与特朗普政府对华全面战略遏制(2017-) |
第二节 美国对中兴通讯的两次制裁 |
一、中兴通讯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
二、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一次制裁 |
三、美国对中兴通讯的第二次制裁 |
四、美国制裁中兴通讯的原因、影响和启示 |
第三节 美国对华为的全力“围剿” |
一、华为的海外拓展及国际化战略 |
二、“孟晚舟事件”及其影响 |
三、美国遏制华为手机和5G业务全球拓展 |
四、华为反制美国打压与自强自卫的应对策略 |
第四节 美国对华遏制造成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 |
一、新时代美国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原因 |
二、中兴通讯与华为公司应对美国打压政策比较 |
第四章 中国企业海外项目遭受的战略风险—以国电投密松电站项目和中企利比亚项目为例 |
第一节 缅甸密松电站项目及其搁置 |
一、密松电站的设想与立项 |
二、密松电站项目的突然中止与长期搁置 |
第二节 密松电站项目战略风险的系统分析 |
一、缅甸国内复杂的政治社会因素 |
二、美西方因素与密松电站项目搁置 |
三、中方认识和处置密松电站战略风险之反思 |
四、“一带一路”倡议与密松电站项目 |
第三节 利比亚中企项目经受的战略风险 |
一、中国企业走进利比亚 |
二、“阿拉伯之春”与利比亚战乱 |
三、中企利比亚项目蒙受重大损失 |
第四节 中资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比较 |
一、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相似之处 |
二、密松项目与利比亚项目战略风险的不同之处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对策 |
第一节 加强合规管理认清海外环境 |
一、中国企业要加强合规管理,提高国际化水平 |
二、认清东道国的政治状况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
三、认清中国对外投资国际背景的变化及其影响 |
第二节 中国企业应对海外战略风险的策略机制 |
一、战略风险预防性策略机制 |
二、战略风险分散性策略机制 |
三、战略风险补救缓解性策略机制 |
第三节 中国政府如何帮助企业管控海外战略风险 |
一、政府帮助“走出去”企业加强与东道国的互动 |
二、综合利用国内、国际双层法律手段防范战略风险 |
三、同东道国主要利益集团和民众建立友好和谐关系 |
结论 |
一、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战略风险是复杂的系统风险 |
二、防范化解战略风险需要危机意识与复杂系统思维 |
三、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 ——以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现况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况 |
第二节 研究价值及主要论点 |
一、研究价值 |
二、主要论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章节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章节结构 |
第一章 上市公司并购防御与治理原则微观分析 |
第一节 上市公司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之价值分析 |
一、所有权的永恒搏奕──公司派与市场派之较量 |
二、经营权与所有权之信赖关系 |
第二节 经营权的法理基础 |
一、董事与公司的法律关系 |
二、董事的义务 |
三、董事的责任 |
第三节 上市公司并购防御措施之治理基础 |
一、公司治理的自身逻辑 |
二、反收购理论争议之核心问题 |
三、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防御权谁掌乾坤 |
结语:反收购措施不破公司治理原则 |
第二章 跨境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动因、风险及东道国价值论证 |
第一节 跨境敌意并购之理论进路 |
一、全球化之滥觞 |
二、无国界并购效应理论 |
三、国际投资之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反收购措施之风险结构 |
一、上市公司并购之基本分析 |
二、防御目的与反收购措施风险之关系 |
三、防御决策之博弈特性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外资并购之价值分析 |
一、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风险考察 |
二、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价值取向 |
三、发展中国家外资并购立法的基本原则 |
结语:发展中国家之并购防御法制必慎裁独断 |
第三章 国际跨境并购竞争规制之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普通法系国家竞争法制与反收购规制之实践分析 |
一、美国 |
二、印度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竞争法制与反收购规制之实践分析 |
一、德国 |
二、日本 |
三、台湾地区 |
第三节 区域组织竞争规制典范──欧盟 |
一、欧盟竞争法制总览 |
二、欧盟竞争法制的三大支柱 |
三、法律责任与救济 |
四、欧盟竞争法制的阻碍与未来展望 |
第四节 国际组织关于投资竞争规制之现况 |
一、西方并购浪潮之历程 |
二、国际组织竞争规制进程 |
三、发达国家的矛盾情结 |
四、发展中与经济转型国家的发想 |
结语:趋同乃现实不必是理想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外资并购法制体系分析 |
第一节 现行并购基本法制 |
一、并购法制体系总览 |
二、基本并购法制分析 |
第二节 外资并购专门法制 |
一、外资政策与法制 |
二、外国投资者并购规范 |
三、外商企业并购规范 |
第三节 现行外资并购法制体系之商榷 |
一、产业挂帅,竞争阻碍 |
二、立法用语含混晦涩、歧义丛生 |
三、法律效力等级错乱、体系交叠 |
四、内外双轨、烟硝难止 |
五、历史问题不容再留 |
结语:今非昔比的价值选择 |
第五章 再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制对策之诌议 |
第一节 现行法制下反收购措施之适用分析 |
一、外资合法敌意收购模式 |
二、现行法制的反收购设置适用 |
第二节 现行法制适用反收购措施之瓶颈 |
一、现行法制下禁止或有限制的反收购措施 |
二、国家安全审查机制阙如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反收购法制之对策 |
一、完善竞争市场之进路 |
二、完善外资并购法制之建议 |
结语:巨人肩膀的登高望远 |
案例索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3)在华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与本土化战略的决定因素及其对绩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跨国公司的本质与定义 |
1.3.1 跨国公司的本质 |
1.3.2 跨国公司的定义 |
1.4 研究问题与路径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路径 |
1.5 研究范围与限制 |
1.5.1 研究范围 |
1.5.2 研究限制 |
1.6 研究流程与论文结构 |
注释与参考文献 |
2 文献综述 |
2.1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综述 |
2.1.1 对外直接投资分类 |
2.1.2 不同角度的分析路径 |
2.1.3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 |
2.2 跨国公司国际管理战略理论的研究综述 |
2.2.1 产业组织理论视角 |
2.2.2 资源基础理论视角 |
2.2.3 制度经济学理论视角 |
2.2.4 国际管理战略文献述评 |
2.3 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与本土化研究综述 |
2.3.1 全球一体化战略 |
2.3.2 本土化战略 |
2.3.3 全球一体化与本土化 |
2.3.4 全球本土化: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土化 |
2.3.5 国际管理战略与核心竞争优势 |
2.3.6 全球一体化与本土化战略和绩效的关系 |
2.3.7 全球一体化与本土化文献述评 |
注释与参考资料 |
3 在华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与本土化战略的变迁 |
3.1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过程 |
3.1.1 第一阶段:进入期(1979-1991) |
3.1.2 第二阶段:调整期(1992-2000) |
3.1.3 第三阶段:发展期(2001-2009) |
3.2 跨国公司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
3.2.1 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
3.2.2 中国市场对跨国公司的推动作用 |
3.3 外资企业在华的独资化倾向 |
3.3.1 投资方式的演化 |
3.3.2 在华跨国公司独资化倾向的原因分析 |
3.4 全球一体化与本土化战略的产生 |
3.5 全球一体化与本土化在中国的挑战 |
3.5.1 全球一体化的挑战 |
3.5.2 本土化的挑战 |
3.6 本章小结 |
注释与参考文献 |
4 模型与假设 |
4.1 研究理论模型的建构与理论逻辑 |
4.2 研究模型的细化 |
4.2.1 环境因素 |
4.2.2 企业能力因素 |
4.2.3 国际战略 |
4.2.4 企业绩效 |
4.2.5 企业属性 |
4.3 相关假设 |
4.3.1 环境与国际战略的关联假设 |
4.3.2 企业能力与国际管理战略的关联假设 |
4.3.3 企业能力与绩效的关联假设 |
4.3.4 国际管理战略的中介作用 |
4.3.5 调节作用 |
4.4 实证模型 |
注释与参考文献 |
5 研究方法 |
5.1 研究设计说明 |
5.2 问卷的设计 |
5.3 变量的度量 |
5.3.1 解释变量的度量 |
5.3.2 中介变量的度量 |
5.3.3 反应变量的度量 |
5.3.4 调节变量的度量 |
5.4 资料回收与样本数量 |
5.5 资料分析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注释与参考文献 |
6 研究结果 |
6.1 样本数据收集及其描述统计 |
6.2 效度检验 |
6.2.1 总体效度检验 |
6.2.2 各分量表的效度检验 |
6.3 信度检验 |
6.3.1 分量表的Alpha测试 |
6.3.2 问卷的总体Alpha值 |
6.4 Pearson相关分析 |
6.5 多重共线性检验(Multi-collinearity) |
6.6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6.1 环境变量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6.2 企业能力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6.3 企业国际管理战略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6.4 企业绩效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7 假设检验 |
6.7.1 环境因素对国际管理战略的影响分析 |
6.7.2 企业能力对国际管理战略的影响分析 |
6.7.3 企业能力对绩效的影响分析 |
6.7.4 中介效应的检验分析 |
6.7.5 调节效应的检验分析 |
6.8 实证检验结果汇总 |
6.9 本章附录 |
参考文献与注释 |
7 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过程 |
7.2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2.1 环境因素与国际管理战略 |
7.2.2 企业能力与国际管理战略 |
7.2.3 企业能力与绩效 |
7.2.4 国际管理战略的中介作用 |
7.2.5 跨国公司属性的调节作用 |
7.2.6 本研究的其它发现 |
7.3 对中国公司的启示 |
7.3.1 关注外在环境的变化 |
7.3.2 战略制定时的显性能力 |
7.3.3 技术能力不是决定企业绩效的最主要因素 |
7.3.4 国际化阶段与股权结构的重要影响 |
7.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5 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7.5.1 本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 |
7.5.2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部分接受调查的跨国公司名录 |
附录三: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动因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研究动因 |
1.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 |
1.2.1 企业国际化研究 |
1.2.2 战略控制相关研究 |
1.2.3 关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及评述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意义与目的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5.2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机理研究 |
2.1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概念界定 |
2.1.1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概念的理论渊源 |
2.1.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界定 |
2.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理论内核 |
2.2.1 企业资源基础论的解释 |
2.2.2 企业能力论的解释 |
2.2.3 企业知识论的解释 |
2.2.4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核心 |
2.3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力动态演化机理 |
2.3.1 动态能力观的企业国际化战略 |
2.3.2 国际化扩张战略的动态性适应 |
2.4 跨国公司战略控制的机制分析 |
2.4.1 跨国公司战略控制重点 |
2.4.2 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战略控制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要素研究 |
3.1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过程分析 |
3.1.1 企业国际化战略内容 |
3.1.2 企业国际化战略目标 |
3.1.3 企业国际化战略执行与控制 |
3.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要素构建分析 |
3.2.1 全球资源的配置能力要素 |
3.2.2 国际市场的运作能力要素 |
3.2.3 全球化反应能力要素 |
3.2.4 国际化的组织变革能力要素 |
3.2.5 国际化的跨文化融合能力 |
3.2.6 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关键要素构建模型 |
3.3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特征分析 |
3.4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功能分析 |
3.4.1 企业能力系统的功能 |
3.4.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功能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度研究 |
4.1 企业国际化战略绩效评价研究及其不足 |
4.2.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度研究流程设计 |
4.3.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4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评目标 |
4.5.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4.5.1 传统战略控制指标体系辨析 |
4.5.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指标体系分析 |
4.6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评方法与步骤 |
4.6.1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评方法的确立 |
4.6.2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评步骤 |
4.6.3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测度研究价值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案例与实证分析 |
5.1 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现状 |
5.1.1 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现实意义 |
5.1.2 中国大企业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差距 |
5.1.3 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现状 |
5.1.4 中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评析 |
5.2 典型案例背景材料:海尔集团 |
5.3.案例诊断与剖析 |
5.3.1 海尔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分析 |
5.3.2 海尔的国际市场运作能力分析 |
5.3.3 海尔的全球化反应能力分析 |
5.3.4 海尔的国际化组织变革能力分析 |
5.3.5 海尔的跨文化融合能力分析 |
5.4 案例研究的结论 |
5.5 海尔的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实证分析 |
5.5.1 调查方法与问卷设计 |
5.5.2 问卷分析方法 |
5.5.3 实证分析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
6.1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辨析 |
6.2 全球学习效应与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的提升 |
6.2.1 全球学习效应提升全球化反应能力 |
6.2.2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过程中全球学习效应的构建 |
6.3 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 |
6.3.1 全球战略并购 |
6.3.2 全球战略联盟 |
6.4 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提升路径的外部性分析 |
6.4.1 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战略扩张的外部支撑体系分析 |
6.4.2 我国大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的外部支撑体系构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研究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5)外资并购对东道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说明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 |
2 外资并购与国家产业竞争力:技术溢出视角考察 |
2.1 技术与竞争优势的关联性分析 |
2.2 技术溢出的实现途径 |
2.3 外资并购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不对称信息分析 |
2.4 外资并购技术溢出效应的制约因素 |
2.5 外资并购技术溢出效应与东道国产业竞争力 |
2.6 本章小结 |
3 外资并购与国家产业竞争力:市场结构视角考察 |
3.1 外资并购通过调节市场结构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逻辑过程 |
3.2 市场结构与产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联性 |
3.3 市场不完全、外资并购与市场结构效应的跨国传导 |
3.4 外资并购在东道国的竞争与反竞争效应(一):一般性分析 |
3.5 外资并购在东道国的竞争与反竞争效应(二):模型理论探讨 |
3.6 本章小结 |
4 外资并购与国家产业竞争力:产业结构视角考察 |
4.1 外资并购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逻辑过程 |
4.2 外资并购对东道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4.3 外资并购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的作用机理与制约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5 外资并购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
5.1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概述 |
5.2 外资并购与中国产业竞争力:分产业类型的考察 |
5.3 外资并购与中国产业竞争力:基于现实条件的深度考察 |
5.4 本章小结 |
6 利用外资并购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政策思考 |
6.1 几点反思 |
6.2 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6)基于FDI的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研究主题的审视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对外直接投资 |
二、“走出去”的内涵 |
三、本文的研究范围 |
第二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需要深化的内容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本文需要深化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评述 |
第一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 |
一、国际投资利益分配模型 |
二、小岛清的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
三、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
第二节 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理论 |
一、垄断优势理论 |
二、内部化理论 |
三、产品周期理论 |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一、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技术地方化理论 |
二、技术积累—技术改变的演进理论 |
三、动态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
四、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总体评述 |
第三章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及特征 |
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状况 |
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特征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其迅速发展的原因 |
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
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原因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分析 |
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正面效应 |
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负面效应 |
第四章 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提出 |
第一节 “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发展 |
一、“走出去”战略的孕育、形成与完善 |
二、“走出去”的战略意义 |
三、“走出去”战略的内涵 |
第二节 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 |
一、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二、实施“走出去”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企业利益的需要 |
四、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保证国家利益的需要 |
第三节 “走出去”与“引进来”的辩证关系 |
一、“引进来”把握时代主题,“走出去”不失发展时机 |
二、“引进来”:吸收人家的长处;“走出去”:发挥自身的优势 |
三、“引进来”:任重道远;“走出去”:方兴未艾 |
第五章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总体评价 |
第一节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轨迹 |
一、尝试性阶段(1979—1985年) |
二、起步阶段(1986—1991年) |
三、逐步发展时期(1992—1998年) |
四、快速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境内主体特点 |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特点 |
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特点 |
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特点 |
第三节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基本特征和主要问题 |
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基本特征 |
二、我国企业“走出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中外跨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四节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分析 |
一、海尔模式 |
二、TCL模式 |
第六章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主体选择战略 |
第一节 对外投资主体的识别 |
一、投资主体及其分类 |
二、对外直接投资主体 |
第二节 我国跨国公司的构建与完善 |
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现实格局 |
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的选择与构建 |
第七章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产业选择战略 |
第一节 产业选择的研究意义 |
一、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特征分析 |
二、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影响因素 |
一、跨国企业相对比较优势 |
二、投资国经济发展水平 |
三、政府产业政策导向 |
第三节 我国企业“走出去”产业选择的基准 |
一、边际产业基准 |
二、产业相对优势基准 |
三、产业波及效应基准 |
四、产业结构高度同质化基准 |
五、资源保证基准 |
六、产业选择基准之间的内在联系 |
第四节 我国企业“走出去”产业选择的战略重点 |
一、劳动密集型和成熟适用技术产业 |
二、资源开发业 |
三、服务业 |
四、高新技术产业 |
第八章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区位选择战略 |
第一节 区位选择的现实意义 |
一、我国企业“走出去”区位选择的意义 |
二、区位选择的复杂性 |
三、区位选择的多样性 |
第二节 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分析 |
一、东道国的影响因素分析 |
二、跨国企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三节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
一、我国目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现状 |
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路径分析 |
第九章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市场进入战略 |
第一节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市场进入基本方式 |
一、跨国并购与新建 |
二、合资与独资 |
三、跨国战略联盟 |
四、进入方式选择的定量分析 |
第二节 跨国企业进入东道国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一、外部环境因素 |
二、内部因素 |
第三节 我国跨国企业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 |
一、新目标市场的进入方式选择:渐进式进入 |
二、跨国子公司形成方式的选择 |
三、跨国子公司所有权安排上的选择 |
四、构建跨国公司战略联盟 |
第十章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政府支持战略 |
第一节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作用的理论概述 |
一、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政府的作用 |
二、在开放经济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第二节 政府推进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国际经验 |
一、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比较 |
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比较 |
三、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三节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 |
一、当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政策 |
二、现行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措施的效果 |
三、现行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改善和加强政府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作用 |
一、明确政府的FDI日常监管职能 |
二、强化对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政策扶持 |
三、强化政府的信息和资金导向 |
四、大力培育对外投资经营人才 |
五、优化FDI的外汇和投融资管理体制 |
六、建立对外直接投资保险制度 |
七、政府间的双边合作 |
八、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分析系统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基于聚集经济的FDI区位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述评 |
1.2.1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文献述评 |
1.2.2 企业聚集理论的文献述评 |
1.2.3 FDI聚集现象的文献述评 |
1.3 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创新 |
第二章 FDI区位选择的一般规律 |
2.1 FDI区位选择的传统影响因素 |
2.1.1 市场规模 |
2.1.2 劳动成本 |
2.1.3 开放度 |
2.1.4 基础设施 |
2.1.5 政治风险 |
2.1.6 政策激励 |
2.1.7 人文因素 |
2.1.8 货币汇率 |
2.2 FDI地区分布的新趋势:聚集 |
2.2.1 聚集的含义 |
2.2.2 FDI全球分布的聚集趋势 |
2.2.3 FDI聚集的外在特征 |
2.3 FDI聚集的国际案例 |
2.3.1 美国硅谷高科技产业FDI聚集 |
2.3.2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业FDI聚集 |
2.3.3 英国伦敦金融服务业FDI聚集 |
2.3.4 马来西亚槟榔屿电子产业FDI聚集 |
2.4 FDI聚集的规律性特征 |
2.4.1 产业聚集 |
2.4.2 国别聚集 |
2.4.3 中小企业聚集 |
2.4.4 空间演化 |
第三章 FDI聚集机制的理论分析 |
3.1 产业聚集的形成诱因 |
3.1.1 成本节约 |
3.1.2 分工深化 |
3.1.3 知识溢出 |
3.1.4 自然禀赋 |
3.2 FDI的聚集机制 |
3.2.1 经济因素 |
3.2.2 非经济因素 |
3.3 FDI聚集的形成模式 |
3.3.1 核心企业带动 |
3.3.2 配套产业奠基 |
3.3.3 地理优势诱导 |
3.3.4 产业内外对接 |
3.3.5 资源禀赋引致 |
3.3.6 园区载体推进 |
3.4 FDI聚集的案例分析——北京星网国际工业园 |
3.4.1 园区背景介绍 |
3.4.2 跨国公司聚集的起因 |
3.4.3 跨国公司的聚集模式 |
3.4.4 聚集成功的关键因素 |
3.4.5 启示 |
第四章 FDI的地区分布特征 |
4.1 FDI的地区分布概况 |
4.1.1 总量的地区分布 |
4.1.2 行业的地区分布 |
4.1.3 分来源地的地区分布 |
4.1.4 开发区中的FDI |
4.2 FDI的地区聚集特征 |
4.2.1 总量聚集特征 |
4.2.2 行业聚集特征 |
4.2.3 国别聚集特征 |
4.2.4 研发聚集特征 |
4.3 FDI聚集的典型地区 |
4.3.1 东莞 |
4.3.2 苏州 |
4.3.3 北京 |
4.3.4 天津 |
4.3.5 浦东 |
第五章 聚集经济对FDI区位选择的总体影响 |
5.1 基本分析 |
5.1.1 定性分析 |
5.1.2 统计分析 |
5.2 面板数据检验 |
5.2.1 变量和数据说明 |
5.2.2 计量方法说明 |
5.2.3 计量结果 |
5.3 GRANGER因果检验 |
5.3.1 变量和数据说明 |
5.3.2 计量方法说明 |
5.3.3 计量结果 |
5.4 结论与启示 |
第六章 FDI区位选择、产业聚集与产业异质 |
6.1 基本分析 |
6.1.1 定性分析 |
6.1.2 统计分析 |
6.2 理论建模与假说 |
6.3 计量检验 |
6.3.1 变量和数据说明 |
6.3.2 计量结果 |
6.4 结论与启示 |
第七章 FDI地区聚集的国(地区)别效应 |
7.1 基本分析 |
7.1.1 定性分析 |
7.1.2 典型案例——太仓德资聚集 |
7.1.3 统计分析 |
7.2 一个简化的理论模型 |
7.3 计量检验 |
7.3.1 计量模型说明 |
7.3.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7.3.3 计量结果 |
7.4 结论与启示 |
第八章 企业规模、市场能力与FDI地区聚集 |
8.1 基本分析 |
8.1.1 定性分析 |
8.1.2 统计分析 |
8.2 基于创新能力的博弈模型 |
8.3 计量检验 |
8.3.1 变量和数据说明 |
8.3.2 计量结果 |
8.4 结论与启示 |
第九章 FDI聚集的空间演化 |
9.1 FDI聚集的空间外溢效应 |
9.1.1 空间计量模型介绍 |
9.1.2 变量和数据说明 |
9.1.3 计量分析与模型比较 |
9.1.4 结论与启示 |
9.2 FDI聚集的动态演化机制 |
9.2.1 FDI聚集的作用力 |
9.2.2 FDI聚集的动力机制 |
9.2.3 FDI聚集动态演变的例证 |
9.3 FDI聚集的演化经济学分析 |
9.3.1 理论假说 |
9.3.2 总体的演化特征及解释 |
9.3.3 行业层面的进一步分析 |
9.3.4 结论与启示 |
第十章 基于聚集经济的引资战略 |
10.1 引资政策的历史变迁 |
10.1.1 第一代FDI政策——规制性政策 |
10.1.2 第二代FDI政策——激励性政策 |
10.1.3 第三代FDI政策——综合配套性政策 |
10.2 促进FDI聚集的国际经验——爱尔兰的案例 |
10.2.1 人力资源培养 |
10.2.2 促进对外联系 |
10.2.3 配套政策激励 |
10.2.4 扶持本土企业 |
10.2.5 创新体系建设 |
10.3 制约FDI聚集的主要问题 |
10.3.1 开发区规划不合理 |
10.3.2 地区间过度竞争 |
10.3.3 国内配套产业基础薄弱 |
10.3.4 落后地区缺乏聚集条件 |
10.4 聚集经济导向的引资策略 |
10.4.1 整治各类工业园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10.4.2 调整优惠政策内容,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
10.4.3 完善配套产业体系,强化聚集的根植性 |
10.4.4 地方政府协调合作,实现区域错位发展 |
10.4.5 依托本地优势资源,打造特色产业聚集 |
10.4.6 各级政府因势利导,引领聚集发展路径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分析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引言 |
第1章 总论 |
1.1 研究问题及背景 |
1.2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 研究的数据资料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借鉴 |
2.1 开放经济理论 |
2.2 现代投资理论 |
2.3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 |
2.3.1 垄断优势理论 |
2.3.2 内部化理论 |
2.3.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3.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3.5 比较优势理论 |
2.4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基本理论 |
2.4.1 小规模生产技术理论 |
2.4.2 技术地方化理论 |
2.4.3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
第3章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框架 |
3.1 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念界定 |
3.2 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 |
3.3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 |
3.3.1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非经济性动因 |
3.3.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综合动因模型 |
3.4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分析 |
3.4.1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内涵 |
3.4.2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类型 |
3.4.3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 |
3.5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政府行为 |
第4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与制度变迁 |
4.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及其特征 |
4.1.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 |
4.1.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特征 |
4.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变迁及其特征 |
4.2.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制度变迁过程 |
4.2.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变迁的特征 |
第5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评价的准则与体系 |
5.1 对外直接投资绩效评价的内涵 |
5.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评价的准则 |
5 2.1 差异化与一致性原则 |
5.2.2 全面性与总体性原则 |
5.2.3 短期与长期绩效结合原则 |
5.2.4 微观与宏观绩效结合原则 |
5.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评价体系 |
5.3.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微观绩效评价体系 |
5.3.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宏观绩效评价体系 |
第6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的综合分析 |
6.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微观绩效的综合概述 |
6.1.1 基于部分调查资料的分析 |
6.1.2 基于部分企业个案的分析 |
6.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绩效综合分析 |
6.2.1 宏观绩效评价的相关计量技术介绍 |
6.2.2 对外直接投资宏观绩效评价的数据 |
6.2.3 对外直接投资宏观绩效的实证分析 |
6.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评价的结论 |
第7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不佳的原因 |
7.1 直接原因 |
7.1.1 投资规模太小 |
7.1.2 投资波动频繁 |
7.1.3 融资渠道不畅 |
7.1.4 投资风险较高 |
7.1.5 投资经验欠缺 |
7.1.6 核心技术缺乏 |
7.2 深层原因 |
7.2.1 制度安排不当 |
7.2.2 投资主体错位 |
7.2.3 政府行为失当 |
第8章 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经验 |
8.1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与启示 |
8.1.1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概况 |
8.1.2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特征 |
8.1.3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与启示 |
8.2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与启示 |
8.2.1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概况 |
8.2.2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特征 |
8.2.3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与启示 |
8.3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与启示 |
8.3.1 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概况 |
8.3.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特征 |
8.3.3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与启示 |
第9章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对策 |
9.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目标 |
9.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对策 |
9.2.1 培育合理高效的对外直接投资主体 |
9.2.2 完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监管体系 |
9.2.3 优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布局 |
9.2.4 建立有效的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渠道 |
9.2.5 构筑高效的对外直接投资融资平台 |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
10.1 研究结论 |
10.2 政策运用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
(9)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关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全球化的内涵 |
1.2.2 关于本土化的内涵 |
1.2.3 主流经济学对经济全球化与本土化关联的研究 |
1.2.4 相关学科对经济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研究 |
1.2.5 关于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研究 |
1.2.6 简短小结 |
1.3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路线 |
第2章 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经济学——制造业发展的基本理论依据 |
2.1.1 产业及其分类 |
2.1.2 产业经济学的兴起 |
2.1.3 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制造业的发展 |
2.1.4 产业组织理论 |
2.2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制造业全球化、本土化的理论渊源 |
2.2.1 比较优势理论(Ricardian模型) |
2.2.2 要素禀赋理论(Heckscher-Ohlin模型) |
2.2.3 新贸易理论(Helpman-Krugman模型) |
2.2.4 国际贸易理论对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导向 |
2.3 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制造企业全球化本土化的理论基础 |
2.3.1 资本跨国流动的一般理论模型 |
2.3.2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3.3 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理论 |
2.4 在地全球化理论——制造业提升竞争优势的理论基础 |
2.4.1 产业集群理论(新产业区理论) |
2.4.2 在地调节理论(local regulationtheory) |
2.5 全球在地化理论 |
2.5.1 全球价值链理论 |
2.5.2 跨国社会网络理论 |
2.6 新经济社会学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造业的发展及其全球化与本土化 |
3.1 制造业的内涵及地位作用 |
3.1.1 制造业的定义及分类 |
3.1.2 制造业的特征 |
3.1.3 制造业的地位与作用 |
3.1.4 制造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 |
3.2 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3.2.1 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状况 |
3.2.2 我国制造业发展状况 |
3.2.3 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
3.3 制造业全球化、本土化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3.3.1 制造业全球化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3.3.2 制造业本土化的内涵与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制造业发展全球化与本土化关联的基本原理 |
4.1 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关联的内涵与基本特点 |
4.1.1 关联的内涵 |
4.1.2 关联的基本特点 |
4.2 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关联的客观环境 |
4.2.1 制造业跨国转移加速的趋势 |
4.2.2 技术进步和传统制造业模式的改变 |
4.2.3 社会文化多重时空层叠整合 |
4.3 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关联的基础条件与约束因素 |
4.3.1 关联的基本条件 |
4.3.2 关联的约束因素 |
4.4 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关联的驱动机制与路径 |
4.4.1 利益扩张机制 |
4.4.2 产业链接机制 |
4.4.3 组织联系机制 |
4.4.4 文化融合机制 |
4.5 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关联的支配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
4.5.1 生产者驱动的商品链 |
4.5.2 买方驱动的商品链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关联影响的评价 |
5.1 关联影响评价的内容 |
5.2 关联评价的指标 |
5.2.1 评价联系规模深度和发展速度的指标 |
5.2.2 评价本土制造业参与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与整合绩效的指标 |
5.2.3 反映本土制造业空间整合及其演变的指标 |
5.3 全球化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关联实证研究 |
5.3.1 中国制造业与全球制造业发展联系的变化 |
5.3.2 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与整合的绩效 |
5.3.3 全球化下中国制造业的空间整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中国制造业战略重点与政府行为 |
6.1 基于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逻辑思考 |
6.2 基于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制造业发展战略 |
6.2.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6.2.2 基本原则 |
6.2.3 战略重点 |
6.3 政府行为及政策支撑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中国现阶段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及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1. 选题原因 |
2. 基本概念界定 |
3.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国际贸易理论基本脉络 |
1.2 中小企业的发展基本理论与研究框架 |
1.3 国际贸易风险及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理论 |
第2章 中国现阶段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环境分析 |
2.1 国际宏观经济贸易环境 |
2.2 国内经济贸易环境 |
第3章 中小企业出口贸易比较研究 |
3.1 中外中小企业出口贸易比较 |
3.2 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比较 |
3.3 不同产权下的中小企业出口比较 |
第4章 中小企业出口贸易模式分析与中国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实践研究 |
4.1 中小企业出口贸易模式分析 |
4.2 我国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现状与特点分析 |
4.3 中国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出路 |
4.4 浙江中小企业出口贸易案例分析 |
第5章 中小企业出口贸易风险管理 |
5.1 中小企业出口贸易风险类型 |
5.2 中小企业贸易风险识别 |
5.3 中小企业出口贸易风险控制 |
第6章 中外经贸关系与中小企业出口 |
6.1 中美经贸关系与中小企业出口 |
6.2 中日经贸关系与中小企业出口 |
6.3 中欧经贸关系与中小企业出口 |
第7章 中国的外贸结构调整与中小企业出口贸易 |
7.1 中小企业出口贸易战略模式探讨 |
7.2 我国中小企业出口贸易风险规避 |
7.3 中国的贸易结构调整—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
7.4 企业品牌并购与风险规避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韩国四大企业集团应变战略分析 韩国企业版图剧变的警示——专访外经贸部国际经贸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咨询中心主任王志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企业海外拓展的战略风险 ——基于典型案例的系统分析[D]. 李国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2]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 ——以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为视角[D]. 谢银玲. 华东政法大学, 2010(05)
- [3]在华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与本土化战略的决定因素及其对绩效的影响[D]. 叶阿次. 复旦大学, 2010(01)
- [4]企业国际化战略控制能力研究[D]. 何文成. 中南大学, 2008(02)
- [5]外资并购对东道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 莫晓芳.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5)
- [6]基于FDI的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D]. 宋维佳. 东北财经大学, 2006(06)
- [7]基于聚集经济的FDI区位选择研究[D]. 王剑. 东南大学, 2006(04)
- [8]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分析与发展对策[D]. 万丽娟. 西南大学, 2005(03)
- [9]制造业全球化与本土化关联机理研究[D]. 凌丹.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8)
- [10]中国现阶段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及风险研究[D]. 顾露露.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