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砼加固柱大偏心受压二次受力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鑫[1](2021)在《初始应力对增大截面混凝土拱圈承载能力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交通量的持续增加,桥梁病害不断增多,加之设计荷载标准较低,承载力不足的桥梁越来越多,圬工拱桥就是其中之一,增大截面法加固拱圈也成为了常用加固方法。针对拱桥加固后的承载力问题虽有研究,但在增大截面法加固拱圈承载力计算方面的研究还不足。本文以增大截面法加固后的拱圈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初应力对增大截面加固拱圈承载力的影响。(1)提出了基于内力分配与极限状态的加固拱圈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构建了组合拱圈单侧加固前后的四阶段受力分析模型;以增大截面后的新旧混凝土等效弹模为切入点,提出了基于内力分配与极限状态的增大截面拱圈受压承载力计算式。(2)开展了单侧加固混凝土短柱受压试验研究。进行了18件不同初应力单侧增大截面短柱受压试验,通过不同初应力下增大截面加固柱的破坏现象及受力特征分析表明:不同初应力试件受压下破坏主要源于纵向贯穿裂缝的形成;相比于一次形成的试件,加固后混凝土短柱的极限承载力随着初应力的增加而减小,但当初应力水平超过0.4时降低幅度有所放缓。(3)进行了不同初应力下增大截面加固柱的承载力数值分析。利用温差法模拟初应力状态,建立了不同初应力下的混凝土加固柱有限元模型,实现了模型的轴心与偏心加载参数扩展,通过将有限元模拟值与试验值、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轴心受压下理论值与有限元值的平均误差为5%左右,当初应力水平超过0.7时,组合截面承载力会随着初应力水平的提高而加速下降;偏心受压下理论值与有限元值的平均误差为3%左右,验证了本文关于加固拱圈组合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正确性。本文研究成果对圬工拱桥拱圈增大截面加固后承载力计算具有参考作用。
刘振宇[2](2020)在《预应力钢绞线-高性能砂浆加固RC柱的抗震性能分析》文中提出预应力钢绞线-高性能砂浆加固作为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震加固方法,因其具有的高强、耐腐蚀、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工程加固中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对于预应力钢绞线加固柱的轴压力学性能研究较多,但对加固柱抗震性能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针对轴心受压柱,因此缺乏对影响加固柱抗震性能的参数分析,缺乏对偏心受压加固柱恢复力模型的研究。本文在仿真模拟预应力钢绞线-高性能砂浆加固柱抗震试验的基础上,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本课题组已完成预应力钢绞线-高性能砂浆加固RC方柱试验进行仿真模拟,为了充分考虑考虑钢筋与混凝土材料间的粘结滑移,在钢筋与混凝土材料间设置了cohesive单元与两者绑定连接。将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得出,两者吻合良好,充分证明了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合理性。(2)利用已经验证合理性的ABAQUS有限元模型,进一步研究混凝土强度、轴压比、预应力水平这三个参数对预应力钢绞线-高性能砂浆加固R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加固柱相比,加固柱的刚度和极限承载力大幅度提高,且在同级加载位移下,加固柱的刚度退化和承载力下降速度减缓。随着混凝土强度、轴压比、预应力水平的提高,加固柱的峰值荷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他条件相同时,轴压比和混凝土强度对加固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较预应力水平大。(3)在验证有限元模型合理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低轴压比与高轴压比两种条件下不同偏心距对预应力钢绞线-高性能砂浆加固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轴压比是0.24还是0.48,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偏心距较大的加固试件滞回环面积、刚度、屈服荷载、极限荷载均小于相同轴压比而偏心距较小的加固柱试件,且承载力和刚度退化较快。偏心距的增大对于高轴压比加固试件的平均极限承载力和延性系数的不利影响要大于低轴压比加固试件。(4)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将有限元软件计算得到的偏心柱滞回曲线数据进行回归拟合,根据试验拟合法,得到了预应力钢绞线-高性能砂浆加固偏心受压柱的恢复力模型,并与计算骨架曲线吻合程度较好,能够代表骨架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较好的体现预应力钢绞线-高性能砂浆加固偏心受压柱的滞回特性。
陈磊[3](2019)在《考虑二次受力的复合拱圈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复合拱圈加固法因其施工便捷、造价较低和对交通影响小等优点,在我国圬工拱桥加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该技术被证明能显着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和承载力水平。但是,目前关于圬工拱桥加固后极限承载力的相关理论研究较少。因此,研究复合拱圈加固后结构的受力机理和破坏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基于应变斜率的概念,考虑加固结构的不同受力状态,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及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考虑二次受力的复合拱圈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首先,考虑加固结构二次受力特点,将复合拱圈加固按受力前后弯矩方向不同分为了正-正弯矩、正-负弯矩、负-正弯矩、负-负弯矩四种受力状态,基于应变斜率的概念,推导出各受力状态下加固结构组合截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其次,考虑加固前原结构初应力、偏心距、加固层厚度及材料强度等参数的影响,按照控制变量的原则制作了7个加固试件和2个用作对比的未加固柱,结合试件特点设计承载力试验,根据试验过程和结果对加固结构的破坏形式和应变分布进行了研究。然后,利用MIDAS FEA有限元软件对各试件试验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了试件在极限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同试件在试验中的破坏形态进行了对比,并结合理论计算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证明了有限元分析和理论计算的可靠性。再次,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可靠性,充分考虑初应力、偏心距、加固层厚度和材料强度等参数的情况下,在四种受力状态下分别对各参数进行扩大化建模并对结果进行定量化的分析,对比得到了不同受力状态下加固结构初应力、偏心距、加固层厚度和材料强度等参数对截面承载力的影响。最后,基于条带法和迭代法的概念编制matlab程序,对文章提出的组合截面二次承载力计算理论进行简化计算,得到考虑二次受力情况下复合拱圈的承载力包络图,可用于加固加固的承载力评定。
王海山[4](2019)在《RPC材料增大截面法加固偏心受压柱的受力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它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具备更高的强度、耐久性、耐火性、耐腐蚀性和轻质等众多的优点,目前已有将其用于工程建筑的实例。国内外对于RPC材料在加固领域的应用与相关的研究很少,为了使RPC材料优异的力学和物理特性得到充分地发挥,本文采用RPC材料增大截面法对6根偏心受压柱进行加固,通过加固柱的受力性能来研究RPC材料在加固领域的实用性和RPC材料增大截面法加固柱的加固效率。RPC材料增大截面法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方法,它既保留增大截面法固有的应用范围广的优点,又融合了RPC材料新的特性,因此具备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发展前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初期对RPC材料的试验探索,结合了全计算法和绝对体积法计算出了3组理论强度为100MPa150MPa的RPC试验室配合比。以这3组计算配合比作为因素水平表,采用正交试验方案进行配合比试验,得出了水胶比、粉煤灰、硅粉、石英砂、减水剂、消泡剂以及膨胀剂7个因素掺量的变化对RPC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及各因素的重要性次序排名,初步获得了力学性能最佳RPC配合比。(2)以正交试验获得的最佳因素水平组合的配合比为基础,采用单一变量的试验方案对所选的配合比进一步优化,分析了各组分掺量变化龄期为7d和28d的RPC试块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最终在常温养护条件下配制出最高强度达到117.64MPa,99℃水浴养护下最高强度达到141.22MPa的RPC材料。(3)采用优化配合比后的RPC材料对6根偏心受压柱进行增大截面法加固,与一根原柱进行试验对比。主要研究了单侧加固和四周围套加固两种加固方案、RPC加固层厚度和加固纵筋配筋率对加固柱破坏荷载、开裂荷载以及变形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各试验参数的变化对加固柱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规律。(4)利用MIDAS/FEA有限元软件对加固柱和对比柱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模拟柱的应力、应变云图以及试件的破坏荷载和裂缝分布情况,结合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试件的受力状态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加固试验的可靠性。RPC材料增大截面法能够保证加固层与原柱之间的变形协调和可靠的粘结性能,使其在荷载作用下共同受力,最终提高了加固柱的极限承载力、抗裂性能,结构刚度。
唐堂[5](2019)在《套箍加固钢筋混凝土拱上立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钢筋混凝土上承式拱桥受力合理,建造方便且造价较低,在我国西南地区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受历史经济条件的限制,大量既有钢筋混凝土拱上立柱配筋率普遍较低,箍筋横向套箍效应也较弱,加之混凝土强度较低,构件尺寸偏小,且通常未考虑抗震设计要求,使得拱上立柱抗震能力不足,在强震作用下可能会出现严重破坏。钢筋混凝土套箍法以其能显着提高承载力、工期短、施工方便、造价低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拱上立柱的加固,但缺乏对钢筋混凝土套箍加固立柱抗震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因此,本文采用抗震性试验及理论计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钢筋混凝土拱上立柱和套箍法加固拱上立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典型钢筋混凝土拱桥的震害调查,分析钢筋混凝土上承式拱桥的震害特征,总结该类型桥梁震害的原因及机理,为该类型桥梁的抗震设计和旧桥的抗震加固与养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2.选取典型上承式混凝土拱桥,利用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计算模型,建立基于IDA的钢筋混凝土拱上立柱和套箍加固拱上立柱抗震性能评估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表明,剪跨比对拱上立柱的抗震性能影响显着,高剪跨比立柱抗震性能相对较差,在地震作用下拱上立柱为易损构件。3.以大跨度上承式混凝土拱桥钢筋混凝土拱上立柱为原型,展开缩尺比钢筋混凝土立柱模型进行模拟地震作用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剪跨比、配箍率和配筋率参数对立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立柱的破坏机理、强度特性和变形行为。采用OpenSees纤维单元模型,分析立柱的滞回特性和损伤破坏过程,并对理论计算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我国早期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拱上立柱,由于其特殊的构造特点和受力特性,拱上立柱延性及耗能能力较差,需要进行抗震加固提高抗震性能。拱上立柱模型在压、弯、剪复合受力下随着剪跨比的增加依次发生剪切破坏和弯曲破坏,水平承载力逐步减小,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逐渐增强。随着配箍率和配筋率的提高,钢筋混凝土拱上立柱的水平承载力逐渐增大,延性性能和耗能能力逐渐增强。运用基于纤维模型的OpenSees非线性软件对拱上立柱和采用套箍加固的立柱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能有效地对构件进行承载力及抗震性能分析。4.对缩尺为1:2的套箍加固的立柱模型拟静力试验。对比研究拱上立柱模型在加固后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累积滞回耗能等抗震性能指标;分析套箍加固对钢筋混凝土拱上立柱抗震性能提升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套箍加固层厚度和加固高度的提高,加固立柱的水平承载力逐渐增大,耗能能力逐渐增强,但是延性增加幅度有限。5.系统分析钢筋混凝土墩柱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机理,以有效耗能修正的Park-Ang双参数损伤模型为基础,结合套箍加固钢筋混凝土墩柱抗震试验数据库分析,提出套箍加固立柱的地震作用损伤模型。6.在分析总结影响套箍加固墩柱的抗剪强度因素的基础上,基于桁架-拱模型理论对套箍加固墩柱进行抗剪承载力计算分析,推导建立考虑套箍层受剪系数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用试验数据验证公式的有效性。
邓明科,张阳玺,陈尚城[6](2019)在《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其轴压比限值分析》文中指出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较高时,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通常发生小偏心受压破坏。为改变高轴压比下混凝土柱的破坏形态并提高其抗震性能,提出采用高延性混凝土(HDC)围套加固混凝土柱。设计6个RC柱,其中4个采用HDC或钢筋网高性能复合砂浆加固。通过低周期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加固层形式和轴压比对试件破坏形态、滞回性能、承载力、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和刚度退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DC围套加固可使试件的破坏形态由小偏心受压破坏转变为大偏心受压破坏,试件达到极限位移时仍维持稳定的竖向承载力;通过HDC围套加固后,试件的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均得到明显提高,刚度退化速率减缓。采用HDC围套加固,可增加柱截面受压区面积,提高柱截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使加固柱的轴压比限值明显提高,同时柱截面仍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
吴元周[7](2018)在《纤维复材增强水泥基材料加固煤矿环境RC梁柱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矿安全生产及废弃矿区空间再利用都要求以钢筋混凝土(RC)结构为主的煤矿地面既有建(构)筑物保持较高的承载能力和可靠性,但煤矿地面RC结构服役10年左右即发生损伤劣化,需要修复加固。粘贴纤维复材加固方法在煤矿应用较多,应用纤维水泥基材料代替环氧树脂胶可以克服其耐久性方面的问题,但工程应用可行性和机理还不明确。本文基于前期基础,采用物理试验、数值计算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方法,研究了煤矿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下RC材料力学性能退化规律及劣化混凝土与锈蚀钢筋复合作用机理和RC梁、柱力学性能退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制出适用于劣化RC梁、柱加固用的碳纤维水泥基材料(CFRCM),研究了CFRCM粘贴碳纤维布或编织网与劣化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和粘结剪切力模型,探究了纤维复材增强水泥基材料加固劣化RC梁、柱力学性能增强规律及承载力模型,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和创新成果如下:1.揭示了煤矿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下RC材料性能退化规律及劣化混凝土与锈蚀钢筋复合作用机理,建立了劣化混凝土与锈蚀变形钢筋间粘结性能退化模型。拟合得到混凝土中性化深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的时间函数以及钢筋名义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与锈蚀率函数关系;综合考虑劣化混凝土抗压强度、钢筋锈蚀程度、锈胀裂缝宽度及锈蚀钢筋与劣化混凝土间摩擦系数,建立了劣化混凝土与锈蚀变形钢筋间粘结力模型。2.揭示了煤矿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下RC梁力学性能退化规律,研究了混凝土强度退化和钢筋锈蚀对劣化RC梁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建立了劣化RC梁抗剪承载力模型。劣化RC梁逐渐由压剪破坏转变为受弯破坏,极限承载力随劣化程度线性缓慢下降,延性则先快后慢降低。混凝土强度退化27.90%时,受拉钢筋锈蚀率达到7.22%,最大锈胀裂缝宽度达到0.761mm,劣化RC梁承载力下降28.90%,延性系数降低33.01%。拟合试验结果,建立了基于混凝土抗压强度损失的劣化RC梁抗剪承载力模型。3.得到了煤矿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下大偏心受压RC柱力学性能退化规律及影响机理,建立了劣化大偏心受压RC柱承载力模型。劣化大偏心受压RC柱逐渐由受拉钢筋屈服破坏转变为混凝土压碎破坏,极限承载力和延性随劣化程度先快后慢下降。混凝土强度退化32.94%时,受拉钢筋锈蚀率达到8.68%,最大锈胀裂缝宽度达到3.46mm,劣化大偏心受压RC柱承载力下降了17.66%,延性系数降低了29.21%。分析了混凝土劣化对保护层的影响、钢筋锈胀裂缝与混凝土剥落角度的关系,完善了劣化大偏心受压RC柱承载力模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4.研制出适用于修复加固用CFRCM,构建了CFRCM粘贴碳纤维布与劣化混凝土界面粘结剪切力模型。CFRCM抗压强度超过30MPa,抗折强度接近10MPa;给出了CFRCM粘贴碳纤维布或编织网与劣化混凝土界面正拉粘结强度和粘结剪切强度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拟合粘结剪切强度与混凝土相对抗压强度函数关系,完善了CFRCM粘贴碳纤维布与劣化混凝土界面最大粘结剪切力模型。5.CFRCM粘贴碳纤维布或编织网较好地发挥了增强RC梁斜截面抗剪力、限制斜裂缝发展的效果。加固梁在极限荷载作用下发生正截面受弯破坏;仅做抗剪加固提升劣化RC梁承载力较弱,同时抗弯和抗剪加固RC梁承载力最大增幅超过30%,且CFRCM粘贴碳纤维布比粘贴编织网加固效果更好;粘贴纤维复材可以有效增强RC梁的延性和刚度。6.CFRCM粘贴碳纤维布或编织网加固劣化大偏心受压RC柱力学性能得到有效增强。在极限荷载作用下,CFRCM粘贴碳纤维布或编织网加固劣化大偏心受压RC柱发生纵向纤维复材拉断破坏,表现出很强的脆性,主裂缝都只有一条。CFRCM粘贴碳纤维布更好地提升了RC柱承载力,平均提高幅度超过17.50%,但限制了其延性,且延性随着粘贴层数增加而大幅下降;粘贴碳纤维编织网加固虽然提升RC柱承载力幅度不大,但可以大幅度提升其延性和刚度。7.揭示了碳纤维复材用量对加固RC梁变形能力和刚度的影响机理,建立了纤维复材增强水泥基材料加固劣化RC梁抗弯和抗剪承载力模型及加固劣化大偏心受压RC柱承载力模型,并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杨丁[8](2018)在《超强高韧性树脂钢丝网混凝土加固RC短柱偏压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超强高韧性树脂钢丝网混凝土加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能较好适应各种形状的加固结构,且能利用树脂混凝土强度发展快的特点来实现交通的快速恢复。基于自主研发的横向自平衡加载系统,从提高混凝土偏心受压短柱的承载能力、刚度等性能出发,围绕HTRCS材料及加固课题,开展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偏压短柱静载试验及有限元参数模拟,系统分析了单侧加固偏压短柱的受力机理及破坏过程,论证了选定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HTRCS基材主要力学参数试验,包含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泊松比、抗压弹模、抗拉弹模,探究了抗压强度、抗压弹模及本构曲线同养护时间的发展变化规律;利用欧洲混凝土设计规范BS EN 1992-1-1:2004及Saenz模型对相应结果曲线进行了拟合,得到了HTRCS基材抗压及抗拉本构公式。2、从对传统偏压柱竖向加载存在问题进行优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自主研发的横向自平衡加载系统,结合BIM信息集成平台对方案设计全程指导,利用两种加载装置下试验数据和破坏现象的对比分析,论证了研发加载装置的可行性及优化体现;在试验应变数据分析处理阶段,基于Visual Studio环境下开发了数据处理平台,提高试验整体效率,为今后运用BIM技术对同类型试验过程指导提供了借鉴与思路。3、通过对HTRCS加固偏压短柱的单调静力加载试验研究及结果分析揭示了加固层对钢筋混凝土短柱各项性能的改善与其作用机理,同时论证了在偏心距、加固层钢丝网布置数量、加固位置三种对比参数下加固效果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HTRCS可以明显提高偏压短柱的开裂荷载及破坏荷载,增加构件的刚度。4、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程序对HTRCS加固偏心受压短柱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完成了计算模型与试验数据的对比论证,以及对试验参数进行了扩展分析,讨论了加固层钢丝网布置数量、偏心距、加固层厚度以及初始荷载水平四个参数对试件承载力的影响。
毛德均[9](2018)在《套箍加固钢筋混凝土中长柱的试验与理论研究》文中指出套箍是加固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针对短柱加固的研究较多,对中长柱加固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相对不足。鉴于桥梁及其他工程结构中存在大量中长柱这一实际情况,开展套箍加固钢筋混凝土中长柱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充分调研国内外研究现状,开展了钢筋混凝土套箍加固RC中长柱的试验与理论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两组共8个试件的静力破坏试验,分别研究了套箍层对钢筋混凝土轴压、偏压中长柱的极限承载力提升效果及加固构件的破坏过程、破坏特征和破坏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套箍层对柱子的极限承载力提升效果非常显着,加固后柱子的承载力可以实现成倍增长,对于轴压柱,长细比越大,加固效果较为明显,对于偏压柱,长细比和偏心率越大,加固效果较为明显;加固后的构件全截面应变分布符合平截面假定,构件横向挠曲变形符合正弦曲线分布规律。(2)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开展的模型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然后进一步用有限元分析结果对加固构件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老混凝土结合面最可能发生粘结失效的区域在加固构件端部附近;对轴压加固柱,当一阶段荷载水平β<0.7时,β对加固柱的极限承载力基本没影响,当β>0.7时加固柱的承载力开始随β的增大而减小;受β的影响,偏压加固柱主要发生两种破坏极限状态;当β>0.7时,偏压加固柱的极限承载力随β的增大而明显降低。(3)采用切线模量理论,根据材料的本构关系和内外力平衡条件,推导了套箍加固RC轴压中长柱的弹塑性稳定承载力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几种参数对加固柱弹塑性稳定承载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一阶段荷载水平?(27)0.7时,加固柱的承载力变化不明显,?(29)0.7后,承载力随?的增大而有所减小;长细比l0/b对加固柱的承载力影响明显,随着l0/b增大,加固柱的承载力在逐渐降低;加固柱的承载力随套箍层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增大;加固柱的承载力随着套箍层配筋量的增大而增大。根据稳定系数的本质含义,研究了套箍层的混凝土强度和配筋量对加固柱稳定系数φ的影响,结果表明:l0/b≤8时,各种状态下的稳定系数φ变化不明显,等于或接近于1;l0/b>8时,在长细比一定时,随着套箍层混凝土强度提高,φ有所降低,φ随着套箍层配筋量的增大有所提高。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给出了加固柱稳定系数φ的确定方法。(4)根据试验和有限元研究结果,基于相应的假定条件,分析了二次受力状态下加固截面受压区混凝土极限压应变的发生位置,定义了套箍加固RC偏压中长柱的两种主要破坏极限状态,对极限状态下的大小偏心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进行了分析。推导了加固柱的纵向变形协调方程,釆用变形控制法,以柱跨中截面为破坏控制截面,对加固构件的二阶效应进行了非线性全过程分析。分析表明非线性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总体上吻合较好。非线性方法进行的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在偏心距一定时,加固柱的最大附加变形fmax随长细比的增大而呈抛物线增大的趋势;在长细比一定时,fmax随偏心距的增大而基本呈线性增大的趋势;fmax随一阶段荷载水平β的提高而增大;fmax随套箍层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减小。推导了二阶效应的简化计算公式即偏心距增大系数的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加固截面混凝土及钢筋的实际应力分布状态,得出了承载力计算的实用方法。(5)通过对套箍加固RC中长柱的工程应用关键技术展开研究,提出了套箍层混凝土材料、粘结界面处理、柱子端部加强和套箍层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加固设计建议和构造措施。
李柱[10](2017)在《新型外包角钢加固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伴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飞速发展,在不断推进新建建筑物建造的同时,对现有结构的加固和改造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钢筋混凝土柱作为工程中最主要的受力和加固构件,增大截面加固法和外包型钢加固法是其最为常用的两种加固方法。针对这两种单一加固方法运用到实际结构加固工程中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自密实混凝土和外包角钢这种新型复合加固方法,即通过部分现浇自密实混凝土将角钢(通过钢缀板相互连接)与原构件紧密结合,使两部分能够协同工作,提高构件的刚度和承载力,本课题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及有限元模拟,研究钢筋混凝土柱在偏心距、配钢率和缀板间距等因素的影响下,该方法加固的混凝土柱在偏心受压状态下的受力性能,破坏特点,并对新型外包角钢加固柱的设计提出建议和实用计算方法。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开展新型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承载力的试验研究。设计25根偏心受压柱试件,包括2根原始对比混凝土受压柱,考虑偏心距、角钢型号、缀板间距等参数变化的11根小偏心复合加固柱和12根大偏心复合加固柱。通过柱受压破坏试验,观测柱试件的试验现象和破坏特征,并对构件的承载力以及荷载-应变曲线进行了分析,探究偏心距、缀板间距、角钢型号及用量等因素对受压加固柱的承载力的影响。(2)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规范知识,参照增大截面法和外包钢加固法的分析方法,以试验数据和结果为基础,分析新型外包角钢加固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的受力机理,根据简化的钢材模型以及考虑到约束应力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采用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Mander模型,导出约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计算公式。引入角钢含钢率系数αjg,缀板套箍系数λt,根据试验所得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αjg、λt与角钢强度利用系数αa的关系式,提出了新型外包角钢加固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的承载力计算公式。(3)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新型外包角钢加固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进行了建模分析,通过对有限元模拟下的加固柱变形、应力以及应变输出图观察,结合试验现象探讨构件的破坏过程,并与理论值及试验值进行对比,模拟效果较为理想。(4)文章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次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如试验过程中未考虑二次受力,混凝土结合层厚度考虑单一等。同时也对今后如何开展后期研究工作提出明确的思路与规划。
二、砼加固柱大偏心受压二次受力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砼加固柱大偏心受压二次受力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初始应力对增大截面混凝土拱圈承载能力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受压构件承载力研究现状 |
1.2.2 加固拱圈承载力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增大截面加固拱圈的承载力理论分析 |
2.1 拱圈加固机理 |
2.2 结构受力特性 |
2.2.1 受力分析 |
2.2.2 应力分析 |
2.3 组合截面承载力计算 |
2.3.1 计算基本假定 |
2.3.2 规范计算理论 |
2.3.3 极限状态计算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初应力下加固柱承压试验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计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件设计 |
3.2.3 加载方案 |
3.2.4 施工工艺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受力特征及破坏现象 |
3.3.2 混凝土应变数据分析 |
3.3.3 试件极限承载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增大截面加固柱承载力数值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1 本构模型 |
4.2.2 分析步设置 |
4.2.3 相互作用定义 |
4.2.4 边界及加载方式设置 |
4.2.5 单元选取及网格划分 |
4.3 结果及分析 |
4.3.1 轴心受压混凝土应力分析 |
4.3.2 试验-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4.3.3 轴心受压初应力影响分析 |
4.3.4 偏心受压参数扩展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2.攻读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及工程项目 |
3.在学期间申请的专利与软件着作权 |
4.在学期间获得的国家级及市级奖项 |
(2)预应力钢绞线-高性能砂浆加固RC柱的抗震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钢绞线-高性能砂浆加固技术的特点 |
1.3 钢绞线-高性能砂浆加固混凝土柱的研究现状 |
1.3.1 钢绞线-高性能砂浆加固混凝土柱的静力性能研究 |
1.3.2 钢绞线-高性能砂浆加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研究 |
1.3.3 预应力钢绞线-高性能砂浆加固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研究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预应力钢绞线-高性能砂浆加固RC柱的有限元模型 |
2.1 ABAQUS软件简介 |
2.2 试验研究 |
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2.3.2 钢筋的本构关系 |
2.3.3 内聚力粘结单元的本构关系 |
2.3.4 聚合物砂浆和钢绞线的本构关系 |
2.3.5 材料单元的选择 |
2.3.6 部件连接和边界条件设置 |
2.3.7 有限元网格划分 |
2.3.8 无限元单元 |
2.3.9 加载和预应力施加方式 |
2.4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应力钢绞线-高性能砂浆加固R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引言 |
3.2 混凝土强度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
3.2.1 构件模型参数 |
3.2.2 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 |
3.2.3 延性及承载力 |
3.2.4 耗能能力 |
3.3 轴压比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
3.3.1 构件模型参数 |
3.3.2 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 |
3.3.3 延性及承载力 |
3.3.4 耗能能力 |
3.4 预应力水平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
3.4.1 构件模型参数 |
3.4.2 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 |
3.4.3 延性及承载力 |
3.4.4 耗能能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应力钢绞线-高性能砂浆加固偏压RC柱抗震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构件模拟参数 |
4.3 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 |
4.4 构件的延性分析 |
4.5 构件的承载力分析 |
4.6 构件的耗能能力分析 |
4.7 构件的刚度退化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应力钢绞线-高性能砂浆加固偏压RC柱的恢复力模型研究 |
5.1 恢复力模型简介 |
5.2 常用的恢复力模型 |
5.2.1 理想弹塑性模型 |
5.2.2 双折线恢复力模型 |
5.2.3 三折线恢复力模型 |
5.3 骨架曲线的确定 |
5.4 刚度退化规律 |
5.4.1 引言 |
5.4.2 加、卸载刚度退化规律 |
5.4.3 模型滞回规则 |
5.4.4 模型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考虑二次受力的复合拱圈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圬工拱桥常见病害研究 |
1.2.2 圬工拱桥常用加固方法研究 |
1.2.3 复合拱圈加固计算理论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钢筋混凝土复合拱圈加固机理与破坏模式 |
2.1 前言 |
2.2 钢筋混凝土复合拱圈加固机理 |
2.3 钢筋混凝土复合拱圈结构破坏模式 |
2.3.1 复合拱圈受力状态 |
2.3.2 复合拱圈破坏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应变斜率的复合拱圈组合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
3.1 前言 |
3.2 现有的计算方法 |
3.3 基于应变斜率的组合截面二次承载力计算理论 |
3.3.1 基本假定 |
3.3.2 正-正弯矩状态 |
3.3.3 正-负弯矩状态 |
3.3.4 负-负弯矩状态 |
3.3.5 负-正弯矩状态 |
3.4 条带法编程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拱圈组合截面模型承载力试验 |
4.1 前言 |
4.2 试验目的 |
4.3 模型试验设计制作 |
4.4 试件制作及施工工艺 |
4.4.1 原结构的浇筑 |
4.4.2 加固层的施工 |
4.5 试件材料性能试验 |
4.6 试验方案 |
4.6.1 加载装置及加载程序 |
4.6.2 试验内容及过程观察 |
4.6.3 试件加载位置 |
4.7 试验结果分析 |
4.7.1 模型试件承载力分析 |
4.7.2 模型破坏形态分析 |
4.7.3 荷载-应变关系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拱圈组合截面承载力有限元仿真分析 |
5.1 前言 |
5.2 FEA有限元仿真分析 |
5.2.1 FEA有限元软件简介 |
5.2.2 基本假定 |
5.2.3 材料参数及本构关系 |
5.2.4 实体建模及有限元划分 |
5.2.5 试件破坏形态对比分析 |
5.3 理论结果和计算结果的比较 |
5.4 有限元参数扩大化分析 |
5.4.1 正-正弯矩状态 |
5.4.2 正-负弯矩状态 |
5.4.3 负-负弯矩状态 |
5.4.4 负-正弯矩状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实例 |
6.1 前言 |
6.2 非线性全过程承载力简化计算 |
6.3 工程实例计算 |
6.3.1 承载力评定 |
6.3.2 病害及加固处治 |
6.3.3 截面复核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4)RPC材料增大截面法加固偏心受压柱的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活性粉末混凝土 |
1.2.1 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制原理 |
1.2.2 粉末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3 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及应用研究 |
1.3.1 常用加固方法及优缺点简介 |
1.3.2 国内外关于加固柱的研究现状 |
1.4 RPC材料增大截面加固法 |
1.4.1 RPC材料增大截面加固法的特点 |
1.5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
2.1 试验原材料及性能参数 |
2.2 RPC试验方案 |
2.2.1 投料与搅拌工艺 |
2.2.2 试件成型与养护 |
2.2.3 RPC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2.3 正交试验设计 |
2.3.1 正交因素水平表的确定 |
2.3.2 正交试验(7d)结果及分析 |
2.3.3 正交试验(28d)结果及分析 |
2.4 RPC配合比优化试验 |
2.4.1 水胶比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2 粉煤灰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3 硅粉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4 集胶比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5 减水剂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6 养护条件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固柱偏心受压试验 |
3.1 试验方案设计 |
3.1.1 构件设计 |
3.1.2 构件制作 |
3.1.3 加固方案 |
3.1.4 加固材料 |
3.1.5 加载制度 |
3.1.6 观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2.1 破坏现象 |
3.2.2 承载力分析 |
3.2.3 应变分析 |
3.2.4 挠度分析 |
3.2.5 理论计算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限元分析 |
4.1 MIDAS/FEA软件介绍 |
4.2 非线性静力分析 |
4.2.1 承载力结果对比 |
4.2.2 应变结果对比 |
4.2.3 裂缝结果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套箍加固钢筋混凝土拱上立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钢筋混凝土墩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1.2.2 钢筋混凝土套箍加固墩柱的抗震性能研究 |
1.2.3 钢筋混凝土墩柱损伤模型研究 |
1.2.4 钢筋混凝土墩柱抗震性能评估研究 |
1.2.5 钢筋混凝土套箍加固墩柱抗剪强度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钢筋混凝土上承式拱桥及拱上立柱震害分析 |
2.1 引言 |
2.2 汶川地震中钢筋混凝土上承式拱桥震害调查 |
2.2.1 井田坝大桥 |
2.2.2 金花大桥 |
2.2.3 白水河大桥 |
2.2.4 竹园大桥 |
2.3 钢筋混凝土上承式拱桥震害特点 |
2.3.1 主拱圈 |
2.3.2 拱上建筑 |
2.3.3 桥台 |
2.4 钢筋混凝土上承式拱桥震害原因分析 |
2.4.1 强地震动和地表变形方面 |
2.4.2 构件受力及构造方面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拱上立柱及套箍加固立柱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
3.1 引言 |
3.2 桥梁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
3.2.1 反应谱法 |
3.2.2 时程分析法 |
3.3 增量动力分析方法(IDA) |
3.4 钢筋混凝土拱上立柱抗震性能评估 |
3.4.1 工程实例 |
3.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4.3 地震动选取及调幅 |
3.4.4 拱上立柱地震响应分析 |
3.4.5 立柱IDA曲线 |
3.4.6 立柱地震易损性分析 |
3.5 套箍加固拱上立柱抗震性能评估 |
3.5.1 钢筋混凝土套箍加固模拟 |
3.5.2 套箍加固立柱IDA曲线 |
3.5.3 加固立柱的地震性能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钢筋混凝土拱上立柱拟静力试验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件方案 |
4.2.1 钢筋混凝土拱上立柱构造分析 |
4.2.2 试验目的 |
4.2.3 试验设计 |
4.2.4 试件制作 |
4.3 试验加载与测试 |
4.3.1 试验设备及加载制度 |
4.3.2 理论屈服位移确定 |
4.3.3 试验测试内容 |
4.4 试验结果 |
4.4.1 材料特性试验 |
4.4.2 试验观测和破坏形态 |
4.4.3 滞回曲线 |
4.4.4 骨架曲线 |
4.4.5 耗能分析 |
4.4.6 刚度特性 |
4.4.7 延性特性 |
4.5 试验过程的数值模拟 |
4.5.1 单元选择 |
4.5.2 材料的本构关系 |
4.5.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5.4 计算值与试验结构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套箍加固RC拱上立柱拟静力试验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套箍加固拱上立柱设计方案 |
5.2.1 试验目的 |
5.2.2 套箍加固参数确定 |
5.2.3 套箍加固立柱设计参数 |
5.2.4 试件制作 |
5.3 试验加载及测试 |
5.4 试验结果 |
5.4.1 试验观测和破坏形态 |
5.4.2 滞回曲线 |
5.4.3 骨架曲线 |
5.4.4 耗能分析 |
5.4.5 刚度特性 |
5.4.6 延性分析 |
5.5 有限元分析 |
5.5.1 套箍加固混凝土和钢筋本构模型 |
5.5.2 模型建立 |
5.5.3 有限元模型验证 |
5.5.4 影响因数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钢筋混凝土套箍加固立柱损伤模型研究 |
6.1 引言 |
6.2 Park-Ang地震损伤模型 |
6.2.1 Park-Ang模型 |
6.2.2 基于有效耗能的Park-Ang模型 |
6.3 套箍加固墩柱损伤模型 |
6.3.1 套箍加固墩柱试验数据分析 |
6.3.2 基于Park-Ang模型的套箍加固柱的地震损伤模型 |
6.3.3 验证套箍加固损伤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反复荷载下套箍加固墩柱抗剪承载力计算分析 |
7.1 引言 |
7.2 套箍加固墩柱抗剪承载力影响参数 |
7.2.1 剪跨比影响 |
7.2.2 轴压比影响 |
7.2.3 箍筋的影响 |
7.2.4 新旧混凝土界面影响 |
7.2.5 加固厚度比影响 |
7.3 套箍加固墩柱抗剪试验数据汇总 |
7.4 反复荷载下套箍加固墩柱抗剪承载力计算 |
7.4.1 理论基础 |
7.4.2 桁架结构对抗剪承载力贡献V_t |
7.4.3 拱结构对抗剪承载力贡献V_α |
7.4.4 套箍加固层受剪系数确定 |
7.4.5 套箍加固墩柱抗剪公式的确定 |
7.5 验证公式 |
7.5.1 规范套箍加固抗剪计算公式 |
7.5.2 套箍加固墩柱抗剪计算公式比较分析 |
7.6 总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纤维复材增强水泥基材料加固煤矿环境RC梁柱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煤矿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下RC材料性能研究现状 |
1.3 煤矿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下RC梁柱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4 碳纤维水泥基材料性能研究现状 |
1.5 纤维复材增强水泥基材料与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研究现状 |
1.6 纤维复材增强水泥基材料加固RC梁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7 纤维复材增强水泥基材料加固RC柱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8 纤维复材增强水泥基材料加固RC梁柱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
1.9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10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总体研究方案设计 |
2.1 原材料性能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2 煤矿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设计 |
2.3 试验研究方案 |
2.4 理论研究方案 |
3 煤矿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下RC材料性能 |
3.1 试验过程及结果 |
3.2 混凝土性能退化规律 |
3.3 钢筋性能退化规律 |
3.4 劣化混凝土与锈蚀钢筋间复合作用机理 |
3.5 劣化混凝土与锈蚀钢筋间粘结力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4 煤矿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下RC梁力学性能 |
4.1 试验过程及结果 |
4.2 劣化特征 |
4.3 受力破坏形态 |
4.4 承载能力退化规律 |
4.5 变形能力演变规律 |
4.6 材料劣化对RC梁力学性能的影响 |
4.7 劣化RC梁抗剪承载力模型 |
4.8 本章小结 |
5 煤矿环境与荷载耦合作用下大偏心受压RC柱力学性能 |
5.1 试验过程及结果 |
5.2 劣化特征 |
5.3 受力破坏形态 |
5.4 承载能力退化规律 |
5.5 变形能力演变规律 |
5.6 材料劣化对大偏心受压RC柱力学性能的影响 |
5.7 大偏心受压劣化RC柱承载力模型 |
5.8 本章小结 |
6 纤维复材增强水泥基材料与劣化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 |
6.1 试验过程及结果 |
6.2 碳纤维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 |
6.3 正拉粘结性能 |
6.4 双面剪切性能 |
6.5 粘结剪切力模型 |
6.6 本章小结 |
7 纤维复材增强水泥基材料加固劣化RC梁力学性能 |
7.1 试验过程及结果 |
7.2 受力破坏形态 |
7.3 承载能力增强规律 |
7.4 变形能力演变规律 |
7.5 刚度增强规律 |
7.6 本章小结 |
8 纤维复材增强水泥基材料加固劣化大偏心受压RC柱力学性能 |
8.1 试验过程及结果 |
8.2 受力破坏形态 |
8.3 承载能力增强规律 |
8.4 变形能力演变规律 |
8.5 刚度增强规律 |
8.6 本章小结 |
9 纤维复材增强水泥基材料加固劣化RC梁柱力学模型 |
9.1 纤维复材类型对加固劣化RC梁柱力学性能的影响 |
9.2 纤维复材用量对加固RC梁力学性能的影响 |
9.3 纤维复材增强水泥基材料加固RC梁力学模型 |
9.4 纤维复材增强水泥基材料加固大偏心受压RC柱力学模型 |
9.5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主要创新点 |
10.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超强高韧性树脂钢丝网混凝土加固RC短柱偏压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桥梁常用加固方法 |
1.2.2 钢丝网复合材料加固方法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材料本构模型及力学参数试验 |
2.1 钢筋本构关系 |
2.2 混凝土本构关系 |
2.2.1 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曲线 |
2.2.2 典型混凝土受压本构模型 |
2.2.3 混凝土受拉应力-应变曲线 |
2.3 钢筋及钢丝网力学参数试验 |
2.4 混凝土力学参数试验 |
2.5 HTRCS基材力学参数试验 |
2.5.1 HTRCS基材材料及试件制作与养护 |
2.5.2 抗压强度随养护时间变化研究 |
2.5.3 弹性模量随养护时间变化研究 |
2.5.4 材料本构关系试验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BIM技术的试验方案总体设计 |
3.1 前言 |
3.2 试验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
3.3 试验概述 |
3.3.1 试件设计及制作 |
3.3.2 试件加固方案 |
3.4 试验方案 |
3.4.1 试验加载装置 |
3.4.2 试验加载规则 |
3.4.3 量测方案 |
3.4.4 加固层施工工艺 |
3.5 BIM技术在试验设计阶段的应用总结 |
3.5.1 试验工装设计方案比选 |
3.5.2 细部尺寸深化设计 |
3.5.3 工装及构件组装与拆卸模拟 |
3.5.4 试验进度管理 |
3.5.5 信息集成 |
3.6 基于VisualStudio的数据处理平台开发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4.1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分析 |
4.2 试验主要结果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3.1 工装验证 |
4.3.2 荷载分析 |
4.3.3 挠度分析 |
4.3.4 应变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HTRCS加固RC偏压柱有限元分析 |
5.1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
5.1.1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5.1.2 HTRCS加固RC偏压柱的有限元分析基本步骤 |
5.2 大型通用有限元ABAQUS简介 |
5.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1 有限元建模中所做假定 |
5.3.2 材料特性 |
5.3.3 单元选取及网格划分 |
5.3.4 边界约束处理 |
5.3.5 加载制度 |
5.3.6 输出选项 |
5.3.7 加固柱二次受力的模拟方法 |
5.4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5.4.1 极限荷载对比 |
5.4.2 荷载-挠度曲线对比 |
5.4.3 损伤云图和破坏形态对比 |
5.5 有限元参数结果分析 |
5.5.1 加固层钢丝网布置数量 |
5.5.2 偏心距 |
5.5.3 加固层厚度 |
5.5.4 初始荷载水平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套箍加固钢筋混凝土中长柱的试验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套箍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研究状况 |
1.2.1 理论研究 |
1.2.2 试验研究 |
1.2.3 有限元计算分析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套箍加固RC中长柱的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验材料 |
2.2.3 试件制作 |
2.2.4 观测方案 |
2.2.5 极限承载力和竖向位移预估 |
2.2.6 加载方案 |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1 试件破坏过程及新老混凝土的粘结情况 |
2.3.2 极限承载力 |
2.3.3 荷载—跨中应变曲线 |
2.3.4 荷载—变形曲线 |
2.3.5 套箍层与核心柱的共同工作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模型试验的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单元类型及材料本构关系 |
3.2.2 网格划分 |
3.2.3 边界条件及求解设置 |
3.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3.3.1 轴压柱 |
3.3.2 偏压柱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套箍加固RC轴压中长柱的承载力理论研究 |
4.1 引言 |
4.2 加固柱的稳定分析 |
4.2.1 承载力计算的切线模量理论 |
4.2.2 承载力计算的理论推导 |
4.2.3 承载力的求解 |
4.3 承载力的影响参数分析 |
4.4 稳定系数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套箍加固RC偏压中长柱的承载力理论研究 |
5.1 引言 |
5.2 承载力计算分析的基本理论 |
5.2.1 理论分析基本假定 |
5.2.2 承载力计算基于的极限状态分析 |
5.3 二阶效应分析 |
5.3.1 二阶效应的非线性分析 |
5.3.2 二阶效应的简化计算 |
5.4 承载力计算推导 |
5.4.1 极限状态下截面的应力 |
5.4.2 承载力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套箍加固RC中长柱的工程应用分析 |
6.1 引言 |
6.2 加固设计方法与实施步骤 |
6.2.1 加固设计的基本过程 |
6.2.2 设计建议与计算过程 |
6.2.3 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的关键技术问题 |
6.3 加固施工工艺及主要技术要点 |
6.4 加固效果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新型外包角钢加固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2 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柱加固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增大截面加固法研究现状 |
1.3.2 外包钢加固法研究现状 |
1.3.3 复合加固法研究现状 |
1.4 新型外包角钢加固技术的简要介绍 |
1.4.1 自密实混凝土优点和在新型加固方法中的应用 |
1.4.2 外包角钢加固法的发展及优点 |
1.4.3 新型外包角钢加固方法的介绍 |
1.5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研究意义、技术关键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1.5.3 技术关键 |
1.5.4 创新点 |
第二章 新型外包角钢加固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试验研究 |
2.1 试验目的 |
2.2 方案设计 |
2.2.1 试件设计及加固方案 |
2.2.2 材料性能试验 |
2.2.3 新型外包角钢加固施工工艺 |
2.3 试验装置与加载制度 |
2.3.1 试验装置 |
2.3.2 测点布置 |
2.3.3 加载制度 |
2.4 试验现象描述及破坏形态 |
2.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5.1 试验结果 |
2.5.2 荷载─应变曲线分析 |
2.5.3 承载力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外包角钢加固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承载力分析 |
3.1 前言 |
3.2 增大截面加固法分析 |
3.2.1 受力机理 |
3.2.2 承载力计算 |
3.3 外包角钢法加固法分析 |
3.3.1 受力机理 |
3.3.2 承载力计算 |
3.4 新型外包角钢加固法分析 |
3.4.1 受力机理 |
3.4.2 极限承载力分析 |
3.4.3 约束混凝土本构模型 |
3.4.4 承载力计算公式的推导 |
3.4.5 承载力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外包角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柱的有限元分析 |
4.1 材料的本构关系 |
4.1.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4.1.2 钢筋的本构关系 |
4.2 有限元过程分析 |
4.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2 网格的划分 |
4.2.3 边界约束与加载 |
4.2.4 求解与后处理 |
4.3 有限元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砼加固柱大偏心受压二次受力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初始应力对增大截面混凝土拱圈承载能力影响研究[D]. 张鑫.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2]预应力钢绞线-高性能砂浆加固RC柱的抗震性能分析[D]. 刘振宇.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6)
- [3]考虑二次受力的复合拱圈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 陈磊.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4]RPC材料增大截面法加固偏心受压柱的受力性能研究[D]. 王海山.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5]套箍加固钢筋混凝土拱上立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唐堂.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框架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其轴压比限值分析[J]. 邓明科,张阳玺,陈尚城. 土木工程学报, 2019(02)
- [7]纤维复材增强水泥基材料加固煤矿环境RC梁柱力学性能研究[D]. 吴元周. 中国矿业大学, 2018(12)
- [8]超强高韧性树脂钢丝网混凝土加固RC短柱偏压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 杨丁.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9]套箍加固钢筋混凝土中长柱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 毛德均.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10]新型外包角钢加固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试验研究[D]. 李柱. 广西科技大学,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