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原南部新区规划方案将出炉(论文文献综述)
蓝仁楷[1](2021)在《南宁市非机动车交通网络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机动车交通是南宁市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随着南宁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堵塞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非机动车数量呈爆发式增长,非机动车道路资源日益紧张,交通秩序收到严重影响。文章以电动自行车为主的非机动车交通网络规划开展研究,希望能为南宁市非机动车交通网络的建设提供指导,优化非机动车行驶环境。文章以居民出行特征和非机动车交通特征作为切入点,研究非机动车交通的相关理论,分析非机动车交通网络规划方法,并对同类城市的非机动车交通网络加以分析。然后,文章从城市建设及环境、电动自行车交通特征等方面分析南宁市的交通现状,并以五象新区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调查法对五象新区非机动车交通量进行预测,再分析南宁市非机动车交通网络存在的问题。以相关理论和案例分析、交通调查分析为基础,结合南宁市非机动车交通出行特点,以非机动车交通需求为导向,提出适合非机动车交通发展的城市发展策略、土地利用策略以及“公交+慢行”优先的城市交通策略,进而提出非机动车交通系统的四个层次结构和规划方案。非机动车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需要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支撑,文章提出了从综合交通角度,优化城市路网功能体系架构,为非机动车交通网络铺垫好基底;并通过城市用地混合开发,降低通勤距离,增强居民采用非机动车出行的意愿;通过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完善慢行绿道网络、完善非机动车设施等手段,保障非机动车出行的品质,支撑非机动车交通的发展。
杜海龙[2](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赵怡[3](2020)在《亚像元尺度下不透水面优化提取及其热环境效应时空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不透水面是城市化的重要产物,也是城市区别于乡村的显着特征,在衡量城市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且这种土地覆盖类型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近年来,城市不透水面的高精度提取及其热环境效应已经成为城市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基于六个时相的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影像(1994年~2019年),在亚像元和像元尺度上,从植被-不透水面-土壤(V-I-S)模型和线性光谱混合分解模型出发,提出了端元选取优化方案和后处理模型,采用光谱解混的方式,成功提取了粤港澳大湾区内高精度的不透水面盖度;并且利用地理加权平均中心方法和标准偏差椭圆方法,阐述了研究区域内的城市发展特点;并结合2000年以来的MODIS城市地表温度产品,分析了城市高温区的变化趋势,基于不同不透水面密度等级上的地表温度,分析了二者相关性的季节性差异;同时计算了长时间序列上不透水面地理加权平均中心与地表温度地理加权平均中心的地理位置,基于它们各自的移动距离以及二者之间的距离,分析了研究范围对不透水面热环境效应研究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透水面的亚像元提取中,端元选取优化方案在像元尺度下,利用相关光谱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归一化建筑指数、干旱裸土指数,以及缨帽变换后的第一、第三分量的归一化结果),可以快速、准确地选取目标像元,确定目标端元的“纯净”像元。(2)后处理模型可以大幅度提高线性光谱混合分解对不透水面盖度提取结果的精度,可以改善甚至完全解决不透水面盖度在较低密度不透水面被高估和在不透水区域被低估的问题,即高值低估和低值高估的问题。(3)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发展模式和速度差异较大,在长时间序列中城市自身发展方向性变化较小,其中广州市(中部和南部)、深圳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城市化水平较高;珠海市、中山市、佛山市和东莞市的城市化水平中等;江门市、肇庆市和惠州市的城市化水平较低。(4)不透水面与城市地表温度之间的相关性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二者的相关性在夏季较强,冬季较弱。不透水面盖度越大,单位面积的不透水面升温能力越强。温度越高,单位面积的不透水面升温能力越强。(5)不透水面的城市热环境效应研究结果会受到研究区域范围的影响。研究范围越大,不透水面地理位置变化引起的城市高温区地理位置的变化越明显;研究范围越小,城市不透水面高密度区域的地理位置变化引起的研究区域内部高温区的变化越小。研究范围较小时,不足以阐述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需要其他相关数据的辅助,例如与城市结构,城市建设材料和城市地理位置等。
邓惠予[4](2020)在《我国近代里弄住宅空间特征及其现代演绎研究 ——以上海和天津为例》文中指出里弄住宅是近代中国产生的一种中西合璧的新型居住形式。它的出现是为了应对城市化带来的土地紧张、人口激增的问题,在建设低层高密度联排式住宅的同时兼顾了住宅舒适性的营造。这种住宅形式对于解决现代城市中依然人口过于密集、高层住宅宜居性远低于低层住宅、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等一系列问题,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本文通过对里弄住宅背景与发展过程的归纳总结,选取上海和天津作为两个代表性城市,确定以这两个城市的里弄住宅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全面的调研与图表性的归纳总结,总结出里弄住宅主要的空间特征,以此为基础研究如何进行现代演绎,指导现代住宅的创新与改革,应对当下的城市发展背景,实现里弄住宅的内在价值。首先,本文对里弄住宅进行概况研究,从地域分布、类型构成、发展脉络三个方面入手,对全国里弄住宅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明确选择上海和天津作为两个代表性城市的原因与意义。其次,对这两个城市进行深入研究,梳理里弄住宅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与分布特征,并选取大量的现存案例进行调研、总结资料。论文主体内容为里弄住宅的空间特征研究及其现代演绎的策略手法总结。在第四章中,以上海和天津的里弄住宅作为研究基础,从城市肌理、总体布局、建筑单体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大量的实例佐证,总结出四个主要的空间特征,即高密度高容积率、总体布局与城市结合密切、居住环境亲切安宁和居住单元生活模式转向现代化。在第五章中,根据这四个空间特征对应出四个现代演绎的切入角度,即低层高密度的居住形式、小尺度住区与里弄式布局的居住形式、紧密型公共活动空间与邻里关系的居住形式以及花园式洋房的居住形式,结合国内的优秀住宅案例对设计手法进行总结,得出最后的结论。最后综合上述的研究,对现代演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指出论文内容对现代住宅创新建设的启发与意义。
文杨[5](2020)在《安康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茶园是典型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它与天然森林生态系统相近,但在其稳定性的维持中,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活动的创造和生存智慧的结晶,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价值。目前紫阳的古茶园村落大多位置偏僻、经济条件落后、茶园景观建设意识不强,因此研究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的更新设计具有一定程度的现实意义。紫阳属于茶乡,2016年紫阳的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入围了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名录,这也对紫阳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农业与村落的提升与利用,促进了美丽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本文以紫阳的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古茶园和村落环境的相关概念进行解读,梳理相关基础理论和茶园景观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归纳;其次概述紫阳县的地理文化和紫阳茶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对紫阳县具有代表性的古茶园村落进行实地调研,对其村落概况、古茶园概况、村落环境现状、布局关系进行测绘、记录与资料收集,总结紫阳古茶园村落的发展类型和现存问题;再次对紫阳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的关系与景观要素进行分析,尝试提出不同类型的古茶园村落的更新设计策略并提出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的更新设计原则与方法;最后以紫阳县焕古村为例,按照既能保护古茶园,又能使村落协同发展的方式提出“焕古书宦姑,富硒换富兮”的设计理念并进行具体的更新设计,以探索景观设计与对策建议在实践中的应用。通过本文的研究论述,希望借助当地古茶园的优势去发掘古茶园与村落环境之间协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模式,构建茶产业、茶村落与茶景观协同发展的综合治理模式,从而为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周莹[6](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认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李旭丽[7](2020)在《深圳城市公共文化设施配置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典范、经济特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国家中心城市的深圳,已经进入创新驱动城市转型升级发展阶段,致力于构建国际创新创意先锋城市,对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提出外部指向性需求。同时文化软硬件建设是城市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在支撑。但因城市发展政策、时序、经济及功能配套等的原特区内外差异,深圳市域范围内仍然存在以公共文化设施配置为代表的非均衡现象;深圳作为典型移民城市,因人口的多元化与动态增长形成对公共文化设施配置需求的差异化;长期以来公共文化设施供给以单向和标准化为主要特征,未形成设施供给、使用和评价主体等广泛参与的规划决策与评价反馈过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设施配置不合理问题。基于以上城市发展及现状背景,文章以深圳市市区级大中型公共文化设施为研究对象,梳理城市文化发展历程,分析公共文化设施配置现状,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文化设施配置实践,提出深圳市公共文化设施配置面临的三个典型适配性差异问题:效率与公平的空间均衡失配、供给与需求的适配差异矛盾、服务与反馈的管理连接不足。针对现状典型问题,分析设施配置需求、以公平效率结合、供给需求适应和文化价值认同为价值导向,借鉴系统规划理论与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理论的主要思想,从“地”的适配性、“人”的适配性及“服务”的适配性三个维度构建了公共文化设施配置评价体系。测量公共文化设施配置与城市空间、人口之间,设施本身服务能力和实际效用之间的契合和匹配程度。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得到标准化赋值的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包括整体、分维度和分类型结果,以期形成对公共文化设施配置适配水平的相对综合的认识。研究对深圳市市区级大中型公共文化设施配置进行适配性综合评价。通过GIS空间分析及多种量化分析方法进行测量得到结果为:深圳公共文化设施配置整体适配性呈较高水平,设施服务适配性最高,空间适配性最差,博物展览类设施配置适配水平相对较高,表演艺术类设施最低。最后基于评价结果形成反馈建议并提出优化对策:形成连续的文化空间体系规划控制;构建多中心等级梯度空间布局;实现适应需求的规划控制;强调公共文化设施配置的合力与分力;完善需求—供给—运营—评价—反馈配置机制。
程小于[8](2020)在《城镇开发边界视角下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研究 ——重庆市江津区实证》文中认为城镇建设用地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城镇建设用地飞跃式扩张占据大量农用地、生态用地,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同时造成粗放式发展和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对城镇建设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有序的管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经过国内外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城镇开发边界被认为是城市增长管理的有效政策工具,同时是落实我国加快实现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提升空间治理能力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确定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是历次规划编制的头等大事,对于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也不例外,准确预测用地规模是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的前提,决定了开发边界的最终管控效果。本文以土地集约利用理论、城市发展阶段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作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模型,通过预测城镇化发展极限水平下用地规模预测模型的解释变量值,确定城镇开发边界视角下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最终提出用地扩张的管控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城镇开发边界视角下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是城镇发展的极限用地规模,具有“反向约束”与“正向增长”两种预测思路。“反向约束”思路通过确定不可逾越的生态底线反推可开发建设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适用于人口增长过快、生态压力较大的特大城市,或辖区面积较小、生态限制较多的城市;“正向增长”思路根据城镇自身发展需求确定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适用于生态保护面积占比较小,人口保持正常增速的一般城市。(2)江津区将在2045年左右达到城镇化发展极限水平。根据江津区发展定位,江津区与重庆都市核心区融合发展成为必然,其城镇化发展极限水平可参照重庆市主城区城镇化发展历程进行判断。根据主城区城镇化发展历程和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情况分析得知,当城镇化率为92.5%时,城镇建设用地基本不再增长。结合Logistic模型预测结果得知,江津区将在2045年左右到达城镇化发展极限水平。(3)城镇开发边界视角下江津区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187.88km2。江津区将在2045年左右达到城镇化发展极限水平,相应年份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模型解释变量值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为1432.5亿元,二三产业产值约为1460.5亿元,城镇人口数量约为212.6万人,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值约为2337.3万元/hm2,结合回归模型计算结果得知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187.88km2。
徐伶[9](2020)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建筑色彩规划管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人民日益增长的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渐成为从事城乡规划工作者的我们所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许多新领域的城乡规划管控工作成为了新时期规划建设的重点。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例如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城乡特色风貌正在逐渐消失,而城乡建筑色彩作为城乡风貌规划管控的重要环节之一色彩规划却缺乏有效管控。本论文以楚雄州建筑色彩规划管控开展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城乡建筑色彩规划管控的背景、理论及案例,研究了国内规划管理条例与导则管控重点、楚雄州地方性特色条例及其对建筑色彩规划管控重点的关系;其次,调查总结了楚雄州城乡地域性特色及其元素与各县(市)色彩选择的相互联系,调研了楚雄城乡建筑色彩的使用情况优势与不足,描绘了楚雄州现状色彩的总体形象;然后,基于涉及色彩规划管控的不同群体(管理者、使用者和其他社会民众)进行了研究。依托上位与相关管控要求分析、现状色彩调研和涉及不同群体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重点管控范围、色彩使用标准,归纳总结出楚雄州城乡建筑色彩规划管控的思路、方法与措施,即流程化“表格”管控形式。在编制层面上,提出州域与县(市)两级差异化规划管控模式;在技术层面上,按照片区、街道(连续面)、单体建筑、单体建筑细部、建筑家具分层次管控建筑色彩;在管理层面上,基于管理者、使用者、其他社会民众三类群体,创新流程使用图模式,提升可操作性,优化规划审批、动态管理、先行先试和不同群体的色彩实施反馈机制;在公众参与层面上,提出不同公众群体的互动参与方式及色彩审美意识引导。最后,对再次总结提出色彩管控创新点与研究不足、展望,对楚雄有效创新实践提出期望,探索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建筑色彩规划管控新机制、新方法与标准化。对国内少数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推进城乡风貌及城乡建筑色彩管控便捷化、规划管理科学化及公众参与普及化等提供借鉴,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地域性特色展现与传承。
林岩[10](2019)在《以环境和需求为导向的小城镇“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研究》文中指出19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在此过程中,“自上而下”的法定规划管控体系虽然在引导城镇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是在塑造人们喜闻乐见的城镇人居环境上仍有不足,其中,城市设计和“自下而上”城镇发展动力考虑的缺失是关键原因之一。本文以小城镇为研究客体,以“自下而上”的城镇形态和城市设计途径为研究主题,旨在回望历史、提炼精髓、转化创新,对既有城市设计方法形成有效补充和完善。本文以三种典型的小城镇类型为结构上的显性框架,以环境和需求为内容上的隐性线索,采用实地调研、推演分析、形态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研究了小城镇“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表现形式、作用特点和实现方式。城镇的生长过程中几乎都包含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途径的影响,而当二者的介入程度不同时,城镇最终会呈现不同的形态和特征。因此,根据“自下而上”的作用力对城镇生长影响的强弱,便可区分出自然型、层叠型、设计型三种典型的城镇类型,即形成研究“自下而上”小城镇的基本框架。而以环境和需求为导向代表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基本特征,对应形成了本文案例分析的内容和维度。本文首先对历史中的城镇形态与城市设计途径进行整体回顾,追溯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历史发展脉络,并梳理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与“自上而下”城市设计途径的关系。由于规模较大的城市通常会更多受到“自上而下”城市设计途径的影响和作用、“自下而上”的形态表征较为不明显,选择小城镇作为研究“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客体更加合适,其生长途径表现了“以‘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特点。基于对陈炉古镇、考布里奇、新场古镇、达默小镇、刘店子、阿博莱伦等不同中欧案例的实地调研、观察体验、图解分析、归纳总结,本文深入研究了不同中欧城镇案例中的“自下而上”形态特征及其形成途径。自然型小城镇表现为一种单纯状态下,“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作用下形成的小城镇。其中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并融合的过程;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按照内部群体需求自然产生的聚集逻辑和稳中有变的单元建设方式。层叠型小城镇表现为一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重城市设计途径干预的情况下形成的小城镇。其中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积极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并与时局环境不断对话进行的有限改造;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利用公共转化形成的集群意志表达,和与特殊生活方式相适应的情境构建。设计型小城镇表现为一种以“自上而下”城市设计途径为主导,同时包容“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作用的小城镇。其中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通过开发自然潜力并搭建城镇空间框架,使城镇环境按照人的构想生长起来,以实现对环境的驾驭;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表现为城镇居民通过不断的行为活动,产生的场所定义和生活构建。通过案例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大致梳理出三种“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实现方式:以需求适应环境、以需求修正环境、以需求驾驭环境。其中“以需求适应环境”以在特定环境中建立居住的适宜性、稳定性为主要目标;“以需求修正环境”是使用者根据需求变化对空间的轻微调整来建立更符合时宜的适应性;“以需求驾驭环境”关键在于以整体的视角去协调各种不同的因素,使多种“自下而上”的力量相互协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形式变迁,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城镇发展是由一种模糊的途径——兼具“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特征的非典型的“弱自下而上”建设方式来推动的。最后,本文讨论了以设计师为主导的当代“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再生方式,通过“借鉴”、“代行”和“保留”,可以激活“弱自下而上”途径的作用。三种转化途径本身在设计的操作过程中是相互交叠、相互影响的,其中“借鉴”具有统领性的作用,其作用依据是历史,作用原则在于坚守城镇生长“不变”的规律;“代行”的作用依据是使用者的意愿,其作用原则在于取得对城镇内部居民有意义的“变化”;“保留”的作用依据是城镇内部的自发建设现象,其作用原则是将普通个体的作用直接纳入到城镇的设计与建设中。三种转化途径又可以根据自然型、层叠型、设计型小城镇所具备的优势、面临的问题不同,有针对性的组合作用。通过研究,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提出了城市设计应当重视“自下而上”的内生力量,并合理引导兼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双重特征的“弱自下而上”途径来推动城镇建设。2、以自然型、层叠型、设计型小城镇典型案例分析为基础,揭示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在小城镇中的表现形式。3、基于“借鉴”、“代行”和“保留”三种基本的转化途径,和针对不同城镇对象的分项策略组合,提出了“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在当代的再生方式。站在当下城镇发展转型的节点上,“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吻合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对城镇空间形态塑造的实际要求。积极推行“自下而上”的城市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基础性解决途径之一;它不仅是小城镇发展中所需要的,也是多重尺度城市及乡村地区空间更新及发展建设中应着重考虑的一种城市设计途径。全文整体共计15万字,图表170余幅。
二、太原南部新区规划方案将出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原南部新区规划方案将出炉(论文提纲范文)
(1)南宁市非机动车交通网络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简析 |
1.2.1 国外非机动车交通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非机动车交通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城市居民出行特征研究 |
2.1.1 城市形态与出行特征 |
2.1.2 城市道路交通条件与出行特征 |
2.2 城市非机动车交通网络规划研究 |
2.2.1 非机动车交通网络规划相关理论 |
2.2.2 城市非机动车交通特征 |
2.2.3 城市非机动车交通网络规划 |
2.3 案例研究 |
2.3.1 哥本哈根市非机动车交通网络 |
2.3.2 波特兰市非机动车交通网络 |
2.3.3 昆明市非机动车交通网络 |
2.3.4 徐州市非机动车交通网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南宁市非机动车交通网络的现状分析 |
3.1 城市建设及环境概况 |
3.1.1 城市简介 |
3.1.2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
3.1.3 城市发展规划 |
3.2 道路交通概况及电动自行车交通特征 |
3.2.1 道路交通概况 |
3.2.2 电动自行车的驾驶员特性 |
3.2.3 电动自行车交通出行特性 |
3.2.4 非机动车交通发展与规划建设 |
3.3 交通预测及规划 |
3.3.1 交通预测方法 |
3.3.2 南宁市五象新区非机动车交通量预测 |
3.3.3 相关规划解析 |
3.4 现状问题解析 |
3.4.1 城市发展及规划政策问题解析 |
3.4.2 系统建设网络布局问题 |
3.4.3 路径选择及设计问题 |
3.4.4 综合交通组织及分配引导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南宁市非机动车交通网络规划策略 |
4.1 非机动车交通网络的建设目标和功能定位 |
4.1.1 建设目标 |
4.1.2 功能定位 |
4.2 城市发展及结构布局引导策略 |
4.2.1 城市发展策略 |
4.2.2 土地利用策略 |
4.2.3 “新公交城市”策略 |
4.3 非机动车交通网络格局规划策略 |
4.3.1 非机动车交通网络层次结构 |
4.3.2 非机动车交通网络布局方案 |
4.4 非机动车交通网络规划 |
4.4.1 规划原则 |
4.4.2 规划方案 |
4.5 综合交通支撑及规划策略 |
4.5.1 优化路网功能体系架构 |
4.5.2 促进城市向多组团均衡发展 |
4.5.3 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公交+慢行”都市 |
4.5.4 完善绿道网络布局、建设指引 |
4.5.5 保障交通出行品质,提升非机动车出行活力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3)亚像元尺度下不透水面优化提取及其热环境效应时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不透水面特征 |
1.2.2 城市不透水面提取研究现状 |
1.2.3 城市不透水面的时空变化研究现状 |
1.2.4 城市不透水面热环境效应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1 城市不透水面亚像元遥感提取存在的问题 |
1.3.2 城市不透水面时空分析存在的问题 |
1.3.3 城市不透水面热环境效应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架构 |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遥感数据 |
第3章 城市不透水面遥感提取 |
3.1 概述 |
3.2 城市不透水面遥感提取的实验设计 |
3.3 实验方法 |
3.3.1 端元选取优化方案(Endmember Selection Optimization Schemes) |
3.3.2 后处理模型(Post-Processing Model) |
3.4 实验结果 |
3.4.1 端元选取优化结果 |
3.4.2 不透水面盖度提取结果 |
3.5 小结 |
第4章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不透水面动态分析 |
4.1 粤港澳大湾区不透水面盖度提取结果 |
4.2 粤港澳大湾区不透水面面积统计及密度分级分析 |
4.3 地理加权平均中心(Weighted Mean Center,WMC) |
4.4 加权标准偏差椭圆(Weighted Standard Deviation Ellipse) |
4.5 小结 |
第5章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不透水面热环境效应时空分析 |
5.1 多时相城市地表温度数据处理 |
5.2 城市地表温度分布 |
5.3 不透水面热环境效应时空分析 |
5.3.1 不透水面盖度热环境效应季节性分析 |
5.3.2 不透水面盖度热环境效应空间分析 |
5.3.3 研究范围对不透水面盖度热环境效应研究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我国近代里弄住宅空间特征及其现代演绎研究 ——以上海和天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论题提出 |
1.1.1 里弄住宅的发展背景 |
1.1.2 论题提出的背景 |
1.2 研究对象的明确 |
1.2.1 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断限 |
1.2.2 里弄住宅的概念 |
1.2.3 现代演绎的概念 |
1.2.4 小结 |
1.3 研究现状概述 |
1.3.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2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里弄住宅的概况研究 |
2.1 里弄住宅的地域分布 |
2.2 里弄住宅的类型构成 |
2.3 里弄住宅的发展脉络 |
2.4 代表城市的选取:上海、天津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里弄住宅的发展分布研究——以上海、天津为例 |
3.1 里弄住宅的历史背景 |
3.1.1 上海:长江入海口的商埠港口城市 |
3.1.2 天津:濒临渤海湾的军事港口城市 |
3.2 里弄住宅的发展过程 |
3.2.1 上海:公共租界共同发展 |
3.2.2 天津:九国租界各自为政 |
3.3 里弄住宅的分布特征 |
3.3.1 上海:自东向西的圈层扩张式布局 |
3.3.2 天津:自北向南的华洋分立式布局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里弄住宅的空间特征研究——以上海、天津为例 |
4.1 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极高 |
4.1.1 房屋间距尽力压缩 |
4.1.2 住宅单体大进深小开间 |
4.1.3 高效使用室外用地 |
4.1.4 合理利用地形,因地制宜 |
4.2 总体布局与城市密切结合 |
4.2.1 高密度小建筑的城市肌理 |
4.2.2 规整有序、层级分明的内部布局 |
4.2.3 人性化的空间与尺度 |
4.3 居住环境亲切安宁 |
4.3.1 居住宁静的营造 |
4.3.2 公共活动与邻里关系的营造 |
4.4 居住单元的生活模式转向现代化 |
4.4.1 平面布局与流线设计 |
4.4.2 天井、花园以及平台的营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里弄住宅的现代演绎研究 |
5.1 现代演绎的原因 |
5.1.1 高层住宅与低层住宅关于居住舒适度间的博弈 |
5.1.2 应对城市化高度发展状况下的高容积率特征 |
5.1.3 人们不断提升的居住需求对住宅发展的影响 |
5.1.4 低层住宅在施工与造价上的优势 |
5.2 低层高密度居住形式的演绎及案例分析 |
5.2.1 城市化与舒适性的平衡 |
5.2.2 相关案例分析 |
5.3 里弄式布局形式的演绎及案例分析 |
5.3.1 半开放小尺度住区形式与层级式的布局系统 |
5.3.2 相关案例分析 |
5.4 紧密型邻里关系居住形式的演绎及案例分析 |
5.4.1 紧密型公共活动空间与邻里关系的塑造 |
5.4.2 相关案例分析 |
5.5 花园式洋房居住形式的演绎及案例分析 |
5.5.1 居住与自然结合的空间与场所性传承 |
5.5.2 相关案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安康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长足发展 |
1.1.2 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1.7 小结 |
2 古茶园与村落环境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古茶园 |
2.1.2 茶园景观 |
2.1.3 村落环境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农业景观相关理论 |
2.2.2 原乡规划理论 |
2.2.3 有机更新理论 |
2.2.4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相关理论 |
2.3 茶园景观的发展历程与特征 |
2.3.1 我国茶园景观和茶文化的发展历程 |
2.3.2 目前我国茶园景观主要类型与特征 |
2.4 典型案例分析 |
2.4.1 陕北佳县泥河沟村古枣园与其传统村落的更新设计 |
2.4.2 云南普洱景迈山片区古茶林与传统村落的展示利用 |
2.5 案例启示 |
2.5.1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合理开发景观资源 |
2.5.2 重视乡土材料运用,彰显村落文化特色 |
2.5.3 以农民的利益为主,尊重当地发展意愿 |
2.6 小结 |
3 安康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的现状研究 |
3.1 紫阳县地理文化及植茶区域概况 |
3.1.1 地理文化特征 |
3.1.2 植茶区域概况 |
3.2 紫阳茶的发展历程及古茶园村落概况 |
3.2.1 紫阳茶的发展历程 |
3.2.2 古茶园村落的概况 |
3.3 茶厂设施先进-茶业基础完善的村落 |
3.3.1 和平村 |
3.3.2 麻柳村 |
3.4 水运商贸便利-古镇历史悠久的村落 |
3.4.1 营梁村 |
3.4.2 焕古村 |
3.5 农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村落 |
3.5.1 青中村 |
3.5.2 老庄村 |
3.6 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的现状调研总结 |
3.6.1 发展类型总结 |
3.6.2 现存问题分析 |
3.7 小结 |
4 安康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更新设计研究 |
4.1 紫阳县古茶园与村落环境的关系分析 |
4.1.1 茶园山水环境与村落选址的融合 |
4.1.2 茶贸文化与村落空间布局的结合 |
4.1.3 茶业活动空间与建筑场所的配合 |
4.2 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的景观要素分析 |
4.2.1 自然景观要素 |
4.2.2 人文景观要素 |
4.3 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更新设计原则 |
4.3.1 整体性原则 |
4.3.2 适宜性原则 |
4.3.3 特色性原则 |
4.4 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的更新设计策略 |
4.4.1 茶业带动型:挖掘文化资源,营造茶园景观 |
4.4.2 古镇依托型:保护传统村落,更新茶园景观 |
4.4.3 农旅支撑型:完善旅游服务,突出贡茶特色 |
4.5 紫阳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的更新设计方法 |
4.5.1 重塑茶园风光 |
4.5.2 完善道路交通 |
4.5.3 更新特色建筑 |
4.5.4 丰富景观小品 |
4.5.5 保护历史古迹 |
4.5.6 传承贡茶文化 |
4.6 小结 |
5 案例实践:焕古村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更新设计 |
5.1 设计范围及提升意义 |
5.1.1 设计范围 |
5.1.2 提升意义 |
5.2 场地现状分析 |
5.2.1 优劣条件 |
5.2.2 存在问题 |
5.3 总体更新设计思路 |
5.3.1 设计目标与定位 |
5.3.2 设计原则与策略 |
5.4 更新设计方案:焕古书宦姑,富硒换富兮 |
5.4.1 总体布局设计 |
5.4.2 功能分区设计 |
5.4.3 交通体系设计 |
5.4.4 分区详细设计 |
5.4.5 植物种植设计 |
5.4.6 特色建筑设计 |
5.4.7 景观小品设计 |
5.5 焕古村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更新设计反思 |
5.6 小结 |
6 结论 |
6.1 总结与收获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二 图录表录 |
附录三 参考书目 |
附录四 紫阳毛尖茶手工制作工艺 |
附录五 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所在村落环境调查问卷 |
(6)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深圳城市公共文化设施配置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城市文化与空间 |
1.2.2 公共文化设施 |
1.2.3 本文研究对象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文化发展规划研究 |
1.3.2 文化设施规划研究 |
1.3.3 文化设施评价研究 |
1.3.4 小结 |
1.4 理论引介 |
1.4.1 系统规划理论 |
1.4.2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理论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城市案例及深圳实践研究 |
2.1 国内外城市文化设施配置案例研究 |
2.1.1 西方城市相关规划研究 |
2.1.2 西方城市设施布局研究 |
2.1.3 亚洲城市相关规划研究 |
2.1.4 亚洲城市设施布局研究 |
2.1.5 对比总结与经验借鉴 |
2.2 深圳公共文化设施发展基础研究 |
2.2.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2.2.2 深圳地理人口概况 |
2.2.3 深圳文化发展历程 |
2.2.4 文化设施配置标准 |
2.2.5 时空发展布局脉络 |
2.3 深圳公共文化设施配置特征分析 |
2.3.1 数量类型规模 |
2.3.2 空间分布格局 |
2.3.3 设施建设形式 |
2.3.4 使用情况调查 |
2.4 深圳公共文化设施配置适配差异 |
2.4.1 效率与公平的空间均衡失配 |
2.4.2 供给与需求的适配差异矛盾 |
2.4.3 服务与反馈的管理连接不足 |
2.5 深圳公共文化设施配置需求分析 |
2.5.1 深圳文化发展对公共文化设施需求影响 |
2.5.2 深圳人口发展对公共文化设施需求影响 |
2.5.3 深圳空间发展对公共文化设施需求影响 |
3 公共文化设施配置评价体系构建 |
3.1 公共文化设施配置评价价值取向 |
3.1.1 公平效率 |
3.1.2 需求适应 |
3.1.3 文化认同 |
3.2 公共文化设施配置评价体系构建 |
3.2.1 评价体系构建目的 |
3.2.2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3.2.3 体系构建思路方法 |
3.2.4 评价体系技术框架 |
3.2.5 评价-反馈机制构建 |
3.3 公共文化设施配置评价内容及方法 |
3.3.1 评价维度 |
3.3.2 评价指标 |
3.3.3 指标权重 |
3.3.4 评价层次 |
3.3.5 评价标准 |
4 深圳公共文化设施配置适配评价 |
4.1 设施-空间适配评价 |
4.1.1 城市格局协调性 |
4.1.2 空间功能关联性 |
4.1.3 空间分布集聚度 |
4.1.4 服务范围覆盖率 |
4.1.5 公共交通覆盖率 |
4.1.6 道路交通可达性 |
4.2 设施-人口适配评价 |
4.2.1 人口密度匹配性 |
4.2.2 人口结构匹配性 |
4.2.3 人口规模覆盖率 |
4.2.4 人口分布覆盖率 |
4.3 设施-服务适配评价 |
4.3.1 功能结构完整性 |
4.3.2 服务半径有效性 |
4.3.3 服务能力满意度 |
4.3.4 服务水平满意度 |
4.4 评价结果 |
4.4.1 总体评价结果 |
4.4.2 分维度评价结果 |
4.4.3 分类型评价结果 |
4.5 评价反馈 |
5 结论总结与优化对策 |
5.1 研究结论 |
5.2 优化对策 |
5.2.1 连续的文化空间体系规划控制 |
5.2.2 均衡特区设施配置,形成多中心等级梯度空间布局 |
5.2.3 适应需求的规划控制 |
5.2.4 强调公共文化设施配置的合力与分力 |
5.2.5 完善需求—供给—运营—评价—反馈配置机制 |
5.3 拓展思考 |
5.4 创新点 |
5.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片目录及来源 |
附录B 表格目录及来源 |
附录C 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城镇开发边界视角下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研究 ——重庆市江津区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相关研究 |
2.1.1 城镇开发边界的概念与内涵 |
2.1.2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时限和空间范围 |
2.1.3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思路与方法 |
2.2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相关研究 |
2.2.1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特征 |
2.2.2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特征表示方法 |
2.2.3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影响因素 |
2.2.4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
2.3 研究述评 |
第3章 城镇开发边界视角下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理论分析 |
3.1 核心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开发边界 |
3.1.2 城镇建设用地 |
3.1.3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
3.1.4 城镇化发展极限水平 |
3.2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关键问题分析 |
3.2.1 城镇开发边界时限 |
3.2.2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范围 |
3.2.3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思路 |
3.2.4 城镇化发展极限水平判断 |
3.3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基本理论 |
3.3.1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与城镇建设用地扩张 |
3.3.2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与城镇建设用地扩张 |
3.4 研究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镇开发边界视角下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模型构建 |
4.1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指标体系构建 |
4.1.1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2 指标选取 |
4.1.3 作用机制分析 |
4.2 用地规模预测模型构建 |
4.2.1 变量相关性分析及平稳性检验 |
4.2.2 回归模型的建立 |
4.2.3 回归模型检验 |
4.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数据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江津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
5.1 江津区概况 |
5.1.1 自然地理状况 |
5.1.2 社会经济状况 |
5.1.3 区域发展定位 |
5.1.4 土地利用现状 |
5.1.5 城镇建设用地扩张情况 |
5.2 城镇化发展极限水平判断 |
5.2.1 重庆市主城区城镇化发展分析 |
5.2.2 江津区城镇化发展极限水平到达时间 |
5.3 用地规模预测模型的解释变量预测 |
5.3.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测 |
5.3.2 二三产业产值预测 |
5.3.3 城镇人口数量预测 |
5.3.4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预测 |
5.4 城镇开发边界视角下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确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江津区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管控分析 |
6.1 管控机制:差异管控,利益均衡 |
6.2 配套制度体系构建 |
第7章 研究结论、特色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特色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成果发表与科研实践 |
(9)楚雄彝族自治州建筑色彩规划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解析 |
1.3.1 少数民族地区 |
1.3.2 建筑色彩与材质 |
1.3.3 规划管控 |
1.3.4 其他相关概念 |
1.4 研究综述 |
1.4.1 色彩规划学研究 |
1.4.2 城市建筑材质研究 |
1.4.3 国内外色彩管控导则研究 |
1.4.4 楚雄州彝族色彩研究 |
1.4.5 色彩负面实践反馈 |
1.4.6 综述小结 |
1.5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楚雄州地方条例对建筑色彩地域性规划管控重点研究 |
2.1 地方性规划管控与上级法律法规的关系研究 |
2.1.1 与《楚雄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的关系 |
2.1.2 与《楚雄州城乡特色风貌建设条例》的关系 |
2.2 地方性条例对地方性城乡规划管控体系建立的必要性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楚雄州城乡地域性特色与建筑色彩现状研究 |
3.1 研究区域现状 |
3.2 相关规划对楚雄州地域性特色的指导 |
3.2.1 上位规划对楚雄州地域性特色的指导 |
3.2.2 特色规划对楚雄州地域性指导 |
3.3 楚雄州各县(市)地域性特色与建筑色彩使用分析 |
3.3.1 楚雄市 |
3.3.2 永仁县 |
3.3.3 元谋县 |
3.3.4 武定县 |
3.3.5 大姚县 |
3.3.6 姚安县 |
3.3.7 禄丰县 |
3.3.8 双柏县 |
3.3.9 南华县 |
3.3.10 牟定县 |
3.4 楚雄州城乡建筑色彩及材质现状分析 |
3.4.1 城市建筑色彩及材质现状采集 |
3.4.2 城市色彩及外立面材质存在的问题 |
3.4.3 乡村建筑色彩及材质现状采集 |
3.4.4 乡村色彩及外立面材质存在的问题 |
3.4.5 楚雄州城乡现状建筑色彩形象汇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楚雄州城乡建筑色彩规划管控涉及群体研究 |
4.1 现代城市规划管控的核心理念对群体研究的必要性 |
4.1.1 讲求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群体研究的必要性 |
4.1.2 讲求系统体系的理念对群体研究的必要性 |
4.1.3 讲求有法所依的理念对群体研究的必要性 |
4.2 楚雄州建筑色彩规划管控所涉及的群体诉求研究 |
4.2.1 城乡建筑色彩规划管控者的诉求 |
4.2.2 城乡建筑色彩规划管控体系使用者的诉求 |
4.2.3 城乡建筑色彩规划管控区域内其他民众的诉求 |
4.3 楚雄州建筑色彩规划管控所涉及群体之间的联系研究 |
4.3.1 管理者与使用者之间所需满足的诉求关系总结 |
4.3.2 使用者与其他民众所需满足的诉求关系总结 |
4.3.3 管理者与其他民众所需满足的诉求关系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南省楚雄州城乡建筑色彩规划管控方法与措施 |
5.1 管控思路和方法 |
5.1.1 以楚雄州城乡建筑色彩规划管控作为基本指南 |
5.1.2 以流程化“两张表”提供便捷的管控方式 |
5.1.3 核心指标的区间管控或底线管控 |
5.1.4 普遍性管控与特殊性情形 |
5.1.5 分类分级管控 |
5.1.6 正负面清单双管控 |
5.1.7 指导各县(市)中心城区与乡村单元精细化管控 |
5.1.8 指导各县(市)以专项规划编制及建设环节加强管控 |
5.2 管控范围划定 |
5.2.1 城乡规划管控区域划定依据和适用范围 |
5.2.2 城乡规划管控区域管控优先级确定 |
5.3 色彩使用标准选取 |
5.3.1 色彩体系标准研究 |
5.3.2 楚雄州色彩体系标准选择 |
5.4 规划编制层面——楚雄州及县(市)两层级规划管控的差异化 |
5.4.1 楚雄州层面建筑色彩规划管控重点 |
5.4.2 各县(市)层面建筑色彩专项规划管控重点 |
5.5 规划技术层面——楚雄州城乡建筑色彩的管控研究 |
5.5.1 城乡建筑色彩层次 |
5.5.2 城乡片区建筑色彩的管控研究 |
5.5.3 城乡街道(连续面)建筑色彩的管控研究 |
5.5.4 城乡单体建筑色彩的管控研究 |
5.5.5 城乡单体建筑细部的管控研究 |
5.5.6 城乡建筑家具的管控研究 |
5.6 规划管理层面——建筑色彩规划衔接、审批与动态管理研究 |
5.6.1 与新城乡规划体系的管控衔接 |
5.6.2 规划审批及规划动态管理流程建议 |
5.6.3 规划管控试行及实施反馈机制建立 |
5.7 规划公众参与层面——与公众互动及色彩审美意识引导 |
5.7.1 不同公众群体的互动参与方式 |
5.7.2 公众色彩审美意识的引导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重要访谈记录(节选)整理 |
附录 D:重要讨论会议及评审会议意见整理 |
(10)以环境和需求为导向的小城镇“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业化背景下的城镇特色危机和人文失范 |
1.1.2 中国城镇化2.0阶段加强城市设计的必要 |
1.1.3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要求 |
1.1.4 现实的反思与设想的提出 |
1.2 研究主题和概念界定 |
1.2.1 自下而上 |
1.2.2 城市设计途径 |
1.2.3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4.3 研究现状分析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主要工作进展 |
第二章 历史中的城镇形态与城市设计途径 |
2.1 早期人类聚居形态的演进和影响因素 |
2.1.1 早期人类聚居形态的演进 |
2.1.2 早期人类聚居形态的影响因素 |
2.2 两种典型的城市设计途径 |
2.2.1 “自下而上”的城市设计途径 |
2.2.2 “自上而下”的城市设计途径 |
2.3 两种城市设计途径的关系 |
2.3.1 两种途径与规模的关系 |
2.3.2 两种途径间的交织现象 |
2.3.3 两种途径历史脉络梳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城镇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类型 |
3.1 小城镇的基本形态特征 |
3.1.1 小城镇的定义 |
3.1.2 小城镇形态与环境的契合 |
3.1.3 小城镇形态与需求的契合 |
3.2 小城镇的类型 |
3.2.1 小城镇分类方式 |
3.2.2 三种类型的关系 |
3.2.3 调研视角和案例选择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然型小城镇的形态及其形成途径 |
4.1 自然型小城镇中欧典型案例 |
4.1.1 中国案例:陈炉古镇 |
4.1.2 欧洲案例:考布里奇 |
4.2 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
4.2.1 基本环境特点 |
4.2.2 适应自然环境 |
4.2.3 融合自然语言 |
4.3 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
4.3.1 基本需求特点 |
4.3.2 聚集的逻辑 |
4.3.3 居住的形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层叠型小城镇的形态及其形成途径 |
5.1 层叠型小城镇中欧典型案例 |
5.1.1 中国案例:新场古镇 |
5.1.2 欧洲案例:达默小镇 |
5.2 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
5.2.1 基本环境特点 |
5.2.2 利用自然优势 |
5.2.3 顺应时局的形态变化 |
5.3 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
5.3.1 基本需求特点 |
5.3.2 集群意志的公共转化 |
5.3.3 构建日常秩序和生活情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设计型小城镇的形态及其形成途径 |
6.1 设计型小城镇中欧典型案例 |
6.1.1 中国案例:刘店子 |
6.1.2 欧洲案例:阿博莱伦 |
6.2 以环境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
6.2.1 基本环境特点 |
6.2.2 开发自然潜力 |
6.2.3 搭建形态框架 |
6.3 以需求为导向的形态形成途径 |
6.3.1 基本需求特点 |
6.3.2 协作共建生活方式 |
6.3.3 自建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小城镇的“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作用特点 |
7.1 “自下而上”小城镇的形态共性特征 |
7.2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实现方式 |
7.2.1 以需求适应环境 |
7.2.2 以需求修正环境 |
7.2.3 以需求驾驭环境 |
7.3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形式变迁 |
7.3.1 典型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城市设计途径 |
7.3.2 “弱自下而上”途径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当代“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再生方式 |
8.1 设计师的角色 |
8.2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的转化 |
8.2.1 为普通人提供指导——以“保留”为主的途径 |
8.2.2 直接提供专业设计——以“代行”为主的途径 |
8.2.3 制定形态发展框架——以“借鉴”为主的途径 |
8.3 “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在中国的推行方式 |
8.3.1 中国小城镇城市设计的现状和问题 |
8.3.2 针对不同对象的“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的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案例来源 |
致谢 |
作者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 |
四、太原南部新区规划方案将出炉(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宁市非机动车交通网络规划研究[D]. 蓝仁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3]亚像元尺度下不透水面优化提取及其热环境效应时空分析[D]. 赵怡.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1)
- [4]我国近代里弄住宅空间特征及其现代演绎研究 ——以上海和天津为例[D]. 邓惠予. 天津大学, 2020(02)
- [5]安康紫阳县古茶园与其村落环境更新设计研究[D]. 文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7]深圳城市公共文化设施配置评价研究[D]. 李旭丽.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8]城镇开发边界视角下的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研究 ——重庆市江津区实证[D]. 程小于. 西南大学, 2020(01)
- [9]楚雄彝族自治州建筑色彩规划管控研究[D]. 徐伶.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10]以环境和需求为导向的小城镇“自下而上”城市设计途径研究[D]. 林岩. 东南大学, 2019(01)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市公共空间论文; 空间设计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建设用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