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满怀爱心 促进慈善公益事业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沈慧[1](2021)在《我国当代慈善伦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慈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社会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仁爱理念的表达,是由“小爱”走向“大爱”的新征程。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但自“郭美美事件”到“卢美美事件”再到“宋河基金会”等,我国慈善事业以滑铁卢般的速度,从巅峰跌入低谷,尽管到目前为止其无序与混乱的状况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慈善活动作为自愿自觉,不求回报的道德行为,其本质是伦理的。但慈善事业之所以发展缓慢,究其根本是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传统慈善伦理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我们要大胆吸取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慈善伦理的优秀研究成果,使传统慈善伦理升华为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现代慈善伦理。本文从慈善与慈善伦理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慈善中所包含的道德关系以及慈善伦理的发展层次、相关关系,基本原则与价值取向,进一步论证了慈善伦理的进步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慈善作为第三次分配,本是维护社会正义,促进人的幸福与全面发展,但由于慈善活动中受主体道德觉悟低、法制保障不够健全、传统血缘关系思想禁锢等原因,造成了诚信的缺失、公平的短缺以及慈善主体行为道德动机不纯等问题,进而导致一些僭越道德底线事件的发生。为了建立规范的慈善伦理道德,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首先,要弘扬我国当代慈善理念。从传统“同心圆”式慈善升华为“陌生人伦理”基础上的慈善,具有“大爱无疆”的慈善理念;以诚实守信的初心,以公平公正的恒心对待所有慈善参与者,具有“尊重规则”的慈善理念;秉承为社会尽“绵薄之力”的决心,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具有“敢担责任”的慈善理念。其次,要构建慈善行为主体内在伦理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慈善不在为富人专属,激发普通群众的慈善热情;建立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的伦理观,施助者不以“高姿态”去看待受助者,受助者自身也应自立自强、心怀感恩;坚持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在慈善活动中所有慈善参与者都应坦诚相待,以此提高慈善事业的公信力与影响力。最后,实现多方途径共同监督治理。加强慈善伦理教育机制,树立从家庭到社会不间断的教育理念;依托新闻媒体宣传机制,对慈善榜样与慈善优秀事迹进行宣传;建全法律法规保障机制,以《慈善法》为根本,明确政府监督职能,设立慈善组织准入机制,建立免税或低税的税收激励制度等;完善慈善机构运行机制,将慈善事业置于阳光之下,慈善活动中所有资金的调用过程实时公开,行业内部亦进行相互监督;同时构建适应我国社会的慈善失信惩戒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与网络公示同步进行。
陈文[2](2020)在《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公益活动是主体化育人的新途径、隐性化育人的新方式、实践化育人的新载体,是大学生最为喜欢、真心接受的道德实践。大学生公益精神是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投身于面向某一群体或整个社会所开展的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公益实践活动,并在其中实现助人与自助、他利与自利相统一的一种综合品质。然而,大量文献和现实案例表明,在社会思潮、不良风气等多要素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公益心缺失、社会责任感下降、价值观错位,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亟待加强。通过对多所高校的实证调研,发现目前大学生公益精神及其培育现状不甚理想,阻碍大学生公益精神成长和培育的因素较多,因此,本文界定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涵,归纳总结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特征,解析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要素和内在结构,调研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现状并实证分析影响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主要因素,系统总结和梳理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历史经验、现实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有效实践路径。本研究首先从国家政策层面和中央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高度、目前存在的不良社会风气、高校大学生公益活动存在的问题、高校公益教育实效性不足和大学生公益教育水平亟待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的选题。基于问题导向,理论分析结合实证调研系统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提出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这是本研究的现实逻辑。其次,用文献研究法从古代公益思想的滥觞和发展,中国传统慈善文化和西方现代公益精神的理论中吸取养分和借鉴经验,梳理马克思主义公益理论的发展,总结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历史脉络,这是本研究的历史逻辑。对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涵进行定义,归纳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四个特征,基于心理学和德育教育品德结构“知、情、意、行”四要素理论,从公益认知、公益情感、公益意志和公益行为四个方面解析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部构成要素,建构起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在结构,对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思想基础以及培育的时代价值进行理论界定,这是本研究的理论逻辑。结合理论研究以社会调查法和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及影响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内部原因、个体因素和外部影响,系统提出遵循方向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四性”原则,完善健全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组织体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的“三制”,从制度建设层面统筹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解决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动力问题;推进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融入课程教材体系、融入教育教学体系、融入理论研究体系的“三融”,从学校教育层面着力提升大学生公益意识,解决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教育问题;拓展微感恩、微公益、微创业的“三微”,从个人行为体验层面切实推进大学生公益实践,解决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实践问题;协同家庭教育的协同力、学校文化的涵养力、“三社联动”的带动力的“三力”,从环境育人层面优化大学生公益培育氛围,解决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合力问题,从而建构起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培育路径,这是本研究的实践逻辑。西方国家对公益精神的研究对我国而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同时也存在明显不足和本质不同。本研究着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属性的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实践路径。
柳杨[3](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即将全面开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新时代赋予了大学生前所未有的责任和使命。大学生志愿服务,由于具有自愿性与组织性相统一、无偿性与公益性相一致、实践性与育人性相结合等特点,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全方位长效育人机制,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也在积极创新多样的志愿服务形式,融入到“城乡一体化”“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中,在志愿服务中追求自我提高,自我成长。因此,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从理论意义上来说,是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志愿服务理论的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需要,也是加强中国精神研究的需要;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的需要,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志愿文化形成的需要。全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一是对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探讨。二是在总结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包括体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阐释内涵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奠定了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包括: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人的精神需要是更高层次的需要以及共产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的行为准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来源,包括:“崇德向善”、“积德行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及“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第二,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兴起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作用。本文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按照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分为初步形成期、成长壮大期、纵深发展期、影响力不断扩大时期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走向新时代等五个阶段。在系统的梳理历史阶段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兴起的社会背景:包括雷锋精神的时代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志愿服务成为高校的重要职能。同时,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作用:构建了和谐的社会关系、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以及促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第三,通过实证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的时代境遇。调查显示,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大学生志愿者的数量可观、志愿服务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志愿服务的制度框架也在不断完善。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大学生对于新时代志愿精神理解不深刻、日常志愿服务参与度不高、志愿服务动机存在功利化的倾向等。本文从不良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法律及社会支持力度不足、志愿服务的运行方式不够创新、志愿服务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阐述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路径。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不断发展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高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大思政”范畴、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方式、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同时,要在整个社会营造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好环境,以此来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路径。总之,志愿服务在一代代大学生志愿者的身上不断进行着传承和发展,志愿精神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光荣的志愿者,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本文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路径,对于在实践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周秋光,胡远志[4](2020)在《试论习近平关于慈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文中指出慈善事业的发展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对慈善问题发表的重要讲话和相关论述,具体可以概括为:肯定慈善事业的积极作用,推进慈善助力精准扶贫,坚持依法开展慈善工作,发挥慈善对医疗教育养老助残等民生作用,凝聚各界力量投身慈善事业,重视慈善文化传播与对外交往等。这些论述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受到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影响,还受到习近平本人成长和从政经历的影响。习近平有关慈善的重要论述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
陈菲[5](2020)在《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的研究 ——以慈济基金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治理是政府、社会组织、利益群体和公民个体等多元主体,为了增进公共利益在既定的范围内运用一定的权威来共同管理公共事务和公共资源的方式,是多元主体为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进行的持续协调和互动的过程。教育治理是治理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发展,是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主体在一定的规则体系下通过平等协商、合作互动等方式共同应对教育中存在的冲突和问题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社会组织在集结社会资源、提供灵活多样的社会服务方面的优势使得其能够通过公益性的筹资、捐赠、办学等多种手段为弱势群体争取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能够有效缓解政府在教育投入上的巨大压力,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政府职能转变和国家治理的大背景下,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治理、教育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社会组织将在国家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中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在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和多元主体参与教育治理的大背景下,以慈济基金会为个案,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探究慈济基金会参与教育治理的实践经验,分析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的特点、价值和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的策略。慈济基金会针对教师、大学生、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以及社区居民等不同主体开展人文教育交流营、教育助学、亲子营、课业辅导、健康书屋、社区课程推广等教育项目,以推动教育公共事业发展为目的不自觉地参与到教育治理中。从慈济基金会与政府、其他社会组织、企业、学校、个体等主体合作开展的不同类型的教育助学项目的运行模式来看,慈济基金会参与教育治理主要以参与政府项目为主要渠道,通过对体制的依附获得参与的合法性和渠道,其参与教育治理的内在机制主要是对弱势群体实施针对性的教育补偿,在提供物质援助的基础上通过志愿者的陪伴和教育完善补偿形式,提高补偿的针对性。慈济基金会在筹集资金、招募和培训志愿者、整合教师资源以及在与政府、企业、学校、其他社会组织等互动方面充分体现其在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优势,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提高组织参与教育治理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强调要“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完善教育中介组织的准入、资助、监管和行业自律制度。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在专业特长、组织发展目标、资源优势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专家学者组成的教育咨询组织能及时捕捉到社会运行中的现实问题,又能科学预见社会发展中的潜在问题,进行问题分析和政策评估,为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提供保障,在教育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行业协会组织在传递社会呼声、影响政府教育政策制定、提供教育评估、制定行业标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参与教育治理的程度较深。但对于主要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从事公益事业的基金会类型的社会组织来说,其主要优势在于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和丰富多元、赋有奉献精神的志愿者资源。虽然相比于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社会组织,基金会主要以补偿式参与为主要参与形式,参与深度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教育治理的典型特征在于多元主体的协助和互动,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教育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和教育治理的重要主体,其在教育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得到承认和重视。针对社会组织在参与教育治理中面临的参与的偶然性、参与的不稳定性、参与渠道单一以及参与的专业性不强等实践困境,结合现有关于治理、教育治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制等理论研究,进一步思考完善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机制的策略,提出重点培育一批教育领域的社会组织、以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参与、以项目制拓宽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的渠道、重视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的能力建设等策略完善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
杨方方[6](2019)在《慈善力量传递中的义和利:相融与相生》文中提出慈善事业运行的过程就是慈善力量传递的过程。作为精神力量的义和作为物质力量的利之间并非相斥相争而是相融相生:同一层次的义与利之间天然相融;不同层次的义与利之间相助相生。促进无力者义利相生是慈善力量传递的目标导向。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义利相生,慈善力量传递过程中阳光心理和运行智慧必不可少;同时慈善力量传递模式应不断升级: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再到能实现义利相生自循环的"授人以池塘"模式。可以肯定,走向开阔的慈善力量传递网正在使更多的义利相生成为可能。
方亚丽[7](2019)在《当代中国青少年爱心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都包含着实施爱心教育的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优势和重要的优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爱心教育,青少年爱心教育是引导青少年学会做人、完善人格,逐渐走向成熟和自我完善的教育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强青少年爱心教育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爱心教育的理论分析是青少年爱心教育研究的基础,明晰爱心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探索爱心教育的思想来源,确立当代中国青少年爱心教育的理论基础,是爱心教育理论分析的题中之义。强化爱的情感、增强爱的认知、坚定爱的信仰、培养爱的品格、提升爱的能力等构成爱心教育的丰富内涵,人文性、情感性、价值性、理智性、实践性等显示了爱心教育的基本特征。中华传统文化的爱育观和西方文化的爱育观是当代中国青少年爱心教育可以吸收和借鉴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爱育观是指导当代中国青少年爱心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青少年爱心教育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青少年爱心教育有了新的发展,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青少年爱心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新的经验,但目前仍然存在着部分青少年爱心缺失,青少年爱心教育效果和社会文明程度尚待提高等现实问题,需要本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关爱青少年”的初心,坚持问题导向,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赋予了青少年爱心教育新使命。推进新时代的爱心教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博采中外爱心教育思想之精华,践行马克思主义爱育观,将爱心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造就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通过贯彻爱心教育的科学理念,将推进新时代青少年爱心教育与推动“三全育人”和构建“大思政”格局结合起来;通过将爱心教育融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凝聚多方合力;通过提供制度保障、完善社会治理、强化人才支撑健全青少年爱心教育保障机制,构建青少年爱心教育社会生态链。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有大爱情怀,以爱育爱,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王一斐[8](2019)在《互联网时代个性化公益项目的动员机制研究 ——以“一校一梦想”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素质的提高,公益事业越来越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话题。公益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公益思想早已深入人心,而在政府的支持和人民素质的提高下,我国公益也开始蓬勃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公益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契机,尤其是自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公益的主角,公益本身也应该更加透明化、多元化、人性化。不断提高的公益水平也要求我们不能再继续以前粗放式的公益,而是要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受捐地区的实际困难来做有针对性的公益,因此很多个性化公益项目应运而生。乡村“一校一梦想”项目便是这样一个为解决落后地区学校的“个性化”困难而诞生的。“一校一梦想”转变原有的捐赠模式,从我有什么给你捐什么的精英干预模式,转变为你需要什么我给你什么的社会支持,由被动接受基金会捐赠,变成主动提出申请,充分尊重受助方的意愿,撬动了他们改变现状的主动性,自主提出困难,自助申请,充分参与传播和劝募。论文主要分析互联网时代公益活动产生的变化,尤其是个性化公益的崛起,使公益活动变得更加精准和实际。通过分析和参与近年来非常成功的个性化公益代表“一校一梦想”活动,发掘个性化公益的独特优势,使关注点从过去的粗放式放在现在为解决实际困难而生的个性化公益。借助拉斯韦尔的5W模式分析“一校一梦想”的传播路径,以“一校一梦想”中的一个项目“过一个暖暖的冬天”为例,分别从动员主体、动员客体、动员方式、动员环境、动员效果五个方面对个性化公益的动员机制做出研究,发现和证实个性化公益在我国是科学的、行得通的公益,依靠互联网的优势发展个性化公益,有利于避免资源浪费,促进我国民生发展,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法律形成科学的个性化公益体系,社会大众也应该改变传统的公益思想,积极参与和支持这种科学的援助理念。
李金夏[9](2019)在《广西D县非营利组织参与教育扶贫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反贫困的过程中,非营利组织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是对扶贫开发工作以政府为主导力量的有效补充。在精准扶贫工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政府日益重视非营利组织的积极作用并给予了很大的鼓励和支持。在公共部门不断创新扶贫模式的进程中,政府鼓励多元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以弥补政府或市场在贫困治理中存在的缺陷。这是国家开展扶贫治理工作的不断尝试,也是中国政府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从善政走向善治的必然选择。鼓励非营利组织参与扶贫工作,不能简单地将其看成是一种治理尝试,而应把这种治理方式列为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公共治理行动。广西的扶贫开发工作正处于脱贫攻坚阶段,面对贫困人口数量庞大、脱贫任务艰巨、脱贫条件苦、脱贫时间紧等现实问题,政府鼓励非营利组织活跃在教育扶贫领域,对促进贫困地区教育公平、教育事业发展及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D县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贫困县,公共服务供给总体上发展不均衡,其中教育服务的供给尤为突出。D县政府认真落实“十三五”规划要求,将教育扶贫列为重要举措,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努力形成非营利组织协同治理的平台,助力当地脱贫攻坚项目。论文基于政府失灵和教育扶贫理论,立足D县非营利组织参与教育扶贫的实践情况,分析D县非营利组织参与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为优化非营利组织参与D县教育扶贫的路径提供建议,以有效回应公民的教育诉求。
方圆[10](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成就斐然。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是与媒体的介入分不开的。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的方法、实证分析与价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个案剖析法研究改革开放四十年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力图拓展公益慈善事业研究的学术空间,廓清人们对公益慈善的误解,以及深化对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规律的研究。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第一章是对改革开放以前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近140年的历史进行历史回顾。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并不只是存在于改革开放时期,在改革开放之前,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就已经出现并影响到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轨迹。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历史,需要将其置于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之中,尤其是在对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前期历史回顾中得出贯穿始终的经验和规律。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始于鸦片战争之后,新的传媒技术进入中国社会并改写中国公益慈善的发展。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社会开始借助于刊印书籍图画宣传慈善观念、募款赈灾,其中《申报》就是典型;此外还仿效西方办义演、游园会进行慈善活动,在与以《申报》为代表的近代报刊结合后,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自此,无论是公益慈善的组织形式还是规模,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公益慈善事业进行了调整和改造,原来由社会兴办的公益慈善功能很大一部分被转移到公权力之上,新生政权直接参与民生问题的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左”倾思潮不断发酵并达到高潮,对媒体的管控,尤其是媒体对于公共生活的介入的管制愈来愈严密,进而造成了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在这一时期并不突出,陷入停滞。需要指出的是,要合理客观地看待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停滞状态,这里停滞更多是媒体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影响,而非代表这一时期中国公益慈善的整体状态。第二章是对复苏时期(1978-1994)的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梳理,着重探讨公益慈善复苏的历史条件、传统媒体的发展及其特点、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复苏的表现。改革开放之初,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大,不同阶层居民收入差距大,经济上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公益慈善事业复苏的经济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公益慈善事业走向复苏,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政府救灾思想由对国外的救助由拒绝到接纳的转变;由政府包揽到民间帮助的转变,为公益慈善事业复苏提供了思想条件。改革开放进程之中,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公益慈善的联系也在不断深化,以电视、报刊、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的发展,为公益慈善信息的传播准备了媒体条件。媒体对公益慈善的“复苏”表现在:推动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和理性回归;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共慈善事业;弘扬符合公益慈善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等等。第三章是对成长时期(1994-2004年)的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作用进行梳理。首先探讨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成长的态势:报刊杂志助力公益慈善事业的成长;电视媒体参与公共慈善事业;手机成为公益慈善事业募捐的新媒介;互联网开始引入公益慈善事业。其次探讨了媒体推动公益慈善理念的传播:倡导现代公益慈善意识;把公益慈善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动群众参与公益慈善;倡导现代财富理念。再次以“希望工程”为例探讨了媒体推动公益慈善品牌的创建的问题。最后,还就媒体监督公益慈善的信息公开和以1998年抗洪为例,探讨发挥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作用。第四章对发展时期(2005至今)的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作用进行梳理。这一时期,新媒体不断崛起,新旧媒体由并行竞逐到融合发展,带来传媒生态的重构,为媒体介入公益慈善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传统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展现出新格局:报纸纷纷展开与新媒体的联姻,推出了网络公益频道、网络版报纸等电视媒体借助于新媒体通过创新策划,制作了 一批既有娱乐性又包含了公益因子的电视节目;公益慈善评选与展会在新旧媒体的推动下兴起。随着门户网站、网络论坛、博客、社交网站、微博的等互联网媒体的陆续出现,公益慈善的信息传播方式、资金募集途径、组织动员的路径、舆论监督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对公益慈善的介入从“传声筒”成为主导公益慈善新力量。作为互联网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典型案例——“免费午餐”充分利用依靠网络建立起一个公益慈善项目高效发展的新模式,开创了一个“微公益”的崭新时代,最大程度整合利用了各种媒体资源,拓宽了项目的宣传渠道及传播内容、有力动员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存在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既有类似汶川地震中正面推动,也有“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机构公信力危机。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带来的问题,必须通过法制来解决。《慈善法》的颁布,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法可依,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二、满怀爱心 促进慈善公益事业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满怀爱心 促进慈善公益事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当代慈善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 我国慈善伦理概述 |
2.1 慈善的概念 |
2.1.1 我国主要慈善概念述评 |
2.1.2 当代我国语境下慈善的概念 |
2.2 慈善伦理的概念及其发展层次 |
2.2.1 慈善伦理的内涵 |
2.2.2 慈善中的道德关系 |
2.2.3 慈善伦理的发展层次 |
2.3 慈善伦理相关关系辨析 |
2.3.1 慈善伦理与社会伦理 |
2.3.2 慈善伦理与财富伦理 |
2.3.3 慈善与正义 |
2.3.4 慈善与公益 |
3 慈善伦理的原则及价值取向 |
3.1 慈善伦理的原则 |
3.1.1 自愿原则 |
3.1.2 无偿原则 |
3.1.3 利他原则 |
3.1.4 诚信原则 |
3.1.5 平等原则 |
3.2 慈善伦理的价值取向 |
3.2.1 有利于促进人的幸福和发展 |
3.2.2 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
3.2.3 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
4 我国当代慈善伦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我国当代慈善伦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4.1.1 慈善活动中诚信的缺失 |
4.1.2 慈善过程中公平的短缺 |
4.1.3 慈善主体行为道德动机的复杂 |
4.2 我国当代慈善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
4.2.1 慈善主体道德觉悟低 |
4.2.2 法制保障不够健全 |
4.2.3 人情伦理淹没了慈善伦理 |
4.2.4 “富才行善”误导了慈善伦理的发展 |
5 我国当代慈善伦理规范建设的对策 |
5.1 弘扬我国当代慈善理念 |
5.1.1 “大爱无疆”的理念 |
5.1.2 “尊重规则”的理念 |
5.1.3 “敢担责任”的理念 |
5.2 培养慈善行为主体的内在伦理观 |
5.2.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财富观 |
5.2.2 建立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的伦理观 |
5.2.3 坚持诚实守信的道德观 |
5.3 建立和完善外部保障机制 |
5.3.1 加强我国慈善伦理教育机制 |
5.3.2 建立新闻媒体宣传机制 |
5.3.3 健全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
5.3.4 完善慈善机构运行机制 |
5.3.5 构建适应我国社会的慈善失信惩戒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2)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2 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理论阐释 |
2.1 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内涵和特征 |
2.2 大学生公益精神的要素和内在结构 |
2.3 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思想基础 |
2.4 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时代价值 |
3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调查研究设计 |
3.2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分析 |
3.3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 调查研究结论 |
4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历史、现状及问题探析 |
4.1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历史考察 |
4.2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现状审视 |
4.3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问题反思 |
5 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探索 |
5.1 坚持“四性”,遵循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原则 |
5.2 完善“三制”,统筹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制度 |
5.3 推进“三融”,着力提升大学生公益意识教育 |
5.4 拓展“三微”,切实推进大学生公益实践锻炼 |
5.5 协同“三力”,优化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环境 |
6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公益精神现状及影响因素 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本文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历史分析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
2.1 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 |
2.1.1 “志愿服务”的概念 |
2.1.2 “志愿者”的概念 |
2.1.3 “志愿精神”的概念 |
2.2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类型 |
2.2.1 日常社区类 |
2.2.2 扶贫帮困类 |
2.2.3 助学支教类 |
2.2.4 应急救援类 |
2.2.5 环境保护类 |
2.2.6 大型活动类 |
2.2.7 海外服务类 |
2.3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 |
2.3.1 自愿性与组织性相统一 |
2.3.2 无偿性与公益性相一致 |
2.3.3 实践性与育人性相结合 |
2.4 推动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 |
2.4.1 体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中国精神 |
2.4.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4.3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第3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渊源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
3.1.1 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 |
3.1.2 人们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活动 |
3.1.3 人的精神需要是更高层次的需要 |
3.1.4 共产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的行为准则 |
3.2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想渊源 |
3.2.1 “崇德向善” |
3.2.2 “积德行善” |
3.2.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3.2.4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
第4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兴起及历史作用 |
4.1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 |
4.1.1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初步形成时期 |
4.1.2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长壮大期 |
4.1.3 大学生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时期 |
4.1.4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时期 |
4.1.5 大学生志愿服务走向新时代 |
4.2 大学生志愿服务兴起的社会背景 |
4.2.1 雷锋精神的时代发展 |
4.2.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
4.2.3 志愿服务成为高校的重要职能 |
4.3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历史作用 |
4.3.1 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
4.3.2 创造经济价值 |
4.3.3 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
第5章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 |
5.1 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良好的态势 |
5.1.1 志愿者人员数量可观 |
5.1.2 志愿服务范围更广 |
5.1.3 志愿服务的制度框架不断完善 |
5.2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
5.2.1 对志愿精神理解不深刻 |
5.2.2 日常志愿服务参与度不高 |
5.2.3 志愿服务动机功利化 |
5.3 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3.1 错误思潮的负面影响 |
5.3.2 志愿服务的法律及社会支持力度不足 |
5.3.3 志愿服务的运行方式不够创新 |
5.3.4 志愿服务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
第6章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建设路径 |
6.1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 |
6.1.1 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是党领导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 |
6.1.2 广大青年要积极参加志愿服务 |
6.1.3 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同向 |
6.2 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大思政”范畴 |
6.2.1 志愿服务纳入高校党建工作 |
6.2.2 思政课培育志愿精神 |
6.2.3 志愿服务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
6.3 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方式 |
6.3.1 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志愿服务品牌 |
6.3.2 加强志愿服务基地建设 |
6.3.3 运用网络技术提高志愿服务效应 |
6.4 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 |
6.4.1 规范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动员和遴选机制 |
6.4.2 加强大学生志愿者培训机制 |
6.4.3 完善大学生志愿者激励机制 |
6.4.4 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 |
6.5 营造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好环境 |
6.5.1 完善志愿服务的相关法律 |
6.5.2 加大对志愿服务的政策支持 |
6.5.3 塑造志愿文化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4)试论习近平关于慈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关于慈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一)充分肯定慈善事业的积极作用 |
(二)推进慈善助力精准扶贫 |
(三)坚持依法开展慈善工作 |
(四)发挥慈善对医疗教育养老助残等民生作用 |
(五)凝聚各界力量投身慈善事业 |
(六)重视慈善文化传播与对外交往 |
二、习近平关于慈善重要论述的思想来源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影响 |
(二)马列主义经典着作中的慈善思想影响 |
(三)个人成长与主政经历的影响 |
三、习近平关于慈善重要论述的理论特点 |
(一)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助力发展 |
(二)依法行善,注重制度建设 |
(三)推动创新,提供发展新思路 |
(四)与时俱进,总结经验顺应趋势 |
四、结语 |
(5)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的研究 ——以慈济基金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社会组织在教育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
(二)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下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
(三)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获得政策支持 |
(四)个人困扰与社会问题的结合是研究的出发点 |
二、研究意义 |
(一)丰富多元主体参与教育治理的理论 |
(二)以现实案例充实现有理论 |
(三)为社会组织更好地参与教育治理提供可行性建议 |
三、文献述评 |
(一)关于治理的研究 |
(二)关于教育治理的研究 |
(三)关于社会组织的研究 |
(四)关于慈济基金会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个案研究法 |
(二)参与式观察 |
(三)访谈法 |
五、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慈济基金会及其主要慈善项目 |
一、慈济基金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慈济基金会的组织结构 |
(一)“四合一”的组织架构 |
(二)明确的功能分组 |
三、慈济基金会的管理制度 |
(一)管理制度的核心 |
(二)非正式制度下的团体监督 |
四、慈济基金会的主要公益项目 |
(一)慈善项目——教富济贫、济贫教富 |
(二)医疗项目——以人为本,以病为师 |
(三)教育项目——教之以德,育之以礼 |
(四)人文项目——人品典范,文史流芳 |
(五)环保项目——环保实作,教育宣讲 |
第二章 从物资到人力——慈济基金会参与教育治理的资源及其整合 |
一、设立教育专项资金为参与教育治理提供保障 |
(一)教育专项资金的主要来源 |
(二)教育专项资金的整合概况 |
二、建立教师联谊会为参与教育治理提供专业指导 |
(一)慈济基金会教师联谊会的产生 |
(二)教师联谊会中教师资源的整合 |
三、加强志愿者培训提高参与教育治理的整体能力 |
(一)注册志愿者的系统培训 |
(二)功能组的定期培训 |
(三)围绕具体活动的临时培训 |
(四)志愿者的搭配和培养 |
第三章 补偿式参与:慈济基金会参与教育治理的实践 |
一、与多元主体合作参与教育治理的实践经验 |
(一)与政府合作——以江西宜春助学项目为例 |
(二)与其他社会组织合作——以江苏宿迁春蕾助学项目为例 |
(三)与学校合作——以河北易县“一月一家书”项目为例 |
(四)与企业合作——以泉峰集团“爱跑”项目为例 |
(五)与个体合作——个案关怀与陪伴 |
二、慈济基金会参与教育治理的主要特征 |
(一)以参与政府项目为主要渠道 |
(二)对弱势群体实施针对性的教育补偿 |
(三)以奖助学金制度形成稳定的参与机制 |
(四)由志愿者承担主要的组织及教学工作 |
第四章 慈济基金会的实践困境与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的改进策略 |
一、慈济基金会参与教育治理的实践困境 |
(一)依靠关键人物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的偶然性 |
(二)政策变动的影响——社会组织参与的不稳定性 |
(三)依托体制补偿式参与——参与渠道单一 |
(四)以志愿者的自主参与为主——参与的专业性不强 |
二、完善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机制的策略 |
(一)重点培育一批教育领域的社会组织 |
(二)重视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的能力建设 |
(三)以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参与 |
(四)以项目制拓宽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的渠道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7)当代中国青少年爱心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青少年爱心教育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爱心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
一、爱心教育的基本内涵 |
二、爱心教育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青少年爱心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爱育观的发展历程 |
二、马克思主义爱育观的基本内涵 |
第三节 青少年爱心教育的思想资源 |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爱育观 |
二、西方文化的爱育观 |
第二章 我国青少年爱心教育的现实解析 |
第一节 我国青少年爱心教育的演进与导向 |
一、新中国青少年爱心教育的演进历程 |
二、当代中国青少年爱心教育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当前我国青少年的爱心实况分析 |
一、当前我国青少年涉爱性格的表征 |
二、部分青少年爱心缺失的主要表现 |
第三节 青少年爱心缺失的成因 |
一、溺爱或缺爱等家庭因素的影响 |
二、重器而轻道等教育因素的影响 |
三、转型与失范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
四、青少年自身的个体因素的影响 |
第三章 新时代我国青少年爱心教育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践行新时代的爱心教育理念 |
一、博采中外爱心教育思想的精华 |
二、将爱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
三、培育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 |
四、确立“三全育人”的爱育方略 |
第二节 将爱心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 |
一、学前阶段——重情感、抓启蒙 |
二、小学阶段——重感知、抓诱导 |
三、中学阶段——重习惯、抓养成 |
四、大学阶段——重巩固、抓提升 |
五、社会青年阶段——重教化、抓典范 |
第三节 凝聚爱心教育多方合力 |
一、家庭教育要注重培养青少年的爱心 |
二、将爱心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三、构建爱心教育社会生态链 |
第四节 完善爱心教育保障机制 |
一、提供制度保障,以良法为爱育护航 |
二、完善社会治理,达成爱有福报 |
三、强化人才支撑,打造爱育团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互联网时代个性化公益项目的动员机制研究 ——以“一校一梦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选题意义 |
0.3 研究内容 |
0.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 个性化公益动员机制 |
1.1 概念 |
1.1.1 公益传播 |
1.1.2 个性化公益 |
1.1.3 动员机制 |
1.2 研究方法 |
1.2.1 个案研究法 |
1.2.2 深度访谈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新媒体时代公益传播的研究 |
1.3.2 关于动员机制的研究 |
1.3.3 关于个性化公益的研究 |
2 个性化公益传播的时代特征 |
2.1 互联网个性化公益到来的时代背景 |
2.2 个性化公益传播的主要依托路径 |
2.2.1 公益网站 |
2.2.2 博客、微博、微信 |
2.2.3 网络公益广告 |
3“一校一梦想”公益案例的传播过程分析 |
3.1 专注解决实际困难,个性化公益的领头羊 |
3.1.1“一校一梦想”传播者概况 |
3.1.2“一校一梦想”传播者特点 |
3.2“一校一梦想”的主要传播路径 |
3.2.1 建立互联网官方网站: |
3.2.2 充分利用微信平台 |
3.2.3 充分利用微博平台 |
3.3 立足实践、实事求是的活动内容 |
3.4“一校一梦想”影响的受众 |
3.4.1 作为参与公益募捐的受众 |
3.4.2 作为被捐赠对象的受众 |
4 关于“一校一梦想”的动员机制分析 |
4.1“一校一梦想”项目动员主体分析 |
4.2“一校一梦想”项目动员客体分析 |
4.3“一校一梦想”动员方式分析 |
4.3.1 社会化动员方式 |
4.3.2 媒体动员方式 |
4.3.3 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动员 |
4.3.4“一校一梦想”动员机制路线图 |
4.4 对“一校一梦想”宣传构成影响的动员环境分析 |
4.4.1 我国有关慈善的法律法规 |
4.4.2 新媒体的技术平台支持 |
4.4.3 整体的社会公益认知 |
4.4.4 我国的具体国情 |
4.4.5 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 |
4.5“一校一梦想”的动员效果分析 |
4.5.1 对捐赠者的动员效果分析 |
4.5.2 对受助者的动员效果分析 |
4.6“一校一梦想”在动员机制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
4.6.1 动员主体方面问题 |
4.6.2 动员客体方面问题 |
4.6.3 动员方式方面问题 |
4.6.4 动员环境方面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广西D县非营利组织参与教育扶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非营利组织 |
二、精准扶贫 |
三、教育扶贫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政府失灵理论 |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教育扶贫理论 |
第三章 D县非营利组织参与教育扶贫的现状及作用 |
第一节 D县非营利组织参与教育扶贫的现状 |
一、D县非营利组织参与教育扶贫的基本情况 |
二、D县非营利组织参与教育扶贫项目的实例回顾 |
第二节 D县非营利组织参与教育扶贫的作用 |
一、扭转贫困对象落后的教育理念,阻隔贫困代际传递 |
二、发挥整合作用,缓解乡、村屯教育资源短缺的现象 |
三、助力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
第四章 D县非营利组织参与教育扶贫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D县非营利组织参与教育扶贫面临的问题 |
一、公共部门对非营利组织参与教育扶贫重视不够 |
二、经费来源渠道窄易导致资金断裂 |
三、专业人才青黄不接且流失严重 |
四、教育扶贫活动社会认可度不高 |
第二节 D县非营利组织参与教育扶贫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公共部门对非营利组织参与教育扶贫角色定位不清 |
二、无自身创收项目,对社会及爱心人士捐助依赖性强 |
三、缺乏行之有效的奖惩措施 |
四、对所开展的扶贫教育活动宣传力度不够 |
第五章 推进D县非营利组织参与教育扶贫的策略 |
第一节 政府助力非营利组织参与教育扶贫的策略 |
一、加强政社协作,鼓励非营利组织参与 |
二、提供政策支持和方向引导 |
三、加大投入,提供财政资金支持 |
第二节 社会助力非营利组织参与教育扶贫的策略 |
一、了解公民教育诉求,鼓励民众参与 |
二、实施社会监督,引导资源向非营利组织倾斜 |
第三节 非营利组织自我优化参与教育扶贫的策略 |
一、加强与政府沟通,明确角色定位 |
二、建立创收项目,稳定资金来源 |
三、加强组织宣传,建立社会公信力 |
四、培育专业社工,实施有效奖惩措施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历史分期问题 |
四、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一章 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历史追溯 |
第一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兴起 |
一、刊印书籍图画宣传慈善观念、募款赈灾 |
二、《申报》——近代慈善事业的亲历者 |
三、仿效西方办义演、游园会募款赈灾 |
第二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停滞 |
一、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日趋式微 |
二、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逐步陷入停滞 |
第二章 媒体介入复苏时期的公益慈善事业(1978-1994) |
第一节 公益慈善事业复苏的历史条件 |
一、公益慈善复苏的经济环境 |
二、公益慈善复苏的政治环境 |
三、公益慈善复苏的思想条件 |
第二节 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复苏 |
一、改革开放初期传统媒体的发展 |
二、传统媒体报道公益慈善的特点 |
第三节 传统媒体助推公益慈善的复苏 |
一、推动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回归理性 |
二、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公益慈善 |
三、弘扬符合公益慈善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 |
第三章 媒体介入成长时期的公益慈善事业(1994-2005) |
第一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成长的态势 |
一、报刊杂志助力公益慈善事业的成长 |
二、电视媒体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发端 |
三、手机成为公益慈善事业募款的新媒介 |
四、互联网引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初始 |
第二节 媒体推动公益慈善理念的传播 |
一、倡导现代公益慈善意识 |
二、公益慈善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发动群众参与公益慈善 |
四、倡导现代财富观念 |
第三节 媒体推动公益慈善品牌的创建 |
一、公益慈善品牌的创立 |
二、希望工程品牌的创建 |
第四节 媒体监督公益慈善的信息公开 |
一、媒体监督的定义和作用 |
二、接受媒体的监督:他律的强制性 |
三、借助媒体主动发布信息:自律的必要性 |
第五节 媒体动员公众参与公益慈善——以'98抗洪为例 |
一、报刊成为宣传报道的主阵地 |
二、电视赈灾义演取得的非凡成绩 |
三、邮票、彩票发行成为新型的募款渠道 |
四、通过举办展览、印刷画册宣传抗洪精神 |
五、余波:企业失信催生《捐赠法》出台 |
第四章 媒体介入发展时期的公益慈善事业(2005至今) |
第一节 新媒体的崛起及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 |
一、新媒体的崛起彻底颠覆传播格局 |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从并行竞逐到融合发展 |
第二节 传统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发展的新格局 |
一、传统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
二、公益慈善评选与展会兴起 |
第三节 互联网:从“传声筒”成为主导公益慈善新力量 |
一、互联网公益慈善的发展历程 |
二、互联网公益慈善与传统公益慈善之间的差异 |
三、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转变 |
第四节 “免费午餐”推动形成公益慈善发展的高效模式 |
一、理想照进现实——“免费午餐”发起的背景及成绩 |
二、媒体在“免费午餐”项目中的决定性作用 |
三、行动改变中国:“免费午餐”的特殊意义 |
第五节 媒体对公益慈事业发展产生的双向作用 |
一、汶川地震中媒体的正面推动作用 |
二、“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机构公信力危机 |
第六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所带来的问题及其法制化解决 |
一、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
二、媒体介入公益慈善挑战的法制化解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满怀爱心 促进慈善公益事业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当代慈善伦理问题研究[D]. 沈慧.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2]当代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D]. 陈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8)
- [3]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D]. 柳杨. 辽宁大学, 2020(07)
- [4]试论习近平关于慈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和特点[J]. 周秋光,胡远志. 湖南社会科学, 2020(05)
- [5]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的研究 ——以慈济基金会为例[D]. 陈菲.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慈善力量传递中的义和利:相融与相生[J]. 杨方方. 社会保障评论, 2019(04)
- [7]当代中国青少年爱心教育研究[D]. 方亚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8]互联网时代个性化公益项目的动员机制研究 ——以“一校一梦想”为例[D]. 王一斐. 辽宁大学, 2019(01)
- [9]广西D县非营利组织参与教育扶贫问题研究[D]. 李金夏.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10]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D]. 方圆.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