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栲树群落凋落物持水量及其与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闽粤栲树群落凋落物持水量及其与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一、闽粤栲群落凋落物持水量及其与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鑫[1](2021)在《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文中研究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CO2浓度急剧上升,气候变暖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碳库,在调节全球碳平衡、缓解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生产力是评估森林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会受到众多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了解森林生产力在多种时空尺度下对各种因素的响应规律对于森林碳循环研究及碳汇管理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人工林造林树种马尾松为研究对象,以“规律探索-实测验证-模型驱动-情景预测”为研究思路,基于大量研究文献构建了我国南方区域尺度的马尾松树干、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生产力数据库和基于树木年代学的“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基于生产力数据库并结合全国1 km空间分辨率的土壤数据和气象插值数据探讨了马尾松生产力在经纬度和海拔上的空间分异规律与影响因素,并基于树木年轮学分析了马尾松径向生长的季节性气候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揭示了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根据文献荟萃分析结果分别调查了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的野外典型样地,分析和验证了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在利用文献数据库和野外实测数据对3-PG(Physiological Principles Predicting Growth)生产力模型进行了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的基础上,模拟了马尾松生产力对未来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以期为马尾松林的科学经营与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数据库的荟萃分析表明,各器官的净初级生产力均表现出了较大的变化幅度,其中树干为0.29~8.71 t·hm-2·a-1、树枝为0.10~2.11t·hm-2·a-1、树叶为0.02~2.31 t·hm-2·a-1、树根为0.07~2.11 t·hm-2·a-1,地上部分(树干、树枝和树叶)为0.88~10.81 t·hm-2·a-1,乔木层为1.04~13.13 t·hm-2·a-1。马尾松器官生产力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树干(3.51 t·hm-2·a-1)>树根(0.81 t·hm-2·a-1)>树枝(0.69 t·hm-2·a-1)>树叶(0.34 t·hm-2·a-1)。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均随着纬度的升高而表现出显着的降低趋势,而在经度和海拔上未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2)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受到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和林分特征的共同影响,且这些因素对各器官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大小均有所不同。总体来看,年均温、年降水量、林龄、林分密度、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表现出与马尾松生产力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7~8月平均高温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树叶生产力与林龄也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林分特征和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土壤性质的影响更大。研究区内各土壤理化指标的空间变异规律比较复杂,仅土壤有效磷、p H和容重在纬度上表现出了微弱的变异趋势,而降水量的空间变异幅度也相对有限且基本能满足马尾松生长所需。值得注意的是,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负相关的7~8月平均高温的空间变异幅度较小(27.94~33.45℃),说明整个研究区内的马尾松生长均会受到夏季高温的抑制;同时,由于年均温和12月低温随着纬度的降低而显着升高,分布在南亚热带地区的马尾松比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马尾松的生长季更长,因此表现出更高的生产力。可见温度是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呈现分异现象的关键因素。(3)基于“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的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表明,在马尾松生长当年及上一年间的各月气候变量中,当年的1~3月气温、6~8月气温和7~9月降水是影响马尾松生产力的关键气候因素。1~3月气温和7~9月降水在绝大多数样点表现出对马尾松生长的促进作用,而6~8月气温则表现为对马尾松生长的抑制作用。马尾松生长主要受当年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上一年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滞后效应”相对有限。研究样点的温度季节性变幅、温度年度变幅和最干季平均温度对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马尾松年轮宽度与6~8月气温表现出显着正相关、负相关和不显着关系的样地在经纬度和海拔上均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因此,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同样反映出夏季高温对马尾松生产力的抑制效应遍布于整个树种分布区。(4)针对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的野外样地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降水量等级的不同气温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广西凭祥马尾松林(年均温:22.30℃)>湖南会同马尾松林(年均温:17.50℃)>湖北恩施马尾松林(年均温:11.16℃),表明马尾松生产力随着样点年均温的升高而升高;在同一气温等级的不同降水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湖南会同(年降水量:1349.71 mm)>江西千烟洲(年降水量:1617.34 mm)>湖北太子山(年降水量:1116.65 mm),可见中等年降水量的会同样点具有最高的生产力,而高年降水量的千烟洲样点和低年降水量的太子山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均较低,且二者间差异不显着。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马尾松树高、胸径以及单株木的各器官生物量均显着减小,但林分生产力却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马尾松单株木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变大,中龄林和近熟林生产力无显着性差异,它们均低于过熟林的生产力。样地实测结果总体上与文献荟萃分析结果相吻合,反映了气候条件和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作用规律,也证实了气温对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的空间异质性起着重要作用。但各种土壤理化指标在研究样点和不同深度的土层间没有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异趋势,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也与荟萃分析得到的结果有所区别,因此土壤性质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较复杂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5)在基于文献资料数据库和野外样地实测数据对3-PG生产力模型进行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后,运用模型对所有典型样地马尾松的树干及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总生产力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较高,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了0.77和0.70,相对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85和0.79 t·hm-2·a-1,说明3-PG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各样点的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但模型对树叶和树根生产力的模拟精度不高,这2个器官的生产力往往会被低估,而与之对应的是对树干和树枝生产力的过高估计。尽管模型对各样点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效果较好,但树木的生物量分配模式受到气温、降水、光照和土壤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复杂影响,而马尾松分布区内的生态环境复杂且变幅较大,因此在区域尺度上对模型的生物量分配参数进行统一设定来实现对多个样点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的准确模拟会比较困难。(6)以1981~2010年的气候为基准,利用3-PG生产力模型模拟了各实测样点马尾松乔木层生产力对未来2081~2100年间大气CO2、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样点马尾松生产力对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规律总体上趋于一致,即马尾松生产力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随CO2浓度和降水量的升高而升高,但降水量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很小。在未来CO2浓度、气温和降水共同变化的情景下,CO2浓度上升和降水量增加给马尾松生长带来的正效应大于气温上升带来的负效应,因此马尾松生产力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南亚热带地区广西凭祥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受气温升高所引起的负效应影响较大,在典型浓度路径高排放情景(RCP 8.5)下的生产力模拟值低于基准气候下的生产力,这与其他4个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实测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对该气候情景的正响应规律有所不同。

范歌[2](2020)在《马尾松-大叶栎异龄复层混交林生长及生态功能研究》文中认为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大面积纯林经营易出现立地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生产力下降等问题,对马尾松纯林进行近自然改造,营造针阔混交林可改善这一系列生态问题,能有效维持林分的自然生长能力,提高森林的生态稳定性,改善森林的生态功能,有利于马尾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本研究以广西忻城县欧洞林场42a马尾松林下套种4种不同密度大叶栎,密度分别为3000株/hm2(T1)、2500株/hm2(T2)、1667株/hm2(T3)、1250株/hm2(T4),同时设置马尾松纯林为对照(CK),对13a后形成的异龄复层混交林开展混交林生长表现、土壤理化性质、水源涵养能力以及林下植被多样性差异研究,构建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提出马尾松过熟林林下套种大叶栎的最佳经营密度,为人工针叶纯林改造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套种林分密度处理下马尾松13a胸径的生长量在9.18-10.75cm之间,胸径的生长量大小排序为T2>T1>CK>T3>T4;马尾松树高生长量为5.33-7.83m之间,树高生长量大小排序为CK>T2>T3>T4>T1。不同套种林分密度下大叶栎的胸径的生长量为12.98-17.25cm之间,胸径的生长量大小排序为T4>T3>T2>T1;大叶栎树高生长量为17.55-19.75m之间,树高生长量大小排序为T4>T3>T2>T1。建立马尾松林分林龄-胸径与林龄-树高生长模型,其中Chapman-Richards和Po wer方程分别对马尾松胸径、树高的拟合度最好。在54a时,马尾松径阶主要集中分布在55cm径阶和60cm径阶之间,其中T2和T3马尾松大径材占比更高。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分总蓄积量在365.36-606.47m3/hm2之间,T2和T3总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高于其他处理。(2)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土壤容重和土壤总孔隙度以T1最优,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有效磷含量、全钾含量、速效钾含量均以CK最高,T4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土壤水解氮含量以T2最高。(3)不同套种密度影响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水源涵养能力,CK凋落物层厚度(3.52cm)显着大于其他密度处理;CK马尾松纯林凋落物蓄积量(3.04t/hm2)显着大于T2、T3和T4;T3的凋落物层最大持水系数最大(245.69%);CK凋落物层最大持水量最大(6.12t/hm2)。(4)不同套种密度影响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灌木层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T4、T3和T2高于CK,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为混交林均高于CK。草本层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CK高于各套种密度的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不同套种密度混交林中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基本符合随套种密度增大而降低的趋势。(5)不同套种密度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态功能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为T3处理。碳汇指标中T3和T2处理得分高于其他处理,达到优秀等级;土壤条件指标得分随着套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K马尾松纯林得分最高,属于优秀等级,优于其他处理;水源涵养能力指标中T1和T3得分属于优秀等级,优于其他处理;林下植被生态指标中CK马尾松纯林得分最高,属于优秀等级,T1的林下植被生态指标为较差等级。(6)综合各项评价指标,T3在林分总蓄积量、生物量、碳储量、水源涵养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好表现,既能获得较多的木材收获量,也能保持良好的生态功能,是本试验中马尾松林下套种大叶栎的最佳密度。

余光灿[3](2020)在《微生物群落动态介导非正常凋落物原位分解引起的碳激发效应》文中研究说明

何淑勤[4](2019)在《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干扰及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导致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原有的生态防护功能、涵养水源能力降低,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在我国生态脆弱区以植被建设为主的系列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实施背景下,适宜植被恢复模式的选择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因此,本研究针对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和水土保持研究的科学问题,在野外调查基础上,以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土壤有机碳动态、水源涵养功能和土壤保持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筛选适合于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脆弱带的植被恢复模式,以期为山地森林-干旱河谷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含水量均在7月最高,4月最低;土壤平均容重大小依次为荒草地、岷江柏-油松幼林、刺槐林、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和荒草地模式以粗粉粒和物理性粘粒为主,分别占79.97%、72.96%和70.64%;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模式以砂粒和物理性粘粒为主,分别占46.53%和27.7%;刺槐林和岷江柏-油松幼林模式以砂粒和粗粉粒为主,分别占75.33%和70.7%。除荒草地和刺槐林模式外,其余植被恢复模式均满足不均匀系数(Cu)>5,且曲率系数(Cs)在1-3范围的条件,属于级配良好土壤。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平均值均最高,分别为47.53 g kg-1、4.94 g kg-1和8.19 mg kg-1,其次是天然次生林模式;天然次生林模式土壤速效钾最高,而刺槐林、荒草地模式均较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均以>2 mm粒径土壤风干团聚体含量为主,约占团聚体数量的60%。天然次生林模式以>2 mm和<0.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为主,其他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均以<0.25 mm粒径为主,且不同土层平均含量均超过50%。天然次生林模式,粒径>0.25 mm的团聚体保存几率最大,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数最高;刺槐林模式粒径>0.25 mm的团聚体保存几率最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数也最低。(2)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模式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密度、总有机碳密度、非活性有机碳含量、非活性有机碳密度均最高,而刺槐林和荒草地模式均较低。与0-10 cm土层相比较,活性有机碳含量在10-20 cm和20-40 cm土层分别减少了31.40%和32.08%,非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减少了29.89%和45.31%,总有机碳密度却分别增加了71.34%和195.29%。除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和天然次生林模式土壤有机碳密度高于我国各森林类型(44-264t C hm-2)的平均水平,其余植被恢复模式均低于这一数值,研究区植被恢复的土壤碳汇潜力较大。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表现为: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荒草地>岷江柏幼林>刺槐林>岷江柏-油松幼林,总体水平偏低(平均为0.26)。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介于48.31-251.56间,总体表现为: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岷江柏-油松幼林>荒草地>刺槐林。轻组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均在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模式下较高,刺槐林模式较低,各组分均能较好地表征研究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状况。(3)不同降雨条件下穿透雨量和透流率均表现为: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岷江柏-油松幼林>刺槐林>天然次生林。茎干流总体表现为岷江柏幼林和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模式茎干流较高,且随着降雨量的增加,以乔木为主的植被干流量的较灌木和混交林更为敏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降雨截留量变化范围1.331-3.824 mm,截留量占总降雨的25.49%-26.62%。天然次生林模式截留率均最大,在不同降雨条件下分别为50.32%、37.31%和25.49%,岷江柏幼林截留率均最小,分别为26.61%、17.51%和10.35%。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中,枯落物现存量大小依次是天然次生林>刺槐林>岷江柏-油松幼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荒草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枯落物半分解层占现存总量比例均在60%以上,且均大于未分解层占现存总量比例,其中岷江柏幼林最高(79.89%),天然次生林最低(60.66%)。刺槐林和天然次生林模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较大,分别为53.25 t hm-2和53.22 t hm-2,岷江柏-油松幼林模式次之,荒草地最小。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枯落物半分解层持水量均大于未分解层,且持水量与浸水时间间呈对数、幂函数、线性和指数函数等关系;而枯落物未分解层、半分解层的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均呈幂函数关系。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有效贮水力表现为: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岷江柏-油松幼林>荒草地>刺槐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天然次生林模式土壤入渗性能较强,考斯加可夫公式可较好拟合各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入渗过程。(4)采用熵权法,从无机粉粘粒类、有机胶体类、水稳性团聚体类、土壤有机物类角度,基于<0.05 mm土壤颗粒含量、<0.002 mm土壤颗粒含量、结构性颗粒指数、土壤团聚状况、土壤团聚度、土壤分散率、>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0.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结构体破坏率、平均重量直径、有机质含量等11个指标,构建了山地森林-干旱河谷区生态交错带土壤抗蚀性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三种模式总体抗蚀性较好,且天然次生林的抗蚀性分别为刺槐林和荒草地的1.48倍和1.39倍。土壤化学性质对研究区土壤抗蚀性影响较为敏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抗冲指数随着冲刷时间延长总体上均呈增大的变化趋势,天然次生林模式土壤抗冲指数最大,为5.477,岷江柏幼林模式次之,荒草地最小。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抗冲指数不仅与土壤颗粒特性有关,还与土壤有机质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地表径流量和侵蚀产沙量大小均表现为荒草地最大,天然次生林地最小,且荒草地显着高于其他植被恢复模式。(5)选择枯落物现存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枯落物分解强度、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土壤结构性颗粒指数、土壤团聚度、土壤分散率、稳定性指数、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风干团聚体分形维、土壤初渗速率、土壤稳渗速率、水稳性团聚体分形维、土壤结构体破坏率、土壤抗冲指数、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非活性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碳库指数等26个指标构建了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和逼近理想点决策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相对近似度和贴近度获得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评价结果,按照由优到劣依次为: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沙棘+金花小檗灌丛、岷江柏-油松幼林、刺槐林和荒草地。基于灵敏度稳定性分析结果,确定为天然次生林、岷江柏幼林和沙棘+金花小檗灌丛是适宜于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植被恢复模式。

罗静[5](2019)在《互叶白千层人工林水土保持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水土保持人工林是治理水土流失重要的手段,湖南省红壤丘陵区是主要的水土流失地区,互叶白千层(Melaleuca alternifolia)作为一种可以生产植物精油的植物被广泛关注,在我国南方也有较大范围的引种,但极少有人关注其水土保持效应。研究互叶白千层人工林在湘南红壤丘陵区的水土保持效应对于丰富水土保持人工林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选取湖南省宁远县生长在坡地上的不同林龄互叶白千层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取样和实验获取土壤物理性质、林分生物量等指标,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因子分析对互叶白千层人工林水土保持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互叶白千层人工林干持水量、叶持水量和枝持水量的变化与林龄的变化一致,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总持水量为7年生(181.53 t/hm2)>5年生(150.05t/hm2)>3年生(91.15t/hm2)>1年生(29.56t/hm2),增长速率分别为208.36%,64.62%,20.98%,呈现出增长变缓的趋势。互叶白千层人工林灌木持水量、草本持水量和凋落物持水量的变化与林龄的变化一致,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总持水量为7年生(6.96 t/hm2)>5年生(6.52t/hm2)>3年生(5.88t/hm2)>1年生(5.14t/hm2),增长速率分别为14.4%,10.88%和6.75%,呈现出增长变缓的趋势。(2)根据均值,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自然含水率最大的是1年生人工林23.833%,最低的是7年生人工林为22.667%,整体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土壤毛管持水量的表现为1年生最大为31.611%,7年生最小为24.546%,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土壤最大持水量则是1年生最大为50.568%,最小的是7年生为37.769%,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下降速率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最小持水量最大为1年生50.568%,最小的是7年生37.769%,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下降速率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3)不同林龄的互叶白千层人工林产生的年地表径流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减少,具体表现为1年生最大为6.14 t/100m2,最小的径流量是7年生为4.48 t/100m2,其随林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速率分别为3.91%,10.01%和15.63%,减少的速率逐年增快;年产沙量最大是1年生为154.1 kg/100m2,其次是3年生为153.4 t/100m2,最小的是7年生为101.7 kg/100m2,整体呈现出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其逐年减少的速率分别为3.72%,15.63%和21.39%,减少的速率逐年增快。(4)随着林龄增加,土壤容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增加速率随着林龄增加的变化分别为4.97%,3.79%和5.16%,增加速率先下降后上升;土壤总孔隙度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其降低速率随着林龄增加的变化分别为3.74%,5.75%%和5.79%,降低速率不断增快;土壤毛管孔隙度呈不断下降趋势,其降低速率随着林龄增加的变化分别为1.34%,5.16%和4.97%,降低速率先上升再降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呈不断下降趋势,其降低速率随着林龄增加的变化分别为11.18%,3.19%%和7.28%,降低速率先降低再上升;土壤团聚体占土样比的表现为7年生最大为97.557%,3年生最小为87.597%,整体上随着林龄的升高而增加,其中3年生人工林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下降速率为4.19%;土壤水稳指数整体上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上升速率随着林龄增加的变化分别为-1.76%,34.35%和12.65%,变化速率先上升再降低;土壤渗透系数整体上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上升速率随着林龄增加的变化分别为10.43%,17.49%和11.46%。(5)RDA表明林分特征与林分持水量整体相关性显着,林分生物量对林分持水能力的影响略高于林分生长量对林分持水能力的影响,其中冠幅、树高、凋落物生物量和乔木生物量对林分持水能力的影响最高。RDA表明土壤容重、土壤水稳系数与年产沙量、年地表径流量相关性均不显着且呈负相关,土壤容重、土壤水稳系数与土壤持水量、土壤自然含水量相关、土壤孔隙度不显着且呈负相关,土壤持水量、土壤自然含水量、土壤孔隙度与年产沙量、年地表径流量相关性显着且呈正相关,表明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持水量包含大量相关性且相关性显着。整体而言,其中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渗透系数对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最高。(6)根据其因子得分求算主成分得分,并得出综合得分,7年生人工林综合得分最高,为3.461,5年生人工林综合得分次之,为1.003,3年生人工林综合得分再次,为-1.571,1年生人工林综合得分最低,为-2.894。表明了随着林龄的增长,互叶白千层人工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在逐年增加。结论表明:互叶白千层人工林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效应,能够作为湘南地区红壤丘陵区的水土保持林。

王卓敏[6](2018)在《不同坡位乡土阔叶树种的林分改造生态效益评价》文中认为目前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存在大面积的低效林分,引入6种乡土树种对韶关小坑的样地进行林分改造,可以改善林地生产力及水源涵养能力,并提高林分的复杂性和林下植物多样性,从而使林分质量得到提升。本研究对6种不同坡位下的林分改造树种幼苗(火力楠、枫香、山杜英、荷木、乐昌含笑、灰木莲)的生长状况、叶片光合生理、荧光特性和养分含量、林下多样性、凋落物持水特性、土壤理化性质等指标进行了3年间动态对比。结果表明:1.林分改造后,3个坡位的幼苗生长状况总体有所提高,在上坡,幼苗生长变化最明显的是枫香和荷木,中坡的是枫香,下坡的是灰木莲。2.林分改造后,3个坡位的土壤物理性质总体有所改善,土壤容重和孔隙度指标尤为显着,总体土壤物理性质最好的是下坡。3.林分改造过程中,3个坡位的土壤pH值、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基本表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律;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含量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的规律。4.3个坡位的土壤酶活性表现出随坡位下降而增加的规律,并且在林分改造过程中先降低后升高。5.幼苗叶片养分含量在不同坡位并无表现出一致的规律;在上坡,幼苗叶片C和K含量最高的是灰木莲,N含量为山杜英最高,P含量为荷木最高;在中坡,幼苗叶片C含量最高的是山杜英,N和K含量为灰木莲最高,P含量是火力楠最高;在下坡,幼苗叶片C含量最高的是火力楠,N和P含量最高的是山杜英,K含量最高的是灰木莲。6.枯落物的有机碳含量和全钾含量在3个坡位的趋势相同,均为上坡显着低于中坡和下坡,全氮全磷含量为下坡>上坡>中坡;随时间变化,枯落物持水量始终表现为下坡最高,枯落物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表现为下坡>上坡>中坡。7.在上坡,林下草本植物的重要值最大的是短叶黍(Panicum brevifolium L.)和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Thunb.)Berhn.),中坡和下坡均是芒萁;在上坡,林下灌木重要值最大的是暗色菝葜(Smilax lanceifolia var.opaca),中坡的是山苍子(Litsea cubeba(Lour.)Pers.),下坡的是山苍子和三杈苦(Evodia lepta)。中坡和下坡的草本层多样性指标较高,上坡的灌木层多样性指标最高。8.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土壤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和毛管孔隙度基本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土壤pH、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与过氧化氢酶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与酸性磷酸酶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9.总体来看,乐昌含笑、山杜英和火力楠更适合上坡和中坡的生境,灰木莲则适合中坡和下坡,其固碳释氧、降温增湿的能力也较好。荷木适应性较强,对环境变化有一定调节能力。枫香在各坡位的生长表现均欠佳。

黄锦学[7](2016)在《增温对中亚热带阔叶林和针叶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森林土壤有机碳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碳库的主体,它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改变,因此森林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对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择亚热带砂岩和花岗岩发育的多种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观测、移地重填和室内培养(恒温和变温)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中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机制,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野外原位观测发现,土壤总呼吸(Rs)和矿质土壤呼吸(Rm)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呈单峰型变化,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米槠天然林、米槠人工林和米储次生林土壤总呼吸(1585 g Cm2yr-1;1449 g C m2yr-1;1344 g Cm2yr-1)和矿质土壤呼吸(765 g C m2 yr-1;699 gCm2 yr-1;762gC m2yr-1)年通量无显着差异,且均大于杉木人工林(Rs:1015 g C m2 yr-1;Rm:437 g C m2 yr-1),森林土壤总呼吸可能主要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调控,而矿质土壤呼吸可能主要受土壤有效磷的驱动。与自动观测(高频)相比,采用手动观测的米槠次生林、米槠人促更新幼林和米槠人工幼林矿质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低估了 66.7%、6.8%和10.0%,而土壤年均碳通量分别低估 83.4%,9.1%和 19.5%。(2)移地重填的样地中,设置模拟遮荫和土壤增温交互作用处理,观测矿质土壤呼吸,结果发现砂岩发育的土壤(格氏栲天然林、杉木人工林、米槠天然林)呼吸年通量均随增温幅度(+2℃,+5℃,+7℃)的增加而增加,花岗岩发育的土壤(米槠次生林、杉木人工林)增温(+5℃)后土壤呼吸年通量显着增加。在增温幅度相同(5℃)条件下,花岗岩发育的两种土壤呼吸年通量增加幅度(24%)均大于砂岩发育三种土壤(18%);与对照相比,遮阴处理(光照度下降约80%)使格氏栲天然林和米槠天然林土壤含水量均增加5.8%,土壤呼吸年通量无显着差异(P>0.05)。(3)室内恒温培养结果发现温度升高使砂岩和花岗岩发育的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加快,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减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恒温培养对土壤有机碳矿化贡献率最大的是母岩,其次是森林类型;花岗岩发育的土壤有机碳矿化率高于砂岩发育的土壤,而且有机碳矿化主要受土壤铁铝氧化物的影响。花岗岩严重侵蚀退化地土壤因固碳微生物的作用,使其在室内培养360 d后土壤有机碳显着增加。与恒温培养相比,变温培养显着促进格氏栲天然林土壤有机碳矿化,而对杉木人工林无显着影响。

苏凌燕,郑德祥,钟兆全,詹旋常,吴文斌,缪三华[8](2015)在《闽北闽粤栲天然林林隙特征及干扰状况》文中认为研究林隙结构对天然林更新演替具有重要意义,以闽北闽粤栲天然林林隙的基本特征及干扰状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闽北闽粤栲天然林中的28个林隙进行调查,进而分析其林隙大小结构、年龄结构、形成方式、形成木特征及干扰规律。结果表明,在闽北闽粤栲天然林中,冠林隙中10-20 m2所占的数量比例和面积比例都是最大的。扩展林隙个数以<50 m2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以50-100 m2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林隙年龄以10-15 a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林隙形成方式主要是折干与掘根风倒共同作用,占总株数的57.14%。林隙多由1-4株形成木形成的,平均每个林隙有4.04株形成木,形成木的径级以10、20 cm为主,占82.30%。林隙的线状密度为12.84个·km-1,冠林隙和扩展林隙的形成速率分别为2.08和7.02 m·km-1·a-1。林隙干扰的周期为476.19 a。

苏凌燕[9](2015)在《闽北闽粤栲天然林林隙特征与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隙是森林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森林更新循环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不仅能够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还能维持生态系统群落的稳定性。通过对闽北闽粤栲天然林中28个林隙的调查,研究了闽北闽粤栲天然林林隙的基本特征及干扰规律,分析了林隙更新动态以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主要包括林隙内外主要树种的数量特征、树种对林隙大小的更新反应规律、林隙内外的组成树种的结构特征,以及林隙内外物种多样性情况、物种多样性对林隙大小的反映规律、物种多样性的林隙梯度变化规律等。研究结果表明:(1)在闽北闽粤栲天然林中,冠林隙中10~20m2所占的数量比例和面积比例都是最大的。扩展林隙个数以<50m2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以50~100m2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林隙年龄以10~15a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林隙形成方式主要是折干与掘根风倒共同作用,占总株数的57.14%。林隙多由1~4株形成木形成的,平均每个林隙有4.04株形成木,形成木的径级以10cm、20cm为主,占82.30%。林隙的线状密度为12.84个/km,冠林隙和扩展林隙的形成速率分别为2.08 m·km-1·a-1和7.02m·km-1·a-1。林隙干扰的周期为476.19a。(2)不同树种在林隙内外重要值有所差异。根据林隙内外不同树种的重要值位序的差异,可以将闽粤栲天然林乔木层和灌木层对林隙更新反应的树种分为:林隙树种、非林隙树种、林隙更新反应不明显的树种、对林隙产生中等正更新反应的树种、对林隙产生中等负更新反应的树种、林隙更新反应强烈的树种等6种类型,灌草层树种对林隙也存在一定的反应,大多数灌草层树种在林隙内的密度都非常明显地高于非林隙,而平均高度小于非林隙。不同树种对林隙大小的更新反应不同,闽粤栲、丝栗栲的平均更新密度在林隙面积为150~200m2的时候最大,米槠、木荷、青冈、黄毛润楠这4个树种的平均更新密度在林隙面积为100~150m2的时候最大。每个面积等级的林隙内d<2.5cm的立木占比重最大,并且随着立木级的增加所占比重减小。不同大小级林隙中树木的高度都以第一层<3m的幼树幼苗为主,≥12m的大树所占的比重都很少。(3)林隙内乔木层、灌木层、灌草层物种多样性均比非林隙大。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中物种数S、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E、均优多指数Z在100~150m2时最大,生态优势度指数λ在150~200m2时最大;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中丰富度指数R、指数H、均匀度指数E、均优多指数Z这4个多样性指标在100~150m2时最小,生态优势度指数λ在150~200m2时最小;灌草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中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E和均优多指数Z这4个多样性指数在林隙面积为50~100m2达到最大值,生态优势度指数λ面积为150~200m2达到最大值。从林隙中心区到非林隙区,物种数S、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H、指数E、均优多指数Z呈下降趋势,生态优势度指数λ呈上升趋势。

刘超[10](2014)在《雷公藤人工林林下植被群落生态及凋落物持水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雷公藤(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 f.)是中国传统中药,具有抗生育、抗肿瘤、抗炎、抗菌、免疫抑制等作用,日益彰显出作为一种新类型药物的价值,市场需求与日俱增。本文通过样地调查法、野外试验和室内分析测定,研究了福建省泰宁县雷公藤种植基地4种不同种植模式雷公藤人工林:杉木套种林、马尾松套种林、厚朴套种林和雷公藤纯林(以下分别简称杉木林、马尾松林、厚朴林和雷公藤纯林)林下植被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特点,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的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凋落物层持水特性等内容,探讨了雷公藤林下植被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及土壤理化特性三者的相关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4种雷公藤人工林群落结构特征在所有调查样地中,灌木层植物共计27种,分属19科25属,草本层植物共计14种,分属8科13属。对于4种林分林下植被植物种类数目而言,厚朴林最多,为44种,杉木林和马尾松林次之,分别为29种、28种,雷公藤纯林最少,为26种。对于四种林分的灌木植物种类来说,除雷公藤纯林的灌木植物种类最少为18种,厚朴林最多,为23种,杉木林和马尾松林次之,分别为20种和19种。四种林分中草本植物种类数目非常接近,差异较小,种类为8-11种。(2)4种雷公藤人工林物种多样性4种雷公藤人工林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较草本层高,均匀度指数规律不明显。①Margalef丰富度指数,对于灌木层Margalef丰富度指数大小排序为厚朴林>马尾松林>杉木林>纯林,最大值为4.3338,最小值为2.5647;草本层Margalef丰富度指数大小排序为杉木林>马尾松林>厚朴林>纯林,最大值为1.7461,最小值为1.0784。②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灌木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排列顺序为:厚朴林>杉木林>马尾松林>纯林,变化范围为1.5320-2.5701;草本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排列顺序为:杉木林>马尾松林>厚朴林>纯林,变化范围为1.3927-0.8391。⑨均匀度指数,灌木层均匀度指数排序与shannon-Wiener指数排序一致,变化范围为0.5438-0.8025;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大小排序为厚朴林>杉木林>马尾松林>纯林,变化范围为0.4416-0.8541。(3)4种雷公藤人工林生物量4种林分灌木层生物量均为根>茎>叶,草本层生物量均为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4种林分灌木层生物量远大于草本层。灌木层总生物量为:厚朴林>杉木林>马尾松林>纯林,其中纯林极显着(P<0.01)低于其它三种林分,最低3.61t/hm2,最高6.83t/hm2。草本层总生物量为:杉木林>马尾松林>厚朴林>纯林,最高3.06t/hm2,最低0.40t/hm2,前者是后者的7.7倍,两种林分的差异极显着(P<0.01)。4种不同雷公藤人工林种植模式中,雷公藤总生物量总生物量为:厚朴林>杉木林>马尾松林>纯林,其中纯林极显着(P<0.01)低于其它三种林分,最低2.6153t/hm2,最高4.2079t/hm2,两者相差1.5926t/hm2。(4)4种雷公藤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林分类型对土壤容重、孔隙度和自然含水量影响较大。对于自然含水量,在不同林分间的0-l0cm和20-30cm两层表现为极显着差异,在10-20cm土层差异显着;对于容重,在不同林分的0-10cm土层有显着差异(P<0.05),在10-30cm土层和30-50cm土层都有极显着差异(P<0.01);对于土壤孔隙度,在0-l0cm土层差异显着,在其它两层具有极显着差异。在土壤垂直分布上,各林分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容重逐渐增大,而孔隙度和自然含水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不同种植模式雷公藤人工林对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全钾及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影响明显,都达到显着水平(P<0.05),有机质含量、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达极显着水平(P<0.01)。在土壤垂直分布上,各林分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酸性变弱,其它养分含量基本呈现随着土层的加深含量逐渐降低的趋势。(5)4种雷公藤人工林凋落物层持水特性4种林分的凋落物储量大小为杉木4.32t/hm2>马尾松3.58t/hm2>厚朴林3.35t/hm2>纯林1.62t/hm2。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大小为杉木林11.66t/hm2>马尾松林6.81t/hm2>厚朴林5.90t/hm2>纯林4.28t/hm2。在不同浸泡时间段,林分的凋落物持水率均呈现厚朴林>纯林>马尾松林>杉木林。凋落物最大持水率厚朴林205.12%>纯林163.33%>马尾松林139.33%>杉木林120.96%。4种不同种植模式雷公藤林分的凋落物吸水速率均呈现厚朴林>纯林>马尾松>杉木,浸泡0.5h后的吸水速率分别为2630.05、2407.32、2035.09和1592.14g.kg-1.h-1。凋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凋落物持水率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按照对数方程y=aInt+b增加,凋落物吸水速率γ与浸泡时间t的关系按照方程y=a.t-b递减。(6)林下植被生物量与林下植物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林下总生物量与灌木层多样性指数、灌木层均匀度指数呈显着(P<0.05)正相关。灌木层生物量与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和灌木层均匀度指数呈极显着(P<0.01)正相关,与灌木层丰富度指数呈显着相关(P<0.05)。草本层生物量与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呈极显着(P<0.01)正相关,与草本层丰富度指数呈显着(P<0.05)正相关。雷公藤生物量与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和灌木层均匀度指数呈极显着(P<0.01)正相关,与灌木层丰富度指数呈显着相关(P<0.05)。雷公藤根生物量与灌木层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灌木层均匀度指数呈显着相关(P<0.05)。(7)林下植被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与林下总生物量、灌木层生物量、雷公藤生物量及雷公藤根生物量呈显着相关(P<0.05),部分达极显着(P<0.01)相关。土壤容重和pH值对灌木层生物量和雷公藤生物量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其它几种土壤理化指标,包括含水率、全磷、全钾、碱解氮含量对林下总生物量、灌木层和草本层生物量、雷公藤及其根生物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正效应,但相关性不高。(8)土壤理化性质与林下植物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对物种多样性指数有较大影响,与灌木层Margalef丰富度指数、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灌木层均匀度指数和草本层均匀度指数呈显着(P<0.05)相关,甚至是极显着(P<0.01)相关。其他土壤化学性质与物种多样性指数也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但都未达到显着水平。土壤容重与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成负相关关系。

二、闽粤栲群落凋落物持水量及其与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闽粤栲群落凋落物持水量及其与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生产力的研究概述
        1.2.2 森林生产力的计量方法
        1.2.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对象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点
    2.3 地质地貌
    2.4 土壤条件
        2.4.1 北亚热带黄棕壤
        2.4.2 中亚热带红壤
        2.4.3 南亚热带砖红壤性红壤
    2.5 马尾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3 基于生物量累积的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3.1 引言
    3.2 生物量和生产力数据库建立
    3.3 生产力影响因素
        3.3.1 林分特征
        3.3.2 气候条件
        3.3.3 土壤性质
    3.4 数据统计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
        3.5.1 数据库林分特征统计
        3.5.2 马尾松NPP统计特征
        3.5.3 马尾松NPP的空间分异
        3.5.4 马尾松NPP影响因素分析
        3.5.5 马尾松分布区环境条件的空间变异
    3.6 讨论
        3.6.1 马尾松NPP的影响因素
        3.6.2 纬度对马尾松NPP的影响
        3.6.3 不确定性分析
    3.7 小结
4 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异
    4.1 引言
    4.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4.2.1 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数据库建立
        4.2.2 数据库基本信息
        4.2.3 关键气候要素的识别及其空间分异
        4.2.4 样地气候特征比较
        4.2.5 敏感性分析
        4.2.6 统计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数据库年表统计特征
        4.3.2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的敏感性对比
        4.3.3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均温的关系
        4.3.4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降水量的关系
        4.3.5 基于关键气候要素的样地空间分异
        4.3.6 关键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异
        4.3.7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识别
    4.4 讨论
        4.4.1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响应的敏感性
        4.4.2 影响马尾松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
        4.4.3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
        4.4.4 滞后效应
        4.4.5 创新与不足
    4.5 小结
5 基于样地实测的马尾松生产力梯度变异及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样地设置与选择
        5.2.2 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5.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5.2.4 气候变量
        5.2.5 数理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气温梯度的变化
        5.3.2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降水梯度的变化
        5.3.3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密度梯度的变化
        5.3.4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林龄梯度的变化
        5.3.5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5.4 讨论
        5.4.1 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5.4.2 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5.4.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对比验证
    5.5 小结
6 基于3-PG模型的马尾松生产力模拟预测
    6.1 引言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3-PG模型原理
        6.2.3 模型参数
        6.2.4 模拟精度评价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模型拟合及验证
        6.3.2 马尾松NPP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响应
    6.4 讨论
        6.4.1 区域尺度马尾松NPP的模拟
        6.4.2 马尾松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5 小结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特色与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区域尺度马尾松生物量数据库
    附录 Ⅱ.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
    附录 Ⅲ.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5 个随机子集的敏感性分析结果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与学术研究
致谢

(2)马尾松-大叶栎异龄复层混交林生长及生态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异龄复层混交林研究动态
        1.2.2 针阔混交对林分生长动态的影响
        1.2.3 针阔混交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2.4 针阔混交对森林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
        1.2.5 针阔混交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1.2.6 林分密度的研究进展
        1.2.7 森林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样地设置
    2.3 研究方法
        2.3.1 生长量的测定
        2.3.2 生物量的估算
        2.3.3 碳储量的估算
        2.3.4 土壤的采集和测定
        2.3.5 凋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的测定
        2.3.6 林下物种多样性的调查
        2.3.7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体系
        2.3.8 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套种密度处理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分生长的影响
        3.1.1 不同密度处理马尾松胸径和树高生长
        3.1.1.1 密度处理对马尾松胸径和树高生长的影响
        3.1.1.2 马尾松胸径生长的回归分析
        3.1.1.3 马尾松树高生长的回归分析
        3.1.1.4 马尾松胸径阶分布
        3.1.2 不同密度处理下大叶栎胸径和树高生长
        3.1.3 密度处理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蓄积量的影响
        3.1.4 密度处理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
    3.2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分析
        3.2.1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3.2.2 马尾松—大叶栎不同套种密度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3.3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3.3.1 混交林不同套种密度凋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
        3.3.2 混交林不同套种密度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
    3.4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3.5 不同套种密度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长指标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3.6 不同套种密度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3.7 不同套种密度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态功能评价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讨论
        4.1.1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长的影响
        4.1.2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3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
        4.1.4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下植被多样性能力的影响
        4.1.5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态功能的评价
    4.2 结论
    4.3 主要创新点
    4.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交错带
        1.2.2 植被恢复与土壤理化性质
        1.2.3 植被恢复与土壤有机碳
        1.2.4 植被恢复与水源涵养
        1.2.5 植被恢复与水土保持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调查
        2.2.2 样地及样方的确定
        2.2.3 土壤理化性质
        2.2.4 土壤有机碳动态及碳储量
        2.2.5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源涵养功能
        2.2.6 土壤保持功能
第三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3.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物理性质
        3.1.1 土壤水分动态
        3.1.2 土壤容重与孔隙度特征
        3.1.3 土壤机械组成
    3.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特征
        3.2.1 土壤有机质
        3.2.2 土壤氮、磷、钾
    3.3 土壤团聚体特征
        3.3.1 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
        3.3.2 团聚体分形特征
        3.3.3 团聚体稳定性特征
    3.4 讨论
        3.4.1 植被恢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
        3.4.2 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响应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有机碳动态及储量
    4.1 土壤机碳含量及密度变化
        4.1.1 土壤有机碳含量
        4.1.2 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
    4.2 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及碳库管理指数
        4.2.1 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
        4.2.2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4.3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变化
        4.3.1 轻组有机碳
        4.3.2 重组有机碳
        4.3.3 土壤颗粒态有机碳
        4.3.4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
    4.4 讨论
        4.4.1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的响应
        4.4.2 植被恢复对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响应
        4.4.3 植被恢复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变化的响应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5.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冠层截留功能
        5.1.1 冠层截留及降雨再分配
        5.1.2 截留模型的构建
    5.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枯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
        5.2.1 枯落物的现存量
        5.2.2 枯落物层的有效拦蓄量
        5.2.3 枯落物层的持水过程
        5.2.4 枯落物层的吸水过程
    5.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
        5.3.1 土壤蓄水性能
        5.3.2 土壤渗透性能
        5.3.3 土壤渗透模型拟合
    5.4 讨论
        5.4.1 冠层截留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5.4.2 枯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5.4.3 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5.5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保持功能研究
    6.1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的抗蚀性
        6.1.1 土壤抗蚀性指标体系
        6.1.2 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
        6.1.3 土壤抗蚀性影响因素分析
    6.2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的抗冲性
        6.2.1 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特征
        6.2.2 土壤抗冲性变化特征
        6.2.3 土壤抗冲性影响因素分析
    6.3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坡面径流及侵蚀产沙特征
        6.3.1 产流特征
        6.3.2 产沙特征
    6.4 讨论
        6.4.1 土壤抗蚀性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6.4.2 土壤抗冲性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6.4.3 径流及侵蚀产沙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6.5 小结
第七章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的综合评价
    7.1 土壤生态功能评价指标选择
        7.1.1 构建原则
        7.1.2 指标体系
    7.2 评价方法
        7.2.1 指标标准化方法
        7.2.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7.3 评价与分析
        7.3.1 指标选择及体系构建
        7.3.2 指标标准化
        7.3.3 权重
        7.3.4 功能评价与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全文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8.1 全文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互叶白千层人工林水土保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互叶白千层人工林研究进展
    1.3 互叶白千层生态应用研究进展
    1.4 湖南省水土保持人工林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概况
        2.1.2 气候概况
        2.1.3 地形地貌概况
        2.1.4 试验地概况
    2.2 样地设置与样本采集
    2.3 研究方法
        2.3.1 实验方法
        2.3.2 单因素方差分析
        2.3.3 冗余分析
        2.3.4 因子分析
        2.3.5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林龄互叶白千层人工林持水能力
        3.1.1 乔木层持水能力
        3.1.2 林下植被层持水能力
        3.1.3 土壤持水能力
    3.2 不同林龄互叶白千层人工林地表径流与产沙量
    3.3 林分特征与林分持水能力相关关系
        3.3.1 人工林生长特征与生物量
        3.3.2 林分特征与林分持水能力相关性分析
    3.4 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持水能力相关关系
        3.4.1 土壤物理性质
        3.4.2 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持水能力相关性分析
    3.5 不同林龄人工林水土保持效应综合评价
4 讨论
    4.1 林分特征与林分持水能力相关关系分析
    4.2 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持水能力相关关系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不同坡位乡土阔叶树种的林分改造生态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国内外对林分改造的研究概况
    1.2 林分改造对生长量的影响
    1.3 林分改造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1.4 林分改造对叶片养分的影响
    1.5 林分改造对枯落物的影响
    1.6 林分改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7 林分改造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2 实验设计与方法
        2.2.1 测定方法
        2.2.1.1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2.2.1.2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2.2.1.3 叶片养分测定
        2.2.1.4 凋落物及其持水量调查
        2.2.1.5 林下植物多样性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改造林分阔叶树种的生长状况
        3.1.1 六种阔叶树种在不同坡位的生长状况
        3.1.2 林分改造前后同一坡位阔叶树种的生长状况
    3.2 改造林分的叶片养分含量
        3.2.1 六个树种在不同坡位的叶片养分含量对比
        3.2.2 同一坡位六个树种间的叶片养分含量对比
    3.3 林分改造后的林下植物多样性
        3.3.1 不同坡位林下植物组成种类个数及重要值
        3.3.2 不同坡位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比较
    3.4 林分改造后不同坡位枯落物养分含量对比
    3.5 林分改造后不同坡位枯落物持水特性对比
    3.6 林分改造前后土壤理化性质的比较
        3.6.1 林分改造前后各坡位土壤物理性质的比较
        3.6.2 各年份不同坡位土壤物理性质的比较
        3.6.3 各年份不同坡位的土壤化学性质的比较
        3.6.4 林分改造前后不同坡位土壤化学性质的比较
    3.7 土壤酶活性对比
        3.7.1 不同坡位土壤酶活性对比
        3.7.2 林分改造前后不同坡位土壤酶活性对比
    3.8 相关分析
        3.8.1 林分改造后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3.8.2 林分改造后土壤养分指标和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3.8.3 林分改造后土壤养分指标和枯落物养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林分改造树种生长情况
        4.1.2 改造林分叶片养分水平
        4.1.3 改造林分林下植物多样性水平
        4.1.4 改造林分枯落物养分含量
        4.1.5 改造林分枯落物持水特性
        4.1.6 林分改造对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4.1.7 林分改造对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1.8 林分改造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1.9 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4.2 讨论
        4.2.1 林分生长状况
        4.2.2 不同坡位的叶片养分特征
        4.2.3 不同坡位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
        4.2.4 不同坡位枯落物养分含量特征
        4.2.5 不同坡位枯落物持水量特征
        4.2.6 林分改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2.6.1 林分改造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4.2.6.2 林分改造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2.7 不同坡位的土壤酶活性特征
        4.2.8 相关分析结果讨论
        4.2.8.1 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养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2.8.2 土壤养分指标和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4.2.8.3 土壤养分指标和枯落物养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增温对中亚热带阔叶林和针叶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2 土壤有机碳矿化的研究进展
        2.1 研究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方法
        2.1.1 野外原位观测
        2.1.2 室内培养
        2.1.3 移地重填
        2.2 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因素
        2.2.1 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的生物因素
        2.2.2 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的非生物因素
        2.2.2.1 母岩
        2.2.2.2 矿物组成
        2.2.2.3 质地
        2.2.2.4 土壤团聚体
        2.2.2.5 温度
        2.2.2.6 温度敏感性
第1章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1.2 试验地概况
    1.3 研究方法
        1.3.1 原位观测
        1.3.2 移地重填
        1.3.3 室内培养
        1.3.3.1 土壤样品采集
        1.3.3.2 恒温培养
        1.3.3.3 变温培养
        1.3.4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1.3.5 微生物组成测定
    1.4 数据处理
第2章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母岩发育的土壤呼吸与矿质土壤呼吸(原位观测)
        2.1.1 不同母岩发育的土壤呼吸动态变化
        2.1.2 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和理化性质的关系
        2.1.3 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
        2.1.4 土壤碳通量自动观测(高频观测)与手动观测比较
        2.1.5 矿质土壤呼吸对极端天气的响应
        2.1.5.1 极端降雨
        2.1.5.2 寒潮
        2.1.6 小结
    2.2 增温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移地重填)
        2.2.1 不同处理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光照度动态变化
        2.2.2 不同温度梯度下土壤呼吸动态变化及年通量特征
        2.2.2.1 不同温度梯度下土壤呼吸动态变化
        2.2.2.2 不同温度梯度土壤呼吸年通量
        2.2.3 温度、林分类型对土壤呼吸年通量的影响
        2.2.4 遮阴和增温对土壤呼吸动态变化及年通量特征的影响
        2.2.5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2.2.6 温度敏感性特征
        2.2.6.1 不同温度梯度土壤呼吸Q_(10)值特征
        2.2.6.2 温度、林分类型对Q_(10)值的影响
        2.6.6.3 遮阴、增温及其交互作用下土壤呼吸Q_(10)值特征
        2.2.6.4 温度、林分类型和遮阴对Q_(10)值的影响
        2.2.7 小结
    2.3 土壤有机碳矿化对温度的响应(室内培养)
        2.3.1 恒温培养
        2.3.1.1 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
        2.3.1.2 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
        2.3.1.3 土壤微生物组成的变化
        2.3.1.4 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的主要因素
        2.3.1.5 温度敏感性
        2.3.2 变温培养
        2.3.2.1 土壤有机碳矿化特征
        2.3.2.2 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熵和呼吸熵
        2.3.2.3 微生物群落组成
        2.3.2.4 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的主要因素
    2.4 小结
第三章 讨论
    3.1 温度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3.2 母岩对稳定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3.2.1 质地
        3.2.2 铁铝氧化物
    3.3 森林类型对矿质土壤呼吸的影响
    3.4 不同研究方法中温度敏感性的变化
    3.5 研究方法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创新之处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闽北闽粤栲天然林林隙特征及干扰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区概况
2研究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林隙的大小结构
    3.2林隙的年龄结构
    3.3林隙的形成方式
    3.4林隙形成木的特征
    3.5林隙的干扰特征
4结论与讨论

(9)闽北闽粤栲天然林林隙特征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林隙基本特征研究进展
        1.2.2 林隙动态研究进展
        1.2.3 闽粤栲研究进展
    1.3 研究存在问题与展望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区概况
    1.6 研究方法
2 闽粤栲天然林林隙基本特征
    2.1 闽粤栲天然林林隙的大小及年龄结构
        2.1.1 林隙大小结构
        2.1.2 林隙的年龄结构
    2.2 闽粤栲天然林林隙的形成木特征
        2.2.1 林隙形成方式
        2.2.2 林隙形成木数量特征
        2.2.3 林隙形成木组成与径级特征
    2.3 闽粤栲天然林林隙边界木特征
        2.3.1 边界木的树种组成及数量特征
        2.3.2 边界木的径级结构
        2.3.3 边界木的高度级结构
        2.3.4 边界木偏冠现象
    2.4 闽粤栲天然林林隙的干扰规律
    2.5 小结
3 闽粤栲天然林林隙更新动态
    3.1 闽粤栲天然林林隙内外物种数量特征
        3.1.1 乔木层主要树种林隙内外的数量特征
        3.1.2 灌木层主要树种林隙内外的数量特征
        3.1.3 灌草层主要树种林隙内外的数量特征
    3.2 闽粤栲天然林主要树种对林隙大小的更新反应
        3.2.1 主要乔木树种对林隙大小的更新反应
        3.2.2 灌木层对林隙大小的更新反应
        3.2.3 灌草层对林隙大小的更新反应
    3.3 闽粤栲天然林林隙内外组成树种的结构
        3.3.1 林隙内外组成树种径级结构
        3.3.2 林隙内外组成树种高度级结构
    3.4 小结
4 闽粤栲天然林林隙物种多样性变化
    4.1 计算方法
    4.2 闽粤栲天然林林隙内外物种多样性
        4.2.1 乔木层物种多样性
        4.2.2 灌木层物种多样性
        4.2.3 灌草层物种多样性
    4.3 闽粤栲天然林物种多样性对林隙大小的反映
        4.3.1 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对林隙大小的反映
        4.3.2 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对林隙大小的反映
        4.3.3 灌草层物种多样性对林隙大小的反映
    4.4 闽北闽粤栲天然林物种多样性林隙梯度变化
        4.4.1 林隙物种多样性随林隙梯度变化
        4.4.2 林隙物种多样性随林隙大小的林隙梯度变化
    4.5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雷公藤人工林林下植被群落生态及凋落物持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社会发展对中药材的需求与日俱增,中药材人工种植应运而生
        1.1.2 福建省优越的自然、资源、技术条件适于发展中药材人工林
        1.1.3 发展雷公藤人工林存在着生物多样性、生物量、土壤地力和水文效应等问题
    1.2 雷公藤研究概况和进展
        1.2.1 雷公藤生物学特征
        1.2.2 雷公藤繁殖和栽培研究
        1.2.3 雷公藤的化学成分
        1.2.4 雷公藤药理作用研究
    1.3 雷公藤人工林研究
    1.4 林下植被研究进展
        1.4.1 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国内外研究概况
        1.4.2 林下植被生物量的研究进展
        1.4.3 凋落物持水特性研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研究区森林资源概况
    2.3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样地设置
    3.2 植被调查
    3.3 生物量调查
    3.4 土壤调查与采样
    3.5 凋落物层持水性调查与采样
    3.6 数据分析及处理
        3.6.1 物种重要值计算
        3.6.2 物种多样性的计算
        3.6.3 土壤理化性质实验方法
        3.6.4 生物量的计算
        3.6.5 凋落物层持水性计算
    3.7 数据分析及处理的软件
4 结果与分析
    4.1 4种雷公藤人工林群落结构特征
    4.2 4种雷公藤人工林物种多样性
        4.2.1 4种人工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析
        4.2.2 4种人工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析
        4.2.3 4种人工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均匀度指数分析
    4.3 4种雷公藤人工林生物量
        4.3.1 灌木层生物量及其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
        4.3.2 草本层生物量及其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
        4.3.3 凋落物层生物量比较
        4.3.4 雷公藤生物量比较
    4.4 4种雷公藤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
        4.4.1 土壤物理性质
        4.4.2 土壤化学性质
    4.5 4种雷公藤人工林凋落物层持水特性
        4.5.1 凋落物的储量与持水量
        4.5.2 凋落物持水率
        4.5.3 凋落物吸水速率
    4.6 林下植被生物量与林下植物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
    4.7 林下植被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4.8 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闽粤栲群落凋落物持水量及其与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D]. 黄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马尾松-大叶栎异龄复层混交林生长及生态功能研究[D]. 范歌. 广西大学, 2020(07)
  • [3]微生物群落动态介导非正常凋落物原位分解引起的碳激发效应[D]. 余光灿.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
  • [4]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态功能研究[D]. 何淑勤. 四川农业大学, 2019
  • [5]互叶白千层人工林水土保持效应研究[D]. 罗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6]不同坡位乡土阔叶树种的林分改造生态效益评价[D]. 王卓敏.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7]增温对中亚热带阔叶林和针叶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D]. 黄锦学.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8]闽北闽粤栲天然林林隙特征及干扰状况[J]. 苏凌燕,郑德祥,钟兆全,詹旋常,吴文斌,缪三华. 森林与环境学报, 2015(02)
  • [9]闽北闽粤栲天然林林隙特征与更新研究[D]. 苏凌燕.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1)
  • [10]雷公藤人工林林下植被群落生态及凋落物持水性研究[D]. 刘超. 福建农林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闽粤栲树群落凋落物持水量及其与群落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