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环毛蚓脂类挥发性成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韫楠,吴娅丽,钟宛凌,汪文杰,杨万青,张经纬,李鹏跃,杜守颖[1](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地龙平喘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地龙平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百链数据库、PubMed数据库文献检索和SwissADME平台筛选获得地龙活性化合物;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预测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并与OMIM、DrugBank数据库中哮喘的疾病靶点数据进行比对,获得地龙平喘的作用靶点;通过STRING 11.0平台分析靶点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Matascape数据库对地龙平喘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通过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诱导收缩实验验证地龙提取物对胆碱能受体兴奋引起的气管平滑肌收缩的抑制作用。结果:共收集地龙平喘活性成分56个,包括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等,预测其作用靶点包括前列腺素G/H合酶2、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家族、β2-肾上腺素受体等67个,潜在调控花生四烯酸代谢、胆碱能神经突触信号、色氨酸代谢等通路和生物过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地龙提取物对胆碱能受体兴奋引起的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有明显的舒张作用。结论:地龙的平喘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作用的特点,为地龙平喘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康帅[2](2020)在《毛茛科中药饮片、僵蚕和珍珠粉的XRD研究》文中认为X射线衍射(XRD)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无损检测、图谱专属性强等优点,然而在中药质量控制领域极少应用。本项工作采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并结合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对《中国药典》全部14种毛茛科中药饮片、僵蚕、市售珍珠粉进行调查,结果如下:1.毛茛科中药饮片的XRD研究采用XRD技术对《中国药典》全部14种毛茛科中药饮片进行调查。结果指出,仅仅白芍、赤勺和牡丹皮3味饮片存在一水草酸钙(COM)成分,其他11种毛茛科中药饮片均不含COM。不同产地白勺中COM含量可相差4倍,赤芍中COM含量基本相同。沸水煮实验揭示饮片中COM晶体的XRD峰显着增强。大三叶升麻仅有非晶态的XRD弥散峰,而兴安升麻则显示系列尖峰特征。威灵仙显示系列XRD尖峰,与β-D-葡萄糖结晶体有关。XRD为毛茛科中药饮片提供一个有参考价值的质量控制方法。2.僵蚕的XRD和ESR研究采用XRD技术,获得僵蚕中草酸铵和柠檬酸的特征标记峰。运用草酸铵和柠檬酸试剂的XRD谱,鉴定僵蚕中草酸铵含量和柠檬酸分布。结果表明:僵蚕粉中草酸铵含量可以近似地表达为2.5 I/I0,其中,I和I0分别表示僵蚕粉中草酸铵晶体和草酸铵标准品的PXRD主峰强度。草酸铵结晶于僵蚕的消化系统,体表和丝腺环部位并不存在。柠檬酸作为代谢产物在僵蚕各部位均存在。ESR技术探测到僵蚕中的Mn2+和Cu2+离子。Mn2+和Cu2+分别起源于消化系统和体表/丝腺体部位。PXRD和ESR技术适合于以有机分子晶体的XRD特征峰和ESR信号对动物类中药材进行质量控制。3.采用XRD和ESR方法对真伪珍珠粉的鉴定将XRD和ESR技术相结合,研究了市售高档珍珠层粉(CAPLP)和廉价街头珍珠粉(CSPP)。结果表明,CAPLP是由碳酸钙(CaCO3)组成的纯珍珠粉,具有正交晶系结构,为采用研磨淡水珍珠的方法制备。CSPP是扇贝壳粉(78%)和珍珠粉(22%)的混合物,是假冒伪劣商品。扇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具有单斜晶体结构。ESR结果证实CAPLP中Mn2+浓度最低,扇贝壳中Mn2+浓度最高。CSPP中的铁杂质也可以通过ESR进行检测。将XRD和ESR技术相结合,可以建立一种快速检测CAPLP质量的方法。
苏日鑫[3](2020)在《中药地龙和线叶旋覆花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E.Perrier))为钜蚓科(Megascolecidae)环毛蚓属(Pheretima)动物,在中药中以其干燥全体入药,俗称“广地龙”,与“沪地龙”一起统称地龙。地龙中含有多种天然活性物质,主要有脂肪酸类、甾体类、氨基酸类、核苷类以及呋喃磺酸类等。其药理活性广泛,具有显着的抗凝血、抗血栓、平喘和促创面愈合等作用。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地龙入药已有上千年历史,但对其中的化学成分很少有系统的研究,多数为利用分析仪器来推测其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如呋喃磺酸类化合物在首次被发现后,并没有再分离得到同类型结构,而是利用UPLC-MS分析从而推测地龙体内含有该系列化合物。为了分离得到更多的呋喃磺酸类化合物,对地龙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线叶旋覆花(Inula lineariifolia)为菊科(Asteraceae)旋覆花属(Inula)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中药中以其干燥的头状花序入药,又被称为“金沸草”。主要分布于我国北部、东北部地区。旋覆花属植物富含萜类化合物,其结构多样且在抗炎、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前期研究中,已从线叶旋覆花中分离得到了多个结构新颖的倍半萜内酯二聚体。为寻找更多结构新颖的活性萜类化合物,对线叶旋覆花中天然活性物质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方法本论文采用LC-MS进行追踪,以薄层色谱法,硫酸-香草醛显色为指导,综合利用薄层层析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C18反相硅胶和HPLC半制备等分离手段,以及核磁共振、高分辩质谱、低分辨质谱、红外、紫外、圆二色谱和旋光等多种鉴定技术,对两种中药材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同时,通过酶标仪法测定抗血小板聚集率,CCK-8法测定细胞毒性,Griess法测定NO含量,从而对部分新化合物进行初步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针对于动物药材地龙,从中分离鉴定出13个化合物,包括呋喃磺酸类10个、甾体类1个、脂肪酸类1个和核苷类1个。其中新化合物均为呋喃磺酸类化合物(Pha-2~10),结构类型是以2-己基-5-乙基-3-呋喃磺酸(Pha-1)为基本骨架,基团取代位置发生在骨架上。对部分呋喃磺酸类化合物进行抗血小板聚集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显示:Pha-3和Pha-4都具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且Pha-4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浓度越低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越弱。针对于植物药材线叶旋覆花,从中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包括5个倍半萜内酯二聚体、1个二萜和5个倍半萜内酯。其中3个为稀有的新倍半萜内酯二聚体(IL-1~3),通过C-13/C-1’和C-11/C-3’两个C-C单键链接而成。对所分离得到的IL-1~3进行抗炎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IL-1~3对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的NO生成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1.421、1.087和1.243μM),且对RAW 264.7巨噬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IC50>50)。结论本论文对动物药材地龙及植物药材线叶旋覆花的化学成分及活性进行研究,不仅为二者有效部位的发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及抗炎药物的设计提供了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与意义。
张慧[4](2019)在《活血醒脑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活血醒脑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为活血醒脑片的应用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与结果以人参皂苷Rg1、Re总含量、芦荟大黄素含量、干膏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活血醒脑片乙醇提取工艺的筛选,最终确定提取工艺为:人参、盐巴戟天加入8倍总饮片量的75%乙醇,进行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过滤之后合并滤液并进行回收乙醇,浓缩并干燥。以挥发油的得率为指标,单因素筛选川芎、当归挥发油提取工艺为:川芎、当归两味药材加5倍水,回流提取10h。以挥发油、冰片包结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挥发油、冰片包结工艺为挥发油:β-CD为1:12,加2.1倍量水,研磨5h。以淫羊藿苷及干膏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选活血醒脑片的水提工艺:醇提后人参、巴戟天、提取挥发油后的川芎、当归与淫羊藿合并,加入总饮片量的16倍量水,进行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过滤,合并滤液并浓缩,干燥。以水蛭、地龙的提取物中抗凝血酶活性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工艺为:水蛭、地龙两味中药加入10倍量60%的乙醇浸泡15 h,进行回流提取2次,每次1 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减压干燥。合并提取的三份干膏粉碎成细粉。分别以成型率、粒度比、流动性、脆碎度、崩解时限为指标,筛选辅料种类,乙醇浓度。成型工艺为:无辅料制粒,乙醇浓度为95%。外加0.3%硬脂酸镁压片。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中,对处方中的人参、当归、川芎、地龙、冰片等药味进行了TCL鉴别。采用HPLC法对淫羊藿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HPLC法进行制剂的指纹图谱研究。方法可行,质量可控。结论本试验筛选的活血醒脑片制备工艺合理,片剂质量标准切实可控,为活血醒脑片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蔡婷[5](2017)在《改良辅料Ⅰ复方木鳖子缓释片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含有粉末缓释片混悬液的取样方法及其外释放度的评价方法,为改良辅料Ⅰ复方木鳖子缓释片释放度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1)采用10ml注射器冲混悬液的方法使其粉末均匀分布于混悬液中取得均匀的样品。(2)采用浆法,以水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r/min,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Eclipse Plus C18柱(4.6×250mm,5μm)检测波长245nm,流动相:乙腈:0.085%磷酸梯度洗脱柱温:30℃,考察复方木鳖子缓释片在释放2h、4h、8h取出片剂后的030min溶散颗粒的释药机制,并测定复方木鳖子缓释片累积释放百分率,绘制累积释放曲线并进行样品的释放度评价。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对复方木鳖子中单味药材及复方进行HPLC测定考察其吸收峰的变化。(3)研究改良辅料Ⅰ不同用量及用法对复方木鳖子缓释片释放度的影响。(4)通过复方木鳖子片剂的成型及释放度评价药材不同粉碎度片剂的缓释性能。结果(1)以10ml注射器冲混悬液5次并于液面以下2/3位置作为最佳取样方法。(2)在释放2h、4h、8h取出片剂后的015min,峰1、峰2、峰3的释放基本符合Ritger-Peppas释放模型;体外释放溶蚀为主,溶散的颗粒(粉末)释放约15分钟,取出片剂前即复方木鳖子缓释片总释放2h-6h符合零级方程,除去溶散的粉末后片剂溶蚀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片剂释放8h累积溶出百分率达97.47%。单味药材没有明显的吸收峰,混合药材中出现稳定的新的吸收峰。(3)比较改良辅料Ⅰ三种不同用量的复方木鳖子缓释片累积释放百分率,可知改良辅料Ⅰ用量为20%的复方木鳖子缓释片在不同时间累计释放率较30%和40%的快,改良辅料Ⅰ用量为30%和40%的复方木鳖子缓释片在不同时间累计释放率接近,故选择用量30%作为复方木鳖子缓释片辅料加入量。改良辅料Ⅰ用法2的复方木鳖子缓释片在不同时间累计释放率较用法1和用法3的慢,改良辅料Ⅰ用法1和用法3的复方木鳖子缓释片在不同时间累计释放率接近,故选择用法2作为复方木鳖子缓释片辅料最佳用法。(4)药粉目数越大,其颗粒颜色越深,药粉越细腻,制得的片剂颜色越深,表面越光滑,硬度越大,缓释片缓释性能越好,缓释时间越长。结论全粉末复方木鳖子缓释片的释放属于溶蚀-溶散过程,实现了均衡释放。单味药经配伍组成复方,其紫外吸收发生变化,说明了中药复方药效基础的复杂性。本文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复方木鳖子缓释片释放度评价。
杨丰云,郭立玮,唐志书,朱华旭,李博,潘永兰,孙静,姚薇薇,张启春,潘林梅[6](2016)在《基于湿法超微提取技术的“膜-凝胶耦合”纯化地龙纤溶活性蛋白的研究——动物类中药提取分离关键技术研究(Ⅰ)》文中提出地龙湿法超微粉碎提取液通过MWCO 50kDa PES膜后,基本可以去除大相对分子质量蛋白(>50 kDa);通过MWCO 6kDa PES膜后,可基本去除多肽、核酸等小分子物质.经膜分离纯化的蛋白,通过Sephadex G-75色谱分离后,最终获得三组高纯度蛋白,其中LK1具有纤溶蛋白活性.LK1经过胰蛋白酶酶解后,通过质谱分析,将其肽质量指纹图谱(PMF)与数据库(NCBI)中理论的肽质量指纹加以比较,推测其同源蛋白为:gi|157103994;来是黑斑蚊的占替诺烟酸盐磷酸核糖基转移酶.本研究与目前国内外蛋白纯化方法相比,蛋白纯化步骤得到较大的简化,纯化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说明膜与凝胶耦合纯化蛋白具有独特优势.膜与凝胶耦合的工艺技术有望推广至其他动物类天然产物提取液中蛋白的纯化.
刘君怡[7](2016)在《地龙平喘有效部位的物质基础研究》文中指出广地龙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E.Perrier)除去内脏的干燥体,已有数千年临床药用历史,是中国药典所收载的4种地龙之一。其具有平喘降压、解热镇痛、抗惊厥等药理作用,为中医临床治疗哮喘的常用药之一。本文主要对地龙柱层析平喘有效部位进行物质基础研究。采用50%、85%、100%的甲醇浸提,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地龙平喘有效部位。通过豚鼠引喘试验观察地龙柱层析各部位提取干燥物对豚鼠吸入磷酸组胺和卵白蛋白(OVA)的影响,筛选地龙中具有较强平喘功能的部位。本次实验结果表明,硅胶柱流份3组对哮喘豚鼠有十分明显的平喘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初步得出结论中药地龙平喘主要活性部位:5%甲醇乙酸乙酯-20%甲醇乙酸乙酯洗脱部位。采用Welchrom-C18(250×4.6mm,5μm)色谱柱RP-HPLC技术,以乙腈和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各主要成分。ESI-TOF-MS正负离子Auto MSn采集模式进行检测,通过HPLC-TOF-MS所得到的化合物分子量以及MS/MS CID碰撞解离碎片对各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鉴定出14个地龙柱层析平喘有效部位的主要成分,主要包括7种核苷类、6种游离氨基酸脱水缩合组成的寡肽、烟酸。为了进一步筛选出地龙平喘的活性成分,使用MCI-GEL CHP20P填料纯化,硅胶柱层析地龙平喘的有效部位(5%-20%甲醇乙酸乙酯部位)。有效部位提取物采用湿法上样,上样完成后,依次用蒸馏水、50%、95%体积分数的乙醇洗脱。洗脱流速为1BV/h,每个流份洗脱46个柱体积,最后得到了蒸馏水洗脱部位干膏重11.8g、50%甲醇洗脱部位干膏重8.8g、95%甲醇洗脱部位干膏重7.0g。采用整体喷雾致喘法制备哮喘模型,通过磷酸组胺豚鼠引喘实验筛选地龙MCI各提取干燥物的活性,并比较各部位与次黄嘌呤、琥珀酸的平喘活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柱层析活性部位组可明显延长豚鼠哮喘发作潜伏期,与总提物组比较,效果也显着增加,对磷酸组胺引起的豚鼠哮喘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所得出的结果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MCI流份2组哮喘豚鼠的发作潜伏期为(307.3±20.4)S。琥珀酸组、氨茶碱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所得出的结果有极其显着性差异(P<0.01),其它MCI部位均无显着活性。通过豚鼠引喘试验观察地龙MCI各部位提取干燥物和次黄嘌呤、琥珀酸对豚鼠吸入卵白蛋白(OVA)的影响。筛选地龙中具有较强平喘功能的部位或活性成分。本次实验结果表明,MCI流份2组对卵白蛋白所致的豚鼠哮喘有十分明显的平喘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MCI流份1组、MCI流份3组给药后的引喘潜伏期依次为:(84.8±20.8)S、(81.8±17.9)S,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对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琥珀酸组给药后的引喘潜伏期为(249.9±14.7)S。通过卵白蛋白(OVA)致敏复制豚鼠哮喘模型的试验来探讨地龙MCI各部位提取干燥物和次黄嘌呤、琥珀酸各组分治疗豚鼠哮喘后,豚鼠血清中白三烯B4(LTB4)、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柱层析活性部位组对豚鼠有明显的平喘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总提物组、MCI流份2组、琥珀酸组能降低哮喘动物血清中LTB4、IL-4的含量,能升高哮喘动物血清中IFN-γ的含量。本课题首先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地龙醇提干燥物,豚鼠引喘试验筛选地龙柱层析平喘活性流份。通过HPLC-TOF-MS/MS技术,对地龙平喘主要活性部位有效成分群进行检识,并且采用MCI树脂分离纯化,通过一系列药理试验进一步的筛选出地龙平喘的有效部位为柱层析活性部位和MCI流份2部位。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地龙平喘的活性成分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中医平喘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黄传奇[8](2016)在《广地龙的平喘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地龙是传统中医药中抗炎、平喘、溶栓、抗惊厥和利尿的常用药,在中国本草着作中已有约2000年的记载。其中,作为“十大广药”之一的广地龙被历代中医药学家认为是中药地龙的最佳品种,广泛应用于哮喘等多种炎症性疾病的治疗。虽然广地龙有良好的平喘功效,但其抗炎平喘的药理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尚未得到深入的研究。因此,我们探究了广地龙水煎液在小鼠哮喘模型中的抗炎平喘活性及该活性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联系,并通过观察广地龙水煎液和除蛋白水煎液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炎症模型的干预作用,探索了广地龙的抗炎活性及其抑制NF-κB活化的机制,最终试图系统地在实验动物和细胞中揭示广地龙从表观症状到细胞因子水平的平喘活性及其机制。方法:动物实验中,小鼠以鸡卵清白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再以雾化OVA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并以不同剂量的广地龙水煎液灌胃给药。末次激发24h后,以全身体积描记仪在无创条件下测定小鼠于不同浓度乙酰甲胆碱刺激下的气道高反应性(AHR)。末次激发48 h后,麻醉下心脏采血处死小鼠,再对右肺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收集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血清和肺组织。分别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测定BALF中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及肺组织中相关mRNA含量,另对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分类计数。所得血清以ELISA测定血清总IgE和OVA特异性IgE含量。右侧肺组织以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细胞质和细胞核中NF-κB的相对表达量;左侧肺组织分别以苏木精-伊红(HE)和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分别观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和气道黏液分泌状况。细胞实验中,以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 264.7建立细胞炎症模型。以噻唑蓝(MTT)实验观测不同浓度的广地龙水煎液和除蛋白水煎液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并选取无细胞毒性浓度的广地龙水煎液和除蛋白水煎液继续以下实验。通过格里斯试剂测定细胞合成一氧化氮(NO)的活性。在以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之后,发现广地龙水煎液在无细胞毒性的浓度下无法抑制细胞中NO、PGE2、TNF-αα、IL-1β、IL-6的生成,故后续实验仅以除蛋白水煎液进行。为了探寻广地龙除蛋白水煎液发挥针对炎症核心介质NO和PGE2抑制作用的机制,我们分别以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测定细胞裂解液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这一对影响NO、PGE2合成的关键酶的相对含量及其对应mRNA的相对含量,并以Western Blot观察广地龙除蛋白水煎液干预各组细胞因κB屏蔽蛋白(IκB-α)的降解而发生NF-κB核易位的作用,进而推测广地龙发挥抗炎作用的部分分子机制。结果:动物实验中,低剂量(2 g/kg)广地龙水煎液即可显着降低6.25-25 mg/mL乙酰甲胆碱刺激下小鼠的AHR(P<0.01),中剂量(4g/kg)和高剂量(8g/kg)组能显着降低6.25-50 mg/mL乙酰甲胆碱刺激下小鼠的AHR(P<0.01);在BALF的细胞计数实验中,我们发现所有剂量的广地龙水煎液均可显着降低小鼠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P<0.01),其中高剂量组还可显着降低其它炎性细胞(P<0.01)和总细胞(P<0.01)水平;在测定炎症细胞因子和IgE的实验中,低剂量组可显着降低BALF中IL-4(P<0.05)、IL-5(P<0.01)、IL-13(P<0.05)和血清总 IgE(P<0.05)水平,中剂量和高剂量组不仅可显着降低以上炎症因子的表达(P<0.01),还对血清中OVA特异型IgE有显着的抑制作用(P<0.01);在观测肺组织中IL-4、IL-5和IL-13 mRNA相对含量的实验中,所有广地龙水煎液组均可显着降低上述细胞因子mRNA的相对生成量(P<0.01);在观察肺组织细胞NF-κB发生核易位的实验中,发现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可显着降低细胞核中NF-κB的相对含量(P<0.01),且对细胞质中NF-κB的相对含量有显着提升(P<0.05),低剂量组虽然也有抑制NF-κB核易位的活性,但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织病理学观察小鼠肺组织切片的实验中,通过HE染色发现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可显着降低哮喘小鼠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P<0.01),通过PAS染色发现所有广地龙水煎液均可显着抑制哮喘小鼠气道黏液的分泌(P<0.01);在可能毒性的观察中,处死取材发现各组小鼠肌肉组织、食道、胃、肠、肝、肾、脾、肺、淋巴均未发现肿瘤等异常,且中剂量和高剂量组相当于正常对照组体重无明显变化(P>0.05)。细胞实验中,通过MTT实验发现5-20 μg/mL广地龙水煎液和40-320 μg/mL除蛋白水煎液对RAW 264.7细胞无细胞毒性;在观察RAW 264.7细胞生成NO的实验中,发现广地龙水煎液无法抑制LPS刺激下的细胞生成NO(P>0.05),而40-320 μg/mL除蛋白水煎液均可显着降低细胞生成 NO(P<0.01);在观察广地龙对PGE2和促炎性细胞因子影响的实验中,发现广地龙水煎液无法抑制LPS刺激下的细胞产生PGE2和TNF-α、IL-1β、IL-6等促炎性细胞因子,而40-320μg/mL除蛋白水煎液均可显着抑制上述炎性相关蛋白的生成(P<0.01);鉴于以上结果,在后续实验中仅以广地龙除蛋白水煎液进行。在观察广地龙除蛋白水煎液对细胞iNOS和COX-2的蛋白表达及mRNA相对含量的实验中,发现40-320μg/mL除蛋白水煎液不仅可以显着降低iNOS mRNA的相对含量(P<0.01),还能显着降低iNOS蛋白的相对表达量(P<0.01);80-320μg/mL除蛋白水煎液对于COX-2 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均有显着抑制作用(P<0.01);在观察广地龙除蛋白水煎液对细胞NF-κB核易位影响的实验中,发现40-320μg/mL除蛋白水煎液可抑制细胞质中IκB-αα的降解(<0.01),并分别提高和降低NF-κB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表达(P<0.01)。结论:本研究以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对广地龙的平喘活性及其机制进行了探索,发现广地龙可以通过抑制IκB-α的降解来减少NF-κB核易位的发生,从而通过减少IL-4、IL-5、IL-13、iNOS、COX-2等多种炎性分子mRNA的转录来降低以上炎性蛋白的表达,进而降低IgE、NO、PGE2等炎性物质的生成和肺组织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气道黏液的分泌,最终缓解哮喘的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等症状。因此,本研究说明广地龙可干预炎症的启动、炎症的进展和哮喘的发生各个阶段,该结果可作为广地龙平喘疗效及其机制的科学依据之一,也为广地龙抗炎活性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马梅[9](2014)在《中药广地龙高特异性PCR鉴别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建立一种经济实用、准确便捷的广地龙药材及其原动物的鉴定方法,解决广地龙药材因来源复杂等导致的难以准确鉴别的问题。同时,为今后药材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定等提供一个高效准确的鉴别方法,以保证药材的疗效及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1.赴上海、广州等地采集常见地龙物种,配置一系浓度的酒精,通过麻醉、固定及脱色制作成地龙标本,以利于后续样品基因组DNA的有效提取和长期保存。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在上海交通大学环节动物分类学专家邱江平研究员及其博士生蒋际宝的指导下,利用经典动物学分类法对所采集的地龙样本进行物种鉴定。2.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有关蚯蚓的COI、16SrRNA和12SrRNA基因序列设计通用引物,优化PCR条件,对包括广地龙原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as pergilum(E Perrier)在内的10种蚯蚓的COI、16SrRNA以及12SrRNA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后送华大基因生物公司测序,测序结果利用DNAStar校对,采用CondonCode Aligner 进行序列拼接,并将结果进行 BLAST(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相似性搜索,以验证COI、16SrRNA和12SrRNA基因片段的扩增和测序结果的准确和可靠。3.利用DNAMan软件对所得COI、16SrRNA和12SrRNA基因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分析正、混品间DNA序列差异,选择差异位点较多的基因序列设计出能特异性扩增广地龙原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as pergilum(EPerrier)的特异性鉴别引物数对,从中筛选出一对具有高特异性的鉴别引物,依此建立参环毛蚓Pheretimaas pergilum(E Perrier)高特异性PCR鉴别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稳定性及个体差异的影响进行研究。4.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市售广地龙药材及混合粉末的鉴别中,检测该特异性鉴别引物的通用性和适用性。结果:1.经鉴定,本研究共采集到链胃蚓科杜拉蚓属、巨蚓科远盲蚓属等3科4属共10种地龙样品。2.经测序得到各样品大小约为700bp、350bp、320bp的COI、16SrRNA和12SrRNA基因序列,经BLAST(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相似性搜索,结果表明COI、16SrRNA和12SrRNA基因片段的扩增和测序结果是准确和可靠的。3.利用DNAMan软件对所得C0I、16SrRNA和12SrRNA基因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分析正、混品间DNA序列差异,COI基因差异位点所占百分比为17.08%,16SrRNA和12SrRNA基因序列差异位点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5.84%、45.43%,选择差异位点较多的12SrRNA基因序列设计3对能特异性扩增参环毛蚓的鉴别引物,通过实验筛选出参环毛蚓Pheretimaas pergilum(EPerrier)高特异性鉴别引物12st/12stf,依据该鉴别引物所建立的参环毛蚓Pheretimaas pergilum(E Perrier)高特异性PCR鉴别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不会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4.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市售广地龙药材及混合粉末的鉴别中,结果准确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广地龙高特异性PCR鉴别方法成功实现了对广地龙原动物、市售广地龙药材及混合粉末的准确鉴定,该方法突破了传统经典鉴别方法的局限性,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不受个体差异(不同产地和不同居群)及实验环境的影响,表现出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李维[10](2012)在《参环毛蚓金属硫蛋白基因的克隆与鉴定》文中研究指明1目的地龙原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E Perrier)来源于巨蚓科环毛蚓属,是药典所收载的4种地龙原动物之一,也是其中质量最优者。地龙药材因为其重金属含量超标问题在市场流通上难以走出国际市场,而研究发现MT-2基因是其重金属富集和代谢的最重要基因。MT-2基因受重金属诱导而产生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MT),金属硫蛋白与重金属结合从而发挥其解毒功能。对于金属硫蛋白,通过基因克隆和原核表达技术的应用,能够明确其重金属诱导机理;而使用基因步移技术,能够帮助阐明其上游调控部件的序列,这为将来制定重金属去富集方法,提高地龙药材质量打下了基础。2方法2.1参环毛蚓的采集和人工重金属诱导养殖野外采集参环毛蚓的活体样本,进行鉴别和分类,并对其进行实验室驯化性养殖,使其适应实验室的环境。摸索重金属镉(Cd2+)的有效诱导浓度,对参环毛蚓分组养殖,进行重金属胁迫处理。2.2RNA提取以及半定量RT-PCR提取蚓体消化道部分总RNA,进行半定量RT-PCR,通过电泳以及Quantity one软件分析考察其表达丰度及其与重金属诱导的相关性。2.3MT-2基因的克隆PCR扩增MT-2的cDNA,对PCR产物进行回收纯化,使用pGEM-T easy载体进行T-A克隆。经过蓝白斑分析以及菌液PCR筛选,选取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并分析其基因功能。2.4MT-2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设计引物对克隆质粒进行ORF框的PCR, PCR产物进行双酶切(EcoR Ⅰ/Hind m)并连接至pET-32a(+),然后转化至DH5α,菌液PCR和双酶切鉴定,测序。2.5融合蛋白的表达提取PET-32a(+)-MT-2,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使用氨苄青霉素抗性筛选以及酶切验证获得阳性菌落;接种单菌落,使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用SDS-PAGE对蛋白表达结果进行分析。对所表达的蛋白质进行蛋白质活性测试。2.6Tail-PCR对参环毛蚓提取总DNA,使用TaiL-PCR进行扩增,对扩增结果进行电泳分析,以获得符合预测的条带,测序。3结果3.1MT-2基因的RNA表达丰度分析通过诱导实验,成功地建立了参环毛蚓MT-2基因半定量RT-PCR实验体系,半定量RT-PCR实验结果表明,参环毛蚓MT-2基因的RNA表达丰度与重金属Cd2+的诱导浓度呈正相关。3.2MT-2基因的T-A克隆通过蓝白斑筛选以及电泳检验,成功构建了MT-2的克隆载体,测序结果显示,参环毛蚓MT-2基因序列共237个碱基,编码78个氨基酸。3.3MT-2的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通过菌液PCR、双酶切以及测序验证,成功构建了参环毛蚓PET-32a(+)-MT-2原核表达载体,预期表达25KDa的融合蛋白。3.4MT-2融合蛋白的表达通过对不同诱导时间、浓度、温度的摸索,获得了诱导表达的最佳条件,成功表达出大小为25KDa的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同时存在诱导菌液的上清和沉淀中,其中多为可溶性蛋白。融蛋白在活性测试中表现出一定的蛋白质原活性。3.5Tail-PCR成功建立了参环毛蚓Tail-PCR实验体系,在对MT-2上游序列的扩增中成功获得单一明亮的条带,但鉴于该实验PCR的特殊性,无法成功进行测序,拟对样品进行克隆以获得完整序列。4结论本研究通过半定量RT-PCR实验成功验证了MT-2与重金属诱导的相关性,同时构建了参环毛蚓MT-2克隆与表达载体,并成功表达出具备蛋白活性的MT-2融合蛋白,在TaiL-PCR实验中成功扩增出符合大小预期的条带。然而,Tail-PCR扩增产物没有能够成功测序,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Tail-PCR在扩增过程中一直采用长短差异较大的引物,其退火温度相差较大,造成测序时引物在常规测序程序下不能成功与样品结合,造成测序失败;二是Tail-PCR所获得的条带在同一大小可能有多个条带,样品不纯而导致失败。对于前一种问题,可以通过T-A克隆后进行测序得到解决,后一种则只能通过更多的PCR筛选得到更纯的条带。
二、参环毛蚓脂类挥发性成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参环毛蚓脂类挥发性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地龙平喘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试药 |
1.3 仪器 |
2 方法 |
2.1 地龙化学成分的筛选和靶点预测 |
2.2 哮喘疾病相关靶点预测 |
2.3 地龙平喘作用靶点的筛选 |
2.4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及核心靶点筛选 |
2.5 基因富集分析 |
2.6 地龙提取物对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模型作用验证 |
2.6.1 地龙提取物制备 |
2.6.2 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螺旋条标本的制备 |
2.6.3 地龙提取物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张力的影响 |
2.6.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地龙活性化合物靶点和疾病靶点预测 |
3.2 地龙平喘作用靶点的PPI网络分析 |
3.3 GO生物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 |
3.4 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的构建 |
3.5.2 地龙提取物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张力的影响 |
4 讨论 |
(2)毛茛科中药饮片、僵蚕和珍珠粉的XRD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中药材分类 |
1.2.1 植物类中药 |
1.2.2 动物类中药 |
1.2.3 矿物类中药 |
1.3 中药饮片的炮制 |
1.3.1 炮制方法 |
1.3.2 炮制方法的发展 |
1.4 中药指纹图谱法 |
1.5 X射线粉末衍射法(PXRD) |
1.5.1 X射线粉末衍射法基本原理 |
1.5.2 X射线粉末衍射法在中药分析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
1.6 电子顺磁共振 |
1.7 研究的背景和内容 |
第2章 毛茛科中药饮片的XRD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结果 |
2.3.1 毛茛科中药饮片中COM的 PXRD分析 |
2.3.2 系列衍射宽峰的成分来源探讨 |
2.3.3 升麻和威灵仙的PXRD特征 |
2.4 实验讨论 |
2.4.1 中药饮片中COM的质量控制 |
2.4.2 毛茛科饮片中系列PXRD衍射宽峰与化学成分的对应关系 |
2.4.3 升麻和威灵仙的质量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僵蚕的PXRD和 ESR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僵蚕粉的PXRD和一水合草酸铵的鉴定 |
3.3.2 僵蚕各部位的AOM分布 |
3.3.3 僵蚕中AOM的 PXRD定量分析 |
3.4 讨论 |
3.4.1 除AOM、CAM和微量元素外的僵蚕化学成分的PXRD |
3.4.2 僵蚕的微量元素 |
3.4.3 僵蚕中AOM的质量控制 |
3.4.4 AOM的分布误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采用XRD和 ESR方法对真伪珍珠粉的鉴定 |
4.1 研究背景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XRD结果与讨论 |
4.3.2 ESR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中药地龙和线叶旋覆花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中药地龙简介 |
1.2 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1.2.1 呋喃磺酸类化合物 |
1.2.2 脂肪酸类化合物 |
1.2.3 甾体类化合物 |
1.2.4 氨基酸类化合物 |
1.2.5 核苷类化合物 |
1.3 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
1.3.1 抗凝血、抗血栓活性 |
1.3.2 抗肿瘤活性 |
1.3.3 平喘作用 |
1.3.4 促创面愈合作用 |
1.3.5 降压作用 |
1.3.6 其他 |
1.4 选题指导思想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药地龙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 |
2.1 中药地龙简介 |
2.2 实验部分 |
2.2.1 动物来源及鉴定 |
2.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3 提取分离过程 |
2.2.4 化合物的结构、编号及名称 |
2.2.5 新化合物结构鉴定 |
2.2.6 已知化合物结构解析 |
2.2.7 化合物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 |
2.2.8 活性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线叶旋覆花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 |
3.1 线叶旋覆花简介 |
3.2 实验部分 |
3.2.1 植物来源及鉴定 |
3.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3 提取分离过程 |
3.2.4 化合物的结构、编号及名称 |
3.2.5 新化合物结构结构鉴定 |
3.2.6 已知化合物结构解析 |
3.2.7 化合物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 |
3.2.8 活性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4.1 中药地龙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 |
4.2 线叶旋覆花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附录 |
(4)活血醒脑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处方药物研究 |
1 制剂处方组成 |
2 处方中各味药物化学成分与现代药理研究 |
2.1 人参 |
2.2 盐巴戟天 |
2.3 淫羊藿 |
2.4 川芎 |
2.5 当归 |
2.6 水蛭 |
2.7 地龙 |
2.8 冰片 |
第三部分 提取工艺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仪器与材料 |
1.2 试药 |
2 人参、盐巴戟天醇提工艺的研究 |
2.1 芦荟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
2.2 人参皂苷Rg1、Re的含量测定 |
2.3 单因素考察 |
2.4 正交实验优选醇提工艺 |
2.5 验证性试验 |
3 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
3.1 加水量考察 |
3.2 提取时间考察 |
3.3 正交实验优选挥发油、冰片包结工艺 |
3.3.1 空白回收率 |
3.3.2 因素与水平 |
3.3.3 试验安排及结果 |
3.4 验证性试验 |
4 水提工艺的研究 |
4.1 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 |
4.2 浸泡时间考察 |
4.3 正交实验优选水提工艺 |
4.4 验证性试验 |
5 水蛭、地龙提取工艺研究[46-49] |
5.1 供试液的制备 |
5.2 抗凝血酶活性测定方法 |
5.3 提取溶剂选择 |
5.4 正交实验优选水蛭、地龙提取工艺 |
5.5 验证性试验 |
6 提取工艺确定 |
7 讨论 |
第四部分 成型工艺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试验方法与结果 |
2.1 干膏粉的制备 |
2.2 片剂制备工艺 |
2.3 评价指标 |
2.4 优选辅料种类 |
2.5 优选乙醇浓度 |
2.6 优选辅料加入量 |
3 成型工艺确定 |
4 讨论 |
第五部分 活血醒脑片质量标准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TLC鉴别 |
2.1 人参的TLC鉴别 |
2.2 川芎、当归的TLC鉴别 |
2.3 地龙的TLC鉴别 |
2.4 冰片的TLC鉴别 |
3 检查 |
4 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 |
4.1 色谱条件 |
4.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4.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4.4 缺淫羊藿空白溶液的制备 |
4.5 空白干扰试验 |
4.6 线性关系考察 |
4.7 精密度试验 |
4.8 稳定性试验 |
4.9 重复性试验 |
4.10 加样回收率试验 |
4.11 三批样品含量测定 |
5 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
5.1 色谱条件 |
5.2 条件筛选 |
5.3 溶液的制备 |
5.4 方法学考察 |
6 讨论 |
7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5)改良辅料Ⅰ复方木鳖子缓释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缓释制剂的研究现状 |
1.1 化药缓释制剂的研究现状 |
1.2 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现状 |
2 国内外药物辅料的研究现状 |
2.1 水凝胶 |
2.2 生物聚合物 |
2.3 离子交换树脂 |
3 体外释放度的研究状况 |
4 复方木鳖子缓释片中药材成分的测定方法研究 |
4.1 木鳖子 |
4.2 制草乌 |
4.3 当归 |
4.4 地龙 |
第二章 复方木鳖子缓释片溶出混悬液取样的均匀性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2.1 复方木鳖子缓释片制备 |
2.2 复方木鳖子缓释片溶出变化研究 |
2.3 不同位置取样均匀性研究 |
2.4 混合样品与中间位置样品均匀性研究 |
2.5 混合样品与中间位置样品含量测定 |
3 小结 |
第三章 改良辅料Ⅰ复方木鳖子缓释片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2.1 色谱条件的筛选 |
2.2 方法学考察 |
2.3 单味药材与混合药材的HPLC测定 |
2.4 复方木鳖子缓释片溶出混悬液不同稀释倍数样品的测定 |
3 小结 |
第四章 取出片剂后粉末中成分释放的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2.1 取出片剂后粉末中成分释放的研究 |
2.2 复方木鳖子缓释片溶出度的测定 |
3 小结 |
第五章 改良辅料Ⅰ用量用法的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2.1 辅料Ⅰ改良前后性质的研究 |
2.2 改良辅料Ⅰ用量的研究 |
2.3 改良辅料Ⅰ用法的研究 |
3 小结 |
第六章 药材不同处理方法的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2.1 药材粉碎度的研究 |
2.2 颗粒的成型 |
2.3 片剂的成型 |
2.4 释放度的研究 |
3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讨论与结论 |
2.1 药材粉末中成分释放机制的研究 |
2.2 全粉末复方木鳖子缓释片制备的研究 |
2.3 复方木鳖子缓释片溶出混悬液取样的研究 |
2.4 单味药材与复方木鳖子缓释片吸收峰的研究 |
2.5 指标性成分释放度的研究 |
2.6 复方木鳖子缓释片释放度的研究 |
3 创新点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地龙平喘有效部位的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地龙柱层析平喘有效部位的筛选 |
一、地龙总提取物的制备 |
1 材料与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二、地龙总提物硅胶柱层析分离 |
1 材料与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三、地龙柱层析平喘有效部位的筛选 |
1 材料与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地龙平喘有效部位的飞行时间质谱分析 |
1 材料与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三章 地龙柱层析平喘有效部位的纯化 |
1 材料与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地龙平喘有效部位和活性成分的筛选 |
1 材料与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附图 |
文献综述(一)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
1 哮喘的病因 |
2 哮喘的发病机制 |
3 哮喘的防治 |
4 结语 |
文献综述(二)地龙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1 生药学 |
2 化学成分 |
3 药理作用 |
3.1 抗血栓和溶血栓作用 |
3.2 降血压作用 |
3.3 平喘作用 |
3.4 免疫增强作用 |
3.5 抗肿瘤作用 |
3.6 其它作用 |
4 结语 |
结语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广地龙的平喘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地龙化学成分的研究 |
1.1.1 蛋白质及多肽 |
1.1.2 氨基酸 |
1.1.3 脂肪酸 |
1.1.4 无机元素 |
1.1.5 其它成分 |
1.2 地龙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 |
1.2.1 平喘 |
1.2.2 通络 |
1.2.3 定惊 |
1.2.4 利尿 |
1.2.5 抗阿尔兹海默症 |
1.2.6 抗菌 |
1.2.7 抗炎 |
1.2.8 抗癌 |
1.2.9 调节免疫 |
1.2.10 心血管保护 |
1.2.11 抗氧化 |
1.2.12 其它作用 |
1.3 文献研究小结 |
1.3.1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 |
1.3.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广地龙水煎液对小鼠哮喘模型的抗炎、平喘作用及其与NF-κB信号通路的关系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2 广地龙水煎液的制备及其特征图谱的建立 |
2.2.3 实验小鼠的饲养 |
2.2.4 哮喘模型的建立及给药 |
2.2.5 气道高反应性测定 |
2.2.6 血清的采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 |
2.2.7 细胞因子和IgE的测定 |
2.2.8 肺组织IL-4、IL-5、IL-13 mRNA相对含量的测定 |
2.2.9 肺组织NF-κB相对表达量的测定 |
2.2.10 组织病理学检查 |
2.2.11 统计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广地龙药水煎液HPLC特征图谱的建立 |
2.3.2 广地龙水煎液对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 |
2.3.3 广地龙水煎液对哮喘小鼠炎症细胞的影响 |
2.3.4 广地龙水煎液对哮喘小鼠细胞因子和IgE的影响 |
2.3.5 广地龙水煎液对哮喘小鼠细胞因子mRNA的影响 |
2.3.6 广地龙水煎液对哮喘小鼠肺组织NF-κB的影响 |
2.3.7 组织病理学检查 |
2.3.8 可能毒性的检查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广地龙对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 264.7炎症模型的作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2 广地龙水煎液和除蛋白水煎液的制备 |
3.2.3 RAW 264.7细胞的培养 |
3.2.4 细胞活力检测 |
3.2.5 炎症介质NO的测定 |
3.2.6 炎症介质PGE2、TNF-α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6的测定 |
3.2.7 炎症参与蛋白iNOS、COX-2的相对生成量测定 |
3.2.8 iNOS和COX-2 mRNA相对含量测定 |
3.2.9 NF-κB和Iκ-B的相对含量测定 |
3.2.10 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广地龙水煎液和除蛋白水煎液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
3.3.2 广地龙水煎液和除蛋白水煎液对炎症介质NO的影响 |
3.3.3 广地龙水煎液和除蛋白水煎液对PGE2、TNF-α、IL-1β、IL-6的影响 |
3.3.4 广地龙除蛋白水煎液对iNOS、COX-2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3.3.5 广地龙除蛋白水煎液对iNOS和COX-2 mRNA相对含量的影响 |
3.3.6 广地龙除蛋白水煎液对IκB降解和NF-κB核易位的影响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4.1 实验总结 |
4.2 创新之处 |
4.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词表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中药广地龙高特异性PCR鉴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广地龙相关研究概况 |
1.1 广地龙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1.2 广地龙药材资源和药材品质现状 |
1.3 广地龙物种鉴定的依据和方法 |
2 高特异性PCR技术在动物类中药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
2.1 动物类中药材鉴定现状 |
2.2 基于通用引物的DNA分子标记技术 |
2.3 基于特异引物的DNA分子标记技术 |
2.4 高特异性PCR技术的前景与展望 |
3 动物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l DNA,mtDNA)研究概况 |
3.1 线粒体DNA (mtDNA)的特点 |
3.2 线粒体DNA (mtDNA)在动物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
3.3 线粒体DNA的应用前景 |
4 文献研究小结 |
4.1 本研究工作的立题依据 |
4.2 本研究工作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4.3 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及方案 |
第二章 地龙样品的物种鉴定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2.1 样品采集 |
2.2 试剂与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样品的保存 |
3.2 蚯蚓物种的形态鉴定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参环毛蚓高特异性PCR方法的建立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剂与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基因组DNA提取 |
3.2 通用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3.3 COI、16SrRNA和12SrRNAPCR反应的优化 |
3.4 COI、16SrRNA和12SrRNAPCR扩增与测序 |
3.5 特异性引物设计与筛选 |
3.6 参环毛蚓高特异性PCR方法的建立 |
3.7 个体差异对鉴定结果影响的研究 |
3.8 参环毛蚓高特异性PCR方法的稳定性检验 |
4 实验结果 |
4.1 基因组DNA的提取质量检测 |
4.2 COI、16SrRNA和12SrRNA基因片段PCR反应条件优化 |
4.3 COI、16SrRNA和12SrRNA基因片段的PCR扩增与测序 |
4.4 数据分析 |
4.5 参环毛蚓特异性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
4.6 高特异性PCR方法的建立 |
4.7 个体差异研究 |
4.8 参环毛蚓高特异性PCR方法的稳定性检验 |
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高特异性PCR在广地龙药材及粉末鉴定中的应用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剂与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广地龙药材的形态鉴别 |
3.2 地龙药材的高特异性PCR鉴别研究 |
3.3 地龙药材粉末的高特异性PCR鉴别 |
4 实验结果 |
4.1 广地龙药材的形态鉴别 |
4.2 地龙药材及粉末的高特异性PCR鉴别研究 |
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地龙样品12SrRNA、16SrRNA及COI测序峰图 |
附录2 缩略词说明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10)参环毛蚓金属硫蛋白基因的克隆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参环毛蚓相关研究概况 |
1.1 参环毛蚓物利鉴定的依据和方法 |
1.2 参环毛蚓活性成分及功效 |
1.3 参环毛蚓药材资源和药材品质的现状 |
2 蚯蚓重金属富集研究现状 |
2.1 重金属富集问题的发现 |
2.2 动物富集重金属的机理 |
2.3 研究重金属富集机理常用的方法 |
3 研究小结 |
3.1 本研究工作的立题依据 |
3.2 本研究工作研究方法 |
3.3 本研究工作技术路线图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参环毛蚓 MT-2 基因 mRNA 表达丰度的快速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重金属胁迫下参环毛蚓耐性分析 |
3.2 总RNA提取效果检测 |
3.3 参环毛蚓MT-2基因PCR体系的构建 |
3.4 参环毛蚓应对重金属胁迫的mRNA丰度分析 |
4 讨论 |
4.1 重金属胁迫浓度的确立 |
4.2 参环毛蚓不同部位RNA的差异分析 |
4.3 半定量PCR的条件设计原则 |
4.4 本研究半定量PCR策略的优劣 |
5 结论 |
第二章 参环毛蚓MT-2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
1 引言 |
2 材料 |
2.1 菌株 |
2.2 质粒和载体 |
2.3 引物 |
2.4 普通试剂 |
2.5 分子生物学试剂 |
2.6 配制试剂 |
2.7 仪器 |
2.8 序列分析软件 |
3 方法 |
3.1 克隆重组质粒pGEM-T easy-MT-2的构建策略 |
3.2 表达重组质粒PET-32a(+)-MT-2的构建策略 |
4 结果 |
4.1 克隆载体pGEMT easy-MT-2的构建 |
4.2 MT-2基因在E.coli中的原核表达 |
5 讨论 |
5.1 构建克隆质粒和表达质粒的策略 |
5.2 参环毛蚓MT-2序列分析 |
5.3 本研究工作中大肠杆菌转化菌诱导表达策略 |
6 结论 |
第三章 Tail-PCR法获得MT-2基因的启动子片段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 结果 |
3.1 参环毛蚓总DNA提取效果 |
3.2 Tail-PCR扩增产物电泳图谱分析 |
4 讨论 |
4.1 Tail-PCR操作优势 |
4.2 Tail-PCR引物的设计原则 |
4.3 本研究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
5 结论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1 实验总结 |
2 创新之处 |
3 研究展望 |
论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试剂盒使用说明 |
附录2 原核表达载体RNA二级结构预测 |
附录3 已发表相关文献综述 |
附录4 英文缩略语 |
在校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四、参环毛蚓脂类挥发性成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地龙平喘作用机制研究[J]. 马韫楠,吴娅丽,钟宛凌,汪文杰,杨万青,张经纬,李鹏跃,杜守颖. 中国现代中药, 2021(10)
- [2]毛茛科中药饮片、僵蚕和珍珠粉的XRD研究[D]. 康帅. 吉林化工学院, 2020(11)
- [3]中药地龙和线叶旋覆花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D]. 苏日鑫. 广东药科大学, 2020(01)
- [4]活血醒脑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张慧.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5]改良辅料Ⅰ复方木鳖子缓释片的研究[D]. 蔡婷. 广东药科大学, 2017(02)
- [6]基于湿法超微提取技术的“膜-凝胶耦合”纯化地龙纤溶活性蛋白的研究——动物类中药提取分离关键技术研究(Ⅰ)[A]. 杨丰云,郭立玮,唐志书,朱华旭,李博,潘永兰,孙静,姚薇薇,张启春,潘林梅. 2016年中国-欧盟医药生物膜科学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6
- [7]地龙平喘有效部位的物质基础研究[D]. 刘君怡.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04)
- [8]广地龙的平喘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D]. 黄传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5)
- [9]中药广地龙高特异性PCR鉴别的研究[D]. 马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6)
- [10]参环毛蚓金属硫蛋白基因的克隆与鉴定[D]. 李维.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3)