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用场效应管稳幅的高稳定度正弦波信号源(论文文献综述)
马会闯[1](2021)在《X波段全固态全相参脉冲雷达前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雷达收发前端是雷达系统的核心部件。在了解雷达相关理论和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对雷达作了体制和设计上的对比。根据项目技术指标,本文制定了X波段全固态全相参脉冲雷达收发前端的总体方案。所研制的雷达前端主要包括三部分:产生雷达信号的线性频率源、相干雷达发射机和雷达接收机。线性频率源主要包括参考源、锁相环模块和脉冲信号源等设计制作。样机测试结果:参考源相位噪声为-159.29d Bc/Hz@10k Hz,杂散抑制度优于-75d Bc。锁相环模块相位噪声为-100.57d Bc/Hz@10k Hz,杂散抑制度优于-55d Bc。本课题脉冲信号源研制采用直接数字波形合成技术,通过“FPGA+DAC”的方案产生中心频率90MHz,带宽20MHz的线性调频信号,带内功率平坦度为±1d B,达到了设计研制要求。相干雷达发射机研制采用低频调制信号与高频本振信号相混频后取上边频方法,实现低频信号的频谱搬移。本文研究并设计了发夹型SIR窄带带通滤波器,用于滤除带外杂散的分量。该滤波器设计仿真表明,在9.4GHz~9.5GHz频带内插入损耗<2d B,回波损耗>15d B,带外抑制>20d B。本雷达发射机在9.4GHz~9.5GHz频带内饱和输出功率为34.2d Bm,基本满足发射功率要求。相干雷达接收机采用超外差结构,所设计接收链路的性能指标符合项目要求。接收机经过测试,噪声系数<4d B,动态范围>90d B,灵敏度优于-92d Bm,达到了设计研制要求。本文研制的X波段雷达收发系统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和应用灵活的特点。
龙彦卿[2](2021)在《四象限程控信号源模块设计》文中指出信号源是一种常用于各大实验室及教学等场所,能为其他设备提供低噪声的标准电信号的供电仪器。科技的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科研生产环境,如高校实验室、航空、军工等,对供电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最常用的指标便是噪声水平与精度。而近几年以来,这些高精度仪器的主要来源是海外市场进口,无论是技术研究还是生产水平,国内的生产厂家仍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国外。在这种环境下,本文设计了一种四象限程控信号源模块,借此为信号源的研究与生产提供新的竞争力与突破。通过对比近几年来国内外产品各指标性能,在设计过程中分析各种方案的可能性,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在现有实验室对于高标准信号源的应用背景下,为实现四象限程控信号源,该设计采用了模块化的思想,主要内容如下:(1)信号源部分采用多级稳压方法,对传统信号源的开关稳压或线性稳压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其中前级稳压采用与开关稳压功能相近的工频变压器,主要实现交流信号与直流信号的转换,再经整流滤波进行初步稳压;而后级稳压利用线性稳压的高精度低噪声,对前级稳压输出的直流信号做二次稳压处理,同时利用TDA72XX功放的内部结构实现模块的四象限输出功能。TDA72XX的主从并联式结构与LM3XX的组合使用则可以提高其功率输出与带载能力。(2)核心控制部分采用ARM处理器芯片与FPGA芯片共同组成的多核心控制方案,对于普遍采用的单核ARM核心或单核FPGA核心更具有优势。其中ARM处理器的主要功能为信号采集获取、信号处理及滤波等功能,FPGA则控制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与输出等功能,两者相互独立却又相辅相成,共同承担模块的核心控制功能。(3)控制部分则通过调理电路与高精度模数转换,实现内部数据采集、测量与显示。利用16位高速双通道DAC8552与24位同步采样∑-△型AD77XX,使模块满足高精度的数据采集与稳定可靠的内部测量。
张恒[3](2021)在《井中电磁探测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在地底资源开发和地质勘探中,电磁波测井是一种重要的获取地层信息的手段;其中电磁波测井中有两种重要的探测方式,一种是在单口井中的无载波脉冲雷达体制,一种在两口井或者多口井之间的井间电磁体制,本文将针对两种系统的发射源的设计与实现进行讨论。在无载波脉冲雷达体制中使用的发射源是双极性高斯脉冲,这种脉冲具有瞬时功率高、大带宽、幅度高等特点;在本文的设计中主要是通过雪崩管来产生单极性的高斯脉冲,并通过Marx级联的方式来增大脉冲的幅度,使用反射线耦合的方式来产生双极性的高斯脉冲,并且使用开关选通的方式来设计能够产生出四种频率可调的双极性高斯脉冲源,并最终实现出宽度小于35mm,长度约为50cm,50MHz、100MHz、150MHz、230MHz四种频率可调的脉冲源,并且每一路的幅度均在800V左右,拖尾均在20%以内,带宽均在50M以上的一款脉冲源,,此款脉冲源能够实现在不需要将仪器升上地面的情况下更改其中心频率。在井间电磁领域中,由于是跨孔测井并且其距离较远,因此对于发射源的要求就是要功率足够大;本文中设计的井间电磁发射源通过PWM调制的方式将直流电逆变为正弦交流电加载到发射线圈的方式来实现大功率的发射系统的设计,并最终设计出一款具有宽度小于33mm,具有15.625Hz、125Hz、500Hz、1k Hz的4种发射频率的发射源,并且测试结果表明在频率为15.625Hz的情况下,在外加直流电为35V的时候,加载在线圈上的发射电流能够达到1A,能够满足整个系统对于井间电磁探测的要求,此款信号源首次实现了小体积的、在井下发射磁性信号。本文将从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关键元器件的选型、关键参数的确定和关键部分的仿真等方面来对两种发射源的设计进行说明,并对每种发射源进行一个最终的性能测试。
杨岚清[4](2020)在《高稳定度K波段推-推振荡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振荡器是无线通信、雷达、导航等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参数指标。现代通信、雷达等系统对于微波振荡器的相位噪声与稳定性等方面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微波振荡器向着小型化、集成化的趋势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采用开环谐振器结构的高稳定度推-推振荡器。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本文简要介绍了振荡器的原理与振荡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对振荡器工作状态的三种判别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相位噪声参数的定义与模型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介质谐振器与微带线、变容二极管之间的耦合方式及其特性。其次,设计并实现了一款推-推介质振荡器。在该结构中,变容二极管模块的加入能够有效降低有源器件不一致性对振荡器电路的影响,减少两个子振荡器在基频处对输出信号的干扰,同时让振荡器获得200 MHz左右的输出信号频率可调范围。测试结果表明:在输出信号频率为20.96 GHz时,输出功率约为-4.59 d Bm,相位噪声在10 KHz时达到-66.50 d Bc/Hz,在100 KHz时达到-94.31 d Bc/Hz,基波抑制度达到-25.42 d Bc。最后,针对于传统介质振荡器一致性差和调试工作量大等缺点,以及小型化和集成化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基于开环微带谐振器的推-推振荡器结构。该微带谐振器为双模开环谐振器,开环结构能有效降低电路的整体尺寸,通过调节奇模与偶模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使其工作于同一频段,以此提高谐振器的频率选择性。测试结果表明:振荡器工作频率为21.04 GHz,输出功率约为-10.35 d Bm,相位噪声为-63.40d Bc/Hz@10 KHz,-85.62 d Bc/Hz@100 KHz,谐波抑制度为-18.03 d Bc。本文对两款振荡器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设计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措施,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开环谐振器的推-推振荡器结构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完成微波振荡器的小型化和集成化设计。
罗成[5](2020)在《双极性高稳定直流磁铁电源的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电源也有了越来越高的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运用于加速器中的校正电源,可以快速校正光束的位置来提高光源的质量,这种电源功率不大,但是需要非常高的响度速度和长期稳定度。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满足频率响应带宽超过5k Hz且长期稳定度小于100ppm的双极性直流磁铁电源。首先,通过对磁铁电源的基本控制方式和性能指标进行分析,结合本文电源的技术要求,选择了采用线性电源的设计以避免较大的纹波。对于核心元器件的功率MOSFET,从分类和特性方面详细分析了其选型依据。在环路控制方面,提出双闭环控制方式,来兼顾稳定性和响应速度的要求,同时能抑制干扰。然后,将电源系统设计分为五大类,详细阐述每一类中各个部分的电路的设计思路及方法。为了解决电源的双极性输出,将两个作为开关模式的MOSFET和两个线性模式的MOSFET组成了H桥。同时为了实现电源安全稳定输出,设计了滤波电路和保护电路。在控制部分,分析了微控制器、采样电路、DAC电路、H桥控制电路、通讯电路的工作逻辑,并提出了合适的设计方法。通过对人机界面设计的说明,详细给出了电源的操作方法。最后,在MATLAB中对系统环路的传递函数进行了仿真,并搭建测试平台对样机进行了性能测试。其中,频率响度带宽、输出纹波、稳定度的实际性能远高于技术要求,其他功能也均满足指标,验证了本文设计的可行性。
段亦韩[6](2019)在《高精度高分辨率数字合成交流电压标准源设计》文中指出随着工业制造水平的提高,对万用表精度的校准要求越来越高,交流电压标准源是用于校准万用表的标准设备。而我国目前相关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处于初级阶段,相关产品稳定性差,分辨率低,难以满足目前市场需求。因此本论文研究标准源计量装置精度及分辨率提升技术,开发相应的计量装置,解决进口仪器国产化问题。本论文具体研究问题如下:首先,标准源要求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因此本文对交流标准源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经过深入分析和推导,设计了多个闭环反馈控制环节。利用前馈-反馈控制,提高了调节的快速性,避免了积分饱和,提高标准源精度。采用负反馈技术,降低了功率放大器的失真,提高了线性度,并将频带展宽至100kHz。并基于双通道脉宽调制技术,实现电压的细分调节。其次,制定总体方案,完成电路设计。电路主要包括基准源电路,双DA电路,宽频放大电路。基准源电路采用电荷泵技术对基准电压进行倒相,用脉冲调宽代替数模转换器,将电压输出范围扩展到-7V+7V;双DA电路将FPGA产生的正弦数字量转换成幅值和频率可调的模拟量;宽频放大电路用渥尔曼技术展宽频带,采用恒流源负载减小了谐波失真,并设有保护电路,防止器件过流损坏。将功放和变压器配合,对输出电压进行放大。再次,设计了数字合成系统FPGA的内部逻辑,交流电压通过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产生,分析了谐波产生原因,并在FPGA逻辑设计中加以改进;通过提高相位累加器位数,提高频率分辨率,并截断其高位进行寻址,同时对ROM空间进行压缩,降低了对ROM空间的要求。最后,完成了高精度交流标准电压源测试验证平台的搭建,用八位半的8508A高精度数字多用表对交流标准源进行测试和校准,通过Labwindows/CVI编写上位机,实现了整个过程的自动化,并利用误差补偿算法减小了系统误差。测试了短期稳定性和各个量程的输出,并对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研制的交流标准源输出均满足指标要求。
王维波[7](2019)在《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微波单片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毫米波MMIC芯片的制造加工技术日益成熟,由于毫米波具有分辨率高、带宽大等特点,已经逐渐在雷达探测、毫米波成像、精确制导、点对点局域通信、毫米波防撞雷达等军民领域得到大量应用。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万物互联的智能化需求日益迫切,人类需要快速、实时地在任何地点能够处理海量的信息,传统的3G、4G移动通信技术的带宽瓶颈愈加凸显,因此,迫切需要更大带宽的移动通信技术来适应这种新技术的发展,然而,由于微波技术多年的发展,低频段频谱资源已经拥挤不堪,迅速衰竭,无线通信及设备技术不得不向毫米波及更高频段寻找资源,5G毫米波通信技术便应运而生,迅速成为当前工业界及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相比传统的通信技术,5G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调制带宽、更复杂的调制模式,因此对系统的线性度指标和EVM指标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毫米波芯片工作频率的提高,其噪声系数、线性度、相位噪声、效率等关键性能指标较低频出现明显的恶化,虽然毫米波工作可以在理论上提供丰富的带宽资源,但是器件及电路性能又会因为高频工作而形成不可避免的损失,使得毫米波通信用芯片的研发更为艰难。虽然毫米波MMIC芯片已经在不同领域得到应用,但是大多数芯片产品集中在传统的探测、雷达领域,尚未形成全面面向线性度、EVM、效率等通信系统关键指标兼顾的设计方法,加之高频电磁场耦合效应明显增加、电磁场仿真技术的精度恶化等原因,导致毫米波电路设计技术出现很多新的挑战,本文在这种背景下,通过仔细研究器件模型在高频出现的新情况,探索了毫米波高精度模型提取方法,面向毫米波通信系统的要求,研究不同功能电路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最终完成了LNA、PA、Mixer、Multiplier及VCO多种芯片的设计和实际验证,通过这些芯片的设计与制作,为5G毫米波通信电路设计探索了一些重要的思路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为了提高毫米波MMIC设计的精度和成功率,本文研究了毫米波器件模型提取技术。从分析器件模型在高频工作时的分布效应、寄生效应等方面开始,分析了器件模型在毫米波工作时的特点,研究了器件的自热效应、DC-AC色散效应,分布效应等几种高频效应以及电磁场仿真边界条件校准技术,分析了目前使用毫米波器件模型的主要误差来源,提出了一种栅宽、栅指数可以任意精确缩放的小信号模型提取技术,为后续的电路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基础。2.研究了毫米波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与线性度兼顾设计问题,通过分析高效率放大器设计中的谐波控制、低损耗匹配网络、有源动态偏置、及高线性“甜区”设计等几种关键技术,研究了器件谐波控制技术和线性度技术的关系及折中的设计方法,同时对功率放大器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奇模振荡、杂散及分频、栅电流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最终利用“甜区”偏置和高效率谐波控制补偿结合的方法实现了线性度和高效率性能的折中设计,通过一种Ka波段平衡式功率放大器和一种W波段高功率放大器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准确性,实现了毫米波通信发射系统关键芯片的设计技术研究。3.研究了毫米波VCO低相位噪声设计技术。通过分析相位噪声的形成机理和物理来源,对比不同形式拓扑结构的VCO电路,讨论了低相位噪声VCO设计的关键技术,通过负阻振荡方法研究了电路的起振和稳定条件对VCO设计的指导作用,详细研究了振荡器地相位噪声设计的偏置选择方法,归纳总结了互相锁定技术在低相位噪声VCO设计中的关键作用,最终通过制作Ka波段和W波段两种VCO MMIC,为高频通信系统的信号源开发做出了探索。4.为了提高毫米波混频器和倍频器的相位噪声、线性度等性能,研究了电路平衡性对电路线性度、相位噪声等性能指标的影响,总结了混频器和倍频器的相位噪声及非线性的来源,分析了巴伦、正交耦合器不平衡性对通信系统的相位噪声及线性度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改进方法;同时从二极管非线性模型,高性能混频二极管技术方面研究了限制无源混频器中工作带宽和性能的因素;分析了二极管饱和特性和IQ混频器镜像抑制度的关系,研究了混频器交调信号的产生机理和主要来源和线性化设计技术。最终参考这些理论设计了Ka波段管堆式双平衡混频器、W波段单平衡混频器、C波段宽带IQ混频器和V波段IQ混频器等多款混频器芯片;同时研究了毫米波倍频源的设计方法,通过分析不同电路拓扑的优缺点,分析了E类倍频、平衡式倍频、F类倍频等类型的设计方法,对倍频器及其缓冲放大器的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最终实现了Ka波段高抑制度有源四倍频器芯片及完整的毫米波系统变频电路的设计方案。5.为了提高毫米波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精度,研究了毫米波低噪声放大器的精确设计方法。从分析器件的噪声性能及不同噪声模型的区别入手,结合经典的两端口噪声理论,仔细分析了器件单指栅宽和栅指数的寄生、分布效应,研究了器件偏置点对噪声系数如何施加影响,最终提出了一种可以精确量化的低噪声设计放大器方法,分析得出了最佳单指栅宽和栅指数、最佳偏置工作点、最佳负反馈电感等条件的精确量化依据,同时根据理论分析并提出了面向宽带、窄带要求工作时低噪声放大器设计的设计流程,通过一款W波段低噪声放大器芯片验证了设计理论的正确性,为毫米波接收前端的设计打下了基础。本论文中通过研制几种典型的毫米波电路MMIC,对相关电路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探索,这些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工程价值,文中所有芯片的制作和研制均是基于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NEDI)的化合物半导体工艺平台,其中多款产品已经大量在通信等装备中使用,解决了我国在毫米波雷达、通信领域中一些关键性元器件的国产化,为我国自主研发毫米波芯片做出了一定的探索。本论文主要有以下几种创新性研究成果:(1)提出了一种可有效提高毫米波器件模型精度,并在毫米波频段可实现精确缩放的分布式器件建模技术。研究了毫米波器件模型提取技术中的误差来源,通过对器件高频分布效应、交直流色散效应,以及等器件模型精度的分析,提出了无源校准结构设计和电磁场仿真误差修正方法。利用该模型,设计并制备出输出功率大于5W的3mm波段氮化镓功率放大器芯片,技术指标国际领先。(2)采用F类功率放大和“线性甜区”结合的方法,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平衡式Ka波段高效高线性中功率放大器芯片。芯片具有附加效率高、线性度指标优良、对负载阻抗变化不敏感等优点,已经成功用于国内的军民电子领域。(3)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噪声系数、噪声电阻、器件尺寸等物理参数分析的毫米波低噪声放大器芯片的全局优化性设计方法,避免了传统低噪声电路设计经验引入的随意性,并设计出一种W波段平衡式低噪声芯片,实测结果表明噪声系数等性能良好。
刘亚迪[8](2019)在《基于DDS的同步时序发生器研制》文中研究表明为使得磁共振成像系统、质谱仪器、光谱仪器等设备正常工作并保持较高性能,需要提供一系列延时脉冲使内部各硬件单元协同工作,因此同步时序发生器的研究尤为重要。本项目基于磁共振成像系统以及光谱仪器等分析仪器的需求,研制了一种基于DDS的同步时序发生器,可实现延时和脉宽分辨率可调,输出多通道可调频率、延时、脉宽的时序信号。本文的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1)基于磁共振系统和分析仪器的应用需求,确定了同步时序发生器的技术指标,提出了时序发生系统的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内触发模式,采用倍频器和DDS相结合的技术方案设计了频率合成器,为FPGA提供可变频率的参考时钟,可使单台设备输出多通道同步时序信号,适应复杂装置及小型应用场合下的需求;另一种是外触发模式,使用外部输入时钟和触发获得全局时钟以及脉冲触发信号,实现多台时序发生器级联,满足了大型装置与大范围工程应用的需求,扩大了应用场景。(2)完成了该时序发生器的频率合成单元、控制单元、多通道波形产生单元的硬件设计与软件编写。频率合成单元采用倍频链电路为DDS芯片提供系统时钟,既满足输出频率要求,又使得输出信号具有较高的频率分辨率、较低的相位噪声和抖动;系统控制单元选用LPC1766作为主控芯片,实现用户交互、FPGA通信、DDS控制等功能;多通道脉冲产生单元是该仪器的功能实现模块,基于FPGA完成脉冲参数的获取、存储、校验等操作,通过延时计数输出多通道时序脉冲信号。(3)测试了同步时序发生器的功能和指标,单台设备可输出20通道延时脉冲,延时范围为0200ms,分辨率最小为6.4ns,内触发输出多通道脉冲抖动峰峰值<250ps,RMS抖动值<20ps,上升沿<500ps,达到工程应用指标需求。此外DDS频率源作为该仪器的核心部分,输出正弦波信号频率为20160MHz,相位噪声可达-135dBc/Hz@1k Hz,-145dBc/Hz@10k Hz,输出频率155.52MHz时窄带SFDR为-85dBc,1GHz宽带SFDR为-60dBc,频谱仪测得信号周期抖动<0.5ps,满足该设备指标,同时为高精度时序发生器提供通用频率源。
刘松林[9](2019)在《示波器校准仪高精度稳幅正弦波模块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测量技术的进步。示波器作为一种最基础的科研仪器,其性能指标的提升直接关系到电子科学及其应用领域的发展。示波器校准仪作为校准、测试示波器的主要设备,是保证示波器正常工作的基石。随着5G时代的来临,各应用领域中的电子信号要求频率更高、质量更好,这无疑对示波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示波器校准仪能够产生更高质量的校准信号。本课题主要内容是基于示波器校准仪,研究高精度稳幅正弦波信号的产生,为示波器提供带宽测试,幅度校准。本文设计的正弦波模块具有频率范围宽、频率稳定度高、功率平坦度高、谐波噪声低等特点。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正弦波信号的实现。本文设计的正弦波模块涵盖0.1Hz4.4GHz的宽频带信号,通过分析指标要求和目前信号产生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高低频分段设计的方案。低频正弦波信号的产生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高频正弦波信号则通过锁相环(PLL)频率合成方法来实现。2.正弦波信号的幅值调理。示波器校准仪要求正弦波信号幅度调节的动态范围大、分辨率高。为实现信号功率的大范围精确控制,设计高精度压控衰减、固定衰减、功率放大等信号调理电路。为保障器件的稳定性和系统的可靠性设计相应的电流、温度保护电路。3.正弦波信号的稳幅设计。示波器校准仪对正弦波信号的精度和平坦度要求严格,采用直接放大、衰减等幅度调理方法很难达到指标要求。因此本文研究了自动电平控制(ALC)技术,通过耦合、检波和积分运算实现负反馈控制,消除模拟通路中其他因素引入的幅值误差。为进一步提升幅度稳定性进行温度补偿。4.正弦波信号的滤波网络设计。信号在合成和放大的过程中会引入噪声,增大谐波分量,严重影响波形质量。由于信号频带宽,增加了滤波网络设计的复杂度。因此本文采用频率分段设计,并在通路中针对不同滤波需求设计不同的滤波网络,同时优化布局布线和滤波结构,最终达到要求的正弦波纯度指标。经过多次实验测试,本文设计的高精度稳幅正弦波模块的输出频率范围可达0.1Hz4.4GHz,幅值精度可达±1%,平坦度可达±3%,二次谐波<-40dBc,三次谐波、其他谐波和非谐波<-45dBc,能满足4.4GHz带宽以下的示波器校准。
唐信荣[10](2018)在《高稳定频率源工程应用研究与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波组件广泛应用于通信或雷达系统天线之后、信号处理之前,遍及微波中继通信、移动通信、气象遥感、导航、雷达、电子对抗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其中频率源是微波组件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实现了信号的从无到有,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性能,而锁相技术是实现高性能指标频率源的一种重要方法。某航天集团提出了高稳定频率源的研制需求,用于无线电系统中的应答机设备,要求在一个频率源组件里实现多个高稳定的本振输出,同时提供表征本机工作频率电压等信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课题对高稳定微波频率源的设计理论和工程应用实践进行了设计研究。首先对锁相技术工作原理和锁相源电路形式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锁相源电路设计方案,同时对其他相关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路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接着对频率源工程应用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对可靠性、抗力学性等方面设计准则以及产品实际设计情况进行了介绍;然后针对频率源工艺、测试、试验等方面进行了功能验证,研制出了性能优良的频率源产品,满足实际工程应用;最后对设计过程中不足的频率长期稳定度和国产化率两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二、采用场效应管稳幅的高稳定度正弦波信号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场效应管稳幅的高稳定度正弦波信号源(论文提纲范文)
(1)X波段全固态全相参脉冲雷达前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工作内容及安排 |
第二章 X波段全固态全相参脉冲雷达前端总体设计 |
2.1 雷达工作体制 |
2.1.1 连续波雷达 |
2.1.2 脉冲雷达 |
2.1.3 雷达体制比较 |
2.2 雷达前端总体设计 |
2.2.1 雷达前端总体分析 |
2.2.2 雷达前端方案分析 |
2.2.3 雷达前端方案设计 |
2.3 雷达前端技术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X波段全固态全相参脉冲雷达线性频率源设计 |
3.1 参考源设计 |
3.2 锁相环模块设计 |
3.2.1 锁相环原理 |
3.2.2 锁相环主要性能参数 |
3.2.3 锁相环电路设计 |
3.3 脉冲信号源设计 |
3.3.1 任意波形合成的基本原理 |
3.3.2 DDFS与 DDWS对比 |
3.3.3 波形合成的误差分析 |
3.3.4 DAC主要性能参数 |
3.3.5 高速数模转换电路设计 |
3.3.6 时钟发生电路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X波段全固态全相参脉冲雷达发射机设计 |
4.1 本振放大电路设计 |
4.2 功分器设计 |
4.3 上变频电路设计 |
4.4 发夹型SIR窄带带通滤波器设计 |
4.4.1 滤波器主要性能参数 |
4.4.2 滤波器设计方案 |
4.4.3 滤波器设计与仿真 |
4.5 功率放大模块设计 |
4.5.1 功率放大链路设计 |
4.5.2 电源模块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X波段全固态全相参脉冲雷达接收机设计 |
5.1 接收机主要性能参数 |
5.2 接收机性能参数计算 |
5.3 限幅器设计 |
5.3.1 限幅器原理 |
5.3.2 限幅器设计与仿真 |
5.4 下变频模块设计 |
5.4.1 低噪声放大器选择 |
5.4.2 镜像抑制混频器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X波段全固态全相参脉冲雷达前端测试 |
6.1 X波段全固态全相参脉冲雷达前端实物 |
6.2 线性频率源的测试与分析 |
6.2.1 参考源测试 |
6.2.2 锁相环模块测试与分析 |
6.2.3 脉冲信号源测试与分析 |
6.3 发射机测试与分析 |
6.4 接收机测试与分析 |
6.5 整机测试与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问题分析与改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四象限程控信号源模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 |
1.2.1 国内发展态势 |
1.2.2 国外发展态势 |
1.2.3 发展方向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任务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模块总设计方案 |
2.1 模块总体介绍 |
2.2 需求分析 |
2.2.1 功能需求分析 |
2.2.2 性能需求分析 |
2.3 设计重难点 |
2.4 方案设计对比 |
2.5 总体方案选择 |
2.5.1 硬件设计方案 |
2.5.2 软件设计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系统设计 |
3.1 PFC功率因素校正电路 |
3.2 前级稳压电路 |
3.2.1 EMI滤波电路 |
3.2.2 工频变压器设计 |
3.3 整流电路 |
3.4 后级稳压电路 |
3.4.1 四象限实现 |
3.4.2 采样反馈 |
3.5 四象限档位调整 |
3.6 多核控制系统 |
3.6.1 信号调理部分 |
3.6.2 模数转换 |
3.6.3 ARM控制核心 |
3.6.4 FPGA控制核心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件系统设计 |
4.1 软件设计总方案 |
4.2 软件工作流程 |
4.3 数模转换 |
4.4 模拟采样 |
4.5 软件校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路仿真及性能测试 |
5.1 前级稳压仿真 |
5.1.1 EMI滤波仿真 |
5.1.2 工频变压器仿真 |
5.2 整流电路仿真 |
5.3 调理电路测试 |
5.4 性能指标测试 |
5.4.1 基本测试 |
5.4.2 电流输出测试 |
5.4.3 电压输出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井中电磁探测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井间电磁信号源 |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瞬态脉冲雷达信号源 |
1.2.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分析及方案设计 |
2.1 井间电磁 |
2.1.1 井间电磁的工作原理 |
2.1.2 井间电磁信号传输的传输特性 |
2.1.3 井间电磁的仿真 |
2.1.4 井间源的方案设计 |
2.1.4.1 传统的信号源设计方案 |
2.1.4.2 电力设备中的交流电 |
2.1.4.3 电力设备中的直流变交流 |
2.2 脉冲雷达信号源 |
2.2.1 井中雷达基本原理 |
2.2.2 冲击脉冲信号 |
2.2.3 冲击脉冲信号的产生 |
2.2.3.1 阶跃恢复二极管脉冲发生器 |
2.2.3.2 雪崩晶体管脉冲发生器 |
2.2.3.3 雪崩管Marx级联电路 |
2.2.3.4 脉冲耦合 |
2.2.3.5 高斯脉冲的中心频率 |
2.2.3.6 四路频率输出电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井间发射源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
3.1 井间信号源的硬件电路设计 |
3.1.1 井间信号源电路的总体设计 |
3.1.2 控制模块部分电路设计 |
3.1.3 全桥电路 |
3.1.4 驱动电路 |
3.1.5 电源模块 |
3.1.6 谐振电路 |
3.1.9 总的电路设计 |
3.2 井间源数字电路的设计 |
3.2.1 PWM波的仿真 |
3.2.2 在FPGA内生成PWM波 |
3.3 发射源电路的调试与实验 |
3.3.1 各个模块电路的调试 |
3.3.1.1 控制模块电路的调试 |
3.3.1.2 驱动模块电路的调试 |
3.3.2 总的电路的调试 |
3.3.2.1 发射源输出正弦波信号测试 |
3.3.3 井间源电流的测试 |
3.4 井间发射源的小型化 |
3.4.1 实验中发现的问题 |
3.4.2 全桥电路的小型化 |
3.4.3 驱动电路的小型化 |
3.4.4 电源模块的小型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脉冲源硬件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
4.1 脉冲源的电路设计 |
4.1.1 脉冲源电路的整体设计 |
4.1.2 雪崩管的选取 |
4.1.3 触发放大电路 |
4.1.4 Marx电路的设计 |
4.1.4.1 Marx电路级数的确定 |
4.1.4.2 储能电容C的确定 |
4.1.4.3 集电极和发射极电阻RC、RE |
4.1.5 脉冲耦合电路 |
4.1.6 脉冲选通开关 |
4.1.7 电路的总体设计 |
4.2 脉冲源电路的测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高稳定度K波段推-推振荡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振荡器原理 |
2.1 振荡器模型与原理 |
2.1.1 反馈型振荡器 |
2.1.2 负阻型振荡器 |
2.2 振荡器判别方法 |
2.2.1 巴克豪森准则 |
2.2.2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
2.2.3 负阻判定法 |
2.3 振荡器的相位噪声 |
2.3.1 相位噪声定义 |
2.3.2 相位噪声Leeson模型 |
2.3.3 相位噪声非线性模型 |
第3章 介质振荡器理论基础 |
3.1 介质谐振器原理 |
3.1.1 介质谐振器的工作原理 |
3.1.2 介质谐振器的主要参数 |
3.1.3 介质谐振器的场结构 |
3.1.4 介质谐振器与微带线电路的耦合 |
3.1.5 介质谐振器与变容二极管的耦合 |
3.2 介质振荡器原理 |
3.2.1 串联反射式介质振荡器 |
3.2.2 并联反馈式介质振荡器 |
第4章 K波段推-推介质振荡器设计 |
4.1 推-推振荡器原理 |
4.2 推-推介质振荡器设计 |
4.2.1 器件选择 |
4.2.2 仿真设计 |
4.3 推-推介质振荡器的实测与调试 |
4.3.1 振荡器实测结果 |
4.3.2 振荡器性能参数的影响因素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开环谐振器的K波段推-推振荡器设计 |
5.1 微带谐振器原理 |
5.2 振荡器电路仿真设计 |
5.2.1 微带谐振器仿真 |
5.2.2 振荡器电路仿真 |
5.3 振荡器电路的实测与调试 |
5.3.1 振荡器实测结果 |
5.3.2 振荡器性能参数的影响因素 |
5.4 测试结果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5)双极性高稳定直流磁铁电源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磁铁电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磁铁稳流电源的控制类型及性能分析 |
2.1 磁铁稳流电源的基本控制类型 |
2.1.1 线性控制类型 |
2.1.2 晶闸管相位控制类型 |
2.1.3 开关控制类型 |
2.2 磁铁稳流电源的性能指标分析 |
2.2.1 输出电流/电压纹波 |
2.2.2 电流稳定度 |
2.2.3 调节电流分辨率 |
2.2.4 输出电流/电压准确度 |
2.2.5 频率响应特性 |
2.2.6 输出电流重复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磁铁电源的方案制定 |
3.1 主要技术参数 |
3.2 控制类型的选择 |
3.3 电源工作原理设计 |
3.4 功率MOSFET的选择 |
3.4.1 MOSFET的分类 |
3.4.2 MOSFET的特性 |
3.4.3 功率MOSFET的选型 |
3.5 双闭环控制设计 |
3.5.1 模拟控制环 |
3.5.2 控制环对扰动的抑制 |
3.5.3 电流外环 |
3.5.4 电压内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铁电源的系统设计 |
4.1 前级预稳压模块的选择和设计 |
4.1.1 规格及参数 |
4.1.2 输出电压调整 |
4.2 功率板电路设计 |
4.2.1 主回路H桥设计 |
4.2.2 输出滤波电路设计 |
4.2.3 保护电路设计 |
4.3 控制板电路设计 |
4.3.1 微控制器电路设计 |
4.3.2 输出采样电路设计 |
4.3.3 DAC电路设计 |
4.3.4 H桥控制电路设计 |
4.3.5 通讯电路设计 |
4.4 模数转换板电路设计 |
4.4.1 ADC电流采样电路设计 |
4.4.2 ADC电压采样电路设计 |
4.5 人机操作界面设计 |
4.5.1 人机界面显示器的选择 |
4.5.2 人机界面操作说明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仿真和样机测试 |
5.1 系统的传递函数仿真 |
5.1.1 系统模型的建立 |
5.1.2 仿真结果 |
5.2 样机的性能测试和分析 |
5.2.1 样机展示及测试平台 |
5.2.2 频率响应特性测试 |
5.2.3 输出纹波测试 |
5.2.4 电流稳定度测试 |
5.2.5 调节电流分辨率测试 |
5.2.6 过零点输出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本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6)高精度高分辨率数字合成交流电压标准源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现状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标准源精度和分辨率提升策略研究 |
2.1 交流电压标准源指标分析 |
2.2 高稳定度多路反馈系统构建 |
2.2.1 基于前馈-反馈的标准源系统构建 |
2.2.2 高线性宽频负反馈系统设计 |
2.3 交流标准源分辨率提升实现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交流电压标准源系统硬件设计 |
3.1 标准源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3.2 基于电荷泵倒相技术的高精度基准源设计 |
3.2.1 基准电路设计 |
3.2.2 基准电路仿真结果及分析 |
3.3 双DA电路硬件设计 |
3.4 宽频功率放大电路硬件设计 |
3.4.1 基于渥尔曼电路的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
3.4.2 宽频功率放大电路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 升压变压器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FPGA的数字合成电路设计 |
4.1 数字合成总体架构 |
4.2 数字合成杂散分析 |
4.3 杂散抑制策略 |
4.4 FPGA内部逻辑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
5.1 基于自动测量技术的实验平台搭建 |
5.1.1 实验方案设计 |
5.1.2 自动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
5.2 误差补偿算法模型建立 |
5.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3.1 基准源稳定度和频率准确度测试及分析 |
5.3.2 标准源谐波失真度测试 |
5.3.3 标准源指标测试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毫米波MMIC技术应用现状 |
1.2 课题背景及研制必要性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微波毫米波可精确缩放模型技术研究 |
2.1 不同类型场效应器件比较 |
2.1.1 HEMT及 p HEMT的基本结构 |
2.1.2 HEMT及 pHEMT的基本结构MESFET,HEMT及 pHEMT的比较 |
2.1.3 增强型和耗尽型pHEMT的比较 |
2.1.4 pHEMT的噪声性能 |
2.1.5 器件的频率特性 |
2.2 经典的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 |
2.2.1 GaAs MESFET的物理模型 |
2.2.2 HEMT和 PHEMT的物理模型 |
2.2.3 等效电路模型元件值的确定 |
2.3 GaAsFET非线性模型 |
2.3.1 经验基模型 |
2.3.2 表格基模型 |
2.3.3 物理基模型 |
2.4 建模技术中的难题 |
2.4.1 DC-AC的色散(Dispersion)问题 |
2.4.2 模型的误差来源和外推(Extrapolation) |
2.4.3 模型的精确缩放(Scaling)问题 |
2.5 微波毫米波可精确缩放模型的实现 |
2.5.1 电磁场边界条件的修正 |
2.5.2 缩放模型的构建 |
2.5.3 模型验证 |
2.6 EEHEMT、Angelov和 TOM4 模型对比 |
2.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毫米波功率放大器MMIC设计技术研究 |
3.1 器件的线性度 |
3.2 晶体管的附加效率 |
3.3 功率放大器的高效率设计 |
3.3.1 F类和逆F类功率放大技术 |
3.3.2 器件谐波控制技术研究 |
3.4 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研究 |
3.4.1 静态偏置点与效率和线性度的关系 |
3.4.2 最佳线性阻抗匹配时效率和线性度的关系 |
3.4.3 谐波阻抗对效率和线性度的影响 |
3.4.4 器件的效率线性“甜区”及IMD消除技术 |
3.5 IMD频谱不对称的理论分析 |
3.6 有源动态偏置对线性度和效率的影响 |
3.6.1 有源动态偏置电路对电路P-1及效率的影响 |
3.6.2 有源动态偏置对电路高低温特性的影响 |
3.7 功率放大器中的栅流设计 |
3.7.1 功率放大器磁滞现象研究 |
3.7.2 功率退化现象研究 |
3.8 大信号阻抗匹配 |
3.9 低损耗匹配技术 |
3.10 功率放大器稳定性技术研究 |
3.10.1 功率放大器的奇模振荡、自激和杂散 |
3.10.2 功率放大器的分频 |
3.11 功率顶降和热设计研究 |
3.12 电路设计仿真 |
3.12.1 Ka波段GaAs平衡式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
3.12.2 W波段GaN高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
3.1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微波毫米波压控振荡器MMIC电路设计 |
4.1 振荡器的相位噪声 |
4.1.1 相位噪声及其影响 |
4.1.2 器件内部的噪声 |
4.1.3 相位噪声的形成 |
4.1.4 相位噪声的测量 |
4.2 负阻振荡理论 |
4.2.1 频率稳定性 |
4.2.2 负阻振荡 |
4.2.3 振荡的稳定性条件 |
4.3 微波毫米波压控振荡器MMIC的主要类型 |
4.3.1 推-推结构 |
4.3.2 分布式VCO |
4.3.3 腔体VCO |
4.3.4 交叉耦合型振荡器 |
4.3.5 平衡式振荡器 |
4.4 低相位噪声振荡电路 |
4.4.1 振荡器的相位噪声特性 |
4.4.2 不同拓扑结构的相位噪声 |
4.5 电路设计及仿真 |
4.5.1 振荡电路类型的选择 |
4.5.2 振荡器件的最佳尺寸选择 |
4.5.3 低相噪振荡器件的最佳偏置点选择 |
4.5.4 调谐方式的选择 |
4.5.5 低相噪振荡器的设计 |
4.6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微波毫米波混频及倍频MMIC电路设计 |
5.1 微波混频基本原理 |
5.2 混频器的几种重要性能参数 |
5.2.1 单边带噪声(SSB)和双边带噪声(DSB) |
5.2.2 三阶互调失真 |
5.2.3 镜频干扰 |
5.2.4 半中频干扰 |
5.3 典型混频器电路结构 |
5.3.1 有源型混频器 |
5.3.2 无源型混频器 |
5.3.3 正交混频器 |
5.4 混频器中的非线性和线性化设计 |
5.4.1 无源二极管混频器的线性化技术 |
5.4.2 单管有源混频器的线性化设计 |
5.4.3 双栅混频器的线性化设计 |
5.4.4 吉尔伯特混频器的线性化设计 |
5.5 二极管混频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
5.5.1 二极管器件非线性模型 |
5.5.2 混频器件的可靠性设计 |
5.5.3 正交混频镜像抑制度的测试 |
5.6 混频器幅度及相位噪声 |
5.7 巴伦及正交耦合器端口平衡性的改善 |
5.7.1 巴伦端口的平衡性改善 |
5.7.2 正交耦合器的平衡性改善 |
5.8 毫米波混频器设计 |
5.8.1 工艺方案的选择 |
5.8.2 电路设计方案 |
5.8.3 双平衡混频器设计及仿真结果 |
5.8.4 微波正交混频器设计 |
5.9 流片及测试结果 |
5.10 微波倍频理论 |
5.10.1 N次单管有源倍频器 |
5.10.2 三倍频器 |
5.10.3 二倍频器 |
5.11 高效率倍频器设计 |
5.11.1 E类倍频器 |
5.11.2 平衡式倍频器 |
5.11.3 F类倍频器 |
5.12 Ka波段四倍频器MMIC设计 |
5.12.1 偏置设计 |
5.12.2 缓冲放大器的设计 |
5.12.3 稳定设计 |
5.12.4 相位噪声设计 |
5.12.5 版图设计与芯片照片 |
5.12.6 电路仿真结果 |
5.12.7 测试结果 |
5.1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毫米波低噪声放大器MMIC设计技术研究 |
6.1 微波器件的噪声模型理论 |
6.1.1 两端口噪声网络理论 |
6.1.2 微波器件的噪声特性 |
6.1.3 噪声温度 |
6.1.4 pHEMT的噪声模型 |
6.1.5 噪声参量提取及噪声模型结果 |
6.2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理论 |
6.2.1 低噪声器件最佳栅宽和栅指数的选择技术 |
6.2.2 低噪声器件最佳偏置点的选择技术 |
6.2.3 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技术 |
6.2.4 低噪声放大器的线性度 |
6.3 W波段低噪声放大器MMIC的研制 |
6.3.1 设计指标 |
6.3.2 第一级器件尺寸的选取与设计 |
6.3.3 第一级器件偏置的选取与设计 |
6.3.4 电路实现的工艺和器件 |
6.3.5 电路设计仿真 |
6.4 测试结果 |
6.5 测试分析 |
6.6 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基于DDS的同步时序发生器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 |
第二章 同步时序发生器系统方案设计 |
2.1 同步时序发生系统关键技术指标 |
2.2 同步时序发生系统方案设计 |
2.3 频率合成器关键指标与方案设计 |
2.3.1 频率合成器关键指标定义 |
2.3.2 频率合成器方案设计 |
2.4 同步时序发生器的设计组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同步时序发生器硬件系统设计 |
3.1 DDS信号产生电路 |
3.1.1 DDS原理 |
3.1.2 DDS芯片选择 |
3.1.3 DDS外围电路 |
3.2 DDS参考时钟产生电路 |
3.2.1 系统晶振选择 |
3.2.2 倍频器分类与原理 |
3.2.3 倍频电路设计 |
3.2.4 放大器设计 |
3.2.5 滤波器设计 |
3.3 信号调理电路 |
3.4 数字电路设计 |
3.4.1 FPGA芯片选择 |
3.4.2 FPGA外围电路 |
3.4.3 控制芯片选择 |
3.4.4 控制芯片外围电路 |
3.5 电源管理 |
3.5.1 电源需求分析 |
3.5.2 电源系统设计 |
3.6 PCB设计与实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PGA逻辑程序及单片机控制程序 |
4.1 单片机控制程序 |
4.1.1 单片机时钟管理 |
4.1.2 UART显示模块 |
4.1.3 DDS控制程序 |
4.1.4 FPGA控制程序 |
4.2 FPGA逻辑程序设计 |
4.2.1 SPI通信模块 |
4.2.2 脉冲波形产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调试及功能测试 |
5.1 仪器实物图 |
5.2 系统时钟测试 |
5.3 DDS系统时钟测试 |
5.4 DDS输出信号测试 |
5.5 滤波器波形信号测试 |
5.6 FPGA参考时钟信号测试 |
5.7 脉冲产生波形测试 |
5.8 测试结果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示波器校准仪高精度稳幅正弦波模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趋势与现状 |
1.3 课题的技术指标与主要工作 |
1.3.1 技术指标 |
1.3.2 主要工作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硬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示波器校准仪稳幅正弦波介绍 |
2.2 设计指标分析及硬件总体方案设计 |
2.2.1 设计指标分析 |
2.2.2 硬件总体方案设计 |
2.3 信号产生电路设计 |
2.4 信号滤波电路设计 |
2.5 自动稳幅电路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号产生电路 |
3.1 信号产生技术 |
3.1.1 波形合成技术分析 |
3.1.2 频率合成技术分析 |
3.2 低频信号产生单元 |
3.2.1 低频信号产生电路设计 |
3.2.2 低频信号频率控制 |
3.3 高频信号产生单元 |
3.3.1 高频信号产生电路设计 |
3.3.2 高频信号频率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号滤波电路 |
4.1 滤波器概述 |
4.2 正弦波滤波的需求分析 |
4.3 信号滤波网络设计 |
4.3.1 低频滤波网络设计 |
4.3.2 高频滤波网络设计 |
4.3.3 末端滤波网络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动稳幅电路 |
5.1 幅度调理方案设计 |
5.1.1 幅度调理技术分析 |
5.1.2 自动电平控制电路设计 |
5.2 检波和温度补偿电路设计 |
5.2.1 低频检波电路设计 |
5.2.2 高频检波电路设计 |
5.2.3 检波稳定性分析与验证 |
5.2.4 温度补偿分析与电路设计 |
5.3 衰减控制电路设计 |
5.3.1 压控衰减电路设计 |
5.3.2 信号积分电路设计 |
5.4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5.4.1 调理器件的选择要求 |
5.4.2 固定放大和衰减电路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硬件系统测试 |
6.1 信号产生电路测试 |
6.2 信号滤波网络测试 |
6.3 自动稳幅电路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10)高稳定频率源工程应用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频率源发展与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1.1 电路需求分析 |
2.1.2 其他需求分析 |
2.2 高稳定频率源总体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稳定频率源电路设计 |
3.1 高稳定频率源电路原理 |
3.2 电路设计实施方案 |
3.2.1 锁相源设计 |
3.2.1.1 工作原理 |
3.2.1.2 锁相方式 |
3.2.1.3 电路设计 |
3.2.1.4 元器件选型 |
3.2.2 功分器设计 |
3.2.2.1 工作原理 |
3.2.2.2 电路设计 |
3.2.3 混频电路设计 |
3.2.3.1 工作原理 |
3.2.3.2 电路设计 |
3.2.3.3 元器件选型 |
3.2.4 放大滤波电路设计 |
3.2.4.1 工作原理 |
3.2.4.2 电路设计 |
3.2.4.3 元器件选型 |
3.2.5 晶振电路设计 |
3.2.5.1 电路设计 |
3.2.5.2 元器件选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稳定频率源工程应用设计 |
4.1 高稳定频率源工程应用设计思路 |
4.2 可靠性分析和预计 |
4.2.1 可靠性预计要求 |
4.2.2 寿命剖面 |
4.2.3 预计方法及相关要求 |
4.2.3.1 预计方法及数据信息来源 |
4.2.3.2 环境条件类别 |
4.2.3.3 元器件质量等级 |
4.2.4 可靠性建模 |
4.2.4.1 可靠性框图 |
4.2.4.2 可靠性数学模型 |
4.2.5 可靠性预计 |
4.3 可靠性设计 |
4.3.1 降额设计 |
4.3.1.1 设计原则 |
4.3.1.2 产品设计情况 |
4.3.2 抗力学环境设计 |
4.3.2.1 设计原则 |
4.3.2.2 产品设计情况 |
4.3.3 热设计 |
4.3.3.1 设计原则 |
4.3.3.2 产品设计情况 |
4.4 结构设计 |
4.4.1 设计原则 |
4.4.2 产品设计情况 |
4.5 工艺设计 |
4.5.1 设计原则 |
4.5.2 产品设计情况 |
4.6 电磁兼容设计 |
4.6.1 设计准则 |
4.6.2 产品设计情况 |
4.6.2.1 印制板电磁兼容设计 |
4.6.2.2 接地电磁兼容设计 |
4.6.2.3 电源电磁兼容设计 |
4.6.2.4 结构电磁兼容设计 |
4.6.2.5 抗静电设计 |
4.7 设计故障模式及危害性分析 |
4.7.1 分析目的 |
4.7.2 分析要求 |
4.7.3 分析方法 |
4.7.4 约定层次 |
4.7.5 严酷度分类 |
4.7.6 FMEA分析 |
4.8 其他方面设计 |
4.8.1 维修性设计 |
4.8.2 测试性设计 |
4.8.3 保障性设计 |
4.8.4 安全性设计 |
4.9 解决的技术难点 |
4.9.1 频率长期稳定度问题 |
4.9.1.1 原因分析 |
4.9.1.2 采取措施 |
4.9.2 振动条件下相位噪声恶化问题 |
4.9.2.1 原因分析 |
4.9.2.2 解决措施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稳定频率源性能验证 |
5.1 产品工艺验证 |
5.2 产品测试验证 |
5.2.1 输出频率、频率稳定度、频标电压、电流测试 |
5.2.2 输出功率测试 |
5.2.3 相位噪声、杂散抑制、二次谐波抑制测试 |
5.2.4 闭塞控制测试 |
5.2.5 漏场测试 |
5.2.6 高低温试验 |
5.2.7 产品测试 |
5.3 筛选试验验证 |
5.4 环境试验验证 |
5.5 验证结果情况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采用场效应管稳幅的高稳定度正弦波信号源(论文参考文献)
- [1]X波段全固态全相参脉冲雷达前端的设计与实现[D]. 马会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四象限程控信号源模块设计[D]. 龙彦卿.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井中电磁探测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D]. 张恒.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高稳定度K波段推-推振荡器的研究[D]. 杨岚清.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5]双极性高稳定直流磁铁电源的设计[D]. 罗成.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6]高精度高分辨率数字合成交流电压标准源设计[D]. 段亦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7]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研究[D]. 王维波. 东南大学, 2019(05)
- [8]基于DDS的同步时序发生器研制[D]. 刘亚迪. 东南大学, 2019(05)
- [9]示波器校准仪高精度稳幅正弦波模块设计[D]. 刘松林.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高稳定频率源工程应用研究与设计[D]. 唐信荣. 东南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